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我爱水
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流。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 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怎么整天那么欢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的、发光的 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么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一枚石子,让它激起一道道波 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
细丝般的雨丝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 。 “锦”上无穷无 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你看, 天空中一道道亮光, 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 你听, “轰 轰” ,礼炮响了,大会就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 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色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 “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湖是美的??
1、给短文加上题目 , 写在横线上。
2、用“——”画出文中的过渡句。用“~~”画出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了雨中湖的什么特点?
4、文中的“礼花”指的是 , “礼炮”指的是 , “玉花”指的是 , “掌声”指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在巴黎旅游的外国人,在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街头卖艺者,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 吸引不少行人。拉完一曲,周围的人纷纷向钱罐里丢钱,有的面额还不小。转眼工夫,钱 已装满了罐子。但卖艺者的脸上并没有一丝欣喜的表情。
“已赚到不少钱了,他为什么还不快乐?”旅游者望着卖艺人那依旧忧郁的面孔,疑惑 地问。
“也许他需要掌声吧。 ”他的朋友谈谈地说了一句。
旅游者的心被触动了,她缓缓抬起手来,为之鼓掌。果然,卖艺人那张黯淡消瘦的脸慢 慢绽开了,眼睛里还溢出了感激的泪水。
不错,卖艺者心底最终期待的是掌声!
钱只不过是别人因可怜他而给予的一种恩赐,而掌声则是他对人生经历的赞许和鼓励, 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无私认可。
人生旅途往往险峻崎岖,不满辛辣,不幸与灾难随时都可能降临你的头上,人为了生 活,不得不与之斗争。在斗争的过程中,难免会坠入危难的境地。此时,最好的帮助就是 给予一点掌声,为之喝彩,因为这能给人以生之动力和生之信心。
这掌声能帮助一个水手在黑暗 □广袤的海洋中找到希望之灯 □这掌声能使一个求知者在 断壁悬崖边找到通幽之捷径 □这掌声能使一个绝望者的 □冰心□解冻 □重整生活之旗 鼓 □
这掌声使人感到自己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许。他们因为有了掌声而倍感欣慰,他们 也因为有了掌声而信心百倍。
很多时候,你的举手之劳或许正是别人的真正需要,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赋予吧, 它会给别人带来快乐。或许是一切。
1.给文章加个题目。
2.在□中点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崎岖—— 无私—— 给予——
4. “其琴声悠扬,令人感伤,吸引不少行人。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想看,对那个卖艺人来说,掌声代表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生活中,我们要多给别人一点掌声,那也许是对人们最好的帮助。你给过别人掌声吗? 你也经常得到别人的掌声吧?结合实际,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掌声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名片
父亲整天只知道干活,我便少了管教,成了小狗一条,整天上房爬坡,撵鸡赶狗,无 所不为。这时,村里人每见父亲,总是笑着打趣:“老三,你可养了个好儿子! ”父亲脸一 红,摇头叹息:“别提了,败家子,丢人现眼! ”言罢,还恭恭敬敬给人家递上一支烟。 上学后,依然顽性难改,有一回竟严重到请家长的地步。当那位戴着 瓶底 的老师 见到父亲的老实相识 惊讶地险些把 瓶底 晃下来 您就是他的父亲 不像不像 您那 宝贝儿子哪一点像您 把您的脸都丢尽了 打架 逃学 剪女孩的头发
我不记得是怎样回家的,但见父亲不言不语不吃饭时,才真正明白:我的好坏就代表 着父亲的脸面,是父亲向外人展示的一张“名片” 。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我全乡第一,初一、初二均全届第一,
参加竞赛获二等奖。 “名片” 变了,父亲也变了。当父亲被请到颁奖大会上时,激动得半 天才说出一句话:“我就是这娃的爹。 ”全场笑了,我也笑了。我终于成为父亲引以为豪的 “名片”了,父亲也终于可以在众乡邻面前提起自己的儿子,可以在一片啧啧称赞声中坦 然接过别人递过来的一支烟了。
