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乡村旅游典型材料
供销社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工作情况报
告
**年县委、县政府工作报告确定县供销社目标任务是全面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县社将工作目标分解到股室~责任到人~积极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一)组织学习~明确目标紧紧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业富民”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建设东北生态乡村旅舛游名镇”的道路上~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舄为重点~以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为根本~以奇实现旅游兴镇为目标~建设了和谐旅游环ヒ境~开创了乡村旅游新局面~带动了镇域旖经济发展提速升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鲻高。
一、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鹜旅游兴镇目标
青山沟镇乡村旅游发展冀至今~已建设四大景区126个景点~总蠊面积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56%。棰涉及到全镇3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分别掼占全镇的75%和75%。青山沟是生态泼之乡、满族之乡、长寿之乡~拥有东北第霄一大瀑布、中华满族第一园~是世界六大溜无污染区之一。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
1 / 6
境ㄩ、满族的风情、淳朴的乡情吸引着国内外 游客~每年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旅游韭业的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解慑决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发展。皴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占全镇总谙收入的%。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
乡村旅游发展~镓服务功能完善是前提。三年来~以生态环煜境、交通环境、村屯环境、饮水环境为主鲜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以建设宾馆酒店、购梧物场所、医疗卫生、游乐设施为主完善服湃务功能。
1、改善乡村旅游环境。一?是以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为重点改造沏村屯环境~安装路灯76级、水泥硬化巷胃路2万平方米、浆砌边沟3000米、投,放垃圾箱30个、村屯绿化5000平方厨米~统一院墙2000多延长米、统一大搛门30多个~清理违章建筑20多个~清裳理垃圾2000多吨~清理路障100多 处~改炕改灶1200多个~改厕改圈5昵00多个~同时~成立了环卫处~对居民旭生活垃圾日清~改善了乡村旅游的村屯环崎境。二是按照一环三射的交通建设格局~彬修建柏油路面公里~一环三射的乡村旅游鼽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路标、说明牌健全儇~景区内和服务场所均有停车场~乡村旅韵游交通环境得到了改
2 / 6
善。三是以治河、修?坝~护路、护田为重点~实施小流域综合豪治理8处~新修防洪坝2389米、新建跺提防公里、加固提防公里、疏通河道78机00米、栽植枫杨护岸林公里~改善了乡饣村的河流、田间环境。四是新建饮水工程,51处~维修饮水工程25处~满足了日崆游客6000人的需求。五是植树造林1鲑5980亩、封山育林23000亩~增啄加森林覆盖3%~改善了乡村旅游的生态眦环境。良好的生态、优美的村屯、畅通的拇交通、安全的饮水~奠定了乡村旅游的基嗯础。
2、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以招商耒引资和自主建设为主~建设乡村旅游接待褐宾馆50多家、旅游购物市场6个、医疗 卫生场所18家、网吧等文化设施4家、蓰游乐设施2处~满足了游客吃、住、购、浙娱的需求。满族歌舞表演、群众篝火晚会 已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加强了对各宾馆鼬酒店、购物市场、游乐场所~消防、安防晴、救护等设备的配备~定期进行督促管理瞑~保证设备齐全、完好、有效。
三、亓乡村旅游特色显著~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
青山沟是满族之乡、生态之乡、红色之擀乡~满族风情、生态环境、红色基地~打蔬造了青山沟特色旅游。一是兴建了中华满栅族风情园和满家寨~展示满族的生活环境偶、农事活动等文
3 / 6
