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谈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1. 谈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1949年中国共产党推翻了腐败的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国民党被逼逃
到台湾岛,使中华民国在台湾有了苟延立足之地,从此海峡两岸分而治之。**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没能解放全中国,留下台湾岛让国民党僻居一偶。美国的干涉使中国大陆未能如愿统一中国,从此大陆台湾隔空交战,不共戴天的国共两党相互叫骂,大陆宣称一定要解放台湾,彻底消灭蒋匪,台湾的蒋家王朝誓言要反攻大陆收复失地,两岸处于敌对状态。
70年代,蒋经国执掌台湾之际,在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了中华民国的联合国地位,中华民
国逐渐退出国际舞台,反攻无望,蒋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中国共产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调整对台策略,提出了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实行两岸通商通航通邮的三通政策。这时两岸处于相对温和姿态,各说各话。两岸隔离二三十年,蒋经国等执政台湾的政
府逼于民意,开放党禁,走本土化道路,有条件地开放了台湾人赴大陆探亲访友,两岸开始了互动。 80年代未,随着两岸的经济交往,台商逐步登陆,台资企业开始在大陆日益增多。九十年代李登辉执政,大力扶植本土势力,**势力出现,两岸于1993年两会会谈开局,但李的戒急用忍的大陆政策和**本质,终使两岸关系难有突破,但两岸交往已成为势不可挡。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两岸关系出现了生机。台海两岸的海运和空运直航于12月15日启动,
“通邮”也水到渠成。至此,双方讨论了二十多年的“三通”已经基本实现,六十年来海上和空中都不能直通的历史最终结束。“三通”的实现,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海运、空运直航为两岸带来的结构性转变,代表两岸和解,不再走过去对立冲突的路线、用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总而言之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统一是福。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一
个中国原则不可动摇,两岸关系发展不可逆转,中国统一大势不可阻挡。
院系:外国语学院
班级:英本二班
姓名:彭鑫 张娜 杨菊 和芒芒
范文二:浅谈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发展趋势
浅谈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发展趋势
温婧 王雯雯 苏娜 吴雪娇 叶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摘要:海峡两岸政治关系的进展和周末包机的实施为两岸的旅游合作迎来了新契机。本文通过分析欧盟一体化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以及中国长三角地区旅游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可以预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将朝向深化政策支持、建立协调机构、推进制度化建设、建立市场规则以及推进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合作机制 区域旅游 政策支持 竞争合作
1引言
近几年来,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明显的、积极的变化,这是影响旅游合作机制的大的环境气候。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有可能实现重大的飞跃性的突破,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坚持一个中国、摒弃非主流政治因素的大前提下,我们可以参照欧盟内部各实体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机制以及中国大陆旅游区域合作的成功经验,通过分析旅游合作机制的普遍性特征,打开建立和巩固海峡两岸的旅游合作机制的思路。同时,由于政治是影响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可以从政策环境方面思考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的特殊性特点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2国家、城市之间的旅游合作机制发展情况
区域旅游合作不仅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区域旅游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的必要基础,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欧盟的一体化发展走在了世界其它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面,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尤其值得参考和借鉴。我国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区域旅游开展得最好的地区,对研究海峡两岸合作机制也有一定的启示。 2.1 欧盟旅游合作机制发展模式与政策目标
1
1993年成立的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欧盟各国带来了实际利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在欧盟决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欧盟开展了一系列加速旅游业发展的行动,“使欧洲人相互更加紧密”这一口号指引着欧盟旅游一体化的规范和完善,包括给与旅游业单独的财政预算,建立咨询和合作程序,设立发展基金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使得欧盟走上了多国家联动统一,合作共赢的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
欧盟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目标包括:首先是推动较不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因为通常不发达地区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景观资源,可以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带动地区服务业的发展。其次是促进欧盟国家经济趋同。旅游业已成为欧盟强势国家向弱势国家转移资金的特殊渠道。再次,改善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衡状况。欧盟旅游委员会要求成员国错开假期,鼓励淡季旅游,以解决旅游目的地季节性差异造成的环境压力、就业不足和投资效益不高等问题。
欧盟旅游业的发展采纳了包括区域政策和结构基金支持在内的诸多策略,正是这些策略的实施为欧盟旅游的一体化进程提供了保障。首先,欧洲的区域经济机构强大有力,它针对旅游业提出的相关政策方针及对策方案均能得以有效的贯彻与实施。2001年欧洲委员会就发觉欧洲旅游的竞争潜力问题,提出要进一步贯彻旅游的政策与方针并加强合作。其次,欧盟成立了旅游一体化专设机构——旅游咨询委员会,代表各成员国的利益,取得了区域内国家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第三,除了正式的区域机构设立以外,通过政治平台抑或行政手段的交涉,欧盟每年还举办“欧洲旅游论坛”,以期改善多方的合作关系。
欧盟是制度导向的典范,它以紧密的制度联合和较强的机制建设推进一体化进程。其旅游一体化也是一种依靠制度和机制维系的模式,欧洲议会、欧洲委员会、理事会之类的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我国长三角地区旅游合作机制发展模式与政策目标
