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西塞山怀古 赏析
语文 《西塞山怀古》鉴赏 蒋自鹏
【唐】刘禹锡
系别: 应 用 化 学 系
班级: 10 级 精 细 化 工
学号: 1020401008
姓名: 蒋 自 鹏
日期: 2011年04月26日
0
语文 《西塞山怀古》鉴赏 蒋自鹏
《西塞山怀古》赏析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七、八月之际,刘禹锡由夔州任调往和州任,沿江东下,途经如今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绮丽的历史画卷。作者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的涂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籍的艺术境界,令读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挥就了一首杰出的诗章。
首联中“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颔联中“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
1
语文 《西塞山怀古》鉴赏 蒋自鹏 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颈联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见了。“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沿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几回伤往事”,不仅有对前朝兴盛这里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充分表现了悲痛之情。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当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 “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叹。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诗人站在扬子江头,西塞山下,由衷感到唐王朝的前途仿佛眼前那动摇于萧瑟秋风中的芦荻,摇摇欲折,岌岌可危。于是,作者把“几回伤往事”和“四海为家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自身遭遇不幸的伤感,一齐汇集心头,形于笔底,巧妙地融入了“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秋色之
2
语文 《西塞山怀古》鉴赏 蒋自鹏 中。所以,清人汪师韩曾评论说:“履清时而依故垒,含蕴正靡穷矣”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故垒萧萧芦荻秋”,既是道作者心中之情,又是绘眼前实景。从艺术上讲,所谓“故垒”,不必有,亦未必无;不必是旧吴孙皓的故垒,亦未必不是旧吴孙皓的故垒。要知道,作者之意是用“故垒”来影射当下的藩镇作乱,造成“履清时而依故垒”的意境,为“萧萧芦荻秋”注入特定的政治内容。仅此,就排除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春恨”、“秋愁”、“忧伤叹逝”之类的伤感,而融铸起一种立意深远的格调。上下两句诗,在表意上一明一暗,相互映衬,使得“故垒萧萧芦荻秋”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进而形成为含蕴隽永的艺术力量。
刘禹锡所作的怀古诗,特别擅长于用写景来造成一种含蓄的意境,表达深邃的思想感情,从风物中见真情,于单纯中现复杂。风流云散的兴亡变幻之感,只包融在一幅含意蕴籍的风景图画中。
总而言之,《西塞山怀古》前四句总叙史事,提炼和择选情节;而后四句则发怀古之幽,状眼前之景,都能做到化繁为简,却又由简见繁。全诗层层深入,落墨有秩,由远及近,自浅见深;行文间利用有关词句来关联照应,使得整首诗章既作到结构严谨,又能如流水行云。有一气呵成之感。这首七律,通篇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立意深远,含蕴靡穷。确有“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之妙。
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3
范文二:《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赏析
作者:邹创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09期
摘 要:中唐诗人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诗人通过追怀往事,联系今事,认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关键词:《西塞山怀古》;人心所向;国家统一
《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西塞山就是诗人怀古的地方,长庆四年,刘禹锡从燮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郊,俯视长江,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吴国设置了拦江铁索。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王濬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东征,沿长江向吴国首府金陵(南京)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东)接受吴国的投降。
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这样的地势,还设置了拦江铁索,却毫无防守之力,诗人感怀往事,联系现实中政权的变更,得出结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前两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四句叙述的就是当年的西塞山之战,诗人通过一些字词蕴含了自己的情感。“黯然”一词本指人的神情沮丧、低落,这里指在王濬的攻击下,吴国惊慌失措、兵败山倒,一片颓废。四句诗中还包含了三组对比:一是“下和收”。“下”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显示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收”,金陵是六朝古都,有一种金陵王气,而面对着王濬的军队,这种王气黯然消失,一下即收,既显示了王濬军队的强劲攻势,速度很快,也显示了吴王朝闻风丧胆的情态。二是“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千寻铁索”说明吴国的防御军事非常强大,但是再强大,最后换来的只是一片降幡。“降幡”,幡就是旗,但一般指下垂的旗,这里用降幡,很形象。同时还有形象和色彩上的对比,形象上:“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一横一竖;色彩上:一边是晋军烧毁铁索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三是:“沉”和“出”。一下沉一高扬,形象地说明了吴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晋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前四句诗,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以及吴主投降的情形,其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险要的地形,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他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伤往事”,往事不仅仅指西晋灭吴,三国以来,金陵经历了六朝,每个朝代时间都不长,每个朝代都在重复前人的深重教训,只可惜当权者却都没有看见。曾经的那些英雄们,那些当权者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唯一不变的就是西塞山和长江。“山形依旧枕寒流。”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江水无言,青山依旧,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相识,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也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也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颈联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带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
诗人对那些历史教训,是有所感悟的,要政权稳定,除了要民心所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国家统一,诗人在尾联提出:“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要理解尾联表达的深意,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朝建立初期,统一四海,繁荣昌盛,刘禹锡是中唐诗人,这首诗是他在824年秋赴和州途中,经过西塞山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但是当时的藩镇割据非常严重,唐王朝一直在努力维持着统一的局面。金陵六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严重,而那些藩镇割据的遗迹还在,“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苇之中。尾联既是诗人庆幸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到那时,唐王朝也会变成“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破败景象。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描绘古迹的目的,就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
参考文献:
刘欢.刘禹锡怀古诗探析[J].唐都学刊,1998(01).
