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海子是当代学院派新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语言简约、流畅。抒情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其中的佳作,这首诗的特点是语言清新明朗,意象单纯明净,可诵性极强,诗情温暖美好,但必须注意的是诗的背后却藏着一颗高贵痛苦的心灵。面对心灵正处于敏感脆弱期的高中学生,要把握好诗歌背后有关“弃绝尘世”的思想,指引他们笑对人生。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描写的是一幅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
这里诗人描绘的“幸福”是指安宁的生活( “喂马,劈柴”),自由的生活(“周游世界”),平凡的 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开放而温暖的生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想象,一个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即使上了大学,仍然生活在封闭和贫穷之中,在凄凉孤独里写作,却又不被人认同。所以,他时时刻刻憧憬平凡普通温馨自由的生活,这是一个农民孩子摆脱封闭而贫穷的强烈愿望最自然而真诚的流露。然而,这一切生活却又被“从明天起”限制住了,原来所有的美好都只是一个梦想,是那永远不可能到来的“明天”的生活,这势必让读者感到“今天”的悲凉与哀伤,正是这淡淡的哀伤让我们感到诗歌背后的情怀。
第二章,“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意思是说,我要把我所向往的幸福生活的图景告诉每一个亲人,作者希望每一个亲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海子北大毕业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时, “第一个月90元的工资,他寄了60元回家。” 1988年海子与妈妈在昌平分别前递给妈妈300元钱,让妈妈回去买些自己喜欢吃的、用的东西,就是他让亲人来分享自己的幸福的具体表现。这里,字里行间透露的是诗人淳朴、孝顺的一片诚挚的心。但是紧接着,诗人运用“闪电”这个意象,来限制自己的“幸福”,原来,作者心中明白,那田园牧歌般的平凡普通、安宁温馨的生活,只是“闪电”一样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美丽的愿望。美则美矣,但只能神往而不能达到,只是“海客谈瀛洲”的天真幻想,“处涸辙以犹欢”的潇洒好梦。言外之意就是今天仍然极为艰难和封闭。看,在自己的房间里,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没有钱去学跳舞、游泳、骑自行车。四次失恋,寂寞而凄凉地徘徊在封闭之中,单调而孤独地写作,发表却级为困难。回到安徽,可是家乡依旧是那么封闭而贫穷。因此,作者只能在信中告诉亲人,让亲人明白自己孝顺而善良的心愿。这里,透露的是作者一种对愿望无法实现的谦疚惭愧的心情。
第三章中说,我要“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开”。
作者仅仅能“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因为作者心里明
白,已经无力改变自己和亲人的贫穷而封闭的环境,不再可能让亲人享受自己给予的温暖和幸福,自己只能做那“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的事,那就让“每一条河每一座山”享受自己不再能享受到的温暖吧,那就祝愿“陌生人”,“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尘世获得幸福”吧。这里,“尘世”二字透露了诗人此时此刻对于世俗生活“幸福”的特殊的情感:他不愿轻易放弃“幸福”的世俗生活,但这些“幸福”已经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尘世”的人,所以“我只愿面朝大海,” 表面上说的是“只愿”,但实际意思是“只能”,言词中透露的是一颗无可奈何的愤激的心。作者清楚,那“春暖花开”的美好生活只能是自己的美梦了。这后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显示出诗人陷入矛盾境地:在人生观、价值观上既肯定世俗生活,又不甘于堕入尘世成为俗人。是美好崇高的诗歌理想和抛弃他的尘世社会让海子痛苦地做出了抉择,事实证明,他选择了理想而放弃了生命。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新高一学生,面对流行乐、嘻哈乐横行的时代,教会他们用心灵去欣赏体会优美的现当代诗歌是本节课的任务。同时,当代中学生自尊心强,敏感脆弱,且容易冲动,而本诗又具有特殊性(为海子自杀前两个月的遗世之作),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诗歌带来的副面影响,将学生们带向正确的人生之路,指引他们笑对生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赏析诗歌质朴本真的语言,初步了解诗人海子。 2、能力目标:学会用寻找关键词的方法赏析诗歌;用心体会诗歌复杂的情感,
并将其带入朗诵中,充满感情的朗诵诗歌。
3、情感目标: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勇不言弃。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美好真挚的情怀和背后那挥之不去的悲凉,把握朗诵语气和情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挫折。
教学难点
赏析诗歌中蕴涵丰富情感的词句,理解诗人生命中的两难心境。
教学媒体的运用
本课我设计了一个简单明快的网站,主题是“现当代诗歌欣赏”,其中关于本节课的内容占了绝大部分,主要想通过学生喜爱的形式带领他们进入诗歌的天地。学习诗歌,体会其中的感情是一个重要环节,而好的画面和音乐能够给学生以强烈直观的视觉及听觉上的冲击,更好地把传统课堂上无法单纯用语言带给学生的东西展现了出来,便于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体验诗歌的情感和内涵。另外,由于本诗的特殊性,美好的画面能冲淡诗歌背后的悲凉与决绝,较好地帮助老师完成教学重点。而整个网站虽然简单,但其延伸部分,包括《雨巷》和《再别康桥》的赏析,诗歌与音乐,学生作品欣赏,却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诗歌魅力。
教法与学法
配合新课改要求,大力倡导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做法,在授课中,我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看、听、读、答,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同时,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习,力求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的积累。
1、自主研究答题法:本课不预设线型的师生问答,即没有对课堂问题进行明确
的答案限定,答案由学生讨论后后形成基本共识,老师给予点拨,突出了学
生的自主能力培养。
2、朗读法:语言需要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其中深意,诗歌更是如此,学生读,老
师读,个体读,集体读,全文读,单节读,方法多样,不拘一格。诵读前让
学生自己找出情感基调与重读字词,充分锻炼了能力。
3、关键字词分析法:找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仔细分析,由此扩展到全诗的意
境情感。
