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聂
学习和实施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是我国经济领域、投资领域客观需要和当务之急
1 对于国家和社会,经济是基础。
驱动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三架马车)是消费、投资及净出口,
其中投资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对中国。过去10年,中国投资在国
家经济中一般占30~40%,2009年第三季GDP中竞占80%以上。
2 要发挥投资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必须双管齐下
在客观上必须进行国家调控,牢牢把握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
结构和数量,控制总体合理而平衡的发展;同时,在全国范围积极
开展微观上的项目管理,特别是学习和实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
管理是我国经济领域投资领域的客观需要和当务之急。
3 首先,让我们先统一认识一下什么是投资项目
一般认为,投资是一种扩大再生产,为了获取予期利益作出的
确定性垫支或牺牲的各种经济活动及经济行为。投资是经济行为,
其目标是远期收益,而其投入是货币或货币等价物,产出是资本。
资本有三种形态,即实物资本、金融资本及无形资产资本。因为我
们讨论的是作为国家重要命脉的实体经济,所以我们重点研讨的是
实物投资,特别是其中最主要的固定资产投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
的投资项目。目前,人们习惯上称投资项目的筹备建设直到建成的
过程管理为项目管理,并称为项目是在一定条件下为实现特定目标
的一次性任务,如果建设的是一个生产工厂,这时指的是生产工厂
建成。至于企业投产后的生产营销则是企业管理(并称常规管理)。
然而从根本上看,从经济行为的目的看,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本质
上是同一事物的前后二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一个事物的二个方
面。而前后二个阶段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经济行为的目
的把二者结合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可以观察到,任何一个
投资项目都有产生、发展、成熟、衰亡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就是项
目的全生命周期。
4 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我们以生产营销项目为例介绍一下,投资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我国已经过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已被许多国
家承认。投资项目的产生取决于市场需要。投资项目产生后,还要
经过投融资、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项目决策、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招标投标、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及结算、开工
试生产、达产等许多阶段,详见表4-1。这些前后相互紧密衔接的
阶段构成了项目的发展过程及有机整体,每个阶段有本阶段的任务
和目标,然而其共同的总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投资的目的——获
取予期的远期利益,对于生产营销企业就是在生产经营期的每年获
取利润的总和。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奠定基础,后一阶段在前一阶
段的基础上把项目向前推进。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投资领域的具体体
现。
5 全方位的项目管理
投资项目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在人类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
此,项目的进行一定会给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带来污染和破坏,同
时也将给社会来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经济、就业、生活改善、移民
等)。项目的污染和破坏及不利的影响要尽量消除和补偿,尽量扩
大有利影响。每个投资都需要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然而自然界的
资源都是稀缺的、有限的。因此,务必强调节约,尤其对于中国节
约能源是第一要务。此外,还要节地、节材、节水、节约资金、节
约劳务、节约时间、节约一切资源,项目管理是通过人的管理而推
进项目发展的,因此,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最
最重要的工作。同时,要做好一个项目,不仅处理好项目内部关系
和事务,还同时要处理好和周围、和外部的关系和利益(包括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项目才能建设好、生产营销好,从
而长久地获得收益(投资目的)。换言之,项目才能持续发展,国
家和社会才能持续发展,人类才能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和谐发展。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投资领域的体现。
6 学习和实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是我国经济领域投
资领域的客观需要和当务之急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了巨
大的社会进步和惊人的经济成长。凡是国家重点项目,“二弹一星”、
大庆、攀枝花、宝钢、大剧院、鸟巢、水立方等等都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我国的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民营
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的份额华为、尚德、国美、苏宁、海尔、
联想;而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独资)在中国也取得了积极的进
展及巨大的利益,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丰田、大众、IBM、
Intel、微软、菲利浦、西门子、谷歌……。回顾这些企业,它们之
所以取得显著的成就,除了他们遵照宏观上国家调控和政策导向
外,无不因为它们贯彻了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准则,它们从
市场调查开始,统一思想、统一计划、一杆子扦到底,直到取得成
功。
我们以前也有惨痛的教训,过去有一些投资项目由于前期咨询
工作不够深入,项目建成后不能正常生产,造成损失;也有的项目
建成后由于污染严重,造成农业巨大损失而不得不停产;同时,在
投资上“三超”现象严重,等等。总之,如果不遵照全方位全生命
周期项目管理准则,按照项目客观发展规律,作好每一阶段工作,
确保项目最后成功,就要遭受惩罚。
为了应对世界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我国政府以4万亿拉动国
民经济度过难关。大大激发了中国民众的投资热情,新项目如雨后
春笋,项目遍地从生,国家又担心产能过盛,造成今后的浪费,同
时还忧虑经济结构不合理,无法可持续发展。
4万亿拉动经济是必须的,而且已经初见成效,国民经济有回
暖的迹象,令人欣慰,最好的办法是,在客观上国家进行总体调控
和政策导向的同时,在全国开展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在
微观上依靠各级领导,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劳动者管理
好每一个投资项目,如此,上下结合双管齐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
的成果。
我国外贸因过去许多年顺差,国家外汇储备高达2.2万亿美元,
国家鼓励中国企业承建海外工程,并进行海外投资,且已取得不少
成绩,在海外投资更加需要学习并实施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
理,只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开展。需要熟悉当地政治、经济、社会、
法律、进出口政策、海关、劳务、风俗习惯、语言、交通运输、环
境等等全面情况。尽管,情况与国内十分不同而且复杂多变,然而
项目管理基本准则是相同的。
7 什么是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7.1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是成功管理投资项目的策略构
思和战略实施
投资是为了获取预期利益而作出的确定性垫付或牺牲的
经济行为。对经济行为的考察管理应该采用经济观点、经济理
论、经济方法和工具、经济知识去分析及控制投资项目。
投资项目的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设计及施工)构成了投
资项目的建设期(阶段)。它是项目的资金投入期(阶段)及
质量安全目标1的实现阶段。而且,它是在效率性目标,例如投
资额(工程造价)及时间目标(工期)约束下实现的。项目的
建成为项目(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即
土地及固定资产。项目投资人(股东)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者
再投一定的资源2及劳动力即可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就
是通过生产经营、产品销售而每年获得净收益,回收投资及额
外的利润。生产经营期(阶段)是投资项目的获利期(阶段),
也是投资项目达到获利目的的时期。这就是投资项目使投入资
本增值的基本机制。
投资项目的建设期(阶段)及生产经营期(阶段)详见表7-1。
7.2 项目的生命周期及各阶段的使命
7.2.1 市场调查营销策划阶段
交付有限的费用,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足够深入
的市场调查营销策划,为可行性研究垫定牢固的技术
经济(数据)基础。
7.2.2 可行性研究阶段
根据国家当时的社会和经济状况构建一个投资项
目,对项目进行全面的、 全方位的考察研究3,并以项
目全生命周期(投入期、收益期)动态经济效益为主
线对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推荐值得投资的最佳项
目。
可供实际安全生产或使用几十年的工程实体,可以生产合格产品或满足项目使用功能的工程实体。
原材料、燃料、流动资金等
3包括项目内部情况及项目外部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及其代表的政府相关部门。 21
7.2.3 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的任务是将可行性研究中的项目构
想转变为设计方案。在实现质量安全方案的前提下,
以动态经济效益比选设计方案,并提供设计概算及主
要设备清单。
7.2.4 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的阶段任务是将初步设计中确定的各
种设计方案转变为可以实际施工的设计蓝图, 并提供
详细的材料设备清单及施工图预算。施工图高质量的
完成,投资项目投资总额的90~95%即已确定。
项目全生命周期表
表7-1
7
7.2.5 工程施工阶段
