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店员经典培训教材:分散片的特点
中国药店
分散片系指在水中可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相对于普通片剂、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分散片具有服用方便、崩解迅速、吸收快和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它具有制备简单、服用方便,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等优点。
分散片的优点
(1)速崩、速效普通片剂或胶囊剂存在着崩解速度慢的缺点,对药物的吸收有一定的影响。分散片在19~21℃水中一般3min内完全崩解,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度。
分散片速崩是由于所选择的崩解剂具有不溶于水(可不完全溶于水)与吸湿性强的特点,水分子通过毛细管作用或膨胀作用渗透进入片剂之中,吸水后粉粒膨胀而不溶解,不形成胶体溶液,不至于阻碍水分子的继续渗入而影响片剂的进一步崩解。分散片使药物的达峰峰度增加,达峰时间缩短,这些将会带来临床疗效上的优势。
(2)服用方便普通片剂、胶囊剂的体积较大,或一次常需用多片(粒),需用水冲服,服用不方便,特别对给老、幼和有吞咽功能障碍的病人治疗有一定困难。分散片崩解速度快,放入水中可分散成均匀的混悬液,服用方便。
(3)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强分散片与泡腾片放入水中均可迅速崩解表成均匀的混合物溶液。但泡腾片不适合于与泡腾剂酸碱溶液相互作用的药物,辅料要选择泡腾剂和水溶性辅料,在生产过程中需控室温(小于20℃)和相对湿度(小于25%),生产工艺复杂,且对储存条件要求高。而分散片崩解后形成可通过710μm孔径筛的清澈或略带乳。
(4)高效分散片由于其崩解形成均一的混悬液,所以吸收较快、充分,可提高某些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分散片的缺点(1)分散片在生产过程中,一般要求将原料药进行微粉化处理,增加了生产工序;由于要选择良好的崩解剂,成本较高;质量要求相对较高,质量标准控制难度较大等。储存条件也较一般片剂要求更高,由于分散片使用的崩解剂量较大,吸湿性较强,对包装材料的阻湿效果要求更高,故包装及贮藏成本较高分散片吸湿性强。
日常储存时需要保证包装完好,储存在干燥的环境中,否则容易吸潮崩解,从而变质。如果用药时发现包装已经破损,药片胀大或散开,说明分散片已经变质,不能再吃。
(2)服用分散片时,病人取站位或座位,吞服后,要饮用足量的水,以利尽快将药物送入胃部。不要干吞,以免药物停留在食管部位。因为崩解后的药物浓度高,易腐蚀食管。
需要注意的是,分散片不是泡腾片,没有矫味剂,溶于水后的口感和气味不会太好。因此,一般不建议溶于水中服用。
来源:网络
范文二:【word】 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和工艺特点
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和工艺特点
综述报告
分散片的处方设计和工艺特点2003年第12卷第7期
卢智玲,刘华栋,汪国华
(江西中医学院,江西南昌330006)
中图分类号:TQ460.6;1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931(2003)07—0070—02
摘要目的:介绍一种新型片剂——分散片.方法: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叙述分散片的性能特点,质量要求,处方设计,制备工艺,已开发的
品种和发展前景等.蛄果:分散片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片剂,但目前研究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蛄论:应加强对分散片尤其是中药分散片
的研究,以期更多更好的分散片品种问世.
关键词分散片;处方;工艺;
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又称水分散片(Waterdispersible
table~),系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粘性混悬液的片剂.这是近
来研究得比较多的一种新型片剂.
1特点
相对于普通片剂来说,分散片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
小,能够降低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分散片服用方便,
可吞服,咀嚼,含吮,也可置水中分散后单独服用或与果汁,牛奶同
服,尤其适合老,幼和吞服固体困难的患者.因其制备工艺和普通片
剂相同,对生产设备条件无特殊要求,故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2质量要求
《英国药典》中有分散片的质量标准通则,指出分散片是可在水
中均匀分散的非包衣片,除应符合非包衣片剂的质量标准外,在
l9—2l?水中应于3min之内崩解;2片分散片放入100mL水中搅
拌至完全分散后形成的均匀分散体可通过710m孔径的筛网.
200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也将分散片收录于片剂项下,其
质量标准的通则中指出:取分散片2片,置100mL水中振摇,在
(20?1)?水中3min应全部崩解并通过2号筛.分散片按溶出度
检查应符合规定.
3处方设计
分散片处方设计的出发点是使片剂遇水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
(<3min)内崩解成很小的颗粒并形成均匀的混悬液.因此,其处方
设计有以下特点.
(1)选用优质崩解剂.优质崩解剂一般是指吸水溶胀度>5mL/g
的崩解剂I210在分散片中广泛使用的有羧甲基淀粉钠(CMS—Na),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维酮(PVPP),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钠(cCMC—Na)等.一般不宜选用溶胀度较小的淀粉,微晶
纤维素(MCC),天然粘土硅胶铝镁等.崩解剂用量一般为处方量的
5%左右,贾燕等在筛选法莫替丁分散片的处方时,曾对CMS—Na
的用量作过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l%2%对崩解的影响不明显
(2)采用亲水性粘合剂.如采用聚维酮(PVP)制成的颗粒,表面
具亲水性1,压片后水分易湿润,渗入,片剂易崩解,也有利于药物的
溶出.分散片大多采用PVP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的稀醇溶
液,有极少数采用淀粉浆1.粘合剂用量一般为处方量的12%.
(3)采用适宜的助流剂.据研究报道1,粉末流动性是固体药
物制剂工艺中的一项重要性质.近年来,分散片广泛采用微粉硅胶
作助流剂,它可在制粒压片或粉末直接压片时有效地改善颗粒或
粉末的流动性.同时,硅胶表面的硅醇基吸附药物后能显着提高难
溶性药物的崩解与溶出速率.微粉硅胶用量在1%以上时可加速片
剂的崩解,有利于药物的溶出”1.
(4)采用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片的处方中添加表面活性剂可大
大提高分散片的溶出速度.较常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IS)效果最
好,可显着促进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曹纯洁等【|I在布洛芬分
散片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不仅溶出速率增加,而且还解决了布洛芬
质轻易浮于水面的问题.
(5)采用溶胀辅料.因为分散片主要为药物与至少一种崩解剂
和溶胀辅料配伍而成1,所以必须采用溶胀辅料.目前使用的溶胀
辅料有瓜耳胶,苍耳胶,藻酸盐,葡聚糖,可压性淀粉【l0I,多糖类及
羧甲基纤维素钙,HPMC,羟丙基纤维素等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
将这些溶胀辅料溶于有机溶剂或水,形成胶乳对药物粉粒包衣,再
用与包衣小丸骨架片相似的工艺制成包衣控释微丸分散片.包衣
控释微丸口服后很少受消化道输送食物节律的影响,药物在胃肠
道表面分布的面积增大,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降低或消除了
局部刺激性,掩盖了某些药物的不良味觉.片剂遇水分散后,药物
的溶出速率得到了控制”.使用包衣微丸技术制备甲基黄瞟呤类
分散片,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对老年及儿童药学有重要意义”I.
4制备工艺特点
分散片的制备工艺与一般片剂相同,但由于分散片的特殊质
量要求,也有其特点.
(1.8一1.6min),3%一7%能明显加快崩解(0.8—0.7min),8%一(1)原辅料微粉化.郭晓林等在研制酮洛芬分散片时,对原
10%则反而延迟了崩解(1.1一1.7min).料药,辅料进行微粉化处理,使其达到一定的粒径,这样得到的分
,,,,,,,,,,,,,,,,,,,,,,,,,,,,,,,,,,,,,,,,,,,,,,,,,,,,,,,,,,,,,,,,,,,,,,,,,,,,,,,,,,,,,,,,,,,,,,,,,,,,,,,,
的药物浓度,提高了局部效应,既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又能抵消(2):65.
