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李白唐诗七言古诗翻译评点
李白唐诗翻译评点 第一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 白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航海人谈起神仙居住的瀛洲,在烟波渺茫海上实在难寻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越人说起天姥山来眉飞色舞,云霞明灭中有时还能看清楚。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姥山高耸入云横卧在天外,山势雄伟超出五岳掩盖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天台山险峻高有四万八千丈,好像朝拜天姥山向着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我因怀念天姥山才梦游吴越,一夜之间就飞过了镜湖明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到剡溪。 镜湖的月光映照着我的身影,穿云破雾一直把我送到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谢灵运住宿的地方至今还在,湖中绿水荡漾传来凄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脚穿着当年谢公特制木屐鞋,攀登上高入青云的层层石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半山腰就看见了红日出大海,高空中传来了清脆的天鸡啼。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山峦重叠道路万转路径难辨,迷恋山花怪石不觉天已黄昏。 熊咆龙吟殷岩泉,慄深林兮惊层巅。 熊吼龙啸震动着山岩和流泉,整个深林战栗层层山峰惊颤。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密云黑沉沉眼看就要下大雨,动荡荡的水面已经生起雾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 1 -
转眼之间电光闪闪疾雷轰鸣,忽剌剌山峦好像要倒塌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神仙居住的洞府紧闭着石门,訇然一声从中间猛然地裂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洞府广阔迷茫看不清楚洞底,日月照耀着金碧辉煌的楼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用彩虹做衣裳驾着长风为马,云中的神仙从天上飘然而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老虎弹着琴瑟鸾凤驾着长车,仙人们依次排着队列密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见此情景我禁不住魂惊魄动,从幻梦中惊起发出长长叹息。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醒来时看见床上只有枕和席,梦中的烟霞奇景一切全消失。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世东流水。
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此啊,古来万事都像不返的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
同诸君分别不知何时能回还,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且把我的白鹿牧放在青崖间,想要走时便骑上它去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能低头弯腰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够快活脸上无欢颜~
【注释 评点】
该诗是李白的代表作,记述了他的梦。诗人用充满想象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梦中的神仙世界,抒发了他在政治上受挫后的郁闷心情和对生活的极度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不愿侍奉权贵而渴求自由的心情。
该诗由三部分组成。开头到“对此欲倒东南倾”是第一部分,交代诗人入梦的原因。诗人开篇便说瀛洲是传说中的海外仙境,虚幻缥缈,无法寻求,而浮云彩霓中的天姥山却是真实生活中的“仙境”。这里,诗人以虚写实,以写瀛洲衬托出天姥山的雄奇。天姥山和天台山相对,靠近剡溪,景色秀美,峰峦叠嶂,在越东颇为有名,但和五岳相比就难免相形见绌了。然而,在这首诗中,诗人却说天姥山比五岳还要高耸挺拔,连天台山都要倾倒在它面前。应该说,诗人梦中的天姥山其实是他一生所看到的奇峻山川在头脑中的再造幻影。
第二部分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在这一部分,诗人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夸张手法,描写了梦游天姥山时所看到的一切。在梦境中,诗人好像在月光中飞渡镜湖。月光把他的身影照在湖面上,又将他送到当年谢灵运歇息的地方。诗人脚着谢灵运当年特制的木屐,
- 2 -
登上谢灵运当年到过的青云梯。接着,诗人经过回转的石路,在幽暗的深山中看见海日升起,天鸡高叫,一片黎明前的曙色。但当他在迷人的山花和石头旁边休息起来,忽然感觉到暮色降临。暮色中,熊咆龙吟震得山谷轰响、森林惊颤、层巅战栗。如果说熊、龙能以吟、哮表达情感的话,那层巅、深林的战栗和惊悚,以及烟、水、青云的阴郁,都是诗人的意动写法。诗人将环境和自身的情感协成一体,形成一个统一的情感氛围。接下来,全诗达到了高潮,诗境也由奇特转入奇幻。在使人惊惧的幽暗暮色中,突然“丘峦崩摧”,“訇然中开”了一个洞天福地般的神仙世界:在鼓瑟的虎、驾车的鸾簇拥下,“驾风为马霓为衣”的云之君,受命于诗人之笔,来赴仙山的盛会。
