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作用
《现代国际关系》 1998年第8期
近年来,心。今秋,莫斯科将再次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9月和10月,中俄、俄美及俄日首脑将先后聚首俄罗斯。这意味着随着国力的逐步复兴,俄大国外交会更加凸显,将对世界和地区力量结构的变化及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国际政治中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有的国家企图建立单方面依靠军事力量解决重大国际问题的国际关系体制,试图以此来影响世界新体制形成的速度和方向”。俄在国际领域的总体方针是确立在多极世界中有重要影响的“世界力量中心之一”的地位,不希望由一国来决定世界秩序,坚决反对一家说了算的单极世界。叶利钦多次指出单极世界会重蹈冷战履辙,多极化世界不需要“领导国家”和“被领导国家”。今年5月,叶在俄外交部讲话时再次强调,无论是现在还是21世纪,世界都不允许一个国家发号施令。
(2)提出“大欧洲”设想,密切与欧洲关系,与美国争影响。北约东扩战略的启动对俄国家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俄担心波、捷、匈三国加入北约后,波罗的海三国和独联体其它国家都可能成为北约扩大的目标。为此,俄对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问题,坚持强硬态度,提出如吸收三国加入北约,俄将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北约的态度。同时,俄又采取迂迥战术,加强对欧外交力度。首先,提出建立“大欧洲”设想,欲利用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通过改善与欧洲大国关系,以提高其在欧洲的地位,并逐渐排挤美对欧洲的影响。其次,积极改善与欧盟关系。继1994年与欧盟签署“伙伴关系与合作协议”后,1995年又被接纳为欧洲委员会正式成员,与欧洲国家关系普遍有所改善:俄法两国决定核武器不再瞄准对方;俄
7
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实力大大削弱,已不具备与美抗衡的力量。但美国仍把俄罗斯作为潜在对手,并欲趁其衰弱之机,构筑在军事上遏制俄罗斯的地缘防线,达到防俄、弱俄,最终把俄融入西方体系的目的。俄罗斯外交在经历了对美和西方抱有幻想及期望值过高时期后,进行了战略调整,1996年普里马科夫接任俄外长后,开始把推行大国外交和确立在多极化世界格局中的最佳战略位置作为外交战略的主要目标。最近两年俄罗斯大国外交比较活跃。
(一)倡导多极世界,积极发挥多极中一极的特殊作用,以争取与美国的“平等地位”。
(1)推动多极世界。俄罗斯通过对世纪之交国际形势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世界形势发展的突出特点是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两极格局解体后,俄日欧中各大力量及一些地区和次区域联合体的经济、政治地
《现代国际关系》 1998年第8期
英签署共同打击国际犯罪协议,布莱尔还表示支持俄尽快加入世贸组织。1997年10月,俄与法、德确立了三国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今年3月,该机制正式启动,俄德法举行三国首脑会晤时达成口头协议,法德表示暂不考虑吸收波罗的海三国入约问题。
(3)作用。俄罗斯自1996外长普,俄罗,但俄同时有能力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个主角,发挥大国作用。近年来,俄在美对波黑、伊拉克和科索沃危机及最近发生的对印巴核试进行制裁问题上,坚持自己的独立立场,反对制裁,并积极争取一些大国的支持,使美国也不得不考虑俄罗斯的意见。
(二)进一步调整对独联体的政策,巩固“势力范围”。俄将独联体视为其实现大国外交和抗衡北约东扩威胁的战略基地。为防范和抵御西方国家对该地区的渗透和分化,叶利钦早在1995年9月14日签署的《俄联邦对独联体国家战略方针》中就强调,“独联体国家是俄罗斯的特殊利益地区”,并把该地区列为俄外交重点之一。但近年独联体离心倾向不断发展,1997年10月举行的基乌讷希首脑会议不欢而散,会后甚至出现了独联体是否有必要存在下去的议论。俄罗斯对此进行了反思,重新认识到独联体一体化是个曲折的过程,存在很多复杂、不利因素:
(1)俄罗斯曾一度把独联体国家看作是俄经济改革的“包袱”,在独联体一体化
(2)独联体问题上没有很好发挥牵头作用。
国家在经济潜力、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
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别:俄罗斯占独联体8
国家总产值的80%,乌克兰占8%,哈萨克斯坦占3.7%,白俄罗斯占2.3%,乌兹别克斯坦占2.6%,其它共和国的比重均不到1%;,在市,这种分歧、差异有碍于形成共同市场。(3)大国和地区势力纷纷对独联体施加政治和经济影响,试图把独联体国家变成燃料、原料供应国和输出本国商品、资本的市场,竭力削弱俄罗斯对独联体的影响。
为减弱上述不利因素的影响,遏制独联体分解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俄罗斯调整了政策,并采取三大举措:(1)加强俄白联盟和俄白哈吉四国经济共同体的核心作用,以带动独联体的合作。今年4月,俄、白、哈、吉四国又决定接受塔吉克斯坦为关
(2)重点改善与税同盟成员。“离心倾向”较强的乌克兰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增强
独联体的内向力。俄分别与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签订长期经济合作条约,以共同利
(3)稳定中亚和高益为纽带维系相互关系。
加索地区。通过与该地区一些国家签订“安全和友好条约”,参加里海地位划分和里海
石油开发等,扭转俄在这一地区影响力下降的趋势。7月6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莫斯科签署了《永久友好和面向21世纪同盟宣言》以及《关于里海北部海底划分协定》等文件,为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等里海沿岸国家划分里海和进一步加强合作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经济发展。
(三)深化与亚太国家关系,确立欧亚大国地位。俄被接受为亚太经合组织成员
《现代国际关系》 1998年第8期
后,不断加强与亚太各国的关系。
首先,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经济和国际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关系。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俄在多极世界中仍是较弱的一极。因而,进一步发展俄中关系,加强与中国的协调,有利于改善其在亚太地区和多极格局中的地位。
其次,作,促进,带动下个世纪俄经济的复兴。今年7月中旬俄总理基里延科首次访问日本,两国政府分别签订了以下协议:(1)俄日投资保护协定;(2)俄日宇航合作协定延长5年的文件;(3)日本向俄罗斯提供8亿美元不附条件的贷款的协议,等等。基里延科总理同桥本首相(已辞职)及外相小渊(现首相)分别举行会谈,探讨俄日两国在共同面临经济困境的情况下发展双边关系的新途径。但是,两国难以跨越领土问题的障碍。
第三,俄以军售为先导,与印度及东盟各国积极开展合作,扩大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将不到1 10。
(2)实施核遏制战略颇感力不从心。俄视核武器为唯一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把俄提出保,将核潜力保持,以在未来继续保持核大国。但今后10-15年俄的核力量将大大削减,海、陆、空三足鼎立的核力量结构将发生改变:远程轰炸机即将过时;核潜艇的数量由苏联时期的62艘减至目前的28艘,而且只有23艘可投入使用;陆基导弹将大部分退役。俄军事专家预计到2010年核弹头将只有700-1000枚。新总理基里延科上任后,提出讨论通过《关于发展战略核威慑力量计划的决议》,而落实资金仍是最大难题,新总理也难为无米之炊。
(3)军事改革计划难以推进。俄今后5年军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和完善战略核力量集团;使武装力量的人数和编制最佳化;用新型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部队;完善武装力量的管理系统。实现这些计划需要有足够的资金,目前俄经济困难,债务已累计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4%。政府确定1998年国防预算支出为92.76万亿卢布,但资金很难到位,军事改革也很难如期完成。
(二)下世纪初俄罗斯经济复兴困难重重。
(1)确定的经济指标难兑现。俄政府1997年3月出台了中期经济计划(1997--2000年),提出到2000年,经济增长目标为4.5%-5%,通货膨胀率控制在6%-8%,固定资本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率提高到22%-24%。1997年俄独立后经济首次出现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4%,工业产值增长1.9%,通货膨胀率
9
二
俄仍处于政治经济转轨期,主要精力将投入到稳定和恢复经济及政治机制改革上,恢复大国地位的进程仍有一定限度。
(一)俄军事优势地位有所减弱。(1)总体实力削弱。苏联解体、俄美不对等裁军以及俄无力更新武器等因素,大大削弱了俄的军事大国地位。根据俄罗斯和西方作出的估计,不论俄美两国在双边武器控制协定问题上是否取得进展,从现在起10年后,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将呈衰退趋势,其武装力量同苏联的鼎盛时期相比
《现代国际关系》 1998年第8期
降为11%。俄在此基础上把1998年定为经济增长年,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分别增长2%和4%。但接踵而来的金融危机使刚刚有点起色的经济受到重创。年初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波及,以及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等因素,已使俄今年失去70亿美元的预算收入,150亿美元。5,府规定的。收监控机制,偷税漏税严重,国家每年因此少收入约130亿美元。目前国内企业三角债无法解决,拖欠工资数额庞大,资金短缺,投资萎缩等,经济形势严峻。基里延科接任政府总理后多次指出,俄经济增长已出现停滞。6月23日,俄政府提出“财政和经济稳定计划”,旨在消除金融市场的紧张形势,建立一种强大的、能在未来免受国际金融市场危机冲击的经济。但远水救不了近火,缓解经济危机非一日之功,俄所确定的经济计划指标难以兑现。
(2)经济改革方针和模式未定。俄已确定向“面向社会的市场经济”过渡,把增加投资和发展生产放在首位的基本方向。但面对俄出现的金融危机,由于拖欠工资引发的罢工浪潮,俄新政府不得不走盖达尔、丘拜斯的稳定货币的老路。为避免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和稳定卢布,今年上半年再贴现率已变动6次,由2月初的年利率28%提高到5月27日的150%。扩大再生产、保障居民福利和就业率的许诺无法兑现。为缓解金融危机的燃眉之急,叶利钦再次启用丘拜斯,6月17日任命他为同国际金融机构联系的副总理级总统特别代表。7月13日,俄官方宣布国际金融机构今明两年将向俄贷款226亿美元。不难看出俄经济仍处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状况,目前10
还没有能力进入经改方针指导下的轨道。
(3)议会和总统选举将干扰新政府工作。俄定于1999,2000年总统大选。,案,新政府难以招架杜马的秋季攻势。
(三)俄实力衰退,外交难有大作为。(1)从经济实力看,俄目前远远落后于美等大国。目前美国国内总产值占世界比重约为21%,俄罗斯只占1.7%,居世界第16位。俄恢复国力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21世纪初俄不可能在外交上有重大作为,更无实力真正取得与美的平等地位。
(2)独联体国家“疏俄靠西”倾向有所发展,一体化进程难以推动。西方以优于俄罗斯的经济实惠为诱饵,加强对独联体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渗透。美国加强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进行军事政治合作,北约也利用与这些国家确立的“和平伙伴关系”,试图通过帮助搞军事建设和举行维和演习等,达到对付俄罗斯和削弱独联体的目的。美日等西方国家纷纷制定“新中亚战略”和“欧亚战略”来插手里海石油的开发。截至1998年1月1日,独联体国家(不包括俄)从国际金融机构和援助国得到的贷款总额为304亿美元(包括利息),而俄罗斯提供贷款56亿美元,仅占总额18%。由于俄无有效的经济手段在独联体确立“轴心国”地位,各国的目光已开始向西方转移。独联体一体化出现“逆向”发展趋势。
(3)对北约东扩无计可施。尽管俄大国地位在政治上已得到西方承认:正式成为“8国成员”,加入“巴黎俱乐部”和“伦敦俱乐部”,但北约东扩仍是无法解决的难题。自去年7月北约正式决定接纳波捷匈为新
《现代国际关系》 1998年第8期
成员后,敞开了东扩大门,目前波罗的海三
国已把争取加入北约作为基本国策,乌克兰加入北约也在其考虑之内,美专家认为2010年前不排除乌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三
处弱势地位,事能力,(一)、经济新秩序将起到促进作用。
(1)有利于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近几年来,俄调整外交战略,改善与大国关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一些解决热点问题的建议并得到一些国家的支持,使其在国际政治中的发言权有所增强,对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决策起到牵制作用,改变了90年代初海湾危机时美国一家说了算的局面。今后,俄在对联合国进行改革、维护地区安全以及构筑国际关系新秩序过程中,将发挥特殊作用。这将对美国试图凭借自身在军事、经济、科技等领域优势,利用北约和美日军事同盟控制欧亚两线,确立一极地位的战略目标构成挑战。
