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人类的居住地
第二部分:案例题(包括教案设计、资源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说明】本节课主要介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要素、世界上聚落分布 的大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差异等。本试卷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考查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教案设计(本部分共 6 个题,每题 4 分,满分 24 分) 在进行“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一课的教案设计时,应进行学习者和教 学环境分析、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下面是一份教案,请结合教案回答其中相应的问题。 课题名 称 科 目 初中地 理 年 级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初中一 年级
学
时
1 学时
教学内 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要素、世界上聚落分 布的大势,以及受环境、社会生活等影响而造成不同聚落的建筑物差 异等。本节课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聚落和聚落的不同类型; ②乡村和城市; ③聚落与环境; ④聚落的区位与环境的关系; ⑤聚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⑥聚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⑦聚落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⑧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⑨聚落发展的表现以及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
第 9 题 (单选题)根据上述教学内容,在教案设计中,您认为下 列哪一项教学内容之间分析关系的分析是正确的( )。 (4 分)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是并列关系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是顺序关系 C.①与④是并列关系、②与③是顺序关系 D.④⑤⑥⑦是并列关系
教学目 标
第 10 题 (单选题)您认为在上述教学内容中,对于和课程有机整 合,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教学要求。 ②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家乡具有代表性的民居资料,制成 自己的作品,并与教师制作的网络资源有机整合。加深了解、探究聚 落与环境的关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教 材; 2. 教师和学生一起搜集的相关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教师针对本节课开发的网络资源“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温故知 新 知识铺 垫
前面的一节 课中,我们介绍 了聚落的概念及 特点:人类为了 生存和发展,必 须建立居住、生 活、休息和进行 各种社会活动以 及劳动生产的场 所,这促进了聚 落的形成。那么 聚落可以分成哪 些类型,它们各 自的特点是什么 呢? 引导学生浏 览网络资源中 “温故知新”的 内容。 (二) 为 什 么有 的 探究主 聚落大,有的聚 题 落小?一个聚落 构建新 为什么会建在这 知 里,而不是建设 在另外的地方? 聚落的形成与哪 些因素有关呢? (从不同侧面考 虑)
复习前 复习旧知识,理清脉 一 节 课 知 络,为新课做铺垫。 识。
根据自 设问质疑, 引发学生兴 己的理解思 趣,产生学习动机。 考回答。
提出探究内容 (1)世界上的四 大文明古国是哪 四个?同学们想 过没有,为什么 这四个区域会产 生最早的人类文 明,它们有什么 共同的环境特点 呢? (2)同样是平原 地区,为什么长江 中下游地区的城 市和乡村聚落非 常稠密,而亚马逊 平原却聚落稀少, 都有哪些因素? (3)目前世界上 的聚落为什么集 中分布在平原地 区,而高山、荒漠 地区就较少或没 有聚落的分布 呢? 对学生形成 的观点进行总结 归纳,明确影响 聚落形成和分布 的因素。
(1)利用分 组学习的方 式,认领不 同的探究主 题:利用网 络 FTP 供的 资料,分析 讨论三个探 究主题,初 步形成对影 响聚落形成 因素的认 识。 (2)形成小 组结论,进 行班级交 流。
将地理学习溶入到实 际生活当中, 激发学生强烈 的好奇心及进一步的求知 兴趣。分组探究,形成主动 学习的态度和竞争合作意 识, 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 问题的能力。
第 12 题 (单选题)在教学中,安排学生利用网络展开探究活动, 在构建新知的环节中, 下列选项中教师的不恰当行为是 ) (4 分) ( 。 A.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探究主题不做规定 B.根据探究主题,对学生进行分组 C.向学生阐并向学生阐明分组规则与评价方法 D.对探究的主题进行详细的规定
(三) 深化拓 展 完善思 路
从刚才的分 析我们能够了解
到,影响聚落分 布的因素是很多 的,如地形、资 源、土壤、水文、 气候植被等都会 对其产生一定的 影响,尤其是在 早期,这种影响 就更加明显。如 果可以在世界范 围内选择理想的 聚居地,你会选 择什么样的地 区?你的理由是 什么? 针对每一个 小组的活动进行 指导。
利用网 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 络资源提供 析、解决地理问题,学习有 的动画,模 用的地理。 拟选择人类 活动的理想 聚居地,并 通过当今的 世界人口分 布图进行验 证。
(四) 联系实 际,成 果展示
