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写好记叙文的开头
写好记叙文的开头
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开头常见的写作毛病。
2、掌握记叙文开头惯用的写作技巧。
3、增强学生重视记叙文开头的写作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的开头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记叙文的开头的方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导入。
教师明确学生开头常见的毛病。
二.介绍记叙文开头的原则。
1.向心性。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 精简性。语言要精简,最好是开门见山。
三.记叙文开头方法指导。
1、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即文章一开头不拐弯抹角,不兜圈子,而是把要描述的主要人、事或物直截了当地摆出来,引入正文,直接表述作者的观点,点明中心,统帅全文。这种方法给人一种直截了当、简洁明了的感觉,使读者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一目了然,它是我们写简短记叙文(写人,记事、状物)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例1——《翠鸟》的开头: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例2——《劳动最有滋味》开头““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更多乐趣。”
例3——《信客》“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2.点明题目,明确主旨。
指文章一开头就入题的方式。开头揭示题旨,入题快,益于引导读者把握文章的中心。 例1——《背影》一文的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例2——《我的父亲》开头这样写道:“人们自古以来歌颂伟大的母亲,我却更加喜爱我的父亲。母爱仿佛是阳光,温暖,无微不至。而父爱仿佛是无边无际的海洋,宽广、辽阔,似乎能包容一切。”从这第一段,我们很清楚作者要歌颂的是谁,歌颂的内容是什么。
3.交代要素,点出事件。
开头就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大要素”。
例子1——《伟大的悲剧》开头:“1912年1月16日这一天,斯科特一行清晨启程,出发的比平时更早,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
例2——同学作文 开头:“今天,是我们第二次集体出游。我和六位同学大清早就顶着风走上大街,奔赴实践地点。”
4、运用倒叙,引人入胜
从事情的结果写起,引人入胜,再回过头来叙述事情的原因和经过,增强文章的吸引
力。文章一开头,作者就把你引到过去的岁月里,然再向你叙述发生的往事,这样的开头,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引人入文。
例1——《小木船》开头:“每当我看见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我就想起陈明来。”
例2——《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 “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八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有十六年了。”
5、描写烘托,突出人事。
即文章的开头先描写人、物、景,渲染气氛,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为烘托人物,触景生情作了铺垫。或描写人物外貌,或描写动物外形,或描写建筑外观,或描写周围环境,给人一个鲜明的印象。
例1——《登上地球之巅》开头:“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型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例2——《我的心事》开头:“我们院里来了两乡下小孩。一个是姐姐,梳着小辫,穿着小花褂。一个是弟弟,脑门上留着头发,就象扣了个茶壶盖。
例3——《燕子》的开头:“一身乌黑的羽毛,光滑漂亮,一对俊俏轻快…”
6、采用引用,激发兴趣
或引用名言警句,点明中心;或引用人物语言,突出人物性格;或引用诗歌,唤起读者共鸣;或引用俗语谚语,说明事理。
例1——《桂林山水》的开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例2——冰心的《每逢佳节》一文开头引用了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设置悬念,激发好奇
这样开头利用读者的好奇心,促使其认真阅读,去了解事情的真相。
例1——萧乾《枣核》开头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例2——唐弢《同志的信任》:“一九三五年冬天的一个傍晚,鲁迅先生在预先约定的地点,会见了一个陌生的女青年。互通姓名之后,来客拿出一个小小的纸包,还有一封已经有点磨烂和破损的信,头尾都没有具名。鲁迅先生读完这封信,和来客谈了一会儿,把她送走了自己也立刻带着纸包和那封信,急急忙忙走回家里。”
8、直抒胸臆,以情感人。
情动于衷,不可抑止,有的文章往往在开头就以抒情与语气来表达作者对事物、对人的赞美或表述感慨的情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例1——《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这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
例2——《风筝》开头:“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9、运用联想,激发想象。
文章开头不直接接触所要写的中心内容,而是通过联想从高处、旁处、大处写来,然后再落到所要写的中心内容上。这样的开头,能够开拓读者的思路,激发作者的想象力。
例1——《春蚕》开头从春天联想到养蚕,从养蚕联想到母亲,再回忆母亲养蚕的情景 例2——秦牧《土地》“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满感情的想象!这里我想来谈谈大地,谈谈泥土。”