(2)俄保持必要的核遏制潜力有利于维持核战略均势。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优势虽然有所减弱,但其目前具有的核能力仍是唯一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俄已提出今后将把战略核力量作为现实遏制战略的主要手段。叶利钦在今年7月强调指出,要发展核遏制力量,并作出具体规划:今后俄战略核力量结构仍由陆、海、空三个部分组成,这种体系要维持到2000年之后。俄拥有的核威慑能力有利于保持亚太及其它地区的核战略均势。
(二)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仍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国,将对地区的繁荣和发展起
到稳定作用。俄罗斯目前处于政治和经济转轨期,正在努力恢复大国地位和振兴经济,。
(1)亚太地区是。在多极化趋势,区域矛盾将会增多,然而亚太地区至今没有形成有效和定型的安全机制,俄罗斯进入亚太地区,发挥大国作用可促进各大力量相互制衡,有利于推动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俄罗斯主张建立多边安全机制,强调增强相互信任和不诉诸武力、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并已提出建立“东北亚多边磋商机制”、“地区冲突调解中心”等多项关于建立亚太安全新机制的建议。俄积极与哈、吉、塔协调,分别于1996和1997年与中国签署了边境地区信任和裁军协定,为亚太地区建立安全模式树立了典范。今年7月五国举行第三次会晤,讨论和落实地区合作问题,并提出五国安全合作机制向中亚和所有国家敞开大门。
(2)遏制伊斯兰极端势力在中亚地区的发展,稳定周边国家的安全形势。中亚地区面临伊斯兰极端势力扩散的威胁,尤其是塔吉克斯坦内乱外患,极易导致俄南部边境出现“不稳定地区”。宗教极端势力的扩散对周边邻国的安全构成威胁。俄罗斯加强和改善与中亚五国的关系,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宗教端极势力蔓延。目前俄已分别与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以及中亚5国签署了双边和多边《保障独联体南部共同边界协议》、《保卫独联体外部边境协议》和《相互利用对方境内边防设施的原则协议》等文件,并成立了以俄为主的维和部队,使俄在中亚驻军合法化。○
11
《现代国际关系》 1998年第8期
SUMMARY
RethinkingonChina-RussiaStrategicCoordinationPartnershipChina2Russiastrategiccoordinationpartnershipisanew2ipmodelforcooperation.Baseduponmutualtrustand,satptherespectivenationalinterests,developingeconom,andestablishingajustandreasonablenewinorderreconomywiththecharacteristicsofnon22,2directiontoathirdcountry.Thecorrectussiastrategicpartnershipnotonlyaffectsthepositionanddirectionofbilateralrelationship,butalsohassomethingtodowiththepresentsituationaswellasthefuturetrendofthestructureadjustmentofthewholeinternaionalrelations.TolookatChina2Russiastrategicpartnership,theauthorthinksthatthefollowingthreepointsshouldbenoted.(1)China2Russiastrategiccoordinationpartnershipoughttobebroughtintothesettingoftheworldmulti2polarizationinfullyregardingChinaandRussiatobethesignificantpowerstopromotemulti2polarization.(2)China2Russiacoordinationshouldbeviewedall2sidedlytotheeffectthattheconsolidationofthebilateralrelationshipmightbeconsideredorganicallytogetherwith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cooperation.Thereshouldalsobeafullunderstandingonthegreatpotentialandbroadprospectofthebilateralcooperation.(3)DialecticsshouldbeappliedtotheapproachtothedifficultiesandproblemsexistedinChina2Russiarelationship,soastoavoidtheblindoptimismandlossofconfidence.
Russia:BigPowerDiplomacyandItsInternationalStatusandRole Attheturnofthecentury,Russiapursuesbigpowerdiplomacyandsetsitsstrategicobjectiveofobtainingafavourablepositioninthecomingmultipolarworld.Itsprincipalapproachesareasfollows:(1)advocatingmultipolarworldandmakingactiveplayofitsspecialroleasanindependentpoleintheworld;(2)furtheradjustingthepolicytowardCIRandconsolidatingitssphereofinfluencesintheregion;(3)deepeningtherelationswiththeAsia2PacificcountriesandestablishingitsEurasianbigpowerstatus.Buttherearestillmajordifficutiesinrealizingabovetargets,mostlyduetotheweakeningofRussia’smillitarysuperiorityandtheheavyhardshipinrevitalizingitseconomyatthebeginningofnextcentry.Asaresult,Russiacanmakefewprogressindiplomacy.
Inthefuture,Russiawillbepositionedinferiorlyinthemultipolarworld.However,intakingadvantegeofitsgeo2advantegeandcurrentmillitaryability,Russiacouldstillplayanactiveandstableroleinbuildingafairandreasonablenewinternationalpoliticalandeconomicorder,andkeepingtheregionalprosperityanddevelopment.
Russia:Anti-CrisisMeasuresandProspect TheRussianfinancialcrisisgoes46
范文二:论文—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
1第四章 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
第一节 日本经济的国际地位
一、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一)经济规模
1.GDP的增加与国际比较
经过战后的高速增长、中速增长或稳定增长,到80年代中期前后,日本经济实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空前提高,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90年代,尽管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停滞的状态,但其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地位不仅没有多大的动摇,反而还由于日元升值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根据表4,1的统计,1970,1990年,日本GDP由2042亿美元增加到29701亿美元,增加了12.7倍,不仅大大高于美国的4.9倍,也明显高于西德的7.1倍,英国的6.9倍,法国的7.5倍。在日元升值达到顶点的1995年,日本GDP一度达到了51374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69.4%,为德国的2.1倍,法国的3.3倍,英国的4.6倍。2000年,日本GDP为47562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的47.7%,为德国的2.5倍,法国的3.8倍。各国GDP占世界的比重,日本为15.7%,仅次于美国的35.9%,高于德国为6.1%、英国为4.6%、法国为4.2%、意大利为3.5%和加拿大为2.2%(欧盟为25.4%)。2002年,因日元贬值和通货紧缩下名义GDP的负增长,日本GDP按美元计算在2001年下降为41757亿美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下降为39821亿美元,相当于美国104456亿美元的38.1%,与德国的19904亿美元、英国的15579亿美元法国电话14360亿美元相比,分别相当于其2.00倍、2.56倍和2.77倍。
倍,英国的3.4倍。
(二)人均GDP的增加与国际比较
1968年,日本GDP虽然已经超过了西德、英国和法国,跃升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人均GDP1970年只为2323美元,只分别相当于西德的76.0%和法国的82.6%。根据附表8,2的统计,直到80年代中期前后,日本人均GDP才全面超过了西欧各国。90年代以后,在大多数年份里,日本人均GDP又超过了美国;其中,1995年为40935亿美元,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43倍、德国的1.36倍、法国的1.51倍和英国的2.10倍;2000年仍为37549美 元,略高于美国的35692美元,仍分别相当于德国的1.65倍、英国的1.60倍和法国的1.70倍(参见表4,2)。2001年以后,因日元贬值,日本人均GDP减少为32851美元,再次低于了美国的35041美元,约相当于其93.8%。
1 本章在《现代日本经济概论》第八章的基础上略有修改。
1
表4,1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GDP的增加情况
(1950,2002年,单位:亿美元)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 日本 110 430 2042 10593 13433 29701 53112 44914 47624 41757 39821 美国 2862 4583 9824 27956 42130 58032 74005 92743 98246 100822 104456 德国 430* 721 1855 8093 6202 15047 24583 21034 18661 18461 19904 英国 383 663 1237 5340 4592 9896 11352 14604 14326 14227 15579 法国 1429 6646 5231 12160 15546 14428 13065 13101 14360 注:1950,1960年为GNP统计,其中,德国430亿美元为1955年统计。
资料来源:司楚、訾了祖译,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日〗总务厅统计局统计研修所编《2003年世界统计》,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3月31日发行。
表4,2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的增加情况(美元)
195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5年 1999 2000 2001 2002 日本 132 461 2323 9069 11120 24049 42341 35478 37549 32851 美国 1880 2537 4795 12272 17665 23222 28135 34010 35692 35041 36340 德国 815 1301 3056 10355 7983 18951 30104 25623 22708 22415 英国 757 1266 2232 9485 8099 17181 19369 24544 24077 23895 24931 法国 2814 12330 9459 21446 26739 24414 22186 22135 23289 注:1950,1960年为GNP统计,其中,德国430亿美元为1955年统计。
资料来源:司楚、訾了祖译,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日〗总务厅统计局统计研修所编《2003年世界统计》,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3月31日发行。
表4,3 日本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
产 业 1947年 1955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就业第一产业 53.4 41.0 32.6 19.4 10.9 7.1 6.0 5.1 结构 第二产业 22.2 23.5 29.2 34.0 33.6 33.2 31.7 30.7
第三产业 23.0 35.5 38.2 46.6 55.4 59.1 62.0 64.2 生产第一产业 38.8 19.2 12.8 5.9 3.6 2.4 1.9 1* 结构 第二产业 26.3 33.7 40.8 43.1 37.8 37.2 35.2 33*
第三产业 34.9 47.0 46.4 50.9 58.7 60.4 62.9 66*
注: *为1999年统计.
