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从书中学到语文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漫游在书的海洋中,怀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大胆地探索语文的奥妙,真是其乐无穷,受益匪浅。书,使我的精神振奋;是带我冲出郁闷,驶向康庄大道的 途径;也是帮我打开成功的大门的金钥匙。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从这句流芳千古的绝句中,明白我们要“仁”爱待人,广泛地理解和体贴别人,自己所不愿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于人。,我还掌握了一个学习方法:学习 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我要实事求是,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我细细品味《繁星春水》时,也从中感到母爱的博大无私和至高无上。然而,我得到不仅仅是这个美好的感受,还拓展了我的语文视野, 丰富了我匮乏的词汇量,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尤其是文章中的语言描写,那优美的词句,感人的话语,把我带进了美丽的景色之中,让我懂得了人生的道理。
在中国灿烂的古诗词文化中,有许多经典名句至今 流传千古、家喻户晓。如王湾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这句蕴意深远的名句告诉我要扬起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还有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生动形象的比喻委婉地刻画出西湖之美……在这唐诗宋词中,我汲取丰富的知识,陶冶高尚的情操,不断提高自己对语文的见解能力。可见,书是我的良师益友。 遨游在一望无垠的书海里,仿佛走进了一个缤纷多彩的语文世界中探索奥妙、汲取知识、学习语文。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对人们来说是种高雅休闲和娱乐而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也能修身养性,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充实,有人是从书中顿悟处世之道,有人是从书中找到人生的目标,而我,则从书中学到了语文。
翻开课外书,那一篇篇精挑细选经典且短小的文章,飘然而至的是流传已久的文香,犹如清茶,品一品,素雅清香、淳朴而淡雅、蕴藏着许多文人,如老舍、冰心、朱自清、郭沫若、泰戈尔……独特的韵味,有的优美、有的感伤、有的柔美……千姿百态尽在其中,每一篇都是饱经沧桑的佳作,从中,我品味到了名家各不相同的风格与特点。学到了他们优美的语句,美妙的修辞、巧妙的文字、严谨的构思,学到了他们撰写文章手法与技巧。 翻开文章,呈现给我的是语言朴实,流露着真实情感,随着飘来的是一种富含家庭与生活气息的味道,那生活中的一幕幕、,流露着一种亲切感,也许写的只是生活中不经一瞥,却能带给人一种震撼,让人为之深叹,我知道了原来生活就是文学的素材,生活原来就是一把开启文学宝库的钥匙,生活中的情感原来也可以借用文字来撼动人心;他好比一杯浓香的咖啡包围了我的心,好似岁月流传的浓郁,又似时光的缩影,犹如龙井的苦涩,每篇不约而同的倾吐着或辉煌或悲惨的历史,体会到文字深刻雄浑的魅力。
因此,这让我明白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是什么道理了:通过看书,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同时,明白关心和体贴别人的意义并学到了写文章手法与技巧,通过看书,让我的语文写作水品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向冰心奶奶说的那样,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我从书中学到了语文,也深深的被语文的魅力所吸引!