10、总领全文,概括内容。
即对要在文章中叙述的人或事先作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例子1——《伟大的友谊》的开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
例子2——《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四.规律揭示。
记叙文开头歌谣
习作开头并不难,开门见山最常见;
点明主题揭全篇,交代要素点事件;
运用倒叙引下文,描写人景是渲染;
引用名言激兴趣,设置悬念扣心弦;
直抒胸臆产共鸣,联想想像作铺垫;
总结全文举纲目,多读多写乐自然。
五.课堂探究。
1. 出示训练题目
——命题作文:《我的家庭》《童年趣事》《感受初中生活》
2.根据老师提供的方法,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题目写开头。
3.学生交流。交流形式: 学生先朗读习作,然后请别的同学说说他运用了什么方法并评述;或者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运用了什么方法,再读自己的习作,后让别的同学评价;或者教者先问问运用了点题法的有哪些同学,然后请其中的一两位同学朗读,再集体点评。
六.布置作业
用记叙文常见的开头方法为《感受亲情》写三种不同的开头。(每种字数不超过120个字)
范文二:写好记叙文的方法
记叙文写作指导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这是一项基本功。练好这个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德国大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 ●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写记叙文,必须考虑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安排好记叙的顺序,否则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
●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呢?
1、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
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2、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3、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的同学写出一些好文章来,便惊叹道:“这些内容,我也熟悉的,怎么我没能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情。自古以来,好文章数也数不尽,大多写的也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生活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1、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照相机能摄像,人的双眼也能摄像。然而人和照相机毕竟不同,双眼是带着感情去选镜头的。观察的人本身要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看到事情的里层,发现其中蕴含的深意。
2、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它的来龙去脉。这样,就能有敏感的头脑和锐利的好眼力,挖掘、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3、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4、“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和“意”的榫头对得不准,往往是主观上(意)想“深”,客观上(事)显得内容单薄。因此,我们在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所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有一篇题目叫《节日的早晨》作文,叙的内容是一家人愉快地吃早点的情形,结尾是:吃完早点,我开了院门一看,只见人们穿着美丽的新衣服,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走向热闹的大街,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
这段话的结尾处,犯有“拔高”文章思想意义的毛病。如果写好吃早点的情形,体现人民生活水平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步步提高是可以的,可是将它和“走向光明的共产主义明天”联系在一起,那“事”和“意”的榫头就对得不合适了。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不少同学的作文,不是写拾到皮夹子交公,就是写为抱小孩的妇女让座;不是写帮助同学补课,就是写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总之,尽是写一些人家写“烂”的材料。于是语文老师常常在他们的作文后面写上类似的评语:选材陈旧,
希望今后选择新颖、独特的材料。
●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1、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不少同学看到作文题目,不是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是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拾皮夹”、“让座”、“为人补课”,不管此事自巳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怎么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作为选材的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2、做生活的有心人。