第三部分从“忽魂悸以魄动”到结尾。这部分写仙境忽然消失,梦境破灭,诗人惊悸着回到现实。梦境不在了,诗人躺在枕席之上,恍然如梦。发出“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慨叹。但幸而诗人有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的想象和胸怀,又让他自黯淡人生中见到一丝光明。接着,诗人又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将他在长安流连朝堂时遭遇到的郁闷一吐而出。同时,这一句也点明了全诗借梦游名川仙境来抒发诗人追求自由人生,反抗权贵压迫的主题。本诗表达了无数怀才不遇的封建文人的心声。
本诗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文笔华丽,意境雄奇,是一首伟大的浪漫主义诗歌。
第二首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我本来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唱着讽刺歌儿嘲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手中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一生喜好到名山胜地遨游。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
秀美的庐山耸立在南斗旁,峰峦九叠起伏像彩云铺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山色倒影映在湖中泛青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金阙岩前双峰高耸入云端,三叠泉像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翠影红霞与朝日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3 -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滚滚东流去永不回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已盖满青苔。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人世情,修炼琴心三叠学道会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远远看见仙人就在彩云中,手里举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先约好和神仙在九天相见,还邀请卢敖一起遨游太清。
【注释 评点】
本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全诗气势雄伟,词采壮美,逸兴飞动,奔放不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在庐山结庐,仙去庐存,故称庐山。卢虚舟,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
第三首
金陵酒肆留别
李 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春风吹拂柳花满店飘酒香,吴姬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子弟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请你们试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同它比谁短谁长,
【注释 评点】
本诗是一首惜别诗,描写了阳春时节诗人离开金陵时在一家江南酒肆里,“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送别场景。全诗通过热情洋溢、明快流畅的语言,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表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诗虽短小,情却深长。尤其是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新颖奇特的想象,借奔腾的江水来倾吐自己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 4 -
前四句描写了金陵春天令人陶醉的美景。第一句“风吹柳花满店香”写得飘逸生动,诗人只用了七个字,就将金陵春光中的柳絮和酒客陶醉在风中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柳絮本来是没有香味的,“香”字其实是形容春的气息,同时也引出了下一句的酒香。但从此句来看,“店”究竟为何店,尚不明朗。不过,诗人紧接着便在下一句“吴姬压酒劝客尝”中补充交代了这家店的性质——酒店:当垆的吴姬捧出新鲜的美酒,请客人品尝。“吴姬压酒”一句在上一句阒无一人的境界基础上推出了人物,使整个画面顿时变得生动起来。柳絮飞扬,酒香飘溢,让置身于店中的人分不清是柳香还是酒香。
第三句中出现的“金陵子弟”,使酒店的气氛变得更热烈了。一般人在离别时,由于愁情满怀,所以无心饮酒。此时,酒肆中的吴姬劝酒已使诗人顿觉有情,“金陵子弟”的出现则更让诗人动情。诗人酒性大发,不愿离去。但“来相送”三个字一转折,使原先异常热闹的场面顿添几分冷色,使离愁尽显出来。而下一句“欲行不行各尽觞”,写要走的诗人和来相送的金陵子弟们频频干杯、尽情畅饮。此句虽然不写道别,但是离愁别绪尽在其中。
