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巴金简介_巴金资料
巴金简介_巴金资料
巴金(1904--)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
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
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之一,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先后获得意大利的但丁国际奖和法国的荣誉勋章,接受了香港中文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在他九十华诞之年,荣誉意大利蒙得罗国际文学奖特别奖。
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海上日出》、《繁星》和《鸟的天堂》是他写的三篇优秀散文。
范文二:巴金简介及相关资料
巴金简介及相关资料
巴金(1904.11.25 - 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 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 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巴老箴言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而且这一直是鼓舞我的泉源。 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 我不是文学家。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国家和人民,我有无限的爱,*用作品来表达我无穷无尽的感情。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我就十分满意了。 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 我家乡的泥土,我祖国的土地,我永远同你们在一起接受阳光雨露,与花树禾苗一同生长。我唯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说真话,面对镜子我并不感到愉快,因为镜子上反映出来的尊容叫人担心:憔悴,衰老好看不好看,我倒不在乎。使我感到不舒服的是,它随时提醒我:你是在走向死亡。 几年前我流着眼泪读完托尔斯泰的小说《复活》,曾经在扉页上写了一句话: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事实并不是这样。生活并不是一个悲剧。它是一个搏斗。我们生活来做什么,或者说我们为什么要有这生命,罗曼罗兰的回答是为的是来征服它。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植物不得不开花。 我常将生比之于水流。这股水流从生命的源头流下来,永远在动荡,在创造它的道路,通过乱碎石中间,以达到那惟一的生命之海。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还射出种种的水花,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爱和恨,欢乐和痛苦,这些都跟着那水流不停地向大海流去。我们每个人从小到老,到死,都朝着一个方向走,这是生之目标。不管我们会不会走到,或者我们在中途走入了迷径,看错了方向。 因为受到了爱,
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的全性格的根底。 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应对那摧残爱的;在众人的幸福里谋个人的快乐,在大众的解放中求个人的自由。 理想,是的,我又看见了理想。我指的不是化妆品,不是空谈,也不是挂在人们嘴上的口头禅。理想是那么鲜明,看得见,而且同我们血肉相连。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我不过一粒泥沙。不管我多么渺小,从它那里我可以吸取无穷无尽的力量。 我写因为我有话要说,我发表因为我欠债要还,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呼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积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的最后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 是什么东西把我养育大,首先在我头脑里浮动的就是一个爱字。父母的爱,骨肉的爱,人间的爱,家庭生活的温暖。我的确是一个被人爱着的孩子。我爱着一切的生物,我愿意擦干每张脸上的眼泪;我希望看见幸福的微笑挂在每个人的嘴边。 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长久吧。然而在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和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给我留下的阴影扫除了的也是它。 鲁迅先生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这也是从先生那里得到的启发的。我勉励自己讲真话,卢梭是我的第一个老师,但是几十年中间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给我照亮道路的还是鲁迅先生。 这是一笔心灵上的欠债,我必须早日还清。它像一根皮鞭在抽打我的心,仿佛我又遇到五十年前的事情。写吧,写吧。好象有一个声音经常在我耳边叫。我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双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燃火狠狠地烧我自己,到了我烧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恨也不会在人间消失。 一个作家,一枝笔可能起不了大的作用,但是一滴水流进海洋就有无比的力量。只要全世界的作家团结起来,亿万枝笔集在一起,就能够为后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更美的未来。这才是我们作家的责任。这是理想,也是目标。 每一本书、每一篇作品,就是一次答案。古今往来有数不清的作家,读不完的作品,尽管生活环境各异,思想信仰不同,对人对事的看法不一样,但是所有真诚的作家都向读者交出自己的心。我们写作只因为我们有话要说,有感情要倾吐,我们用文字表达我们的喜怒哀乐,我写作只是为了一个目标,对我生活其中的社会有所贡献,对读者尽一个同胞的责任。我从末中断读者的联系,一直把读者的期望看成对我的鞭策。我常说,如果我的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温暖,在他们步履艰难的时候能够做一根拐杖给他们加一点力,我就十分满意了。 我一刻也不停止我的笔,它点燃火烧到我自己,到了我成灰烬的时候,我的爱我的感情也不会在人间消失。我感到我有两倍的勇气,有两倍的力量。究竟由于什么,我得到回答了:由于友谊。 我从小爱发牢骚,但决非无病呻吟,而且我不善于言辞,不会表达自己的思想,用嘴讲不出来的,我只好*笔帮忙,因此走上了写作的路。我不是经过刻苦钻研,勤奋读写,取得若干成就的。我不过借用文字作武器,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不管拿着笔,或者放下笔,我都是在生活。 我写作时差不多没有停笔构思,字句从我的自来水笔下面写出来,就像水从喷泉里冒出来那样地自然、容易。但那时候我的激动却是别人想象不到的。我差不多把全个心灵都放在故事上面了。我所写的人物都在我的脑子里活动起来,他们跟活人完全一样。他们生活、受苦、恋爱、挣扎、欢笑、哭泣以及死亡。好像不是我在写小说,而是他们借了我的笔在生活、在那三个星期里面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只看见那一群人。他们永久不息地在我的眼前活动,不让我有片刻的安宁。 巴金作品总目 创作集: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
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局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图书公司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图书公司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良友图书公司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图书公司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开明书店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
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辑社 《无题》(散文集),
生活出版社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图书公司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大寨行》(散文),1965,西人民出版社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
川人民出版社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随想录》(散文集),1987 ,三联书店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巴金书信集》,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译文集: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
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范文三:巴金简介
专题简介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籍浙江嘉兴,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正通顺街,于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2岁。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还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黄树辉等。1918年入成都青年会的英文补习学校,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业学校。在校期间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礼。1927年至1928年在法国留学,开始文学创作,1929年《灭亡》的发表并引起轰动,使他正式走上文学创作道路,开始使用笔名“巴金”。从1921年公开发表第一篇文章,到1999年2月续写《怀念振铎》一文,巴金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他20世纪30年代发表的长篇小说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是中国文学的丰碑。代表作还有《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
——《巴金》专题简介
范文四:巴金简介
巴金简介
巴金(1904~2005.10.17), 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
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
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
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宇慧按)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
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
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
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
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
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
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
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
《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 一个
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答徐懋庸并
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
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
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
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
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
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
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
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
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
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
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
