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数学的有趣问题
数学的有趣问题
(百鸡问题)中国古代算书《张丘建算经》中有一道著名的百鸡问题:公鸡每只值5 文钱,母鸡每只值3 文钱,而3 只小鸡值1 文钱。现在用100 文钱买100 只鸡,问:这100 只鸡中,公鸡、母鸡和小鸡各有多少只?
这个问题流传很广,解法很多,但从现代数学观点来看,实际上是一个求不定方程整数解的问题。解法如下:
设公鸡、母鸡、小鸡分别为x、y、z 只,由题意得:
①??x+y+z =100
②??5x+3y+(1/3)z =100
有两个方程,三个未知量,称为不定方程组,有多种解。
令②×3-①得:7x+4y=100;
所以y=(100-7x)/4=25-2x+x/4
令x/4=t, (t为整数)所以x=4t
把x=4t代入7x+4y=100得到:y=25-7t
易得z=-75-3t
所以:x=4t
y=25-7t
z=75+3t
因为x,y,z大于等于0
所以4t大于等于0
25-7t大于等于0
75+3t大于等于0
解得t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25/7 又因为t为整数
所以t=0,1,2,3(这里不要忘记t有等于0得可能)
当t=0时
x=0,y=25,z=75
当t=1时
x =4;y =18;z =78
当t=2时
x =8;y =11;z =81
当t=3时
x =12;y =4;z =84
(过河问题)一个人带了一只羊、一只狼和一筐菜要过河,由于船很小,人每次只能带一样东西过河,但人一走,狼会吃羊,羊也会吃菜,问应如何安排,才能用最少的次数安全渡过河去?
此题的关键是——狼不吃菜。
先把羊带过去,此时狼和菜在一起,安全。
空着手回来。
下面就很简单了。
把狼带过去,到对岸时把狼留那儿,把羊带回来,再把菜带过去,再空着手回来把羊带回去就可以了。
当然,第二次带菜也可以,一样的。
(验血问题)某次大战前夕,10万大军将在三天后出征。军医发现军中有一位士兵带入了一种传染病菌。三天后发作将快速传染全军,使10万大军丧失战斗力,只有验血才能判断谁是患者。当时军医每天最多检验血样100份,如果逐一验血,至少需要1000天,这将延误军机。现要求你设计一种方案,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是将10万大军分成100组,每组1000人,每一组士兵滴血于一处,当天将此100份血样进行检验,必有且仅有一份血样含有病血;第二天,将这份含有病血中的1000人分成100组,每组10人,再将每组的10人滴血于一处进行检验,同样必有且仅有一份血样有病血;第三天,将有病血的这一组的10人逐一抽血化验,即可确定患者,再给他服药,即可保证全军准时出征。
(哥尼茨堡七桥问题)哥尼茨堡(konigsberg)是现在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该城位于pregel河畔,城区由两岸及河中的两个小岛共4个区A、B、C、D组成,全城由七座桥相连,如图。现在的问题是游人能否从城中某一地点出发,走遍七座桥各1次而回到原地?