施工的阶段任务就是将项目的设计蓝图转变为现实的工程实体。依据设计文件投资项目90%左右的资金转变为资本(一般为固定资产)。通常标志为达到质量安全目标(成果性目标)、时间(工期)目标及投资(造价)目标——后两者为效率性目标。
7.2.6 生产营销阶段
生产经营期(阶段)是投资项目周期的最后阶段。它是依靠每年项目能不断经营而获得净现金流,积累每年的净流入从而回收投资并获得额外的利润,达到扩大生产资本增值的目的。项目的建成投产只是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即土地及固定资产。企业还需投入其它资本(生产原材料、燃料动力、流动资金)及劳动力和企业管理者等生产因素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生产。企业管理的核心就是保证生产、销售不断循环,现金流不断循环,保证每年增值。
投入 末净利
经营期盈利 = ∑ (每年毛利)
N = ∑ 【(售收入 – 收– 总成本× N 】
n→1 N
经营期税后盈利∑ 【(经营期毛利– 得税× N 】
n→1 经营
售产品 收现金
因生产经营期可能长达几十年,项目内部机器设备磨损,项目生产技术老化,加之外部自然
8
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为了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可能产生小修大修、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等许多变化和情况,导致项目的寿终正寝。
因为生产经营阶段有这样的特性,看起来是很独立,和建设期没有什么大关系。实质上它们是投资项目前后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尤其是在构思投资项目和建设项目时就要非常充分地考虑项目生产经营阶段的情况和问题才能真正保证投资项目获得成功。
7.3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准则(为了方便理解,归纳为十大准则)
7.3.1 以人为本合法权益准则(确保项目利益相关人权益准则)
在每一个阶段的项目管理要确保项目利益相关人权益,确保每一个利益相关人合理合法权益,从而使他们感到满意。
7.3.2 统一战略管理准则(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准则)
在每一个阶段都要全员统一思想、全部计划统一安排、全面管理统一实施,为了共同的目标共同奋斗。
7.3.3 阶段战役使命准则(项目阶段控制准则)
按照项目发展的顺序,在每一个阶段都要按照客观具体情况完成阶段使命,为项目的顺利发展把好每道关,把握每个环节。
7.3.4 全方位项目管理准则(项目内外全面兼顾准则)
在项目的每一个阶段,必须对项目内部各方面(项目九大知识领域)及项目外部(自然环境、
9
生态环境及社会环境、社会责任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项目管理。注意项目总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
7.3.5 树立目标管理准则(强化目的管理准则)
根据项目和环境的具体情况为项目在每个阶段都设立一个目标,作为项目管理的奋斗方向和考核依据,这个阶段目标必须和投资项目的总目的相一致。
7.3.6 全程节约资源准则(凡事强调效率准则)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特别强调节约资源准则(凡事强调效率准则),例如节约能源、土地、淡水、材料、资金、时间、劳力等。在项目管理要注意发挥“价值工程”及“价值管理”的作用。在本质上,这一准则是生产领域、经济领域,资源稀缺性和效益递减性二大经济规律的反映。
7.3.7 动态经济分析准则(动态财务分析准则)
这是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就要进行的经济分析,国家发改委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及参数》(2006年第三版)将经济分析概括为财务分析(过去称之为企业财务评价)及经济费用效益分析(国民经济评价)两大部分。其中经济分析列举了六类项目必须进行,并以此为主要决策依据。而财务分析几乎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即使是公建项目或基础设施甚至完全不赢利项目也必须进行财务分析,应该尽量降低生产或使用成本,以减少国家补贴。
从金融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项目实质上是进行了一笔金融交易,即用当今的现金(流)流出(项目建设期的各种资金支出)交换未来的现金(流)流入(投入生产后营销期每年的净现金(流)流入,即利润)。当然流入大于流出,经济才能增长,而且大的越多越好。其中采用了资本
10
或货币的时间价值的概念来计算现值与未来值的等值或等价的。因此,称为动态财务分析。
每个项目都可能遇到融资问题,必须对各种融资前及融资后进行财务分析,对比方案优劣、效益好坏,从优选择。
财务分析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下,市场价格体系上,核算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抗风险能力。
不只是在可行性研究时要进行财务分析,在不同阶段都要运用此方法,例如设计选择设备时,必须将投资和今后生产(使用)时的维护成本和效益进行核算对比,择优选定。在生产营销阶段更应该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进行综合分析,确保企业现金流正常循环(企业生存),进而促进利润的增加(企业盈利)。因此,可以达到企业持续发展的目的。
7.3.8 绩效考核公平准则(权责利均衡准则)
做任何事必须依靠人,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对于项目管理而言,项目管理团队又是成功的关键。做好绩效考核,掌握公正地利益分配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7.3.9 一次成功风险管理准则(矛盾统一管理准则)
当我们听到“一次成功风险管理准则”会感到不可理解。“一次成功”是风险管理的奋斗目标,而“风险管理”是“一次成功”的具体保证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任何项目都是一个不可逆的一次性发展过程。对项目总体而言,是不可逆的过程,成功只能是一次性的。千万不能因为过程中的细小失误或失败而动摇我们实现最终目标的努力。在建设过程更应强调“一次合格率”,减少损失,提高效率。在生产营销期(使用期)一次成功风险管理准则仍然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它可以让我们降低成本,扩大利润。
11
7.3.10 确保可持续发展准则(保持和环境和谐发展准则)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建设领域、投资领域的灵活运用和具体体现。 科学发展观最重要的两个核心是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
关注项目利益相关人的权益,让项目利益相关人感到满意是科学发展观对项目管理的根本要求。目前,大家已经认识到关注项目内部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尤其是对农民工的权益特别关注。然而,对于项目外部利益相关人的权益还认识不足。例如社会环境和项目之间相互影响、适应,实质上还是影响到周围的人群、地区(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利益,涉及到就业、妇女、教育、卫生、生活水平、移民等等。许多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已经在国家政策、法律上有所反映。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方面。又如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项目的相互影响和适应,我们人离不开我们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保护自然环境、生态平衡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我们应该将保护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项目外成本纳入项目总成本之中。只有我们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项目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可持续发展、人类可持续发展,从而整个人类世代相传得到可持续发展。
12
投资项目管理及其发展一览表
表4-1
全生命周期 项目活动 投资决策阶
市场调查营销策划 项目建议书 建设用地 城市规划 项目融资
Ⅰ
中国政府投资 项目管理
Ⅱ
世界银行贷款 项目管理
Ⅲ
传统项目管理
Ⅳ EPC交钥匙 工程总承包
项目建设(资金投入)期
世界银行(债权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项目选定 项目准备 项目评估 项目谈判 承建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Ⅴ
BOT承包模式
Ⅵ
民营企业投资 国家重点项目 民营企业
私人投资
国家重点项目
外商投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中国海外投资项目不仅需要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而且还要以项目为核心扩展项目管理到相关领域:政治、经济、法律、宗教、文化、民俗、国际贸易、海关、外交、劳工等等,实质上在做国内项目时,因熟悉中国,有意无意地已经这样做了。
Ⅶ 外商投资 项目管理
Ⅷ
中国海外投资 项目管理
(施工总承包) 工程 (PPP、IPMT) 私人投资项目
业主
操作
业主操作
投资项目决策阶段 (项目前期咨询)
段 可行性研究
项目评估 投资项目决策 项目实施阶
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标投标 工程施工 生产准备
EPC交钥
监测实施
传统项目管理 (施工总承包)
匙工程 工程总承包
项目实施 阶段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
段 竣工验收结算 生产营销
项 项目分阶段 目
特 不可逆顺序发展 征
每个阶段前后因果联系
经济主线贯穿项目始终
三个阶段
三个部门管理
债权人项目管理
帮助第三世界掌握项目管理
试产期 达产期 项目后评估
盈利时期
生产营销 阶段
总结评价
业主操作
业主全面管理
据施工图招标
施工总包在施工阶段是项目管理主要承担者
业主、 操作 施工承包兼设计及采购
成本降低、工期缩短、利润提高、业主省心省力
国内外已流行 13
转让给政府 从EPC扩大到生产营销、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政府资金不足得以解决,承包人利润大大提高
投资人从头到一规划、统一管
同VI,和中国海外投资
项目要成功必须同VI,这和外商在华投市场、利润都扩大。
统投融资、咨询、尾统一思想、
类似,资源、资项目类似,资源、
理、统一实施,市场、利润一竿子扦到底,都扩大 直到项目成功
14
范文二: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LCC对中国客车业的价值 转型是为了推动进步 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在高速成长15年之后,中国客车业遭遇了瓶颈。
一方面,客运行业受高铁的影响,其传统优势线路风光不再,而油价和人力成本的持续上涨,也让这些企业的运营环境遭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日趋严峻,公交公司所能得到当地政府的经济支持越来越难,补贴不足、资金难到位,公交企业的运营也越发艰难。
趋势向下的市场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客运公交公司开始重视成本的压力,但从过去几年来看,国内大多数客运、公交公司在产品采购价格上的关注更重,而降价带来的配置降低,却又使得很多公司不得不面对因产品品质下滑所带来的后期维护成本偏高,这似乎成为了一种很难去打破的恶性循环。
“是时候去改变这种用户单位与生产企业之间的零和博弈了”。这种声音不仅仅来自于客车生产企业,也来自越来越多的用户单位。
但是,改变的办法在哪儿?
