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精神紧张而积淀下来会引起心理疾病。 我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指出克服这种精神紧张状态 的方法。过去, 我本人就因为精神紧张而患了极为严重的肠胃神经症, 多年来受其折磨,苦 不堪言。后来幸遇
作者
冈本常男
冈本常男 1924年生于日本广岛, 1958年开设冈本商店, 1963年参加尼齐伊股份有限公 司的创建,曾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 1985年,他身患严重的肠胃神经症,苦不堪言。后 幸遇
寄语中文版
此次, 我为公司职员撰写的 《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这部拙著,承蒙北京大学东方学系 潘金生教授、 潘钧先生译成中文,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对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当今, 中国引进了市场经济, 因而其经济正取得飞跃性的发展。 在实施市场经济的情况下, 要求对 于作为市场的顾客提供更好的商品, 更加优质的服务。 为了不断地适应这一要求, 必需在企 业间的激烈竞争中取胜。总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要谋求
(财团法人 ) 精神保健冈本纪念财团理事长 冈本常男
前言
此一位经营养鱼场的朋友曾告诉我这样一件事:把用于养殖的约几千尾小鱼苗放入鱼池 内,每天喂以饵料。结果,由于饵料摄取方式的不向,这群鱼必定分为不同类型的三组。摄
食积极,养得膘厚的一组 (假定称为
引言——
昭和五十八 (1983)年二月,曾任尼齐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副总经理的我再次就任营业总 部部长,兼任副总经理。当时我已 59岁了。作为参加四公司合并、创办尼齐伊的一个经营 者,我在以后的 20年里一直担任公司营业方面的最高负责人。我在流通业界竞争激烈的商 业战场上,经历无数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以自己的努力赢得了荣誉 --在公司里被称作
还是工作。 即便同公司干部一起打高尔夫球, 或同公司职员一起喝茶, 我依然张口就是工作, 没有其他话题。 这样有规律的生活, 约坚持了两年左有, 其间甚至一次也没有打破。因而别 人或许认为我好像是一个意志坚强的典型, 其实并不尽然。 我是一个患有严重的杞忧型的人, 正因为此,生性倔强,不愿轻易服输。我想可以这样说吧 --当时的我,一边暗暗地对自己起 誓:这是我告退前的最后冲刺,当无愧于自己的人生,一边竭尽全力扮演了
我手头有一张当时的照片, 不知道当时情况的人看了, 怎么也不会相信就是我。 照片中 的我十分可怕,面颊塌陷,脖颈上布满皱纹;而且喉部像被剜了一块似地深深地陷了下来。 在那消瘦的脸上,唯有眼睛发出异样的光芒,看去像是被什么东西附在身上一样。
样的危机, 妻子的性格依然开朗如故; 对我的工作从不插嘴干预, 而是满怀信心地予以支持。 妻子的话一下子刺痛了我的心。 它道破了牢牢束缚在我思想上的自我防卫意识, 直穿内心深 处。当时,我浑身感到软绵绵的,真想一屁股坐下去不动了。不久,在昭和六十一年四月一 日,我向总经理提出:
邂逅
我在我准备辞去营业总部长一职时就曾考虑过:不管怎样, 先要做一次彻底的内脏检查。 当时也有这样的想法,即尽快找出原因, 及时治疗,然后重返岗位再作一番拼搏。 我最初去 的是从前接受定期体格检查的那家医院。他们从胃、肠、肺起,直到血液、心电图等,全都 给我做了精密检查。检查结果是:
司后接下来就是午饭,这也是硬将它塞下去的。然后便是晚饭了。 这样,我虽然非常担心肠 胃能否承受这些食物,但总算做到了一日三餐。一个月后,体重也增加了 2公斤。此后,每 月平均增加两公斤,半年后,体重增到 50公斤。这作为我来讲,当是最佳的体重。我的身 体奇迹般地得到了恢复。 当然这不仅仅是体重和体力。 从这以后, 我不断地阅读有关森田疗 法的书籍,受益匪浅。因而,我的性格、观察事物的观点,甚至考虑问题的方法也无不发生 巨大的变化。
关于
我前面,我多次使用了
第一章、什么东西在追逼着你,使你忙忙碌碌,步履匆匆?
威胁职员的诸种精神重压
近来, 薪俸阶层者的过劳死、猝死已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比如, 直到昨天旁人还见他 在拼命地工作,而今天却突然死去了。对于他本人来说,自不待言,对于他所留下的家属;
工作过的公司来讲, 更是一件令人悲痛和哀伤的事了。 每当我听到有人过劳死; 猝死的不幸 事件时, 我从来不以为这只是旁人的事。 正如我在引言中所谈到的, 因食欲极度不振而变得 骨瘦如柴的我, 假如当时不与
当然, 这不仅谈不上缓解业已紧张的神经,反倒等于加剧了它的紧张程度。 而且, 对于男人 来说极为重要的家庭, 也未必是一个使人感到心情舒畅的地方。 特别是男女地位正在发生逆 转的今天,对于一家之主的男人来讲,那种
日本护士协会为召开题为
其他一切均视而不见。 结果, 由于心理上的结构, 这些不安和忧虑也就表现为精神上和肉体 上的不适。森田正马博士的话
疲惫不堪的职员值得称道吗?