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
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
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
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
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
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
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
巴金(1904.11.25-) 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
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
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
校攻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
,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2年在《时事新报. 文学旬刊》
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
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文,宣传无政府主义。1927年赴法
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
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
之间,著作颇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
丁》、《萌芽》和著名的“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
曲”之一《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
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
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
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
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
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
喊》周刊(后改名《烽火》) 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
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
《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
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
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
《神》、《鬼》为著名。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
版工作。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
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
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1960年
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巾国作协副主席。“**”中,遭到了
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
录》。由他倡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
译为多种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
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
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
席。
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 与克刚等合著,1927,
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 ,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
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
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巴金. 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
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
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
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
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
《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
(《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
中长篇小说, 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
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
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
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 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
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
《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
《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 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
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
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
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
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
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
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
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
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
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
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
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
《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
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
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
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
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
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楼主问得是巴金的《随想录》。巴金直面“**”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
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他在晚年终
于写作了在当代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随想录》,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
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没有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
巴金就不会动笔。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
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
实人格的塑造。 巴金(1904~2005.10.17), 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
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
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
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
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
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
《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 一
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答徐懋庸并关于
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
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
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
《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
《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
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
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
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
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
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
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
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
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
《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
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
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巴金主要作品简介
2005-10-17 22:35:44 来源: 网易社区
《灭亡》
故事梗概:小说以1925年军阀孙传芳统治下的上海为背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杜大心对整个世界充满憎恶,他是一个患有严重肺结核的革命青年,他遇到“爱的天使”李静淑,一个信仰博爱主义的女孩,并渐渐爱上了她。但他很快在强烈的自责心理下投入工会繁忙的工作中,想以工作来压抑情感。信服他主张的纱厂工人张为群因为运送传单等物被捕遇害,杜大心无法摆脱良心上的谴责。他决心牺牲生命进行暗杀。杜大心的暗杀并未成功,对方只受了点轻伤,而杜大心,用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相关评论:巴金的处女作。1929年的《小说月报》连载了两部长篇小说,到了年底总结的时候,编辑评价:“这两部长篇在今年的文坛上很引起读者的注意,也极博得批评者的好感。他们将来当更有受到热烈的评赞的机会的,我们想。”这两部长篇及它们的作者就是:老舍的《二马》与巴金的《灭亡》。
《爱情三部曲》
《雾》
内容梗概:周如水从日本留学归来,他认为建设乡村比城市重要。周如水在旅馆巧遇从前仰慕过的女子张若兰,一个美丽温柔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双方互有好感,但周如水却没有勇气表白。他的两个朋友来看望他,一个是叛离了温暖富裕的家庭,以一种苦行式的生活为事业献身的陈真,另一个是有着幸福的家庭生活的吴仁民,两人都鼓励他从狭窄的爱情中挣脱出来。
周如水在家乡有个没有爱情的丑妻,是他十七岁时父母为他娶的,为此他拒绝了几次可能的幸福。陈真告诉张若兰真相,鼓励她主动向周表白并帮助他摆脱家庭束缚。周如水此时接到父亲来信,说其母病想见他,并要求他回去当官,软弱的周如水拒绝了张若兰的爱情,但也没有勇气回家。
一年后,周如水又回到这个旅馆,此时他才接到家信得知家中妻子早于两年前病死,但张若兰早已离去,只剩下他在海边独自悔恨。
《雨》