1、给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打趣:
②坦然:
3、 “汗与泪的付出,终有收获的时候。 ”这句话在文章的表述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是 。这句话的含义是()
①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总是会有收获的时候。
②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有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③因为付出了汗与泪的代价,终于到了收获成功和喜悦的时候。
4、文章中所说的“名片”是指
5、从文中找一句比喻句抄在下面的横线上。
6、你有当“名片”的经历么?说说你的感受或看法吧!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 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 放着的书本看出, 更能从我和妻子、 儿子饭后 (xi á) ___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 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母传留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sh ì) ___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 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 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 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忧心忡 忡。这时出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 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 (sh ì) ___手。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 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 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了,卧床数年的母亲 [竟然、居然、突然、忽然 ]下床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 根据拼音在文中横线处写上汉字。
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陶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心忡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⑴“虽说不是‘书香门第’ ,却有缕缕书香弥漫。 ”
两个“书香”的意思并不一样:“书香门第”指 _____________;“缕缕书香弥漫”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
“本本”叠用表示 ____________的意思;“苦书”指的是 ____________
⑶读文中划线的句子“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回答:
①“秉承”能否改为“继承”?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父亲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读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开动脑筋想一想,假如你就是作者,看到这些情景,你与父 亲之间会说些什么?
5、短文最后一段“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其中“书 香”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课文第 3小节哪些地方写得特别细致,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范文二:老子思想中的“柔”
要写老子,总感觉难以下手,写老子的东西太多,然而关于他生平的资料太少,他的唯一著作《道德经》仅仅五千多字,其中却包涵了太多的思想内涵,后人又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解读,单就《道德经》一书的白话文翻译来说就有许多种版本,每种说法都有一些似有若无并不明确的佐证,导致现今的老子思想研究进入一个纷繁复杂的阶段。不过在长期解读的过程中也达成了很多共识,在这里仅仅就我自己发表一些关于老子思想的浅显见解,不足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证。
我们先来澄清一个观点,就是关于传统观点上对老子解读经常提到的,老子思想的消极性。这其实是错误的说法。很多人在对老子思想进行解读后,认为其中有很多的消极方面,与其余的哲学思想比起来,老子的思想显得很保守,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老子思想中被极大的削弱了。这种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然而纵览道德经全篇,洋洋洒洒,恢弘大气,其中却毫无一丝一毫的保守或畏缩感,那么老子思想的的保守又体现在何处?有人说,老子的保守在于他提出的小国寡民思想,也有人说,他政治上的无为思想其实是畏惧变化的体现。
