范文一: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
公共财政是人类社会进入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后所产生的一种财政模式。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并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它受公共的规范、决定和制约。 市场经济要求和呼唤着公共财政,只有公共财政才能适应于、服务于并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政府的职能 .1、经济调节 .2、市场监督 .3、社会管理 .4、公共服务/.最终形成:服务型政府/政府的主要工作:公共服务、公共产品 目前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支出问题 .2、民生问题 3、其他社会问题 .
主要矛盾: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应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
公共财政就是:政府履行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公共财政的三个基本特征:
.1、公共性:生产或提供公共物品、调节收入分配、宏观调控
.2、非盈利性:追求公共利益极大化
.3、收支规范化:以法制为基础、收支综合预算、财税统管收支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事务具有以下特征:. 代表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只有政府出面组织和实施才能实现的事务;企业和个人不愿意举办而又是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事务。只有满足公共需要的事务,财政才应提供资金支持。
公共财政学由来 :从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国富论》到20世纪50年代的著述,多以“财政学”称之。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 1959年出版被奉为经典著作的《公共财政理论》首次引入“公共经济学”概念。
政府是指在一国领域或管辖范围内通过政治或法律程序建立的、具有强制性和垄断权的、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的机构或单位,其主要职责是社会大多数人提供非商业性公共服务。
国家与政府的区别:.政府只有执行权并受到国家中人民意志的制约;政府通过一系列具体机构成员和种种具体权力来实现创建政府的目的以及执行国家的意志
公共部门的功能与特征 .拥有公共权力 .提供公共物品 .制定公共政策
公共部门的经济作用 .纠正市场失灵配置职能 .维持经济稳定稳定职能 .促进经济平等分配职能
帕累托效率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市场失灵就是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无法达到社会福利的最佳状态。达不到帕累托效率的各种情形,利己不能带来利他的结果 典型的市场失灵 .公共物品 .外部性 .垄断 .优效品 .劣效品 .信息不对称 .互补的市场
垄断使竞争没有效力之后,带来的问题就是市场的效益缺失,没有效益,他自由定价,带有一种规模的递增特点。
信息不充分是企业互相之间在特定因素下的摩擦造成的。企业和企业之间是保密的。种情况下,信息之间不通畅,就要政府来沟通。 市场不完全 保险行业,保险行业中有两词来表述,一个叫道德风险,一个叫逆向选择。市场纯粹去做的话,做不到。
偏好不合理 收入分配不公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波动
政府进行干预的手段 行政法律手段 .组织公共生产 .经济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政府介入的载体——公共财政
–适应资源配置方式转变的需要。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要承认市场的同时要政府介入。
–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政府要退出竞争性领域,只要市场能做的事情,政府不要参与。
–适应宏观经济调控模式转变的需要。粗犷向集约,直接向间接。这两个转换的过程也是我们建立公共财政的一个必然。
.公共财政的基本特点
.是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财政。
.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公共财政的费用不要作经营性活动。
.法律的完善对公共财政的运行是有保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围绕财政问题的修订。 公共财政的职能
资源配置 广义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资源配置实际上是市场应该有的职能,财政进行资源配置职能是有政府的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其特点和作用是通过财政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失灵。 资源配置的必要性 市场机制不能提供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及“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品;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具有“不完全性”。 资源配置的范围 .公共物品的提供;对外部效应的干预;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定价。
资源配置的公共财政机制 .通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调整,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搞好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
收入分配.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必需性
1.“要素禀赋”和生产能力,要素价格和收入不一样。
2.国家准许个人资本的存在,准许个人资本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产者收入多于无产者。财产越多,收入越多,积累造成贫富悬殊。
3.不同资源稀缺程度不同、非竞争因素的干扰、经济机会的不对等,也都会造成收入差异。
财政收入的分配机制 .税收 –累进税制。–负所得税。
转移支出 .
转移支出包括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各种补贴等。主要是解决一些针对性的对象的收入问题。
公共支出 .通过提供社会物品向社会分配社会福利,也可对实际的收入分配结构起到调节的作用。
稳定经济
稳定经济有三大指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稳定经济的公共财政机制
.1、调节财政收支总量来影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总量关系。
.2、通过财政自身的制度性安排,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3、通过集中性收支活动,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保证经济增长的协调和高速。
.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政府失效问题
原因 .1、政府官员也是“经济人”; .2、信息不完全或失真,导致决策失误; .3、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内容是对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财政的特点是以国家为主体,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
财政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财政支出是国家根据实现其职能的需要,通过财政分配渠道,对通过税收等收入形式所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有计划的再分配。
财政支出管理: 控制支出总量 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 提高公共支出效益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在预算年度内,政府通过财政渠道安排和使用的财政资金的绝对量和相对量。根据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政府职能实现的要求等因素测算和完成的政府集中性支出在总量上的反映 。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用于行政各部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数量、比例及相互关系。 降低行政成本的具体措施
.一是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实行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推进公务卡管理改革试点。 .二是严格控制人员经费支出。实行了经费与编制双向控制的办法,严格按编制核定部门预算,对超编人员一律不安排经费。 .三是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加强对公务用车编制和配置标准的管理,强化了公务用车日常管理。
.四是加强会议费管理。严格控制会议数量和规模。
.五是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定了一系列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六是加强因公出国管理。严格控制因公出国经费预算规模。.
财政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情况 (1)支持西部大开发。(2)支持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3)支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公共支出指政府为完成其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多种活动的财政资金的支付。由公共预算支出和预算外资金支出组成。 公共支出的原则 :弥补市场失灵原则;社会利益原则;公平原则;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量入为出,保持平衡的原则;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公开透明的原则;法定原则
我国的公共支出现状及问题:1978年以来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若干年份也有下跌。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呈明显下降趋势。
一、公共支出增长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复杂化,为了保证社会经济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对府职能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其次,就我国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多种体制和机构的存在无疑又增加了公共消费性支出。
二、公共收支占GDP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经济体制改革后,我国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
三、经济管理支出下降、社会管理支出增长
1.资金供应机制变化 2.投资主体多元化
四、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较多的直接参与生产活动,公共收入相对匮乏,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
五、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共支出的改革趋势
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公共支出的改革有如下趋势。 1.规范公共支出 2.加强制度建构
财政收入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资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
财政收入的形式
财政收入。
产权转让收入
.债务收入(债) 国库券 经济建设券 外国债券 公债是政府以信用形式从社会上吸收资金以弥补财政赤字或满足其他财政需要的一种手段。
公债的基本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调控经济;筹集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是一种优质金融资产。 公债的经济效应:挤出效应。和私人部门竞争,使市场利率上升,减少私人投资。 扩张效应。公债资金投资时,诱导私人投资的加入。 服务费、罚款、没收财产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分配政策
思考:国家财政集中的资金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最根本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创造的剩余产品越多,可供政府运用的社会资源也就越多;政府职能越大,政府承担的社会事务越多,社会要求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也就越多。这样,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职能越大的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相应要高一些。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标准。
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了履行社会公共职能需要;分配主体中政府是主导;客体是国民收入;凭借的是行政权 税收必须借助于法律形式进行
税收与国家(政府) .税收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是国家政权的物质基础。.只有国家有权征税,不存在离开国家独立存在的税收。 税收与个人
税收特征: 强制性就是凭借国家政治权力的依法征税;税收的强制性是提供公共品的必要手段;税收的强制性直接来自于政府行政权的强制性 .税收的无偿性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性质所决定;税收的无偿性是税收凭借行政权而建立的分配关系性质所决定的;.纳税人从政府获得间接偿还。
.税收的规定性有助于征纳关系顺利实现;.税收的规定性有助于政府和纳税人的税收预期;税收的规定性并非税法不能调整。 税收“三性”之间的关系
.无偿性居于核心地位,强制性是无偿性的政治保障;规定性是无偿性的制度保障;规定性使得强制性变得更为规范。
.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分配方式(主要是其他财政收入方式)的基本标志,是鉴别一种分配方式(主要指 财政收入方式)是不是税的基本尺度或标志。
四、税收与财政收入其他方式相比较
.
–税是无偿征收;而费是交换的代价;
–税是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强征,而费则不是这种强征;
–税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费一般用于满足公共产品的提供需要。
税收与公债相比较
–税收征纳双方在法律上处于执法者和遵从者的不同地位,公债的债权人和债务人(国家)在法律上是完全平等的契约关系;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
–税收具有固定性和连续性,罚款没有完整意义上的规定性,而且是一次性;
–罚款和没收是为制止违法行为的惩罚性手段,而税收是非惩罚性的。
–财政发行是隐蔽的税收,而税收是显性获取;
–财政发行的无偿性被表面上的有偿性(不等价交换)掩盖着。而税收的无偿性则是不付任何报酬和代价的;
–财政发行显然没有明显的规定性,而税收是按预先规定的对象、比率征收;
–财政发行是支大于收的超分配,没有任何物质与之相对应,而税收是真实并有物质保证的。
–公共资产、公共资源收入与税收收入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收入。前者是凭借财产权力取得的收入,完全不具有“三性”特征,后者是凭借政治(行政)权力取得的收入。
状况及相互之间的比重关系。以税种多少为标准,税收制度可分为:
1、单一税制:只有一个税种的税收制度。未实践过。
2、复合税制:两个以上的税种同时存在,各税种主次分明、相互配合的税收制度。
复合税制 以财产税、销售税、增值税、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
按税种特点分类形成的税制结构
1.按税种特点的税制分类
按税种特点分类,就是以征税对象为标准对组成税收制度的各个税种进行的分类。
以征税对象为标准,税种可以分为商品劳务税类、所得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资源税类等几大类。
2.商品劳务税、所得税与财产税结构
(1)以商品劳务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2)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3)商品劳务税和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税制结构
3.主体税的决定问题
由上述可见,不同的税制结构,有着不同的功能效应,其对财政和经济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但是,税制结构的设计和主体税的选择,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受国情的制约。
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形成的税制结构
1.按税负能否转嫁的税制分类
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
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不能转嫁,须由纳税人自己负担的一类,比如所得税和财产税。
间接税是指税收负担可以由纳税人转嫁给他人负担,纳税人只须履行缴纳义务,但并不真正负担税款的一类税,比如商品劳务税。
2. 直接税、间接税结构及其演变
按照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税收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税制结构有两大模式,即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和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
直接税和间接税
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对税收结构影响最大的是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及分税制的实施。
按照课税对象的不同,税收可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类,并构成一个国家的税收体系。而国家的税制结构就是各类税收在该体系构成中的比重。不同发展时期的国家,有的以直接税为主体,有的以间接税为主体,也有的直接税和间接税并重。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规律看:一般是先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商品经济发达起来,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得到发展。到19世纪以来,一些国家由间接税体系逐步改革为现代的直接税----所得税体系,另一些国家则继续保留间接税和直接税并重的税制结构。 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标准主要有:
1、税源:从土地课征的税是直接税,其他的税是间接税。
2、以财政机关的规定为标准:税源稳定的是直接税,其他的是间接税。
3、以税收负担能否转嫁为标准:纳税人和负税人同为一人,不能转嫁的是直接税;纳税人和负税人不是同一人的,可能发生转嫁税负的是间接税。
. 能转嫁。反映出直接征收、直接负担、直接到达归宿的性质。 特点:是对商品或是劳务的销售收入或是非销售收入课征的税种的统称,是对购买商品或是劳务者为消费商品或劳务而付出的货币数额课征的。
务的 价格和税款的总额同时付出款项,形成税收负担随商品或劳务的流转环节转移而向消费者靠近,直到商品或是劳务被消费,税收负担才最终找到归宿。
1.按税收管辖权的税制分类
以征税和税款支配的权限为标准,可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2.中央税、地方税结构
中央税和地方税结构是指税权及税收收入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和构成状况。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税收划分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划分税额,二是划分税源,三是划分税种。
一、税收要素类
–征税对象亦称“课税对象”或“课税客体”,是指对什么征税,即征税的标的物或行为。是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反映征税的广度。包括:货物、劳务、财产、行为、所得及收入等
–税目是征税对象的具体化,是税法上规定的应当征税的具体项目或品目。反映具体征税范围。
以消费税为例
.征税对象:特定消费品(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
.税目:烟、酒及酒精、成品油、摩托车、游艇、汽车轮胎、鞭炮与烟火、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首饰、高档手表、高尔夫球及球具、实木地板、木制一次性筷子14个税目。 (二)纳税人 –纳税人亦称纳税主体,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1)自然人
.自然人指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个人。如在我国从事工商活动的个人,以及工资和劳务报酬的获得者等,都是以个人身份来承担法律规定的民事责任及纳税义务。
.(2)法人
.法人指依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具有能够独立支配的财产,并能以自己的名义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如企业、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都是以其社会组织的名义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是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在法律关系中的人格化。法人和自然人一样,负有依法向国家纳税的义务。
–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人。 –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
–代扣代缴义务人是指有义务借助经济往来关系向纳税人收取应纳税款并代为缴纳的企
业和单位。
–代扣代缴和代收代缴区别 以消费税与所得税为例
. 消费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非一致 . 所得税的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 .
