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开题报告(综述)模板
江 西 理 工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综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2010级(2014届)103班 学生 熊峰 题目:湖南宝山有色金属矿6300吨/日选厂初步设计
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现状
选矿厂设计是矿山建设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既为上级部门建设矿山提供决策的科学依据,也为矿山的投资,生产,社会效益和今后的改造,扩建起到决定作用,是保证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最快产品的关键。同时,它也是将科技新技术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的桥梁,国外在选矿领域中的科研新成果和生产中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都要通过选矿厂设计来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因此,选矿厂设计对于提高我国选矿科学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选矿厂设计是一极其复杂的设计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即设计涉及的专业众多,涉及的内容更复杂,工作量更大,规律性差,设计包括大量的数据计算,设计知识的应用和大量的图形处理,设计内容的每一部分彼此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影响,每一部分内容的设计过程相对确定,即选择--计算--绘图三大环节。并且设计的影响因素众多,标准化,规范化程度差等。
正由于选矿厂设计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且综合性较强的领域,近二十年来,国内外一直在选矿厂设计的相关领域进行着研究工作,其中计算机在选矿厂设计研究中的应用占有较大的比重,突出表现就是设计与绘图计算计化,采用计算机对设备进行比拟设计等。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目标:(1)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2)基本掌握选矿厂设计的内容、步骤和方法;(3)根据选矿厂日处理量进行破碎筛分、磨矿分级、选别流程和脱水流程的选择和计算、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选型和计算、选矿厂各车间的平断面图的绘制以及设计说明书的编写;(4)进一步培养撰写和使用各种参考资料(专业文献、设计手册、国家标准、技术定额等)能力及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较好地理解并贯彻我国矿山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有关规定,树立政治、经济和技术三者结合的设计观点。
所要绘制的图纸有:(1)破碎筛分数质量流程图;(2)磨浮流程数质量和矿浆流程图;(3)粗碎车间平断面图;(4)中细碎车间平断面图;(5)细筛车间平断面图;(6)主厂房平断面图;(7)脱水车间平断面图;(8)全厂的平面图。
方法和手段:长期以来,选矿厂设计一直是采用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从方案的指定到工艺流程的确定,工艺指标参数的计算,到数质量流程图,设备配置图等图纸的绘制,全部依靠手工完成,使得设计周期长,设计质量难以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就开展了在选矿厂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尽可能采用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设计工作,因此,在毕业设计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来进行选矿厂设计的人物使毕业生尽快地掌握此项技能,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论文)提纲及进度安排
(一)设计(论文)提纲
(1)工艺篇:包括概论、矿石可选性研究、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计算、主要设备的选择与
计算、矿仓及堆栈业务、药剂业务、检查检修工作组、生产过程的取样、检查及自动化、尾矿业务、安全防火措施、选矿厂生产过程的描述。
(2)建筑篇:厂区性质、生产车间对建筑物的要求、建筑物的结构。
(3)电器篇:电源及供电、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电机、电机的启动与管理、照明、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主要电能的指标。
(4)供水篇:水源、用水量、供水系统、高水位池容量、选厂用水总平衡表。
(5)经济篇:技术经济指标、折旧费的计算、各类人员及其工资的计算、产品成本的计算、选矿厂的盈利及还本期概算等。
(6)设计图纸一套:破碎数质量流程图、磨浮数质量流程图、矿浆流程图、破碎磨矿选别脱水车间设备配置图、选矿工艺建筑物联系图等。
(二)进度安排
各项具体工作进度安排如下:
(1)2014年3月22日至2014年4月15日,毕业设计:工艺方案和生产流程的确定、工艺参数计算以及主要设备的选型。
(2)2014年4月16日至2014年4月30日,毕业设计:主厂房及辅助生产车间平、断面布置。
(3)2014年5月1日至2014年5月10日,完成论文初稿一,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4)2014年5月11日至2014年5月20日,根据指导老师审阅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后,完成论文初稿二,提交指导老师审阅。
(5)2014年5月21日至2014年5月30日,根据指导老师审阅意见进行论文修改后,完成论文初稿三,提交指导老师审阅;修改并定稿,按要求装订成册、装袋上交指导老师,并提交论文电子文档。
主要参考文献
(1)《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指导书》,江西理工大学矿物加工教研室。
(2)《选矿设计手册》编委会,选矿设计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3)周龙廷,选矿厂设计[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段希祥,碎矿与磨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
(5)孙玉波,重力选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6)胡为柏,浮选[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7)王常任,磁电选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8)庞学诗,选矿厂辅助设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9。
(9)江西理工大学有关毕业设计的相关文件及规定。
(10)现厂有关资料。
指导老师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
注:本表可自主延伸
范文二:综述报告模板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创新实践(I)报告
(此为模板,请根据具体情况在下表进行修改或删除,目录
可以刷新,但字体应保持不变)
题目:
学生姓名: 甲乙丙
学号: 160710510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专业: 工程
模具技术/塑料成型/金属材料/高专业方向: 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提交日期: 2012年5月15日
确认书
我确信,我独立撰写了本报告。除明确标注出的引用出处之外,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都是我自行独立完成。如有不实,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本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任务分析 .............................................................................. 1
1、目的 .................................................................................. 1
2、文献检索方法 .................................................................. 1
3、文献的选取 ...................................................................... 1
二、文献分析 .............................................................................. 2
1、重点文献1分析 .............................................................. 2
2、重点文献2分析 .............................................................. 2
X、其他文献综述 ................................................................. 2
三、自己的观点 .......................................................................... 2
四、参考文献 .............................................................................. 3
一、任务分析
1、目的
说明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做这个综述的目的是什么,对什么人什么事有什么意义。
2、文献检索方法
说明检索了哪些数据库(例如万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Elsevier、Springer、ASME、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哪些网上资源(如百度、Google、专业网站论坛等),应用哪些关键字和关键词,如何调整检索策略,得到了哪些结果。
所有的检索必须是可重复的,即别人根据你的表述,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
3、文献的选取
检索出的文献可能是五花八门,但必须要挑选出与给定题目相关的,请在这里陈述如何选取和舍弃检索的文献。
二、文献分析
1、重点文献1分析
该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应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新结果,这些结果有何价值,有何局限性。
2、重点文献2分析
该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应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新结果,这些结果有何价值,有何局限性。 ……
X、其他文献综述
对相关度稍远的文献一并综述,提炼出观点,归纳出方法,归纳出结果。
三、自己的观点
针对上述文献,归纳总结出在该领域已经对什么研究比较成熟,什么是尚未成熟但已经研究热点,这些研究中有什么有价值的新内容值得研究,提出可以参考的研究方法。也可以指出什么是不值得研究的。
四、参考文献
必须按照下面的标准规范格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注意所有文献文中必须出现引用标记。
[1] Chen S C, Jong W R, Chang J A. Dynamic mold 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induction heating and its effects on the surface appearance of weld line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1(2): 1174-1180.
