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204条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中正确适用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204条规定的通知
法明传[2008]12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
近期,我院陆续收到当事人直接或通过执行法院向我院申请复议的案件。经审查发现,部分申请复议的案件不符合法律规定。为了保证各级人民法院在执行工作过程中正确适用修改后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204条的规定,现通知如下:
一、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的规定,提出异议或申请复议,只适用于发生在2008年4月1日后作出的执行行为;对于2008年4月1日前发生的执行行为,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提起申诉,按监督案件处理。
二、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执行法院应当审查并作出裁定。按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规定,案外人不服此裁定只能提起诉讼或者按审判监督程序办理。执行法院在针对异议作出的裁定书中赋予案外人、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无法律依据。
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法院的执行行为违法的,应当先提出异议,对执行法院作出的异议裁定不服的才能申请复议。执行法院不得在作出执行行为的裁定书中直接赋予当时人申请复议的权力。
特此通知
范文二:新《民事诉讼法》第170条释义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新《民事诉讼法》第170条释义
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对上诉案件进行判决、裁定的规定。
立法背景
本次修订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本条作了修改。本次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本条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修改前的条文仅对原判决的分别处理作了明确规定,对原裁定如何处理未做明确规定,仅规定了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处理,一律使用裁定。实践中,法院对原裁定的处理都是参考对原判决分别处理的条文进行处理。在理发过程中,有意见认为,应在民事诉讼法中明确第二审人民法院对裁决分别处理的情况,使人民法院在处理原判决、裁定时都能有法可依。因此,本次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对原裁定如何处理的修改。
二是对第一款第二、三项作了修改。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判决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认定事实错误或者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对事实错误区分情况,如果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如果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人民法院过多地将案件发回一审人民法院重审,既增加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影响审判效率。----------------------------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本次修改以减少第二审人民法院将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为原则。在第二审人民法院能查清事实改判的情况下,由第二审人民法院直接查清事实后改判;在基本事实不清,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清事实有困难,发回一审人民法院查清更有利于的情况下,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三是对第一款第四项作了修改。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仅规定原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一方面对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进行了限定,必须是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第二审人民法院才可以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另一方面删除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较为弹性的裁量空间。
四是增加第二款的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修改前的民事诉讼法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仅规定了三种处理原则,即维持原判、改判以及发回重审,没有规定发回重审的次数。由于法律对于发回重审的次数没有规定,导致有的地方一个案件多次发回重审,既增加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又影响了审判效率和司法公正的实现。为了能在法定的时间内结案,解决案件久拖不决的问题,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权益,此次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对发回重审的条件和次数作了限制。即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不服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又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条文解读
根据本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上诉案件,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形,做不同的处理:
一、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驳回上诉,以原判决、裁定的正确合法为根据,原判决、裁定正确合法,上诉理由不成立,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审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对判决的上诉,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以判决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对裁定上诉的,原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裁定。