常听一些同学说,我们是学生,生活贫乏,看不出有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值得记叙。同学们生活面不广是事实,要扩大作文选材的范围,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广泛接触生活。那么是不是我们同学生活圈子小,就没有新鲜、独特的材料可以写呢?不是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住在城里的人,恐怕都见过老年人跳迪斯科吧?可是有的同学熟视无睹,竟然让这样的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了。
3、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同学们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常见的材料中就没有新鲜的东西吗?不是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4、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却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的脸上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
1、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应。
2、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
3、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写文章应该怎样开头?怎么结尾?谁也不会带着这个问题去问警察,因为警察不是教语文的,跟他关系不大。然而有一则外国幽默,却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而这个警察终于谈出“门道”来了。
现将全文摘抄如下:
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看了这则幽默,同学们可能会捧腹大笑,有的笑那个“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人,是向聋子借听力,是向盲人问路;有的笑那个警察是:“不懂装懂,胡说八道。”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1、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2、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3、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4、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1、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章也就结束了。
2、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3、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4、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三:记叙文写好的技巧
1。开篇写排比。 这个还真没骗你们。我以前写作文有篇文章,第一次月考没写排比直接交上去28分,后面又有次月考写了排比交上去,32分。 这真的是件很郁闷人的事情,但是这也告诉我们实情,开篇抒情排比很容易抓住老师的眼球喔~而且你一定不要写这种句子“每次我看到XXX,都会想起XXX”或者“我最难忘(痛苦、怀念、可惜??)的一件事就是XXX”。如果你这么写,那么很抱歉,从你这么写起,你的作文就已经被阅卷老师打上了“低分”这个字眼,再想高也高不过29分了放心。 我们不说多的,我给你举个小小的例子吧,一篇《感恩》的作文,如果你第一段这么写:
(1)感恩,是每个人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而我也是爱感恩的人。
(2)每一个人都会感恩,我也不例外,记得那年XXX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感恩,如何感谢别人。
(3)我最感恩的一个人就是我的XX,他(她)对我很好,很细心照顾我,我记得那件感恩的事情。
告诉你,如果你这么写,你就和高分作文无缘了,因为阅卷老师一般只看头和尾,你这么写,简直就是明明白白告诉别人:“我的作文没新意,我这个开头其实很多人都写过了”。你要想一想,你一下就想得到的未必别人就想不到,考场作文重要的就是那个新颖啊新颖,这么想就对了。 如果你像下面这样写,你的作文分就会高一点:
(1)感恩就是我心中潺潺的河流,不停地向着大海流着,回报大海的滴水之恩;感恩就是我心中悸动的火焰,不住地窜动着木枝,感谢木枝的无尽奉献;感恩就是我心中自由的啄木鸟,喳喳地寻觅寄生虫,贡献自己来感恩大树的养育;我就是那河那火那啄木鸟,我悸动着燃烧着跳跃着,希望能感恩那次母亲温泉般的呵护,让它细水长流。 (2)我的心就是感恩的心,我照亮着你照亮着自己;我的血液就是感恩的血液,沸腾着叫嚣着回报着你;我的青春就是感恩的青春,灿烂着绽放着渲染着你;我就是感恩的我,我的感恩,只为了默默奉献的你。
举例子而已,你也可以照抄,我自己写的??咳。 发现什么没有?你是喜欢上面那种,还是下面这种排比?对比很明显,下面这种会更容易突显文笔突显主题,而上面那种单调乏味很多人用过,这么一个开头,你就比别人多赚了很多分呢。
2。中间少直叙。
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不要把那事情写得太直接了,婉转生动点,特别是动作描写,细腻过头会显得其他地方粗糙,而写得太直得则会感觉乏味。 下面直接举例,全是我自己归纳和自己写出来的,有些可能不太准确。 原:他拿着那双鞋,用刷子刷着,一遍又一遍仔细地,直到上面再没有一丝尘埃。
这个例子很不错吧,这个中间有点粗糙了,这种时候,就不要写得这么直,稍微婉转点,而且要放在很容易让人看见的位置,这样得分快。
修改后:他拿着的那双鞋脏兮兮的像是刚从垃圾中捡起来,而他那双拿着刷子的粗糙的手,轻轻一遍又一遍抚摸过有着尘埃的地方,目光似乎深远而又柔和。他这个样子,持续到鞋子又变得鲜亮才恢复过来。
感觉到什么不同了吧?细节描写很重要,但是刻画太细也不行(因为作文纸只有那么大),就这样适中就刚刚好,不好不差,也惹人喜欢。
3。结尾少感叹。
我知道大多数人写记叙文的结尾都是这样写的“我爱这个日子!我爱XXX!”或者“这样的XX多美妙啊!”