各自对血液动力学的副作用,并且能改善肝脏微循环及肾血流量,【3]张振书,张亚历.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救治与预防口】.中国实
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药理作用和协同作用,具有用量小,止血快等优用内科杂志,2002,22(11):642.
点.本方法采用输液泵控制输注速率,药物剂量准确,进一步保证[4】张莉,林三仁.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了疗效.1998,18(1):17.
参考文献:[5]杨茂梧,吴淑兰.小剂量善宁治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
【1】刘南植,李绍白,魏镜龙.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门脉高床研究[J】.临床消化病杂志,2001,13(3):117.
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J】.中华消化杂志,1994,14(3):179.[6]杨大国,李绍白,过晋源.a一受体拮抗剂降低肝硬变狗门脉压及肝
[2】邓文林,钮振,徐有奇.垂体后叶素与硝普钠联合应用对门脉高静脉嵌塞压的研究[J】.同济医科大,1983,17(2):89.
压大鼠内脏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收稿日期:2帅2—12—19;修回日期:2o.3”01—28)
?
70
2003年第l2卷第7期
散体更细腻,更均匀.据报道”I,在制备复方磺胺甲曝唑分散片时,
将药物粉碎成粒径为40m的细粒,压片后置水中不到1min即
完全崩解,溶出时间不超过15mitt.
(2)崩解剂采用内,外加法.崩解剂内加是指在制粒之前加入,
外加是指压片前加人干颗粒中.有的分散片是一种崩解剂既内加
也外加,有的是内加一种崩解剂,外加另一种.外加崩解剂使药片
崩解为粗粒,起着首次崩解的作用,而内加崩解剂则使粗颗粒二次
崩解为细颗粒,使颗粒均匀分散在溶液中.
(3)采用流化床一步造粒或真空造粒机制粒11510采用上述机器
制成的颗粒近球形,粒度小而均匀,而且颗粒有气孑L.因而流动性
与可压性均较好,药物溶出也好.采用一般湿法制粒工艺如摇摆式
颗粒机制粒和烘房干燥,虽也可制备分散片,但颗粒质量一般较
差,影响片剂崩解和药物的溶出.
(4)药物与亲水性辅料共研磨.药物单独微粉化虽可减少粉末
粒度,增大比表面积,但粒子的表面自由能也随着比表面积增大,
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由能会自动减低,小粒子会重新聚集,反而阻碍
药物的溶出.将某些难溶性药物与亲水性辅料一起研磨,可防止粒
子的聚集,并可增加粒子表面的湿润性,从而提高药物的溶出.这
一
方法曾被广泛应用.Gabr等”‘I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分散片,将
三氟甲基氢氯噻嗪与PVP或甘露醇共同研磨,结晶变成无定形状
态,从而增大了溶解度.
(5)颗粒粒径要小.药物溶出度与颗粒粒径大小有关,粒径越
小,药物溶出越快.分散片的湿粒要求在1mm(18目)以下,干颗粒
整粒要求在0.6mm(30目)以下,甚至要求在0.305ttlltt(约50目)
以下,这远比一般片剂的颗粒要小.
5已开发的分散片品种
由于分散片性能独特,优点突出,颇受研究者重视.目前,国外已上
市的品种有十余种”.1988年版,1993年版《英国药典》中收载的分散
片有阿司匹林分散片,复方阿司匹林分散片和复方磺胺甲曝唑分散
片
及复方可待因分散片.现已研究过的药物品种有:治疗低钾血症的药
物,如氯化钾;治疗精神症状的药物,如锂盐;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布洛
芬;治疗低血钙症或作为钙补充剂的药物,如钙盐;治疗骨质疏松的药
物,如氟化钠;肌松药,如二苯哌丙醇或其盐;抗组胺药,如二甲茚定或
其盐类;治疗支气管病药物,如甲基黄嘌呤类药物(如丙羟基碱,二羟丙
茶碱和茶碱);治疗静脉疾病的药物,如一种对一B一羟乙基一芦丁的混
合物;镇咳药,如布他米酯或其盐(如枸橼酸布他米酯),可待因或其衍
生物及诺司咳平(1一Ot一那可汀);退热药,如苯乙胺;维生素或多种维
生素;心血管药,如所有B抑制剂;用于治疗老年病或儿科的药物,如吡
啶琥醇(如吡啶琥醇二马来酸盐),噻氯匹定,潘生丁或地西泮;用于治
疗腹泻和调节水盐平衡的药物,如钾盐,钠盐;抗生素,如红霉素,
强力霉素,13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益智药,如吡拉西坦;利尿药,如双
氢氯噻嗪;消化道药物,如西咪替丁等.其他品种药物也日趋增多I”I.
目前对分散片的研究仍以西药为主,对中药分散片的研究还
较少.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网上资料,我国现已
有获批准的中药四类新药——绞股蓝总苷分散片和清开灵分散
片.此外,还有许多中药分散片尚处于研制阶段或正在申报当中.
6发展前景
由于分散片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国内研制分散片的单位很多,
申报正在形成高潮.但是,李眉[19I发现了分散片在新药报批材料的
药学部分审评中存在几个共性问题.
《1)处方设计没有突出分散片的特点.分散片剂型主要适用于难
综述报告
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有问题的药物,不适用于毒副作用较大,安全
系数较低和易溶于水的药物.因此,其开发应该是有选择的,不是所
有普通片剂都能改变成分散片.在很多申报资料的处方设计中未能
突出分散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没有选用优质的崩解剂;2)没有
选用亲水性高溶胀性的粘合剂;3)没有选用适宜的助流剂.
(2)制备工艺的确定没有体现择优的原则.多数研制单位在制备
工艺优化方面,的工作都比较粗糙,没有进行深入的方法学研究和优
选,因此生产出的分散片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疗效不理想.
(3)质量标准的研究未重视对溶出度的考察.大多数分散片是
针对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有问题的药物研制的,因此,若处方
中辅料使用不当,虽然崩解速度很快,但药物溶出却不一定理想,
所以在质量标准的各项研究工作中,一定要对溶出度进行详细的
研究和周密的考察.
分散片作为一种新型片剂,尽管存在不足,但若针对以上问题,
改进工艺,运用和发展现有药剂学技术,发掘已有药物资源,选用国
产辅料研制开发分散片.今后将会有更多更好的分散片品种问世,以
满足临床需要.
参考文献:
[1]蒋新国,张奇志,江志强,等.萘普生分散片的人体生物利用度【J】.中
国药学杂志,2000,35(1):36.
[2】雷同康.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J1.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30(2):87.
[3]贾燕,许伟明.法莫替丁分散片的研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
30(6):252.
【4】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制剂研究室.药用辅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14,118.
[5】郭涛,张跃新,孙长山,等.复方感冒分散片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J】.
中国药学杂志,2000,35(1):8.
[6]雷同康.硅胶型助流剂【J】.药学通报.1986,21(9):541.
[7】毕殿洲.药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5.
[8]曹纯洁,邹豪,蒋雪涛.布洛芬分散片的制备厦其在家兔体内的生物
利用度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2000,21(10);968—970.
【9】李健和,许树梧,唐芳.分散片及其处方设计【J1.药学实践杂志,1998,
16(1):43.
【lO]陆锦芳,载叶军,刘晓华,等.对乙酰氨基酚分散片的研制【J】.上海医
科大学,1999,26(1):62.
[11]李国栋,魏华,仲明远.分散片发展现状【J】.解放军药学,1999,
15(6):27.
[12】陆彬.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307.
[131黄胜炎.分散片进展[J1.中国药学杂志,1992,27(4):226.
[14】郭晓林,翁小春,施震.酮洛芬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嗣【J】.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2002,22(1):30—32.
【15】雷同康.TOPO制粒法——一种新制粒工艺【J】.国外药擘-合成药,生
化药马制剂分册,1985,6(6):348.