4、课外拓展:拓展到其他中国现当代诗歌的赏析上,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一首好诗就如同一杯清酒,一盏浅茶,一弯新月,一抹树影,她是雨巷中丁香般的姑娘,是康桥上徘徊的旅者,是大海边执拗的诗人。她让我们从文字走进诗人的心灵,触碰到那真挚敏感的灵魂。这节课,一位执着追求幸福的不幸诗人,将带领大家一同去了解他的内心。这位诗人就是海子,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进入主题
一、板书课题(看题)整体感知
问题:看到这个题目,从中感受到什么,
可能出现的答案:清新,自然,美好,让人浮想联翩
问题:再请看一副画面,谈谈各自的感受(观察课件)。
可能出现的答案:美,浪漫,动人,温馨,明丽
二、 初步体验,朗诵全诗
自行阅读,回答问题后朗诵,初步感受全诗意境。
问题:全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具体谈谈)
可能出现的答案:清新,温暖
问题:应该以怎样的感情和语气朗诵本诗,
可能出现的答案:轻快,柔和,带着跳跃的情感
(请一位学生朗诵)
三、 介绍作者,再行感知
介绍作者海子,重新感受诗情
问题:了解了本诗是作者海子自杀前两个月的遗世之作后,重读全诗,新
的感受是什么,
可能出现的答案:诗背后隐藏的孤独,淡淡的哀愁,伤感,(学生也有可
能无法回答)
四、 找出关键词句,深入体会诗歌情感
问题:诗情从哪些词句中体现出来,
可能出现的答案:幸福的闪电,从明天起,尘世,只愿
具体点拨
1、贯穿全诗三个小节的一个词反复出现,是什么,
幸福
“做一个幸福的人” ————自己追求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幸福的闪电” ————发现短暂和来之不易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祝你得到 2、诗人追求的幸福生活是怎样的,
可能出现的答案:“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希望过平凡的物质生活,说明追求纯洁的精神世界。
3、诗人追求到了吗,为什么是“从明天起”,
可能出现的答案:
没有,给幸福的生活做出了限制,“今天”很痛苦
有,但只存在于理想中(事实上还是没有),“明天”就是诗人的理想生活
4、追求不到幸福,诗人怎么办,
可能出现的答案:最后一节
5、全班齐读最后一节,哪一句话表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什么这么写, 可能出现的答案:“原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尘世透露着诗人的对现实生活的诀别。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说明了自己的与众不同,把自己与他人隔绝了,诗人成了旁观者抛弃了现实生活
问题:现在的感受是什么,
可能出现的答案:
诗人是痛苦的,孤独的,但他憧憬着幸福
联想到诗人两个月之后的自杀,本诗增添了一份悲凉
虽然心中有了一些哀愁,但我依然为作者感动,他的心灵是美好而高尚的
五、根据推论,再次齐读
问题:现在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诵本诗,
可能出现的答案:节奏舒缓,感情内敛,依旧饱含温馨但带着一丝伤感 问题: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可能出现的答案:闪电,从明天起,尘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老师配乐范读全诗,全班配乐齐读。
六、 延伸拓展
问题:结合海子,想想我国历史上的其他人都有哪些独特的对待生活的态度,
可能出现的答案:
屈原,为理想献身,找不到出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很象海子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象乡里小人”,“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悠然地远离尘世,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
庄子,“出世”的代表人物,逃避尘世,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
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周游列国,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断努力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永远的斗士
问题:我们自己又应该如何在理想和现实中做出选择,
可能出现的答案:适应生活,不断追求,以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现实的
活着才会真正得到现实的幸福
七、 老师赠言
无论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都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只有以积极向上的态
度对待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不断奋斗,才能让你真正感到多彩生活中的幸
福。
八、 课后延伸作业
对于现当代诗歌,不可能一管窥全豹,要求学生欣赏一首优美的现代诗
歌。
结合课件,欣赏戴望舒的《雨巷》。
九、 结束语
诗是夏日中的清凉,诗是寒风中的温暖;
诗是小夜曲,向读者低述着情语,
诗是交响乐,对世界高唱着心曲。
关键是我们需要一颗敏感的心去和诗人一起跃动。
教学反思
本课不预设线型的师生问答,即没有对课堂问题进行明确的答案限定,答案由学生讨论后后形成基本共识,老师给予点拨,突出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当然,完全不做准备也是不行的,所以我根据学生能力和水平,事先推测了他们的回答,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只是有一个学生在初步感知后就体会到了诗歌背后的悲凉,让我很是惊喜,也很出乎意料,不免有些害怕后面的计划被打乱,但那个学生也只是有模糊的一点想法,不能很具体的解释,却对其他学生后面的理解起到了帮助,所以学生在二次感知和三次感知后都能很好的体会到诗歌的情感。说明现在学生的思想深度远超我想象,以后的推测答案应该更全面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网页式课件,原本想突破POWERPOINT课件的束缚,博点新奇感,但由于处理不当,一些页面还要下拉,耽误了时间。不过学生对于课件的图画和音乐还是很感兴趣,直观的感受也让他们方便体会诗情,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
朗诵部分还很不够,学生的自我诵读应该加强。细节没有很好的注意,缺少板书,课堂时间掌握有极大失误。
范文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滕世群
一、导入课文
师:今天,非常高兴与大家一学习我所喜欢的诗人海子的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蔚蓝的大海标题:《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师: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可是对于喜爱中国当代诗歌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个神话;对于许多人来说,海子也许只是一个写诗的傻瓜,但对于热爱真理的人来说,海子是一位烈士,一位圣徒。如果说舒婷是朦胧诗歌的圣母,那么海子就是第三代诗人的精神之父。而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人,正是中国当代诗歌主体意识觉醒的时期。今天,如果要写当代诗歌史,已经不能无视海子的存在。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海子的简介。