代扣代缴义务人:消费税的委托加工业务 . 代收代缴义务人: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三)税率
.税率是指税法上对征税对象或税目从价或从量规定的征收比率或征收额度。反映征税的深度。
1、固定税率:是指不区分课税对象量的多少而规定的一个税率。
.从价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就是对征税对象的价值或价格直接规定的固定比例税率。(增值税的基本税率:17%)
.从量固定税率――定额税率:就是按征税对象的自然单位直接规定的固定税额。(消费税啤酒的税率:250元/吨)
2、变动税率:就是按照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部分而规定的相应等级的税率。
包括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
累进税率又分四种:
–全额累进税率,即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税率征税。
–超额累进税率,即征税对象数额的超过部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税率征税。
–超率累进税率,即征税对象的相对量(百分比)的超过部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税率征税。(土地增值税)
–超倍累进税率,即征税对象数额的超倍部份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等级的税率征税。
.累退税率是指随着税基数额增加,而逐级降低税率的一种税率形式。
. 累进税率体现公平负担
. 累退税率激励个人收入增加
. 累进税率使税收收入具有弹性
–加成、加倍——税率的特殊形式:(个人所得税劳动报酬计算有)
.加成,就是在原征税额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成数(十分之一为一成)再加征。
.加倍,就是在原征税额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倍数再加征。
.比例税率 适用于流转税
.累进税率 适用于所得税
.定额税率 适用于从量税
(四)减税、免税
.减税:即对应纳税额按一定比例予以减征。 .免税:即对应纳税额全数免予征收。
.起征点:即征税对象数额达到开始征税的起点。 .免征额:即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两者区别: .从金额看,起征点就全额征,免征额就差额征;.从享受范围看,起征点是对收入少的纳税人一种照顾,免征额是考虑到纳税人所应扣除的一定费用。
.就是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流转过程中被确定的缴纳税款的环节。
.是指税制规定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税款的期限。
.根据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通过确定纳税间隔期,实行按期纳税。按期纳税间隔期分为1日、3日、5日、10日、15日和1个月共6种。纳税人的具体纳税间隔期由其主管税务机关核定。
.以1个月为一期纳税的,自期满之日起10日或15日内申报纳税;以其他间隔期为纳税期限的,自期满之日起5日内预缴税款,于次月1日起10日内申报纳税并结清上月税款。
.【小提示】
. 2009年1月1日起,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纳税申报期限从原来的自期满的次月10日内申报纳税,改为自期满的次月15日内申报纳税。遇最后一日为法定节假日的,顺延1日;在每月1日至15日内有连续3日以上法定休假日的,按休假日天数顺延。 . 根据纳税行为的发生次数确定纳税期限,如印花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等。
. 按规定的期限预缴税款,年度结束后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这是对按年度计算税款的税种,为了及时平衡地取得税收收入而采取的一种纳税期限。分期预缴一般是按月或按季预缴。如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
.是违法主体因其违法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法律责任不同于社会责任
税收学术其他用语类
税源:即税收收入的来源。也可以说是税收收入的最终出处。(国民收入)
税本:即税收收入的根本,是产生税源的事和物。它是产生税收收入的经济基础。(生产力)
税基:税基是征税的客观基础,主要解决对什么征税的问题。
广义指抽象意义的课税基础从宏观角度进行考察
中义指具体税种的课税基础,又称课税对象
狭义指计算税额时的课税基础,又称计税依据 计税价格 :是指从价计征的税种在计算应纳税额时所使用的价格。 组成计税价格:就是在没有现成计税价格时,按照计税价格包括的因素组成的价格。 名义税率:是税法规定的税率,又称法定税率。 实际税率:是指实纳税额与征税对象全部数额的比率,又称有效税率。
这二者通常不一致 的原因 – 法定税基和经济税基不一致 – 应纳税额和实纳税额不一致 – 通货膨胀所致
.边际税率:是最后一个单位的税基所适用的税率。 . MTR=纳税总额的增加额/税基的增加额
.平均税率:是全部税额与税基之间的比率。 . ATR=纳税总额/税基价值
.这两种税率分析税率调节效应的侧重点不同。
.从调节方式来看:边际税率偏重分析税率心理影响;平均税率偏重分析税收负担率。
.从调节对象来看:边际税率偏重调节的结构分析;平均税率偏重调节的总量分析。
.从调节效应来看:边际税率偏重分析税收替代效应;平均税率偏重分析税收收入效应。
税收制度的法律级次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2.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3.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5.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地方政府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
.6.省级以下税务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7.中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
税种
.税收制度主要的分类是按照税种进行,我国现行的税收体制包括七大类23个税种。企业经营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增值税、营业 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关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等等。
纳税人与负税人:
. 纳税人是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是最终负担国家征收的税款的单位和 个人。
在所得税中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 在流转税中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不一致的。
.课堂讨论:政府应该奖励所得税交得多的纳税人还是增值税交得多的纳税人?
纳税人的权利:依法规定的范围内申请减税、免税权、申请延期申报权,多缴税额申请退还权,申请延期纳税权,对违法行为的拒绝权,申请复议和提起诉讼权等。
纳税人的义务:按税法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依法设置帐簿和正确使用凭证,按期纳税申报,按期缴纳税款,依法接受税务检查等。 国家税务稽查权限
1、检查权:包括检查财务帐、场地、存款帐户等;
2、调查权:包括责成提供资料、取证、询问、临时处置、请求司法机关协作和保护;
3、处罚权:包括追补应缴税款、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加收滞纳金、追究刑事责任。
税务检查的重点 1、进项税的抵扣凭证 2、进项税额的申报抵扣时间
税收职能的实现形式:是通过税收制度来实现的,要正确发挥税收职能,产生良好的税收效应,必须完善税收制度。
税收职能的发展演变
.单纯财政职能职能时期(从税收产生——19世纪下半叶)
.社会政策职能时期(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30年代)
.经济调控职能时期(20世纪30年代——)
税收职能.财政职能 .经济稳定职能 .收入再分配职能
税收原则,也称税制原则,是指制定税收政策,设计税收制度所必须遵循的标准或准则。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税收的职能及其在执行职能中所涉及的问题不同,税制原则也不同。
.财政原则(保证政府基本收入) .效率原则(收税是有成本的) .公平原则(量能负担、程序正义) .征纳便利原则(网络报税等) 财政原则
.财政原则: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职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设计税收制度,制定税收政策的基本出发点。税收制度的设计和变革都必须保证政府收入,即保证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需要。
比较(拉弗曲线)
.高税率,多减免,松管理,低负担
.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少减免。
. 充裕原则:要履行政府各项职责,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就要求税收提供足够财力保证。否则,政府的各项职能就得不到实现。 .适度原则:税收应取之有度,取之过度,必然影响企业,个人的积极性,损害公平和效率。
.弹性原则:税收要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原则。
.公平原则,条件相同者应交纳相同的税收,条件不同者应区别对待。
税收公平的标准
机会标准 .税收公平的机会标准,即机会均等标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同等权利和机会参与市场竞争,即使 竞争的结果由于个人之间的智力、体力、偏好的差异而导致个人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也被认为是公平的。
受益标准 .个人纳税数额大小根据个人分享的公共成品受益大小来确定。受益多的人多纳税,受益少的少纳税。
能力标准 .以个人的纳税能力为依据来分担税收。纳税能力高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低的人少纳税。
主观标准 只要所有纳税人对纳税的效用损失在主观评价上都是一样的,就是牺牲均等,税收公平就实现了。
客观标准 .收入标准 .支出标准 .财产标准
税收公平的内涵
.横向公平(horizontal equity )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税法上的体现。
.纵向公平(vertical equity)具有不同能力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横向公平是纵向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效率原则
–税收行政效率原则,即以尽可能少的征税费用和纳税费用。
–税收经济效率,在市场有效范围内,税收应保持“税收中性”,而在市场失效时,税收应起矫正作用
–税收效率问题可归结为在税收总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使税收的社会成本最小化。
–税收的社会成本包括1、征税成本,2、税收的额外负担。
税收效应:税收效应是政府的税收制度实施后产生的效果的综合体现。税收作为经济调节手段,主要对投资、储蓄、消费、就业、价格和国际资本流动等方面进行影响。
税收三效应
收入效应 .是指在个人收入发生变化,而相对价格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对个人效用产生的影响。只产生收入效应不产生替代效应的税称为总额税。他的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不论纳税人如何改变其经济行为都无法改变其纳税义务。如人头税。
替代效应 .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水平,而使人们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外一种消费和活动时,税收的替代效应就产生了。 .金融效应 当同一实际经济活动对应于几种不同的支付形式而被课以不同的税率时,金融效应就会产生。专业人员通过自组公司,能够
有效地将普通收入转化为资本所得;通过提供股票选择权,企业能够降低加在管理人员身上的税负。因此,税收制度可能导致金融组织形式和交易结构的变化。
税收原则的发展趋势
由主张全面干预转向适度干预;由标榜公平转向突出效率;由偏重纵向公平转向追求横向公平; 由注重经济效率转向经济与行政效率并重
税收管理权限具体包括:税收的立法权、税收法律法规的解释权以及税收执法权。
. 国家征税机关的权利:依法征收税款、进行税务检查、对违章者进行税务处罚;
. 国家征税机关的义务:向纳税人宣传、咨询、辅导税收知识,依法受理纳税人对税务争议的申诉。
我国的税收分别由税务系统(国税和地税)、财政、海关等部门负责征收管理。企业根据应缴的税种,到相应的征收机关履行纳税义务。 税,中央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央与地方所属企业、事业单位组成的联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地方银行、非银行金融企业缴纳的所得税,海洋石油企业缴纳的所得税、资源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个人所得税中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的部分中央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地方税务系统征管项目有:营业税,城市建设维护税(国税系统外的),地方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不含储蓄利息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车船使用牌照税,印花税,契税,屠宰税,农业税许,牧业税及其地方附加,地方税的滞纳金、补税、罚款。
吨税;代征进出口环节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现行的税收体制是1994年确定的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内容包括:
1、分税制(存在两套税收管理制度)
2、在核定地方收支数额的基础上,实行中央财政对地方财政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分税制的内涵:
.分税制是分级财政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也是税收管理体制的一种形式。它是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与地方的各级政府之间,根据各自的职权范围划分税种或税源,并以次为基础来确定各自的税收权限、税制体系、税务机构和协调财政收支关系的一种制度。 .类型
全国所有开征的税种由中央统一制定,对既定的税种及其收入在中央与地方之间不重复征收的前提下,确定中央与地方各自的管理权限和收入归属。可分为:
1.中央与地方拥有的税种不重复,全国的税种只划分为中央税和地方税,不设共享税。
2.中央与地方拥有的税种不重复外,还有部分共享税。
.中央与地方都拥有相对独立的税收管理权限,中央与地方可以对同一税源课征相同性质的税种。可分为:
1.分征式:对同一税源中央税和地方政府分别征收同一性质的税种,各自征收的归属各自管理和支配。
2.附加式:全国开征的税种不分中央税与地方税,所有的正税收入归中央,正税附加税归地方。
3.上解式:全国开征的税种不分中央税与地方税,所有的税由地方组织征收,然后按一定的比例在
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分成,归中央部分税收收入上解中央。
政府转移支付体系:政府转移支付实质是一种补助,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补助的具体形式。从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外部性角度进行分析,转移支付是矫正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行为扭曲现象的一种手段。是中央政府从整体利益出发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干预。
政府转移支付的方式主要有:对称性补助 需要地方政府在得到中央的补助时必须拿出相应的配套资金;一般性补助 ;专项补助 指定用途的补助。(文化、教育、医疗等)
公共财政预算: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进行财政收支活动所应达到的各项收支指标和收支总额之间的平衡关系。在所有政府活动中财政总是起支配作用,法律要付诸实施,政策要贯彻执行,都需要通过财政支付,政府资金的筹集和支出从根本上规定着政府的活动范围与方向。
. 因此,国家预算反映了国家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形成的分配关系。
1994年,我国颁布 第一部预算法
财政收支关系 .收入 > 支出 财政节余 .收入=支出 财政平衡 .收入 < 支出="">
概念辨析: 赤字--衡量的是任一已知年份的收支差额。 债务--未支付的赤字的总额,它衡量过去这些年来政府欠下了多少债。 有人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怎样正确看待这一观点?
