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大学生就业与择业帮助
就业与择业:大学毕业生该如何面对 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整体就业状况的一个晴雨表。每年不断攀升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与连年持续下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这两组数字一增一减,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对国内外有关就业状况的规律性分析发现,大学毕业生能否看清其中的就业发展趋势,并及早调整、把握自己的择业方向,对于能否成功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经济发展影响就业状况的规律性因素
经济发展全球化与高科技普及应用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显
著的两大特征,它们带动经济高速发展的结果是,给贫困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使得趋于饱和的发达国家与地区的部分大学毕业生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窘境。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全球化与高科技普及应用吞噬了大量低端职业,却没有产生出足够多的高端职业。 美国当初崛起的优势在于大规模的制造业,当地工厂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后来由于本土制造业的成本上升,许多企业纷纷迁到发展中国家,寻找更廉价的劳动力,结果本土 制造业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现在,像美国这样发达国家的情况正在中国国内重演。先是港台企业迁内地,后是沿海发
达地区企业迁内地。造成沿海发达地区本地制造业的就业机会减少,广东对中小企业的腾笼换鸟计划更加剧了这种进程。
就企业而言,它们还不可避免地加入了更广阔市场范围的激烈竞争中。拿食品、日用品制造业来说,以前只要在本地(例如某县、某市)排得上名次的企业就能获得生存发展。但现在在全球化竞争、全国性市场一体化下,要么跻身全国该行业最领先的前几位生产厂商行列,要么就很艰难度日,甚至倒闭。能经受得起全球、全国性市场同行业竞争而存活下来的企业越来越少。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企业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在相应减少。更糟糕的是,不仅制造业的岗位缩水,甚至连一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工作也在收缩。比如财务会计岗位,企业可以采取兼职方式用工,随着财务电脑软件的大量应用,又可以压缩不少人工成本。也就是说,不仅做制造业蓝领工人,而且连某些技术类职业白领都面临不稳定的工作。已经在职的好岗位更难腾空给后来者,这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经济发展的前30年得益于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大量的外需以及起步初期的空缺,就业机会大得多。而经过30年高速发展之后,我国的沿海地区也已基本进入较发达地
区状况,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发展进程。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正是大学毕业生心仪的就业城市,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这样的大城市,刚出校门的学生,一方面无法找到自己心仪的职业,另一方面也难以接受服务员、售货员、送货员等低端工作。
国情特有因素加剧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
目前,我国经历30年高速发展之后,在上述经济发展对
就业状况的规律性因素影响之下,就业状况正在由前一种情况向后一种情况过渡,加上中国自身特有因素,可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出现的大学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状况更为突出。这些特殊因素包括:需要就业人口多,僧多粥少;社会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臃肿体制内人员流动极少;有关部门促进就业措施尚不得力;高校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与就业市场不适应;大学毕业生自小所接受教育使得独立能力下降,职业成熟度降低;部分企业对吸纳知识型的新鲜力量缺乏长远眼光;现行就业渠道、途径中,国有的服务不到位,民营的过于商业操作等。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与高校的扩招,一方面提升了国民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就业市场也无法消化这么多的高学历人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投资费用越来越高,而社会就业形势
的严峻,却与当初的期许相背离,家长失望,学生也只能拿着大学毕业文凭,长叹怀才不遇的苦闷。
应及早调整、把握自己的择业方向
面对以上诸多就业制约因素,我们应该如何破解?从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变化作出了有益的启示:未来的竞争是全球性、高端化的竞赛,平庸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因此,他们从小就加强了对下一代的培养。有两点做得非常突出:
1、加大投入,培养精英
像企业高管、金融人才、科技人才、工程师、律师、医生、明星之类的精英职位,处于职业高端位置,抛离了制造业蓝领、一般职场白领的中、低端水平,站在金字塔之端,自然位置很少,四面八方涌来抢位置的人才也很挤拥,你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自小加大教育投资,因此,创造力开发、领导潜能提升、艺术修养培育等加强孩子综合素质,以及计算机、外语等专业技能的课程,从0岁就开始打响了未来的职业战。
2、及早确立职业方向,从小练就职业技能
指望毕业生白手起家,已经不现实,但如果以为加大投入教育成本就能成功,也难以避免会走生涯发展的弯路。因
此,许多美国家长自小就给孩子聘请了升学顾问与职业顾问。从报读什么兴趣特长班,到国内外名校学术旅行、文化艺术考察、申请大学咨询以及职业方向定位,每一项都是专业功夫,需要聘请专业人士提供服务。如想不作这样的投入,往往反而会因小失大,耽误孩子一生的发展前程。普通学生只要根据自身职业兴趣、技能、性格、动力等因素,自小训练某一项吃饭的看家本领,长大后是不愁找不到施展自己一技之长的去处的。
这对于已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也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就业启示:有本事的跻身精英职位行列;或通过各种途径想方设法成为职场白领;如果前两者,都与你无缘,又不甘于从事低端职业、基层岗位,或到欠发达地区发展,为了自立生存,就有可能要考虑通过职业培训转向成为高端技能型人才。
创造条件让更多人选择职业教育之路
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日前在谈及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时表示,《规划纲要》凸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政府应该创造条件,扫除障碍,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为国家向制造强国跨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欠发达农村地区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孩子因经济贫困而在高中教育前止步,也有不少高考落榜生选择
身心疲惫的复读之路,为什么不创造条件让他们选择职业教育?
