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社会互动理论与青奥会的联系
27
内江科技
2012年第8期
学术研讨
社会互动理论与青奥会的联系
钱元元
南京大学体科所210093
南京
摘要青奥会是为全世界的青年举办的一场体育盛会,这场盛会的举办涉及多种社会关系,最简单的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的互动。本文从社会互动论的视角出发,重点探讨了不同社会互动理论下的青奥会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揭示青奥会与社会之间存在的根本联系。
关键词青奥会社会互动关系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TheYouthOlympicGame,YOG)简称青奥会,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于2001年提出的设想,于2007年经过国际奥委会第一百一十九次会议同意创办,并于2010年在新加坡成功举办了第一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奥会与奥运会一样,也是每四年举行一次,分夏季与冬季举行。2012年的冬季青奥会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举行,而我国继承办2008年奥运会后即将承办另一场国际体育盛宴—2014年的夏季青奥会。青奥会的目标是:①将全世界的青年运动员都集合起来,并为他们而欢庆。②用一种独特而有力的方式来推广奥林匹克精神。③以一种创新的形式激发关于奥林匹克精神和社会挑战的教育和讨论。④在节日般欢快融洽的气氛中分享世界各地的文化。⑤向世界各地的不同青年团体推广奥林匹克精神。⑥在年轻人之间提升体育运动意识和参与感。⑦在奥林匹克发展运动中成为一个创新的平台。⑧成为能代表国际最高运动水平的赛事之一。旨在聚集全世界范围内所有的具有天赋的青年运动员(参赛选手的年龄应在14岁到16岁之间),以组织一项具有高度竞技水平的赛事。1
社会互动论总论下的青奥会
[1]
将南京明城墙城门和江南民居轮廓进行艺术组合,勾勒出英文“NANJING”字样[5]。此会徽充分表达了南京敞开胸怀欢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青年,与世界友好交流,成为青年欢乐之城的美好愿望。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通过视频致辞,表示这个会徽体现了奥林匹克价值:卓越、友谊和尊重。其次,在比赛中的各种手势、鸣哨等也是符号的代表。比如,各种径赛的发令枪声,足球比赛的红牌、黄牌,篮球比赛暂停时的哨子声,还有各个专业的专有手势等。第三,志愿者等人的微笑也是典型的符号。微笑是各国通用的表情符号,它表达了微笑者的诚恳,给人一种可以信任的感觉。
(2)角色理论与青奥会。社会角色理论这个概念最早被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米德运用研究,旨在说明人们在交往中可以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以及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认为,角色是在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这一理论另一重要代表人物是林顿,他认为角色可以定义为:在任何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他区分了角色与地位,认为当地位所代表的权力与义务发生效果时即为角色扮演。
角色理论在青奥会中也有深刻体现。比如参赛选手,首先他扮演的角色是先赋角色(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即他是有特定性别特定年龄特定社会背景的人,其次是自致角色(亦称自获角色或成就角色,指主要是通过个人的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即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的运动员角色,同时他也具有开放性角色(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的特征,即他与其他选手是朋友关系,再者他也具有表现性角色(不是以获得经济上的效益或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表现社会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的特征,即参加青奥会的目的是增强信息的交流,增进团结与世界和平而非为了某些经济利益。
(3)参照群体理论与青奥会。所谓“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参照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映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有两个基本的作用:一是规范作用;二是比较作用。前者是指参照群体在个体内化价值规范,形成社会态度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后者是指参照群体往往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参照群体理论”在青奥会中也有具体的表现。以志愿者为例。在他拥有志愿者这个身份前,他的行为等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一旦他拥有这个身份,就要参照其他志愿者的行为规范遵守志愿者应该遵守的规则,从而把这些规则等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而不是我行我素。参照群体是可以改变的。当一个志愿者为排球队员服务时遵循的是排球志愿者的规则,当他转为足球志愿者时遵守的就是足球志愿者规则。
(4)戏剧理论与青奥会。所谓“戏剧理论”,就是采用戏剧分析的方法,从印象管理的角度来揭示人们社会互动的特点。戈夫曼指出,世界是一个大舞台,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留给观众什么印象。他的理论主要研究人们运用哪些技巧来在别人心中创造美好印象,同时还认为,互动的一方总想控制对方的行为,是对方通过对自己的行为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计划中的行为反应。
“戏剧理论”在青奥会中的表现枚不胜举。如青奥会的体操、武
社会社会学家库利说过:“人性是逐渐形成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没有共同参与,他不能获得人性,而人性会在独处中衰退。”社会学家米德认为,是互动产生了自我,自我必须在社会过程中、在互动中才能得到诠释。马克思也曾说:“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2]。”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作为一种世界文化,具有强烈的感召力,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多人遵循一定的模式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从而达到世界的和平、团结、进步的目的。顾拜旦在《体育颂》中曾说过:“啊,体育……你在各民族间建立愉快的联系,使全世界的青年会互相尊重和学习,使不同的民族特质成为高尚而和平的动力。”毫无疑问,青奥会在分享知识、促进交往、加强学习等教育价值层面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这也正与社会互动的定义相契合。2
社会互动论分论下的青奥会
[3]
在社会学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长久以来,互动理论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按照社会互动系统论的观点,社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系统,常常通过与外部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形成自身的结构、功能并发生作用。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专家。他的观点对后世研究互动论奠定的基础。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想对应的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后来又形成了以米德为代表的符号互动论,而布鲁默又在米德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现代符号互动论。面对如此繁多的理论,后世学者总结出了互动理论、功能理论、冲突理论、交换理论、结构理论这五种主要的社会学理论建构取向。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五种理论对青奥会的诠释。
(1)符号互动论与青奥会。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的代表其他事物的事物。声音、语言、文字、图画、手势、表情、姿态等都是符号。比如,鸽子可以代表和平的象征,握手代表问候等。符号也是人与动物区别的主要标志。动物的行为都是出自本能,而人不仅处于自然环境,也存在与符号环境中。
青奥会中处处充满了符号。首先,青奥会的会徽就是符号的典型代表。会徽图形由3部分组成,以青奥会英文名称及视觉标志为基础,以举办年份数字“2014”为构图过渡,以色彩鲜艳的线条和色块
[4]
[5]
学术研讨
内江科技2012年第8期
28
术、健美操、跳水等评分项目,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优美的姿态、娴熟的技术等获得评委的高度认可从而达到自己得高分的目的。又如双人比赛项目,他们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等这种双方的互动就可以达到步调一致或者鼓励等目的。再如足球比赛,当进攻的一方踢进一个球后就会对现场的观众吹口哨以赢得观众的认可或者拥抱队友以期分享那份喜悦。
