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三语文】兵车行教案ppt模版课件
《兵车行》教案
译文
车辆隆隆响,战马萧萧鸣,出征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爷娘妻子儿女奔跑来相送,尘埃飞扬不见咸阳桥。拦在路上牵着士兵衣服顿脚哭,哭声直上天空冲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出征士兵怎么样,出征士兵只是说按名册征兵很频繁。有的人十五岁到黄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岁到西部边疆去种田。去时里长给有的壮丁裹头巾,他们回时已经白头还要去守边。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还没停止。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两百州,百千村落长满了草木。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手拿锄犁耕种,田土里的庄稼也长得没有东西行列。况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够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狗没有分别。尽管长辈有疑问,服役的人们怎敢伸诉怨恨,就象今年冬天,还没有停止征调函谷关以西的士兵。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从哪里出,如果确实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下男孩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间。 您没有看见,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人掩埋。新鬼烦恼地怨恨旧鬼哭泣,天阴雨湿时众鬼啾啾地喊叫。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反对唐玄宗穷兵黩武的政治讽刺诗,可能作于天宝十载(751)。天宝以后,唐王朝对我国边疆少数民族的征战越来越频繁,战争的性质,已由天宝以前的制止侵扰,安定边疆,转化为残酷征伐。连年征战,给边疆民族和中原人民都带来深重的灾难。 《资治通鉴》卷216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沪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疬,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这首诗大概就是为此事而作的(沈德潜认为此诗乃"为明皇用兵吐蕃而作"(《唐诗别裁》),不确)。全诗分为两大段:首段叙事,写送别的惨状。"问行人"以下为第二段,由征夫诉苦,是记言。诗人深刻地揭露了李唐王朝穷兵黩武给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对人民不幸的真挚而深厚的同情。这是杜甫第一首为人民的苦难而写作的诗歌。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中多处使用了民歌的"顶真"手法,诵读起来,累累如贯珠,音调和谐动听。另外,还运用了对话方式和一些口语,使读者有身临现场的真切感。《唐宋诗醇》云:"此体创自老杜,讽刺时事而托为征夫问答之词。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小雅》遗音也。篇首写得行色匆匆,笔势汹涌,如风潮骤至,不可逼视。以下出点行之频,出开边之非,然后正说时事,末以惨语结之。词意沉郁,音节悲壮,此天地商声,不可强为也。"
鉴赏要点
1( 章法严密
先说形式。这首诗的结构方式古称“一头两脚体”。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即“头”)共6句(按乐句计算,下同),一韵到底;第二、三段(即“两脚”)各14句,并四次换韵。从整体看,节奏整齐而又略有变化;且各段皆自有起结,析之则三,合则为一。
再说内容。其特点有二:一是前后呼应,例如第一段以“牵衣顿足拦道哭”写战士家属,颇有生离死别之意,下面就用“边庭流血成海水”“生男埋没随百草”来证明“行人”此去决难生还;又如第二段以“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写农村生产凋敝,第三段再说“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二是层层递进,这在“行人”答话里表现极为鲜明。这篇答话由“点行频”三字领出,接着用“十五北防河”“四十西营田”为例加以证明,又以“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频繁征兵的原因,揭示了事情的本质,使意境加深一层。循此继进,先以“君不闻”翻出一层新意,揭露“开边”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
土地无人耕种,荆杞遍野;后说本地区人民无以为生而朝廷依旧催索租税,意境又深。再顺势说到战争怎样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心理,以半宽慰半哀叹的方式将怨愤之情暂时隐藏起来。经过如此层层蓄势,最后更以“君不见”翻出又一层新意,描绘了古战场的阴森景象,将满腔的怨愤一齐宣泄出来,也表达了人民强烈的反战愿望。
2(生动的场景描写 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了震天巨响,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借此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人深思。
3(名句赏析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场景、内容解读
一、场景:
1、送别场面—诀别
诗歌以重墨铺染的雄浑笔法,在读者眼前突兀展现出一幅扣人心弦的巨幅送别图: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耶娘妻子走相送”,一个家庭支柱、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剩下来的尽是些老弱妇幼,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啻是一个塌天大祸,怎么不扶老携幼,奔走相送呢?一个普通的“走”字,寄寓了诗人多么浓厚的感情色彩!亲人被突然抓兵,又急促押送出征,眷属们追奔呼号,去作那一刹那的生死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又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集中展现了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
2、征夫诉苦—抓兵
接着,从“道旁过者问行人”开始,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作了直接倾诉。
“道旁过者”即过路人,也就是杜甫自己。上面的凄惨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言辞,又是诗人亲耳所闻。这就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意思是频繁地征兵,是全篇的“诗眼”。它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万民无辜牺牲,全国田亩荒芜的根源。接着以一个15岁出征,40岁还在戍边的“行人”作例,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诗人写到这里,笔锋陡转,开拓出另一个惊心动魄的境界。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以谈话的口气提醒读者,把视线从流血成海的边庭转移到广阔的内地。诗中的“汉家”,也是影射唐朝。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驰骋想像,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3、征夫诉苦—逼租
从“长者虽有问”起,诗人又推进一层。“长者”,是征夫对诗人的尊称。“役夫”是士卒自称。“县官”指唐王朝。“长者”二句透露出统治者加给他们的精神桎梏,但是压是压不住的,下句就终究引发出诉苦之词。敢怒而不敢言,而后又终于说出来,这样一阖一开,把征夫的苦衷和恐惧心理,表现得极为细腻逼真。
这几句写的是眼前时事。因为“未休关西卒”,大量的壮丁才被征发。而“未休关西卒”的原因,正是由于“武皇开边意未已”所造成。“租税从何出?”又与前面的“千村万落生荆杞”相呼应。这样前后照应,层层推进,对社会现实的揭示越来越深刻。这里忽然连用了几个短促的五言句,不仅表达了戍卒们沉痛哀怨的心情,也表现出那种倾吐苦衷的急切情态。这样通过当事人的口述,又从抓兵、逼租两个方面,揭露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加给人民的双重灾难。
二、人民苦难及其根源
诗人接着感慨道:如今是生男不如生女好,女孩子还能嫁给近邻,男孩子只能丧命沙场。这是发自肺腑的血泪控诉。重男轻女,是封建社会制度下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但是由于连年战争,男子的大量死亡,在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却一反常态,改变了这一社会心理。这个改变,反映出人们心灵上受到多么严重的摧残啊!