最后两句“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含蓄巧妙,意境深远,用有形的流水衬托出无形的离意,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像江水那样悠然无尽。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价本诗道:“语不必深,写情已足。”诗人把一群友人送别自己时的场面描写得酣畅淋漓。此诗虽然是写送别,但基调豪迈,气韵洒脱,表现了诗人年轻时风流倜傥、潇洒不羁的情怀。
第四首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昨天的时光离我而去不可能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今天的日子扰乱我心多么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万里长风送走南飞的秋雁,面对此景正可畅饮醉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你的文章建安风骨令人敬,中间谢朓诗文又清新秀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都怀着豪情壮志奋然欲飞,真想飞上青天去揽摘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壮志难酬抽刀断水水更流,命运多舛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人生在世要是如此不称意,不如明朝散发泛舟去飘游。
【注释 评点】
- 5 -
本诗为饯别抒怀诗。诗人在秋日于谢朓楼送别族叔李云,抚今思昔,谈古论今,借酒浇愁,抒发有志难申、理想破灭的悲愤,显示了他狂放不羁的胸襟。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朓,南朝齐诗人。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州太守时所建。校书,官名。叔云,指李白族叔李云。
头两句,诗人既没有写饯别也没有写楼,而是直抒胸臆,写出心中的忧烦。“昨日之日”和“今日之日”既表现了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也表达了他对当时腐败政治的不满。但是,随后两句就从苦闷转到长风送秋雁的旷达画面,诗人豪迈豁达的心胸可见一斑。
“蓬莱”四句承接上句,通过饯别时对主客双方的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和高尚的情操,也表达了诗人对李云的赞美。唐朝人多用蓬山、蓬阁指代秘书省。李云是秘书省校书郎,诗人用“蓬莱文章建安骨”来赞扬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般的刚劲。“小谢”指谢朓,这里,诗人是用谢朓来自比,形容自己同他一样有着清新奇丽的诗风。这一句也彰显出诗人的自信。
第七、八句,诗人接着写彼此的意兴,说双方都豪情满怀、逸兴勃发,甚至想飞到天上去揽取明月。诗人酒到浓时的这番话表露了他率真、豪放的性格和对高尚目标的追求。
末四句抒发了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感叹。现实中并没有“长风万里送秋雁”的自由之境,诗人只能在精神世界中幻想飞翔。于是,一旦回到现实之中,诗人就更加忧闷,很想用“抽刀断水”来斩断烦恼。这个比喻不仅富有创意,而且非常有生活气息。
本诗是豪迈与清新的高度统一,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率真的性格和运用语言的高超技巧。
- 6 -
范文二:“笔落惊风雨”——李白七言古诗的艺术
“笔落惊风雨”——李白七言古诗的艺术特色
偕乐桥中学:颜晓文 内容摘要: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七言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感情真挚自然,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关键词:李白 七言古诗 艺术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七言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感情真挚自然,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一)
首先,李白的七言古诗,感情真挚,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李白喜欢登山涉水,各地壮游,遂使祖国的奇山胜水,了然于胸,而且他十分喜欢那种雄伟壮丽、使人胸襟开朗的广阔景色。从客观上讲,他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的丰富的阅历和壮游,使他有条件写这种壮阔的诗;从主观上讲,他的胸襟和气魄很大,所以他写那壮美的景色,不但能鸟瞰全局,而且能驾轻就熟地驾驭这种题材,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诗人写诗时,情绪十分激动,感情是喷发的。他往往采取感情的
1
直接宣示,从而形成强烈的感情冲击波。诗人以直接抒情的方式,如洪水破闸,浩浩荡荡,奔涌而出。
在创作的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往往如喷涌而出的洪流,不可遏止地滔滔奔泻,其间裹挟着强大的力量。因此,在诗体的选择上,他较少运用多有限制的律诗,而偏爱便于纵横驰骋、随意抒写的以乐府体为主的古诗,尤其是七言歌行。而且,这一类诗体在李白那里,比前人更为放纵自由。例如《蜀道难》大量运用长短不齐的杂言,劈头就用了独特的句式:“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接下去忽而五言,忽而七言,时而短至三、四字,时而又长至十几字,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在句式的屈伸变化中把诗人的激情一步步推向高潮。李白诗歌的跳跃性也是极强的,往往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开阖动荡中坦露变幻无常的感情活动。贯穿在这些飞跃之中的,不是生活的逻辑,而是情感的踪迹。
