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课程结构体系
1.明确课程框架结构。明确两类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性课程按规定开齐开好,确保教育质量。拓展性课程着重体现地域和学校特色,突出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选择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每学年拓展性课程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至六年级15%左右,七至九年级20%左右。
2.逐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倡导学校对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支持学校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材校本化处理。
(二)加快课程开发建设
1.科学制定学校课程规划。学校应根据学生情况、发展目标和教育资源,整体规划和设计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研制出台学校课程规划。鼓励学校在遵循课程设计基本思想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实施个性化的学校课程方案。分层分类开发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2.加强拓展性课程建设。拓展性课程可分为知识拓展、体艺特长、实践活动等三类。知识拓展类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学科专题、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体艺特长类课程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生活技艺;实践活动类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科技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一至六年级主要开设体艺特长类和实践活动类课程;七至九年级全面开设三类拓展性课程,其中知识拓展类课程比例不得超过30%。学校拓展性课程的建设应以微短型课程为主,凸现综合性以及与基础性课程的互补性。应
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样的拓展性课程。
3.强化德育课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法治教育,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学习、生活习惯,把德育目标渗透于各门学科教学,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根据德育的浸润式、体验式、渐进式特点,安排德育内容。小学以养成教育为主题,培育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初中以公民教育为主题,培育价值教育、责任教育、诚信教育、学习规划等系列体验性德育课程。把少先队课、团课、各类专题教育与德育课有机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教育。特别是开发开设与浙江、温州及平阳本土有紧密联系的校本课程,把浙江精神、温州精神、平阳文化反映在拓展性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规范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教研组和年级组的重要工作任务,要与校本研修活动和师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以团队集体开发为主,教师个人开发为辅。学校要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不同年级教师联合开发主题式的整合课程。任课教师要认真制订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框架(包括内容结构、具体安排、学习材料和工具等)、教学与评价要求等。
范文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教与学的评价和管理制度。我们如何把握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主要任务,推进素质教育,本人提出以下对策: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两种教育观念
课程改革的最大阻力:来自旧观念的束缚。所以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改革旧的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关键---实现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新课改理念相和谐
教师是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直接实施者,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教育行为,也直接影响着新课改的实际成效。所以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
首先,要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创新是新课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新课改下,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育观念,以前瞻的眼光,突破传统,打破条条框框,以独立人格和批判精神,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真正树立创新教育的思想。创新教育观主要包含三观:一是发展的人才观。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创造发展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都可以成才。二是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既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因材施教,要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科学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个性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对学生的地位,不应视为知识的被动接受器,而是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学生的任务,不仅是获得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自己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潜能。
其次,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现在的高中生是在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各种文化信息加速传播的这样一个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成长的年轻人,他们的思想必然会打下很深的时代烙印。他们的思想积极活跃,开朗好奇,乐于善于接受各种信息。而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也要求我们的教师与学生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具备合作、交往等行为品质和习惯,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等。同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社会的变化也一日千里,我们的
教学也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要保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要树立海纳百川的开放意识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意识。
2、转变对学校的评价观念是保障—实现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与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和谐。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标准和先前所形成评价观念往往会左右人们的行为,对于一个地区的教育主管部门来说,政府与社会对教育的评价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教育决策;对于一个学校的校长来说,来自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生家长的评价指标就自然左右着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对于一位教师来说,学校的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将决定他们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因此,我们要通过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教育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等手段,来转变社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对学校的评价观念,实现与实施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相和谐,这是转变教育观念的保障。
二、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成功关键看教师,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提高素养,在实施新课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为迎接课程改革的各种挑战,要优化三个方面的素质,树立三大新形象:
1、优化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师者,传道也。而道要传之以真,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养。特别是政治教师更应当铭记“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尚的道德形象。这样,学生才会 “敬其师而信其道”。
2、优化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师者,学高也。政治教师不但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掌握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及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关知识,还要掌握学科联系的本领和全方位立体思维的能力,特别是要懂得运用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教师只有博览群书,博采众长,专博结合,不断优化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在新课改下完成授业解惑的使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深的智能形象。才能让学生“服其师而信其道”。
3、优化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师者,人之摸范也。对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穿着打份、
言谈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感染、影响学生。因此,政治教师更要内外兼修,内要心灵美,懂得尊重和热爱学生;外要衣着要整洁大方,举止要文明端庄,兴趣全面健康。要不断优化自身的审美素质,树立高雅的美感形象。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教学要坚持三大基本原则、做到三个和谐统一