(5)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是由Homans等人在1974年提出来的,该理论是借助于经济学的概念来解释社会行为在相互作用、强化的情况下长期发展的社会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或明或暗的、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这一理论着眼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用代价和报酬来分析社会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如,青奥会的举办可以给南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南京的市民肯定愿意举办青奥会。这一理论涉及的内容很丰富,可以介绍几种有关的命题。成功命题。即一个人的行为越经常得到报酬,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该行动。如,参加青奥会取得什么样的名次给予什么样的奖励,那么有的运动员会为了这奖励而尽其所能去取得相应的名次。刺激命题。即如果某种特定的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报酬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刺激相同,这个人就越有可能采取这种行动或类似的行动。如,允诺一个家境贫寒但运动成绩很好的青年如果他取得青奥会某项比赛的冠军给予他一套房子,那么房子就是他比赛的动力。价值命题。即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行动。如,取得青奥会的冠军可以升起中国的国旗、为中国争光,那么他也愿意努力取得优异的成绩。
(6)本土方法论。这一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于20世纪60年代建立的,它研究人们在日常互动中如何建立和共同使用对现实的定义详细考察社会成员在建构和解释他们的社会现实并对其赋予意义是所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本土方法论者认为,社会互动是由形成人
[6]
们正常交往基础的规则所决定的,这些规则通常是理所当然心照不宣的,但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社会互动就无法正常进行。
本土方法论也可以运用到青奥会中。运动员与裁判员在比赛时总是会了解并遵守一些背景知识,比如跳远,参赛选手与裁判员都必须在懂得并熟悉跳远规则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比赛,否则双方无法进行沟通,也就不能正常比赛了。3
结语
南京青奥会的举办涉及多种社会关系,各种关系在互动中促成青奥会。青奥会的举办需要多方的人力物力财力,而这些人力物力财力都与社会息息相关。青奥会的举办离不开社会,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得关系。社会互动论很好的诠释了青奥会与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程杰.论体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文精神塑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23(3):69-71
[2]转引自[英]A.肯顿:《行为互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2
[3]熊斗寅.顾拜旦和他的不朽诗篇《体育颂》--圣火在燃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7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6
[5]胡慧慧.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以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为例[J].语言文化与翻译.2011,5:109
[6]胡军.居民对青奥会感知及其支持度的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视角[J].体育与科学.2011,32:193
作者简介钱元元(1986-),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
育训练。
(收稿日期:2012-05-18)
(接72页)质量、学生的学业,从长远来看更影响民办高校和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予以重视。针对这一问题,大多学校多采取一些强制性管理手段,如上课点名、考勤与期末成绩或评优挂钩、上课时间清查宿舍等,虽然在表面上有一定改观,但并未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除了硬性措施,我们还需要通过软性手段,深入了解大学生逃课的原因,从学生角度出发,寻找解决的办法。这里我们主要从“学生本位”的教育思想考虑,从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的角度,探讨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逃课的可行性措施。
(1)改变旧的专业选择模式,为学生做好初期的职业规划。现在的民办高校在招生专业选择上还是走的老路子,学生入学时就要选好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从此以后很难更改,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盲目的,致使许多学生经过一段学习后发现自己并不感兴趣,很后悔当初自己所选专业。现在许多公办高校已经开始改革,学生入学先进行一年或一学期的基础课程学习和专业介绍,然后再根据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以及自身兴趣选择想学的专业。同时学校还举办各种讲座和职业心理咨询,为学生做好初期的职业规划,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想要改变大学生逃课现状,最直接的办法还是从教师入手。优秀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名师的风范和人格的魅力对学生有很大吸引力。民办高校的教师业务水平相对较低,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学校需要加强培训或聘请优秀教师对年轻老师进行帮、传、带。同时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钻研,提高知识技能水平,敢于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关心学生学习和生活,善于与学生相处,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
(3)改革完善教学模式和考评制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改变目前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局面,采取更加生动活泼、多元化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多的选择自由,引导大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学习,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适当增加公共选修课所占学分数,减少必修课比例,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改革考试制度,改变过去单一考试成绩决定论,采取多种方式考
查学生知识技能,以纵向考察为主,鼓励手段为主,给学生提供切实可行、有效的反馈教学问题的渠道,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自由学习氛围.加强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如增加教室,多采取小班化教学,使师生在课堂上增加互动,从而有利于教师维持教学秩序,促进每个学生学习;完善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大对多媒体教室的投资力度,帮助教师图文并貌的传授知识,提高授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要多方面营造良好的自由学习氛围,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榜样学习,建立师生平等的学习平台,讲求学术自由,尽量减少社会不良风气的干扰等。
(5)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学校管理层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辅导员为学生建立“班级为家”的感觉,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影响,达到相互学习,团结共进的目的。民办高校的学生素质相对要低一点,学校应多通过人文教育手段来提高,如,教师的言传身教、文化讲座,礼仪讲堂等,而不是惩罚性措施。对于偶尔逃课的学生给与理解,对于经常逃课的学生要给与关心,及时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或辅导员说教,或通过学校心理咨询来加以改变。
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方法有很多,但关键不是从改变学生着手,而应从教育管理思想上着手,树立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教育要为学生服务,通过改变自身不足来解决存在的教育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2][3][4]
乔颖等.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6,(3).孙旭波.高校学生逃课行为原因及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6,(5).严玮懿.创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文化[J].全球教育展望,2002,(2).陈典平,邓彩华.大学生逃课背后的思考[J].现代教育研究,2004(4).