例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全诗仅十二句,可是诗人的情感活动却出现了几度跌宕起落。首两句从忧愁落笔,但从三句开始境界忽然一变,诗人抖擞精神,情绪变得高昂起来,以至于想上青天,揽明月。“抽刀”两句又从天上跌
2
回到人间,愁绪像回潮般再度袭来。但诗人不愿被这种消沉的情绪吞噬淹没,终于再次挣脱出来飞向自由的空间。诗人就在这样大起大落的飞跃之中,披露了其内心深沉的痛苦,也表现了他睥睨忧患的达观性格。
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他最擅长的七言歌行,其渊源本起自乐府;而用为唐代乐府的绝句也正是李白所运用自如的。这一切都说明李白的诗具有接近于歌谣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使诗歌语言更多地从新鲜活泼的生活语言中得到充实和丰富,并加以提炼、升华。乐府诗自初唐以来没有多大发展,李白则融古朴森茂的汉魏乐府和清新明丽的六朝乐府为一炉,以其俊逸的才气创造了新鲜的诗歌语言。
他的这些诗这所以表现出“闪幻可骇”的意绪,这是因为诗人企图把当时国家面临的政治危机旗帜鲜明地揭露出来,然而又迫于黑暗腐朽势力猖獗的形势,心中不免不所顾忌,在诗中不能明朗地直率地表达内心的感情,于是吞吞吐吐,甚而以幻化的形式表现现实的生活内容和政治态度,遂产生了词意闪烁、归趣难求的现象。由于黑暗现实与作者强烈感情的矛盾作用,使李白的诗形成了“恍惝杳冥,闪幻可骇”的诗境。
(二)
其次,李白的七言古诗,意象雄浑,气度豪迈,境界开阔,具有雄直奔放,气势浩瀚的阳刚之美。
3
在七言诗歌中,李白对形象的捕捉能力是很强的,但是当诗人的澎湃诗情无法为寻常的形象所容纳时,诗人就展开天马行空式的想象和幻想,以气骋词,来实现艺术的变形。这种变形的依据是诗人感情的强度,它使形象突破常规而染上了奇幻的色彩。例如,诗人往往改变现实生活中事物大小、多少、轻重的比例关系,通过形体规模的变形来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他忽而化重为轻,如“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结袜子》),“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直一杯水”(《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忽而又化轻为重,如“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江上吟》)。在这种对比关系中,诗人写出了他的愤激和自信。李白的写景诗又常常打破空间方位的拘限,把天上地下、四面八方任意安排,通过空间的变形展示出诗人宽阔的襟怀。例如他的《横江词》六首,本来是从“横江”(在今安徽和县)这一地点着眼的,但诗人的视角却没有限于这个局部的地段,它忽而跳到远在江宁城外的瓦官阁,甚至到了地处江宁县北、比瓦官阁更远的三山,忽而又跳到当涂西南三十里的天门,忽而又写了钱塘江的潮水。例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开始时所作的描述就带有很大的虚拟成分,例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这些是诗人在写胸中丘壑,不能当作真山真水看待的。 从“云青青兮欲雨,水淡淡兮生烟”以下,诗进入了神话般的世界,自在遨游的神仙激发了诗人追求自由的热情,终于迸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反抗呼声。诗人是通过幻想的境界来表现自己对权贵的决绝态度的。又如《梁甫吟》中的:
4
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都是在幻境中充分表现现实与理想的对立,或是不能忘怀苦难现实的拳拳之心。把丰富的现实生活感受寄托在幻境之中,在惝恍迷离的幻觉形象中表现出清醒的抗争意识和热情,这是对屈原诗歌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李白的奇想,无论用于布局谋篇,还是用于写景、抒情、记人、叙事,都能异想天开,涉笔成趣,使人读来妙思泉涌,意兴盎然。
李白无疑是月亮的崇拜者,他常常将月亮引入其七言诗篇当中。有时用交错时空的人性化的笔法将月亮当作与他畅饮,陪他起舞的同伴;也有时他借朦胧的月色排解充塞胸臆的苦闷,热烈的倾诉“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情思;还有时他怀着深挚和虔诚,挥毫勾勒出“明月出天山”的苍茫壮美??李白对于月亮的理解已无人可与之比肩,他的才华和敏感赋予了月亮无穷的内涵和流转的意韵,尤其是他的《把酒问月》,尤其是那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今人古人如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于是就有了一种感慨,一种对生命转瞬疾逝的无奈,一种对虚无状态的恐惧。这与东坡先生的《赤壁赋》相合,一个感伤生命的短暂,一个痛惜生命的渺小。但同时李白又欣然的想到古人和今人的距离是那样的短,只需要一个载体就可以彼此触摸,在这个载体中承载着我们渴望的历史,可是我们和它居然没有共同的语言。同样的主题甚至同样的句法在另一些诗歌中远没有这样的韵味,“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花的易凋易逝又
5
