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生态文明建设无论从全球范围看,还是从中国的现状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范围看,人类社会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人口急剧膨胀与资源严重匮乏。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对自然资源构成巨大的压力,如淡水资源短缺、耕地日益减少,一些矿产资源濒临耗竭等。地球的环境人口是有限的,。二是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例如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退化严重,海洋污染严重,酸雨增多等。从中国的现状看,全球范围内存在的环境问题中国都存在,有的更为严重。中国的环境问题还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严重不足。二是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耗增长过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突出。所以,环境和资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生态文明的内容。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他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的观念的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重要的内容。搞好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搞清生态文明基本内涵和生态文明的几个层次。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内涵。就其内涵而言,主要包括生态意识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三个方面。
生态意识文明。他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包括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以及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
生态制度文明。它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制度、法律和规范。其中,特别强调健全和完善与生态文明建设标准相关的法制体系,重点突出强制性生态技术法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态行为文明。它是在一定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推动生态文明进步发展的活动,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绿化建设以及一切具有生态文明意义的参与和管理活动,同时还包括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培育。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包括人类在生态问题上所有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建设,而且包括生态意识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延伸和物化建设。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几个层次主要是指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这四个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层面,是指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主要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和其他经济活动的“绿色化”、无害化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这就要求我们:
(1)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是有限的。要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必
须在全社会倡导节约资源的观念,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应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现代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并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个人。
(2)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不仅指生产过程要节约原材料、能源并减少排放物,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整个生产周期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的损害。“预防污染”是清洁生产的本质特征,它适宜于包括工业生产在内的第一、二、三产业。传统生产是一种只强调物质生产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改变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不断进行清洁生产意识教育,引导人们转变传统生产观念,让清洁生产的要求和方式深入人心,使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成为政府、企业、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3)增强环保产业的职业责任意识。环保产业作为专门为改善生态环境而开发提供实用技术、商品和服务的产业,不仅是一种实体、一种市场行为,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通过广泛开展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环保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生态职业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层面,是指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把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我们:
(1)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各级政府应发挥主导和主体作用,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相应的设施和政治保障。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绩效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体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
(2)重视生态行政建设。正确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了解经济活动对生态变化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对生态质量变化的识别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1)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2)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3)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摒弃了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要求赋予文化以生态建设的含义。具体说来,生态文化大致包括生态哲学文化、生态伦理文化、生态科技文化、生态教育文化、生态文艺文化、生态美学文化、生态传播学等几个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层面,是指重视和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推动人们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就要求我们: 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建立法制化、民主化和安定团结的秩序以及高效率的社会管理体系,形成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树立以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生活方式为主导的社会风气。 (1)优化“人居”生活环境。“人居”生活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保持和优化“人居”生活环境,既要注重城市,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就城市而言,主要包括在城市内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社区,使城市内部与城市外部周围地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良性循环区域。要加强生态型社会建设,努力满足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品质愈来愈高的追求。就农村而言,要在普遍推行“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同时,重点发展一批“绿色居住区”,建设包括文化、教育、医疗以及各种服务在内的配套设施。
(2)实现消费方式的生态化。逐步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大力提倡节约型消费,改变“一次性消费”和“类一次性消费”。反对自私的享乐观,拒绝挥霍铺张、浮华摆阔等消费行为。鼓励从点点滴滴做起,减少或杜绝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
(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
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范文二:生态文明的建设
生态文明的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环保工作者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积极参加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宣传工作,认真履行职责,承担生态治理的责任,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
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将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彻底消除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摈弃旧的观念,改变一些政府官员惟GDP增长论英雄的观念。在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生活观念、消费观念,正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经济社会建设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抛弃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需要我们环保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并用好这一制度,从源头保护生态环境,使国家保护环境的意志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内涵。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二、积极宣传生态文明知识,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意识的普及与提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提出是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在当前经济发展中,我们仍然存在高开采、高消耗、高排放、低利用的“三高一低”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土流失、沙漠化、植被减少、水旱灾害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尤其是在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生态环境破坏尤为严重。在人类社会进入到物质文明丰富的今天,需要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这才是更高层次的发展。要在全社会确立这一思想和观念。