2010年3月24日,广州市招生考试办公室公布了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等9所高职院校在全国率先试点自主招生的办法。这次高职院校对口自主招生的专业为:机电类、电工电子类、机械类、建筑类、化工类、计算机类、国际贸易类、艺术设计类等。此外,具有广东户籍年龄在25周岁以下,并具有与招生专业相关的中级以上(含中级)技能等级证书,从业岗位与报考专业属于同一专业类别,并有两年以上社会实践经验的中职毕业生也可报考。这些入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广东欠发达地区,仅2009年就有17万农村学生选择读中职学校。吸引欠发达地区学生到产业集中的珠三角地区职业学校就读,符合广东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双转移”战略。依托产业发展来办职业教育体现了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为了让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免除后顾之忧顺利上职校,从2006年起,广东一些地区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开辟了“零学费入读,零距离上岗”的办学模式,学生可免费进校学习,通过在工厂顶岗实习的办法,以技能实践所创造的价值“抵消”学费。如要使职业教育真正有生命力,除了推行中职教育免费,更要打破体制局限,拓宽职业教育毕业生的继续教
育通道。事实上,广东已经在着手打通中职、高职到高校的培养体系,对中职毕业生有一定技能的,可以通过考试读高职,高职毕业以后具有一定技能且获得中级资格证书或获得技师职称的,可以用专升本的办法入读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让他再读二年,今后还需要提升的,可以通过扩大专业硕士学位来面向这些高端技能型人才招生
2011届大学生求职状况及
向往雇主调查出炉
近日,应届生求职网发布了《中国2011届大学生求职状况及向往雇主调查》,详细解读了今年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情况。
2010年8月至2010年12月,应届生求职网共发布89983条全职招聘信息,而2009年同期发布全职招聘信息为73672条,企业招聘数量约同比增加22%。其中,招聘数从去年8月开始,逐月递增,直到11月达到顶峰。据悉,经济复苏带动2011校园招聘形势的好转,之前很少进行校招的企业也加入到了校园招聘队伍中来。
对于所学专业的需求数排名前十名的分别是管理、计算机电子、财务会计、经济金融、机械、市场营销、电机电气电力、化学化工、建筑土木、自动化。而大学生求职行业选
择前十位的是金融投资保险(36.81%)、咨询/专业服务(管理/法律/财务/技术等)(12.43%)、政府/公共事业(8.58%)/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商业中心(8.02%)、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烟草等)(7.94%)、互联网/电子商务(5.77%)、电气/能源(5.61%)、教育/文化/科研/培训(5.21%)、贸易/进出口(4.89%)、石油/化工/材料(4.73%)。
根据应届生求职网站的公司招聘信息点击量、相关论坛发帖量及活跃程度,2011校园招聘各行业中最受关注的企业及2011届应届生向往雇主榜出炉,其中中国银行、中国移动、国家电网、腾讯、百度等公司榜上有名。
在大学生对企业的选择上,国企已经在2009年及2010年连续两年排名第一,且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大,而外企则呈现了逐渐下滑的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国企对校园招聘越来越重视。近两年的校园招聘中,无论是从宣传力度,还是招聘的专业性方面,国企的投入越来越大。例如从招聘专业性方面来说,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代表性的国有企业采用全国统一笔试,公平性相对以前来说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且面试流程也越来越科学规范,过去认为国企招聘中的“潜规则”已逐渐在求职的应届生当中逐步淡化。同时,国企增加了在校
园招聘方面的宣传广告投入,不仅在专业的校园招聘网站上投放广告,更增加了在高校举行的宣讲会场次。 (2)外企受之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而国企则相对影响较小。由于受之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多数外企在之前的校园招聘中缩减了招聘规模,有的甚至直接取消校园招聘。
(3)职业发展机会、薪资待遇、工作强度、是否解决户口等因素造成影响。过去应届生对国企的印象是,虽然工作稳定,但是职业发展机会、薪资待遇各方面等综合条件不如外企。而现实的情况是,多数外企由于发展速度趋于平缓,无论是职业发展机会还是薪资待遇各方面已不像之前的空间那么大。而国企逐步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以及国企特有的优势,使得在人才的稳定性上更有优势。
范文二: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
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 政府应拿出培训资金
今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30万人,去年未就业的大学生约80万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他们当中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压力特别大,但没有人脉关系,更没有自主创业的资金,在职场上天然就“气短一截”。您怎样看待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朱国萍代表(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大学生就业难是个普遍问题,贫困大学生没钱四处找工作,而家庭经济压力使他们必须尽快找到工作。许多学生希望能一步到位,这种观念常常让他们丧失很多机会!我身边一些学生有对口的就业机会,但是考虑到单位是私立学校,或者地理位置不好、工资待遇不高等原因,没有选择去就业,而是在继续找工作。其实参加“农村教师特岗计划”、毕业后入伍服义务兵役等可能都是他们可以考虑的出路。我认为在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一步到位的工作很难找,学生在积累工作经验、经过磨砺锻炼后,将来还可以继续深造或自己创业,找到自己满意的位置。我建议政府像帮助农民工那样,可以拿出资金帮助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相关技能的培训,至少应该比现在帮扶力度更大。
范文三: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