作者简介邓捷(1987-),女,现浙江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收稿日期:2012-05-22)
范文二:社会互动理论
百科名片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它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社会互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与其他动物间的互动相反,人类互动是有意义的。
目录
介绍
独特意义
产生及其实质
互动要素
主要理论
互动情境
互动的维度
互动的类型
基本类型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展开
编辑本段
介绍
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
社会互动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
社会互动2.个人之间、群体之间
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人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人们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编辑本段
独特意义
社会互动是研究社会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之一,是微观社会学的主要课题。它是个体层次和社会结构层次以及文化层次的中介,是由个人走向群体甚至更大社会组织制度的转折点。
产生及其实质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乔治.H.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社会互动的起点,是在人类心智发展基础上形成的“自我互动”。“自我互动”即“主我”与“客我”的互动。作为一种社会过程,“自我互动”反映的是从“主我”到“客我”的反思过程,有无这种反思是区分人类的行为和动物行为的主要标志。从总体上看,“自我”不仅是社会互动的产物,而且是“主我”与“客我”在互动中不断展开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没有群体互动,就不会有自我互动。对行动者个人来说,群体互动既是互动的前提,也是互动的必不可少的环境和情境。互动的实质在于: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主要依靠包括暗示和语言在内的“符号”。因此“符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互动要素
(符号互动论的角度)
构成社会互动一般要具备以下三个因素:
(1)必须要有两个或以上的互动主体
(2)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3)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主要理论
社会互动没有一个统一的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
在欧洲,德国的齐美尔被认为是欧洲第一位互动理论家。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
社会互动对象应是与互动内容相对应的
互动形式,并对社交、统治与服从、冲突与凝聚等具体互动形式做了详细的分析。他的研究也影响了美国社会学家。
在美国,作为早期人类互动的研究者和代表人物,乔治.H.米德的研究重点是行动——某个人在某种情境下的全部反应。按照米德的观点,人类反应与动物反应不同,我们在作出反应之前要进行有意识的思考。而且人类拥有自我——一个我们与之交流的内在的“人”,就像我们与别人说话一样。米德把与我们自己交流的行动看做人类意识的最重要的特征。他强调人类互动是以为文化所定义的符号的意义为中介的。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符号互动论
是指强调符号和意义在人类互动中之重要性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米德创始。H.布鲁默,米德的学生,总结了互动论的三个原则:(1)根据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我们对之采取行动(2)我们对于事物所赋予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3)在任何情境下,这一解释过程通常包括米德所说的角色借用,即假定承担别人的角色并试图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情感——内在阐释过程,我们与我们自己交流。
w 许多活动是常规性的,并涉及我们无意识中获得的且想当然的许多定义。我们的共享定义指导着人类活动,甚至当这些定义与客观现实不一样时也是如此。 w 有时,社会情境的定义并不很清楚,通过互动,一个人可以领会期待和被期待。
w 有时,习惯性行为发生变动,人们对某种情境的定义也有可能变化,这些变化常常在实质性问题上为社会价值观的未来重大转换奠定了基础。
w 批评者认为,该理论仅仅关注个体互动方式,造成一种个人拥有无限自由的错误印象,忽视了社会结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对我们的约束。
w 后来布鲁默、库恩等人发展了米德的思想,分别建立了芝加哥学派和衣阿华学派。(1)芝加哥学派:人文科学方法,人的行为无法预测、非决定性的,互动是一个角色创造的过程,主张用生活史、自传、日记、信件等,进行个案研究、非结构访问。(2)衣阿华学派:实证主义方法,人的行为是被其地位、角色所决定的,根据个体的参照群体,可以预测其自我评价,并进而预测其行为。互动是一个角色扮演的过程,用问卷或态度量表来测量人们的自我概念,试图将互动理论操作化。
本土方法论(又称常人方法学、民族方法论)
是分析人们在日常社会互动中所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一种社会学方法。按照本土方法论者的观点,所有日常社会互动都遵循着某些背景假定或“规则” ,这些假定或
规则形成了有序沟通的基础。违规试验已经表明了各种背景假定在人类互动中的重要性。在这种实验中,实验者假装并不明白谈话背后没有明说的一些假定。
w 许多主流社会学家认为,对于社会学的一些主要(宏观)问题——如社会设置的特性以及社会中的权利运用等——而言,本土方法论差很远。但本土方法论正是把揭示社会交往的各种规则作为其中心目标的。
角色理论
w 角色和互动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互动双方都需遵循一定的角色规范进行交往,一方角色失调,就可能中断或改变互动的方向。互动还有赖于人们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这使人们能够辨别和理解他人,预知他人的反应。另一方面,没有另一方来互动,角色就失去了依存的条件。
w 实际上,角色理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联系非常紧密。
拟剧论
艾文.戈夫曼关于人类互动的研究被称为拟剧论,这种理论把人们看成是戏剧中的演员,它宣称人们是在按照社会剧本的要求扮演各种角色,并且人们的表演要接受观众的评判,观众对于可能解释演员真实性格的某些过失
社会互动
非常警惕。这种角色表演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社会互动即向别