范文二:从书中学到教育的智慧
从书中学到教育的智慧
“我们拥有同一个名字—老师,我们干着同一个职业—教师,我们热爱同一个事业—教育。”打开书本就能看到这三句话。“教师”一个神圣的职业,“教师”这个名字将跟随我们一身。有时候很迷茫,教师这个名词该如何诠释。《教育的智慧》一书从实际出发,给我们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针对当今社会的孩子在道德品质形成中出现的问题,我觉得第七章中《探索德育中品德形成的机制》对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今天的德育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接受了德育最终还要落实到品德形成上。在这个社会中,对学生开展一定的德育教育是比较简单的,很多时候这样的德育教育却是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学校的德育教育在和家庭教育,和孩子的社会认同等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矛盾。在品德内容的社会性中,这样写着:1、品德反映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社会关系,并且是历史性、阶级性和全人类性的统一。2、品德的发展变化,主要取决于社会因素。针对于这两点,我觉得有时候我们的品德教育应该注重和学生的社会历史相结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形成了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品德。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环境中,孩子的的自我约束力是很薄弱的,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道德品质的形成。网络游戏和网上书籍两方面的内容让很
多学生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发生了严重的偏差,以至于在学校里很多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不如前,家长又忙于赚钱,所以当今社会的孩子在与社会衔接方面往往迷失了自己,失去了人的社会功能。小学生品德的年龄特征这一节里,我们知道了协调性是小学生品德的主要年龄特征。小学生的道德认识的能力带有很大的依附性,同事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和谐的,且有一个稳定的发展过程。孩子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孩子的言行出现了不一致的分化,孩子的道德品质也有了一定的差异。对我们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年龄比较大了,孩子的行为比较复杂,他们也会学会掩饰自己的行为。尤其是孩子在家里以后,缺乏一定的监管措施,孩子的好奇心会被其他的一些社会事务所吸引,道德品质在这一个阶段会产生动摇,学生的约束力,自制力在这个时候显得那么的无力。学校的教育多么的成功,在这一个阶段都是无用的。自觉地纪律,在现在的孩子身上是很难体现出来的,当然还是有那么几个孩子会产生一定的自觉纪律性。但是更多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的时候也是无法保持一种自觉纪律性的,和孩子的年龄特征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很多孩子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的道德品质很多都是依靠习惯,由习惯的养成到自然地形成。学校的教育也可以从学生的习惯培养开始。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往往能分析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的程度。随手关灯的习惯,看起来是件小节,却让人赞扬:随地吐痰尽管常见,却被人说成恶习。所以从习惯的所具有的社会意义
来看,它可以分为良好的或有益的、不良的或有害的两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教师花大量的时间去教育还不如在生活中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比如:在阴天,学校出操时,教室的电灯没有学生主动去关。这个时候教师在旁边喊一声:“关灯”,那么肯定会有学生主动去关,这样形成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的孩子形成以个好习惯。我相信这会比你在课堂上声嘶力竭的教育会更加有效。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的途径应该是多种的:简单重复,模仿,有意练习,与坏习惯作斗争等。在这几个途径当中,教师自己的行为很可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又比如一些优秀人物也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雷锋的故事》、《少年赖宁》、《司马迁》等让孩子学习,肯定会对他们的幼小心灵形成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孩子来说,重复和练习是习惯形成的关键。所以教师在学校里应该给孩子练习的机会,只有不停地练习,重复一个道德品质的练习会对孩子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积极地影响。小学阶段的孩子在高年级时,我们要侧重社会公德、意志品质和爱国意识教育,培养文明待人的习惯,并防止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在开展各类的德育教育时,应注重和社会的衔接,可以开展一些小品,相声,情景剧等引导孩子这样做的结果是不合理的,虽然眼前是享受到了,眼前是比较快乐的。但是长远的来看,结果是不好的,而且是一定的。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时候和教师的态度和评估师友关系的。教师的关系处理的不当,可能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反作用。所以教师应该
