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
范煜晗?
:南京大学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 战 国 时 期,我 国 商 品 经 济 发 展 繁 荣 达 到 了 历 史 较 期,“市”的建立已经成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所有“被服 高 水 帄 ,主 要 表 现 在 商 品 交 换 的 地, 域 出范 现 了围 一 广 批 阔 繁 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以及东西南北的土特产品,在中原市场上 荣的商业城市和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富商大贾。 商品经济的发 都可以买到。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更广,“北海则有走马吠犬 展 繁 荣 是 这 一、经 时 济期 和政 社治 会 条 件 各 种 因 素 相 互 作 用 的 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 必 然 结 果 。 本 文 结 合 相 关 经, 对济 战学 国理 时论 期 商 品 然而中国得而财之经 济 发 。东海则有紫纡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 展的原因作出初步探讨。 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商品经济之发
达由此可见一斑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商品经济 农业 手工业
二、经济学视角下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分析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商品经济是
战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 1、社会分工及所有制的变 更
目的推行的重商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促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它的产 进作用,使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 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 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 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 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 交换的可能。我们知道,商品的基本前提是发生于不同所有权 展,商品生产活跃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成长,形成了 之间的分工。具体来说,商品的直观前提是社会分工,一些人可 那个时代令人关注的明显景观 。以生产出超过自己需要的某种产品,而另一些人需要从别人手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表现 一中得到这些产品,于是发生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也就是说,
分工所导致的生产与需求的对立统一,是商品形成的必须前 1、手工业的繁荣
提,生产和需求二者不可或缺。当然,仅仅有分工并不足以形成 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这一时期的私营手工业有制陶
商品,它的基础是不同所有权的对立。马克思多次讲过,“在古 业、制漆业、编织业、木器制造业、酿酒业、制酱业、屠宰业、矿冶
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这种所有 业等等。其经营形式既有独立的个体家庭手工业生产,也有匠
权的对立可以是私有权之间的对立,也可以是私有权与集团所 师与多个学徒所从事的作坊手工业生产,还有大规模的工场手
有权的对立,或集团所有权之间的对立,正是由于这种对立,产 工业生产。当时个体家庭和作坊手工业生产普遍存在,故出现
品交换才成为可能 。了“百工”阶层。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生产比较少见,往往在开矿、
春秋以前,是一种奴隶制的“工商食官”的格局。工商业严 冶铸、煮盐诸方面才有所发现。战国时期的这种私营手工业构
格控制在官府手中,生产的产品完全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 成,奠定了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格局 。
需要,很少用于交换,即使民间有一些交换,也只不过是“抱布 2、商业城市的出现
贸丝”的原始的物物交换,根本谈不上商品经济。战国时期,社 战国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
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为手 业城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
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 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
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 都”。其中,最为著名的当首推“陶”,被誉为“天下之中”。齐国都
要的产品。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 城临淄也因商业发达而闻名天下。史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
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所谓“百工居肆,以成其 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蹹踘者;临淄之途,
事”,这些手工业者在城里开设作坊,从事独立的手工业生产 。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
第二是所有权。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 高而扬”,其商业发达和繁荣景象跃然纸上 。
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由此才发生了交换行为。战国 3、商品市场的完善
时期出现的这些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春
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他们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 秋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市”的数量明显增加。这时各诸
的商品生产过程。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是由自家销售,或是交给 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市。如《左传》中记载的周“王城之市”,楚国
专门从事贩运的商人去销售。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需 的“蒲胥之市”。甚至出现了“齐桓公宫中七市”的现象。都城以
求的扩大,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货物贩运和销售的商人队 外的其他城邑和城乡之间也都普遍设有市场。但是到了战国时
《当代经济》2014 年第 7 期 38
经 济 生 活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伍。他们有的“居肆列货,以待民来”,在城里开设店铺,销售商业贸易和农业 、工业生产一样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活 品,故被称为“坐贾”;有的“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动。正如司马迁所说: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 其所有,易其所无”,这些被称为“行商”。独立手工业者和商人通之……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的出现,打破了奴隶制时代“工商食官”的格局,为商品经济的 2、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在战国时期的各种农业经济形态中,小农的自给程度最 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低,市场依赖性最强,因此在小农经济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 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交换
时,就会给商品经济提供最有效、最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 商品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战国时期,社
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标志就是铁器的普遍使用。
小农的盛衰决定了市场的盛衰,市场的盛衰决定了国家农 春秋末期就出现了用于农业生产的铁农具。随着冶铁技术的提
业税收形态,因此在小农兴盛的战国时期,我们不仅看到了商 高,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
品经济的繁荣,也看到国家赋税的极大货币化。在整个战国时 面。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水利的兴修,保证了农业生产
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 的顺利进行。哀公 9 年,吴王夫差开凿了运河邗沟,目的是为了
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二致,因此,小农经济 北上争霸,运送军队与军粮,但后来却使运河两岸收获了灌溉
