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穷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河南省商丘市 民权县老颜集乡中心小学 李孝华
思路综述:
《穷人》是十九世纪俄国著名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著名小小说。文章以桑娜的心理活动为线索,记叙了桑娜和渔夫收养西蒙的两个遗孤的事。表现了沙皇统治下穷苦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了沙俄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赞美了桑娜和渔夫的勤劳、善良,宁肯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展现了穷苦人民坚强、善良的本性。学习本文时,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美好品质,从文章内容想开去,学习他们的美好心灵,是学习的重点。本节教案设计是以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召开“桑娜渔夫事迹报告暨记者招待会”,通过“事迹报告”、“记者采访”、“记者感言”、“桑娜和渔夫感言”、“写就业推荐表”等环节,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综合应变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进而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
教学简说:
一、 兴趣导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穷人》,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本文主要赞美了桑娜、渔夫的什么品质?
生:赞美了他们的勤劳、善良、勇敢,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师:是啊,桑娜、渔夫的美好品质通过《穷人》这篇课文,不仅感动了我们,也感动了全世界。这不,在大家的纷纷要求下,他们组成了“桑娜、渔夫事迹报告团”,到世界各地巡回报告。今天,他们来到了我们这里做报告,大家有兴趣参加这个报告会吗?
生:有。
师:好,今天我们就举行一场“桑娜、渔夫事迹报告暨记者招待会”。
二、 分配角色及任务。
1、 板书“桑娜、渔夫事迹报告暨记者招待会”。
2、 学生自愿担任角色。角色:桑娜、渔夫和记者若干。老师任
主持人。
3、 分配任务。
桑娜:怎样操持家务的;为什么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当时心
理怎么想;------ 渔夫:打鱼遇到怎样的困难;为什么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当时心理怎么想;-----
记者:就课文中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注意提问时的用词,
注意礼貌用语,先自报家门再发问----)
4、 准备任务。(在此之前,师帮助桑娜渔夫组建智囊团,商议对
策:记者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结合课文内容回答?)师加强指导。
三、 举行事迹报告会和记者招待会。
1、事迹报告会。
老师做主持人:桑娜、渔夫、孩子依次进行事迹报告,在此过程中注意指导。(如:学生若有用词不当或语法错误—同学们,他们都是刚来到我们中国,对于我们的语言艺术和文化魅力还不能驾驭自如,对于他们刚才的小错误,我们谁来给他们当小老师?)
2、记者采访。
采访过程中,主持人指导他们进行采访,注意采访事项:A礼貌用语;B语言简练、恰当。;C报清家门。
3、记者感言。
(1)主持人:听了他们的事迹报告和进行采访后你们有何感想?对他们如何评价?(指导话说完整,用词准确。)
(2)记者发表感言。
4、桑娜渔夫感言。
(1)主持人:你们到过许多国家进行事迹报告,今天到了我们中国后,对我们中国有什么感受?有什么见闻感想?
(2)桑娜渔夫感言。
四、老师指导“小记者”帮助桑娜渔夫写就业推荐表。
1、师:(对桑娜渔夫)你们既然感到中国那么美好,想不想在中国定居下来?我们真诚欢迎你们,并真心帮助你们,你们愿意吗?
2、师(对小记者们)他们这么善良的人愿意在我们中国定居是多好的事啊!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就请各位大记者用你们的生花妙笔帮他们写一张《就业推荐表》吧?
3、老师指导写“就业推荐表”。
4、小记者读“就业推荐表“。
五、师总结。
大家认为他们能找到工作吗?像他们这么勤劳、善良又坚强的人一定会找到好工作的。我们衷心祝福他们,愿他们的生活不再有穷困、苦难,愿他们的生活像我们的一样芝麻开花—节节高!