近十几年来,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最快的增长点。在国内外旅游
2
业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之下,长三角区域的旅游业发展的势头特别显著。从地理概念上讲。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是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这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旅游方面,这一区域素有“旅游金三角”之称。
这一区域能有这样的殊荣就是各有关部门注重加强长三角地区的互相合作和社会共同繁荣,实现区域交通及区域资源共享逐步实现旅游一体化的结果。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合作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已经基本实现了由旅游点线合作向旅游区合作、由产品与市场的合作向设施环境配套建设和产业合作、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和社会参与的良性发展和互动模式。目前,长三角区域旅游标准一体化研究已经启动旅游标准一体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也已经建立江、浙、沪三地旅游政策法规的合作也不断加速区域旅游设施标准、旅游饭店服务标准以及旅游政策法规都将趋于统一这些措施从制度层面上将为区域旅游合作和一体化进程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同时在合作的前提下城市形象与品牌也日益差异化。
着眼于区域整体,长三角区域旅游实施的政策目标是:设立旅游发展高效、有序、良好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建立沪宁杭互动发展协调机构,如建立政府、旅游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旅游企业之间3个层次的联席会议制度。这样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科学有效的协调,加强区域旅游功能区规划的研究和实践:另一方面鼓励旅游企业冲破地域界限,加强多种形式的横向联合,发展跨市旅游经济实体,“强强联手”,实现更多的旅游“乘数效应”。目前,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合作正向着建立无障碍旅游区,构建长江三角洲旅游联合体和国际旅游圈的目标迈进。
2.3 旅游合作机制的普遍特征
欧盟的一体化发展走在了世界其它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前面,其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模式尤其值得参考和借鉴。而我国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区域旅游开展得最好的地区。从它们的成功经验可得出旅游合作机制的一些普遍性特征:旅游合作机制都是
3
在一定程度市场发育的基础上,以文化为纽带,以中小企业为主导通过制度导向、市场刺激,利用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如区域机构、旅游合作协调机制、旅游论坛等构建起来的。加强交流与合作,设立区域发展基金以实现区域平衡发展的目标,出台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政策环境
3.1 海峡两岸旅游二十年
1990年,台湾旅行业大陆访问团赴北京访问。1996年底,中国旅游协会成功地对台湾进行了访问,通过与台湾旅游、交通、航空、景区等业界同仁以及相关地市的有关人士广泛接触,加强了两岸旅游业界的沟通,深化了两岸旅游合作发展的共识,得到台湾社会的广泛认同。从1997年起,大陆赴台旅游交流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起来,每年都有十多个省区市的旅游协会应邀前往台湾进行交流访问。自1998年起,每年年初中国旅游协会联合台湾六大行业协会,分别在大陆一些旅游城市共同主办“海峡两岸旅行同业联谊会”。2001年实现的“厦门-金门”、“马尾-马祖”海上客运试点直航,已成为金门、马祖居民以及部分台湾本岛居民前来大陆旅游的便捷通道。2004年12月,福建省居民赴金门地区旅游正式启动;2005年5月20日,国家旅游局宣布了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基本原则。2006年4月,国家旅游局、公安部、国台办联合发布《大陆居民赴台湾地区旅游管理办法》。2006年8月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议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章程》,以进一步推进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工作为重要议题,努力开创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合作的新局面。2006年9月,“第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举行,提出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区,建立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构想,得到两岸四地旅游业界的一致认同。2006年10月台湾海峡两岸观光旅游协会在台北正式挂牌运作。2008年第九届海峡两岸旅行业联谊会在哈
4
尔滨隆重开幕,国家旅游局局长、中国旅游协会会长邵琪伟在开幕式上呼吁海峡两岸共同努力,构建“双向互动,管道畅通,机制健全,有序发展,相互扶持,合作共赢”的两岸新型旅游合作框架。
虽然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处于一种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但是迫于民众压力和大陆方面旅游合作的诚意,台湾当局正逐渐奉行接触性政策应对两岸正日益密切的旅游交流。然而台湾观光业过强的政治功能依然是两岸旅游交流的最大瓶颈。 3.2 海峡两岸旅游合作的政策环境
和平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核心思想。早在2005年4月,****就与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首次提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主张。2006年4月,**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时再度表示,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和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2007年10月召开的党十七大更是明确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这表明,和平发展已正式成为我们党指导今后大陆对台工作的核心思想。
而深化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和平发展的有效途径。经济上,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度是有效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两岸经济合作的深化和相互依存度的提高取决于两岸能否不断深化互利共赢的交流与合作。当前,经济交流与合作是两岸关系互动的主要方式,但受制于台湾岛内政治因素的干扰,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为了使两岸经济合作提升到更高的层次,从而为两岸的和平发展搭建更好的平台,十七大报告呼吁,“两岸同胞要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政治上,确保两岸政治关系的稳定是两岸和平发展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而政治关系的稳定则取决于双方能否通过政治对话和交流,缩小彼此间的分歧,在“一中”问题上形成基本共识。鉴于政治分歧是两岸深化交流合作的主要障碍,祖国大陆始终高度重视推动两岸间的政治对话。早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中央就提出
5
