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足厥阴肝经循行图解
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八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 RmT老中医在线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RmT老中医在线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注肺。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语译】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肝经:从大趾背毫毛部开始(大敦),向上沿着足背内侧(行间、太冲),离内踝一寸(中封),上行小腿内侧(会三阴交;经蠡沟、中都、膝关),离内踝八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膝腘内侧(曲泉),沿着大腿内侧(阴包、足五里、阴廉),进入阴毛中,环绕 RmT老中医在线
部,至小腹(急脉;会冲门、府舍、曲骨、中极、关元),夹胃旁边,属于肝,络于胆(章门、期门);向上通过膈肌,分布胁肋部,沿气管之后,向上进入颃颡(喉头部),连接目系(眼球后的脉络联系),上行出于额部,与督脉交会于头顶。 RmT老中医在线
它的支脉:从“目系”下向颊里,环绕唇内。 RmT老中医在线
它的支脉:从肝分出,通过膈肌,向上流注于肺(接手太阴肺经)。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本经穴】 大敦(井)、行间(荥)、太冲(输、原)、中封(经)、蠡沟(络)、中都(郄)、膝关、曲泉(合)、阴包、足五里、阴廉、急脉、章门(脾募)、期门(肝募)。?RmT老中医在线
【交会穴】 三阴交、冲门、府舍(足太阴),曲骨、中极、关元(任脉)RmT老中医在线
【病候】 RmT老中医在线
《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頽疝(1),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RmT老中医在线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2),狐疝(3),遣溺、闭癃。 RmT老中医在线
【注释】 RmT老中医在线
(1)疝——与颓同,又写作“颜”。疝,为七疝之一,发病时阴囊肿痛下坠。RmT老中医在线
(2)飧泄——飧音孙。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叫飧泄。 RmT老中医在线
(3)狐疝——为七疝之一,其证为阴囊疝气时上时下,象狐之出入无常。张子和说:“狐疝,其状如瓦。卧则入少腹,行立则出少腹入囊中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 RmT老中医在线
【语译】 RmT老中医在线
本经有了异常变动就表现为下列的病症:腰痛得不好前俯后仰,男人可出现小肠疝气,妇女可出现小腹部肿胀,严重的则咽喉干,面灰尘,脱了血色。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络脉 RmT老中医在线
【循行】 RmT老中医在线
《灵枢·经脉》: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1)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经(2)上睾,结于茎(3)。 RmT老中医在线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RmT老中医在线
【注释】 RmT老中医在线
(1)去内踝——躁下《甲乙》《脉经》均有“上”字。 RmT老中医在线
(2)循经——原作循胫,据《甲乙》《脉经》改。 RmT老中医在线
(3)茎——指阴茎。 RmT老中医在线
(4)睾肿——《素问·缪刺》王注:“睾,阴丸也”。 RmT老中医在线
(5)长——《甲乙》《脉经》《太素》此下有“热”字。 RmT老中医在线
【语译】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络脉,名蠡沟。在离内踝上五寸处分出,走向足少阳经脉;其分支经过胫骨部,上行到睾丸部,结在阴茎处。 RmT老中医在线
其病症:气厥逆则睾丸肿胀,突发疝气。实证,见阳强不倒;虚证,见阴部暴痒。取足厥阴络穴治疗。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经别 RmT老中医在线
【循行】 RmT老中医在线
《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RmT老中医在线
【语译】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经筋 RmT老中医在线
【循行】 RmT老中医在线
《灵枢·经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趾)之上,上(1)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2)。 RmT老中医在线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 RmT老中医在线