内容梗概:两年后的上海,吴仁民的妻子已经病死,陈真被汽车撞死。
此时张若兰已经嫁给一个大学教授,周如水又爱上了另一个被称为小资产阶级女性的李佩珠。吴仁民对周冷嘲热讽,但自己很快也坠入情网。恋上他从前帮助过的女学生熊智君。但吴仁民很快发现熊智君的好友就是自己从前的恋人玉雯,她因为爱慕荣华富贵而抛弃过他,现在又因为孤独想与他重续旧好,吴仁民痛苦地拒绝了她。
李佩珠决心做一个革命女性,拒绝爱情,周如水在绝望中投水自杀。吴仁民也得到玉雯自杀的消息,熊智君为了保护他抱病嫁给了玉雯的丈夫———一个军阀,并留信鼓励他追求事业。吴仁民在悲愤中终于振作了起来。
《电》
内容梗概:三年后的福建,李佩珠和她的朋友们在这里组成一个革命团体。吴仁民也来到这里,此时他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革命者,他与李佩珠之间产生了爱情。但很快,革命事业遭到沉重打击,不断有成员被捕被杀,他们中的一员敏无法忍受失去同志的悲愤,走上了暗杀的道路,但暗杀没有成功,他自己却遇难。
佩珠父亲在上海突然失踪,她委托吴仁民回上海寻找,自己留下来继续朋友未完成的事业。
相关评论:在当时(1934—1936年间),爱情三部曲还是巴金最喜欢的作品,因为几乎每个主角都有巴金朋友的影子。 《激流三部曲》
《家》
内容梗概: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相关评论:《家》也许不是巴金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有人缘的一本,可是它的问世并非一帆风顺。最初,小说在《时报》上连载,每天一千字左右,后来因为战争中断过一段时间,《时报》又换了编辑。巴金突然接到一封信抱怨小说太长,报社不想继续登下去。收到信后巴金将剩下的稿子全寄了过去,并声明如果报纸愿意登完,他可以不要稿费。用他的话说,“为读者写作”的他“总算尽了作家的责任”。这样,《家》才得以完整面世。
《春》
故事梗概:觉慧逃出家庭后获得了自由,但家中的悲剧还在一幕幕上演。觉新兄弟的继母周氏的娘家人来到成都,要为觉新的表妹蕙完婚。蕙是聪明美丽的女孩,却被顽固的父亲许给荒淫的陈家,大家都替她惋惜,觉新在她身上看到梅与珏的影子,却无力帮助。这时,觉新的爱子海儿不幸病死,他对生活更加没有了信心。觉民与琴则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鼓励家中的弟妹走出家庭。
三房的淑英被父亲许给冯家,她极力想挣脱不幸的命运,甚至想过效仿鸣凤去死,觉民与琴决心帮助她脱离家庭,去上海找觉慧。蕙完婚后过着不幸的生活,很快就患病,因为婆家不肯请西医耽误了医治,默默地死去。蕙的死再次刺激了觉新,也使他开始支持觉民等人的计划。最终,淑英在觉民等的帮助下,被护送到了上海。在《春》的结尾,觉新等人收到她从上海的来信,信中倾吐了她获得自由后的幸福。
相关评论:《春》写了一个女孩如何鼓起勇气走出家门,它无疑给了许多年轻人以叛逆的勇气,巴金因此也成了许多想要叛离家庭的年轻人的“咨询对象”,在众多的咨询者中,有一个女孩寄给他一张照片并约他见面谈谈。一见面,这个女孩就谈起自己守旧的父亲,并表示想脱离家庭。巴金诚恳地劝说女孩不要冲动,认为年轻人羽翼未丰前不宜轻易地踏入复杂的社会。巴金的真诚无疑感动了她,此后,这个女孩遇到麻烦时,常常找他倾诉。她的名字,叫萧珊。
《秋》
故事梗概:蕙的灵柩停在庙中已经一年多,她的丈夫忙着续弦,根本没想到要让她入土为安。在觉新与觉民的“威胁”下,蕙才得到存身之地。她糊涂的父亲又将儿子枚推入火坑,枚才十七岁,就有了肺病的迹象,父亲周伯涛不愿承认儿子有病,却忙着给他娶了冯家的小姐为妻,两人感情不错,但妻子脾气很大,枚夹在她与长辈间受气,婚后不久就因病去世,留下新婚的妻子和她腹中的胎儿。
三房的克明在女儿跑后有所悔悟。两个弟弟却想卖掉公馆分家,儿子又不争气,克明在郁闷中丢下怀孕的妻子去世。淑英的丫头翠环敬佩觉新为人,三太太决定将她给觉新。
高公馆卖掉了,高家四分五裂,在觉新给觉慧与淑英的信中,他写到各房的情况。四房五房继续着荒诞的生活,几个堂弟依然顽劣成性。三房与他们住得很近,保持着亲密关系。他自己娶了翠环并将她当作妻子看待,至于觉民与琴,也按他们的意愿举行了新式婚礼并即将出外工作。
相关评论:激流三部曲中最有光辉的形象当然是家庭的叛逆者,但最成功的却无疑是“多余人”觉新。对于这个人物,巴金有太多的情感。巴金的大哥尧枚在父母死后,独立支撑着整个家庭,在给巴金的信中他倾吐出家庭中的种种罪恶,这些素材给了巴金灵感,他决定用“大哥”做线索来揭示一个大家庭的衰败。难得的是,尧枚知道这个想法后,写信来鼓励巴金写作。正当巴金写完《家》的第六章《做大哥的人》时,讣电来到,尧枚在精神重压下自杀了。在《秋》里,巴金给了觉新一个幸福的结局,对尧枚来说,也许这是一个最后的安慰吧。
《憩园》
故事梗概:“我”(小说家黎先生)在抗战时期回到家乡成都,偶遇老同学姚国栋,并被邀请至他家住。姚国栋做过官,当过教授,靠祖产买了败落的杨家的公馆憩园居住,家中还有续弦万昭华和前妻留下的儿子小虎。我逐渐了解到这个表面和美的家庭也有矛盾:小虎的外婆家因为姚国栋喜爱自己的后妻而对万昭华心存忌恨,小虎在外婆家学着赌钱看戏,善良的万昭华因丈夫对小虎的溺爱而无力管教,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受到影响。
从杨家旧家人李老汉口中我打听到憩园旧主人的情况:杨家几兄弟中老三(杨梦痴)败完了祖传的家产,还因为好赌和置小公馆将妻子得陪嫁也骗得精光,大儿子因此对这个父亲深恶痛绝。但在兄弟公议卖掉这个园子时,杨老三却对故家表现出留恋之情。之后他的情妇卷逃,杨老三只好寄居大儿子家中。又因某些恶习难改和误会被妻儿逐出门去,沦为惯偷,只有寒儿仍对他十分依恋。
我决心帮助这父子俩,但就在准备送杨老三进医院的时候,发现他已失踪,只留下字条给寒儿,表示不希望连累他。几周后,我发现杨老三混在苦刑犯的队伍中。姚国栋托人打听杨老三下落,却得知他已染霍乱死于狱中。
姚国栋在看到憩园旧主的下场后有所醒悟,决心好好管教孩子,此时却传来噩耗,小虎在外婆家因为贪玩溺水而死,姚国栋痛悔不已。
相关评论:《憩园》与《家》、《寒夜》一起被巴金列为自己最喜欢的三部作品,与《家》一样,它的背后有着一个真实的故事。1941年初,巴金回到故乡成都过年,他看到了已卖给别人的祖屋,和祖屋照壁上依然如故的“长宜子孙”的四个大字;他还得知了五叔(《家》中高克定的原型)亡故的消息。与小说中的杨老三一样,巴金的五叔败尽家产,妻儿不再接纳他,最终因为偷窃被关入牢中染病而死。在最初的构思中,巴金要写的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值得同情的杨老三,小说的题目也被定为《冬》———它本应是激流三部曲的尾声。但在写作过程中,他“爱上了小说中的人物”,在与人物的斗争中巴金认了输,于是《憩园》就成了与激流三部曲迥然不同的风格:精致,婉约。同样是写旧家败落的故事,却不再着力于对专制家庭的批判,字里行间流露着的是悲天悯人的同情与怅惘。
《寒夜》
故事梗概:《寒夜》写的是抗战期间一个小家庭的故事。丈夫汪文宣和妻子曾树生都是上海某大学教育系的毕业生,他们的共同理想是为中学教育事业献身。汪文宣性格忠厚老实,但却只能在“连文章都做不通”的主任手下当一名小职员校阅文稿。曾树生则是一个热情活泼的新派女性,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也只能放弃理想到银行去当“花瓶”。
汪文宣的寡母与这小两口住在一起,汪母信奉传统的家庭伦理道德,她甘心情愿的为儿子做“二等老妈子”,但却无法容忍儿媳妇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出去工作,儿子对媳妇的感情也引起她的一点嫉妒。汪文宣夹在母亲与妻子之间左右为难。
家庭的压抑与丈夫的懦弱使得生性活泼的曾树生宁愿与比她略为年轻,并对她大献殷勤的陈主任周旋于咖啡店、跳舞厅等娱乐场所中,甚至一起做起了投机生意,但出于对丈夫的爱她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
心力交瘁的汪文宣在工作时将血吐在了校样上。再也无法忍受婆婆猜忌的曾树生决定暂时离开,随升为经理的陈主任远去兰州任职,这个家庭破碎了。身染肺病的汪文宣为了妻子的幸福,始终不愿告诉她自己的真实病情,当重庆街头张灯结彩地庆祝抗战胜利时,贫病交加的汪文宣在母亲的怀抱中死去。在一个寒夜中,曾树生回到重庆寻找家人,却听说汪母带着孩子搬到不知何处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在街头踯躅,“夜,的确太冷了。”
相关评论:与巴金的其他作品不同,《寒夜》是一个没有原型,纯粹虚构出来的故事,而且这个悲惨的故事却是在作家新婚燕尔的甜蜜日子中完成的。如果我们一定要为故事的主角找个来源,那么“肺病”可能是惟一的线索。这种在当时很难医治的病似乎一直纠缠着巴金的家族,《寒夜》对人物关系与心理细致入微的描画已经到了“无技巧”的境界,这部被称为“平民史诗”的杰作充分显示出巴金惊人的想象力与洞察力。
《随想录》
故事梗概:1978———1986年间,巴金为香港《大公报》文艺副刊《大公园》开辟专栏,写了150篇“随想”短文,总称为《随想录》。其中有作者对历史的反思(如《“**”博物馆》),对失去亲友的怀念(如《怀念胡风》),对自我心灵的拷问(如《小狗包弟》),以及对一些他不能认同的观点言论的大胆批判。《随想录》的许多篇幅,都探索了“十年浩劫究竟是怎样开始的?人又是怎样变成‘兽’的?”巴金的解剖刀不仅伸向社会,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加诸自身。他以一个历史浩劫的见证人的身份,带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展开对历史的深入反思。
相关评论:巴金在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时说:“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呐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集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作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最后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这段话,可以说是对《随想录》的最佳概括。在八十年代,这套散文集引起很大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作者本人也因此获得“世纪的良心”的称号。(凌云岚)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巴金的作品曾经风靡一时,拥有广大的青年读者群,以至曾经影响过好几代青年的人生。他是用自己的思想艺术魅力赢得读者喜爱的。他是用发自内心肺腑的真实感情,与时代共鸣的感情,感染读者的。他用对人类真挚的深沉的爱,去点燃青年读者的心,唤醒他们的良知、人性和爱。
巴金的感情,无论是悲哀的,感伤的,痛苦的、激愤的??都是鼓舞人向上的,进取的,追求光明的,向黑暗势力战斗的;更希望人们变得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因此是一种正义互助献身之情,美好之情,因为他爱人类,爱读者,他也就拥有了大家的爱。他是幸福的!
荒煤在文章中曾多次写到过:那时到延安去的青年学生,很多不是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读了巴金作品以后,参加抗日救亡,投身革命事业的。他说:“但真正认识到巴金作品的影响,还是1938年冬天在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招考文学系青年学生的时候。??这些同学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他们千里迢迢冒着危险奔向延安,爱好文学,投考鲁迅文学系。
巴金(1904/11/25-) 生平简介 主要作品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
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攻
读英语,参加进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参与组织“均社”,进行反封建的宣传活动。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发表的《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是其最早的作品。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东南大学附中读书,1925年夏毕业后,经常发表论文和译
文,宣传无政府主义。
1927年法国,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作品描写一个青年无政府主
义革命者的斗争、苦闷和失败,1929年在(小说月报) 发表后反响强烈。
1928年冬回国,居上海,数年之间,著作颇多。取材于五卅的中篇小说《死去的太
阳》,《灭亡》的姊妹篇《新生》,描写矿工生活的中篇小说《砂丁》和《萌芽》,都写
于这个时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反映了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寻
求革命的历程,在青年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于1931年以《激流》为题在《时报》连
载。这部小说以五四后的中国社会为背影,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衷亡和分化,揭示了封
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真实动人的人物形象。充满激情,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学季刊》编委。同年秋天东渡日本。次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文化生活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勒以创办《文季月刊》,同年与鲁迅等人先后联名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上海、广州、桂林、重庆,曾任《呐喊》周刊(后改名《烽火》) 发行人、主编,担任历届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作品描写国民党统治下一对青年知识分子夫妇在战乱和贫病中的离异和死亡,自然真实,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艺术上最为成熟。