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第二季度人才供求分析 8月7日,贵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人才供求分析显示:低端岗位,普遍缺人;五大因素,加剧“招工难、求职难”。
低端岗位,普遍缺人
相比去年同期,二季度对营销类职位的需求仍然稳居第1位,总需求量下降;变化较大的是技师、技工类,由去年同期的第5位降至第9位,服务员和保安类职位仍保持在前5位以内,需求量也较大。前台接待、文员、会计出纳等相对稳定职位较去年相比已退出前10位,说明这类职位人员稳定,需求量相对减弱。
招聘人数和供给人数同步增长,但达成意向数增幅并不明显,用人单位、求职人员普遍反映“招工难”和“求职难”问题。
生产一线岗位、低端岗位人才缺乏。二季度数据显示,服务员、保安、技术工人等基层岗位一直保持在企业需求前10位,但却未得到求职者青睐,反而较去年相比缺口更大。从企业反馈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低端岗位需求量大,但应聘者很少。
“招工难求职难”加剧
据贵阳人才市场有关人士分析,“招工难”和“求职难”现象加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随着CPI呈现逐月上升态势,特别是食品和居住类商品的增长,使得人才对薪资更加敏感,期望获得更高待遇的人才跳槽意愿更加强烈。
二是就业形势的相对好转及90后独生子女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等因素(今年是第一批90后高校毕业生毕业),使得部分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持观望心态,不急于签约,希望通过多方比较、投递简历寻求更好的工作岗位。
三是近年来校园招聘高峰明显提前,促使许多大三下学期的大学生积极筹划实习岗位,主动投递简历。
四是本地企业工资待遇与当地物价水平相比较有一定差距,未随本地物价水平及时调整薪酬策略,普遍低于求职者心理预期。
五是部分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宁愿选择相对稳定的财会、文员、行政
类职位,也不愿选择从基层类职位锻炼就业。这样客观上造成财会、文职类职位
求职人员过剩,而具有一定专业性和艰苦性的工作岗位无人问津的局面。
范文四:帮助大学生择业就业(1)
大学毕业后,如何择业、就业、 --公益
讲座
一﹑什么样的讲座才会对大学生真的有帮助?
1﹑内容影响就业的一个点。
2﹑讲师不一定功成名就,应是毕业一两年,五六年的人,你现在走的路,就是他曾经走过的路,他现在走的路,就是你未来要走的路,他。
3﹑多听一些让你在讲座之前有准备的讲座,
二﹑讲座目的:
1﹑发展方向,懂得如何成功创业,掌握职场必须的工作技巧,以便同学们能够更好的走向社会,找到满意的工作,走向自己满意的人生路。
2﹑通过同时代,同经历人的现身说法(介绍自己从毕业到就业到创业的过程,分享成功经验),使大家深受鼓舞,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三﹑适合人群: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特别适合即将就业的大学生)。 四﹑讲座要求:请所有参加讲座人员,必须提前入场,迟到谢绝入场。 五﹑讲座具体时间安排:由科技学院就业办各领导进行安排。
六﹑创业基金申请:有教育行业类创业意向或已有教育行业类创业项目,想申请创业基金的人员,可提前准备好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在讲座当天即可进行创业基金申请。
六﹑内容大纲:
七﹑创业基金:
通过讲座,有创业意愿的人员,都可报名参与“文博周正创业基金支持”竞选活动,将获得最低一万元,最高十万元不等的创业基金支持。
范文五:大学生就业与政府的
大学生就业与政府的“两只手”
时下,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当年找不到工作。往日的“天之骄子”多少有些风光不再。
对此,社会上存在两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应过分渲染,“大学生就业难,其他人就业也不易”。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与某一时期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人力资源的配置还是应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目前在我国整体国民受教育程度还很低的情况下,大学生是一种稀缺性资源,如果众多大学生不能工作,将会带来人才资源的闲置浪费。因此,政府应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的确,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社会,人力资源配置更多是由市场机制来调节,而政府则更多地在国家或地区的人才发展战略、产业政策指导、职业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弥补市场所带来的缺陷。但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也面临着两难处境:一方面,政府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尽可能地将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交由市场来解决;另一方面,政府在初始阶段还承担着培育和发展各种人才市场的职责,在市场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会产生“政府替代市场”的现象。因此,从长远角度看,当人才市场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后,政府就应该适时退出,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对人才市场进行有效监测。
面对年年攀高的大学生就业数量,我想,政府的“一只手”要努力制定更为有效的措施,比如利用信息优势,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利用法律手段,保证各种人才就业的公平性;通过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强化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而政府的“另一只手”恐怕还得多做一些综合治理的事。譬如,不要急于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不要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忽视教育层次的多元化发展;不要忽视社会结构复杂化和职业岗位技能化的发展趋势,固守高等教育“精英化”的老观念,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手”作用发挥得如何,对帮助大学生就业更重要。
“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
记者: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应该从哪里着手破解这一难题?