【注释】 RmT老中医在线
(1)上——《甲乙》无。 RmT老中医在线
(2)筋——《甲乙》作经。 RmT老中医在线
【语译】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经之筋,起始于足大趾的上边,向上结于内踝前方,向上沿胫骨内侧,结于胫骨内髁之下,再向上沿大腿内侧,结于阴器部位而与诸筋相联络。 RmT老中医在线
足厥阴经筋发病,可见足大趾支撑不适,内踝前部疼痛,内辅骨处亦痛,大腿内侧疼痛转筋,前阴不能运用,若房劳过度,耗伤阴精则阴萎不举,伤于寒邪则阴器缩入,伤于热邪则阴器挺长不收。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RmT老中医在线
【老中医专稿·转载注明出处】
范文二:足厥阴肝经---循行及14腧穴的功效
肝经循行时间为晚上上1-3点,五行属木,五方在东,四季为春,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嗅为臊,肝主筋,在末为爪甲,在味为酸,其志为怒,其色苍(青),这是肝在五行同类的一些情况,临床里碰到这类情况都需要从中医的肝上来考虑和解决。
自古有肝肾同源之说,尤其是女性,因为肝主血,属阴,女性大部分生理功能,及情绪的变化和肝阴肝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内经称肝为将军之官,认为肝有指挥人体免疫系统,抵御病邪的功能,我们知道肝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解毒,当肝出现问题时,人容易疲劳,食欲低下,脸色萎黄,精神状态不振,焦躁或抑郁,缺乏控制力和决断力,免疫力低下。
肝经的主线自足大趾内侧趾甲边大敦开始,到腹前的期门穴止,共计14穴,另外几条支络很重要,一是络绕阴器,二是络乳头,三是络头顶及目,四是环绕唇内。主要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肝胆病症 ,眼病及其循行路线上的各种症状。
春天,是肝木生发之时,如果有人冬天没有养好肾经和肝阴,到了春天阳气生发,肝阴不足,就会导致肝火过旺(阴不能制阳),出现颠顶痛,眼红干涩,口苦,咳嗽(即所谓的肝咳,木旺侮肺金),食欲下降(木旺乘脾土)等症,如果冬天没有养到阳而受了寒,那现在就是肝木需要生发的时候生发不起来,这个人就容易春困,低烧,精神萎靡等症。
肝经的循行时间是晚上1-3点,所以常在1-3点醒,而且醒后又睡不着的朋友,一定要注意肝部的问题,经常熬夜,白天睡觉晚上干活的人,生肝病的可能性大。
脸黄的问题,按中医理论,脸色病态的黄可以因肝而起也可以因脾而起,因肝引起的色黄,是因为肝犯脾而致的黄,偏青黄,因脾病直接引起的黄,大多为土黄,不过这个不大好区别,主要还是通过其它症状来区别,比如因肝所致的脸色发黄,一般会兼有右胁胀闷或呕逆(这就是老感觉胃气往上冲出现一种想呕吐的症状),口苦等症,而因脾胃引起的脸色发黄,没有这种症状。
西医治疗某些肝病,若碰到有人同时脾肿大,就会把脾割掉,西医说不出理由,但中医能给出理由,就是脾实侮肝,土实反侮肝,西医只知道脾肿了治肝不好治,就把脾拿掉,但如果是中医来治,就知道,脾实可以泄其子泄其肺,另外母能令子虚,也就是强心脏,这样脾实的症状就能很快缓解。
大敦----井穴属木 男女阴部的病
大敦穴,在大拇趾靠第二趾这边的趾甲边0.1寸。是肝经的井穴,属木,是肝经的本穴,大敦穴常用于疝气,子宫下垂,阴部痛,男性精索缠绕等症,因为肝经是络阴器的,所以用肝经的本穴治疗这些症状调理效果非常好。小儿疝气,用大敦穴,大多一次见效,三次就能治愈,根本不用去医院动刀修修补补。
临床碰到男女阴部的病,第一个反应出来就要想到这个大敦穴,其次再是肾和肝的其它穴位。治疗疝气的时候,让小孩仰卧,脚部抬高,先把疝还纳回去,然后下针效果就非常好。针大敦、太冲时针尖向脚踝(补法)。
行间——荥穴属火 1-3点的失眠、胁部胀满痛症
行间穴在大拇趾、二趾接合处的赤白肉际处,木生火,所以行间也是肝经的子穴,当肝经有实症时,行间效果就非常好,另外有的人晚上1-3点间不能睡,也可以用行间,这是时间发的病,取荥穴来治,胁部胀满痛症,肝腹水,硬化,均属于实症,用行间也好用。
太冲穴——俞穴属土,原穴 开四关、气厥,眩晕,疝气,高血压,失眠,头顶痛
原穴即是脏腑元气出入的地方,也就是老家的意思,调理预防主治本脏的一些基本功效,肝藏血主疏泄,所以太冲穴也主血,合谷穴主气,这两个穴位合到一起使用,称为开四关。中医认为,合谷与太冲配合使用,为一阴一阳,一气一血,一上一下,统调人体一身之气血,调和人体一身之阴阳,可清利肝胆,行气活血,疏肝解郁,和胃降逆,开窍通关之功效。
太冲穴,还常用来治疗气厥,眩晕,疝气,行经时头痛,原发性高血压,失眠,头顶痛等。太冲斜刺透涌泉,可以清肝滋肾,静心安神,对于因肾阴不足引起的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效果非常好。
太冲可以作为解毒穴,有人误服毒药或食物中毒,针太冲效果非常好。用行间和太冲治疗些疾病,手法也很重要,比如用行间泄肝气,下针的时候针尖朝向脚趾,用太冲作为疏气行血,如高血压的时候也是针尖向脚趾,用太冲来治疗疝气这种虚症,就要针尖向脚踝方向刺。
很多女性经前痛,用太冲,一次即效。一般直刺针感好,斜刺不易找到针感。气血偏虚用补法,就是针尖向脚踝方向。(顺着肝经循行的方向为补)
中封穴——胸胁胀满、疝气
中封穴是肝经的经穴,属金,和脾经的商丘差一条筋。商丘,中封,解溪,丘墟,都在脚踝缝中,解溪是在正中,两条大筋的中间,从解溪往内侧跨一条筋就是中封,跨二条筋就是商丘。中封穴用得不多,偶尔会配合太冲,行间,中渚等治疗胸胁胀满,也配合大敦,太冲治疗疝气这种阴部疾病。
蠡沟——阳强和阴痒