[2] 王桂龙, 赵国群, 李辉平, 等. 变模温注塑热响应模拟与模具结构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 45(6): 216-221.
[3] Bird R B, Stewart W E, Lightfoot E N. Transport phenomena[M]. New York: Wiley, 2001
范文三:综述报告模板.doc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创新实践(I)报告
(此为模板,请根据具体情况在下表进行修改或删除,目录
可以刷新,但字体应保持不变)
题目:
学生姓名: 甲乙丙
学号: 160710510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专业:
工程
模具技术/塑料成型/金属材料/高专业方向:
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提交日期: 2012年5月15日
确认书
我确信~我独立撰写了本报告。除明确标注出的引用出处之外~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都是我自行独立完成。如有不实~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本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任务分析 ........................................................................... 1
1、目的 ................................................................................ 1
2、文献检索方法 ................................................................ 1
3、文献的选取 .................................................................... 1 二、文献分析 ........................................................................... 2
1、重点文献1分析 ............................................................ 2
2、重点文献2分析 ............................................................ 2
X、其他文献综述 ............................................................... 2 三、自己的观点 ....................................................................... 2 四、参考文献 ........................................................................... 3
一、任务分析
1、目的
说明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做这个综述的目的是什么~对什么人什么事有什么意义。
2、文献检索方法
说明检索了哪些数据库,例如万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Elsevier、Springer、ASME、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哪些网上资源,如百度、Google、专业网站论坛等,~应用哪些关键字和关键词~如何调整检索策略~得到了哪些结果。
所有的检索必须是可重复的~即别人根据你的表述~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
3、文献的选取
检索出的文献可能是五花八门~但必须要挑选出与给定题目相关的~请在这里陈述如何选取和舍弃检索的文献。
?1?
二、文献分析
1、重点文献1分析
该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应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新结果~这些结果有何价值~有何局限性。
2、重点文献2分析
该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应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新结果~这些结果有何价值~有何局限性。
……
X、其他文献综述
对相关度稍远的文献一并综述~提炼出观点,归纳出方法,归纳出结果。
三、自己的观点
针对上述文献~归纳总结出在该领域已经对什么研究比较成熟~什么是尚未成熟但已经研究热点~这些研究中有什么有价值的新内容值得研究~提出可以参考的研究方法。也可以指出什么是不值得研究的。
?2?
四、参考文献
必须按照下面的标准规范格式列出所有的参考文献。请
注意所有文献文中必须出现引用标记。
[1] Chen S C, Jong W R, Chang J A. Dynamic mold surface
temperature control using induction heating and its effects on
the surface appearance of weld line [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6, 101(2): 1174-1180.
[2] 王桂龙, 赵国群, 李辉平, 等. 变模温注塑热响应模拟与
模具结构优化[J]. 机械工程学报. 2009, 45(6): 216-221.
[3] Bird R B, Stewart W E, Lightfoot E N. Transport
phenomena[M]. New York: Wiley, 2001
?3?