(过渡)世界 各地自然环境差 异很大,导致各 民族的生活习 俗、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等不 同,往往形成不 同的建筑风格。 房屋是聚落的细 胞,道路是聚落 的血管,住民是 聚落的神经细 胞。建筑是人类 文化的纪念碑, 人们总是通过建 筑的各种形式来 表达各种文化理 念,因此,任何 聚落不论怎样简 单或多么复杂, 民居就成为一个 聚落最有其特色 的代表。 (2)请观看 “举一反三”栏 目,想一想这些 民居反映出当地 聚落的环境有什 么特点? 我们在网络 资源中上展示的 只是世界上不同 环境下不同民居 建筑的一些典型 代表,实际上这 种例子还有很 多,课前曾经要 求同学们收集自 己家乡具有特色 的民居建筑,并 做成简单的网 页,下面我们就 来欣赏一下同学 们的成果。
(1)观 看网络资源 中提供的视 频资料,了 解中国民居 与环境的关 系。 (2)仔 细观察、分 析网络资源 中提供的图 片资料,讨 论各图所示 民居与当地 自然环境的 关系,填写 表格进行归 纳总结(参 见后面的教 学评价设 计)。
用具体客观存在的聚 落形态创设直观的教学情 境,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阅 读教材有关内容, 根据网络 资源中提供的信息, 结合自 己知道的人们生产和生活 的实际,展开讨论,引导学 生进一步明确自然环境、 社 会经济对聚落分布和形态 的影响,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 分析方法。
欣赏同 学们的学习 成果,讨论 这些民居与 当地环境的 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身 边的地理。
第 13 题 (单选题)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安排学生搜集自己家乡具有特色的 民居资料,并做成简单的网页来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最主要的意图是( )。 (4 分) A.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民居建筑的结构原理 B.使学生将学到的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C.使学生掌握图片拍摄与加工技术 D.使学生的课外活动更有情趣
练习题目①资料阅读与分析
课堂 练习
上面是我国一套民居的邮票, 民居建筑往往能反应当地的自然环境, 请你结合民居的这些建筑特点,说说它们与当地自然环
境的关系。 资源准备(本部分共 5 个题,每题 4 分,满分 20 分) 在讲授“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课以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源,制作网 络资源。
第 14 题 (单选题)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需要制作数字化学习资源,你认 为下列工具软件中最适合开发网页的是( ) (4 分) A.Microsoft office Excel B.Microsoft office Access C.Dreamweaver D.Microsoft Windows
第 15 题 (单选题)在制作网页时,根据视觉心理,下列对网页的色彩搭配 分析不合理的是( )。 (4 分) A.不同层次的信息可选用不同颜色,有利于区分 B.同一版面的颜色越丰富越好,最好多于 3 种 C.选择淡色的背景有利于达到整体和谐 D.选择对比明显的文字和背景颜色
第 16 题 (单选题)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教学,经常要制作演示文稿, 对 PPT 演示文稿主要特点分析不恰当的是( )。 (4 分) A.便于携带、复制、交流 B.以超文本的方式组织信息 C.便于教案的修订 D.更便于教师本人自己观看
第 17 题 (单选题)在制作网页的过程中,搜集了许多相关资源,下列那种 文件格式属于视频的存储格式( )。 (4 分) A.聚落的环境.bmp B.聚落的环境.avi C.聚落的环境.wav D.聚落的环境.doc
第 18 题 (单选题)将网页中与本课相关的文字以纯文本格式插入 Word 文档 中,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4 分) A.在浏览器中选中相关文字,执行论的问题,规定讨论的方向 C.在讨论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D.要及时制止学生借讨论机会大声喧哗、起哄
第 21 题 (单选题)在资源准备时,做好了演示资源成性练习 D.引导学生去欣赏邮票的美学特点
第 28 题 (单选题)通过测验发现大部分学生对
范文二:人类的居住地
教学内容分析: 聚落,也被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居住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与人类获取食物同样久远。人类聚居住是其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人类各种行式的聚住地总称为聚落,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起点,也是人类文明成果的集中体现。研究人类社会聚居就是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来考察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 本节力求探索人类社会居住——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人地关系的具体体现,目的在于寻求人类社居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找到聚居、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人类生活、生产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形成与规模,既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也要有利于生产和生活。