蠡沟穴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三阴交往上再两寸就是蠡沟穴。蠡沟穴是肝经上的络穴,络胆经,所以蠡沟穴可以治疗肝胆引起的各种症状,不管虚症实症都有效果。蠡沟常用于阳强和阴痒这两个症状,阳强就是金枪不倒,用针刺蠡沟,强刺激产生麻酸胀感,以泄法效果非常好,几次就能正常。阴痒就属于阴血不足的虚症,得用补法来做。
中都穴——急症,痛症,消炎,女性生产后的恶露不尽
中都穴在蠡沟上两寸,是肝经的郄穴,主治急症,痛症,消炎,用得不多,女性生产后的恶露不尽,配合隐白使用,效果非常好。
膝关——膝关节疾病
膝关穴,讲胆经的时候讲到膝阳关,肝胆相照,胆经膝阳关穴,肝经膝关穴对称。膝关穴平阴陵泉,从阴陵泉往后一寸找穴,阴陵泉是胫骨内侧头的后下方,膝关是在腓骨头的后下方。膝关穴主要就是辅助治疗膝关节疾病,配合象阳陵泉,阴陵泉,膝眼,足三里,梁丘等。
曲泉——肝经上的虚症、阴痒
曲泉穴是肝经的合穴,属水,水生木,所以曲泉穴是肝经的母穴,肝经上所有的虚症可以用曲泉来治,就象阴痒,曲泉就也非常好用,配合肝经络穴蠡沟一起使用。取穴时屈膝,摸膝内侧,当活动小腿时,可以摸到一个关节头在动,这个会动的关节头与上面一块不动的骨头夹着的一个凹陷中取穴。
阴包穴——尿闭,尿潴留、遗尿等小便不利
在曲泉上4寸。通常应该在尿闭,尿潴留、遗尿等小便不利,一般配合关元,中极,肾俞,太溪使用。
足五里、阴廉、急脉——助孕、女性带下兼外阴瘙痒
阴包上面到腹股沟那里有三个穴位,足五里,阴廉及急脉。足五里穴在大腿内侧,气冲穴直下3寸,耻骨结节的下方,气冲穴是属于胃经,在曲骨外两寸的地方。
五里和阴廉穴都是作为助孕的常用穴位,足五里穴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治疗女性带下兼外阴瘙痒,用3寸针,针尖略向上斜刺用补法,进针2寸左右,缓慢捻针,使针感能达到阴部,留针25分钟左右。注意,若治疗3次无效者,需要作妇科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可能。
足五里上一寸为阴廉穴。阴廉穴使用跟足五里相似。阴廉再往上叫急脉,急脉穴在气冲穴外约0.5寸处,因为穴下面有动脉,所以用得不多,记住路线位置就可以了。
章门——统调五脏
章门穴在第11肋游离端取穴。简易取穴把手臂弯起来,手肘尖同腹部接触的地方就是章门穴,但这样范围太大,不准确,直接用手摸第11肋游离端,在其正下缘取穴。章门穴是八会穴中的脏会,同时又是脾脏的募穴,所以有刺激章门统调五脏之功。
期门穴——肝上的病
肝经最后一个穴位,找法是平巨阙穴,在第六七肋间找穴,从乳头直下定位,是肝的募穴,肝上的病可以取期门配肝俞使用来治疗,所有因肝病引起的病症,也均可以取期门穴来协助治疗。肋骨有十条是跟背部的胸椎相接的,只有第11和12肋只有从胸椎那背后伸过来,到胁下,所以11和12肋有游离端,分别有穴位章门和京门穴。
范文三:足厥阴肝经
第十二、足厥阴肝经
1.大敦 (井穴)(木)
作用:疏调肝肾,调理冲任,益气固脱,熄风宁神。
主治:昏厥,疝气,缩阴,阴肿痛,月经不调,崩漏,经闭,阴挺,小便失禁,癃闭,遗尿,淋证,癫狂,痫证,胸胁痛,少腹痛。 取法: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解剖:有趾背动、静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
刺灸法: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水泉,大顺。
作用:调理肝肾,行气活血,清热熄风。
主治:月经过多,痛经,闭经,带下,阴中痛,小便不利,淋证,遗尿,疝气,胸胁满痛,呃逆,咳嗽,洞泻,便秘,头胀痛,眩晕,目赤肿痛,青盲,中风先兆,癫痫,瘈瘲,失眠,口眼?斜,消渴膝肿,下肢内侧痛,足跗肿痛。
取法:在足背侧,当1/2趾间,指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在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静脉;为腓深神经的跖背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
刺灸法:斜刺0.5~0.8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头痛,目眩,失眠,目赤肿痛,咽痛嗌干,胸胁胀痛,腹胀,呃逆,黄疸,癃闭,遗尿,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中风先兆,膝股内侧痛,下肢痿痹,足跗肿。
取法:在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解剖:在拇长伸肌腱外缘,其下为骨间背侧肌;在足背静脉网,第一跖背侧动脉;布有腓深神经的跖背侧神经,深层为胫神经的足底内侧神经。
刺灸法:斜刺0.5~1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大冲。
作用:疏肝利胆,活血消肿,利尿通淋,固摄精关,通经活络。 主治:疝气,少腹痛,阴茎痛,遗精,小便不利,黄疸,胸腹胀痛,足痿厥冷。
取法: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解剖:在胫骨前肌腱的内侧;有足背静脉网,内踝前动脉;布有足背内侧皮神经的分支及隐神经。
刺灸法:直刺0.5~0.8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悬泉。
作用:疏泄肝胆,调经利湿。