(1)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有三种情况:收大于支,有节余(即财政盈余);支大于收,有赤字(即财政赤字);收支相等。其中收支相等是最理想的状态,它表明国家筹集的财政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
(2)财政盈余意味着财政支出有充足的保障,对经济发展有利,但如果盈余过多,则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财政赤字意味着财政支出要依靠借债来维持,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但如果赤字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也会对经济发展有利。
(3)国家经济和社会状况是不断变化的,不是静止的;预算也不可能在完全实现了收入之后再安排支出,而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预测来编制的。所以,只要不出现很大规模的结余或赤字,都是正常的。财政收支平衡只能大体平衡,不可能是收支绝对相等。应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财政盈余对经济发展有利,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不利”。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制定的调整财政收支规模、指导财政收支活动、处理财政关系的基本准则和措施的总和。主要通过税收、补贴、赤字、国债、收入分配和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调节,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财政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
财政政策的调控原理 .财政购买支出政策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影响 .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 .增量平衡预算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的调控模式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运行中能自动地趋向于抵销总需求变化的政策。自动稳定机制主要是:第一,税收特别是累进税制。所得税的稳定机制是起征点越低,稳定程度越高;边际税率越高,累进程度越大,稳定程度也越大;第二,转移支付制度,一般来说,取得转移支付的规定条件越低,转移支付水平越高,稳定程度越高。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在经济运行中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而作出调整收支抉择的政策。它是政府有意识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一是通货膨胀时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二是通货紧缩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三是总量平衡时实行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目的 .充分就业 .物件稳定 .收入分配合理 .社会经济稳定
财政政策的调控手段 .税收政策 .补贴政策 .投资政策 .公债政策 .预算政策
财政政策的类型
扩张性财政政策
运用财政收支活动刺激社会总需求,其典型方式是赤字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基本措施,一是减税;二是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紧缩性财政政策
.运用财政收支活动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需求过旺,其典型方式是盈余政策。需求过旺的主要标志是通货膨胀。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基本措施:一是增税,旨在减少企业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以抵制总需求;二是压缩财政支出规模,从而减少政府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 平衡财政政策
运用财政收支活动使收支平衡。从而对社会总需求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收缩效应。
适度从紧财政政策实践
出现逆差
增长;清理压缩基本建设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加快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制度创新;建立新型税制,完善税收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支持农业发展;支持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国有企业改革
.基本成效:1993——1997
积极财政政策实践
.主要措施:增发长期建设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税收政策,增强税收调控功能;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培养和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完善财政管理体制,加大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力度;完善非税收入政策,努力扩大内需 .基本成效: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深化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一揽子刺激政策。刺激性经济政策已经 发挥了避免增速急剧下滑的作用,2008年第4季度到2009年第3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分别为6.8%、6.1%、7.9%和8.9%,我国经济已呈现出某种程度的“V”型反弹态势。
稳健财政政策的实践
的势头
范文二:中国财政政策与就业
内容摘要:中国是一个特大型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又存在着严重的二元经济结构,就业压力十分沉重,这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政府应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功能,积极促进就业,以保障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财政政策;就业;保障制度;财政功能
恩斯是第一位承认市场上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经济学家,在他看来,只要社会能提供足够的有效需求,失业问题就可以解决,为此必须依靠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直接干预,来扩大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解决失业。新古典综合派的失业理论也是建立在凯恩斯非自愿失业的基础上,他们认为只要提高价格水平使实际工资下降,就可以增加劳动需求实现充分就业。货币主义的弗里德曼提出了单一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量每年按固定比例增长以此来制造通过膨胀从而减少失业。新凯恩斯主义继承了凯恩斯主义关于市场非出清的基本理念,他们主张进行微观制度改革,以降低在业工人的权利,增加失业工人对厂商的诱惑力。
综上所述,西方失业理论按其假定前提和政策含义课归结为两类:第一类是在假定条件下的非市场出清,在政策含义上国家通过宏观政策来解决失业的非自愿失业理论;第二类是在假定前提上的完全竞争市场即市场出清,在政策含义上倡导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本没有失业这个概念,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失业这种问题才慢慢出现,因而我国的经济学家才开始慢慢关注失业这种经济现象,对失业理论才有了深入的研究。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原因
(一)体制性因素。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市场开始起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在竞争中一些企业因经营不善而破产引起大量失业,加上我国现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未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不充分,就业信息落后,劳动力流动遇到种种壁垒,都加重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脱节,带来了失业的增加。据统计,1998年至2003年3月全国仅国企下岗工人2750万人,而且近下岗工人再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二)结构性因素。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变化,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时期。一是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镇,必然会对城镇劳动力就业产生挤出效应;二是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前依靠大量资源和人力投入发展经济的方法被结构调整冲击。
(三)人口因素。
由于我国人口多,基数大,虽然在八十年代实行计划生育缓解了人口增长,但是人口增长要在21世纪中叶才能停止,由此带来大量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近几年来,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和实际就业人口之间差距平均在1500万人左右。因此在庞大的人口压力下,就业形式十分严峻。
(四)国际因素。
加入WTO后,我国经济的国际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使我国的就业形式与国际经济发展情况密切联系起来,在经济发展阶段,我国外贸大量出口,吸纳大批劳动力就业,在经济动荡阶段,我国外贸出口减少,致使大批劳动力失业。如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致使我国沿海出口型企业大量停产甚至倒闭,使许多劳动力失业。(见表1)
二、我国财政政策实施对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宏观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总量。
从根本上讲,解决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1998―2004年,我国共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另一方面,取消贷款额度限制,扩大货币供应量,刺激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统计资料表明,1998―2006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保持在7.8%~10.7%之间,全社会就业人口由70637万人增加到76400万人,这说明,我国宏观上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有效的拉动了经济增长,也有效的拉动了就业能力。(见图一)
(二)收入支持政策:建立各种社会保障制度。
1998年针对国有企业大量下岗工人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问题,国务院提出建立和完善各种保障制度,为下岗工人提供必要的社会救助。第一条保障线是国有企业下岗工人基本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从1998年开始为安置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产生的大量下岗工人而建立的一种临时性的保障制度,为下岗工人发放基本生活费,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第二条保障线是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从1986年建立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体制的转轨,实现了从制度象征到有效制度的转变。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仅限于国有企业及职工,还延伸到城镇各类企业、事业单位,使城镇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全体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参加失业保险的权利。第三条保障线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国家对实施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城市居民给予必要帮助的制度。2006年底全国共有2240.9万城市居民享受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全年共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2.1亿元。上述三条保障线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衔接,构成了中国目前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社会救助的政策主体。
(三)就业扶持政策:减免税收,增加投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财政优惠政策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财政投入,着力支持就业和再就业。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一是支持下岗工人自谋职业。下岗工人从事个体经营的,三年内免征各种税费,并提供两年的小额无息贷款。二是鼓励服务性企业吸收下岗工人,对于这种企业实行减免企业所得税,并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三是对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再就业援助。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提供适当比例的岗位补贴。
三、小结
总之,我国的就业问题虽然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最根本的是经济总量的问题。无论是从长期看还是短期来看,加快经济发展都是缓解就业矛盾的根本出路。因此,我国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功能,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从而吸纳更多人就业,以保证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苏明.财政现实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
[2]刘溶沧,赵志耘.中国财政理论前沿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3]王广谦,郭田勇.中国经济改革三十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6
[4]马栓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范文三:美国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
[88]黄蕊.美国扩张性货币与财政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
响
王倩.吉林大学,2014.