这些看法其实是对老子的一种错误解读。老子思想具有非常大的包容性,并且很注重从“柔”的层面阐释自己的观点。老子非常推崇“柔”,提倡“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而关于“柔”的一些思想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保守和消极,真正的内涵却被忽略了。譬如小国寡民的思想解读中提到的保守。其实这并非是小国寡民思想的所谓真正内涵,小国寡民思想的内涵是管理上的区域化和自我循环,越是大的地域,越是频繁的交流,发生一些难以管理的状况的机会就越多,
所谓的追求自我发展,其实并非是发展过程中的必要需求,而且会在管理上造成相当大的障碍。而自我循环则是一种易于管理的发展方式,这类发展看似是简单之极的事物,却与未来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后的生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样本。他的眼光放的很长远,说法也并非是什么保守自闭,胆小怕事的表现,而正是老子作为一个特别的开创性的思想家在思想上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阐述一下这个“柔”的思想究竟包涵着哪些方面,又会对老子思想的解读产生哪些影响。我们首先从老子对水的推崇讲起,《道德经》中有语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之柔,莫过于水,而攻坚胜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水可以说是天下间至柔的事物了,却比那些所谓坚韧刚强的事物更具有特别的力量,老子就从关于水的解读中出发,阐释了他对于柔的解读和推崇。
老子总结了他所了解到的一些自然现象和人际关系等,得出了柔能胜刚的说法。乍看来,柔属弱,刚为强,这柔能胜刚不是被大众所接受的说法,但老子在深思熟虑之后,从一些常见简单的情况入手,对柔能胜刚进行了可信的解读。口腔之中,牙齿为刚,舌头为柔,平时见牙咬舌头,未见舌头咬牙,乍看来似乎是刚胜于柔,然而人年老之后,牙齿脱落,舌头却依然灵活。这一点就是柔能克刚的明证。再回到我们关于水的讨论,水,天下至柔,却有滴水穿石之能,汇成长江大河之后,更是不惧途中硬石险滩,一路浩浩荡荡,从硬实的大地上劈出了一条阔大的血脉,汇入大海之后,更是可包容万物,承载天下,这便不得不说是柔能克刚了,大海是柔的最终形态,却没有任何
所谓刚的事物可以与大海相较力,有些人或许会谈到大地,然而大地不仅有山石砾块,也有泥土水源,只能算是刚柔并济之物,却无单单代表刚的道理。
这柔能克刚的说法,老子也进行了实用性的发掘,例如在军事方面,守柔贵雌、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老子》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在矛盾的统一体中,柔弱虚静的一方总是占据主导地位,制约着刚强动躁的一方,因而主张贵柔守雌,以退为进。这一“柔弱胜刚强”的刚柔论思想体系客观上为弱小的新生的力量战强大而腐朽之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在传统战略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些人忽视了老子对于实用性的阐释,仅仅从片面的理解断定老子的思想是缺乏实用价值的出世思想,只见其出世却未见入世,实在是太过武断了。
这个我们暂且不提,我们来说说老子“柔”的思想不仅仅是这简单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它与“道”的联系。“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它之所以能够一直存在并循环不息,在老子看来原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道”这个东西具备了一个重要的特质——“柔”的特质,所谓“柔者道之用”,“道”本身是包涵“柔”的特质的,正因为如此,“道”才能够长久的存在下去。人必须懂得“柔”的道理才能够立足于世。老子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故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豁;为天下豁,常德不离,复归於婴儿。”意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我们常说的老子的“三宝”《道德经》云“ 我
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其中的思想也体现了老子对于“柔”的推崇。
回首前尘,老子虽已渐行渐远,思想的魅力却依然存在,光芒耀世,我们要学习老子思想,采取其中有益的方面,学习然后实践,最终在现实中转化成为我们心中看重的财富。
范文三:赵一曼的刚与柔
提到赵一曼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每个当下中国人心目中的抗日英雄,哈尔滨的一曼街就是为了纪念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而命名的,并且还有赵一曼的雕像。她与敌人斗智斗勇,具有顽强的毅力与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在阿成笔下的《赵一曼女士》中我们可以看出赵一曼性格的丰富多彩,她的斗争智慧和性情的刚与柔,超乎寻常,令人感叹。