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见表 1),它的盛行 之利。除此之外,魏国开通了鸿沟、建造引漳水溉邺的工程,齐
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赵魏在黄河两岸修建堤防,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等,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运交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表 1 战国时期齐国独立自耕农与拥有土地 公顷数量统计
土地数 牛耕的采用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 0.5—1 1—4 4—10 0.5 公顷 10 公 人数 合计 公顷 公顷 公顷 以下 顷以上 与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垦了大片荒地,保证了 年代
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作 公元前 403 年 29 12 29 15 7 92 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为商品交换提供 公元前 378 年 96 10 37 5 1 149 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 注 : 资 料 来 源 : 黎 翔 凤 : 管 子 校 注 [M]. 北 京 : 中 华 书 局 , 与此同时,尽管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民 2009。 : 仍然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参加交换。因为他们必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依托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战国时期 从外界获得盐、铁等自己不能生产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也必须
的商品经济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首先从经济学中的社会 从市场得到货币以支付国家的税收。因此,尽管农民生产的基
分工和所有权的角度分析了战国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和必要 本目的是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不是主动、积极的商品生产者,但
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战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作出探 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用于交换,而仍然保留
讨。其一,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商人的身 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可知,总供给与总需
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 求的增加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向右移动,商品市场在资源
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小农经 配置的作用下达到了新的平衡,但是交易次数相较过去更加频
繁,从侧面反映出商品交换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 济的盛行推动者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 繁荣。 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
三、战国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直接原因分析 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差别,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
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 1、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济的繁荣。战国时期诸侯国实行的重商政策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提
供了重要政治保障。重商政策,是指统治者出于政治和经济目 的,采取的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战国时期诸 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 【参考文献】
以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1] 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7.
随着战国时期的“通商宽农”政策的实施及各国之间互通[2] 孟子 [M].北京:中华书局,1983.
有无的社会需要,商业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6. 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细分,加之生产活动所具有 [4]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77. 的很强的区域性,客观上也要求商品交换存在,“以其所有易其 [5]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 版社,1985. 所无”,使“四民”之间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 [6] 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要,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延续。在重商主义的政策下,农民不 [7] 杨伯良: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 [8] 胡如雷:中国之财政 与税收[M].北京:三联书店,2007. 械器易粟”,农民和手工业者各自可以自己的劳动产品通过市 [9] 杜布:商品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场交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且,战国时期商人的身份得 [10] 程念棋:论中国古代 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J].史林,2005:4:. 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 :责任编辑:张琼芳: 业贸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
《当代经济》2014 年第 7 期 39
范文二: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权威资料]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
【摘要】 战国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广阔,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和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富商大贾。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对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商品经济 农业 手工业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商品经济是战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推行的重商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使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活跃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成长,形成了那个时代令人关注的明显景观。
一、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表现
1、手工业的繁荣
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这一时期的私营手工业有制陶业、制漆业、编织业、木器制造业、酿酒业、制酱业、屠宰业、矿冶业等等。其经营形式既有独立的个体家庭手工业生产,也有匠师与多个学徒所从事的作坊手工业生产,还有大规模的工场手工业生产。当时个体家庭和作坊手工业生产普遍存在,故出现了“百工”阶层。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生产比较少见,往往在开矿、冶铸、煮盐诸方面才有所发现。战国时期的这种私营手工业构成,奠定了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格局。
2、商业城市的出现
战国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其中,最为著名的当首推“陶”,被誉为“天下之中”。齐国都城临淄也因商业发达而闻名天下。史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其商业发达和繁荣景象跃然纸上。
