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思想录》读后感
理性看待自我
帕斯卡尔的《思想录》认为人是完全地处于罪孽之中,要靠上帝的恩赐才能得到拯救。他站在冉森派的立场上,与耶稣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卓有成效的争论。浓厚的宗教色彩使他与当时处于主流地位的理性主义思想潮流有很大的不同,但他并未否定或贬低人类的理性。他是以一种超乎人类的视角来看待人性的每一个方面,正确地阐述理性,烦躁不安,激情,变化无常等都是人与生俱来七情六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人在广阔的宇宙中是极其渺小的,甚至比我们想象自己渺小的程度还要渺小。自然界中有两个极限,无穷和虚无。而人距离这两个高深莫测的哲学元素都太遥远,只是无和全之中的一个中项。无穷由于无尽的范围让人望而却步,但虚无同样不能为人类所掌握。除此之外,无穷和虚无两者还互相联系,万万不可只去理解其中一样,定要结合起来才能有完整的了解,这样就显得更加困难。人类的理解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是只是在我们自己的领域里有效,而在无限的范围内人类的理解就显得太浅薄而狭窄。因此我们的理性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不如我们的想象力。“聪明人由于想象力而自得其乐,远远超过深思者仅仅在理智上能够自得其乐。”理性好像是一个框架,我们一直在自己认为正确的思维定势中思考问题,同时也被自己限制住;而想象力却是无穷的,可以将我们的思路带到无限远的地方,自然让人类拥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不禁让我想起童年的数学,认为世界上只有整数和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并且一直恪守为真理。做题,甚至为别人讲题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直到上了中学才知道从前我认知中的数都被称为有理数。而比有理数范围更大的还有无理数。再后来,我又学到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可被统称为实数,而实数以外还有虚数的存在。当我们遵守自己认为正确的“理性”时,就认为世界的规则是这样的。这些“理性”不是不对,但是范围的的确确是有限的。如果我们除去理性之外,敢大胆的再想象一步,跳出自己本来的知识框架,想来我们离真相也会更近一步。而这世上也许除了实数和虚数以外,也许还有新的数种。我们不应当拘泥于现实有限的框架,毕竟自然是无穷的,而我们也永远不能停止想象与探索。
人不仅“理性”的程度有限,在自己“理性”的范围内,我们也常常控制不好自己。我们总是倾向于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因此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是要去做别的事情。我们在读书讨论中曾经举过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我们不喜欢做作业,而我们的责任是要去打扫卫生。我们让自己正在从事做作业这件不喜欢的事情,自然而然就会想起自己还有要去打扫卫生的责任;而如果我们正在打游戏或者是别的喜欢的事情,我们将因为自己的激情而沉浸其中,并且忘记自己还有打扫卫生的责任。如此一件小事,却以小见大,足以看出我们的热情常常会驱使我们忘了“理智”,而这无疑展示了人类更加渺小的一面。
除了激情的驱动以外,人们还常常被自己的“激动”所影响。激情毕竟是来源于喜爱和吸引,而“激动”却来得有些莫名其妙。“当一个兵士埋怨自己所受的苦处时,或是一个工人,等等,那就让他什么事都不做试试看。”大多数人无法让自己处于沉静稳定的状态,一直想要跳出自己原本的状态去找到新的状态,好似一个活泼的化学元素,稍有刺激就要不断地进行反应,好不容易达到均衡状态也只是短暂的时间,很快又要去寻找新的状态,然后再达到新的平衡,再周而复始。当“兵士”脱离了“自己的苦处”,达到一种看似舒适的状态,他依然会不习惯。人类的本性就是不安分的,永远不能满足于当下,也是人类欲望的一种反映。这种欲望不一定是想要变得更好更强大,可能只是不断地想跳出原有的状态。
只是短短的一个学期的阅读,但却让我对自己和人性有了新的认识。作者的文字犀利,无情地将我们平常想掩盖过去的劣性展露无遗,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有限性,而茫茫宇宙苍穹需要人类世世代代永远的探索与反思,对我们个人而言更是学无止境。帕斯卡尔继承了理性主义的传统,对人性、人生、社会、哲学和宗教等问题进行了理性的探讨。或许说,帕斯卡尔在本书中是把宗教信仰和理性问题分开,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与此相关的问题。感谢帕斯卡尔,让我们懂得更理性地看待自我。
