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给孩子表达思想的机会
给孩子表达思想的机会
当代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有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很娇惯,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另一方面,父母却从不把孩子当作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也不会去考虑他们对待孩子的做法是否恰当。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想法。因为他们是父母,就似乎一切做法都是应该的、合理的。 这样在孩子身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
比如有一个叫浩天的孩子,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升中学了。可是,浩天却不善于口头表达,在众人面前,一说话就脸红。
原因是什么呢?
下面是浩天的父母教育、管理孩子的办法。
有客人来浩天家做客,浩天的父母要求孩子要有礼貌,要懂事,大人们说话时,小孩子不许插嘴,最好是到别的地方去玩,让大人们清静地说话。
即使是只有一家三口的时候,浩天的话也时常被打断。比如,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说着什么时,父母却要不时地打断孩子; 纠正他的发音、用词,或者批评他的某个想法等等,令孩子兴致扫地。
这类父母认为自己具有丰富的教育子女的知识和经验,十分自信和主观。对孩子的行为经常出面干涉,对孩子的发言动辄就打断、批评或纠正。他们对孩子施行的是不许出错
的“吹毛求疵”式的管教。
这种做法对孩子显然没有什么好的影响。
由于自己的想法不断受到批评或纠正,孩子自然会觉得自己的发言没有什么价值,于是逐渐变成消极被动的呐言者。
想一想,孩子们是怎样度过这漫长的、缄默的一天生活的。他们多么需要有更多的自由表达的机会呀!
另外,在目前的教学条件下,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平均让每个学生多1分钟的时间来表达思想就已经是伟大的了。 孩子自由发表意见的机会只能在与同伴与父母的交往中才会产生。
父母应当进入孩子的内心深处,理解孩子所言之由,理解孩子简单话语下的复杂思想,也应该理解孩子甚至是用错误的语法结构表达出来的各种信息。
可是,正如例子中所说的,父母不时地打断孩子的讲话,甚至阻止孩子讲话,似乎是尽到了他们管教子女的责任。 但到后来,这样的父母往往会抱怨:
“这孩子怎么不像别人家的小孩那么机灵?” “这孩子怎么这么呆滞! ”
“这孩子真倔。总是一意孤行,从不听大人的意见。” “他一点儿主见也没有,到底该怎么办,他自己竟然不知道。”
“什么事儿都得大人操心,真累呀。”
这能怪谁呢?
这叫做自食其果。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大胆地说,说下去。不仅在于说什么,在干怎么说,重要的是他在说,他能说。
范文二:用错别字表达思想的时代
这个时代怎么了?处处都是怪现象。就连语言文字,也变得千奇百怪,迷雾重重,让人费解。?????最先发现这个问题,是在多年之前,为此写下一则题为《网络文本中的怪现象》的笔记。若干年过去了,怪现象不但没有消失,而且愈演愈烈,时至今日,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用错别字表达思想。此现象众所周知,却很少有人论及,于是从相关笔记中选出几则,一并放在这里,也算立此存照——
一、网络文本中的怪现象
网上下载唐德刚《民国前十年》,看到了这样的一些文字:
“笔者在哥伦比亚大学半工半读之时,曾在该校之‘中国历史研究部’作编译。斯时学部主持人魏复古(KarlA. Wittfogel,1(9-1)(8+1)6─1988)教授之巨著‘东方ZhuanZhi论’(Oriental Despot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 Power),正在杀青阶段……”
“在转型的初期和中期,如一(9-1)(8+1)八年的‘戊戌变法’时期,和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时期,分析家对中国前途的变数,实无法掌握。”
“一般的说法,总认为近代中国最早组织的革命团体,便是一(9-1)(8+1)四年‘甲午战争’爆发以后,孙中山先生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在檀香山所成立的‘兴中会’了。一(9-1)(8+1)四年(清光绪二十年)因此也就是中国近代革命运动的起点。”
“文社成立于一(9-1)(8+1)○年(清光绪十六年;另一说为一(9-1)(8+1)二年),比兴中会要早四年多……”
“(见冯ZiYou著「兴中会组织史’及‘香港兴中会章程’第八条」)”
初见之下,许多地方都让人一头雾水,但仔细看,却也并不复杂,只是用了一些特别的表达技术:
一是某些词语被替换了。比如,“魏复古(KarlA. Wittfogel,1(9-1)(8+1)6─1988)教授之巨著‘东方ZhuanZhi论’(Oriental Despot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otal Power)”,译为汉文,应是《东方专制论》,“专制”二字没有写出,用了拼音;再如,“冯ZiYou著「兴中会组织史’及‘香港兴中会章程’第八条」”,这里的“冯ZiYou”显然是“冯自由”,“自由”二字用了拼音。我所疑惑的是:在中国的网络上,“专制”、“自由”这些词都不能直说吗?