主治: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疝气,小便不利,遗尿,睾丸卒痛,小腹胀痛,腰背拘急,不可仰俯,足胫酸痛。 取法: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后方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前支。
刺灸法:沿胫骨内侧缘,平刺0.5~0.8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交仪。
作用:疏肝理气,消肿止痛,调经通络。
主治:胁痛,腹胀,泄痢,疝气,少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恶露不尽,小腿痹痛。
取法: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解剖:后方有大隐静脉;布有隐神经分支,胫神经肌支。
刺灸法:平刺0.5~0.8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中郄,太阴。
302-7.膝关
作用:散寒除湿,消肿止痛,祛风舒筋,通关利节。
主治:膝膑肿痛,屈伸不利,寒湿走注,历节风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
取法: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解剖:在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部有胫后动脉;布有腓肠内侧皮神经分支,深层为胫神经。
刺灸法:直刺1~1.5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阳关。
303-8.曲泉 (合穴)(水)
作用:散寒除湿,活血止痛,舒筋活络。
主治:少腹痛,小便不利,遗尿,尿闭,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疝气,头痛,目眩,癫狂,膝膑肿痛,下肢痿痹。
取法: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解剖:在股骨内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缝匠肌后缘;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腘动、静脉;布有隐神经,闭孔神经,深向腘窝可及胫神经。
刺灸法:直刺1~1.5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作用:疏肝调经,清热利湿,固摄膀胱,活血通经。
主治: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尿,阳痿,遗精,腰骶引小腹痛。 取法: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解剖:在内收长肌中点,深层为内收短肌;有股动、静脉,旋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股前皮神经,闭孔神经浅、深支。
刺灸法:直刺1~2寸。艾柱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别名:阴胞。
作用: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主治:少腹胀痛,小便不通,遗尿,阴挺,阴痒,睾丸肿痛,嗜卧,四肢倦怠,颈部瘰疬。
取法: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趾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在耻骨结节下方,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有股内侧动脉浅支;布有闭孔神经浅支和深支。其内侧是股动脉,当股神经行走处。 刺灸法:直刺1~2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作用:疏肝调经,通经止痛。
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痒,少腹痛,不孕,股内侧痛,下肢挛急。
取法: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趾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解剖:在内收长肌起点上端,其下为内收短肌;有旋股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动、静脉的分支;布有股神经的内侧皮支,深层为闭孔神经的浅支和深支。
刺灸法:直刺1~2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作用: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主治:少腹痛,疝气,阴挺,阴茎痛,股内侧痛。
取法: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博动处,前正中线旁2.5寸。
解剖:有阴部外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地,外方有股静脉;布有骼腹股沟神经,深层为闭孔神经的分支。