“严慈相济”,严格要求是必要的,但是学生的自制能力差,常常身不由已地违反行为规范,因此千万不能急躁,要正向引导,多表扬,少批评,以情促行,持之以恒。让学生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估时,应该多评估孩子的良好的习惯,但是也要注意客观性,要让孩子在正确的行为中得到道德的强化,形成良好的习惯。错误的道德观叶应该主动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事错的,今后应该怎么做等。应该和颜悦色的和学生对话,沟通,不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学习做人的过程,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合理地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让每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形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
范文三:从玩中学到了什么作文
从玩中学到了什么作文
篇一:初一年级上册二单元作文:我从游戏中学到语文
语文,是我们学科中较重要的一科。但它,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学习,也可以在课外、报刊、影视、游戏中学到。我就在游戏中学到了不少的语文知识。
记得那是我上一、二年级的事了。一天,表哥到我家玩。晚上,表哥说要跟我玩个游戏,看着他那笑眯眯的脸,我猜那肯定是个很有趣的游戏。他首先神秘地坐在一旁想了一会儿,接着就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一句话:纸不要送给他。然后他说要我在这句话中加一个标点符号,使这个句子的意思改变了。一开始,我便专心致志地坐在那里,望着题目,左思右想。这道题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非常简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难极了。我反复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纸不送给他,反过来便是纸送给他。噢,我想到了,只要在给字前面加一个逗号,不就行了吗?接着,我便在纸上写了答案:纸不要送,给他。在一旁的表哥马上鼓起了掌,同时还诧异地望着我,我不禁开心地笑了起来,见牙不见眼的,开心好像就要涌出来似的。接着,表哥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目:纸不要让他乱画。这次的题看上去比上一道深了,但是有了上次经验,我很快就想出来了,便得意忘形地笑了笑,说起答案来:纸
不要,让他乱画。在旁的表哥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的成就感又大大增加了。这时,表哥凑进了我的耳朵说:我们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我好奇地望着表哥,笑盈盈地问道:是什么游戏呀?是猜字游戏。说起有关猜的问题,我就头晕了,但我这人就爱新鲜、刺激,什么都要试试,便答应了。表哥思忖了一下,开始在纸上写了:一对明月,毫不残缺,躲在山下,左右分裂。一看这字谜,我便想都不想地说不懂了,只见表哥一副不满意的神情,我又转过了头去想:你这表哥,就要逼我下死海了。但我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来,只好带着期待的目光望着表哥。表哥看我这般模样,无可奈何地说了答案:是崩字。又一会儿,表哥就想出了另外一道题目:手提包。这题目非常短,但是要想理解却不容易,我本来不想思考的,但我一向好胜,一下子便沉入思考。我首先想:手提包就是手里拿着包子。噢,应该是个抱字吧!我喜气洋洋地说:是个抱字。只见表哥马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渐渐对这个游戏有了兴趣。然后,他又出了一道题目:半个人。噢,这可容易多了,我一看题目,就脱口而出:伴字。好。在旁的表哥又鼓起掌来,我充满了信心,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游戏中。不到一两秒,他又说了道题目:一剑穿心。不一会儿,我便开始思考:一剑穿心中必有一个心字,那还有一剑去了哪里?难道难道是必字。一说答案,又迎来了表哥的掌声,我的信心大增,开始骄傲起来。最后,表哥奸笑起来:现在我出一道最深的题,傻人。我不禁被吓了一跳,我的动力好像有一股逆流在阻塞着似的,信心
减少了。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想:傻人之中的字肯定有个单人旁,但傻字和单人旁又不能组成字。那么是什么字?我想了好久,仍然没有想出来。这时,表哥向我投来了鼓励的目光。这仿佛增加了我的自信心。我决心要把它想出来。接着我就想:会不会用傻的同义字呢?噢,傻的同义字是呆,再加上个单人旁不就是个保字吗?接下来的,就是表哥排山倒海的掌声,我的心比吃了蜜糖还要甜。
从这次游戏中,我学到了许多语文知识,譬如:从第一个游戏中我学到了要注意领悟句子的深刻意义,还学会了符号在不同位置能起不同作用;从第二个游戏中,我学到了平时要留心观察字的特点,还要动脑筋想问题,灵活地运用近义字、词,将词变成字或将字变成偏旁,此外还要多识字,这需要注意平时积累。这就是我从游戏中学到的一些语文知识。今后,我还要更加努力学习语文,争取在每次测验、考试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篇二:在“玩”中学会作文
龙源期刊网 .cn
在“玩”中学会作文
作者:王海红
来源:《新课程学习?中》2015年第01期
摘 要:小学生是比较贪玩的,所以有趣的课堂会比较吸引他们,故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游戏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玩”中学会作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材;写作能力
