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美国文学发展史
美国文学发展史
美国文学(America literature)表现为平民化,多元化,富于阳刚之气,热爱自由,追求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美国梦。美国文学大致出现过3次繁荣:19世纪前期形成民族文学,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文学两度繁荣,并产生世界影响,已有近10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美国文学的历史不长,它几乎是和美国自由资本主义同时出现,较少受到封建贵族文化的束缚。美国早期人口稀少,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为个人理想的实现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美国人民富于民主自由精神,个人主义、个性解放的观念较为强烈,这在文学中有突出的反映。美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移民不断涌入,各自带来了本民族的文化,这决定了美国文学风格的多样性和庞杂性。美国文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吸取、融化各民族文学特点的过程。许多美国作家来自社会下层,这使得美国文学生活气息和平民色彩都比较浓厚,总的特点是开朗、豪放。内容庞杂与色彩鲜明是美国文学的另一特点。个性自由与自我克制、清教主义与实用主义、激进与反动、反叛和顺从、高雅与庸俗、高级趣味与低级趣味、深刻与肤浅、积极进取与玩世不恭、明快与晦涩、犀利的讽刺与阴郁的幽默、精心雕琢与粗制滥造、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与对性爱的病态追求等倾向,不仅可以同时并存,而且形成强烈的对照。从来没有一种潮流或倾向能够在一个时期内一统美国文学的天下。美国作家敏感、好奇,往往是一个浪潮未落,另一浪潮又起。作家们永远处在探索和试验的过程之中。20世纪以来,许多文学潮流起源于美国,给世界文学同时带来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重农派(Agrarians)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黑山派诗歌(BIack Mountain Poems)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重农派(Agrarians)
美国现代南方作家组成的一个松散的文化团体,又称“逃亡者派”。1915年,一些与田纳西州纳什维尔镇范德比尔特大学有关的文化人常常聚会讨论文学及哲学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会曾一度中断,1919年重又恢复。范德比尔特大学教师、诗人约翰?克罗?兰塞姆成为这一活动的实际领导者,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如诗人罗伯特?潘?华伦、阿伦?泰特、唐纳德?戴维森以及小说家安德鲁?纳尔逊?莱特尔、诗人莫里尔?莫尔等。1922至1925年,他们出版了有影响的小型文艺杂志《逃亡者》,它所发表的重要的文章后来收组成为《逃亡者文选》(1928)。“逃亡者派”一词即由此而来。
“逃亡者”们提倡维护南方传统的文学地方主义,成为“南方文艺复兴”的一文中坚力量。1930年,以“逃亡者派”为主体的12个南方作家,其中有兰塞姆、华伦、泰特以及诗人约翰?弗莱彻、剧作家斯塔克?扬格等人,撰写的专题论文集《我要表明我的态度》出版。这部被看作“重农派”宣言的著作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反响。这些文章的主旨都是以南方农业社会为尺度来评价、批判现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此后,阿伦?泰特等人编辑出版了“重农派”的第二部论文集《谁占有美国?》(1936)。
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重农思想对南方知识分子影响极大。这种思想不仅贯穿在兰塞姆、戴维森、泰特、华伦等人的作品中,在威廉?福克纳、卡罗琳?戈登、莱特尔以至尤多拉?韦尔蒂等人的小说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一时形成了一股很有声势的文化潮流,以致有“重农运动”之称。1935年,华伦与克林斯?布鲁克斯共同创办了《南方评论》,1939年兰塞姆创办了《肯庸评论》,这些杂志便成为“重农派”作家重要的活动阵地。美国现代重要的文艺批评流派“新批评派”就是围绕着这些刊物形成的。“新批评派”中的不少成员也都是“重农派”的核心人物。
迷惘的一代(The Lost Generation)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不是一个有组织、有共同纲领的团体。
1
这个名词源出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她有一次指着海明威等人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一句题辞,于是“迷悯的一代”成了一个文学流派的名称。“迷惘的一代”作家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却又找不到出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们大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在美国政府“拯救世界民主”口号的蛊惑下,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他们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发现战争远不是他们原来设想的那种英雄的事业,所谓“民主”、“光荣”、“牺牲”都是骗人的东西。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种种苦难,了解到普通兵士中间的反战情绪。这在他们心灵中留下了无法医治的创伤。他们的作品反映了这些思想感情。例如,约翰?多斯?帕索斯的《三个士兵》、爱?肯明斯的《巨大的房间》、威廉?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和《萨托里斯》。厄内斯特。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到欧洲打过仗,负过重伤。海明威当时对待战争的态度,象其他反战作家一样,只限于厌恶、逃避与诅咒。他对战后的和平生活也不抱希望,所以在作品中迷惘、悲观的情绪较为浓厚。“迷惘的一代”不仅指参加过欧洲大战的作家,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悯和迟疑的20年代作家,例如司各特?菲茨杰拉尔德、托?斯?艾略特和托?马斯?沃尔夫等。“迷悯的一代”主要繁荣在20年代;30年代以后,他们的创作倾向,包括海明威在内,都有了变化。
黑山派诗歌(BIack Mountain Poems)
美国当代的一个诗歌流派。20世纪50年代初,在马萨诸塞州黑山学院任教的查?奥尔逊、罗?邓肯、罗?克里利等人创办《黑山评论》杂志,提倡与40年代流行的传统格律体相反的“放射体”诗歌,逐步形成一个流派。奥尔逊的《放射体诗歌》(1950)一文阐述了他们的主要观点。奥尔逊认为诗是把诗人的“能”传递给读者的东西,因此诗是“能的结构”和“能的放射”;要以顺应呼吸的“音乐片语”代替传统诗律中的节拍;形式只是内容的延伸;一个意念必须直接导向另一个意念,提倡快速写作。黑山派诗人还倡导诗歌朗诵。他们强调诗歌的自发性和口语化,采用美国口语和埋语,反对艾略特等人精雕细刻、广征博引的学院派诗风。年代后期他们与垮掉派诗人合流,引起较大的反响。 50
垮掉的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有人根据英文“Beats”和“Beatniks”(“垮掉青年”的俗称)译成“避世青年”或“疲塌派”,也有人取其诗歌的部分特征,称为“节拍运动”或“敲打诗派”。“垮掉青年”对战后美国社会现实不满,又迫于麦卡锡主义的反动政治高压,便以“脱俗”方式来表示抗议。他们奇装异服,蔑视传统观念,厌弃学业和工作,长期浪迹于底层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社会圈子和处世哲学。50年代初,他们的反叛情绪表现为一股“地下文学”潮流,向保守文化的统治发动冲击。多数垮掉派文人来自东部。著名的有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威廉? 巴罗斯、格雷戈里。柯尔索、约翰?克莱伦?霍尔姆斯、塞缪尔?克雷姆和加里?斯奈德等。1950年,凯鲁亚克与巴罗斯合写侦探故事未成,却各自完成了一部垮掉派小说《小镇与城市》(1951)和《吸毒者》(1953)。霍尔姆斯从中受到启发,在小说《走吧》(1952)中更明确地反映纽约“垮掉青年”的生活感受,又在《纽约时报》上鼓吹垮掉派文学,但这种尝试受到东部学院派势力的压抑,他们就往西部寻求同道和发展基地。当时洛杉矶近郊的西威尼斯有个以劳伦斯?李普顿为首的垮掉派组织,他于1955年发表小说《神圣的野蛮人》。在旧金山,以劳伦斯?弗林盖梯的“城市之光”书店为中心,聚合了一群立志从事“文艺复兴”的反学院派诗人,他们的首领即是后来成为“垮掉的一代”理论家的肯尼斯?雷克思罗斯。
1955年夏天,“垮掉文人”和反学院派诗人(包括旧金山诗人和黑山派诗人)在旧金山联合举办诗歌朗诵会,自此之后垮掉派文学作品开始流行。金斯堡在会上朗读了他那首被誉为“50
2
年代《荒原》”的长诗《嚎叫》。这首诗以怨气冲天的哀号表达“我这一代精英”的痛苦与自暴自弃,斥责“莫洛克”神统治下的军事化、商业化的社会。1956年,他的诗集出版,轰动全国。1957年,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在路上》出版,它描写垮掉分子在各地流浪的生活,使大批精神苦闷的青年为之神往,奉为“生活教科书”。这两部作品出版后,《常青评论》、《黑山评论》等杂志连续出版专号,加以推荐。诺曼?梅勒的被称为美国存在主义宣言的《白种黑人》(1957),以及1960年他在波士顿审讯中为巴罗斯小说所做的辩护,则从理论上论证了“垮掉文学”的意义。商业化宣传使得美国青年纷纷接受“垮掉”生活方式,从爵士乐、摇摆舞、吸大麻、性放纵直至参掸念佛和“背包革命”(指漫游旅行),一时成为风气。
“垮掉派”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个人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问题。霍尔姆斯和梅勒借用欧洲存在主义观念,宣扬通过满足感官欲望来把握自我。斯奈德和雷克思罗斯则吸收佛教禅宗的学说,以虚无主义对抗生存危机。在政治上,他们标榜自己是“没有目标的反叛者,没有口号的鼓动者,没有纲领的革命者”。在艺术上,据雷克思罗斯在《离异:垮掉的一代的艺术》(1957)中宣称,他们“以全盘否定高雅文化为特点”。凯鲁亚克发明的“自发式散文”写作法和查尔斯?奥尔逊的“放射诗”论,在“垮掉文人”中被广泛奉行。