范文二: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一)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中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读完帕斯卡的《思想录》,我觉得应该说这本书像是一本作者的随想录,因为它由零散的碎片组成,而这每一块碎片都蕴含着丰富的内容;但也不乏很多碎片由于过度的零散,以至于让我摸不到头脑。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关于如何看待别人犯错误的想法。帕斯卡说“当我们想要有效的纠正别人并指明他是犯了错误时,我们必须注意他是从哪个方面观察事物的,因为在那方面他通常总是真确的;我们必须承认他那方面的真理,然而也要向他指出他在另一方面所犯的错误。他对这一点会感到满意的,因为他看到自己并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未能看到各个方面而已;人们不会恼恨自己看不到一切,然而人们却不愿意自己犯错误;而这也许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看到一切的缘故,是由于人天然就不可能在自己所观察到的那一方面犯错误的缘故,因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当然,我认为帕斯卡的说法也有所偏颇,因为我不认为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正如我们女孩子经常说,凭着女人的第六感,我认为怎么样怎么样,可这些认为经常被验证是错误的。但是,我认为帕斯卡在这里有一种很独特的思路,即在前提是感官的知觉总是真确的下,肯定犯错误者的正确性,但又指出犯错误在于没有全面的看问题,并且把这种现象的产生归咎于人的“天然”。从思路上讲,这又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从内容上讲,我认为这是帕斯卡在从人的本性的角度上对犯错误的分析,他不认为犯错误这件事是“错误的”,而是一种正常的事情;而且他的这番话符合大多数犯错误者的心理,在我们犯错误的时候,我们难道不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吗?
帕斯卡认为,人在这无穷中是有限的,这种有限就决定了人不可能完全认识我们这个世界。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相信人的认知能力不可能达到这个世界的全部,毕竟“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妄言诳语。我们只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部分,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理解这个世界的某些基本的原则,我们不是主宰者,尽管我们很多时候凭借进化了的头脑极大程度的干预了自然的过程,但是很多人似乎在人类业已取得巨大成就之上有了彻底认识和控制一切的野心,我想这种极左的想法古已有之。但是,我们虽不能完全认识这个世界,但我们至少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中,努力探求这个世界的奥秘——也就是说,我们承认自己的局限,但是我们并不悲观。帕斯卡在这里则暴露出了极度的悲观。他说,“既然我们……与极端有距离,那末人类多了解一点东西又有什么意义呢?假如他多有了一点,他就了解得更高一点。但他距离终极,岂不永远是无穷的遥远吗?”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不得不说帕斯卡尔真是个论说的天才,自圆其说的能力真的很高!他的表达思想的才能异常出色,对于思想表达笨笨的我,帕斯卡尔表达思想的手段非常值得我学习。虽然帕斯卡尔的观点有很多是我所不认同的,但是也有很多见解令我叹服、令我沉思。帕斯卡尔的发现能力和逻辑能力让我惊讶,帕斯卡尔的语言变化万端且出神入化,尤其是对我这种不善于言谈的人来说,帕斯卡尔的语言让我受益匪浅。读《思想录》最能让我有收获的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是思想。思想有超越一切的力量。任何欲禁止思想的举措都是徒劳的。除了吃喝玩乐、追名逐利、人云亦云外,人还有超越这些的思想之存在,还有追求完美之探索,还有任监禁、枪杀、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这是人类有别于其他万物的伟大之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目的所在。
帕斯卡说,人不过如一根脆弱的苇草,但他是一根能够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来自思想。尽管这个学期把他的这本思想的语录半知不解的看完,但是也颇有一些收获和想法: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幸福的又痛苦的。