B
首先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是伟大的数学家——欧拉。
欧拉(L.Euler,1707-1783)虽然很年轻,但当时已是远近闻名的瑞士数学家。不出人们所料,只短短的几天的思考,欧拉就找到了解答,时在1735年。次年,一篇题为《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论文出世。
欧拉“过了桥”:以否定的形式解决了问题,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欧拉首先进行了数学抽象:由于问题只涉及桥,因而河心岛、半岛、以及陆地的形状、大小对问题的解决是无关紧要的,于是可以把它们分别缩为一个点。同样,桥的形状、长短、宽度、高度也是无关紧要的,可以舍弃这些非本质特征把桥简化为线段。于是,他从实际地域图中抽象出了数学图形,在这个图形中,只有4个点6 条线段了。这样做,把两岸面积的大小略去了,把岛的大小、形状也省去了,把桥的长短、曲直、宽窄等也全不考虑了。去掉的东西越多,表明抽象的程度越高。而且这种抽象把问题的本质方面都留下了,是一种科学抽象。
七桥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无向连通图能否一笔画出”的问题。这就是欧拉为解决七桥问题而建立的数学模型。
后来欧拉证明了一个网络是一笔画的充要条件是:它连通并且奇次点个数等于0或2。而本问题中奇次点是4,所以不可能。
(称球问题)有12个球,用天平称,要称3次,有一个坏球不知道是轻还是重,请找出这个坏球并说明它是轻了还是重了。
首先将十二个球编号为1-12。
第一次,先将1-4号放在左边,5-8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1-8号。
第二次将2-4号拿掉,将6-8号从右边移到左边,把9-11号放
在右边。就是说,把1,6,7,8放在左边,5,9,10,11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没有被触动的1,5号。如果是1号,
则它比标准球轻;如果是5号,则它比标准球重。
第三次将1号放在左边,2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5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这次不可能左重。
2.如果平衡则坏球在被拿掉的2-4号,且比标准球轻。
第三次将2号放在左边,3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4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3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拿到左边的6-8号,且比标准球重。
第三次将6号放在左边,7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7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8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6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天平平衡,则坏球在9-12号。
第二次将1-3号放在左边,9-11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9-11号且坏球较重。
第三次将9号放在左边,10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10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1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9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坏球为12号。
第三次将1号放在左边,12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1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这次不可能平衡;
3.如果左重则1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9-11号且坏球较轻。
第三次将9号放在左边,10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9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1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10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1-8号。
第二次将2-4号拿掉,将6-8号从右边移到左边,把9-11号放
在右边。就是说,把1,6,7,8放在左边,5,9,10,11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坏球在拿到左边的6-8号,且比标准球轻。
第三次将6号放在左边,7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6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8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7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2.如果平衡则坏球在被拿掉的2-4号,且比标准球重。
第三次将2号放在左边,3号放在右边。
1.如果右重则3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2.如果平衡则4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2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3.如果左重则坏球在没有被触动的1,5号。如果是1号,
则它比标准球重;如果是5号,则它比标准球轻。
第三次将1号放在左边,2号放在右边。
1.这次不可能右重。
2.如果平衡则5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轻;
3.如果左重则1号是坏球且比标准球重
(药丸问题基础版)一家药店收到运来的某种药品十瓶。每瓶装药丸1000粒。其中有一瓶药丸每粒超重10毫克。请只秤一次找出这瓶药丸。
从第一瓶中取出1粒,从第二瓶中取出2粒,第三瓶中取出3粒,以此类推,直至从第十瓶中取出10粒。把这55粒药丸放在秤上,记下总重量。如果重5510 毫克,也就是超过规格10毫克,即其中只有一粒是超重的,并且是从第一瓶中取出的;如果总重量超过规格20毫克,则其中有2粒超重,并且是从第二瓶中取出的,以此类推进行判断。
(药丸问题高级版)一家药店收到运来的某种药品十瓶。每瓶装药丸1000粒。其中有几瓶药丸每粒超重10毫克。请只秤一次找出这几瓶药丸。
把药瓶排成一行,从第一瓶中取出1粒,从第二瓶中取出2粒,从第三瓶中取出4粒,以此类推。取出的药丸放在秤上秤一下。假设总重量超重270毫克,由于每粒分量有误的药丸超重10毫克,所以我们把270除以10,得到27,即为超重药丸的粒数。把27化成二进制数:11011。在11011中自右至左,第一,二,四,五位上的“1”表示其权值分别为1,2,8,16。因此分量有误的药瓶是第一,二,四,五瓶。 以此类推。
(找零问题)一天晚上,有3个人去住旅馆, 300元一晚。三个人刚好每人掏了100元凑够300元交给了老板。
3×100=300(元)
后来老板说今天搞活动,优惠到250元,拿出50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三人。 300-250=50(元)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0元,把剩下的30元钱分给了他们三个人,每人分到10元.
50-20=30(元)
30÷3=10(元)
这样,刚才每人掏了100元,现在又退回10元,也就是90元。
100-10=90(元)
每人只花了90元钱,3个人每人90元就是270元
3×90=270(元)
再加上服务生藏起的20元就是290元,
270+20=290(元)
还有10元钱去了哪里???