人表现我们自己,以便他们能够按照我们的愿望看待我们,诱导他们做出我们期望的行为。人们的行为既包括“前台”行为,又包括“后台”行为。前台行为针对的是他们并不熟悉的一般观众,后台行为则是针对亲密朋友的。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组成剧班以表现某种印象。当印象或形象遭遇别人挑战时,通常会导致尴尬,表演者的尴尬也伴随着观众的尴尬,观众通常“有意忽视”表演中的过失,为表演者保全脸面。 w 批评者认为,1)该理论过于静态地考察自我,有时,和不同的他人在一起的自我也不一样,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互动中尽可能制造出最好印象,2)人们并不总在操纵社会,演戏,有时人们也努力诚实、真实地表白自己。对此戈夫曼也乐意承认印象管理只是社会现实的一方面。
参照群体理论
w “参照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评价自身和他人的基准,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一个人的参照群体与他在行政上、组织上或地位上所从属的群体可以使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w 该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对个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反应了个人与群体的互动的特殊方面。对个体来说,参照群体一是规范-对内化价值标准,形成社会态度有重要影响(和某群体认同-熟悉该群体规范-强化或削弱与其他群体的认同),二是比较-群体是个体对自我、他人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比较性标准。
w 该理论研究个人的客观社会地位与其社会观点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机制的工具,是探明个体动机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工具。
社会交换轮
w 着眼于生活中相互交往的外显行为——代价和报酬。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交换行为存在于包括友谊、爱情在内的多种社会关系中。涉及内容非常丰富,介绍几个有关命题:
(1) 成功命题:一个人某种行动越经常得到报酬,越愿意从事。
(2) 刺激命题:若某特定刺激的出现曾经成为一个人行为得到酬赏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同过去的相同,越可能采取此类似行动。
(3) 价值命题:一种行动对某人越有价值,那么他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4) 剥夺-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越是经常得到某一特定酬赏,随后同样的酬赏对他越没价值。
(5) 侵犯-赞同命题:A.当某人的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酬赏或得到未估计的惩罚时,他将会被激怒,并可能采取侵犯行为,所预期的酬赏变得更有价值。B.当某人的行为获得了预期的酬赏甚或大于预期的酬赏,或未获预期的惩罚时,他会很高兴,并可能采取赞同行为。该行为的结果变的更有价值。
酬赏: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中所得到的收获,包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价值依次增高。
w 该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认为每个人都尽量避免痛苦和增进快乐。忽略了人类行为社会的前提,带有浓厚的心理还原主义色彩。
编辑本段
互动情境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齐美尔深入分析过人数对互动形式的影响。
1)2人,充分考虑对方具体的需要、愿望和个人特点,有着其他形式下不可能达到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产生排他的特征。也可能使两人冲突更加强烈。
2)3人,每一方都需要考虑两个人的个性特征,如果其中两人冲突,第三者可能选择成为(1)中间者,从局外、公平客观地调解(2)仲裁者,经双方认可,公平解决争端(3)渔利者,以支持一方为由提出利益要求(4)分裂者、征服者,助长双方矛盾以得利
3)多人,会组成社会网络。其中,大型群体,会形成超越个体的结构;在正式组织中,分工、组织较规范,对个体进行制约。
熟悉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
根据互动目的来分
(1)工作情境:双方有特定目标,明确分工,有一点行为限制,较少感情交流。 如交易、谈判、会议、上课等
(2)社交环境:为互动而互动,并无其他目的。一些没实际意义的话题,轻松展示自己的个性,产生愉悦,有一些感情投入,起到重要的沟通了解的作用,促进关系发展。
如宴会、舞会、郊游等
(3)熟悉情境:与熟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没特定目的,行为较随便,按社会习俗行事即可。如家庭、亲戚、邻居、下班后同事等。
以上划分不绝对,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情境和行为方式也可以由互动者协商决定。如casual Friday时可以着便装上班,如Google的工作环境以支持大家的思维为主,制约为辅。也有时,请客“办事”,公事、私事都在饭桌上解决,让人很难铁面无私、公事公办。针对这种我国特有的饭桌文化造成的情景混淆现象,可以提倡自我(亲友)的道德约束,加强法律制约,这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需要,是中国人社会互动方式变革的一个方向。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社会互动--沟通于语言之外的社会互动
根据互动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来分
社会互动--沟通于语言之外的社会互动(1)情感关系:家庭、亲密朋友等初
级群体,满足个人关爱、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需要。遵循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规则,当一人有需要时,其他人会尽力补足。
(2)工具关系:为达成某种目的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关系是达成目的的工具,不预期有长期交往和情感关系。遵循公平法则,如买卖双方的等价交换。
(3)混合性关系:介于前两者之间,个人与亲戚、一般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同乡等的关系,有情感和工具的成分。遵循人情法则,交情的深浅和面子的大小对互动的方式和结果有重要的影响。
关系可以转化,中国人常说人情和面子,有时为达目的,有人常想把工具关系变混合性关系,在人情的压力之下,使对方不得不给个面子。
编辑本段
互动的维度
(1) 向度:情感是亲疏爱憎,地位是尊卑平等,利益是一致冲突?
(2) 深度:互动,相互依赖的程度。利益关联、情感投入、延续时间、规范复杂之深浅?是深度还是表层互动?