资料来源:〖日〗小滨裕久著《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载日刊《经济共同研究》1998年9期第93页。
〖日〗总务厅统计局统计研修所编《2003年世界统计》,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3月31日发行。
2
表4,4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
日 本 美 国 德 国 英 国 法 国
生产结构 第一产业 1 1.4 1.1 0.9 3.2
2001年 第二产业 33 20.0 28.7 27.7 26.6
第三产业 66 78.6 70.2 71.4 70.2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5.1 2.6 2.7 1.5 4.7
2000年 第二产业 30.7 22.1 32.3 25.2 25.6
第三产业 64.2 75.3 65.0 72.4 69.7
注:英国生产结构为1994年统计。
资料来源:〖日〗总务厅统计局统计研修所编《2003年世界统计》,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3月31日发行。
二、产业结构
(一)就业结构
根据表4,3的统计,1947年,日本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53.4%、22.2%和23.0%。其后,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虽然一直是不断下降的趋势,但1955年仍高于第一、二产业,1960年仍高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在1970年前一直是不断提高的趋势,1980年后则转为了下降的趋势。第三产业就业比重1947年略高于第二产业,其后不仅一直是不断提高的趋势,而且与第二产业的差距还日渐扩大,1980年已超过了50%以上。1999年,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各为4.8%、31.0%和64.2%。
从国际比较看,与美国和英国比,日本就业结构的高度化虽然略有差距,但已达到 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参见表4,4),是一种现代化的就业结构。
(二)生产结构
早在战前,日本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比重就超过了第一产业,1930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比重曾高达55.9%。由于战争对国民经济和工矿业生产和的破坏,战后初期的生产比重重新出现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局面。1947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比重分别为38.8%、26.3%和34.9%。其后,第一产业的生产比重迅速下降,1955、1970和1990年分别下降到了19.2%、5.9%和2.4%。第二产业的生产比重在1970年上升到了43.1%以后,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1980和1990年分别下降到了37.8%和37.2%。第三产业的生产比重1955年提高到47.0%后经过10多年的徘徊,1970年已超过了50%,1990年又超过了60%。1997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比重分别为1.6%、35.0%和63.4%。
从国际比较看,日本生产结构的高度化也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是一种现代化的生产结构。
3
表4,5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收支和经常收支的发展情况
(1950,2000年,单位:亿美元)
1950 1960 1970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2000 2001 2002 日出口额 8 41 193 1304 1772 2876 4431 4194 4792 4306 3951 本 进口额 10 45 189 1413 1305 2354 3359 3113 3795 3492 3011
贸易收支 ,2 ,4 4 ,109 467 522 1072 1081 1297 814 940
经常收支 ,108 511 441 1110 1069 1169 893 1128 美出口额 101 204 426 2256 2188 3936 5847 7021 7811 7308 6399 国 进口额 89 151 400 2570 3525 5170 7709 10594 12576 11802 11636
贸易收支 12 53 26 ,314 ,1336 ,1234 ,1861 ,3573 ,4765 -4494 -5237
经常收支 22 ,1245 ,793 ,1136 ,3389 ,4447 -4447 -5034 德出口额 20 114 342 1927 1839 4101 5238 5411 5496 5706 国 进口额 27 101 298 1880 1585 3462 4643 4722 4978 4864
贸易收支 7 14 44 47 254 639 595 689 518 842
经常收支 ,133 176 483 ,189 ,209 -187 38 496 英出口额 61 102 193 1101 1014 1853 2420 2302 2816 2674 国 进口额 71 126 217 1155 1095 2244 2060 2166 3344 3210
贸易收支 ,10 ,24 ,24 ,54 ,82 ,391 ,360 64 -528 -536
经常收支 69 33 ,339 ,60 ,206 -282 -294 -297 法出口额 30 69 179 1160 1017 2166 2849 3002 2950 2944 国 进口额 30 63 191 1349 1083 2344 2814 2899 3010 2926
贸易收支 0 6 ,12 ,185 ,67 ,179 ,34 102 ,60 18
经常收支 ,42 ,0.3 ,99 108 372 204 214 297
资料来源:司楚、訾了祖译,矢野恒太纪念会编《日本100年》,时事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
〖日〗总务厅统计局统计研修所编《2003年世界统计》,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3月31日发行。
〖日〗外务省《世界主要经济指标》,2003年8月15日,http://www.mofa.go.jp/mofaj/area/ecodata/bop.html。
三、国际收支
(一)世界首屈一指的贸易黑字大国
1970年,日本虽然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对外贸易总额只为382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93亿美元,进口额为189亿美元,分别低于西德的342亿美元和298亿美元,与英法两国大体持平。80年代以后,日本对外贸易额虽明显地超过了英法两国,但出口额和进口额仍一直落在美国和西德的后面,都居世界第三位。2000年,日本对外贸易达到创纪录的8587亿美元,其中进口额为4792亿美元,出口额为3795亿美元,分别占世界出口总额的7.7%、进口总额的6.1%。
从贸易收支方面看,日本除因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石油涨价,在1979和1980年出现了较
4
大的赤字(其中1980年赤字额为109亿美元)外,80年代以后一直是黑字迅速增大的趋势(参见表4,5)。1983年,日本贸易黑字为205亿美元,一举超过了西德的165亿美元,首次跃居到世界第一位。其后,由于日本对外贸易黑字持续地大幅度地增加,日本就一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贸易黑字大国。1994年日本贸易黑字达到了创纪录的1459亿美元,1995年虽然因日元大幅度升值而减少为1072亿美元,但2000年又增加到了1297亿美元。2001和2002年,日本贸易黑字有所减少,分别为814亿美元和940亿美元。
在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中,除德国外,美国和英国80年代以来一直是贸易赤字增大的趋势,法国在80年代也一直是贸易赤字增大的趋势。尤其是美国,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贸易赤字大国,1985年赤字额已高达1336亿美元。1999、2000和2002年又分别达到了创纪录的3573亿美元、4765亿美元和5237亿美元。
(二)世界首屈一指的经常收支黑字大国
由于大量地引进技术以及出国旅游人数的增加等原因,日本服务贸易收支一直是赤字状态。1995年,赤字额为573亿美元,1998年仍为为493亿美元。尽管如此,但由于贸易收支的巨额黑字,所以,从1981年开始,日本经常收支也一直是黑字迅速增大的趋势,并一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经常收支黑字大国。1987年,经常收支黑字额达870亿美元;其后到1990年,黑字额虽有所缩小,但1991年后又转为增加,并于1993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314亿美元。1995年,由于贸易黑字减少,经常收支黑字虽也减少为1110亿美元,但1998年又增加到了1206亿美元,1999年虽然减少为1069亿美元,但2000和2002年又各达1169亿美元和1128亿美元。
在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中,根据表4,5的统计,英国和法国的经常收支则大都是赤字的年份居多;德国80年代虽然也一直是黑字增大的趋势,但黑字规模并不能与日本相比,90年代后,也转为了赤字增大的趋势。至于美国,从80年代初期开始,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经常收支赤字大国,1985年赤字额已高达1245亿美元。90年代以后,美国经常收支赤字的规模虽然有所减少,但1999、2000和2002年又分别达到了创纪录的3389亿美元、4447亿美元和5304亿美元。
(三)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输出大国
以巨额的贸易收支黑字和经常收支黑字为后盾,日本还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输出大国。1985年,日本长期资本纯输出额为645亿美元,1986、1987年又迅速增加到1315亿美元和1365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长期资本纯输出额的总和。这样,日本就成了世界最大的资本供给国。1990年,日本资本纯输出额虽一度减少为318亿美元,低于了西德的561亿美元,但1998年又高达132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出为1177亿美元,仍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资本纯输出和长期资本纯输出的总和(参见表4,6)。
在其他主要发达国家中,美国从80年代初期起,就一直是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入国,1985年,资本纯输入已高达1018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入为722亿美元,都大大超过了各
5
表4,6 1995、1998年主要发达国家资本收支的比较(亿美元)
日 本 美 国 英 国 德 国 法 国
1995 1998 1995 1998 1995 1998 1995 1998 1995 1998 资本收支合计 ,667 ,1325 1380 2375 29 ,144 371 ,84 ,75 ,490 长期资本收支 ,644 ,1177 1379 2372 20 ,152 377 ,111 ,80 ,504 对外直接投资 226 242 967 1319 445 1149 388 709 158 408 对内直接投资 0.4 32 577 1962 203 631 134 134 237 280 对外证券投资 851 1158 1001 894 617 587 231 1693 64 1193 对内证券投资 524 703 2375 2681 586 390 570 1520 131 685 短期资本收支 ,3 ,147 1 3 8 7 ,7 26 5 15
资料来源:〖日〗日本银行国际局编《国际比较统计》1999年版。
发达国家的总和。1995和1998年,美国则资本纯输入各为1380亿美元和2375亿美元,其中长期资本纯输入各为1379亿美元和2372亿美元,仍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的总和。
在80年代后期,日本之所以能以超过经常收支黑字500亿美元左右的规模输出长期资本,主要是利用正在上升中的“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的实力,从欧洲金融市场筹措了大量的短期资金,从而形成了短期资金筹措、长期资金运用的局面。这样,日本 就一时间发挥了“世界性银行”的作用。90年代以后,在经常收支黑字增大的情况下,日本长期资本和短期资本都出现了对外运用增加的局面。
不过,日本长期资本输出主要是以对外证券投资为主,至于对外直接投资,在泡沫经济期间虽然有过迅速的发展,1989、1990年曾连续2年成为世界第一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其中1990年投资额为505亿美元,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1.6%,但1991年后,在长期经济停滞的形势下,却一直处于下降和曲折回升的状态,1998 和1999年投资额各为242亿美元和223亿美元,只分别占世界的3.6%和2.8%。
相比之下,90年代初期以前,美国和西欧各国的资本输出虽然也都是以对外证券投资为主,但在90年代中期以后,在企业跨国购并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则大都转向了以对外直接投资为主。尤其是美国和英国,1998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分别达到了1319亿美元和1149亿美元,都大都超过了其对外证券投资。1999年,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又分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21亿美元、1509亿美元、1068亿美元和988亿美元,分别占世界的25.3%、18.9%、13.4%和12.4%。
(四)世界首取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
以巨额的资本输出为基础,自1985年日本海外纯资产达1298亿美元,取代英国,首次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以来,其海外资产一直是迅速增加的态势。90年代,日本海外纯资产仍继续增加,1997年达9587亿美元,1998年又突破了1万亿美元,达11529亿美元,仍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海外债权大国(参见表4,7)。相比之下,美国自1985年沦落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以来,则是海外纯负债连年迅速扩大的趋势,1997年海外纯负债也突破了1万亿美元,
6
为13325亿美元;1998和1999年又分别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4077亿美元和14737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各发达国家对外纯负债的总和。
(五)世界首屈一指的外汇储备大国
80年代以前,日本外汇储备的规模一直很小,1990年为797亿美元,尚低于美国的853亿美元(参见表4,8)。1993年,日本外汇储备增加到998亿美元,超过了台湾的842亿美元和德国的822亿美元,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其后,在欧美各国外汇储备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外汇储备仍迅速增加,2000年已高达3616亿美元,不仅大大超过了美国的685亿美元和德国的620美元,也大大超过了中国的1689亿美元、韩国的962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2003年5月,日本外汇储备又进一步增加到5354亿美元,超过中国的3491亿美元、韩国的1283亿美元、德国的928亿美元、美国的822亿美元、法国的637亿美元和英国的417亿美元,仍继续高踞榜首。日本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虽然与其经常收支的巨额黑字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乃是为了遏制日元升。值的需要。鉴于日元升值压制出口是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的重要原因,所以,遏制日元升值就一直是日本国际金融政策的重要目标。可以想象,在欧美各国普遍不增加外汇储备的情况下,只要日本把其手中的外汇储备减持一半,那么就立即会导致美元贬值、日元升值的局面。这种局面是日本政府无论如何也不希望看到的。