范文四:综述报告格式模板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报告 随着机器人应用领域日益扩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水下、高空及危险的作业
环境中, 迫切希望能给机器人末端赋予一个类似人手的通用夹持器,以便在危险、复杂及非结
构化的环境中,适应抓取任意形状的物体,完成各种复杂细微操作任务的要求,机器人多指灵
巧手正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出的[1] 。 2 国外多指手发展历史及研究成果 目前,国内和国外都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多指灵巧手被制造出来。国外多指手的研究
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早期灵巧手有: 日本“电子技术实验室”的okada
灵巧手[2]。 如图1 所示,该手有3个手指, 一个手掌, 拇指有3个自由度, 另两个手指各
有4个自由度。各自由度都由电机驱动,并由钢丝和滑轮完成运动和动力的传递。这种手的灵
巧性比较好, 但由于拇指只有3个自由度, 还不是最灵巧的手。另外, 在结构上, 各个手指
细长而单薄, 难以实现较大的抓取力和操作力[3]。 图1 okada 灵巧手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stanford/jpl手,也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多指灵巧手。如图
2 所示,这种手没有手掌,共有3个手指,每根手指有3个关节,拇指相对另两个手指而立。
手指内采用的也是腱、滑轮传动方法。这种手的自由度较少,易于设计、制造和控制,所以,
目前对这种手的研究比较多,也出现了许多与其相类似的手。国内北航研制的多指灵巧手就
是一种仿jpl手[5,6],也有3个手指,每指3个关节,外表结构也极其相似。国防科大研制
的多[4] 指手的模型[7],也是一种仿jpl的手。这种手由于每个手指的自由度只有3个,在抓取
物体时,抓取点(指尖位置)一旦确定后,其抓取姿态就唯一确定。因此,实际上手指没有
冗余关节,也就没有抓取的柔性,无法像人手一样进行灵巧的抓取和操作[5]。 图2 stanford/jpl 灵巧手 图3 utah/mit 灵巧手 198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犹他大学联合研制了 utah/mit灵巧手[8,9] 。如图3 所示,
这是一种仿人的手, 其大小、形状、功能都与人手相似, 只比人手少一个手指。它有4个手
指(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 每根手指有4个关节, 各手指都连接到手掌上, 相对于
手掌运动。手指的每个关节由腱、滑轮来带动,驱动元件采用的是一排气动伺服缸。目前这
个多指手主要用在实验室用来进行各种研究用。它的主要问题是关节自由度太多,控制太复
杂,难以实现实时在线控制,所以,还没有得到实际应用[5]。 1984 年日本研制成功了hitachi手[10]。如图4所示,该灵巧手共有3 个手指, 每根
手指有4 个自由度, 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方式, 驱动速度快、负载能力强。 图4 hitachi 灵巧手 图5 dist 灵巧手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意大利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在多指灵巧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由意大利热那亚大学研制的 dist 手有4个手指, 每根手指有4个自由度,大小跟普通人的手
差不多,手指的每个关节都能屈伸90°,每个手指通过5个直流电机和6根直径为0.4 mm用
聚酯制造的腱进行驱动。该手加上20个电机总质量不超过10 n ,可以很方便地装在各种机
械臂上。 如图5所示,为该手装在puma 260 机械臂上[11]。 图6 ub-ⅱ 图7 dlr-ⅰ 灵巧手 德国宇航中心先后研制成功了dlr-ⅰ和dlr-ⅱ灵巧手[12,13] ,其中dlr-ⅰ有4个完全
相同的手指,每个手指有4自由度,采用微型直线驱动器作为驱动元件,将所有的驱动器集成
在手指或手掌中,每个手指集成有25个传感器,包括类似人工皮肤的触觉传感器、关节扭矩传
感器、位置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指尖力有11 n ,整个手重1800 g,如图7 所示[1]。 dlr-ⅱhand 灵巧手是在dlr-ⅰhand 的进一步的发展,其最终目标是能完全的自主的操
作,包括远程操作中声像反馈和和力反馈,以及以最短时间进行最佳抓取规划。现已能实现的
动作,如图8 所示[1]。 图8 dlr-ⅱ 灵巧手
20世纪末,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利用国家基金研制用于国际空间站舱外作业的 nasa 灵巧手,如图9所示。该手完全模拟人手的结构与动作,由1个前臂、1 个手腕和5个手
指组成, 共14个自由度(手腕2个自由度, 拇指、食指和中指各3 个, 无名指、小指和手掌
各个自由度)。目前该手可以拿起一些常用工具进行操作。如图10 所示,其外形、功能与灵
巧性已经比较接近人类的手[1]。 图9 nasa 灵巧手 图10 nasa 灵巧手操持工具 3 国内多指手发展历史及研究成果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内一些机器人研究机构和部分高等院校相继开展了机器人多指灵
巧手的研究工作, 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科技术大学等都在多指灵巧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图11所示,为哈尔滨工业大学
机器人研究所研制的hit-ⅰ四指仿人手灵巧手[14],该手有4个完全相同的手指, 其中大拇
指与另外3个手指相对放置, 每个手指有4个关节, 12个直线驱动器集成在手掌中,通过腱
传动系统传递运动和力[1]。 图11 hit-ⅰ 灵巧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先后研制了bh-1、bh-2、bh-3、bh-4 四种型号灵巧手
篇二:综述报告样板 纳米材料在煤气脱硫中的应用--动力学研究