如何比得了月光的亘古不变,一照千年,一生的辛苦到老又如何比得了几世的物换星移,沧海桑田,李白的大气磅礴使他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理解生命和人间。月光如水水如天,夜月清辉满人间,在静静的夜空下,悲凉的情绪弥散开来,当李白抬头寻求一个见证和寄托之时,他看到的仍是月亮冰冷的俯视,像个智者。在李白完成了这个禅味浓郁的句子之后,他不胜疲乏的吁出一口气,那种沉重的思想让他的心饱受折磨,他的才气在对月亮的描绘中消逝,他的思维在对月亮的求索中凝滞,他忽而由最为桀骜的诗人变为最为严肃和恭顺的膜拜者。
李白的七言古诗中,奔逸与俊逸、纵逸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只是强调的侧面稍有不同。俊逸强调迅快爽朗,纵逸强调的是纵横飞动,奔逸则强调奔腾而又力猛。俊逸之俊侧重语言的多一些,纵逸之纵侧重结构的多一些,奔逸之奔则侧重全篇的气势多一些。奔腾力猛而又归于气势,这就避免了筋骨毕露。这是对李诗风格很精确的把握。严羽《沧浪诗话》云“诗之品有九,曰高,曰古,曰深,曰远,曰长,曰雄浑,曰飘逸,曰悲壮,曰凄婉。”也将高与飘逸分成二格。大致而言,高与卑相对,有高出群伦,超越世俗的意义,逸在精神意味上具有高的这层意义,但在形态表现上却体现为舒卷自如的体貌特征。“振摆超腾”而归于气势,舒卷自如而至于高格,以至获得“清人心神,惊人魂魄”的诗意效果,这正是李白诗歌独特之处。
李白的七言古诗中还具有阳刚美,其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特点之鲜明突出,都是超出前人,独步当代,后无来者的。因此,他
6
把诗歌中的阳刚美,推到古典诗歌的最高峰。纵观中国文学史,李白诗中表现的阳刚美,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无与伦比的,它矗起了历史的丰碑。
(三)
再次,李白的七言古诗,独抒机杼,不拘一格,极富独创性。
作为抒情诗,最忌字重、意重以及其他形式的重复,但李白在一些诗里,却存在着字重、意重,以及地名连续出现的现象。他的七言古诗具有很大的创造性。七言古诗除七言句外,可以兼采长短不齐的杂言句,形式最为自由,便于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如《远别离》、《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名篇,写景则形象雄伟壮阔,气势磅礴,色彩缤纷,抒情则感情奔放激荡,跳脱起伏,变化多端,具有"风雨争飞,鱼龙百变"、"白云从空,随风变灭"(《唐宋诗醇》)的雄伟奇特的艺术特色。
如《远别离》中,诗所写的是二妃的别离,但“我纵言之将何补”一类话,分明显出诗人是对现实政治有所感而发的。所谓“君失臣”、“权归臣”是天宝后期政治危机中突出的标志,并且是李白当时心中最为忧念的一端。诗写得迷离惝恍,但又不乏要把迷阵挑开一点缝隙的笔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这些话很象他在《梁甫吟》中所说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轰震天鼓。??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不过,《梁甫吟》是直说,而《远别离》中的这几句隐隐呈现在重重迷雾之中,一
7
方面起着点醒读者的作用,一方面又是在述及造成远别离的原因时,自然地带出的。诗仍以叙述二妃别离之苦开始,以二妃恸哭远望终结,让悲剧故事笼括全篇,诗人是明明有许多话急于要讲的。但他知道即使是把喉咙喊破了,也决不会使唐玄宗醒悟,真是“言之何补”~况且诗人自己也心绪如麻,不想说,但又不忍不说。因此,写诗的时候不免若断若续,似吞似吐。范梈说:“此篇最有楚人风。所贵乎楚言者,断如复断,乱如复乱,而辞意反复行于其间者,实未尝断而乱也;使人一唱三叹,而有遗音。”?这是很精到的见解。诗人把他的情绪,采用楚歌和骚体的手法表现出来,使得断和续、吞和吐、隐和显,消魂般的凄迷和预言式的清醒,紧紧结合在一起,构成深邃的意境和强大的艺术魅力。
又如《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中,诗人登高远眺,以如椽大笔,彩绘长江雄伟气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登临庐山高峰,放眼纵观,只见长江浩浩荡荡,直泻东海,一去不返;万里黄云飘浮,天色瞬息变幻;茫茫九派,白波汹涌奔流,浪高如雪山。诗人豪情满怀,笔墨酣畅,将长江景色写得境界高远,气象万千。何等雄伟,何等壮美~大自然之美激发了大诗人的无限诗情:“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
李白这首七言诗歌,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既有对儒家孔子的嘲弄,也有对道家的崇信;一面希望摆脱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恋现实,热爱人间风物。诗的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
8
概。想象丰富,境界开阔,给人以雄奇的美感享受。诗的韵律随诗情变化而显得跌宕多姿。开头一段抒怀述志,用尤侯韵,自由舒展,音调平稳徐缓。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转唐阳韵,音韵较前提高,昂扬而圆润。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删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没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庚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前人对这首诗的艺术性评价颇高:“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今观其??《庐山谣》等作,长篇短韵,驱驾气势,殆与南山秋气并高可也。”?