2013年6月4日,宇通正式向外界推出客车LCC(Life Cycle COST,全生命周期费用)理念,似乎为这种亟待改变的中国客车业困局给出了答案。
LCC带来的改变
客观来说,LCC并不是个新概念。
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对LCC的研究,这种研究最初主要是应用于军事物资的研发和采购,并适用于产品使用周期长、材料损耗量大、维护费用高的产品领域。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LCC开始被民事领域所广泛接受。
从LCC的基本模型来看,一款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费用是涵盖初置成本、运行成本、养护成本、维修成本和最终残值的。这种理念的落地非常符合目前大部门客运、公交客户在客车产品使用中的理解,在客车的采购之后,“用和养”,同样是客车业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过去的3年时间里,宇通有专门进行过对客车LCC的追踪性研究,通过对有效案例的分析发现,以目前国内客车使用10年的寿命折算,客车的采购成本大概在15%左右,而后期客车使用中持续产生的燃料成本、维保成本等已占到了客车全生命周期成本的70%。换句话说,其实真正对客户成本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客车产品采购之后的使用环节,而目前虽然大多数客户已经非常清楚地感受到了燃料及维护成本的压力,但真正调研结果出现的如此巨大的数值差距,却还是让很多用户始料未及。
有前期参与宇通LCC研究的客户表示:“当通盘考虑之后,LCC其实给了中国客车业一个很明确的方向,就是采购客车不能仅看初置成本,还应该兼顾对产品后期使用的长期性和
合理性。这不仅仅要求生产企业能在提供产品的初期就优化配置提供更适应性的产品,还要求企业能在客车整个使用过程中给出充分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
LCC对中国客车业的价值
相比而言,国外其实对客车LCC的研究和理解要先于中国很多。以新加坡为例,当地的公交公司在采购初期就需要投标企业提交一份长达17年的LCC分析报告,而这种折算下来,很多优秀的客车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年度使用费用并不高,这也是为什么国外敢于买好车的原因。
而落实到中国客车业来看,17年的LCC成本虽然不一定适合中国客车业,毕竟国情不同、使用环境不同,客户所面临的采购选择必然是存在差异。但是,这种客车的LCC的概念却给了中国客车业一个很明确的方向:“要对客车的购置成本、燃油成本、维修和保养成本以及后期的处置成本来综合进行系统考虑,只有把产品做到从买车到车辆报废做到整个成本最低,才能最终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
这种价值体现对用户来说无疑是有帮助的。因为随着LCC的推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更容易从买卖双方的“价格博弈”走向“价值共享”,既有利于客车企业准确深入地理解客户需求,生产与市场接轨的产品,使客车企业能够在客户市场转型升级的同时,与市场实现同步转型升级;还有利于客户的采购决策理性化,越发有效地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和有效运营。往小了说,LCC的推进能使客户与企业双向受益,往大了说,LCC更是一种对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有利于社会资源的节约和效率运行。
宇通对LCC的底气
宇通敢在中国客车业中首推LCC无疑是极具底气的。
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里,宇通通过对LCC的深入研究发现,较之一般的客车品牌,宇通的产品虽然在初置时价格稍高,但在全生命周期来看,宇通的产品故障率更低、节油效果更好,而且服务更有保障。
以宇通选择合作的某样板公司为例,在双方合作的3年时间里,客户通过批量采购宇通客车,车辆的维修次数减少了71%,油耗降低了13%,维修保养成本降低了19%,在全生命周期费用中的总投入降低了10%。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宇通强大的技术研发投入和企业实力。
在技术层面,比如说宇通最早推出的“热管理技术”,通过控制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在保证整车散热能力前提下,减少不必要功率消耗,可降低油耗5%到8%,而应用CAE软件进行的整车轻量化设计,在减重的同时保证了产品的结构强度,并使得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在实际车辆与线路匹配过程中,宇通还可通过对客户使用的路谱采集和线路特点进行车辆的优化配置,进而为客户提供更适合目标线路运行的车辆。
在企业实力方面,宇通通过严格控制产品品质,包括优化零配件和原材料采购、加强整车及零部件可靠性试验等手段,使得产品的“先天缺陷”降低;而强于其他客车品牌的服务渠道和配件供应,更使得客户在采购之后无后顾之忧。
在6月4日的活动之后,宇通还首次提出了“合同能源管理”的思想,在推出LCC工程业务模式的同时,总结推出了LCC工程六步法,包括从路谱采集、车线匹配、解决方案、试用培训、签订协议到跟踪回访,去保障实现客车运营成本的可控,这无疑需要相当大的底气。
评价:转型的目的是为了推动进步
其实从中国客车业的近年发展来看,有这么几次转型是非常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第一次是从交通部于1997年开始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这套等级评定的制度拉开了中国客车业快速成长的序幕,在推进中国客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中国客运发展的“黄金十年”。宇通就是从这个时间段里脱颖而出的企业代表之一,伴随着中国客运业的兴起,宇通自2003年登顶客车企业龙头,凭借着坚实有力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具规模实力的制造企业。
第二次是从2004年开始的中国客车业品牌拉升与技术互动。以“耐用、安全、节油”为立基点的客车品牌梳理在很大程度上拉开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10年的时间,形成了以“一通三龙”为代表的客车一线梯队,客车企业从200多家缩减至50多家,行业集中度在进一步提高的同时,通过有效整合,夯实了中国客车全球化的足迹。
LCC工程的推出被业界誉为“第三次转型”。这种先进的客车采购理念虽然由宇通从外部引进,但更多促进的还是中国客车业本身。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LCC将有效推动客车制造商向运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同时迎来客车业商业模式的变革——用更科学、有效的采购管理模式去取代以往单纯拼价格、拼配置的低层次竞争,通过从原材料开始到车辆报废整个过程的全生命周期费用,涵盖客户需求的全貌,进而提供更为有利的价值保障。
回归商业本源 宇通用LCC驱动客车营销新时代
尽管4月份客车行业的销量比一季度略有好转,共销售客车49919辆,同比增长6.2%,但这样的情景并不令人轻松。刚刚过去的4个月中,客车业的黄金板块——公路客车“令人失望”,近5年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
与此相对应的是,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技术咨询中心对全国100个城市的103个客运站监测的数据显示:今年春运期间客运量下降了4%。这是政府相关部门建立监测机制5年来,第一次出现这种不愉快的事情。
实际上,行业的宏观数据正是一个个微观企业镜像的折射。如果查查上市客运公司去年的年报,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利润率与销售收入增长的比例差距似乎越来越大,不少企业甚至出现了利润下降的趋势。而这种糟糕的局势来自宏观经济环境改革的变迁,这种变迁已将客车和道路客运企业逼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营销的改变升级已在所难免。
2013年6月4日,宇通在北京举行“LCC”战略发布会。不论是“LCC”的主题演讲者还是现场发言的嘉宾,传递出的信息都在向一个方向聚拢——在经济环境巨变的背景下,价值驱动的营销时代已经来临,而“LCC”也就是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要改变客车行业的采购模式,也是价值驱动营销在中国客车业的一次践行。
Lcc工程用车
环境变迁呼唤LCC
油价飞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交通安全事故隐性成本的无价,都使道路客运企业所承受的政治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就在客运企业为这些影响成本的因素而烦恼不已时,更大一波影响客运企业销售收入的“洪峰”再度袭来。
随着去年年底多条高铁大动脉的全线贯通,我国的快速铁路客运网已基本成形。快速铁路方便、快捷、准时形成的同城效应,以及高速公路在重大节假日免收7座以下小客车通行费的政策,开始像磁石般吸走大量原属公路客运的客流,客流的锐减则开始重创客运企业的收入。
客车业另一大市场——公交客车的情况同样不妙。在国家将“公交优先”提高到战略高度后,城市公交的公益性和公交车万人拥有量的标台数都有了定论。但是房地产行业调控的发威使得占地方财政四成以上的土地收入出现了“断炊”的现象。一边是城市公交车万人拥有量上升的指标,另一边是地方财政的捉襟见肘,属公益性的公交公司只能用亏损或停运来体现“公交优先”。这样的情景已在温州、海口、张家口等国内多个城市出现。
所有这些变化都在促使客车企业必须重新认识营销,营销已经上升为和宏观经济紧密相连且持续进行动态平衡的概念。宏观经济环境发生的一些变化,会导致用户行为的变化;用户行为一旦变化,营销行为也必然随之变化。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用户行为变化的宇通,已经洞悉到社会环境变迁带给用户的成本焦虑和增收渴望。
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购买的不是钻头,而是墙上的洞。”这句话用到客车上,就是用户购买的不是客车,是生产线,是赚钱赢利的工具。在以产品为基础的营销1.0思维和以用户为基础的营销2.0思维里,产品的性价比往往成了企业诱惑用户的主要手段。而现在环境变了,从客车的LCC成本结构来看,采购成本仅是车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冰山一角,只占LCC的15%左右。而后期持续产生的燃料成本、维保成本等使用成本占比则高达70%。因此,客车使用端成本的考量,目前在用户价值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其突出位置甚至超过了采购成本。正如科特勒所述,“企业必须突破以销售为惟一目的的思考窠臼,必须考虑用户的终身价值。”这就需要行业企业的经营发展回归到商业的本源,进入到道德营销时代,让客车的价值更透明化,客车业流行的运营解决方案更具体化和全面化,也就是经济界常说的价值驱动时代,这也正是宇通要推行LCC的由来。
并不陌生的“LCC”
“LCC”这一在客车业还算陌生的概念其实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早已不是什么新鲜
词儿,这些国家很早之前就对政府采购提出了一系列规范性要求,其核心原则就是不仅要考虑获取商品时的价格、性能、服务,还要综合考虑其后期的运行、维护成本,以及在商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处置成本,如对环境、健康和安全的影响等。
紧随其后,我国也开始在政府采购中倡导LCC理念。国家财政部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瑛曾提出:“应当改变最低价中标的局面,在政府采购中引入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通过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考量,追求综合利益最大化”。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也表示:“政府采购必须考虑生命周期成本。必须要认识到产品发挥功能作用的成本应该是一个完整成本概念,采购成本还包括使用成本和使用时产生的社会成本与代价等因素” 。
实际上,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不仅被那些世界级设备、工具制造商作为价值驱动的营销手段,如西门子、ABB、施耐德电气和奔驰等;而且一些先进的国家和地区不少客车用户在采购招标时,也在推行运用LCC的理念,如新加坡SBS、香港九龙巴士等。
从成本管理学的角度来看,由于LCC比之目前企业关注的由生产者负担的成本(包括产品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过程中产生的成本),又多了包括用户购入后所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和处置等成本,更广义的还包括社会责任成本。所以,LCC的营销模式对产品供应商的实力要求很高。这也是为什么成熟经济体几乎不会存在便宜的劣质生产装备的原因。因为他们明白,高品质的生产装备虽然前期购买成本高,但按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 概念,实现了用户整体成本最小化,反而能为其带来高利润。
然而,在行业率先提出LCC营销战略的宇通,有什么魔力降低燃料成本和维保成本,用事实征服用户,并为自己营销?