二、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一是认定事实错误,二是适用法律错误,三是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都存在错误的。第----------------------------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二审人民法院直接以判决、裁定方式对原判决、裁定进行改判、撤销或者变更。对判决的上诉,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以判决方式直接改判。对裁定的上诉,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错误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以裁定方式撤销或者变更。
三、查清事实后改判。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首先,本项应与本款第二项结合起来理解,在一般事实不清的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应直接查清事实后改判,只有在基本事实不清的情况下,第二审人民法院才可以考虑在查清事实后改判和发回重审之间选择。基本事实是指案件的关键事实,可能影响案件最终判决的事实。其次,在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情况下,为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第二审人民法院如果能够直接查清事实后改判的,应当首先考虑查清事实后改判。在由原审人民法院审理更方便于查清基本事实的情况下,才考虑将案件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四、发回重审。为提高诉讼效率,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对发回重审作出限制。2002年德国联邦司法部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之一是限制发回重审,规定发回重审应由当事人申请。改革前,二审法院对一审判决一是依法改判,二是发回重审,比如二审发现一审应调取的证据没调取,通常会发回重审。德国立法者认为发回重审应是例外,因为发回重审会导致时间和经济成本增加。改革后规定,发回重审以当事人申请为条件,当事人没有申请发回重审的,应由二审直接改判。本次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也对发回重审的条件和次数作了限制。根据本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的规定,对于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可以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查清事实后改判。对于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此外,本条第二款规定,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重新审理不是对原判决的简单更正,二是要严格按照一审程序重新审一遍,并且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要人民法院严肃认真对待,保证合法,正确的审判。发回重审的,由于原审人民法院仍按一审程序进行审理,因此所作判决、裁定仍是第一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对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可以上诉,对此类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以任何理由再次发回重审。
相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1条、第183条、第189条、第19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定》第38条、第39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
----------------------------精品word文档 值得下载 值得拥有----------------------------------------------
-----------------------------------------------------------------------------------------------------------------------------
范文三: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适用
《民事诉讼法》第204条的适用
《民事诉讼法》修改后,第,,,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下简称第,,,条)。这一条款在实践中产生了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与同行探讨。
一、案外人的适格主体及异议的审查
(一)案外人的主体资格及异议理由。从广义上来说,在执行程序中原判决、裁定载明的案件当事人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能是案外人;从狭义上来说,只有与案件执行标的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才能成为案外人。这种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核心是案外人的物权或其他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实体法上的权利受到了执行法院执行活动的侵害。只有案外人的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受到执行法院执行活动的侵害,案外人才可能享有排除执行法院对执行标的执行的权利。因此,案外人的主体资格与异议理由是相辅相成的,是决定异议是否成立的两个既相独立又相联系的要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对执行标的享有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的民事主体是适格的异议主体,其是否享有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是异议是否成立的基本事由。依照《物权法》和其他法律规定,对执行标的享有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民事主体,都应是案外人的适格主体,其提出的对执行标的享有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的异议理由都应是法定的异议理由。至于是否足以排除强制执行,则要根据物权的具体状况和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司法解释来确定。