而在《将进酒》一诗中,李白则深刻地表达了自己政治上受挫后的忧和愁:“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忧愁之深重,表露无余。在此种情况下,诗人只好借酒消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千古愁”,诗人此时正不得志,忧和愁十分深重,却仍然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感叹,仍然对入世抱着一线希望。由此可见李白的内心矛盾有多么深刻~诗人几经坎坷,几次出世与入世的经历后,最终竟然由于统治阶级的内讧而被流放夜郎,心情郁闷之极。
李白的内心矛盾,使其一生在政治上无所作为,但却造就了他的诗歌创作的伟大成就。正是由于诗人经历了无数的坎坷,饱经磨难,才使诗人对世事、人事,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感悟,丰富开阔了他诗歌创作的意境。也正是由于如此,诗人才有了许多关心人间疾苦的诗
9
歌,诗人才更看重朋友,有了许多歌颂友谊、记叙友人的诗歌。积极入世与归隐这一历代文人都必定面对的矛盾,造就了“诗仙”李白,造就了他的伟大的诗歌艺术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以及世界文学上的地位。
从总体上看,诗人生活在一个共同的文化环境和诗歌艺术氛围中,其心灵感受、艺术趣味以及表现方式很容易沟通,对同时代诗人诗风的体会把握也十分贴切准确;从诗歌评赏角度看,诗人所使用的术语虽有含糊和界定不明等特点,杜甫评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李白七言诗歌风格的分析较之对其他唐人诗风的分析要更困难一些,这首先是因为李白的诗歌不依常理,不守常规,率性而作,“但贵乎适其所适,不知夫所以然而然”?。这就使得时人和后人对其诗歌产生了许多误解甚至偏颇,即使是一些包含真知灼见的评论,也往往穿上了一件玄妙莫测的外衣。严羽在仔细研究过李白诗集后发出感叹:“观太白诗者,要识真太白处。”?就是意识到正确认识李诗风格,确实存在一些客观上的困难。其次,自贺知章目李白为“谪仙人”之后,便隐约有一种将李白其人其诗神秘化的倾向。对此,严羽曾加以辨析:“人言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不然,太白天仙之词,长吉鬼仙之词耳。”?意在破除神秘化的倾向,还李白诗歌以可知论的现实基础。李白诗云:“俱怀逸兴壮思飞。”逸而含壮,壮而能飞,流转飞动,开阖纵横,正是李白自负得意处。
综观李白七言诗歌,我们不难看出:李白是个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他的
10
诗歌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的抒情方式最具鲜明的特点是,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如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与喷发感情表达方式相结合,他的诗歌想象变幻莫测,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诗歌中的意象多为:大鹏,巨鱼,长鲸,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壮美雄奇之物。这为其提供了更多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制造了更多的浪漫。李白诗歌语言风格,具有清新明快的特点,明丽爽朗是其词语的基本色调 。他那些脱口而出,不加修饰的诗,常呈现出透明纯净而又绚丽夺目的光彩,反映出其不肯苟同与世俗的高洁人格。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学史》三卷本(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2(?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7. 3(?《唐诗品汇》 (全二册),(明)高棅编选,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1982.8. 4(
4(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全唐文》卷614, 中华书局,1983年
5(??严羽《沧浪诗话?诗评》。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人民文学一九六一年五月第一版。
11
范文三:诗仙风骨,澎湃激情——李白七言古诗赏析
吴乃秀
?????我国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就一位作家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而言,李白的震慑力无人能及。他像一阵雷霆、一股狂飙,以其壮丽的诗歌征服了同时代的人。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飘然思不群”?。王安石用李白的两句诗比李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严羽说他“飘逸”,苏轼说他“飘逸绝尘”,苏辙说他“骏发豪放”,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李白的诗歌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或是边塞诗,都写得很精彩,他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
一、 鲜明的个性,时代的强音。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不屈的性格,又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他的诗歌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抒发强烈的、鲜明的独创性。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的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之乱时,他又沉痛的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书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
??上述种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李白正因为如此,他的情感的宣泄,从不顾及理性的规范,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任凭激情随着笔端流淌。
二、 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情怀。
???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有的诗他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蜀道难》就是这样的诗篇。这首诗一开头就融汇历史传说和远古神话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雄放基调,接着突出描写蜀道的艰难险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跌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艰险,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气势雄伟的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赞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炽热感情所常见的艺术手法。有时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都是夸张、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有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寄东鲁二稚子》),思念子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胆的夸张;寄予明月,更是奇特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最好的表达。??