转型决定了LCC的竞争力
2011年1月7日晚间,宇通客车发布公告称,拟以现有总股本5.2亿股为基础,融资不超过25亿元,投资于节能与新能源客车生产基地项目。
肇始于两年前的这一公告,实际上就是宇通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开始。彼时宇通的自我定位就已不再仅仅是做客车产品的提供者,而是要做运营效率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一转变的最大区别是用户价值角度的视野已从行业扩展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这一更宽的背景下。
视野决定境界,进而决定竞争力,来自经济学的这一熟语让宇通决定,将用户碎片化的需求进行有机的整合集成,完成自己在用户需求链条中最有效率的运转。这将是未来宇通的营销模式,而新基地将是实现这一营销模式的平台。
客车圈的人都明白,将用户的视线从产品性价比引到客车的LCC,客车企业不仅要关注客车的性价比,还要关注使用端的维修保养和燃料消耗价值,其在客车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方面投入的成本将远高于只关注产品性价比时期的成本。不仅如此,其对产品的品质也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世界级的企业醉心与此的原因。
今年年初,新基地已开始分阶段地正式投入运转。已经累计追加到38.6亿多元的大手笔投入使宇通由“制造”迈向了“智能”。这座几乎集成了世界客车生产领域所有最先进工
艺和技术搭建起的一整套自动化生产系统,不仅换来了效率,更换来了品质。自动化代替手工操作,最直观的改变就是产品的精准和生产一致性的保证。而生产工艺从某种程度上说,决定着产品的品质和寿命。
如果说这是制造方面的保证,那么宇通强大的试验和测试手段,则是关键零部件与产品同寿命的保证。
其实,搭建起智能制造平台的宇通不仅将客车品质抬高了一个门槛,而且智能化也让宇通在规模和标准制造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定制化生产。比如,整车底盘强化道路模拟试验台可以30天达到100万公里路试的效果。因此,LCC价值驱动的营销,可以根据用户的线路用专用仪器进行路谱数据的采集,并据此成为研发产品的数据,为用户量身定做客车,提高用户线路的生命运营效率。
显然,宇通在用LCC的营销模式呼唤客车业营销3.0时代的到来。
宇通客车正式发布LCC战略 启动LCC工程
6月4日,宇通客车LCC战略发布暨LCC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汽车博物馆盛大举行,会上,宇通客车正式发布了LCC战略并启动LCC工程。按照宇通的发布内容,宇通客车将以北京为首发站,在全国举办LCC工程的巡回推介会,将客车LCC的全新理念和应用方法传达给广大客运企业,以有效降低客运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带动客运行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孔卫国致辞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孔卫国、宇通客车总经理牛波、副总经理王文兵、米其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夏茂廷、菲亚特动力科技亚太区总经理余宁、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公司总经理裴赛德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客运、公交代表企业的相关领导出席活动现场,共同见证了这一对行业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时刻。
据了解,为保障LCC工程的有效实施,宇通客车已经与米其林轮胎和菲亚特动力等业界巨头达成战略合作,通过强强联合,使宇通LCC工程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为客运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客车产品和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仪式选择在浓缩国内汽车行业发展变迁的北京汽车博物馆举行,更彰显出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宇通强力推动我国汽车业乃至整个道路运输产业进步的实力和信心。
近年来,受公铁竞争加剧、运输成本大幅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公路客运行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而公交也面临成本上涨和政府补贴缩减的双重压力。如何降本增效,实现行业转型,成为客运、公交企业当下亟待解决的紧要难题。作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领军品牌,宇通客车凭借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深入洞察到行业需求,倡导从客车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待客运企业的运营成本,引导客运企业不仅关注客车的初次购买价格,还应从产品的安全性、行驶
里程、节油性能、售后服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力求所购客车的终身使用成本最低。宇通客车通过组建LCC的企业联盟,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前后端,共同为客车用户创造更大价值和实现运营效率的整体提升,有助于实现客运公交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宇通在LCC战略制订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探索并取得显著
效果,得到了米其林、菲亚特动力等客车零部件企业及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的一致认可。此次,宇通不仅推出旨在引领行业共同健康发展的LCC战略,而且联合行业上下游企业一起推动LCC工程的实施,将有效解决客运公交行业面临的运营困境,为客运、公交企业带来成本可控、盈利可期的新局面,努力以客车行业的升级带动客运业的链条式转型。
为了让更多客车用户深入了解LCC工程,宇通的工作人员在启动仪式上对LCC工程实施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介绍,工程实施方案将从路谱采集、车线匹配、解决方案、试用培训、签订协议和跟踪回访等六个方面降低用户的LCC成本。随后现场还举行了LCC战略签约仪式。河北邢台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率先与宇通客车达成实施LCC的战略合作,成为LCC首位签约客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我国客车行业的领导者,宇通优质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在双方此前的合作过程中给其留下了值得信赖的深刻印象。此次,宇通推出的LCC模式通过对车辆运营成本的层层分解,让企业了解到自身运营成本的改善潜力,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以应对不断上涨的成本。作为首个尝鲜者,他们将持续关注宇通LCC对成本控制的进展情况,努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业内专家表示,宇通LCC模式作为全新的客车采购成本管理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变客运行业过去只关注直接采购成本,而忽视后期使用成本、维保成本等隐性成本的传统思维,引导客运、公交企业从控制成本的角度减轻运营压力,最终节省了交通运输行业的社会成本,有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从此前推出“耐用是金”到之后的“价值连城”和“价值探索之旅”,再到如今的LCC战略实施,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宇通客车始终以务实的努力,深入探索和挖掘客户需求,并通过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助力客运行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推动中国道路运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中国客车业的前进步伐。
范文三: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
? ? ? ? ?