表4,7 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对外资产负债的变化情况(亿美元)
1980 1985 1992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年度
日本 对外资产 1596 4337 20352 27252 26526 27375 29856
对外负债 1480 3079 15316 19759 17616 17787 18327
对外纯资产 115 1298 5136 7492 8910 9587 11529 8291 美国 对外资产 6071 9494 24642 37543 43471 50071
对外负债 5008 10613 29188 42914 50908 63296
对外纯资产 1063 ,1119 ,4546 ,5371 ,7437 ,13225 ,14077 ,14737 英国 对外资产 5445 8602 17310 23861 27752 31646
对外负债 5039 7487 16970 23743 27784 32203
对外纯资产 406 1115 341 118 ,32 ,557 ,1965 ,2245 德国 对外资产 2491 3302 11726 16560 16905 17954
对外负债 2160 2660 9093 15373 16119 16946
对外纯资产 331 642 2633 1187 786 648 20 990 法国 对外资产 8260 13140 14793 16335
对外负债 8665 13332 13950 14782
对外纯资产 ,405 ,192 843 1553 195 380 资料来源:〖日〗日本银行国际局编《国际比较统计》1988年版、1999年版。
〖日〗《东洋经济统计月报》2001年9月。
7
表4,8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外汇储备的变化情况(亿美元)
年度 1980 1985 1990 1995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5
日本 257 277 797 1845 2881 3560 3962 4624 5354
美国 274 422 853 884 731 685 692 790 822
德国 528 480 726 900 664 620 562 891 928
英国 215 136 368 430 303 446 378 428 417
法国 310 297 409 311 444 415 360 620 637
资料来源:〖日〗总务厅统计局统计研修所编《2003年世界统计》,日本财务省印刷局2003年3月发行。
〖日〗日本银行国际局编《国际比较统计》1988、1999年版。
〖日〗外务省《世界各国统计》,2003年8月15日,http://www.mofa.go.jp/mofaj/area/ecodata/goldreserve.html
第二节 经济大国的国际经济作用和国际责任
一、经济大国的国际作用
尽管日本没有巩固住第二超级经济大国的地位,也没有迎来日本霸权的时代或日本的世纪,但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仍将在国际经济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技术大国的作用
日本作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制造业技术。以此为基础,除继续向世界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生产设备外,日本还将进一步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也将投入更大的力量。与此同时,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日本还将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不断地扩大海外生产的过程中,逐渐地转移生产技术,从而发挥世界技术供给大国的作用。
(二)需求大国的作用
日本作为高收入国和1亿多人口的国家,至少具有美国一半以上的购买力。1985年以来,在日元升值的形势下,日本进口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对带动东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但日本的进口还远远没有达到其应该具有的规模。为此,日本应该通过结构调整和开放市场,进一步扩大进口,尽快实现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扩大进口不仅有利于促进日本国内的市场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国际经济协调,促进东亚各国和世界经济的顺利发展。
(三)资本大国的作用
日本是世界上资金最为充足的国家,19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资本输出大国,在国际资本循环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日本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国,无疑是支撑美元和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日本资本集中地流向发达国家特别是流向美国,也有导致日本经济衰退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8
的一面。另外,在日本资本输出中,特别是在国际金融资本交易中,一些投机性的资本输出或金融资本交易,也加剧了国际金融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的动荡。
二、经济大国的国际责任
在国际经济社会中,日本除发挥经济大国的国际经济作用外,还应该承担经济大国的国际责任:
(一)援助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目前,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困难。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不断发展和加强的大趋势下,如果日本的过剩资金能够更多地流向世界上最需要资金的发展中国家,并通过资金流入带动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移,那么就不仅将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而且还将有利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迄今为止,日本通过政府开发援助和民间对外直接投资,已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了一定数量的资本,转移了一些适用技术。但是,无论从日本资本和技术的输出能力看,还是从发展中国家的需求看,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发展潜力。以政府开发援助为例,日本虽然已经是对发展中国家政府开发援助最多的国家,但援助额占GNP的比例,尚远未达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规定的目标。上述问题的存在,与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和作用是很不相称的,所以经常受到各国的敲打,日本朝野有识之士也认为应该尽快改变。
(二)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上世纪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日本作为国际经济地位迅速上升经济大国,经济国际化曾经出现过迅速的发展。进入90年代以来,受长期经济停滞的影响,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虽然受到了挫折,但企业的国际化仍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日元国际化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目标。在经济一体化方面,日本虽然长期奉行非集团化对抗的战略,但以日本,新加坡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为契机,日本不仅积极探讨与美国、韩国、墨西哥等国的双边自由贸易,而且对东亚自由贸易也转而采取了积极的姿态。这样,日本就将在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四)推动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协调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各国间的经济合作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越来越重要了。例如,围绕世界经济衰退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主要经济大国必须在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国际合作和国际协调。就日本而言,其巨额贸易黑字,不仅是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导致了世界外汇市场的动荡,而且还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所以,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贸易黑字大国,日本应该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彻底开放市场,从根本上扭转对外经济不均衡的状态。另外,围绕生态和地球环境破坏等全球性的经济问题,日本在推动国际环境协调的同时,还应该开展国际环境合作,尽可能地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援助。
(五)与世界各国共同打破经济霸权
9
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美国是唯一的超级经济大国,并继续拥有称霸世界的军事霸权。随着欧盟的成立和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的出现,欧盟有可能继日本之后,再次挑战和威胁美国的经济霸权。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从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看,必须在打破一切霸权的基础上,重新构筑世界经济格局,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所以,日本经济大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就既不是谋求以自己为中心的日本霸权,也不是追随和维护美国的霸权,而应该是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打破形形色色的经济霸权。就亚洲和东亚地区而言,日本也不应该再追求独自的经济霸权,而应该与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一起,共同实现亚洲的发展和繁荣。
10
11
范文三:日本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
日本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
(现代日本经济概论第八章补偿内容)
一、国际比较统计
表1 2000-2004年主要发达国家GDP与人均GDP比较情况(总额亿美元,人均美元)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美国 98170 34795 101280 35491 104696 36323 109712 37691 117343 39919 日本 47478 37475 46132 32727 39803 31246 42940 33632 43204 33835 德国 18703 22756 18559 22540 19829 24024 24018 29099 27877 32565 英国 11415 24580 14343 24289 15691 26491 17935 30734 21082 35392 法国 13083 21593 13208 21684 14369 23467 17567 28591 20062 33325 意大利 10752 18880 10908 19114 11867 20762 14684 25261 16606 28606 加拿大 7249 23621 7154 23063 7355 23443 8681 27410 9917 31015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编《2005年世界经济心潮流》,2005年12月出版发行。
表2 主要国家占全世界GDP比重的变化情况(亿美元、%)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世界合计 302642 310529 307366 318794 357946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亚洲(不包括中东)(24) 23.6 24.6 23.1 22.4 22.1 日本 14.8 15.3 13.6 12.5 12.1 中国 3.3 3.5 3.8 4.0 3.9 韩国 1.3 1.5 1.4 1.5 1.7 印度 1.5 1.5 1.6 1.6 1.7 北美 (2) 32.5 33.7 34.9 34.8 32.7 美国 30.4 31.4 32.6 32.6 30.4 加拿大 2.1 2.3 2.3 2.2 2.3 中南美 (33) 5.9 6.4 6.1 5.2 4.8 巴西 1.7 1.9 1.7 1.4 1.4 墨西哥 1.6 1.9 2.0 2.0 1.7 欧洲(39) 31.1 28.1 28.7 30.2 32.6 德国 7.0 6.0 6.0 6.2 6.7 英国 4.8 4.6 4.7 4.9 5.0 法国 4.8 4.2 4.3 4.5 4.9
1
意大利 3.9 3.5 3.6 3.7 4.1 独联体各国(12) 0.9 1.1 1.3 1.4 1.6
俄罗斯 0.6 0.8 1.0 1.1 1.2 非洲(47) 1.0 1.0 1.0 1.0 1.1 大洋洲 (12) 1.5 1.4 1.4 1.5 1.7 澳大利亚 1.3 1.2 1.2 1.3 1.4 其他地区 (18) 0.3 0.3 0.3 0.3 0.2 ,参考, 主要7国(7) 67.8 67.4 67.0 66.7 65.5 世界经合组织各国 (30) 83.0 82.1 81.9 82.5 82.5 欧盟各国 (15) 28.3 25.4 25.8 27.1 29.3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编:2005年世界统计。
表3 1995-2004年主要发达国家国际收支的比较情况(亿美元)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经常收1995 -1091110 -270 -143 95 251 -44 支 2000 5 1197 -252 -367 186 -58 197
2001 -416878 17 -319 288 -7 162
2002 0 1125 434 -246 133 -95 135
2003 -3871362 559 -275 77 -196 131
2004 5 1721 1031 -419 -77 -150 229
-475
2
-519
7
-668
1
贸易收1995 -1861 1062 597 -232 33 279 103 支 2000 -4774 994 542 -530 -110 18 318
2001 -4501 540 853 -536 -47 83 326
2002 -5071 789 1253 -589 -2 74 249
2003 -5783 879 1460 -761 -52 18 277
2004 -7069 1022 1927 -1102 -178 -8 314 出口 1995 5847 4420 5242 2423 2340 2340 1922
2000 7819 4792 5481 2830 2399 2399 2766
2001 7291 4029 5699 2674 2443 2443 2599
2002 6931 4163 6145 2762 2532 2532 2524
2003 7248 4705 7466 3035 2989 2989 2727