最后,诗人用哀痛的笔调,描述了长期以来存在的悲惨现实: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那种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了强烈的对照。这些都是“开边未已”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唐王朝穷兵黩武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
三、思想内容
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
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四、结尾写古战场的含义
诗人描写青海古战场的阴森景象,不是为了宣扬战争的恐怖,而是为说明必须停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即“列国自有疆”(《前出塞》)之意。关于“新鬼旧鬼”的描写,则是当时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跟杜甫同期的散文家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等。
重要句解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战车隆隆地响过,战马不停地嘶鸣;出征的士兵,都把弓箭佩挂在了腰上。诗一开篇即展现了兵车队伍出征时的情形,场面真实,语言流畅,声韵铿锵有力。 “辚辚”,车行的轧压声。“萧萧”,战马嘶鸣声。“行人”,指兵士。相对于下文的“役夫”(从军多年的征戍军人)而言,这里是指行经咸阳桥的新征军士。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这四句写军队开拔时送行的悲惨场面,从听觉、视觉上的强烈感受中,集中表现了当时众多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令人触目惊心。爹娘、妻子和儿女跑着为被征的亲人送行,踏起来的尘土遮住了咸阳桥。他们有的扯住亲人衣裳,有的因情绪激动而以脚跺地,拦堵着京郊大道放声哭嚎,哭声一直冲上了九重云霄。
这样一个行军相送的场面,古今皆有,但如此仓促、混乱、悲惨,说明战争正在进行,社会处于混乱动荡之中,百姓正在遭受苦难。父母送儿、妻子送夫、儿女送爹,说明一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被抓走了,只剩下老弱妇幼。“走”,奔跑之意,既说明不忍分别,又点出行军之急。这一走,凶多吉少,谁知道是死是活,因而家人追奔呼号,这样的生死离别,怎不使人悲痛欲绝~“耶娘”,同“爷娘”,指父母。“咸阳桥”,在西安西北的渭河上,又称西渭桥,是唐代长安通往西域的要道。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道旁有个过路的人,向征夫询问这情景的起因。征夫们匆匆地答道:“朝廷征兵太频繁。”这样的分别场面,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为了什么。诗人故意通过设问的方法,让当事者,即被征发的士卒出场。但士卒们行色匆匆,一语作答,未及多言,大概有的也只是怨言。“傍”,同旁。“点行”,根据丁籍征发差役。现在普遍用旁而非傍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有的人从十五岁起就被北调守河右,直到四十岁又被西征去屯田。从这以下,诗人借用汉乐府常用的对话形式,将武皇开边以来人民饱受的征战之苦集中在一个老兵身上,设为“道傍过者”与他的回答之词,概括了从关中到山东,从边庭到内地,从士卒到农夫,广大人民深受兵赋徭役之害的历史和现实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去的时候年纪小,还没有成丁,须由村长裹头巾;回来时已是满头白发,却还得应征去守边。由此可见,当时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无穷的灾难,青壮年已征光了,未成年的孩子和老年人,仍要去戍边。“里正”,唐制,百户为一里,置里正一人,管户口、赋役等事务。“裹头”,用绸或布裹在头上。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边疆上战士的鲜血汇成了大海,可皇上哪管他们的死活,扩充领土的意图还没完没了。“边庭”,这里指西部边地。“武皇”,汉武帝,这里喻指唐玄宗。诗人以汉喻唐,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最高统治者。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您没有听说吗,华山以东二百多处州县,千千万万个村落,因连年征战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这两句从眼前之景言及全国,扩大了诗的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汉家”,此借指唐朝。“山东”,指华山以东的地方。“二百州”,唐代潼关以东有七道,二百十七州,从后文来看,诗中实际指的是关中以外的所有地区。“荆杞”,荆棘、枸杞,野生灌木。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男人都被征兵打仗去了,即便有健壮的妇女在家耕田犁地,那庄稼也是长得横七竖八,行列不整,收成怎能维持生计,是妇女种不好庄稼吗,不~是因为战争使得经济凋敝,人民负担加重,民不聊生。“无东西”,指庄稼长得杂乱不堪,行列不整,难辨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何况关中的士兵最能忍苦作战,更像被驱赶的鸡狗一般。“秦兵”,即眼前被征调的陕西一带的兵丁。因为这地方的兵丁素来耐战,所以更是无休止地被征调。他们身不由己,何曾被视为“人”,其命运跟鸡犬又有什么不同~这正应了那句痛彻至极的话:“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唉,军中地位显贵的人虽然也过问军士的生活,可那些征夫怎敢向他们申述自己的怨恨,在古文中,“长者”一般不用作自称,而用作他称,除“年长之人”、“位尊之人”这种通常意义外,“长者”还有另一种解释:“显贵的人”,这里是对军中长官的称谓。这里可能隐去了一个问句,大概是“如此悲惨,难道就没有人过问吗,”然而即使过问,还不是敢怒不敢言,其痛之深,由此可见。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就说今年吧,已经到了冬天,朝廷仍不把我们这些关西的士兵放还。县官逼命催交租,租税又从哪儿出,前面说“山东”,这里又云“关西”,可见到处都在用兵。“租税从何出”,与健妇、锄犁二语相应。兵革未止,耕夫都已出征,地都荒了,租敛又从何而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现在确实感受到,生男不如生女好。生女还能嫁近邻,生男难免战死埋荒草。在中国这样一个素有“重男轻女”传统的国家,说这样的话,并非一时愤激之语,而是为社会现实所逼。生个女儿,就算出嫁了,好歹还可以嫁给近邻,有个照应。生个儿子呢,只能被征去打战,即便活着,也让家人牵肠挂肚,担惊受怕,更何况凶多吉少。在这里,生儿生女“好”与“不好”的标准,似乎只有一个,即是否能活下来。这种异样的心态,进一步点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苦难。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两句主宾分明: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为“宾”;下句是哀叹之辞,为“主”。以,更显出自我宽慰烘托哀叹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您没看到吗,自古以来那青海边,遍地白骨没人收掩。旧鬼在啼哭,新鬼在诉冤,每当天阴雨湿,哭声啾啾,真是凄惨~开篇是人哭,终篇是鬼哭,悲惨的场面、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这都是“开边未已”导致的恶果。诗人将眼前的生死离别与千百年来无数征人有去无回的事实相联系,使这首诗从更为高远的角度,暗示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历史延续性。 “青海头”,即青海边。原为吐谷浑之地,唐高宗时为吐蕃所占,以后数十年间,和吐蕃的战争大都在这一带发生,唐军死亡很多。“烦冤”,愁闷冤枉。“啾啾”,古人想象中鬼的叫声。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谥号杜陵野老、杜陵布衣,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汉族,祖籍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生于中国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死于耒阳市。