1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 2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四个阶段 3 探讨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意义 4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策略 5 产品全生命周期阶段预警分析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内涵 life cycle costs
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就每件产品形成乃至消亡的历程而言,它所经历的是从产品策划、开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用户使用、废置处置这样一种循环。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企业内部及相关联方发生的由生产者负担的成本,包括成本策划、开发、设计、制造、营销、物流等过程中的成本。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不仅包括上述生产者及其相关联方发生的成本,而且还包括消费者购入后所发生的使用成本、废弃成本和处置等成本。如果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还包括社会责任成本。社会责任成本并不是一种单~成本,它是贯穿在产品生产、使用、处理和回收等过程中的成本,主要是环境卫生、污染处理等所发生的成本支出。传统意义上的产品成本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制造成本,现代意义上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应该是属于企业战略成本的一部分,应该具有面向未来、长期性、以保持竞争优势为目的。 [编辑]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四个阶段
本文所探讨的是广义的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即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并且将产品全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1)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新产品设计费、工艺规程制定费、设备调试费、原材料和半成品试验费等。
(2)产品生产制造阶段。指企业在生产采购过程中所发生的料、工、费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环境成本等社会责任成本。
(3)产品营销阶段。一种产品是逐步进入市场、逐步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的,因此产品营销成本包括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试销费、广告费等。
(4)产品的使用维护阶段。包括产品的使用成本和维护成本。如车辆的耗油量、电器的耗电量,高级电子产品必须经常更换的附属配件成本等。此外还包括产品退出使用报废所发生的处置成本。 [编辑]
探讨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意义
1.有助于企业的定价决策
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仅重视产品在生产制造阶段的成本。在现代经济社会里,仅关心产品的生产成本显然是不够的,应当从战略的角度对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生的成本进行统一核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对定价决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应将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的成本进行归集,制定出合理的产品价格,确保产品生命周期内收回成本,并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利润。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定价策略不仅补偿了制造产品的直接成本,而且还弥补了开发和衰退阶段的成本。因此对企业的定价决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同时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核算,也要求对以前的成本核算系统进行创新,使得新的成本核算系统有助于对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核算、分析以及评价。
2.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者将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收益和潜在收益
改变在传统成本管理模式下仅仅关注产品制造过程的成本,将对成本的理解扩大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和顾客使用阶段,克服短期行为的管理倾向,使得产品能够长期形成赢利;同时使企业意识到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社会责任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 3.有利于企业分析所处环境、行业特点和竞争对手
分析判断是否应该进入市场,是应该扩大生产还是应该激流勇退;有利于企业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做出积极的反应和投资决策,企业可以将处于不同周期阶段的产品组合,实现收益的优化、均衡和长期性;有利于企业根据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各阶段的分布情况,确定成本监督控制的主要阶段。 [编辑]
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策略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将企业的竞争战咯分为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企业的战咯不同,成本管理目标也就不同。在讨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时,不能一味地强调追求低成本,对于实行低成本战略的企业,追求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是和企业实行的低成本战略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行差异化战略或者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就不能片面只追求成本的最低化。应该是追求收益减成本这个差额的最大化。这时追求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就和企业战咯的目标不一致了。此时企业应该充分考虑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使得二者之间的差额实现最大化。而不仅仅是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其次,在讨论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时候,企业在追求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最小化的时候,应该重视产品的质量管理。只有在保证产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才能够讲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因此,应该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和质量成本结合起来,寻求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在进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时,产品的质量管理应该贯穿于其中。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建立是将成本的范围由生产领域向企业整体价值链的一种拓展。企业的价值链贯穿于企业内部自身价值的创造作业和企业外部价值的转移作业,即要贯彻系统成本管理的思想,不仅要注重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的成本,还要注意价值链其他环节的成本,探求成本动因,挖掘潜力,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最低。 1.产品开发设计阶段
在研发策划阶段就应开始进行降低成本的“预防性”活动。此阶段,可以借鉴日本的成本企画,主要以产品的研究开发为主,不以降低研究开发费用为根本目的。要努力研制出适应市场需要、功能比较齐全但又不至于过剩的产品,并对产品是否具有竞争性进行可行性分析。此阶段中,研究和开发成本有可能提高,是为了开拓市场和创新所应付出的代价。
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要非常重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一般而言由两部分构成,一为缺陷成本,二为控制成本。众所周知一种产品的成本在它的研究开发阶段就决定了80%左右,因此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要非常重视产品的质量成本,在设计产品时就要充分考虑到由于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而发生的各种损失,努力降低由于质量损失而导致发生的成本。因此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要将质量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结合起来考虑。在追求产品生命周期研究开发阶段的成本最小化时,要充分考虑到质量成本,寻求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可以接受的质量成本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研究开发阶段的成本。 2.产品生产制造阶段
产品的生产制造阶段,是产品由构想变为现实的阶段,虽然在此阶段产品成本降低的潜力已经不大,但企业仍要给自己树立标杆成本,选择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达到的成本作为控制的最佳成本。此阶段,成本管理的策略包括制造目标成本的设定和实施、作业成本核算、适时生产管理。还可以将目标成本和作业成本结合起来对企业日常的生产成本加以控制。还必须建立高效的供应链,加快存货周转效率,不断降低库存水平。并通过与全面质量管理同步实施,实现适时生产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3.产品营销阶段
现代的销售导向技巧是很重要的一种促销手段,可以适当加大对营销人员素质培训的成本投入。对销售费用中的广告费用,应该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产品有所差异地投入,对处于初创阶段的产品可以比较多地投入广告宣传费用,同时对宣传媒体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对处于成熟期的产品,由于其已建立了一定的声誉和在市场中占有一定的份额,可以适当减少宣传费用的投入;而对处于衰退期的产品,要注重短期收益,对每一笔支出要考虑成本与收益原则来决定是否采取投入。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营销手段不断地推陈出新,有的企业甚至在产品还没有生产之前就开始投入大量的宣传费,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因此,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不同以及产品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选择合适的营销手段。
在产品的营销阶段,对于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服务的顾客,包装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营销策略,对于质量和功能比较接近的产品,通过个性化的外观设计是有利于提高销售的,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设计多种的外观对产品进行试销,对比成本收益之后选择比较合适的外观设计。 4.产品使用维护阶段
由于考虑的是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因此就必须把顾客的使用成本考虑进去。要努力降低产品售出以后,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要减少索赔违约损失,降价处理损失,以及对废品、次品进行包修、包退、包换而发生的客户服务成本等;要考虑到或有成本、机会成本和社会责任成本。
在维护阶段,应对为提高客户满意度而支出的大量维护成本进行有效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降低维护费用支出,并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保证客户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在产品废弃或升级时,应对客户的追加成本及企业的替换成本进行核算,以保证产品生命周期的成本能够得到全面反映,准确核算产品赢利能力。
[编辑]
产品全生命周期阶段预警分析
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日益竞争的市场环境,产品推陈出新的速度的加快使得产品的生命周期有着缩短的趋势。因此如何比较准确地判断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对于企业制定战略计划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通过分析判断可以知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何种阶段,对于准确地选择产品市场切入点以及产品退出点都有着战略上的意义。在这里笔者认为如何通过产品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一些特征从而做出判断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比如说通过财务上的一些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如引入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资本扩张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资产周转率和产品销售利润率等财务比率进行综合判断。如在产品的成长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资本扩张率有着增长的趋势,产品销售利润率也是不断增长的。对于成熟阶段的产品固定资产投资扩张率、资本扩张率一般保持在一个均衡的位置,产品销售利润率保持稳定。当然,从财务指标的体系来分析判断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还应该结合一些非财务的指标进行判断,如市场占有率、产品的创新程度等等。 例:产品生命周期的财务指标判 断:
范文四: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n 课程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以下目标: 掌握项目管理的成本管理要求。
掌握项目管理中成本管理的估算工具。 掌握全项目生命周期的成本构成。
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分析和管理的关系。课程形式:
此次课程完全依照
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
讲师简介
徐飞老师:
法国标准协会(AFNOR
曾作为项目负责人
五金、电子、机械、贸易等
培训对象:
生产、品质和工程人
培训时间:
2工作日
课程大纲
项目管理的成本要求
项目管理成本的
项目管理成本的构成 培训的正常程序操作,授课方式积极互动,练习和培训同时进行以 )艾法诺集团—中国分公司 贝尔国际验证机构高级讲Nokia移动通讯公司6sigma黑带,SQA经理。行业生产管理过程、质量管理过程及工程设计 要性
1.2.3.4. n AFNOR n 师,培训部经理。 任职东莞熟悉塑胶、 过程。 n 员 n n 第一讲1.重2.
3. 制造业对于项目成本的要求
4. 制造业项目管理的成本构成
第二讲 全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1. 全生命周期的定义
2. 全生命周期的构成
3. 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的
第三讲 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的估算
1. 详细估算法
2. 直觉估计法
3. 统计与参数估算
4. 相似因素类比估算法
5. 作业成本估算法。
6. 成本估算的误差
第四讲 LCC在企业中的应用
1. LCC在产品设计
2. LCC在设备管理中的
3. LCC在日常的运
4. LCC在改善专案
重要性 应用 应用 应用。 应用。
管理。中的作中的中的
范文五: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片段)
绪论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成本控制意识淡薄,使得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项目成本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
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最先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概念,有关部门也就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预决算向两头延伸的要求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把我国项目成本管理的观念和方法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现在的任务应当是把现代化成本管理与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结合起来,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工程成本管理体系,努力提高工程成本的管理水平。