2004 8188 5231 9055 3411 3499 3499 3045 进口 1995 7709 3357 4645 2655 2812 2060 1680
2000 12593 3798 4939 3360 3098 2382 2448
2001 11792 3489 4846 3210 3010 2360 2273
2002 12002 3374 4892 3352 3119 2458 2275
2003 13031 3827 6006 3796 3683 2968 2450
2004 15257 4209 7124 4513 4394 3506 2731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编:《2005年世界经济新潮流》,2005年12月发行。
2
表4 1999-2004年主要发达国家国资本收支的比较情况(亿美元)
资本收支 投资收支 其他资本收支
美国 1999年 2230 2278 -48
2000年 4766 4774 -8
2001年 4199 4210 -11
2002年 5727 5739 -13
2003年 5412 5442 -40
日本 1999年 -553 -389 -165
2000年 -876 -783 -93
2001年 -510 -482 -29
2002年 -667 -634 -33
2003年 679 719 -40
德国 1999年 -283 -281 -2
2000年 352 290 62
2001年 -241 -238 -3
2002年 -704 -702 -2
2003年 -624 -627 4
英国 1999年 342 329 13
2000年 456 433 23
2001年 315 298 17
2002年 160 147 13
2003年 291 271 20
法国 1999年 -346 -361 16
2000年 -312 -326 14
2001年 -336 -333 -3
2002年 -240 -238 -2
2003年 -89 -7 -82
资料来源:<日>总务省编,2005年世界统计。
表5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外汇储备增加的情况(亿美元)
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世界合计 4520 4813 9540 15208 20648 25558 31898 38537 发达国家 2703 2832 6287 7642 8933 10189 12056 美国 268 422 853 884 685 804 885 759 日本 252 277 797 1845 3560 4624 6646 8339 欧盟各国* 1765 1515 3171 3718 2605 2655 2431 德国* 528 480 726 900 620 564 564 488 英国 275 135 368 430 446 398 424 453 法国 310 297 409 311 415 330 352 353 发展中国家 1817 1981 3253 7566 11802 15369 19842 中国 -13 26 111 736 1656 2864 4033 6099 台湾省 227 731 880* 1623 2066 2417 香港 638* 1119 1184 1235 韩国 148 327 961 1214 1553 1990 新加坡 128 277 687 801 820 957 1122 注:1.欧盟各国1990年前为欧共体各国的统计,德国1990年前为原西德的统计;2.台湾省、香港加*号者为1996年数据。
资料来源:<日>总务省统计研修所编《2005年世界统计》;<日>经济产业省编《2005年通商白皮书》;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主页:http//www.safe.gov.cn。
3
表6 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比较(%)
日 本 美 国 德 国 英 国 法 国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4.9 2.4 2.6 1.4 4.7** 2001年 第二产业 31.0 21.5 31.7 24.1 25.6**
第三产业 64.1 76.1 65.7 74.5 69.7** 生产结构 第一产业 1.3 1.3* 1.2 1.0 2.9* 2000年 第二产业 30.6 24.1* 30.4 27.7 25.2*
第三产业 68.1 74.5* 68.4 71.3 71.9* 注:*美国和法国生产结构为1999年统计;**法国就业结构为1994年统计。
资料来源:〖日〗矢野恒太记念会编:『2003,2004年世界国势图绘』,2003年9月出版发行。
2004年,日本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之比为4.6:27.9:67.5;
2003年,日本三次产业生产比重之比为1:31:68
2002年,三次产业生产比重之比美国为1:22:77;英国为1:25:74。
二、日本从贸易国家转为债权国家,成为世界食利大国
-2005年日本国际所得黑字首次超过贸易黑字
2005年日本国际收支,因石油涨价,贸易黑字减少,经常收支黑字为18万479亿日元,比上年减少3.1%,是4年来第一次减少。但是,所得黑字却第一次超过贸易收支。贸易收支黑字10万3502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5.5%;服务贸易赤字2万7475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5.9%(改善)。相比之下,所得收支黑字11万3595亿日元,比上年增加22.5%,创历史新高。
2006年2月,所得收支黑字为1万3340亿日元,相当于贸易黑字1万909亿日元的1.22倍,比上年同期增加2.9.7%,又创历史新高。(4月12日最新统计,
所得收支黑字超过贸易黑字,这意味着日本已经从贸易国家转为了债权国家,成了一个食利国。
所得收入主要来自日本所持有的海外资产,主要是海外债权和股票等金融资产。随着日本企业海外事业的发展,由于子公司收益增加,向国内总公司的转移的红利和经营利润也增加了。另外,海外企业发行的公司债收入也增加了。
4
资产 负债
,(直接投资 38,581 ,(直接投资 10,098 ,(证券投资 209,247 ,(证券投资 120,091 股票 37,972 股票 77,393 债券 171,275 债券 42,699
中长期债券 167,635 中长期债券 33,846
短期债券 3,641 短期债券 8,852 ,(金融派生商品 599 ,(金融派生商品 1,121 ,(其他投资 97,718 ,(其他投资 116,756 ,(外汇储备 87,720
资产合计 433,864 负债合计 248,067
纯资产合计 185,797
公共部门纯资产 78,095 民间部门纯资产 107,702
其中银行部门 19,205
三、日本全球化经济战略
日本经济产业省,2006年4月
日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一〕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竞争力的源泉和制约因素〔日本的强项和弱项〕
1.强项:
〔1〕有以企业凝聚力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过,现在的制造已经不限于制造业的制造,还包括服务业的制造。
〔2〕拥有把环境、安全、清洁、高质量等所内涵的价值具体化的知识、经验和诀窍。由此,日本环境、安全、清洁、高质量的价值愈益引起世界的重视,今后会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
〔3〕日本在亚洲以电子、机械机器产业为中心扩大直接投资和当地生产,形成了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4〕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东亚是第一经济大国,GDP占亚洲的40,左右。
2.弱项:
〔1〕缺乏统一协调的“系统力”,既不能综合发挥企业的作用,也不能综合发挥投资和经济合作的作用。
5
〔2〕在信息化方面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3〕高龄少子化,人口减少,国内市场难以扩大。
〔4〕军事小国,难以发挥政治大国的作用。
3.日本希望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是:
〔1〕建立一个不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国际秩序
〔2〕建立一个适于各种文化和制度充分竞争的以竞争为主流的国际秩序
〔3〕建立一个尊重和赞扬环境、安全、美等多样化的有各自特色的价值观的国际秩序。
亚洲区域内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差距很大,而且,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又很大的不同。尽管如此,但亚洲各国已经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了经济合作。亚洲与欧洲不一样,欧洲能够以共同的法律建立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亚洲不能,要以各国多样的价值观共存为基础,建立一个在竞争中形成新价值观的具有东亚特色的国际秩序。
〔二〕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1.与亚洲各国共创亚洲的未来
东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日本经济与东亚经济密切相关。日本要确保长期发展的基础,首先必须努力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只有亚洲经济发展了,日本经济才能实现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要扩大对亚洲各国的投资,亚洲各国要改善投资环境。为此,日本要推动东亚经济联合的发展,即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建立。不过,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目标不是建立一个权利支配的亚洲,而是建立一个开放的亚洲。
迄今为止,日本是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中心,与东亚各国缔结EPA〔经济伙伴协定〕。2005年开始与东盟谈判EPA,2007年前达成协议后,将推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为发挥日本在东亚经济联合中的主导作用,日本提出了“东亚EPA构想”和“东亚OECD构想”。
在走向开放的亚洲的过程中,日本要成为“知识和智慧的中心”。为此,日本要充分发挥以企业凝聚力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把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知识和智慧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种“标准”,成为亚洲各国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基础。
过去,一提到标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制品的规格和技术标准,然而,要真正发挥日本的作用和影响力,标准的范围不能只限于制造业,其概念还必须扩展到服务业。例如,对企业活动有很大影响的企业收买合并规则和会计标准等,形成什么样的惯例、制定什么样的规则,这都是充分体现技术、知识和智慧的标准。 另外,政策手段也应该纳入标准化的视野,日本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也要系统地总结,使之为亚洲各国所共享。
6
总之,在亚洲各国共创未来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制品规格、经验和诀窍,还是政府的政策手法,只有使日本形成的标准发挥“公共财产”的作用,日本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智慧的中心”。
2.提高日本的优势和魅力,向世界发送日本的信息
国家实力不只是经济和军事这种充分体现竞争优势的硬力量,还有价值、文化、政治理想、政策的魅力等吸引其他国家,使其他国家把日本视为知己的软力量。今后,硬力量虽然继续发挥作用,但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21世纪,软力量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日本人口已转为减少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力即经济规模日世界的比重进一步减少,这乃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今后对日本来说,努力提高软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软力量有非常雄厚的根基,不仅文化有独自的特性和优势,而且在技术上也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特别是制造业技术,许多领域都超过了美国。
以汽车、家用电器和半导体为首,日本工业制品的质量堪称世界第一,而且,支撑日本制造业的制造能力和高新技术,从全面质量管理到准确及时生产方式的日本式经营,都是日本软力量的重要象征。即使在日本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的90年代,日本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也仍然在继续增强。扎根于传统的美术、工艺和历史的历史名胜、建筑物、美丽的自然风光、饮食文化,以及禅教、武道等,都独具日本特色,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和欢迎。近年来,日本的动画片、游戏软件、音乐、服饰等,这些在日本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大众文化已经走向世界,提高了日本的影响力。
不过,目前日本软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日本社会、日本人的心胸、日本文化的内向性,都影响和制约了日本软力量的充分发挥。
现在是得人才得天下的时代,如何吸引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对提高一国的软力量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好处。美国有50万外国留学生,他们学习了美国文化,留在美国为美国创造财富,回到各自的国家大都进入社会上层,美国可以通过这些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相比之下,日本在吸收外国优秀人才方面做的很差,由于国土狭小、就业困难,在日本留学的留学生毕业后很难留在日本。为此,日本也必须设法吸引和挽留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
3.对全球化的价值做贡献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脱亚如欧,而现在则面临重新回到亚洲的课题。做为发达国家的一员,日本要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贡献,要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形成做贡献;做为亚洲的一员,日本应该为亚洲的发展做贡献,为亚洲新秩序的形成做贡献。
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最先经历了公害问题、能源问题、城市问题和高龄化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技术、节能技术和安全技术。为解决这些全球性的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应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直
7
接投资和技术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在签署京都协议书方面,日本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关于绿色开发和气候的太平洋伙伴关系”,日本还要继续努力。
在消除贫困方面,日本应该帮助非洲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提高政府开发援助。
在能源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
〔三〕日本全球化的政策课题:
1.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2.提高日本经济全球化的水平,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建设一个更为开放、更有魅力的国家;
4.对东亚发展和全球化的共同课题做贡献.