(3) 广度:范围领域大小。专业领域内往往互动比较单一,而如朋友、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大都是全面的互动。
(4) 频度:次数多寡。频度影响人际关系深浅好坏。
编辑本段
互动的类型
互动是一种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根据互动情境、互动维度、互动方式等标准,如
按情感关系,友好互动/敌意互动/情感无涉互动
按利益关系,合作互动/竞争互动/冲突互动
按地位关系,强制互动/服从互动/平等协商互动
按互动广度,单一角色互动/多重角色互动
按互动媒介,言语性互动/非言语性互动
按互动单位,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按互动途径,直接互动/间接互动
其他还有,
正式互动/有组织互动/非正式互动/无组织互动
传统互动/习惯方式互动/现代、创新方式互动。传统的互动基本上是直接的、面对面的初级群体的互动,现代社会的互动已日益超越时空界限,形成以大规模的现代化传输手段为媒介的间接互动。
从“过程”与“结构”的角度来划分互动方式,是互动论者取得的主要成果,也是他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他们力图从日常司空见惯的交往活动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建立并完善一种互动理论。早期的互动论者,着眼于互动是一个过程。在他们看来,“社会互动”和“社会过程”是一个意思。美国芝加哥学派的R.E.帕克和E.W.伯吉斯主张把“互动过程”分为 4个阶段:竞争、冲突、顺应、同化。它们也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互动。两种文化体系之间交流、冲突、认同和融合的过程,与上述互动过程是基本吻合的。帕克的“互动过程”论,带有明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色彩,它基本上是属于西方社会学早期的理论。虽然在帕克之后,还出现过许多类似的更详细更繁琐的互动方式的分类标准,但意义和影响甚微。
现代西方社会学的互动理论,正在从过程理论向结构理论转化。帕克和克鲁默是这一转化的倡导者。“过程理论”强调的是“自我”,是“主客互动”,而“结构理论”强调的则是“角色”,是“角色互动”。所谓“角色互动”,就是由复杂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角色之间和角色之内的互动。原来心理学意义上的“理解”概念,已被社会学意义上的“期望”概念所代替。角色关系所带来的互动,是一种更固定化、更社会化的互动。主体的地位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受到了更多、更大的限制,从而有可能导致丧失主体性的“过分社会化”现象的出现。以角色互动为中心的结构性互动研究,主要是在人际关系,特别是在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的研究中,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进展。 (庞树奇)
编辑本段
基本类型
非语言沟通/互动
即通过符号而不是语言所进行的沟通,是人类互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是体态语言和个人空间。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动态体语和静态体语。人际距离是个人空间的一个方面。按照爱德华.T.霍尔的观点,美国人之间的交往有四种距离:亲密距离(44厘米以下)、个人距离(44~120厘米)、社会距离(120~360厘米)、公众距离(360~760厘米)。
合作
是指人们或群体为了满足共同利益或达到共同目标而一起行动,这些利益或目标单靠一方是难以实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广义上说,人们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必须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之上,没有合作就没有群体或社会可言。
成功的合作应具备:(1)目标一致,追求自身利益的人、竞争对手、甚至对抗关系的人有时也可以合作(2)对如何达成目标有基本共识,若志趣相近、能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更有助于顺利合作(3)行为配合(4)讲信用。
个性特征和人际技能也会影响团队合作。学会合作已经成为新世纪对人才的一种基本要求。
合作可以是(1)自发合作和互相援助,直接产生于某种情境下的实际需要和可能
(2)传统合作,逐步稳定被制度化了的习惯(3)现代社会更多依赖指导合作,在第三方,即雇主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协调合作(4)也可以是契约合作,即正式同意以某种方式进行合作,并对彼此职责进行清楚的界定。
冲突
是合作的对立面,指的是针对有价值的珍惜物品或价值观的斗争;这里,冲突与竞争的区别(1)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在冲突中打败对手被认为重要的(2)冲突双方有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是直接的反对关系(3)冲突双方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如都是争政权,要建立的新体制却可以不同(4)冲突在形式上比竞争要激烈得多,往往突破规章、规则甚至法律的限制。
齐美尔划分的冲突类型有:(1)群体间的战争(2)群体内的冲突(3)打官司
(4)理念之间的对立,这往往是最残忍和最具破坏性的。如当今世界上许多最严重的冲突背后,都可以看到宗教观念的差异。其他划分类型(1)个人或群体间(2)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种族/民族/阶级冲突(3)诉讼/辩论/口角/决斗/械斗/战争等
但冲突也可以有正面效果,它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双方内部紧密团结的力量;也可以强迫双方直面问题,加深了解;还可以导致必要的社会变迁。尽管社会能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地消除冲突,但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机、沉闷乏味的社会。 竞争
是一种合作性的冲突,它受一些“规则”约束,达到目标比打败对手更重要,互不相识的竞争者也可以竞争,竞争规则防止竞争的间接反对关系演变为冲突的直接反对关系。竞争在西方社会中尤为普遍,它就是美国式个人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个人、企业间的竞争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普遍现象【见下社会变迁与互动】。在竞争中,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品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由于还缺乏完善的法规制度,我国还存在不少恶性竞争现象,如假冒伪劣产品、销售回扣等。
w 传统观念中,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反义词,在现代社会,出现了整合合作竞争的新商业战略,有可能实现双赢。这种理念可以广泛应用,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 强制
是指某个人或群体将其意志强加给别人的一种倾向。双方力量的不平衡,尽管它最终依赖于使用物质力量,如暴力或体罚的威胁(武器、军队、法庭、监狱),和精神力量(处分、批判、社会压力)的压力,但是它通常所采取的是一些更为微妙的约制手段,如爱国主义、爱情、信仰或恐惧等。尽管强制像冲突一样,也被看作一种负面的互动形式,但强制也有正面的社会功能。比如运用于教育的规则中,常隐含着的惩罚以规范。
顺从和顺应
是与强制相反的互动形式,但意义上还是有区别,不像强制中一方被迫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在顺从中,一方自愿或主动调整自己的行为,顺应比顺从的范围更广,除顺从外,它还指双方或各方都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相互适应。顺应的种类包括:和解(友好),妥协(暂时平息),容忍(克制)。大多数成员对于群体的要求是顺从的,没有顺从,任何群体、社会都将无法运行。