了两岸政治对话的问题。十五大报告和十六大报告又具体提出了两岸可以对话的议题和内容。为了表达祖国大陆对打开两岸政治僵局的诚意,十七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
近几年,台湾经济日渐低迷,期盼两岸合作的主流民意日渐强烈,台湾当局对两岸合作的态度也逐渐发生改变。同时,今年台湾政局的变动为两岸旅游合作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了决定性的条件。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的台湾经济有些像大陆改革开放后刚刚起步时的阶段,对资金需求较大。从台湾方面态度的发展过程中不难看出,从开始的不合作到后来在民意的要求下被动的合作,最终到现在台湾当局主动要求交流和沟通,加快相关法律政策的出台,台湾方面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积极合作的态度。由此可见,两岸在产业方面的合作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更加直接,大陆赴台投资将指日可待。具体到旅游合作方面,实现大陆赴台旅游只是两岸旅游合作的初级阶段。目前,两岸正在对实现“直接、双向、全面‘三通’”的合作机制进行着密切的交流和积极的协调,将来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推进“两岸旅游一体化”的构想,从而最终实现互利双赢的新格局。
4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巩固及其趋势分析
4.1 海峡两岸合作机制需要深化政策支持
就海峡两岸来说,区域内缺少一个类似于欧盟区域经济委员会职能的课统筹整体的经济机构,旅游经济各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仍然受到地方保护的干扰和阻碍。因此要实现海峡两岸的一体化,就应该努力为区域旅游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首先,两地政府领导不仅要亲自参加区域旅游协作会议, 而且要在自己的辖区内经常性地指导这一工作。其次,组织建设专门的区域旅游协调机制,确定两岸地区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战略。制定并不断完善两岸同意的旅游管理法规和旅游一体化的进程。最后应制定一整套海峡两岸旅游服务质量
6
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区域协调机构同意对旅游产品质量予以监督,真正把两岸旅游区域合作推向制度化、统一化、法理化的轨道上来。
4.2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海峡两岸旅游协调机构
基于两岸资源的互补性和地缘的相近性,旅游发展适宜一种竞合模式。即在竞争前提下的有机结合,其实质是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过程中的协作与协调。它的最终战略目标,是实现双赢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首先主导机制是由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旅游经济协商制度,解决区域合作以及城市发展共性问题。其次旅游行业协调组织是旅游系统内各行业部门根据自愿平等、互利互助的原则组成的合作与协调组织,是实行旅游行业系统自我规范、自我约束、内部协调、内部监督的最有效组织形式。它与政府旅游协调机构形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是区域旅游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形式。近期可以考虑有选择性地成立海峡两岸旅游行业协会,包括旅游饭店协会、旅游景区协会、旅行社协会、旅游交通运输协会、旅游人才与教育协会、旅游者协会、旅游研究学协会以及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基金会等。第三是企业、市场合作型机制,主要是采取联合、独立投资、参股、置换等方式建立跨地区旅游企业或建立虚拟联合体。
4.3 加强海峡两岸旅游城市旅游论坛制度化建设
设立论坛的各项组织,负责论坛的有序运行。可将论坛作为一种协作机制,每年按照不同的主题定期举办,由有关城市申办。同时,在论坛下考虑设立不同的联席机制。这一点,两岸工作已经陆续开展起来了,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使其规范化,见图1。
7
图1 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图
海
峡合
两作
岸机
旅制
游
区竞
协域区环争
商旅域境合
论游作基政
坛经金策机
济制
4.4 发挥比较优势,建立市场规则,引导有序的市场竞争
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准确分析区域旅游的比较优势,包括旅游资源、区位条件、旅游市场以及旅游产业的比较优势,避免资源的浪费。虽然福建和台湾旅游资源相似性比较大,但是由于自然原因以及历史发展的不同,在自然和文化方面仍然存在着差异性。若海峡两岸能够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并转化为竞争优势,必将迎来海峡两岸旅游发展的新高潮。有序的市场竞争是提高海峡两岸旅游发展水平的保证,优胜劣汰是旅游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海峡两岸旅游相似资源比较多,不可避免地存在雷同开发现象;为了争夺更多的客源,增加利润,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竞争也再所难免,若任其滋生将会对海峡旅游合作市场产生恶性冲击。因此,两岸政府部门有必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实行合理的合并、破产等制度,从而保持旅游市场的持久生命力。
4.5 保持和推进标准统一化趋势
8
(1)旅游一体化首先要求信息的一体化,然而在旅游信息一体化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信息沟通方面的原因,技术细则也存在难以落实的问题。同时由于海峡两岸缺乏统一的信息发布,企业因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把握市场的整体情况,导致旅游市场竞争不足和过度竞争并存的状况。
(2)由于旅游市场标准的不统一,旅游企业起跑线不同,导致旅游市场的无序竞争。如旅游交通费用,各收各的费;消费者投诉的处理,不同的标准都会导致不同的处理方式和结果。海峡两岸如果缺乏公平的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的企业竞争法则,旅游市场竞争无序的状况就难以改变。
(3)由于海峡两岸地区各地方之间缺乏统一的政策和制度,区域内各个地方政府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冲突和矛盾大量存在,导致经营旅游产业的“制度成本”始终居高不下。如果在区域旅游合作的过程中,一方面政府态度很积极,另一方面却由于行政管理的错位、缺位和越位造成合作进程的最大障碍,恐怕合作只是一种表面的呼应和形式上的衔接,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5海峡两岸旅游合作展望
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在**势力的阻绕下虽然困难重重, 然而两岸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 两岸之间史缘久、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神缘合、语缘通、俗缘同、商缘广的现实是任何人为因素都难以改变的。因此, 两岸民间旅游交流一直没有停止, 两岸旅游交流在大陆方面的诚意推动下, 台湾当局在限制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的政策上也逐步松动, 交流日益密切。
海峡两岸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均有很大成长空间, 两岸旅游业在相互作用、互补互惠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两岸旅游业的交流与合作大有可为, 两岸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将对两岸经济产生积极作用。开放大陆游客赴台湾观光,加强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建设和巩固,不仅可以振兴岛内的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 同时可以增加两岸人民的了解, 增进两岸人民的感情,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科学发展