3、商品市场的完善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春秋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市”的数量明显增加。这时各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市。如《左传》中记载的周“王城之市”,楚国的“蒲胥之市”。甚至出现了“齐桓公宫中七市”的现象。都城以外的其他城邑和城乡之间也都普遍设有市场。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市”的建立已经成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所有“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以及东西南北的土特产品,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更广,“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纡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商品经济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二、经济学视角下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分析
1、社会分工及所有制的变更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我们知道,商品的基本前提是发生于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分工。具体来说,商品的直观前提是社会分工,一些人可以生产出超过自己需要的某种产品,而
另一些人需要从别人手中得到这些产品,于是发生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也就是说,分工所导致的生产与需求的对立统一,是商品形成的必须前提,生产和需求二者不可或缺。当然,仅仅有分工并不足以形成商品,它的基础是不同所有权的对立。马克思多次讲过,“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这种所有权的对立可以是私有权之间的对立,也可以是私有权与集团所有权的对立,或集团所有权之间的对立,正是由于这种对立,产品交换才成为可能。
春秋以前,是一种奴隶制的“工商食官”的格局。工商业严格控制在官府手中,生产的产品完全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很少用于交换,即使民间有一些交换,也只不过是“抱布贸丝”的原始的物物交换,根本谈不上商品经济。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所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这些手工业者在城里开设作坊,从事独立的手工业生产。
第二是所有权。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由此才发生了交换行为。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些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他们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是由自家销售,或是交给专门从事贩运的商人去销售。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扩大,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货物贩运和销售的商人队伍。他们有的“居肆列货,以待民来”,在城里开设店铺,销售商品,故被称为“坐贾”;有的“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些被称为“行商”。独立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出现,打破了奴
隶制时代“工商食官”的格局,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标志就是铁器的普遍使用。春秋末期就出现了用于农业生产的铁农具。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水利的兴修,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哀公9年,吴王夫差开凿了运河邗沟,目的是为了北上争霸,运送军队与军粮,但后来却使运河两岸收获了灌溉之利。除此之外,魏国开通了鸿沟、建造引漳水溉邺的工程,齐赵魏在黄河两岸修建堤防,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运交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牛耕的采用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垦了大片荒地,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尽管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民仍然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参加交换。因为他们必须从外界获得盐、铁等自己不能生产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也必须从市场得到货币以支付国家的税收。因此,尽管农民生产的基本目的是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不是主动、积极的商品生产者,但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用于交换,而仍然保留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可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增加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向右移动,商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作用下达到了新的平衡,但是交易次数相较过去更加频繁,从侧面反映出商品交换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三、战国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直接原因分析
1、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战国时期诸侯国实行的重商政策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重商政策,是指统治者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采取的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以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随着战国时期的“通商宽农”政策的实施及各国之间互通有无的社会需要,商业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细分,加之生产活动所具有的很强的区域性,客观上也要求商品交换存在,“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使“四民”之间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延续。在重商主义的政策下,农民不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器易粟”,农民和手工业者各自可以自己的劳动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且,战国时期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贸易和农业、工业生产一样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正如司马迁所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2、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在战国时期的各种农业经济形态中,小农的自给程度最低,市场依赖性最强,因此在小农经济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时,就会给商品经济提供最有效、最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小农的盛衰决定了市场的盛衰,市场的盛衰决定了国家农业税收形态,因此在小农兴盛的战国时期,我们不仅看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看到国家赋税的极大货币化。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二致,
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见表1),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依托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首先从经济学中的社会分工和所有权的角度分析了战国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战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作出探讨。其一,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者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差别,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7.
[2]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 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杨伯良: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胡如雷: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北京:三联书店,2007.
[9] 杜布:商品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 程念棋: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J].史林,2005(4).