由上述艺术观点支配的“垮掉文学”运动,虽然昙花一现,而且掺杂大量不健康的因素,仍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定影响。大量“垮掉诗”因具有大众化和反象征主义倾向,长期在青年中流传。在小说方面,凯鲁亚克的一组用自发表现法写成的“路上小说”,除了《在路上》之外,还有《地下人》(1958)、《达摩流浪汉》(1958)、《特莉斯苔萨》(1959)、《孤独天使》(1959)等。它们的一个特点是继承了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思历险记》所开创的美国文学中写流浪生活的传统,形成了一种为当代其他小说家所仿效的模式,主人公为逃脱污浊的环境而四出漫游,寻找自由和归宿。它们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毫不隐讳地大谈自己的境遇和感受,作自我剖析,这种“个人新闻体”手法在印年代得到较大的发展。
巴罗斯对暴行、堕落、吸毒和犯罪等的描写在“垮掉”作家中首屈一指。他同时又在语言和小说的形式上进行大胆实验,用“剪裁法”拼凑和改变小说的结构。他的代表作《裸露的午餐》(1959),由于反映了“真正地狱般的”地下生活,引起了一场诉讼和谐争。以后的作品如《诺瓦快车》(1964)、《柔软机器》(1966)和《爆炸的火车票》(1967),也采用了真实与梦属相混合的手法,全面、冷酷地表现 作者厌恶社会的冷酷的幽默感,后来有人因此把巴罗斯列入“黑色幽默”小说家行列。
黑色幽默(Black humor)
20世纪60年代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1965年3月,弗里德曼编了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12个作家的作品,题名为《黑色幽默》,“黑色幽默”一词即由此而来。它是60年代美国小说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进入70年代后,“黑色幽默”的声势大减,但不时仍有新作出现,它在美国文学中至今仍有相当深远的影响。它的主要作家有约瑟夫?海勒、克特?小伏尼格、托马斯?平钦、约翰?巴斯、詹姆斯?珀迪、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唐纳德?巴赛尔姆等。
“黑色幽默”的小说家突出描写人物周围世界的荒谬和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以一种无可奈何的嘲讽态度表现环境和个人(即“自我”)之间的互不协调,并把这种互不协调的现象加以放大,扭曲,变成畸形,使它们显得更加荒诞不经,滑稽可笑,同时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闷。因此,有一些评论家把“黑色幽默”称为“绞架下的幽默”或“大难临头时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们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会现实,表达作家对社会问题的观点。在描写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传统,小说的情节缺乏逻辑联系,常常把叙述现实生活与幻想和回忆混合起来,把严肃的哲理和插科打诨混成一团。例如海勒
3
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平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说则嘲笑人类的精神危机,如巴斯的《烟草经纪人》和珀迪的《凯柏特?赖特开始了》。
“黑色幽默”作为一种美学形式,属于喜剧范畴,但又是一种带有悲剧色彩的变态的喜剧。“黑色幽默”的产生是与60年代美国的动荡不安相联系的。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可笑的事物和“喜剧性”的矛盾不是作家们凭主观意志所能创造的,它们是那种社会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作家虽然也抨击了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一切权威,但是他们强调社会环境是难以改变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观绝望的情绪。
著名作家简介
欧文,w. 库珀,J.F 爱默生,R.w. 霍桑,N. 朗费罗,H.w. 惠蒂埃,J.G, 爱伦?坡,E. 斯托,H.B. 梭罗,H.D. 惠特曼,w. 梅尔维尔,H. 狄更生,E. 马克?吐温 哈特,B. 豪威尔斯,w,D. 詹姆斯,H. 欧.亨利 诺里斯,F. 克莱恩,S. 德莱塞,T. 凯瑟,W. 弗罗斯特,R? 杰克.伦敦 桑德堡,c. 辛克莱,U. 刘易斯,S. 赛珍珠 菲茨杰拉尔德,P.S. 多斯?阳索斯,J. 福克纳,w. 海明威,E. 米切尔,M. 斯坦贝克,J. 华伦,R.P. 赖特,R. 贝洛,S. 洛威尔,R. 鲍德温,
J. 欧文,w.(Washington Irving 1783-1859) TOP 作家;1783年4月3日出生于纽约。幼年体弱多病,16岁辍学,先后在几个律师事务所学法律,但对法律并没有兴趣,喜爱文学,喜爱漫游。1804年因病赴欧洲休养,到过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一度想成为画家。1806年回国后在弗吉尼亚州任律师,后帮助他的两个哥哥经营进口生意。这时他与律师霍夫曼的女儿玛蒂尔达订婚,她于1809年早死;后来他虽有过几次恋爱,却一直过着独身生活。1807年,他和哥哥威廉等人共同创办一种不定期刊物《杂拌》,开始了他的文学创作活动,显露出他的幽默、风趣和含蓄的讽刺才能。
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1809)。此后10年,除英美战争期间曾于1814年担任过短期军职之外,一直在帮助他的哥哥经商。1815年欧文去英国利物浦在他哥哥所开设的分行工作;1818年分行因经济萧条而倒闭,欧文留居英国,以写作为生。
1819年,欧文陆续发表许多散文、随笔和故事,共32篇;于1820年结集为《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之后,欧文写了体裁相似的《布雷斯布里奇田庄》(1822)和故事集《旅客谈》(1824),这两部作品都较《见闻札记》逊色。1826年在马德里任美国驻西班牙大使馆馆员。1828年发表《哥伦布的生平和航行》。1829年发表《攻克格拉纳达》;同年曾到格拉纳达的摩尔人故宫阿尔罕伯拉游览,后出版游记、随笔和故事集《阿尔罕伯拉》(1832)。欧文曾任美国驻英公使馆秘书。牛津大学曾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英国皇家学会也向他颁发了勋章。1832年欧文回到美国,在纽约受到热烈欢迎。由于读者迫切需要他描写本国的生活,他曾到新开发的美国西部进行考察,写了《草原游记》。他还根据大皮货商约翰.雅各.阿斯托提供的材料。为这个大财阀写了一部发家史:《阿斯托里亚》(1836)。1842年再度赴马德里,出任美国驻西班牙公使。1846年回国。晚年是在他曾经描写过的睡谷附近度过。这一时期他的主要作品是3部传记:《哥尔德斯密斯传》(1840)、《穆罕默德及其继承者》(1849-1850)和5卷本《华盛顿传》(1855-1859)。欧文于1859年11月28日逝世。欧文是散文大师,是美国文学莫基人之一。他的文笔优雅自然,清新精致,时常流露出温和的幽默。欧文的几部名著早已经林琴南介绍到中国,其中有《柑掌录》(即《见闻札记》),《旅人述异》(即《旅客谈》)和《大食故宫余载》(即《阿尔罕伯拉》)。1949年后翻译的有《阿尔罕伯拉》、《欧文短篇小说选》和《见闻札记》。
库珀,J.F(James Fenimore Cooper l789-1851) TOP 小说家。
1789年9月15日生于新泽西州的伯灵顿。2岁时,全家迁移至纽约州的库珀斯敦。附
4
近的湖泊森林以及有关印第安人的传说,都深深吸引着他。1806年到商船上学习航海,后在安大略湖畔一海军基地参加造船工作,曾被任为海军上尉。1811年辞去海军职务,同一个地主的女儿结婚,定居在库珀斯敦。31岁时开始写小说。第1部小说《戒备》于1820年自费出版,很不成功。在妻子鼓励下,他改变方向,写了一部他认为“应当是纯粹美国式的以爱国为主题的书”,即《间谍》。小说在1821年出版后受到欢迎。以后又写了反映边疆生活的《拓荒者》(1823)和反映航海生活的《舵手》(1824),在美国文学史上开创了3种不同类型的小说,即革命历史小说《间谍》、边疆冒险小说《拓荒者》和海上冒险小说《舵手》。
1826年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到意大利和英国旅行。除了写海上冒险小说之外,还写了反映欧洲生活的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土》(1832)和《刽子手》(1833),表现教权和封建势力在资本主义兴起之前已日趋腐朽和衰落。
1835年回国后写的小说《归途》和《家乡面貌》(1838)不仅讽刺了美国社会,还讽刺了库珀斯敦的一些人物的伪善和愚意,因此而受到舆论攻击。晚年他甚至支持美国对墨西哥的侵略战争。1851年9月14日去世。
库珀在30年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小说和其他著作。他最有成就的作品,如《皮袜子故事集》五部曲,对美国的西部小说产生很大影响。至今仍拥有不少读者。
爱默生,R.w.(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 TOP 思想家、散文作家、诗人。
1803年5月25日生于波士顿一个牧师家庭。1882年4月27日于马萨诸塞州康科德去世。17岁毕业于哈佛学院。1826年进入哈佛神学院学习,次年被获准讲道。1828年成为波士顿第二教堂牧师,属于当时在新英格兰居优势的唯一神教派。后因不赞成这一教派的某些教义,放弃神职,于1833年赴欧游历,拜访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人物兰道尔、柯尔律治、华兹华斯等,与卡莱尔结为知交,并深受康德先验论哲学的影响。回国后于1836年出版《论自然》一书,这部书几乎包含了他所有重要的思想的胚芽。1837年8月31日,爱默生在美国大学生联谊会上以《论美国学者》为题发表演讲,抨击美国社会中灵魂从属于金钱的拜金主义和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使人异化为物的现象,强调人的价值;提出学者的任务是自由而勇敢地从皮相中揭示真实,以鼓舞人、提高人、引导人;他号召发扬民族自尊心,反对一味追随外国的学说。这一演讲轰动一时,对美国民族文化的兴起产生重大的影响,被霍尔姆斯誉为“我们的思想上的独立宣言”。
1838年7月15日,爱默生在剑桥的神学院发表题为《神学院致辞》的著名的演讲,遭到新英格兰加尔文教派、唯一种教派等势力的抗议和攻击。爱默生的哲学思想中保持了唯一神教派强调人的价值的积极成分,又吸收了欧洲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思想,发展成为超验主义观点。其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权威,祟尚直觉;其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这一观点有助于打破当时神学和外国的教条的束缚,建立民族文化,集中体现了时代精神,为美国政治上的民主主义和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