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但诗人把这个历史镜头捕捉到自己的诗中来,不过是拿它作为一出社会悲剧的序幕,而他的主要意图是揭露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压迫。因此,紧接着这个序幕,就通过“行人”答问逐层深入地展示这出悲剧的内容:“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这是说丁壮们无限期地超期服役;“边庭流血成海水”??这是千百万战士战死沙场;“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是说全国农村生产凋敝;“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可见,这种艺术概括方式的基本点是,由点到面、由现象到本质地勾画出安史之乱前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社会的真实状况。读完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整整一代人的深重苦难,而且能触摸到诗人那颗同情人民的火热的心。 这首诗的意义还不止于此,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诗人反对“开边”战争的坚定立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说明他认识到这种不义的战争是一切苦难的根源;他敢于把战争的责任加在最高统治者身上,这样的勇气是当时众多的诗人所不具有的。诗人的这种立场是一贯的,在《前出塞》中他曾写道:“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这正是杜诗人民性之所在。
补充材料
一、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来到京城长安。他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出处同上)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翰林张(jì)、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在政治上屡屡受挫的同时,他的经济条件也日益恶化。由于在奉天县令任上的父亲病故,断绝了经济来源,他只好在一些贵族府邸中充当“宾客”,陪他们饮酒赋诗,靠他们的一点施
舍来维持生计。他满含辛酸地写下了这种生活的情状:“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处处潜悲辛。”(出处同上)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甚至上山采药,换取“药价”,这就是他后来说的“卖药都市,寄食友朋”。 由于政治失意和生活穷困,杜甫对黑暗的现实认识一天天加深,他的思想感情一天天地接近人民,诗风也跟着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他的视野从个人转向了全社会:他看到最高统治集团的“开边”政策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写下了《兵车行》和《前出塞》;他看到了唐玄宗和杨氏姐妹的荒淫无度的生活,写下了《丽人行》。而在天宝十四载(755)岁末(安史之乱前夕)写成的传世名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更表现了他深广的忧愤:他以“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控诉了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揭露了贫富的悬殊。这些光芒四射的诗篇标志着诗人创作上一个全新时期的到来??他已走上了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
二、补充注释及解说
1(关于乐府的创作。《杜诗详注》引蔡宽夫曰:“齐梁以来,文人喜为乐府词,往往失其命题本意。《乌生八九子》但咏乌,《雉朝飞》但咏雉,《鸡鸣高树颠》但咏鸡,大抵类此。甚有并其题而失之者,如《相府莲》讹为《想夫怜》,《杨婆儿》讹为《杨叛儿》之类是也。虽李太白亦不免此。唯老杜《兵车行》《悲青坂》《无家别》等篇,皆因时事,自出己意立题,略不更蹈前人陈迹,真豪杰也。”
2( 关于唐代边防情况
唐代的边防,重点在西、北地区,由九位节度使负责:以安西、北庭节度使专对天山南、北两路诸国;以河西节度使兼对西、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吐蕃);以朔方、河东节度使专对突厥;以范阳、平卢节度使专对东北诸国(主要是奚、契丹);以陇古、剑南节度使专对吐蕃(详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三编第一册)。
3(“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旧唐书》载:开元十五年(727)十二月,为防备吐蕃进攻,朝廷下令陇古道及诸军团兵五万六千人,河西及诸军团兵四万人,又征关中兵万人,集于临(治所在今甘肃岷县);朔方兵万人,集于会州(治所在会宁,今甘肃靖远),防河。因为当时吐蕃侵扰河右,故曰“防河”。至于哥舒翰在青海营田,系天宝八载(749)事。二事相隔22年。“行人”自称“十五北防河”,则营田时当37岁,言“四十”,取整数也。
4(武皇:杜甫以汉武帝指代唐玄宗,不止这一处。《秋兴》第七首:“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此中“武帝”也指唐玄宗。
5(结尾写古战场的含义
诗人描写青海古战场的阴森景象,不是为了宣扬战争的恐怖,而是为说明必须停止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战争,即“列国自有疆”(《前出塞》)之意。关于“新鬼旧鬼”的描写,则是当时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跟杜甫同期的散文家李华在《吊古战场文》中也有类似的写法,如“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魂魄结兮天沉沉,鬼神聚兮云”“天地为愁,草木凄悲,吊祭不至,精魂何依”等。
范文二:兵车行 高一语文ppt课件教案 苏教版
《兵车行》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目的: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思想情感) 2、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目的:领略艺术风格,提高鉴赏能力)
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对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 一、导入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1.【题解】《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2.【整体感知 品味语言】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
赏析——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丈夫、儿子,或父亲)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跑)、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六)记载:天宝十载(,,,年)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长安、洛阳)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赏析:“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
是未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赏析: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五”“四十”,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具体陈述“点行频”,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又如“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赏析: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然而压是压不住的,这不满、这怒火终究是要爆发的,役者忿忿地告诉长者: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愤恨的语言,句句与前面相呼应。去年守边者未归,今年又来征兵,这与桥头的场面呼应;人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顾;而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反抗。不信吗,上面说道“边庭流血成海水”,这里展现出边塞阴冷、可怕的图景:“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好男儿白白地死在边塞,秋风长鸣,只有衰草与之作伴。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役者的控诉低沉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全篇来看,诗人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歌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 3.【亮点探究】
?《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事诗,无论是第1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1段的描写为第2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第2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了呢?