[16】戚海亮,张汝华,共研磨法改善氢化可的松等难溶性药物的体外溶出度
[J],中国药学杂志,1992,27(7):406—408.
[17]GabrKE,El—shabouryMH,HashemFM.AlexandriaJpharmsei,1992,6
(1):7.
[18】高中.现代药物新剂型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
305—306.
[191李眉.分散片在新药报批药学部分存在的几个问题【J1.中国新药
杂志,1999,8(12):794—796.
(收稿日期:眈一ll一2o)
?
7l?
范文三:【doc】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胶囊的临床特点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胶囊的临床特
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05J
ul,14(14)’1887?
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
樊定法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关键词】肺结核病;血液流变学;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5)14—1887—01
近年来,血液流变学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临床疾病的研究
中,特别是微循环的改变.为观察肺结核患者的血液流变学
情况,笔者对40例肺结核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现
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肺结核组:进展期肺结核患者40例,男28
例,女12例;年龄17,72岁,平均33岁.对照组:健康体检
,男18例,女14例;年龄20,58岁,平均34岁.2组 者32例
均排除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肝肾及血液病等影响血液
流变学的疾病.
1.2检测仪器和指标采用北京普利生仪器有限公司
LBYN6血液流变仪.于早上空腹抽取静脉血,37?恒温下
测定血高,中,低切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
血沉等指标.
2结果
2组血流变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结核组高,中,低切
变率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沉较对照组均有增加,有非常
显着性差异(P<001),红细胞压积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显着
性差异.
3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血
表1肺结核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结果
液病,恶性肿瘤,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疾病在血液流变学方面
均有改变,但肺结核进展期出现血液流变学异常报道不多.
本研究结果发现,肺结核进展期较对照组全血黏度,血浆黏
度,血沉增加,说明肺结核患者存在高黏滞血症,且有易并发
血栓性疾病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可能.肺结核进展期血
液流变学变化可能由结核性炎症和结核变态反应所促成,血
液流变学特性改变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可进一步加重组织缺血
缺氧,促进结核基本病变的发展,并影响药物的渗人和病变的
吸收与身体恢复,提示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宜使用降低血液
黏度,扩张毛细血管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进而提高疗效,缩
短疗程,减少复发.
[收稿日期]2004—12—25
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胶囊的临床特点
张培利,张仙荣,刘丹娜
(河南省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阿莫西林;分散片;胶囊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8849(2005)14—1887—02 1008—
阿莫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于溶血性链球菌,草色
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素G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沙门菌,伤寒杆菌及变形杆菌等均有抗菌作
用.适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等.
现将其分散片与胶囊剂型的临床应用介绍如下.
1阿莫西林分散片与阿莫西林胶囊分析比较
1.1服用方法比较阿莫西林分散片可咀嚼,可吞服,也可
溶人水,牛奶,果汁中,从而更有利于吞咽困难的婴幼儿及老
年人服用.较阿莫西林胶囊服用更为方便有效.
1.2崩解时限比较阿莫西林胶囊崩解时限为30min,软胶
囊为60min,阿莫西林分散片为3min.
1.3溶出度比较取阿莫西林分散片,以溶出度检测法(中
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XC第二法)以水为溶剂,转速为75r/
min,30min后,取溶液适量,滤过,精密称取续滤液适量,用水
稀释成每毫升中约含130btg的溶液;另取本品10片,研细,
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平均片质量),按标示量加水溶解并
稀释成每毫升中约含130g的溶液,滤过,续滤液作为对照
溶液.取上述2种溶液,以分光光度法在272nm波长处分别
?
1888?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andWesternMedicine2005J
ul,14(14)
测定吸收度,按二者吸收度的比值计算阿莫西林分散片的溶
出度.另测定阿莫西林胶囊的溶出度.结果见表1.
表1阿莫西林分散片及胶囊溶出度比较%
1.4生物利用度比较对一健康志愿者分次121服500mg阿
莫西林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后测得平均血药浓度曲线进行
分析.结果,服用1h后,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值.其中阿莫西
林分散片最高血药浓度为9.26~g/mL,阿莫西林胶囊最高血
药浓度为5.49pg/mL;阿莫西林分散片的生物利用度>
90%,阿莫西林胶囊的生物利用度<70%.
1.5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阿莫西林分散片吸收快而完全,
生物利用度高,胃肠道残留量<10%,从而减少了药物对胃肠
道正常菌群的干扰,减少了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而
阿莫西林胶囊由于吸收不完全,生物利用度<70%,胃肠道残
留量约30%,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1.6阿莫西林分散片的临床疗效及致病菌清除率见表2.
可以看出,由于生物利用度高,阿莫西林分散片的临床疗效
好,致病菌清除率高.
表2阿莫西林分散片的临床疗效及致病菌的清除率
2讨论
阿莫西林分散片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黏性混悬
液,具有吸收快,完全,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胃肠道残留量
少,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对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特别是
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耳鼻喉科感染均有很好的临
床疗效.同阿莫西林胶囊相比,分散片不但具有更好的疗效
和较小的不良反应,同时也更有利于吞咽困难的老人和儿童
服用.经比较得知,通过改变药物的剂型,可以大大提高药品
的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疗效,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
[收稿日期]2005—03—15
四神煎加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9例
程群才,吕全梅
(河南省新野县中医院,河南新野473500)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四神煎加味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05)14—1888—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
病机尚不清楚,且无特效疗法.2002年2月一2o03年9月,
笔者应用四神煎加味治疗该病49例,收到良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2例;年龄44,76岁,平
均56.2岁;病程1个月,14a,平均27.6个月;单侧23例,双
侧26例.所有患者均有膝关节活动性疼痛,休息或平卧时缓
解,下蹲起立困难,膝关节肿胀等;X线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
度膝关节腔狭窄和骨赘形成.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
会1995年所拟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
1.2治疗方法予四神煎加味,方剂组成:黄芪150g,远志
60g,石斛60金银花30g,威灵仙15g,川芎15骨碎补30
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15d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
定I临床疗效评定标准l】].优:疼痛消失,活动功能正常;良:疼
痛消失,活动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可:疼痛减轻,生活自理,活
动功能未恢复正常;差:关节疼痛及肿胀无变化,功能未改善.
2结果
1个疗程后,优16例,良20例,可7例,差6例,优良率
73%;第2个疗程后,优21例,良19例,可6例,差3例,优良
率82%,总有效率94%.全部患者随访6,9个月,少数治疗
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减退,但均优于治疗前.
3讨论
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病,其中以膝关节发病率最
高,女性多于男性.目前多认为其为骨内高压,血液循环淤滞
以及各种前置因素导致关节软骨损伤,软骨成分隐蔽暴露,引
发自身免疫反应而造成的继发性损伤【引,与衰老,创伤,肥胖,
遗传,代谢和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西医治疗常选用非甾体
类消炎镇痛药,皮质激素类药物,局部封闭,理疗,关节镜手术
等方法治疗,或不良反应大,或价格昂贵,疗效也不肯定.
骨关节炎属于中医”骨痹”范畴,传统观点认为其病因病
机以肝.肾亏虚,气血不足为本,瘀血阻络为标,但I临床运用益
气养血,滋补肝.肾,祛瘀通络之法治疗该病,却收效较差.笔
者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大部分患者均有
关节肿胀,关节腔积液等表现,故考虑本病的病因除有上述因
素外尚有痰毒互结之因,临床除了补肾益气,活血通络之外.
尚宜涤痰清热解毒,标本同治,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四神煎为名老中医岳美中之方,由黄芪,(下转第1899页)
范文四:分散片处方、工艺特点及其进展
——230——
Drug
evaluation,2005V01.2No.3
?综
述?