300-290=10(元)
这道题目是用了障眼法混淆了概念。实际上三人总共并没有拿出三百元来,只拿出了90*3=270元。另一方面老板加服务员的收入亦是250+20=270元。收支是平等的。所以不要被那个300迷惑住了哦。
范文二:有趣的数学问题
1. 数学+爱数学+我爱数学=2010
我x1000+爱x100x2+数x10x3+学x3=2010
我=1 学=0 爱=4 数=7
2. 我爱数学乘9等于学数爱我,这四个汉字分别代表什么数字? 四位数乘9的积是四位数,所以这个四位数千位上的数字只能是1,即“我”代表1;
百位上的“爱”与9相乘不能进位,这个数字只能是1或0,1已经出现,所以,“爱”代表0; 由“乘积的个位数字为1”想到:与9相乘个位是1的,只有9,所以
“学”代表9;
由“9*9=81”想到:进位的8与“数*9”的个位数字相加,和的个位数字为0,故“数”只能代表8。
答案是:1089*9=9801
3.现有10袋小铁钉,由于厂家机器的原因出现了一批不合格产品。已知不合格产品为其中一袋,合格产品小铁钉每颗重1克,不合格产品铁钉每颗重0.9克,每袋铁钉均为100颗。现对装铁钉的袋子进行编号1、2、3.。。。。。、10.要求通过天平一次称量找出那袋不合格的铁钉。
4.小明到酒店去打酒,小明给老板说他要打4斤酒,但是老板打酒的容器只有装10斤、5斤、3斤的,请问老板如何利用这些容器给小明打酒。
范文三:有趣的数学问题
两个数学家的问题,“你不知道我不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已知两个1~30之间的数字,甲知道两数之和,乙知道两数之积。 甲问乙:“你知道是那两个数么,”乙说:不知道。 乙问甲:“你知道是那两个数么,”甲说:也不知道。 于是乙说:那我知道了
随后甲说:那我也知道了。
这两个数是什么,
允许两数重复的情况下,答案为 x=1,y=4。
甲知道和A=x+y=5,乙知道积B=x*y=4 不允许两数重复的情况下有两种答案
答案1:为x=1,y=6;甲知道和A=x+y=7,乙知道积B=x*y=6
答案2:为x=1,y=8;甲知道和A=x+y=9,乙知道积B=x*y=8
设这两个数为x,y.
甲知道两数之和 A=x+y;
乙知道两数之积 B=x*y;
该题分两种情况 :
允许重复, 有(1 <= x="">=><= y="">=><= 30);="">=>
不允许重复,有(1 <= x="">=>< y=""><= 30);="">=>
当不允许重复,即(1 <= x="">=>< y=""><= 30);="">=>
1)由题设条件:乙不知道答案 <=> B=x*y 解不唯一 => B=x*y 为非质数
又? x ? y
? B ? k*k (其中k?N)
结论(推论1):B=x*y 非质数且 B ? k*k (其中k?N)
即:B ?(6,8,10,12,14,15,18,20...)
证明过程略。
2)由题设条件:甲不知道答案 <=> A=x+y 解不唯一 => A >= 5;
分两种情况:
A = 5, A = 6 时 x, y 有双解
A >= 7 时 x, y 有三重及三重以上解
假设 A=x+y=5
则有双解
x1=1,y1=4;
x2=2,y2=3
代入公式B=x*y:
B1=x1*y1=1*4=4;(不满足推论1,舍去)
B2=x2*y2=2*3=6;
得到唯一解x=2,y=3即甲知道答案。
与题设条件:"甲不知道答案"相矛盾 ,
故假设不成立,A=x+y?5
假设 A=x+y=6
则有双解:
x1=1,y1=5;
x2=2,y2=4
代入公式B=x*y:
B1=x1*y1=1*5=5;(不满足推论1,舍去)
B2=x2*y2=2*4=8;
得到唯一解x=2,y=4
即甲知道答案
与题设条件:"甲不知道答案"相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A=x+y?6
当A>=7时
? x,y的解至少存在两种满足推论1的解
B1=x1*y1=2*(A-2)
B2=x2*y2=3*(A-3)
符合条件 ?