学生司负责人(下称“学生司”):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还是源于结构性的矛盾:一些大学生求职面临一定困难,而很多需要人才的地方和岗位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当前,应当在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前提下,强化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努力去解决这个矛盾。这也是国务院召开的这次会议强调的重点内容。
记者:应该怎样看待这种矛盾?
学生司:这是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大背景造成的矛盾。不能因为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就简单地说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仍然很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快广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城市社区和中小企业的发展,而高素质人才的缺乏正是制约这些领域发展的瓶颈。因此,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刻不容缓。
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都倡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但海南、黑龙江等地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却陷入困境。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
学生司:这些计划的意图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启动得比较早,要随着经验的积累和时代的发展来逐步完善。当然,要从根本上化解这一结构性矛盾,必须依靠更加合理的制度环境,进一步解决编制、经费以及人事、用工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记者:应该用怎样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学生司: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渠道不畅,说到底是两个原因:一是待遇问题,二是成长和发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市场机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失灵的,必须有公共财政和行政力量的支持。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除了有关方面要落实已经出台的诸如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加分、发放生活补贴、户档迁转、权益保障等优惠政策外,还需要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重视起来,在编制、经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尤其要关心到基层服务的大学生的发展和成长问题,努力形成良性的“大循环”和长效机制。
拓宽就业渠道,完善求职服务
记者: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各级政府应该重点朝着哪些方向做出努力?
学生司:一是扩大“增量”,通过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增加就业岗位,特别是要开发和创造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二是激活“存量”,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城市社区、农村地区吸纳大学生就业。三是促进“对接”,搞好公共就业服务,培育并规范市场,促进“人岗匹配”。此外,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安排适当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记者:在大学生找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为他们提供哪些服务和帮助?
学生司: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当前的重点是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此,教育部提出将2007年作为“全面服务年”,并联合劳动保障部、人事部、国家发改委、国资委等部门组建启动了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目的是吸引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增加双向交流的机会,这是一个前景巨大的网络服务大平台。 记者:不少大学生反映求职成本太高,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司:有研究机构做过统计,毕业生的求职成本人均1000元左右。这些钱主要用在路费、报名费、考试费上面。工作还没找到,钱先花了不少,这对毕业生心理造成很大伤害。我们发现,虚假招聘已经成为一些单位牟利的手段。对此我们高度关注,正在积极同有关部
门沟通协调,希望出台政策,使政府主管的就业服务机构全部免费服务,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招聘大学生实行免费。同时,我们还正在呼吁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免除大学生求职的相关费用。大学生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在求职阶段向他们收费是不合适的,不论企业、国家机关还是事业单位,作为人才招聘方,本来就应该负担招聘成本,这也是用人单位公益心和负责任的表现。此外,有关部门还要打击虚假招聘活动,维护学生的权益。
记者:我们了解到,离校后仍然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超过100万人。对这部分人怎样安排?
学生司:要把他们纳入社会大就业服务体系当中。以前因为离校后未就业的人数不多,对这些人的就业服务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将大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还要落实他们的社保政策,特别是失业登记、临时救助和社会保险参保。
更新就业观念,实现人才价值
记者:前不久,大学生当搓澡工一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更早还有名牌大学毕业生卖肉、擦皮鞋、卖鸡蛋的。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的就业选择?
学生司:其实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大学生的初次就业。大学生毕业后无论干什么,只要能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都应当鼓励。我们要看到,同样是做基础性的工作,大学生与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一样的。大学生擦皮鞋擦出了连锁店,养猪养出了几百万元的效益,电脑养鸡出了亿元户,志愿者当上了村委会主任,这类例子很多。他们自身素质高,能够迅速掌握行业规律,发现商机,提高技术、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看似不起眼的工作起步,脚踏实地奋斗,实现了人生价值。
记者:大学生这种“低层次就业”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就业难?
学生司:现在大学生找一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找到一个学生和家长们都感到满意的理想工作。关键是,在当今时代,什么样的工作算是“理想”?目前党政机关进人数量十分有限,今年中央国家机关总共计划招录公务员1.2万余名,却有53万多人报名考试,而有的基层就业项目却没有招满。
记者: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吗?
学生司:大学毕业生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积攒陈旧观念。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是有激情、有抱负的一代青年,如果说就业上有观念问题,影响也大多来自家长和社会。当然,每个家庭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望子成龙无可厚非,但这个期望值应当与社会需求的现实状况结合起来。
记者:现实状况是怎样呢?
