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释疑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释疑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释疑
张秀毅
在读《项羽本纪》时,我被一句话难住了:”义
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难点在于”虽”与
“故”不构成关联意义.如果按照字面来翻译,应该
是这样的:义帝虽然没有功劳,所以应该分割他的土
地让他来称王.显然,这样的翻译是不通的.我手头
有一本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lO月版的<史记》,
关于此句的翻译,它是这样的:”义帝尽管没有功,
我们也应该分割天下的土地让他称王.”但这样的话,
它便和下文发生了矛盾.因为这后面的情况是:”乃
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也就是说,被分封为王的,
是诸将领,而不是”义帝”.并且,在”分其地而王
之”毫前,已经”乃尊怀王为义帝”.”帝”和”王”
应该是两个概念.事情发生在鸿门宴及项羽西屠成阳
之后,楚汉相争之前.它的前后文是这样的:
项王使人致命怀王.怀王日:”如约.”乃尊怀王
为义帝.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日:”天下初
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
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
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日:
“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中华书局1959年
版《史记》三一六页)
我又上网搜索了一下,看到吴智勇语文茶馆是这
样翻译的:
义帝虽说没有什么战功,但分给他土地让他
做王,本来也是应该的.
三桥语文网《史记全译》采用的是解惠全张德萍
的译注,对这一句,它和吴智勇语文茶馆是一样的.
其它的相关网页上便很难看到《项羽本纪》的完整翻
译了.对于这个翻译,我也难以认同.因为除了上面
所说”被分封为王的,是诸将领,而不是义帝”这一
理由外,还有我们在平常文言文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一
个基本原则,即”字字对应的直译”.用这个标准来
衡量上面的翻译的话,会发现它很难站住脚.”故”
字的翻译对应的是哪一个字呢?”本来也是应该的”,
应该是译者依据文意补充出来的,那么”故”字对应
的应该是”但”吧?我查了商务印书馆2005年lO月
的<古代汉语词典》,没有发现”故”有这个义项;
又查阅了1989年版的《辞海》,也没有发现这一义
项.如果”故”字采用”固”义,那么这句话的翻译
应该是这样的:
义帝虽说没有什么战功,本来应该分缝他土
地让他做王./
但这样翻译,上面所说的矛盾仍然存在.真是百
思不得其解.
后来,猛然想起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里关
于中国上古和中古时代统治者称谓的一个表述:
1,在第三纪摄提纪时,距盘古已经五十五
万年,陆续出现了三位伟大的神祗,但神性稍次
限一时一地,而是让学生有更宽阔的空间,更宽松的
时间,让他们能尽情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对社
会,人生,自然,历史,文化的本真感受和幼稚的思
考,不断地从写作中去享受思想与言语创造的乐趣,
享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与”高峰体验”.而”言语生
命冲动,言语表现欲和创造欲,是人的原欲,是语文
学习不竭的动力”.回当写作主体有了创作的冲动与欲
望了,他们就渴望更好更美的语言文字.这样就会促
进他们去阅读优秀的作品,去反刍内心的情感,去倾
听社会的心声,将言语的生命牧养于言语的沃野,文
学,文化的大自然中,让心灵纵情地奔跑,觅食,嬉
戏.
学校要让每一个学生的言语天性和个性都得到最
大的发展,创作课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如尼娜?
扎拉格萨那样,从儿童时期就在课堂上以创作意识进
行引导,学生就不会背弃自己的语言,而是以自己独
特的视角去观察生活,审视社会,眺望世界,酝酿情
思,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样,思想的百花就可以
齐放,作文世界就可以丰富多彩.
?潘新和<顺应以成全,牧养以引领——言语生
命动力学语文教育之理想><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
2OO6年第l期
?宗自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杜1981年6
月版
?张港《作文是一种不正常的写作)<阅读与写
作>2005年第6期
?潘新和《没有比失去言说欲更槽糕的——言语
生命动力学写作教学之二>《福建教育>2OO4年第l2
期
?转引自陈元勋<关注写作训练低层次化的问题>
<写作>2OO6年第9期
?潘新和<顺应以成全,牧养以引领——言语生
命动力学语文教育之理想><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
2OO6年第l期
于盘古和玉皇大帝,我们可称之为第二级的神
祗.
一
天皇二地皇三人皇?
2,就在三皇之后,出现”五氏”,……
“氏”的原始意义也是神祗,不过神性比”皇”
似乎更少,可把他们列入第三个等级.