思想录读后感(二)
人因思想而伟大,人的全部尊严就在思想,这是帕斯卡尔在《思想录》一书的主线。书中用理性来怀疑一切,另一方面指出真理的矛盾(帕斯卡尔方法论)。
“人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间中最脆弱的东西;但它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不需要整个大自然,一点水一口气就能要我们的命,但相对于大自然,我们知道我们就要死了,以及我们对大自然的优势,而但自然却一无所知。
“人的思想记忆是必要的”因为“偶然的机会引起思想,偶让的实惠也会注销思想”。我们正在记录我们自己的思想的时候,它却逃走了。这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脆弱。可对这一事实的认识难道亚于逃走的思想吗?这也是作者反复论证的人的伟大与脆弱。“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时代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会认识到自己的可悲。”“认识可悲乃是可悲的;然而我们之所以可悲,却是伟大的。”“可被是从伟大中得出结论,伟大是从可悲中得出结论来的”
作者指出人的内心是最大的矛盾体。如“人的最大卑鄙就是追求光荣,然而这一点本身又正是它的优越行最大的标志”“我们是如此的狂妄,以至于我们想要我们想要为全世界所知,甚至于为我们不存在的以后的世界所知:我又如此的虚荣,身边五六个人的尊敬就会使我们欢喜和满意了。”
作者深入人的内心世界,深刻剖析自我,指出人内心的虚无、自欺欺人。如“他要求自己伟大,却发现自己的渺小;他要求幸福,却发现自己的可悲;他要求完美,却发现自己充满缺点”因此“他要费劲苦心积像他自己也想别人来遮蔽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使他看到自己的缺点,它既不能忍受别人看到自己的缺点。”于是“充满缺点而又不承认缺点”“它在缺点之上又增加了一项故意制造缺点”作者指出发现指出确定并没有伤害我们,反而对我们是好事,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但由于自爱的存在,是我们在不同程度都有对真理的反感。所以“正是这种恶劣的娇气,才迫使那些必要责备别人的人采取那么的曲折委婉,以免激怒别人。一定要缩小我们的缺点,一定要做的好像要原谅我们的我的,并且在其中要搀杂进去称赞以及爱护与尊重的凭据。”作者尖锐的指出人不活在当下。我们不满当下,把一切给予我们并不知道的未来。“假使我们检查自己的思想,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完全被未来占有。”“现在永远不是我们的目的,过去和现在都是手段,唯有未来才是我们的目的。因而我们永远也没有生活着,我们只是在希望着生活;并且既然我们永远都在准备能够幸福,所以我们永远都不幸福也救不了避免了。”
作者的一些独特思索也给带来不小收获,如强力是世上的女王,指出法律仅仅是法律,和正义没关系。人们服从多数是强力的作用。再如“作用的原因——欲念和强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根源:欲望形成自愿的行为,强力形成不自愿的行为。”赤裸裸的透彻过瘾!比起那些长篇大论抢夺了。
在书中我强烈的感受到西方哲学对人内在精神生活的反思,强烈的要求认识自己的那股劲!人认识自己是既是是幸福的有时痛苦的。就是笛卡尔那句读好书就和作者进行反复的对话,好爽啊!
思想录读后感(三)
帕斯卡尔在科研和读书的间隙,把思绪随时写在纸条上,整理起来,便成了思想录;
我在暑假闲思游荡的时候,把每一点思考都敲打在电脑上,发表出来,就有了博客。
我这样比较,并不是想抬举自己,而是因为我写博客,帕斯卡尔写思想录,都不是刻意的,它都出于人性的本能,那就是会思考。人永远不能停止思考,否则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
血缘让动物世代交替,而思想却让人类一脉相承。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帕斯卡尔说,“人因为思想而伟大”。我们广泛的阅读,(m.lz13.cn)就是吸取或是交换思想的一种形式。年轻的人,通过获取或继承先辈的思想遗迹,然后才知学问之大,才会有提升和成熟。
帕斯卡尔教导我写作的原则,那就是文如其人。写作,就是表达自己,求一个“真”字,真实所以感人。写作不能放弃自己的风格,必须要坚持到底。帕斯卡尔首先是数学家,物理学家,所以他的随笔总是简练而又精准。是人生阅历,性格习惯成就了他的文风,这并非一般人所能模仿的。又比如张晓风是一个幸福的人,所以她的笔调温和柔美。两个截然不同的风格,却都是受欢迎的,因为他们都操守了文如其人的规则。写作是一扇窗口,可以让别人了解你,然后喜欢你。可如果你做作了,是虚伪的,谁愿意与你交朋友呢?