抗战胜利后主要从事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他的短篇小说题材广泛,切近现实,批判现实社会冷酷的《神》、《鬼》,控诉日侵华暴行的《还魂草》都比较著名。他的散文作为人生旅程和心灵历程的记录,自1927年开始从未间断写作,这些作品直抒胸臆,文笔朴实。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当选文联常委。1950年担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曾两次赴朝鲜前线访问,辑有《生活在英雄们中间》、《保卫和平的人们》两本散文通讯集。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国际友好活动。1960年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和中国作协副主席。“**”中,遭到了残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以坦诚的态度深刻反省自己,国家和人民的历史与命运,敢于说真话。由他议,1985年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他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982年至1985年相继获得意大利但丁国际荣誉奖,法国荣誉勋章和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士称号。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副主席。
[著作书目]
五一运动史(史话)1926, 上海民众社
支加哥的惨剧(史话)1926,美洲平社;又名《自由血—五一殉道者的五十周年》
1936, 福州自由书店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革命的先驱(传记)1928,上海自由书店
断头台上(传记)1929, 上海自由书店
俄罗斯十女杰(传记)1930, 上海太平洋书店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 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 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 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俄国社会运动史话(史话)1935,文生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4,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旅途通讯(上下册合集,通讯报道集)1940,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女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市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报告文学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 (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搜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理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 1927, 上海自由书店又名; 《面包与自由》1940, 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启智书店
地下的俄罗斯(传记)司特普尼亚著,1929,上海智新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古髅的跳舞(剧本)日本秋田雨雀著,1930,开明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 ·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龙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泥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西班牙的斗争德国若克尔著,1937,平明
战士普鲁底 俄国高德曼著,1938,平明
西班牙的血(画册)西班牙加斯特老绘,编译,1938,平明
西班牙的黎明(画册,又名《西班牙的曙光》),西班牙幸门绘,编译,1938,平明 西班牙(通讯集)德国A ·苏席著1939,平明
一个国际志愿兵的日记 瑞士A ·米宁著,1939,平明
西班牙的日记 西班牙C ·罗塞利著,1939,平明
巴塞罗郡的五月事变(通讯)德国A ·苏席著,1939,平明
我的自传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9,开明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 著,1940,文生
西班牙的苦难(画册)西班牙加斯克劳绘,编译1940,平明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生
我的生活故事(传记)意大利巴尔托罗美·凡宰地著,1940,文生
一个反抗者的话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41,平明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 ,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笑(短篇小说集)保加利亚奈米洛夫等著,1948,文生
狱中二十年—回忆录之二 俄国妃格念尔著,1949,文生
蒲宁与巴布林(中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9,平明
六人(短篇小说集)德国鲁多夫·洛克尔著1949,文生
回忆契诃夫(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布罗克(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扑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红花(迦尔洵小说集之一,短篇小说集)俄国迦尔洵著,1950,上海出版公司
一件意外事(迦尔洵小说集之二,短篇小说集)俄国迦尔洵著,1951,上海出版公司
癞蛤蟆和玫瑰花(迦尔洵小说集之三,短篇小说集)俄国迦尔洵著,1952,上海出版公司 木木(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52,平明
短篇小说集 苏联高尔基著,与瞿秋白合译,1959,人文
回忆录选 苏联高尔基著,与曹葆华合译,1959,人文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 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1959,人文
文学写照(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78,人文
高尔基早期作品选(短篇小说集)与伊信等合译,1978,人文
前夜·父与子(长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人合译,1979,人文
往事与随想(第1卷 回忆录)俄国赫尔岑著,1979,人文
单恋(小说)苏联高尔基著(与谭得伶合译,1986,人文
域外小说集 周作人等旧译,巴金等新译,任国庆编,1986,岳麓
格涅夫散文诗 1987,人文
爱的故事(小说)苏联高尔基著,1988,人文
名作家写的童话故事 英国王尔德著,1988,人文
[研究资料书目]
论巴金的家春秋及其他(林莹腮)1943,柳州文艺出版社
巴金的生活和著作(法国明兴礼,王继文译)1950,上海文风出版社
巴进创作评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巴金创作研究小组)1958,人民文学
巴金创作试论(武汉大学中文系三年级巴金创作研究小组)1959,湖北人民
巴金专集(1—2卷)1981—1982,江苏人民
巴金译传(陈丹尘)1981,河北人民
巴金民主时期的文学道路(李存光)1982,宁夏人民
巴金年谱(上册,靳丛林)1982,吉林函授学院中文系
巴金的生平和创作(谭兴国)1983,四川人民
巴金创作论(张慧珠)1983,四川人民
巴金写作生涯(贾植芳)1984,百花
巴金研究资料(上中下册,李存光)1985,海峡文艺
巴金论(汪应果)1985,上海文艺
巴金作品评论集(贾植芳等)1985,文联
巴金论稿(陈思和、李辉)1986,人文
巴金研究在国外(张立慧,李今)1986,湖南文艺
作家巴金(余思牧)无出版年月,香港南国出版社
巴金小说艺术论(袁振声)1987,南开大学出版社
巴金作品欣赏(姚春林等)1988,广西教育出版社
青年巴金及其文学视界(艾晓明)1989,四川文艺
(宋
叫声巴金太沉重与巴金简介, 作品_世界历史
日期:1970-01-01来源:点击
: 61次
叫声巴金太沉重与巴金简介, 作品_
可是,我们的作家协会主席巴金老人,不能活着享有这一切,又不能选择死,是何等的痛苦呀。所以,面对这样一种“伤天害理”的事,我只能说,叫声巴金太沉重。
中国文人的穷途末路已经显现,中国文人的潇洒与风流只留存在文物中。 理想中的中国文人,应该是这样的:善于读书,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行天下路,著风流文。
理想中的中国文人,应该是这样的:善于读书,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行天下路,著风流文。
现实中的文人偏偏与理想中的文人有着极大的差距,鼎盛的是,衰落的是现在。
我曾经无比崇拜的巴金先生正在走向百岁,我却不忍心对这位常说自己“是一个废物”的中国二十世纪著名文人说三道四。11月25日,在上海华东医院著名的高干病房,庆祝生日的巴金该是如何的痛苦,是谁忍心对他进行这样的肉体与心灵的折磨,是人?是鬼,还是其他魔力?
巴金早已不是实际意义上的作家了,他的存在更是令中国的文人们惭愧,难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巴金,难道无数个巴金都死了,都早早夭折了。
我知道,巴金先生目前还是中国作家协会的连任主席,可这位主席大人无法继续行使职权了。他只是常年躺在上海的病床上,随时等待医护人抢救衰老的生命。
巴金先生,不能讲话,也不能写字,多年前就与外界联系中断。他曾多次向家人及医生提出希望安乐死。不知道是谁签字做得主,医院里没有人接受他的请求与建议,没有人关心这位老人为什么不想活着,为什么不能死。
有一首歌名字叫“让爱做主”,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可对于巴金,为什么不能“让爱做主”呢?爱他,就让他死;恨他,就让他活着。
早在1994年,巴金就提出安乐死,当时91岁的他,由于饱受胸椎骨折之痛,他向家人提出安乐死。第二次,他又提出了安乐死,当时是他的朋友夏衍去世。有人谈到,夏衍家人实在不忍心看到他受苦,主动要求医院不要抢救,拔掉身上的管子不久,夏衍就停止呼吸。默默在旁听着的巴金,此时忽然对女儿小林说,“我以后也要这样,不要抢救,安乐死。”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度,死不是一个悲痛的事情,而是对生命的一种解脱与安慰,死者的光荣是他可以到天堂安息。还有一种说法是,死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方式,关于死亡的哲学也是生命的大智慧之一。
死亡之神对于巴金是不公平的,尤其是庆祝巴金百岁生日更是对巴金老人家的打击。巴金曾经多次对女儿小林(上海〈收获〉杂志主编)说要安乐死,还为此发过脾气,指责小林不听他的话,不尊重他,不把他当人看,不让他安乐死。
巴金不能死的悲剧,导致他的一句“长寿是一种惩罚”成为经典名言。巴金年轻时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他希望能活到四十多岁。等他活完第二个四十岁,迈向第三个四十岁的时候,他无奈地说“自己是一个废物”。除了不能死外,让活着的他最难受的事莫过于孤寂,因为亲人、朋友都先他而去。巴金的妻子萧珊早已离他而去,到了天国,而我们善良的人们,偏偏不让他们夫妇在天国见面,于心何忍,于心何忍。
中国文人,当读好书,不负花月,不脱酒盏,不离山水,不绝美人,行天下路,著风流文,是何等的洒脱和风流。
可是,我们的作家协会主席巴金老人,不能活着享有这一切,又不能选择死,是何等的痛苦呀。
所以,面对这样一种“伤天害理”的事,我只能说,叫声巴金太沉重。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祖籍浙江嘉兴) ,1904年11月25日生于成都一个旧式的大家庭中。
1920年秋巴金进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读书,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和社会科学著作,尤其受到社会主义思潮中无政府共产主义理论的影响。1921年与朋友一起参与半月社和均社等社会团体的工作,1922年开始发表诗歌创作。1923年4月离
开成都,到上海、南京等地,并在东南大学附中读完中学。1925年与朋友组织民众社,办《民众》半月刊,并从事无政府主义的理论探索和社会运动。
1927年巴金赴法国巴黎求学,这期间积极参与营救被美国政府陷害的意大利工人领袖萨坷、凡宰特的国际性活动,并受其影响写作了中篇小说《灭亡》,歌颂为理想而献身的革命青年。1929年回国后,因无政府主义运动已经失败,将绝望与愤怒的心情寄托于文学虚构。所创作的小说有两大主题:一是探索青年人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代表作有《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 等;二是揭露封建家庭制度的弊害,以影射社会专制制度的罪恶,代表作有《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
《秋》) ,热烈、真诚,文字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巴金于20世纪30年代起在上海定居,又不断到南方和北方去旅游,写下了大量的散文游记。1934年秋去日本,写作小说《神》、《鬼》、《人》,风格渐趋平和稳健。1935年回国参加朋友创办的文化生活出版杜,任总编辑。编辑了《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文化生活丛书》等大型丛书,在发现文学新人,推荐优秀作品方面,为20世纪30-40年代的新文学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抗战爆发以后,辗转于广州、桂林、上海、重庆等地,将理想融入知识分子的民间出版事业。抗战后期创作风格转变,以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小人物为主,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代表作有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寒夜》等。1946年返回上海定居。