提示: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
观念是战祸未已,征兵不断,“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范文三:兵车行教案ppt
精品文档
兵车行教案ppt
欣赏课文朗读方法:
1、找诗眼;2、定基调
3、寻关键;4、理脉络
5、明主旨;6、知妙处
二(达标
、导入
河山日月本平平
一触此老奇趣生
《杜诗详注》
、简介作者、写作背景
1、读书游历时期35岁前
祖父杜审言,是三朝宰相。杜甫24岁考进士未第。这一时期代表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
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政治抱负未能实现,却落得个“都市卖药,寄食友朋”。这一时期代表诗作《兵车行》、《丽人行》,对“安史之乱”前的开边政策进行讽刺,反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
1 / 30
精品文档
3、陷贼与为官时期 5——48岁
亲历“安史之乱”。仕途几经辗转,生活充实,佳作较多《春望》。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漂泊西南时期岁后
寓于成都杜甫草堂。诗作、《蜀相》《登高》《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770年,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杜甫到长安后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 ,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
杜甫一生“忧”,其现实主义诗风凸显一个“悲”字,具爱国性和人民性,有责任感、忧患感和苍凉感。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六万三千人损失大
2 / 30
精品文档
半;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
《兵车行》这首诗,就是诗人41岁时写的。
、鉴赏评价
1、诗眼是什么,
“点行频” 是叙事总纲。既为下文蓄势,又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
2、造成惨别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把边庭战士的重大伤亡和统治者的拓边野心作对比,指出了战争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3、 理清思路:
A、从哪些角度来写送别场面,
车马声:兵车隆隆,战马嘶鸣,诉诸听觉
弓箭在腰:从视觉角度,说明队伍整装待发,就要被押送前线。
B、征夫控诉 天怒人怨
文眼:“点行频”说明征役的无比沉重
感情基调:怨 愤
3 / 30
精品文档
结构:层层推进:凄惨诀别 ?频繁征兵 ?超期服役?士兵命苦?战争惨烈?战事祸农?百姓怨愤
4、重点句子的理解:
A、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
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B、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白居易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此处杜甫却如此说。反差极大。在封建社会,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有弄璋之喜,生女则弄瓦之恶;可是现在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的不平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古人才有“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世之人”的感慨。
4 / 30
精品文档
5、比较阅读,思考问题:
古风?其十四
李白
三十六万人,
哀哀泪如雨。
且悲就行役,
安得营农圃。
将这首诗跟《兵车行》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答案:李诗写人民的苦难,写得很概括,采用的是远视角;
杜诗写人民的苦难,采用的是近视角,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实现的,十分具体。
处理题材方式的不同,是风格不同具体表现的。李白虽然看到了人民
的苦难,但表现了他的飘逸风格;杜甫的伤时忧国,表现了他的沉郁风格 思想内容:
所谓诗史:即既具有史的性质,又有诗的韵味;
既是时代的剪影,又是个人的抒情。
A、内容: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 暴露社会罪恶,反映民生疾苦;
B、价值:是信史,是实录,标志着杜诗“光芒万丈” 。
5 / 30
精品文档
C、感情: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试比较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
?诗歌题材——杜甫的诗歌由于深受儒家忠义用世思想的影响,现实感很强。他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天下苍生、社会国家。不论是”三吏”、“三别”,还是《丽人行》、《兵车行》;也不论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还是《登岳阳楼》,杜甫所写的无不是那一个时代的民情世态,发的无不是深沉恳挚的家国之慨。所以,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
李诗以浓郁的浪漫主义为基本特征,其题材是广阔的,多变的,甚至是离
奇的。天上人间、陆上海底、神话历史、梦幻现实,莫非其笔触所及。 试比较李白杜甫诗歌风格的差异
?抒情手法——作为“诗史”,杜诗的长于叙事描写是显而易见的。杜甫善于将深刻的历史事件、人生经历用遒健形象的笔墨描写记录下来,主体的情感就渗透在其叙事的字里行间,显得比较深沉含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石壕吏》等。
李诗不同于杜甫的深婉含蓄,李白特别喜欢直抒胸臆。他的情感往往像火山爆发一样,直接从笔底倾泻出来。如《蜀道难》一开首就是一声惊叹:“噫嘘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犹如平地惊雷,令人顿时为之精神
6 / 30
精品文档
一振。他的《将进酒》《行路难》更是直抒胸臆的典范。
?艺术手法 —— 杜诗在思想上以精深取胜,而在语言运用和表现技巧上则以功力见长。杜甫是很注重学力的,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又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见他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非常注重推敲锤炼。所以,杜诗中往往有许多警策之句,和出人意外的字语。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笔力千钧,寓意无穷。
李诗的意象特别富于变幻和具有多色调,这主要得益于他的恣意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如他写时光的易逝,人生的短暂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其感染力比经典的“逝者如斯夫”要强烈得多;他写山峰之高就说“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他写雪花之大就说“燕山雪花大如席”;他写楼台之高就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 。
才超一代者,李也;体兼一代者,杜也。李如星悬日揭,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包罗万象。李唯超出一代,故高华莫并,色相难求;杜唯兼综一代,故利钝杂陈,巨细成蓄。李才高气逸而调雄,杜体大思精而格浑。超出唐人而不离唐人者,李也;不尽唐调而兼得唐调者,杜也。备诸体于建安者,陈王也;集大成于开元者,工部也。青莲才之逸并驾陈王,气之雄齐驱工部,可谓撮胜二家。第古风既乏温
7 / 30
精品文档
醇,律体微乖整栗,故今评者不无轩轾。
三、归标 诗圣杜甫的《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驶过了十几个世纪,永远定格在历史的画廊上,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最高统治者,这是对历史最透彻的拷问。 四、固标
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战争的,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落笔战前和战后,虚化战斗过程。部队精良却“丧胡尘”,战死者达五千之众,足见战斗之激烈和伤亡之惨重。
唐代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痛苦和灾难的诗歌很多,这首诗“用意工妙”,说你的理解。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把“河边骨”“春闺梦”联系起来,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虚实相对,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跟进反思:
8 / 30
精品文档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人:枣庄五中高中语文组 李杰
《兵车行》教学设计
1、让我们首先通过诵读来领略诗中所描述的情景和抒发的感情吧。
学生读,教师纠正评价。
录音播放,注意感情基调。
师 : 同学们从老艺术家朗读的语速、语调中捕捉到诗人灌注诗中的感情基调了吗, 生2: 一种悲凉、绝望和无奈。
师 : 好,诗人对百姓的悲惨命运寄予了无限的同情,那还有别的感情吗,
生3: 还有一种对统治者的愤怒、怨恨之情。
师 : 很好,同学们已经把握了全篇的感情基调,有怨恨也有愤怒,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怨愤之情。
那么,这种“怨愤”之情是怎样贯穿全诗的呢,
当时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痢,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作者把在咸阳桥所见写入诗中,借役夫的话诉说人民的痛苦和愤恨。
9 / 30
精品文档
2、哪位同学能结合你所知道的背景说说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呢,
生1: 这首诗反映的是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师 : 回答很好,诗歌正是反映了唐代天宝年间的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 、合作探究,交流碰撞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将你喜欢的语句在组内交流,品味探究诗歌的语言。
1.开头描写了爷娘妻子儿女与出征者生离死别的凄惨场面。
师: “爷娘妻子走相送”中的“走”能否改为“来”,简要评析
生: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走”字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男子突然被抓,又急促押送出征,亲人追奔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离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而如用“来”字显得太从容,不能揭示这场突至的塌天大祸。
师:逼真地再现生离死别景象的是哪句,
生1:兵车隆隆地响,战马嘶嘶鸣叫,出征的士兵佩弓带箭。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追奔着相送。一团团兵车疾驶扬起的尘土,连咸阳桥都被遮蔽不见。紧紧扯住亲人的衣襟,一声声依恋辛酸的叮嘱,一阵阵捶胸顿足
10 / 30
精品文档
的哭号,那绝望悲怆的哭声直冲九霄。
生2:兵车隆隆,战马悲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送往前线,浩浩荡荡,不见首尾。征夫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追奔着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各自寻着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边叮咛边哭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在体会了出征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后,生再有感情的朗读。读出低沉压抑。师评价。
2.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证据是什么,
生: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皇权集团,证据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师:武皇是指谁,用了什么手法,
生:诗中的“武皇”,字面上虽然指的是汉武帝,实际上则指的是唐玄宗。这两句分别运用了夸张和隐喻的手法。