在我的文章中,这些词也是常用的,但似乎并未有碍上传。唐德刚文章的转帖者显然更谨慎,不敢直用,因而用拼音代替。是他特别胆小吗?还是因为经验?
二是表述年份的那些数字间夹杂了许多括号和加减算式:魏复古(KarlA. Wittfogel,1(9-1)(8+1)6─1988);“一(9-1)(8+1)八年的‘戊戌变法’时期”;“一(9-1)(8+1)四年‘甲午战争’爆发以后”;“文社成立于一(9-1)(8+1)○年(清光绪十六年,另一说为一(9-1)(8+1)二年)”……
初看之时,真是如读天书,仔细看,才知道不过是1896年、1898年、1890年、1892年……不能直接写出来,而用算式加来减去,想必是考虑到“ 8”和“9”连在一起构成的年份之忌。“(9-1)(8+1)”,“(5+1)(5-1)”,这样的用法早已见过,但学术著作要想在网上传播,也需这样写,实在可叹。
也许这位网友多虑了,因为一些词语并非贴不出来,或者只是在某些特别的日子里贴不出来,但他们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这样的处理,大概不会没有原因。行文中不敢使用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字样,不敢说专制、独裁、统治等词语,不敢提某些党派或领导人的名字,据说是可以减少麻烦,至少是可以使网文不必因为某些词语而被过滤和关注,以便顺利贴出来。可是,面对上面的文本,唐德刚先生如果看到,不知将又有什么样的议论!
这样的文本,将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到21世纪初页时出现的一个特殊现象而载入历史。
二、这样的词语也犯忌?
读关天网刊2008年第32期,发现一个现象,有一篇不错的文章,标题的写法却有点奇怪:
《爱国·愤青·及其他——写于“五·四”前》。
于是复制,粘贴,保存。同时在想:为什么要画这第多斜杠?难道“爱国”、“愤青”、“五四”都成了有碍社会稳定的词语?
接下来看到的更有意思:张绪山介绍马克·布洛赫代表作《封建社会》的一篇文章,刊于《北京日报》,公开发行,并无违禁之处,但到了网上,却有了这样一些段落:
“***成立之后,为自己规划了反‘封建’的任务。但国共两党的反目,随之而来的国民党对***的武力**和**的武装反抗,使***不可能从容而深入地进行反‘封建’的理论探索。在30年代初的社会性质论战中,***人得出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结论。在当时严峻的政治斗争形势下,***人基本上将‘封建主义’作为政治问题对待,不可能对‘封建主义’进行学理上的深刻剖析和研究。而且,由于革命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农民,加上所处的小农经济的环境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深化对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封建主义’的认识,所以**对鲁迅《阿Q正传》等著作所揭示的农民落后性明确表示不赞同。”
这些“***”所指代的文字,有的容易猜,有的并不容易猜。 中国的网络是怎么回事!需要有比纸媒更多的禁忌吗?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文章,为了能够贴出,竟然被弄成这个样子! 但愿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三、用错别字表达思想的时代
网上阅读,不得不承认一个可悲的现象: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用错别字表达思想的时代。
人类创造了网络,为的是更好地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而在中国,网上浏览却已经不这么简单,而是需要了解千奇百怪的语言表达方式,学会各种猜测的本事。因为你要弄懂一些词语,就必需展开丰富的联想,边读边想,边读边猜。有一些是大家一想就知道的,有一些却需要特别的阅历和知识背景,这无疑为阅读增加了难度。
汉字中突然夹杂着拼音,夹杂着英文,这已经算不了什么,而且“古已有之”,但夹杂一些奇怪的符号,却使人颇费思量。
比如,“ZF这只赖皮狗。人民与它讲道理,它和人民耍流氓;人民与它耍流氓,它和人民讲法制;人民与它讲法治,它和人民讲政治;人民与它讲政治,它和人民讲稳定。”“ZF”是谁?是汉语拼音字头?
再比如,“他跟某常委过从甚密,对某裆的发家史如数家珍,知道的比我多得多,……他是一个既得利益者,他说:‘某裆亡不亡对我来说一个样,不亡还好些,我可以捞更多的钱,只是我有正义感,正直,看不惯他们。’”什么是“裆”?同音字吗?
再比如,某博客贴出《推陈出新,再续新篇》一文,内容首先是向网友道歉:“从5/16--5/21短短几天,承蒙博友厚爱转载的几千篇博文被灭失了,殃及了无辜博友,我向各位致以深深歉意!”这很好理解,但接下来的话就需要猜:“在今天《木午阳》风沙后,我原先告示的备博《木午扬》也无法打开……风沙原因,可能我博文涉及了三个‘地雷’,一是涉及了六一节后三天的事情;二是涉及了TAM广场有9人‘自由落体’,三是博文提出了‘祖国’和人民谁是母亲的问题,谁抚养了谁的问题。”有一些仍然可以一目了然,比如“六一节后三天”、“TAM广场”、“自由落体”,但“风沙”指代的“封”+“杀”,却让我猜了半天:刮风也好,沙尘也罢,与博客有什么关系?