1、要坚持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原则,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是进行马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三个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活实际,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要与初中思品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核心问题还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做什么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政治课的思想教育性。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和教育我们学生,帮助他们正确思考当代国内、国际的社会政治现象,分析各种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探究能力,使他们自觉肩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使命,从而让我们的教学达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例如:讲商品,强调生产者为用户着想,货真价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讲消费,强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强调绿色消费,增强环保意识;讲对外开放,强调宽阔的视野、包容的心怀,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维护国家利益,承担对民族对国家的责任;等等。
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做到教师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和谐统一。
以人为本,是普通高中政治课改的根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关注每位学生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发展也是政治课堂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次课改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可以弱化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用新教材,对老师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只要是教学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不能弱化,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潜能要靠教师去开发。因此,一方面,政治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扬的群众路线,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三贴近的、典型的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开展各种活动,做好课堂组织动员工作等等。如讲《政治生活》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我们可以用多媒体图片展示长沙市一中高一学生姚超博参与了“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并提交了《对中小学教育几个问题的建议》,受到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的高度称赞,被人们誉为政坛小明星。这样典例的运用,既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又做到教师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和谐统一。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
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还在每个单元后设置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课题,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突破知识传授的主观认知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有效的运用“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辅助栏目,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量,并向课外延伸,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来形成知识和掌握技能,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三观”,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例如:《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作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我们通过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把教材学的劳动与就业的知识与综合探究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拓展了本单元知识,认清就业前景,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就业常识,增加了求职技巧,了解创业素质,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参与经济实践的能力。
四、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评价、考试,是广大师生关心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课程改革应该着力解决的一个难题。对于评价改革,只能从实践中获得经验,产生可行的、好的办法。关于评价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相对具体的要求:
评价体系: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使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 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的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和教师成长记录,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教育有关部门、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及教师要据此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客观公正、行之有效、可以操作的方法,既要发扬过去的成绩、采用过去有效的方法,又要依据课改理念大胆实践、大胆创新。
在新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必将为我国基础教育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我们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研究、实践新课程,在实践中不断地推动新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生”——成为掌握生存知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人,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一份自己的神圣职责~
新课程要求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 一种全面、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其前提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 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呼唤 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呼唤着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我们就应在学期初剔除师生关系的弊端,建立新型的 现代师生关系,即全面的、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一,要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
教师应倾心竭力投入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 。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于与学生沟通,给学生以生理和情感上的 安全感,关爱每一个学生,有信心教育好每一位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家庭不健全的学生。只有在爱的氛围里,在信任和理解中,学生才尽可能地释放出所有的潜能,发展其天赋与个性,具备自主的意识与能力,从而自我教育、自我践行、自我评价,全面健康的发展。
第二,新型的师 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是正常的人与人交往的关系。教师与学生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学生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 护权以及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 同样得到尊重。让学生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
第三,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我们讲平等对待学生,不仅指师 生人格的平等,也指教师平等对待全体学生,而不是厚此薄彼,有亲疏远近。教师要全面了 解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不同,进行分层次分类个别指导教 育,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归属感、胜任感和使命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成 功的愉悦,使学生从成功走向成功。
第四、要讲求民主,宽松和谐
教 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 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 、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实践活动空间,多一点个性的张扬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在 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善于学习,丰富自己,面对学生 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善于采纲不同建议和意见,即使是“稀奇古怪”的冥想,“莫名 其妙”的问题,都能宽容并加以认真对待,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 ,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广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第五、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教师的人格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起 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深刻地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 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 、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在学生的成长过 程中,影响最大的人往往是他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现代教师人格,内在地规定了 教师应成为学生政治思想的领路人,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若不重 视自身思想品德修养,在言行上出现双重人格,学生对教师关
于做人的教诲就难以信服,甚 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正如孔子所讲的那样:“其
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 。”