摘要:后危机时代是一段漫长的经济重建过程,本文研究的后危机时代是指2008年至今这一时间段。作为本次经济危机的发源地,美国为了重整经济格局,复原金融与就业市场,不遗余力地推行了双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希望借助强有力的反周期操作将自身拉出经济衰退的泥沼。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任何单一的经济体都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外部政策变动对他国通货膨胀的溢出效应将是后危机时代的核心议题。本文力图探明美国政策变动对中国通货
------------------------------------------------------------
告诉你仅花7天时间搞定专业论文的绝招
1 写论文一定找一个清静的地方闭关。因为是论文是一个完整、逻辑连贯的体系,如果干扰太多,写起来就会很慢,而且心也会很烦。如果在实验室或办公室,杂事太多,估计就是给两个月都写不完。
2 写论文之前最好先做一个报告,阐述一下做论文的思路,因为你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你所作的东西用最简要的话说出来,就说明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如果写论文没有清晰的思路,最好先不要写,否则是浪费时间。
3 这一步是最关键的。抓大放小,逐层细化。开始的时候,我论文写得很细,每一个论点的证明都要做到尽善尽美,但后来发现不行,一是写起来太慢,二是越写越发现自己沉陷于一个泥潭之中,根本写不下去了。所以我决定放弃,先是简要写出主要需说明内容,很快就能把论文的主体结构完成。感觉很有成就感,于是再把一些需要补充说明的东西逐步逐步加进去,使其丰满。这样,每细化一次,就把论文从头到尾过一遍,有整体感,逐步写下来,论文就写得非常快。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一下,至关重要的是按照第3点完成主体内容,我有一点心得可以分享给大家,您可以淘宝或百度上搜索一家叫“馨雅文献”的店家,他们家最贴心的业务是这样的:只要给出所写论文的题目和关键词,花费100
左右吧,你就可以从他们家得到一份有200-500篇非常专业,且最贴近你所写论文主题的重点大学硕博士论文目录,基本能涵盖所有和主题相关的论文,然后会让你从目录中再挑选出其中30篇左右最贴近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全文给你,全文文字都可以复制黏贴的哦,就是这些精选后的论文内容构成了我这篇论文的基本框架和血肉。
就这样子,本来拖延了进度的我,仅仅花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我的论文,成为一篇立意新颖,博采众长的优秀论文,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
------------------------------------------------------------ 膨胀的溢出效应,探究中国通货膨胀的主因,进而提出应对策略。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是美国双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实施时期,它正好对应于美国经济的严重衰退阶段。本文对于政策溢出效应问题的讨论主要限定在这个时间段内。因此,在此经济周期背景下设定的理论前提与得出的研究结论存在着一定的特定性和局限性。经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中国在危机初期最优的政策选择是与美国同步联动。通过对囚徒困境模型的分析可知,在经济严重衰退时期,中国在保持自身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同时,选择与美国同方向的政策,将更有助于纳什均衡的实现,这也是危机初期多国先后选择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原因所在;而在经济逐步复苏企稳时期,各国应降低各自货币政策的自由度,寻求团结合作,才能更有利于解决企稳时期可能的通货膨胀治理难题。
第二,美国双扩张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并不会对中国的通货膨胀造成直接冲击。美国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效应。美元的购买力锐减、中国资本账户管制与人民币升值都加强了通胀抑制效应。通过对两国货币政策传导模型的转化、推导,以及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均证实了美国扩张性经济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所形成的直接冲击影响微乎其微,但它却使得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2008年发生了转向,并随美国同步联动,而这种政策的同步联动才是最终诱发中国通货膨胀波动的主因。政策渠道的作用也使得美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间接地抬升了中国的通货膨胀水平。
第三,金融危机后中国通货膨胀带有一定的财政属性。中国反周期操作与美
国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着力实施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经济政策。这也使得在此时期,中国的通货膨胀存在着一定的财政属性。政策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问题也转化为财政政策视角下的价格形成机制(即FTPL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问题。为探明中国反周期政策的操作与实施逻辑,本文以史为鉴,将中国在次贷危机后的救市政策与美国“大萧条”后的罗斯福新政进行类比。同样是大危机下的救市操作,即便历史背景迥异,但政策的负向影响却异曲同工。对充分就业的盲目依赖及经济目标的短视性是凯恩斯主义一直最被诟病的。一味的“唯GDP论”虽然短期内对提高产出的效果显著,但产能过剩危机、结构化转型搁置、私人投资下降等更深层次的矛盾会进一步将中国经济推向失衡状态。
在实证分析层面,本文对FTPL理论在中国后危机时代的适用性进行了动态因子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依据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研究结果,笔者认为中国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救市政策,存在着时机与力度上的错配。这造成了诸多的不良后果:一是通货膨胀在2010~2011年间显著高企,并伴随着很强的财政属性;二是中国经济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下显示出严重偏离均衡的危险态势;三是经济非均衡趋势诱发了产业结构失调,催生了经济体的政策依赖性,同时挤压了原本较为脆弱的私人部门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合理适度地把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力度,尤其是财政政策的实施力度,是中国未来防治通货膨胀的根本。在操作过程中,中国应通过债务盯住制度和通胀水平监测,实时地掌控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时机与程度大小。加快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规则的制定,尽可能地规避相机抉择型宏观经济政策所带来的政策弊端,逐步降低经济体的政策依赖性。未来中国通货膨胀的治理问题也应更侧重于经济薄弱环节的修复与经济体制的改革。规范的财政政策规则设计同样也应提上议事日程,并将其作为中国未来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应对外部政策溢出效应问题上,中国应以经济客观事实作为研究基础,规避诸如外部流动性扩张必然诱发中国物价高企的主观臆断,应切实利用严密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推导,找到中国通胀抬升的本质缘由。同时,中国也应意识到,在今后经济逐步企稳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放宽政府管制,增强市场的灵活度与有效性建设,以改革和创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突破口,从根本上完善中国经济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不但要在通胀治理上,更要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层面上争取更大的进步。
范文四:中国财政政策报告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报告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仍旧通过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试图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达到政府的某些意图。虽然政府行为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实施财政政策也能够起到弥补市场不完善、克服市场失灵的作用,但是它的任何干预也会对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尤其会对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及其货币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如果不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实施的财政政策还很可能会对经济运行起到与其政治意图相反的作用。
本篇首先回顾了1998年以来中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和实施的主要措施,然后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效果,认为1998年下半年以来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有
1
重大欠缺的。而后,本篇在我们的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首先讨论了货币的性质和政府行为中的货币流程状况,然后在模型中加入政府行为,主要包括税收、政府支
出、发行政府债券等主要财政政策手段,并联系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考察财政政策对货币经济以及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为了简化,我们暂时不加入国外部门,只是以一个封闭式的模型为基础考察政府的财政政策,并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数据对模型实证检验。接下来又从外生货币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财政的功能,特别是结合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重建中的教训对货币经济中财政政策的作用进行分析,最后对现阶段调整中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第一章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效果分析
一、1998年以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历史背景
1997年7月2日,亚洲金融风暴首先在泰国爆发,迅速席卷了东南亚诸多国家。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投资扩张带来的资本存量过高等深层次矛盾,在国际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和国内市场约束带来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凸现,内需不振、出口下降,投资增长乏力,中国经济面临着严峻的
2
考验。
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冲击
亚洲国家(地区)是中国的主要贸易和投资伙伴,亚洲的经济动荡对中国的对外出口和外资进入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是外贸出口形势恶化。1998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的负面影响逐步显现出来。上半年的外贸出口额为869.8亿美元,同比增长7.6%。与1997年同期的26.2%和1997年全年的20.9%的增长速度相比大大降低。其中,5月份出口下降
1.5%,出现了22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出口增幅下降主要表现在,一般贸易出口、国有企业出口以及初级产品出口均大幅下降。
二是外商投资下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许多国家的地区通货紧缩趋势加快,企业资金筹措能力下降,对外投资活动严重受挫。尤其是亚洲地区重要的投资来源国日本,受危机影响海外资本向国内收缩。同时,亚洲投资收益预期严重恶化,大量国际资本回流到欧美等其他地区的资本市场,造成亚洲地区资本净流出,投资活动萎缩。1997年亚洲国家对中国
投资占中国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比例由以往的80%以上降为75.6%,1998年继续下降为68.7%。
国内物价持续走低
3
中国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自1997年10月开始出现绝对下降,截至1998年7月,持续下降了9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从1998年3月开始出现下降,工业产品价格指数自1996年6月以来持续下降,到1998年7月已达25个月之久。从全年价格走势看,没有明显回升迹象,通货紧缩趋势日渐明显。 消费需求增长趋缓
90年代中期,医疗、住房、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改革逐步推开,改革力度不断增加,居民预期支出增加。再加上失业率高,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因素,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品市场及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持续下降,由1996年的20.1%逐渐下降为1998年的6.8%。社会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商品销售不畅,企业开工率只有不到60%,产品积压累计达3万亿元以上。
投资需求增长乏力
1998年,中国投资需求增长明显受到消费增长趋势和金融体制改革滞后的制约。预期回报率较高的投资领域相对狭小,投资项目可选择的余地不大。特别是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大多数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价格持续下降。受此影响,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的企业经营亏损严重,处于竞争优势的企业面临着市场萎缩的困境。尽管金融机构采取了降低利率、准备金率的措施,但是国有企业改革困难,企业资产率
4
和利润率都没有根本好转,投资能力有限;银行的信贷功能难于发挥,企业利润率低下、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银行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导致银行存贷差逐步扩大;民间投资不活跃,中小企业融资不畅。因此,作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下降,1997年下降为8.8%。
结构因素制约经济健康运行
结构不合理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产物。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所好转,但是问题已然存在,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产生了放大效应。一是产业结构不合里,企业组织规模小而散,生
产能力低下,地区间产业机构趋同化现象严重。例如,在“九五”计划中,有24个省市自治区将电子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有22个省市自治区将汽车产业列为支柱产业。二是城乡结构不合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严重。农村发展的主要带动力是乡镇企业和农民直接进城,但从9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企业经过十几年的超常规发展后,外延式扩张的余地大大缩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分化加剧的形势下,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由于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再加上城市失业人口增加,城镇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三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东部和中西部差距不断扩大。
在以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998年中国经济形势面临
5