学生司: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上世纪八十年代,每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只有二三十万人,而现在已达到四五百万人,增长了二三十倍。现在已不可能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很多人都要从基层干起,在实践中逐
步锻炼、成长。家长要适时调整对孩子的就业期望,不要看不起基础性的岗位,否则就可能不恰当地影响孩子的及时就业。这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观念,这是非常正确的,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媒体应当有这样的概念,应当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在“大众化”的条件下,应当认可大学生不仅什么工作都可以做,而且什么工作还都能够做好。
立足国家民族大局,坚定实施人才战略
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跟不上社会需求的发展,没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
学生司:这个观点起码不太全面。教育主动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主动为经济建设服务,这始终是教育系统追求的目标。教育部从2003年就明确提出,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推进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包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就业评估和教学评估力度等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方面,这几年大力推进订单培养、校企合作培养,加强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训练,实行职业资格与学历“双证书”制度等等,力度是空前的。但是教育也有它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长周期和多层次,比如,本科教育学制为4年至5年,要提前4年至5年去准确把握未来的需求,众所周知,这是有相当困难的。因此,本科教育特别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可能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进入工作岗位后具有较强的学习提升能力和发展潜力。
记者:还有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归咎于高校扩招。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学生司:这更需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就业形势严峻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长期问题。据劳动部门的数据统计,每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900万,而需要就业的人数达到2400万。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实际上是全社会就业压力传导的结果。单就大学生来讲,不上大学也要就业,而且如果没有经过高等教育阶段的文化、技能培养,可能就业能力总体上还要低些,那么这些孩子可能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
记者: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把握我国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学生司:目前我国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还远低于发达国家,高素质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在未来20年到50年内,中国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靠人才,靠大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这是第一资源。如果说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的生存发展问题的话,那么发展高等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和劳动者,则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发展问题,这才是大问题
狠抓市县体制建设 开拓基层就业空间
安徽省教育厅
近几年,安徽省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充分突出地方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本着边建设、边完善、边发挥作用的总体思路,自上而下逐层推进,狠抓市县两级管理体制建设,不断开拓基层就业空间,成效明显。不仅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而且到基层就业人数比例
逐年提高。2005年毕业生到我省基层就业比例比2004年有所增加,2006年比2005年又提高了9.6个百分点,达到53.9%。
一、省领导高度重视市县就业体制建设
作为正在崛起的中部省份,为扭转高校毕业生多年来流出大于流进的局面,安徽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管理体制建设。2002年成立了由主管省长任主任的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在教育部大力支持推动下,迅速建立起从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委到教育厅再到全省各高校垂直的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制,教育系统的“一把手”成为了这一体制的核心。为了加强从省到市再到县的体制建设,2003年,省政府办公厅发文,明确要求市县两级都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领导协调机构。2004年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委就把市县就业管理体制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紧抓不放。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委要求,每年春秋两度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会议和总结会议,必须有市就业委参加。2004年全省17个市就业委员会全部成立后,分管省长在2005年的全省大会上明确要求,所有县(市)必须在2005年6月底前建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省领导的严格要求,给市就业委指明了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
二、定期通报进度与建立工作机制同时并举
在贯彻省领导指示过程中,省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切实负起督促检查责任。一方面每月都要书面通报各市成立县级领导协调机构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向省领导报告进度,另一方面指导已建机构的市县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工作机制。到2005年底,我省除了1个县外,全都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明确了工作职责,这就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高校与市县之间相互对接创造了条件。
三、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市县毕业生就业协调机构究竟干什么?怎么干?我省是运用典型来说明问题的。我省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都让典型上台现身说法,2004年以来,先后推出了芜湖市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市人才整体规划,制定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的经验,推出了安庆市多方位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的做法,推出了凤阳县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做法,以及县财政全额出资面向全省公开招聘“村官”的经验,推出了芜湖县出台“六项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创业的做法。上述市县的典型做法,有力促进了我省其他市县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健全。也引起了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不久前,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了安徽科技学院三名大学生在小岗村创业的情况。“一石激起千层浪”,省委书记郭金龙高度评价大学生的创业举动。王金山省长专程看望、慰问并召开现场会,勉励在凤阳县创业的大学生。滁州市委市政府和凤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又反过来促进市县就业工作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为开拓大学生基层就业空间注入了强大动力。
四、开展市县就业工作评估
为使市县毕业生就业工作体制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从2005年9月开始,我省着手制定市县毕业生就业评估指标体系。并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把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作为推进市县两级体制完善的过程。目前,我省各市县已对照评估要求完成了自查。11月底,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委员会将按计划组织对各市县进行集中评估。
我们将按照这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要求,学习兄弟省市好的经验,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努力拓展高校毕业生到市县基层的就业空间,为建设和谐社会、加速安徽在中部崛起做出贡献。
全方位打造信息服务体系 多渠道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