直至前不久,在一则颇为流行的电视广告中有这样一句话:
到负担, 得不到应有的休息。 他们深信不疑的是:自己这样做, 完全出于什么
被提升为科长后,反倒得了
下面介绍一下 A 君的事例吧。 A 君刚进公司时就是一个极其认真、勤奋、完美主义的 典型人物。 不要说让身心宽松一番, 就连平时稍稍不抓紧,他也都视为罪恶。从他还是一般 职员的时候起, 就在上下班的电车上手不释卷地阅读经济杂志和专门书籍, 并主动积极地去 加班加点。在全科室中,他上班最早、下班最晚。他是地方大学的毕业生,并非来自所谓名 牌大学;因此抱有自卑情绪,生性倔强、 硬不服输的他, 于是就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异常苛刻 的工作日程表。他工作勤奋、努力,当然也就获得上司的好评;在同期进公司的人当中,他 第一个被提拔为系长①。 自任系长后,他工作更加努力, 有偿休假也一次没有用过。在他的 这种工作精神感召下, 其部下也都非常努力、 勤奋。 问题是出在他被提拔为营业科长后不久。 自然, 他晋升为科长也是同期中最早的一个, 就任科长后依然放弃休假拼命工作。 不久,那 开朗而富有朝气的他突然变得寡言少语了。 有时, 他像是反复地思索着什么, 显得很苦恼的 样子。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工作,比其他任何一个科员都要晚回去。一天, A 君没有上班, 说是
①系指日本系员 (主管人员 ) 的领导,相当于股长、主任级出现这样的症状,便可视为
我想,像 A 君那样为诸多精神苦恼所困扰的中层管理人员决不在少数。但实际上,并 非人人都像 A 君那样患上忧郁病或神经官能症的。这些人恐怕都在以某种方法消除自己精
神上的疲劳的吧。 他们也许或和同事一起喝上一杯, 席间发发牢骚; 或到卡拉 OK 店里尽情 高歌一曲,以排遣心中的烦恼。如前文所述, A 君属于认真、努力,凡事苛求完美的那种典 型性格的人。在他心灵深处,描绘了一个
一,说话不和蔼、带刺儿,语气粗暴,属攻击型,句子短。
二,很容易感到乏味,只是装着在倾听对方讲话的样子,实际上觉得很厌烦。
三,不能耐心地听人家把话讲完,而是中间插嘴;严重的时候,甚至抢先代别人发表结 论。
四,吃饭快、说话快、走路快,连饭后也很少悠闲、放松一会儿。
五,同一时间里干几件事:一边吃饭一边刮脸,同时还读报。
六,以自我为中心,只对与自己有关的话题感兴趣。
七,视闲适为罪恶。最怕
九,总之,对属于自己的事情都非常热心;对别人的眼光、自己的面子十分在意。
十,对其他属于
不要奢望公司的帮助
精神紧张也可谓当代社会的一大象征, 对职员们的生活已构成重大的威胁。 若对此不屑 一顾,则难免招致生命的危险。由于精神紧张而导致过劳死、猝死,虽数量还不算多,但已 成为重大的现实问题。 不过, 要说由精神紧张引起的这种身心症, 我想每个职员大抵都经历 过的吧。一如我在
总之,光顾小酒店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但也有这样的人吧,即工作进展得不顺利, 遂将责任推给别人,并沉溺于饮酒之中。没想到现在竟有许多人患了这种
三脑 --
假如依靠饮酒、卡拉 OK 都消除不了精神紧张的话,那该怎么办呢?原来就不会饮酒、 不擅长卡拉 oK 的人又该怎么消除精神疲劳呢?倘若就此问题反复思索, 又会使精神紧张的 状态变得更加严重。因而,问题在于需要改变一下战术。所谓
薪俸阶层者们也就去小酒店,因为酒精可以使人脑,即大脑休眠。 这样, 平时受到大脑抑制 的马脑便恢复了精神,随即感情毫无掩饰地进发出来。具体地表现为:酒醉后时哭时笑,喜 怒无常;甚至平时看去举止十分规矩、谨慎的人, 突然会去抚摸在他身旁的女性的臀部。鳄 鱼脑、马脑、人脑各自独立地承担起不同的功能。但,实际上三个脑子之间是相通的,互相 影响的。身心医学清楚地阐明了这一点。比如说,某店规定翌日为结算销售额的最后期限, 可有个营业员直至此时还未完成定额。 面对摆满着极其丰盛的山珍海味的他, 若在平时一定 会狼吞虎咽的, 而今天却丝毫不想动筷。 那在他的脑海中想着什么呢?首先, 在大脑中出现 这样的信号:
这样转换想法
当人们产生这种担忧、焦躁不安的感情时,鳄鱼脑、 马脑每次都会兴奋起来, 自律神经 也必然施行临战体制。这一点,我想已然很清楚了。但,若这种状态长期持续下去,身心自 然容易疲劳。其结果,免疫力衰退, 身体上的有些部位的功能就会逐渐受到损伤, 诱发为真 正的疾病。 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 应采取什么方法来预防呢?松田先生建议采用以下三种 方法,以
从前有两个鞋商到沙漠地方去卖鞋。生活在沙漠里的人,谁也没穿过真正像鞋这样的东西。 他们看到这种情况后,一个鞋商琢磨着:
升学考试落榜了,为此我要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刊登在报纸 (
第二章、这样做,才能愉快地找到富有人生价值的工作方法
在前一章, 我已概括地讲了当代的公司职员所处的状况、 环境, 由此而产生的种种精神 重压、精神方面的疾病,以及如何从中摆脱出来的方法。从本章,即第二章开始,我想进一 步挖掘为之烦恼的职员们的内心世界, 深入地探讨一下这些烦恼的本质, 并就如何改变为新 的自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抛开受害者的意识
抱有受害者的意识,则将一事无成
前不久, 某电视台播放了这样一个采访节目。 内容是关于从事不同行业的职员, 对采访 人提出的
回答说:
我有一个朋友, 经营一家美容整形诊所。 据他说, 女人对于容貌的美和丑有着独特的眼 光。 听说其独特之处在于:她们对于别人, 特别是评判同性时的眼光总是极其苛刻而又准确 的。然而,当她们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脸时,很多女性的眼睛突然模糊起来了。也就是说,她 们戴上了滤光镜。 听说戴滤光镜的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还有一类却
只看自己的缺点。前者似乎可谓自负型、 后者为自卑型。 无论哪一类人,都是不可能对自己 的容貌作出, 客观的评判的。 我的朋友在诊所接待来访的咨询美容的女性时, 首先给客人看 几张她本人的放大的正脸、侧脸的相片。大多女性看了相片后都会大吃一惊:
假如自己身边有能给予自己批评、 指出缺点的上司或前辈在, 那就等于得到一块未加工的钻 石。要是此人能诚恳地接受批评和劝导,这块未加工的钻石就可能变成真正的钻石。反之, 也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而己。 上司和前辈们为了尽量不伤害对方, 总是精心地选择合适的言 辞进行劝说的。 所以, 关键就看你在多大程度上, 能以坦诚的态度去理解潜藏在这些话背后 的真正涵义了
抛开受害者的意识——立场不同,看法也随之改变
不论是谁都有过一两次向别人借钱的事情吧。 只需回忆一下借钱时的情景, 都会有此同 感:当你向别人求借,在听到应允的答复时,顿觉对方看去如同菩萨一般。可是,这个菩萨 不久便来催讨借款。这时,他突然变成恶鬼。其实他的脸部表情并不。可怕,与借钱时并无 二致。 可是这次看去,这一尊菩萨犹如恶鬼一样。 这就是立场改变了, 看法也随之改变的道 理。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 未考取驾驶执照的人, 看到汽车紧贴行人身旁穿过时, 会气愤地说:
不管怎样,干起来看看。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里成长起来的人所持有的三个共同点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为了灵活地适应这种变化,年轻一代必须具有一种新的思考方法。 年轻、 新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极其宝贵的, 但另一方面,在当代年轻人的身上, 他们似乎 有着共同的长处和短处。 假如年轻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长处, 并努力予以发扬的同时, 也意识 到他们的共同缺点的话, 那恰似锦上添花,如虎生翼了。 现暂不涉及长处的问题, 仅想谈谈 有关年轻人的共同缺点,即以下三点:
①以自我为中心。
②脱离实际的观念性。
③依赖性强。
何谓
年轻人不可能永远年轻。 不久即将步入中年, 成为公司和国家的中坚力量。 唯有使年轻 人严格要求自己,公司和国家才有希望。 然而,即便你对现今的年轻人说这样的话,他们似 乎也不大理解了。
些人凡事内向, 只注意自己的事情, 缺乏对别人的体谅和同情。即心里装的唯有自己, 看不 到别人。所谓
何谓
在大学学习经营学或法律。 它作为基础学科来讲,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这毕竟是书 本知识。要想在实际工作中取得这方面的成绩,则首先需从零开始学习,掌握现实情况。若 没有这一过程, 那通过学习所获得的不过是一种书面性的知识, 也就是说, 只作为一种脱离 实际的知识而被束之高阁罢了。 我本人从年轻时候起在思想上就有非常强烈的脱离实际的观 念性倾向。 特别是因为我只读完高小而感到非常自卑, 因而我拼命用功学习经营学, 也曾将 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奉为金科玉律, 不容丝毫变动。 当然, 我那时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脱离实 际的观念性知识。还是在尼齐伊合并之初,我担任营业部长时期的事情。一次,公司开会讨 论有关如何编制预算计划的问题。 会前, 我仅仅临时突击学习了一周, 却在会上装出一副颇 为精通的领导人的样子。 现在想来这真是一个没有从实际出发而单凭书本知识去指导工作的 典型事例了。现在反省此事,我不禁隐隐地感到羞愧。在企业中,也存在着一种
或技术的地方; 而使学生们在实践中获得锻炼的机会却非常之少。 鉴于这种现实情况, 某大 企业的总经理在欢迎新职员的仪式上,对他们作了以下的训示:
当代年轻人的最后一个共同缺点, 即表现为精神气质上的依赖性。 这一点与上文提及的 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有关, 其症结在于精神上不能自立。 他们从孩提时代起无论在什么方面 都一直受到父母的照顾, 并视之为理所当然。 即便成人后当了职员也很难从中摆脱出来。 这 种依赖性表现在实际工作上则是:上司安排下来的工作, 虽也能尽自己的努力予以完成, 但 本人却缺乏独创精神。 当一个人面临困境时, 为从中摆脱出来应尽最大的努力去发挥自己的 想象力;即便屡试屡败也要进行试验。若无这种精神,则无法取得进步。但是,倘若是依赖 性的思考方式, 则认为公司陷入绝境责任不在自己, 相反还期待别人伸出援助之手。 这就好 比:在遭到惊涛骇浪的袭击, 即将溺水而亡的生死攸关的时刻, 不仅不为摆脱这一险境而作 出自己的努力, 反而一味地期待别人的相救。 假如真的陷入此境, 也许在溺水前还会有人拉 你一两次, 但在以竞争和结果为基本原理的商业社会里, 这种得人相助的情况并不是时时都 会有的。 这种依赖性倾向的特征在于:往往本人意识不到。 这点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法 是相同的。 常有这样的职员,进公司数年后便尝试独自创办企业。 在公司任职的这几年,工 作也大体摸熟,是该做出一定成绩的时候了。因而开始考虑:
恭毕敬的态度并不是对他们,而是对公司。总之,到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深切地懂得:自 己的一切全有赖于公司。 我本人认为, 年轻的公司职员抱有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D . K .雷诺鲁兹博士在他所著的《活泼的生活方式》 (创元社 ) 一书 中, 发表了非常独特的见解。 他说, 在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 不妨自己好好考虑考虑, 归纳整理一下 --希望别人在你死后的葬礼上致什么样的悼词?在你墓碑上刻些什么词句? 我想大家已懂得博士这番出入意料的话的真正含意了吧。 即, 博士希望我们认真地思考一下 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在有限的一生中究竟想做些什么?据说,织田信长①曾说过:
你真正喜爱的工作是什么?