结论(推论2):A >= 7
3)由题设条件:乙说“那我知道了”=>乙通过已知条件B=x*y及推论(1)(2)可以得
出唯一解
即:
A=x+y, A >= 7
B=x*y, B ?(6,8,10,12,14,15,16,18,20...)
1 <= x="">=>< y=""><= 30="">=>
x, y存在唯一解
当 B=6 时:有两组解
x1=1,y1=6
x2=2,y2=3 (? x2+y2=2+3=5 < 7?不合题意,舍去)="">
得到唯一解 x=1,y=6
当 B=8 时:有两组解
x1=1,y1=8
x2=2,y2=4 (? x2+y2=2+4=6 < 7?不合题意,舍去)="">
得到唯一解 x=1,y=8
当 B>8 时:容易证明均为多重解
结论:
当B=6时有唯一解 x=1,y=6当B=8时有唯一解 x=1,y=8
4)由题设条件:甲说“那我也知道了” => 甲通过已知条件 A=x+y 及推论(3)可
以得出唯一解
综上所述,原题所求有两组解:
x1=1,y1=6
x2=1,y2=8
当x <=y时,有(1>=y时,有(1><= x="">=><= y="">=><= 30);="">=>
同理可得唯一解 x=1,y=4
两位俄罗斯数学家在飞机上相遇。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有3个儿子。”伊凡说,“他们现在多大了,” “他们年龄的乘积是36,他们的年龄的和恰好是今天的日期。”艾格说。 “对不起,艾格,”一分钟后,伊凡开口道,你并没有告诉我你儿子的年龄。” “哦,忘记告诉你了,我的小儿子是红头发的。”
“啊~那就清楚了,”伊凡说,“我现在知道你的3个儿子各是多大了。” 问:他怎么知道的,
3个儿子各是多大,
答案:1,6,6
伊凡的话中可以得出三个条件
,、他们年龄的乘积是36,可能的排列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们的年龄的和恰好是今天的日期,伊凡开口道,你并没有告诉我你儿子的年龄。”
根据这句话,可以知道,当天的日期是,,号,因为如果当天是10/11/16/21的话,都只有唯一一种对应的排列。
,、我的小儿子是红头发的。”这句话是表示他的小儿子是唯一的。所以结果应该是,、,、,
范文四:有趣的数学问题
(1)有3个人去投宿, 一晚30元. 三个人每人掏了10元凑够30元交给了老板. 后来老板说今天优惠只要25元就够了, 拿出5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 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元, 然后, 把剩下的3元钱分给了那三个人, 每人分到1元.
这样, 一开始每人掏了10元, 现在又退回1元, 也就是10-1=9, 每人只花了9元钱, 3个人每人9元, 3 X 9 = 27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 还有一元钱去了哪里???
3 X 9 = 27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在这样加是有问题的理论根据不统一,混乱。 如果从三个客人拿出来的钱来算,应该是9X3+1X3=30,如果从钱的去向来算应该是住店的25+服务员拿的2+退回的3=30,3 X 9 = 27元 + 服务生藏起的2元=29元是把两种算法混合算了
(2).有个人去买葱,问葱多少钱一斤 ,卖葱的人说 1块钱1斤 这是100斤 要完100元 ,买葱的人又问 葱白跟葱绿分开卖不 ,卖葱的人说 卖 葱白7毛 葱绿3毛 ,买葱的人都买下了 ,称了称葱白50斤 葱绿50斤 ,最后一算葱白50*7等于35元 ,葱绿50*3等于15元 ,35+15等于50元 。买葱的人给了卖葱的人50元就走了 ,而卖葱的人却纳闷了,为什么明明要卖100元的葱 ,而那个买葱的人为什么50元就买走了呢?
(3). 有口井 7米深 ,有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 ,白天爬3米 晚上往下坠2米 ,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4). 一毛钱一个桃,三个桃胡换一个桃 ,你拿1块钱能吃几个桃?