作者简介:邹创,女,1984年5月出生,硕士,就职于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范文三: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赏析
【唐】刘禹锡
系别: 应 用 化 学 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蒋 自 鹏 日期:
《西塞山怀古》赏析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旛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七、八月之际,刘禹锡由夔州任调往和州任,沿江东下,途经如今湖北大冶附近的西塞山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
《西塞山怀古》在我们面前展示的是一幅绮丽的历史画卷。作者把特定的历史情节和山川形胜的自然背景协调地组合在一起,并将秋色不露痕迹的涂抹在画面上,造成了含蓄蕴籍的艺术境界,令读者体会到了历史家的严峻,政治家的敏锐,哲学家的深邃,文学家的伤感,挥就了一首杰出的诗章。
首联中“下”:一有符合地理形式,由上游向下游进军,符合历史事实的意思;又有西晋攻下了东吴的意思。 “收”字写出了东吴的望风披靡。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何其速也!两字对举就渲染出一方是声势赫赫,一方是闻风丧胆。
颔联中“沉”、“出”写出了战事及结果,细腻传神的点出。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从气氛上,晋军得胜趾高气扬,东吴兵败无限凄惨。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
拉朽、咄咄逼人,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孙吴政权日薄西山的颓势和溃败的丑态。
颈联中“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两句是诗人触景生情,对历史上的兴亡,发出伤心的慨叹。眺望金陵的西塞山依然巍峨耸立,其下的长江在寒秋中滚滚东流。可是当年在金陵的帝王都不见了。“往事”二字,包蕴深沉,它指自东吴以后在金陵相继建都的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这些政权的灭亡,大都有相似的原因。但是人们总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在循环往复地沿袭着前人的失误而不自省。“几回伤往事”,不仅有对前朝兴盛这里亡的感叹,也有对自己一生遭遇的悲诉。一个“伤”字,充分表现了悲痛之情。
尾联“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是全诗的主旨。诗人对往事的“伤”是根于当世的忧,伤往事是次,忧当世是主。 “今逢四海为家日”既是诗人欣喜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故垒萧萧芦荻秋”大概将会成为唐王朝未来的真实写照。后人会和此时的诗人一样面对前朝的故垒遗迹,在一片秋风芦荻的摇曳之中而伤叹。如此在内容上则深化了诗的主题思想,在感情上和前面的“人世几回伤往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诗人站在扬子江头,西塞山下,由衷感到唐王朝的前途仿佛眼前那动摇于萧瑟秋风中的芦荻,摇摇欲折,岌岌可危。于是,作者把“几回伤往事”和“四海为家日”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对历史的追怀,对现实的忧虑,以及对自身遭遇不幸的伤感,一齐汇集心头,形于笔底,巧妙地融入了“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秋色之
中。所以,清人汪师韩曾评论说:“履清时而依故垒,含蕴正靡穷矣”应该说是恰如其分的。“故垒萧萧芦荻秋”,既是道作者心中之情,又是绘眼前实景。从艺术上讲,所谓“故垒”,不必有,亦未必无;不必是旧吴孙皓的故垒,亦未必不是旧吴孙皓的故垒。要知道,作者之意是用“故垒”来影射当下的藩镇作乱,造成“履清时而依故垒”的意境,为“萧萧芦荻秋”注入特定的政治内容。仅此,就排除了一般封建士大夫的“春恨”、“秋愁”、“忧伤叹逝”之类的伤感,而融铸起一种立意深远的格调。上下两句诗,在表意上一明一暗,相互映衬,使得“故垒萧萧芦荻秋”具有广阔而深刻的社会内容,进而形成为含蕴隽永的艺术力量。
刘禹锡所作的怀古诗,特别擅长于用写景来造成一种含蓄的意境,表达深邃的思想感情,从风物中见真情,于单纯中现复杂。风流云散的兴亡变幻之感,只包融在一幅含意蕴籍的风景图画中。
总而言之,《西塞山怀古》前四句总叙史事,提炼和择选情节;而后四句则发怀古之幽,状眼前之景,都能做到化繁为简,却又由简见繁。全诗层层深入,落墨有秩,由远及近,自浅见深;行文间利用有关词句来关联照应,使得整首诗章既作到结构严谨,又能如流水行云。有一气呵成之感。这首七律,通篇上下千年,纵横万里,立意深远,含蕴靡穷。确有“笔著纸上,神来天际,气魄法律,无不精到”之妙。
诗人追怀西晋灭吴的史实,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并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
范文四:《西塞山怀古》赏析
摘 要:中唐诗人刘禹锡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怀古诗,《西塞山怀古》就是其中之一,诗人通过追怀往事,联系今事,认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关键词:《西塞山怀古》;人心所向;国家统一