我们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要通过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方式告诉广大民众,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们健康成长的物质条件和可靠保证,有益于人类的身心健康,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净化人的心灵,规约人们的行为,推动人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向更高层次进化。
我们环保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环保工作者,常年奋战在环保工作第一线,为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全社会宣传环保,促进环保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我们环保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不仅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变成我们自己的自觉行动,更要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宣传生态文明,提高生态意识,继续发挥我们在宣传环保、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中的先锋作用。
三、严格执法,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大为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同时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较大成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有一支较为过硬的环境保护执法队伍。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执行和落实这些方针、政策。有许多方针、政策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是国家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基本职责。问题是这么多年来,有些政策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达到可以具体执行的程度或者是能够依法可靠执行,政策制定得再完美,如果在实际中无法执行,它就不是一个好的政策,需要我们多做实际工作。
第一,要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制,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要切实采取行政、法律手段对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惩处。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进行制度建设,以规范与约束人们的行为。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污染源进行控制和治理,国家环保总局甚至动用了区域限批、流域限批、绿色信贷等政策,有些地方环保部门也采取了挂牌督办、专项行动、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措施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但环境污染仍然屡禁不止,原因何在,一是地方保护主义,二是环境执法手段软,再加之目前的确存在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实,使部分企业宁可冒险偷排偷放,也不按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办事。怎么办,一方面要加强立法,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制度,使生态保护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说到底是要真管用,如果只停留在文件法规中,是起不到真正作用的。
第二,要严格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加大惩处的力度。建设生态文明是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的相互融合,社会责任要具体落实到政府部门,强调政府承担建设生态文明的法律责任。个人责任则要使每个社会公民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形成自觉的行动,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粒米、一块煤等。
环保工作者要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严格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我们有些制度制定得很好,但执行起来就比较难,这就要求我们基层环保工作者提高思想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来,顶住压力,为民办事。通过环保队伍整体的严格执法,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是关键;落实生态治理的责任,环保干部队伍是关键。必须进一步加强环保干部队伍建设,强化环保干部尤其是一线执法队伍的权力,使他们在执法中不受任何干扰,确保执法到位;其次环境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各方面待遇要有切实的保障;第三要建立公众参与生态保护的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环境违法行为或生态破坏行为是由群众举报才发现的,建设生态文明如果没有群众的广泛参与,有些问题不会得到及时处理,至少目前或相当长一段时期,这种情况会依然存在。为了使破坏生态或污染环境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打击,必须建立群众参与的社会机制。同时人民群众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也是对政府履行工作职责的有效监督。
把发展与生态保护紧密联系起来,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我们环保工作者分内的责任。
范文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绿色”的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义。如何解读这一现象?
现实意义: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现,进入高发频发阶段,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严重。这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害,引发了大量矛盾和冲突。面对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期待和诉求,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加以推进,不断抓出成效。**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随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淨的水、新鲜的空气、洁淨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试论中国走向全面发展大国的挑战
大国之“大”,不在规模而在实力,在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上的全球影响力。因此,中国走向全面发展大国的挑战,从范围上讲包括国内和国外的,西方国家,日本以及部分亚洲国家必然会给中国制造障碍,国内人口、资源等方面矛盾亟待解决。从内容上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挑战。
在经济上,大国要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既要有“量”,又要有“质”。中国长期以牺牲环境、消耗资源为代价,粗放式发展经济。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虽然取得了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成绩,但我过人口基数大,人均GDP任然落后与广大发达国家。经济结构长期失调,重化工业过度发展,农业发展先天不足,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中国消费者未老先富问题突出,公共养老金压力越来越大,内需不足将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长期困难。劳动力结构问题突出,劳动力替代和延续问题悬而未决。
在政治上,大国是对世界局势有影响力的国家。显然中国还需要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个人觉得政治影响力实质是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势力的体现。因此。提升政治实力,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提升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实力。 在军事上,大国要有打赢立体化、信息化战争的能力;大国在先进武器上要有杀手锏,有战略威慑力,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我国在一些尖端军事技术领域,军事力量的远程透射力,军事理论思想需要革新。美日同盟,意图在南海,太平洋形成军事封锁线,抑制中国。越、菲、印、日和中国的海洋、领土争端等将影响中国。
在文化上,总体而言,呈现“西强我弱”的问题,只见大量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不。见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要成为大国,必须输出文化、输出价值观。在当今世界,市场决定了话语权和主导力。中国文化要发展起来,必须把文化产业放到国内外的大市场体系中去谋划,用市场的力量把中国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制度上。制度的本质在于为人的行为提供激励模式。当前,我国还存在很多阻碍我国发展的政策问题,制度壁垒依然纯在,要全面深化制度改革,给经济、社会、文化等建设松绑,简政放权,让经济社会迸发新的活力。
中国成为全面发展大国,必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法治化为据。实现法治创新,实现文化和制度的输出,则是中国成为全面大国的标志。
范文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生态文明建设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经济部分首次提出来的,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理论的高度阐释和全面升华。这次**在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独立章节,这是对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进一步升华,也足以说明生态文明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心理念。
十八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总体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涵盖了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其中有几个变化与亮点值得我们注意。