要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写作,那么小学语文老师就可以进行游戏化的教学,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写作,从而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利用游戏,提高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趣味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对于课堂的关注度,那么就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利用游戏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借助游戏来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比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模拟动物。比如老师要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动物来进行写作,那么首先进行“模拟动物”的游戏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利用游戏,收集素材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使用游戏化的教学,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通过游戏来帮助学生收集素材,提高学生作文内容的丰富度。故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使用游戏的教学手法,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素材,比如,在玩小组合作游戏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游戏结束后,根据自己的观察来写作一篇关于“合作”的文章。那么通过小组合作游戏后,学生对于“合作”的认识就更深了,那么学生可以写的素材就增多了,故此,通过游戏化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素材,从而更好地实现在“玩”中学会写作。
三、利用游戏,提高写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组织能力和思维能力不强,所以在写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病句,那么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字写作水平,老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游戏来改正学生经常出现的病句。例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游戏:
1.老师先拟定一个场景,然后让学生根据老师拟定的场景进行警告语的写作。
2.老师可以拟定这样的场景:同学们经常随便地践踏校园里的小草。那么学生要写的警告语就是要警告学生不能随意踩踏小草。
篇三:中学作文秘籍
中考作文得分点完全解密之一:切题
【得分点关键词】切 题
【得分点要诀】 审清题目,切合题意
1(得分点概述 综观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最前头。扣题写作可以说是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在作文评分标准中的相关表述,有许多省市如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中考评卷,依照扣题的程度将文章分为四等: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据此,阅卷老师给予各类作文
不同等级的分数。 2(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搀扶图”。作者分别以三幅图为小标题,着力描述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始终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扣回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比如,2005年上海市有篇中考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
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3(失分会诊
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或者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比如,对话题“借口——弱者的托辞”,一些同学大谈有时候借口也能寻求心理平衡,降低心理压力。这样一来,将“借口——弱者的托辞”这个话题变成了话题“借口”,只顾及了话题中的一部分,造成了整体偏离话题。
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也不管是否符合主旨的需要,这样很容易出现行文离题的问题。比如,对半命题“窗外的 ”,有篇作文填题目为“窗外的美景”。文章描述生动,文采飞扬,结(本文来自:WwW.BdfqY.Com 千叶帆文摘:从玩中学到了什么作文)构清晰,材料丰富。但是,作者只是在文章前半部分写“窗外”,中间提出:“那么窗内又是怎样的呢,”然后过渡到写“窗内”。整篇文章的重点就是写“窗内”。很明显,由于作者写作的随意性,导致文章偏离了题意。结果,文章被评为三类下。
三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不包括导语等)或
者“话题”,而无视导语的限制,这也是造成离题的一个原因。比如,2005年北京市中考作文“开端”一题,导语中有“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的要求。如果你的文章既不是叙述你的经历,又没有用你自己的生活经历作为事例,也没有写出你个人的见解,那么,你就离了题。
4(提升要诀
第一,认真审题。这一步中,有几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认真解读题目“导语”和“要求”部分,决不能轻易放过其中的若干限制。二是要读懂题目或者话题的真正含义。三要读懂题目包含的感情色彩。
第二,提前规划。在动笔之前,先要将文章的构思想清楚,表达什么样的主题,选取哪些材料,材料呈现的先后顺序及详略处理,开头、结尾怎样写等等,尽量想细一些。然后拟写出写作提纲。这样,以有效地避免思维和写作的随意性。
第三,及时补救。写一段话后,要注意回头审视本段或本部分的中心话题是否合乎主旨、合乎题意,是否遵循了提纲所预设的写作思路。如果发现了离题的内容,要迅速截住上面的话,并转到中心话题上来。