1. 前言
煤炭作为我国第一大能源燃料,广泛应用于发电、城市燃气中,其每年的消耗量超过12
亿吨。然而,煤炭中含有0.25%~7%的硫,在燃烧过程中会生成大量的so2随烟道气排入大
气,形成酸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据统计,2000年我国so2排放量已超过3822万吨[1],
数目惊人;在冶金、石油化工、化学制品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大量废气,其中所含的h2s是一
种高刺激性剧毒气体,在有氧和湿热条件下,不仅会引起设备和管路腐蚀、催化剂中毒,而
且会严重威胁人身安全。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燃煤的脱硫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so2和h2s排放量作了严格的限制[2、3]。于是如
何使so2和h2s气体达标排放成了企业的首要事务。 多年来,国内外许多工作者对燃煤脱硫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见报的燃煤脱硫方法
很多,一般可分为:干法、半干法和湿法脱硫,其中干法包括,铁系、锌系、铜锰系及活性
炭等,湿法包括,石灰石—石膏法,化学吸收—催化氧化法等。还有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生
物脱硫法。
2. 国内外脱硫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2.1 干法脱硫技术
干法脱硫是用粉状或颗粒脱硫剂来脱除硫化氢,其反应是在完全干燥的状态下进行的,
因而不会有腐蚀、结垢等系列问题。
2.1.1 铁系脱硫剂
在众多的干脱硫方法中,氧化铁脱硫法是经典而有效的脱硫方法,其工艺简单、操作容
易、能耗低,所以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燃气、天然气及合成工艺中。氧化铁脱硫原理如
下:
脱硫反应:
fe2o3?h2o?3h2s?fe2s3?h2o?3h2o
fe2o3?h2o?3h2s?2fes?s?4h2o 再生反应:
3o2?fe2o3?h2o?3s 2
32fes?h2o?o2?fe2o3?h2o?2s 2 脱硫剂中的主要成分是活性氧化铁,邢同春[4]曾指出,只有α、γ型氧化铁才是脱硫剂
中的有效成分,即活性氧化铁。吴菊贤、刘世斌等人做的氧化铁脱除fe2s3?h2o? 动力学研究指出[5],在350—400℃范围内,??fe2o3与so2反应的本征动力学模型可用
rso21.3?1041.680.42?1.26?10exp(?)cso2co2表示。李彦旭、田青平等[6]指出,rt5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制备的氧化铁高温煤气脱硫剂的还原及硫化动力学行为可用等效粒子
模型加以表征;并且,还原和硫化过程均存在着由表面化学反应向扩散控制的动力学转移过
程,且扩散活化能大于表面反应过程的活化能。 单一的铁系脱硫剂由于其脱硫效率低而未被广泛应用,现已逐渐为与其它金属化合物复
合而成的脱硫剂所取代。国内刘世斌、刘祖愉研究了以铁氧化物为主要活性成分,配加其它
过渡金属氧化物制成复合型金属氧化物固体颗粒脱硫剂(主要成分为fe2o3、tio2)[7],该
种脱硫剂具有活性高、硫容大且可再生重复使用、脱硫工艺简单等特点。呼德龙、马凤美研
究了氧化铁的活性问题指出[8],在氧化铁几种形态中,只有α-fe2o3、γ-fe2o3活性较
高;他们还比较了各种氧化铁脱硫剂的活性,认为用赤泥作为脱硫剂,活性铁含量很高,寿
命比沼铁矿和人工氧化铁长得多,如果其活性铁含量少,可通过人工氧化进行提高;该文还
首次提出,feo也可看作活性铁。国外sere等[9]开发了含有fe氧化物+zno(5%~40%),
sio2(5%~20%)和tio2或zro2(35%~85%)的氧化锌脱硫剂。脱硫剂在高温下表现出高的硫容。
2.1.2 锌系脱硫剂
在脱硫剂开发早期,人们以氧化锌作为脱硫剂,后研究表明,氧化锌虽具有较高的脱硫
效果,但其硫化动力学慢,再生能力不足,而且在硫化过程中,氧化锌被还原成锌,而锌在
高温下易气化。后人为了充分利用氧化锌的脱硫效果,开发了多种锌的复合金属脱硫剂,铁
酸锌就是典型的一种。
铁酸梓主要成分是znfe2o4,其与h2s反应方程式如下: znfe2o4?3h2s?h2?zns?2fes?4h2o 由于在高温下znfe2o4上h2o的蒸气压很低,上式可认为是不可逆的。铁酸锌由于硫容
高,与h2s反应迅速,具有较高的脱硫效率,在还原性气氛下,铁酸锌易分解成zno和fe3o4,
因此其操作温度一般在600℃左右。卢朝阳等人对铁酸锌的脱硫动力学作了研究表明[10],
铁酸锌脱硫剂的反应活性随着h2s浓度及硫化温度升高而升高,脱硫在温度550℃时,脱硫
剂硫容量最高,脱硫剂的物理性质基本保持不变;硫化反应可用未反应核收缩模型描述,得
到了转化率与
[11]时间之间的动力学方程。进一步研究中,lew等人发现带有氧化钛的氧化锌比 纯氧化锌还原成挥发性锌的速度要慢,在试验中,对不同的zn-ti氧化物进行了硫化、
再生循环,得出结论,zn-ti-o脱硫剂比氧化锌脱硫剂效率高。在铁酸锌之后,人们又研
究了钛酸锌在脱硫及再生中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钛酸锌脱硫剂的再生为放热反应,该反
应会损坏脱硫剂。后来人们尝试着往铁酸锌中加入氧化钛和氧化铜,实验结果表明,这极大
地改善了脱硫剂的脱硫活性。pineda等[12]研究了改性氧化锌、浸铜铁酸锌和钛酸锌三个系
列样品的高温煤气脱硫性能,在每个系列中改变氧化物浓度以促进不同化合物的形成,添加
钛能增加氧化锌对还原试剂的稳定性,而过量的钛则分解为tio2,将铜添加到铁酸锌中不会
影
响其稳定但影响脱硫剂的性能。在硫化过程中,fe,zn和cu氧化物被转变成更 低氧化态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在再生过程中促进了脱硫剂的再生。
2.1.3 铜锰系脱硫剂 为了开发高温还原性脱硫剂,试验工作者研究了大量的化合物,如上文提到的铁酸锌、
钛酸锌,但是,当这些脱硫剂用于还原气氛中时,金属氧化物被还原成金属态或形成相应的
金属碳化物,影响了脱硫剂的机械强度和硫容。由于铜锰氧化物具有高温热稳定性,因而被
应用于脱硫剂的研究,效果较为理想。 在文献[13]中,万晨等人比较了铜锰脱硫剂与锌基脱硫剂的物性,结果表明,铜锰脱硫
剂的耐压及耐磨强度要大得多(见表1);但不同的铜锰配比,其强度亦有所不同,如图2所
示。 图2 不同配比脱硫剂的耐磨强度 wakker[14]研究了600℃下被浸渍的脱硫剂后指出,在其中加8%的锰有最佳特性,硫化