分散片处方、工艺特点及其进展
彭礼明
(厦门建发制药有限公司,厦门361000)
【中图分类号】R944.4【文献标识码1
A
【文章编号11672—2809(2005)03-0230-04
分散片(dispersibletablets)Y.称水分散片(water
dispersible
双重作用,且崩解后颗粒很细,能达到分散片的分散粒度要求网。也有选择PEG4000、PEG6000作填充剂
【7】。
tablets),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
液的一种片剂。它在19℃一21℃水中3min即可崩解,崩解后形成可通过710肛m孔径筛的均匀黏性水分散体。
由于分散片对生产条件无特殊要求、制造工艺同普通片剂、元需特殊包装、生产成本低和服用方法多样,尤其适合于老、幼和吞咽困难患者等优势,所
以得到广泛重视【Ⅷ。1980年版英国药典首次收入阿
1.1.2.2崩解剂:崩解剂的种类、型号、加入方法、是否联用等因素均会最终影响分散片的崩解时限。优质的崩解剂嘲是指吸水溶胀度大于5mL?g。的崩解剂。因此,崩解剂运用亲水性且吸水溶胀度>5mL/g的为好19]。孔隙率和强溶胀性是这类崩解剂最重要的速崩机理。尤其是溶胀性。
分散片处方中常用崩解剂有:(1)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CMC—Na):cCMC-Na溶胀性强但不溶于水,具有优良的崩解作用。(2)羧甲基淀粉钠(CMS—Na):是淀粉的低取代衍生物,颗粒吸水后能迅速溶胀,但不碎裂,可缩短大多数片剂的崩解时限,其溶
胀度为14.8mL?g。时,尤其适用于不溶性药物【Ⅻ。(3)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S—HPS):具有较高的毛细管活性及水合能力,有强的吸湿性,能迅速将水吸入
司匹林分散片、阿司匹林可待因分散片和复方磺胺
甲基异嗯唑分散片。国外目前已面市的分散片有十
几个品种,国内研究单位众多,已批准分散片近30种。现从分散片处方和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1分散片的处方
辅料等配伍而成。
1.1.1
药物:将难溶性药物制成分散片可以明显提片中,遇水溶胀而不溶解,且具有毛糙的表面结构,可增强药粉和颗粒间的镶嵌作用.内外吸水使固体颗粒崩解更细小的粉末从而增加了主药的溶出,然
后膨胀崩解,形成混悬液【11】。LS—HPS还可以提高片
高生物利用度.这是分散片这一种剂型的重要特点。
1.1.2辅料:分散片处方组成除主药与至少一种崩
解剂及遇水形成高黏度的溶胀辅料外,还包含其他赋形剂如填充剂、润滑剂、甜昧剂等。选择能控制提供快速释放崩解的适宜辅料并控制药物和辅料的粒度是保证分散片质量的关键。填充剂和崩解剂是分散中主要的辅料.这些辅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分散片
的内在质量。
剂黏度和光洁度。因此选用LS—HPS为辅料,能起崩
解和黏结双重作用,用量一般为2%~5%。(4)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不溶于水,吸湿性强,溶胀性较弱,
用其醇水溶液制成颗粒后,颗粒表面变为亲水性压片后,水分易湿润、透入,使片剂崩解速度加快,也有利于药物的溶出【3,101。(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PVP):PPVP是一种优质的崩解剂网。由于毛细管活性高、水合能力强及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可迅速将
水吸收入片中,使药片瞬间崩解,但浓度过高反而影
1.1.2.1填充剂:一般采用乳糖、蔗糖、甘露醇、山梨醇等水溶性填充剂和淀粉、微晶纤维素、硫酸钙、磷酸氢钙等水溶性填充剂【4】。陈燕军等[51研究发现,乳糖的压缩成形性好,但不利崩解,而硫酸钙则更利于崩解。微晶纤维素作为填充剂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吸水膨胀,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混悬剂的
响崩解速度【12】。外加PPVPXLl0具有很高的毛细管活性及水合能力,迅速将水吸入片中,然后膨胀崩
作者简介:彭礼明,男,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从事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万方数据
药品评价2005年第2卷第3期
解,内加的PPVPXLl0吸水使固体颗粒崩解为更细小的粉末从而增加了主药的溶出。有试验表明,PPVP、PVP、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崩解效果较好,羧甲基淀粉钠崩解效果次之,但PPVP价格较贵,故
实际选用PPVP与CMS—Na联用【131。而且PVPK30可
使用药片表面光洁度好【14】。(6)微晶纤维素(MCC):具有海绵状的多孔管状结构。受压时,MCC的多孔结构由杂乱无章而成为线性排列,再加之塑性变形,使MCC遇水后,水分子进入片剂内部,破坏微晶之间的氢键,促使片剂崩解。MCC可压性好,适合于直接压片法。由于它溶胀性很弱,一般不单独用作崩解剂。往往和其他溶胀性能强的辅料如Ls—HPC联合使甩。MCC的用量对崩解时间的影响不大,由于其优良的填充和崩解性,可用于调节溶出速率【切。(7)处理琼脂(TAG):Ito等研究发现,常温下琼脂吸水膨胀,再干燥处理,制成的TAG具有良好的崩解性能,这是由TAG溶胀作用所决定的。在干燥溶胀的琼脂时,水分从琼脂中蒸发,使形成的TAG内存在
大量的多孔颗粒。TAG的速崩性就是因为它有大的
孑L径和总孔体积,这能使水分快速渗透,加快崩解
【坷。
在各种崩解剂中,PVP、MCC较为突出,性能较好、应用广泛。
1.1.2.3溶胀性辅料:溶胀性辅料兼有助悬剂和辅助崩解剂的双重作用凹。它对分散片这一剂型,间接地起到促进崩解的作用。常用以下品种:(1)预凝胶淀粉: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压性、崩解性和自我润滑性。(2)海藻酸钠:溶于水而形成粘稠的胶体溶液,其黏度随聚合度、浓度及pH值而异,pH5~10时黏
度最大。
另外.还可采用瓜耳胶、苍耳胶、葡聚糖、多糖类、亲水性纤维衍生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钙、羟丙基纤维素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等)。
1.1.2.4亲水性黏合剂:对某些药物本身或辅料润
湿时具有黏性的。只要加入适当的润湿剂如水、乙醇就能产生足够的黏性,即可制成软材。对于药物本身缺乏粘性或粘度小的,在制备软材时需加入粘合剂,一般采用亲水性黏合剂,可用甲基纤维素的稀醇溶液如PVP等,或用稀醇、水、一般极少采用淀粉浆。其中PVP最为常用,用量为3%~15%(g/g),溶液浓度为0.5%~5%(g/mL),其化学性质稳定,能溶于水和乙醇,对水与热敏感药物用乙醇制粒,可降低颗粒干
万
方数据一231一
燥温度,缩短时间;用PVP作为粘合剂制成颗粒后,颗粒表面变为亲水性,压片后水分易于湿润、透入,片剂易于崩解,也有利于药物的溶出,其制得的分散片较稳定,能延缓氧化、分解、产气等反应的发生。润湿剂或粘合剂种类的选用以及用量的确定是否合理、恰当,关系到制剂的硬度或力度、崩解度、溶出度等能否合乎要求,针对具体制剂还应通过实验来进行选择。
1.1.2.5润滑剂:分水溶性和非水溶性润滑剂两种,
较常见的有:硬酯酸镁、亲水性的滑石粉、聚乙二醇、
氢化植物油、十二烷基硫酸镁、或滑石粉与硬脂酸镁、氢化蓖麻油合用,或用亲水性润滑剂十八烷基富
马酸钠。或用水溶性润滑剂PEG6000等is]。在选用时
尤考虑其对分散片硬度、崩解度与溶出度的影响。