化~让游客在观赏满族文永化的同时~亲身体验满族农事活动。二是镅建设了以北方周庄为主的庄园式休闲度假甍旅游~观赏之余体验采摘的乐趣。三是开盅发了杨靖宇指挥部、刘清山烈士墓等革命寿遗址旅游景点~使游客在浏览之时接爱国?主义教育。四是创办了满家寨民俗艺术团乐~以满族歌舞为主~每晚为游客演出。四狰大特色旅游的开发~提升了青山沟乡村旅髻游的知明度~中华满族风情园被列为省非佤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革命遗址被列为遂丹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于致富项目明显增加~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掊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全镇带来了人流士、物流~也给群众发展旅游产业带来了机沭遇~促进了农致富增收~实现了“游业富 民”的目标。
1、兴建旅游宾馆酒店猸。借助旅游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等方抓式~以自主经营为主~兴建旅游宾馆酒店场。目前~全镇宾馆酒店50多家~其中“羽三星级”酒店1家、满族特色酒店1家~娴庄园酒店1家~可实现日接待量6000坎人次。
4 / 6
2、发展农家旅游接待。引导ヌ和鼓励农民借助旅游资源优势~改造庭院喋~发展农家旅游接待。目前~农家乐10巯0多家~农家接待小区2个。明亮的房屋介~整洁的农家院~打造了乡村农家食宿接撅待的特色。
3、开办旅游购物商店。窠新建旅游特色产品市场5个~发展旅游产 品加工作坊4家~山货野果旅游商品摊位阚200多个,发展旅游日用品商店100铪多个。满足了游客购物的需求。
4、ρ发展旅游农副产业。依据山区特产~围绕砑旅游餐桌~发展旅游农副产业~全镇已发 展食用菌1200万袋、中药材9400鲺亩、板栗6000亩、绒山羊14977 只、林蛙养殖80多处~食用菌、中药材叨、板栗、绒山羊、林蛙等土特产品已成为咛游客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目前~谤全镇从事旅游业7700多人~占全镇总萑人口的2/3~旅游产业实现人均增收2舱000元~旅游业已成农民致富增收的主沣导产业。
五、综合治理有序开展~创滂建了和谐旅游环境
一是按照景区管理饿条例~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景区资源
5 / 6
保护~安全管理~开展文明使者进景区~ 倡导文明服务、文明旅游~创建了安全文哐明景区。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定ゲ期对宾馆酒店等旅游接待场所安全检查~揄保证了无安全事故和食品质量事故发生~ 定期矛盾排查、噪音治理~营造了和谐旅缛游环境。三是规范服务、周到服务、热情陆报务~对游客诚实守信~及时解决了游客,提出的问题~游客满意率达95%以上。 四是规范商户的经营秩序~清理了镇内的刊马路市场~使其规范经营。五是开展农民 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以“十星”创建为载绪体~通过评选表彰文明村、文明小区、文赝明户等方式~加强了农民文明素质教育~僖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营造了文明旅游部环境,六是开展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程~裳建立健全了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旅游服务 人培训~通过演讲比赛、上岗考试等形式蛹~提升了旅游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优登美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拜的良好基础。三年来~科学规划~合理部席局,完善功能~健全设施,规范管理~提艟升素质,突出特色~培育精品~围绕旅游所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推动了蛭全镇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6 / 6
范文二:乡村旅游典型材料
青山沟镇地处宽甸北部,全镇面积266.6平方公里,下辖4个行政村、73个村民组,人口1.16万。镇内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有林地31万亩、耕地11516亩、水面2.2万亩。
三年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人民,高举**理论伟大旗帜,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乡村旅游建设为一主线,依据县情,结合镇情,确定了“旅游兴镇、游业富民”的整体工作思路,在“建设东北生态乡村旅游名镇”的道路上,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为重点,以带动农民致富增收为根本,以实现旅游兴镇为目标,建设了和谐旅游环境,开创了乡村旅游新局面,带动了镇域经济发展提速升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实现了旅游兴镇目标
青山沟镇乡村旅游发展至今,已建设四大景区126个景点,总面积149.8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56%。涉及到全镇3个行政村9个自然村,分别占全镇的75%和75%。青山沟是生态之乡、满族之乡、长寿之乡,拥有东北第一大瀑布、中华满族第一园,是世界六大无污染区之一。良好的生态、优美的环境、满族的风情、淳朴的乡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每年游客达10万人次以上。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解决了农民就业,促进了地域经济的发展。旅游综合收入达5000万元,占全镇总收入的66.3%。