在下列几种特殊情形下,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异议应得到保护和支持:(1)被执行人将其不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案外人,案外人已支付全部价款但没有占有该财产,或案外人和被执行人约定由被执行人继续占有该财产的;(2)被执行人将其不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案外人,案外人已经支付部分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被执行人按合同约定保留所有权,案外人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并愿在合理期限内将余款交付执行法院的;(3)被执行人将其所有的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出卖给案外人,案外人已经支付全部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尚未办理过户登记的;(4)被执行人购买案外人不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已经支付部分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案外人依双方合同约定保留所有权,申请执行人不同意向案外人支付剩余价款或案外人不愿从该财产的变价款中优先受偿剩余价款的;(5)被执行人购买案外人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已经支付部分价款并实际占有该财产,但未办理过户登记手续,申请执行人不同意向案外人支付剩余价款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案外人合法权益,维护正常交易秩序和民事关系的相对稳定。
(二)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在现实生活中,物的交付及物权异动的情况十分复杂,反映在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程序中,执行案外人的财产时,查明某项财产是否属于案外人,案外人是否取得物权,能否对某项财产进行强制执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对案外人提出的异议和证据,执行法院是进行实质审查还是形式审查,这是审查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由于审查是基于案外人的异议以及案外人提交的支持其主张的证据,审查的主体是执行法院内部执行机构的有关人员,审查的期限最长为15天,很难全面收集相关的证据,这种审查是具有行政决定性质的处理方式。同时,本条明确规定了案外人、当事人
对裁定不服时的司法救济程序,不论是中止执行的裁定,还是驳回异议的裁定都不具有终局性。因此,对案外人异议的审查应是形式上的审查,无须对实体问题进行实质性审查,也不应在案外人提出异议并提供相应证据时,要求当事人进行答辩和提交相反证据进行抗辩。
二、案外人、当事人诉讼的地域管辖
对案外人、当事人因不服裁定提起诉讼的地域管辖问题,法学界见仁见智,存在较大的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说认为应按照《民事诉讼法》关于管辖的有关规定确定管辖,理由是这类诉讼的管辖必须以现行《民事诉讼法》作为依据,不能突破《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二是认为这类诉讼应由执行法院专属管辖,理由是这类诉讼是因执行而衍生出的案件,其审理结果直接影响到执行程序的进行,由执行法院专属管辖,更有利于沟通信息、提高效率,也便于当事人和案外人诉讼。笔者认为,确定案外人、当事人因不服裁定提起诉讼的地域管辖权,应以现行《民事诉讼法》现行规定为依据,以确保司法公正为依归,构建具体的制度安排。
(一)实行执行法院回避制度。多年来,审判和执行中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在一些地方比较严重。有的法院为了本地当事人的利益,争夺管辖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确定这类案件管辖权应当考量的现实因素。同时,同一法院的审判机构或执行机构内设裁定部门审理涉及执行标的的案件,也存在部门保护主义干扰的可能,极易引起当事人和案外人的合理怀疑,不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对这类诉讼实行执行法院专属管辖,固然有利于沟通信息,提高效率,方便诉讼,但更多的是不利实现司法公正。
(二)依法进行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条和第,,条,诉讼标的为动产的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标的为不动产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如受案的人民法院与执行法院为同一法院时,由上级法院按就近原则指定其他人民法院管辖。二审受案法院与执行法院为同一法院时,照此办理。《民事诉讼法》第,,条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这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条重要的管辖制度。案外人、当事人不服裁定提起诉讼,诉讼标的如果是不动产,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与《民事诉讼法》上述规定一致,也便于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
有学者认为,通过司法解释可将当事人、案外人因不服裁定提起诉讼纳入人民法院专属管辖范围,从而确定执行人民法院对此类案件的专属管辖权。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的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三类案件中并不包括这类诉讼,且没有兜底条款。因此,通过司法解释将此类案件纳入人民法院专属管辖范围的观点缺乏法律依据,超越了法律对司法解释权限的有关规定,存在难以逾越的法律障碍。
三、案外人异议之诉应具有阻却执行继续的效力
依照第,,,条规定,案外人在人民法院对其关于执行标的的异议作出驳回裁定不服时,对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学界把案外人的这种诉讼定义为案外人“异议之诉”。对案外人提起的这种“异议之诉”,能否引起阻却执行继续的效力,第,,,条规定本身并不明确。目前较为通行的观点是:执行程序应贯彻效率兼顾公平的原则,重点保护申请执行人债权的实现,故,案外人异议之诉不具有阻却执行继续的效力,执行应继续进行。笔者认为,在案外人提起异议之诉的情况下,执行法院应中止对案外人异议标的的执行,应赋予异议之诉阻却执行继续的效力,理由是:
(一)强制执行较之于终审裁判更具有终局性。如果说民事裁判是为了确认当事人
某种权益的话,执行就是为了实现当事人的某种权益。或者说,民事裁判是给予当事人应然的权益,而执行则是给予当事人实然的权益。因此,审判纠错只是把判决书上应然的权利义务关系加以调整或重构,而执行纠错是要把实然的权益重新转移,其难度和复杂性远大于审判的纠错,甚至在某些情况下物和物权的回转往往无法实现。因为,一旦人民法院将执行标的以裁判文书的形式转移给另外一个当事人,依照《物权法》第,,条的规定就必然发生物权转移的效力,当事人就有权进行处分,案外人必然失去对执行标的的物权控制。在此情况下,如果异议之诉的终审结果是案外人胜诉,即表明人民法院对异议标的执行错误,人民法院必将面临执行回转以及执行回转不能的可能,那么,一旦出现回转不能的情况,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行政诉讼中司法赔偿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7,27号〕第4条第(三)项的规定,案外人就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承担国家赔偿责任,最终会造成债权人直接受益,债务人间接受益,案外人受损,国家买单的结局。而且,会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增加法院执行工作的难度。在国家利益和当事人、案外人利益三者的权衡取舍中,国家利益应当置于优先地位。