“上海滩35世”发一篇博文,题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就是抢劫吗?》(2013-06-30 15:36:00),全文只有几句话:
村里大爷问:什么叫城镇化建设?
村委会的会计回答说:正腐花8万块钱将你家的2亩地征收,然后400万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再然后你儿子拿征地所得的8万块钱和他两口子攒下的8万块去交了首付,并当20年房奴!
大爷听完后流泪地说:俺操他亲娘滴,操泥马不就是抢劫吗? 在这里,“操泥马”,在别处常见的是“草泥马”,似乎已经流行多年,而“正腐”一词,却是近年才流行开来。
下面的表达,网民大概已经司空见惯了:
龙英台的《DA江DA海1949》……
爱味味的《一虎八奶》……
民煮名博今日大多打不开……
他出事了,据说与民孕有关……
反对强拆!反对正腐与开发商穿一条裤……
放着世界各国证明了的民煮现正之路不走,非要一裆砖制和赌财……
谁是“龙英台”?谁是“爱味味”?
“民煮”,“砖制”,“赌财”,“正腐”,应该不难读懂,而且,用同音字代替,倒也是传统,古代称作“通假”的,可是,眼下的这些“通假”,用得是否太离谱!
我总是跟不上形势,刚刚弄清“伟光正”的含义,转眼遇到了“畏光症”。什么意思?只有猜。
网民为什么这样做?原因众所周知,就是要千方百计地逃避那些网路阻止上传的词。到底哪些词有碍上传,一直未见公布,如果有那样一个文件就好了,可是没有。于是网民就一个个像报刊负责人那样靠自己的理解和遭遇去理解和设定底线,结果就难免“扩大化”,把一些可以自由上传的词也当成了有碍的词。比如,过敏、感冒、词语,连起来说就通不过吗?事情没那么严重,但有的博文却把它写成了“明敢词”,有的则用了常用的办法,写成“敏*感*词”或“敏**感词”。真的这个词本身也过敏或者感冒了吗?
这一切都很滑稽,却已经是我们的文化现实。相关部门也许应该后悔,当初不该引进因特网,不该让百姓在网络上乱发那些未经批准的言论。也许当时是还没有足够的自信,如果有更多的自信,或许应该坚决拒绝因特网,拒绝手机,拒绝向世界打开大门。这一步迈出来,的确带来了太多的麻烦,现在只能靠各种过滤软件进行检查,以发现和拦截那些包含“明敢词”的文字,让它无法在网上现身。
公民表达思想和见解,需要用错别字,这是民族的耻辱!是时代的耻辱!
范文三:实用的英语小词自由表达思想
[Disclaimer: I'm by no means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es if any arising from my contribution in this thread. All responsibility or liability for any losses or damages caused by this thread is disclaimed.]
专为阅读能力不错,但却无法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朋友所写。如果有人喜欢我会坚持写下去。由于水平有限,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还请各位批评指导。欢迎各位补充。
有很多朋友阅读能力很不错,但是一到说或写,就“卡壳”了。我以前就有过这样一个阶段,非常痛苦,但是后来通过观察、分析与总结,终于闯过了这一关。今天写点东西,希望能为迷路的一些朋友做点小事。
Some friends often complain that they are not bad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but relatively weak in spoken English and Writing and often get stuck. This series of tutorials are targeting these learners, and for the information of those who do not need to learn but are interested in this thread. Any comments including criticism and new ideas are welcome and would be highly appreciated.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靠三个方面。根本做法是多观察,learn before we talk 。也就是说先观察别人怎么说的,然后我们再加以模仿、改造与发挥。
这三个方面是:
一、改变思维习惯(way of thinking) 。 阅读时,见到一些表达方式,多问问自己,这句话让我说,我会用这种思路吗?如果答案是no ,那就恭喜你了,赶快把这句话抄下来,以后多做点文章。
二、注意选词(choice of words) 实践证明,学好、活用100个词,再加上以前的一点基础(比如有cet-4以上水平),就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思想,并可尽量抛弃原来的中式英语思维。
三、句型(sentence patterns) 汉语与英语这两门语言没多大的相似之处,由于思维习惯的不同,导致一些表达方式也不同,具体表现在一些典型的句型上。如我们学校有3万名学生,到了英语可能就是There be句型了。反之亦然。
好,我们就从那100词开始,这些词,都是一只只帮助我们飞翔的翅膀。
Ok, volunteers, let's get "brainwashed" with the help of these 100 words--Let our mind soar and spirit be free in the world of English!