3,于是各部落那些心惊胆怕的酋长们,战
战兢兢地拥护他当”天子”,尊称他为”黄帝”.
“天子”的意义是天老爷的爱子,当然至高至上.
“帝”的原始意义跟”皇”,”氏”的原始意义一
样,同是神祗,不过神性再次减少,可以说属于
第四等级.黄帝者,即黄颜色的神祗.0
4,姬发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陕西西安
西),抛弃”帝”的称谓,改称”国王”,被人们
尊称为”天王”.?
从上面的梳理来看,我们知道,对于最高统治者
的称谓,是有一个变化的过程的.我们也都知道,周
朝的各个封国,其国君是不能称王的,我们熟知的春
秋五霸,其称谓都是”公”.只是到了战国时期纪元
前四世纪中期之后,各诸侯国国君才纷纷摆脱封国的
名义,改称”国王”.那么,这些知识对于理解<项
羽本纪》中的那句话可否有帮助呢?
在它的启发下,我又通读了《史记》中的相关篇
目,有了以下的发现:
l,中华书局l959年9月第一版的<史记》(全
十册),采用了南朝裴驷的《集解》,唐代司马贞的
《索引》,唐代张守节的《正义》作为注释.其中,在
<五帝本纪第一》中有这样的一条:
《正义)郑玄注中候敕省图云:”德合五帝
坐星者,称帝.”又坤灵图云:”德配天地,在正
不在私,日帝.”案: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
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谯
周,应劭,宋均皆同.而孔安国尚书序,皇甫谧
帝王世纪,孙氏注世本,并以伏羲,神农,黄帝
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裴
松之史目云”天子称本纪,诸侯日世家”.
从中可见有历史记录以来,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
“皇”或”帝”,而司马迁采用的是”帝”的称谓.
2,《周本纪>:
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茭里,盖益易之八
卦为六十四卦.诗人道西伯,盖受命之年称王而
断虞芮之讼.后十年而崩,谥为文王.改法度,
制正朔矣.追尊古公为太王,公季为王季:盖王
瑞自太王兴.0
由此可见,自周代,最高统治者称王,而”王”
之下,分封诸侯,其国君以次称为公侯伯子男.
3,《秦始皇本纪》: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日:”昔
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
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
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
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日’古有天
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
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
天子自称日’朕’.”王日:”去’泰’,着’皇’,
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他如议.”
这是”皇”“帝”第一次在历史上的合用.并且
当有人建议秦始皇分封诸子为”王”时,秦始皇接受
李斯的建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不再设立侯王: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
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
不难哉!廷尉议是.
可以说,到此时,”王”成为帝号下的一等爵位.
因此,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项羽和众将领的商议:已
尊”怀王”为”义帝”,不可能再尊他为”王”.我们
也知道,项羽并没有更多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理想,他
不可能尊义帝为”皇帝”,然后使之走秦始皇的路线.
可能的情况是:既然已经尊”怀王”为”义帝”了,
那么,我们就应该成为”帝”之下的诸侯王.因此,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这一句话,我认
为应该这样来翻译:
义帝虽然没有功劳,(但我们仍然要尊他为
帝;而义帝已经成为”帝”了)所以,我们应该
分割他的土地来让将相们称王.
“虽”仍然翻译为”虽然”;”故”译为”所以”,
其中缺失的逻辑联系由括号中补出;”之”指代上文
提到的”将相诸君与籍”,这里译为”将相们”,是和
后文照应,”立诸将为侯王”.
例证还有,刘邦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后,是”诸
侯共尊为皇帝”,<高祖本纪》是这样说的:
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
汉王三让,不得已,日:”诸君必以为便,
便国家.”甲午,乃即皇帝住…….回
而后诸侯反叛,刘邦不得不像项羽一样南征北
战,因此,才有了”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慷慨高歌.
每平定一场叛乱,刘邦都会将自己的一个儿子分封到
那里做”王”.司马迁时代距汉朝建国已经百余年,
应该说,他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念,即”王”从
属于”帝”,所以,将”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
王之”翻译为”义帝尽管没有功,我们也应该分割天
下的土地让他称王”或者”义帝虽说没有什么战功,
但分给他土地让他做王,本来也是应该的”,我认为
都是不合适的.