(二)有例可循。从世界其他国家的立法例来看,赋予案外人的异议之诉阻却执行继续的效力有先例可循。日本民事执行法规定:第三人(案外人)认为对强制执行的标的物拥有所有权及其他妨碍标的物转让或移交的权利提起异议之诉时,执行应停止。在法国,原则上第三人(案外人)异议受理后,不具有终止原裁判执行的效力,但是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决定是否签发中止裁定。可见,世界上其他国家并未一概否定案外人异议之诉具有阻却执行继续的效力。
(三)坚持公正与效率有机统一的原则。在执行程序中,亦应坚持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公正和效率的有机统一应当体现为在确保公正的前提下实现较高的效率。而且,公正必须是对所有与执行活动有关的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平等的公正。效率的边界和底线必须是合法的权益不受侵害。否则,公正就无法得到保障。在案外人提起异议之诉,期待人民法院作出裁判时,执行法院将该异议标的的物权或其他实体权利转移,这就必然形成悖论,即未经人民法院裁决的标的物已被执行法院在执行程序处置,“审执分离”的原则实际上就不存在了,以执行代替了审判的可怕现象就会畅行无阻。在此情况下,既没有了公正,也没有了真正的效率。因此,在案外人异议之诉被人民法院受理的情况下,应以具有阻却执行法院继续执行的效力作为一般原则,以申请执行人提供有效担保时继续执行作为例外。
四、案外人异议之诉与当事人诉讼的类型及处理方式
民事诉讼法学通说认为:确认之诉是原告要求法院判决确认与被告之间存在或不存在一定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益的诉讼;给付之诉是原告要求法院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的诉讼;形成之诉亦称变更之诉,是原告通过法院的判决改变既存的或成立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益的诉讼,确认之诉的要件是某项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益已经存在或已经成立,该诉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已存在于当事人之间的这种现状。案外人异议之诉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执行法院对执行标的执行,申请执行人不服裁定提起诉讼是为了排除案外人异议,实现对执行标的的继续执行,被执行人诉讼的目的可能与案外人一致,也可能与申请执行人相同。不论案外人、申请执行人还是被执行人的诉讼目的有何不同,从实体法的角度来看都是对物的诉讼,其诉讼的交叉点是确认案外人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的最终确认决定诉讼结果以及对执行的影响。当作为执行标的的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被人民法院确认归属案外人时,案外人就取得了排除执行法院对执行标的继续执行的依据;当作为执行标的的物权或其他实体法上的权利被人民法院确认属于被执行人或者案外人无权时,申
请执行人就取得了要求执行法院继续执行的依据。在异议之诉中,不存在作为原告的案外人要求作为被告的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履行给付义务的问题,三者之间也不存在已成立或既存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益,他们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或民事权益因人民法院执行活动而引发并处于不确定状态,并未形成稳定的法律事实。所以,案外人的异议之诉和当事人不服裁定提起的诉讼本质上是确认之诉,不是给付之诉,也不是形成之诉。有种观点认为,当事人因不服执行法院中止执行异议标的的裁定而提起的诉讼,其目的在于许可执行法院对异议标的强制执行,是一种新类型的诉讼,并称之为“许可执行之诉”。其实,当事人提起的这种诉讼,虽然目的在于许可执行法院对异议标的强制执行,但是,许可执行的前提仍然是实体法上法律关系的确定,许可执行不过是实体法上法律关系得到最终确定的必然结果而已。案外人与当事人之间物权或者其他实体权利争议没有解决,许可执行就无从谈起。诉讼类型的划分是以当事人实体法上请求的内容来确定的,不是以程序法上的要求来确定的,许可执行是程序性的权利,其本身不是实体问题。况且,人民法院在对这种诉讼做出判决时,也不宜在判项中作出许可执行法院对异议标的执行的判决。否则,就会出现一个法院审查另一个法院执行活动的于法无据的现象,在法理上也没有依据。把当事人提起的这种诉讼概括为新类型的“许可执行之诉”是不妥当的。因此,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作出判决时,采取的判决方式应为确权判决。同时,与一般民事诉讼不同的是这类诉讼是执行程序引发的诉讼,诉讼的目的在于排除或许可对执行标的进行强制执行。因而,不论是案外人的异议之诉,还是当事人的诉讼,都具有确定案外人、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法律关系及排除或许可强制执行的双重作用。人民法院对这类诉讼所作出的判决其价值功能也正于此。因此,人民法院对这类诉讼进行判决时应将案外人、当事人之间的实体争议和能否强制执行的问题一并加以解决。故,人民法院在判决书或调解书中对案外人、当事人实体争议做出处理或确认的同时,应在判由部分或确认部分以适当措词明确执行法院能否对执行标的进行强制执行。这样,就使执行法院对执行标的进行执行?案外人提出异议要求排除继续执行?执行法院审查裁定?案外人提起异议之诉或当事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对执行标的确权?执行法院是否继续执行(或执行回转)的整个过程形成了法理上和程序上的内在一致性,避免了执行和审判的冲突,也贯彻了审执分离的原则。
在案外人异议之诉或当事人诉讼中,案外人、当事人之间围绕执行标的形成的利害关系明显,利益冲突激烈,在诉讼中达成和解或撤诉的可能性较小,但也并非没有可能出现此种情形。在审理这类诉讼案件中能否适用调解方式,能否允许案外人或当事人撤诉,是两个不能不关注的新问题。鉴于这类诉讼的特殊性,即这类诉讼是执行法院强制执行引发的诉讼,诉讼的结果对能否排除强制执行具有直接影响,除案外人同意执行法院对异议标的继续执行的情形外,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诉讼中案件不应适用调解方式,以防止因案外人、当事人对其民事权利进行处分而妨碍执行法院强制执行活动的进行,增加继续执行的难度甚至出现无法执行的情况。同样的理由,对案外人和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权利也应加以适当限制。对案外人而言,除非书面表示执行法院可以对执行标的进行执行外,不得撤回起诉;对当事人而言,除非书面表示对执行法院中止执行裁定不再持有异议,不再要求执行法院对中止执行的标的进行强制执行外,不得撤回起诉。或者:案外人、当事人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予以准许,但案外人、当事人再行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在准许撤诉的裁定中应明确案外人撤诉的,执行法院有权对异议的执行标的强制执行;当事人撤诉的,执行法院终结对异议标的强制执行。