(责任编辑:张琼芳)
文档资料: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中超联赛转播合同的法律分析及合同主体的权益保障 旅游开发对社区影响的研究进展 专科医院绩效管理的实践与分析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规定 促进物流园区进一步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探讨 不必为超级大脑点赞 浅谈“幼小衔接”中大班幼儿习惯的培养 卡帕多奇亚乘热气球漫步外星球 完善幼儿生活常规管理有效策略 从《夏妍的秋天》看当下都市人的价值取向 初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提高新教师师幼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以生为本激扬鲜活教学生命力 浅谈幼儿园与家庭合作之亲子共读 规避“邪僻事”效行《弟子规》 让心灵在美好的意境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范文三: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初探
【摘要】 战国时期,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繁荣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主要表现在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广阔,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和拥有雄厚商业资本的富商大贾。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本文结合相关经济学理论,对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作出初步探讨。 【关键词】 战国时期 商品经济 农业 手工业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商品经济是战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诸侯国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推行的重商政策对商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使商品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活跃起来,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成长,形成了那个时代令人关注的明显景观。 一、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表现 1、手工业的繁荣 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这一时期的私营手工业有制陶业、制漆业、编织业、木器制造业、酿酒业、制酱业、屠宰业、矿冶业等等。其经营形式既有独立的个体家庭手工业生产,也有匠师与多个学徒所从事的作坊手工业生产,还有大规模的工场手工业生产。当时个体家庭和作坊手工业生产普遍存在,故出现了“百工”阶层。大规模工场手工业生产比较少见,往往在开矿、冶铸、煮盐诸方面才有所发现。战国时期的这种私营手工业构成,奠定了中国古代私营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基本格局。 2、商业城市的出现 战国时期,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繁荣的商业城市。“燕之涿、蓟,赵之邯郸,魏之温轵,韩之荥阳,齐之临淄,楚之宛、陈,郑之阳翟,三川之二周,富冠海内,皆为天下名都”。其中,最为著名的当首推“陶”,被誉为“天下之中”。齐国都城临淄也因商业发达而闻名天下。史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其商业发达和繁荣景象跃然纸上。 3、商品市场的完善 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春秋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市”的数量明显增加。这时各诸侯国的都城都设有市。如《左传》中记载的周“王城之市”,楚国的“蒲胥之市”。甚至出现了“齐桓公宫中七市”的现象。都城以外的其他城邑和城乡之间也都普遍设有市场。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市”的建立已经成为普遍,商品种类更为丰富,所有“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以及东西南北的土特产品,在中原市场上都可以买到。商品交换的地域范围更广,“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纡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商品经济之发达由此可见一斑。 二、经济学视角下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分析 1、社会分工及所有制的变更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基础。因为社会分工,才提出了进行交换的要求,也才有了进行交换的可能。我们知道,商品的基本前提是发生于不同所有权之间的分工。具体来说,商品的直观前提是社会分工,一些人可以生产出超过自己需要的某种产品,而另一些人需要从别人手中得到这些产品,于是发生交换,产品转化为商品。也就是说,分工所导致的生产与需求的对立统一,是商品形成的必须前提,生产和需求二者不可或缺。当然,仅仅有分工并不足以形成商品,它的基础是不同所有权的对立。马克思多次讲过,“在古代印度公社中就有社会分工,但产品并不成为商品”。这种所有权的对立可以是私有权之间的对立,也可以是私有权与集团所有权的对立,或集团所有权之间的对立,正是由于这种对立,产品交换才成为可能。 春秋以前,是一种奴隶制的“工商食官”的格局。工商业严格控制在官府手中,生产的产品完全是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的需要,很少用于交换,即使民间有一些交换,也只不过是“抱布贸丝”的原始的物物交换,根本谈不上商品经济。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了满足多方面的需求,生产者便必然要相互用自己生产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生产而又需要的产品。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所谓“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这些手工业者在城里开设作坊,从事独立的手工业生产。 第二是所有权。它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前提。因为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由此才发生了交换行为。战国时期出现的这些以生产商品为主的私营手工业者和专门从事商品经营的商人阶层,他们的生产过程就成为以直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过程。他们生产的产品,或是由自家销售,或是交给专门从事贩运的商人去销售。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扩大,又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货物贩运和销售的商人队伍。他们有的“居肆列货,以待民来”,在城里开设店铺,销售商品,故被称为“坐贾”;有的“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这些被称为“行商”。独立手工业者和商人的出现,打破了奴隶制时代“工商食官”的格局,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的繁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标志就是铁器的普遍使用。春秋末期就出现了用于农业生产的铁农具。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战国时期,铁器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铁制工具的广泛使用,有利于水利的兴修,保证了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哀公9年,吴王夫差开凿了运河邗沟,目的是为了北上争霸,运送军队与军粮,但后来却使运河两岸收获了灌溉之利。