9
和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Neil Ford, [2]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 2006 [3] 蔡秀玲,陈萍,海峡两岸直接“三通”与区域产业整合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4] 陈萍, 《浅议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6期。 [5] 《**强调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两岸关系》2008年第3期 [6] 马晓娟,《抓住机遇,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3 期 [7] 史延廷, 《全国对台旅游工作会议举行》, 《中国旅游报》2004年9月29日。 [8] 童碧莎, 《论现代台湾旅游业的发展》,中国期刊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9] 万先进、张班芳,《对制定我国旅游产业政策的基本构想》,理论月刊,2001年第10期 [10] 吴国清,《区域旅游城市化与城市旅游区域化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2008年第3期 [11] 郑耀星,《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新路》,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2期 [12] 张志辰,《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制度分析》,旅游学刊,2008年第1期 [13] 赵刚,《海峡两岸旅游交往回顾与展望》,《中国旅游报》2005年7月1日第011版。 10 [14] 曾志兰,海峡两岸旅游交流:进程、瓶颈与展望[J].亚太经济,2007,(2) Abstract: Cross-strait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the weekend cross-strait charter flights have brought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ourism coopera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EU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tourism cooperation as well as China's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success of the tourism experience, we can predict that cross-strait tourism cooperation mechanism will develop towards the direction of deepening policy support, establishing institutions to coordinate, promoting the building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establishing the rules of the market,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ation. Keywords: cooperation mechanism regional tourism support policy competition cooperation 11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之我见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而现在所产生的台湾问题还得从1895年日本通过侵华战争霸占了台湾说起。1895年日本通过侵华战争霸占了台湾,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同时也收复了台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归还中国。台湾问题的产生,既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也是美国军事干涉的结果。因而造成台湾迟迟不得回归~ 说起来,从国民党退居台湾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年代,中国与台湾一直都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只不过是回不回归的问题,而真正的谈到分裂、独立还得从台湾本土人上台后开始讲起。自从台湾民进党入主之后,台湾问题就变得日益焦灼化。但随着国民党得上台情况得到一定的改观。 但就我来看中国与台湾的关系还很难说,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中国和台湾的关系只会越来越近。马英九说过,台湾与中国的未来由台湾人民来决定。而台湾民众看待回不回归中国的关键在于:台湾回归大陆有没有什么经济实在的好处、大陆能不能给他一个安全的环境保护他, 现在我就就这两个问题预以阐述:很久以前台湾民众担心的就是大陆较低的GDP会不会拖他的后腿。现在看来可以肯定的是不会的,第一,大家可以从香港回归来看,回归十年的时刻,香港经济强劲增长,2006年新股上市的集资额更超越纽约,仅次于伦敦。十年前,国际社会曾忧虑香港前途。1995年,美国杂志曾刊登《香港已死》的文章,预言香港在回归后将日渐衰落,但2007年6月28日发行的《财富》杂志在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公开发表文章,坦诚当年的预言完全错误。十年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位不断稳固和提升。国际上给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持有人免签证待遇的国家和地区数目到2007年六月增加到134个......可以肯定的台湾如果回归中国经济绝对只会往好的方向走。 想起2009年,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依然给予台湾企业莫大的帮助,助他们战胜经济危机。据不完全统计,台湾经济2009年的快速恢复很大程度上是靠中国的拉动。可见中国是可以给台湾人民经济上以实在的好处。在不回归的时候,中国大陆都表现的如此,回归后更不用说了~因而当台湾人民感到对大陆的经济依赖越来越重时,而同时大陆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好处越来越大时,他们也会自然而然的开始希望与中国关系搞好。关系也会越走越近的~ 而谈到大陆能否给台湾一个安全发展的环境时,答案是肯定的。且看下面的几组数据吧~美《国防防务周刊》最新评估全球军事强国综合实力最新排名如下: 第一名:美国第二名:俄罗斯第三名:中国第四名:德国第五名:印度第六名:英国\日本第八名。材料二:法国前军官、亚洲军事顾问专家蒙希普拉蒙迪认为(在海外不断关于中国军事定位问题的争论中,他的看法获得比较好的认同):以综合实力全球前7名排名应该是:美国,俄罗斯、中国、法国、英国、日本和印度。截止201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世界排名第二,而且估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美国。由此可见,中国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能给台湾一个安全的环境~ 诚然,中国大陆能给台湾民众带来他们所希望的GDP,他们也会意识到与大陆关系走近、走好的重要性。对与大陆关系搞好的意向也会更加强烈。 但在我看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变数不仅要看民众的意向,在一定程度上还得看台湾的政治环境。的确如此,在某种程度上民众的思想还是受到政党的影响以及强迫性。这点明显可以从李登辉与民进党的上台看出,由于政策的**与舆论的政治宣传造成民众对与大陆关系密切的误导。由此可见,台湾的政治环境也影响着台湾与大陆关系。 就此我在此分析一下台湾的政治环境,现在是国民党当政,民进党为在野党。民进党连续输掉县市长选举和总统大选,几个大老基本上都隐居二线。