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199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7%,与全年8%的增长目标有明显差距,更是大大低于经济高涨时期30,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下降,1998年前5个月国有企业净亏损88.75亿元;就业压力增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口600万人,登记失业率3.1%。面临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1998年下半年,中央提出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
紧急措施。
二、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内容
(一)增发国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以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常务委员会通过的财政预算调整方案为标志。预算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是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国家财政向国有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中央预算财政赤字亦由年初预算的460亿元扩大到960亿元。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收入,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向主要有:农田水利建设、交通通信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电网改造等。
(二)防范金融风险,充实国有独资银行资本金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提高了政府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1998年上半年,国家财政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期限为30年),以充实银行资本金,使得国有
6
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巴塞尔协议”规定的8%的要求。
(三)调整税收政策
中国政府还调整了税收政策以支持出口、吸引外资以及减
轻企业负担。一是调整进出口设备税收政策、降低关税税率以支持外贸出口和吸引外资。二是清理整顿收费,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先后清理了涉及企业的政府性基金和收费,并分三批取消了不合法的收费和基金727项。
(四)增加社会保障、救灾和科教等重点领域支出
主要包括:加强财政对科教的投入力度;中央财政通过调整支出结构安排了144亿元补助资金和借款,专项用于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程,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财政增加转移支付20亿元用于支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增加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经费,1998年该款项达83.7亿元。
从以上积极财政政策的内容可以看出,其特点明显,主要体现在以政府直接投资为主拉动总需求和建设国债重点投向基础设施等方面。
三、四年来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及其政策理论依据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果断地调整了宏观政策的内容和方向,迅速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7
但应该看到,由于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完全是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的,依据这样的理论来制定宏观调控措施,必然会由于理论本是的缺陷给解决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一)积极财政政策效果
1(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中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政府支出。由于政府开支与政府收入的差额逐年增加,政府赤字也逐年增加,导致国家不得不通过增发国债以弥补财政赤字。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财政赤字主要是为了扩大投资而不是由于经常性预算赤字造成的,因而增发的国债主要用于扩大公共投资,而不是弥补经常性预算赤字。这表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仅在短期内有一定的刺激需求的作用,重要的是能为提高长期经济增长潜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大多经济学者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仅通过增加政府开支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而且通过带动银行、地方政府、企业资金的投入间接推动了经济增长。有资料表明,1998,2000年发行的3600亿元国债,包括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共形成
15100亿元的工作量,国债的资金带动效应是1:3.2。其中,技术改造贴息的资金带动效应最大。1999,2001,国家
8
共安排265.4亿元国债用于企业技改贴息,共带动投资2810亿元。更有学者测算,四年增发国债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38、1.44、1.81和1.66个百分点(马拴有,2002)。
2(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在肯定积极财政政策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过去五年中中国的许多财政状况指标,如财政赤字对GDP之比、国债余额对GDP之比(国债负担率)、偿债率(财政支出中用于付息的支出比重)和债务依存度等都出现恶化的趋势(图6.1、6.2)。特别是如果把包括不良债权、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的缺口等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实际财政状况可能要比表面上看的严重得多。实际上,扩张的财政政策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在经过五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之后,经济仍旧未能恢复自主性增长,这离政府要达到的经济调控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债投资并没有有力地刺激国内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据统计,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增加12.1%,其中国有经济增加12.8%,集
体和个体分别增加8.1%、12.7%,个体经济增幅有所下降。从投资规模上看,集体和个体投资规模只占总规模的28.4%。二是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大幅度增长。2001年底城乡居民存款已达73762.4亿元大关,增长14.66%,这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并没有把居民储蓄有力的转化为企业的投资需求。三是2001年企业投资需求呈现不稳定性特征,投
9
资额由升而降的同时亏损额由降转升,上升了4.5%。四是居民消费并未得到刺激,物价指数继续下滑,2001年底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水平同比下降0.3%(邓金堂等,2002)。由以上数据可知,扩张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非常有限。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五年时间,而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长期化趋势。然而,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不能靠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支撑的,持续的财政赤字必然导致国债的不断积累,这对经济和财政状况以及国债的信用都会造成负面影响。在国际上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1997年,以增发国债扩大财政支出为特征的日本桥本内阁“财政重组政策”的失败就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图6.1 1995,2001年中国国债余额
图6.2 国债负担率和财政赤字与GDP之比
(二)当前财政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及其缺陷
中国实施积极性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为依据的,但是这种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本身是有根本缺陷的。主要表现在:
1(收入-支出模型无法表示有效需求及解释实际
10
新古典综合派根据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在收入-支
出模型中加入政府税收(T)和政府支出(G),建立了一个“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支出模型。假设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的均衡条件下有:C+S+T=C+I+G的恒等式,其中C、S、I分别表示消费、储蓄和投资。根据其主张,假设存在一个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给定消费函数,就会有以货币形式存在的储蓄,当投资小于这一储蓄量时,将导致总需求不足和失业,因此只要政府能够通过财政政策补足这笔私人不消费的收入,总需求不足和失业将被消除。但在凯恩斯看来,有效需求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函数的交点,这也是一个均衡点,它来自于企业家利润最大化的决策,由此将决定产出和就业。显然主流宏观经济学把对有效需求的调整简单地等同于对总需求的总量调整,这与凯恩斯企业家经济和收入决定理论是完全不协调的。一旦收入不是给定的而是一个变量,除非预先给定收入,收入和消费之间的缺口将是不知道的,这将成为循环推论,基于此的财政政策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此外,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取决于生产函数中的资本、劳动投入和技术进步,而且只是一种实际变量,
但现实中的GDP却是一种货币量值。要想知道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不仅要测量生产函数的变动(实物资本、劳动
11
和技术的变动),而且要区分开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价格水平)的变动。由于生产函数在经验上从来没有在实物上或根本不可能在实物上加以检验,从而主流经济学模型是不能从经验上加以证实的。
2. 排除相对价格和资本存量的分析
新古典综合宏观模型保留了新古典资本理论把资本存量和收入流量分离的做法,使投资的变动并不影响资本存量的价值。例如在希克斯的IS,LM模型中,给定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变动会影响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收入,同时收入的变动又影响货币需求。然而实际上任何一项投资都会影响到资本存量价值,进而影响货币的投机需求(而不只是交易需求),这会改变原有的货币均衡(即LM曲线)。另一方面,如果货币需求涉及到投资,利率将不仅由资产选择所决定,而且涉及投资流量,投资的货币需求会影响利息率。这两个方面都会使IS曲线的移动影响到LM曲线(参见戴维森,1994年,奇克,1982年),而排除资本存量和相对价格分析是导致IS,LM模型不稳定的主要原
因。1950年汉森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要扩大政府的财政支出,降低税率,减少税收,实行赤字财政,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在经济繁荣时期要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率,增加税收,抑制社会总需求,造成财政盈余,使两个时期的财政亏盈相互补偿。这种财政政策模式的不足在
12
于,它只是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手段,如此调整忽视了对长期形成的资本存量价值变化的影响。而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是用相对价格计算和表示的,极易导致相对价格得不到调整甚至更加扭曲。这使得这种财政政策模式就理论而言能用于稳定经济,一旦用于实践就存在很大的障碍。
3. 否认了货币内生供给机制
在主流宏观经济理论中,货币供给是外生的,货币供给归之于中央银行。这种外生的货币供给是与把名义变量和实际变量截然区分开的“两分法”联系在一起的,即实际变量由生产函数的技术关系所决定,名义变量和价格水平则取决于货币供应量。导致“两分法”解释错误的是外生的货币供给,其根源在于货币数量论。外生货币供给其实是一个“神话”,因为在市场经济
或资本主义经济中,这种外生的货币供给从来没有存在过。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在上世纪初美国中央银行成立之前,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运行了二百年。在此前提假设下,财政政策很少考虑对内生货币供给的影响,无视经济中货币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规律,不仅极易造成通货膨胀,而且还可能使政策结果与预先设定的目标大相径庭。
第二章 一种新的财政政策分析方法
13
现代经济是一种货币经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是以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为基础的;财政政策的实施在经济中所引起的货币供给变化,起到了类似于“外生”货币的作用,并通过对内生性货币供给产生作用来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一、货币的性质:内生货币与外生货币
在货币理论史上,对于货币性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最终形成两种不同的看法,一是基于“两分法”的外生货币供给理论,货币外生论者如主流凯恩斯主义者和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决定和控制;二是否定“两分法”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持有该观点的代表人物如格利和肖、托宾以及后凯恩斯主义者,他们认为货币是一种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信用关系,是由商业银行根据居民和企业的需求创造出来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早在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将内生货币供给理论作为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命题
论述之前,许多经济学家如银行主义学派的图克(Thomas Tooke)和威尔逊(James Wilson)、马克思(Karl Marx)、凯恩斯(通论发表以前)、熊彼特(Toseph A Schumpeter)等人就已经在经济分析中暗含了内生货币供给的思想。但是由于凯恩斯在《通论》中采用了外生货币供给的假设,而其理论又占据了经济学的主流地位,因此内生货币供给理论曾一度消沉下来。二战后货币政策失败的事实以及二十世纪七
14
十年代金融创新等理论的发展,使经济学界又开始关注货币供给内生性的问题。
对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证明,具有代表性的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格利和肖(John G. Gurley and Edward S. Shaw)提出的现代金融中介机构理论,他们从金融中介机构的类同性出发,分析了银行和其他非银行中介机构在信用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货币、非货币间接金融资产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同时,格利和肖划分了内生货币和外生货币,认为内生货币由私人部门持有的不能对其净值做出贡献的货币项目所组成,对整个私人部门而言不能算作一种资产;外生货币由私人部门持有的能对其净值做出贡献的货币项目所组成,是一种资产。他们举例说,
由私人部门所持有而且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由政府债券所抵消的银行存款属于外生货币的范畴。这是因为银行存款是私人部门的一种资产,而政府债券并不是私人部门的负债(哈里斯,1989)。格利和肖还提出,纯粹的内生货币与内生债券经济并不比纯粹的外生货币与债券经济更接近现实,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假设内生与外生货币和债券的混合。这样货币就不是中性的,可以通过政府来调节利率从而影响内生的货币供给。因此,内生性货币供给并不由政府左右,由政府的财政收支、发行政府债券而引起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完全类似于外生的货币供给变动,而这些“外在货币”只有通过