除此之外,魏国开通了鸿沟、建造引漳水溉邺的工程,齐赵魏在黄河两岸修建堤防,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水运交通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牛耕的采用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一些大型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生产技术的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开垦了大片荒地,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为商品交换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与此同时,尽管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农民仍然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参加交换。因为他们必须从外界获得盐、铁等自己不能生产的生活和生产用品,也必须从市场得到货币以支付国家的税收。因此,尽管农民生产的基本目的是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不是主动、积极的商品生产者,但为了自己的生存,必须拿出一部分产品用于交换,而仍然保留一部分产品投入市场。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可知,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增加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均向右移动,商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作用下达到了新的平衡,但是交易次数相较过去更加频繁,从侧面反映出商品交换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三、战国商品经济突出发展的直接原因分析 1、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战国时期诸侯国实行的重商政策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重商政策,是指统治者出于政治和经济目的,采取的有利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为求得生存与发展,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以发展经济,巩固统治。 随着战国时期的“通商宽农”政策的实施及各国之间互通有无的社会需要,商业活动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细分,加之生产活动所具有的很强的区域性,客观上也要求商品交换存在,“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使“四民”之间和地区之间互通有无,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延续。在重商主义的政策下,农民不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器易粟”,农民和手工业者各自可以自己的劳动产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且,战国时期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贸易和农业、工业生产一样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正如司马迁所说:“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2、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在战国时期的各种农业经济形态中,小农的自给程度最低,市场依赖性最强,因此在小农经济占据社会经济主导地位时,就会给商品经济提供最有效、最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市场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 小农的盛衰决定了市场的盛衰,市场的盛衰决定了国家农业税收形态,因此在小农兴盛的战国时期,我们不仅看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也看到国家赋税的极大货币化。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二致,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见表1),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主要依托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对战国时期的商品经济发展进行初步的探讨。文章首先从经济学中的社会分工和所有权的角度分析了战国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主要对战国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作出探讨。其一,重商政策推动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使得商人的身份得以确认,并取得了与士、农、工同等的社会地位,其所从事的商业贸易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小农经济的盛行推动者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在整个战国时期,自耕农始终是农业领域主导性的生产者,而佃农除了需租种地主土地外,其经营模式与自耕农并无差别,因此,小农经济在这个时期仍然是社会主导性的经济类型,它的盛行必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繁荣。 【参考文献】 [1] 国语[M].上海:上海书店,1987. [2] 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76. [4] 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5] 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6] 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 [7] 杨伯良: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胡如雷:中国之财政与税收[M].北京:三联书店,2007. [9] 杜布:商品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 程念棋: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J].史林,2005(4). (责任编辑:张琼芳)
范文四:转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原因及状况
转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原因及状况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http://www.docin.com/ljk99
战国时期经济发展原因:[思路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大变革时期。随着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奴隶社会的井田制逐渐瓦解,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放。
[解题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方面:春秋时期铁器开始使用;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使用,标志着生产力显著提高.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得到推广,农业生产获得进一步发展.战国时期,农民重视使用肥料,注意选种,因地制宜和适时耕种.各国都兴修了水利工程,秦国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2.手工业方面:春秋时期,我国已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年.战国时期,冶炼业已有相当规模.战国时期,煮盐业,纺织业,漆器制造业都有显著进步.