注:这里我评价一个说法是不是更好,一般评价标准有:
1、是不是忠实。 这个忠实不是指“形式”,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是指含义,褒贬也要相同。
2、是不是精练。 能用1个字说清楚的,尽量不用2个字。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也不能回到文言文那种时代。
3、是不是地道。 尽量使用English natvie speaker的说法,而不使用我们自己编造出来的说法。
当然为了这个目标,我一直在努力。
第一词:Try
我们先看几个来自生活中的句子,都是常见句子(注:所谓 Chinglish 只是相对,并非绝对):
1、这蛋糕真好吃,你尝点。
Chinglish : This cake is so delicious, please eat a little.
Revision: The cake is so delicious. Please try some. (Oh! The cake is so yummy that I want them all.)
2、这样不行,你再看看。
Chinglish: It won't do. Please see it again.
Revision: It won't do. Please try again.
3、我做过一两次,都失败了。
Chinglish: I did one or two times, but I failed.
Revision: I tried a couple of times, but I failed.
4、请您放心,我一定有多少力,出多少力。
Chinglish: Please put down your heart. I'll give all my strength out.
Revsion: Don't worry, I'll try my best.
5、这件裙子真漂亮,你穿上看看?
This skirt looks so beautiful. Would you please try it?
凡是带有“尝试”、做事没底但是还是做了等,可以选用try 一词,简单又实用。当然,try 还有审判的意思。 So, Please try this word more often.
在google.com 中对try 的原形进行搜索,“约有158,000,000项符合try 的查询结果”,也就是近1.6亿个结果。可见try 是多么受欢迎。那么我们用过多少次?
总评(五星制):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二词 Enjoy
这一动词我印象比较深刻,它的用法比较简单,凡是带有“享受到”的意思就可以用。反义词是suffer (from)。 经典用法是享有。。。。声誉。在公司、单位英文介绍里可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词。
如: In Africa, Botswana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which enjoys
a good reputation for corruption control and the DCEC has attracted favourable attention from analysts, donors and Botswana's regional neighbours.
顺便再说一句,好的用enjoy ,不好的可用suffer 。一想到灾难、甚至阿富汗、伊拉克什么的就应该想到suffer 这个词。这个词就不单独列出来了。
再如: UN conference to study why women in war-torn States suffer
justice deficit.
对了,忘了一个经典句,Enjoy your stay in China!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三词 Available
这个词有点怪,是形容词,但是一般放到所修饰的词后面。凡句子中含有是“有。。。可以用到”的时候都可以考虑这个词。这个词关系到我们思维方式,而不是这个词用法有多复杂。反义词是unavailable. 现在都讲究资源了.
1、对不起,没座了。
Chinglish: Sorry, we have no seats now.
Revision: Sorry, no seats available.
2、网站暂时无法访问。
Chinglish: This website can't be visited temporarily.
Revision: Websit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有时候尽管不是非用available/unavailable不可,但是多用一些,看起来正宗。在google.com 中搜索结果:是约有441,000,000项符合available 的查询结果,即4亿多条,但是我们用过几次。他们爱用的我们老不用,难怪正宗度老是大打折扣。要学习例句,google.com 里多得是。几亿条了可不是。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四词 Surprise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词有什么了不起?选中这个词,完全就看重这个词包含的一种文化。西方人注重生活情调,特别看重带给朋友或家人的“惊喜”。
1、我男朋友来看我了。真是个惊喜!
My boyfriend has come to see me. It's really a big surprise! (what a surprise!)
2、对于这名老教师来说,真是惊喜连连啊。
To this veteran teacher, it's one surprise after another.
这个词不难用。作为国人,要提高自己的生活趣味,就多点surprise 吧!
在google.com 中,约有25,100,000项符合surprise 的查询结果。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五词 Skills
作“技能、水平”讲。以前一想到“水平”一词,就会想到level 一词,但是老外可不是这么想的。skills 一词,更近。
1、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
Chinglish :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level? (他们一般不这么说,但是应该可以看懂)
Revision :How to improve our English skills?
2、他写作、翻译水平很高。
Chinglish :His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level are very high.
Revision :He has very good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skills.
注:由于有些豆友问我Chinglish 和Revision 。 我特意注明一下,Chinglish 是一部分国内同胞以中文的思维以及语法模式自己编造的句子,不地道。我们要学习的是Revision 。 在更新里面,就不写Chingish 的例子了,为避免加深不好的印象和误会。谢谢大家的关注 :)
??????????????四十五词之后更新?????????????
第四十六词 Hold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抱怨联系不到那个谁,男女关系中尤为常见。受思维限制,我们一般只会说个contact with ,现在有一种更为生活化的用法告诉大家。
1、你这一天干嘛去了?我用了六个小时尝试联系你!
What have you been doing all day? I've been trying to get a hold of you for six hours.
2、我必须通过十个不同的人来获得你的联系
I had to go through ten different people to get a hold of you.
此用法常常伴随河东狮吼.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四十七词 Crap
我们会遭遇一些人的喋喋不休的废话,那么请这样告诉他。除了快被用烂的rubbish ,bullshit ,还有这样的
很常见的说法:
1、请不要再对我讲这些废话了!