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完善了旅游服务功能
乡村旅游发展,服务功能完善是前提。三年来,以生态环境、交通环境、村屯环境、饮水环境为主改善旅游基础设施,以建设宾馆酒店、购物场所、医疗卫生、游乐设施为主完善服务功能。
1、改善乡村旅游环境。一是以硬化、净化、亮化、美化为重点改造村屯环境,安装路灯76级、水泥硬化巷路2万平方米、浆砌边沟3000米、投放垃圾箱30个、村屯绿化5000平方米,统一院墙2000多延长米、统一大门30多个,清理违章建筑20多个,清理垃圾2000多吨,清理路障100多处,改炕改灶1200多个,改厕改圈500多个,同时,成立了环卫处,对居民生活垃圾日清,改善了乡村旅游的村屯环境。二是按照一环三射的交通建设格局,修建柏油路面44.8公里,一环三射的乡村旅游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路标、说明牌健全,景区内和服务场所均有停车场,乡村旅游交通环境得到了改善。三是以治河、修坝,护路、护田为重点,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8处,新修防洪坝2389米、新建提防2.09公里、加固提防1.22公里、疏通河道7800米、栽植枫杨护岸林52.6公里,改善了乡村的河流、田间环境。四是新建饮水工程51处,维修饮水工程25处,满足了日游客6000人的需求。五是植树造林15980亩、封山育林23000亩,增加森林覆盖3%,改善了乡村旅游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优美的村屯、畅通的交通、安全的饮水,奠定了乡村旅游的基础。
2、完善乡村旅游设施。以招商引资和自主建设为主,建设乡村旅游接待宾馆50多家、旅游购物市场6个、医疗卫生场所18家、网吧等文化设施4家、游乐设施2处,满足了游客吃、住、购、娱的需求。满族歌舞表演、群众篝火晚会已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加强了对各宾馆酒店、购物市场、游乐场所,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的配备,定期进行督促管理,保证设备齐全、完好、有效。
三、乡村旅游特色显著,提升了乡村的知名度
青山沟是满族之乡、生态之乡、红色之乡,满族风情、生态环境、红色基地,打造了青山沟特色旅游。一是兴建了中华满族风情园和满家寨,展示满族的生活环境、农事活动等文化,让游客在观赏满族文化的同时,亲身体验满族农事活动。二是建设了以北方周庄为主的庄园式休闲度假旅游,观赏之余体验采摘的乐趣。三是开发了杨靖宇指挥部、刘清山烈士墓等革命遗址旅游景点,使游客在浏览之时接爱国主义教育。四是创办了满家寨民俗艺术团,以满族歌舞为主,每晚为游客演出。四大特色旅游的开发,提升了青山沟乡村旅游的知明度,中华满族风情园被列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革命遗址被列为丹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致富项目明显增加,促进了农民致富增收
乡村旅游的发展,给全镇带来了人流、物流,也给群众发展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促进了农致富增收,实现了“游业富民”的目标。
1、兴建旅游宾馆酒店。借助旅游资源优势,采取招商引资等方式,以自主经营为主,兴建旅游宾馆酒店。目前,全镇宾馆酒店50多家,其中“三星级”酒店1家、满族特色酒店1家,庄园酒店1家,可实现日接待量6000人次。
2、发展农家旅游接待。引导和鼓励农民借助旅游资源优势,改造庭院,发展农家旅游接待。目前,农家乐100多家,农家接待小区2个。明亮的房屋,整洁的农家院,打造了乡村农家食宿接待的特色。
3、开办旅游购物商店。新建旅游特色产品市场5个,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作坊4家,山货野果旅游商品摊位200多个;发展旅游日用品商店100多个。满足了游客购物的需求。
4、发展旅游农副产业。依据山区特产,围绕旅游餐桌,发展旅游农副产业,全镇已发展食用菌1200万袋、中药材9400亩、板栗6000亩、绒山羊14977只、林蛙养殖80多处,食用菌、中药材、板栗、绒山羊、林蛙等土特产品已成为游客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
目前,全镇从事旅游业7700多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3,旅游产业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旅游业已成农民致富增收的主导产业。
五、综合治理有序开展,创建了和谐旅游环境