阿成的《赵一曼女士》是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在小说中,叙事者先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来描写赵一曼女士在中了日军的枪伤之后被日军囚禁在哈尔滨的某伪市立医院的经历,作品中以“我”通过偶尔去医院,详细地了解到赵一曼女士的情况。之后又不断地转换叙事视角,结合对历史现实环境的叙述,来衬托人物形象。
赵一曼是一个成熟的中国女性,具有一种文人的气质与职业军人的冷峻,这也成了她有别于其他普通人的风度,使其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因此,日本人认为自己抓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开始对赵一曼进行囚禁。当然,赵一曼女士不服敌人,开始与他们斗智斗勇。日本军人十分残酷,当大野泰治觉知自己得到了一个重要的人物时,他十分高兴,在对赵一曼进行审问时,用尽了一系列的残忍手段,因赵一曼身中枪伤,所以他便用鞭杆捅赵一曼的伤口,对她拳脚相加,折磨了两个多小时,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小说中还介绍道,大野泰治不仅是一个军人,更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政客,体现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阿谀奉承的普遍性格。尽管如此,面对大野泰治的这种惨无人道的虐待,赵一曼还是用自己坚定的意志与不屈的精神战胜了他。这不仅体现出赵一曼巾帼英雄的形象,同时也体现了赵一曼作为中国军人该有的一种誓死不屈、顽强冷峻的精神。对敌人,赵一曼体现出了一个抗联战士、一个坚毅女性、一个民族英雄的骨气。身为伤者,身为貌似柔弱的女性,赵一曼的人格、性格中有一种宁折不弯、催人泪下的“刚”性,她代表了中华民族面对侵略者铁蹄践踏我大好河山时的仇恨与反抗意识。
但是,当她面对自己的同胞时则采取“柔”的态度。对警士董宪勋,赵一曼认为他是可以争取的,便用一个成熟女性的关怀态度对待董警士。讲清楚道理与利害关系,利用女性的温柔细腻与侠骨柔肠进行轻松的交谈,成功地说服了董警士。因此,董宪勋开始下定决心帮助赵一曼逃出敌人的控制。然而,对于女护士赵一曼则采取一种更加亲昵的态度,利用“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经过不断的争取,最终成功策反。小说叙事的素材源于历史档案,具有实名实姓实事的客观性。但历史叙述还不是文学叙述,其间的转化须有赖于小说家丰富细致的想象与创造。以董警士与韩护士来说,他们和赵一曼的关系是真实的历史,但相互之间的交往细节已淹没在历史岁月之中。其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只有依靠小说家或编剧家的再现式想象才可以浮现在读者面前。阿成依据事件的结果,委婉细致地推论出事件之因及关键性环节和过程,极形象地叙写出赵一曼对人情人性练达聪慧的掌控能力。这是“刚”中之“柔”,是女性特有的如水柔情。
赵一曼对敌人显示出一种坚毅顽强、永不屈服的态度,对于自己的同胞则显示出一种成熟女性的细腻与关怀、耐心与温柔。“柔”可以化人、化事,非常之时更彰显人情人性的极致。在临终遗言最后写给孩子的信中,赵一曼依然真情毕现地请自己的孩子记住“自己是为国牺牲的”。在第二封信中又传达出赵一曼对生命终结的惋惜遗憾。
文章从一开始便采取一种零度叙事的方式,阿成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亲身感受了赵一曼女士一生与日军顽强斗争,同时永远不屈服于敌人的心态。在叙事时,一开始阿成便采取一种倒叙的方式进行叙述。通过经常去医院获得赵一曼女士的资料。因此总结出,阿成的《赵一曼女士》在叙事过程之中不断转换叙事视角,从开始的“我的视角”也就是第一视角,逐渐转向“敌人视角”到“警士视角”最后到“赵一曼视角”,通过不同视角的转换来增强小说的叙事性。使得小说叙事变得更加灵活,层层体现出赵一曼女士这样一个抗日女英雄的形象以及赵一曼女士的斗争智慧。
作品中还有一些对环境的简单描写,包括白天这座城的暴雨,或是六月盛开的丁香以及万家灯火,等等,都是对赵一曼女士形象的一个间接渲染,使得叙事人物形象更加充实。同时其中间夹杂作者曾经写过的《胡天胡地风骚》中的对联提到的“白山黑水”之说以及被我们熟知的歌谣《松花江上》这些都属于插叙叙事,都是为了衬托出赵一曼女士激昂的抗日热情与高深的文化修养。
阿成是当代著名作家,发表过很多文学作品,也获得了很多文学奖。《赵一曼女士》是阿成的代表作,是首届鲁迅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这部作品主要代表了阿成小说中以战争军旅题材为主要叙事内容的作品,从叙事模式与叙事聚焦来看,阿成主要是采用一种内聚焦的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与赵一曼并不属于同一时代的人,因此,这种内聚焦属于一种跨越时空的聚焦模式。作者通过对赵一曼女士的了解,来表达对赵一曼女士作为抗日英雄的一种钦佩。从叙事语言来看,作品中主要以一种平淡朴实的语言来进行描写,但在这些不无华丽辞藻的语言下则显露出一种英雄的赞歌。
作 者:邹纯慧,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系2013级本科生。
? 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
范文四:金沙滩的“柔”
金沙滩的“柔”
金沙滩是我们莱州很有名的一处风景区。
“金沙滩”有沙滩了,肯定还有大海,那就先说说大海的“柔”吧。 清晨,轻纱笼罩的大海温柔、清澈,朝霞似乎等不及水面上的轻纱散尽,就把霞光倾注海水中了。这时,水绿的像碧玉,霞红的像胭脂。绿水拥抱红霞,呈现出醉人的美。当朝阳把它的光芒射向水面时,绿的如翡翠的大海又变成了翠蓝的宝石,但依然是那么柔和。
海的“柔”见识过了,再去见识见识沙滩的“柔”吧。
脱了鞋,踏足在又松又软的沙滩上,惬意直入心脾。躺在软绵绵的沙滩上那舒服劲儿就甭提了!看,两个小妹妹正在沙滩上堆城堡呢,一阵阵海风掀起了她们笑的浪波,印在金色的沙滩上??