自1836年开始,爱默生、阿尔科特、里普利等人在波士顿的康科德不定期地聚会讨论“神学与哲学的不良状况”,这可以说是超验主义运动的起点。他们创办评论季刊《日规》(1840-1844),发表文学作品和主张改革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论文。爱默生一度担任主编,是超验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
爱默生的著作大多用散文所写,重要作品还有《论自助》、《论超灵》等,收在《论文集》(1841)和《论文集:第二辑》(1844)中。1847年和1867年分别出版两册《诗集》。此外还有《代表人物》(1850)、《英国人的性格》(1856)等。
霍桑,N.(Nathaniel Hawthorme 1804-1864) TOP 小说家。
1804年7月4日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塞勒姆镇一个没落的世家。他的祖辈中有人曾参与请教徒迫害异端的事件,为著名的1692年“塞勒姆驱巫案”的3名法官之一。这段历史对霍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霍桑的父亲是一名船长,在他4岁时去世。1821年霍桑在亲
5
戚资助下进入博多因学院,同学中有诗人朗费罗与后来当选为总统的皮尔斯等。1825年大学毕业,回到塞勒姆镇,从事写作。曾匿名发表长篇小说《范肖》(1828)和几十个短篇作品,陆续出版短篇小说集《古宅青苔》(1843)、《雪影》(1851)等,逐渐得到重视和好评。霍桑的短篇小说大多取材于新英格兰的历史或现实生活,着重探讨人性和人的命运等问题。
1836年和1846年霍桑两度在海关任职,1841年曾参加超验主义者创办的布鲁克农场。他于1842年结婚,在康科德村居住。1848年由于政见与当局不同,失去海关的职务,便致力于创作活动,写出了他最重要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这部作品以殖民地时期新英格兰生活为背景,描写一个受不合理的婚姻束缚的少妇犯了为加尔文教派所严禁的通奸罪而被示众,暴露了当时政教合一体制统治下殖民地社会中的某些黑暗。《红字》发表后获得巨大成功,霍桑继而创作了不少作品。《带有七个尖角阁的房子》(1851)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血腥掠夺。另一部小说《福谷传奇》(1852)以布鲁克农场生活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改良的尝试失望的心情以及对狂热的改革者的厌恶。皮尔斯当选为美国总统后,霍桑于1853年被任命为驻英国利物浦的领事。1857年后侨居意大利,创作了另一部讨论善恶问题的长篇小说《玉石雕像》(1860)。1860年返回美国,在康科德定居,继续写作。1864年5月19日去世,身后留下4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
朗费罗,H.w.(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 TOP 诗人。
1807年2月27日出生于缅因州波特兰城一个律师家庭。1822年进入博多因学院,与霍桑是同班同学。毕业后去过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等地,研究这些国家的语言和文学。1836年开始在哈佛大学讲授语言、文学,致力于介绍欧洲文化和浪漫主义作家的作品,成为新英格兰文化中心剑桥文学界和社交界的重要人物。1839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夜吟》,包括著名的《夜的赞歌》、《生命颂》、《群星之光》等音韵优美的抒情诗。1841年出版诗集《歌谣及其他》,其中有故事诗《铠甲骷髅》、《金星号遇难》,也有叙事中含有简朴哲理的《乡村铁匠》、《向更高处攀登》等。诗中充溢了淬质奋发的精神和乐观情绪。这两部诗集在大西洋两岸风靡一时,他从此以诗人闻名于世。朗费罗于1845年发表诗集《布吕赫钟楼及其他》,因收有《斯普林菲尔德的军火库》、《桥》、《努伦堡》和《布吕赫钟楼》等佳篇而为人称道。《海边与炉边》(1849)包含了诗人向读者宣告创作意图的《献辞》以及通过造船的形象讴歌联邦的缔造的长诗《航船的建造》。
朗费罗的主要诗作包括3首长篇叙事诗,或“通俗史诗”:《伊凡吉林》(1847)、《海华沙之歌》和《迈尔斯?斯坦狄什的求婚》(1858)。1854年辞去哈佛大学教职,专事创作。次年发表《海华沙之歌》。这是采用印第安人传说而精心构思的长诗,写印第安人领袖海华沙一生克敌制胜的英雄业绩,以及他结束部落混战,教人民种植玉米,清理河道,消除疾病等重要贡献。在美国文学史上这是描写印第安人的第一部史诗,但诗的素材主要来源于斯库尔克拉夫特的著作,作者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诗的韵律完全模仿芬兰史诗《卡勒瓦拉》,当时虽然受到了读者的赞赏,却遭到后代一些评论家的责难。从1843年起,朗费罗夫妇在幽静的克雷吉别墅中度过了17年幸福的家庭生活。1861年他的夫人不幸被火烧伤致死,这一直使他无比悲痛。为了摆脱精神上的重负,他投身于但丁的《神曲》的翻译,还写了6首关于但丁的十四行诗,是他最佳的诗作。《路畔旅舍的故事》(1863)大体上仿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以《基督》命名的三部曲诗剧于1872年完成。
朗费罗晚年创作不辕,备受尊祟,牛律大学和剑桥大学曾分别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他75岁生日那一天,美国各地的学校都举行了庆祝。1882年3月24日朗费罗逝世。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诗人之角安放了他的胸像,他是获得这种尊荣的第一位美国诗人。
朗费罗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抒情诗、歌谣、叙事诗和诗剧。他的诗歌在美国广为传诵,在欧洲受到赞赏,被译成20余种文字;20世纪以来,他的诗名急剧下降,其地位变化之大,在美国文学史上也是罕见的。
6
惠蒂埃,J.G,(John Greenleaf Whittier 1807-1893) TOP 诗人。
生于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镇。自幼务农,曾在一专科学校肄业一年,但读书甚多,深受英国文学尤其是苏格兰诗人彭斯的影响;1831年出版的诗文集《新英格兰的传说》,描写新英格兰农村淳朴的生活和历史传说,便表现了这种影响。1849年出版散文作品《玛格利特?史密斯日记片段》,以清新的笔法描绘了早期新英格兰的生活及人们的心理状态。
从1833年起,惠蒂埃在废奴主义者威廉?加里逊的影响下积极投入废奴运动,编辑报纸,撰写社论和小册子,同时写诗号召废除蓄奴制。诗集《在废奴问题进展过程中写的诗》(1838)和《自由的声音》(1846),揭露了奴隶主的暴行和黑奴悲惨的命运。他的诗歌有强烈的战斗性,反映了美国废奴斗争中的重大事件,有如一部废奴运动的编年史。
惠蒂埃的诗集《劳工之歌》(1850),以不加雕琢的语言讴歌美国早期的渔民、农民、鞋匠、伐木工人的劳动。他的另一些诗歌则对社会暴力表示抗议,对被压迫的下层人民寄以同情。1859年左右,惠蒂埃又转而描写新英格兰农村的生活和景色,出版了诗集《包罗万象》(1856)、《家乡民谣》(1860)等。他的著名的长诗《大雪封门》(1866)曾被评论家誉为“一部优美的新英格兰田园诗”。
迷惘的一代(TheLostGeneration)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20年代初,侨居巴黎的美国作家格?斯泰因对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这句话作为他第一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的题词,“迷惘的一代”从此成为这批虽无纲领和组织但有相同的创作倾向的作家的称谓。
代表作家有海明威(1899-1961)、福克纳(1897-1962)、约?多斯?帕索斯(1896-1970)、菲兹杰拉德(1896-1940)和诗人肯明斯(1894-1962)等。
他们曾怀着民主的理想奔赴欧洲战场,目睹人类空前的大屠杀,经历种种苦难,深受"民主"、"光荣"、"牺牲"口号的欺骗,对社会、人生大感失望,故通过创作小说描述战争对他们的残害,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这一流派也包括没有参加过战争但对前途感到迷惘和迟疑的20世纪20年代作家,如菲兹杰拉德、艾略特和沃尔夫(1900~1938)等。特别是菲兹杰拉德,对战争所暴露的资产阶级精神危机深有感触,通过对他所熟悉的上层社会的描写,表明昔日的梦想成了泡影,"美国梦"根本不存在,他的人物历经了觉醒和破灭感中的坎坷与痛苦。沃尔夫的作品以一个美国青年的经历贯穿始终,体现了在探索人生的过程中的激动和失望,是一种孤独者的迷惘。迷惘的一代作家在艺术上各有特点,他们的主要成就闪烁于20年代,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首先是语言上的简约主义和口语化倾向。"迷惘的一代"在战争期间深受战争宣传的欺骗之苦,对所有崇高的字眼都弃之如敝屣:"什么神圣、光荣、牺牲这些空泛的字眼儿,我一听就害臊……我可没见到什么神圣的东西,光荣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光荣,至于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不同的是肉拿来埋掉罢了。"所以他们在文学创作时推崇文字上的简约主义。海明威更是把这种简约风格推到了极致。他采用电报式的语言,通过简约的对话和细节,用含蓄的、间接的手法暗示人物内心的戏剧性变化,而不是像传统的作法那样通过描述来铺陈人物内心。结尾也常常是戛然而止,绝不拖泥带水,也不煽情作秀,即所谓的"零度结尾",反而赋予了作品更为震撼人心的力量。海明威因为精通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冰山原则"就是他现代叙事艺术的集中体现,作家只写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其余的八分之七仅通过暗示留给读者去补白。这种创作原则极大地影响了他同时代及后辈作家的创作倾向。口语化成为一代人散文风格的普遍特色。埃德蒙?威尔逊甚至在他的文学评论中也摒弃学究字眼,选用口语词汇。亨利?米勒在《北回归线》(一九三四)中把这种倾向推到极端,成为用粗鄙的语言来表现道德冷漠和感觉精微的迷惘特征,结果被萧伯纳骂作是"为下流而下流"(dirt for dirt's sake),难登大雅之堂
"迷惘的一代"创作的另一个特点是形式上勇于创新。二十世纪初的美国文坛正是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现代主义交汇的时期。这些青年作家们融合了战后对传统的反叛精神,吸收
7