我曾经犯过这方面的错误。是在写话题作文《孤独》的时候。在这以前我接受过很多话题作文的熏陶,怎样开头,怎样强调,怎样讨巧,怎样举例子等等。我十分辛苦得把那篇文章写完了,然而那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篇文章,我觉得他十分别扭,看得我毛骨悚然。不仅如此,许多认识我的人都不觉得好。是功力心吧,它让我放弃了太多自己的东西,以至于成为了文字的堆砌。诚如书中说的,“不能为了对称而做假窗户”不知怎样正确地讲述,就不应该摆出正确讲话的样子。精心的模仿,也许不如坚持自己粗糙的风格。
写作是这样的,做人恐怕也不外乎于此。
帕斯卡尔教给我的第二样东西,就是关注人。《思想录》这整一本书,就在关注人性。许多时候我知道的仅仅是人应该怎样,为了整个集体,人该培养哪些品行。这本书却给了我一个新的视角,它让我更清楚的看清了个体,人的本能本性。它天生具备的丑恶和善良,高尚和平庸,操守和欲望,宽容和自私等等。也许清晰地剖析下来,我们会更加容易的理解一些浅陋的行为,它们不过都是一些人性的需要。这样,我们会更宽容地包容和接纳他们。
读了《思想录》,多多少少对我有一些启迪。我想我会一如既往的热爱生活,热爱读书,热爱思考。
* 简爱读后感
* 老人与海读后感
* 活着读后感
范文三: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
思想录读后感之一
敬爱的党组织:
在党的90周岁生日那天,长沙市人才服务中心流动党委给我们每位党员赠送了军旅作家金一南将军所著的《苦难辉煌》一书,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崇敬心情,每天不管工作多么累,睡觉前还是习惯看看《苦难辉煌》,感受下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苦难辉煌》就好比一部中国革命的近代史,把我们带到那艰难困苦的岁月。全书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红色革命的苦难到廿十世纪的辉煌,从东亚病夫到奋力崛起的中国龙,以革命为起点,从苦难困苦最终走向辉煌!正如大作家冰心写下的感言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20世纪初的东方,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日本军阀这四大力量,展开了半个世纪的生死角逐。连共产国际都没想到中国会出来个**,领导中央红军在腹背受敌的苏区三次成功的反围剿,力挽由共产国际代表李德和博古指挥的反围剿
连连惨败的局面,打出了**的军事路线,中国共产党得以独立自主。这其间内部的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以及不尽的跋涉、惊人的牺牲、不断的叛变,中国共产党如浴火凤凰!困境即是赐予,从万里长征第一步,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最深沉的苦难,也是最辉煌的开始。众多的共产党人,为了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谱写出动人的一部从苦难到辉煌的光辉历史,他们的英勇事迹已载入史册,他们的意志将被我们世代承传。
书中也写了**和他的八大金刚。蒋至死都在念叨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个一生勤俭,爱才如命的黄埔军校校长,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一个高高在上的领袖人物却没有宽大的胸襟去包容自己的手下,一味的用金钱去讨好他的追随者们,这也许正是导致他失败的一大诱因吧,最终导致了他隔岸相望,终老他乡难归故土!其实蒋的八大金刚也有令人可敬之处,他们个个都是一代名将,特别是压轴金刚陈诚的军事素养和个人才能,直至今日都被后人所推崇。虽然他们气盖云天和英勇骁战却最终也败给了共产党的队伍。
我从书中读到了那个年代的那一代人的精神,早已抒写成一个符号,定格在了历史的天空中!无论是哪一方的人物,在他们终其一生中,殊途虽未同归,但历史有交叉点就有共同点,每一方领导人和将领们皆在较量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他们的才华。金一南将军在书中记录的每一个风云人物,他们的赫赫战绩,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已随岁月流逝,但他们那种为了事业终其一生的精神为后
人所敬仰。一代伟人的功与过,早已盖棺定论,每一个事件都是历史的烙记,历史不会改写,每一个人物都深深铭记在历史的长卷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成长、壮大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在那段苦难的岁月里,仅1927年4月到1928年上半年就有33万7千名共产党员、工农群众和进步人士壮烈牺牲,制造了白色恐怖。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开始了悲壮的万里长征。书中写到: 你可以忘记工农红军纵横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一路硝烟,一路战火;可以忘记不尽的高山大河,狭道天险,共产党数十万大军左跟右进,围追堵截;可以忘记革命队伍内部争论与妥协,弥合与分裂。但这一点你将很难忘怀,长征所展示的足以照射千秋万代的不死的精神与非凡的气概。不屈不挠的工农红军,不屈不挠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解放事业,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 长征的艰苦以至于多年后许多伟人回忆起来都有切肤之感。书中说到,中国革命的胜利不是天赐良机,而是来自千千万万的人的英勇献身。给我们印象深刻的是这些光芒并不是在共产党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最辉煌的时候迸射出来的,而是在***人最艰苦、最困难的时候,在前景最黑暗的情况下,共产党人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从苦难走向辉煌,中国历尽了百年的历程。瞿秋白说过 人爱自己的历史好比鸟爱自己的翅膀,请勿撕开我的翅膀。 列宁讲过 忘记过去,就意为着背叛。 不能深刻感触过去,怎能获得腾飞的翅膀?当我们在享受着今天的物质、金钱带来的富
足生活时,我们更应当翻开历史去看看,去充实一下心灵的空白,去缅怀一下无数先烈,告慰一下心灵那片空白。