【考题回放】
1(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
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稀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2005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剖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书写清楚,600字左右。 (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作文展台】
1(失误文剖析
感悟夕阳(三类文)
日子似乎平平淡淡地走(“走”与“日子”搭配不当,改为“过”较恰当),一个星期的时间很快就要过去了,转眼间又到了星期五
——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以往的星期五,真是快乐。这种快乐,从初一到初三,我过了很多次。(概述的目的只不过是要说以往的星期五快乐,暗示文章要写的星期五不快乐。但是,概述内容太杂,用笔太多。)
那一天,手拿着一张令我汗颜的化学试卷,看着叫人难堪的76分(这可是我有史以来的最低分啊),我伤心极了。(点明了事情的起因。)想到自己的理想,想到父母和老师对我寄予的殷切期望}我心如刀绞。我无力地趴在桌上,动都不想动一下。我本来是想再反思一会儿,劳动委员却说要拖地,把我赶出了教室。(你看,这个句子里,前边以“我”为陈述对象,后边以“劳动委员”为陈述对象,不统一,影响语言的流畅性。)来到走廊,我又趴在了栏杆上。(两次用“趴”字,都很形象,符合特定场合人物的心理。)我不断地责问自己:“嗐,我为什么如此粗心大意?为什么呀?这么低的分数,叫
我怎么见人呢?!”我的泪都流了好多了。我真希望有哪位好心的人能送给我一颗“后悔药”,让我重新再考一次。(“重新”和”再”连用,重复。)这时,我想望望自己平日非常喜爱的蓝天。
我发现食堂边的树上有一束阳光。顺着光,我去寻找那光源;哇(“哇”表示惊喜,与沉浸在悲伤之中的“我”的心理反差太大,不恰当),那是西下的夕阳。这般美丽的景色,真是叫我们难得一见。夕阳使出浑身的力气,把天空的浅蓝染成了暗暗的淡红。(好一个“染”字,写活了夕阳的色彩和动态。)当我还沉浸在这美景
中时,突然发现太阳变成了半个,于是飞快地跑到三楼,一睹她最后的芳容。当再次看到完整的太阳——那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时,我开心地笑了。夕阳美景,点亮了我的眼睛。
忽然间,我的内心十分感动。可是,在以往很多时候,看到的很多景物,我的心里却是无动于衷,像没有什么感觉似的。即使是面对人们普遍赞扬的朝霞和鲜花,我也似乎没有什么感觉。可是,有的人,常常是触景生情,善于从不同的景物中找出生活的哲理。这种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作者的笔,已经转到了写“没有感觉”的话题了。)
【失分会诊】
得分点:本文的标题决定了文章所写作内容:写作对象应该是“夕阳”,叙述角度是第一人称;写作重点应该是写“感悟”,即:由夕阳引发了“我”的情感、意念。审视上面的文章,我们就会发现,文章对于“我”的心理活动的描述,对于渐渐落下的夕阳的描述,都扣住了题目的要义,也具有自己的写作特色。
文章结梅完整,叙述重点比较突出。
失分点:(1)在观看夕阳之后缺少与之相关的“我”的情感或意念的描写,没有落实“触动”的要求。(2)写“没有感觉”的内容,与本文中心无关,属于顺势转移了话题的跑题之举。试想,夕阳到底是怎样触动“我”的心灵都没有说清楚,跟“我”在别的地方没有受到触动又有什么区别呢?
提升点:(1)删节法。将末尾一段写“我”没有感觉的内容全部
删去。(2)添加法。 在写完观看夕阳之后,添加“我”的思想感触。这个感触,必须透过夕阳这个物象,融
汇引导“我”走出心理误区的哲理。(3)改写法。将文章的开头、结尾等重点段重新改写,使其直接点题,强化扣题写作意识,落实扣题写作的要求。
2(一类文解析
面对您无私的爱
“未觉池塘春梦早,阶前梧叶已秋声。”(引用诗句,旨在说明时光飞逝。)岁月在指缝间流逝,年华在不觉中老去,转眼间我已走过了人生的十五个春秋,这一路上都伴随着您——我亲爱的妈妈那无私的爱。
您还记得吗?上初中那一年(联系下文,宜改为“小学毕业那年”),由于干旱,家里颗粒无收,一贫如洗,您为了给我筹集学费,竟一口气走了十几里的路到亲戚家去借?可是借来的钱不够,还差几十元钱。无奈之下,病弱的您毅然拿起了锄头,在炎炎的烈自下连续给别人家铲了三天地:为我挣来了学费。(联系上下文来看, “挣来了学费’钧表达不够严密和准确。因为“ 学 费” 的大部分是借来而不是挣来的。改为“挣齐了剩余的学费”比较妥当。)当您把那些汗津津的钱递给我时:我看见了您那双晒得干裂的手,手心丢背上还有斑斑的血迹??为了女儿,您把“十指连心”的痛忍了下去。(“为了女儿”表明了母亲吃苦耐劳的目的,扣住“无私”二字。)您知道吗?我曾有过多次放弃学习的念头,我不愿意
再看到您为了我而受累,可是每当我看见您那双充满期
待的眼睛,放弃学习的念头便被打消了。我暗暗发誓,一定要以第一的成绩升入初中!您知道,女儿实现了心中的诺言。
上了初中,由于没钱住宿,我只能暂住在姑姑家,为了您的期望,我把所有的歧视、冷眼和痛苦都吞了下去。这是因为,我发誓要让您爱的树上结满累累硕果。(作者人生目标的确立,源于感恩。)经过我的努力,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我就考了第一名。我从同学那里借了辆自车,带上学校奖给我的钢笔和笔记本回到家里看望您。当我风风火火赶回家,正想高兴地向您报告喜讯的时候,却看到您孤单一入躺在炕上。(此处有必要增添一二句话对父亲的情况交代一下,这样可以回答读者心中“为什么要让女人去铲地”、“为什么家中只有母亲一人”等等疑问,表达会更严密。)望着您那黝黑的、干瘦的面孔,我真的很想哭。您说话有气无力,连睁一下都显得有些费力,看得出,您似乎没有吃饭。我急忙走进厨房,想
给您做点吃的,无意间,我看见了饭桌上那硬邦邦的半个馒头和那早已干瘪了的几根葱?。(写物,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这个细节让我们感受到母亲省吃俭用,爱孩子胜过爱自己。)
妈妈,女儿真的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我的泪水早已模糊了我的视线。妈妈,为了你那最诚挚、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女儿会以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来回报您的。
妈妈,面对您那无私的爱,我真想大喊一声:“谢谢您,妈妈??”