师:很好,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习用的手法。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完全是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而诗歌也是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作为开头。
3.统治者的罪恶有哪些,
生1:“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
11 / 30
精品文档
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是说服役时间之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天宝年间,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生2: 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这里诗句中的“汉家”,实际上也是影射唐朝。男丁都上了战场,家里没了劳动力。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生3:已经民生凋敝了,“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
生4:“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三句描述了一个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
师:诗人用了一个长镜头,将古战场上惨烈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几句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生:阴森恐怖、寂冷凄凉,让人不寒而栗
师:这与开篇送别时人声鼎沸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是“意未已”的战争使人
哭演变为鬼哭。诗人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生1: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12 / 30
精品文档
生2:正是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奢侈昏庸才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哭声震天。
师: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皇权就是人间罪恶的温床和发源地。
师: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有的是心灵上的创伤。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找出诗中反常态的句子并简要评析。
生:“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由来已久,由于连年战争,男丁的大量死亡,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百姓走投无路,使传统的心理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师:那么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的改变了呢,
生:不是,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
师:所以说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百姓内心的愤激和控诉。
找生再有感情地朗读2、3段。重点读“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生点评,师指导,再读。
4.解读完全诗,请同学总结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
13 / 30
精品文档
样复杂的情感,
生:表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揭露与谴责。诗人亲眼目睹亲耳听到了这惨绝人寰的凄惨场景和愤激的话语,内心一定充满了怨愤之情。
齐读体会,请同学们化身杜甫,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读出情感。
四 、延伸对接,深度领悟
出示杜甫忧国忧民的诗句,学生齐读,深入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后人评价语:
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
“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
诗史数千言,一腔君国河山泪; 草堂三五里,沉郁顿挫野老心。
——《杜诗详注》
诗人郭沫若题联:
《兵车行》优秀教案
1、了解写作背景,赏析并积累名句。 、品味语言,熟读成诵。 重点是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的培养;难点是对
14 / 30
精品文档
杜甫诗歌艺术风格及思想情感的理解。 一、导入 一切优秀诗篇的意境,莫不是客观生活实践在诗人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杜甫的《兵车行》虽然写 于唐天宝中后期,但那惨别的图景,悲愤的诉说,至今仍然触动着我们的审美体验。 二、研读新课 1. 《兵车行》在句式上有什么新的特点? 提示:“行”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乐府诗中诗题称“歌”或“行”的很多。这种诗体,音节、格 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古代有“从军行”的乐府旧题,但杜 甫却自拟乐府新题创作《兵车行》 ,继承并革新了乐府民歌体。为了表达感情的需要,杜甫不采 用绝句、律诗那种格律严整的形式,而选用了灵活多变的句式,或三言,或五言,或七言,节奏 疾徐顿挫,极富表现力。.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千云霄。” 赏析——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此一去生离死别,难以回还。因此, 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放声痛哭, 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15 / 30
精品文档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 、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极 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听上的 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 记载:天宝十载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死者六万人。 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 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 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 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 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赏析:“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 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 边意未已~” “点行频”一句话,一针见血地点明了问题的实质,频繁的征役是造成妻离子散、田园荒芜的根 源。战争给人们带来无边际的灾难,从时间上看,人未成年就要防河,归来满头白发还要戍边。 人的一生都在战争中度过去了,这在杜甫后来写的“三吏”“三别”中更
16 / 30
精品文档
明显、更深刻地表现出来: 新婚夫妇结婚头一天便被迫分离,白发老翁也难免被征,老翁不在老妻也得去顶替,更惨的是未 成年的中男也要被征去打仗,还有那些单身汉,无家可别,就是战死沙场,也无人挂念,无人吊 念。从空间看,从“北防河”到“西营田”,要在广阔的边境上与吐蕃、南诏作战,而在中原内地“汉 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荒草满地,人烟稀少,一片凋敝的景象。“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秦兵历来以勇于攻战著称,驱使他们上 战场就如同趋赶鸡犬一样,家中壮劳力都被抓丁,那么,纵使有强健的妇女能把种子播下去,而 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剥削,使人无力招架,田间无人管理,又怎能长出庄稼, 通过行者的一席话,由眼前推及全国,战争遥遥无期,时间之长,范围之广,不仅形象地反映 了唐王朝扩边状况,也说明了如此战争,是唐王朝的人力、物力、财力所无法支持的。这就从军 事、经济、政治角度上显示了大唐王朝将要灭亡的前兆。 ?诗中几个数词有何作用? 赏析: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数词却是事物量的抽象,二者好像
很难结合。可是《兵车行》中的 几个数字用得非常自然贴切,融入了诗的意境。例如“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十 五”“四十”, 这里准确地反映了当兵者的年龄, 具体陈述“点行频”, 以示情况的真实可靠。
17 / 30
精品文档
又如“君 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这句话里的数词并非实指,是略数,写出了“点行频” 对生产所造成的破坏以及田园荒芜的景象。诗人驰聘想像,从眼前联想到全国,从一点推及到普 遍,两相辉映。这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而且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赏析:这里又是一个细节描写。反语表示出征夫敢怒不敢言的痛苦心情,使读者深切地感到统治 者对人民的精神压迫。然而压是压不住的,这不满、这怒火终究是要爆发的,役者忿忿地告诉长 者: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 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这愤恨的语言,句句与前面相呼应。去年守边者未归,今年又来征兵,这与桥头的场面呼应;人 走田荒,县官逼租,与上面“禾生陇亩无东西”相照顾;而相信生女比生男好,一反古代社会的传 统观念,表现了一种变态心理,一则说明战争给人们心灵造成严重的创伤,一则是对开边未已的 反抗。不信吗,上面说道“边庭流血成海水”,这里展现出边塞阴冷、可怕的图景:“青海头,古 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好男儿白白地死在边塞,秋风长鸣,只有 衰草与之作伴。这是多么悲惨的现实,然而也正是“开边未已”“点行频”的结果。役者的控诉低沉
18 / 30
精品文档
悲愤,与前面喧嚣的哭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全篇来看,诗人感情抒发得酣畅淋漓,借送别的场面,激愤地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 阐发了他反对不义战争的思想,借诗歌批评时政,说出人民敢怒不敢言的心里话。. ?《兵车行》一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提示: 《兵车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表现上也很突出。首先是寓情于事之中。这首叙 事诗,无论是第 1 段的描写叙述,还是后一段的代人叙言,诗人的激切、深沉的思想感情,都自 然地融会在全诗之中。其次在叙述次序上参差错落前后呼应,变化开闽,井然有序。第 1 段的描 写为第 段的倾诉作了渲染铺垫; 段的长篇叙言又进一步地深化了前面场面描写的思想内容, 第 前后相互补充,相互辉映。再次,叙事、抒情和议论紧紧结合,水乳交融。如描述了“千村万落 生荆杞”的荒凉景象后,就愤慨地责问“租税从何出”;在痛诉种种不幸之后,诗人又发出了生男 不如生女的感叹,其中不知含有多少激愤之情。这样叙议结合,既使主题突出,又使感情回环往 复,极具感染力。 ?杜甫为什么让役夫讲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这样的话呢?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正变
了呢? 提示:如果说在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观念属于“正常”,那么重女轻男则是“反常”。这种反常观念 是战祸未已, 征兵不断, “边庭流血成海水”所造成的, 是
19 / 30
精品文档
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 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 愤激和控诉。 是不是真的生女儿好呢?诗人没有说,也不必说。因为如果都是生女儿的话,无可嫁之“比邻”; 退而言之,纵然“生女犹得嫁比邻”,可是比邻之男何处寻呢?由此可见,生男生女都无法摆脱悲 惨的命运。诗人留给读者的思考是多么深刻啊!