当今,中国的崛起已是必然的,也是举世公认的。面临的挑战也是空前严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实现我们的坚守,完成我们的担当,需要汲取的营养是多方面的。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直在追赶时代发展潮流。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样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我们一代又一代人,都在做着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但历史从来没有被割断,也不可能割断。我们坚信,今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默默工作与坚韧奋斗的人们,能够从先辈们的奋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如果我们不仅能站在前人创造的物质财富肩膀之上,也能站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肩膀之上,那么未来我们去完成的,才真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读了《苦难辉煌》这本书后我感觉个人太渺小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确实来自不易,想想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流血牺牲铸造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现在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呢?读《苦难辉煌》使我更加坚定了党性和信仰,获得了坚强与勇敢,将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汇报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查字典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思想录读后感之二
《帕斯卡尔思想录》内容概要:该书以其论战的锋芒、思想的深邃以及文笔的流畅而成为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经典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法国古典散文的奠基之作。它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本人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效率很好,两天就送到了,而且书本确属正版,纸质和印刷都很好。我非常满意。 这本书非常值得热哲学的人一看,此书与《蒙田随笔集》、《培根论人生》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帕斯卡尔思想录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我是冲着这部著作的历史大名来阅读的。维克多?吉罗说:“如果整个法国文学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的法国天才的标本。”伟大的伏尔泰也说:“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纪的废墟之上。”谢瓦里埃更是推崇备至的说:“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度评价,使我诚惶诚恐的拿起了这本书。然而不知道是由于我的浅薄,还是因为译者的粗糙,或者帕斯卡尔的高深莫测,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且不说作者本身的很多的不完整语句,如“于你们有利”“是诗人而不是诚恳的人”,单是作者翻译的莫
名其妙已经足以使人郁闷不已了。例如:“人除了在自己的屋里而外,天然就是工匠以及一切的职业”——一个生都知道这语句的错误,主语和宾语的错位。还有“??假如是站在一块刚好稍微大于所必需的板子上面而下面就是悬崖??”——这简直是不知所云,我怀疑这是否是中国人在说汉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让我头疼。偶尔有好的语句出现:“甜言蜜语的人,品格恶劣。”听起来有点耳熟,不错这句话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最后说说译者,何兆武先生,被称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文化史学专家,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的这部译著被称为“文思流畅,清明如水,深得社会各界称道赞许。”不知写下这段文字的人是不是真的看过这部译著,或者他的头真的很大,或者他闭着眼睛说瞎话。
【扩展阅读篇】
所谓“感”
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1]”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
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能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编辑本段如何写读后感
格式
一、格式和写法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读后感》;还可以用自己的感受(一两个词语)做题目,下一行是——《读有感》,第一行是主标题,第二行是副标题。
二、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
三、要密切联系实际,这是读后感的重要内容。
四、要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叙述,抒情三结合。
五、叙原文不要过多,要体现出一个“简”字。
六、要审清题目。
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感”能写出体会。
七、要选择材料。
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有所体会;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八、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实际。
九、要符合情理、写出真情实感。
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
?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
?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
?禁止写成流水账!