“十五”以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数量年递增近30%。我们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在加强毕业生就业有形市场建设的同时,从打造数字化的就业信息平台着手,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广开信息渠道,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形成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互贯通、就业岗位供需无缝对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良性互动的信息服务体系。
第一,构建全方位的供需信息收集体系。我们首先在开辟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信息收集渠道上下工夫。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在全省115所高校设立了就业信息服务分中心,专人负责收集毕业生的求职信息;在省内13个地级市和苏南有条件的县级市毕业生服务机构设立分市场,专门负责收集各地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在省内500余家规模大、吸收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设立就业信息基地。通过努力,建起了一套纵向省市县三级,横向从学校到各类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的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收集体系。
第二,构建现代化的信息处理体系。省教育厅将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每年投入100万元专项经费,重点建设。一是通过改版更新,实现了集信息发布、指导咨询、网上招聘、业务受理、统计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系统。目前总点击人次已超650万,日点击率12000 人次。二是组织网上双选活动。我们为省内所有高校安装了自行研发的“就业信息窗”,将掌握的招聘信息第一时间送入校园;在省内高校和部分吸纳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中推广安装“江苏省毕业生远程面试系统”。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信息窗”、“专场面试会”和“远程面试”相结合的就业服务工作新模式,提高了求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降低毕业生求职成本和用人单位招聘成本。三是做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结合,建立网上参会预选平台。每次举办有形市场之前,由用人单位在江苏毕业生就业网上发布需求信息,毕业生在网上投电子简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甄选、提前发放分时段入场券等手段,控制进场人数,保证活动的安全,切实提高供需双方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第三,构建全天候个性化的信息发布体系。一是搭建市场平台,促进就业供需信息全方位对接。开展就业服务校园行活动,组织用人单位走进校园,将就业岗位直接送到毕业生身边;每周六坚持举办公益性招聘活动;每年均组织几十场专业性供需洽谈会,将行业的需求信息有针对性传递给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二是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供需信息“无缝”对接。省教育厅与苏州、常州、常熟、昆山、吴江、张家港等吸纳毕业生人数较多的地区政府共建合作组织,组织百余所高校赴上述地区与当地的企业进行交流洽谈,推出人才定向培养、专项配送、区域人才需求与毕业生就业的调研预测以及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科技合作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三是开展毕业生就业推荐、配送,对需要采取个性化服务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采用量体裁衣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推荐,实现供需信息的个性化对接。
第四,构建多渠道的信息共享体系。一是贯通毕业生就业市场、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每年就业工作启动之时,省教育厅联合省市人事、劳动等部门举办全省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整合毕业生就业供需信息集,实现资源共享。此项活动每年实际提供和发布就业岗位信息近5万个。二是打造长三角就业合作组织。江浙沪三省市互通毕业生资源信息,相互提供用人单位岗位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跨省市互通对接。三是逐步实现国家、省、高校三级联网,教育、人事、劳动等网络互联互通。目前,我省已经形成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网为核心,以全省各高校和各市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站为基点,向上连接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向下覆盖全省所有高校、覆盖市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覆盖有关用人单位的综合网络体系和服务平台。
2007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集中力量完善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抓薄弱环节 抓课程建设抓队伍建设
努力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河北省教育厅
近年来,河北省教育厅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抓薄弱环节,抓课程建设,抓队伍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有了新面貌。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在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加强独立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明年我省独立学院预计毕业生将达到2.3万人,约占全省高校本科毕业生的26%。为促进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前不久,省教育厅对全省17所以新机制举办的独立学院,进行了就业专项评估检查。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等原因,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就业指导机构不到位,运行机制不健全,开拓市场不充分等问题。专家组重点督查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与独立学院共同研究招生、培养和就业的联动与互促机制,适应市场需求及时、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和专业结构调整。指导独立学院充分依托母校资源,共建就业平台,共享就业信息,尽快打开就业市场。同时,通过评估督查,还没有毕业生的独立学院,也进一步端正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加快了就业工作队伍和工作机制的建设进程。
二、在教材建设上下功夫,完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水平,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在省教育厅的积极推动下,我省高校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或系列讲座,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经验。同时,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多方论证,组织专家制定了《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指导大纲》,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意见》,要求从2006级新生开始,各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就业指导课程为载体,使就业指导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分阶段、有侧重地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实现对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指导、科学指导。现在大部分学校已经成立大学生职业指导教研室,并配备了专职教师进行课程研究,组织实施教学。河北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十几所院校还自编教材并投入使用。
三、在培训上下功夫,建设业务精讲奉献的就业指导队伍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促进毕业生最大限度实现就业,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制定了《河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并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组织领导、队伍建设为重点,先后完成对全省89所高校的评估检查。
为推进就业指导队伍的职业化和专家化进程,从2002年起,省教育厅连续三年举办高校就业指导培训班,培训了近300名教师和就业指导人员。同时,每年组织了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训练培训班,全省各高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就业指导教师400余人先后参加了培训。2006年暑期,省教育厅划拨专项经费,聘请美国马里兰大学的两名专家,专题讲授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与就业服务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几年来,通过系统培训,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了普遍提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们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方面所作的一些努力和探索。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提出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懈努力。