兵车行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重点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研究杜甫诗歌章法严密、整齐之又有变化的特点。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火焰万丈长。”杜甫是盛唐诗坛另一颗耀眼的巨星。他一生 坎坷,却忧国忧民。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因而被世人称为“诗史”。 杜甫集前代诗歌艺术之大成,形成了韵律完美,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被尊为“诗圣”,为 后世的诗歌艺术树立了博大精深的光辉典范。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兵车行》中,再亲身 感受一下诗人那跳动的思想,那滚烫的情感吧~ 二.常识简介 1.
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 同,其实并
20 / 30
精品文档
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 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 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 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 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 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2.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 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 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 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 诗“三吏”、“三别”。
3.作者生平 ?读书游历时期3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困守长安时期35-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 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 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
21 / 30
精品文档
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 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 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 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 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 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 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 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 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 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陷贼与为官时期45-4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 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 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 任职的经历。 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
22 / 30
精品文档
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 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 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 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 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 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漂泊西南时期4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 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 东西川节度使, 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 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 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 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 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 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 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 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 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
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 易发生军阀割据
23 / 30
精品文档
的地方。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 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 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 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 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 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 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 攻。八载,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 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 到这年冬天, 所派驻龙驹岛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 没。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结果大 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 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 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 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
24 / 30
精品文档
这首诗, 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三.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提问:诗歌展现出哪些触目惊心的画面,我们犹如听到哪些扣人心弦的诉说,这样写 有怎样的效果, 明确: 看到的画面有咸阳桥头悲惨送别图、 田亩荒芜健妇犁耕图、 青海头上苍苍的白骨。 似乎可以听到“行人”的怨言、冤鬼的哭诉。悲惨的场面,是诗人亲眼所见;悲切的言辞, 又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提问:造成这一切苦难的根源又是什么 明确:“点行频”是频繁征兵的意思。.提问:这是一首古体诗,它是侧重于叙事的。它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要抓住这件 事的几大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并说明全文的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唐玄宗天宝年间,唐王朝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 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本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 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 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请概括各段的内容。 ?送别场面 ?征夫控诉 四.研习文本 ?再读诗歌,重点突破 1.片段一:送别场面 提问: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明确: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 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来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
25 / 30
精品文档
争,所给百姓带来的深 重苦难。.片段二:征人控诉 ?“点行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武皇开边意未已” 对最高统治者的强烈抗议,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戍边——无休止 家园——尽荒芜 索租——何太急 青海——群鬼哭 ?三读诗歌,鉴赏名句 本诗中有许多含蓄蕴藉、具有朴素的语言美和思想美的诗句,你最喜欢其中哪些诗句,为什 么, 1.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
古代孩子留长发,1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 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 心,替他束发。人过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 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 的事实造成的, 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 这样的不平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也是对统
26 / 30
精品文档