1块钱买十个,吃了,会有十个核,换三个桃剩一个核,吃了,又是三个核,此时你吃了十三个,有四个核,换一个桃子,剩核一个,把换的吃了,你共吃了十四个,有两个核,跟老板借一个桃,吃了,得到一个核,加上之前两个,换一个桃还给老板,吃了15个。
(5)有两个舀酒的勺子,分别能舀7两和11两酒,如何舀出2两酒?
(6)你让工人为你工作7天,回报是一根金条,这个金条平分成相连的7段,你必须在每天结束的时候给他们一段金条,如果只允许你两次把金条弄断,你如何给你的工人付费?
(7)这是一道经典的趣味逻辑题。
S 先生、P 先生、Q 先生他们知道桌子的抽屉里有16张扑克牌:红桃
A 、Q 、4 黑桃J 、8、4、2、7、3 草花K 、Q 、5、4、6 方块A 、5。约翰教授从这16张牌中挑出一张牌来,并把这张牌的点数告诉 P 先生,把这张牌的花色告诉Q 先生。这时,约翰教授问P 先生和Q 先生:你们能从已知的点数或花色中推知这张牌是什么牌吗? 于是,S 先生听到如下的对话:
P 先生:我不知道这张牌。
Q 先生:我知道你不知道这张牌。
P 先生:现在我知道这张牌了。
Q 先生:我也知道了。
听罢以上的对话,S 先生想了一想之后,就正确地推出这张牌是什么牌。
请问:这张牌是什么牌?
(8)猎豹和狮子在平原上赛跑,距离是100米往返(共200米), 猎豹跨一步3米,狮子跨一步2米,但是狮子每跑3步,猎豹才跑2步,问最后谁能获胜?
范文五:有趣的数学问题
有趣的数学问题
默认分类 2010-04-11 22:43:55 阅读11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星期六上午,我和爸爸一起讨论一道有趣的奥数题。题目如下:
自然数如下表的规律排列:
1 2 5 10 17 ??
| | | |
4 ---- 3 6 11 18 ??
| | |
9 ---- 8 --- 7 12 19 ??
| |
16----15 ---14 ---13 20 ??
|
25----24 ---23 ---22 ---21 ??
?? ?? ?? ??
求:
(1) 求第10行,左起第7个数是(,)
(2) 数87应排在第(,)行,左起第( ,)列
我们首先研究第(1)道题。我先在草稿纸上列着:1+3+5+9+11+13+15+17+19,然后数了一下数字,果然是10行,然后再加起来,等于100。然后再想,它是左起第7个数,那他前面有6个数字,就用100-6=94就行了。而我爸爸呢,居然少加了9,他还竟然没有看出来,看来他也是个很马虎的人。
我们下面研究第(2)道题。我先第爸爸说:“用1+3+5+7+ …… 这样算下去,是不是这些数加在一
起接近87,87就在这一行,”爸爸说我的思路不错,我就在草稿纸算了起来,1+3+5+7+9+11+13+15+17=81。我说:“这个数就在第9行吧,”爸爸说:“81是第9行最大的一个数,87比它大,所以不在这一行的数阵???上;而第10行数阵???最大的数是81+19=100,所以应该在这个数阵上。按照数位中从左到右,再从下到上依次小于1的规律,这个数应该是第6行,左起第10列。”我算了算,
还真是这样。
做完这道题,我看了看书作者的解题思路:注意观察每一行最左边的数组成的第1列,这些数是:1,4,9,16,25,……,这些数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是每一行序数与自己相乘的积,这样的积在数学上叫平方。不过应当注意的是,数阵“?”中几个数的变化规律是按从上到下拐弯向左的方向依次增加1,反过来就是减1。所以第(1)题是100-6=94。而第(2)题应在第10个数阵上,由于第9个数位最大的数是81,第10个数位最小的数是82,它在第1行第10列,因为87-82=5,它小于10,所以87在第10列上的从
上到下方向的第5+1,也就是第6行的位置。计算结果与我的方法一样。
这道题目真有趣。作者的思路比我的更简单,我从中学到了更好的解题技巧。 有趣的数学×4=学数的趣有
21978×4,87912
有=2,趣=1的=9数=7学=8
奥数题8个8怎么算等于1999
8888?8+888
运用四则运算,使下列等式成立 8 8 8 8 8 8 8 8 8 8 8=2005 888+888 8 8 8 8 8