政府统筹 部门联动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
厦门市人民政府
长期以来,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本市实际,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2004年,我市开始开展毕业生职业见习活动,为广大毕业生搭建就业实践的平台,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也成为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
一、毕业生职业见习的主要成效
“毕业生职业见习”是指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提供工作岗位,有计划地让待就业的毕业生进入企业,有实际工作岗位.0+上进行见习工作的实践性工作,以提高其动手能力,丰富其工作经验,增强上岗适应性,尽快实现就业。见习单位一般为本市重点发展行业中有一定知名度,能为见习职业提供相应实训条件的企业。
截止今年10月,我市共有175家用人单位提供2047个职位;有602名毕业生上岗见习,已有339名毕业生完成见习活动。有187名见习毕业生被见习单位录用,75人被其他单位录用。市财政拨付见习补贴89.18万元。
职业见习活动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提升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毕业生通过见习,对所从事的工作认识更加全面,工作技能、工作适应能力明显提高。
二是开辟了供需双方相互了解的渠道。职业见习为用人单位全面考察了解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理性认识和大胆使用毕业生人才创造了条件。毕业生通过见习也增进了对用人单位的了解。
三是有效促进了毕业生就业。职业见习活动,调动了见习单位和毕业生的积极性,构建了长期、可靠、有效的毕业生职业见习平台,许多毕业生通过见习活动被录用为正式员工。
二、毕业生职业见习的主要做法
在毕业生职业见习工作中,厦门市人事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三个部门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管理。具体来讲,人事局负责职位的征集汇总与公布、人员审核、见习协议鉴证、见习经费的汇总与申请;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参保费用、见习生活补贴及用人单位岗位补贴的审核、发放;财政局负责见习资金的预算编制、资金划拨。
我市还专门出台文件,对职业见习做出明确规定:
一是明确见习主体。凡厦门生源待就业的毕业生,在高校就读的厦门生源学生,已在厦门落户且待业超过半年的非厦门生源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见习。见习单位为全市范围内愿意提供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可随时根据实际需要申报见习岗位。
二是明确补贴标准和经费来源。见习期间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不低于城市当年度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还可根据实际另外给付其它补贴。由政府承担的见习补贴费用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给予见习学生的生活费补贴;二是给予见习单位的每人每月150元岗位补贴,由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支付;三是为见习毕业生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也由就业和再就业资金支付。
三是明确实施程序。市人事局在厦门人事网上开辟见习专栏,及时发布信息,审核并公布职位,在人才交流会现场开设见习职位招聘专区,用人单位可免费入场招聘见习人员。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经双向选择后,签订见习协议。用人单位负责为见习生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及业务培训机会,并承担其日常管理及考核工作。
四是明确见习期限。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技术岗位可延长至1年;档案由市、区人才服务中心免费管理。
除了职业见习以外,我们还多方面加大力度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比如:开展“人才行”活动,深入企业了解、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当年毕业生供需分析报告;坚持每个月召开一次面向毕业生的免费专场交流会;建立毕业生招聘信息实时发布制度,开辟毕业生网上自荐窗口;建立毕业生职业技能培训财政补贴制度;出台政策明确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厦门生源毕业生的工龄、户口迁移、档案管理、职称评聘等待遇,并提供创业小额贷款等优惠,多方面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机制。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努力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成就业难主要因素 用人单位课程设置不合理制约大学生就业
今天上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对今年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了分析。
今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去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此前联合课题组对清华、北京交大、首师大、天津工大等16所大学的4000多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同时对44位服务于不同类型用人单位的人事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以及具体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
6成大学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00元
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元至2000元之间。67.10%的学生将个人发展机会视为择业时的首要选择,甚至有1.58%的学生为了职业理想可以接受“零工资”。专家认为,“零工资”的出现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自己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面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冷门专业就业状况好
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同,调查显示,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似乎比学热门专业的更容易找工作。
此次被调查的学生专业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
各学科就业率依次为
农学 78.38% 管理学 58.02% 工学 55.44%
法学 37.85% 教育学 33.33% 医学 31.01%
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
东部高校就业率最高
依据大学所在地区,研究人员将参加此次调查的16所大学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区间。统计数字显示,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
47.88%,西部地区高校这类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比例为43.39%。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存在某种相关性。
大学课程设置遭质疑
此次问卷调查显示,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另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
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各种能力的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同时用人单位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
此外,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很有意见。在接受访谈的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
半数大学生认为托人求职最有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求职的影响,但此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通常认为人脉关系的形成往往依托于家庭关系背景,其实它的另外一部分可能要来源于大学生自己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因此,积极合理地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断累积自己的社会资本也是个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求职心态成熟
一份对全国百所高校60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76%的受调查者认为找工作是必要的人生历练
■66.1%的受调查者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
一份刚刚出炉的调查报告发现,在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紧迫的压力面前,广大应届毕业生表现出了超乎人们预料的积极心态,他们更多地从自身寻找问题,而不是怨天尤人。
“截止到5月底,在接受调查的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这是今天上午,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骚宁在“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学术报告会”上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基本描述。 今年,中国应届毕业大学生人数激增至413万,就业形势严峻。而该调查显示,大学生普遍呈现出成熟、健康的个体心理和对社会的稳定而积极的心态。他们对自我能力的评价、对求职过程中所遭遇的挫折的反应,以及对就业问题解决方法的思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反映出“求诸己”的传统心理。