一是按照景区管理条例,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景区资源保护,安全管理,开展文明使者进景区,倡导文明服务、文明旅游,创建了安全文明景区。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定期对宾馆酒店等旅游接待场所安全检查,保证了无安全事故和食品质量事故发生,定期矛盾排查、噪音治理,营造了和谐旅游环境。三是规范服务、周到服务、热情报务,对游客诚实守信,及时解决了游客提出的问题,游客满意率达95%以上。四是规范商户的经营秩序,清理了镇内的马路市场,使其规范经营。五是开展农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以“十星”创建为载体,通过评选表彰文明村、文明小区、文明户等方式,加强了农民文明素质教育,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营造了文明旅游环境;六是开展旅游服务人员培训工程,建立健全了培训制度,定期开展旅游服务人培训,通过演讲比赛、上岗考试等形式,提升了旅游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优美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基础。三年来,科学规划,合理部局;完善功能,健全设施;规范管理,提升素质;突出特色,培育精品,围绕旅游发展经济、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推动了全镇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需要更多资料请浏览
范文三: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小品
围绕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的要求,和平片区紧密结合兴文县全域旅游建设,立足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主动拥抱“高铁时代”,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力争建成面向成、渝的旅游休闲目的地。
我们和平片区有贫困村3个,3星级农家乐1个,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建立农家乐群,可以按照“乡村即景区,景区即乡村”的理念,开展乡村生态游,环保我先行,园林乡村,文明乡村,文化乡村行等为主题的活动。
同时将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一村一品”、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内涵,形成休闲观光型、景区带动型、特色资源型、民俗文化型、地方美食型、开心农场型等发展模式。与淘实惠、红山果平台合作开发“聚土地”项目,建立网上“私家农场”,按照规划布局、服务质量、标识标牌等统一标准,规范乡村农家乐经营行为,采用“公司+农户”“农户+农庄”模式,建立农家乐集群。
1
我们紧密围绕“全域旅游理念”——基于僰人文化、苗族文化等文化资源,倡导以苗为美、复苗兴苗的风气,提炼出了“僰?苗”文化特色主题元素,并围绕该元素形成标识体系,依托兴文石海、僰王山等龙头景区,全力推进僰?苗文化的可视化和显性化,并结合器物时尚化与传统复古化。
以健康、生态、“穷”游为主导
在“吃”领域,以乡村时蔬农家菜为主。
“住”方面,围绕“僰?苗”打造特色民居、民宿、农家乐等,同时将特色乡村与扶贫异地搬迁相结合,致力于民宿酒店、露营帐篷酒店、自驾车营地的招商。
“行”领域,考虑以补助方式引进公交车公司等共享经济项目。
“游”则作为核心要素规划,做到“一村一品,一步一景”,让游客从“愿意来”到“喜欢来”
发展。
“购”方面,做好农特产品,同时搭建鼓励村民供应特色农牧产品和旅游商品,直接通过景区或网络进行销售。
“娱”领域,一是不断加强文化培育,不断举办各类乡村旅游活动以吸引游客,二是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
2017-5-24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乡村旅游
2
唐乡——第四代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2014-10-16点蓝字添加?中国新村庄缔造及城乡统筹成为时下国家发展的重要议程,各界对休闲农业、村庄旅游的注重度不断提高。
我国乡村旅游经营由最初分散的一家一户农家乐,陆续出现了“民俗游”、“村寨游”、“农庄游”、“渔家乐”、“洋家乐”、“乡村俱乐部”、“乡村度假社区”等多种业态,相继经历了“农家乐”乡村旅游、以民俗村、古镇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和乡村度假等阶段。
在旅游市场需求和房地产企业逐利行为的共同驱动下,以旅游吸引物及其配套服务设施为导向的,结合户外运动、会展购物中心、休闲度假地产等多功能、全覆盖的新型土地综合开发模式形成,休闲农业与地产业相结合形成休闲农业地产的趋势愈加明显。
本文分享休闲农业地产的五大类型及第四代乡村旅游的典型案例——“唐乡”。
一、休闲农业地产概念
1989年,台湾大学经过系统研究,正式提出“休闲农业”的概念,并将其内涵概括为:农业与旅游联络在一同,运用农业表象和村庄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赏识、旅游、品味、休闲、
3
劳动、领会、参与、购物的一种新式农业生产形状。而休闲农业地产则是以休闲农业为依托,在运营休闲农业项目时,引入房地产的运营思想,从产品方案、景区效能、推行推行等方面进行地产化运作,然后十分好地表现项目优势,更加深化的开掘产品的商场潜力。
二、休闲农业地产类型
休闲农业地产是休闲农业同地工业的一个嫁接,涉及到农业、旅作业和地工业,要对其进行分类是一个概括的提炼和概括进程,以休闲农业的分类为理论基础,与房地工业进行融合、对接,然后构成休闲农业地产分类,首要包括以下5种:
(1)以农家乐为基础的地产开发
农家乐是休闲农业中最广泛的方法,是以农家为要害,即该区域农民的日子现状、日子方法和习俗习俗为吸引物,满足城市居民返璞归真,回归天然的需求的一种农业休闲工业形状。以农家乐为基础的旅游地产开发可以称之为农家乐升级版,它联络村庄旅游与旅游地产,使旅游经济和地产经济相融合,完毕村庄旅游仰仗旅游地产跋涉内涵,旅游地产依托村庄旅游跋涉品牌价值。北京市旅游局在全国首要拟定了“世界驿站、摄生山庄、休闲农庄、旅游赏识示范园、村庄
4
酒店、采摘篱园、生态渔村、山水人家”等8个村庄旅游新式业态的标准,将成为农家乐开发的新潮流。
(2)以农业赏识园为依托的地产开发
农业赏识园是以高科技农业或许成方案培养、养殖农业为主体吸引物来满足我们在休闲活动中的有关物质与精力需求的一种农业休闲工业形状。由于农业赏识园自身是具有一定土地方案的,可以某项农作物、养殖业或手工副业为卖点,概括餐饮、住宿、采摘、游乐等多项休憩内容,选用“庄园式”地产开发,如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摄生山吧等系列农庄、酒庄、水庄、山庄。
(3)以古村落为依托的地产开发
古村落是经过时间和前史的堆积而彻底或有些保留下来的人类居住的区域,这些村落会集反响了当时我们的日子及劳动状况,具有各自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通常都是遗留下来的贵重文明遗产,此类产品是田园旅游房地产中本钱条件最好的产品,以依然保留早年鲜活的日子方法为最好品。山水、建筑、景色、文明、人物等方面,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跟着可进入性和款待设备的配套,悉数产品可以相对较少的出资带来十分好的现金流。已有许多地产商开始在这上面做文章,例如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文明特征古村,已租售给外来游客居住度假、休闲养生,古民居和江南水乡很
5
受欢迎。
(4)以景区为依托的地产开发
景区是具有一定的天然、人文本钱,为游客供应旅游、赏识、探险、休闲、科考等效能的盈余性安排。以景区为依托开发的旅游房地产:一种是在天然景色周围的度假型地产,如环黄山游憩带上的各类摄生、养老度假物业,太平湖、奇墅湖、丰乐湖、齐云山、清凉峰度假区内的度假别墅、村庄客栈等;另一种是与景区融合进行地产开发的项目,如丽江古城,酒吧、悦榕村等休闲度假地产都在景区里。
(5)以新村庄缔造为基础的农业新村及村庄房地产开发
跟着一线城市房地产商场逐渐走向老到和饱满,许多开发商开始向二、三线城市进军,但是迄今村庄房地产商场依然是一片蓝海。
中央连续4个一号文件,预示着新村庄缔造将成为将来几年的抢手。政府加大关于村庄基础设备的投入,如公路交通、供电、供水等,这些都为村庄房地产的开发供应了超卓的基础。村庄房地产是在房地产开发的进程中浸透农业文明所构成的一种延伸方法。如卖别墅的一同,卖一块地。再如在商场发育的进程中构成了教授村、画家村这些专业村,既成为村庄翻开的特征,也成为特征旅游点。
6
唐乡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被称作是第四代乡村旅游“乡村生活”的先锋代表,是农民闲置宅基地、住宅资产化、市民度假需求相结合的产物。
【1】发展背景: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
【2】发展目标:全球范围内,国际化、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品质化、智慧化、规模化、分散化的乡村度假酒店服务体系。
(1)标准化管理:制订“唐乡”建设标准,服务标准,进行标准化管理。
(2)品牌化建设:注册“唐乡”商标,通过强力营销,使之迅速成为知名度假服务品牌。
【3】运营:
(1)选址:
A 农耕文明印记深刻传统院落:院子、房屋外观保持完好的老瓦、老砖、老窗。
B 初期选择:距离成熟风景区较近。
C 硬性条件:与村委会、党支部进行合作联系,不直接与农民接触。
(2)建设:
A 整体风格:屋外差异化,屋内现代化。
7
B 整体情调:浪漫小资。
C 餐饮方面:每个小院设置独立的自助厨房,冰箱内拥有足够新鲜与数量的食材,根据不同院落的风格独立设置烧烤区等。
D 设立“唐乡”网站,网站详细介绍每一个乡村酒店。
E 唐人设立呼叫中心,通过网络,电话等接受预定。
(4)管理:
A 聘请当地农民培训上岗。
B 聘请有经验人员为本地的“农民员工”带来先进的管理、服务理念,并进行技能培训。
C 公司和村里共同成立合作社,农民将自家的闲置房和土地出租给合作社。
唐乡的经营理念是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租赁或收购的方式,对农民闲置住宅进行创新利用,为其注入全新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功能,盘活农民闲置资产,为市民提供全新乡村生活设施和空间。
【4】建设原则
本着农民闲置院落旅游功能化复活、农民闲置资产资本化注入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原则进行建设,并在建成后负责这些酒店的经营、管理和客源市场等。依托原有的淳朴老瓦、老砖、老窗,外观保持完好的院子、房屋,在尊重传统建筑文化、保持原有建筑风格的前提下,针对都市人的度假生活需
8
要,打造“外朴内秀”的乡村度假服务酒店。
这个叫“果岭上”的院子,也“金山岭唐乡”仅有的一间取自外来文化的主题院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高尔夫本属荷兰文化,意为“在绿地和新鲜阳气重的美好生活”,“果岭上”临近葱山林地和鸟语花香。