15
“内在货币”才会对经济产生冲击。
外生的货币供给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完全不同于内生性货币供给机制,它对经济有着较强的冲击。例如,政府增发公债会在金融市场上与银行存款和股票相竞争,如果收入和储蓄是给定的或货币供给是给定的,则利息率将提高,这会导致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但实际上货币供给和收入并不是给定的,由此政府公债的发行和巨大的财政赤字并没有使实际利息率提高,
而是引发了通货膨胀。这是有经验事实的,美国70年代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政府大量发行债券所引起的货币金融体系的紊乱。显然对货币性质的研究,尤其是财政政策引起的这种类似于外生货币供给的变动是非常重要的。
二、加入财政手段后的银行账户及货币流程图
对税收、财政支出、政府债券发行中的货币流程进行分析,有助于表明财政政策在经济运行中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财政政策中货币在银行间的流动
首先,财政支出的过程,实际上是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流入商业银行账户的过程。与此相反,财政收入即征收税收的过程,也就是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流入中央银行账户的过程,因此,如果不考虑国债的影响,在财政收支平衡的条件下,财政收支过程对货币在银行间的流动在总量上是没有影
16
响的。
其次,对于政府债券,认购主体可以是社会公众、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以及政府机构,根据简单的货币银行学知识可以知道,购买国债的主体不同,对货币流动的方向及其影响也不同。例如,社会公众作为认购主体,资金来源一般是储蓄或原本用于
投资的资金,以及原本用于消费的资金。这都会导致货币由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转移;商业银行购买国债,如果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未全部用于其资产业务,可以用这部分资金购买国债。这样,货币由商业银行账户向中央银行账户转移,而当财政机关将发行国债获得的收入用于财政支出时,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这一过程中由于用以认购国债的超额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原未动用的准备金,所以前者不会带来货币供应量的收缩,而后者却表现为货币供应量的扩张,两者总的影响也是货币供应量的扩大。又如中央银行作为购买主体,会使货币由中央银行账户向商业银行账户转移,所带来的影响必然是货币供应量的数倍增加。在实际生活中,购买国债实际上是各种购买主体的综合,又由于政府债券是一种具有一定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国债的购买和交易必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增减。
(二)加入政府行为的货币流程图
在前面的收入支出模型的讨论中,用了一个直观的货币流
17
程图来表示各层次的货币存量在经济中的运行机制和作用。现
在该流程图的基础上加入政府以表示财政政策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模型中的资本市场是实物资产交易和企业融资的场所,特指股票的一级和二级市场。因此加入政府债券市场(国债市场)来表示政府发行债券行为。由于财政支出的两个部分转移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中,消费性支出占财政支出的绝大部分,如1992年我国消耗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1.17%(高培勇,1994),而转移性支出多是增加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为了分析的简便,我们在流程图中省略了转移性支出,而把它等同于税收的减少(图6.3)。
图6.3 加入政府的货币流程图
三、财政政策手段分析
现在,我们在模型中加入政府的财政政策来具体讨论政府的宏观管理问题。值得说明的是前述模型是一个货币经济模型,这种货币经济的特点是,并不存在与货币市场无关的财政政策;
作为财政政策总支出的变动只有影响货币供应量和货币流通速度,才会影响总需求。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行为,政府并不通过财政政策来决定经济增长率、促进资本形成和改变企业的资产负债关系或货币金
18
融体系,也不试图改变收入分配。在这种暂且称为“市场化的财政政策”下,政府通过执行财政预算,采取一种逆经济周期的微调,以达到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目标。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对一个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的税收、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等手段进行分析。在前面简单的收入支出模型中加入政府行为,我们可以得到:
Y,W,D,r, ,T,C,I,G (6.1)
其中T为税收收入,G为政府支出
(一)税收
先来看在我们的模型中政府税收的影响。首先,我们把税收分为两部分,即政府对公司(企业)的税收和个人所得税。把税收分为这两部分的意义在于,政府对公司的税收增加是企业利润的减少,这将影响企业的“生产函数”,而个人所得税则只是
影响个人收入或个人的消费与储蓄。
对于公司税,我们这里假设,政府对公司的税收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对投资的影响,给定投资的未来预期收入或利润流量,政府的税收是对利润的扣除,从而税率的提高会使投资减少,也就是说,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是投资函数的一个变量。其二是,政府税收会影响企业的税后利润,从而影响股票的分红收益率以及股票价格。与第一个方面不同的是,税收对股票价格的作用影响到人们的资产选择,当
19
然,这种资产选择会影响股票价格和利息率,进而影响投资支出,因为利息率和反映资本存量价值的股票价格是投资函数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一方面,当投资的预期利润流量减少和股票价格或资本存量价值下降,投资将减少,也就是说,投资与政府对企业的税收是负相关的。由于投资函数是货币需求函数的一部分,投资需求的减少会减少货币需求。另一方面,对于资产选择来讲,如前面所表明的,股票价格的下降将使银行减少货币供给。因此,政府对企业税收的增加会减少总需求。
It=f( t-1,Tq) (6.2)
Tq:企业所得税
对于个人所得税,按照消费函数的假设,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会减少消费支出,从而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负的。另一方面,收入的减少会减少储蓄,储蓄的减少会影响储蓄存款和股票价格,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是负的。
YD=Y-Tg (6.3)
C=f(YD
(6.4)
Y:收入总额 YD:可支配收入 Tg:个人所得税
以上分析表明,政府税收的增加会减少总需求,而这种总需求的变动联系到货币供给和货币的流通速度。类似于IS
20
,LM模型,但有所不同的是,如果把总支出的变动联系到利息率,不仅会影响到货币需求,而且会影响到货币供给。总之,增加税收会导致总需求减少,联系到货币需求与货币供应,货币供应量也会下降。因此税收与GDP的增长必然呈负相关关系,如果在经济衰退的时期降低税率,可以增加总需求,从而起到缓解衰退的作用。
(二)政府支出
按照财政支出有无等价补偿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其中购买性支出又可划分为直接的政府消费支出与投资支出。与税收相联系的政府转移支出会改变收入分配,如果假设消费函数依赖于收入分配,则政府转移支出会改变消费函数。为了简化,这里把转移支出视同于税收的减少,从而把它抽象掉。同时假设政府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与消费函数和投资函数完全无关,如果不考虑公债,即使是投资支出也不影响利息率,而只对总支出产生作用。显然,上述假设使政府支出只影响货币需求,排除了对货币供给的作用。因为在不考虑公债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并不直接介入货币市场,而只是通过总支出的变动间接地影响货币需求。
在新古典综合理论中,不考虑公债,假设政府支出等于税收,由于政府的消费函数等于1,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增加会增加总需求。在我们的模型中,把政府支出与货币供求联系
21
在一起,会得出一些不同于新古典综合宏观经济学的结论。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没有增加货币供给(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则总需求并不
会增加。这是因为个人收入的减少会减少货币供给,而政府支出的增加只会增加货币需求而不会直接作用于货币供给。一个纯逻辑的推论是,在没有政府收支的经济中,由于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使用稳定状态的假设,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变动会引起相应的货币供给的变动。在这一模型中加入政府支出,政府的税收会同时减少私人的消费和投资支出,但政府支出完全用于类似于私人的消费支出,也就是说不能从支出中获取利润来支付银行的利息,从而货币供给并不会相应地增加。如货币需求的增加会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而使利息率提高,这就会产生“挤出效应”而使私人投资减少。如果考虑到乘数过程或收入是可变的,那么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会使收入下降,从而使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同时减少。
当加入政府支出而使货币需求增加时,显然利息率会提高。在IS,LM模型中,利息率的提高仅仅会挤出私人投资,因为投资是利息率的函数。但在我们的模型中,利息率的变动会引起一系列的反应,其中最重要的是对资本存量价值或股票价格的影响,而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比利率作为投资的成本对投资的影
22
响更大。更为复杂的是,利息率的变动联系到人们的资产选择,从而不仅会影响投资,而且会影响货币的供给与需求。根据前面的分析,当利息率提高时人们会把更多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而减少对股票的购买,这会增加银行的可贷基金,如果货币的投资需求随利率的提高而减少了,银行将降低利率,换句话说,由政府支出增加所带来的利率的提高会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另一方面,当政府支出增加而使总需求提高和名义收入水平提高,作为决定投资函数的利润和作为货币供给函数的储蓄将增加,从而会使投资需求和货币供给同时增加。这样,随着货币供给的增加,利息率可能并不提高,因此政府支出的增加对经济将有扩张的效应。
此外,从财政支出的总量上看,由于政府举债条件下的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不可避免,随着政府举债而膨胀起来的财政支出中总有一部分表现购买性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增加额,不仅可以直接叠加到社会原有的总需求水平之上,而且还可以通过乘数效应使得社会总支出的增加大于政府的消费性支出本身的增加额。所以依靠举借国债而增加政府支出,必然带给社会
总需求的扩张。从财政支出的结构上看,由于微观经济主体用以认购国债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民间部门的储蓄资金,随政府举债而膨胀出来的政府消耗性支出中的大部分用于政府消费支出,而较少用于投资,所以举借国债从而增加政府
23
支出对社会总需求结构的影响,是社会总消费的增加和社会总投资的减少同时发生。
最后分析政府支出对资本存量的影响。这是因为,资本存量价值是由银行信贷外的投资决定的,即国家的财政投资、企业利用保留利润进行的投资和企业发行的股票,我们把这些投资称之为直接投资。这样,投资就划分为两个部分,除上述直接投资之外的银行贷款(包括企业发行的债券)为间接投资。这两种投资的区别是,只有直接投资形成资本存量价值(即构成利润率计算中的分母),而作为间接投资的银行贷款只是增加收入流量(即利润率计算中的分子)。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直接投资形成的资产称为净资产,加上间接投资的银行贷款形成总资产。企业资产负债率的计算是银行贷款在总资产中比率。但企业在计算利润率时是按照利润对净资产的比率进行的。对于利润率
的计算,由于加入了间接投资或银行贷款,利息成为企业的成本,从而利润等于销售收入减去其他成本后再减去利息。增加财政支出中对企业的投资,将会增加对企业的直接投资和企业的资本存量价值,这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率。
(三)政府债券
这里讨论的公债仅限于政府债券这种有价证券。对于公债,一个简单的公式是政府支出等于税收加公债,如果把这一公式放入收入,支出模型中,问题就简单多了,但与政府税收
24
和支出相比,这是难以令人满意的。首先需要讨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政府债券与货币之间的联系或公债的性质问题。例如,在一些对货币的定义中,政府债券被列为Ms而与作为现金(和活期存
款)的M1和作为定期存款的M2相并列,作为政府的主要货币政
策工具的公开市场业务正是债券的买卖。因此有必要先来讨论公债与货币之间的关系。
在前面的理论讨论中强调货币是一种信用关系,这不仅联系到货币的交易职能和支付职能,而且联系到货币作为支配他人劳动的手段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以及货币与资本之间的联系。为
了说明政府债券的性质,我们先来看私人债券。
如可贷基金理论所使用的概念,假设不存在银行的货币供给,债券可以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中介,即投资者卖出债券而储蓄者买入债券。我们可以把这种由债券所表示的储蓄与投资的关系视为信用的扩展或货币的创造,即内生的货币供给。当假设存在私人银行,那么这种扩张货币的职能完全由银行承担,从而抽象掉非银行债券的发行和使用,即储蓄和投资是通过银行的货币创造进行的。对于这种银行的货币创造,我们依然可以使用可贷基金理论的分析,只是把货币称之为债券,即人们到银行进行储蓄存款可以视为购买银行发
25
行的债券,然后,银行再把债券贷给企业。同样,在这一过程中,归之于银行的货币或债券创造,货币数量或债券数量增加了。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银行发行债券的最重要基础是资产抵押,银行用它的资产或信誉为抵押来发行债券,并根据企业的资产抵押把债券贷给企业。 再来看政府债券。与银行“债券”的最大不同点是,政府并没有任何资产抵押,而是凭借它的信誉或征税的权力来发行公债。从前面对私人债券的分析中可以得出,政府债券的发行扩大了
信用关系,但这种信用关系的扩大能否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应联系到发行公债所取得的收入的使用和债券的交易。先来讨论政府采用发行公债的方法用于政府支出。为了简化,我们先抽象掉税收,即假设政府支出等于发行的公债。还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从而不考虑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而把货币供给的变动等同于总需求的变动。另外,作为短期分析,我们先排除政府支付公债利息和公债与税收的联系,以免涉及复杂的预期问题。
首先,如果假设政府发行的债券全部用于政府支出,那么将会在货币市场出现与之相应的货币需求。必须注意,这里是提高对货币的需求,而不是提高总需求。因为如果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不变,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政府发行债券来用于政府支出将只能是挤出相应的私人支出。当政府用发行债券的方法增加支出时,除非货币供应量会随之相应增
26
加,总需求将不会受到影响,换句话说,政府用发行债券的方法增加支出对总需求的影响取决于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政府增加一笔债券的发行,这会使经济中相应的可用于抵押的
资产增加,从而促使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如某个企业购买了政府债券,它可以很容易地用债券作为抵押而向银行贷款。如果债券能够作为银行的准备金,银行可以把债券作为流动性极高的资产而用作它的准备金,也能增加贷款或货币供给。另一方面,政府发行债券将使人们收入中的储蓄用于银行存款和购买股票的数量减少相应的部分,因为债券的购买来自收入中的储蓄。人们在银行存款、购买债券和股票之间的选择取决于各种资产的收益率和风险,政府要使更多的债券能发行,需要提高债券的利率。正如托宾所表明的,债券的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是正相关的,而与股票价格是负相关的。因此,债券利率的提高会降低股票价格,如果储蓄量被给定,人们把更多的储蓄用于购买债券必然会减少对股票的购买,从而使股票价格下降。股票价格的下降不仅会减少私人的投资需求,而且会减少企业可用于抵押的资产价值,从而银行会减少货币供给。当债券的发行对货币供给会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我们是否能够确定哪一方面的影响更大呢,
对这一问题,按照新古典综合派理论的简单逻辑推论是,
27
假设