我国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根据我国项目成本管理发展的历史可知,我国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是从苏联引进的一种基于国家统一定额的工程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这就注定了它是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要求。原因很简单,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而不是按某些人所编制的国家或地方统一定额作为资源配置和价格确定的基本机制。所以我们必须抛弃这种传统的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已走过了二十几年的历程,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机制,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在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更需要不断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经历2007年底以来的楼市寒冬后,房地产企业纷纷认识到,仅仅关注外部市场的“开源”还远不能适应残酷现实,向管理要效益,大幅度削减成本,实现有效“节流”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谁不修好这门功课,未来将会受到市场无情的抛弃。
在成本管理实践和创新中,我发现有些企业将2009年定义为“成本管理年”。但目前大部分的房企还普遍停留在粗放向规范管理过渡阶段,成本管理在地产企业实践中也产生了诸多困惑和难题。如何才能将成本算得精、算得准?如何使成本控得住、控得牢?“成本管理四步法”虽然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但我发现大多企业动态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距基本上都在5%以上,大部分企业的目标成本在现实中都演变为“伪目标”,基本上是“形同虚设”。
我也欣喜的发现,国内一些标杆企业通过自己的独特理念和高效执行,已经成功将误差控制在2%的范围内,我通过对这部分企业的经典做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提炼了一套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成本管控新思路。对于房地产成本管理,我一直反对用孤立、单一的封闭视野去看待项目的每一环节成本管理。我更提倡基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视野来俯视成本。那么,什么是房地产成本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我认为就成本自身而言,从最初成本测算、到目标成本、动态成本、成本回顾、再到成本核算、最后经过成本数据库,整个成本演变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的成本全生命周期的过程。
所以,本文针对项目成本管理,对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进行了研究分析,以使我们了解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方法,以及怎样去运用。
第1章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1房地产项目成本的构成
项目成本:是指预测和管理项目成本,它包括设计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设计阶段的成本管理、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施工过程阶段的成本管理、竣工结算阶段的成本管理、动用前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保修服务阶段的成本管理等。
(1)土地费用 土地费用包括城镇土地出让金,土地征用费或拆迁安置补偿费。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方式有三种:协议出让,招标出让,拍卖出让。目前基本以后两种方式为主。随着国家对土地宏观管理政策趋紧,通过拍卖方式获得开发用地成为大多数开发商获取开发用地的有效方式。目前在我国城镇商品房住宅价格构成中,土地费用约占20%,并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
(2)前期工程费 前期工程费主要指房屋开发的前期规划,设计费,可行性研究费,地质勘查费以及“三通一平”等土地开发费用。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一般不会超过6%。
(3)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房屋建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建筑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费用等,又被称为房屋建筑安装造价。他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大。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约占整个成本的40%左右。
(4)市政公共设施费用 市政公共设施费用包含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费两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费主要指道路,自来水,污水,电力,电信,绿化等的建设费用。公公配套设施建设费用指在建设用地内建设的为居民提供配套服务的各种非营利性的公用设施(如学校,幼儿园,医院,派出所等)和各种营利性的配套设施(如粮店,菜市场等商业网点)等所发生的费用。他同时还包括一些诸如煤气调压站,变电室,自行车棚等室外工程。在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该项目所占比例较大,我国一般在20%?30%左右。
(5)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主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它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保险费,职工教育费,养老保险费等。在整个成本构成所占比例很小,一般不会超过2%。
(6)贷款利息 房地产因开发周期长,需要投资数额大,因此必须借助银行的信贷资金,在开发经营过程中通过借贷筹集资金而应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利息也成为开发成本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大小与所开发项目的大小,融资额度的多少有密切关系,所以占成本构成比例相对不稳定。
(7)税费 税费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税收,与房地产开发建设有关的税收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有税,土地增值税,两税一费(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契税,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等;另一部分是行政性费用,主要由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收取的费用,项目繁多且不规范。包括诸如征地管理费,商品房交易管理费,大市政配套费,人防费,煤气水电增容费,开发管理费等。在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成本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15%?25%左右。
(8)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主要指不能列入前七项的所有费用。它主要包括销售广告费,各种不可预见费等,在成本构成中一般不会超过10%。
1.2 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由当时企业设置的职能部门——财务处或科行使成本管理的职能,当时是计划、工程、统计、财务几个部门是分离的。在一个工程局或处落实一个工程后,工程处或科熟悉图纸、熟悉工程地点的相关自然条件,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统计处或科熟悉图纸,统计工程量;计划处或科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相关自然条件,编制该工程的单位估价表,再将工程方面提出的施工组织设计、统计方面统计出的工程量汇在一起,进行整个项目的工料分析,得出整个工程的人工、材料、机具使用总量。根据工程项目的总体完工时间要求,计划处或科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机具使用计划、材料使用计划。财务处根据上述计划,编制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银行信贷计划。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单位的财务资金情况属于保密的,工程的、计划的、统计的一般普通人员根本不知道,而财务也不多管工程等其他部门的实际工作状态、工程进展情况。因此就出现了
计划经济时期的成本管理等于秋后算帐,没起到监督和控制作用。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工程建设基本程序中强制引入工程项目监理制后,才将工程建设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引入工程管理的过程,监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事前控制为主,事中控制为辅坚持事后反馈控制,在这一时期,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是项目工程建设阶段。当然,作为一个开发项目来说,工程成本80%以上就发生在这一阶段。正是由于这一原因,相当数量的开发商把成本控制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本阶段。就是这种过分强调某一阶段成本,而轻视了其他阶段的有形成本(如物业管理成本)、无形成本(如社会效益、业主口碑),致使少量开发商失去一部分业主、失去一部分市场。
1.3 项目成本管理理论
成本管理理论就是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资源的耗费和使用进行预算和控制的理论、程序和方法的总称。它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并由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21世纪以来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面临挑战,成本管理的重心也由事中的成本控制向前进一步扩展到事前的成本预测、计划阶段,并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匹配,它标志着成本管理理论日趋成熟。
1.3.1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
作业成本管理是以提高客户价值、增加企业利润为目的,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新型集中化管理方法。它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产品成本,同时将成本计算深入到作业层次,对企业所有作业活动追踪并动态反映,进行成本链分析,包括动因分析,作业分析等,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指导企业有效地执行必要的作业,消除和精简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1.3.2 目标成本管理理论
目标成本管理就是在企业预算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测定目标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目标成本的分解、控制分析、考核、评价的一系列成本管理工作。它以管理为核心,核算为手段,效益为目的,对成本进行事前测定、日常控制和和事后考核,从而形成一个全企业、全过程、全员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成本体系,以达到少投入多产出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因而深受企业组织的青睐。
目标成本的内容如下(图1-1):
1.3.3 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
实行目标成本分解,加强成本控制。
(1)决策阶段:一是积极做好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认证搜集有关资料,如设备运行情况、设备技术参数、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二是切实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前景,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规模及建筑标准。编写具有较强的说服性和可行性的立项申请,争取项目早日立项。三是科学进行工程项目的效益分析,编制工程投资估算。
(2)设计阶段:建设工程成本影响因素主要为设计、物资采购和施工管理几个方面,对工程投资效益的好坏、工程成本的高低其决定作用的是设计,因此要做好建设项目的有效控制则应实行限额设计,即对设计规模、设计标准、设计深度以及工程数量和投资额各方面实现有效控制。
(3)招投标阶段:合理确定标价。在招投标中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其监督,并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从本质上避免压标或低价中标现象,同时也应防止招标人人为的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或要求垫资等条件,最终实现在确定标底的原则上实现招投标双方均有利可图、实现双赢。在评标过程中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原则下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工程业绩等,以便选择具有相应实力的单位中标。
(4)工程实施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将工程造价资料收集整理工作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并应实现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化,资料收集内容应包括工程基本情况、项目中各单项、单位工程的主要参数,单项工程造价的资料和单位工程预算、结算以及决算数据;主要设备价格、生产周期及其适用性和可靠性等。
(5)竣工决算阶段:为了避免施工单位在竣工决算编制中出现的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和取费标准等措施来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首先应做好相关资料的归集整理工作,并应严格控制各节点的工程计量、签证、变更及索赔的核定工作,并应促使可转化为价款责任的合同约定内容在竣工后以货币形式体现以实现其对工程竣工决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设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是一个系统性的有机整体,要想对其真正做到有效控制必须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进行,也只有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控制方可实现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 作业成本管理理论、目标成本管理理论、全过程成本控制理论共同构成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三个理论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分别起成度不同的作用,同时三个理论之间又互相支持,共同构成项目成本管理的理论框架。
1.4 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其组织结构基本为事业部制组织机构,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在主管部门的监督领导下,实行项目独立管理责任制。怎样提高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是房地产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其中对于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又处在项目管理的中心地位。因此怎样实现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的多样性,不断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水平,对于最终提升项目管理的综合水平,乃至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4.1 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
(1)管理脱节
多数企业采用的是对工程项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按项目的决策、建设、占用和使用单位来划分管理层次,并明确各自的职责。一般在总部设置职能部门,基层各厂所的基础建设由总部投资,各职能部门负责建设,完成后交由基层单位使用。这样的管理形式缺乏纵向信息沟通,基层单位无法参与建设过程,只能接受由总部交予的建设成果。很容易造成建设好的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不适用于生产实际,或不能投产或运营效率低下而被闲置,导致资金严重浪费。
一个工程项目,从投资立项、设计勘察、招投标、施工、采购到竣工验收,涉及到科技部、设计部、基建部、物资采购部等各部门的人员。这些职能部门人员一般不从事具体的生产操作,没有生产经验,他们对每一个项目的了解往往仅限于自己所负责的片段,对前因后果不可能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每个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往往局限于自己的专业角度,有时难免忽略实际操作的需求。当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时才发现建设过程中甚至规划、设计阶段就已经存在误差,但已经很难有补救措施了,这将降低工程的实际使用效能。
(2)资产考核体系不完善
对于资产价值的正确考核评价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少有有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资产考核体系。工程项目投产运营后生产效益和使用效益如何,能否生存和发展,没有权威部门对这些指标进行审计,即使工程投资失败资金浪费也无人承担经济责任。对长期经济效益的忽视造成企业发展缺乏整体规划,资产闲置,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3)工程项目数据信息不完备