今后,面临中国的崛起和竞争,日本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自己的国际地位。从经济规模方面看,中国超过日本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但2020年前后,即使中国GDP超过日本,中国人均GDP也只能达到日本的1/10。因此,对日本来说,今后最重要的并不是经济规模,而是国家的活力,关键是每个国民是否都能心情舒畅、朝气勃勃低生活。21世纪后期,日本不应该是一个“生活水平高而经济活力小、在国际社会无足轻重的国家”,要避免这种结果,日本必须以全球化战略为中心,采取积极的对策。
8
9
范文四:日本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作用***
(现代日本经济概论第八章补偿内容)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总额 人均 美国 98170 34795 101280 35491 104696 36323 109712 37691 117343 39919 日本 47478 37475 46132 32727 39803 31246 42940 33632 43204 33835 德国 18703 22756 18559 22540 19829 24024 24018 29099 27877 32565 英国 11415 24580 14343 24289 15691 26491 17935 30734 21082 35392 法国 13083 21593 13208 21684 14369 23467 17567 28591 20062 33325 意大利 10752 18880 10908 19114 11867 20762 14684 25261 16606 28606 加拿大 7249 23621 7154 23063 7355 23443 8681 27410 9917 31015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编《2005年世界经济心潮流》,2005年12月出版发行。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4)
日本 14.8 15.3 13.6 12.5 12.1 中国 3.3 3.5 3.8 4.0 3.9 韩国 1.3 1.5 1.4 1.5 1.7 印度 1.5 1.5 1.6 1.6 1.7
(2)
美国 30.4 31.4 32.6 32.6 30.4 加拿大 2.1 2.3 2.3 2.2 2.3
(33)
巴西 1.7 1.9 1.7 1.4 1.4 墨西哥 1.6 1.9 2.0 2.0 1.7 (39)
德国 7.0 6.0 6.0 6.2 6.7 英国 4.8 4.6 4.7 4.9 5.0 法国 4.8 4.2 4.3 4.5 4.9
1
意大利 3.9 3.5 3.6 3.7 4.1
(12)
俄罗斯 0.6 0.8 1.0 1.1 1.2
(47)
(12)
澳大利亚 1.3 1.2 1.2 1.3 1.4
(18)
[参考] 主要7国(7) 67.8 67.4 67.0 66.7 65.5 世界经合组织各国 (30) 83.0 82.1 81.9 82.5 82.5 欧盟各国 (15) 28.3 25.4 25.8 27.1 29.3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编:2005年世界统计。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意大利 加拿大 经常收1995 -1091110 -270 -143 95 251 -44 支 2000 5 1197 -252 -367 186 -58 197
2001 -416878 17 -319 288 -7 162
2002 0 1125 434 -246 133 -95 135
2003 -3871362 559 -275 77 -196 131
2004 5 1721 1031 -419 -77 -150 229
-475
2
-519
7
-668
1
贸易收1995 -1861 1062 597 -232 33 279 103 支 2000 -4774 994 542 -530 -110 18 318
2001 -4501 540 853 -536 -47 83 326
2002 -5071 789 1253 -589 -2 74 249
2003 -5783 879 1460 -761 -52 18 277
2004 -7069 1022 1927 -1102 -178 -8 314 出口 1995 5847 4420 5242 2423 2340 2340 1922
2000 7819 4792 5481 2830 2399 2399 2766
2001 7291 4029 5699 2674 2443 2443 2599
2002 6931 4163 6145 2762 2532 2532 2524
2003 7248 4705 7466 3035 2989 2989 2727
2004 8188 5231 9055 3411 3499 3499 3045 进口 1995 7709 3357 4645 2655 2812 2060 1680
2000 12593 3798 4939 3360 3098 2382 2448
2001 11792 3489 4846 3210 3010 2360 2273
2002 12002 3374 4892 3352 3119 2458 2275
2003 13031 3827 6006 3796 3683 2968 2450
2004 15257 4209 7124 4513 4394 3506 2731 资料来源:<日>内阁府编:《2005年世界经济新潮流》,2005年12月发行。
2
资本收支 投资收支 其他资本收支
美国 1999年 2230 2278 -48
2000年 4766 4774 -8
2001年 4199 4210 -11
2002年 5727 5739 -13
2003年 5412 5442 -40
日本 1999年 -553 -389 -165
2000年 -876 -783 -93
2001年 -510 -482 -29
2002年 -667 -634 -33
2003年 679 719 -40
德国 1999年 -283 -281 -2
2000年 352 290 62
2001年 -241 -238 -3
2002年 -704 -702 -2
2003年 -624 -627 4
英国 1999年 342 329 13
2000年 456 433 23
2001年 315 298 17
2002年 160 147 13
2003年 291 271 20
法国 1999年 -346 -361 16
2000年 -312 -326 14
2001年 -336 -333 -3
2002年 -240 -238 -2
2003年 -89 -7 -82
资料来源:<日>总务省编,2005年世界统计。
1980年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末 世界合计 4520 4813 9540 15208 20648 25558 31898 38537 发达国家 2703 2832 6287 7642 8933 10189 12056 美国 268 422 853 884 685 804 885 759 日本 252 277 797 1845 3560 4624 6646 8339 欧盟各国* 1765 1515 3171 3718 2605 2655 2431 德国* 528 480 726 900 620 564 564 488 英国 275 135 368 430 446 398 424 453 法国 310 297 409 311 415 330 352 353 发展中国家 1817 1981 3253 7566 11802 15369 19842 中国 -13 26 111 736 1656 2864 4033 6099 台湾省 227 731 880* 1623 2066 2417 香港 638* 1119 1184 1235 韩国 148 327 961 1214 1553 1990 新加坡 128 277 687 801 820 957 1122 注:1.欧盟各国1990年前为欧共体各国的统计,德国1990年前为原西德的统计;2.台湾省、香港加*号者为1996年数据。
资料来源:<日>总务省统计研修所编《2005年世界统计》;<日>经济产业省编《2005年通商白皮书》;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主页:http//www.safe.gov.cn。
3
日 本 美 国 德 国 英 国 法 国 就业结构 第一产业 4.9 2.4 2.6 1.4 4.7** 2001年 第二产业 31.0 21.5 31.7 24.1 25.6**
第三产业 64.1 76.1 65.7 74.5 69.7** 生产结构 第一产业 1.3 1.3* 1.2 1.0 2.9* 2000年 第二产业 30.6 24.1* 30.4 27.7 25.2*
第三产业 68.1 74.5* 68.4 71.3 71.9* 注:*美国和法国生产结构为1999年统计;**法国就业结构为1994年统计。 资料来源:〖日〗矢野恒太记念会编:『2003-2004年世界国势图绘』,2003年9月出版发行。
2004年,日本三次产业就业比重之比为4.6:27.9:67.5;
2003年,日本三次产业生产比重之比为1:31:68
2002年,三次产业生产比重之比美国为1:22:77;英国为1:25:74。
2005年日本国际收支,因石油涨价,贸易黑字减少,经常收支黑字为18万479亿日元,比上年减少3.1%,是4年来第一次减少。但是,所得黑字却第一次
超过贸易收支。贸易收支黑字10万3502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5.5%;服务贸易赤字2万7475亿日元,比上年减少25.9%(改善)。相比之下,所得收支黑字11万3595亿日元,比上年增加22.5%,创历史新高。
2006年2月,所得收支黑字为1万3340亿日元,相当于贸易黑字1万909亿日元的1.22倍,比上年同期增加2.9.7%,又创历史新高。(4月12日最新统计}
所得收支黑字超过贸易黑字,这意味着日本已经从贸易国家转为了债权国家,
成了一个食利国。
所得收入主要来自日本所持有的海外资产,主要是海外债权和股票等金融资
产。随着日本企业海外事业的发展,由于子公司收益增加,向国内总公司的转移
的红利和经营利润也增加了。另外,海外企业发行的公司债收入也增加了。
资产 负债
4
1.直接投资 38,581 1.直接投资 10,098 2.证券投资 209,247 2.证券投资 120,091 股票 37,972 股票 77,393 债券 171,275 债券 42,699
中长期债券 167,635 中长期债券 33,846
短期债券 3,641 短期债券 8,852 3.金融派生商品 599 3.金融派生商品 1,121 4.其他投资 97,718 4.其他投资 116,756 5.外汇储备 87,720
资产合计 433,864 负债合计 248,067
纯资产合计 185,797
公共部门纯资产 78,095 民间部门纯资产 107,702
其中银行部门 19,205
〔一〕日本在国际社会中竞争力的源泉和制约因素〔日本的强项和弱项〕
1.强项:
〔1〕有以企业凝聚力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不过,现在的
制造已经不限于制造业的制造,还包括服务业的制造。
〔2〕拥有把环境、安全、清洁、高质量等所内涵的价值具体化的知识、经验
和诀窍。由此,日本环境、安全、清洁、高质量的价值愈益引起世界的重视,今
后会受到越来越高的评价。
〔3〕日本在亚洲以电子、机械机器产业为中心扩大直接投资和当地生产,形
成了一个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分工体系。
〔4〕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在东亚是第一经济大国,GDP占亚洲的40%左右。
2.弱项:
〔1〕缺乏统一协调的“系统力”,既不能综合发挥企业的作用,也不能综合
发挥投资和经济合作的作用。
〔2〕在信息化方面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3〕高龄少子化,人口减少,国内市场难以扩大。
5
〔4〕军事小国,难以发挥政治大国的作用。
3.日本希望建立的国际经济秩序是:
〔1〕建立一个不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国际秩序
〔2〕建立一个适于各种文化和制度充分竞争的以竞争为主流的国际秩序
〔3〕建立一个尊重和赞扬环境、安全、美等多样化的有各自特色的价值观的
国际秩序。
亚洲区域内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各国经济差距很大,而且,
各国的社会制度、政治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和价值观都又
很大的不同。尽管如此,但亚洲各国已经各种各样的形式开展了经济合作。亚洲
与欧洲不一样,欧洲能够以共同的法律建立高度一体化的共同体,亚洲不能,要
以各国多样的价值观共存为基础,建立一个在竞争中形成新价值观的具有东亚特
色的国际秩序。
〔二〕全球化经济战略的基本出发点:
1.与亚洲各国共创亚洲的未来
东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中心,日本经济与东亚经济密切相关。日本要确保长
期发展的基础,首先必须努力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只有亚洲经济发展了,日本经
济才能实现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要扩大对亚洲各国的投资,亚洲各国要
改善投资环境。为此,日本要推动东亚经济联合的发展,即推动东亚自由贸易区
和东亚共同体的建立。不过,东亚自由贸易区和东亚共同体的目标不是建立一个
权利支配的亚洲,而是建立一个开放的亚洲。
迄今为止,日本是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中心,与东亚各国缔结EPA〔经济伙伴协
定〕。2005年开始与东盟谈判EPA,2007年前达成协议后,将推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为发挥日本在东亚经济联合中的主导作用,日本提出了“东亚EPA构想”和
“东亚OECD构想”。
在走向开放的亚洲的过程中,日本要成为“知识和智慧的中心”。为此,日
本要充分发挥以企业凝聚力为基础的集中体现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把在其发展
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知识和智慧系统化,使之成为一种“标准”,成为亚洲各
国共同创造、共同发展的基础。
过去,一提到标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制品的规格和技术标准,然而,要真
正发挥日本的作用和影响力,标准的范围不能只限于制造业,其概念还必须扩展
到服务业。例如,对企业活动有很大影响的企业收买合并规则和会计标准等,形
成什么样的惯例、制定什么样的规则,这都是充分体现技术、知识和智慧的标准。
另外,政策手段也应该纳入标准化的视野,日本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也
要系统地总结,使之为亚洲各国所共享。
总之,在亚洲各国共创未来的过程中,无论是企业的技术、制品规格、经验
和诀窍,还是政府的政策手法,只有使日本形成的标准发挥“公共财产”的作用,
6
日本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和智慧的中心”。
2.提高日本的优势和魅力,向世界发送日本的信息
国家实力不只是经济和军事这种充分体现竞争优势的硬力量,还有价值、文
化、政治理想、政策的魅力等吸引其他国家,使其他国家把日本视为知己的软力
量。今后,硬力量虽然继续发挥作用,但在全球化、信息化发展的21世纪,软力量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大。在日本人口已转为减少的情况下,日本经济力即经济规
模日世界的比重进一步减少,这乃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今后对日本来说,努力提
高软力量是至关重要的。
日本软力量有非常雄厚的根基,不仅文化有独自的特性和优势,而且在技术
上也有与美国相抗衡的力量,特别是制造业技术,许多领域都超过了美国。
以汽车、家用电器和半导体为首,日本工业制品的质量堪称世界第一,而且,
支撑日本制造业的制造能力和高新技术,从全面质量管理到准确及时生产方式的
日本式经营,都是日本软力量的重要象征。即使在日本经济处于长期停滞的90年
代,日本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也仍然在继续增强。扎根于传统的美术、工艺和历
史的历史名胜、建筑物、美丽的自然风光、饮食文化,以及禅教、武道等,都独
具日本特色,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和欢迎。近年来,日本的动画片、游戏软件、
音乐、服饰等,这些在日本培育和成长起来的大众文化已经走向世界,提高了日
本的影响力。
不过,目前日本软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日本社会、日本人的心胸、日
本文化的内向性,都影响和制约了日本软力量的充分发挥。
现在是得人才得天下的时代,如何吸引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对提高一国
的软力量至关重要。在这方面美国得到了很大的好处。美国有50万外国留学生,他们学习了美国文化,留在美国为美国创造财富,回到各自的国家大都进入社会
上层,美国可以通过这些人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相比之下,日本在吸收外国优秀
人才方面做的很差,由于国土狭小、就业困难,在日本留学的留学生毕业后很难
留在日本。为此,日本也必须设法吸引和挽留留学生中的优秀人才。
3.对全球化的价值做贡献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就开始脱亚如欧,而现在则面临重新回到亚洲的课题。
做为发达国家的一员,日本要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贡献,要为世界经济新秩序的
形成做贡献;做为亚洲的一员,日本应该为亚洲的发展做贡献,为亚洲新秩序的
形成做贡献。
日本在世界各国中最先经历了公害问题、能源问题、城市问题和高龄化问题,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世界最先进的环保技术、节能技术和安全技术。为解决这
些全球性的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应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直
接投资和技术转移,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问题。
在签署京都协议书方面,日本已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促进“关于绿色开
7
发和气候的太平洋伙伴关系”,日本还要继续努力。
在消除贫困方面,日本应该帮助非洲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要提高政府开发
援助。
在能源方面,要开展国际合作。
〔三〕日本全球化的政策课题:
1.在东亚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
2.提高日本经济全球化的水平,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建设一个更为开放、更有魅力的国家;
4.对东亚发展和全球化的共同课题做贡献.