刺灸法:避开股动脉,直刺0.5~0.8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羊矢。
作用:疏肝健脾,化积消滞。
主治:腹部胀痛,肠鸣,泄泻,呕吐,神疲肢倦,胸胁痛。黄疸,痞块,疳积,腰背痛不能转侧。
取法: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及腹横肌;有第十肋间动脉末支;布有第十、十一肋间神经;右侧当肝脏下缘,左侧当脾脏下缘。
刺灸法:直刺0.5~0.8寸。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长平,肋髎,胁髎,季肋,季胁,脾募,后章门,肘尖。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满疼痛,腹胀,呃逆,吞酸,呕吐,泄泻,饥不欲食,小便不利,遗尿,胸中饿,伤寒热入血室,乳痈,疟疾,咳嗽,奔豚。 取法: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解剖:在腹内、外斜肌膜中,有肋间肌;有第六肋间动、静脉;布有第六肋间神经。
刺灸法:斜刺或直刺0.5~0.8寸,针刺不可过深。艾柱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别名:
范文四:足厥阴肝经
大敦 [经穴]
【定位】:在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调肝肾,熄风宁神。 【主治】:①疝气。②遗尿。③崩漏,阴挺,经闭。④癫痫。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井穴
穴位名称: 行间 [经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二、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
【作用】:调理肝肾,清热熄风。
【主治】:①目赤肿痛,青盲。②失眠,癫痫。③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④小便不利,尿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荥穴
穴位名称: 太冲 [经穴]
【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太冲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②郁证,胁痛,腹胀,呃逆。③下肢痿痹,行路困难。④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⑤癫痫,小儿惊风。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输穴原穴
穴位名称: 中封 [经穴]
【定位】:在足背侧,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通经活络。
【主治】:①疝气,腹痛。②遗精。③小便不利。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经穴
穴位名称: 蠡沟 [经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作用】:疏泄肝胆,调经利湿。
【主治】:①外阴搔痒,阳强。②月经不调,带下。③小便不利,疝气,足肿疼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络穴
穴位名称: 中都 [经穴]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作用】:疏肝理气,消肿止痛,调经通络。 【主治】:①两胁痛,腹胀,腹痛,泄泻。②恶露不尽。③疝气。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郄穴
穴位名称: 膝关 [经穴]
【定位】:在足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阴陵泉后1寸, 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作用】:散寒除湿,通关利节。 【主治】:膝部肿痛,下肢痿痹,咽喉肿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穴位名称: 曲泉 [经穴]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股骨向上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凹陷处
【作用】:散寒除湿,舒筋活络。
【主治】:①小腹痛,小便不利。②遗精,阴挺,阴痒,外阴疼痛。③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④膝股内侧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合穴
穴位名称: 阴包 [经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踝上4寸,股内肌与缝匠
肌之间 【作用】:疏肝调经,清热利湿。 【主治】:①腰骶引小腹痛,小便不利,遗尿。②月经不调。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穴位名称: 足五里 [经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作用】:疏肝理气,清利下焦。