了各流派的艺术成就,并各自创造出自己的风格特色:菲茨杰拉德浪漫精巧、海明威朴素遒劲、多斯?帕索斯宏观大气。在法国的流放生涯让他们充分养成了对形式实验和福楼拜的兴趣。他们学习福楼拜客观冷静、无动于衷的叙述态度,学他的作者隐退的叙述技巧,学他的简练风格和反复修改的写作精神。他们感到传统的文学叙述手法已无法表达现代工业社会的种种特征,于是转向意识流、象征、电影"蒙太奇",有限人物视角、多重视角等创作手法。多斯?帕索斯是形式试验的大师,他在小说领域中开拓性的技巧试验也许比他小说本身的价值更令人瞩目。他第一部令人难忘的试验小说《曼哈顿中转站》(一九二五) 交叉运用了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蒙太奇和新闻报道等多种艺术手法。各种社会镜头和生活画面杂相交错,水和火的隐喻表达了战后西方世界的荒原意识,充分体现了多斯?帕索斯的实验精神。此后,多斯?帕索斯在其恢弘巨著《美国》三部曲(一九三七)中,在小说常规叙述之外穿插了"新闻短片"(The Newsreel)、"摄影机眼"(The Camera Eye)和"人物小传"(The Biography)等,来揭示了二十世纪前三十年美国社会的动荡与变迁。这种以美国社会为主角而不是以个别人物为主角的文献新闻手法在美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对诸如诺曼?梅勒,道格多罗等后继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一九六零年代新闻报道(New Journalism)的兴起提供了历史的源流和借鉴。同时,后现代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 fiction)也能从他的寓非小说于小说之中的试验获取灵感。虽然现在看来,多斯?帕索斯的文学试验多少有些机械、呆板,"摄影机眼"的语言晦涩,"新闻短片"已经成为湮没的历史,让现代读者难以理解,但他试图用现实的新闻材料与小说叙述部分相平行,从而给小说创造一种时代气氛的尝试却是他的成功之处。相比之下,海明威保留了较多的现实主义因素,他的小说还常能清晰地分出开头、高潮和结尾。但形式上的实验还是显而易见的,除了电报式对话的独创外,他突破了福楼拜的人物内部聚焦常为第三人称的局限,改用第一人称的内聚焦,更缩短了人物与读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其主要作品中他也试验了意识流、内心独白、闪回等多种叙述技巧。福克纳则是大刀阔斧的运作意识流,在这方面的彻底性远远超过海明威。他在诸多的作品中尝试多角度叙述方法和意识流,以及"神话模式",即有意识地使他讲述的故事与神话故事平行展开,从而创造了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界。诗人肯明斯突破传统标点符号、大小写、句法的束缚,创造了成为肯明斯标记的小写的第一人称单数"I",展示了语言更本质的活力。此外他在诗歌的排字法上标新立异,如把"一叶落下/孤独"竖排成数字1的形状,更突出了孤零零的孤独意象,使诗歌同时具有绘画般的视觉冲击力。被誉为"迷惘的一代"最后一位天才的韦斯特更是以形式实验著称,在叙事技巧上非常前卫、激进。他在《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一九三一)和《孤心小姐》(一九三三)中借由理性控制的梦境来讲述存在的寓言和充斥现实梦境的荒诞意象,在创作意识和写作技巧方面直接影响了后起的美国作家如卡森?麦卡勒斯,奥康纳,霍克斯和塞林格等人。
此外,"迷惘的一代"之所以影响深远。除了他们的创作成就之外,传记文学和回忆录的空前繁荣也是原因之一。三、四十年代就有弗雷德里克?艾伦的《就在昨天》(一九三一),考利的《流放者的归来》(一九三四),罗伯特?麦卡尔蒙的《天才济济》(一九三八)以及菲茨杰拉德去世后由威尔逊收集成册的《崩溃》(一九三五)等总结、反思"迷惘的一代"的作品问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又目睹了一股回忆热潮:"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或见证人纷纷推出回忆录或自传,包括卡蕾斯?克罗斯比的《热情年代》(一九五三),西尔维娅?比奇的《莎士比亚书店》(一九五六),哈罗德?勒布的《如此往事》(一九五九),罗伯特?寇兹的《追忆》(一九六零),马修斯?约瑟夫生的《和超现实主义者一起生活》(一九六二),曼?雷的《自画像》(一九六三),莫利?卡拉汉的《那个巴黎之夏》(一九六三),海明威的《不固定的圣节》(一九六四),多斯?帕索斯的《最好的时光》(一九六六)以及南茜?卡纳德的《就是那些时光》(一九六九)。《天才济济》也由凯?博伊尔重新修订于一九六八年再版。这些传记不仅有利于从其内部理解"迷惘的一代"的思想、生活和创作原则,它们如此集中的出版也进一步深化了"迷惘的一代"的文学传奇,使其影响超越了一九二零年代的短短时间而对后起文学持续地产生影响,直到一九六零年代的"垮掉的一代"以更反叛、更激进的姿态崛起在美国文坛上。马克?多
8
兰认为"迷惘的一代"之所以能成为一九二零年代的文化象征,不仅由于它是美国文化历史上颇为少见的由一群作家代表一个时代的例子,还由于它是美国文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由一群自传作家代表一个时代的例子。
所谓"迷惘",是指他们共有的彷徨和失望情绪。这些作家中,大多数人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经历了战争的折磨,了解到普通士兵中的厌战情绪。当时,他们大多还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有许多美好的愿望,善良的激情。面对现实,他们深深感到"拯救世界民主"的口号不过是当初美国政府用来迷惑自己为帝国主义战争卖命的虚伪幌子,深知上当受骗,美好的理想化为泡影,于是心灵深处受到无法医治的创伤。大战结束后,他们不再相信什么政治、法令,但又找不到新的可靠的精神支柱,因而悲观、失望、彷徨、忧虑,处于一种迷茫,不知走向何处的精神状态之中。"迷惘的一代"的作家没有统一的组织团体及共同的纲领,但他们的共同点是厌恶帝国主义战争,在作品里揭露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反映了战后青年一代的悲剧,他们在艺术上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新颖及独创性。所谓"迷惘",即厌恶战争,失去了生活的方向,内心感到失落、惆怅、空虚。
海明威 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九五四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出身于芝加哥郊区一个医生家庭,做过记者。他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在前线曾几度负伤,后来他说: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的身体、心理、精神以及感情上,都受了很重的创伤。"由于他亲身经历过战争,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住在巴黎刻苦学习写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一九二三年开始写作,一九二四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 ),其中《在我们的时代》里描写主人公尼克?亚当斯战前的生活情景及和平宁静生活被战争破坏与战后的迷惘心情。很明显,这篇小说带有作者自传性的色彩。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 ,1926)刻画战后一群青年流落欧洲的生活情景。书中描写了战争给女主人公勃瑞特?艾希利和男主人公杰克?巴恩斯带来的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创伤,使他们相爱而又无法结合,表现了他们对生活的迷惘、厌倦情绪和幻灭感。这部作品是"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当时在广大青年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永别了,武器》(A Farewell to Arms ,1929)描写了一个志愿参加欧战的美国青年与一位英国护士之间的恋爱悲剧,揭示了个人幸福被战争摧毁的痛苦,对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揭露较深,具有强烈的反战情绪。这部作品强烈的动作和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以及简练的对话和真切的内心独白,标志着海明威艺术风格的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明威曾以记者的身份到过西班牙报道战事。后来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写成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For Whom the Bell Tolls ,1940)这部小说叙述美国人乔顿奉命在一支山区游击队的配合下炸桥的故事,乔顿在临死之前回顾了一生,肯定自己为反法西斯而牺牲是光荣而崇高的。作者赞扬了主人公的牺牲精神,从民主主义立场反对法西斯主义。这时的海明威已摆脱了"迷惘的一代"的桎梏,比较注重现实描绘。尽管如此,海明威早期的文学主张和作品,极大地影响了欧美的许多作家,成为美国战后以怀疑彷徨和迷惘为基调的二十年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威廉?福克纳福克纳(1897-1962),美国作家,一九四九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早期作品《士兵的报酬》(1926),
9
写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在英国空军服役的飞行员头部受伤,回家后成了瞎子,最后死去的悲剧故事,具有"迷惘的一代"的风格。后来,他的作品发生了变化,多以美国南方约克纳帕塔法县为背景,运用内心独白等手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成为美国南方文学的代表人物。
约?多斯?帕索斯(1896-1970),美国作家,志愿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医疗队服务,他的第一部小说《三个士兵》(1921),是美国最早的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小说。小说着意描写一个名叫安德路斯的青年知识分子怎样在战争环境中被迫放弃音乐创作的理想,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个人爱好与理想的摧毁,表现了青年一代的厌战和迷惘情绪。一九二六年,他参加《新群众》杂志编委会,支持罢工斗争等,曾被捕入狱。他在迷惘中看到了一线生机,相信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在创作手法上,他采用现实与史料结合的方法,新颖奇特,具有独创风格。