范文四:关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关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二条
新民事诉讼法解释:第一百零二条【某些妨害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
第一百零二条 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
(二)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的;
(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的;
(四)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
(六)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
人民法院对有前款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单位,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事责任。
【解释】本条是对某些妨害诉讼行为的强制措施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对下列几种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可以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伪造证据,指为了掩盖事实而伪造书证、物证、视听资料,提供假的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毁灭证据,指把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毁灭掉。
2.以暴力、威胁、贿买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这是对证人证言的两个方面的行为,一是不让知道案件情况的人作证;一是让证人或者并非证人的人提供与案件事实相悖或者本不存在的证据。
3.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者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这是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所为的行为。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主要指银行将已被人民法院冻结的财产私自解冻,挪作他用。
4.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打击报复。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协助执行的人,在诉讼中享有一定的诉讼权利,承担一定的诉讼义务,只要诉讼程序没有结束,在其行使权利或者履行义务时,任何人对其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者以其他方法打击报复的,都是妨害诉讼的行为。
5.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
这种行为是直接施加于司法工作人员的,是在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时采取的。比如,围攻、殴打审判人员、执行人员等。
6.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这是在执行阶段妨害诉讼的行为。比如,明明有财产,却声称“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背地里却隐藏、转移财产;或者外出躲藏,以逃避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单位有上述行为之一的,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主要负责人,一般指单位的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指代表单位参加诉讼,并实施了妨害诉讼行为的人。
范文五:对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简析
对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简析
[摘 要] 我国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意义重大,它是的公益诉讼首次获得了立法上的确认,为公共利益司法保护机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尽管该项立法并未涉及公益诉讼的审判原则、审判程序等问题,但它结束了我国公益诉讼无法可依的局面。本文从新《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的差异出发,探讨第55条出台的意义、问题、影响,并对公益诉讼提出简单建议。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公益诉讼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154-1
一、修改前后的差异
在各类关系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私人的利益与公共的利益往往混合于一体。要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既要为私人权利而斗争,亦需为公共权利而斗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成为必然”。
依据民法原理进行分析,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人民所享受的社会公共利益在内容和范围上非常广阔,远非资本主义国家可比。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其中新添加了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句话看似简单,却使公益诉讼获得了立法上的认可,结束了长期以来公益诉讼无法可依的局面。尽管该法条依旧不够细化,无法解答案件范围、原告资格、审判原则、审判程序等诸多问题,但它的进步性不应被否认。
二、新法条出台的背景及意义
(一)背景。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于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至今已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在2012年进行修订前,其只在2007年进行过一次修正,“且当时仅就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问题作了不到20余处修改,对于整部《民事诉讼法》而言,修改的幅度和力度都有限”。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民事案件的数量和类型都不断增加,民事诉讼法的内容在很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此,我国很多人大代表及相关人士近年来不断提出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建议和意见。对《民事诉讼法》的新一轮修订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