如果上初中谁还这么写,那么你可以回去读小学4年级了,初中后或者是高中的记叙文全都不要这么写,否者全部否定,你可以感叹,但是不要太直接了,会让人感觉有点俗。 你可以这么写: 就那些琐碎的日子里的我,一直都这么懵懂,直到我现在还可以微笑着回忆起那个她。
还有种方法便是没有结尾,直接拿记叙的事情的结局做结尾,不再自己总结,这个我不知道这么写给大家看,可以去看看 银梦紫芸那篇《囚》,那个结尾就相当好。
范文四:写好记叙文的结尾
写好记叙文的结尾
教学目标:1、掌握记叙文结尾惯用的写作技巧。
2、增强学生重视记叙文结尾的写作意
识。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的结尾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记叙文的结尾的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一篇之妙,在乎落句。?一个亮丽的结尾,不仅仅是收束全文,而且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效果,给人以豁然开朗、心中一亮的审美快感,令人回味无穷。
二.记叙文结尾方法指导
(1)?卒章显志?式的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也叫?画龙点睛?式,也就是在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用得
最多的结尾方式。而?点睛?的方式又可分为下面几种:
A.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B.用表决式点题结尾。如?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前路阳光明媚,或是崎岖陡峭,我会坚定地——痛并快乐着。?(《痛并快乐着》)既点明主题,又回应文题,可谓一箭双雕。
C.用感悟式点题结尾。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宽容》)
D.用比喻式点题结尾。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诚信——世间最美的》)把诚信比作脊梁。
E.用总结式点题结尾。如?感谢语文,
是你不经意地从我身边走过,在不经意的回眸间,让我认识了xx,也了解了xx,欣赏了xx,在凄苦的经历中,不禁使人心生怜惜,疑虑而问,在那沉醉的旧途中,身世坎坷的女子是否找到了小路??(《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既总结了上文内容,又点题。
F.用人言式点题结尾。即用文中人物自己的语言点题。如?又过了两年,他捧着中医学院针灸的毕业证书来向我爸爸报喜,他没有高傲的情绪,仍旧很谦虚。当谈到他的成长经历时他这样说:?黑暗中,我没有去捕捉那些东西,那些东西只会使我成为又瞎又聋的精神侏儒,而去探索真正的知识,学会自立的本领。现在的我已经很强大了,黑暗已彻底被我打败了。‘?(《黑暗中的探索》)用主人公自己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结尾小技巧概括——当你感到结尾束手
无策的时候,照应开头,或与文题遥相呼应,或收拢结束全文,这样可以让作文看起来结构紧凑、浑然一体。如一位同学在中考作文《悔改》中是这样开头的:?人们常说‘人世间没有后悔药吃’,我想,这句话也不一定确切。?再看他的结尾:?这不,‘亡羊补牢,未为迟也’。?首尾呼应得多么自然。
(2)?记叙事件?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显得含蓄,使读者有回味的余地。如《给我一个理由》的结尾:?我走出小店,看到太阳正对着笑。?含蓄地表达了善于微笑而得到了好的回报的主题。
(3)?描写景物?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能对主题进行烘托突出的作用。例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的结尾:?雨依旧下着,但变得温柔起来,天空明亮
了许多,西方还出现了美丽的彩虹,我的心也轻松了许多。这次小小的波折我怎么能忘怀呢??以美景衬托经过这场思想感情的雨水洗礼之后的?轻松之情?。