编辑本段要写的读后感应该读什么有感
(1)引——围绕感点 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2)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3)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4)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写读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
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5)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以上五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一、先要重视感
感要多 读要少,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二、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四、叙述作品不能用大量篇幅复述原文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五、写景、物的读后感应该写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5)简要地说明原文有关内容,重写有感,不要重点介绍,偏离主题。
范文四:思想录读后感
精品文档
思想录读后感
《帕斯卡尔思想录》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本人很早就想买这本书了,现在总算如愿以偿了!效率很好,两天就送到了,而且书本确属正版,纸质和印刷都很好。我非常满意。 这本书非常值得热爱哲学的人一看,此书与《蒙田随笔集》、《培根论人生》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帕斯卡尔思想录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我是冲着这部著作的历史大名来阅读的。维克多?吉罗说:“如果整个法国文学让我选择一部书留下,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留下《思想录》,它是一个崇高的纯粹的法国天才的标本。”伟大的伏尔泰也说:“在这些不朽的争论者之中,只有帕斯卡尔留存到现在,因为只有他是个天才,只有他还屹立在世纪的废墟之上。”谢瓦里埃更是推崇备至的说:“他之于法兰西,犹如柏拉图之于希腊,但丁之于意大利,塞万提斯之于西班牙,莎士比亚之于英格兰。”正是因为这样的高度评价,使我诚惶诚恐的拿起了这本书。然而不知道是由于我的浅薄,还是因为译者的粗糙,或者帕斯卡尔的高深莫测,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且不说作者本身的很多的不完整语句,如“于你们有利”“是诗人而不是诚恳的人”,单是作者翻译的莫名其妙已经足以使人郁闷不已了。例如:“人除了在自己的屋里而外,天然就是工匠以及其他
1 / 2
精品文档
一切的职业”——一个小学生都知道这语句的错误,主语和宾语的错位。还有“??假如是站在一块刚好稍微大于所必需的板子上面而下面就是悬崖??”——这简直是不知所云,我怀疑这是否是中国人在说汉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免得让我头疼。偶尔有好的语句出现:“甜言蜜语的人,品格恶劣。”听起来有点耳熟,不错这句话孔子他老人家也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最后说说译者,何兆武先生,被称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思想文化史学专家,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他的这部译著被称为“文思流畅,清明如水,深得社会各界称道赞许。”不知写下这段文字的人是不是真的看过这部译著,或者他的头真的很大,或者他闭着眼睛说瞎话。
2 / 2
范文五:简爱读后感两百字
简爱读后感两百字
简爱这本书称得上是一本文坛巨著,我一直想读。这次,我省下零花钱,终于去新华书店把她买回家,细细地读。读完后,发现这本书对我的启发非常大。以下是“简爱读后感200字”,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篇一:读《简爱》后感】 《简爱》是英国着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和作者一样,简爱也是一位不屈服于命运的人。这本书不单单是讲男主角罗切斯特与女主角简爱的爱情故事,讲的更是作者对这个世界的认可与探知。
我初次读这本书时,只是觉得简爱和罗切斯特两个人长的都很丑,而且还暗暗的为简爱叫不好,因为罗切斯特已经有妻子了。可简爱面对帅气的约翰却不接受。重新投入罗切斯特的怀抱里。而罗切斯特那是差不多是个盲人了,财产也全部被大火烧光了,只留下荒废的一座宅子。但简爱那是继承了他舅舅的一笔巨额遗产,完全可以忘掉罗切斯特,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可他又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结局是那么的完美,又是那么的不完美。
【篇二:简爱的读后感】 简爱的主要内容:简爱原本是孤儿,后来在舅妈家又要受表哥的欺负,舅妈把她送到孤儿院去。后来去大富大贵的人家当家庭教师。在路上碰到了罗切斯特。罗切斯特受伤住院了,送医院去了。在罗切斯特家说了一句名言:“你为什么要跟我说这些,她跟你与我无关。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
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读到这,我掩书沉思,简为何说出这话呢,这句话是不是这本书中心句呢,
希望他们过得很幸福。
【篇三:《简爱》读后感】 今天,看了《简爱》这部书,使我感受到了主人公简爱的悲惨命运和她那种勇敢追求自己的命运的精神。