【主治】:①小腹胀痛,小便不利。②阴挺,睾丸肿痛。③瘰疬。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国际代码】:Zú wǔ lǐ(LR10)
穴位名称: 阴廉 [经穴]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穴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作用】:疏肝调经,通经止痛。
【主治】:①月经不调,带下。②小腹胀痛。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穴位名称: 急脉 [经穴]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穴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作用】:疏肝理气,通络止痛。
【主治】:①疝气,腹痛。②外阴肿痛,阴茎痛,阴挺,阴痒。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穴位名称: 章门 [经穴]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作用】:疏肝健脾,化积消滞。 【主治】:①腹胀,泄泻。②胁痛,痞块。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脾募穴;八会穴(脏会),足厥阴、少阳经交会穴 穴位名称: 期门 [经穴]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作用】: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①郁证。②胸肋胀痛。③腹胀,呃逆,吞酸。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肝募穴,足厥阴、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范文五: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简称肝经。十二经脉之一。该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 ,该经发生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概述: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肝经。
足厥阴肝经,流注时辰为清晨一至三点,即丑时。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足厥阴肝经循行线路图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循行部位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分支:
目系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
肝部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主要临床表现
腰痛不可以俯仰,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巅顶痛,咽干,眩晕,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病机分析
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
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本经主治
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腧穴
腧穴左右合28穴。其中一侧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穴在下肢部。首穴大敦,末穴期门。左右各14穴:
大敦 、行间 、太冲、中封、蠡沟 、中都、 膝关、曲泉 、阴包 、足五里 、阴廉、 急脉、 章门 、期门。
大敦:【定位】:在足(足母)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
【作用】:疏调肝肾,熄风宁神。
【主治】:① 疝气。② 遗尿。③ 崩漏,阴挺,经闭。④ 痫。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井穴。
太冲:【定位】:在足背,当第一、二蹠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
【主治】:① 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眼歪斜。② 郁证,胁痛,腹胀,呃逆。③ 下肢痿痹,行路困难。④ 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⑤ 癫痫,小儿惊风。
【归经】:足厥阴肝经穴
【类别】:输穴原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