人们是用以前不支出的货币储蓄来购买债券,当政府把这笔货币用于支出,总需求将增加。然而问题并不是如此简单。在我们的模型中,人们不用于消费的这笔货币量是银行的储蓄存款,总需求不足是由于银行没有能够把这笔货币贷放出去而转化为企业的投资。但是当政府用发行债券的方法使这笔货币转化为政府支出,总需求问题并不一定能得到解决。因为考虑到经济增长、特别是考虑到投资的利润率,那么问题就决不只是使货币存量的流通速度不变,以使储蓄等于投资,而必须使货币供给增加才能保证储蓄等于投资,因为只有货币供给的增加或经济增长才能保证投资的利润率。假设消费倾向不变,同时假设人们进行储蓄是要使积累的收入流量变为财富存量并使这一财富存量获得一个“自然”收益率,那么政府发行债券用于支出显然不同于私人投资。另一方面,比政府的税收和支出更明显,政府发行债券将直接影响货币供给。这样前面所提出的政府发行债券对货币供给的影响问题,实际上是对相对价格和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的影响问题。这是因为,就政府的财政政策而言,一旦涉及到货币,则政府税收和支出的变动不仅会涉及到企业
的成本,收益计算,而且会通过货币供给(利息率与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影响到相对价格,特别是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相对价格或长期的利润率或长期的资产收益率。
28
进一步在现实经济中,发行公债所获得的收入一般用于增加政府支出。按照新古典综合理论的解释,政府发行公债的效应只是储蓄减少,从而通过政府支出的增加而增加总支出,即在45 模型中加入政府支出,如果会影响到利率,则类似于我们模型中的货币需求的变动,但这是一种过分的简化。仅就短期分析而言,政府发行公债也将影响到货币供给,因为政府发行公债意味着信用关系的扩大。只有这种短期分析才能与长期分析联系起来,如李嘉图效应所表示的发行公债与税收的等同性,这种发行公债与税收的等同性意味着改变了私人购买公债作为资本积累的性质,当然,这会影响到资本存量的价值。根据这一点,在我们的模型中,可以用私人消费不减少时储蓄的增加来表示这种内生的货币供给的变动。政府发行公债等同于银行存款的增加,进而货币供给增加,由此当政府发行公债而增加支出时,随着货币需求的增加,货币供给又会随之增加,从而
利息率可能保持不变。
上述分析表明,在某些特定的假设下或在经济周期的特定阶段,政府支出的增加具有扩大总需求的效应,从而能够提高名义收入水平。这一结论与新古典理论教科书似乎是相同的,但含义却不同。就理论而言,上述分析所强调的是政府的财政政策改变了收入分配和相对价格、特别是资本存量价值,从而对总需求和就业产生影响,而不仅仅是收入和支出
29
的变动,其中特别强调货币供给在货币经济中的变动。因此,上述关于政府支出的变动对总需求与就业的影响的分析只是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这些假设条件涉及到经济周期的特定阶段,如模型中政府支出的变动所引起的货币数量(流通速度)的变动必然会使总需求发生变动,但总需求的变动只是与名义收入的变动相联系,而并不一定联系到实际产出和就业的变动,但可能联系到通货膨胀。另一方面,上述分析是在假设消费函数不变和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这样的假设将限制政府的财政政策所能调节经济的程。显然,过高的税率会改变人们的行为,公债的过度发行会影响内生的货币供给机
制,由此会改变市场机制自动调节相对价格的方式。这对于认识财政政策的作用及效果是极为重要的。
第三章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财政政策分析
从1978年开始我国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在这一时期,可以把国家财政作为货币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中央银行共同执行控制货币供给和货币金融体系的职能。与中央银行的不同之处是,政府财政可以在更大的程度上改变包括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如政府的税收可以改变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财政支出和公债
30
的发行量可以改变货币供应量和资产结构,而中央银行的责任则在于保持特定的货币金融体系下的信用关系的稳定。这一时期,我国的财政政策的作用也经历着由决定货币供应量的特殊金融机制向市场化财政政策的转变。与此相对应,货币金融体系也体现了货币供给从外生的财政方式向内生的货币供给机制过渡的特点。下面,我们结合1984年到2001年的有关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对我国财政政策进行相应分析。
一、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变化
在我国的现行经济体制下,财政收入来自于对企业征收的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和政府发行的公债。首先是政府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在现行的税收和利润分成的条件下,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会下降。由于国有企业的利润上交依然在政府收入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在经济增长率提高时,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同时国有企业的效率要远低于非国有企业,而且当经济增长率提高和利润增加时,企业的留利也会增加(在以前的分税制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税收所占的比重也会随着经济增长率的提高而增加)。在经济增长率下降时,由于国有企业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从而国有企业的利润减少的更多。这也会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降低(同时亏损的增加会使政府的财政支出增加)。上述原因使政府
31
的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1992年以来持续下降(图6.4)。在经济高涨的1992,1995年,这一比例一直维持在11,左右,到1995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0.7,最低点,远远低于1983年的23,的高水平。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下降,政府的直接财政投资逐渐减少,并开始把投资的方向
转向非竞争性的基础工业部门,而把非基础工业部门的投资转为由银行贷款。
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在1998年以后开始快速提高,1999年、2000年、2001年这一比例分别达到13.9,、15,、17.1,。导致近年来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趋缓,GDP的绝对数额增长较慢,而财政收入的征收力度加大,增速远高于GDP的增长率。如2000年、2001年财政收入的增加比例分别为17,、22.3,,大大高于同期的9.0,、7.3,的。
图6.4 1984,2001年经济增长率和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变化
图6.4反映了1984年以来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的变化以及
经济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在17年间经历了三次较大的波动,但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基本上呈平稳下降趋势,从1984年的29.9,下降为最低点1995年的10.7,
32
(平均比重为15.7,),这是符合我们的前述理论分析的。
而且,这一比例在1984,1998年间基本上一直维持在经济
增长率的中位水平,到了1998年以后,这一比重开始上升,
大大高于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这与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求
实际上是不一致的。 二、税收与GDP变化分析
表6.1是我国1984年-2000年税收和GDP统计数据,这些
统计数据全部采用名义变量。1985年,我国进行了以利改税
为基础的财政体制改革,“分灶吃饭”体制的具体形式改为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这导致当年税收大幅度
增加,增幅高达115.42% 。为了直观地说明税收与GDP的
变化情况,我们可以跨过这一政策性影响,绘制1986年至
2000年税收和GDP的增加比例比较图(表6.1)。
表6.1 1984,2001年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比较
长(%)
率GDP增税
长(%)
22.2 115.4 2.5 2.4 11.7 14.1 3.5 6.0 10.3
20.2 25.0 13.8 17.3 24.8 13.3 9.7 16.6 23.2
13.2 22.8 20.5
17.9 16.0 16.1 15.2 13.8 12.4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9.1 20.5 17.8 14.4 19.2 12.5 15.3 17.8 20.6
33
率(%)
率
增
长GDP增税
率(%)
率
率(%) 长
(%)
30.0 35.0 25.1 16.1 9.7 5.2 4.8 8.9 7.3
12.3 11.0 10.3 10.2 11.1 11.8 13.0 14.1 15.8
注:宏观税率=(税收收入/GDP)*100
图6.5 GDP与税收的增长比率
图6.5中所反映出税收变化起伏较大,基本上是在经济增长较快的1986年-1988年和1992年-1995年两个阶段GDP的增加比例都高于税收增幅;1994年为了缓解财政压力、扭转财政收入逐年降低的趋势,我国进行了 “分税制”改革,并以1996年为界,税收增幅开始高于GDP增幅。从1996年开始,税收增幅逐年递增,2000年达到17.78%;GDP增幅却逐年降低,1999年降到最低点,只有4.75%,2000年在多种刺激下才勉强达到了8.94%的增幅,2001年继续走低,增幅只有7.3%。可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较低
34
的税收增长率。一旦经济步入急剧下滑的紧缩时期如1996年-1999年,即使降低税率也不能使经济回升。1999年以后,由于经济继续下滑,中央政府认为需要依靠财政支出刺激总需求,而财政支出扩大的一个前提是税收的增加,因此,税收增幅开始逐年上升,宏观税率在逐步下降后又从1997年开始逐步上升,这显然不利于GDP的增加。这种反向关系与我们的理论是相符的,更为深层次的影响是,税收直
接涉及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任何增税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预期利润,会促使微观主体的行为由积极转为消极,尤其是在经济的下降或复苏阶段。
三、税收、政府支出与M2的相关性分析
政府支出包括公共支出(如用于行政开支、国防开支、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的福利支出、政府的直接投资和对亏损企业的补贴。而货币经济中,任何财政收支必然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变化。通过计算可以知道,税收和财政支出与M2的相关性都非常高,其中税收增长率与M2的增长率相关系数为0.96,财政支出增长率和M2增长率的相关系数为0.98。现在考察财政收支对M2的共同影响。由于重在考察税收(T)和财政支出(G)对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所以首先对1985年-2000年年度数据分别取自然对数,然后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LN(M2)=0.075425+1.278345*LN(G)-0.241208*LN(T)
35
(6.5)
(0.729212) (1.278345) (-3.313156) R2=0.94 F=38.59
DW=1.21
回归系数及方程均通过统计检验。可决系数R2=0.94,表明方程对样本数据拟合优度很好。方程的经济分析表明,税收(T)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成反相关关系,税收的增加会引起M2的减少;财政支出(G)与广义货币供应量(M2)成正相关关系,对M2的增加有着较大的弹性。 四、政府支出和货币供应量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货币金融体系是以财政支出为基础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取决于国家的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变动所带来的货币供应量和名义收入的变动将在总体上决定企业的盈利和亏损。1984年商业银行开始实行存贷差额的信贷管理,使货币供给在某种程度上不再取决于财政的约束。图6.6是1998年至2000年M2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率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呈明显的不规则变动。
图6.6 M2与财政支出增长比率比较
五、税收、财政支出与M2的弹性分析
由于税收与财政支出的变动分别对M2具有很强的相关性,我们不妨引入弹性的概念继续分析,即用税收的增加比例与M2的增加比例之比表示“税收对M2的弹性”,用财政
36
支出增加与M2增加比例之比表示“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如表6.2所示。 可以发现,税收、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呈现出相似的变动。除了1985年税收政策的变动导致弹性较大之外,在经济高涨的1986-1988年及1991-1996年,税收与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远小于经济衰退的1997-2000年,这一方面表明财政收支较少的时期M2仍旧保持较大增长,受财政收支的影响较小,受私人投资需求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另一
方面,近年来由于经济衰退,加大财政收支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M2的变化,尽管如此,M2的增速仍远低于经济高涨的时期,如1993年M2增加37.31%,2000年、2001年仅为10.93%、14.40%。而且,
表6.2 税收与财政支出对M2的弹性
财政收支类似于外生的货币供给,用财政政策调节M2的做法极易引起内生货币供给机制的扭曲。因为按照模型的解释,经济衰退来自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依靠增加政府支出改善的办法会使收入和利润流量增加,从而资本存量的价值进一步提高,这种资本存量价值的继续提高是由相对价格向均衡或充分就业方向的调整是相反的,一旦经济恢复到原有的产出和就业水平,资本边际效率会以更大的幅度下降,从而导致投资的货币需求下降,加剧经济波动,使失业进一
37
步增加。
财政支出还会直接作用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分配。国内很多学者认为1998年以来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显著,认为增加财政支出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实际上,加大基本建设支出,只会增加资本品的需求而不是增加日益萎缩的消费品需求;依靠政府支出增加企业盈利是短暂的,还会提高资本存量价值
而使存量与流量的比例更加失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善个人的收入分配甚至加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据有关专家估算,全国居民的基尼系数有升无降, 1999年我国城乡、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56、0.354、0.336,比1978年分别提高38,、121,和60,,高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调查显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8,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进入了分配不公平区间。这样,一方面是资本存量价值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工资收入所占的比重下降,从而导致收入分配的更加不均等。其结果可能会导致消费品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和物价水平的进一步下降,从而使失业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更为严重。
六、税收对企业的影响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放慢,但是宏观税负水平却在不断提高。从一定时期总利润与税费负担量分析,由于
38
税费主要来源于一定时期的利润,而为了维持社会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税费总额只能是同期利润总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据测算,1999年总利润是26530.94亿元,占GDP的32.4%,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9
范文五:美国财政政策
美国财政政策
——以美国财政悬崖为例
一、美国财政现状 一方面,如果为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而继续延期现有减税政策,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将远远低于开支;另一方面,如果为缓和财政赤字压力而执行削减开支和增税的政策,本就脆弱的经济复苏无疑将受到打压。
伴随着美国大选,民主、共和两党围绕财政政策调整的博弈日趋白热化。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将对美国经济复苏造成强大冲击,明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甚至很可能重陷衰退。