师(补充):关于海子的自杀,有许多说法。我宁可相信海子生前的朋友、诗人骆一禾的说法,他认为海子的死亡与长期艰苦创作,用脑过度,导致精神分裂有关。当然,诗人自杀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现象,大家课后可以读一读海子生前另一位朋友、诗人西川的《死亡后记》。
课件展示海子照片(一):天安门前,立正姿势。照片(二):未名湖畔,坐姿,满脸稚气的笑容。师:这是海子刚到北京时的照片,纯朴,开朗,完全是个乡村孩子。海子去世后,西川在《怀念》中写道:“每一个接近他的人,每一个诵读过他诗篇的人,都能从他身上嗅到四季轮转,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和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这个乡村的孩子,像许多伟大的诗人一样,注定要成为吟唱土地、乡村的歌手。课件展示海子照片(三):灰黑色的背景,仰卧双手左右平伸,长发抵肩,披在额前的头发遮掩着大眼镜,身着格子带黑白斑点的羊毛衫,外套银色西装。海子诗句:
阳光打在地上
天空之火在我内部
师:这是诗人海子。伸展的双手,像要拥抱一切,脸部表情表现出诗人的自负。“阳光打在地上”,有谁用“打”字描述过阳光呢,此处,阳光似乎化为一道鞭影,又似乎传出一声闷响。“天空之火在我内部”,多么具有创造性的诗句,内心的激情仿佛和天空之火一同燃烧。海子的诗语言单纯,燃烧着青春的热情。他反对传统诗歌的夸饰,词语往往直达生命的“本真”状态,诚如他自己所说的,“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饰练习”。我认为,海子的诗彻底摆脱了中国诗歌的阴柔造作之气,自然清新,充满阳刚的气质。他是当代最富创造性的诗人之一。课件展示背景图片:绿色的草原,山岗。海子诗句: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师:“众神死亡的草原”,构成了荒凉虚空的环境,生命作为一种自然物体,正如一片野花,或帕斯卡尔所说的一株芦苇,是如此脆弱。可当生命作为一个精神个体时,又如此顽强,它自觉地与虚无绝望抗争,苦苦挣扎,永远不屈。此处“野花一片”并非是纯自然描写,而是融入了海子对生命的体验。而“远在远方的风”,又向我们召唤什么,启示什么呢,这个句子四个“远”字连用,十分新奇,把人带入了渺远深邃的诗歌意境之中。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麦地,茂盛的麦穗,麦芒如怒。海子诗句:
麦地
神秘的质问者啊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
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
麦地啊
人类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自提:其实海子还写了《麦地》、《熟了麦子》及《麦地与诗人》等诗歌)
师:痛苦低沉地朗读后:有人说海子是麦地之子,麦地是海子诗歌中的基本意象,是海子发现的自然和人类生命的合成元素。面对人类难以摆脱的个体生命的虚无感,海子满含泪水地要求麦地对自己生命的努力作出承认。“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疼痛、绝望,又散发着生命热烈追求的精神气息,这样的诗句,像灼热的鞭子,拷问着你的灵魂。课件展示背景图片:青蓝色的背景,辽远的天空,浓云舒卷,起伏的红土丘陵,若隐若现的村庄。
海子诗篇《村庄》:
村庄里住着
母亲和儿子
儿子静静长大
母亲静静地注视
芦花丛中
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
我妹妹叫芦花
我妹妹很美丽
师(朗诵后):有谁能像海子一样,从母亲的注视中,读出幸福和悲伤;有谁能像海子一样,像热爱芦花一样热爱自己的妹妹呢,海子的乡村诗,朴素无华,充满深沉的温柔情感表现了海子对村庄的一片赤子之心。
(在教师深情的介绍中,学生渐渐进入海子的诗歌世界,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但空气中弥漫着渴望了解海子的热情,似乎还有海子的呼吸。)
二、诗歌的朗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海子的名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们边看课文,边听一遍这首诗的集体朗诵录音。课件展示背景图片:蓝天碧海,矗立着巨大的礁石。听录音。
师:现在老师领读,大家跟读注意跟着老师的节奏,把握诗歌的感情韵律。
师:在听读基础上,大家讨论一下这首诗朗读时应注意的地方。例如短句应如何读,长句应如何读。
生(:这首诗中短句可读得快一些,洪亮一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等诗句,应读出热烈的向往之情。
师:你能否试范一下,
师:很好。长句呢,
生:长句可读得缓慢低沉些但不要“断气”。许多同学心领神会地微笑。“给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等诗句应读出海子内心的温柔博爱。“我的”“温暖”这些词语可适当强调。
生作示范
师:刚才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很有感悟。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呢,“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句诗反复出现,朗诵时是否一样处理,(评:朗读的处理要从容充分)
生:“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只愿”后可以略作停顿后一次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比前一次缓慢低沉些,造成声音停止、情思不断的效果。生边作试范
师:太妙了。学习诗歌就是要重视朗诵,可以说朗诵是学习诗歌不可回避的阅读方式。下面请男同学朗诵第一节,应读得洪亮、热烈;女同学朗诵第二节,应读得深情、温柔;大家一起朗诵第三节,应读出圣洁、博爱的感情,读出含泪的祝福。
师:再来一遍,感情再投入些。情不自禁和学生一起朗诵’
师:我想用一个词评价大家的朗诵:“声情并茂”。(生大受鼓舞)
三、意象的理解
师:当代诗人吴晓认为,诗歌最本质的特征是意象的组合。了解诗歌意象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关键。哪位同学将这首诗中的意象按先后顺序列举一下。(师一边提示,生一边列举)
课件展示蓝色背景,典型意象
列举:
面朝大海 关心粮食
春暖花开 蔬菜
喂马劈柴 幸福的闪电
周游世界 温暖的名字
师:能说一说你对这些意象的理解和感悟吗,
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很清新,很浪漫。
师:说得不错,我还想补充一点。“面朝大海”,意境开阔;“春暖花开”,使整首诗洋溢着温暖,真是神来之笔。它是不是也是海子博大温柔的内心世界的映射呢,
生: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表现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并有田园风味。
师: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是诗人的美好理想之一吧。
生:关心粮食和蔬菜,展现的是一种简单的生活吧,但在这首诗的语境里,它是多么美好,表现了海子对尘世间生活的向往之情。
师:这位同学能联系课文提示理解,值得学习。海子虽然过着一种孤独,乃至避世的创作生活,虽然他后来卧轨自杀了,但并不意味着海子对尘世生活的否定。海子的很多诗中,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当然这种热爱的背后,也有一种苦苦追求美好理想而不能实现的焦灼。
大家再看一首海子的诗,加深理解。海子诗歌:
幸福一日
我无限地热爱着新的一日
今天的太阳今天的马今天
的花楸树
使我健康富足拥有一生
从黎明到黄昏
阳光充足
胜过一切过去的诗人
幸福找到我
幸福说:“瞧~这个诗人~
他比我本人还要幸福。”
在劈开了我的秋天