以至于入党进近三年的蔡英文当选党主席,在前不久进行的台湾政治人物支持率调查中:蔡英文的支持率高居榜首。 参选副总统的苏贞昌的支持率也在不知不觉中一直攀升; 2012年的大选,蔡英文参选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民进党还是需要有一位重量级的大佬参加 。目前看来谢长廷是抱着这个希望重出江湖的; 国民党方面:失去政权长达8年,这次连胜2场。现在,马英九上任2个月,支持率从上台时候的60%下降到34%,他性格软弱,为了证明自己爱台湾以及弥补党派裂痕,任用了很多国民党的党外人士,引发党内的大佬们不满,国民党的支持者也大量倒戈;任用刘兆玄做行政院长,内阁的各个部长连连失误,有口误也有实际操作的差池,岛内民众的不满越来越大。 政治前途,民进党是把**写进党纲的,但是为了安抚岛内的不独民众,他们提出了以欧盟模式的两岸统一方向; 国民党主张一个中国,然而这个中国指的是ROC而不是PRC。尤其马英九更是其中的坚定拥护者,他的主张是两岸对等谈判,保证ROC的主权独立。在此前提下才可以开始两岸 的统一谈判,所以任内他的口号就是不统不独,走所谓的中庸路线,以达到满足各方的要求。实际上是和稀泥的办法,不可能长久的。 由此看来,台湾的政治环境还是很不明确。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上台,都会加强与大陆的联系。这一点从国民党、民进党与大陆的关系变化上可以看出,国民党况且不说,近几年来都有领导人来大陆。而发生变化的是民进党大佬陈菊来大陆,足见民进党对大陆关系的慢慢重视, 但要说根本上的改变还未达到。我现在所能谈的也仅仅只能是重视。 在我看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心理上还无法克服以及台湾政治的不明朗还无法回归中国~关系只会越来越好~然而随着政治的不确定化,回归还很难说。但可以肯定的台湾要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得靠中国,因而在我看来未来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处于上升状态中~ 认识未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名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干涉和**分子的有意挑唆,使台湾至今仍然和大陆处于既不统一,又不分裂的局面。台湾问题是目前中央政府最核心的问题,大陆政府要发展并壮大,必须解决好台湾问题。对于大陆政府来说,无论是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政治角度都必须把台湾统一。 中国现在的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在亚洲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不断的加大,这更增加了美国从经济上遏制中国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台湾问题成为了美国最后的一张底牌。反观中国大陆,由于要高速的发展经济,那么必然和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建立经贸往来。并要在世界范围内扩大影响,而在这个时候很多国家,特别是亲美国家,就会首先提出台湾问题,并以此要挟中国,中国政府往往为了这些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一个陈诺,而不得不牺牲很多利益,这也就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巨大软肋。所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必须解决好台湾问题。从维护国家统一的角度,由于近年,台湾加速了**的进程,国内要求解决台湾问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并且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论调也越来越高,近期的民意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大陆居民认为该武力收复台湾,几乎所有的民众认为应该尽早收复台湾。政府不可能忽视民众的呼声。大陆政府要维护自己的统治,是国内安定也 就必须处理好台湾问题。从政治角度来看,中国政府,要加强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必须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强硬的态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范围内树立威信。 台湾能否回归,决定权并不只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政府,更是要看当今世界的格局,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台湾问题的干涉。虽然目前的局势不太乐观,但我们要相信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随着中国大陆的发展,势必要打破这种格局。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陆还是要加强两岸之间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事。从目前台湾问题的走势来看,由于中国大陆的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台湾经济的萎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台湾必须要与大陆合作才有出路,另外,美国在东亚影响力由于中国的崛起大大减弱,美国也认识到必须和大陆政府搞好关系。大陆也是亚洲地区最大的市场,美国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世界的市场,美国就相对放松了台湾问题。这样有利于大陆对于台湾的控制,使中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砝码加中。国民党和亲民党这些台湾岛内的在野党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支持大陆的统一,在去年和今年,国民党和亲名党先后几次来大陆访问,并与共产党进行了多次接触。虽然其目的并非单纯的想维护国家统一,但是这是大陆政府对于台湾问题的又多了不轻的砝码。 总之,伴随着台湾新领导人的上任,海峡两岸的关系有 了进一步的发展,三通政策的推出,让相隔多年的两岸亲人能够重新相见;国民党、亲民党等访问大陆,使两岸关系更加明朗;两岸的交流频繁、联系的日益密切,使台湾人民对大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当然,在两岸关系不断好转的过程中,少数**思想严重的当权派和国际**势力不断阻挠,严重阻碍了中国的和平统一。随着2008年台湾入联公投的失败和陈水扁案的爆发,再到马英九的成功上任,有效地打击了台湾岛内的**势力。但西方国家的对台军售,特别是美国的对台军售,成为了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国两制在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香港在一国两制的前提下回归大陆,并且保持了经济的快速,香港成功的抵御了金融风暴,由于一国两制的贯彻,使香港政府依然能够保持其在亚洲的经济中心位置,在1999年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使一国两制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并且为世界其他国家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上提供了一个新的出路。可能有人会说香港和澳门问题能够用一国两制问题解决,那是因为香港和澳门同胞他们都深深的把自己作为中国人来看,他们的文化并没有和中国分开,所以统一以后并没有太多的问题,而台湾,由于台湾政府的**教育形成了文化上的隔阂,在这样的情况下实行一国两制的政策,也是形统而意不统。这个问题,有个台湾的李敖说得非常好,日本在台 湾有50年的统治,在这期间不断实行奴化和去中国化的教育,而当台湾收复以后,不到十年间这种影响就消失了。大陆和台湾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股子里面还是中国儿女的情怀,我相信,当台湾回归大陆以后,这种思想也就会很快一扫而空。一国两制可以在香港澳门实行,那么也可以在台湾施行。 