(4)?梦境?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通过自己做梦的内容,表现作者的感情,含蓄的表现主题。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中结尾?那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三.课堂练习。
给下面的文章写两个不同的结尾。
重拾母爱 ?啪?的一声,手中的碗被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饭菜与碗的碎片混合在一起,洒满了一地。我也残忍地将妈妈的那颗心摔碎了,我像一只失去理智的野兽,破门而出……
晚秋的风冷飕飕地吹着,可心中却有一股热浪在翻滚,刚刚发生的种种情形不断地在脑海中闪现。
带着一星期的疲惫,风尘仆仆地回到家中,妈妈早已精心地为我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橘黄的灯光笼罩着小屋,桌上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显得非常的温馨。我胡乱地拨动着盘里的菜,一副挑三拣四的样子。妈妈只是一愣,也没有说什么,继续吃饭。突然,妈妈问了一句:?最近学习吃力
吗??我只是应付式地回答了一句:?还行!?语气中带着几分生硬和不耐烦。我的这种态度引起了妈妈的不满,妈妈说了我几句:?你这是用什么态度在跟我说话?每个星期回来,都把脸一绷,你摆给谁看?? 妈妈的几句话点燃了我心中那根存积已久的导火线。十五年来,我第一次对着妈妈大吼道:?我就是摆给你看的,你根本一点儿都不理解我心中的苦恼,只会说那些听了耳朵生老茧的话。?我第一次摔碗,第一次破门而出……
风依旧在吹,心中的那股热浪也渐渐平息。冰凉的风吹来,让我冷静了许多。我总是一味的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可是我又什么时候向妈妈说过我的心事呢?每次,妈妈见我心情不好,总是关心地问我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我每每总是应付了事地敷衍几句。我只知一句句地埋怨妈妈不理解我,却忽略了妈妈眼神中淡淡的哀愁……
这一刻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残忍!我一次又一次用冷漠去刺痛妈妈的心,可妈妈她总是把无限的痛楚都埋到内心深处,依旧悉心地照顾着我,一次又一次尝试着走进我的内心世界,可我给妈妈的永远是一扇锁得紧紧的大门。
?我错了,回家吗??我犹豫了,刚才我那样冲动,妈妈会原谅我吗?风吹动着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好像在催促我回家。
?回家吧!去向妈妈道歉!?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渐渐地,我看见房屋前透出的诱人的灯火,似乎已感觉到妈妈的那份焦急……
结尾一: 结尾二:
四.布置作业。
给下面的作文写两个不同的结尾。
爸,生日快
乐
那些曾经惊天动地的,其实从未出现过,而那些缠绕在我们心头的,一直一直没有离开。
—题记
我是个不善于表达感情的女儿。14年间,我从未给父亲过过一个生日,甚至连一句?爸,生日快乐?这样的话都从未亲口说过,而且我竟然从未为此愧疚过。因为我以为爸爸从不在乎如此平淡如水的话,我总是半开玩笑地对爸爸说,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可是,我错了,而且我竟然错得那样离谱。
就在不久前,爸爸生日那天我恰好在姥姥家。不知是谁提起来,今天是姐姐同学的生日,要开派对。我仿佛从梦中惊醒……今天好像是爸爸的生日……好像……是的。爸爸智慧的脸浮现,又退去。我拿起手机想打个电话,来完成我16年未曾尽到的义务,但我又放下了,心想爸爸不会在意的。
姐姐出去了,抱着给同学的礼物。 我拿起手机,打开发件箱。
爸,生日快乐。
这是我能做到的极限,一条生日祝福短信而已。
第二天,妈妈也被叫到了姥姥家。饭桌上,妈妈眼中含有掩不住的高兴,神神秘秘地问我:?你……昨天给你爸爸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了,是吧???嗯,你怎么知道??我心跳得有些快,轻描淡写地说。
妈妈是这样告诉我的:
昨天我和你爸还有他的同事在外面吃
饭。你爸的手机响了,说是有短信。他打开手机之后竟然愣了足有半分钟,我赶忙问,怎么了?你爸的表情突然温柔起来,嗯……我有许多年没有见到他这么温柔的表情了。然后他举着手机给我看,还大叫着:?看呀,我女儿祝我生日快乐!你看到没有,她说‘爸,生日快乐’。?