其他
还有诸如:
1)暗示与模仿。是互相对应的互动方式,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通的一种社会方式。
2)调适。指人们调整自己的心理与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3)同化。是调适的进一步发展。全部改变原来的思想方法和习惯,完全变成另一个文化单位或其成员。
编辑本段
互动过程
w 贝尔斯的互动过程分析:小群体面对面互动研究,要面对取向、评价、控制、决定、紧张、整合等问题。
社会互动
(1) 定向阶段:解决情境辨识问题:如是社交还是工作还是熟悉情境
社会互动
(2) 评价、评估阶段:解决态度确定问题,如是主动投入还是旁边
(3) 控制阶段:解决行为选择问题,如具体行为
三个阶段不一定直线发展,可能重复;各阶段往往伴随情绪的因素,涉及到工作任务领域和社会情绪领域;多人互动中,与谁、进行哪方面互动都有较强的选择性。该理论广泛应用在集体问题解决、角色发展、上下级交往等问题。
w 芝加哥学派的四阶段说
(1) 竞争
(2) 冲突,可能出现
(3) 顺应,少数情况下,也会一方消灭另一方,大部分情况下,双方或一方会部分地改变其思想来适应对方
(4) 同化,顺应的结果使双方在很多方面日益接近、融合、趋于一致。 并非所有互动都要经历这种过程,只有双方利益上或认知上不一致时才有可能性,例如不同文化的互动。
编辑本段
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
社会变迁,尤其是根本性的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转型必须通过长期、广泛的社会互动来实现,转型期不免引起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竞争、冲突和顺应,引起新旧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只有通过长期的有效的社会互动,才有可能理顺各种关系,实现新旧交替。
另一方面,社会转型必然引起互动情境和互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改革过程中,城市人际关系的格局来举例。
国有企业的职工
以前的单位像一个大家庭,单位中人与人之间主要是合作关系,利益矛盾不突出。在工作中,提倡的是“比学赶帮超”,有竞赛,但很少利益直接竞争;在情感上,领导如同家长,同事亲如兄弟姐妹;在收入上,虽然很低,但吃大锅饭,大家差不多,所以人际关系较为简单,人情味很浓,有矛盾也是大家庭内部矛盾。
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单位中实行了就业、分配、福利等方面的改革,“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劳动合同制”、“企业兼并与破产”等措施的实施,使单位中人际关系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性明显增强,利益矛盾增多,人际关系变得较为复杂。而且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也时有发生。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协调好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规则来保障两性的人际互动,是一个相当迫切的问题。 农村人际互动行为的变化,以礼物交换为例
阎云翔在北方一个乡村的调查表明,49年以来,村民一直保持礼物交换的传统习惯。但是,送礼的目的、缘由和方式显著变化,从传统的仪式性馈赠向现在的工具性馈赠。过去,村里有礼仪专家指导一门送礼的一些深奥精细的规矩,物质性比较淡,象征性比较强,重视正确的方式和表达美好感情。50年代,传统礼仪被当封建迷信加以批判,送礼的行为也变得粗糙很多,庆典时的演说和祝词被取消了。80年代,礼仪专家重新活跃起来,但是礼物交换中的精致礼节没恢复,内容越发重交换价值而非象征价值,村民为了获得保护和恩惠而给干部送礼越发普遍,礼物交换的工具性越发强。
范文三: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互动理论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社会互动”,即社会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下,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等在心理、行为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构成社会互动,应具备三个要素:(1)应有两方以上主体。既然是相互作用,主体必然不能少于两方,至于每方人数具体是多少则没有明确限制,其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因而不论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之间,互动都可发生。(2)主体间应有某种形式的接触。这种形式既包括语言,也包括非语言,如身体感官或其他媒介等。换言之,一方主体应向他方发出一定的“符号”即通过行为或意思表示的方式传达给对方。(3)各方主体都能意识到“符号”代表的意义。对于一方主体做出的意思表示或行为,其他主体不仅能清楚认知,而且能对此积极回应。
二、社会互动理论的理论来源
社会互动理论是包含建构主义观点和人本主义观点的认知体系。在该理论看来,人一出生就进入了人际交往的世界,学习与发展就发生在他们与其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它既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也强调学习过程的全人参与。社会互动理论着重于学习的社会环境,把教师、学生、活动之间的相互活动看作教学的灵魂所在,强调教师、学习者、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的动态性。
社会互动理论有两大重要理论来源,一个是维果茨基的社会互动理论,一个是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维果茨基认为,人类心理功能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社会本质和社会过程为先决条件的,在每一个社会文化情境中,儿童参与正式和非正式的教学交流,产生了与那些情境适宜的心理功能。儿童通过社会互动的双向过程,逐步建立系统的认知表征作为解释框架,并且信奉自己社会文化情境中所提倡的普遍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在维果茨基的理论中,社会互动成为智力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个体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结构与过程,可追溯到与他人的互动上,学习和认知发展就是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来吸取适当的文化实践经验。
费厄斯坦在其“中介作用”理论中指出,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本人和“中介人”之间的互动。从这两个理论中不难看出,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是推动学习的关键力量。
三、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从学者们的研究看,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有:交换、合作、冲突、竞争和强制。正是在这一系列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中,人们不断学习由社会建构并由大家共享的象征意义,通过角色借用,理解他人的想法,在符号互动中完成交流,共建意义系统。在互动中,意见得以分享、感情产生共鸣,从而也影响到文化的
建构和变迁。
(一)交换