同时,在《唐乡建设和服务规范》里要求,在传统村落、4a及以上景区周边村落、美丽乡村等地区,选择闲置甚至废弃的传统院落,本着“修旧如旧,外朴内雅”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实施“标准化、品牌化、品质化、国际化、连锁化、规模化”的运营管理,建设市民与农民共同创造的新型乡村社区,探索传统村落保护新途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新模式、乡村旅游新业态、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的新农村建设新方向。
不同于以往乡村旅游蜻蜓点水似的短时间体验,“唐乡”提供的是常住型和私人定制化的乡村度假服务。紧紧抓住“乡村”的文化要素,维护好乡村的生产气息和生活气息。
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项目 乡村旅游扶贫
9
10
范文四:四川乡村旅游典型案例汇编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案例1:广安武胜县白坪-飞龙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农(林)业产业基地(园区)等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建到底”的建设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与打造,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首个乡村类省级旅游度假区。
2011年,白坪飞龙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7256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798元,仅高于全县6.7%),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2014年,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3382元,高于全县31.9%,其中全县农民人均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1200元,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8.9%。 截至2014年12月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相关从业人数达到22460名,农民通过从事度假区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方式,15000余名农民实现就地就业。
案例2:汶川县水磨镇按照“农旅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坚持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农业生产与农业深加工、旅游度假与旅游康养和集体经济与共同增收“四位一体”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成功举
办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2012中国乡村?欢乐健康游启动仪式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经验交流会,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在2008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水磨镇被全球人居论坛理事会授予“灾后重建最佳典范”的荣誉称号。
震前,汶川县水磨镇乡村旅游发展一片空白,震后三年恢复重建,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1年,汶川县水磨镇休闲农业产值2亿元,同口径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5152元,增长26.7%,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获得收入423元,占8.2%。到2014年,汶川县水磨镇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1260元,高于全县17.4%,其中全镇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获得人均纯收入1779元,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15.8%,比全省高7.8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在汶川等25个县(市、区)抽查调查结果,2014年全省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8.0%)。截至2014年12月汶川县水磨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从业人数达到5300余名(常住人口19230人,占27.56%),农民通过从事古镇管理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方式,4200余名当地农民实现就地就业。