???柏扬<中国人史纲>第049,050—051,056
—
58,080页.同心出版社2OO5年9月
??<史记?秦始皇本记>第236,239页,中华书
局.
?<史记?高祖本记>第379页,中华书局.
37
范文二:《剩者为王》:虽“剩”尤容我为“王”
1905电影网讯?电影改自导演自己的小说,起初笔者总以为《剩者为王》这四个字太简单粗暴,缺少想象空间。然而电影看完以后,兜兜转转的开车回了家,却突然觉得,这是一个优质女人想通以后的告白:我不介意你们全世界对我用这个剩字,但我是我的王。
片子还是有些稚嫩,比如剪辑太碎、情节本身也无法深究,但并没有刻意利用那些恶俗的喜剧梗、或者耍贱的方式来取悦观众,两位演员舒淇和彭于晏的表现和火花恰恰将感情融入其中,从情感上讲,是可以让人忽略掉电影里的种种问题。
笔者喜欢电影里舒淇的爱情态度,顺其自然的,细水长流的,把我逼狠了我也可以大声告白的。没有堕胎,没有包养,没有阴谋,也没有背叛。有的是家长里短,是你身边的琐碎之事。看着平淡,有时候却已流到心里。
笔者喜欢看潘虹饰演的母亲碎碎念女儿舒淇的婚事,喜欢看她坐着出租车与开着自家车的舒淇隔着两扇车窗争吵。这让我想起我的母亲当年对我的逼婚,甚至连说词都是一样,将来我们老了,我们走了,谁来照顾你?我还是男生嘿,就已经成了父母最大的心病,更何况在社会上仍然相对处于弱势的女生。天下父母皆如此,对儿女,总有操不完的心。
笔者也喜欢看舒淇和彭于晏的点滴。国产爱情电影的男欢女爱,大多是**式或断裂式的,两个人从陌生人到情根深种,完全靠演员的各种生演,常常看到男女主角彼此深情告白的时候,就会觉得如坐针毡,又深深佩服演员们可以排除万难继续演下去。极少数可以如本片把男女之间的情愫递进表达得这么顺其自然。顺其自然到当舒淇对彭于晏说我喜欢你的时候,笔者一点也不觉得尴尬,笔者甚至觉得这就是时候说了啊,彭于晏也就是时候回应了啊。
尤其是宾馆里不得不同处一室,恰到好处的台词,恰到好处的段子,恰到好处的玩笑,恰到好处的情绪,有一点温馨,有一点浪漫,有一点搞笑,有一点让我们觉得,爱情,她真的来了。
这真是我们理想中的爱情,可能也曾经在我们爱情里的某一段落出现过。冲着这一段,即使从技术层面讲电影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我觉得已经值回票价了。
笔者还喜欢看舒淇放手对彭于晏说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你。只是我们选在了错误的时间相遇,所以只能放弃。看电影的时候还突然想到了王菲与谢霆锋,瞬间觉得两个人的第一次分手大约就是菲姐虽然很喜欢小谢,却发现他们的时间点出了问题。等到十年之后,才发现原来你还在这里。
笔者还喜欢金士杰那番父亲对女儿的话,坦白说啰嗦了点,如是台词再精简一点,留白再充足一些,那如山的父爱相信会压倒每一位女儿的心坎。
希望所有的女儿都不要将就爱情与婚姻,你的幸福最终只有你自己能给,你选择了妥协和逃避,婚姻就是妥协和逃避,谁能对柴米油盐妥协一辈子呢?太难,也太痛苦。
笔者曾经认识一位男人,为了女儿,与女人将就了大半辈子。他曾经在一次酒后对我说,他很痛苦。我看着这位年过50的男人泪流满面,不知所措。所以,如果可以,爱情与婚姻,都不要将就。剩下来又如何,至少我还是我的王。
文/云之东
范文三:道而弗牵——国学经典之数学运用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国学经典之数学运用
李仁琼 电话:13594061155
重庆市大足区龙西中心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摘要:本论文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国学经典中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适用。 关键词:国学经典 ; 数学运用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学记》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意思是说,教师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
“道而弗牵”,对学生引导不牵强,引导学生去做事情,但不一定要按你的方式做。牵着学生走不好,这样太强调教师的作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教学的规律;今天看来,不要牵着学生走,它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适应新课程的大背景,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勿忘点拨诱导,切合实际地引导学生学,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给1,4,9,16?找规律时,学生经过思考,有的找到了这样的规律:1+3=4,4+5=9,9+7=16,前一个数加上每次多2的奇数等于后一个数,我肯定了这样的规律,又启发学生,哪些运算可以得到1,得到4,学生想出了1+0=1,2-1=1,1的平方等于1,1+3=4,5-1=4,2的平方等于4,这时终于有学生有发现的新规律,它们分别是1,2, 3?的平方。对于这两种规律,后一种规律是教材的标准答案,但两种我都给予了肯定。对于“道”与“牵”的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关键看达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升程度,处理得好,那是事半功倍,何劳而不为。