1.1.2.6表面活性剂:较常用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吐温一80及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等。SLS溶
于黏合剂中使用,效果最好,可显著促进片剂崩解和药物溶解【垌。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一80,由于其分子结构上的特点,能降低表面(界面)张力,并增加主药的亲水性;聚氧乙烯基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制剂的亲水性,水分子易透过片剂内部,使分散片溶胀、分散
[17l。
1.1.2.7助流剂:广泛采用胶体二氧化硅,即气相法
微粉硅胶为助流剂,无论在制粒压片或粉末直接压
片中都有利于改善颗粒或粉末的流动性。由于它的强极性和亲水性,有利于水分进入片剂,加速片剂的崩解和药物的溶出同时硅醇基吸附药物后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堋。
1.1.2.8甜味剂:甜味剂包括天然和人造甜味剂两
种,如甜菊糖、糖精钠等,一般天然甜味剂的用量不超过5%,人造甜味剂的用量不超过1%。
1.1.2.9其他:为促进分散片的崩解,避免溶胀性辅料溶胀太快,控制片剂遇水分散后药物的溶出速度。
常在分散片处方中加入以下附加剂:电解质类物质如氯化钠,酸类尤其是有机酸类物质如柠檬酸,碱类
物质如碳酸氢钠,糖类物质如山梨醇类。以达预期设计目的。
2分散片的处方特点
分散片处方设计的出发点是使片剂遇水后在尽可能短的时间(0.5mm(35目)的应<30%(最好<10%),<0.15mm(100目)的应<50%(最好20%-40%)。阿昔洛韦分散片的颗粒粒径分布的实测结果为:<O.71mm(25目)的约100%,<0.3mm(约50目)的约98.7%,<0.2ram(约75目)的约86.7%,<O.13mm(约125目)的约50%。这样细的颗粒除要求其本身的流动性较好之外。为适应高速压片的要求,一般均应加气相微粉硅胶为助流剂嗍。
3.6硬度控制:研究表明洲,随着硬度增加,崩解时间延长。若压片压力太小。在包装、运输中易破碎,若压力过大,则崩解时间又过长,延迟药物的溶出。故对分散片这种特殊剂型来说。要求控制一个较为适宜的压片压力,不仅保证其有适宜的硬度。而且不影响分散片的崩解度。
由于采取了上述的处方和工艺措施。分散片的药物溶出度远远超过一般片剂。例如阿司匹林分散片嘲,、莫西林分散片嗍。但若在分散片的处方中,辅料使用不当,虽然崩解度符合分散片的要求,药物溶出却不一定快。例如。以马铃薯淀粉或MCC为崩解剂和3%明胶溶液为黏合剂的SMZ、吡罗昔康和羟基保太松分散片嘲的药物溶出度就明显较低;而阿奇霉素分散片【?习有的产品崩解时限小于3min.15rain的溶出限度为80%以上,而有的产品尽管崩解时限小于3min,但15rain的溶出限度还不到50%。
分散片相对于普通片剂的明显优势就是能提高生物利用度。阿莫西林分散片(500mg)[Sll:g胶囊剂平均最大血药浓度高33%,曲线下面积(AUC)高23%。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与其胶囊制剂同样具有吸收快、达峰迅速、血药浓度高、分布广泛、消除慢的特点
聊。
分散片结合了片剂和液体制剂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不足,与一般片剂相比有明显的优越性。是一个
非常有前途的剂型,应积极开发。4参考文献
【1】李国栋,魏华,仲明远.分散片发展现状.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
15(6):24—28.
【2]李瑞明,容颖慈,邓桂兴.感冒灵分散片的研制.广东药学,2003,13
(2):4—6.
【3]李眉.分散片在新药报批药学部分存在的几个问题.中国新药
万
方数据-—233—-
杂志。1999。8(12):794-796.
【4】
李健和,许树梧。唐方.分散片及其处方设计.药学实践杂志,1998,16(1):42-44.
【5】陈燕军。臧琛.赵小妹,等.几种常用填充剂与崩解荆在中药分散
片应用中的性能比较.中国中药杂志。2002.27(8):580—583.【6】温悦,贺英菊.复方盐酸小荣碱分散片的制鲁及其溶出度考查.
华西药学杂志。2004,19(1):33-35.
川姚洁。杨放.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胆维他分散片.华西药学
杂志。2004,19(1):44..46.
【8】霄同康.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9。30(2):87-
90.
【9】陈鹰,盛莉,高武保,等.嚼丙嚷分散片的研制与溶出度.中圜
医院药学杂志,2001。21(2):82-84.
【lo】贾燕.许伟明.法其警丁分散片的研制.中嗣医药工业杂志,
1999。30(6):251-252.
【1l】王必明,苏金石.关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中国药师,
2003,6(5):274-276.
【12】徐伟,尹莉芳.那格列宗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广东药学
院学报,2003,19(1):3—6.
【13】张松林.氢澳酸加兰它敏分散片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中国药
师。2003,6(8):490-491.
【14】屈静,薛秀珍,王德利,等.阿营洛韦分散片的处方研究.药学进
展,2002,26(4):232—234.【15】
沈岚,林晓,冯
怡。等.分散片的研究进展.中成药。2004,26
(2):145-148.
【16】郭晓林,翁小春,施震.酮洛芬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中国
医院药学杂志,2002,22(I):30-32.
【17】张莹,王丽云,张榜继.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片中的应用.制剂技
术。2002。11(2):48.
【18】陈鹰,匡长春.分散片的研究与应用.中国药师,2001,4(1):62-
64.
[191王旭东,徐爱霞,等.氟必洛芬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解放军
药学学报,2003.19(4):280—282.
【20]臧志和,张丽莎,陈代勇,等.正交试验筛选西米替丁分散片的处
方.华西药学杂志,2001,16(4):319.
【2l】黄胜炎.分散片进展.中国药学杂志,12,27(4):226-228.
【22】
吕竹芬,刘毓文,张蜀.尼美舒利分散片的研制.广东药学院学报,1999,15(2):86—88.
[23】周福生.崩解剂的不同加入方法对甲红霉素分散片分散均匀性
的影响.海峡药学,2003,15(3):7~8.
【24】杜青,郑
宁,孙鹏,等.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制备及性质考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0,21(3):1135—137.
【25】王卓,韩丽梅,张晓青,等.利用均匀设计筛选阿司匹林分散片
处方.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4):235—239.
【26】李莉,陈冠容.不同厂家阿莫西林口服制剂溶出度比较.中国
医院药学杂志,1997(1):29—30.
【27】郭善斌,肇丽梅,邱枫,等.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的健
康人体药动学.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3,20(6):413—415.