今后,面临中国的崛起和竞争,日本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自己的国际地
位。从经济规模方面看,中国超过日本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但2020年前后,即使中
国GDP超过日本,中国人均GDP也只能达到日本的1/10。因此,对日本来说,今后最重要的并不是经济规模,而是国家的活力,关键是每个国民是否都能心情舒畅、
朝气勃勃低生活。21世纪后期,日本不应该是一个“生活水平高而经济活力小、
在国际社会无足轻重的国家”,要避免这种结果,日本必须以全球化战略为中心,
采取积极的对策。
8
范文五: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与战时“大国地位” 的确立.doc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本文档下载自文档之家,如果内容可能不完整,您可以点击以下网址继续阅读或下载:
http://www.wendangku.net/doc/d4af711ca417866fb84a8eee.html
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与战时“大国地位”的确立
,,,,年第,期
第,,卷
(总第,,,期)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与战时“大国地位’’的确立
孙伟儿
(宁波大学初等教育系,浙江宁波,,,,,,)
擅要:丰文认为,二战期问中国“大国地住”的琦立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是罗新福的“有恚安排”,而是与中
国人民的英勇抗战和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争作用直接相关的。但从战时中国所走的“大国”历
程来看(中国要真正许身于太国行列,必须拥有与之相称的国力。
美譬词:中国战场;反法西斯战争;大国地位;确立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第二次世界太战的胜利(使中国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同时也赢得了战时四大国之一的国
际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对此存在的一种说法是认为中国在二战时期所取得的“大国地位”,只是罗斯福的有意安排,中国在世界反法萌斯战争中充其量只起了一种“比较无足轻重”的配角作用(?由于如何正确而公允地评价中国抗战时期所确立的。大国地位”,直接关系到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在批驳这种不符台历史实际的观点的同时,就这一问题略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奋起抗击法西斯侵略的国家,也是抗战持续时间最长、牺牲最大的国家。中国战场长期牵制着日
军主力(使日军主力尤其是陆军的绝大部分陷在中国战场而不能自拔,从而在根本上打乱了日本的战略部署,为美英苏等国的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时间(这是中国获得战时四强之一的最主要原因。
据日本资料统计(卢淘桥事变以前(日本陆军(除去台湾军和非步兵师团)共有,,个师团,卢沟桥事变后(日本迅速
进行了扩军备战,增编了,个师团(台计有,,个陆军师团(不含台湾军和非步兵师团)。其中部署在日本本土的仅有,个师圃,而驻扎在中国华北和华中的却有,,个师团,加上在东北的,个师团,在华目军黯军几乎占了日本全部步兵师团的,,,。。,。,,,,年,月,,日(日本太本营下达了准备汉口作战的命令,决定“集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为配合汉口作战(日本又增置了,,个师团。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华,军的总兵力虽从百分比来看略有下降,但由于中国战场的不断扩大,实际在华兵力仍有增无减。,,,,年底,日本用于南进的兵力是,,万(留守本土的亦约,,万,但驻华总兵力仍超过南进兵力的,倍,达,,,万之众。这样一种兵力分布状况直到战争结束基本没有多大的改变。中国始终抗击着日本全部海外驻军,,,以上的兵力。“,罗斯福在绐其儿子的信中就明确地说:“你想想着,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部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摘熟梅子一样轻而易举地占领那些地方,然后长驱直人,直捣中东??”,“
而且,中国,民的抗日战争不仅仅是钳制了日本的兵力,消耗了日本的战争资振,它还从根本上破坏了日本的既定
国策。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本身包藏着北攻苏联的田谋。,,,,年,月上旬,日驻华武官喜多诚一少将回国汇报中国局
势时强调(“应在对苏开战前,首先予以中国一击,用以挫伤蒋政权的基础”。“,对此,苏联方面也十分明白。,,,,—,,,,年曾任驻华使馆二等秘书的,?列道伍斯基曾坦言:“苏联对华政策,基于苏联政治路线,基于对国际主义方针相联系的利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孙伟儿(,,,,),虫,浙江鄄县,(宁杖太学初等教育系讲师?,,?
http://www.wendangku.net/doc/d4af711ca417866fb84a8eee.html益估量(中国是日本进攻苏联的严重阻碍。”:,
中国抗战为苏联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创造了条件。,,,】年,月,,日苏德战争爆发后(希特勒曾力促日本从背后向苏
联开刀(以形成东西夹击之势。日本政府也跃跃欲试(但遭到了中国派遣军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在“中国事变”没有解决之前,对苏作战必将断送“帝国太业”。最后几经周折(日车政府在,月,日御前会议通过的《适应形势演,变帝国国策纲要冲确认了“继续努力解决中国事变”,“暂不介入德苏战争”的基本策略。,,苏联方面在证实这一情报后,便立即从远东军中抽调了,个精锐师和,个坦克师以及空军部队,在奠斯科保卫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以后,苏联在整个卫国战争时期共西调了,,个远东军(以增强对德作战的力量。同时(还依照,,,,年,月,日国家计委制定的,,,,年第四季度和,,,,年战时经济计划(将一些受战争威胁的企业汪往东部,并向东部地区疏散人口。这些举措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创
同样(中国的抗战也迟滞了日本南进的步伐。,,,,年夏天,希特勒德国横扫西欧,为了与德国遥相呼应(日军加快了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可以这么说,是中国人民用自己的血肉长城挡住了日军闯入西伯利亚的道路。
南进的步伐,恰恰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战场各战区先后对日本侵略军发动了攻势(尤其是,,,,年,月开始的“百团大战”(历时三个月(毙伤日军二万多人(极大地破坏了日本控制的交通线和战争资源,影响了日本南进战略的宴施。为了巩固“后方”,日军不得不集中大量的兵力,对我解放区进行了太规模的“扫荡”。解放区军民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从当时的战略效果来看,这些军事行动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为美英赢得了备战的时间。这是中国人民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卫一伟大贡献。
总之,。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中国抗战是世界性抗战”。中国人民在抗战时
期为世界和平事业所作的卓绝贡献,理所应当赢得“大国地位”(而且当之无愧。
战时中国“大国地位”的取得并不像一些人所说的是罗斯福坚持要在“世界强国的内圈”安排“一个非白种人的民
族”(而是盟国(尤其是美英)在法西斯猖狂进攻面前,深深地体会到中国抗战对它们的重要战略意义后作出的一种自然选择。
,,,,年,月(德意日正式结成了轴一,,,国军事同盟,从而使“中国的命运”成为“美国人更为密切的问题??。罗斯福在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年,,月底发表的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和,,,,年,月初致国会年度咨文中,多次指出美国之所以能“置身于战争之外”(是由于英国和中国的奋力抗战。他说(中华民族在亚洲进行的是一场能够“拖住,,本人”的“伟大的防御战争”,表现出了“千百万普通老百姓抵御肢解他们古老国家的卓越意志”。“,,,,,年,月,美国国务院发表了一份政策文件(认为(在实际上毫无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已牵制,,,多万日军达,年之久(因此(美国只有通过鼓励中国更努力抗战(使日本愈来寂深地路,中国的战争中(美国才会有可能实现一切日标,其中包括维持远东现状,踩证橡胶和锡矿的供应(保卫菲律宾群岛,援助英苏抗德。,,”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认识(美国才及时调整了对华关系,加强了对中国的军事援助。从这年,,月起(中美两国政府开始共同制定一项秘密的空中作战计划。
由此可见,除了出于正义和人道的立场外(美国对华援助最主要的动机在于它的国家战略利益。对此,罗斯福的行政
助理居里在与**会谈时曾直言不讳地承认:“余屡闻中国对美国援助表示感谢之意(实则中国并无向美致谢之必要。总统曾言(美国以租借法案器材往赴盟国,盟国之自卫,亦即助美国(换言之,美国所供给之物资,实即为美国之安全而用也。”‘”,,””’应当说(居里说出了美国战略上有求于中国的心里话。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按照事先制定的“先欧后亚”战略,直接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但“先欧后亚”并不等于“保欧
弃亚”(或者说,在美国人看来亚太战场并不重要了。相反,要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顺序,中国战场的重噩性更加突出。因为只有中国抗战持久地进行下去,并拴住日军的主力,美国才能集中足够的力量在欧洲和非洲打败德意法西斯军队。对此(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美国陆军参谋长和海军作战部长,?斯塔克在向罗斯福提出的远东战略中表白得十分清楚。他说:“在任何情况下,对日本不应发动无限制的进攻,因为这样一种战争将大大削弱在大西洋对最危险敌人德国作战的联合力量”,因而美国在远东“除了对日本实际作战以外(给予中国一切可能的援助”。,,“。”,?“’他的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海军上将金的认同。在金看来,中国的战略地位与苏联相当,,利用中苏地形”,向两国“供给武器”,是美国“最高之战略叫”。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与此同时,在日本“南进”政策日益明朗的情况下(英国也逐渐改变了对中国抗战的态度。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
殖民地拥有者,在亚洲和远东地区有着巨大的殖民利益(过去一直幻想通过对,,的绥靖政策来弥补其军事力量的不足,以求自保。,,,,年,月(英国迫于日本的压力(甚至一度关闭滇缅公路,禁止武器及铁路材料通过缅甸运到中国(严重损害了中国,民的抗日事业。现在(面对日本步步进逼,开始意识到与日一战已不可避免(但为了使自己能够集中力量对付欧洲和北非地区的德意集团,迫切需要借用中国的力量来遏制日本的南进。为此(,,,,年,月至,月,英国大使卡尔和驻华使馆武官丹尼斯在重庆与国民政府就共同抗日同题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丹尼斯对蒋舟石的一席话道出了英国当时迫
?,,,?