3.商业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和城市兴盛起来,一些诸侯国的都城逐步成为新封建城市.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前提:奴隶制逐渐瓦解,各国通过变法,相继确立了封建制度
农民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提高,生产的积极性提高(生产关系的反作用)
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战国经济发展状况:魏国李悝变法
魏国在战国初年魏文侯当政时(公元前445年~前396年),任用李悝为相,进行变法。李悝变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其一、废除奴隶主官爵世袭制,根据功劳和能力选拔官吏,使地主阶级的代表得以牢固地掌握政权。
其二、推行"尽地力之教"。其具体措施是:规定每亩地的标准产量为一石五斗,要求农民"治田勤谨",达到每亩增产三斗;同时杂种各种粮食作物,并充分利用空闲土地,植树种桑,多种瓜果蔬菜。目的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封建政权的田租收入。
其三、实行"平籴法"。年成好时,政府以平价购入粮食,灾年再以平价出售,以平衡粮食价格,防止商人垄断粮价,稳定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的经济基础。
其四、李悝作《法经》六篇。这是一部保护封建制度的法典。这部《法经》不仅集以前各国法律之大成,而且是秦汉法律的张本,所以李悝被列为战国时代法家的始祖。
吴起改革
魏文侯还派吴起改革军事制度。吴起对士兵进行严格的挑选、训练和考核。凡考核及格者,免去一家徭役,并奖给田宅。
吴起还根据士兵的不同特点,对军队采取新的编制,以便在战争时根据敌军以及地形的特点,交互使用或者互相配合使用这些军队,使每个士兵的优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吴起在魏国创立的这套军事制度,后人称"武卒制"。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命吴起伐秦。吴起指挥魏军一举攻下秦国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在那里设立了西河郡。
李悝变法的结果,使魏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地主政权日益巩固,国力逐渐强大,成为战国初年一个强盛的封建国家。
楚国吴起变法
楚国是战国初期领土最大的国家。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国力衰弱。公元前402年,楚声王因暴虐被杀。其子楚悼王即位后,接连遭到魏、赵、韩等国的进攻。公元前391年,魏、赵、韩又伐楚,再败楚军于大梁、榆关,楚丧失大片土地。面对着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楚悼王很想进行政治改革。就在这时,吴起因在魏国遭到排斥而来到楚国。公元前382年,楚悼王任命吴起为令尹,主持变法。
吴起变法基本上承袭了李悝在魏国实行的办法,它的主要内容如下:
其一、凡是封君传到第三代时,就收回其爵禄;废除公族中疏远者的特殊待遇,把一些旧贵族迁移到荒凉的地区。这就从政治上和经济上削弱了旧贵族的势力。
其二、精简无关紧要的官职,削减过高的官吏俸禄,把节省下的经费用来训练战士。
其三、整顿吏治,要求官吏"私不害公",不计毁誉,一心为地主政权效力。打击旧势力
吴起变法沉重地打击了楚国的旧贵族,加速了楚国封建化的进程,使其国力迅速强盛。公元前381年,赵国遭到魏国的进攻,求救于楚。楚国派兵攻魏救赵,大败魏军。
但是就在对魏战争胜利的这一年,楚悼王病死。楚国旧贵族乘机作乱,围攻吴起,吴起逃避在楚悼王的尸体旁,贵族用乱箭射杀吴起,同时射中了悼王的尸体。
楚悼王之子楚肃王即位后,按楚国法令,将加兵于王尸者罪及三族,这样就打击了旧势力的凶焰。
秦孝公求贤
秦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公元前408年实行"初租禾",标志着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秦献公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后来商鞅变法作了准备。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秦孝公痛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继承献公的事业,进行改革。他下令"求贤",注意选拔人才。就在这时,商鞅从魏国来到秦国。
商鞅(约公元前390年~前338年),原是卫国破落贵族的后裔,姓公孙,名鞅,也叫卫鞅,后因在秦变法有功,封为商君,所以历史上称为商鞅。他入秦后,通过景监得见秦孝公,以"强国之术"说服了孝公。
商鞅变法主要内容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1)用法令形式废除了奴隶制的井田制,即"开阡陌封疆"。具体说,就是把原来井田的"封疆"统统破除,重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就从法律上维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军功,建立军功爵制。规定军功以在前线斩得敌人的多少来计算,斩敌人甲士首级一颗的赏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庶子一人。杀敌越多,赏赐越厚。根据"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建立了一套军功爵制,按爵位高低授与种种封建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服劳役的"庶子"和担任一定的官职等,爵位高的还可以得到三百家以上的"税邑"以及减刑的特权。
变法还规定国君的宗族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公族的属籍,不能享受贵族的特权。按军功爵制,人的政治地位要由有无军功来决定,这对旧贵族是个沉重的打击;而对于当时新兴的地主阶级来说,则产生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3)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鞅认为农业是"本业",是国家富强的基础;而把商业和手工业称为"末业"。为了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源,商鞅规定凡是努力经营农业生产,多缴纳租税的,免去其本身的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怠惰以