1949年以后,历任全国文联三、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名誉主席,上海市文联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出国访问,创作了大量散文游记,以及反映朝鲜战争的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李大海》等,以歌颂新的时代和歌颂英雄为主调,并与作家靳以创办合编大型文
学刊物《收获》。
1958年到1962年,《巴金文集》14卷陆续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中遭到迫害,以致失去爱妻。1973年起悄悄翻译俄国民主革命家赫尔岑的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1978年" **" 结束后,以沉痛的心情反思知识分子在20世纪所走过的道路和教训,并以个人为解剖对象,写作了五卷《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总结**的教训,挖掘知识分子心理缺陷,提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博物馆,写得沉重、真诚、深刻,被文化界誉为是" 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
巴金1982年获意大利" 但丁国际奖" ,1983年获法国" 荣誉军团勋章" ,198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院士称号,1990年获前苏联" 人民友谊勋章" ,1990年获日本福冈" 亚洲文化奖创设特别奖" ,1993年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的" 资深作家敬慰奖" ,1998年获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
巴金晚年出版随笔集《再思录》、整理出版《巴金全集》(16卷) 、《巴金译文全集》(10卷) 等。由于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突出成就,也由于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道路探索上的典型性,80年代以后一直成为学术界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知识分子道路的重要对象,自1989年起,全国共召开过四届巴金国际研讨会,出版过十几种研究年谱、传记和理论专著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巴金生平:
巴金1904年11月25日出生在四川成都正通顺街,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 ,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
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巴金著作书目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 与克刚等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
《雾》(“爱情的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新中国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
《海行》(散文集) ,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
《雨》(“爱情的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良友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又名《激流》)1933,开明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
《巴金自传》(传记)1934,中华
《电》(“爱情的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良友
(《雾》、《雨》、《电》合订为《爱情的三部曲》1936,良友)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生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
《忆》(回忆录)1936,文生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生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生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生
《短简》(散文集)1937,良友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黑土》(散文集)1939.文生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O ,开明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生
《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无题》(散文集)1941,文生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生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生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生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生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良友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生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
《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文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文
《巴金散文集》1955,人文
《谈契河夫》(理论)1955,平明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儿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儿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青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文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文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文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文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文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文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1文集)1982,四川人民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文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
《巴金散文选》1983,文联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1983,四川人民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
《巴金全集》(1—6卷)1986—1988,人文(未出齐)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
《巴金书简. 新编》1987,四川文艺
翻译著作: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 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 波兰廖. 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 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 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 彼兰廖. 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 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 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 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
《过客之花》(剧本) 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 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生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 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生
《门槛》(短篇小说集) 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生
《夜未央》(剧本) 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生
《告青年》(理论) 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 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生 《叛逆者之歌》(诗集) 俄国普式庚等著,194O ,文生
《父与子》(长篇小说) 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生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 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生
《处女地》(长篇小说) 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生
《散文诗》(散文诗集) 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生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 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生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 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 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 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肖珊合译
范文五:巴金简介
....................................................................................... - 1 -
个人履历...................................................................................................................... - 3 - 人物生平...................................................................................................................... - 4 - 人生事记...................................................................................................................... - 4 - 个人作品.................................................................................................................... - 14 -
著作书目 .................................................................................................... - 14 -
译文集汇 .................................................................................................... - 18 -
一封乡书 .................................................................................................... - 19 -
成就贡献.................................................................................................................... - 21 - 名言警句.................................................................................................................... - 22 - 社会评价.................................................................................................................... - 23 -