例如,64.09%的受调查大学生认为,在大学期间要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和调整个人心态,而27.14%的大学生则以降低择业标准来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即使在经历了求职过程中的一些挫折后,也有高达76%的学生认为“找工作的过程是一次必要的人生历练,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并使自己更成熟”。 调查者认为,这些都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积极心态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他们认为,大学生群体的这种积极心态是一种值得珍视的社会资源和精神资源,它将为国家在就业难问题上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一个重要的“政策缓冲期”。同时,这些数据也对社会上一段时期以来将大学生的“妖魔化”进行了修正。
破解就业难的若干误区
由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课题组,今天在北京大学向社会发布了对全国近百所高校的6000多名2006届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骚宁说,一直以来,社会各界谈就业难大多建立在直觉或以纯理论分析议论的基础之上,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希望这次研究能建立在真实、可信的事实材料和理性的客观分析的基石之上,以对大学生爱护、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而深刻的新见解,并破除人们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存在的若干误区。
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周长奎指出:“我们不能让‘四有新人’没工作,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要解决好,所以团的系统更应该拿出精力和时间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
联合课题组于2006年4月成立,本研究采取在全国范围16所不同层次的大学发放问卷、对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进行访谈以及在新浪网上开展独家网络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政策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考察和分析。
据报告会上有关专家介绍,在人际关系之于大学生职业搜索行为的重要性,性别、地域和专业之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的影响以及大学生就业预期(特别是薪酬预期)等方面的调查结果与传统观点并不完全一致。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讳言人际关系网络之于用人环境的影响,但此次调查显示,人际关系网络仍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理想途径,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
再如,依据大学所在地区,将参加此次调查的16所大学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4个区间。其中,东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62.43%,中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7.88%,西部地区高校“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1.73%,东北地区“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学生比例为43.39%。以天津工业大学(非“211工程”重点院校)、内蒙古大学(“211工程”重点院校)、宁夏大学(非“211工程”重点院校)的学生为例,截至5月中旬他们有就业意向(含“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为64.09%、40.50%和31.60%,其差距相当明显。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4个地区的就业状况呈梯状分布,表明大学生总体就业水平与大学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某种相关性。
又如,在大学生就业预期(特别是薪酬预期)方面,研究发现,有六成以上(66.10%)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但“零工资”的出现(占1.58%)却折射出大学生对个人发展机会的极度渴望,对个人能力和职业前途的复杂心态以及对就业窘境的无奈。
从参加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不同专业的总体就业水平看,由高到低依次为农学(78.38%)、管理学
(58.02%)和工学(55.44%),而医学(31.01%)、教育学(33.33%)和法学(37.85%)则相对较低。其中,在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低于人们的预期。这一结果与人们的一般认识有一定距离。
大学生要维持“身份认同”
根据本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如在其择业标准的选择、对求职现状的认知以及对就业难原因的分析等都蕴涵着较高的合理性成分。但是,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
调查者认为,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了较大的差距。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是其突出的经济增长特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就业结构性难题是突出的,不可能提供足够的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而另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由过去的精英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数量却呈几何倍数增长。两者相加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大学生须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
但是,报告起草者同时强调要“维持必要的大学生身份认同”。他们认为,就业期望的适当降低并不意味着大学生要放弃自身的身份认同。恰恰相反,现实中必要的身份认同有助于解决现阶段的就业难题。首先,这是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需要。尽管当前对于大学生的负面评价时有所闻,但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仍能获得社会普遍的积极评价。如果人们无限制地降低大学生的岗位标准,甚至与普通劳动者的就业混为一谈,这很有可能带来“大材小用”的后果,导致人才浪费,而不能人尽其才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隐性失业。
其次,合理的身份认同为决策者调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提供了空间。大学生素以富有理想、抱负和社会责任感而著称。在今天就业形势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大学生也以对社会的责任感而积极地应对这一社会问题。例如,面对求职挫折和失败问题,不但有七成大学生认为这是一次必要的人生经历,还有21.01%的学生认为这种经历会“使个人生活态度变得比较积极”,而对学校、社会等的负面评价都不超过15%。
研究报告分别从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4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即:1、在维持必要的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当代大学生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2、学校教育应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适时进行专业调整,培养社会所需人才,逐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3、完善就业市场,政府部门需建立健全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信息网络和监测、预警系统,制定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政策,引导大学生合理流动;4、加强对用人单位和社会舆论的引导,理解大学生,珍惜大学生这一宝贵的人才资源。
在今天的报告会上,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中国社会其他人群的就业问题一样都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将这一问题与大学扩招直接联系起来可能具有似乎是显而易见的说服力,但实际上是对人口因素的一种消极认识。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出路时,应避免将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作为确定各专业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和标准,而应确立有远见的国家文化战略,并使大学教育包括专业设置服从和服务于这一长期目标。
无论是将目前比较突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归结为大学生数量太多,或从大学生自身寻找原因,表面上看虽然很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或根源,但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模糊和转移了问题的焦点。因此,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时,需要政府和社会有足够的耐心和富于创造性的思维,跳出在就业主体身上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狭窄思路,充分发挥社会多方面的力量,以对大学生的爱护、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来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中国青年报》记者 堵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大学生就业与择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