后的脱硫剂在600℃下有很好的再生性。abbasian等[15]研究了铜系脱硫剂在550℃~650℃
下的高温脱硫,开发了可再生亚铬酸铜脱硫剂。根据脱硫剂效率和利用率确定最佳脱硫温度
为600℃,在750℃下,o2-n2混合气的脱硫剂再生确保了硫化铜完全氧化,而不致于在随后
的循环中形成硫酸盐或造成其活性的降低。
[16,17]万晨等对铜锰脱硫剂的研究结果表明,铜锰脱硫剂脱硫精度高,硫容大,其反
应
活性与硫化氢浓度基本上成正比,但与脱硫温度关系较为复杂,在低于600℃时脱硫剂
的活性基本上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而在600℃以上的温度时则有所波动。在文献[16]中,万
晨等人指出铜锰脱硫剂的合适再生条件:以空气再生,温度为650℃,空速850h-1;氮气再
生,温度为750℃,空速1500 h-1为宜。 我国在1982年开发了一种新型催化剂,mf-1型脱硫剂,用于大型氨厂和甲醇厂的原料
气脱硫[18]。这种催化剂以含铁、锰、锌等氧化物为主要活性组分,添加少量助催化剂及润
滑剂等加工成型。mf-1型脱硫法优点很多:1.脱硫费用低;2.脱硫效果好,精度高,可将天
然气中总硫脱至0.5×10-6以下;3.设备简单,运转稳定,操作弹性大;4.脱硫压力降低;
5.脱硫原理为热化学反应,在脱硫过程中,气体中的活性组分反应生成稳定的金属硫化
物, 对环境无二次污染。
2.1.4 克劳斯氧化法 克劳斯法又称干式氧化法,是利用h2s为原料,在克劳斯燃烧炉内,尾气中部分h2s氧
化生成so2与进气中的h2s作用生成硫磺。是一种最早的脱硫方法,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
种方法。在脱硫过程中一般根据气体流量的高低,分别采用直流克劳斯法、分流克劳斯 、法、直接氧化克劳斯法[1920]。每个克劳斯单元包括管道燃烧器、克劳斯反应器和冷
凝器3
个部分。脱硫原理为,先用燃烧空气将1/3的进气氧化为so2,然后在2~3个催化剂床
中进行克劳斯反应,反应方程为: h2s?3o2?so2?h2o 2
32h2s?so2?s2?h2o 2
在克劳斯过程的操作中,一要保持h2s:so2(摩尔比)为2:1;二要控制适当温度以防系
统中有液相凝结;三要安装除雾器脱除气流中硫的存在并提高硫回收量。用克劳斯法硫的总
回收率达到94%~96%。
近年来,由于选择性氧化技术有突破性进展,成功地研制出选择性强、对h2o和过量o2
不敏感的高活性催化剂,因而发展出了选择性氧化法。选择性氧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用
空气中的氧把h2s直接氧化为硫: h2s?1so2?sx?h2o x
该法硫的总回收率可达98%~99%。
[21]级克劳斯工艺,并在德国文特塞尔(wintershall)天然气净化厂克劳斯硫回收装置上
工业化
试验成功。
2.1.5 其它干法脱硫 a) 活性炭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法净化气体中低浓度硫化物,有操作温度低、工艺简单、
效
果好、成本低等优点,受到化工、轻工等行业的广泛重视。活性炭脱硫一般认为是在氧的
存在下,活性炭表面的醌酚基能将h2s催化氧化为单质硫,从而打破吸附平衡,使活性炭脱
h2s的能力提高数十倍。反应机理如下: 吸附 2h2s?o2?2s?2h2o (多硫化铵)再生 (nh4)2s?ns?(nh4)2sn? 1 如果将活性炭浸渍过渡金属如fe2o3、cuo、coo等可显著增强活性炭的催化活性,既降
低了脱硫温度又大大提高脱硫容量。我国在这方面作过一些研究。黄岳元、赵天成等人
[22]将活性炭浸渍过碳酸钠后发现,该改性后的活性炭吸附h2s能力比普通活性炭大为
提
[23]高,而对c2h2吸附能力反而减少。谭小耀等研究了浸渍活性炭脱除h2s的反应动力
学,
认为脱硫过程主要是h2s在活性炭的吸附水膜内离解后被活化的o2分子以及活性氧原子
氧化生成单质硫逐渐沉积在炭表面,并提出了脱硫动力学方程。 b) 静电干式喷射脱硫法: 此法核心是吸收剂高速通过高静电电晕充电区后喷射到烟气
流
中,扩散成均匀的悬浊状态。吸收剂粒了表面充分暴露,增加了其活性,缩短了反应所
需滞留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脱硫效率。该工艺占地小,投资少,仅为湿法的十分之一,
[24]脱硫效率中等,为60%~70%,尤其适合于老电厂改造。 c) 脉冲电晕等离子体法: 脉冲等离子体法脱硫机理主要由还原途径、氧化途径和热化
学
反应途径组成,实验结果与微观反应动力学的计算模拟结果都表明氧化途径是主路径
[25],即二氧化硫通过自由基反应被氧化,进而形成酸雾,从气相中分离。氨与二氧化
硫的热化学反应为快速反应,所需活化能很低,与氧化/还原路径同时存在,在不放电条件下
仍能进行。
2.2 半干法脱硫技术
半干法的显著特点是,脱硫反应在气、液、固三相中进行。虽然此法脱硫效率不高,但
由于其投资、运行费用少,固仍有一定应用。
2.2.1 (转载于:综述报告格式模板)旋转喷雾干燥法 旋转喷雾干燥法是通过把碱性吸收剂的悬浮液高速旋转雾化成细小的雾滴喷入吸收塔中,
并在塔中与上升的热烟气接触,水蒸气和碱性吸收液在湿干两种状态下同so2反应,干燥产
物则在气液后侧用除尘器除去。该法脱硫效率达80—85%。国内已有企业采用此法脱硫,如
四川白马电厂和山东黄岛电厂。
2.2.2 炉内喷钙增湿活化法 此法脱硫原理为:在燃煤锅炉的适当温度区喷射石灰石粉,并在锅炉空气预热器和除尘器
之间加装一个活化反应器,喷水增湿,促进脱硫反应,脱除烟气中的so2。该法占地面积小,施
工方便,安装活化反应器不影响锅炉运行,投资少,可利用价格便宜的石灰石,脱硫效率可达
70%~80%。目前采用此工艺的主要有辽宁抚顺电厂和南京下关电厂。
2.2.3 半干半湿法fgd技术 半干半湿法工艺中锅炉烟气直接进入脱硫塔,在入塔之前同脱硫剂混和,塔内喷淋水雾,
在塔中so2同h2o和脱硫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再被氧化成硫酸钙,从而脱除烟
气中的so2。该法同前两种方法相比,简化了喷钙工艺,提高了钙的利用率。其脱硫效
[26]率达到80%。此法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国内张凡等人对该法有过介绍。
2.3 湿法脱硫技术
湿法脱硫工艺应用最多,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3%,技术最成熟,脱硫效率最高,但成本也
最高,在我国还没有大规模的湿法脱硫工艺。
2.3.1 石灰石—石膏法 在现有的脱硫工艺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最为成熟,运行可靠性最高,应用也最