个人履历
巴金 图一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散文集《随想录》(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曾任中国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务。
巴金1928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索桥啊故事》《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1982年获“国际但丁文学奖”。
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巴金出生地及巴金文学院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他的作品《给家乡孩子的信》被选为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期课文,《索桥的故事》被选为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课文。并有散文随笔集《龙.虎.狗》其中短文两篇《日》《月》被选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
巴金被人们称为“世纪老人”。一位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中写道: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大智大悟,举重若轻。大作大家,淡泊宁静。曲奏南薰,霞焕椿庭。 人歌上寿,仁者遐龄。 立言立德,益世益民。 如鹤如松,长寿常青。 百岁翩临,华夏集庆。 海上人瑞,天际有星。
人物生平
巴金画像 图二
他于1938年和1940年分别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和《秋》,完成了
《激流三部曲》。19
巴金先生照片资料(20张)
40年至1945年写作了“抗战三部曲”《火》(共三部,第二部又名《冯文淑》,第三部又名《田惠世》),抗战后期创作了中篇小说《憩园》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长篇小说《寒夜》。短篇小说以《神·鬼·人》为著名。
出于对客死他乡的巴恩波同学的纪念,写了一个“巴”字,作为
笔名的第一个字。1958年3月,巴金在《谈〈灭亡〉》一文中说:我的笔名中的“巴”字,就是因他而联想起来的,从他那里,我才知道百家姓中有个“巴”字。 笔名应有两个字组成,得再加一个字,用什么字好呢?正颇费踌躇时,詹剑峰走了进来,见他似在思考什么,便询问原因。李尧棠如实相告,并说要找个容易记住的字。詹剑峰是个热心人,见桌子上摊着李晓棠正在翻译的克鲁泡特金的《伦理学》一书,指指说:“就用克鲁泡特金的‘金’吧。”于是李晓棠爽快一点头:“好,那就叫‘巴金’,读起来顺口又好记。”随之便在“巴”字后边写了个“金”字。
人生事记
一九二七年
动身法国,先到马赛,后往巴黎,并开始着手创作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并以惊人的速度于同年完成小说。
巴金 图三
一九四四年 〔桂林——贵阳——重庆〕
《春》在桂林遇美国归来的林语堂。靳以由福建回重庆途经桂林时在巴金处住数天。
四月 《火》第三部第三章以《田惠世》为题发表。
五月 月初,与萧珊从桂林出发至贵阳。8日在贵阳郊外的“花溪小憩”结婚。
中旬 送萧珊到四川旅行。开始创作中篇小说《憩园》。
下旬 住进贵阳中央医院三等病室,作矫正鼻中隔等手术,共住院十几天。据这段时间对医院生活的观察和感受,后来创作了中篇小说《第四病室》。
六月 上旬出院。住中国旅行社招待所,十多天后住郊外花溪对
外营业招待所。
离开贵阳到达重庆,住民国路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部,与冯雪峰
邻近,经常来往。
本月 译作《处女地》(屠格涅夫著)出版。
十一月 1日,由重庆到上海,开始筹备恢复文化生活出版社。萧珊因怀孕留在重庆。
在上海和生病的三哥尧林与索非同住霞飞路霞飞坊五十九号三
楼。
十二月 8日,和郭沫若、茅盾等十八人联名致电昆明各校师生,悼念因国民党特务和军队袭击捣毁学校而遇害的师生。
三哥尧林病故,亲自安排入殓、安葬。三天后回重庆。
16日,长女李小林(小名国烦)生于重庆。
17日,上海文艺界聚会,成立文协上海分会,巴金虽未出席,仍被选为分会理事。
本月 建国前的最后一个短篇小说集《小人小事》由文化生活出
版社出版。
一九五四年
〔上海——北京——莫斯科——北京——华沙——北京——上海〕 一月 14日在北京参加中国文联第二届全国委员会主席团第二次扩大会议,讨论1954年工作计划。
六月 译著《家庭的戏剧》(赫尔岑著)修改本出版。
七月 13日到达莫斯科,应邀参加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活动。14日参加契诃夫纪念馆的开幕典礼,法国小说家勃赖德尔、罗马尼亚诗人别纽克同车前去。与苏联作家费定第一次见面。15日上午到“新圣母修道院”公墓为契诃夫扫墓;晚,在工会大厦出席“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作《向安东·契诃夫学习》的发言。16日晚在莫斯科文化艺术剧院看《万尼亚舅舅》。17日下午,在高尔基公园露天剧院参加“纪念契诃夫逝世五十周年”晚会。18日在瓦赫坦坷夫剧院看《海鸥》。21日起前往雅尔塔、罗士托夫城、大冈罗格、斯大林格勒等地访问参观。
八月 4日,离开莫斯科回国。
九月 4日,当选为第一届人大代表(四川代表)。15日至29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
本月 编选《巴金短篇小说选集》并写《自序》,次年3月出版。 编选《巴金散文选》并写《前记》,次年5月出版。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出版。
一九五五年
〔上海—北京—新德里—北京—上海—南京—上海〕
二月 《春》、《秋》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重版。
三月 11日,在全国各人民团体负责人的联席会议上被推选为出席亚洲作家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副团长,郭沫若任团长。
四月 前往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5日,出席印度文化界举行的欢迎会,在会上致词。6日大会开幕,10日闭幕。
本月 经昆明回国。
五月 随笔集《谈契诃夫》出版。
25日,在北京参加中国文联主席团、作协主席团召开的联席扩大会议,讨论反胡风问题。同月写书评《谈别有用心的〈洼地上的战役〉》。
六——七月 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和李 人交谈创作问题多次。
八月 1日,参加全国文联、作协主席团举行的联席会议,在会上介绍上海文艺界反胡风的情况。
十月 9日,与孔罗荪、唐?等欢迎法国作家萨特和德·波伏瓦来上海访问,并在寓所接待。
十一月 6日,参加上海市庆祝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三十八周年大会,为主席团成员。
参加在南京举行的授军衔、授勋章的典礼。
十二月 2日出席上海纪念《草叶集》出版一百周年和《堂·吉诃德》出版三百五十周年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永远属于人民的两部巨著》的报告。
18日?4日,出席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一九五六年
〔上海-北京-柏林-上海-成都-上海-新德里-北京〕
一月 5日,偕周立波从北京启程前往柏林参加第四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作家大会。9日抵达柏林,10日——14日开会,16日闭幕,当晚参加文化部部长贝歇尔举行的宴会。本月回国。
二月 本月7日至3月6日,在北京参加中国作协二次理事会(扩大)会议。会议期间与茅盾、老舍、 曹禺受**主席接见。周扬在会议报告中指出:“作家茅盾、老舍、巴金、曹禺、赵树理都是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
五月 1日,参加上海市人民庆祝“五一”。 国际劳动节大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16日至20日参加作协上海分会二次会员大会,在会上作《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报告。
本月,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身份在上海市视察工作。
六月 15日——30日,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七月 写《“鸣”起来吧》《“独立思考”》等杂文,均署名余
一。
八月 编成散文集《大欢乐的日子》,次年3月出版。
十月 14日,参加鲁迅新墓迁葬仪式,和金仲华一起把复制的“民族魂”旗帜献盖在灵柩上。
十一月 与文化界人士一道在龙华机场迎接中日友协理事长内山
完造。
十二月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到成都视察。这是解放后第一次回故乡。10日,出席四川省文学创作会议并作有关创作的报告。在成都,见到青年时的朋友吴先忧,并到正通顺街的老家观看。下旬,去印度新德里参加亚洲作家会议。23日开幕,28日闭幕。
一九五七年
〔上海——北京——上海——北京——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
——上海〕
三月 在北京参加作协创作规划会议。与赵丹、方纪等受**主席的接见。**主席说,知识分子的大多数是爱国的,是愿意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又说,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写文章都是以理服人,现在有些人写文章不是以理服人,而是以势压人。这些话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四月 27日,会见《文汇报》记者,批评上海有关部门不重视话剧。
五月 16日,参加上海市委召开的第二次作家座谈会,在会上发言,对文艺界出版工作提出意见。
本月 开始编《巴金文集》。
六月26日——七月26日 在北京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返沪前一天与冯雪峰长谈一次。
七月 1日,大型刊物《收获》创刊,巴金、靳以任主编。
八月16日——九月3日,参加上海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大会以反右为中心。会上与周而复、柯灵、靳以、郭绍虞等人作联合发言,批判孙大雨等。
九月16日——17日,在北京参加作协党组扩大会议最后一次会议,会上与靳以联合发言,批判冯雪峰、丁玲、艾青。
十一月 3日,参加去苏联庆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活动的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受**接见。4日启程赴莫斯科,7日参加庆祝观礼。12日到列宁格勒访问。15日返莫斯科。20日到基辅。28日回国。
十二月 7日,在上海作协举行的全体会员大会上,传达**总理对下乡、下厂的作家所作的报告。29日下午,在上海作协举行的大会上,代表主席团宣布第一批深入生活的作家名字,并致贺词。
一九五八年 五十四岁
〔上海——北京——苏联——上海——成都——上海〕
一月 主持作协上海分会举行的会议并作报告,介绍1957年上海分会创作概况。
二月 1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为主席团成员。
26日下午,主持上海作协召开的创作座谈会。
这期间还同三十多位作家一道访问上海机床厂。
三月 《巴金文集》第一卷、第二卷出版。
13日,写《法斯特的悲剧》,发表于《文艺报》第11期,引起指责和批评。5月19日给《文艺报》编辑部写们,表示接受批评。
20日,参加上海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社会主义自我改造促进大会,为主席团成员。
四月 《巴金文集》第三卷出版。
五月 《巴金文集》第四卷出版。
八月 5日去医院看望因公烧伤的邱财康同志,8日修改完成报告文学《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
本月 《巴金文集》第五卷出版。
十月 4日到苏联塔什干参加亚非作家会议。会议7日在纳沃伊剧场开幕,12日闭幕。住郊外杜尔明别墅。14日搬进城里住塔什干旅馆。15日乘飞机去撒马尔汗访问,并参加乌兹别克作家代表大会。16日到费尔刚纳,安集匹等地访问。18日回塔什干。19日乘飞机到莫斯科,下旬回国。
17日,友人郑振铎因飞机失事遇难。返上海后撰文悼念。
本月开始,《中国青年》《文学知识》《读书》等杂志开展对巴金建国前作品的批判和讨论。
本月 《巴金文集》第六卷出版。
十一月 在成都观看四川省革命残废军人教养院课余演出队的演出。
十二月 月底返回上海。
一九六二年
〔上海——东京——上海〕
年初 香港一出版社拟出《巴金选集》,复信表示同意,同时表示不要版税或稿费。
偕萧珊及孩子到广州过春节。
五月 8日,上海第二次文代会召开,致开幕词《更高地举起**文艺思想的红旗》。几天后,在会上作《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讲话。
七月 月底,率领中国代表团赴东京出席第八届禁止氢弹、原子
弹世界大会,会期为两个星期。
八月 11日,参加在东京举行的告别会,15日回到北京。
本月 《巴金文集》第十四卷出版。至此,汇集建国前文学创作
的十四卷文集出齐。
十二月 24日,李 人逝世。25日致唁电,26日列名于治丧委员会。
一九六三年
〔上海——北京——越南——上海——东京——上海〕
四月 去北京参加全国文联第三次扩大会议。
六月 10日,和李束为到越南访问,为期五个星期。
本月 访日散文集《倾吐不尽的感情》出版。
七月 月初,从海防到达下龙湾,住五天,返回河内,又访问义安市、贤良江等地,在紧靠十七度线的永灵住了三天。15日左右回国。
十二月 5日,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到达东京访问,日本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藏原惟人曾接见。本月回国。
一九六四年
〔上海——大寨——上海——北京〕
六月 编选访越散文集《贤良桥畔》,9月出版。
八月 去大寨参观访问,回上海后写报告文学《大寨行》。
十二月 21日,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一九六五年
〔北京——上海——越南——上海〕
一月 继续在北京参加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4日闭幕。