致贫穷而交不起租税的农民,没收为官府的奴婢。商鞅还采取加重关市的商品税,不许商人贩卖粮食,商人的奴仆必须服徭役等措施,迫使商人弃商归农。
(4)普遍推行县制。商鞅在没有建立县的地方把许多乡、邑、聚合并成县,一共新建了31个县,每县设置了令和丞等官职来掌握全县政事,使县成为直属于国君的地方组织,加强了中央集权。
(5)建立什伍连坐制。规定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彼此有相互纠察告发"奸
的责任,不告发"奸人",要处以腰斩的刑罚,告发"奸人"的可与斩敌同赏。人"
如果一家藏"奸",什、伍要同罪连坐。这种连坐法,主要目的在于防范人民群众的反抗。
(6)统一度量衡。商鞅颁布了标准的度量衡器。现在存世的"商鞅方升",就是当时颁布的一件标准量器。
商鞅所采取的以上改革措施,目的是破除奴隶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度,从本质上说这是一场地主阶级的政治革命。但由于商鞅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自始至终遭到很多贵族的反对。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宗室多怨鞅"。于是,商鞅被"车裂"而死。
不过,由于变法内容符合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加上新法已推行多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的成功,使原来比较落后的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时最先进的强国,为统一六国打下了基础。
封建制发展
除以上几国外,战国其他各国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如韩昭侯、赵烈侯、齐威王等也进行了改革。
各国的变法运动,实际上是一场封建化运动。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奴隶主贵族,保护封建地主阶级,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
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是历史发展中的一大进步。农民比起奴隶来,人身束缚相对减轻,这对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是有促进作用的。
水利灌溉事业
农田水利工程战国初年,魏文侯派西门豹做邺县(故城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的县令。当时漳水泛滥成灾,地方官吏勾结女巫,每年将贫苦少女投入水中,称为"河伯娶妇",借口平息水患,以愚弄人民,搜刮财物。
西门豹至邺,破除了"河伯娶妇"的迷信,动员人力开凿了十二道水渠,引漳水灌溉农田,使漳河由水害变为水利。魏襄王时的邺令史起,继续开渠引漳水灌田,使邺一带盐碱地得到改良。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
在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已经广泛使用,到战国中期,铁器的使用更是空前规模地在各地推广。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全国各地,包括七国的广大地区,都有战国的铁器出土,而且种类、数量大大增加。在河南辉县的战国魏墓中,曾发现58件铁农具,有犁铧、锄、锸、镰、斧等,其中有两个"V"形的犁铧,构造虽然还很原始,但已能起破土划沟的作用。
在河北兴隆县发现了一个战国后期燕国的冶铁手工业遗址,有铸造工具的铁范87件,其中有铁锄铸范、铁镰铸范等。在河南新郑县和登封县的告成镇发现的战国时期韩国冶铁遗址中,有许多原始性的卧式层叠铸范,可知战国时已经发明层叠铸造技术。
从这些考古发现来看,战国时南北各地铁农具的种类和形式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个体生产是封建农业的标志,而个体生产发展的速度,首先决定铁制农具供应的程度。铁农具的普遍使用,给封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精种高产
畜力耕田的推广铁制农具的使用对耕作方法的改进起很大的作用。有了铁犁铧,必然要用畜力来牵引。春秋、战国时代牛耕开始于东方,商鞅变法后,
秦国后来居上,也普遍使用牛耕,当时还开始用马耕田。畜力与铁器的结合给精耕细作提供了条件。
此外,战国时人们已普遍用人或动物的粪便作为肥料。如《孟子?滕文公上》就提到"粪其田";《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等等,都说明施肥已成为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人们已懂得树叶在土中腐烂可以作为肥料,如《荀子?致士》说:"树落则粪本"。当时也已会沤制绿肥。对积肥、施肥的重视,是当时提高农业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手工业规模
个体手工业者逐渐增多。这种手工业者,一部分是由原来官营手工业中的官奴经过斗争解放出来的,一部分是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的。他们独立经营木工、车工、陶工、皮革工、修补工等,从事个体的小生产,有自己的住宅,可以自由迁徙。各行各业通常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地区进行生产,一般是自产自销,谋生比农民容易。
当时还存在豪民经营的大手工业,主要是冶铁业和煮盐业。直接生产者是依附贫民、雇工和奴隶。如猗顿以煮盐起家,魏国的孔氏、赵国的卓氏和郭纵以冶铁致富,他们都是富比王公的暴发户。
官营手工业主要用来满足封建统治者本身的需要,如战争用品和奢侈品等,其规模相当大。在官营手工业的机构中有一套管理组织,直接生产者是官奴、刑徒和征发来的民工,有时还用雇工,即"佣客"。
手工业技术