三、 澎湃的激情,浪漫主义风格。
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清新,不加雕饰,特别是对七古和七绝这两句诗体贡献最大,被后人誉为“诗仙”。盛唐诗歌的气韵、情韵、神韵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白的歌行体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定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的境界,充分体现出盛唐诗歌的神韵来。就是写比较小的场面,他也能立足眼底,想到天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味《望庐山瀑布》中这末一句,真是天外奇想。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许多描绘和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名篇。如:他的七绝佳作《望天门山》,就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是他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中山问答》。李白的七言古诗充分展示了李白狂放自信的个性特征好豪放飘逸的诗歌风貌,也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骨气端翔、壮大奇伟、蓬勃向上的阳刚之美。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
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不可重复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就像我们既赞美松柏的挺拔,又欣赏牡丹的富丽,神往于水仙的淡雅,又向往于玫瑰的鲜艳一样,我们赞美我国诗歌史上杰岀诗人们的各种风格,赞美百花竞艳,更欣赏李白的诗作给人的飘逸、豪迈的感觉。?一个作家能通过某一体裁充分显示其创作个性,就带来了这种文体的风格,就能扬长避短,形成优势,正如“善舞剑”的应该有“剑风”,“善舞刀”的应该有“刀风”一样,读诗与读小说的感受是判然有别的。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正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造就了其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
?(山东淄博市高青县高城初中;256301)
吴乃秀
范文四:诗仙风骨,澎湃激情——李白七言古诗赏析
诗仙风骨,澎湃激情——李白七言古诗赏析
诗仙风骨,澎湃激情——李白七言古诗赏析
吴乃秀我国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就一位作家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而言,李白的震慑力无人能及。他像一阵雷霆、一股狂飙,以其壮丽的诗歌征服了同时代的人。杜甫称他:“笔落惊风雨,飘然思不群”。王安石用李白的两句诗比李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严羽说他“飘逸”,苏轼说他“飘逸绝尘”,苏辙说他“骏发豪放”,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也是最典型的。李白的诗歌题材相当广泛,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或是边塞诗,都写得很精彩,他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一、 鲜明的个性,时代的强音。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不屈的性格,又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他的诗歌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抒发强烈的、鲜明的独创性。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的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之乱时,他又沉痛的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他的强烈愤怒。他在书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搏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当他的进步理想与黑暗现实发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时,他的诗歌主观色彩就更强烈了。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这陡然的发端,直抒内心郁结,可见其精神苦闷的强烈。上述种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
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李白正因为如此,他的情感的宣泄,从不顾及理性的规范,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任凭激情随着笔端流淌。二、 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情怀。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有的诗他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蜀道难》就是这样的诗篇。这首诗一开头就融汇历史传说和远古神话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雄放基调,接着突出描写蜀道的艰难险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跌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艰险,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气势雄伟的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