若你是一个公司职员, 当有一个初次见面的人问你:
在你喜爱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才干
无论谁都会热衷于自己所喜爱的工作。 喜欢钓鱼的人, 即便平日怎么爱睡早觉, 到去钓 鱼的那天早上, 天还黑黑的就一下子起床了。 喜欢登山的人即便严寒时期也不畏惧, 依然勇 于攀登。 假如自己所喜爱的工作正是现在所做的工作, 那是再幸运不过了。 我的一个朋友 K 先生是一位计算机工程师。听说,他自小就非常喜欢摆弄机器,曾把挂钟、 半导体等家里带 机器装置的东西一个一个地拆开, 然后再把它们重新装好。 他在大学里专攻电工学, 毕业后 就职于制造计算机的一家大工厂;在技术领域勤奋耕耘, 稳步前进,遂得不断晋升。这正是 一个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最终取得成功的绝好事例。现在, K 先生担任公司管理职务,需 经常与人打交道,所花的时间要比用在计算机上的多。即便如此,他还说:
要树立远大的目标
在这里, 我想谈一下关于我个人的经历和体会。 我是在昭和二十四年十月结束西伯利亚 拘留生活后复员回国的。 在驶向舞鹤的船上, 我一边能为自己重返故国而感到高兴, 同时又 为一种不安感所驱使 --回到战败后的日本,我该如何生活下去呢?在同是拘留者当中,有一
位贸易商 Y 先生。我便向他请教我今后的安身之道,他说:
目标。总之,在战后满目疮痍、黑市猖獗的时代里,开始商人生涯的我的这些经验和体会, 对于战斗在现在高度化、 信息化的环境中的公司职员们, 或许没有什么直接作用, 但我以为, 它作为如何从商的一种基本精神来讲依然未变
理应如此
在人的一生中,树立理想目标,抱有信念地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出生在大正时代 (1912一 1926) ,或昭和初期的我和这一代人总是将
第三章、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的言行——努力使自己
从不足十名从业人员的中小企业到拥有数万人的大企业, 无论哪个公司, 归根到底都是 人的聚集体。 一切工作是在人与人的人际关系中展开的。 因而, 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处理得 好坏, 是否得当,往往直接表现在工作的成果上。 尤其在最近,许多公司引进了课题研究小
组机制,涵盖各种行业。 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很有能力,精明强干, 但成功的关键却在人际关 系上,即要看大家能否密切地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才干。我举一个熟人 Y 先生的例子吧。 他是一家大型化学公司的很有才干的营业科长, 曾受公司派遣赴欧洲考察。 在欧洲, 他走访 了各地的化学工厂。 回国后,他向公司提交了考察报告, 并在报告中建议开发新产品。 他的 建议得到上司的批准后, 本人也被提拔为企划科长, 负责计划新产品的开发、 生产和销售等 事项。当然,他本人干劲十足,精神百倍。旋即,他在企划部内召开会议,向大家说明自己 的方案。在会上,虽也有人提出各种反对意见,如
潜藏在积极言行中的不可思议的魔力
在上一节里, 我以 Y 先生的实例谈了
原因何在,他回答说:
积极的行动可改变现状和性格
比如, 在喜欢上某人时, 假若只在心中感到喜欢而不付诸行动, 那对方是无法知道你有爱慕 之心的。 因此, 唯有通过写信、 生日馈赠礼品, 或提出约会等具体行动才能传达自己的心情。 法国作家、哲学家萨特①曾说过这样意思的话:
努力使更多人对自己抱有好感
不要分辩和抱怨,也不要说别人和公司的坏话
无论哪一家公司, 其中都有被称作红人的人。 这并不是说他们是美男子或美人, 而作为 一个人来讲是极富魅力的人。 他们具有性格开朗而豪爽、 正直而坦诚、 与人交谈无不平等相 待、对任何人既不卑也不亢等优点。 这样的人自然就很有人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 捷径虽说只要以这些富有魅力的人为榜样, 努力效仿就行了, 但一般人却往往很难做到。 在 我的同事当中, 也有一个具有这样魅力的人。 他是一个所谓颇有真正男子汉气慨的豪放型的 人。不管遇到谁,他都非常爽快地招呼致意,而特别让我感到佩服的是:对于女职员,除了 致意
实际的安排。否则,纵然付出努力也收不到什么效果。 --就好比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只有初 级水平, 却偏要听高级英语班的课程, 其效果也无非是事倍功半而已。 在公司内部也存在着 与此相同的情况。 对公司内的职务抱有不满的人, 在其公司里也总是努力去扮演着一个并非 他本人所期望担当的角色。
做一个善听人言者
卡耐基①在所著 《人际关系》 (创元社 ) 一书中, 写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是他亲身体验的。 一次, 卡耐基同一位已故名人 (假定称为 A 先生吧 ) 在晚餐会上交谈。席间, 卡耐基自始至终 只是充当了一个听 A 先生讲话的角色。事后, A 先生却向晚餐会的主持者赞扬说
工作, 诚心诚意地极其认真地听对方讲话。也正因为如此,对方才会对她敞开心扉,吐露真 情。即便在旁人看来,他们之间的对话像是单方面的,但实际上, 这二人进行着心灵上的交 流和沟通。要做一个善听人言者 --这比任何一个雄辩者都要更吸引人,同时也是搞好人际关 系的最有效的手段
如此去做,人际关系便会改善
人,不论是谁心中都有个
也是决定事业成败的最重要的关键。前面,我已举了 M 小姐的例子。其实,倘若听一听被 称为某生命保险公司一流推销员的那些人的话, 就会懂得:无论是谁在其成功的背后都付出 了巨大的努力, 其艰辛的程度足以使人感动得流泪。 在作家庭访问之前, 自然他们首先调查 这家的家庭成员、主人的职业、收入、兴趣爱好、孩子所在的学校等情况。此外,还须调查 这家的夫人和丈夫目前关心些什么, 然后带上利于交谈、 沟通感情的资料, 以备展开话题之 用。 同客户谈话中, 他们总是若无其事地提出一些客户眼下急需了解的信息和感兴趣的话题:诸如令公子是否正在寻找对象、 令爱是否马上就要结婚, 此外还有孩子的入学、 就职等方面 的情况。这些都是对方最想听的话题,所以谈话就进行得非常融洽、顺利。其结果,客户就 很自然地接受了他们的劝说,投入了保险。当然,这一方法并不仅限于劝说投保的业务, 也 可适用于整个商业领域的营业和谈判工作。 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被誉为营业和谈判的 能人、高人的那些职员,便可发现:他们确实有其各自的独特的方法。即便方法各异,但他 们在以下几点上是相同的, 即对客户非常关心、 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十分仔细, 而且在与对方 谈话时沉着、耐心,决不急躁。而且,诚实的态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诚实,并不是唯对 方之命是从。有的人唯恐招致对方的不快,因而无论什么事都随和地回答说
人际关系的根本 --
不即不离
样,正因为自己存在着抗衡的心理, 所以才懂得与对方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取得平衡。有 关恋爱的话题姑且不论, 在公司这个集体中, 能否巧妙地又恰如其分地保持与人的距离也是 非常重要的。 有的人只是接近自己所喜欢的上司, 并对这位上司言听计从, 无论什么事都征 求他的意见。 反过来, 却不去自己所厌恶的那个上司的地方, 甚至理应汇报的事情也置之不 理。另外,有的上司凡有什么事,总是找自己喜欢的部下去办。在公司或工作岗位上,只要 有这两类人存在, 那人际关系必定会出现裂痕, 进而还会产生不必要的派系。 这最终必然会 给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 人都有好恶,这本是无可奈何的事情。的确, 在生活中也有些人总 让人讨厌,无法产生好感。但是,将这种感情直接发泄到对方身上固然不好,可是,一味地 采取回避的态度, 也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然也没有必要勉强地去喜欢对方, 而 是仅从一个合格的社会人①的立场出发, 作为同一公司的职员恰如其分地致以最低限度的问 候,那么就能自然地保持好不即不离的距离。