“强而弗抑”。学生的求知欲需要保护而不能压抑。教师要想方设法找到学生可以肯定的地方多加鼓励,对学生的进步表达赞赏敬佩之情,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乐观上进的精神,就会怀着很轻松的心态去做很多原本望而却步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也就显得很容易了。这一点对于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记得有一年我教一年级时,班上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有一次上课开火车口算,到他的时候是“7+3”,他紧张地站起来,小声说“7+3=8”,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也有些生气,心想连这么简单的口算都不会。正想发作批评讽刺,可又一想,如果我这么做,这个学生以后可能永远都会畏惧学数学,永远都会讨厌数学。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尽量和颜悦色地说:“差一点就对了。别紧张,用小棒摆一摆好吗?”他拿出小棒,慢慢摆起来,“7+3=10”,他盯着我的眼睛小声说。我带头鼓掌:“陈明真能干,通过摆小棒算出了正确答案。”全班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陈明咧开嘴笑了。从此以后,我发现他在课余时间也不去玩,常常一个人拿出小棒来摆,到期末时,本期所学的口算基本都会算了。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鲁莽行事,没有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厌学,畏学的种子。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思考,但不要轻易说出答案。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或者看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就干脆把答案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通过对学记的学习领会,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豁然开朗。有一次女儿问我:“7可以分成几和几?”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说:“宝贝,你有7个苹果,把它们分成两堆,你分一分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呢?”女儿乐颠颠地跑去拿出7个苹果,分成了三个和四个,我又启发她还可以怎样分,她又分成了2个和3个,1个和6个?“7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1和6,还可以分成2和5?”瞧,多能干。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简短的一句话,包含着多么智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过是回归教育本真而已。
范文四:道而弗牵 ——国学经典之数学运用
第九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国学经典之数学运用
李仁琼 电话:13594061155
重庆市大足区龙西中心小学
论文类别:学科教学类 学段:小学 学科:数学
摘要:本论文结合实际教学~探讨了《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国学经典中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仍然适用。
关键词:国学经典 ; 数学运用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学记》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意思是说,教师教育学生,加以诱导而不强牵着学生走,加以鼓励而不抑制学生的进取精神,加以开导而不把话说透。
“道而弗牵”,对学生引导不牵强,引导学生去做事情,但不一定要按你的方式做。牵着学生走不好,这样太强调教师的作用,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教学的规律;今天看来,不要牵着学生走,它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适应新课程的大背景,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教师勿忘点拨诱导,切合实际地引导学生学,发挥教师的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给1,4,9,16?找规律时,学生经过思考,有的找到了这样的规律:1+3=4,4+5=9,9+7=16,前一个数加上每次多2的奇数等于后一个数,我肯定了这样的规律,又启发学生,哪些运算可以得到1,得到4,学生想出了1+0=1,2-1=1,1的平方等于1,1+3=4,5-1=4,2的平方等于4,这时终于有学生有发现的新规律,它们分别是1,2, 3?的平方。对于这两种规律,后一种规律是教材的标准答案,但两种我都给予了肯定。对于“道”与“牵”的问题,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关键看达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素质的提升程度,处理得好,那是事半功倍,何劳而不为。