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炽热感情所常见的艺术手法。有时既用夸张又用比喻,“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都是夸张、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有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寄东鲁二稚子》),思念子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胆的夸张;寄予明月,更是奇特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最好的表达。三、 澎湃的激情,浪漫主义风格。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想象丰富奇特,
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清新,不加雕饰,特别是对七古和七绝这两句诗体贡献最大,被后人誉为“诗仙”。盛唐诗歌的气韵、情韵、神韵在李白的诗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李白的歌行体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定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变,达到了随心所欲而变化莫测的境界,充分体现出盛唐诗歌的神韵来。就是写比较小的场面,他也能立足眼底,想到天外。“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味《望庐山瀑布》中这末一句,真是天外奇想。他“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许多描绘和歌颂祖国壮丽山河的名篇。如:他的七绝佳作《望天门山》,就写出了诗人在大自然怀抱和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审美感悟,是他一挥而就的自然天成之作。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歌和送别诗为多,在这些诗中,有一种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气质,以其天真纯朴的童心,与山水冥合。无论写景言情,都有种一气流贯的俊秀和爽朗,如《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中山问答》。李白的七言古诗充分展示了李白狂放自信的个性特征好豪放飘逸的诗歌风貌,也充分体现了盛唐诗歌骨气端翔、壮大奇伟、蓬勃向上的阳刚之美。这些诗篇以其纯真的情趣,感召着被庸俗的生活所淹没了的人性,并因此而获得永久的魅力。李白诗歌的独特风格是不可重复的,但却不是唯一的,就像我们既美松柏的挺拔,又欣赏牡丹的富丽,神往于水仙的淡雅,又向往于玫瑰的鲜艳一样,我们美我国诗歌史上杰岀诗人们的各种风格,美百花竞艳,更欣赏李白的诗作给人的飘逸、豪迈的感觉。一个作家能通过某一体裁充分显示其创作个性,就带来了这种文体的风格,就能扬长避短,形成优势,正如“善舞剑”的应该有“剑风”,“善舞刀”的应该有“刀风”一样,读诗与读小说的感受是判然有别的。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正是通过诗歌这种体裁造就了其创作的浪漫主义风格。(山东淄博市高青县高城初中;256301)吴乃秀
范文五:七言四句 平声三十韵
【上平一东】 微山湖沐雨
一湖碧叶接苍穹,雾雨霏霏云水融。
渚畔鸳鸯交颈语,渔翁小酌剝莲篷。
【上平二冬】 泰山后石坞
寂静行宫多古松,羊肠盘路碧云封。
微风过树鸣天籁,泉水泠泠胜磬钟。
【上平三江】 奏岭秋暮
重九应邀登太白,金风鼓籁唱秦腔。
山阿远目寻红叶,解乏频频举酒缸。
【上平四支】 迎? ?春
凌冰戴雪展仙姿,六出金英镶石墀。
香淡不招蜂蝶舞,百灵婉啭唱新诗。
【上平五微】 思? ?乡
漫游四海几时归,对酒长歌泪沾衣,
作客三山时入梦,门前泉水自依稀。
【上平六鱼】 鲁山春柳
脉脉鹅黄春韵梳,枝垂欲钓涧中鱼。
熏风吹拂泉头叶,影拨蟾蜍睡眼舒。
【上平七虞】 九江初春
东风入阁若吹竽,亭榭酬应执玉壶。
皓首妪翁歌白雪,江边侧耳忆周瑜。
【上平八齐】 微山春早
微山静谧燕衔泥,晨钓兰舟沐彩霓。
鸥鹭惊飞一线浪,炊烟袅袅伴啼鸡。
【上平九佳】 踏雪赏梅
东君驭雪涤尘霾,篱外红梅尽放怀。
携酒循香扶杖至,推杯联句醉山斋。
【上平十灰】 无? ?题
子夜时斟一小杯,拟诗常有雨声陪。
平明伏卷朦胧憩,梦里依稀布谷催。
【上平十一真】山? ?兰
崖贫土瘠育贤仁,饮露餐风远俗尘。
色淡不招蜂蝶顾,柏松相契作芳邻。
【上平十二文】同学偶遇
觅食东西忍痛分,天涯偶遇道悲欣。
杯中多是辛酸泪,酒未沾唇心已醺。
【上平十三元】山乡小学
峪深岭峭古风存,朗朗书声亦朴浑。
鸡犬偃身过教室,牛羊屏息入栏门。
【上平十四寒】飞越太平洋
隔窗招手戏冰蟾,持斗量星入印奁。
宇宙无垠天地小,且裁银汉作门帘。
【上平十五删】春到梅苑
杏梅初绽凤凰山,喜鹊争枝老树间。
苑内品茶颁白叟,握壶浅唱过昭关。
【下平一先】 灵 泉 观
汨汨清泉涌殿前,悠悠淑气动旗旃。
道长细述皈依日,曾在池中晤圣仙。
【下平二萧】 观? ?潮
浴日吞天吴越摇,钱塘浪起动凌霄。
弄潮舢板身灵健,倒海翻江水上漂。
【下平三肴】 学舌鹦鹉
舌巧如簧能社交,曲意名权站树梢。
学得皮黄三五韵,登台敢把徽班教。
【下平四豪】古寺寻幽
古寺荒芜藤蔓挠,观音坐下圈羊羔。
如来西去僧人散,细读残碑问艾蒿。
【下平五歌】 寄意泉林
退避林泉近小河,开荒引水植桑禾。
邻村老友携醪酒,闲话阴晴唱俚歌。
【下平六麻】 乙酉春雪
天河昨日绽樱花,风卷琼英弥万家。
溪瘦山肥沟壑满,阳坡争树乱啼鸦。
【下平七阳】 五??泉??山
独谒泉山满目苍,拟诗琼阁语悲伤。
西来万里知音少,付与黄河到故乡。
【下平八庚】 梯田春耕
梯田春暖老牛耕,喜鹊翻飞不住鸣。
冬蛰卵虫肥亦嫩,人呼犁动亦无惊。
【下平九青】 春江月夜
月照春江作画屏,渔翁横棹钓参星。
柳堤乐起皮黄舞,击节扶舷侧耳听。
【下平十蒸】 春江夜雨
细雨溟溟江水澄,炊烟袅袅隐舷灯。
渔歌停棹拴垂柳,温酒烹茶呼友朋。
【下平十一尤】疏林秋暮
落叶飘摇惊雁鸥,天阴雾冷夕阳收。
沙门不为春秋动,禅韵悠扬润壑丘。
【下平十二侵】放棹江湖
人生不患少知音,去驻随缘莫觅寻。
放棹江湖邀五柳,飞觥篱下醉同衾。
【下平十三覃】鲁山初春
一夜东风醉岭岚,阳坡草动叶如簪。
迎春翠蕾荆丛绽,黃雀枝头歌亦酣。
【下平十四盐】山寺晚钟
溟濛雾雨醉塘蒹,黄雀栖身唱角檐。
万壑千峰萦佛号,钟声响处自威严。
【下平十五咸】游大巴山
巴山春雨润松杉,应约扶荆访上岩。
风疾云深人乏困,观中小酌烤衣衫。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李白唐诗七言古诗翻译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