传统的工程管理方式是静态的,各部门掌握的仅仅是工程项目在某个阶段(譬如设计、建设、运营)的数据信息,没有从全局上把握工程项目的动态过程。工程项目的建设和使用管理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的。负责建设的各部门在工程建设结束后就不再过问该工程投入使用的效果。实际的使用者自竣工后接收工程所进行的改造工作,参与建设的各部门并不介入,无从了解工程改造内容,不能从中吸取经验,很可能导致类似工程连续出现相同的错误。这样的管理方式使得工程项目在管理上缺乏连贯性,信息无法共享,经验无法借鉴。
1.4.2 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企业需要改变目前的管理方式,用生命周期管理的观念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1)转变管理观念
对工程项目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观念,对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阶段,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并在信息集中的基础上,向管理人员提供强大的智能决策支持,从而为组织内决策层、职能层、执行层等提供集决策、管理、维护手段为一体的工程管理全面解决方案。
(2)改变管理形式
改变以往分级分阶段的管理形式。在项目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阶段都要有相关人员参与,特别是基层资产使用者要介入前期管理,充分运用自己的现场经验,帮助避免工程建设不符合现场条件和实际需要的情况。项目投产后应有专门人员负责收集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整改内容和效果,将其反馈给参与建设的各部门,作为其他类似工程的经验借鉴。
(3)完善资产考核体系
工程项目投资占用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它应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一个工程项目投产运营后亏损严重,或者甚至不能投产,造成严重的投资损失浪费,那就应该落实经济责任制,由相关人员承担一定的责任。因此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投资效益审计,将投资产出与可行性研究水平或行业基准水平相比,检查是否达到最低要求,通过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水平。
1.4.3 项目成本控制的方法
通过施工项目成本的过程控制,降低工程成本。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实际造价这个目标,从预算收入和实际成本两方面,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各事后控制三部分,事先控制是通过成本预测和决策,落实降低成本措施,编制目标成本计划而展开的,要求做好承包合同分析,进行两算分析对比,逐项拆分,确定目标成本计划,事中控制要求严格按照成本,费用开支审批制度,建立反映出现成本差异的信息反馈体系,随时把成本形成过程中出现的偏离目标的差异反馈给责任者或部门,及时采取纠正偏的具体措施。事后控制是掌握成本实际情况,对比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分析节约或超支的原因和责任,落实奖罚和考核办法,以便在下一期项目计划制定前加以修改。
建立规范的责权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分清管理层次,明确考核指标。分清管理层次后,还应明确各层次的考核指标,即逐级下达任务?对各级成本中心的奖罚比例政策要掌握在确实足以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的程度,起到奖优罚劣、多劳多得、职工与企业双赢的作用。适时考核,奖罚到位。责权明确以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企业应结合管理特点对工程项目考核的时间设定方法作出规定,期间费用的考核应以日历期间划分。成本控制必须因控制对象不同而异,一般而言,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以收定支”或“量入为出”来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周转材料设备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购配件加工费和分包工程费是控制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方法。建立消耗台账、实行资源消耗的中间控制、应用成本和进度成本跟踪方法,建立项目月度财务收支计划制度和成本审核签证制度以控制费用支出,加强质量管理以控制质量成本,坚持现场管理标准化以堵塞浪费漏洞,定期开展“统计核算,业务核算、会计核算”三同部检查以纺织项目成本盈亏异常,应用财务或成本分析方法控制项目成本。
第2章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分析
2.1 项目成本项目发展历程
项目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简单的概预算控制、全过程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三个阶段。
(1)简单的概预算控制
简单的概预算控制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类大兴土木建设,需要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成本进行控制的要求应运而生的。但是所注重的是在施工阶段去确定和控制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和机械,从而达到对项目造价的确定和控制。针对施工阶段的简单概预算发展成果: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考工记》和北宋的《营造法式》就是最早进行“材料消耗”和“劳动消耗”定额确定的文献。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一个从事工程项目造价确定与控制的专门职业——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QS)在英国诞生。
(2)全过程成本管理 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仅靠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远远不能满足对工程项目造价和成本的控制要求。下面,我们对项目在各阶段,可节约成本的潜在量进行分析。
专家们指出,在规划设计阶段,影响项目投资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为35%?75%;而在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经济措施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只有5%?10%。可见,决策及设计阶段是影响工程成本最重要的阶段,是节约可能最大的阶段,也是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
全过程造价管理将前期策划、设计这两个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纳入管理范围,相对于简单的概预算控制更为科学和进步。
工程造价管理的思想主要是全过程动态控制。首先,工程造价控制是全过程的,即是指建设项目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造价的预测开始,到工程实际造价的确定和经济后评价为止的整个建设期间的工程造价控制管理。其次,工程造价控制是动态的。
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虽然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只考虑建筑物的建设成本,而不考虑(或忽略了)一个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设施在移交后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从长远的观点看,设施未来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要远大于它的建设成本,而且先期建设成本的高低对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的高低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的建设成本可能带来未来运营维护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从而带来建筑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成本的降低。
(3)全生命周期管理
产生原因:工程项目在初期投资建设完毕后,进入使用维护阶段,紧接着就会发生一系列的使用营运费用,而这笔费用有时会因前期的设计施工的不同选择或失误等各种原因造成费用剧增,甚至超过初期投资。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的一些造价工程界的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将项目竣工后的使用维护阶段也纳入造价管理范围。提出了以实现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最小化为目标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Life Cycle Costing—LCC)。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将使用维护阶段纳入管理范围,相对于全过程造价控制又前进了一步。
对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理解:是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分析工具,是一种用来选择决策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是计算工程项目整个寿命期的所有成本(直接、间接、社会和环境成本等)确定设计方案的一种技术方法;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建设前期、建设期、使用期)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是一种可审计跟踪的工程成本管理系统。
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关键核心:全生命造价管理的根本出发点是要求人们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造价和成本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实现工程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
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比较:主要区别在于从时间跨度和指导思想的不同。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从工程项目开始到项目实施结束整个实现过程的全部造价管理,不包括对项目使用期的营运与维护成本管理。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从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出发侧重于从项目审评、设计、实施、使用、维护各阶段项目全部造价的确定与控制。 2.2 项目全
生命周期成本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控制控制控制 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各个阶段涉及面广,内外协作配合的环节多,完成一个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工作。其中有些是前后衔接的,有些是左右配合的,有些是互相交叉的。这些工作必须按照一定程序,依次进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一个建设项目,从计划立项到建设投产,要经过决策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图如下(图2-1)
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首先应确定各种目标值,在建设实施过程中阶段性地收集完成目标的实际数据,将实际数据与计划值比较,若出现较大偏差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目标值的实现。其次,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是以合理确定为基础,有效控制为核心,它是贯穿于建设工程全过程的控制。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工程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把建设工程成本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应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与信息管理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工程成本最为有效的手段。要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经济合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把控制工程成本观念渗透到设计和施工措施中去。再次,要立足于事先控制,即主动控制,以尽可能地减少以至避免目标值与实际值的偏离。也就是说,工程成本控制不仅要反映投资决策,反映设计、发包和施工被动地控制,更要主动地影响投资决策,影响设计、发包和施工,主动地控制。
2.2.1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
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及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项目决策对项目成本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影响。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成本的控制涉及的行业多,且包括诸多经验数据,工作量大,具体操作时参加的人员应由经济专家、市场分析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土木工程师、企业管理人员、造价工程师、财会人员等组成,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必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科学性、可靠性,从而保证造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由于本阶段以经济分析和方案为主,工程量不明确,所以本阶段的投资估算准确性较差,同时,由于有些政府部门未能让项目通过审查,盲目的降低投资估算,夸大经济效益,使不能上的项目开始了建设,使能带来效益的项目被束之高阁。所以一定严把投资决策的关口,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采用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料,合理准确地计算投资估算,这样才能保证其今后阶段的成本被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避免了“三超”现象的发生。
(1)项目决策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
项目的投资预测,需要收集准备很多资料,如社会环境、地质情况、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状况、主要材料设备的价格、大宗材料采购地等等,对于要做经济评价的项目还要收集更多资料。造价人员要对大量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做认真分析,以保证投资预测、经济分析的准确。
(2)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对建设项目在技术、工程、经济等方面是否合理和可行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证,最后提出评价;前面这些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就是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项目和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因此,它的全面性、深度、投资估算的准确性,都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明文规定,初步设计的总概算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里的投资估算,两者出入不得大于10%,否则,就要对拟建项目重新决策。
(3)全面细致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决策性文件,它是研究、分析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估算就作为设计任务下达的投资限额,对初步设计概算起控制作用,并作为资金筹措及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因此,在经济工作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反映建设地区的经济状况,从估算开始就要正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建设投资。
(4)投资估算必须是设计的真实反映
在投资估算中,应该实事求是的反映设计内容,这就要求设计人员从工程规模和项目内容上真实反映设计意图。主要工艺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方案要优化,设计方案不仅要技术上可行,而且经济上更应合理。所以工程经济人员从建设方案的优化开始,就应该渗透到设计的全过程中去,按照工程造价管理的原则,合理预测投资估算中各种动态因素的变化,尽可能打足投资不留缺口,这是编制投资估算工作的关键,也是下阶段的重要依据。
(5)建立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财务评价是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规定,根据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在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以及编制财务辅助报表的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分析指标,考察和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据以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判别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其评价结论是项目取舍的重要决策依据,是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银行申贷的依据。