范文二:《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精品文档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葡萄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品尝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激励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总体上把握全文,认识生字。) 二、体验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
1 / 3
精品文档
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教案《《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http://www.unjs.com)。)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5、(1)葡萄沟的葡萄好,葡萄沟的人怎么样,有什么优点,读书画一画。(2)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
2 / 3
精品文档
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想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7、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8、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 三、升华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 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3 / 3
范文三:草原牧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草原牧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并用模唱的方法学唱《银杯》,感受、体验短调歌曲的艺术特点。
2、在学唱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3、欣赏《万马奔腾》,感受、体验马头琴的音色及乐曲的艺术表现力,认识了解马头琴的形状及演奏形式。
4、通过学唱和欣赏蒙古歌曲,让学生充分了解内蒙民歌悠扬宽广的旋律特点,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加深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理解,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体会蒙古族歌曲的特点及马头琴的音色特点。
2、对内蒙短调歌曲的了解。
3、《银杯》中的大跳音程。
三、教材分析
《银杯》是内蒙古的一首祝酒歌。属于民歌中的风俗类歌曲,常用于酒宴聚会,彰显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民族文化。歌曲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是带有舞蹈性质的短调歌曲。
《万马奔腾》这首曲子是由我国著名马头琴演奏家——齐·宝力高所创作。是他的代表作品及保留曲目。该曲运用马头琴独特的演奏技法和特有音色,描绘了马群在草原上奔跑、经过时的壮观场景。
四、教学过程
1、复习。
复唱上节课所学习的《牧歌》,回顾“长调”的内容及特点。
内蒙古民歌除了上节课所学的长调》牧歌》外,还有“短调“民歌——《银杯》。
2、学唱《银杯》。
(1)聆听范唱,初步感受歌曲节奏和情绪。
(2)教师教唱,歌曲比较短小,因此难度不大,教师需要注意提醒歌曲中的大跳音程以及前倚音、下滑音的韵味。
(3)学生有感情的自行演唱歌曲。
长调和短调是内蒙地区的两种歌曲艺术形式。我们分别学习了长调歌曲《牧歌》以及短调歌曲《银杯》,其实在这辽阔的大草原上,除了歌唱,他们的器乐曲也十分有名。
大家知道蒙古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什么么(听音乐思考)?
马头琴。
3、教师介绍乐器“马头琴”。
(1)同学们知不知道为什么把它叫做马头琴?
为什么雕一个马头,而不是羊头呢或是别的呢?据老师所知这里面有一个优美的传说 。老师讲述传说并介绍马头琴。
马头琴,蒙古族弓拉弦鸣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共鸣箱呈梯形。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
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教师适当展开讲述传说)。常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为民间歌舞伴奏等。主要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云南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蒙古族聚居地区。
关于马头琴的来历,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听说过。很早很早以前,在科尔沁草原上有个爱唱歌的牧人,名叫苏和。他有一匹心爱的小马,浑身雪白,它的皮毛像缎子一样光亮,又美丽、又健壮,它嘶鸣起来,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悦耳。几年以后,小马长成了膘肥体壮的大白马。在一次赛马会上,苏和的白马夺得锦标后却被王爷抢去了。白马日夜思念主人。一天,王爷骑白马正在亲友面前炫耀,不料被马摔得头破血流。白马挣脱了缰绳,却不幸中了王爷的毒箭,待跑回主人身边后,终因伤势过重而死在蒙古包前。苏和失去心爱的白马悲痛欲绝,日夜守在白马的尸体旁不忍离去,几天几夜都没有入睡。这天晚上,苏和终于迷迷糊糊睡着了,他梦见白马活了,向他欢蹦乱跳地跑来,嘴里不住地嘶鸣着,苏和也呼唤着向白马跑去,就在这时他惊醒了,举目远望,四野茫茫,苍穹像蒙古包一样罩盖下来,草原上,马群滔滔,羊群像天上的朵朵白云,但就是不见他心爱的白马。只有它那动人的嘶鸣还在耳边回响,他想捉住这个声音来寄托对白马的怀念,想着想着终于醒悟过来。于是,苏和就用白马的腿骨做琴杆、头骨做琴箱、马皮蒙琴面,用马尾搓成琴弦,拿套马的杆子做弓,并按照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做出了草原上的第一支马头琴。拉奏起来,就好像梦中听到的声音一样。苏和拉起马头琴,用哀怨、愤怒的琴声诉说着蒙古族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王爷、牧主的深仇大恨;用嘹亮、优美的琴声表达出人民对牲群、草原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向往??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蒙古族人民的心声。夏夜,当人们漫步在草原的牧场上,或是城镇的街道旁,一缕悠扬而激越的琴声传来,感人肺腑,沁人心脾,这便是马头琴的乐声。
(2)通过图片大家能发现马头琴和哪种乐器演奏方法比较像?