(结尾在强烈的抒情中再次点了题。)
【说长道短】
得分点:“面对您无私的爱”是个题意明确但涉及范围较广的题目,那么,作者是如何落实题目要求,扣题写作的呢?
一是落实在写作顺序的安排上。本文所叙之事较多。作者着意将母亲带病铲地挣齐学费一事放在开头部分先写,将母亲“无私的爱”展示在读者面前。这样安排,完全符合题旨:题目所指,包括“面对”、“您”、“无私的爱”三个要点。
二是落实在写作重点的确立上。在题目涉及的三个要点中,“您”、“无私的爱”应该扮演的是配角,起铺垫作用:“面对”行为的发出者才是主角。再回头看本文,面对无私的母爱,者既写了“我”的想法,又写了“我”的做法:既写了“我”的行动,又抒发了“我”的情感,可谓不惜笔墨。这样,既突出了题目的主要要求,又实现了详略的合理定位。
失分点:文中有些失分点:文中有些语言表达不够严密,影响到对既定情境的交代,削弱了表达效果。如母亲拿起锄头挣来学费这一情形,前面说学费大部分是借来的,这里却又是母亲挣来的,前后矛盾。
提升点:修改时应着重从语言表述的角度切入,对既定情境的交代要具体、真实,使之更好地为表现人物形象、表现全文主旨服务。
3(满分作文解密
感悟感恩
不知不觉中之中,西方的节日文化已跨越了地域与民族的界线,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放眼国内外,审视自己的生活。作者的视野之开阔,由此可见一斑。)面对着这些因新奇而充满诱惑力的节日,我唯独钟爱感恩节。它不如情人节浪漫,也不似圣诞节热情(先说其不足(后说其优点。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强调)却以一种平和温暖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永远不要遗失那颗感恩的心。的确,感恩需要提醒,在现代社会尤其如此。因为生活中的感恩似乎已在慢慢趋于隐匿,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抱怨。(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常见行为,也是作者感悟的现实环境。)
过上了平淡安稳的日子,我们却抱怨它不够富裕;拥有了关爱我们的亲人,我们却抱怨他们太过唠叨;交到了真心以待的朋友,我们却抱怨他们还不够体贴??(对今天,人们常常忽视其价值。于是,作者将我们引向对昨天的回忆之中。)我们似乎忘却了,忘却了曾经贫穷时,能过上平淡的日子,哪怕只有一天,我们会感恩;忘却了曾经失意时,能有入鼓励,哪怕只有一句,我们也会感恩;忘却了曾经无助时,能有人关心,哪怕只有一点,我们同样也会感恩??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我们忘却了感恩,无暇去感恩(“无暇”,渗透着作者,心中的理解),于是日子便一下子浮躁起来,变得喧嚣不安。我们需要得到提醒,感恩需要得到提醒。(这是领起下文的关键句。)
提醒感恩是提醒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中心句,锁定了本段主题。)也许生活中真的有很多不如枣之处,但是换个角度去审视它,以一颗感恩的心去迎接它,我们会发现心情明朗了许多。
提醒感恩是为了要让我们学会感恩,重拾感恩。感恩于生命,感谢它给了我们体验生活的入场券;感恩于爱,感谢它给了我们感受温暖的热源;感恩于机遇,感谢它给了我们升华自我的阶梯;感恩于苦难,感谢它给了我们继续拼搏的筹码??(运用排比,在罗列中表明我们应该感恩我们所拥右确一切。)
常言道:感恩图报。提醒感恩,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要让我们能以一种更积极的态度去回报我们感恩的对象。对生命最好的回报莫过于珍惜,对爱最好的回报莫过于传递,对机遇最好的回报莫过于把握,对苦难最好的回报奠过于升华??(与上文对应,展示回报的最好方式。)
提醒感恩,要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2那不是一味地肯定或依赖于外界的给予,而忽视了自身努力的价-值,磨灭了继续进取的斗志。毕竟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进取才是生活的法则。(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观点,是作者对生活本质的透辟感悟。)感恩可以是一种慰藉,却不可以成为一种麻醉。