妈说爸爸当时像个孩子,在他的同事身边穿梭,给他的同事看那条短信,脸上或许是因为喝了酒而变得微红,眼睛里高兴得闪着光,他真的很高兴。
- 11 -
范文五:初中记叙文写作初探怎样写好记叙文的开头
初中记叙文写作初探
——怎样写好记叙文的开头
杨晶晶
,陕科大附中 陕西 咸阳 712081,
【摘要】作文一向是中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中失分的大头,能写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文就从如何写好记叙文的开头着笔,分析当今中学生在记叙文开头写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总结出若干记叙文开头写作的方法。【关键词】初中记叙文写作 ;开头常见问题 ;开头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6-0162-02
文章的开头,就是文章从哪儿“起笔”,从什么问题写起, 这个开头交代了去公园买票的全过程,可谓“不厌其烦”, 它是全篇的第一步,与全文密切相关。古人对文章的开头、中段、 然而与主题毫无关联。假如起笔便以公园写起,或从游艇上写起, 结尾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凤头”,是说文章的开 岂不干净简洁得多吗,
头应像凤凰的头一样鲜明突出,神采引人 ;“猪肚”,是说文章的 (四)千篇一律 其些同学写作时习惯于仿效某些范文,久而中段应像猪的肚子一样有着丰富、充实的内容 ;“豹尾”,是说文 久之便成了某种
章的结尾应像豹子的尾巴一样有力而余意不尽。所以一篇好的文 程式化的开头形式。如《生动的一课》这类文题,便是“叮铃铃??, 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俊秀、挺拔 ;中间部分要像“猪肚” 上课的铃声响了??”。要写《春天》一类的文题,开头便是“春 那样丰满、圆润; 结尾要像“豹尾”那样飞扬、有力。所谓“好 风习习,吹绿了山川,吹绿了河流,吹绿了草原,也吹绿了人们 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若一篇文章的开头能达到“凤头”的标 的心??”,这样的开头,第一次用,似乎很简洁,也很形象。 准,那么这篇文章不仅能带动全篇,使文章写作思路流畅顺利展 但总是这样写,读起来俗不可耐。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上述毛病,使开头醒目引人呢, 开,引人入胜,还能在第一时间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为文章获 得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万事开头难”,做事如此,写文 首先,应仔细审清题意,根据文章要表现的中心构思全文, 章也如此,要想写好文章的开头不是一件易事。 设计开头。其次,要掌握常用的几种开头方法:
一般说来,写一篇文章,无论采用什么形式起笔,入题要快, (一)开门见山法 就是直截了当的落笔扣题,总领也就是说要迅速入题,一下子就接触要写的人或事,而不是绕圈 全篇,纲举目张。
子,说废话 ;切题要准,也就是说起笔就能立刻切中题意,揭示 如 :鲁迅《风筝》一文开头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 主题,而不能离题万里,说了好多话还转不到正题上来,这是对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睛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文章开头的最起码的要求。可是从学生的作文中看,不少学生连 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这最起码的要求都没有做到。在初中学生的作文中,文章开头的 如 :《母亲节的礼物》一文开头 :那天,鲜花店门口贴了一 毛病一般有以下几种表现 : 张大红告示 :母亲节预定鲜花。哦~母亲节快到了,我该为母亲 (一)离题太远 有的同学在作文时,思路不是很清晰,因而准备节日礼物了。 往往在开篇多写 如 :《丑小鸭》一文开头 :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来的小鸭 几笔,似乎不多说几句就说不透。不厌其烦,费了很多周折,绕 是那么丑陋,他处处挨啄,被排挤,被讪笑,不仅在鸭群中是如 了很多圈子,才绕到正题上来。如下文《我最尊敬的人》的开头 此,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就有这种毛病 :“每个人都有自己最尊敬的人。也许有的人会说, 这三篇文章直截了当的开头,直接进入主题,就更容易使中 他似乎没感到谁是他最尊敬的人,其实不然。这不过是他没意识 心突出,读者读起来也容易抓住要领,掌握内容,深刻了解主题。 (二)巧用修辞法 到罢了。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你就会清楚地发现,你的一言一
行,一举一动,甚至于一个习惯、一个嗜好,往往都是从你最尊 这种开头的语言常常抒发某种感情 :或赞美、或悲痛、或激 敬的人那里学来的。那么我最尊敬的人是谁呢,那就是我小学时 动、或欢乐??在抒情过程中,巧妙运用修辞手法能使语言增添 的王老师,我为什么最尊敬他呢,那还是让我详详细细地给你说 许多风采,让语言产生美感,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的境界,引起 一说他的情况吧。” 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的兴趣,使文章开端新颖、极富有吸引力。 这个开头,可谓又臭又长,说了一大堆废话,才“引”出我 如 :《春》一文开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 最尊敬的人,读起来令人烦厌。 脚步近了。开头就运用反复、拟人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望春天的强 (二)故弄玄虚 有的同学为了把开头写得新颖,优美动听,烈感情。 往往开头堆砌一 如 :《把爱心带给他人》一文开头 :爱心是冬日里的一缕阳 些“华丽”的词藻,效果却适得其反。如“随着岁月的流逝,人 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 ;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龟裂 们往往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人或事,但大多都淡忘了,可有些动人 的心田 ;爱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运用比 心魄的、撼人心灵的事却永志不忘,它犹如川流不息的大海,又 喻、排比手法,生动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 如潺潺流淌的小溪。常常会烙印在你头脑中一些蛛丝马迹。一年 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 前,我去姥姥家度暑假,曾见到一位盲童小女孩在拥挤的客车上 如 :《陶醉》一文开头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主动把座位让给一位老大爷,这件事如一颗闪烁的珍珠,我至今 每当我吟诵这句诗,心中便有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 记忆犹新。”这段话,表面上很“华丽”,实际上它们和中心是什 胧,眼前真个展现了同一幅画来。运用引用手法,让语言产生美 么关系,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即使作者本人也未必清楚。 感,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的境界。