二胡。
那这两种乐器的音色有何区别?以后我们听到时能否分辨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马头琴和二胡的区别。
(3)二胡,被成为“中国的小提琴”,其表现力十分丰富。二胡较为适合表现汉族人或者与汉人渊源较近的民族的音乐。基本特点是采用五声音阶,大调式比较多,转调少,气息匀称,演奏随意性不大。
马头琴音乐主要是草原音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前些年我国和蒙古国政府共同取得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蒙古长调音乐。这种音乐的特点是,歌唱性极强,虽然亦广泛采用五声音阶,但是以小调式为主要调式(以6为主音称为小调式),有的音拖得极长。在演奏技法上有较大随意性,多用三度颤音和大幅度的滑音,幅度可达一个半八度之大,声韵悠扬,充分体现了北方游牧少数民族居住在广袤天地中,与自然做伴的宽广胸怀。
教师视频展示二胡和马头琴的演奏技法以及音色区别。
4、欣赏马头琴音乐《万马奔腾》。
(1)介绍演奏者
齐·宝力高先生出生于1944年2月2日,蒙古族,出生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是成吉思汗大儿子朱赤的后代,原科尔沁草原莫力庙第五世活佛,是当今马头琴艺术世界第一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家;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蒙古国马头
琴协会名誉主席;日本国马头琴交流协会名誉会长。1986年创建“齐·宝力高野马马头琴乐团”,1993年获国际青年艺术节大使奖,1996年获全国色拉西马头琴大赛大师奖,2001年《万马奔腾》获攫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蒙古国授予成吉思汗奖章,2005年在世界最高音乐殿堂——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了举世瞩目的马头琴专场音乐会。他先后三次改进马头琴,多次演出访问亚、欧、美、非四大洲国家和地区。
(2)乐曲创作背景
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作者看到一匹烈马背负着它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过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马的主人抱着它的头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地触动着作者。他忘不了这匹马那种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写了这首乐曲。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齐·宝力高和80名马头琴演奏家以及40名舞蹈演员共同演奏了这曲《万马奔腾》,给所有的人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入选奥运会的民族器乐节目。
(3)欣赏《万马奔腾》。这首曲子的主题是一个快速激烈的乐句,在马头琴华彩演奏中,展现了马头琴各种复杂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全曲自始至终都是快速激烈的节奏,将群马驰骋的速度、精神、声响,以及骑手之紧张、观者之兴奋,特别是万马冲刺刹那间的壮观场景描绘得十分逼真,听者如身临其境。表现了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宏大景象。
五、延伸拓展
描写草原万马奔腾景象的作品有很多很多,我们这节课也对马头琴和二胡进行了对比,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一首用二胡来表现马群奔腾场面的乐曲——《赛马》。
范文四:《秋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材解读: 《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4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7节,首尾两节呼应,总体概括出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二至六节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活泼可爱、成熟丰收、多姿多彩的特点。诗歌语言活泼,想象奇特,拟人手法贯穿始终,贴近儿童生活经验,可谓为儿童量身定做的一曲秋的赞歌。 设计理念: “用诗的方式教学诗歌”。关于课文,在文字理解上学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我以为教学的重点放在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上,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诗趣、情趣和童趣;教学方法则以诵读品味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实现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在整体的阅读感悟中适度拓展和表达运用,在扎实有效的“学语习文”过程中,让学生得到多重的受益。 学习目标:
1.营造适宜的阅读氛围,指导学生逐步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自然积累和背诵课文。 2.在课文语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凭借文字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秋天的成熟丰收的美好图景,体会诗人洋溢在诗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初步读准、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 初步感受诗人对秋天的歌颂和赞美之情,学习第一节,体会出秋天太阳和空气的宜人特点。 流程设计: 一、诗文引入,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疏通词语 三、走进秋天,感受秋景 四、指导写字,临写入体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秋天,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心情,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2.体会诗歌写法,仿照写法进行语言实践。 流程设计: 一、起 1.秋天是位神奇的魔法师,他给大自然中的好朋友都捎去了一封神奇的信。收到了他的信啊,所有的朋友们都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你瞧,太阳的脸儿变红了——(走在秋天,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空气的身子变香了——(走在秋天,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 2.上一节课,咱们已经初步读了这篇课文,现在让我们继续乘着诗的翅膀,走进秋天,品味秋天,好吗? 二、承 1.听,秋天的信使来了(图片声音)!谁啊?诗中是怎样写秋风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谢谢你,读真准确。 喜欢这秋风吗?你喜欢这秋风的什么呢?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看。 谁也来读读。(生读)你又读出了什么? 2.多么活泼可爱的秋风啊,难怪大家都喜欢。这秋风简直就是一个。是啊,这儿作者把秋风当作孩子来写了,这样,秋风一下子就“活”了,它竟然能,竟然能,它还能。太神奇了,这就是想象的力量,就是诗的力量。我们一起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3.这个“轻轻”读得多好。秋风啊,你轻轻涂掉了夏天的什么呢?(夏日的骄阳,夏日的雷暴,涂掉了夏日蝉鸣) 4.情景朗读:孩子们看哪,田野里,稻浪滚滚,那是(生1读)——小路旁,向日葵在点头微笑,那是(生2读)——走在秋天,香飘万里,那是(齐读)—— 三、展 1.活泼可爱的秋风,扑面而来,又一路奔去。秋风,都跑过哪儿?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3-5小节,边读边思考,也可以拿出笔来画一画。开始吧! 2.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我们来交流。 这么多变化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一)预设一:成熟的秋天 1.(相机出示)秋风跑啊跑,它给谁带来了什么变化?就请你读一读。(师评价) 谁也来读一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在评价中提炼“成熟”,板书)。 123下一页咱们合作来读读(引读)。 2.听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这些景物啊都迫不及待地跑出来了(配图)。让我们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这成熟的秋天,我们还一定产生了许多美好的联想。拿出我们的练习纸,任选一种写一写,比一比谁最能体现出它们的成熟。(音乐声中写,师巡视。) 3.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这成熟的在心中定格!(齐读) 4.(换快板节奏读) (二)预设二:多彩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你还发现秋风带来了什么?你给大家读读看。 2.(交流)还真有一点嚷的味,谁也来“嚷嚷”看。 苹果呀,你真的感觉嫌冷吗?(秋天感到凉快才对啊)你为什么嚷冷呢?你真是想到苹果心里去了啊。 葡萄你也真的感觉到冷吗?让我们读出这种迫不及待(渴望成熟)的心情。 4.孩子们,看,我们把他们嚷的内容对调一下行吗?(红、紫对换)为什么不行?是啊,可见诗人用词多么准
确! 5.孩子们,除了苹果、葡萄还有谁在嚷嚷着?他们又要干什么呢?(出示句式练说)
6.好一个多彩的秋天!谁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咱秋天“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啊,咱们一起来(齐读)! (三)预设三:喜悦的秋天 1.秋风跑啊跑,它还带来了什么? 2.(出示)是这一段话吗?你读读看!我们体会出了你的喜悦。孩子们也想感受这份喜悦吗?同桌的两个孩子,一个玉米,一个是高梁,比比看,谁更能读出这份喜悦。 3.哪一桌愿意把你们的喜悦与大家分享。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喜悦。给你们一个奖励,请你们推荐一桌也来读读。 4.情景对话:玉米,你为什么这么乐呀?高梁,你为什么笑得这么开心? 5.让我们喜悦玉米的喜悦,快乐着高粱的快乐,男孩子们,你们就是那举着红缨的玉米,女孩子们,你们就是那红着脸笑的高粱,好吗?起——! (四)感情诵读 1.感谢秋风带来了秋的消息。成熟的秋天让我们欣喜,多彩的秋天让我们迷恋,喜悦的秋天让我们陶醉。孩子们,把这一道道秋天的风景牢牢地记住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大家先练一练。 3.谁愿意给我们带来成熟的秋天。多彩。喜悦。(老师配乐) 四、转 1.金色的秋风又起了,让我们跟上他的步伐,把目光再次投向田野吧。请自由读第六小节,你还发现了秋天的什么?(交流)