过分溺爱的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贯彻不即不离的原则:必须确立自我的意识。 在精神上不能自立, 必然会过分地依附特 定的人, 或者反而容易躲得远远的, 甚至超出必要的程度。 这也是在过分溺爱的环境下成长 起来的年轻人身上常见的倾向。过分溺爱与不即不离的状态正好完全相反。与此有关的是:最近有人常常提及
第四章、为了克服人生的困难和挫折
这样,定能打开成功之路
人在烦恼时看不清周围的情况
人生可作各种比喻,而在我看来却有这样一个感觉,即犹如
年后, T 先生被提升为系长。 T 先生在追述往事时无限感慨地说了以下这段话 --
做好陷入绝境时的思想准备
人在商业世界中生存, 有时会遇到这种情况, 即不管你平时多么努力, 难免在一个意想 不到的时候会遭到暴风雨的袭击。 比如客户破产、 公司内部出现重大事故等, 突然处于难以 自拔的困境。 平时, 凡事素以头脑冷静的经营者, 往往在这样的时候也很难保持常日之心态。 倘若此时银行再见死不救, 则更觉惶惶然不知如何是好。 也有这样的事例, 即当事人完全不 知所措,正百般挣扎,以求生路的时候, 没想到又上了品质恶劣的金融经纪人的当,结果一 切都化为乌有。 当公司走上正轨, 一帆风顺地不断取得进展时, 人们仅以经营能力的高低来 评价一个企业家。 但倘若遇到诸如险些陷入破产这样一种走投无路的绝境的话, 那时则将追 问一个企业家的真正价值 --是否具有多方面的力挽狂澜的才干。被称作
结识能给予你教诲和启迪的前辈
人在公司中,不只是像 T 先生那样伴随着提升而出现的例子;其实,公司职员所遇到 的挫折、 困难的时候是很多的。 如由于自己的一点点疏忽而让客户生气, 以至拒绝与公司做 生意; 或由于自己负责的某个项目遭到失败; 或在竞争中输给作为竞争对手的彼方公司, 等 等。这样的情况在商业世界中可谓家常便饭, 毫不足怪。 话虽如此,但对他本人来讲决不是 一件可视为家常便饭似的小事。不仅如此,恐怕还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吧 --过去付出的辛劳顷
刻间化为乌有, 几乎断送了自己的前程。 特别是那些非常认真、 患有权忧症的人所受的打击 最大,此时往往容易陷于
回归原点
我有幸从松野先生那里聆听到各种有益的教诲, 他所提及的有关人生挫折的话, 至今仍 记忆犹新。松野先生在
顺利,公司规模也逐渐扩大。其间,他考虑:与其从商社购入杂货,不如自己创办进口公司 来得赚钱, 于是就创办了新的公司。 确实,这个新公司运营得相当不错。当时正值泡沫经济 的繁荣时期。有家银行便劝他买下车站前那幢高楼作为抵押,并说:
大自然是人类的教师
我在上节提到的
先采取了一度使患者
向前辈们学习,
我想你们都知道江户时代后期的著名国学家保己一①吧。 他虽是盲残之身, 最后却成为 一个代表那个时代的学者。下面是保己一年轻时代的一段插话,现仍流传于世。有一天,保 己一在沿街的一家小店, 为更换断了的木屐带, 便向店员讨一根带子。 而店员们却百般嘲笑 他这个盲人,并且还围过来大肆奚落、取笑。 直到最后才扔给他一根带子。 保己一强忍着愤 恨的泪水和难以克制的怒火, 两手摸索着将扔在地下的那根带子拾了起来, 修好了木屐。 这 时,保己一在心里暗暗地发誓:
仍然体验不到心机一转的心境。
转祸为福
据说, 任何一个著名的体育选手、超级选手, 在其运动生涯中必定有低谷时期、竞技状 态不佳时期。我曾听说过:他们之所以成为著名选手、超级选手, 正是因为这些人对如何走 出低谷都有着独自的方法和信念。我觉得这是很有道理的。常言道:
会展现在你的面前。即必能
舟的拼命精神感染了店员们的吧。是让灾祸任其毁灭自己,还是以此为动力,实现再飞跃, 两者仅隔着一层薄纸,需慎重地作出决断。
第五章、命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上面四章, 我以各种实例为素材讲述了当代的公司职员们所面临的心理上的危机以及战 胜危机所需采取的方法。 由于篇幅所限, 实在无法将所有的现象一一提出讨论。而且, 我本 人既不是医生,也非心理学家,当然不可能对提出的心理上的疾病和危机作学术性的分析。 但我本人在当职员的生涯中, 曾经历过种种烦恼和痛苦, 若这些感受能对处在相同情况下的 职员有所参考的话, 那该……。 就是基于这样想法我才动笔写这本书的。 在本书的最后一章 里,我想说的是: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决定你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正如森田博 士所说:
这样,才能抓住机遇——没有问题意识便没有机遇
常听人说:
课题的满腔热忱。 就在我最初遇到西端总经理的时候, 我只是考虑如何扩大商店的规模。 若 按现在的想法, 毕竟是很有限的。 于是, 我就带着
有效地发挥你的长处——在某一领域里争当一流
我想, 一个人自己规定某一课题是抓住机遇的最重要的条件。 那么, 何谓规定课题?或 许还记得我在前面谈到的有关
地感到:
人们常说, 机遇之神前发浓密, 后脑勺则是光秃秃的。你从正面看的时候并不清楚,只 有看它后面时才知道是机遇之神。 然而此时已抓不到头发了。 这句话说得很妙。 意谓把握机 遇的时机是很难掌握的。 说说我弟弟的例子吧。 过去, 他在旧国铁 (今天的 JR ① ) 下关站工作。 他以前就一直说:
那比赛就进行不下去了。 可是, 他却好像很有把握似的, 笃信自己的力量, 故而没有顾及球 队的整体就匆忙地作出判断。 这就等于他一人牢牢地抓住球, 独自在那里打棒球似的。 结果, Y 先生虽说已把握住机遇的契机,但没能成功地将其转化为机遇。假如他当时具有 --实事求 是地认识自我的那种灵活性, 能从容地根据情况, 随机应变地予以应对的态度, 那么机遇定 会开花结果,如愿以偿的吧。以上说的是与棒球作比较。其实,就一般而言,为了不错失良 机就必须在时时刻刻地做好能予以应对的各种准备 (课题和与其相关的学习 ) 的同时, 善于捕 捉信息。 以我弟弟为例, 假如他没有掌握召募新干线工作人员的这一信息, 那就白白地坐失 良机了。 Y 先生的情况不同,他的信息来自公司内部,故比较容易掌握。当然,信息并不只 是公司内部才有的, 从同行业界和一般社会, 乍一看以为毫不相干的领域, 也常常能出乎意 外地得到非常宝贵的信息。因此,用于捕捉信息的天线, 其覆盖面铺得越开越好。 在这方面 最有效的方法, 当推上一节提到的人际关系。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现代是一个名副其实的 信息泛滥的时代, ,大量收集信息固然很好,若为此弄得晕头转向,那就失去意义了。为了 能从大量信息中准确地识别自己所需的东西, 还需具备冷静而灵活的头脑。 换言之, 犹如在 自己身上有若干个频道, 而不是仅仅一个。若是这样,便能精选出现在需要的信息、将来可 能需要的信息。 唯有随机应变地、主动灵活地去捕捉信息,才能实实在在地抓住机遇, 从而 真正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我以为这是完全可能的。
有效地发挥你的长处——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
我在本章的开头已经说了, 决定你自身的命运是你自己, 而不是别人。 即,并不是命运 这种无形的强有力的东西束缚着你,而是你本人将自己束缚住的。能否解开缚自己的绳索, 解放自包的思想, 是能否自我主宰命运的关键。 所谓解放自己的思想, 就是改变对自身的看 法。人,不论是谁都兼备长处和短处。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有短处;反之,多么不好的人 也会有长处。唯其如此,方始为人。纵然从道理上理解这个问题,若一旦涉及自身,往往只 看到自己的短处,甚至为之忧心忡忡。尤其是神经质性格的人,正如前面多次指出的那样, 他们往往存在以下的倾向:小心谨慎,内向,自卑感强,非常计较别人的评价。这些倾向自 然也都成为影响他们会生活的弱点、 短处。但另一方面, 他们大多具有很可贵的长处:忍耐 性强、刻苦努力、信守诺言、不说谎话、秉性耿直、能关心照顾他人。但是,神经质性格的 人还有这样一个特点, 简直让人束手无策, 即只要一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 便感 到十分悲观。自己不行,毫无出息。不仅如此,只要看到与自己的性格相反的人,如大胆、 豪爽、直率开朗型的人就感到十分羡慕,总想自己也像他们那样;有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还硬给自己规定了不切实际的修养课目。因而,其结局当然不如人意,这样也就更加悲观、 消沉了。 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