展望未来,尽管受到各方面的阻挠与干涉,但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趋势不可逆转,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将逐步建立和完善。1.两岸经济合作将进一步提升;2.两岸文教交流将迈上新阶段;3.两岸政治性议题短期内难有突破;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错综复杂的两岸关系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一一解决的。但只要两岸同胞紧紧把握和平发展的主题,就能开创两岸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第27期第2期2007年4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dongInstituteofSocialismNo.2,2007SerialNo.27 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 冯颖红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广州510400) 摘 要:“统独”矛盾是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在祖国大陆反 对**的法律和政策主导下,两岸和平发展成为未来两岸关系的趋势。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关键词:海峡两岸;发展趋势;统独之争D618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07)02-0062-05 自从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两岸的统一问题一直牵动着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弦,成为中华民族近半个世纪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为之奋斗的目标。50多年来,随着海内外形势的变化,两岸经历了从军事上对抗、政治上对峙、人员彼此隔离走向了军事上停止对抗、政治上局部对话、文化交流和人员逐步往来的互动过程。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快推进,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实施了新形势下对台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分析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及其成因,并在这基础上预测和把握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对台工作的对策,是深化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研究,促进两岸最终走向统一的理论和实践需要。 系的公开理念,“统一”还是“独立”是两岸斗争的焦点。它已经替代了过去的所谓“法统之争”或“制度之争”,成为影响和制约当前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 (一)“统”还是“独”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当前,两岸的矛盾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有统一和独立的矛盾、制度差异的矛盾、两岸在国际生存空间的矛盾、两岸在经济、文化、人员交流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利益矛盾等等。其中,“统独”矛盾是主要矛盾,其他矛盾的存在虽然也很重要,甚至在历史上某个时期曾经是主要矛盾。但是,随着两岸形势的变化,“统独之争”显得比什么时候都突出,成为目前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因素。 (二)“统一”还是“独立”成为两岸政策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两岸关系的发展因两岸当局的政策变化而变化,而两岸的政策则取决于两岸对台海关系的定位。大陆顺应民众的呼声和愿望,以坚持一个中国,促进祖国统一,反对分裂为原则,主导着两岸关系的发展。如颁布实施了《反分裂国家法》,制定了一系列鼓励两岸“三通”、“四流”,鼓励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求学、发展的政策等等。与之相反,台 一、“统独之争”是当前两岸关系 的主要矛盾 台湾自从李登辉执政后,特别是民进党陈水扁上台执政后,“**”成为台湾当局处理两岸关 收稿日期:2007-03-12 作者简介:冯颖红,女,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教学二部副主任、副教授。 第2期冯颖红: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63 湾当局则抛弃“一个中国”原则,不承认“九二共识”,以“法理**”为原则。台湾当局继所谓“戒急用忍”两岸政策后,提出了“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锁岛政策”,极力阻碍两岸人员的正常往来,在国际上拓展所谓的生存空间,制造“两个中国”的事实,使两岸的交流交往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制约。由于大陆的政策是维护广大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的,因而得到了两岸人民的普遍认同和赞赏,两岸也在大陆政策的主导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台湾当局是从一党之利出发,逆历史之潮流,其极具“**”倾向的政策是难以深得人心的,也难以主导两岸关系的走向的。 (三)支持“独立”还是反对“独立”成为决定两岸政治结构变化的核心因素 “**”与“反**”成为两岸政治力量发生变化的核心因素。过去,两岸政治结构是一种以两岸官方对立为主体的二元结构,是大陆与台湾的两边关系。自从陈水扁当局抛出“**”理念,特别是国、亲、新三党泛蓝政治阵营领导人相在2005年, 继访问大陆后,两岸政治结构出现新的变化,由过去的两岸两方(台湾与大陆)关系转化为两岸三方关系,即大陆与岛内泛蓝阵营、泛绿阵营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互关系也出现新的调整。 由于两岸三方在台湾政治定位与台湾前途、一个中国原则或“九二共识”、台海和平与安全、两岸关系与两岸经贸发展等重大问题上的立场、主张、政策的异同,出现了大陆与泛蓝阵营在“求同存异”原则下实现了从对抗转为战略性合作的局面,结成了反“**”的政治联盟,其共同目标是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与主张甚至推动“台湾独立”的泛绿阵营形成一种对抗关系,制衡泛绿阵营的独立激进行动。大陆与泛蓝阵营成为维持台海稳定与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联合力量。 (四)支持“统一”还是支持“独立”成为当前海外华侨华人对两岸的主要价值取向 由于历史原因,海外华侨华人对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华民国有着深厚的感情,虽然中华民国从法理上和事实上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但是中华民国情结仍然存于传统侨社中。因此,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海外华侨在对待两岸的问题上,存在着国家认同上的差异,即存 在着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或者认同“中华民国”的差别。但随着台湾当局在对待两岸统一问题上的变化,特别是陈水扁政府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与以祖国统一为理念的“中华民国”大相径庭。海外华侨社会以拥护“中华民国”还是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界线逐步模糊。因为希望统一,华人逐步改变对大陆的看法,关系由疏变亲,由远变近;因为反对分裂,华人渐渐唾弃“**”政府,关系由亲变疏,由近变远。支持“统一”还是支持“**”成为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划分不同派别的分水岭。华人社会的变化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变化的重要力量。 