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图片 农村老人生活现状
我们的父辈,曾见证了新中国是如何推翻了万恶的旧社会,也经历了十年浩劫,啃过树皮,吃过草根,用观音泥填过肚子。他们用曾经厚重的肩膀载动了历史的进程,如今一路风尘,一路艰辛的走来,跨过了新千年,大多已年过花甲。在全民大话小康的当今,人们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可在僻远的农村,当年历史的功臣们过得怎样了呢,
随着改革的推进,以前的黑土地再也留不住大山里年轻的农民,于是大批的空巢老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种地”依然是主要的生活来源
由于老人们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他们是没有退休年龄的。曾饱受饥饿折磨的老人们哪忍心让良田荒芜,于是子孙们废弃的田地又拾掇起来,他们总是早出晚归,辛勤的挥洒汗水,
1
精心侍候那几亩薄田,养两头肥猪,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指望。每每问及他们为什么这把年龄了还这么劳累,他们总会笑笑说“习惯了,庄稼人闲不住。再说不做吃啥子钱哪来,这比以前好过多了,以前想种地都没得种。现在好了,政府不但把地划给我们,还不让我们交公粮。我们现在想种多少就种多少,没啥压力了。”问他们为什么不和子女一起生活,他们则会说“儿女也不容易,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们给他们守住家,照顾到孙子,他们在外才没有后顾之忧,回来也有个落脚处。”多么厚道的老人~在我看来,年过花甲依然顶着严寒酷暑在田间劳作,该是多让人痛心的事,可老人们却过得那么坦然。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人们早就习惯一事当前,把投入与产出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老人们为了减轻子女和社会的负担,无私的奉献了大半生,无怨无悔, 还以一颗感恩的心对社会对政府。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足以让我们这些自以为满腹经纶的人汗颜。
二看病难
农村老人苦点累点他们都豪无怨言,最怕的就是生病。一年卖两头肥猪是他们主要的收入,进一次医院恐怕就要耗费掉
2
一头肥猪的钱,那才叫他们心疼。于是小病小痛就拖,能忍则忍。实在拖不得了,他们就去乡村医生那里抓点药。要是谁家的子女让老人去医院看病花掉上千的钱,这一定会让其他老人羡幕他命好,子女有钱有孝心。如果老人得了重病,绝大部分老人都会选择放弃治疗。他们心痛子女们离乡背井,肩担背磨才挣来的几个辛苦钱,体谅子女的难处。
农村老人享受的福利实在太少,没有养老金,也没有医保,更没有什么机构每年给他们做做体检,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养老只能依附于子女。可农村子女上有老下有小,在外挣钱也不容易,一些原本可以预防的病就这样被耽误了。
三文化生活贫乏
由于老人们多不识字,无法看书看报,电视是他们唯一的娱乐方式。尤其是空巢老人,电视就是他们的生活伴侣。赶集是老人们乐此不彼的事,只有在赶集天才会感觉到热闹,累了几天也出来放松放松,和熟人聊聊,再看看街上花里胡哨的东西。要是遇到节日哪里搞活动,老人们定会大老远跑去看稀奇。可更多的时候,老人们只能守着老屋,伴着黑夜,过着清贫清净但并不清闲的日子。在经济腾飞的今天,还有一些老人一辈子没走出过他们的乡镇,没坐过汽车,没见过
3
火车,坐飞机是他们根本就不敢有的奢望。
四居住条件差
老人们多半是住以前的老屋,一到冬天四面通风,无法御寒。遇到下雨天,总会出动家里的盆盆碗碗接雨。夏天最烦人,蚊虫嗡嗡叫着肆意横飞,上厕所得拿着扇子赶蚊子,否则几分钟会让你的屁股长满疙瘩。没有空调,实在太热了,老人们只能在院坝里吹吹凉风露宿一晚。遇到干旱,他们还得半夜起来去唯一能出水的井里抢水喝??