2.想一想:读了这一节你最想问的是什么?(汗珠,正因为有了农民伯伯的勤劳,才有了田野的井井井有条,才有了田野的蓬蓬勃勃。) 3.(指板书)劳动中的人们成了田野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看来,这不仅是一个成熟的秋天、多彩的秋天,喜悦的秋天,还是一个___的秋天。 4.沐浴着这秋天的阳光,流连于这无边的秋光,真让人不忍离开。让我们捡一片秋叶将整个秋天(珍藏)(板画)。难怪诗人也深情地感叹:(出示:齐读最后一节) 7.这醉人的笑啊,永远地留在了诗人的心里,也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里,满怀激情,一齐读。 五、合 1.就是这样的神奇!大自然青了又黄,黄了又青。秋风涂抹掉夏天所有的脚印,留下一个深深的属于秋的脚印。(录音机动)总有一天,秋天的脚印也会被悄悄地涂掉。但只要我们在心中珍藏起这一个秋天,我们就会永远满怀期待地守望着下一个更红更娇、更甜更好的秋天。 2.秋天还给我们留下了一封信,咱们拆开瞧瞧: (1)画一画:把诗歌中描绘的秋景改画成一幅画。(诗中有画) (2)读一读:选读其他写秋的诗文,体会不同的秋天。(不同情感)
范文五:《长征》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25课《长征》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悦来学校:帅学英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理解诗意,体会**及其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弄懂诗句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搜集与长征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结合背景资料,运用多种方法读懂诗意,体会情感。学生采用读—议—疑—读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释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谁来读读课题?
2、指名读课题。注意读出课题中的间隔号的停顿。
3、师:知道什么是七律吗?
4、指名学生回答,老师小结,帮助学生了解七律的特点。
5、同学们,你们了解长征吗?
6、指名学生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谈谈对长征的了解。
7、小结学生的发言。过渡到下一个阶段的学习:现在,我们随着长征的亲历者**一起,去感受一代伟人杰出的文学才华和我国革命历程中一次伟大的壮举。
板块二:初读感知,疏通诗意
1、**笔下的长征究竟是怎样的一次长征呢?请大家读一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 (生自由读文)
2、指名读首联。老师提示(评价):这两句诗是整首诗的诗眼,一定要读好它。
3、全班齐读一二句。
4、指导读好三四句,强调“五岭”、“磅礴”等词语的正确读法。
5、练习读好后四句。
6、指名读、齐读整首诗。
7、师:大家把整首诗读得正确、通顺了,不知道诗的意思大家明白了吗?现在我们再把这首诗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圈一圈,画一画,也可以与同桌交流,或者请教工具书帮忙。
8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读懂了哪些地方?哪些地方还需要大家的帮助?都可以说。
引导学生理解:等闲 逶迤 磅礴 腾细浪 走泥丸 暖: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 寒:表现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更喜 尽开颜
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句读。
9、把整首诗连起来理解。
10、我们理解了这首诗,再来读读这首诗,一定有不一样的感觉。
板块三:抓住“难”字,感受“远征之难”
1、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长征呢?谁能用诗中的一个字来说一说?(难)
2 师:是呀,远征难呀!从诗中的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远征之难”?默读诗歌,圈圈画画有关的诗句,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生默读圈画,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交流对“远征难”的理解。
(1)小组内交流。
(2)班上交流。引导学生理解红军跋山涉水的难。理解过后让学生把“难”送到相应的句子中去读一读。
4、小结学生的发言: 大家谈得很好。我把大家找到的这些词语都打到了课件上。把我们刚才的体会带进这几组词语中,好好的读一读。
生:(齐读)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千里雪山
师:红军战士仅仅是翻过这几座山,淌过这几条河吗?请大家读读课后的“资料袋”,特别提醒大家关注那几组数字。
生:红军翻越了18座大山,淌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行程约25000里。
师:是呀,红军走过的是——
生:万水千山
师:万水千山,谈何容易呀!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这几组词语中——
生:(齐读)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千里雪山
师:我们的红军战士面临的仅仅是大山、大河这些自然方面的艰难险阻吗?静静地看一段文字。 (课件出示:湘江战役是红军有史以来进行的最为惨烈的一次战役。1934年11月,中央红军与数十万国民党军在湘江边展开激战。经六天血战,红军终于冲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但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
长征途中,红军遭遇的战斗在400场以上。平均每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大战。在漫漫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中,平均每300米就有一个红军战士牺牲。)
师:五万将士血洒湘江呀!