在这金沙碧水的带动下,游人也变得“柔”了起来。有的不再扬沙拍水,只坐在乘阴座上喝着咖啡眺望大海;有的躺在沙滩上,轻闭双眼,晒着日光浴,静听海的歌声,露出淡淡的笑容。
今天,金沙滩静的不能再静,轻的不能再轻。朋友,金沙滩的“柔”你体会到了吗?
山东省莱州市朱由学校五年级:人玮
范文五:教育的刚与柔
教育的刚与柔
我越来越觉得,在抽象的道理层面人与人之间其实都没有分歧。比如说抽象地谈论“该不该吃饭”,会有分歧吗?当然不会有——谁能说不该吃饭呢?但是,吃什么饭?怎么吃饭?谁吃饭?和谁吃饭?何时吃饭?何处吃饭?吃多少饭?……分歧就出来了,而且针锋相对,甚至势不两立。
关于学校应不应该有民主教育,我想无论哪位老师都会高度一致地回答:“当然应该有!”但是,什么是“民主”?什么是“民主教育”?如何对未成年人进行民主教育包括民主训练?等等,分歧便出来了。
我曾说过:“民主是最硬的。”但我说这话的针对性是,有不少人认为民主就是纵容,就是无法无天,就是让步,就是软弱……所以我说“民主是最硬的”,具体含义是指成人社会的法律权威,是行动上服从由多数民意形成的国家意志(注意我的每一个措辞)。
但在儿童世界,不能简单地这样说。我当然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强硬的东西,我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成人的原则。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年人。
教育,通俗地说,就促进一个人由“生物人”向“社会人”形成。具体说,教育有两个基本功能:文明行为的养成和高尚心灵的形成——注意,我这里只是说的“基本功能”,还有“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潜力挖掘”等等我从略。或者再简化地说,教育,主要是着眼于孩子的“行为”和“心灵”。文明行为的养成,需要训练,需要规则,需要强制,需要鼓励,需要惩戒,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尚心灵的形成,需要引领,需要榜样,需要感动,需要熏染,需要陪伴,这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想强调,这两个“长期的过程”在实践中就是一个过程,不过,“行为”和“心灵”并不是半斤八两的对等,教育的主旋律还是“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细心领会这句朴素而深刻的话,我们自然会明白,在教育中,“情”永远大于“法”——哪怕这个“法”仅仅是相当于“法”的班级规章制度。 愚以为,面对学生违“法”——触犯了已经告知的规章制度,“容情于法”的做法是,第一,充分利用规章本身具有的“弹性”——我刚才忘记说了,所有真正意义上的可操作的法,都是具有“弹性”的,这个“弹性”体现在量刑的尺度上,比如“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等等,也体现在“免于刑事处分”上。因此,教师在执行规章时,完全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或宽容,或轻处,甚至“视而不见”或“装作不知”。第二,即使必须执行规矩,以示制度和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