菲兹杰拉德(1896-1940),美国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曾入伍,但没有直接参加过战争。一九一九年退伍后,业余致力于长篇小说《人间天堂》的创作,一九二零年发表。这部小说描写一个名叫阿莫瑞?布莱恩的青年成长过程中的幻想和失望,体现了年青一代的"美国梦"的幻灭,小说中的人物被称为大学生中的"迷惘的一代"。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被列为二十世纪深受人们赞美的作品之一,确立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在创作手法上,通常在现实主义的描写中富有浪漫气息。
肯明斯( 1894-1962 ),美国诗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加救护队在法国战地工作,曾进过集中营。后来,他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把这段经历写成长诗《大房间》(1922),描写一个好人怎样被当作间谍关进集中营的故事,从个人在战场上的不幸遭遇来揭露战争的罪恶,表现了厌战和迷惘的心情。他的诗形式奇特,用词、语法等别出心裁,具有"迷惘的一代"的浓郁的色彩。
"迷惘的一代"的作家虽然在作品中流露出浓厚的悲观情调,对战争抱着消极、厌恶的态度,缺乏积极的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行动,但他们的作品无论在内容或艺术形式上都突破了传统的束缚。特别是其中的一些作家后来独树一帜,成为现代文学的大师。所以,"迷惘的一代"尽管是一个短暂的潮流,但它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确定了的。
麦卡锡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战争中发生的事,如600万犹太人被屠杀,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使美国知识分子感到震惊。他们怀疑人性是否还有善良的一面,也感到人难以控制自己制造出来的巨大物质力量。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50年代在“冷战”、麦卡锡主义和朝鲜战争的背景下,文坛趋于沉寂;60、70年代,经过越南战争、民权运动、学生运动、女权运动、水门案件,文坛活跃起来,出现了一批爱思索的作家。在他们眼里,美国的社会变得十分复杂,价值观念混乱。他们普遍感到不知怎样解释这样的现实,于是便通过怪诞、幻想、夸张的方式,再现生活中的混乱、恐怖和疯狂。他们表现的是没有目标与方向的梦魇世界,他们讲的是支离破碎的故事,写的是“反英雄”、甚至是不完整的形象。这个时期,文学作品中对性爱(包括同性爱)的描写也更为露骨。 战争文学:战后出现的第一股文学浪潮是战争小说。其中较好的是梅勒的《裸者和死者》(1948)和詹姆斯?琼斯的《从这里到永恒》(1951)。两部书的共同点是通过战争,写小兵、下级军官与军事机构的矛盾,即人的个性与扼杀个性的权力机构之间的冲突。这些小说已经触及战后整个一代文学最突出的一个主题。
“怯懦的十年” :50年代,右翼保守势力向30年代激进主义传统进攻,许多人由关心社会进步转而关心个人的私利。这10年被称为“怯懦的十年”或“沉寂的十年”。这期间,出现了一些作品,将资产阶级描绘成正面人物,鼓吹服从权威,如《穿灰法兰绒衣服的人》(1955)。这类作品企图维护既定价值标准和现存社会秩序,很快就失去了影响。另一方面,阿瑟?米勒(1915,2005)等作家抵制麦卡锡主义,继续用作品抨击社会的不正义。 “垮掉的一代”:50年代沉闷的政治空气使许多青年感到窒息,他们吸毒、群居,以颓唐、放
10
纵的生活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抗议。其中有些人把这种生活与情绪写入文学作品,这便是“垮掉的一代”文学。这种文学发展到60年代后,在国内民主运动高涨的背景下,增加了一些政治色彩。但是对他们中许多人来说,东方宗教与东方哲学更具有吸引力。“垮掉的一代”在诗歌创作方面较有生气,并恢复了美国诗歌朗诵的传统。
“黑色幽默”:进入60年代之后,人们对生活中的“非理性”和“异化”现象,有了更深切的体会。有些作家在作品中,用夸张、超现实的手法,将欢乐与痛苦、可笑与可怖、柔情与残酷、荒唐古怪与一本正经揉和在一起,使读者哭笑不得,感到不安,从而对生活能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作者对世界前景的看法往往是悲观的。这就是“黑色幽默”文学,代表作有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1961)等。
有人将阿尔比(1928, )的作品也列入“黑色幽默”派中。阿尔比是美国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他的喜剧并没有什么滑稽、幽默的成份,但是在使读者感到不安这一点上与“黑色幽默”一致。这说明荒诞派戏剧与“黑色幽默”小说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非虚构小说”:60、70年代,出现了“新新闻报道”或“非虚构小说”这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有些作家认为现实生活的离奇已经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与其虚构小说,不如用写小说的手法来描绘引起社会轰动的事件。这样的体裁允许报道者描写事件时掺杂自己的观察和想象,也可以采用各种象征手法。这种作品比一般报告文学深入细致,其中也包括作者的观察与想象,带有更多的作者个人色彩,艺术感染力较强,例如卡波特的《凶杀》(1966)与梅勒的《刽子手之歌》(1979)。
犹太人文学:美国当代作家中,犹太裔作家占相当大的比重,犹太人文学几乎可以视为一种“次文化”或“文化支流”。犹太人文学作品一般都具有古老的欧洲文化与现代的美国文化的双重色彩,两种文化的冲突与归并使犹太人文学增加了复杂性。宗教思想与同胞遭到屠杀使犹太作家产生犯罪感与负咎感,历史的命运又使他们有流浪感与漂泊感,美国的异化社会也使他们感到找不到归宿。因此,寻找“自我本质” 便成为他们的作品中一个突出的主题。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贝洛(1915,2005) 的《奥吉?玛琪历险记》。实际上,这是犹太民族确立自己的民族地位与民族尊严的一种表现。70年代后期,代表西方较新思想体系的贝洛与属于意第绪文化传统的辛格(1904,1991)相继得到诺贝尔奖金,说明犹太人文学在美国文学中的重要性。其他重要的犹太作家还有马拉默德(1914,1986)、罗斯(1933, )等。 黑人文学:战后黑人文学更趋成熟。拉尔夫?埃利逊(1914, )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和鲍德温的散文,均已达到第一流文学的水平。他们对种族不平等的抗议采取了更细腻、更深刻的表达方式。他们希望人们认识到黑人是具有全部人性的人。这个时期里,女诗人关德琳?布鲁克斯(1917, )的诗得到普遍好评。女剧作家洛伦?亨斯伯利(1930,1965)的剧本《太阳下的葡萄干》(1959)首创了黑人戏剧在百老汇上演的纪录。勒鲁伊?琼斯(1934, )是新一代的黑人诗人,他给自己另外起了一个穆斯林名字,表示他对美国文化的鄙弃。
南方作家:南方文学这个时期仍有发展,老作家福克纳、波特(1890,1980)、韦尔蒂(1909,2001)仍有重要作品问世。新作家也不断涌现,著名的有斯泰伦(1925,2006)、奥康诺(1925,1964)、麦柯勒斯(1917,1967)等。他们不再从历史的传奇里寻找题材,而是关心现实生活中南方人精神上的苦闷。坦?威廉斯(1914, )是战后享有盛名的南方剧作家,他的《玻璃动物园》等作品通过人物的性变态心理表现生活的不幸与空虚。 纽约作家:纽约的作家不像南方作家那样具有某种共同的心理因素。人们把他们归在一起,是因为他们都为纽约的几家杂志(《党派评论》、《纽约书评》与《纽约人》)写作,这几家杂志上发表的评论与小说往往对美国文学的时尚产生影响。利?特里林(1905,1975)与玛?麦卡锡(1912, )是很有见地的评论家,约翰?契弗(1912, )与厄普代克(1932,2009)的小说用含有诗意又带有嘲讽的细腻的笔触探索大城市郊区居民的心理和意识,为东北部的中产阶级描绘了一幅幅工笔精致的风俗画。
个性化的诗歌:这个时期,美国陆续出现了不少诗歌派别,如“垮掉派”、“黑山派”、“纽约派”、
11
“具体派”、“自白派”和“新超马克思主义现实主义派”。这些派别各有主张,但其共同点是企图摆脱艾略特的“非个性化”的影响。新一代的诗人直抒胸臆,突出个人因素,具有一种“现时性”。他们强调美国特色,不再视伦敦为英语诗歌中心;他们干预政治,不再以超然物外而自傲;他们反对权力机构,蔑视传统规约,他们的诗歌描写吸毒、性爱(包括同性爱)、精神分裂与对自杀的眷恋。这一切,可以看作对西方机械化、标准化、非人性化的社会的一种反叛。 理论与批评:战后,“新批评派”的势力逐渐衰落。到了60年代,随着各种激进运动的此起彼落,加上欧洲传来“新左派”的思潮,学术界重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又出现把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心理学融合的理论主张。同时,结构主义的理论也开始在学术界流行。 这个时期里,文学家传记这种样式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详尽的评传,较有代表性的是5卷本的《亨利?詹姆斯传》 (1953,1972),作者是里?艾迪尔(1907, )
12
范文二: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
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
□王 莉
(武汉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内容摘要】 文学新闻对我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20世纪 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 触发了美国学界对其研究, 继而在新闻教育领域、 实务界都成为受关注的焦点。 文 学新闻历史悠久, 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 作家和职业记者是文学新闻的主要实践 者。 启蒙于18世纪的文学新闻成果颇丰且渗透到媒体写作当中, 为世界新闻写作 实践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 键 词】 文学新闻; 发展史; 新新闻主义。
【作者简介】 王 莉, 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 长江大学文学院讲 师, 研究方向:中西新闻传播、 媒介与文化发展。