2014年汶川县旅游接待666.3万人次,旅游收入28.26亿元,乡村旅游产业正在成长为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
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案例3:大梁酒庄以“盘活生产要素、发展多元产业”为抓手,实施“产村一体”新模式,打破固有的“就居住建新村”、“就旅游搞开发”、“就农业种庄稼”的传统模式,以“田园耕种、收获酒粮、酿制琼浆、品尝佳酿、斗酒踏歌、休闲娱乐”等一系列的酒事活动筑起酒村的产业基础,实现一二三产的“联动互动”,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五星级乡村酒店。
中国酒村一期工程“大梁酒庄”的建成,在促进产业多元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笔山村及周边老百姓的多元增收,年人均收入3.5万元以上,带动劳动力就业比重占全村的15.4%;截止2015年2月,现有从事旅游接待的员工180余人,酿酒生产员工20余人,从事农业生产员工100余人,全部为当地农民。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猕猴桃、无公害蔬菜13户,养殖跑山鸡、饲养土山羊20余户。
案例4:泸州龙洄酒庄,是按照“产业带动旅游、旅游反哺产业、三化带三农”的发展模式,以“传统酿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三大产业为内容,整合“种植、酿造、储存、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生产、文化旅游”等七大业态,按照“酿酒造园、旅游兴园、新经济模式富民”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集产业、文化、生态、旅游、商务、休闲、度假、居住等多元为一体的示范区。
酒庄自2014年建成以来,实现庄园综合旅游收入近600万元。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和“世界金牌酒庄庄主论坛”,被授予 “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标准认证001号牌”。不到一年时间,龙洄酒庄已接待国内外客12万人次,承办各种国际、国内会议100多场次。旅游相关从业人数达到500多名,农民通过从事度假区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方式,280余名农民实现就地就业。直接带动附近村民从旅游方面增收800多元,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
8.17%。
案例5:巴中平昌县借国家实施扶贫开发战略,树立全域旅游、全域规划、全域景区理念,坚持把城镇当景区、把新村当景点、把道路当精品旅游走廊打造,充分融入文化元素,依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了各具特色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6个、示范村1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1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16个,走出了一条山区农业大县、旅游经济新县融合发展的新路子。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平昌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统计,2014年平昌县接待旅游213.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7.7亿元,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15.7%,乡村旅游产业正在成长为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范文五:[讲稿]四川乡村旅游典型案例汇编
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案例1:广安武胜县白坪-飞龙将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农,林,业产业基地,园区,等工作结合起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份规划建到底”的建设原则~进行整体规划与打造~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首个乡村类省级旅游度假区。
2011年~白坪飞龙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7256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798元~仅高于全县6.7%,~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到2014年~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3382元~高于全县31.9%~其中全县农民人均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1200元~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8.9%。