感恩如一场及时的春雨,冲刷掉浮躁的尘埃与腐朽的气息,让一切在尘埃落定的平静之中孕育更加精彩的新生。
所以,让我们一起来提醒感恩,在每一个感恩节,也在每一天。
【满分解密】
文章行文大胆,收放自如,笔法娴熟,是一篇颇具思想深度的大气文章。 。
满分点:“感悟感恩”,一个语意明确、简洁扣题的作文题目。文章开头由独爱感恩节引出“要提醒感恩”的话题(结尾强调“要提醒感恩”时,仍不忘提及感恩节。可谓前后呼应,首尾圆舍,结构紧凑。这是文章的一大优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围绕着“为什么要提醒感恩”,“提醒感恩应把握的原则是什么”等问题,作者提出了“提醒感恩是一种乐观积枢的吐活态度”,“提醒感恩,耍把握好感恩的界限与内涵”等全新观点,显示了考生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力与一定的思考深度。
【模拟演练】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压力摸不着看不到,但压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小到个人,大到集体、国家,都被
压力压着。你看小学生有作业压力,中学生有升学压力,大学生有就业压力,职工有下岗压力,企业有生存发展的压力,国家有国际政治军事经济竞争的压力??
没有压力行吗?不行。人往往是有惰性的。没听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吗?没听说过“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吗?没听说过“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就要亡国”吗?我们一直在努力,还赶不上别人,哪还敢停息?
范文四:从书内读到书外
说起吃饭,自是俗事一桩;谈到读书,谁都会与“高雅”联系起来。所以在吃饭的时候谈谈读书,自然也就成了一件“雅俗共赏”的事了。假日里几家朋友聚会,席间自然谈到了孩子的教育;而谈到教育,读书又是一道绕不开去的话题。最终交流的结果便是:如今的孩子除了课本之外很少愿意再去读纸质的图书了,上网、看漫画、研究短信、读一些不三不四的网络小说……就是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青灯黄卷读一读那些大部头的名家名著。
不过有位朋友的千金倒是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今年刚读小学六年级,可四大古典名著均已通读,《红楼梦》已在读第五遍。不过给人印象最深的不仅是她读了那么多的书,更在于她对每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这种见解有时却又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哭笑不得。
比如她曾读过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长篇巨著《飘》,这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极为不易的。问起她读完这本书的感受,她想了想答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林肯不是一位好总统。我的正在大学读书的儿子觉得很好奇,就问道: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林肯破坏了美国南方许多人的幸福生活,所以这本书对林肯完全是一种否定的态度。我儿子接着问道:如果一个总统连否定他的书都允许它出版发行,你觉得这是位什么样的总统呢?――这样的问题显然已经超出了一个小学生的思维限度,所以给她带来了片刻的沉默。但这位小才女毕竟有着很强的应变能力,她旋即便转移了话题:那他发动战争破坏了许多南方人和谐幸福的生活,这能算是一位好总统的所作所为吗?