(三)偏离主题 有的人不是就题写题,就事叙事,直插中(三)设置悬念法 目的是用悬念的方法把读者的思维“悬”心,而是罗罗嗦嗦 起来,吸引读者急
地交代一些不必要的过程,然后才慢慢地转到正题上来。如下文 于阅读下文。这种开头往往产生一种很好的效果。 如:宗璞的《紫就犯有这个毛病:“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游‘江陵公园’。出发前, 藤萝瀑布》一文开头:“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 如:张之路的老师让我和另一位同学先去买游艇票。为了能租上游艇,尽情欣 《羚羊木雕》一文开头:“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赏公园的满园春色,我天不亮就起床了。洗完脸,漱罢口,我随 妈妈突然问我。(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这样疑问能吸引 便吃了点儿点心,就直奔公园,一路上连风景也顾不上欣赏。六 读者,引出下文) 如《:思念并没有结束》一文开头:孤星残月,天地仿佛凝固了。 点半还不到,我便赶到了公园租艇售票口。等了一会儿,终于为 全班买到了游艇票。” 星在流泪。人,在静思。月,孤独地挂在天边。弯弯的,转下页,
2015年第6期
体育艺术
对民族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的论述
谢 军
,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四川 西昌
615600,
【关键词】民族地区 ;美术教育 ;问题; 教改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6-0163-01
小学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不但能 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从兴趣开始,再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 2. 更新民族地区美术教育的观念 :民族地区教学条件的限制 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 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为此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也出现了差异甚至断 术教育,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层。美术课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学生成为画家和美术家,也不是为
一、民族地区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哄孩子玩。学生眼中的世界,描 1. 家庭因素 :在孩子入学前,大部分家庭用本民族语言跟孩 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 子交流生活,多数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都在地上、墙上、 多半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 废纸上自由快乐的写画,家长很少给予鼓励和夸奖,学生个体表 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因此,不能以 现出的差异性都不相同。入学后,学校都是用汉语言教学和交流, 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在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观察周边事物,去 各学科都出现不小的障碍,加上每个家庭都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 体会生活中美好的场景和美好的记忆,如田间劳作、民族歌舞、 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于是本来的天性被慢慢扼杀。而小学阶 民族节日或自然风光等,要因地制宜,让美术联系在学生的衣食 段的孩子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家长应该着力培养他们 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 的兴趣爱好。 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
2. 学校因素 :在民族地区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美术教师,学校 目的。
也不会为教师提供较多的教学材料和用具,大部分的美术教师都 3. 改革教学方法: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墨守常规, 是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师,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画在黑板上学 致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以至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 生对照着绘画,或者是改上主课。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或者是 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 虚设美术课。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 革。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 何来培养民族地区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学校外 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 部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 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一年级的 做起,改变内因,转变教学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美术课,可以让学生描绘自己的手掌和脚掌印迹,使他们在游戏