个人或群体采取某种方式彼此交往,这种交往旨在获得报酬或回报,这样形成的关系就是交换关系。回报并不一定是有形的,也不一定有明确目的,有时更多的是无意识地期待别人的感激。但多数社会交换都遵循一个基本原则——互惠。
(二)合作
合作是这样一种互动形式,即由于有些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起来一致行动。功能主义理论认为在广义上讲,所有社会生活都是以合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合作,社会就不可能存在。
(三)冲突
社会学家指出,冲突有其正面效果,可以成为一种促进对方紧密团结的力量;冲突也可能导致社会变迁。一个没有冲突的社会将是毫无生机、沉闷乏味的社会。作为合作的对立面,冲突是针对珍稀物品或价值的斗争。为了达到所向往的目标,打败对手是必要的。冲突有暴力的,也有非暴力的。
(四)竞争
竞争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可见的方式。如经济竞争(争夺市场份额)、政治竞争(总统竞选)、地位竞争(争夺某个职位)、声望竞争(争夺某项荣誉、争夺他人对自己的敬重)等等,这是遵循某些规则的一种合作性冲突,在这种形式的互动中,达到追求的目标要比彻底打败对手更重要。
(五)强制
当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将其意志强加于另外一方时,强制这种互动形式就出现了。在本质上讲,所有形式的强制都是以使用物质力量或暴力的威胁为最终基础的。但是,一般而言,强制的表现要微妙得多。像冲突一样,强制通常也被看作是一种负面社会互动形式,但也有正面的社会功能。
四、社会互动的主要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Simmel)早在1908年所著《社会学》一书中曾使用“社会互动”一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也是较早就强调“互动”的社会学家之一。稍后,在美国形成了相关的系统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G.H.米德、H.G.布鲁默、C.H.库利等人。他们的基本观点是:人的自我意识来源于社会互动,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符号,通过角色扮演和他人对自己扮演角色的反馈,逐步形成自我意识。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按照特定规则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社会互动的重要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社会互动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互动方法。以方法不同为标准,理论界形成了
常人方法论、符号互动论、拟据论、社会交换论和参照群体论等几种主要观点:
(一)常人方法论(又称本土方法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创立的旨在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方法的理论。其假设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加芬克尔通过研究发现人与人的互动是以一定背景知识和常规为基础的,如果忽视了这种内隐规则,互动就无法进行,进而也不能实现预期目的。所以,从此意义上说各方主体能达成对所认定“规则”的共识是有效开展互动的前提。
(二)符号互动论
该理论以美国心理学家米德和库利为代表,其认为符号是社会互动的媒介,互动是通过符号进行的,是一种“符号运动”;人的行为具有意义,要理解此意义即必须设身处地、站到对方立场上加以阐释;有时此意义会随着情境变化而变化,这就需要互动各方通过不断协商来达成共识以重塑其意义;他人对我是明镜,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中认识自己,可以提高自身素质,进而决定行为选择和行动方向。
(三)拟剧论(也称印象管理论)
该理论是一种用表演和比喻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他认为社会是一个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角色,他们之所以努力表演,目的是想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通过美好印象的塑造以使自己在互动中占据优势、对他人行为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对方理解自己的行为并做出预期反应。从本质上说,该理论强调变通,即在不同场合应变换不同角色,从而适应互动环境的变化性。
(四)社会交换论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等人建构,其认为互动实际是奖赏与惩罚的交换运用。若使某人继续一行为即应对行为加以奖赏,让他认识到此行为对他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而推动其自愿把这一行为实施下去;若不想其做某事,就不要给予奖励或进行惩罚,那么行为人就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而不会再做出类似行为。这种奖惩机制对互动效果有着深刻影响,应恰当运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五)参照群体论
该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海曼首创,后来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又加以发展,最终形成了一个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理论。其最大贡献就在于提出了一种间接互动观点,即非面对面人际接触,而以参照群体(即榜样)的价值和规范作为塑造自我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依据。这一理论强调榜样的规范和比较作用,旨在通过模范和典型的强大感染力来引导人们行为。
范文四:社会互动理论
社会学学派(7):符号互动理论
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论的派别 该理论源于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W.詹姆斯和G.H.米德的著作。但最早使用符号互动这一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H.G.布鲁默,1937年,他用这一术语指称美国许多学者诸如C.H.库利、米德、J.杜威、W.I.托马斯、W.詹姆斯、R.E.帕克、F.W.兹纳尼茨基等人的著作中所隐含的“社会心理状态”。西方学术界曾有人把符号互动分为两派,一是以布鲁默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一是以M.库恩为首的艾奥瓦学派。1930,1950年间出版的一系列布鲁默及其同事、学生们的著作中确定了该理论的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符号互动论与美国的实用主义、德国和法国的现象学联系最为密切,与逻辑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文化决定论、生物决定论、刺激―反应行为主义、交换理论以及均衡理论的各种形式相对立,而与心理分析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民俗学方法论、角色理论、戏剧理论,以及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心理学、哲学,具有某些相容性。E.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在当代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定 主要有:?人对事物所采取的行动是以这些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基础的;?
当个体在应付他所遇这些事物的意义来源于个体与其同伴的互动,而不存于这些事物本身之中;?