文学新闻, 也称作 “非虚构小说 (Non-fiction) ” [1]“叙事新闻” 或 “艺术新闻” , 它体 现的是一种新闻与文学融合态势。 作为一 种报道方式, 其一般形态是发表在报纸或 杂志上的纪实性文章。 文学新闻研究者、 圣托马斯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托马斯·康 纳里 (Thomas Connery) 将其界定为:“ 采用 散文的笔法记叙真实、 现时的事件。 它在 风格、 功能、 主题、 认识论上均不同于传统 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 ” 是 “借助叙事和 修辞技巧, 将真实的内容以小说或速描的 艺术手法展现的非虚构性小说” , 根本特 质是:报道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 真 人、 真事、 真的地点且具有可考证性” [2]。 墨 菲 (James E.Murphy) 在 《新 新 闻 主 义:一个批判的视野》 一文中提到:“ 文学新 闻是一种艺术的、 创造性的、 以文学方式 报道的手法,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戏剧化 的文学技巧、 深度报道及一定主体性。 ” [3]它包含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新闻事实 和文学笔法, 并以浸入式采访 (Immersion Report) 为特色, 即写作者零距离接近报道 对象、 全方位长期深入的观察与记录。
“文 学 新 闻 对 文 学 界 的 人 来 说 不 够 文学, 对新闻界的人来说又不够新闻, 但 这种既记录事实又运用文学手法的新式 新 闻, 已 经 存 在 了 几 个 世 纪” [4]。 有 人 将 历史的镜头倒回到柏拉图时代, 且列举 16-17世纪一些英国作品予以佐证; 新新 闻主义倡导者沃尔夫, 将这种以文学手 法来记录事实的写作理念的形成追溯到 丹尼尔 ·笛福、 狄更斯、 亨利 ·梅修 (Henry Mayhew) 和马克·吐温等人写作的年代; 还 有 如 本 杰 明·富 兰 克 林、 理 查 德·哈
61
62
丁 ·戴维斯、 本 ·黑赫特 (Ben hecht) 等人,
他们被一些学者冠以早期的文学新闻实
践 “先驱” 的称号 [5]。
一、 文学新闻的启蒙——
18世纪初至 19世纪中后期
从 18世纪开始, 欧洲文学历史上已
有了文学新闻的萌芽。 这一时期以丹尼
尔·笛 福 (Daniel Defoe) 、 理 查·斯 蒂 尔
(Richard Steele) 、 查尔斯 ·狄更斯 (Charles
Dickens) 等人的文学新闻融合写作为特
征。 “文人办报” 传统及批判现实主义的深
刻影响推动了文学的纪实性。 笛福 1719年
于发表 《每日邮报》 上的长篇小说 《鲁宾逊
漂流记》 获得巨大成功, 首开报纸连载小
说的先河。 在小说第一卷序言中就写道:
“这部自述是事实的忠实记录。 其中绝无
虚构之处。 ” [6]三部序言中写道:“ 这个故
事, 或这个故事的大部分, 直接暗示了一
个至今还活着, 而且是颇有名气的一个人
的一生, 正是他的经历构成了这几部书的
主要内容。 ” [7]狄更斯的新闻特写作品集
《博兹札记》 、 历史小说 《巴纳比 ·拉奇》 《荒
凉山庄》 等都是取材真实的文学作品。
1703年, 笛福对英国大风暴的亲历报
道被视作当代新闻报道的典范, “现在我
们的新闻采访和叙事实践就是笛福当时
所采用方法之一部分。 他创造了 ‘比纪实
报导还真实’ 的小说。 《大风暴》 可视作新
闻和文学发展中的里程碑, 表征了两种不
同的现实主义——新闻与现实主义小说
之间的联系” [8]是一种融合文学技巧与新
闻理念的写作手法。 笛福的另两部作品 《瘟
疫年纪事》 (1722) 和 《真正英国人》 (1701) 被视作最早的文学新闻报道。
大量刊载文学新闻作品的 《绅士》 杂志 也是在这一时期创立的。 而新闻记者中也出 现了详尽描述、 表达主体感触的端倪。 如世 界第一位战地记者 《泰晤士报》 的威廉·拉 塞尔的战地通讯名篇 《轻骑兵旅冲锋》 。 笛福、 塞缪尔·理查森、 亨利·菲尔丁 这些 18世纪中期英国小说家, “在 18世纪 上半期, 他们试图给自己这种新的叙事形 式命名……事实上, 当我们研究这个问题 时, 常回溯到 200多年前这些严肃的作家们 选择 ‘非虚构小说’ 而不是 ‘小说’ 来表达他 们的观点及凝塑艺术的时间” [9]。 叙事方式, 可视为一种文学或艺术的非虚构作品, “它 有稳固的内核, 只是边缘略为模糊” [10]。 整个 19世纪, 文学新闻发展呈现上升 趋势。 代表文学新闻作品的主要是各类报刊 上刊载的 “特写” (Sketch) 。 它不仅是19世纪 的写作核心, 也是新闻实践中一个相当普遍 的形式。 如狄更斯的 《博兹札记》 、 华盛顿 ·欧 文的 《瑞普·凡·温克尔》 和 《睡谷的传说》 、 弗朗西斯 ·帕克曼的 《草原千里》 等。
二、 文学新闻初步发展期—— 19世纪末期到 20世纪中期 19世纪末到 20世纪初, 美国社会历 史文本危机深重。 经历了三次金融危机 的 “洗 礼” , 受 到 劳 资 对 立、 贫 富 差 距、 工 厂倒闭、 公司破产、 工人失业等一系列社 会问题困扰。 新闻记者地借助小说技法如 场景、 对话、 细节描述来描写现实。 文学 与新闻浑为一体, 在西方世界似乎成了一
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
股引人注目的热潮。 一大批作品被冠以 “小说性新闻” “新闻体小说” (Journalistic Novel) 、 “报告文学小说” 。 海明威是新闻 体小说的创始人, 其作品 《 〈第五纵队〉 与 首辑 49篇》 (1938) 、 《 非洲的青山》 (1925) 、 《好汉》 等都被视作典范。 马克 ·吐温的 《密 西西比河上》 (1883) 、 杰克·伦敦的 《深渊 中的人们》 (1903) 、 奥威尔的 《巴黎伦敦流 浪记》 (1933) 均真实地描述了穷苦阶层的 艰辛生活。
在报媒领域, 这一时期作为一种新闻 报道方式, 与黄色新闻同时呈现的还有两 种:一种是以阿道夫 .S. 奥斯的 《纽约时报》 为代表的客观新闻报道方式; 另一种则是 以林肯·史蒂芬斯 《纽约商业广告人报》 为 代表的文学新闻报道。 史蒂芬斯是 《商报》 城市新闻的编辑, 美国 “揭丑运动” 的干将。 他考虑如果能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报 道, 使记者感兴趣的事都会使读者感兴趣。 他在 《商报》 发表的一系列作品, 其目的是 希望读者 “看见, 而不仅是阅读, 看见贫与 富、 邪恶与善良、 丑与美、 成长、 成熟” 。 他认 为:“ (文学新闻) 如此完整、 富于人情味的 报道, 是理性与艺术理念的完美结合。 读者 会在关于别人的报道中看到他们自己。 ” [11]报纸也开始大量刊载特写。 斯蒂芬·雷恩、 乔治 ·艾德和芬利 ·彼得 ·邓恩 (Finley Peter Dunne) 都是当时报纸上颇有影响的特写 专栏作家。 雷恩 《纽约特写》 连载中记录了 纽约城市的真实生活, 采用对话、 对比、 描 绘、 场景设置、 明喻和反讽等方式反映了纽 约街道的日常琐事。 其他典型的代表还有 如杰克 ·伦敦、 乔治 ·奥威尔等人。
总 体 而 言, 文 学 新 闻 在 当 时 受 了 热 捧。 海普顾德编辑出版的 《贫民窟的精神》 文学新闻报道集, 三十六年之后仍在重 印。 1967年, 这本书又由著名的哈佛大学 出版集团贝克纳普出版社再版。 这一时 期, 刊载文学新闻报道的主要报纸有 《纽 约时报》 《纽约商报》 《论坛报》 《华盛顿邮 报》 《费城快报》 等, 杂志有著名的 《哈泼 斯》 《大都市》 等。 一些职业记者也倾向于 文学新闻写作。
自 19世纪晚期起的一些如理查德 ·哈 丁 ·戴维斯、 乔治 ·艾略特、 斯蒂芬 ·克兰、 西奥多 ·德莱塞、 林肯 ·史蒂芬斯等人都转 向了其他领域写作或停止写作。 尤其是在 1915年后, 硬新闻、 信息取向的报道开始 主导新闻写作, 使得文学新闻一时沉寂。 至 20世纪 30年代, 大量反映欧洲移民 的生活现实及美国大大萧条的报告文学作 品涌现。 1935年, 当时的左翼杂志 《新民众》 编辑约瑟夫·诺斯对这些报告文学给予评 价:“ 这是一种三维报道, 作者不仅要浓缩 现实, 还要帮助读者感受现实。 优秀的报告 文学作家是不折不扣的艺术家, 他们用自 己的想像力进行报道和评论。 ” [12]
初期报道的主题集中在政治、 经济领 域, 后期多集中于战多转向战争题材。 约 翰·赫西的 《广岛》 (1946) (Hiroshima) 便 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经 《纽约》 发表后轰动 一时, 被奉为西方文学新闻的 “神作” , 藉 此获得了 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 1986年, 他在接受 《巴黎评论》 采访时谈及这些时 说:“ ……新闻的理念可以用小说的手法 来表面而更富于活力, 我主要的阅读一直
63
64
是小说, 但却在报道事实。 ” 《纽约客》 的长
期撰稿人珍妮特 ·弗兰纳 (Janet Flanner) ,
早在 1925年也在尝试这种写作。 她以法国
通迅员的身份为 《纽约客》 写作 《巴黎信扎》
专栏长达五十年之久。 此外还有著名战地
记者欧尼·派尔的 《大战随军记》 (1948) 、
雷马克的 《西线无战事》 (1929) 等。
三、 文学新闻发展的高潮期——
20世纪 60-70年代
20世纪 60年代, 正处在美国社会极
度混沌与不安的时期, 总统被刺、 黑人暴
动、 学生动战、 反战游行、 吸毒、 性解放等
社会问题重重交织。 沃尔夫认为, 传统新
闻报道已经不再是反映社会 “真实” 的最
佳方法, 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打破虚构与非
虚构的界限, 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 “新
新闻” 写作中, 允许作者采用各种象征手
法, 允许作者虚构某些细节, 写入作者自
己的观察和想象。 并坚信:“ 小说的前途将
是以新闻报道为基础的高度细节化的现
实主义。 ” “用写小说的方法来写新闻报
道” 成为一种时尚。 从事新新闻事业的大
部分是报社记者。 《老爷》 《纽约》 《绅士》
《乡村之声》 以及以智慧和成熟著称的杂
志 《纽约客》 杂志花钱购买了他们大量的
文章并出版。 包括莉斯 ·罗斯的 《影片》 、 沃
尔夫的 《糖果色橘片流线型婴儿》 及 《电冷
却酸性实验》 、 卡波蒂的 《冷血》 、 布雷斯的
《吉米 ·布雷斯林的世界》 、 梅勒的 《夜行军》
《刽子手之歌》 、 盖伊·塔利斯 《王国与权
利》 、 亨特·汤普森的 《恐惧与厌恶》 等。 其
写作的四大特点是:采用戏剧性的场景和 场面来结构描写事件, 避免使用传统报道 的平铺直叙; “ 第三人视角” , 每一幕场景 由一个特定人物来呈现, 即通过一个亲历 事件者 (如作者本人) 的所见所想表现场 景; 实录完整的人物对话, 集中使用对人 物的社会生活地位有象征性作用的细节 (如人物的姿态、 习惯、 举止、 表情、 家庭布 置、 对上司下属的态度等) ; 采用倒叙、 预 示、 悬念等小说写作手法, 运用具有象征 意义的细节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 这些也 成为了日后人们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 文学新闻学的一个标准。
“新新闻主义” 是文学新闻史上一个 典型的时代文本。 在它的推动下, 文学新 闻第一次广泛系统地进入了经验性的应 用阶段并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多 刊载新新闻记者文章的 《滚石》 杂志开始 出现在各大报社的阅报栏上。 新新闻主义 的影响开始传入欧洲, 纪实文学、 报告文 学开始流行。
新新闻主义这种 “反传统” 的写作浪潮 在 20世纪 70年代末期逐渐消退, 但它的理 念和写作方法对后来的新闻报道方式起到 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1979年, 普利策颁奖委 员会开始为新闻特写设置奖项。 该奖项的 评奖要求是:“ 一篇杰出的特稿首先关注的 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