2.2.2 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项目投资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一点是没有疑义的。但是必须重点突出,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在于施工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而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项目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长期以来,我国普遍忽视建设工程前期工作阶段的成本控制,
而往往把控制工程成本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这只能是被动控制。要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必须把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上来。影响建设工程成本的主要阶段是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造价控制。
(1)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控制成本
改进和完善现行的设计方案招投标办法,在方案评选时要求设计者提供方案设计概算,明确概算控制经济指标,将技术指标与经济指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经济指标的权重适当提高,改变过去只重技术指标,忽视经济指标的评标办法。改革现行的设计取费标准,按造价计算设计取费的基数不超过选额设计的基数。在具体实施中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
(2)推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可以促使设计单位改善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设计水平,真正做到用最小的投人取得最大的产出。将整个项目按设施部位或功能的不同,分为若干单元,设计人员根据限定的额度进行方案筛选与设计。这种限额设计能有效地控制整个工程的造价。为使限额设计达到预期目的,应该做到参与设计人员必须是有经验、懂技术经济的设计师,其设计的成果必须是实用、先进,而且造价合理。
(3)加强设计监理制度,控制成本
监理的职责,就是监督建设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监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分专业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胜任。监理质量又不一定又会监管进度、造价和施工组织,必须有针对性的选择有优势的单位和人员来承担相应的工作。工程成本的全部过程控制,实际上就是对工程成本的全过程监理,这些工作由工程概算人员中对设计代表和监理工程师的签证的认证结果,但二者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其原因就在于监理人员对工程成本中所包含的内容理解、熟悉度不同,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监理是完全有必要的,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工程造价监理模式,是搞好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一个内容。 主管部门应该在搞好政府监管的同时,一方面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的审批条件,加强设计监理人才的引进、培训、考核和注册工作,制定设计监理的社会化、市场化提供条件。
(4)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成本
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来控制投资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进行投资控制并非一味地减少投资,而是要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平衡和调节,既要鼓励采用先进工艺和技术,又要防止投资扩大和超出。最好的方案不一定是造价最低的方案,不能片面强调节约投资,好的设计方案不仅应该技术先进、功能优越,而且其投资要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
(5)改进设计取费办法
目前的设计收费是一种“大锅饭”,不论是按投资还是按面积收费,都不利于设计阶段对投资的控制,只要画出图纸就给钱,质量好坏,投资超不超与设计收费没什么关系,这样无疑限制了设计人员主动控制投资的积极性。如果实行在现有收费办法的基础上加入节约投资提成,投资超出扣除一定比例设计的收费办法,就会使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设计思想大大改观,充分显出经济杠杆的力量,使设计和工程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
(6)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
首先,应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设计变更,除非不变更会影响项目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认真对待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有问题或者费用偏高的项目可重新考虑,进行多方案比较,不能一味求快,而应求精。
(7)积极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
所谓工程清单计价,即在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按照国家统一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由招标人提供工程量数量,投标人自主报价,经评审低价中标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采用工程
量清单招标投标后,工程总报价不再是决定工程中标与否的唯一依据,工程标底仅供参考,也不作为评标的主要条件。而是以工程量清单总报价、工程量清单项目费、措施项目费、主要材料价格和主要清单项目综合单价等因素组成工程评标评分细则,使招标人心中有数。相对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减少了招标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规范了评标委员会的行为,在能够反映工程的个别成本的同时,有利于业主控制造价及企业自主报价和公平竞争。工程量清单是国际通用的工程招投标方式,其实质是最低报价中标,而且是建立在发育完善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上的。这种招投标方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积极推行。但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应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不能脱离我国当前市场的实际一哄而上。目前,我国的建筑市场尚在发育和逐步完善,市场主体各方的行为还不规范,工程担保制度也未建立起来,虽然招投标法和质量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企业不得以低于成本价中标,但由于企业的个别成本的涵义目前尚无定论,国内绝大多数施工企业尚未建立起系统的报价资料,在此情况下要完全按照国际惯例实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以最低报价中标是不现实的,可能造成不正当竞争或影响工程质量。因此,工程量清单报价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由国家制订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项目划分,统一的计价方法和统一的计量单位,各省、市制订适合本地实际的工程量清单报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方法,逐步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招投标方式。
(8)推广标准设计
标准设计也称定型设计、通用设计、复用设计,是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组成部分,各类工程建设的构件、配件、零部件、通用的建筑物、构筑物、公用设施等,只要有条件的均可使用标准设计。推广标准设计有利于较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可以节约设计费用,大大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构件预制厂生产标准件,能使工艺定型,容易提高工人技术,而且容易使生产均衡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统一配料,节约材料,有利于构配件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如标准构件的木材消耗仅为非标准构件的25%;可以使施工准备工作和定制预制构件等工作提前,并能使施工速度大大加快。据上海的调查材料说明,采用标准构件的建筑工程可降低费用10%~15%。标准设计既经济实用,一般都能使工程造价低于个别设计造价。
2.2.3 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
工程建设领域实行招投标制,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通过竞争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工程建设。在工期和质量都得到保证和满足的前提下,招标方的目的就是选择投标报价最低或者评标价最低的投标人,因此,价格的竞争作为招投标工作的核心内容无疑成为双方关注的焦点。
(1)科学合理地编制标底
标底是建设单位拟建工程投资的底数。单位没有条件,应请有资格的咨询单位代编;有条件的单位尽量自行编制。编制标底时要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要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2)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
业主可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当然,不管采用哪种发包方式都应该进行招标,引进竞争机制,使各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实践证明,凡是先开工后定价的工程多半造价偏高。
(3)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可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4)慎重地选择施工队伍
必须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认真挑选施工单位。对于一些较大而又复杂的重要工程,应选择技术、资金、施工力量雄厚的施工企业,对一些中小型项目则可选择小的施工企业,这样可避免大的公司报价高、搞小型项目在工程质量上不被重视的情况。
2.2.4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确定与控制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对管好有效资金,提高投资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1)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核,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应该结合工程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工期的长短、工人的数量、机械装备、材料供应情况、运输、地质、气候条件等各项具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承建单位指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进行优化,最后选定最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正确处理工程造价和工期、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提高工程建设的综合经济效益。在实际的基建管理中,往往认为施工组织设计只与施工单位有关系,与建设单位没关系,这是错误的,要知道,施工组织设计是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
(2)加强图纸会审
加强图纸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把签证变更提前出具,防止窝工返工现象发生。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及时,严格签证的审核制度,确保签证的质量,由于现场管理人员对规行造价制度、定额了解不够深入,往往造成签证与现行造价规范矛盾,通过签证的会签可以很好地解决。另外,就是加强材料价格的信息管理,对主要材料价格必须经过甲方认可,这就要求基建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市场,掌握第一手资料
(3) 严格控制施工中的设计变更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4) 确保签证的质量,杜绝不实及虚假签证的发生
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首先,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其次,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签证发生后应根据合同规定及时处理,审核应严格执行国家定额及有关规定,经办人员不得随意变通。要加强预见性,尽量减少签证发生。
(5) 认真对待索赔与反索赔
索赔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的要求,它是工程施工中发生的正常现象。建设单位反索赔的主要内容有:工期延误、施工缺陷、业主合理终止合同或承包商不正当放弃施工等。
(6)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
工程进度款的支付也是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现行支付方法常见的有:按月支付、分段支付、竣工后一次支付等。无论实行何种支付方式,结算的条件都应该是质量合格、符合合同条件、变更单签证齐全,特别是要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制度,不合格的工程决不付款。
(7) 充分发挥造价工程师的作用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造价工程师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能否建立起应有的专业地位,
体现着国家的法制化和专业化的管理程度。目前,建设部颁布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办法》、《造价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以及《关于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与政府部门实行脱钩改制的通知》,使工程造价管理从此有了独立的专业地位,工程咨询机构以独立的法人资格参与造价管理,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所签署的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业主通过聘请造价咨询机构为其提供服务,有效地解决了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使业主的造价管理主体地位得到了可靠的技术保证。但分散在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的注册造价工程师仍在各自原来的岗位上工作,过分依赖于单位,一旦发生诸如提供虚假工程造价信息时,责任追查仍不明确,与此相对应,造价工程师在企业中尚无独立地位,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为此,建议今后应从法律上规范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中造价工程师的独立职能,明确其权利、义务,在施工企业和设计单位资质认证中加入企业应拥有从业造价工程师人数等硬性条件限制。同时,在设计资料、投标报价文件上,以及合同实施过程中的工程预结算文件上,必须有造价工程师本人签字并加盖执业章,否则一律无效。当发现造价工程师提供的工程造价文件有虚假和错误时,视情节轻重直接追究造价工程师本人责任,淡化单位的专业责任,并建立造价工程师执业风险保险制度,使造价工程师执业风险有顺畅的转移通道,以切实引起企业对造价工程师的重视,提高造价工程师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8)认真审核工程竣工结算
工程竣工结算审核是竣工结算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最后一环。经审核的竣工结算书是承包商与业主进行最终工程款结算的依据,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当认真细致的审核。首先应审核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内容条件要求且验收合格;审核是否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特别要注意主材价差调整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第二要认真审核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在工程竣工决算书中,因子目多、篇幅,工程量的计算最容易出错,特别当变更较多时,很容易出现重复计算或漏算的情况。第三要详细编制工程结算审核报告,载明每一项核减或核增的计算结果和依据,做到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尽量避免引以争议。
2.2.5 工程项目使用维护阶段
项目使用维护阶段,是投资效益的发挥和投资回收阶段。考察这一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从建设活动的角度进行考察、分析,是对已完任务的检查、接收、交付使用以及建设效果的评价,是一种以综合管理为主的工作,所以其质量很重要,但费用不高,必须确保做好,使日后的使用维护费用控制在计划之内。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根据项目建设标准,从使用状态、外界因素、建设质量三个方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进行评估,使项目发挥其功能、运行处于有序可控状态,最大限度发挥其效能,确保即定投资收益指标、国民经济指标的实现。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