数学大师从未上过奥数 被中国小学奥数题难倒
2009-05-25 13:58
何谓“敲门砖”,即敲门的砖头,门敲开后它便毫无价值,被人立即抛弃。人们以此比喻那些骗取名利的“最初”工具。而在“千军万马挤过高考独木桥”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在倡导“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今天,“敲门砖”则化身为一种“超越常人”的“技能”——它可以在艺术舞台上展示,亦可在体育竞技场上体现,更可以在奥数大赛上一鸣惊人,它不仅能敲开“小升初”的门,还能敲开“高考加分”的门。
最近媒体频频传出与奥数有关的故事,故事背后隐藏着的便是人们对“敲门砖”寿命的忧虑了。“敲门砖”本来就是短命的,似无寿命可言,但在现实生活中,“小升初”或“高考加分”还要不要奥数这块“敲门砖”则不断受到严峻挑战。其实,教育部早在2005年就明确规定公办初中、小学禁办奥数班,随后又逐步取消了奥数加分、实施免试入学等政策。但奥数教育中存在着的庞大利益链条,让奥数的生命力犹如“野火烧不尽”,变相的校外培训配合择校的现实,最终让官方的一道道命令很快变成一纸空文。
就在不久前的南京,中国小学生的奥数题,居然难倒了世界著名数学家安德烈?奥昆科夫。让人诧异的是,这位因为在“概率论、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的相互作用”方面取得杰出成果而获得菲尔茨奖的数学大师,竟然说他从来没上过奥数,也不理解中国小学生拼命学奥数的做法,他认为那些太难、太刁钻的题目,很可能伤害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的确,中国小学生为什么这么喜欢奥数,是这么多孩子都有数学天赋吗,老外不明白,咱大伙儿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于是,当福建人大代表建议取消奥赛加分后,福建教育厅拟对2009年包括“奥赛”等照顾加分政策进行必要调整时,一些奥赛获奖者的家长纷纷到省里上访。家长们认为,政策调整涉及全省即将高考的上百名已获各学科奥赛一等奖考生的切身利益,可能给家庭和孩子带来不幸和痛苦。
问题何等严重啊~试想如果奥数这块“敲门砖”被即刻判处“死刑”,那无数家长的多年努力和孩子们的寒窗苦读都将付诸东流。所以,说什么“开发智力”、“训练逻辑思维能力”统统是美丽说辞而已,伪奥数爱好者功利性的诉求一目了然。所以,有专家写博客要《打倒万恶的奥数教育》并直言:“目前奥数教育的泛滥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话虽偏激了点,却一语中的。
而我更认同,奥数没有原罪,应该警惕的倒是“敲门砖”现象的泛滥,其弊端和危害已日益凸显出来。把孩子们的某一特长、爱好、才艺甚至天赋统统异化为“小升初”或“高考加分”的“敲门砖”,这将会给无数个家庭和孩子的未来,甚至给我们民族的未来,带来真正的不幸和痛苦——君不见,由于“敲门砖”现象的泛滥,入党可以异化为步入仕途的“敲门砖”,高学历可以异化为获得高薪职位的“敲门砖”,批评可以异化为自我“炒作”的“敲门砖”,创新可以异化为跑项目跑资金的“敲门砖”??“敲门砖”现象的泛滥,让时下的社会风气变得混浊,扭曲的是一代人的心灵,孩子们从小就被灌输的是短视的、功利性的价值取向,在这种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只能是见利忘义蝇营狗苟的小人而非净化脱俗品格高尚的君子;无论他们将来从事哪一个行当,都将在精神品质上变得华而不实,急功近利,耐不住寂寞,缺乏良知,没有真才实学。
“敲门砖”现象古已有之,且远不会消逝。从明代的西湖居士善作诗到清朝考生熟谙八股文,皆因为可以化身为“敲门砖”。今天我们即便彻底取消了“奥数加分”,“敲门砖”还会变身为其他入时的“门道”,一个好的东西总会异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这大约就是生活中的吊诡吧。(水矢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