二、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陆因素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性因素大陆因素包括中国大陆的外交、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以及对台方针政策等等,在当前两岸关系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中国大陆经过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经济、军事力量有了极大的增长,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方国家在台湾问题上与中国对抗的代价将越来越大。台湾推行“法理**”与开拓国际空间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大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一中一台”、反对“**”、反对一切分裂国家主权的行为,邓是两岸关系的主导因素。上个世纪80年代初,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为新时期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90年代中期,针对两岸当时的形势变化的特点,**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极大地推动了两岸的发展;新世纪,针对“**”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日渐猖獗,**提出了四点指导意见,与《反分裂国家法》构成了新世纪新阶段大陆处理两岸关系的新思路。这对于遏制 64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 **,反对分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2005年相继邀请了台湾在野的泛蓝政党国民党、亲民党、新党领导人到大陆访问,开启了50多年来第一次两岸政党之间的交流,并结成了反独联盟。对于岛内的**起了牵制的作用。 在两岸经济关系和人员往来的政策主张上,大陆顺应两岸民众的要求,采取了积极的、鼓励的、开放式的具体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特别是在2005年来,大陆主动推出并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重要措施:进一步扩大了台湾水果准入品种、对15种水果实施进口零关税措施;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进一步简化了台湾居民出入境和居留手续;恢复了对台渔工劳务合作业务;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就读的台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设立了台湾学生奖(助)学金;方便台湾同胞在大陆就业;专门为大陆台资企业安排了开发性贷款;优选大陆同胞赠送给台湾同胞的一对大熊猫等等,这些措施让台湾同胞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由于大陆制定了一系列的反独促统的法律和方针政策,有力地打击了“**”的猖獗,团结了岛内反独力量,壮大了反分裂、促统一的声势,使两岸朝着有利于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二)台湾岛内政局变化是影响两岸关系的重要因素 台湾岛内的各种政治力量和民心向背是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台湾岛内,由于在两岸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存在差异,台湾社会的政治力量客观上被划分为泛蓝和泛绿两大阵营。认同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主张开放两岸交流交往的泛蓝阵营和民众支持者,与不认同一个中国、搞“法理**”、阻碍两岸“三通”的泛绿阵营及其支持者,形成了两股互相抗衡的势力。 1.执政的民进党是泛绿阵营的总代表,是“法理**”的前台推动力量,也是两岸发展的主要阻力。经过执政六年多时间的运作,陈水扁逐渐完成了“中华民国台湾化”的理论建构。由于民进党旨在**,因此其处理两岸事务的态度也是消极的。在“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两岸经贸政策新思维下,更强调“有效管理”,而不是“积极开放”,即“做不好有效管理,宁可不开放”。 因素 很显然,陈水扁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施政作为,与经济全球化以及两岸经贸关系密切化的发展趋势相违背,与工商界的期待相违背,与台湾全体人民的利益相违背,完全是一党政治价值凌驾于台湾经济发展与全民利益的错误政策选择,只是满足了陈水扁维护自己权力或“不跛脚”的私欲,却扼杀了台湾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希望,牺牲了台湾经济发展的新机遇、新机会,让台湾经济发展更加孤立化与边缘化,加上民进党腐败案件不断被揭发,大大地降低了其执政威信,失去民心是其必然的结局。 2.泛蓝阵营是台湾岛内反制“**”,主张两岸开放交流的重要力量 以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为基本力量的泛蓝阵营,在两岸关系的发展问题上均承认一个中国,主张以“九二共识”为准则处理两岸的事务。因此在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与人员往来等方面与泛绿阵营有着明显的差别。 泛蓝阵营对于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在强调台湾优先与保障经济利益的同时,主张采取较为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主张两岸直航或开放“三通”,主张借助大陆市场发展壮大台湾经济。连、宋访问大陆之后,泛蓝阵营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作为重要工作,强调“双赢”,强调“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推动建立两岸经济论坛等。这种思维与政策主张,有助于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也有助于台湾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由于泛蓝阵营顺应了民众的呼声,主张大力发展两岸交流交往,因而能赢得多数台湾民众的拥护,也使执政的民进党分裂国家的步伐受到来自岛内反对力量的牵制。 (三)美国是影响两岸关系走向的重要的外部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但处理两岸关系问题无法回避国际因素,尤其是美国因素。如果说执政的民进党是岛内阻碍两岸关系发展的力量,那么美国政府则是来自外部的力量,这两股力量形成的合力挑战着台海现状,威胁着台海局势的稳定。 在两岸问题上,美国既不希望台湾独立引起台海战争,但也不希望两岸统一,让美国失去遏制中国的最大筹码。只有台湾问题的存在,美国才会 第2期冯颖红: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65 不断向两岸勒索,取得巨大利益。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都是基于这一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因此,美国对“**”的制约是有限的,美国不会反对台湾实质性的独立,反对的是那些具有高度象征性的、宣示性的、同时又对大陆具有极大的刺激性的“**”举措。因此在制约“**”时,美国不会完全按照中国的意愿行事,而更多地根据自己的利益考虑独立地处理台湾问题,美国始终是影响两岸统一的一大因素。 总之,大陆、台湾、美国是构成影响两岸互动的三大重要因素。这三大因素的政策改变直接影响着两岸的互动发展。在这三方关系中,大陆是强极,是主导一方,台湾是弱极,但背后有美国支持,美国则在大陆与台湾两极中伸缩,只要其利益需要,就有可能今天是朋友,明天是敌人,实际是坐收渔人之利的一方。 弃“**”追求,台海和平就无法真正实现,始终存在冲突与战争的风险。 对美国而言,台湾独立也许是最优选择,但由于支持“**”的风险太大,美国只能退而求其次,维持两岸“不统不独”的局面,这样美国付出的代价最小,而收益最大。 总之,“不统不独”是各方面都可以接受的格局,在陈水扁执政的未来一年内,这种局面将继续存在。