(收稿日期:2005—02一02修回日期:2905—05—12)
分散片处方、工艺特点及其进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彭礼明
厦门建发制药有限公司,厦门,361000药品评价
DRUG EVALUATION2005,2(3)17次
参考文献(27条)
1. 李国栋;魏华;仲明远 分散片发展现状[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1999(06)2. 李瑞明;容颖慈;邓桂兴 感冒灵分散片的研制[期刊论文]-广东药学 2003(02)3. 李眉 分散片在新药报批药学部分存在的几个问题[期刊论文]-中国新药杂志 1999(12)4. 李健和;许树梧;唐方 分散片及其处方设计 1998
5. 陈燕军;臧琛;赵小妹 几种常用填充剂与崩解剂在中药分散片应用中的性能比较[期刊论文]-中国中药杂志2002(08)
6. 温悦;贺英菊 复方盐酸小檗碱分散片的制备及其溶出度考查[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04(01)7. 姚洁;杨放 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胆维他分散片[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04(01)8. 雷同康 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 1999(02)
9. 陈鹰;盛莉;高武保 噁丙嗪分散片的研制与溶出度[期刊论文]-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02)10. 贾燕;许伟明 法莫替丁分散片的研制 1999(06)
11. 王必明;苏金石 美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03(05)12. 徐伟;尹莉芳 那格列奈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01)13. 张松林 氢澳酸加兰它敏分散片的制备及稳定性考察[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03(08)14. 屈静;薛秀珍;王德利 阿昔洛韦分散片的处方研究[期刊论文]-药学进展 2002(4)15. 沈岚;林晓;冯怡 分散片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成药 2004(02)
16. 郭晓林;翁小春;施震 酮洛芬分散片的研制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01)17. 张莹;王丽云;张榜继 表面活性剂在分散片中的应用[期刊论文]-制剂技术 2002(12)18. 陈鹰;匡长春 分散片的研究与应用[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01(01)
19. 王旭东;徐爱霞 氟必洛芬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3(04)20. 臧志和;张丽莎;陈代勇 正交试验筛选西米替丁分散片的处方[期刊论文]-华西药学杂志 2001(04)21. 黄胜炎 分散片进展
22. 吕竹芬;刘毓文;张蜀 尼美舒利分散片的研制 1999(02)
23. 周福生 崩解剂的不同加入方法对甲红霉素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3(03)24. 杜青;郑宁;孙鹏 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制备及性质考察[期刊论文]-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03)25. 王卓;韩丽梅;张晓青 利用均匀设计筛选阿司匹林分散片处方[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1996(04)26. 李莉;陈冠容 不同厂家阿莫西林口服制剂溶出度比较 1997(01)
27. 郭善斌;肇丽梅;邱枫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及胶囊剂的健康人体药动学[期刊论文]-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3(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李平 分散片处方及制备工艺[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3)
2. 徐伟. 尹莉芳 那格列奈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1)
3. 王玉玲. 杨延昆. 王淑华. WANG Yu-ling. YANG Yan-kun. WANG Shu-hua 分散片处方工艺研究[期刊论文]-食品与药品A2006,8(5)
4. 邢增术. 庄仁志. 吴秀琼. 王世雄. 符健. XING Zen-shu. ZHUANG Ren-zhi. WU Xiu-qiong. WANG Shi-xiong. FU Jian 那格列奈分散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期刊论文]-海南医学院学报2008,14(3)5. 李志红. 贾晓丽. 石磊. 邱松 中药分散片的处方与工艺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药业2007,16(17)
6. 曾嵘. 阎敏. 刘建存. ZENG Rong. YAN Min. LIU Jian-chen 雷公藤多苷分散片崩解剂的优选[期刊论文]-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6(3)
7. 杨颖. 陆晓骅. 孙长山. 李伟. YANG Ying. LU Xiaohua. SUN Changshan. LI Wei 盐酸吡格列酮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29(3)
8. 许关煜. 李敏华 片剂技术进展[期刊论文]-上海医药2003,24(10)
9. 唐建涛. 黄占周. 张志刚 分散片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04(34)10. 周弢 阿德福韦脂片的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期刊论文]-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0,32(4)
引证文献(17条)
1. 魏福安. 吴国右 头孢克肟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11(7)
2. 唐开勇. 郭晓静. 周庆武 苯磺酸左氨氯地平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今日药学 2009(7)3. 黄庆德. 陈筱瑜 醋酸甲地孕酮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8(11)
4. 彭文达. 李健和. 黎银波. 彭六保. 万小敏 血塞通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7(9)5. 彭红. 赵德芳. 王路华. 许军 格列齐特固体共熔体的热分析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7(11)
6. 黄英姿. 张典瑞. 刘茹茹. 何杰. 季俊虬 格列喹酮分散片与普通片的溶出度比较[期刊论文]-安徽医药 2007(11)7. 陈华土. 林志绣. 张少春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泛昔洛韦分散片处方的研究[期刊论文]-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5)8. 徐敏华 盐酸洛美沙星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1(10)9. 陈筱瑜 美洛昔康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8(8)
10. 姚敦武. 何清林. 肖德华 加替沙星分散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房 2006(9)11. 李明霞. 顾一珠 匹卡米隆分散片的制备及质量研究[期刊论文]-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9)12. 许军. 彭红. 王路华. 赵德芳 格列齐特分散片处方及制备工艺研究[期刊论文]-时珍国医国药 2007(11)13. 金晓莉. 王光策. 陈铸. 闫天中 国产麦考酚酸酯分散片免疫抑制的疗效[期刊论文]-中国药师 2007(7)14. 王健松. 王羚郦 头孢泊肟酯分散片的制备及溶出度测定[期刊论文]-中南药学 2009(11)15. 彭洁. 杨金荣. 卢欣. 李美珍. 房志仲 鱼腥草分散片处方优化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11(5)16. 彭洁. 宋欣欣. 杨金荣. 房志仲 鱼腥草素钠分散片的处方筛选[期刊论文]-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1)17. 邹爱峰. 胡容峰 中药分散片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6(5)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yppj200503025.aspx
范文五:分散片制备工艺和技术特点
2004年1月至今分散片受理情况分析
自2004年1月至今,fsda 共受理115个单位有关分散片的申请,其中化药101个(次),中药14个(次)。新药99个次,仿药16个次,所有受理的中药品种,都是新药,其中阿齐霉素分散片申报的厂家最多,为11家。中药申报厂家最多的品种是银杏叶分散片,共6家申报。
含糖量相当高的中药分散片的处方, 崩解效果很好. 以供楼主参考:
药物浸膏粉:350mg,
十二烷基硫酸钠:1.62mg
MCC:100mg
预胶化淀粉:25mg
PVPP:40mg(外加)
MCC(802):70mg(外加)
硬脂酸镁:适量外加
以上共压制成200片. 另外, 同样的辅料种类和比例, 国外进口辅料和国内辅料对崩解效果的影响很大.