1
“强而弗抑”。学生的求知欲需要保护而不能压抑。教师要想方设法找到学生可以肯定的地方多加鼓励,对学生的进步表达赞赏敬佩之情,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乐观上进的精神,就会怀着很轻松的心态去做很多原本望而却步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也就显得很容易了。这一点对于学困生来说尤其重要。记得有一年我教一年级时,班上有一个学生成绩很差,有一次上课开火车口算,到他的时候是“7+3”,他紧张地站起来,小声说“7+3=8”,全班学生哄堂大笑,我也有些生气,心想连这么简单的口算都不会。正想发作批评讽刺,可又一想,如果我这么做,这个学生以后可能永远都会畏惧学数学,永远都会讨厌数学。我平静了一下心情,尽量和颜悦色地说:“差一点就对了。别紧张,用小棒摆一摆好吗,”他拿出小棒,慢慢摆起来,“7+3=10”,他盯着我的眼睛小声说。我带头鼓掌:“陈明真能干,通过摆小棒算出了正确答案。”全班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陈明咧开嘴笑了。从此以后,我发现他在课余时间也不去玩,常常一个人拿出小棒来摆,到期末时,本期所学的口算基本都会算了。我庆幸自己当时没有鲁莽行事,没有在他幼小的心灵播下厌学,畏学的种子。
“开而弗达”,启发学生思考,但不要轻易说出答案。有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或者看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就干脆把答案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通过对学记的学习领会,我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豁然开朗。有一次女儿问我:“7可以分成几和几,”我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说:“宝贝,你有7个苹果,把它们分成两堆,你分一分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呢,”女儿乐颠颠地跑去拿出7个苹果,分成了三个和四个,我又启发她还可以怎样分,她又分成了2个和3个,1个和6个?“7可以分成几和几,”“7可以分成1和6,还可以分成2和5?”瞧,多能干。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简短的一句话,包含着多么智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教育无论怎么改革,都不过是回归教育本真而已。
2
范文五:中国近代史六大汉奸--得而诛之啊!!!
第六位:大汉奸胡兰成
他战后很高明的躲过惩罚,逃到了***。后来娶了他的老相好,另一个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吴四宝的遗孀在***终老,他终于完成了他要作***人的梦想。这个连他的汉奸同僚也指称他是‘一个变了质的中国人’的货色,担任汪伪政权的宣传部次长,为配合***进攻进行宣传,日军进攻武汉时,亲赴汉口创办《大楚报》,在舆论上作***鬼子的开路先锋。张爱玲这样一个叫嚷着‘出名要趁早’在国破家亡时写些风花雪月文字的小女子,虽不像周作人那样十恶不赦,但死心塌地爱上胡兰成这个铁杆汉奸外加花心大萝卜(与张交往时胡先后共与八个女人有夫妻之实),真是让人连叹气都没力气。前一阵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禅是一枝花》在大陆卖得火热,可能以后连他为汉奸张目的《山河岁月》也要拿来火一火,十足让人感叹,不知今夕何夕!
第五位:鲁迅先生的二弟周作人
这个中国最大的文化汉奸,就因为人们爱其才而手下留情。鲁迅文字在于精神力量,论文采却远不如他这位弟弟。此公变节后,不说做汉奸文章软化国人抗战意志,为‘大东亚共荣’鼓吹,竟公然到***慰问侵华作战受伤的***海军官兵,并自掏腰包为之捐款,文人无耻,尚有过如此乎!难道单单是因为他娶了个***老婆的缘故吗?战后蒋曾决意要杀此人,因文人一支笔胜过千军万马,周作人以在文化界的至高地位与影响在抗战中的危害不亚于汪伪政权。幸胡适、傅斯年等惜其才为之多方奔走努力方免其一死。内战***胜,周作人出狱,以为从此无虞,却逃不过后来**的拳脚,死于上海。
第四位:汪伪政权三大汉奸之一 周佛海
湖南沅县陵县人,早年留学***。他曾是中国***党员,并代表***小组出席过中共“一大”,1924年冬脱离***。**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周佛海投靠**。汪伪政权成立后,周佛海任财政部部长兼行政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1941年3月,汪精卫去***治病期间,周佛海代行行政院长一职。8月初,汪病情恶化,周佛海应***政府之召抵达名古屋探视汪,并与陈璧君商谈人事调整问题。后又抵东京,分别拜访***首相、海相、陆相、军令部长、参谋总长等,讨论对重庆民政府的诱降及汪死后的人事安排问题。汪精卫病死后,周佛海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 1945年9月30日,周佛海等被押送重庆。次年9月押到南京。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对周佛海进行公审。 11月7日,法庭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周佛海被送往南京老虎桥监狱。