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
我爱你~花楸树
师:从这首诗中可看出海子追求的尘世生活,应当有别于低俗的生活,而是一种精神健康,富足的生活。因为精神健康、富足,因为对生活无限热爱,所以“新的一日”“太阳”
“马”“花楸树”这些平凡的事物,“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平凡的生活,才具备了非平凡的意义。海子的幸福,是否建立在对日常尘世生活非平凡意义的发现之上呢,
生:“幸福的闪电”这个意象,让我感到一种幸福的震撼,诗人仿佛迫不及待要将幸福与人分享。
生:“温暖的名字”这个意象,似乎让我感到海子无比温柔的感情。
师:诗的第二、第三节正表达了海子对亲人、人类的美好祝福。海子的祝福,是向人们传递他对生活美好发现的幸福感受,这正表现了诗人对人类美好又朴素的真诚情愫。这两位同学能感受到“幸福的震撼”“无比的温柔”,真令人欣慰。“幸福”“温柔”,多好的人生体验。能够领受如许美好情感的人,有福了。
四、意象的联想
师:有人说阅读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创造的过程,作品是在读者积极参与下得以“完成”的。“喂马”“劈柴”等意象,体现了海子对尘世生活的幸福感受。现在让我们一同进入海子的意象世界,展开联想,体验一下我们自己的生活有无类似的幸福。请你也用诗化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分享你的幸福。
生:徜徉林间,月亮升上树梢,倾听蛙鸣虫叫。
生:清晨,伴着晨雾赏花;午后,在飘着墨香的书房品茗。
生:只身站在草原上,收集春天的细雨。
生:和小鸟一起飞翔,和红蝴蝶一起舞蹈,和一切生命一同跳跃。
师: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幸福体验,富于诗情画意,表现了拥有闲适、自由生活的幸福。这大概是因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意象的触发吧,看来年轻人更容易与具有浪漫情调的事物产生共鸣。有没有更尘世化、日常生活化的幸福体验呢,
生:系上花围裙,奏一支锅碗瓢盆协奏曲。
生:在作业本上画下一个句号;绿茵场上一脚胡乱的射门。
生:品尝卷筒冰淇淋;围炉话家常;打开尘封已久的日记。
生:夕阳下,父亲在菜园劳作的背影。
师:热爱生活应该是人生的一个基本信念,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幸福。愿我们都能拥有幸福的生活体验,愿我们都有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五、圣爱的探寻
师:“做一个幸福的人”,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体验,但诗人并非仅仅拥有幸福,生活也并非永远春光无限。这首诗是否也透露着冬天的信息呢,
生:因为“做一个幸福的人”,都从“明天起”。表明今天的海子,并非生活在春暖花开的世界,完全幸福。
生:课文最后注明的写作日期是1989年1月13日,说明这首诗写在冬天,现实中的海子正处于寒冷的冬天,诗中的春暖花开只是向往而已。
师(兴奋的):这位同学读诗很细致,很善于思考。不漏掉一个细节,才能很好地把握整体,这种阅读习惯,很值得我们学习。
生:这首诗一方面表现海子对尘世幸福的强烈向往,但这种追求的背后隐含着焦灼的痛苦。《幸福一日》的两句诗“在劈开了我的秋天.在劈开了我的骨头的秋天”,两个“劈开”,表现了海子无比幸福的同时,也有无比痛苦的一面,两者同时存在。
师(兴奋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后生可畏。
生:最后一句“只愿”一词,似乎表露了海子孤独的心境,尘世幸福的生活和实现诗歌理想之间,是不是有一种矛盾,
师:不错,这正是清纯、温暖、世俗化的情感背后复杂性的东西,这也是海子诗歌张力
所在。诗评家朱大可认为,这种现象显示了海子精神的内分化,“他在人里面,又在人上面”(《先知之门》)。
师:大家再翻开课文附录,看一看海子另一首诗《秋》。(朗诵《秋》)谁说一说诗中的“王”是什么人,
(生有些茫然)
师:“王”在干什么,
众生:写诗。
师:不错。在海子的许多诗中,“王”不是世俗社会中的帝王,而是指精神帝王,即诗王。“该丧失的早已丧失”,意思是尘世的许多幸福早已失去,“该得到的尚未得到”,意思是诗歌理想、人生理想还未实现吧。“秋天深了”重复三次,正加强了理想没有实现的焦灼。这种感情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底色是一样的。我们再读一首海子的短诗《夜色》。
课件展示蓝色背景,《夜色》:
在夜色中
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
师:“受难”是否可以说诗人在尘世遭遇到的苦难,这种苦难可以由流浪、爱情的不幸、艰难的生存引起,也可以由人类种种不幸、灾祸引起。同学们还年轻,也许对苦难的体验还不深,可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何而生》这篇文章中说,“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他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感情之一。海子所说的“幸福”生活,应该包括通过诗歌创作超越人类苦难的“一次性诗歌行动”(《太阳神之子?王子》)吧。他对诗歌、生活、人类的热爱,是建立在对苦难深刻的体验之上的。
师:海子对尘世幸福的肯定,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美好的祝福,但海子“终于还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春暖花开’的祝愿只是诗人临行的赠品”。生活中有人类的苦难,生命中有不能承受的空虚,一个有良知的诗人,具有伟大品质的诗人,总是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对人类的悲剧命运有着热切的关怀,人们常把这种关怀称为终极关怀。海子的终极关怀,伴随着忧伤、悲凉、孤独、绝望。这是“从明天起”“只愿”这些语词透露给我们的冬天讯息。承担苦难,热爱生活,祝福人类,使海子的爱放射出圣洁的光芒。
课件展示背景图片:灰黑色的礁石、夕阳、金黄色的海岸。
板书:圣洁的爱 真诚
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海子和海子的诗歌,进行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朗诵,对这首诗的意象和情感作了较深入的欣赏。下面我们再为这首诗选一段配乐朗诵的音乐。老师准备了三段音乐,请同学们选一选哪一段最适合作配乐。课件展示背景图片*一+:蓝色的大海,热带椰树林。
音乐一:《二泉映月》片段,阿炳。背景图片:大海、夕阳、海岸都市。
音乐二:《致艾丽丝》片段,贝多芬作,里查德?克莱德曼演奏。背景图:大海,日出。
音乐三:《颂诗》片段,莫扎特。背景图片:教堂,夕阳。
生选中第三段音乐
师:请用三分钟时间背诵全诗。然后我们进行配乐集体朗诵。
师:请大家放下课本,起立,面对海子照片,集体朗诵。
课件展示海子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六幅照片旋转而出。莫扎特深沉热烈圣洁的《颂诗》片段随即响起。
(师生齐诵,课堂气氛进入高潮。有同学眼角不自觉地湿了。)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例
卢冀川执教
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鉴赏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现在请同学们说一下鉴赏诗歌该注意哪些问题。
生:首先要关注诗歌的写作背景,通过重点词句,特别是动词,分析、体会作者是如何表现情感的。
师:还有吗,