2008年后,如果承认“九二共识”的泛蓝阵营的政党上台执政,统独矛盾必将淡化,即使存在“法统之争”和“制度之争”的矛盾,但这两种矛盾不会激化,两岸仍然继续保持“不统不独”现状格局。 (二)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岛内民众关注的焦点,两岸的经济关系将从交流向合作方向发展 由于民进党要走脱离中国的**发展道路,因此必然在经济上不能过多依靠大陆,也就是经济发展不能受制于大陆,这是民进党当局采取的基本战略。于是台湾当局千方百计地限制台商对大陆投资,不开放两岸直航,对大陆产品与资本进入岛内也进行限制,认为只有这样台湾在经济上才有可能不会受制于大陆,就可以为台湾独立创造物质条件。因此,长期以来两岸的经济互动只是限于民间的单向的交流层面,缺乏深层次的双向的合作。 随着民进党人为地割裂两岸的交流交往,在经济上对抗大陆,造成了经济发展受限,岛内的企业生存与发展困难重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民众就业困难,收入增长放慢甚至下降,社会财富分配差距急剧扩大,希望与大陆进行深度合作的意愿必将越来越强烈。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大陆是一个正在上升的新的世界经济大国,是台湾经济发展不可回避的市场,是台商对外投资与发展的首要选择。台湾经济发展离不开大陆腹地支撑。在这一强大潮流的推动下,两岸的交流必将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即由现在的农业领域合作向工业、第三产业领域的合作方向发展;由现在的民间的合作向官方或半官方合作发展。 (三)随着岛内政权斗争的日趋激烈,不可预测因素增多,两岸关系的发展充满着变数 大陆未来的对台政策基调已定,即在政治上 三、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 综观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及其影响因素,可以预见,未来两岸关系将朝着和平发展的总趋势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两岸“不统不独”的现状将继续维持就现实层面而言,两岸短期内统一难,独立更难,两岸只能在统一与独立的两极之间寻找支撑点,这就是涉及自身利益的两岸各方尽可能地维持台海“不统不独”的现状,寻求更多的共同利益,以缓和两岸关系。但是,由于涉及两岸关系中的各方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不同,统一与独立的矛盾依然是未来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对中国大陆来说,统一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目标,但现阶段和平统一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而“**”势力又急于改变台海现状,谋求实现台湾“法理独立”。这样,制止“**”、维持台海现状就成为当前对台政策的当务之急。因此,大陆过去一直主张“和平统一”,现在更强调“和平发展”。 对台湾当局而言,民进党执政后,也高举“两岸和平”大旗。但陈水扁“和平”主张背后的政治目的是实现“和平独立”。因此,民进党与陈水扁的“和平”主张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陈水扁若不放 66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 将会坚守“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的政策底线,根据《反分裂国家法》的精神,持续对民进党政府施压,以迫使台湾接受一个中国原則和“九二共识”,上桌谈判;在经贸方面,将继续扩大交流、推动“三通”。至于美国方面,它不愿意两岸片面改变现状,使两岸关系紧张程度升高,它要的是一个低度紧张的两岸关系,可以从中渔利。因此,美国的政策基调也已定。变数最大的是台湾岛内,随着岛内政权斗争的日趋激烈,各大政治力量的较量结果难以预测。虽然在总体上可以判断和平发展是未来两岸关系的主题,但是台湾政局的不可预测性将会加剧两岸关系的不可测,两岸关系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增多。 出。这个现实,不管将来台湾谁执政,都不能不面对。因此,今后我们应该继续加大对台湾经济工作的力度,使现有的两岸经贸关系对政治关系的正面影响得到继续有效的发挥。 要建立两岸统一市场,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两岸经济上的统一是最终实现政治统一的前提。因为实现经济一体化,可使台湾的经济与大陆的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真正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融合关系。 要把争取民心的工作寓于经济工作中。一直以来我们的对台经济工作都具有不可否认的政治意义,如国共两党成功举办的两岸经贸论坛,表面上是一个经济层面的工作,但是它带来的是促进两岸关系良性互动、拉近两岸人民心灵距离的政治效应。因此,今后无论是在哪个层面上的经济交流和合作,都应该以能否得到台湾民众认可、能否赢得台湾民众人心为依归。只有这样,经济工作才能真正达到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才能为两岸政治上最终走向统一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和环境氛围。 (三)把争取“泛蓝”的工作与争取“泛绿”的工作结合起来 目前,我们与国民党、亲民党和新党都建立了一定的沟通管道,也争取了绝大多数泛蓝支持者的认同。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重点考虑不失时机地引导争取泛绿民众。从数量上看,泛绿民众为数不少,是台湾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不是所有的泛绿支持者都支持**。今后我们要继续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对台政策,争取绝大多数的台湾民众,使之成为反独促统的重要力量。 (四)把2008年之前的工作与2008年后的工作结合起来 尽管两岸关系的变数很大,但是总的来看,未来一段时间是不会出现非常大的问题。因此要把短期工作与中长期的工作结合起来考虑。2008年是台湾的大选年,具体地说,就是把2008年之前的工作与2008年后的工作结合起来。 (责任编辑:陈伟群) 四、今后对台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两岸关系的现状,今后对台工作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从宏观上牢牢把握“一个中国”的原则方向,在微观上增强对台工作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深化两岸交流交往,有的放矢地化解两岸互动过程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增进互信及了解,确保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把对台工作与美国工作和海外华人工作结合起来 台湾问题既涉及战略问题,也有战术问题;既牵扯到岛内问题,也涉及两岸的、国际的许多问题。应该从国际战略的高度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把对美国工作和海外华侨华人工作纳入台湾工作的范围。 (二)把经济工作与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要继续发挥现有的两岸经贸关系对政治关系的正面影响。近年来台湾经济萎缩的原因固然与民间投资及外来直接投资停滞有关,但究其根源,与两岸关系紧张有关。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大陆对台资金、技术的需求相对下降,另一方面台湾对大陆的需求大幅上升。在这样的格局下,台湾当局难以有效阻挡两岸经贸的发展,更不可能切断,两岸经贸关系对两岸政治关系的正面影响更加突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谈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范文三: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之我见.doc
范文四:认识未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
范文五: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趋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