六月 8日,以上海文闻主席身份观看日本话剧团在上海举行的告别演出,并会见话剧团成员。10日到车站欢送日本话剧团。
七月 15日,被迫发表批判电影《不夜城》的文章。访越前与萧珊一起去看望该电影的编剧柯灵。
本月 第二次访越。访问了奠边府、海防市等地,20日受胡志明主席接见。
十二月 在上海参加**总理为斯特朗八十岁生日举行的宴会。
一九六六年
〔上海——北京——上海〕
六月 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任中国作家代表团副团长。 七月 10日,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北京市人民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大会,为主席团成员,在会上见到老舍,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同月在武汉、杭州,继续参加亚非作家会议,月底去杭州参加亚非作家“湖上大联欢”。
八月 1日,亚非作家紧急会议在上海举行最后一次会议,晚上出席盛大欢送会。2日下午,出席亚非作家常设局秘书长希普里耶·森纳亚克和夫人举行的招待会;晚,到机场欢送部分外宾。
本月 受到上海市文联“造反派”批判,开始了靠边、检查、被批斗和强迫劳动的生活。被关在上海文联资料室的“牛棚”里。
下旬 感到大祸临头,将保存了四十几年的大哥尧枚的信件全部烧掉,共一百多封。包括1923——1931年之间的来信及大哥自杀前写的绝命书的抄本等。
九月 10日,上海作协“造反派”抄家。
这期间,萧珊也频遭批斗。
一九六七年
〔上海〕
一月 上海“一月革命”后,外地来沪的造反派增多,挨斗更频。与魏金枝、王西彦等六人被迁出资料室,关到楼下一处不满五平方米的煤气灶间,称为“小牛棚”。
五月 10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点名批判巴金。 九月 18日,被“**”带到复旦大学,关在学生宿舍六号楼近一个月。26日开批判会。
十月 “造反派”在上海作协旧址批斗前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石西民,被拉去陪斗。
本年,上海市红代(筹)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上海市文艺界批判文艺黑线联络站等,先后编印多种巴金批判专辑。
一九六八年
〔上海〕
一月 下旬,批斗陈丕显、石西民时被带去陪斗。
二月 26日,《文汇报》发表长篇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
六月 18日——21日,上海《文汇报》《解放日报》分别以《斗倒批臭文艺界反动“权威”巴金》和《彻底斗倒批臭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 枣巴金》为通栏标题发表多篇批判文章。
20日,被押至人民杂技场参加上海文化系统召开的“斗争巴金电视大会”。
九月 随作协迁移到石门路一座大楼,受监督略为放松。不久工宣队、军宣队进驻作协。
本月 到松江县辰山公社参加“三秋”劳动,挨过几次“田头批判”。
十月 回到石门路“大牛棚”。
一九六九年
〔上海——松江〕
二月 随作协迁回钜鹿路旧址。
不久被允许参加“革命群众”的“学习会”。
五月 又去松江辰山公社参加“三夏”劳动,一直延续到次年春节。这期间常受批判。
八月 《文汇报》发表《批臭巴金,批臭无政府主义》、《彻底批判大毒草〈家〉〈春〉〈秋〉》等文章。
本年,开始抄录、背诵但丁《神曲·地狱篇》,至1972年7月抄到第九曲。
一九七零年
一.二月 继续留在辰山劳动。
二月 春节后被编入上海文化系统某团第四连,到奉贤县“五
七”干校从事搬运稻草、抬粪水、种菜、喂猪、搓绳等劳动。其间经常被押回上海,到工厂、学校游斗。
一九七二年
〔奉贤——上海〕
六月 月初,从干校回家度假。萧珊病重,请假回家看护不批准,只得重返干校。
本月 参加市、区召开的“宽严大会”。
七月 中旬允许留在家中,萧珊已住进中山医院,将近二十天里,每天在医院陪着萧珊。
八月 13日,萧珊病故。此后留在上海作协。
一九七三年
〔上海〕
本年 在钜鹿路作协上班,读书学习,写笔记。
七月 当时的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和“常委”冯国柱、金祖敏六人作出决定,对巴金的问题处理是:“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戴反革命帽子,发给生活费,可以搞点翻译。”
这期间埋头重译屠格涅夫的《处女地》。
一九七四年
〔上海〕
九月 抄完《处女地》重译稿。
开始译赫尔岑的多卷本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一九七八年
在香港《大公报》开始连载散文《随想录》。
一九八一年
获得意大利但丁学会颁给的国际荣誉奖并在作品中提议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
一九八三年
获得法国荣誉军团奖章。
一九八五年
出版《随想录》。
一九九一年
写下《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二零零三年
获选《感动中国》人物。
(感动中国2003颁奖词为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地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二零零五年
中国一代文学巨匠巴金 2005年10月17日19时零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百岁老人)
个人作品 著作书目
《无政府主义与实际问题》(理论,与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钟社 。
《灭亡》(中篇小说),1929,开明书店 。
巴金图五
《从资本主义到安那其主义》(理论),1930,上海自由书店 。
《死去的太阳》(中篇小说),1931,开明书店 。
《复仇》(短篇小说集),1931,新中国书局 。
《雾》(“爱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说),1931年,新中国书局。 《海的梦》(中篇小说),1932,新中国书局 。
《春天里的秋天》(中篇小说),1932,开明书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杂记》,1932,新中国书局 。 《光明》(短篇小说集),1932,新中国书局 。
《雨》(“爱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说),1933, 良友图书公司 。 《砂丁》(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电椅》(短篇小说集),1933,新中国书局 。
《抹布》(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长篇小说),1933,开明书局 。 《萌芽》(中篇小说,又名《雪》),1933,现代 。
《新生》(中篇小说),1933,开明书店 。
《旅途随笔》(散文集),1934,生活书局 。
《将军》(短篇小说集),1934,生活书局 。
《巴金自传》(传记),1934,第一出版社 。
《电》(“爱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说),1935, 良友图书公司 。 《点滴》(散文集),1935,开明书店 。
《神·鬼·人》(短篇小说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说集》(1——3卷),1936——1942,开明书店 。 《生之忏悔》(散文集),1936,商务印书馆 。
《沉落》(短篇小说集,又名《沦落》),1936,商务印书馆 。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合集)1936, 良友图书公司 ;
《忆》(回忆录),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发的故事》(短篇小说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的《家春秋》搬上荧屏(11张)
《长生塔》(童话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说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短简》(散文集),1937, 良友图书公司 ;
《控诉》(散文集),1937,重庆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长篇小说),1938,开明书店 ; 《梦与醉》(散文集),1938,开明书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庆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长篇小说),1940,开明书店 ; 《利娜》(中篇小说),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长篇小说),1940—1945,开明书店;
《星》(英汉对照,中篇小说),1941,香港齿轮编辑社 ;
《无题》(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龙·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还魂草》(短篇小说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废园外》(散文集),1942,重庆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说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园》(中篇小说),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
《第四病室》(中篇小说),1946, 良友图书公司 ;
《旅途杂记》(散文集),1946,上海万叶书店 ;
《寒夜》(长篇小说),1947,晨光 ;
《怀念》(散文集),1947,开明书店 ;
《静夜的悲剧》(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纳粹杀人工厂—奥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华沙城的节日—波兰杂记》(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1,开明书店 ; 《慰问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书局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通讯合集),1953,人民文学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卫和平的人们》(散文、通讯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说选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学出版社 ;
《谈契诃夫》(理论),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欢乐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坚强的战士》(散文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儿童短篇小说集),1957,少年儿童出版社 ; 《—场挽救生命的战斗》(报告文学),1958,中国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巴金选集》(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新声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 《友谊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猪与鸡》(短篇小说),1959,作家出版社 ;
《赞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艺出版社 ;
《李大海》(短篇小说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倾吐不尽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艺出版社 ;
《贤良桥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梦》(中短篇小说合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烟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学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1979,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中短篇小说选》(上下册),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学出版社 ;
《探索集》(《随想录》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选集》(散文、短篇小说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1981,香港三联书店 ;
《探索与回忆》(《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选集》(1—10卷,小说、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创作回忆录》(散文集),1982,人民文学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
《巴金散文选》(上下册),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
《忆念集》(散文集),1982,宁夏人民出版社 ;
《真话集》(《随想录》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论创作》(理论),1983,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散文选》198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
《文学回忆录》(与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随想录》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联书店 ; 《童年的回忆》(回忆录),1984,四川少儿 ;