《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西塞山就是诗人怀古的地方,长庆四年,刘禹锡从燮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郊,俯视长江,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吴国设置了拦江铁索。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王?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东征,沿长江向吴国首府金陵(南京)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东)接受吴国的投降。
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这样的地势,还设置了拦江铁索,却毫无防守之力,诗人感怀往事,联系现实中政权的变更,得出结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前两联:“王?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四句叙述的就是当年的西塞山之战,诗人通过一些字词蕴含了自己的情感。“黯然”一词本指人的神情沮丧、低落,这里指在王?的攻击下,吴国惊慌失措、兵败山倒,一片颓废。四句诗中还包含了三组对比:一是“下和收”。“下”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显示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收”,金陵是六朝古都,有一种金陵王气,而面对着王?的军队,这种王气黯然消失,一下即收,既显示了王?军队的强劲攻势,速度很快,也显示了吴王朝闻风丧胆的情态。二是“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千寻铁索”说明吴国的防御军事非常强大,但是再强大,最后换来的只是一片降幡。“降幡”,幡就是旗,但一般指下垂的旗,这里用降幡,很形象。同时还有形象和色彩上的对比,形象上:“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一横一竖;色彩上:一边是晋军烧毁铁索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三是:“沉”和“出”。一下沉一高扬,形象地说明了吴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晋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前四句诗,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以及吴主投降的情形,其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险要的地形,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他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伤往事”,往事不仅仅指西晋灭吴,三国以来,金陵经历了六朝,每个朝代时间都不长,每个朝代都在重复前人的深重教训,只可惜当权者却都没有看见。曾经的那些英雄们,那些当权者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唯一不变的就是西塞山和长江。“山形依旧枕寒流。”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江水无言,青山依旧,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相识,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也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也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颈联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带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
诗人对那些历史教训,是有所感悟的,要政权稳定,除了要民心所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国家统一,诗人在尾联提出:“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要理解尾联表达的深意,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朝建立初期,统一四海,繁荣昌盛,刘禹锡是中唐诗人,这首诗是他在824年秋赴和州途中,经过西塞山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但是当时的藩镇割据非常严重,唐王朝一直在努力维持着统一的局面。金陵六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严重,而那些藩镇割据的遗迹还在,“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苇之中。尾联既是诗人庆幸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到那时,唐王朝也会变成“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破败景象。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描绘古迹的目的,就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
参考文献:
刘欢.刘禹锡怀古诗探析[J].唐都学刊,1998(01).
作者简介:邹创,女,1984年5月出生,硕士,就职于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研究方向:欧美文学。
范文五:西塞山怀古赏析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这是吊古抚今,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