第三位: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
福建省长乐县人,汪伪政权成立后,梁鸿志任汪伪政权有名无实的监察院院长,很不得“志”,变成一个“旁食者”。1944年11月,汪精卫病死后,梁鸿志改任立法院院长。1945年***投降后,梁鸿志躲在苏州。同年10月2日,梁鸿志在苏州被捕,随即被解押上海,送到楚园里作了“楚囚”。次年6月21日,梁鸿志以汉奸叛国罪被判处死刑。11月9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执行枪决,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
第二位:汪伪政权第二号大汉奸、代理“主席”
广东省南海县人,出生于一个封建官僚家庭。1920年秋,陈公博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回到广州后,在陈独秀的帮助下,参加成立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成为领导人之一,并因此出席了中共“一大”。1922年,赴美国留学后,即被开除出党。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公博竭力鼓吹“抗日必亡”,散布“亡国论”。1938年12月,他由成都经昆明,逃往河内,追随汪精卫投敌卖国,做了第二号汉奸人物。汪伪政权成立后,他任立法院院长、广东省政府主席等要职,成为汪一人之下,群奸之上的“汉奸权贵”。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陈公博鼓吹上海当前除“担任后方任务”外,将来“为与日本同生共死,必将担任一部分之战线”。因此,“上海应以东亚共荣圈之中心地及联络线之资格,成为中日提携之轴心”。陈公博还以上海市市长的名义,发表《告上海市民书》,要上海市民与日本合作,务使“全面和平”得以早日实现。1943年3月底,汪伪政权为实现“中日”共同协力建设东亚新秩序这一目的,特派陈公博为访日“特使”。陈公博抵达日本东京,向日本主子表示:“深愿竭其人力物力贡献于大东亚战争,但求能与贵国携手迈进,并肩作战,无论任何牺牲所不能辞”。日本天皇奖给陈公博等人各一枚“一级旭日大勋章”。为此,陈公博离开东京时称:此次“奉令访日,承天皇陛下宠遇”暨内阁总理大臣等人的“隆重款待”,感到“无限光荣”,完全是一副奴颜婢膝之相。汪精卫病死后,1944年12月,陈公博代理汪伪政权“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等重要职务,集大权于一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汪伪政权日暮途穷。1945年8月25日,陈公博夫妇等人乘机秘密离开南京飞抵日本,10月3日又被强行引渡回南京,关押在老虎桥监狱。1946年2月,陈公博与陈璧君、褚民谊等三人被押往苏州狮子桥监狱关押。随后,江苏高等法院在苏州道前街第一法庭对陈公博进行公开审判法官认为对陈公博应 “从重处断,以为叛国者戒”,并在判决书中指出:“陈公博通敌谋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6月4日,江苏高等法院奉命将陈公博在江苏第三监狱执行死刑。陈公博的家属将其尸体运到上海,连墓碑也不敢立,悄悄地将其埋葬在一处公墓中。
第一位:大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曾被誉为民国第一美男子,从照片上看,也的确相貌堂堂,而更令人乍舌的是他的才华。汪精卫在***最早追随孙中山革命,成立同盟会,以后很多年直到中山先生去世一直做他的秘书。今日国人熟知的〈总理遗嘱〉即出自汪手,其时孙中山已病危无法言语,由汪写成然后先生签字,其中‘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更是妇孺皆知。现在人们一提起汪逆便咬牙切齿,殊不知此公当年曾何其革命进步!宣统末年,汪精卫为推进革命毅然北上,自制炸弹刺杀摄政王载沣,事败被俘。以为难逃一死,于狱中作诗以明志励人,其中有“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之句,豪迈忠义之气,感人至深。被选入当年中小学课本,传诵大江南北。其诗平仄对仗俱佳,意境更胜,且难得口语直白,虽妇孺亦可解,时人谓不让唐宋。其在狱中悼胡汉民的诗中有“马革平生志,君今幸已酬。却怜二人血,不作一时流。忽忽余生恨,茫茫后死忧。难禁十年事,涌上寸心头”之句。以钱钟书之才傲视古今中外,难有看得上眼的人,但对汪精卫的《双照楼诗词稿》也忍不住称“钜公难得此才清”!后世学者更推论汪兆铭之诗艺术上的成就在二战时期世界政要中仅次于邱吉尔的水彩画,排第二,远高于**的词和希特勒的绘画。很可惜汪精卫没能早死,及9.18张学良不抵抗时,汪还痛斥张汉奸卖国,要求他通电下野,而作为行政院长,自己也引咎辞职。后人有说他后来投敌是**在政争上逼迫太甚之故,但即使如此那就能是做汉奸的理由吗!本来不逊于谭嗣同的千古流芳一变而成遗臭万年,令人扼腕。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