(二)意义。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内容不仅涉及保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问题,还涵盖了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制度、举证制度等程序问题。其中,首次出现的对于公益诉讼的规定,即第55条格外引人注目。
新《民事诉讼法》纳入公益诉讼条款,使广大公民群体获得了一条保护公共利益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民众的权利意识、公众意识可以得到加强,法治化进程被推动,更彰显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民主权利。
三、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存在的问题
公益诉讼是指有关的组织和个人依据法律的规定,对违反法律而给国家、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事实上损害或潜在损害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的诉讼活动。而公益诉讼中研究较多的是民事公益诉讼和行政公益诉讼。2012年新《民事诉讼法》所纳入的公益诉讼便是民事公益诉讼。
(一)诉讼主体限定不明确。从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条文进行分析,其对起诉主体的限定并不明确。该法条所述的起诉主体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这意味着个
体公民被排除在外。结合相关的文献,学界对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的认识也并不统一。总的来说,大部分理论都忽视了个体公民的地位。若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不将公民纳入起诉主体的范围内,那么公益诉讼在实践中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二)适用案件不明确。我国新《民事诉讼法》规定“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为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即涉及环境污染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可以适用公益诉讼程序。至于其他案件可否适用于民事公益诉讼,法律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尽管法条中有“等损害社会工哦那个利益的行为”这样的句子,但由于其内涵模糊,司法实践难以依据法条对“等??行为”加以确定,必然导致疏漏。
(三)未规定诉讼程序。在最新的《民事诉讼法》修订中,对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没有作任何规定。如果我们按照现有的程序和规则进行公益诉讼,公益诉讼的功能会受到限制。在公益诉讼中,由于关乎公共利益,其不仅要尊重案件事实与法律制度,还要顾及社会影响。因此,对公益诉讼的判决应该不同于传统诉讼的判决。若想让公益诉讼兼顾司法公正与社会影响,一套不同于、甚至独立于传统诉讼程序的制度需要被建立。
四、对司法实践与立法产生的影响
(一)对司法实践的影响。新《民事诉讼法》第55条对公益诉讼的限定使我国的公益诉讼摆脱了无法可依的局面。它从最基本的层面赋予了相关机关、组织原告资格,不仅有利于培养民众维护公共利益的意识,更使得公益诉讼有了法律保障。
(二)对立法产生的影响。从理论与实践来看,此条目的修订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意义尤为重大。“环境问题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具有社会稳定风险,直接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对于维护公共环境利益具有积极作用的环境公益诉讼更是值得大力提倡。
作为一条与环境公益诉讼有着密切联系的法规,新《民事诉讼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于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社会共识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还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补充,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法》的进一步完善。
五、对公益诉讼立法的两点建议
(一)立法的原则。笔者认为,公益诉讼立法原则需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平等、同等、对等的原则,二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平等意味着在公益诉讼中,要保证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的手段,给予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士与我国公民同等的诉讼地位等。要求立法与社会相适应则是因为公共利益的概念与内涵因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二)受案范围。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世界各国似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对于作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物质基础的国有资产的保护需要被更多地强调。我国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通过建立合理的公益诉讼制度发挥国有资产所有人――人民的力量,使国有资产受到更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江伟,徐继军.将“公益诉讼制度”写入《民事诉讼法》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J].中国司法,2006,(6).
[2]颜运秋,余彦.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的建议及理由――对我国《民事诉讼法》第55条的理解[J].法学杂志,2013,(7).
作者简介:鲍禹龙(1992-),男,汉族,辽宁鞍山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行政管理、法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