走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的社会早已突飞猛进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大幅度改善。政府积极出台各种惠民政策,如帮助农民找水源,解决喝水问题,办讲座科技支农等,尤其是政府免征农民各种税收和公粮,彻底废除了延续了几千年的农民纳税制度,这不能不
说是一项厚泽民生的伟大举措,也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怀体恤。如果我们的政府能逐步完善农村的福利制度,多设几个敬老院,同时降低入院门坎,增设农村医保制度和养老金制度,增强乡镇医院人力物力投资管理力度。加大对农村集约化建设,招商引资,大力扶持农民在家乡创业,
4
改变农村原始的自给自足农耕状态。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5
范文二:农村老人生活现状的调查
赣南医学院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对农村老人生活现状的调查 姓名:曾祥萍
学号:200910308的、
专业:临床专业
班级:2009级临本四班
调查时间:2011年八月
指导老师:郭起浪
就农村老人生活现状这个问题,我利用暑假时间对自己所在的邻近村庄进行了了相关的调查走访,结果令人很心寒~
老有所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为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让他们安享晚年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全国人大代表、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调研员陈春平建议,对全国65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左右的最低生活保障费用。
首先,严格确定对象。由社会保障部门牵头,财政、民政、统计等部门以及乡镇干部配合,对各乡镇农村65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摸底,然后由农户申请,乡村张榜公布,最后由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再交乡镇张榜公布。其次,加强管理监督。一要确保低保金如数进入专户,保证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二要规范低保的申请、审核、审批、公示、资金发放、审计等;三是积极推行低保金社会化发放工作。社保部门要与有关银行进行协商,推行“一人一卡”,让广大农村老人能及时领到低保金。(摘自大江网)
``如果这项创举能够在农村得到实行的话,将使农村老人的福音~~ 爷爷奶奶这一辈的人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相反,咱**应社会的需要,鼓励生育来带动社会的繁荣,加上本来就根生蒂故的传统思想—人丁兴旺,家族才兴旺。于是中国人口就像大树一样开枝散叶 。成就了中国14亿人口的惊人数字~截止2004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占全国总人口的35%以上,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随之而来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养老,社会救济,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已严重威胁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城里,大多数人是有工作的,他们退休后可以拿退休工资。生病了可以享受医疗保险。而在农村,据我调查的人中,只有三五几个人有退休金。有一个以前是粮管所的,有一个以前是矿山上的工人。而大多数人是没有退休金的。没有经济来源的他们靠儿女逢年过节给点钱。但是这三五几十又有什么用呢~逢年过节给小孩的赏钱都不够更别说看病什么的了。所以老人大多数都是小病不看,非得到了住院的地步才上医院。
现如今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只要交一二十元钱在乡县级医院看病分别可以报销70%-80%,这为农村老人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这也仅限于“非看不可”的病。因为他们没有经济来源,都不舍得花钱。
一,就小病而言,当农民经常不生病时,觉得个人出资的那部分浪费掉了,于是会逐渐丧失参加合作医疗的动力。
二,从大病来说,由于农村内部也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那些贫穷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医院就诊,能够报销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们依然无力偿付,所以这些贫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当然对于那些富裕的家庭而言,这是给他们提供了实在的优惠。所以从大病的角度来看,不但新型合作医疗没有解决农村内部贫困家庭的医疗问题,反而使得他们与富裕农民家庭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进一步加剧了农村的贫富差距。
三,农村现在呈现的状况是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农村呈现出大量的空心村。当这些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们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这样来说,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没有得到实惠,这会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当他们得了大病时,由于打工所在地路途遥远,甚至有些急性病时,他们去大型的医院就医,也无法享受到新型合作医疗的优惠。因为,