为广泛。湿式石灰石—石膏洗涤工艺分为自然氧化和强制氧化两种,其主要区别是,是否在
吸收塔底部的持液槽中通入空气把亚硫酸钙氧化成石膏(caso4·2h2o)。该方法的脱硫原理,
是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先生成亚硫酸钙,然后亚硫酸钙被氧化篇三:
综述格式模版 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现状及展望(居中;宋体加黑三号字) 2009护理本科 xxx(居
中;宋体加黑四号字;段前、段后各0.5行) 关键词:护理;质量控制(宋体加黑小四号字;
段前、段后各0.5行)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疗及护理活动日趋复杂,各种影响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在
医院接受诊断、治疗、护理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不安全风险,而这些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国
家、医院和患者的重视。如今,许多医院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进行各项与护理质量
控制相关的活动,使得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这些活
动所产生的效益也直接作用在患者身上。近年来,国内学者和专家对于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
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现综述如下。(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22磅,正文部分一样) 1 护理质量控制(宋体加黑小四号字;段前、段后各0.5行)
1.1 护理质量控制的概念
1.1.1 以患者需求为基础的质量概念 iso9000族标准2000版质量的定义为:质量是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是满
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面要求的能力[2]。
1.1.2 护理质量的概念 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生活服务所能达到的优劣程度,即护理效果
的高低[2]。
1.1.3 护理质量控制的概念 护理质量控制是对各级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生活服务时是否达到标准的干预
措施。
1.2 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及意义
1.2.1 护理质量控制的作用 首先,护理质控为医院防病治病任务的完成起到保证作用;其次,护理质控为护理指挥
部门提供可靠信息与第一手资料[3]。
1.2.2 护理质量控制的意义 第一,护理质控促进护理人员树立高尚医德和精神文明;第二,启发护理人员刻苦钻研、
精益求精的学习热情;第三,护理质控活动密切了护际关系[3]。 2 临床护理质量控制的应用现状(宋体加黑小四号字;段前、段后各0.5行) [2][1]
2.1 临床护理质量控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1 护理质控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应用
陈巧玲[4]通过在某三甲综合性中医院成立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跌
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每月随机检查有跌倒风险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对发生跌倒患者进行根
本原因分析,再进行改进。实验结果显示,实施后的全院跌倒发生率从实施前的0.094%下降
至0.044%。所以,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质控,在多方面都将预防的护理措施落实到
位,可规范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提高护士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和技能,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
生率。
??
参考文献
[1] 唐静.护理质控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中国医药导播,2011,8(5):143-144。
[2] 王惠连.护理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3,2(3):221-223.
[3] 钟丽娜,文学芬.论护理质控的作用和意义.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
志,2006,1(8):735-736.
[4] 陈巧玲.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护理学杂志,2010,25(17):44-46.
[5] stephens f, bick da. a national pilot to implement pressure ulcer guidelines:
results of the baseline
[6] 晋翠琴.护理质控对实施预防压疮报表的管理.中国实用护理杂
志,2006,22(5):36-37.
[7] 施萍,刘春兰,李华,郁子惠,叶世刚.护理质量控制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中国
感染控制杂志,2005,4(1):79-80.
[8] 卢小莲,刘洁,刘丽新,唐卫.护理质量控制对医院感染监测的效果评价.中华医院感
染学杂
志,2006,16(12):1393-1394.
[9] 马云红.护理质控体系在防范护理差错中的应用.护理研究(中国民族发间医
药):147-148.