意想不到的自卑感; 反之,尽管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专长, 却显得信心百倍。我们要磨炼 这种所谓的洞察力, 并将其应用于认识自己上来。 甚至也可将自己的长处、 短处分条写下来。 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就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一点,考虑一下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这些长处。 这和上述棒球跑垒手的例子不同, 作为公司既有短期计划, 也有中长期计划。 公司就是在不 断地设想可能出现的各方面的形势中, 一步步向前发展的。 因而, 一定会有最大限度地发挥 你的长处、风格、优势的地方和时机。
有效地发挥你的长处——这样,才能克服你的自卑感
如果能做到客观地审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并将注意力集中到长处, 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的话,则短处也就自然地不再叫人担忧和牵挂了。但是,自卑感并不会那样轻易地就消失。 甚至到了自己的长处得以施展, 采取一种积极的姿态考虑事物的时候, 自卑感依然存在; 有 的人还会一个又一个地产生新的自卑感。 那么, 简直让人束手无策的自卑感究竟是怎么形成 的呢?不言而喻,所谓自卑感就是将自己同别人相比而产生的。例如容貌、体格、头脑、学 历、成绩、家庭门第等,人的所有一切,都不乏为比较的对象。自卑感强的人,换言之,就 是比较意识强烈的人。 若说得再确切一些, 也就是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在他们的思 想中, 根本没有这种
拼命记俄语单词。当然,那时根本没有辞典这类工具书。起初让翻译就教我这一句话:
有效地发挥你的长处——保持灵活的头脑和心态
不论做什么事, 重要的是需有信念。 即便制定未来的目标和计划, 也需建立在坚信现状 会在某种程度上持续下去的基础上。 当然还要确定这样一个目标, 即纵然发生变化也是在可 能预测到的范围内的变化。 信念固然很重要, 但假如一旦成为某种固定观念就危险了。 若过 分地相信:这将是如此发展,将是这样的结果。那么,当事态朝着与自己预测的不同方向发 展时,就很难应付得了。佛教中有
的成果吧。我就是在家中也同在公司里的做法一样,相信自己所做的
希望记住这几点——置身于优良的环境中,结交良师益友
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来讲,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为使自己茁壮成长, 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 最重要的是将自己置身于优秀人材荟萃的环境中。单靠个人努力,自我提高是非常困难的。 我在西伯利亚过了整整四年的俘虏生活。回到日本后,大家纷纷来安慰我:
希望记住这几点——行之有效的生活技巧
一、 早上按时起床的方法我从结婚那时候起就怕早起。 每天总是在妻子的再三催促下才
起床。然后匆匆忙忙地洗了脸就去上班。早上的这种情况前后持续了 20多年。适逢尼齐伊 下属的一家子公司经营体育用品, 让我兼任该公司的总经理。 公司主要经销商品是慢跑运动 鞋。一天,部下对我说,
常听到各种说法,如
希望记住这几点——顺从自然 (宇宙 ) 之神的意志和良心生活
老子说:
中的一个神秘的存在。
结束语
人在生活中,很少事事都能称心如意,总会遇到什么问题。或有人反对、或对方的情况 有变、或碰上意想不到的灾祸,无尽的烦恼接踵而来。这便是人生。神经症的心的
即是普通人。现在,我每月一次参加
范文二: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
中医学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认识到“适四时,益寿年”的养生方法。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是自然界的正常规律,生命的生长发育若违背这个规律,就要遭受灾害或疾病缠身,顺应它就体健而百病不生,这就是中医学所谓“天人相应”,即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理论依据。如在四季中,春夏气温比较高,人体的皮肤比较松弛,疏松多汗,通过出汗来散发体热;秋冬气候转凉,人体则皮肤致密,少汗而尿多,以保持自己的恒定体温。又如地区不同造成的差异,江南多湿润,北方多干燥,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能分别适应这种不同的水土;一旦异地而处,就可能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
中医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内容很多,兹撮其要者分述如下:
昼夜晨昏中医认为,自然界24小时有日出、日没的变化,人体一天也有平旦阳气生发、日中阳气兴隆、日没阳气收敛的不同。因此,在养生学上,中医很重视晨起锻炼,认为黎明是阳气生发的大好时机,此时到户外去呼吸吐纳、运动肢体,可以使人体气血流畅,体质增强。但晨起也不能过分太早。天还没有破晓,阳气尚未发生,摸黑起身锻炼,并不有益于身体。此外,病情也有昼夜变化。一般来说,人在白天阳气盛,因此病情表现较轻;夜晚阳气衰微,病情表现往往较重。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时,应该把这种变化的因素考虑进去。
四时变迁四季气候变化的突出表现是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随着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产生并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相应规律,人也不例外。这就要求人们在生活起居等方面按照四季气候的不同特性来调节自己。当春回大地,气候转暖,生机勃勃的时候,人体内的阳气亦随春季之到来而升发。此季应随气温而逐渐减衣,并调整作息,晚睡早起;多从事户外活动(如踏青等),使身心愉快,情志舒畅;饮食不宜过饱,并少食辛辣。夏季炎热,阳光充沛,体热熏蒸,汗淋如雨,体力消耗较大。因日长夜短使睡眠不足,故当以午睡补充,但卧不当风,不贪凉;宜常饮水而不食生冷不洁之物;常洗浴,使皮肤疏松洁净,利于体热外泄。秋季有“一场秋雨一层凉”之说,植物逐渐凋谢,生物始眠,早晚温差悬殊。中老年人宜随气温变化而勤添衣服,活动应逐渐减少,食宜温暖;体弱者可选择适当补药服用,以增强抗病能力。冬季寒冷,万物闭藏,人体也应该避寒就温。起居上应早睡晚起,饮食宜增加营养,并因地制宜地加强自我健身运动,使气血流畅,筋骨强壮。对于慢性病人,更要注意宿疾在季节和季节变换时的发作,及时采取各种保护措施。
天气偏颇自然界除了四季的变化以外,还有风、雨、霜、雪、雾、露、阴、睛、旱、涝等引起的复杂气候变化,中医把这些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火)。六气太过或不及,对人体不利时称为六淫。我国不少涉及养生的古籍中,曾提到“避风如避箭”、“盛暑不可露卧”、“卑湿之地不可居”等等警诫。近来已经得悉,流行性感冒病毒的世界性传播,与来自极地的强劲寒流和形成于海洋中的威力巨大的风暴,其中包括我国的台风,有着密切关系;而盛夏尽管炎热,由于熟睡之后人体抵抗力会明显下降,故露宿户外也确实易受病菌侵袭,或者可引致人体功能活动发生障碍;在风湿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等疾病的发病中,潮湿也比较明确地被视作诱因之一。因此,人们应当做到“凉不至冻,温不到燥”,并注意及时增减衣服,这样才能使人体“寒热平和”,疾痛不生。