Please don't play this crap on me.
2、净胡说八道
What a bunch of crap!
不想忍受的时候,及时喊停。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四十八词 appropriate
这个词在日常口语中非常常见,也很微妙。
1、他想在他生日那天向我借钱,真会挑时候啊!
He wanted to borrow money from me on his birthday. How appropriate!
2、现在做出改变是不是时候?
Is now an appropriate time to make a change?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四十九词 screw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又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这里要学习一个用法简单,非常地道的词组。对,就像拿起子乱捅一气一样。
1、你不能走!噢,那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You can?t leave! Well, that?ll screw up everything.
2、他当时把到处的生意都搞砸。
He was screwing up deals right and left.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五十词 dabble
噢,我没那么厉害,只是随便学了一点而已。谦虚是国人的习惯,所以,这个用法很必须哦。
1、我只不过是随便搞一下化学。
I just dabble in chemistry.
2、 他很有音乐天赋,但满足于浅尝。
He is a talented musician but is content to just dabble.
还可以这样用:
3、这是他最后所涉足的事情之一,他搞砸了。
That's one of the last things he dabbled in, he screwed it up.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五十一词 sob
有些女孩子经常会找我哭诉,那可怜的样子真是让人受不了。
1、 他哭着述说了自己的烦恼。
He sobbed out his troubles.
2、听着,不要在告诉我你那些让人同情的故事了,我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软耳根子。 Listen, don't tell me your sob story. I'm not a soft touch you imagine.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五十二词 boiled down to
原意是煮浓成; 浓缩成。
有时候会喜欢委婉的讲些话,其实真正的意思嘛,大家明白就好。
1、 他试图做得圆滑,但是归根到底就是他觉得她并不迷人。
He was trying to be tactful, but it boiled down to the fact that he thought she was not adorable.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五十三词 spirit
这个词很熟悉,还有个很常见的用法就是,当了长辈之后可以过把瘾,好好臭屁一下啦!
1、这就对了嘛!
That?s the spirit !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第五十四词 go over
我知道你们想起了复习功课,但这里要讲的是它在生活中更常见的用法:留下印象。
1、你今天下午在会议上的演讲反响如何啊?
How did your presentation go over this afternoon at the meeting?
2、He's going over big everywhere in China.
他在大江南北大红大紫哦。
使用频率:★★★★
造句功能:★★★
西方思维:★★★★
范文四: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几种方法
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而且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句话说得好?言为心声?,就是说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
那么,我们每一个同学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又应该如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呢?
一、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
例如:我们学过的我们学过的《古井》一文,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以及长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的事情。但是只知道这一点是不够的,还要透过内容去想一想。想什么呢?有的同学可能想到:课文为什么要写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为什么要写乡亲们常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你看他们想的问题多么有价值!但想出问题不是最终目的,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从中体会作者通过这些主要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相信:当同学们经过反复品读全文,认真思考后,一定能体会出:写乡亲们从古井里取水,是表明古井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甘甜、清凉的泉水,养育一方村民而对人们毫无所求;写乡亲们常年给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挑水,是表明古井默默奉献的精神陶冶了人们的品
格,使他们懂得应该做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人。这就是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井和乡亲们的敬佩之情。又如:《那片了绿绿的爬山虎》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后来,我应邀到叶老先生家去作客,这件事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这一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叶老先生是一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人,他对写作认真、严肃、一丝不苟,对小作者热忱帮助,关心爱护。从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叶老先生的感激、崇敬、怀念之情。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这篇课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妇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学们,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例如:《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的最后两段就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感情的段落。让我们一起用心来品读这两段话,从中细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请听:
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同学们你从这段话中,尤其是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老师相信通过你的联系全文,用心品读,此刻你一定体会到了作者由于目睹了**一夜的工作,亲眼看见**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又那么简朴,作者心潮澎湃,激动万分,胸中有千言万语想向人倾诉,但在深夜的路上又不可能找到倾诉的对象,因此,他只能是对自己说。?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就是那种难以抑制的激情的真实反映,心情激动,必然思绪万千。作者首先想到的是中国历朝历代哪里有过像**这样的总理。因此他情不自禁的发出?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的感叹。
再请听:我想高声对全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此时,你又体会到了什么?是不是己经体会到此时作者的思绪又从纵向转向横向的对比上,于是向全世界发出内心的呼喊:?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里,一方面表达了作者为能有机会亲眼看到**一夜的工作而激动、自豪的心情;另一方面,作者从**一夜的工作而想到了总理每个夜晚的工作,所以作者自信而又自豪地喊出:?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此时此刻,作者心中对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已溢于言表。