【报告摘要】
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解读】
“生态产品”是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新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核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心理念。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加“生态产品”。“生态产品”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宜人气候、舒适环境,这些都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
生态文明崇尚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可否认,当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没有被完全贯彻执行,一些地区仍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不但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产品”这一新提法反映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绿色食品,越来越多的城市人会在周末赶到郊区农村呼吸清新的空气。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形式的文明,要想为百姓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就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破解地方发展难题的出路所在。
更多相关信息请访问事业单位考试网
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offcn.com/sydw/
范文五: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生态文明建设的论文-
坚持马克思生态观 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摘 要:马克思生态观主要体现在:建立在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理解上,并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又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用物质变换概念来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马克思还认为消灭私有制是彻底解决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为指导,转变传统的对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认识,通过社会制度的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观;人与自然;劳动;物质变换;生态文明建设
1 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性
马克思生态观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首先,人是自然界进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物。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存在物,也就是说,是为自身而存在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其次,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提供了物质保障。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指出:“人(和动物一样)靠无机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以实物、燃料、衣着的形式或是以住房等形式表现出来。”
再次,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明确指出:“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表现出来的属人的高级形式。
最后,马克思认为实践是人类与自然界相统一的中介。人作为人的存在,不像“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2 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手段
马克思在充分肯定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的基础上,从劳动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因此,人类是通过劳动与自然之间发生物质交换关系的。首先,人类离不开劳动。马克思明确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其次,在自然界中,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马克思说:“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最后,人类的劳动不能随心所欲,而是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写道:“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植物是一样的,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很明显,马克思把对劳动作为手段的理解建立在人与自然一定的物质变换的概念基础之上,基于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物质交换得以实现的事实,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概念来描述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
3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内涵和彻底解决生态问题途径
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概念内涵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本的物质变换即新陈代谢是维持生命体存在的必要条件,也是生命体的生理规律。马克思认为:“生命,即通过摄食和排泄来实现的新陈代谢,是一种自我完成的过程……没有这种过程,蛋白质就不存在。”
第二个层面是自然界中无机物的物质变换即新陈代谢受到物理与化学规律的控制。在马克思看来:“土地……的化学和机械的生产条件,……肥料等等都要新陈代谢”而且“机器由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破坏作用而解体。”
第三个层面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并受自然生态规律制约。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马克思进一步提出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提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大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建立由联合起来的生产者构成的社会,即实现共产主义才能根本解决生态问题。他明确指出, “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才能解决生态问题。这是由于“共产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4 加强马克思生态观指导下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今天,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应坚持以马克思生态观指
导为指导,不断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4.1 加强生态系统的认识
马克思生态观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要强调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类始终是自然环境的产物,人要生存、繁衍、发展,必须先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与能量。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等于保护人类自身。
马克思生态文明观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4.2 加强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性
依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的物质资料生产本质上体现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但是如果这种“物质变换的过程”超出了自然界的实际承载能力,必然会影响到自然界的正常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从而造成人类与自然界的对立和冲突,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大土地私有制所造成的人与土地之间物质循环的断裂以及对自然物质循环的破坏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如何有效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就成为解决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矛盾、促进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性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4.3 加强社会制度的创新
我国要建设生态文明,还要在社会制度方面要进行创新,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政治方面:(1)从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发展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的生态价值观;(2)加强生态立法建设,制定和落实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政策。首先,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宪法,从根本大法的高度来保证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得到顺利实施;其次,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生态保护法律。
经济方面: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经济的内涵,促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制订的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过度的生产和消费可能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文化方面:促进传统文化与绿色文化相结合,在全社会形成新的文化氛围、意识和习惯。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1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4-12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8.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89-9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8-319.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7-552.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