[10] 秦志梅,叶芷彤.改良护理质控在危重病人强化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护理实
践与研究,2009,6(2):3-6.
[11] 陈容.快速血糖仪测定末梢血糖的护理质控.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4):7-8.
[12] 刘凤霞,郑春荣,赵晖.血培养分析前的护理质控.吉林医学,2007,28(4):526.
[13] 张晨霞,邬明素.血细胞分析前的护理质控.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49.
[14] 兰惠英.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医学文选,2006,25:806-807.
[15] 梁秋梅.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亚太传统医药,2010,6(9):193-194.
[16] 景林凤,马木兰.手术室护理质控管理.护士进修杂志,1995,10(10):14-15.
[17] 张忠华.浅谈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
志,2007,13(8):1062-1063.
[18] 关惠军.护理质控在手术室工作中的应用和体会.护士进修杂志,1999,14(11):16.
[19] 陈树荣.加强急诊科护理质量控制的探讨.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
志,2007,2(1):52-54.
of referral children hospital in iran.pak j med sci,2011,27(3):618-621.
[21] 傅丽娟,徐卓明,何萍萍,沈海英,徐丽华.监护室护理质控对感染控制的作用.实用
护理杂志,2002,18(5):48-49
[22] 刘小明,蔡益明,石泽亚,杨瑜明,袁艳萍.消化内镜室医院感染护理质控体系的构
建及意义.医学临床研
究,2010,27(2):364-366.
[23] 姚蓉玲.试论急救中心护理质控管理.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1,(11):102.
[24] 汪勤.儿童输液室护理质量控制相关因素及对策.全科护理,2011,9(2):540-541.
篇四: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一、 定义: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
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
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
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
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
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
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
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
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
己的见解。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
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
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二、格式
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
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
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
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主体 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
点及其理论根据,从而反映作者的见解。为把问题说得明白透彻,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述。
这部分应包括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和趋向预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历史发展:要按时间顺序,简要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
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各派观点,包括作者本人的观点。将归
纳、整理的科学事实和资料进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对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要
详细介绍,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介绍各家观点或学说,进行比较,指问题的焦点
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陈旧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对一
般读者熟知的问题只要提及即可。 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
望性意见。这部分内容要写得客观、准确,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径,为有志于攀
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铺路。主体部分没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问题发展历史依年代顺
序介绍,也有按问题的现状加以阐述的。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应比较各家学说及论据,阐
明有关问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
三、写法
主体部分的写法有下列几种: 纵式写法
纵是历史发展纵观,它主要围绕某一专题,按时间先后顺序或专题本身发展层次,对其
历史演变、目前状况、趋向预测作纵向描述,从而勾划出某一专题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轨迹。
纵式写法要把握脉络分明,即对某一专题在各个阶段的发展动态作扼要描述,已经解决了哪
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成果,还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发展趋向如何,对这些内容要把发展层次
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紧密衔接。撰写综述不要孤立地按时间顺序罗列事实,把它写成了大
事记或编年体。纵式写法还要突出一个创字。有些专题时间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时
就要抓住具有创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详细介绍,而对一般性、重复性的资料就从简从略。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做到了详略得当。纵式写法适合于动态性综述。这种综述描述专题的
发展动向明显,层次清楚。 横式写法
横是国际国内横览,它就是对某一专题在国际和国内的各个方面,如各派观点、各家之
言、各种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较。通过横向对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种观点、见解、
方法、成果的优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国际水平、国内水平和本单位水平,从而找到了差距。
横式写法适用于成就性综述。这种综述专门介绍某个方面或某个项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论、
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等等。因为是新,所以时间跨度短,但却引起国
际、国内同行关注,纷纷从事这方面研究,发表了许多论文,如能及时加以整理,写成综述
向同行报道,就能起到借鉴、启示和指导的作用。 纵横结合式写法
纵横结合式写法在同一篇综述中,同时采用纵式与横式写法。例如,写历史背景采用纵
式写法,写目前状况采用横式写法。通过纵、横描述,才能广泛地综合文献资料,全面系统
地认识某一专题及其发展方向,作出比较可靠的趋向预测,为新的研究工作选择突破口或提
供参考依据。无论是纵式、横式或是纵横结合式写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统地搜集资
料,客观公正地如实反映;二要分析透彻,综合恰当;三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四要语言
简练,详略得当。
总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
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
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
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四、书写规范要求:
一、论文版式、格式
1、字数:3000~5000字
2、论文开本
论文开本大小:210mm×297mm(a4纸)
3、标题:论文分三级标题
一级标题:黑体,三号或16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二级标题:黑体,四号或14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三级标题:黑体,小四号或12pt,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4、正文字体:正文采用五号宋体,行间距为18磅;图、表标题采用小五号黑体;表格
中文字、图例说明采用小五号宋体;表注采用六号宋体
5、文中表格均采用标准表格形式(如三线表)
6、文中英文、罗马字符一般采用time new roman正体。
7、表格和图例有中英文对照。
二、论文的各组成部分与排列顺序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单位(班级)
中文摘要
关键词
英文摘要
关键词
1引言
2正文
2.1
2.1.1
2.2
3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顺序编码,即按文中引用的顺序编码。作者姓名写至第三位,余者写?,等?