到的事物时,他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符号互动论的观点 主要观点有:?心灵、自我和社会不是分离的结构,而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心灵、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和发展,都以符号使用为先决条件。如果人不具备使用符号的能力,那么心灵、自我和社会就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或者说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语言是心灵和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人际符号互动主要通过自然语言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
?心灵是社会过程的内化,事实上内化的过程就是人的“自我互动”过程,人通过人际互动学到了有意义的符号,然后用这种符号来进行内向互动并发展自我。社会的内化过程,伴随着个体的外化过程。
?行为是个体在行动过程中自己“设计”的,并不是对外界刺激的机械反应。个体在符号互动中逐渐学会在社会允许的限度内行动,但在这个限度内,个体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处世行事。 ?个体的行为受他自身对情境的定义的影响。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
?在个体面对面的互动中有待于协商的中心对象是身份和身份的意义,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本身之中。
方法论特征 符号互动论者倾向于自然主义的、描述性的和解释性的方法论,偏爱参与观察、生活
史研究、人种史、不透明的被脉络化了的互动片断或行为标本等方法,强调研究过程,而不是研究固定的、静止的、结构的属性;必须研究真实的社会情境,而不是通过运用实验设计或调查研究来构成人造情境。符号互动论者不运用正式的数据搜集法和数据分析法,而代之以概括性的和一般的方法论的指令,这些指令要求对被调查的对象采取“尊重”态度。布鲁默曾声称,这种研究需要或至少应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考察”,调查者着重了解他想要研究的社会情境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把在其中生活的人们所理解、所适应的世界照样描绘出来,主要用参加者的语言来表达。第二阶段,即“检验”阶段。研究者集中注意环境中的“分析因素”,这些因素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观察才可能获得。对于多数符号互动论者说来,这一阶段在辨认、描述和解释基本的社会过程如社会化、整合、协商时已开始了。
应用符号互动论有助于对许多问题的理解,如对社会越轨、精神疾病、集体行为、儿童社会化、死亡和挣扎、老年、疾病与痛苦和艺术社会学(见文艺社会学)的理解等等。
范文五:社会记忆理论的概念
社会记忆理论的概念
一、关于“社会记忆”概念的探讨
虽然到目前为止,学界还尚未给出“社会记忆”一个明确的概念,但仍有不少学者对此做出了讨论。比如,哈拉尔德 韦尔策结合彼得 伯克的研究,将社会记忆定义为:“一个大我群体的全体成员的社会经验的总和。”根据伯克的观点,社会记忆属于回忆社会史的范畴,有“口头流传实践、常规历史文献(如回忆录、日记等)、绘制或摄制图片、集体纪念仪式以及地理和社会空间”等内容。又如,一些学者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的角度,将其定义为“人们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以信息的方式加以编码、储存和重新提取的过程的总称。
台湾学者王明珂的见解也颇有见地。他认为,社会记忆是指所有在一个社会中借各种媒介保存、流传的“记忆”,是由人群当中的经验与过去的历史、神话、传说构成,借由文献、口述、行为仪式(各种庆典、纪念仪式与讨论会)与形象化物体(如名人画像、塑像,以及与某些记忆相关的地形、地貌等等)为媒介,这些社会记忆在一个社会中保存、流传。
此外,他结合华夏民族的发展史,指出至少应该区分三种范畴不同但却具有社会意义的“记忆”。第一种即是“社会记忆”,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在一个社会中借由各种媒介保存、流传的“记忆”。第二种的范围较小,他称之为:“集体记忆”。它指的是在前者中有一部分的“记忆”经常在此社会中被集体回忆,而成为社会成员间或
某次群体成员间分享的共同记忆。第三种则是“历史记忆”,人们借此来追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起源记忆)及其历史流变,以诠释当前该社会人群各层次的认同与区分。显然,历史记忆的范畴是最小的。可以看出,王明珂认为,社会记忆的范围较大,而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则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虽然,他认为这三者之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仍提出,在实际的研究中,这三个概念之间是存在互补、包含与共融的关系的,很难做到割离与具体的区分。因而,在相当多的论著中,学者们也并未将之划分的泾渭分明,比如,常常会出现社会历史记忆、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集体历史记忆等概念。
不难发现,由于学者们的切入点不同,致使提出了不同的记忆概念,那么,在具体的应用中,我们到底应该使用集体记忆还是社会记忆的概念呢?正如王明珂先生所说的,在相关的研究中,有的学者偏好用集体记忆一次,有些偏好用社会记忆一词,或者有的学者予以了这两者不同的定义。但事实上,学者们所讨论的都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记忆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可以肯定的是,不论集体记忆、社会记忆还是历史记忆,他们都强调了记忆的社会性这一特征。
二、关于社会记忆理论的探讨
针对哈布瓦赫和康纳顿提出的社会记忆理论,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讨论。
萧阿勤在《集体记忆理论的检讨:解剖者,拯救者,与一种民主观点》一文中将社会记忆的研究分为:解剖者与拯救者两种取向。解剖者的取向受哈布瓦赫的影响,强调人们记忆中的过去,受他们当前
的关怀、利益和期望所左右,认为人们对过去的意向容易受掌权者的操纵,这一类取向揭露了人们所记忆的过去是社会建构的。而拯救者的取向注重历史的延续性,强调过去对当下情境的定义与社会行动的重大影响力,认为集体记忆不完全受利益和权利的左右,并且强调了自由的公共空间对各种集体记忆存活的重要性。
施瓦茨则指出,集体记忆是具有双重性质的。他通过展示林肯形象在几代美国人中所经历的剧烈变化而得出结论:“集体记忆既可以看做是对过去的一种累积性的建构,也可以看做是对过去的一种穿插式的建构。
景军认为,社会记忆的研究主要有三个取向,即集体记忆取向、官方记忆取向和民间记忆取向。这三个记忆取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体现了权利在其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集体记忆取向中,研究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成员分享了过去的什么,是怎样分享的。官方记忆取向要考察的是:社会的统治者如火如何通过大众传媒、教育制度、主流艺术、公众纪念,以及官方编年史委员会来操纵公众的历史概念。民间记忆取向的学者在分析反记忆的阐述时一般用它来证明对各种形式的统治的反抗。
孙德忠认为,记忆绝不是一种只属于个体心理层次的感官行为,存在着社会记忆。集体记忆或历史记忆的东西。“社会有着不同于个人的自我复制、自我保存的方式,即在性质、特点、功能等方面均不同于个人记忆的社会记忆。”
王明珂认为,在一个人的社会生活中,这些对过去的记忆形成了
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构图,当个人作为某群体的一分子,与外在世界的个人或群体互动时,透过这心理构图的回忆,个人得以建立其社会认同的体系。这样的回忆常是集体性的,也就是社会人群经常集体选择、活化并且强化特定的社会记忆,以凝聚成员彼此的认同。
定宜庄和邵丹指出:“历史学家研究的是文献,是以文字固定下来的不会改变的资料,考据辨伪则是史家之所长。而民族学家在田野工作中着眼的则是族群认同的构建,他们从受访者身上寻找的并不是历史的‘事实’,而是现代人对过去的理解,是今天的他们对自己过去的记忆,和对自己是谁的解释。”
赵世瑜则认为,由于集体记忆所关注的是过去的内容,自然其引起了历史学界的极大重视。历史人类学意识到了历史与记忆(包括官方记载和民间记忆)之间的关系,并认为,历史记忆是集体记忆的一种。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社会互动理论与青奥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