四、 文学新闻发展的新阶段—— 20世纪 80年代 -
新新闻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后, 以 “非
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
虚构小说” 形式出现的文学新闻作品陆续 面世。 如特蕾西·基德尔的 《新机器的灵 魂》 (1981) (获美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 ; 梅 勒 的 《刽 子 手 之 歌》 (1980) (获 当 年 美 国的最佳小说奖) ; 琼·迪迪恩的 《白色影 集》 (1979) 、 《萨 尔 瓦 多》 (1983) 和 《迈 阿 密》 (1987) ; 亨特·汤普森的 《捕猎大鲨 鱼》 (1979) 、 《注 定 消 亡 的 歌 曲》 (1990) ; 汤姆·沃尔夫的 《在我们的时代》 (1980) 和 《从 包 豪 斯 建 筑 学 派 到 我 们 的 房 屋》 (1981) ; 调查记者乔 ·麦金尼斯的 《走向极 端》 (1980) 、 《致命的幻觉》 (1983) 、 《迷信》 (1989) 及 《残酷的怀疑》 (1991) ; 温加尔 ·桑 福德的 《新鲜血液》 《美国新移民 》 (1995) ; 乔纳森·哈尔的 《漫长的诉讼》 (1995) ; 阿 德里安·勒布朗的 《随机家庭》 (2003) 等。 而越来越多优秀的特稿写作也成为文学 新闻向媒体渗透的一种表征。
在整个文学新闻发展史上, 从杂文、 随笔到特写、 从游记到报告文学、 从非虚 构的短故事、 非虚构小说到叙事新闻、 特 稿, 文学新闻报道的形式一直应合时代的 脚印发生着奇妙而混合的变幻。 这当中或 许没有时间段上严格的区分, 但 “真实” 的 内核却在历史的沉淀中经久地保存下来。 一个在二十几年前被新闻界视为 “杂交 品” 的新名词, 现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 被 誉为全美最好的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 新闻学院在杂志研究方向开设了文学新 闻课程, 美国半数以上的大学新闻专业课 程中设置有文学新闻学, 一些英语专业也 有开设以 “创造性非虚构小说” 命名的文 学新闻学课程。 美国一流的杂志如 《纽约
客》 《哈泼斯》 《名利场》 《绅士》 《大西洋 月刊》 等还在刊登创造性非虚构作品。 报 纸方面也越来越多以特写形式、 新闻或专 栏版来发表一些文学新闻作品。 它为我们 的新闻实践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另一种镜 鉴:即不同于客观报道中记者的冷静 “旁 观” 的立场, 以一种深度的、 透视的 “主体 视角” 去洞察事实与真相, 以自己对事实 的详尽把握, 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 构 建一种对事件、 主题、 意义的独特经验并
注释:
[1]关于 “非虚构小说” 的提法, 在 《新大不列颠百科词典》
有明确定义:“ 非虚构小说是一种取材于真实事件并用小说的
戏剧化技巧讲述的故事。 ” (Micropaedia, 1980, p381)
[2]Norman Sims, “Preface” , Literary Journal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d.Norman Sim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 V-x.
[3]Thomas Connery, A Sourcebook of American Literary Journalism : Representing Writers in an Emerging Genre, New York:Glenwood Press, 1992. p4.
[4]John C.Hartsock. A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ry Journalism :The Emergence of a Modern Narrative Form,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Amher, 2000.
[5]Thorne, Ann. Developing a Personal Style :Janet Flanner’ s Literary Journalism . American Journalism, Winter2006, Vol. 23 Issue 1, pp35-62, p28.
[6][7]高 奋:
《 开创小说的传统—论笛福的小说观》 , 载
《外国文学评论》 1999年第 4期。
[8]Mckay , Jenny.“Defoe’ s The storm as a model for contemporary reporting” in The Journalistic Imagination: Literary Journalists from Defoe to Capote and Carter, 15-28, Edited by Richard keeble and Sharon Wheeler, Routledge Press, 2007.
[9][10]Lounsberry, Barbara. The Act of Fact: Contemporary Artists of Nonfiction, Westport, Connecticut : Greenwood Press.1990.p13.
[11]Boynton, Robert. The New New Journ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2005.p24.
[12]Norman sims, The Future of Literary Journalism, Literary Journalism, Summer 2007.p3.
65
范文三:探讨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doc
探讨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
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新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法国通迅员的身份为《纽约客》写作《巴黎信扎》专栏长达五十年之久。此外还有著名战地记者欧尼?派尔的《大战随军记》(1948)、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29)等。 三、文学新闻发展的 期——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正处在美国社会极度混沌与不安的时期,总统被刺、黑人 、学生动战、反战游行、吸毒、性解放
[内容摘要]文学新闻对我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触发了美国学界对其研究,继而在新闻教育领域、实务界都成为受关注的焦点。文学新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作家和职业记者是文学新闻的主要实践者。启蒙于18世纪的文学新闻成果颇丰且渗透到媒体写作当中,为世界新闻写作实践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文学新闻;发展史;新新闻主义。
[简介]王莉,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长江大学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西新闻传播、媒介与文化发展。
文学新闻,也称作“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叙事新闻”或“艺术新闻”,它体现的是一种新闻与文学融合态势。作为一种报道方式,其一般形态是发表在报纸或杂志上的纪实性文章。文学新闻研究者、圣托马斯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托马斯?康纳里(Thomas Connery)将其界定为:“采用散文的笔法记叙真实、现时的事件。它在风格、功能、主题、认识论上均不同于传统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是“借助叙事和修辞技巧,将真实的内容以小说或速描的艺术手法展现的非虚构性小说”,根本特质是:报道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之上的,真人、真事、真的地点且具有可考证性。墨菲(James E.Murphy)在《新新闻主义:一个批判的视野》一文中提到:“文学新闻是一种艺术的、创造性的、以文学方式报道的手法,它有三个基本特征:戏剧化的文学技巧、深度报道及一定主体性。”它包含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新闻事实和文学笔法,并以浸入式采访(Immersion Report)为特色,即写零距离接近报道对象、全方位长期深入的观察与记录。
“文学新闻对文学界的人来说不够文学,对新闻界的人来说又不够新闻,但这种既记录事实又运用文学手法的新式新闻,已经存在了几个世纪”。有人将历史的镜头倒回到柏拉图时代,且列举16,17世纪一些英国作品予以佐证;新新闻主义倡导者沃尔夫,将这种以文学手法来记录事实的写作理念的形成追溯到丹尼尔?笛福、
狄更斯、亨利?梅修(Henry Mayhea耀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经《纽约》发表后轰动一时,被奉为西方文学新闻的“神作”,藉此获得了1972年普利策新闻奖。1986年,他在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谈及这些时说:“??新闻的理念可以用小说的手法来表面而更富于活力,我主要的阅读一直是小说,但却在报道事实。”《纽约客》的长期撰稿人珍妮特?弗兰纳(Ja Flanner),早在1925年也在尝试这种写作。她以法国通迅员的身份为《纽约客》写作《巴黎信扎》专栏长达五十年之久。此外还有著名战地记者欧尼?派尔的《大战随军记》(1948)、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1929)等。
三、文学新闻发展的 期——20世纪60,70年代