又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
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这不就是直接在抒发对索溪峪的赞美吗?相信,同学们一定也体会到了。
刚才我们学习了依据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再一起学习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第三种方法:
三、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但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这时候,我们要体会作者蕴含在语句中的态度,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特定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尤其要联系词语、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
1、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穷人》这篇课文中,先讲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女主人公桑娜出门去看出海打鱼的丈夫是否平安回来时,又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生病的邻居西蒙。当她发现西蒙已经死了,而两个孩子还在她身边熟睡时,她就把孩子抱回了家。在她把孩子抱回家的路上,有这样一个关于桑娜的心理描写的句子: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同学们,这句话含义比较深刻,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呢?这里老师向你们介绍一种叫做?抓住关键词,领悟真感情?的方法。
(1)抓住关键词。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话中哪一个词最关键呢?相信多数同学都已经找了那就是:非这样做不可。
(2)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通过查字典或认真品读我们一定知道这里?非这样做不可?的意思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又不难知道:?这样做?的意思是?桑娜觉得当时必须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
(3)、想一想为什么?从中体会句子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桑娜为什么一定要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抱回家呢?已经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可能想道:因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已经死去,此刻,母亲又死了,孩子总不能和死人呆在一起,如果没人管他们,他们以后怎么办呢?你的想法真好!我们的主人公桑娜当时也一定是这么想的,你看她不是已经把两个孩子抱回家了吗?那么她这么做是经过反复考虑了吗?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一句话,老师相信,此刻你一定已从?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这句话中看出:当时她做这件事并没有多加考虑,而是不假思索地抱回了孩子。那么此时我们又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驱使自家贫困,生活艰难,已有五个孩子的桑娜不假思索地把两个孩子抱回家的呢?对,你想对了,那就是良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充满同情,诚心诚意帮助他人的心使她非这样做不可。这就是?非这样做不可
看:
渔夫听到邻居的死讯后,搔搔后脑勺说,?…得把他们抱回来!…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首先让我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相信同学们一定找到了,那就是?熬过去?。然后让我们想一想?熬过去?是什么意思?我们或者根据生活体验,或者用查字典的方法,可以理解?熬过去?就是?忍耐,艰难地度日?。最后让我们问一问?为什么?也就是?渔夫为什么说我们总能熬过去呢??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对,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不难明白,已有五个嗷嗷待哺,生活极度困窘的渔夫,此刻虽然意识到多抚养两个孩子会给自己增加负担,但他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已经准备好过更艰难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辛劳。他与妻子桑娜同样有着一颗甘愿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的心。这就是一个?熬?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相信你一定体会到了。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段,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白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段含义深刻的话: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同学们,象这样含义比较深刻的句段,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呢?
(1) 边读边思考,进行质疑问难。
同学们,请你一边默读,一边一思考,从这句话中,你知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有的同学说从这句话中知道:爸爸不仅是介绍白杨树,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有的同学说还想知道:?爸爸的心愿到底是什么??你的想法和他们的一致吗?真不错。是啊,?爸爸的心愿到底是什么??课文中并没有直接写明。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意义深刻的话,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需要用
(1)联系上下文,解决疑难问题。
同学们,让我们先联系下下一自然段。请你想一想:从这一段中孩子们的三个?只知道?,你能推想出:孩子们不知道什么?孩子们不知道的你们知道吗?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
有的同学说:我从第一句推想出: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到新疆工作。联系课文的时代背景,我知道爸爸妈妈到新疆工作是为了建设新疆。有的同学说:我从第三句推想出:孩子们不知道新疆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而我从第一段的描写中?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知道新疆很荒凉,环境恶劣。有的同学说:我从第二句推想出?孩子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上学。而我知道爸爸把孩子们接到新疆念书是想让孩子们从小适应那里的环境,长大后接自己的班,把新疆建设得更好。此时再让我们联系上一段,你有没有觉得爸爸的话中有话?请看: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而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请同学重点挑一句研究一下话里边包含的意思。有的同学们从第一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中已经体会到:爸爸不仅介绍了白杨树高大挺秀的外形特点,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一样做个正直、高尚的人。也有的同学从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而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中体会到:爸爸不仅介绍了白杨树那种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扎根的忠诚无私的精神,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像白杨树那样,哪儿需要他们,就到哪儿去工作、生活。也有的同学从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中体会到:爸爸不仅介绍了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点,同时也希望孩子们到新疆后能像白杨树一样不畏艰难。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明白了爸爸的心了吗?