或?,et al.?。
连续出版物:序号 作者. 文题. 刊名,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专(译)著:序号 作者. 书名(,译者).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如何
撰写综述性论文
第一部分 什么是综述? 综述,其中综是综合,述,更多的不是叙述,而是评述和述评。只评述还不够,还要就
观点、材料和方法进行综述。?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
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
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
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
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 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
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 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
力的提高;
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 第二部分 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有两种,一种是?大综述?,就一个领域的文献的总结。另一种是?小综述?。这
个综述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向其他人介绍前沿,而是为了推出自己的论述和模型,是以述带
论,就是说明现有的研究状况如何,缺在哪里,我准备做的贡献是什么。所以,这种综述
并不强求非常全面细致,而应该侧重介绍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的文献。 第三部分 综述的写作过程和方法 怎样写文献综述?形式可大可小,看8-10篇与科研课题相关的文献,进行高度的总和、
概述、分析,从概念到理论,不要出现摘要堆积;在内容上,与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写文献
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
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
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
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
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
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
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
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因此在阅读
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用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
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
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
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
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
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
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
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
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
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
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
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
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
有研究经验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
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
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
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
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
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
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
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
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第四部分 综
述的基本写作要求
文献综述特征
1.一般字数控制在4000-6000字左右;
2.以评述为主,不可罗列文献;
3.基本格式通常包括题目、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语和参考文献等几个
部分;
4.中文参考15-20篇,英文参考20篇左右,文献要新,50%-80%最好为3年内的文献。
5.如果文献综述是为开题报告作准备,整篇文章建议为漏斗状结构,即?有什么研究进展,
问题是什么,怎么找方向?。 第五部分 综述的写作技巧
1 题目
1.1 如果文章为结果论文 标题格式 a) effect of (因素) on(观测项目)in(研究对象)progress b) (观测对象)in (研究对象) progress c) 无固定格式
1.2 如果文章为方法论文 标题格式 d) methods for ? progress 2 摘要常用句型篇五:综述报告模板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创新实践(i)报告
(此为模板,请根据具体情况在下表进行修改或删除,目录 可以刷新,但字体应保持不变) 题目:
学生姓名: 甲乙丙
学号: 1607105109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专业: 工程 模具技术/塑料成型/金属材料/高专业方向: 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提交日期: 2012年5月15日 确认书 我确信,我独立撰写了本报告。除明确标注出的引用出处之外,所有的文字、图片、表
格都是我自行独立完成。如有不实,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生本人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目 录
一、任务分
析 ..............................................................................
1
1、目
的 .............................................................................
..... 1
2、文献检索方
法 .................................................................. 1
3、文献的选
取 ...................................................................... 1
二、文献分
析 ..............................................................................
2
1、重点文献1分
析 .............................................................. 2
2、重点文献2分
析 .............................................................. 2 x、其他文献综
述 ................................................................. 2
三、自己的观
点 .......................................................................... 2
四、参考文
献 ..............................................................................
3
一、任务分析
1、目的
说明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做这个综述的目的是什么,对什么人什么事有什么意义。
2、文献检索方法
说明检索了哪些数据库(例如万方、中国知网、重庆维普、elsevier、springer、asme、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哪些网上资源(如百度、google、专业网站论坛等),应用哪
些关键字和关键词,如何调整检索策略,得到了哪些结果。 所有的检索必须是可重复的,即别人根据你的表述,同样可以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
3、文献的选取
检索出的文献可能是五花八门,但必须要挑选出与给定题目相关的,请在这里陈述如何
选取和舍弃检索的文献。
二、文献分析
1、重点文献1分析
该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应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新结果,这些结果有何价
值,有何局限性。
2、重点文献2分析
该文的主要观点有哪些,应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得到了哪些新结果,这些结果有何价
值,有何局限性。 ??
x、其他文献综述
对相关度稍远的文献一并综述,提炼出观点,归纳出方法,归纳出结果。
三、自己的观点
针对上述文献,归纳总结出在该领域已经对什么研究比较成熟,什么是尚未成熟但已经
研究热点,这些研究中有什么有价值的新内容值得研究,提出可以参考的研究方法。也可以指出什么是不值得研究的。
范文五:文献综述报告模板
附件2
文献综述报告
一、引言[使用“标题2” 样式]
文献综述排版与论文主体排版的区别在于标题的编号方式不一样。二级标题以“一、二、….”这样连续编号,使用“标题2”样式,三级标题以“(一)(二)…….”对应连续编号,使用“标题3”样式,四级标题同论文主体四级标题格式,使用“标
[“正文”样式] 题4”样式。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使用“标题2”样式] (一)Web2.0概念的产生背景及定义[使用“标题3”样式]
,1,产生背景[使用“标题4”样式]
Web2.0的出现从2003年第一个真正Blog(Web Log)的出现开始,……..
,2,定义[使用“标题4”样式]
究竟什么是Web2.0?Web2.0没有很精确的定义,…….
(二)国内外现状
,1,Web2.0目前主要应用
与Web2(0相关的技术和新应用有很多,而且大多是彼此相关的,……. 三、总结[使用“标题2”样式]
与Web2(0相关的技术和新应用有很多,…….
四、参考文献[使用“标题2”样式]
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段前段后0行,1.25倍行距,序号用方括号包含,悬挂缩进0.74cm。教材不超过5本,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网页地址不超过5个,其余为学术论文或研究报告。可直接使用“参考文献”样式,但是需要重新开始编号。所有参考文献必须在文献综述中进行引用,引用方
[1]式用上标方式,例子如。
[1] 刘浩宇,徐家品,肖廷.基于.NET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学习,2006(5),
第11-12页。
[2] 王红玲.一个基于XML的个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J].上海信息化,2006(10),第76-78页。
[3] 周敏,周仁军.Web2.0企业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J].机械管理开发,2006(5),第111-112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开题报告(综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