历史表明,人类的平均寿命正愈来愈长,这就充分说明,只有通过人类自身得天独厚的聪明才智,去更合理和卓有成效地不断改善自己的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使人体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适应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使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憧憬,变为现实。
范文三:顺应自然的道家养神
顺应自然的道家养神
养生国学
张其成,著名国学导师。北京中易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誉为“国学修心第一人”。
文/张其成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贵身”是老庄道家的重要思想。老子认为人存天地之间,与道、天、地并为“域中四大”,身体是人的根本,人应该像重视大患一样重视身体。他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庄子反复强调,人在生死问题上要顺乎自然,“不悦生,不恶死”,生而无乐,死而无悲,不以生死为念。他把生死看得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一样普通。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地。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对死亡持自然态度,让人们在主观意念上把死亡作为生命的一种自然、合理的发展归宿,无怨无悔地接受下来,从而获得一种达观的死亡观。“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日中则仄,月满则亏,物壮则老,生老病死只是自然界存在的必然规律,因此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安然面对死亡。死不过是摆脱了人生的一切牵挂和烦恼,自由自在、任意逍遥,是最惬意不过的了,故而人们应当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种将生死纳入自然之道的生命观,表现出其顺其自然、不骄不躁、清心寡欲、安命无为的生命态度。 庄子对生死的看法十分豁达与超然,但是他明确反对为了名利去做害生的事情,他认为伯夷为了善名死于首阳山下,盗跖为了名利死于东陵,他们虽然死亡的原因不同,但是干的事情是一样的,就是戕害自己的生命。所以后来《淮南子》就说,追求富贵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让你左手握着天下之图,右手割破自己的喉咙,就是最愚蠢的人也不会那么做的。所以“生尊于天下也”,反复强调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才能得道。
道家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以平等的心胸对待万物,天地万物都存有平等的价值。精神养生的关键就是虚静。老子主张淡泊名利、少私寡欲、知足常乐、无为自然,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神主张。《老子?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心的正常功能,从而开创了中华养生学的“静神学派”。
庄子推崇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主张静以养神。《庄子?刻意》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在宥》提出了“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的养生主张。 庄子提倡以“坐忘”“心斋”“撄宁”等心态面对生命。所谓“坐忘”就是否定知识是有分别的,把它们都忘了吧,这样就能达到心灵上的宁静。“心斋”是说要专心一意,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领会,用气去感应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达到空明的心境。《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说自己解牛的时候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神、用心感应,“不以目视而以神遇”。所谓“撄宁”就是在纷扰中保持安定,平心静气,安然无欲。
道家的生命观其实是告诉我们不要太执著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
的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这样你就能达到齐物我、同生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管子》中的《内业》篇,可以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精神养生的专篇。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将善心、全心、大心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的养生方法,一是正心。不但形体要正,而且内心要正,要平和中正。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人不能正心,就会有害生命。二是静心。心神要静,《管子》提出了著名的“静因之道”,不要把自我的东西强加给外物,要遵循事物本来的面目。内心要无为、虚静。三是专心。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外物干扰,从而保持心身安乐。《管子》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催,福将自归。”指出忧、悲、喜、怒都有失养生之道,人应该安神定志,才能增福增寿。
《淮南子》坚持形气神三者统一的生命整体观,认为神清志平、五脏皆安是养生的根本,而一味追求膏粱厚味、荣华富贵等是违背养生之旨的。《淮南子?精神训》说“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主张形体和精神都不要操劳过度,认为“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还说:“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东晋初期有一位著名的医药学家和炼丹术家叫葛洪,自号抱朴子,写了《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主要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事;外篇主要讲人间得失,评论世事。《抱朴子》认为养生其“诀在于志”,强调寿命不取决于天命、富贵,而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心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是养生的关键,他说养生要做到“无心”,不是没心,而是老子无为、虚静养生观念的一种延伸。 南朝的陶弘景有一本书叫《养性延命录》,从书中的思想来推断,陶弘景应该属于道家。他主张养生要闲心寡欲以养神。他说人赖以生存的是神,神所依托的是形。神形分离人就会死亡,死了就不可再生,养生既要养神,亦要养形。他认为“恣意极情”是养生的大忌,人要注意颐养性情,不要随着欲望而胡作非为,还提到了“我命在我不在天”,强调了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艰苦努力,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我们知道,道教的最终目的是成仙。道教认为宇宙万物有主宰的神仙,神仙是不会死的,人通过全面修炼、敬神、积德行善,也可成为神仙,所以人应该好生、尊生、养生。因此,道教有一系列的养生理论与实际修炼方法,比如内外丹法、导引行气、坐忘守静、服食补养、药物祛病、动功健体等,但都是以精神养生为第一位的。道教提出的“性命双修”,命指形体,性则是指心、神、意、德。以神为性,气为命。用神驭气,神凝气结而成丹,就叫性命双修。《上仙经》说:“修性不修命,如何能入圣,修命先修性,方入修行径。”认为“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范文四: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 作者:银笺