http://www.wendangku.net/doc/d4af711ca417866fb84a8eee.html切需要中国帮助的意向。他说:“我们面临的一个危险是,日本或许能从中国撤出大量军队作为对他们开始进攻马来亚、婆罗洲和荷属东印度地区的增援力量。因此(中国能对共同事业做出的最大贡献将是全面增加对华日军的压力的方法在中国保持最大限度的日本力量。”,,“
正是因为美苏等国在战略上需要中国战场的支持(所以太平洋战争一爆发(中国就很快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链条
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年,,月,,日。中、英、美、苏、荷等国在重庆召开的东亚军事联合会议通过了《远东联台行动初步计划》。根据合作计划,,,月,,日组成了中国战区,经罗斯福提议,**为最高统帅,指挥中泰越缅地区的盟军与日作战。,,,,年,月,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作战。这样,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已成为东方战场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战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中国人民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得到了其它盟国的帮助和支持(但是中国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人民用自己血肉筑起的长城,既捍卫了民族的独立,也有力地支持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正义事业。而就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局势来说(中国抗战给予盟国的支持更具有战略意义。既然如此(我们就不能把中国跻身于战时四强仅仅归结为罗斯福的一种有意安排。
由于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卓越贡献和美英等国出于战略需要对中国战略地位的重视,使得中国在太平
洋战争爆发后(随着盟国合作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日益加强,其“大国地位”迅速地确立起来。但是(纵观二战时期中国所走的“大国”历程,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年,,月,,日,霍普金斯在即将发表的《联合国家宣言》文稿致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指出:“要打破按字母排的次
守?把像中国和苏联这样的国家提到同我国和联合王国并列的地位。区别的办法可以是(那些在自己国土上积极作战的国家为一类,另外则是已经被轴心国征服了的国家。我认为这种排列极为重要。”,,”罗斯福对此深表赞同。
,,,,年元旦,由中美苏英四国领衔的《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发表。中国作为战时四大国之一首次出现在国际性文件
,,,年,,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举行会议(专门邀请中国政府参加,共同发表莫斯科宣言。该宣言向全世界上。,
宣布四国要在“尽速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世界和平和安全”。。”,由此(中国不仅成了联合国发起国之,,而且也为日后在国际舞台上扮演大国角色铺设了道路。在紧接着举行的中美英开罗会议上(中国政府首脑和英美首脑就抗战问题直接进行了平等的协商,并发表了《开罗宣言》。这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年,月一,,月(美英苏和中美英三国分别在华盛顿敦巴顿橡胶园举行会议(正式就建立一十国际性组织——联合国进行磋商(并达成了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协议。四国确认:在未来的联合国里(美英苏中及相当时期后的法国担任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各拥有否决权。,,,,年,月,,日,在旧金山《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上(中国获得了首签的殊荣。,,月,,日《宪章》正式生效(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大国地位”以联合国宪章形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正式承认。中国人民在瑟法西斯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极有可能为保障战后世界和平特别是东方和平发挥极大作用,使其获得了在这,国际格局中应有的位置。
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抗战时期中国的“大国地位”并不十分稳固。特别是在二战后期(有迹象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
在逐渐削弱。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后期对日作战不力。国民党日趋消极的抗战路线,造成了正面战场的一系列太溃败(与
当时世界其它战场均转人反攻的情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使英美盟国对国民政府的抗战能力越来越怀疑,美国也由原来寄希望于“中国陆军对击溃日本能负大部责任”,“转而盼苏联能参加远东战争”。,,?”“”国民党的腐败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二是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进展使它改变了对日作战的方略。在美国原先的战略中(中国不仅是消耗日本兵力的主要
战场,而且也是最后击败日本的基地。但是经过瓜达尔卡纳战役,美国开始实施越岛作战计划(逐一夺回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各岛屿;同时,美国远程航空母舰大量增加,远程轰炸机,一,,问世并大批量生产,从而使美军从马里亚纳群岛直接轰炸日本本土成为可能。这样,美国改变了对日作战的策略,把最后击溃日本的最佳路线定在中太平洋(而不是原先认为的依靠中国大艋对日本本土实施最后攻击,因为在美国看来,“横切太平洋之军事,进展甚速(远非在华陆路的军事进攻所能比”。”’。
由于上述的原因,中国的“大国地位”开始受到削弱,国家利益也受到了损害。美国鉴于蒋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政权的现状和自身的军事
战略,把击溃日本在亚洲大陆军队的希望转到苏联方面。,,,,年,月(苏美英三国签订了雅尔塔秘密协定(这一坍定在没有中国代表参加讨论和同意的情况下(把苏联战后恢复日俄战争前俄国在东北的特权以及外蒙独立问题(作为苏联结束欧洲战事三个月内对日宣战的条件。这是典型的大国外交,而作为战时四强的中国连自己的领土和主权都无权过问,可见其“大国地位”相当虚弱。
?,,?
http://www.wendangku.net/doc/d4af711ca417866fb84a8eee.html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贬低或抹杀中国作为战时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是一个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在战时能够争得“大国地位”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下容易的事。为此中国人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年间军民伤亡达,,,(,万(直接财产损失近,,,,亿美元。可以肯定(没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所作的这种特殊贡献(西方列强是不可能给予中国战时大国的地位的。相反(当落后贫穷的中国在付出巨大代价赢得世界人民普遍尊重的时候(由于国力的弱小、政府的腐败,往往容易被一些强国所愚弄(成为他们战略棋盘上的一枚棋子。这一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真正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不要一味地依靠某些大国来维持国际上的地位(一定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自强不息(使自身不仅拥有大国地位,而且更拥有与之相称的大国国力。而这一切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才有可能。这也是历史给予我们的一个有力启示。
参考文献:
,,:‘美)壶克尼尔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台作和冲突,,,,,—,,,,,,,上海:上海译文出版杜,,,,,
,,:耿成宽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军,,,北京:春秋出版社(,,,,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外务省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支书(,,,,,,(,,,,,,午下卷之文书),,,东京(,,,,(,,,
,,,一,,,,
,,
,,,(,:【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止,,,东京(】,,,(,,,,美)伊艰奥?岁斯福罗断福见闻秘录,,,北京:新华出版社(,,,,
,,:,?列道伍斯基一个外变官札记,,,(苏)远东问题(,,,,((,)
:,:(,,)国际政治学会(现代史资料(,,太平洋艘争),,,东京,,,,,(,,,(
,,,(美),?弗斯珍珠港之路,,,(新泽西(,,,,(,,,,,:口奉侵华资料编写组(~,,车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卷),,,(成都:四,,,人民出版社,,,,,
,,(),罗斯榀选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美国国务皖(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年第,卷),,,(华盛顿(,
,,,,,(,,,—,,,,: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口抗战时期(第,编战时外空一),,,(台北(,,,,(
,,,(
,,,,,
,,,,,,,,,粱敬淳空迪威事件,,,北京:商务印书馆(,,,,,,,,(英),?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哈格英国进退两难,】,,,一】,,】年蓖帝周对日车的防御,,,,牛津,,,,,,(美)舍维德罗断福与霍普金斯——二欢大战时期白宫实录,下册),,,,匕京:商务印书馆,,
:,,,叶,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第二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查尔新,,?罗曼纳斯(赖利?桑德兰史迪威指挥权问题,,,(华盛顿(,,,,,,,(,,,,,,
(责任编辑赵晓兰)
,,,,,,,,,,,,,,,,,,,,,,,,,,,,,,,,,,,,,,,,,,,
,,,,,,,,,,,,,,,,,,,,,,,,,,,
,,,,,,,,,,,,,,,,
((,,,一,,,,,,,,,,,,,,,,,,(,,,,,,,,,,,,,,,,,(,,,,,,,,,,,,(,,,,,)
,,,,,,;,:,,,,,,,,,,,,,,,,,,,,,,,,,,,,,,,,,,,,,,,,,,,,,,,,?,,,,,,,,,,,,,,,,,,,,,,,
,,,,,,,,,,,,,,,,,,,,,,,,,,,,,,,—,,,;,,,,,,,,,,,,,,,,,—;,,,,,,,,,,,,,,’,,,,,,,,,,,,,,,,,,,,,,,(,,,,,,,,,,,,,,,,,,,,,,,,,,,?,,,,,,,,,,,,,,,,,,,,,,,,,,,,,,,,,,,
,,,,,,,,,,,,,,,,,,,,,,,,,,,,,,,,,,,,,,,’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
,,,,,,,,:,,,,,,,,,,,,,,,,,;,,,,—,,,;,,,,,,;,,,,,,,,,,,,,,,,,,,,;,,,,,,,,,,,,,?,,?
http://www.wendangku.net/doc/d4af711ca417866fb84a8eee.html
中国战场的地位和作用与战时“大国地位”的确立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孙伟儿宁波大学初等教育系浙江宁波 315010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2001,26(3)
参考文献(17条)
1.麦克尼尔 美国、英国和俄国,它们的合作和冲突,1941-1946 1978
2.耿成宽 抗日战争时期的侵华日军 1987
3.外务省 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书(1940-1945年下卷之文书) 1955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4.服部卓四郎 大东亚战争全史 1971
5.伊里奥?罗斯福 罗斯福见闻秘录 1950
6.《日本侵华资料》编写组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 1987
7.A?列道伍斯基 一个外交官札记 1991(02)
8.国际政治学会 现代史资料(35太平洋战争) 1978
9.H?弗斯 珍珠港之路 1950
10.罗斯福选集 1982
11.美国国务院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1950
12.秦孝仪 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对日抗战时期(第3编战时外交一) 1981
13.梁敬淳 史迪威事件 1973
14.D?哈格 英国进退两难,1931-1941年英帝国对日本的防御 1981
15.舍维德 罗斯福与霍普金斯--二次大战时期白宫实录 1980
16.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 1977
17.查尔斯?F?罗曼纳斯;赖利?桑德兰 史迪威指挥权问题 1965
文档之家-首选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
http://www.doczj.com/
本文读者也读过(4条)
1. 王真 现实大国与虚幻大国--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二律背反[期刊论文]-抗日战争研究2001(2)
2. 张世均.ZHANG Shi-jun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支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期刊论文]-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4)
3. 王自发 简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刊论文]-黑龙江社会科学2001(4)
4. 赵喜 中国战场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大作用[期刊论文]-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jsdxb-shkx200103012.aspx
文档之家-首选的文档分享与下载平台,提供工作总结模板下载,学术论文下载,小学初中高中教学课件下载,资格考试资料下载,英语等级考试习题与答案等下载。
文档之家 http://www.doczj.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俄罗斯的大国外交及国际地位和
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