范文三: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重建学校管理与教育评价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教学已经成为各个学校的必开设的一个学科。从目前中专计算机教学可以看出,计算机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严重影响了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并且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为此,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中专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 中专计算机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已经从小学开始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因此中专学生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计算机学习,并且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中专学校由于受到高中扩招的冲击,门坎设置得都比较低,导致学生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学习兴趣不高。
2、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更新速度很快,中专学校往往因为资金问题不能及时地更新计算机设备,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和市场的要求。专业的计算机教师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计算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材的更新跟不上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速度。如果按照最新的流行软、硬件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又无法和书本同步。
3、计算机教学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其中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并在操作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我们现行的计算机
教学停留在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定义和常识,把学生误导向学计算机是为了记一些理论知识,从而脱离了和实践操作的联系。
二、中专计算机教学对策
1、中专生个性发展必须重视起来
目前中专生都是家里的唯一,一直以来受父母的溺爱,导致每个人的个性都比较明显。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个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经历等都不同,他们的想法可以会有差异。学生的个性是需要教师的细心观察和挖掘的,每个学生的喜好都不同,导致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编程、有的学生喜欢硬件、有的学生喜欢动画制作,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在这些方面肯定有弱有强。教师如果将其加以正确引导,那么学生就会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让他们在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针对那些不愿意在课上发言的学生,教师也不需要在课上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可以在课下多与他们接触、多多沟通,这样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针对那些喜欢表现的学生而言,通常可以留给他们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让他们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这样不但能够提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将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根据中专学生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知识水平相差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变传统的一锅端的教学方式,
这样会导致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吃不了”的想象发生。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进度和目标。总而言之,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出发进行教学。
2、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模式有很多,如问题式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等,每个教学模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这些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1)问题式教学模式。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充分响应课堂尽量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不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中,教师首先利用软件画出一种图像,在这些图形中有错误的,让学生自己对这些图进行分析,将其出现的问题找出。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自己分析这些视图的能力,同时,也使得学生的想象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自己找出了问题,那么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增加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信心,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利用计算机教学中的创造教育的因素,大胆地让学生自由发挥,挖掘其潜在的创造因子。依据教材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问题式教学模式就是本着让学生主动参与到
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成就感,从而增加学习兴趣,进而良性循环的学习。(2)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就是按照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真是的项目情景,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项目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项目技术、项目实施、成果展示、评价总结。办公自动化技术已经是非常普遍且基础的技术,在学习办公自动化相关技术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必须在操作练习时,设置相应的商务情景项目,使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基础的实际应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也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例如,在实际操作中,教师不仅让学生制作课表,而且还要学生制作考勤表、工资表、个人简历等。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技能操作,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与各种商务中,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弊端,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加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力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较好教材上的知识,将计算机教学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上。社会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各种新的先进的知识和技术,因此,学生如果完全靠学校的教学肯定是无法适应变化如此快的社会,学校只能是学生打良好基础的场所,等到走向社会后,自学能力才是学生的关键。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会经常遇到最新的软件,而这些软件是没有人来教的,
都需要自己独立去学习和应用。因此,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对中专计算机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有很强的控制能力,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各类问题,而且还能够控制教学氛围。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一项重要工具。为此,中专学校必须加强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存的学科,中专学校在加强计算机教学时一定要分析现存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确保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才能确保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知识。
范文四:浅谈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任务与面临的挑战
浅谈课程评价改革的主要任务与面临的挑战
本次课程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改变课程结
1
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新课程重视不同课程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淡化学科界限,强调学科间的联系与综合。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二、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此外,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注重与学生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使新知识、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将会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
2
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我们把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视为本次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素质教育能否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保证学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落到实处,此次课程改革首先通过课程结构的调整,使儿童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有效的保障,并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这种转变,还意味着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获得知识的。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由此带给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也可能不一样,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就有可能不同。
3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至少在口头上,几乎任何人都认为学生是人,然而,在我们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普遍存在着把学生当做任人摆布的物的现象。这涉及一个如何看待人的问题。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阐述,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新课程必须具有必要的统一性、规范性,这一点在课程标准中得到了体现。
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同时面临着重要的挑战:
一、发展观