治者穷 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 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 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四读诗歌,鉴赏技巧 1.生动的场景描写。诗的开头写士兵家属前来送别的场面。前两句为“宾”,写出征士 兵。“辚辚”“萧萧”是听觉形象,令人有人马杂沓之感,可以想见出征士兵之多;“弓箭 各在腰”是视觉形象,表明一切准备就绪,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出发。后四句为“主”,写士 兵家属,突出地描写了他们的动作细节。“走”,表明这些人闻讯后立即跑了来,心情万分 急切。他们料定,很可能这是生离死别,所以一见面就“牵衣”而泣,“顿足”而呼;待到 队伍出发了,他们拦在道上,不让自己的子弟离去,而且哭得更厉害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 了震天巨响, 仿佛吞没了一切??诗人用这些细节给这个场面渲染了极其凄惨的气氛, 借此 表达了人民对无休止的“开边”战争的怨愤,使这首诗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结尾写青海战场的景象,好像是用摄影机拍下的一个全景镜头:漫山遍野,白骨纵横, 在阴沉的天色和蒙蒙细雨中,不时地闪出磷火,传来凄厉的鬼哭声。如此阴森的景象,真叫 人不寒而栗!诗人这样来描
27 / 30
精品文档
绘古战场,其意仍在讽今——揭露“开边”政策的罪恶,颇能发 人深思。.巧妙构思。诗人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出征夫的满腔悲切和哀怨的倾诉。前文的凄惨场 面 是诗人亲眼所见,下面的悲切自诉是诗人亲耳所闻,增强了诗的真实感。“点行频”是 全诗的“诗眼”,点出了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征夫牺牲、土地荒芜的根源。接着,由征夫之 口, 从三个方面控诉了战争造成的巨大灾难。最后,又以哀怨的语调,描述了古战场上的 悲惨现实。其情其景与开头悲怆场面相呼应,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得到尽情抒发,唐王朝 穷兵黩 武的罪恶得以淋漓尽致的揭露。.善用口语。这首诗反映的是人民的生活,选用了乐府体裁,运用了俗语口语,加上民歌 中常见的顶针修辞格,读来清新自然,明白如话,造成回肠荡气的艺术效果。 五.拓展延伸 关于杜甫的诗,历代都有名家评论,尤其对“诗史说”,几乎每一大家都要论及,你从这首 诗的哪些诗句可以看出这一特色, 杜甫作为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政治抱负是“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永无 休止的东征西讨,扩大疆界,使得民不聊生,这与诗人的政治抱负背道而驰,他虽也算世宦 之家,但困守长安的屈辱生活,使他饱尝生活的艰辛,受尽了达官贵人权势者们的冷眼,因 而开始不自觉地向人民靠拢。当他亲眼目睹征兵征夫那撕裂人心的场面时,不禁悲从中来。 《兵车行》便油然而生。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样一个悲惨的
28 / 30
精品文档
镜头: 时间:军队开拔之时。 地点:咸阳桥畔。
背景:在通往西去的咸阳桥上,马嘶鸣、车隆隆地疾驰而过,风烟滚滚,甚嚣尘上。 前景: 被征发的人已经全副武装, 配好弓箭就要开赴边塞。 此一去生离死别, 难以回还。 因此,征夫的家属,不顾一切地在行人中间杂乱地奔跑,寻找即将远去的亲人。 特写:她们拉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堵塞在咸阳桥上, 放声痛哭,悲痛欲绝。 淡化:哭声盖过车马的轰鸣嘶叫之声,穿透覆在桥上的滚滚尘土,直冲上云霄。 这是一个艺术的镜头,其中“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 极形象地表现了人呼天抢地、难舍难分,留恋、悲愤、绝望的感情,给读者以动作神态和视 听上的极为强烈的感受。它具体、客观、逼真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据《资治通鉴》记载:天宝十载四月,鲜于仲通讨南诏,将兵八万,至西洱河,大败, 死者六万人。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 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 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虽然不能肯定地说《兵车行》就是再现了这一段史实,但可 以想见唐明皇大肆开边,连年战争,这样触目惊心的场面的确是存在的。 接着作者不由自主地把自己切入这个场:“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这个 过者就是作者自己,他既目睹,又耳闻:“或从十五
29 / 30
精品文档
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 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
30 / 30
范文四:兵车行课堂实录 高一语文ppt课件教案 苏教版
《兵车行》课堂实录及反思 《兵车行》课堂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和品味语言体味杜甫诗歌激愤沉郁、激昂悲越的情感,领略诗人的创作风格。
2、深刻理解诗歌主旨,感悟诗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 感悟诗人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悲悯情怀。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导入:战争是残酷的,无论是正义还是非正义都是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正所
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因此古人才有“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
世之人”的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一睹杜甫笔
下的战争带给百姓怎样的生离死别~
活动一:
1、 听名家配乐朗诵
2、 早读我们已经自读了这首诗,它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 悲痛 沉重 怨愤 悲愤 沉郁等等。
师:学习诗歌的重要途径是“美读”,读出情感美,读出节奏美,二者兼有,就能读出诗歌的韵味美。这不仅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而且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内容,还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也是鉴赏诗歌的首要步骤---感受诗歌的声韵美
3、找3生分别有感情朗读三段,找生评价。
师:朗读时感情把握不到位的重要原因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还不深刻,下面我们就借助品位语言来进一步体味诗歌的情感。
活动二:
(一)《兵车行》是一首古体诗——歌行体:长于叙事,多含感叹意。那么它叙了一件什么事,(提示:要完整地叙述一件事,就要抓住这件事的几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前因,后果。)
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穷兵黩武。为了和吐蕃继续作战,在长安一带大肆征兵,造成老百姓生离死别的惨痛后果。
找一生读课下注释5。补充背景:当时唐王朝和吐蕃作战是处于劣势的,胜少败多,损失惨重。据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痢,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师: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很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这些出征的士兵,能活着回来的希望很渺茫,因此诗歌一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一幅咸阳桥边生离死别,哭声震天的凄惨景象。
(二)生把描写这一凄惨景象的第一段齐背一遍。
师: “爷娘妻子走相送”中的“走”能否改为“来”,简要评析
生: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走”字入木三分地写出了男子突然被抓,又急促押送出征,亲人追奔呼号去作一刹那的生离死别。是何等仓促,何等悲愤~而如用“来”字显得太从容,不能揭示这场突至的塌天大祸。
师:逼真地再现生离死别景象的是哪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之上干云霄”)
它历来被人们所称道,你们怎样理解这一句,其中蕴含了怎样复杂的情感。
生:连用四个动作,哭字是四个动作的核心,把送行者那种留恋、悲怆、愤恨、绝望,呼天抢地的动作神态,表现得那样细致入微。这样的描写,给读者以视觉听觉上的强烈感受。这是一个成千上万妻离子散的家庭悲剧的集中描绘,使人触目惊心~
师:只有亲眼见过这生离死别场景的诗人才能写出这样的逼人的诗,如果你就是阅尽沧桑的诗人杜甫,你在咸阳桥边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画面)
生1:兵车隆隆地响,战马嘶嘶鸣叫,出征的士兵佩弓带箭。年迈的父母,年轻的妻子,年幼的儿女追奔着相送。一团团兵车疾驶扬起的尘土,连咸阳桥都被遮蔽不见。紧紧扯住亲人的衣襟,一声声依恋辛酸的叮嘱,一阵阵捶胸顿足的哭号,那绝望悲怆的哭声直冲九霄。
生2:兵车隆隆,战马悲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送往前线,浩浩荡荡,不见首尾。征夫们的爹娘妻子儿女追奔着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各自寻着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边叮咛边哭号。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淹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在体会了出征的人和送行的人的心情后,生再有感情的朗读。
师范读。
小结:这一段,象一幕视野开阔的电影序曲,一下子就攫住了人们的心灵,让人不禁要问个来由。 (三)生齐读二三段
师:这出人间悲剧的制造者是谁,证据是什么,
生: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皇权集团,证据为----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
未已。师:武皇是指谁,用了什么手法,
生:诗中的“武皇”,字面上虽然指的是汉武帝,实际上则指的是唐玄宗。这两句分别运用了
夸张和隐喻的手法。
师:很好,以汉喻唐,是唐代诗人习用的手法。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完全是写唐明 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而诗歌也是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作为开头。
师:统治者的罪恶有哪些,(提示:四个角度,尽量用诗歌中的原句来回答。)
生1:“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是说服役时间之长,老百姓得不到休息。天宝年间,战事不断,士兵一批批的去送死,真是穷兵黩武,劳民伤财。
生2: 伤财具体体现在哪里,“千村万落生荆杞”,“禾生陇亩无东西”。这里诗句中的“汉家”,实际上也是影射唐朝。男丁都上了战场,家里没了劳动力。华山以东的原田沃野千村万落,变得人烟萧条,田园荒废,荆棘横生,满目凋残。诗人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的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生3:已经民生凋敝了,“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这是说人民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而朝廷依旧逼索租税。
生4:“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三句描述了一个悲惨世界:白骨露于野,千里有鬼哭。
师:诗人用了一个长镜头,将古战场上惨烈的景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几句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生:阴森恐怖、寂冷凄凉,让人不寒而栗
师:这与开篇送别时人声鼎沸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是“意未已”的战争使人哭演变为鬼哭。诗人这样构思的目的是什么,