生:鉴赏诗歌最重要的是朗读,要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读出诗句的意思来,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诗歌表达的感情。还有就是要发挥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师:不完全对。一定要读,但不是说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读,读出诗句的意思来就行,而是要在读出作者表达的感情后,再结合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感情,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强化。下面就用我们所学的方法来学习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放幻灯片,广阔的海岸边满是盛开的鲜花,蓝天、大海、红花对比强烈。)
师:首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当看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八个字时,你想到了什么,
生:感觉特别温馨、温暖,有一种特别浪漫的感觉。
生:“面朝大海”让我感觉有海风吹过来了,挺甜的,很湿润,有海的气息。“春暖花开”让我感觉很温暖,好多花儿盛开着,让人惬意。
生:让人安逸。
生:是一种隐逸,因为海子希望把自己交付给宽阔的大海,拥抱大海,张开双臂,呼吸海的气息。面朝大海的地方自然不会很嘈杂,这地方一定很适合过一种隐逸的生活。
师:说得非常好,出乎我的意料,特别是有的同学能够跳出直接的感受,把文字转化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读诗很重要的一个方法是把文字转化为画面。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这首诗,首先要把没掌握的字音、掌握不牢固的字形标出来,还要看看诗中有哪些词给我们的感受跟刚才说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样的。
师: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这首诗。
(学生读诗,声音较为洪亮,但语速较快。)
师:总体读得不错,课下一定好好预习了。不过语速可以再放慢一点,要注意第二段,有一个字,是“pī 柴”还是“p 柴”,读一声时是什么意思,
生:“pī 柴”是动词,向下砍柴的意思。“p 柴”是名词,指被劈开的木头。
师:还要注意“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眷”字怎么写。下面我们看看诗中有哪些词语表达了题目所表现的情感。
生:幸福、温暖、灿烂??
师:下面我们来看第一节,首先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节。朗读时要注意重音、缓急、节奏、语气,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些,不怕读不好,就怕不敢朗读。
(一名学生朗读,声音较小,但语速把握得很好,节奏稍显混乱,关注重音:“从明天/ 起,做一个/ 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 起,关心/ 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 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师:很不错,就是声音还可以再大一点儿。你把你这么读的理由给大家说说,哪怕是想着 这么朗读,但没有做到的地方。(评:指导学生朗读要扎扎实实、耐心细致,不是走过场)
生:“幸福”该重读,因为它比较温暖,是作者重要的感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该 重一些,体现出作者自由舒适的感觉;最后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应该又重又慢,跟题目 一样,想象出作者在写这句话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象,自然就读慢了。
师:好,同意她的读法吗,下面大家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
(一名学生读。该生声音较大,语速适中,节奏和重音控制较好:“从/ 明天起,做一个/ 幸 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 起,关心/ 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师:很好~这两位同学“从明天起”这句读得有点不一样,大家思考一下:第一句中的“明天”这个词需不需要重读,
生:应该,“明天”是和“昨天”对比吧,
师:包括今天吗,
生:包括。
师:对比什么,
生:生活方式。“从明天起”,就是说“明天”才可以这样做,以前都没有这样做。
师:没有哪样做,
生:没有“关心粮食和蔬菜”,没有“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也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总的来说,就是今天和昨天没有做一个“幸福的人”,明天要做一个幸福的人。他所需要的一切都没有实现。
师: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今天和昨天”的什么心理感受,
生(齐):痛苦。
师:很好,请同学们带着这种理解齐读这一节。
(学生齐读,重音准确,节奏整体控制得比较好,声音也较洪亮。)
师:读得很好,出乎我的预料。再请一位同学朗读下一节。
(一名学生起来读。该生音量适中,语速较慢,停顿时间较长,重音较为准确:“从/ 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 通信 告诉他们/ 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 告诉我的 我将/ 告诉每一个人”。)
师:好,跟大家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还是“明天”重读,还有“幸福”。“每一个人”也该重读,诗人要强调是所有的人。“告诉”我感觉也该重读。
师:“那幸福的闪电”要不要重读,
生:“那”不是重音,是停顿。“幸福的闪电”感觉该是重音。可我不知道为什么是“幸福的闪电”。
师:闪电有什么特点,
生:快,短暂,亮——
师:“亮”是相对天空的黑暗说的。那诗人的“幸福的闪电”,若是说“幸福”的话,是一种什么样的幸福,
生:短暂的幸福。
生:突然的幸福。
师:不错,那“告诉”该不该重读,为什么要重读“每一个人”呢,
生:作者把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来分享他的幸福。“告诉”的确也该读重音,因为诗人的“告诉”跟“通信”一样,都是与人交流。由此可见,诗人内心是孤独的,渴望与别人交流。这种孤独使正常的与人交流对于诗人来说也成了一种幸福。
师:说得很好。另外,这种“闪电”相对整个黑夜是少有的,但也是强烈的内心感受。 好,带着海子的这份孤独,大家齐读这一部分。
(学生齐读,重音准确,节奏整体控制得较好,声音也比较洪亮。)
师:下一节,跟以前一样,哪位同学读一读,
(一名学生起来读。该生声音洪亮,语速适中,重音不太明显,感情调动不足:“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 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 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
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 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生:这一节中的“温暖”“灿烂的前程”“获得幸福”该重读,因为和主题一致。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读法。
师:其他同学有什么意见,
生:“陌生人”该重读。这样能把祝福送给每一个人。前面的“每一个人”和后面的“陌生人”就构成世界上的“所有人”。
生:“每一条河”的“每”字也该重读,跟“每一个人”一样,是所有的,是这个世界的一切的。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我们按照刚才的理解再齐读一遍这一节。