你看,我们正是通过联系上下文,才理解了这句意义深刻的话,明白了爸爸的心。同学们,你是否学会了这种抓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四、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同学们,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诵读即背诵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
它不同于朗读,也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我们通过朗读不但能理解作品,同时也能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另外,我们在朗读与诵读中一定要做到: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的去读,去想,这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
例如,我们在读《开国大典》时,就要想象自己仿佛身临其境,正在与三十万人一道参加开国大典。这样,当我们读到?**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时,那种激动、自豪的感情便会油然而生,便能情不自禁地像作者那样发出感叹:?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当读到?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时,就会很自然地体会到五星红旗升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升腾起对新中国无限热爱的感情。当读到对阅兵式的描写时,便会同作者一样,对新中国的保卫者发出由衷的赞美。 再如,我们在学习《难忘的一课》时,知道文中出现了三次?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第一次,是?我?在教室的窗外听到的;第二次是?我??怀着敬意?走进教室,情不自禁地与学生们共同朗读起来;第三次是?我?参观了学校的小礼堂后,?紧紧地握着?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一句话。在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该带着感情
阅读,把自己的心放到课文中去,在对全文、对这三句话的反复朗读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作者以及台湾师生深深的爱国之情。
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
开头就直接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文章。如:《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一自然段?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使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就直接写出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愤恨。再如:《难忘的启蒙》一文的第一句话:?我时常怀念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的我的启蒙老师们?,开篇就点明了?我?对启蒙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结尾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吧!?又如:《峨眉道上》结尾是这样写的:?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默默地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汗,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如果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着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啊,默默地付出辛劳的铺路人啊,你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直接说明了铺路的艰难,赞美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如《可爱的草塘》、《我爱故乡的杨梅》等。
范文五:古典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下)
七、虚写。
诗歌中的虚写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作者所写若非眼前,一般即为虚写,包括回忆、想象、梦境等。虚写的对象可以是人、景(包括场景)、事等。
诗歌用虚写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使其与现实形成对比,在虚实对比中表达思想感情。如《书愤》一诗对往昔的回忆就与诗人的现实处境形成对比,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表达出愤懑不平。再如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一词对当年军中生活的回忆、欧阳修《临江仙》“记得金銮同唱第”一词对自己与朋友同时高中同榜是春风得意情形的描写等,都是在虚实对比表达感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诗,表面上没有虚与实的对比,实则暗含对比。如李煜《虞美人》中对故国破败现状的想象“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实则暗含与昔日繁华的对比;柳永《雨霖铃》中对分别之后自己凄凉孤独情形的想象,暗含与两人在一起时欢乐时光的对比;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梦中的神仙境界,暗含与现实的对比。
二是诗歌要表达某种感情却不直说,而借助虚写曲折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歌表现的是冬至之夜在外漂泊的诗人孤独中对家人的思念。不过,诗歌并没有直接写自己对家人的思念,而是想象家人在深夜谈论着远行的自己,这就把自己对家人的思念曲折的表达了出来。
再如梅尧臣的的《送何遁山人归蜀》:
送何遁山人归蜀
[宋」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
【注】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为“何遁山人”,“山人”一般指隐士或与世无争的高人。根据题目中的“归蜀”一词可知,何遁山人是要回在蜀地的家。
作为送别诗,全诗丝毫没有送人时的惆怅感伤,甚至没有对朋友的留恋,有的是为朋友归乡而高兴,有的是对其以后生活的良好祝愿,有的是对朋友归乡的羡慕。诗歌时如何表达这种思想情感的?想象。这首诗的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没有一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
根据诗人想象的角度,这首诗可分为两层:前两联为一层,后两联为一层。
我们先看前两联。这两联是从何遁山人远在蜀地的孩子(“童稚”)的角度进行想象。
首联“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乃诗人想象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首句“春风入树绿”是写景,描写春风吹过,蜀地的枯树骤然变绿的情形。此句写景,作用有二:一,为全诗奠定明朗、欣悦的感情基调;二,引出下面一句“童稚望柴扉”。“童稚望柴扉”是说何遁山人的孩子站在自家的柴扉之外向父亲归来的方向望去。这个孩子之所以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正是因为春风重归蜀地的景象让他想起在外未归的父亲。