20世纪60年代,正处在美国社会极度混沌与不安的时期,总统被刺、黑人 、学生动战、反战游行、吸毒、性解放等社会理由重重交织。沃尔夫认为,传统新闻报道已经不再是反映社会“真实”的最佳策略,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打破虚构与非虚构的界限,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新新闻”写作中,允许采用各种象征手法,允许虚构某些细节,写入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并坚信:“小说的前途将是以新闻报道为基础的高度细节化的现实主义。”“用写小说的策略来写新闻报道”成为一种时尚。从事新新闻事业的大部分是报社记者。《老爷》《纽约》《绅士》《乡村之声》以及以智慧和成熟著称的杂志《纽约客》杂志花钱购买了他们大量的文章并出版。包括莉斯?罗斯的《影片》、沃尔夫的《糖果色橘片流线型婴儿》及《电冷却酸性实验》、卡波蒂的《冷血》、布雷斯的《吉米?布雷斯林的世界》、梅勒的《夜行军》《刽子手之歌》、盖伊?塔利斯《王国与权利》、亨特?汤普森的《恐惧与厌恶》等。其写作的四大特点是:采用戏剧性的场景和场面来结构描写事件,避开使 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新闻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用传统报道的平铺直叙;“第三人视角”,每一幕场景由一个特定人物来呈现,即通过一个亲历事件者(如本人)的所见所想表现场景;实录完整的人物对话,集中使用对人物的社会生活地位有象征性作用的细节(如人物的姿态、习惯、举止、表情、家庭布置、对上司下属的态度等);采用倒叙、预示、悬念等小说写作手法,运用具有象征作用的细节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这些也成为美国文学新闻发展史考述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提供, .了日后人们判断一部作品是否属于文学新闻学的一个标准。
“新新闻主义”是文学新闻史上一个典型的时代文本。在它的推动下,文学新闻第一次广泛系统地进入了经验性的应用阶段并由
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影响。多刊载新新闻记者文章的《滚石》杂志开始出现在各大报社的阅报栏上。新新闻主义的影响开始传人欧洲,纪实文学、报告文学开始流行。
新新闻主义这种“反传统”的写作浪潮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逐渐消退,但它的理念和写作策略对后来的新闻报道方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1979年,普利策颁奖委员会开始为新闻特写设置奖项。该奖项的评奖要求是:“一篇杰出的特稿首先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
四、文学新闻发展的新阶段——20世纪80年代,
新新闻主义退出历史舞台后,以“非虚构小说”形式出现的文学新闻作品陆续面世。如特蕾西?基德尔的《新机器的灵魂》(1981)(获美国图书奖和普利策奖);梅勒的《刽子手之歌》(1980)(获当年美国的最佳小说奖);琼?迪迪恩的《白色影集》(1979)、《萨尔瓦多》(1983)和《迈阿密》(1987);亨特?汤普森的《捕猎大鲨鱼》(1979)、《注定消亡的歌曲》(1990);汤姆?沃尔夫的《在我们的时代》(1980)和《从包豪斯建筑学派到我们的房屋》(1981);调查记者乔?麦金尼斯的《走向极端》(1980)、《致命的幻觉》(1983)、《迷信》(1989)及《残酷的怀疑》(1991);温加尔?桑福德的《新鲜血液》《美国新移民》(1995);乔纳森?哈尔的《漫长的诉讼》(1995);阿德里安?勒布朗的《随机家庭》(2003)等。而越来越多优秀的特稿写作也成为文学新闻向媒体渗透的一种表征。
在整个文学新闻发展史上,从杂文、随笔到特写、从游记到报告文学、从非虚构的短故事、非虚构小说到叙事新闻、特稿,文学新闻报道的形式一直应合时代的脚印发生着奇妙而混合的变幻。这当中或许没有时间段上严格的区分,但“真实”的内核却在历史的沉淀中经久地保存下来。一个在二十几年前被新闻界视为“杂交品”的新名词,现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被誉为全美最好的新闻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在杂志研究方向开设了文学新闻课程,美国半数以上的大学新闻专业课程中设置有文学新闻学,一些英语专业也有开设以“创造性非虚构小说”命名的文学新闻学课程。美国一流的杂志如《纽约客》《哈泼斯》《名利场》《绅士》《大西洋月刊》等还在刊登创造性非虚构作品。报纸方面也越来越多以特写形式、新闻或专栏版来发表一些文学新闻作品。它为我们的新闻实践丰富与发展提供了另一种镜鉴:即不同于客观报道中记者的冷静“旁观”的立场,以一种深度的、透视的“主体视角”去洞察事实与真相,以自己对事实的详尽把握,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构建一种对事件、主题、作用的独特经验并传递给读者。
范文四:中国文学发展史
基本资料
中国文学发展史
作者: 刘大杰著
出版社:
出版年: 2007.8
页数:
定价: 62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世中国文学通史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上起殷商,下迄清朝,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书??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上卷
第一章 殷商社会与巫术文学
一 卜辞中的古代社会与原始文学的状况
二 《周易》与巫术文学
第二章 周诗发展的趋势
一《诗经》时代的社会形态
二 《诗经》与乐舞的关系
三 宗教诗的产生
四 宗教诗的演进
五 社会诗的产生
六 抒情诗
七 馀论
第三章 诗的衰落与散文的勃兴
一 散文兴起的原因
二 历史散文
三 哲理散文
第四章 南方的新兴文学
一 《楚辞》的产生及其特质
二 《九歌》
三 屈原及其作品
四 宋玉
第五章 秦代文学
一 秦民族文学的发展及其特性
二 荀子的赋
三 李斯的铭
第六章 汉赋的发展及其流变
一 汉赋兴盛的原因
二 汉赋的特质
三 汉赋发展的趋势
四 汉赋的演变
第七章 汉代的诗歌
一 绪论
二 乐府中的民歌
三 五言诗的成长
四 古诗十九首
五 叙事诗
第八章 魏晋时代的文学思潮
一 魏晋文学的社会环境
二 文学理论的建设
三 魏晋文学的浪漫性
四 魏晋的神怪小说
第九章 魏晋诗人
一 建安诗人
二 正始到永嘉
三 田园诗人陶渊明
第十章 南北朝与隋代的文学趋势
一 唯美文学的兴起
二 新诗体的制作
三 山水文学与色情文学
四 文学批评
五 小说
第十一章 南北朝与隋代的民歌及诗人
上篇 南北朝与隋代的民歌
一 南方的民歌
二 北方的民歌
下篇 南北朝与隋代的诗人
三 南朝的诗人
四 北方的诗人
五 隋代的诗人
第十二章 唐代文学的新发展
一 绪说
二 唐诗兴盛的原因
三 古文运动
四 短篇小说的进展
五 唐代的变文
第十三章 初唐的诗坛
一 宫体诗的馀波
二 王绩与王梵志
三 上官仪与四杰
四 沈宋与文章四友
第十四章 浪漫诗的产生与全盛
一 绪说
二 陈子昂与吴中四士
三 王孟诗派
四 岑高诗派
五 浪漫派的代表诗人李白
第十五章 社会诗的兴衰与唯美诗的复活一 ...
二 杜甫的生平思想及其作品
三 杜诗的影响与张籍
四 元白的文学思想与作品
五 孟韩的诗风
六 唯美诗的复活与唐诗的结束
下卷
第十六章 晚唐五代的词
一 词的起源与成长
二 晚唐的代表词人温庭筠
三 民间的词
四 五代词的发展与“花间”词人
五 南唐词人
第十七章 宋代的文学环境与文学思想
一 宋代的文学趋势与社会环境
二 宋代的古文运动
第十八章 北宋的词
一 宋词兴盛的原因
二 宋初的词坛
三 词风的转变与都会生活的反映
四 苏轼的出现与词风的再变
五 格律词派的形成
六 格律词派的代表周邦彦
七 女词人李清照
第十九章 南宋的词
一 时代的转变
二 朱敦儒及其他词人
三 辛弃疾及其他词人
四 古典词派的形成与极盛——由姜夔到张炎...
第二十章 宋代的诗
一 宋诗的特色与流变
二 由西昆到欧苏
三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四 南宋的代表诗人
五 江西诗派的反动
六 遗民诗
七 北国诗人元好问
第二十一章 宋代的小说与戏曲
上篇 宋代的小说
一 志怪传奇的文言小说
二 宋代白话小说的兴起
三 宋代的短篇小说
四 宋代的长篇小说
下篇 宋代的戏曲
一 中国戏曲的起源与演进
二 宋代的各种戏曲
第二十二章 元代的散曲
一 元代的新局势与新文学
二 散曲的产生与形体
三 词与散曲
四 元代前期的散曲作家
五 元代后期的散曲作家
第二十三章 元代的杂剧
一 杂剧的产生
二 杂剧的组织
三 杂剧兴盛的原因
四 元剧初期的王派作家
五 元剧初期的关派作家
六 杂剧的南移及其代表作家
第二十四章 明代的文学思想
一 正统文学的衰微
二 拟古主义的极盛
三 公安竟陵的新文学运动
四 晚明的小品文
第二十五章 明代的戏曲
一 南戏的源流与形式
二 元末明初的传奇
三 传奇的古典化
四 杂剧的衰落与短剧的产生
五 汤显祖与晚明的剧坛
第二十六章 明代的小说
一 明代小说的特质
二 《三国演义》
三 《水浒传》
四 《西游记》与《西游补》
五 《金瓶梅》
六 才子佳人的恋爱小说
七 明代的短篇小说
第二十七章 明代的散曲与民歌
一 绪言
二 北方的散曲作家
三 南方的散曲作家
四 明代的民歌
第二十八章 清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二 晚明浪漫思潮的馀波
三 清代散文与桐城派运动
第二十九章 清代的诗歌与词曲
一 清代的诗
二 清代的词
三 清代的曲
第三十章 清代的小说
一 蒲松龄与《醒世姻缘传》
二 吴敬梓与《儒林外史》
三 曹雪芹与《红楼梦》
四 《镜花缘》及其它
五 平话小说
六 倡优小说
七 清末的小说
附:刘大杰先生和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
1
范文五: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一、先秦文学
1 、诗歌
A、诗经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2)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3)共305首,也称《诗三百》《诗》。
(4)内容:国风雅(大雅小雅)颂
(5)四言诗为主
(6)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
(7)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8)据说为孔子删定
B 、楚辞
(1)创造者:屈原(最主要的创作者)
(2)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3)最主要的代表诗人是屈原;
(4)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是《离骚》,所以楚辞也称“骚体”
(5)形式上主要是六言加“兮”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屈原外,楚辞的主要创作者还有宋玉。屈原宋玉合称为“屈宋”。
屈原:屈平。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散文
A 儒家:孔孟荀礼乐治国
(1)《论语》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内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体式:记言体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仁”。
(2)《孟子》
篇数:七篇 诸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