分散片制备技术和工艺特点
1 分散片的处方研究
要求分散片遇水后尽快地崩解成小颗粒,并形成均匀的混悬液,所以它与普通片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处方设计上。
1.1 崩解剂
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分散片的崩解、溶出效果至关重要,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一般要求选用的崩解剂溶胀度大于5ml/g ,最常用的有羧甲基淀粉钠(CMS-Na )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
(L-HPC ) 、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MC-Na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等。
1.1.1 用量
应首先考虑崩解剂的种类对片剂崩解行为的影响,但即使是同一崩解剂,用量上的差异也可能会对分散片的崩解行为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如MS-Na 作为一种高效的快速崩解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充分膨胀后体积可增大200 ~300倍。当控制其用量在7 %以内时,可发挥最佳崩解作用,且不在水中形成黏性溶液而阻碍片剂继续崩解而高于8 %的用量会使CMS-Na 在水中粘结并在片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反而阻止了水分的渗入,减缓片剂的崩解。贾燕等探讨了CMS-Na 用量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崩解的影响,试验表明,CMS-Na 用量为1 %~2 %时对片剂崩解的影响不明显;3 %~7 %时可明显加快崩解,8 %~10 %反而延迟了崩解。如果某些分散片处方中CMS-Na 用量偏大,可能影响片剂崩解,则可考虑与其它崩解剂以合适的比例配成混合崩解剂,既可达到要求的用量,又能发挥CMS-Na 的快速崩解性能。
1.1.2 联合应用或替换
当崩解剂用量较大或成本较高时,可考虑几种崩解剂联合应用。如将PVPP 和cCMC-Na 按一定比例合用替代单用PVPP ,可同样达到良好的速崩效果。另外还可改用Vivastar (德国JRS 公司) 替换PVPP ,其崩解效果优于CMS-Na 、L-HPC 而价格仅为PVPP 的1/4 。
1.1.3 优化方法的选择
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崩解剂与之混合形成的颗粒质量、片子外观、吸潮等物理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为达到最佳处方组合,常以分散片的崩解时间、混悬性或均匀性、溶出等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均匀等设计方法筛选崩解剂的种类及最佳配比或用量。若初选崩解剂的用量范围或几种崩解剂的比例范围较小时可选用实验次数较少的正交设计;若用量、比例不很明确时,可选用均匀设计;若因素间的关联性较大时,宜选用模式识别法等优化。吕竹芬等以崩解时间、分散均匀性为指标以实验初选出溶胀性辅料和崩解剂的种类,并在此基础上,
以崩解时间为指标确定了尼美舒利分散片的最佳处方。肖学成等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布洛芬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以优化工艺制得的片剂崩解时间为45.1s ,分散于水中后能通过710mm 筛孔。杜青等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吲哚美辛肠溶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其崩解时间为(33 ±3 )s ,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市售肠溶片及胶囊。
1.2 粘合剂
某些药物本身或与辅料混合后缺乏黏性或黏性较小,可采用CMC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 和HPMC 等亲水性聚合物的稀醇或水溶液为粘合剂,其中以PVP 最为常用,很少采用淀粉浆。采用PVP 做粘合剂制得的颗粒表面亲水性较大,压片后水分易渗入片芯使其快速崩解溶出。贾燕等采用5 %PVP 的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制备法莫替丁分散片,随乙醇浓度降低,崩解时间从6.2min (无水乙醇) 缩短到0.8min (水溶液) 。10 %PVP 水溶液制得片剂的崩解时间为5.2min ,随PVP 比例的减少,崩解加快;1 %~3 %浓度间差别不显著(0.8 ~0.9min )。因此制备时也应考虑粘合剂的合适组成与比例,以利于分散片的崩解。
1.3 其它辅料
目前应用较多的助流剂为微粉硅胶,它不仅可改善粉末、颗粒的流动性,且因其硅醇基的强极性和亲水性,有利于水分渗入片剂,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另外,为进一步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需辅以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DS )等。分散片一般在水中崩解或分散后服用,为减少服药时的砂砾感,常在填充剂中加入水溶性较好的甘露醇等改善口感。另外,合适的填充剂可对崩解剂产生协同作用,常采用溶胀性好的填充剂,如微晶纤维素(MCC)、处理琼脂等。同一填充剂也会因不同型号、厂家等对崩解造成一定的影响。方晓玲等选用MCC 作填充剂比较了日本产PH101 、102 、301 和国产PH102 对崩解的影响。结果显示4 种MCC 对药物的溶出有显著差异,单用日本产PH301 和PH101 的处方中,药物溶出很快,在2min 内溶出超过95 %;而单用国产PH102 和日本PH102的处方硬度较差,达不到预期硬度(6g)。
2 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药物预处理
很多药物有苦味或不良臭味,直接制成分散片不易让人接受,因此可先将药物与水分散型粘合剂或其它包衣材料混合包裹后再与稀释剂混匀压片。一般需将药物先经微粉化处理,使其粒径在100mm 以下。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制备时先将药物粉碎成粒径11.6mm 的细粉,所得片剂在水中1min 内完全崩解,溶出时间不超过15min 。有时微粉化处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随着细小的药粉粒子比表面积增大,粒子会重新集结在一起,影响药物的溶出。不溶于水的原药多以结晶态存在,片剂在水中崩解后药物不能很快地溶解成分子状态,影响溶出及吸收。若在压片前能将不溶或难溶性药物与亲水性辅料一起研磨,可使结晶态原药转变成无定形状态,又可防止粒子的聚集,增加粒子表面的润湿性,极大提高药物的溶出度。分散片不仅要求崩解快,溶出同样也要快。很多分散片虽然崩解很快,但溶出较慢,即使加入表面活性剂如SLS 、DS 、PEG6000 等仍未能很好的改善溶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先将原药预先做成固体分散体。卢丹等采用溶剂法将硝苯地平原药与PVP K30 按1 ∶1 ~1 ∶5 的比例溶于95 %乙醇,制备固体分散体,在不加高效崩解剂下与淀粉、MCC 混合压片,20min 的溶出即可达73.7 %。
2.2 粉末直接压片
当原药与辅料混匀后,若流动性和可压性较好,或在加入适量助流剂如微粉硅胶、滑石粉后也可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则应尽量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因为本法工艺过程简单,所得分散片的崩解速度较快。
2.3 湿法制粒法
一般要求采用湿法制粒所得的湿颗粒在1mm (18 目)以下、干颗粒在0.6mm (30 目) 以下。如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可使颗粒的质量大大提高,压得的片子能更好地崩解、溶出。
2.4 硬度
分散片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崩解并溶出,因此片剂硬度要比普通片小,以保证片子有足够的孔隙率而快速崩解,但又要能维持外观、改善光洁度等。有时为避免分散片吸潮,还要进行薄膜包衣处理,这就要求片剂具有适当硬度。因此要综合考虑压片压力和各辅料的配比,以获得崩解时间和硬度都符合要求的分散片。阿基业考察了法莫替丁分散片的硬度对崩解及溶出的影响,实验表明,硬度在3.0 ~7.5kg 范围内,对崩解和溶出无明显影响;当硬度较大(9 、10. 5 kg)时,则崩解减慢,溶出降低。
3 质量标准
分散片除需符合普通片的质量标准外,可参考英国药典要求,在19 ~2l ℃水中时应3min 内完全崩解。同时应对崩解后的均匀性或混悬性进行检测:取分散片2 片,置20 ℃水l00ml 中,至完全崩解后倾倒于710mm 孔径的筛网上,分散颗粒能完全通过筛网。
4 结语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最小的剂量发挥最大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研制分散片的目的。我国研究的分散片品种不多,进入市场的更少。分散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采用新型崩解剂和稀释剂照速崩制剂的设计思想制备出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中药(速释) 制剂,这将对我国的中药研究和开发产生重大影响。
分本文就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特点作一简述。
1 分散片的处方研究
由于要求分散片遇水后尽快地崩解成小颗粒,并形成均匀的混悬液,所以它与普通片最大的不同体现在处方设计上。
1.1 崩解剂
崩解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分散片的崩解、溶出效果至关重要,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一般要求选用的崩解剂溶胀度大于5ml/g [ 6 ] ,最常用的有羧甲基淀粉钠(CMS-Na )、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 )[ 7 ] 、交联羧甲纤维素钠(cCMC-Na )、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 )等。
1.1.1 用量