截至2014年12月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旅游相关从业人数达到22460名~农民通过从事度假区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方式~15000余名农民实现就地就业。
案例2:汶川县水磨镇按照“农旅统筹、全域景区、一三互动、接二连三”的思路~坚持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农业生产与农业深加工、旅游度假与旅游康养和集体经济与共
同增收“四位一体”原则~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成功举办2011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2012中国乡村?欢乐健康游启动仪式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经验交流会~成功创建国家5A旅游景区~在2008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水磨镇被全球人居论坛理事会授予“灾后重建最佳典范”的荣誉称号。
震前~汶川县水磨镇乡村旅游发展一片空白~震后三年恢复重建~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2011年~汶川县水磨镇休闲农业产值2亿元~同口径增长200%,农民人均纯收入5152元~增长26.7%~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中获得收入423元~占8.2%。到2014年~汶川县水磨镇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1260元~高于全县17.4%~其中全镇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获得人均纯收入1779元~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15.8%~比全省高7.8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在汶川等25个县,市、区,抽查调查结果~2014年全省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8.0%,。截至2014年12月汶川县水磨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从业人数达到5300余名,常住人口19230人~占27.56%,~农民通过从事古镇管理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方式~4200余名当地农民实现就地就业。
2014年汶川县旅游接待666.3万人次~旅游收入28.26
亿元~乡村旅游产业正在成长为夯实底部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
案例3:大梁酒庄以“盘活生产要素、发展多元产业”为抓手~实施“产村一体”新模式~打破固有的“就居住建新村”、“就旅游搞开发”、“就农业种庄稼”的传统模式~以“田园耕种、收获酒粮、酿制琼浆、品尝佳酿、斗酒踏歌、休闲娱乐”等一系列的酒事活动筑起酒村的产业基础~实现一二三产的“联动互动”~并于2013年成功创建为五星级乡村酒店。
中国酒村一期工程“大梁酒庄”的建成~在促进产业多元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文笔山村及周边老百姓的多元增收~年人均收入3.5万元以上~带动劳动力就业比重占全村的15.4%,截止2015年2月~现有从事旅游接待的员工180余人~酿酒生产员工20余人~从事农业生产员工100余人~全部为当地农民。同时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猕猴桃、无公害蔬菜13户~养殖跑山鸡、饲养土山羊20余户。
案例4:泸州龙洄酒庄~是按照“产业带动旅游、旅游反哺产业、三化带三农”的发展模式~以“传统酿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循环经济产业”三大产业为内容~整合“种植、酿造、储存、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生产、文化旅游”等七大业态~按照“酿酒造园、旅游兴园、新经济模式富民”发展思路~着力打造集产业、文化、生态、旅游、
商务、休闲、度假、居住等多元为一体的示范区。
酒庄自2014年建成以来~实现庄园综合旅游收入近600万元。成功举办了“中国国际白酒酒庄联盟成立大会”和“世界金牌酒庄庄主论坛”~被授予 “中国白酒酒庄联盟标准认证001号牌”。不到一年时间~龙洄酒庄已接待国内外客12万人次~承办各种国际、国内会议100多场次。旅游相关从业人数达到500多名~农民通过从事度假区公益性岗位、旅游企业务工、自办客栈和农家乐等方式~280余名农民实现就地就业。直接带动附近村民从旅游方面增收800多元~农民从旅游业发展中得到收入占农民纯收入比重达到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