4
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应该看到,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乃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之中的。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二、知识观
从前面的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对于知识而言,人们
5
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这次课程改革坚持实践的观点,并吸纳当代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复杂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这次课程改革要求在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变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程观
课程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直接受制于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课程观。“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种课程
6
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于是教育、课程便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所有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7
范文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目标
新一轮课程改革 ,是建国以来第三次大的课程改革。这次课改,不论是改革的力度还是是准备工作,在历次课程改革它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说它 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最伟大的一次革命。
1996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1993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状况作了全国性的调查。这次调查涉及全国9个省市的城镇、农村的16000多名学生、2000多名教师和校长,以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委员会的大部分委员,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功能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学科本位,
课程内容方面“难、繁、偏、旧”,
课程评价方面过于注重甄别、选拔,
课程管理上过于集中等。
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全球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趋势,教育部认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严重影响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培养,严重束缩着实现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实现培养目标的调整和培养方式的改变,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应答未来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需要一个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改革的要求和政策的纲领性文件,1999年教育部便组织力量起草《纲要》,到2000年1月份,逐渐形成了课程改革纲要的基本框架。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历经了27稿,仅2000年就举行了上百次的研讨会。征求意见稿在全国广泛征求意见,并召开了有多方面专业人士参加的咨询会议。
经过进一步修订,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发出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17号),将《纲要》以“试行”的形式正式颁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成为指导本次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今后一段时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课程改革也成为我们基础教育一项重大的改革。课改实验 从2001年9月起在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4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对新课程进行实验。2003年,又将有1072个县区进入新课程。
这次课改的主要任务:
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课程体系,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设置具有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的课程结构,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探索有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课程评价制度,推行民主化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六个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新课程的目标定位 。
1、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奠基工程,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课程改革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考虑到各地区的差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为了学生的个体发展。现行课程体系强调整齐划一、规模效应,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差异性。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潜力的、有差异的人,是活泼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具体性。
2、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各学科的课程目标,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新课程总的培养目标。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
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新课程的内容选择
4、学科课程标准的新特点
语文:培养人文素养 。
重积累,重感悟,重运用。
数学:变得更容易一些。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用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基本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地理:知道学了有什么用。
应使学生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知识。
物理、化学:激发学习兴趣 。
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
科学:从小学会探究 。
让学生在探究上,不断启发学生去猜测、去思索、去动手实验。
生物: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课程标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使学生全面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必备的知识。
外语: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包括情感态度、文化意识、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历史与社会:体现时代精神 。
大力提倡人文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美术:设计美的生活。
让孩子从儿童时代就接触材料,接触工具,会动手做出简单的器物。分为4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
体育:坚持健康第一 。
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
音乐:以审美教育为核心
强调通过音乐课程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强调让学生感悟、理解音乐、喜欢音乐,为学生一生爱好音乐打
下基础。
艺术:情感与审美的教育 。
回归艺术教育的本质,使艺术课体现出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和愉悦性。
5、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比如,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中心视野,充分考虑与儿童的生活相联系,强调在生活中、在运用中逐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不死记硬背词语解释。重视日常生活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6、强调课程内容反映当代社会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三、新课程的结构调整
7、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强调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既是本次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首先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独特性和独特价值,它们在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其次要承认每门课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没有一门课程能够包打天下,实现所有的课程目标。课程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是整体发挥课程功能, 全面实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再次要承认课程之间在教学任务上有轻重之分。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的各门课程依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之间的关系,在课程开设顺序上有先有后,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课时比例设计上有高有低,从而使各门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处的位置和所承担的任务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各门课程要区别对待,但这种区别对待的目的正是使课程之间保持一种均衡,从而实现课程的整体优化。从学生角度来说,均衡性也决不是指学生各学科或各领域平均发展,而是指个性的和谐发展。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就一门学科而言,注重联系儿童经验和生活实际;就不同学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关联,相互补充。新课程结构重视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从而改变了现行课程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设置综合课程是课程结构综合性的集中体现。本次课程改革不仅开设了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综合课程,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综合型”的课程计划中,原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被整合为科学,历史、地理被整合为历史与社会,美术、音乐被整合为艺术,这三个科目皆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此外,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高度整合的综合课程在课程计划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实施综合课程一定要以综合的观念为指导,真正发挥综合课程的价值和作用。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如上所说,这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为此,我们特别提出来加以强调。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四、新课程的教学策略