师: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除了跋山涉水,还要面对敌人的——枪林弹雨,还要进行残酷的——战斗。
师:前有拦敌,后有追兵,空中是敌机的狂轰乱炸。我们的红军战士就这样跨过了一座座大山,淌过了一条条大河,翻雪山,过草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次长征呀?
(这是一次艰难的历程。这是一次考验红军意志的长征。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长征。)
师:把我们现在的这种感觉再次放到这几组词语中读一读。
生:(齐读)五岭逶迤乌蒙磅礴金沙水拍大渡桥横千里雪山
板块四:抓住“闲”,体悟“长征精神”
1、师:在红军战士的眼里,在长征的亲历者**的眼里,长征又是怎样的呢?谁能用诗中的一个词语告诉我们?为什么说长征在红军眼里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呢?你从诗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默读圈画。
2、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抓住:“腾细浪”、“走泥丸”、“只等闲”、“更喜”、“尽开颜”
生:我从“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里“腾细浪”、“走泥丸”这两个词知道了红军根本不怕这万水千山。
生:连绵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细小的波浪。
师:他们走的是那样的——(轻松自在。)
生:在红军眼里,翻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就像走过泥丸那样简单。他们走得是那样的——(悠闲自在。)
3、师:谁能把红军的这种悠闲自在的感觉给读出来?
(1)指名读。
(2)男女生合作读。男同学读前面四个字,女同学读后面三个字。明白了吗?
男生齐:五岭逶迤——
女生齐:腾细浪。
男生齐:乌蒙磅礴——
女生齐:走泥丸。
师:有没有明白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男生的声音比较大,把“五岭逶迤”、“乌蒙磅礴”读得很有气势,很艰难。女生声音较小,就可以把“腾细浪”、“走泥丸”读得感觉很简单,好像很轻松自在,很悠闲。
师:真不错!声音一“大”、一“小”,就突出了一“难”一“闲”。我们再来一遍!
生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4、师:读得真好!还有哪些地方感受到?
(1)“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只等闲”三个字中看出,红军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可在他们的眼里,这些困难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小事。
师:千难万险,红军是等闲视之。你能不能读好这句话?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三军过后尽开颜”,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他们很高兴,好像回到了家一样。
师:你理解的很深刻。是呀,翻过了岷山,回头看看,万水千山都已被英勇的红军战士踩在了脚下,都已被远远的抛在了身后,那是何等的高兴呀!谁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尽开颜”读得较低沉)
师:看着老师的手势,我们再来一遍。
生齐: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真好!我们的红军战士走过了这漫漫二万五千里,他们靠的是什么?
(他们靠的是双脚。他们靠的是让人民生活更幸福的理想和坚强的意志。他们还靠那颗眷念祖国的心,
为了祖国富强的心。他们靠的是顽强的毅力和不怕艰难险阻的精神。)
师:这就是“长征精神”!正是有了这种精神,红军才创造了这个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课件出示:长征,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生齐读课件上的句子。
板块五:欣赏诗谱写成的歌曲,配乐齐诵,提升情感
1、师:同学们,长征已经过去了70多年,那段红色的历史可能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责任牢牢记住那段历史。请欣赏用这首诗谱写成的歌曲。
2、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齐声诵读这首诗,把长征这个人类历史上坚定无畏的丰碑牢牢地立在心中。
3、结束语:鼓励学生把用红军长征的精神去征服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座座高山,一条条大河,长大后为建设祖国贡献全部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穷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