(学生齐读,重音准确,节奏整体控制得较好,声音洪亮,部分同学尝试调动感情。)
师:有的同学已经注意到了,三个“愿你”一个比一个重,越来越重,可是最后一个“我 只愿”却要相对轻一些。大家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啊,
生:前面是给他们那些尘世人的祝愿,而他自己好像不一样。这是一种对比,他不太在乎这些。
大家同意这么说吗, 师:
生:不是不在乎,而是比较坦然地去面对。虽然距离自己遥远,想要这些东西,但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只能把明天作为美好的希望。
师:我也认为他不是不在乎。要是不在乎的话,就不会“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了。“关心粮食和蔬菜”,“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乃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给每一个亲人通信”,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过分吗,但是这不过分的要求对于诗人却是那么遥远,这些不过是他美好的愿望和追求。那么作者到底想说什么呢,而与诗人的理想相对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呢,请看课下关于海子的注释。
1964 年3 月26 日生于安徽安庆,15岁考上北京大学,19 岁大学毕业到中国政法大学生:
教书。
师:这是你们知道的。他从19 岁到25 岁的短短六年中,创作了近200 万字的诗歌,平均每天2000 字左右。在这种不懈的创作中,他的生命就像一颗流星,从天上划过,在燃烧了自己之后,给时间留下了短暂的美丽。在1989年3 月生日的那一天,在一个面朝大海的地方,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在秦皇岛山海关的一段铁轨上卧轨自杀,身旁放着心爱的诗集和《圣经》。这便是一个诗人之死。这时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写作只有72 天的时间。海子为什么要选择死亡,海子的现实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他的朋友西川说过:“首先是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在他的房间里,我们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之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他在离开大学的六七年间只看过一次电影。他的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写作和读书上??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是这样的:每天晚上写作直至第二天早上7 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 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他这样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隔绝,他没有普通人的生活,只有普通人的理想;他没有正常人的日子,他只是拥有诗人的孤独、诗人的痛苦。他的现实生活很痛苦,他周围有人视他为异己、疯子。这正应验了萨特的名言——“渴望写作就意味着拒绝生活”。因为他的生命已经完全交给了诗,完全融入了诗中,也就远离了世俗的生活,远离了他所爱着的这个世界。虽然在他的诗歌中有金色的麦地,有河流、亲人,有自己爱的世界,但他只能用自己的诗默默诉说内心的情怀。这便是一个诗人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痛苦,在这种痛苦之中他选择了逃避。他逃避到诗歌中,因为他选择正常的生活便要放弃诗歌,如果他放弃了诗歌,如果他放弃了幸福的生活,他也就放弃了他的生命。在这个矛盾中,他最终选择了诗歌,放弃了生命,把生命献给了诗歌。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迅速地燃烧了自己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瞬间的华彩,便悄悄离去,他是为诗而生,也是为诗而死。他把有限的生命浓缩在这短短的六年里,
迅速地燃烧,在这燃烧剧痛中体味着生活、爱情与工作,在燃烧中,理想与现实、精神与物质在迅速决裂,生命与诗歌的相互渗透加剧了这种决裂。随着他深爱着的人的离去,随着他本就不多的朋友的决裂,随着他所爱的诗歌受到批判,随着创作源泉的枯竭,海子无路可走,最终选择了死亡。(放录音——胡畔的歌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年到了3 月26 号,北京大学都有人唱起这首歌,朗读青年诗人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歌曲的声音渐大,哀伤的歌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师(听完一遍之后,歌曲声音渐小): 明天,对于诗人海子却是那样的遥远,是那样不可企及。而世俗的生活对于诗人海子又是那么的渴望,在痛苦之中只能用他的诗来表达。也许只有在晚上,我们遥望夜空,有那么一颗星星,在注视我们,在默默地祝福我们每一个人,祝福它不认识的陌生人,愿我们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我们在尘世获得幸福,这就是诗人海子的眼睛。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齐声朗读这首诗。
(学生的感情已经完全被调动起来,轻重缓急把握得恰到好处,许多同学眼角挂着晶莹的泪花。)
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海子就这样走了,带着他对诗歌的热爱。每一个人,都师:
会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在这种落差中,有人一蹶不振,有人日渐沉沦,有人一笑了之,也有人坦然面对,更有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该如何应对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思考写下来。下课。
范文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诗人海子,并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诗歌意象解读诗歌意境,体悟诗人的心灵世界。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和热爱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 通过朗读、鉴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情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语设计
在上课之前,老师先做一个简单的采访:
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
老师相信你们每一个人的答案都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
一起来感受一位天才诗人心中向往的幸福又是怎样的呢,这位诗人叫——海子。