生1: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生2:正是统治者的好大喜功、奢侈昏庸才造成百姓妻离子散,哭声震天。
师: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皇权就是人间罪恶的温床和发源地。
师:战争带来的不仅仅是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更有的是心灵上的创伤。由于战乱,居然能改变平时无法改变的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找出诗中反常态的句子并简要评析。
生:“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封
建社会重男
轻女的观念由来已久,由于连年战争,男丁的大量死亡,这一残酷的社会条件下,百姓走投无路,使传统的心理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师:那么是不是重男轻女的观念真的改变了呢,
生:不是,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被扭曲,而不是封建意识的真正改变。
师:所以说诗人这种翻案之笔,反常之语,正最大限度地道出了百姓内心的
愤激和控
诉。
找生再有感情地朗读2、3段。重点读“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生点评,师指导,再读。
师:解读完全诗,请同学总结一下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情感,
生:表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情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揭露与谴责。
师小结:一首《兵车行》,伴随着隆隆兵车,嘶嘶战马,碾过了几个世纪,永远凝固在历史的画廊里。杜甫用他那支神奇的笔,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战乱时代生离死别的长卷。还有那边塞血流成河,白骨累累,家园满目凋敝,民不聊生,激愤哀怨,都从诗人的笔下喷涌而出,直刺穷兵黩武的黑暗王朝。这是带血的控诉,这是对历史的拷问。
活动三:
师:杜甫与李白同为唐代诗坛上的两大巨人,李白被称为“诗仙”,是后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而杜甫却成了后代诗人学习的楷模,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为“诗史”,结合本诗谈谈原因有哪些,
生:诗人中的圣人。我想起被奉为“圣人”“亚圣”的孔孟,主张行仁政,民为本。而杜甫就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同情百姓的悲惨遭遇,痛斥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师:文人多有悲天悯人之心,伟大的文人尤甚。杜甫作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歌功颂德,而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激烈的抗议和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倾泻于高高在上的皇帝。他的诗“为民呼号”,秉承了圣人之道,也就是他被后人称为“诗圣”的原因。
生1:他的诗再现历史。
生2:杜甫的诗不是反映历史,而是反映现实。
生1:就这首诗,涉及到了“武皇”,“汉家”,不是历史吗,
师:他是现实主义,是用“武皇”,“汉家”的历史来观照现实,强调这种悲剧的延续性。可以说他,立足于社会的底层,真实地再现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老百姓惨痛的现实,所以他的诗被成为“诗史”。
总结:(生齐读)
杜甫不只是时代的观察者、记录者,他本身的遭遇就和同时代的苦难结合在一起,他是时代的反思者和批判者。这位充满同情忧国之伟大心灵,始终和人们的苦难连接在一起,那段历史的不幸造就了杜甫的不幸,而杜甫的不幸却辉煌了那段历史,让我们明白时代除了血泪和污浊之外,还有崇高和仰望。杜甫留给我们的是庄严的人格,是瑰丽的艺术,是永久的影响,是“ 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语)~
范文五:兵车行教案
《兵车行》教案
主讲人:苏令男
【学习目标】
1.能够流畅而有感情的朗读全诗,理清诗歌的思路。
2.品读诗歌,能够准确赏析诗歌的情感内涵。
3.赏析诗歌,明确诗歌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一生写过不少以战争为题材的诗。“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至今还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今天,我们来读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兵车行》。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作过拾遗,又称杜拾遗。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
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自己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辗转流离,最后抵达成都,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后来出川东下,贫病交加,病逝于湘江的破船上,终年59岁。 三、杜甫诗歌名篇名句举例
1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安得广厦万千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等等。
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写得很深沉,主要是因为杜甫深切同情劳动人民疾苦,忧国忧民所致。
四、相关背景: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
致君尧舜上,杜甫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来到京城长安。他满以为从此可以实现“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希望落空。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谒见一些权要,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
五、《兵车行》相关背景了解。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课下注解)。
?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
2
六、课文诵读:
1(学生试读、齐读,在此基础上练习背诵,有表情地诵读。
2(诵读点拨:
(1)把握基调:这是一首歌行体诗,旨在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而使人民深受其害。诗人的情绪是怨愤的,这是全诗的基调。
(2)诵读指导:第一段写亲人送别出征的战士,朗读时声音应沉重些。段尾,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应用升调读。第二段,“点行频”三字为下文叙事的总纲,须重读。以下皆用“行人”的口气读,要注意区分叙事句和抒情句的语气。第三段先写秦兵家庭的困难,朗读时速度不宜快。“长者”句用较柔和的声调,“且如”句要作低回之势,至“租税”句稍稍振起。后半段令人悲痛欲绝,声调凄楚。结尾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君不见”应重读,“古来 ”句道尽战场惨景,集中表达“行人”和“诗人”的怨愤,要缓缓读出,“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尤应重读。
七、研习诗歌: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读正字音,读出语气,读准节奏
2.读出层意,读出脉络,读出主旨
概括文章思路:
送别场面 -----------悲壮痛苦
?超期服役
现象 ?死者众多 ---------怨恨 批
判原因 ?农村凋敝 最
根源:“武皇开边” 高
统
治 田园荒芜 者
后果 租税无出
心理畸形 ---------凄惨
战争惨状
二、品读探究,解决下列问题。
3
诵读全诗,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并赏析下面片段和诗句。 提示:赏析的角度可以从思想内容,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表现手法(对比、照应等等)、修辞、炼字等,赏析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阅读体验。 片段: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赏析:
视听结合:
点面结合
场面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烘托 “尘埃不见咸阳桥”, 反“见”行人之众,送者之多。(侧面)
诗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连续的四个细节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把边庭战士的重大伤亡和统治者的拓边野心作对比,指出了战争的根本原因,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武皇”,是以汉喻唐,实指唐玄宗。杜甫如此大胆地把矛头直接指向了最高统治者,这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激烈抗议,充分表达了诗人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君不闻汉家山东六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运用联想夸张的手法,从眼前的闻见,联想到全国田园一片荒芜景象,从一点推及到普遍,两相辉映,不仅扩大了诗的表现容量,也加深了诗的表现深度。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所以,连里正
4
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
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这年龄的跨度中可以看出壮士们无期限地超期服役,控诉了统治者的残忍和罪恶。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因为男子是主要劳动力。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 这是异常的苦难造成了“正常”观念的扭曲,最大限度地道出了役夫们内心的愤激与控诉。这两个句子,上句是自我宽慰之辞,下句是哀叹之辞,以自我宽慰烘托哀叹,更显出哀叹之深。这样的心理变化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诗歌手法总结:
对比 “去时裹头”与“归来头白”,鲜明的对比,突出战士服役时间之长久。 夸张、联想 边庭流血成海水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心理变化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三、比较阅读
古风?其十九 李白
古风?其十九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将这首诗跟《兵车行》比较,说说二者的艺术风格有何不同,
杜诗写人民的苦难~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行人”,形象实现的~十分具体。 杜甫的伤时忧国~表现了他的沉郁风格。
李诗写人民的苦难~是诗人想像在遨游太空时俯视所见~而且写得很概括, 李白让仙人跟他一道看到人民的苦难~也表现了他的飘逸风格,
四、作业
?结合本诗思考:杜甫的诗歌为什么被后人称为“诗史”,
?背诵并默写全诗。
5
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三语文】兵车行教案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