所谓“财政悬崖”,主要是指美国国会如果不修改相关法律,布什政府时期的减税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同时,根据去年夏天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围绕债务上限谈判达成的协议,在减赤“超级委员会”未能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自动减赤机制将于明年启动,预计将在10年内削减联邦政府开支合计1.2万亿美元。 面对“财政悬崖”问题,美国财政政策现已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为刺激短期经济增长而继续延期现有减税政策,而不在未来几年实施相当规模的财政整顿措施,美国政府的财政收入将远远低于开支,由此造成的财政状况显然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如果为缓和财政赤字压力而执行削减开支和增税的政策,本就脆弱的经济复苏无疑将受到打压。目前,“财政悬崖”问题已同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一起,被视为危及美国经济复苏和增长的两大下行风险。美国国会预算局日前发表报告说,一旦跌落“财政悬崖”,明年上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1.3%,即再度陷入衰退。
“财政悬崖”对美国经济复苏的潜在威胁已引发广泛忧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3日警告说,围绕预算和债务上限可能引发的政治对决会撼动全世界的信心,美国决策者应避免今年底出现“财政悬崖”。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近期也多次警告,“财政悬崖”可能对美国经济增长造成冲击。他说,如果美国国会和联邦政府继续对“财政悬崖”采取不作为立场,就可能打压经济增长,美联储也绝对没有能力来抵御如此巨大的经济冲击。
然而,迄今为止,民主、共和两党就如何妥善解决这一问题仍各执一词。民主党阵营倾向于只将中产阶级的减税政策延期,并中止富豪阶层的减税政策延期,以显示社会公平。美国总统奥巴马9日表示,希望国会能将个人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下的中产阶级享受的减税政策延期一年,同时中止富豪阶层所享受的减税政策,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并拉动经济增长。奥巴马说,美国很多家庭依旧面临金融危机之后高失业率的经济困境,决策者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创造就业步伐,并重塑中产阶级的经济安全感,中产阶级的生活和消费状况对美国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而共和党阵营以在经济复苏乏力时期不宜加税为由,倾向于将减税政策全盘延续,以此促进经济复苏。美国国会众议长、共和党议员博纳指出,为实现更强劲的经济增长,需要降低税率、减少政府监管并削减政府开支。
虽然跌落“财政悬崖”是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都想要避免的局面,但两党观念上的分歧预示着围绕这一问题的斗争将非常激烈。特别是在大选年的背景下,两党互不合作、互不妥协,更是造成政策“难产”。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在11
月大选之前,两党将很难在税收改革、减少财政赤字和提高公共债务上限等议题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分析人士因此建议,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恶化,美联储应当考虑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对冲“财政悬崖”的消极影响。
二、美国财政政策预测
如何削减财政赤字至更有持续性的水平是美国财政政策的首要挑战,当前的政治不作为,强化了高负债低增长的负面效应,历史数据显示债务对GDP比重高于90%时,财政赤字将拖累经济增长。
和讯银行消息 近日渣打发布研究报告,称美国经济是当今世界最自由和充满活力的经济体之一,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国际竞争力指数中,美国高居第五,在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化指数中,美国位列第十。至今保持着世界最大规模经济体称号的美国,拥有为数众多的世界一流企业。目前美国面临一系列巨大挑战,包括私人部门的持续减债,人口的老龄化,和日渐衰败的基建设施。其中最大的挑战将是如何在经济疲软的同时应对未来几年可以预见的巨额财政赤字。调整财务收支平衡对美国脱离当前的艰难状况至关重要。
报告分析,美国需要有技巧地调整财政赤字,在削减开支的同时必须确保财政紧缩政策不会触发下一轮经济衰退。不断增长的联邦政府债务已经是政府议事日程上的关注重点,处理该问题的最首要任务,是如何确保在减少赤字的同时不会牵制经济复苏。我们认为,虽然目前来看美国短期内再次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性甚微,如果政府过于大刀阔斧地处理财政赤字,经济复苏将面临重大风险。 如果维持当前财政政策稳定,财政赤字对美国国民经济的拖累在2013年将至少达到当年国内经生产总值(GDP)的3%,在2014年紧缩财政政策对经济的拖累将达到GDP的1.4%
。届时货币政策将很难对冲如此迅速的财政紧缩。虽然
这个问题目前不是焦点所在,但是随着2013年的临近以及总统换届进入最后阶段,它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2013年的财政政策将会直到今年年末才能被敲定,从而增加了财政赤字对经济影响的不确定性。如果政府维持目前的财政政策,我们可能不得不调低对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因为紧缩财政政策会对2013年的美国GDP,尤其是当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增长,造成剧烈冲击。我们认为一个最优的财政政策方案包括税收改革,一个可靠的逐渐减少赤字的长期方案,以及更好地控制日益增长的福利津贴支出。然而目前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方案执行性渺茫。
渣打报告指出,未来几年内,下一个引发危机的触点尚未可见。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美国公共部门债务(包括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总额为当年GDP的98%,净债务为GDP的74%。 与美国相比,日本的公共总债务和净债务分别占到GDP的212% 和127%。而至今,日本尚未由此引发危机。但是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国民相对稳定地持有本国国债,因此日本很可能在债务占GDP比率高于美国的同时保持稳定。由于投资者结构的不同,美国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信心可能不如日本国债投资者坚定。然而即使美国能躲过一场危机,图3的历史数据显示当美国债务GDP比率高于90%时,经济增长往往减缓。
三、美国财政政策预期 共和党继续就避免“坠崖”问题进行辩论。如果美国财政真的跌入“悬崖”,美国经济衰退的同时,还会牵连全球经济。经济学家指出:“悬崖勒马要快”。 路透社报道说,调查显示,2/3的美国受访者担心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妥善解决“财政悬崖”问题,美国经济将遇到严重问题,7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自身的财务状况将因此受到影响。他们认为,解决问题主要在于共和党,而不是总统奥巴马。
美国国会预算局的报告显示,如果美国财政跌入“悬崖”,2013年美国经济将出现萎缩,失业率将升至9%以上。如果国会不能阻止“财政悬崖”出现,2013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5个百分点,2013年第四季度美国失业率将升至9.1%。
白宫日前发出报告警告说,如果美国财政跌落“悬崖”,将导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减少1.4%,民众会减少购物季消费支出。目前,美国消费者信心达到5年来最高水平,如果针对中产阶级的减税政策不能很快延期,消费者信心会逐步下降。
2011年的预算之争让美国史无前例丢掉了AAA的主权评级,而在2013年,美国的评级有可能遭到更大打击。因为,在未来一年,围绕如何避开“财政悬崖”的斗争将是美国两党诸多对抗中的第一项。这个问题如得不到解决,美国主权评级可能再次被下调,这会导致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市场更加动荡。
面对美国两党不能及时谈拢,拿出解决“悬崖”问题的政策,国际社会开始担心“财政悬崖”问题的外溢效应可能冲击全球的经济复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说,欧元区债务危机和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可能导致政治僵局,对全球经济构成极大风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日前发表评论说,一旦美国经济因“财政悬崖”而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将受其牵连而恶化,欧元区经济在欧债危机中运行更为艰难,或许会引发新一轮全球银行业危机。
美联社11月27日发表题为《为避免“财政悬崖”,立法者开始妥协谈判》的文章。文章说,本星期,美国两党将继续谈判,谈判焦点依旧是,共和党要求总统奥巴马详细阐述长期减支计划,以帮助化解财政危机,共和党坚决反对民主党提高富人所得税率的主张。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警告说,如果美国政治家不能找到避免“财政悬崖”的对策,美国经济可能会走向衰退。现在,美国脆弱的经济正在复苏,经受不住“财政悬崖”的考验。他还预测说,如果决策能够避免所谓的“财政悬崖”,美国2013年的经济将会一片光明。美国很多经济学家与伯南克意见相同,希望尽快解决问题,让经济尽早好转。
美国以及世界正在等待,美国的决策者出台“悬崖勒马”的政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等待中,能够确信的是,共和、民主两党都不想放任美国财政跌下“悬崖”,“财政悬崖”问题将在相互妥协中解决。
美国全国财政责任和改革委员会努力失败的经历表明,为了削减美国的财政赤字,应当要全方面考虑开源和节流的所有可能举措,如果继续捍卫两党各自的利益关切而避免采取必要行动,减少财政赤字将难以奏效。
7日报道,美国跨党派的国会预算办公室(CBO)发表报告称,若目前的税务和开支政策不变,美国国债将在25年内膨胀至相等于美国经济规模的两倍。
但报告也指出,只要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推行的减税政策今年12月31日到期后不延长,政府也严格落实削减联邦支出计划,债务比例有望大幅下降,从今年占其GDP的73%,降至2037年的53%。
该报告预测,如果不改变当前各项立法,美国联邦政府的医疗保健项目开支,将会在2037年达到GDP的10%,比2010年的5%高出一倍。报告说:“随着美国人口老化以及医疗保健方面的费用不断增加,政府过去采取的预算政策已不再适用。”
为避免赤字与债务水平难以持续,国会预算办公室建议使收入占GDP的比例大幅提高,或使开支比预计水平大为减少,或者双管齐下。如果债务水平继续上升,美国长期的经济增长也将受严重打击。报告称,若延续目前税收及开支政策,美国经济增长到2027年会下降4%,到2037年则下降13%。
有分析师指出,政府债台高筑,成为美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和后续增长的严重障碍。
29日说,目前美国经济增速不及其长期趋势,但长远来看,有理由相信美国经济将重回3%的增长区间。
伯南克当天在位于华盛顿的乔治·华盛顿大学给学生讲课时说,美国经济走出了衰退,但离恢复正常还有距离。失业率依然高企,而且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影响了经济的复苏进程。但他强调,美国的银行系统比三年前更加稳健,金融市场得以改善。
伯南克依旧用“缓慢”来形容美国经济目前的增长态势。他说,自2009年中期结束衰退以来,美国经济的平均增速大约为2.5%,慢于二战以来经济摆脱衰退后的平均增幅。
伯南克指出,长期来看,美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有长期失业问题,也有衰退前就存在的问题,如不断膨胀的政府财政赤字,但美国同时也拥有科研、创业等方面的发展优势。
伯南克说,应对未来的挑战,美联储没有全新的工具,如有必要,可以继续适时地使用现有工具,保持经济的复苏态势。美联储将把就业市场的走势,以及体现总需求和增长的经济指标作为下一步货币政策的判断依据。但他强调,单靠货币政策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失业情况也将有所转变。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本周例会后发布声明称,劳资市场状况已经有所好转。美国国内失业率尽管仍在一个历史较高水平,但是也在不断下降。
美联储还公开表示,美国家庭消费和商业投资状况也在持续改观。但尽管美联储表示对美国经济前景看好,美联储并未对美国财政政策是否会有相应变化等问题做出回应。美联储表示目前的超低利率将继续至2014年。美联储还在其声明中提醒,全球金融市场状况仍旧危机四伏。近期原油价格有所上升,但只会在短期内影响通胀水平。
住房和汽车行业正在从病中恢复,但出于对财政悬崖问题的担忧,我们预测经济不会出现持续的加速。我们对财政政策的三种可能分别进行情景分析。
第一种是我们预测的基准情形:不太好。我们的基准判断是财政悬崖问题会在年底前得到解决。最大的可能是出现下述情况:2001年和2003年减税得到临时性延续、失业紧急补偿(EUC)逐步退出、“支出自动缩减计划”临时延迟执行。同时,1200亿社保税减税年底到期,可负担医保法案(ACA)部分内容如期实施带来新的加税。在这种情景下,2013年上半年实际GDP会因财政政策因素而削去
1.5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12年受到的影响是0.75个百分点。
第二种情形是财政立法暂时陷入僵局,部分税收优惠被短暂地终止,即出现一个空档期,12月31日减税已到期,但国会要到明年初某个时候才能正式通过减税优惠延续的法律。这是糟糕的情形。具体情况是,立法机构终止2001年和2003年减税法案中针对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高收入人士的减税,并且终止EUC。这比基准情形下增加了更多的紧缩。
国会可能在年底前就开始对高收入人士减税是延续还是终止问题进行单独投票,但更大的可能是因两党在这一问题上分歧过大而拖延到年后再表决。奥巴马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他将否决延长高收入人士减税的提议,而国会共和党人已表示不同意将高收入人士减税问题单独抽出来进行讨论。但国会与白宫之间也可能进行妥协,只增加年收入百万以上人士的税率,但在年底前达成这方面的协议看上去仍然还是充满挑战。
我们判断,即使对高收入人士减税如期终止而没有得到延期,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也不会如几年前那么大,但是相比我们的基准假设,仍然会对经济增长造
成额外的拖累。这会导致2013年的增长率低于我们此前的预测,特别是2013年上半年更加明显。如果减税到期和EUC结束同时发挥作用的话,拖累就更加明显。
但是,相比我们预测的第三种情形(即最糟糕),第二种情形下有三大因素缓和了经济受到的打击:第一,减税优惠出现较短的空档期后很快得到国会正式延续。如果国会在年底前未能成功达成协议,那么议员们会在明年1月份从休假中返回并迅速达成一个协议。根据我们的预测,国会提高债务上限的工作不会晚于明年3月初,如果在公众压力之下仍然没有达成一个协议的话,3月初将是对财政悬崖采取行动的最后期限。如果在1月份就达成了协议,我们推测,法律将会追溯性地恢复大多数减税政策,这意味着在第一季度结束前,前面提到的各种紧张状况会得到扭转。
第二,政府在实施增税和开支削减方面拥有一定的弹性。在国会迅速扭转立法僵局之外,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即财政部和其他联邦机构可以拖延某些计划中的财政紧缩。如果它们预测到这种立法僵局是临时性因而税收上升也是暂时性的话,它们有可能动用行政权力缓冲这种短期的不利冲击。在税收方面,财政部在扣缴税款执行过程中有一定弹性。如果国会明年初作出延长减税的决定时,对1月1日至法律通过前的这段时间的减税实行追认,那么财政部可能将纳税人的缴款维持在不变的水平,即在法律正式通过前这两个月提高税率。1992年财政部就在国会立法尚未正式通过时,在税收缴款政策方面给予了纳税人以通融。
第三,消费者和商家对临时性加税会采取何种反应是不确定的。如果大家普遍预期到了,短期增税会在国会正式立法时进行追溯性地调整,使得原有的减税得以延续,很可能一些消费者会看透问题的实质,知道这种加税只是临时性地导致自己的税后收入下降。这就是说,我们怀疑:如果因政治争拗国会在年底前达不成解决财政悬崖的争端,至少也会产生短期性的不确实的效果。
我们预测的第三种情形非常糟糕,即国会解决不了财政悬崖问题。从最近的政策辩论看,人们不能完全排除这样一种可能。白宫与国会在一些争议较小的问题上达成协议,但在争议最大的税收和支出项目持续无法弥合分歧,这种可能并不能完全排除。我们把这种情况当作小概率事件,不仅因为国会议员最终仍然也想避免出现经济衰退,而且来自公众、企业和金融市场的持续压力也将对他们构成一种压力。
我们针对上述三种情景下经济增长可能受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测算。在第一种情景(即基准情景)下,财政冲击将在2003年上半年削掉将近1.5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在这种情景下,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将大约为1.5%。在第二种情景(即糟糕情景)下,财政冲击对2003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的拖累将达到两个百分点,这一打击连同立法僵局造成的不确定性,将会使GDP增长率下降到1%,甚至更低。
最后,如果国会始终无法就税收优惠延期达成协议,无法避免经济掉下财政悬崖,经济将会出现一个大的尾部风险。“开支自动削减”计划和增税将会启动,会对经济造成巨大打击。虽然这种失败对消费者信心和金融市场的影响很难量化,但其直接影响是2013年上半年GDP会受到大约4个百分点的打击,美国经济将出现一次衰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财政政策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