这部书主要说了主人公简爱重小失去了父母,寄养在舅妈的家里,虽然百般努力,但是仍然难以讨得舅妈的欢喜。后来,她被送到慈善学校,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刻苦努力坚持学习,慈善学校毕业后,简爱鼓起勇气迎接新的生活,应聘到桑菲尔德的庄园当家庭教师,就在她获得爱情的时候,一桩隐瞒了15年的秘密使婚礼成为泡影,但是简爱并没有为此放弃,而是接着开始新的生活。
看了这部书,我既为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痛苦,又被她那种不放弃的精神所震撼,简爱告诉我们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有自己的勇气,爱和尊严。
【篇四:简爱读后感】 简。爱,是个相貌寻常,单纯善良的女孩。因父母去世,而被寄养在舅舅家。舅舅又逝世,舅妈与仆人又不喜欢简。爱,便将她送往洛伍德孤儿院。
八年后,她在桑菲尔德当家庭教师,而一个秘密,再缠着她。当她知道后,思想与心灵迫使她离开桑菲尔德。原来她深爱的罗切斯特先生,已有了妻子,是个疯子。这给她多大的打击呀~
她流落到一个小镇上,被好心的圣。约翰兄妹收留。也巧,他们是简。爱的表兄妹。圣。约翰爱上了简,向她求婚,她不肯。她感到,罗切斯特先生在呼唤她,她也并没有放弃过他。她,找到了他。疯女人烧了桑菲尔德,罗切斯特先生去救妻子,人没救着,自己却受了伤,双目失明了。
两个人的手终于握在了一起。
这本书写的,就是每个人应该有的人生立志啊~我完全被简。爱的人生打动了,被这本完美又感人的书打动了呀~
【篇五:简爱读后感】 我今天读完了《简爱》心里由衷的敬佩简爱。她是我的榜样。简爱虽然不够漂亮,但人不是因为漂亮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漂亮。高雅的气质,温柔活波的个性,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是女人最可贵的东西。
我喜欢看简爱在罗奥德学习的那段。她努力向上的精神鼓舞着我。
还有同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故事,这是真爱的过程。人一生有一次这样大的爱就足矣。
让人感觉了生存的价值和意义,人为什么活着与人怎样活着。
读后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读一读这样的着作,以提高我
们的修养、志趣、心德、能力。
【篇六:简爱读后感】 在我的心目中,《简?爱》是一部完美而伟大的着作,因为它使我懂得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学会了怎样做人;而书中的主人公简?爱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的聪明、善良、坚强、有主见,是最令人敬佩的。简?爱的一生有悲欢,也有离合。她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坎坷,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她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任何困难在她面前都会感到恐惧。
【篇七:简爱读后感】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想错了,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一样充实~——《简爱》夏洛蒂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传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国文学史中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的积极进取态度和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爱外国文学作品的女性,都喜欢读夏洛蒂的《简爱》。如果我们认为夏洛蒂仅仅只为写这段缠绵的爱情而写《简爱》。我想,错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动变化着的英国19世纪中叶,那时思想有着一个崭新的开始。而在《简爱》里渗透最多的也就是这种思想——女性的独立意识。让我们试想一下,如果简爱的独立,早已被扼杀在寄人篱下的童年生活里;如果她没有那份独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罗切斯特生活在一起,开始有金钱,
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没有那份纯洁,我们现在手中的《简爱》也不再是令人感动的流泪的经典。所以,我开始去想,为什么《简爱》让我们感动,爱不释手——就是她独立的性格,令人心动的人格魅力。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仅这一步就能独立吗,我认为,不会的。毕竟女性的独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种彻底的勇气,就像简爱当年毅然离开罗切斯特一样,需要“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土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和胆量。我想,这应该才是最关键的一步,也应该是走向独立的决定性的一步。而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却把她倔强的性格,独立的个性留给我们一个感动。所以她是成功的,幸福的女性。
简爱已作为独立女性的经典,我希望阳光下,鲜花里有更多的简爱走出来,不管是贫穷,还是富有;不管是美貌,还是相貌平庸,都有美好的心灵和充实的心胸,都能以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个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