之所以说是天才诗人,是因为他在15岁时就考入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法律系,19岁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他是中国当代少有的才子、诗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朗读这首关于幸福的诗:《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二、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大家觉得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语调去读这首诗,
(诗歌朗读方法指导:1、注意停顿、语速、语调和情感 2、舒缓 幸福 忧伤 ……)
(教师范读1遍)
(一) 学生带着的理解再次自由朗读诗歌并思考:
(学法指导:先独学2分钟——小组讨论3分钟——展示讨论结果)
1、诗人海子在诗中表达了哪些幸福的愿望,
2、诗人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表达自己愿望的,
3、诗人既然希望有这样幸福的生活,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却说:
“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那他目前的生活状态会怎么样呢,
4、你觉得海子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过渡】就是这样一个诗人,却在写完这首诗的两个月后卧轨自杀了。从此中国陨落了一位天才诗人。既然对未来充满如此美好的憧憬,诗人海子为什么会对生命做出这样残酷的选择,让我们先来具体了解一下这位诗人:
作者介绍:海子,1964年3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封闭而贫穷的小山村——查家湾。祖祖辈辈都靠种田为生,海子的家庭非常贫困,为了让海子离开贫瘠的土地,不再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全家人紧衣缩食提供海子读书。海子天资聪慧,以15岁的幼小年龄考入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后,海子被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工作,出身农家的海子知道身上寄托着家人太多的希望与期待,他也想让饱经苦难的双亲过上舒坦的日子,但艰苦的现实生活让海子无能为力。面对亲人的询问不能从世俗层面上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海子在心灵上深感愧疚和痛苦。
海子在贫穷、单调和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在离开北京大学以后的这些年里,他只看过一次电影。
除了两次西藏之行和给学生们上课,海子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这样
的,每天晚上写作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整个上午睡觉,整个下午读书,间或吃点东西,晚上7点以后继续开始工作。
2001年4月28日与诗人郭路生(即食指)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项之一——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他是唯一一位去世多年获此殊荣的当代诗人。
(师引导:他是一个纯粹的诗人,写诗成了他生活的全部,他在近乎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中执着于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为此也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
三、思维拓展
海子走了,他去了天国,可他留给世人了什么,同学们:现在,你又怎样看待诗人,你想对天国的诗人海子说些什么呢,写下来并与大家分享:
这是一段写给海子的文字
这是一封写给海子的短信
这是一首写给海子的小诗
幸福是什么
彭爱娟
幸福是真诚,
幸福是满足。
幸福是关爱,
幸福是归属。
幸福是责任,
幸福是驻足在我们心底的温暖。
从现在起,做个幸福的人
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让身边的人因我们的存在而幸福~
板书设计: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美好的向往 祝福
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
范文四: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1、作者简介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1964年5月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查湾,在农村长大。1979年15
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生前热爱长诗的创作,他创作了长诗《但是水,水》、《土地》等,但是影响最大的,受到后人广泛欢迎的还是他创作的抒情短诗。比如:〈亚洲铜〉、《以梦为马》、《五月的麦地》、《春天,十个海子》等。 海子在农村长大,这十五年的成长经历对他影响甚深。首先体现在他对城市不能产生认同感。特别是他在城市生活中遭遇了恋爱的失败、工作上的不如意、与同事交往的尴尬之后,他更加热切的怀念那个纯厚而朴实的乡村。这样他也就更加的孤僻、封闭自己。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写诗。在生活中,他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甚至不会骑自行车。其次,这种影响反映在他的诗歌作品中。 “麦田,土地,村庄,山岗,马车”等与乡村相关的意象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天然的乡土气息,给人一种亲切感。
他一生清贫,可是他甘愿退居到现代文明的边缘, 用他全部的生命点燃诗歌理想的火炬。正是这种对诗歌事业的执著热爱,在他七年多的创作时间里,他创作出了近二百万字的作品。但是在那个拜金主义风行的时代,他的作品在在非专业领域都没有得到认同。而且由于他在诗歌领域里的大胆创新,在专业领域里也鲜有人认同。因而尽
管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但是在生前只发表了五十首。物质上的贫困、精神上的孤独,表现在海子诗歌中的便是挥之不去的苍凉感。
2、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首诗歌是海子的代表作,也被众人公认为海子“最温暖的作品”。这种最温暖的说法应该是相对海子其他的诗歌而言吧。而这首最温暖的诗歌其实里面也有着挥之不去的苍凉感。如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明丽温暖的诗句。细细地品味这个句子,不难发现海子的孤独与忧伤。为么在面朝大海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春暖花开呢,面朝大海,就是背对人群,背对尘世。而“春暖花开”非实景,这是出自作者的想象。简言之
,海子在尘世里感受不到幸福,他只能在他梦想的世界里寻找幸福。这是一首在欢快明朗中浸透忧伤的诗歌。 海子的忧伤在诗歌的第一句就含蓄地表达出来。“从明天起,我要做一个幸福的人。”这个愿望多么美好,可是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有诗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幸福在海子的眼中,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啊。他曾在诗歌里这样表达自己的心声:“远方的幸福是多么痛苦。” 忧伤的海子会憧憬哪种幸福生活呢,“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种生活实在却不乏闲散、清苦却不乏浪漫。这样的生活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的隐居生活。但是这对于海子还不够,他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他渴望与世人有着精神的沟通,在此基础上,他还要为山河取名,为世人祝福。在这当中我们都可以见出一个对生活,对自然,对生命充满无限热爱的诗人形象。只是他为什么会憧憬这样的生活呢,原来贫穷的海子在生活中从未曾这样践行过,因而也从未获得这样的幸福,他与这个尘世从未达成和解。憧憬图景里的海子有多幸福,现实生活的海子就有多么不如意。诗歌