新型合作医疗规定了,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需要在定点的市县,乡镇的医院去就医报销。所以从农村目前大规模的农民工外出打工的角度来看,也出现了重大问题。
农村老人年轻的时候,个个都是很能吃苦耐劳的。他们说年轻的时候上山砍柴,干重体力活都是家常便饭。其中有一个人我们常称她为打盹神人。他只要一闲下来坐着就就不停地打盹。听说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勤劳,操劳了一辈子,现在怕是闲不下来了。他说:“一闲下来就发慌,这就是天生的劳碌命啊~”其实在农村,像他这样的不少见。年轻的时候含辛茹苦的把儿女养大,等儿女成家立业了,他们又开始带孙子孙女了。儿女出外打工,他们就在家带着小孩,种着家里的田。替他们解决了"后顾之忧”。这样的日子直到他们70多岁了,实在干不动了,于是终于闲下来了。但是一身的慢性病也积累下来了。现在老人什么做不了了,成为了儿女的负担,条件好一点的也能接受,只要没什么大病。生活拮据一点的就只能负担老人的吃饭问题了。情况更糟的就是让老人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了。也许你会觉得儿子多了,老人这时候就不用愁了吧~正好相反,儿子越多的,在农村更实过得可怜。谁都不愿意多出一点粮油,觉得自己多出了就亏了。为了公平起见,只要老人还可以动手做饭,就让他们自己起锅。实在年纪大了就轮的去,一家吃一个月。往往,老人不愿意这么看人脸色吃饭。他们宁愿自己孤独的过着自己的日子,图个自在
有儿子的还可以指望吃上饭,只生了女儿的条件就更不好了。女儿只能顾及老人的一时所需。女儿不太可能把老人接过去住老人也不愿意住过去。这就难怪农村的人在怎么都想要生一个儿子得了。有一个老人80多岁了,女儿远在他乡,也意识做了奶奶的岁数了。老人冬天冷得厉害,女儿就为她买了一床电热毯。不知是产品劣质还是怎么的,老人第二天就被烧死了。但是没人及时知道他死了?好几天后,邻居才觉得不对劲,好几天没见他烧火做饭了。心想就是病了也的做饭那。开门一看竟然躺在床上死了~人们就怕这一天怕自己老了儿女都不在身边,连口水都喝不上,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农村老人都过着这样的日子,也有家庭条件好一些的,儿女孝顺的,他们也能过上相对清闲的日子。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在农村,大部分人都是外出打工,他们的工资微薄,而现在的教育经费又那么昂贵。家里只要有一个读大学或高中的,他们就很拼命的赚钱,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无暇顾及老人。
在农村还有一种现象,那就是如今社会很常见的空巢现象。很多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年迈的老人们就留在农村。他们住在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差的乡下,既要自己从事生产劳作,又要自己解决衣食住行,子女又不在身边,一旦有病就没人照顾。生活寂寞,精神孤独,严重缺乏心理慰藉,或者无人管,死后无人埋的恐惧特别强烈。
空巢老人们留守农村,是不可避免的实际状况。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众多农村青壮年劳力离开乡村进城市谋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基于城市生活方式与农村有很大的不同,住惯了农村的老人很难适应城市生活;加之进程的农民工生活和收入不定,也难以带着老人进城共同生活,绝大多数老人自然选择了留在农村.把年迈的父母留在乡村,进城务工的青壮年并不放心,他们牵肠挂肚,惦念父母的身体和生活,操劳着父母的孤独和寂寞。然而,他们的选择只能是无奈。
这种困窘迫切需要引起重视。关注农村控操老人,让他们得以安度晚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破解的重要课题,也是让一亿多进城农民工在城市安心发展支付的重要前提。在政策层面,需要制定出台一系列有关农村老人生活、就医、出行、娱乐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是老人们物质生活有保障,精神生活不空虚,大病小病能医治,事大事小有人管。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实际,需要适当加大对农村医疗、保险等资金投入,提高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的报销、补助额度。鉴于许多老人还需在农田里劳作,乡村组织要积极组织换工组互助组,加强农业机械调度和组织,帮老人门减轻劳作强度。在法律层面,需要保障老人们的合法权益。及时撤离那些不管、遗弃老人的问题,坚决打击侵害、伤害老人和老人的事,确保党的优惠政策濮阳观瀑找到每个老年人。
物质上都这么贫穷更别提精神上了。当城里老人在广场上扭着舞健身的时候,他们看着看不太懂懂得电视剧。当城里老人在打麻将的时候,他们在给孙子孙女洗衣做饭。
农村老人的生活现状着实让人堪忧心寒。只有政府从制度和法律上给与保障,要求全社会营造和形成一种尊老的社会文化背景,继承发扬优良的尊老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减轻他们的教育负担。只有这样,农村老人或许才能从受了一辈子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
范文三: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推荐】
一、问题的提出
大年初一去拜年让我看到非常揪心的一幕, 我的邻居奶奶独自一 人在家连上厕所都非常的困难, 我的妈妈帮了她。 这时我才想起她的 子女都在外地打工没有回家过年, 老人患有轻微的偏瘫, 行动很不方 便。这时一个流行很久的词语进入我的脑海 “ 空巢老人 ” ,作为农村的 空巢老人,他们没有退休工资,没有保姆,没有好的居住场所,甚至 一些空巢老人还带着一些留守儿童一起生活。 想到这些我产生了调查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的一个想法。
二、调查过程和研究方法
(一 ) 调查过程:
我们确定了这一调查问题之后, 首先上网搜索了空巢老人的相关 材料,然后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并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有效的调 查。具体步骤:
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当前社会空巢老人的现状。
2、对学校周边几个村的村委领导干部、村民、空巢老人进行问 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大家各抒己见,提出改进农村空巢老 人生存现状的有关建议,并完成调查研究报告。
(二 ) 调查方法:
1、个别访谈法。向村委有关干部、部分村民了解空巢老人的生 存情况。
2、问卷法。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3、实地观察法。到空巢老人家里进行实地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空巢老人日常生活单调,生活拮据,生活环 境恶劣, 特别是一些年龄大的和无儿女的老人居住在以前烘烤烟叶的 土坯房中,生活相当困难, 家里没有像样的摆设,吃饭和穿衣都很困 难。面对着这一社会现实, 空巢老人们需要社会很大的关注,需要周 围好心邻居的帮助, 更重要的是国家要予以重视以及儿女们要尽到孝 心,去关心照顾这些老人。
(一 )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急需要关注
大多数老人不能跟子女生活在一起, 而且老人们一般都对子女报 喜不报忧, 很多子女并不知道自己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不易, 于是安全 问题就需要更加的关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就医观念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 劳累了一辈子的农村老人身体 出现了各种疾病,但是大多数老人对此不加以注意,不能及时就医, 而是秉着能忍则忍的态度, 等到忍不下去时才去医院, 而这时病情多 半加重或恶化,增加治疗的难度。防火安全问题 :由于老人的受自身 行动能力的限制, 而且空巢老人家庭的特殊性, 特别是在冬天农村采 用煤炭取暖和用电热毯之类的电器, 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等现象很难得 到及时的救助, 他们已经成为火灾中受害最大的群体。 在调查中发现 近年来好几个空巢老人因为电热毯失火或煤气中毒而离开。 人身安全 问题:摔跤在空巢老人家庭的发生率极高,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生
活不能完全自理,经常会不小心跌倒或扭伤。据调查,近年来,好多 老人的离开都是因为仅仅一次不小心的跌倒而没有得到及时的救助。 财产安全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受到不法之徒的注意, 老年人思想防 范意识差,辨别能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老年人防御能力低, 遇到威胁只能妥协,因此, 他们经常被骗取钱财。在调查中发现仅仅 去年冬天在同一个村中就出现了好好几起空巢老人被不法分子用假 币欺骗上当的经历。
(二 ) 农村空巢老人的心里问题需要得到重视。
大多数子女认为只要给老人提供物质就可以了, 但是老人们更需 要儿女的理解和沟通, 经常的打电话不如面对面的交流。 面对着经济 负担、农活及家务负担、以及对照顾教育孙辈的任务 , 大多数老人觉 得很累, 但是他们又不善于表达和儿女沟通, 常常导致老人精神压力 大 , 伴有焦虑、烦躁感 , 没有安全幸福、舒适满足感 , 幸福指数偏低。在 所调查的村庄中 , 有好多老人因为不能很好的处理与儿孙之间的关系 选择了一些极端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里, 给儿女和自己都造成了一 些不可弥补的遗憾。
四、改变农村空巢老人的对策和建议
虽然我们现在还是孩子, 也能理解父母为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将来 在外打拼, 但是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 所以我们呼吁我们的爸爸妈妈 们换位思考,为我们的爷爷奶奶们提供一个好的晚年生活。因此 , 通 过以上的调查分析 , 我们认为 , 要有效解决农村空巢老人问题 , 至少应 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尊老爱老的氛围。
政府部门、 学校等教育机构合力组织一些活动, 如表演一些改编 自身边切实案例的小品, 让子女们切实看到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 让 他们能拿出一部分时间和金钱去关怀自己的父母 ; 组织一些空巢老人 面向大家讲讲自己的心里愿望, 让大家听听老人们的心声, 让老人们 也能放松放松自己 ; 大力向人们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 障法》,让人们都深入认识到关爱老人的重要性,关爱老人就是关爱 我们自己。
2、以镇为单位建立养老社区,改善低收入老人的生活。
政府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 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做好空巢老人的统计注册工作, 保证每个老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关爱。 具体镇政府可以出面争取一些企 业单位或组织人进行爱心捐款, 对于哪些有经济条件和没有经济条件 身体又不好、 无儿女的孤寡老人, 政府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场所让他们 生活,建立养老社区,购置一些娱乐健身设施以及报纸杂志等刊物, 免费向老人开放,完善硬件配套设施,丰富老人的日常生活,促进社 会和谐 ; 这样既可以让空巢老人受到好的照顾,同时又解决外出打工 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学习,挣钱回来建设家乡。 3、依靠各村庄自身的力量,大面积提升空巢老人的生活水平。 每个村要根据自身的情况, 建立空巢老人生活档案, 定期进行家 访,设立老人活动区,建立志愿者服务机构。因为在农村大家农活都 很忙, 可以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 如评选尊老爱幼先进个人或是与每