应首先考虑崩解剂的种类对片剂崩解行为的影响,但即使是同一崩解剂,用量上的差异也可能会对分散片的崩解行为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如MS-Na 作为一种高效的快速崩解剂,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充分膨胀后体积可增大200 ~300倍。当控制其用量在7 %以内时,可发挥最佳崩解作用,且不在水中形成黏性溶液而阻碍片剂继续崩解而高于8 %的用量会使CMS-Na 在水中粘结并在片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反而阻止了水分的渗入,减缓片剂的崩解。贾燕等[ 8 ] 探讨了CMS-Na 用量对法莫替丁分散片崩解的影响,试验表明,CMS-Na 用量为1 %~2 %时对片剂崩解的影响不明显;3 %~7 %时可明显加快崩解,8 %~10 %反而延迟了崩解。如果某些分散片处方中CMS-Na 用量偏大,可能影响片剂崩解,则可考虑与其它崩解剂以合适的比例配成混合崩解剂,既可达到要求的用量,又能发挥CMS-Na 的快速崩解性能。
1.1.2 联合应用或替换[ 9 ]
当崩解剂用量较大或成本较高时,可考虑几种崩解剂联合应用。如将PVPP 和cCMC-Na 按一定比例合用替代单用PVPP ,可同样达到良好的速崩效果。另外还可改用Vivastar ? (德国JRS 公司) 替换PVPP ,其崩解效果优于CMS-Na 、L-HPC 而价格仅为PVPP 的1/4 [ 10 ] 。
1.1.3 优化方法的选择
由于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崩解剂与之混合形成的颗粒质量、片子外观、吸潮等物理性质也有很大的差别,为达到最佳处方组合,常以分散片的崩解时间、混悬性或均匀性、溶出等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均匀等设计方法[ 11, 12 ] 筛选崩解剂的种类及最佳配比或用量。若初选崩解剂的用量范围或几种崩解剂的比例范围较小时可选用实验次数较少的正交设计;若用量、比例不很明确时,可选用均匀设计;若因素间的关联性较大时,宜选用模式识别法等优化
[ 13 ] 。吕竹芬等[ 14 ] 以崩解时间、分散均匀性为指标以实验初选出溶胀性辅料和崩解剂的种类,并在此基础上,以崩解时间为指标确定了尼美舒利分散片的最佳处方。肖学成等[ 15 ] 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布洛芬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以优化工艺制得的片剂崩解时间为45.1s ,分散于水中后能通过710mm 筛孔。杜青等[ 16 ] 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吲哚美辛肠溶分散片的处方和工艺,其崩解时间为(33 ±3 )s ,在人工肠液中的溶出速度明显快于市售肠溶片及胶囊。
1.2 粘合剂
某些药物本身或与辅料混合后缺乏黏性或黏性较小,可采用CMC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 和HPMC 等亲水性聚合物的稀醇或水溶液为粘合剂,其中以PVP 最为常用,很少采用淀粉浆。采用PVP 做粘合剂制得的颗粒表面亲水性较大,压片后水分易渗入片芯使其快速崩解溶出。贾燕等[ 8 ] 采用5 %PVP 的不同浓度乙醇溶液为粘合剂制备法莫替丁分散片,随乙醇浓度降低,崩解时间从6.2min (无水乙醇) 缩短到0.8min (水溶液) 。10 %PVP 水溶液制得片剂的崩解时间为5.2min ,随PVP 比例的减少,崩解加快;1 %~3 %浓度间差别不显著(0.8 ~0.9min )。因此制备时也应考虑粘合剂的合适组成与比例,以利于分散片的崩解。
1.3 其它辅料
目前应用较多的助流剂为微粉硅胶,它不仅可改善粉末、颗粒的流动性,且因其硅醇基的强极性和亲水性,有利于水分渗入片剂,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另外,为进一步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需辅以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 )、磺基丁二酸二辛酯钠(DS )等。分散片一般在水中崩解或分散后服用,为减少服药时的砂砾感,常在填充剂中加入水溶性较好的甘露醇等改善口感。另外,合适的填充剂可对崩解剂产生协同作用,常采用溶胀性好的填充剂,如微晶纤维素(MCC )、处理琼脂等。同一填充剂也会因不同型号、厂家等对崩解造成一定的影响。方晓玲等[ 17 ] 选用MCC 作填充剂比较了日本产PH101 、102 、301 和国产PH102 对崩解的影响。结果显示4 种MCC 对药物的溶出有显著差异,单用日本产
PH301 和PH101 的处方中,药物溶出很快,在2min 内溶出超过95 %;而单用国产PH102 和日本PH102的处方硬度较差,达不到预期硬度(6g )。
2 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药物预处理
很多药物有苦味或不良臭味,直接制成分散片不易让人接受,因此可先将药物与水分散型粘合剂或其它包衣材料混合包裹后再与稀释剂混匀压片。一般需将药物先经微粉化处理,使其粒径在100mm 以下。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制备时先将药物粉碎成粒径11.6mm 的细粉,所得片剂在水中1min 内完全崩解,溶出时间不超过15min [ 18 ] 。有时微粉化处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随着细小的药粉粒子比表面积增大,粒子会重新集结在一起,影响药物的溶出。不溶于水的原药多以结晶态存在,片剂在水中崩解后药物不能很快地溶解成分子状态,影响溶出及吸收。若在压片前能将不溶或难溶性药物与亲水性辅料一起研磨,可使结晶态原药转变成无定形状态,又可防止粒子的聚集,增加粒子
表面的润湿性,极大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19 ] 。分散片不仅要求崩解快,溶出同样也要快。很多分散片虽然崩解很快,但溶出较慢,即使加入表面活性剂如SLS 、DS 、PEG6000 等仍未能很好的改善溶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先将原药预先做成固体分散体。卢丹等[ 20 ] 采用溶剂法将硝苯地平原药与PVP K30 按1 ∶1 ~1 ∶5 的比例溶于95 %乙醇,制备固体分散体,在不加高效崩解剂下与淀粉、MCC 混合压片,20min 的溶出即可达73.7 %。
2.2 粉末直接压片
当原药与辅料混匀后,若流动性和可压性较好,或在加入适量助流剂如微粉硅胶、滑石粉后也可获得良好的流动性,则应尽量采用粉末直接压片。因为本法工艺过程简单,所得分散片的崩解速度较快。
2.3 湿法制粒法
一般要求采用湿法制粒所得的湿颗粒在1mm (18 目) 以下、干颗粒在0.6mm (30 目) 以下。如采用流化床一步制粒,可使颗粒的质量大大提高,压得的片子能更好地崩解、溶出。
2.4 硬度
分散片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崩解并溶出,因此片剂硬度要比普通片小,以保证片子有足够的孔隙率而快速崩解,但又要能维持外观、改善光洁度等。有时为避免分散片吸潮,还要进行薄膜包衣处理,这就要求片剂具有适当硬度。因此要综合考虑压片压力和各辅料的配比,以获得崩解时间和硬度都符合要求的分散片。阿基业[ 21 ] 考察了法莫替丁分散片的硬度对
崩解及溶出的影响,实验表明,硬度在3.0 ~7.5kg 范围内,对崩解和溶出无明显影响;当硬度较大(9 、10. 5 kg )时,则崩解减慢,溶出降低。
3 质量标准
分散片除需符合普通片的质量标准外,可参考英国药典要求,在19 ~2l ℃水中时应3min 内完全崩解。同时应对崩解后的均匀性或混悬性进行检测:取分散片2 片,置20 ℃水l00ml 中,至完全崩解后倾倒于710mm 孔径的筛网上,分散颗粒能完全通过筛网。
4 结语
改善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以最小的剂量发挥最大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是研制分散片的目的[ 22, 23 ] 。我国研究的分散片品种不多,进入市场的更少。分散片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如采用新型崩解剂和稀释剂照速崩制剂的设计思想制备出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的中药(速释) 制剂,这将对我国的中药研究和开发产生重大影响。
中药分散片的填充剂与崩解剂选用(中国医药报讯)
分散片系指遇水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粘性混悬液的一种片剂。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等特点。填充剂和崩解剂是分散片中主要的辅料,这些辅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分散片的内在质量。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黄芩提取物、大黄提取物及栀子提取物为模型药物,就分散片中几种常用辅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探讨。
研究人员以抗张强度与崩解时间为指标,比较了2种填充剂(乳糖、硫酸钙) 的压缩成 形性能以及对崩解的影响;以黄芩提取物、大黄提取物及栀子提取物为模型药物,比较了5种崩解剂(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羟甲基淀粉钠、微晶纤维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交联羧甲基纤维钠) 的崩解性能。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乳糖的压缩成形性较好,而硫酸钙则更利于崩解。以黄芩提取物制备分散片宜选用微晶纤维素或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崩解剂。以大黄提取物制备分散片则除微晶纤维素以外,其余4种均可作为崩解剂。以栀子提取物制备分散片时,应考虑几种崩
解剂联合应用或降低分散片中提取物比例。
研究者认为,中药提取物一般粘性较大,以乳糖作填充剂虽压缩成形性较好,但不利于崩解,故在制备中药分散片时,宜采用硫酸钙作为填充剂。不同的中药提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因此,在制备中药分散片时,应根据提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临床用量来选择适当的填充剂与崩解剂及其用量,以满足分散片的强度和崩解要求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店员经典培训教材:分散片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