战国时期,手工业的生产技术有长足的进步。丝织业已能生产罗、纨、绮、锦、绣、绢帛等产品。产品已具有地区特色。齐国的丝织品最出名,产品行销各地,享有"冠带衣履天下"的声誉。
木工所用的工具除斧、凿、锥外,已有画方形的"矩(曲尺)",画圆形的"规(圆规)",弹直线的"绳(墨斗)",测量垂直线的"悬(悬挂的线)",测量水平线的"水(水平仪)"。
战国早期,漆器工艺还是木器业的附属部门,战国中期以后,开始脱离木器业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饮食器具,日用容器,乐器,武器,以至棺材,都要上漆。上漆不仅可以增强器物的防腐性能,而且可以用各色的漆画成各种图像和图案,从而使器物成为工艺美术品。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也有很大的进步。在湖北铜绿山发现的古铜矿遗址证明,当时劳动人民不仅能找到富矿、大矿,而且已能开掘深矿井了。
中国很早就发明制作琉璃(即玻璃)的技术。在西周的墓中已发现琉璃管和琉璃珠,经过化验,这是一种低熔点的含有铝、钡的玻璃,和西方的钠钙玻璃不同。在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了大量用琉璃制成的璧、珠及兵器上的剑首、剑珥、印玺等,证明战国时制作琉璃的水平已有显著提高。这也否定了过去认为中国最早的琉璃是从罗马传入的观点。
金属货币的流通
春秋晚期,适应民间商业的勃兴,出现了金属货币,即铸币。战国时期货币的流通量则逐渐增大。当时的货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铜币,另一类是金币。铜币从造型上分有四种:
形状像刀的叫刀币,流通于齐、燕等国;
形状像铲的叫布币,流通于韩、赵、魏等国;
圆形圆孔或方孔的叫圜钱,流通于秦国和东周、西周等地;
形状像贝壳的叫铜贝,也叫蚁鼻钱,流通于楚国。
楚国还铸有金币叫"郢爰",爰是在扁平的金版上打出一块块的金印,金印文字为"郢爰",使用时从大版上切下,依重量定其价值。后来还发现有"陈爰"。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资料由豆丁若莲文档搜集
更多文档请点击http://www.docin.com/ljk99
范文五:战国时期的战争 战国时期战争年表
战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周定王十四年至十六年(公元前455—前453年) 晋阳之战
周威烈王七年至十八年(公元前419—前408年) 魏攻秦河西之战
周威烈王十八年至二十年(公元前408—前406年) 魏灭中山之战
周赧王八年至十九年(公元前397—前296年) 赵攻中山之战
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 阴晋之战
周烈王七年(公元前369年) 浊泽之战
周显王三年至四十七年(公元前366年—前322年) 秦收复河西之战
周显王十五年至十六年(公元前354—前353年) 桂陵之战
周显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1年) 马陵之战
1
周慎靓王三年至秦王政六年(公元前318—前241年) 合纵攻秦之战
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 函谷关之战
周慎靓王五年(公元前316年) 秦灭巴蜀之战
周赧王三年(公元前312年) 秦楚丹阳、兰田之战
周赧王七年(公元前308年) 宜阳之战
周赧王十四年(公元前301年) 垂沙之战
周赧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3年) 伊阙之战
周赧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73年) 华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 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六年至五十八年(公元前259—前257年) 邯郸之战
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 鄗代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 燕攻齐之战
周赧王三十年(公元前284年) 济西之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公元前284—前279年) 即墨之战
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 黔中之战
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公元前279—前278年) 鄢郢之战
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 阏与之战
周赧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64年) 陉城之战
2
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247年) 河外之战
赵悼襄王元年(公元前244年) 赵破匈奴之战
秦王政六年(公元前241年) 蕞之战
秦王政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公元前236—前221年) 秦灭六国的战争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 肥之战
秦王政十五年(公元前232年) 番吾之战
秦王政十六年至十七年(公元前231—前230年) 秦灭韩之战
秦王政十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9—前222年) 秦灭赵之战
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前222年) 秦灭燕之战
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223年) 秦灭楚之战
秦王政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秦灭魏之战
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秦灭齐之战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3
4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