年度评选文明户相挂钩, 鼓励空巢老人的邻居或亲戚们不时的去关心 一下他们。 同时可以以村为单位定期开展空巢老人安全教育活动, 既 可以让老人更好的保护自己,又可以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
“ 空巢老人 ” 现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问题, 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会经历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 我们国家人口 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 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多, 使得这一问题日益凸 显。另一方面,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作为小学生的我 们, 更是要从自身做起、 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开始将尊老爱 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 _______ 调查人 _______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 、女
2、您是否单身:
A 、是 B 、否
3、您的年龄是:
A 、 60-65岁 B 、 65-75岁 C 、 75岁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是:
A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 B 、小学 C 、初中
5、您认为您的身体状况是:
A 、很健康 B 、一般 C 、较差 D 、很差
6、您有几个子女:
范文四: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
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 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
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
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
1. 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 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
“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生活照顾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让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让他们不再担心生活无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1. 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受访者中覃克阳老人,生育1男1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已外出务工近5年,母亲已是94岁高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
野马河两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还有黄玉林老人,平时酷爱跳广场舞,但是场地有限,希望政府帮她们硬化场地等等。因此,政府应因地适宜加大农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让喜欢运动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晚会,开展适合老年人在文体活动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作为子女,应该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2. 还应加强孝道宣传。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子女们的思想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明白关心老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等丑恶行经。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应求助于法律手段来解决。二是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六)安全知识
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要及时消除。
结束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
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范文五: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
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
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 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
吴含章 张志安 高碧姬
(上海市老年学学会 200000)
本文通过对沪港两地“扶老上网”工作的回顾与总结,分析了“扶老上网”工作对提高老年人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并对今后的老年信息素养教育以及“扶老上网”工作提出了设想与前瞻。