3. 材料因素 :课堂上使用的教学用具就是一本美术书和一本 中了解人物的手脚特点,并要求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一副纸制的 图画本,什么工具材料也没有 ! 如绘画课需要蜡笔、彩色泡沫笔、 本民族鞋垫。再如二三年级的美术课,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本民族 水彩色和水粉笔等材料; 手工课需要橡皮泥、彩色卡纸、剪刀等 的图片和照片,通过课堂讲解分析其中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 材料; 鉴赏课需要好的作品、图片和制作课件。要上好一堂美术 心,让他们用简笔画的形式自由描绘。由于民族地区学校条件的 课,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准备材料工具,但是民族地区的小 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 学都很偏远,购置材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要利用民族地区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比如四五年级
二、怎样发展民族地区美术教育 可以上泥巴课,让他们自己动手去挖粘土,课堂上由老师引导从 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应当全方面的了解学生,尊重学 儿时的“捏娃娃”游戏开始讲解雕塑,在快乐中吸取知识和掌握 生的思想特点。美术教育是身体发展阶段、认知能力、态度情感 技能,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总的 以及生活经历的共同产物,学生对世界进行认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来说,学生兴趣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 就是美术。对事物认识存在着抒发的需求就会产生绘画的欲望, 方法去完成。
发现充满感染力的作品也会随之产生共鸣。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应 美术在义务教育阶段是一门必修的功课,体现出了美术教育 当对学生积极引导,以充分激发其创作热情。比如让学生谈谈周 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全方面发展。但民族地区的美术教育还存在 围环境美的东西,了解民族服饰、刺绣图案、餐厨具纹饰等等, 许多问题,做好民族地区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还需 体会本民族的民俗民风 ;再让他们有信心有想法,去画自己最想 要得到全社会人士和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帮助,让美术教育更 画的最熟悉的一幅画。又如有的老师只想画自己拿手的,不根据 好的为民族地区进步与发展服务。 学生情况布置作业,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此,教师只
,接上页,月牙又勾起我无限的思念。 虽然只是曾经拥有。”
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景物描写,既可以为文 (四)景物描写法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 用景物描写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 ;可以铺垫情节,导 三段开头,第一段定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 出下文。 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二段则写夕阳西下的情景, 如 :《心中筑起一堵墙》一文开头 :教室外,呼啸着的北风 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 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嚓、嚓”地响,教室内,一场全 能竞赛考试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第三段通过“晚风”“夕阳”“秋霜”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 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引发读者 如 :《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一文开头 :紫红色的 的阅读兴趣。 云霞充满着整片天空,其中还有一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 文章开头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这里不过提示了其中常见的 面显现出“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 几种。在写作当中,有时并不能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 暖得让人迷恋。 如 :《曾经拥有》一文开头 :晚风吹过河面上最后一波涟漪, 种方法兼而有之。究竟使用什么方法开头,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 出发考虑,要从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通篇安排整体设计, 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首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雁。我们默默 选择最恰当的开头方法。总之,一开始就能把读者吸引住的开头 地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之门上。当许许多多都已 就是一个好开头。 凋尽,我们起码还可以对自己说:“别伤心,我已体验过那种感觉,
201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