中四次重复“幸福”这个词,对幸福进行了强调,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幸福的强烈渴望,同时也暗示出诗人在生活中的不如意。 为什么最终海子又拒绝拥有这种幸福呢,从“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以见出海子的拒绝。这里其实体现了诗人脆弱而坚韧的一面。虽然他极为向往这种幸福的生活,但现实的沉重打击,让他不敢相信自己还能够获得这种幸福。因而在激烈的心理交战后,他选择了逃进自己的理想世界,做一个诗歌王国里幸福的诗人。由“不能”走向“不愿”,这种对现实的逃避,恰好表明了海子的脆弱。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现实中遭受不幸的海子并没有走到恶的一端,他渴望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他渴望的幸福是与尘世幸福相对的理想中的幸福,而这种理想中的幸福是完全去除了物质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幸福(从与“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比较中即可见出)。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他对理想与心灵的坚守。海子是诗的理想主义者,他曾经想要创造一种“大诗”,他用自己全部的生命热情景仰着伟大的史诗,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这个诗歌理想,也正是因为如此,注定他很难融入到世俗的生活中,尽管如此,他还是把诗歌作为他“永恒的事业”。他还曾说“我知道自己终究会幸福,和一切圣洁的人,相聚在天堂。”。在对理想的坚持、对纯洁心灵的坚守上,海子是坚韧的,这种坚守崇高但也孤独。 这首诗歌在创作上较少采用技巧,浑然天成,自是呈现了一种本真的美。这可能与海子诗歌创作的观点有关,他认为“必须克服诗歌的世纪病,,,对于表象和修辞的热爱,必须克服诗歌中对于修辞的追求,对于视觉和官能感觉的刺激,对于细节的琐碎的描绘”。好诗是“自然”的。此诗的语言朴实自然,少雕琢、铺陈。但正是语言的简单质朴,才愈发显出了祝福的真诚纯粹,抒情主人公的孤独凄冷。诗歌中重章迭唱表现手法的使用,也在回环复沓中将海子的哀伤表达
得更为深长。
【教学依据及设想】
学习诗歌是感情和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此诗短小凝练,其中蕴含的情感十分复杂,除了在反复诵读中,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外,还应组织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挖掘歌内在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的言外之意。在教师的点拨中,让学生得以自由延伸,受到思想上的熏陶。
【教学目的】
1、鉴赏诗歌内容,领会诗歌中的复杂情感。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诗趣味,培养学生珍惜幸福,热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梵高、顾城、海子之死,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兴趣,进入到课文的学习。
二、文本探究
(1)、整体感知,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通过让学生朗读,学生评价,明白这首诗歌在欢快中蕴含着淡淡的忧伤。
(2)、鉴赏品味
1、“幸福”这个词在诗歌中出现了四次,每一次含义相同吗,那么在海子的眼中什么是幸福呢,
A、学生读第一节,找出海子眼中的幸福生活的内容,并谈一谈海子幸福的观。
a、重点品味“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两个句子。
b、教师总结,提出“意象”这个概念,引导学生从意象出发来理解诗歌内容。
B、请学生分小组讨论诗歌的第二节,第三节中的“幸福”的不同含义。
a、找出这两节诗歌中的意象。明确“幸福”的不同含义。
b、重点品味“告诉”、“闪电”、“温暖”、 “尘世”这些词语。
C、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D、让学生说一说他从诗歌中看到的诗人形象。
2、善于感受幸福、发现幸福的海子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他想要的幸福了吗,
品味“从明天起”的言外之意,体会海子的复杂心情。
3、这样平凡的幸福,为什么海子没有得到,是不能还是不愿,
A、品味“我只愿”的言外之意。
B、简介海子的生平及写作背景。想象海子面朝大海时的内心活动,感受海子孤独的内心世界。
C、诵读诗歌。
D、让学生谈一谈海子自杀的原因。
三、体验写作
我们在遭遇灾难的时候,如何去寻找到幸福,
对于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家园、失去父母的孩子,你如何来安慰他,让他鼓起勇气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属于他的幸福,学生课堂练习写作,并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四、总结全文,指导背诵。
【参考文献】
1、人教社高一语文教参
2、上海三联出版社《海子诗全编》
3、杨秋荣《青春的单翅鸟---海子诗歌主题意象解读》
《 鸟儿飞往不同的地方---海子的隐逸情怀兼与陶渊明之比较》
范文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春暖花开》教学设计
设计三个问题
1. 初读诗歌,请说说诗中的“温暖”。
重读、语气、语调
2. 再读诗歌,请说说诗中的“寒冷”。
读的最高境界是说,用“说”的方式读诗歌。
穿插海子的相关资料。
3. 谈谈如何把自我的“寒冷”转化为生活的“温暖”。
补充海子遗书、爱情和人际。剖析海子之“失”,找寻生活之“路”。
教后反馈
1. 今天的语文课是我这么多年来听到的最好的一节语文课,之前我不大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今天,老师用巧妙的三个话题,带领我们直达诗人的内心。这样的好课,如何不触动我的灵魂,让我爱上语文?
2. 今天的语文课,有点想哭。多希望我以前的同学也能听到这节课,或许这样他就能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了。我也希望所有的中学生都能听听这节课,让他们热爱生命,热爱语文课。
3. 今天,是充实全新的一天。
我觉得能读懂海子的诗是一种悲哀。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读不懂这首诗。
但当我读懂了这首诗,我已不再年轻。
4. 今天的语文课,可能是我上过的最难熬的一节课。
整节课,我都含着泪,哽咽着上完的。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次读到这一句,我都莫名的心痛。今天听完老师您的课,我才知道我为什么难过。不知当时海子承受着多大的痛苦,我觉得难熬可能就是想逃避他的痛苦而带给我的痛苦吧。
那是个多么简单的愿望。
而愿望,也是他自己的刽子手。感谢老师,你让我知道了如何面对自己的精神领地,打开了走向大千世界的通道。如果不是老师的讲解,读不懂海子是一种悲哀,而完全读懂了孩子或许是更大的悲哀,而读出了人生就是幸福的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