重庆市万州区实施《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调查报告
蔡金华
(重庆市万州区劳动保障局 404000)
为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干部《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了解我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可靠性,区劳动的社会保障局、万州区老年学学会组成调查组,于去冬今春深入到我区部分乡镇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查范围是在全区七个镇中分别选择了经济条件较好的、中等、较差的各一个村。同时,针对许多农民朋友来询问有关养老保险的情况,专门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
调查结果为148户664人中养老模式分别是家庭养老占55%,土地养老占21%,五保供养占7%,养老保险占5%,其它模式还有储蓄养老、亲戚资助等,所占比例不大。
现在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制度上的不稳定性;(3)基金保值增值困难;(4)保障水平过低。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及对策
曹修龙
(陕西陇县老龄办 721200)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城乡经济有了巨大的变化,城镇化水平达到了近40%。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推动农村老龄化速度的明显加快。加之我国现行农村养老保障体制还不完善,社保水平还很低,家庭结构的变化,核心家庭的形成等因素,弱化了家庭养老功能,使我国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遭受到严峻挑战。以地处陕西西部的陇县为例,全县农村人口221606人,其中60岁以上22129人,占农业人口的10.5%。外出务工劳力3.2万,涉及16789位老人家庭,占农村老年人 24
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
家庭的83%,农村老龄化年均增长率达到6%左右。
基本情况:留守老人多存在于两代以上结构的家庭。由于子女外出,使他们在生活上形成老人赡养老人;既要养老,又要管小;他们既是生产的主体,又是家庭的保姆;还有一部分被人为的沦落成孤寡老人的生活格局。从生活来源方面看,有13497名老人生活费来源靠自己,占82%。2505名老人生活来源靠子女,占13%,还有890名老人生活靠救济,占50%。留守老人家庭特点:一是家大、人多、存在于两代以上家庭。二是低龄老居多。三是留守老人家庭生活困难。
存在问题及对策:一是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老化了劳动力年龄结构,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二是留守老人负担重,苦不堪言。三是留守老人“老有所养”存在较大隐患。对策:一是大力宣传《老年法》,加强农村老年人协会建设;二是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增加国家对养老服务业投资,鼓励发展村办敬老院,和村民兴办托老院扩大乡镇敬老院容量,使更多的老年人能老有所养。三是办实事,维护留守老人的合法权益;四是组建青年义工队,帮助留守老人解决生产劳动问题;五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关于老年人居住形式的探讨
陈 刚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年学学会 830002)
要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兵团职工队伍老龄化问题,首先要解决老年人的安居问题,解决得不好,就谈不上“养、医、教、学、乐”,更谈不上“老有所为”。本文就老年人居住形式问题谈一些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老年人几代同堂居住形式
我国传统习俗,一般都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而老年人也大都追求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强调几世同堂,子孙绕膝,以此作为幸福生活的象征。老年人同晚辈在思想上容易得到沟通,感情差异程度逐步缩小。老年人可从思想意识、工作作风、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晚辈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及时得到关心照顾。可以节约赡养老年人的精力和费用,以减轻晚辈的经济负担。
二、老年夫妇或丧偶老年人单独居住
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保持自己的生活习惯,减少与晚辈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简单的家务劳动,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延缓衰老过程。能够消除过多的依赖性,使自己的心态得到进一步平衡,有利于心理健康。
三、入住敬老院或老年福利院类似的社会养老机构
在很多地方,特别是在较大的城市和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农村,敬老院、老年福利院和类似的社会养老机构及老年服务设施的建立确实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代表了部分老年人的愿望和要求,也解决了一些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无法照顾老人的中青年家庭的困难。给一些中青年家庭解除了后顾之忧, 25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农村老人生活现状图片农村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