我儿子问:你说的是南方奴隶主的“幸福生活”吧?小才女答道:那些黑奴们的生活也不差,他们中的很多人过着和奴隶主差不多的生活,起码衣食无忧,这总比战争带给他们的动乱甚至伤亡要好得多吧?我儿子显然已有放弃争辩的意思了,只是草草答道:真该给你推荐一篇文章读读,鲁迅的《灯下漫笔》,读过吗?小才女撇撇嘴,答道:鲁迅的文章都请出教材了,有必要再为那些艰深抽象的文字大伤脑筋吗?――两人间的争论至此结束。
我了解儿子的意思。他一定是想起了鲁迅《灯下漫笔》中的两句话。鲁迅在该文中把中国的历史分为两种时代,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一种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位小才女是将“暂时做稳了奴隶”视为一种幸福了。既然南北战争之前的那些南方黑奴们已经“做稳了奴隶”,林肯又为什么要兴师动众流血牺牲去“解救”他们呢?这是不是一种自作多情?今天许多的“大人”们都视解决温饱问题为人权的第一要素,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有这样的想法不是挺自然吗?所以我儿子再争辩下去就无异于与风车决斗了。
不过我却由此陷入沉思。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指导其读书,这是我们这些做家长、当老师的无法回避的问题。读书好,读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更好,但这种独到的见解又从何而来?就像这位小女生小小年纪读了那么多的中外名著,确实可喜可贺,但她从中又读出了什么?其见解固然“独到”,但这种“独到的见解”却是由一种非常可怕的几乎禁锢了她初具雏形的思想的某种世俗的公式推导出来的,这又比人云亦云毫无主见能好上多少?读《飘》读出了林肯的坏,读《红楼梦》读出了薛宝钗的好,这难道是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读书之前,恐怕先得让孩子清除掉头脑中的种种成见,不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干扰,静下心来真正读进书里去,细心体味书中每个人物的言谈举止思想感情,进而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评价,然后再从书内读到书外,联系时代背景,从思想性、艺术性、人文性等多方面去品评一本书的价值。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那么误读书又比无书好上多少呢?
就像鲁迅的杂文,公式化的解读是“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可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这样的文章也能面世,是不是可以让我们从文章之外读出一些令人回味的东西?
读书,本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要不然,为什么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我倒觉得,哪怕是“误读”,也总比不读和按照“标准”去读要好,因为孩子,不会天生就具备“正确的思想”和“理性的分析”,也许误读、引导和反思的过程,也正是他思想逐渐成熟的过程。文中那个嘴硬的小才女,大概回家就去找《灯下漫笔》来读了呢?谁知道呢……孩子的误读,大人可以引导,却不必惊惶忧虑,更不应该强迫他接受“公认的正确解读”。如今的孩子们那么厌恶鲁迅,恐怕更深层的原因不是鲁迅艰涩难懂诘屈聱牙,而是大人们多年来的“强迫式解读”,把好好的鲁迅给糟蹋了。
范文五:从书中学会自信
从书中学会自信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想必大家对于这句话一定不陌生。是的,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它传授我们知识的同时,也帮助我们获得了一
些品质。
从前的我很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但是现在的我与以前相比却是天壤之别。不熟悉我的人,跟本不会想到曾经的我是那么内向。凭
心而论我的改变都得益于阅读:从书中我学会了成功必备因素——自
信!
从前,由于不爱说话,我孤单时就会看书。曾有一段时间我就一个人地生活在自己安静的世界里。本以为会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幸
运的是,上帝向我伸出了援助的一双手。拉我走向光明,走向成功,
我有幸运地看到了这本教会我自信的书——《女生贾梅》,贾梅的自
信深深地感染了我,我感到,似乎有一束阳光穿透了“乌云”,照进
了我的“阴冷”的心房,内心好像充满了温暖。看完此书,我给了自
己一个目标:多开口,多交流。
我每天都坚持在课堂上举三次手,回答一次问题。下课后,与同学们至少谈三句话。有了疑问,一定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刚开始的时
候,我并不太习惯,有一些紧张,上课发言有时有些结巴,就着急,
一着急什么都忘记了,之能尴尬地站着拼命回想。善解人意的老师觉
察到了我的窘迫,立刻帮我解围。之后,我一直总结自己的缺点,询
问别人求得帮助。后来,经过总结,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自信,如何在
发言时不紧张,着急等。我每次发言前,一定会想一想贾梅,并想像
她对我说:“加油!你一定行!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了假想的
鼓励后自信回来了,我也不再紧张,着急,回答的问题也应付自如了,
渐渐的,内向的我变的开朗了。
正是因为这本书,让我学会了自信,也让我从自己封闭的世界里
走出来,走向了充满阳光的天堂,让我在这儿尽情地拥抱阳光。
书,我的良师益友,是你让我自信地面对生活,让我勇敢地对自
己说:“加油!你一定行!你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