“自然”,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有三种意思。一为“自然界”,平常所谓顺应自然之自然,即是此意,自然界的力量无穷,人定胜天是不能的,所以顺应自然,大禹治水便是如此,改建坝堵水为引流入海,因是顺应自然的水流方向,故能成功。二为“自由的,非人为的”,三为“理所应当的”。我之谓顺应自然之自然或许为后二者之合意,但于“人为”与“非人为”却又偏于前者了。
《老子》十六章语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肤浅的翻译,大概是说:“极力做到虚寂、寡欲,彻底坚持,清静无为,万物一起生长发展,我凭借虚静观察万物循环往复的发展,万物纷繁复杂,最终都要回到它们的本质。”又曰:“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大概为:“返回本原就是‘静’,就是复归性命本原,复归性命本原是顺应自然的规律,认识了自然规律就是明智,不认识自认规律又胡乱行动,是要遭到祸害的”。我之所谓顺应自然与这位千古哲人颇为雷同,但我之自然有“我”,“我”即指人。我之谓“顺应自然”即顺应“人为与自然界之为。”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人感觉到气候异常,或许是关掉空调的一瞬间吧;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人感觉到海面上涨了,或许是水漫到自己岸边小屋的床脚中间吧;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人人心中烙下了敬畏自然的烙印,是从接二连三的海啸洪水开始,还是从接二连三的地震开始,我不具考古家的能力,我考证不出,唯一明白的是,人人都开始怨恨破坏了自然的人,但自己仍然浪费着纸,仍然让匆匆的水流过下水道,好在有些天才发明家,想到了回收废纸重利用,发明了让水循环使用的机器,人终于喝上了自己曾经用过的水,如此,人水之情更加深厚了。
“聪明的”,他观察到一些努力好像白费,于是又大声叫喧着保护自然界,于是人的百十个部落首领赶紧聚在一起,在利益与发展的基石上大张旗鼓得为自然环境开着“蜂会”。
其实大可不必,细细推算,想让自然好好走下去,走的是人幼儿时期,那时,不懂得经济,利益,只是安稳生活,最坏不过点火焚山,再推算点火焚山时,人想让自然好好走下去,走的是人的孕育时期,那时,不懂得羞耻,侵略,最坏不过群攻天敌。
众所周知,不是上帝让猿猴直立,是追求生的力量让猿猴不得不直立。不是女娲让母系社会变成父系社会,是追求生的力量让
社会体系不得不如此。不是小人挑拨皇帝与蚩尤战争不息,是追求更好的生存的力量让他们不得不如此。以此类推,可观人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人的野心之故。既然自然创造猿猴,让猿猴进化发展,或是灭亡,都乃自然规律,人属万物,人为,非人为,物为,非物为,皆是名称而已。自然,自由的,理所当然的,都乃规律所致。
所以顺应自然,不为环境而忧。人既然发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就应该保护环境,就应该顺应这个简单逻辑,顺应这个规律。
顺应自然,应是一种积极乐观之精神,一股正气。
范文五:顺应自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顺应自然
作者:胡冬香 周红 吴越
来源:《中国名城》 2014年第 12期
摘 要:观察丘陵地区山水地貌特征,分析县城街市、园林及空间标志等要素的空间形态 与自然存在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明清湘潭县城建成环境背后顺应自然的深刻意蕴。运用案例 实证的方法,探讨自然环境对古代城市空间形态生成的意义。
关键词:湘潭老城 ; 顺应自然 ; 空间形态
Abstract:It is studied on the topographic terrain of hilly area . The relationships are analyzed between the nature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treets of the city,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space markers. ;Complying with nature is the hidden meaning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Xiangtan city in the Ming-Qing dynasty. The case positivist is us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s very important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traditional city created.
Key words:traditional city of Xiangtan;comply with nature;spatial pattern
中图分类号:C912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 -12-54(5)
据文献记载 [1],湘潭自唐设县伊始,宋时已确立县治在今日老城区之位置。明清两代是 湘潭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首次超过长沙,成为湖南经济中心,有 “ 小南京 ” 、 “ 金湘潭 ” 之美 誉。现存湘江边的古城区建筑、道路、街巷、码头及景观,大量保存着明清时期城市空间形态 和布局的痕迹。本文着重城市人工环境与自然存在的关系,透视盛期湘潭县城空间形态的生成 逻辑。
1 背山面水的城 “ 总 ” 结构形态及沿革
公元 479年(天宝八年),唐朝廷从隋代的湘南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县治 洛口(今易俗河),始现今日湘潭县之规模。宋代,湘潭属荆湖南路的潭州,县城从洛口迁至 今日湘潭市城正街。明末,湘潭县城街市,沿江从宋家桥至唐兴桥,有码头 10余处,房舍鳞 次栉比,江中帆樯林立。清代依袭明制。湘潭县域地势西高东低,但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反差 强度不大,近 80%的面积在海拔 150米以下。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平原、水面 俱备。县治总市依附西部较高山形地势,沿湘江水路线性发展(图 1)。
尽管从行政建治而言,今湘潭老县城在宋代就已存在,但是关于湘潭筑城的记载最早见于 明万历年间。清代吕肃高对湘潭县城池有如下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