8、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持续发展的过程。强调教师与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
育情境,促进学生能动的发展。
9、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和要素:对学习要有兴趣,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对人生的热情、热爱是主动的源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具有内部动机,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主动需要培养。自主性是强调能动的、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自我设计学习目标、学习进度、评价指标,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 策略,对认知活动自我调控,注重情感体验,
传统的教育观往往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以教为中心,老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老师布置什么,学生做什么。学生缺乏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阻碍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挥创见,主动发现真理。未来是一个多变、充满问题的未来。个人的生存、社会的发展要求具有这样一种素质和能力,即“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全球主义的视野探究问题的实质,自己思考,独立判断解决问题。”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应为学服务的新理念,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全程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教材、学案走向老师。
合作性是强调小组成员围绕共同的任务密切的配合、积极的互动,解决问题,共同发展。合作的基本要素:要有一种合作意识,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要积极承担完成共同任务的责任。要掌握一定的合作方法与技巧。
合作能力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不会合作,缺乏合作能力的人必将被激烈的社会竞争所淘汰。合作能力是由若干人或若干单位互相配合完成某项具体任务的能力。而现在,我们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与他人相处和协作的机会,容易造成孤僻依赖的性格。所以,不论从未来社会还是现实生活都应加强学生合作能力培养。
探究性是强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实践、参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亲身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究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科学研究,探究更是一种经历、一种过程。探究的五个要素:提出一个科学性的问题,搜集证据,处理信息,提出解释,求证过程,获得认识并发表探究结果。
小学阶段是人才培养的启蒙时期,是孕育创新意识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而儿童的创新意识从探究开始。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围绕需要探究解决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鼓励创新。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想象,提出各种假设和预见,充分尊重他们的思想观点,使学生敢想敢干,富有创新精神。
自主、合作、探究是相互联系的,自主是基础。
不否定接受的学习方式,两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
10、倡导学生要富有个性的学习。
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形成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体现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11、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利的学习工具,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12、教师角色的新定位。
教师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
(一)探求者。
教学过程应当是教师带领学生主动认知、探究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当以探究为切入点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是教师的探求伙伴,师生一起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合作者。
教育教学活动应该在师生之间,特别是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在合作对象上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师合作;二是师生合作;三是生生合作。在合作过程中,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员合作;二是全程合作;三是全域合作。
(三)指导者。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创设一种激活学生思维的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认知、质疑问难,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问题的互动过程,让学生在主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获得研究的积极体验,掌握研究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迁移知识和能力的本领,为学生一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教师作为指导者,应侧重于以下八个方面:
(1)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2)指导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
(4)指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
(5)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优势和个性;
(6)指导学生学会交往;
(7)指导学生学会生活;
(8)指导学生学会创造。
(四)学习者。
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知识、新学科、新技术,面对新课程全新的设计思路、全新的目标、全新的内容、全新的实施策略,面对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应是一个学习者,并且要善于学习,方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师学什么,主要有七个方面:
(1)学习宏观教育,了解改革的大趋势,将自己从事的微观教育改革置于宏观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使微观教学改革符合大方向、大趋势;
(2)学习现代科技知识,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新领域、新走向、新成果,以便胜任新课程中的现代科技的教学;
(3)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较全面地运用微机,开发、利用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比较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改革教学;
(4)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能够熟练地驾驭自己所教学科的新教材;
(5)通读一下中外教育史,对人类教育的发展沿革、各个教育学派的基本主张以及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6)系统地读几本经典教育论著,如国外苏霍姆林斯基、布鲁姆、布鲁纳、杜威的代表性教育论著,国内孔子、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等人的代表性教育论著,从中汲取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论;
(7)教理科的老师适当地涉猎一些文科知识,教文科的老师适当涉猎一些理科知识,以适应新课程中文理渗透、学科交融的发展态势。开卷有益,深入研究一两个领域,更能受益。
(五)反思者。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必须经常反思。教师施教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不断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唯有经常学习、实践、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识、心智、能力、方法适应发展变化的教育形势、教育对象和教改要求。
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的反思,大体有五个方面:
(1)反思教育理念、教学思想;
(2)反思教学过程;
(3)反思教育结果:
(4)反思教育整体;
(5)反思教育个案。
反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经常想一想,写教学日记、写实验报告、写学术论文等。中学语文界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自24岁至今,写下了约200多万字的教学日记,多达60余本。我们翻开他近几年出版的专著,可以发现其中许多生动的材料都来自他的教学日记。
(六)研究者。
我们教育系统要有一大批学者型的教育改革家,当今中国出不来教育名家和大家,我们应当有做学者型教师和教育大家的雄心斗志。陶行知、叶圣陶、布鲁纳、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等人,原来都是普通教师,后来成了大家。
五、新课程的评价体系
13、评价的目的和功能: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以促进发展为核心,发挥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反馈、激励等多种功能。
14、建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评价体系。
15、评价内容、方法、标准、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评价方式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质与量的结合;
评价主体强调教师、学生自评,校长、家长等共同参与。
16、重视评价的过程,强调评价的即时性,提倡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六、新课程的管理政策
17、教师、学生是课程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开发着。课程是由各级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决定、共同参与建设和开发的。
18、教材只是个例子,教师要学会创造性的运用教材。
19、实行教材多样化,地方和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
在时空上,有15,左右的课程是由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和选用的课程。 在管理上,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选择空间。
20、必须加强外语课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