颔联“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紧承首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这里,诗人不写孩子望到父亲归来时的反应,只说孩子看到父亲回来了,这就给读者留下了极大地想象空间。孩子看到父亲时的欢喜雀跃自不待说,除此之外,他还会做些什么?是赶紧回家将喜讯告诉自己的母亲以及其他家人?还是直接兴冲冲地跑过去迎接自己的父亲?还是先告诉家人,然后和家人一起去迎接父亲?这诗人故意留下的空白,需读者通过想象去填充。要指出的是,首联和颔联虽然只写了何遁山人的孩子,但透过孩子,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家人对山人归来的急切盼望和看到山人归来的极度喜悦。
因为颔联已写到“蜀客归”,于是,后两联自然转而从何遁山人的角度展开的想象,想象其回家之后的情形。
颈联“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想象何遁山人初到家乡的情形。社燕者,春燕也。燕子春社时来,秋社时去,故有“社燕”之称。何遁山人刚刚返乡,燕子也刚刚南归,两者相见真如老友相逢,其场面当何等亲切、喜悦!“征衣”,旅人之衣。山人到家,下得马来,立即脱下征衣,洗掉征尘,其对漂泊生活当是何等厌恶,到家之后的心情当是何等轻松、愉快!此联一“逢”一“洗”,写进了山人回乡后的喜悦。
尾联“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终日在水边钓鱼,完全摆脱了世俗的琐事杂务,恬淡闲适。此联想象何遁山人的隐居生活,一方面表达了对朋友的良好祝愿,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
虚写是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常用手法,可以把感情表达的更为婉转,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夜①
杜甫
今夜鄜州月②,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乱中,时杜甫被叛军所俘,困于长安。②鄜州:今陕西富县。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把妻儿安置于此。
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诗人通过想象家中的妻子在晚上对月思念自己,希望与自己团聚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切思念,含蓄委婉。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万岁山、蓬壶殿:指宋徽宗时构筑的土山苑囿、亭台宫殿。
(1)上阕对当年的回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上阕回忆当年旧皇宫里花柳掩映楼阁、宫女环绕万岁山,宫殿里歌舞升平的繁盛景象,与现在京畿郊外满是敌人的铁骑的情景形成鲜明对比,表达昔盛今衰的悲慨,对外敌人侵践踏大好河山的愤恨,对统治阶层奢侈误国的痛心。
(2)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①对外敌入侵后北方地区生灵涂炭的悲慨,②对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渴望与信心,③表达功成身退的畅快喜悦。
八、象征。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诗文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赋予诗文以深意,从而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象征和比喻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但两者又是不同的两种手法。其不同在于,象征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即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象征物)并非作者真正想要表现的内容(被象征物),而只是其用以表现所要表现内容的一种媒介,而且作者真正所要表现的内容往往不会直接在作品中写到;而比喻是把作品中所描写的对象比作与之相似的另一物,只是为了使语言更为形象生动,其本体与喻体往往都会在作品中出现。
咏物诗中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使用的都是象征手法。作者表面是在描写物,实则是或借物来写人,或借具体的物表现人才具有的抽象的精神品格。前面出现的杨万里的《野菊》、虞世南的《蝉》、徐渭的《题葡萄图》、储光羲的《咏山泉》、刘一止的《小斋即事》、修睦的《落叶》、陆游与**的《卜算子·咏梅》均是如此。
在古典诗词中一些物象常常有较为固定的象征义,我们在阅读诗歌时要注意。如,月亮象征思念,梅花象征坚贞,鸥鹭象征自由,船象征飘泊羁旅,扁舟象征归隐,杨柳象征留恋、思念,芭蕉、猿、子规(又叫杜鹃)、鹧鸪等象征愁苦,蝉象征高洁,等等。不过,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读诗的时候遇到具有特殊象征意义的意象切莫机械地想当然地理解,还是要结合整首诗来把握其含义。因为这些意象虽然有其较为固定的象征义,但并不绝对,在一首诗里其作用还是要从属于整首诗的思想感情。
除用物来象征外,诗歌中也有以景来象征者。请再看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是一首怀古抒情之作。诗歌的前两联表达世事沧桑、昔盛今衰的感慨。颈联描写登台所见,境界开阔,此联意在以自然的不变反衬人事的变化。尾联是诗人在抒怀。“长安不见使人愁”长安是诗人能够一展抱负的地方,但现在极目远眺却看不到,表达壮志难酬的愁思。不过,长安为何看不见呢?诗人说是“浮云蔽日”。诗人身处金陵,望不到长安是情理之中,为何却将其归罪于“浮云蔽日”这样的自然现象呢?原来,作者明言“浮云蔽日”,实则以其暗示当时的政治现实:皇帝被一些小人所包围蒙蔽。这就揭示了自己迫不得已离开长安,壮志难酬的原因了。此处的“浮云蔽日”便是用象征的手法来表达思想感情。
象征手法的使用往往是因为作者或不能明说,或不愿明说。阅读这类诗歌,要注意描写对象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
杜 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③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箧笥: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
“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近试上张水部①?张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②。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③无?
【注】①张水部,张籍,诗人水部员外郎。这首诗是诗人朱庆馀在参加进士科考试前呈送给张籍,希求其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介绍自己而写的。②舅姑,公婆。③入时,合乎时宜。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怎样的女子?结合题目看,诗人描写这个女子的目的是什么?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谨慎、羞涩的新婚女子。她刚刚成婚,为拜见公婆经过一夜精心打扮仍害怕得不到其接受而心中忐忑,早上起来轻声征求夫婿对她妆容的意见。整首诗使用象征的手法,描写这个女子意在表达自己在科举考试之前内心的忐忑,征求张籍对自己作品的意见,看它是否投合主考的心意。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让自己能有一番作为的迫切心理。这两联运用象征的手法,通过写自己虽耻于仙居,却因为没有船和桨而无法渡过洞庭湖,只能白白羡慕别人钓鱼,来表达自己无人引荐的苦闷和对得到引荐的渴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给孩子表达思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