《愿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艺出版社 ;
《控诉集》(散文集),1985,海峡文艺出版社 ;
《心里话》(《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艺出版社 ;
《十年一梦》(散文集),1986,人民日报出版社 ;
《巴金六十年文选》(散文集)1986,上海文艺出版社 ;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学出版社 ;
《无题集》(《随想录》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巴金》(短篇小说、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联书店 ;
《当代杂文选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艺出版社 ;
《寻找理想的少年朋友》(书信集),1987,少儿出版社 ;
《雪泥集》(书信集),1987,三联书店 ;
《巴金书简·新编》1987,四川文艺出版社 ;
《随想录》(散文集), 1987 ,三联书店 ;
《巴金散文精编》,1991 ,浙江文艺出版社 ;
《巴金书信集》, 1991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域外小说》,1992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忆》(回忆录),1994 ,中国华侨出版社 ;
《短简》,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录》(散文集),1995 ,上海远东出版公司 ;
《巴金自传》,1995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十年一梦》,1995 ,人民日报出版社 ;
《中华散文珍藏本丛书·巴金卷》,2001,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中国国外获奖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云南人民出版社 ;
《随想录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随想录》,2009,作家出版社 。
译文集汇
《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阿里斯著,1927,民钟社
《面包略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7,上海自由书店;又名《面包与自由》,1940,平明出版社
《狱中与逃狱》(回忆录),俄国克鲁泡特金著,与李石曾合译,1927,广州革新书局
《薇娜》(短篇小说、剧本合集),波兰廖·抗夫著,与李石曾合译,1928,开明书店
《人生哲学:其起源及其发展》(上下编,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8—1929,上海自由书店
《为了知识与自由的缘故》(短篇小说集),俄国普利洛克等著,1929,新宇宙
《一个卖鱼者的生涯》(传记),意大利凡宰特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蒲鲁东的人生哲学》(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29,上海自由书店
《前夜》(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0,上海启智书局
《丹东之死》(剧本),苏联A·托尔斯泰著,1930,开明书店 《草原故事》(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31,上海马来亚书店
《秋天里的春天》(长篇小说),匈牙利尤利·巴基著,1932,开明书店
《过客之花》(剧本),意大利阿美契斯著,1933,开明书店 《自传》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3,上海新民书店
《狱中记》(传记),美国柏克曼著,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俄国虚无运动史话》(史话),俄国斯特普尼亚克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门槛》(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等著,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夜未央》(剧本),波兰廖·抗夫著,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告青年》(理论),俄国克鲁泡特金著,1937,美国旧金山平社出版部
《一个家庭的戏剧》(传记,又名《家庭的戏剧》),俄国赫尔岑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叛逆者之歌》(诗集),俄国普式庚等著,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父与子》(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迟开的蔷薇》(短篇小说集),德国斯托姆著,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处女地》(长篇小说),俄国屠格涅夫著,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散文诗》(散文诗集),俄国屠格涅夫著,1945,文化生活出版社
《快乐王子集》(童话、散文诗合集),英国王尔德著,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回忆托尔斯泰》(回忆录),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回忆屠格涅夫》(回忆录),俄国巴甫洛夫斯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草原集》(短篇小说集),苏联高尔基著,1950,平明出版社 《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著(与萧珊合译),1959,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全集》(1—10卷),1997,人民文学出版社
《巴金译文选集》,2003,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黄河象》
一封乡书
亲爱的同学们:
巴金早年 图六
谢谢你们写信给我,一大堆信!我数了数,一共40封,好像你们都站在我面前,争先恐后,讲个不停,好不热闹!家乡的孩子们,感谢你们给我这个老人带来温暖。
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同学写一封回信,或者像五年级郭小娟同学所要的那样一小段话,就只给你们大家回一封信也十分吃力,有时候一支笔在我手里有千斤重。怎么办呢?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失望,我终于拿起了笔。请原谅,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看望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神支持这样一次长途的旅行。那么,就让这封信代替我同你们见面吧。
不要把我当做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经历,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我和别人一样,也希望看到自己的生命开花。但是我不可能再活一次。过去我浪费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要走到路的尽头,剩下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十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你们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爱惜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巴 金
成就贡献
“让每个人都有住房,每个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
巴金的心里始终珍藏着这一美好愿望。
巴金出生于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仁爱的母亲,是他人生的第一
个老师。他从母亲这里懂得了爱,懂得了宽容。巴金幼年另一位老师是轿夫老周。老周总跟他说:“要好好地做人,对人要真实,不管别人待你怎样,自己总不要走错脚步。”“火要空心,人要实心。”
成年后的巴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是什么精神和力量,使瘦
弱的老周在那样困苦的条件下,讲出这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仁义、道德、忠爱。而恰恰是这些,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为人之本。
巴金把他的爱,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作品中。反帝、反封建、
反压迫,呼求平等、自由、幸福,是巴金作品主要内容。在巴金许多文论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火一样的文字:“我们的生活信条应该是:忠实地行为,热烈地爱人民,帮助那需要爱的。”“我的生活的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人,使每个人都得着春天,每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小张、小吴,从农村来到巴老身边工作。转眼多年过去了,有一
天,时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的翟泰丰来探视,问巴老有什么要求?从来不
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他,不假思索地提出:希望安排好小张、小吴的工作。
仁爱、忠诚、正义、自律,人道主义相伴巴金一生。
名言警句
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人生如同日记,每人都想记下自己的经历。但当他把记好的日记和他的誓言进行比较时,心情是何等谦卑啊!
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好听的话越讲越多,一旦过了头,就不可收拾;一旦成了习惯,
就上了瘾,不说空话,反而日子难过。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
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就会沐浴在理
想的光辉之中。
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
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随着信念的指示做事情,事无论大小,我都会感到喜悦。
我对人世还不能没有留恋。牵系着我的心的是友情,因为我有无数散处在各地的朋友。
我常说我靠友情生活,友情是我的指路的明灯。
沉默容易使人跟朋友疏远。热烈的诉说和自由则使人们互相接近。 要做一个在寒天送炭,在痛苦中安慰的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战士是永远追求光明的,他并不躺在晴空下面享受阳光,却在黑
暗里燃烧火炬,给人们照亮道路,使他们走向黎明。
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而我们的事业都是无限长久的。个人尽
可以遭到许多不幸,许多痛苦,但是只要我们的劳动融合到集体的胜利里,那幸福也就有我的一份。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事实上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
社会评价 巴金,这么样一个跨世纪的伟大作家,恐怕是谁也不敢加以否认而
敬虔的吧?
但,惟其因为是伟大地,所以总是苦痛着的。但丁是这样,杜斯
杜夫斯基是这样,而我们的巴金先生也是这样。
可是,我所说的关于他的苦痛,并不是物质的;在作为物质生活
与发展中的巴金,他起先在东南大学附中出去,因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到了法国后,便在一个平民底拉丁区内,嚼着冷硬的面包,忍耐着苦痛,一直过了两三年这样下贱人的生活;就是回国后到了上海,也仍然在开明书店作过极不相干的外国文底校对职务。在这种境地里的巴金,当然为一般大人物们所不屑道及的。但,这样看来在物质方面的巴金似乎也很苦痛,可是实际上他最苦痛的还是精神上,譬如在《复仇》底序里面他说: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
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的假面具,我看见了这世界的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
又说:
“??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这就是他灵魂的自白,也就是他苦痛的自白。而且由这些看来,我们可以知道这位作家在精神上是存在怎样的苦痛。
我们为什么需要巴金 只因是硕果仅存?
他曾说:“有你在,灯亮着”,这是巴金对冰心的赠言,现在被用来描述我们对巴金的追思。巴金之于我们,有着特殊意义:我们需要那种独立思考、自由言论的知识分子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任何一个年代的人们都是激励。
作家卡片-----巴金
他,曾是一位世纪老人。被称为中国的卢梭,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他生前凝聚毕生的激情与智慧,写下了《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萌芽》《寒夜》《随想录》《死去的阳光》《新生》《砂丁》??为我们留下了千万字的作品。
于1991年给成都一所小学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