教材中尤其强调了传统聚落的保护及其与文化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引导学生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己的自学行动。 在教学过程中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有较强的时代感;并重视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且着眼于素质教育,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利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增添有价值、通俗易懂的图片,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继而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和差别。 3、理明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观察居住环境,调查周围聚落,增强对聚落的认识。 2、培养学生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对知识更 加全面系统的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了解家园、热爱家园的情感。 重点: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难点: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民居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的联系。 教学方法: 启发、讨论、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老师:收集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乡村聚落类型的景观图片。 学生:调查自己所在聚落选择地点,收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能否告诉我,你们居住在乡村还是城市? 生甲:城市。 生乙:乡村。 师:不管同学们住在乡村还是城市,我们都把这种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做聚落,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我们居住的地方。 (板书) 第三节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乡村和城市 师: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集中居住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也就是说,聚落的两种基本类型是乡村和城市。 (板书)1.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乡村城市 同学们能否想想,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我们可以从房屋的密集程度、高度、道路修筑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 生:城市里房屋很多,有很多高楼大厦,道路四通八达,商店、医院等都很多,没有农田、果园、鱼塘。农村里远没有城市多,都是低矮的平房或楼房,道路少,也没有城市的好,商店、医院、学校都很少,有大面积农田,果园、鱼塘分布。 师:城市和乡村诸多不同的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工作为下表: 现在思考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村与城市的诸多不同? 生:农村人主要从事种地等农业生产,城市人从事工业、医疗、教育等工作。 师:就是说农村与城市的劳动方式不同,造成了它们的景观有很大差异。 (板书) 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原因:劳动生活的方式不同差异:景观特征 我们已经知道,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如图4.17所示,然而同是乡村聚落,在世界各地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大家看图4.18,图中的A、B、C三幅景观图片,它们是亚洲、欧洲、非洲的村落景观,同学们能具体区分一下吗? 生:第一幅即A的非洲的,B是欧洲的,C是亚洲的。 师:你们是怎么区分的? 生:根据提示,亚洲乡村人口众多,村落中的房屋较密集;欧洲和北美洲乡村人口较少,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村落中房屋较分散;非洲许多地方保留了较为原始的村落。 师: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聚落的形成不仅跟自然条件有关,还与当人们的生活水平、生产条件密切相关。 (板书)二、聚落与环境 聚落的分布在世界各地极不平均。什么样的地区才比较容易形成聚落?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练习。 练习: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说明理由。 (1)漠河 青岛 (2)天津 乌鲁木齐 (3)长江中下流平原 内蒙古高原 (4)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生:(1)选青岛,因为漠河冬天太冷。 (2)选天津,因为乌鲁木齐太干旱。 (3)选长江中下流平原,因为内蒙古高原多牧场。 (4)选华北平原,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 师:看来地形和气候很重要。如果任意让你们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们会考虑那些条件? 生:地形、气候、交通、环境、医疗卫生、教育等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很全面。对于时期聚落地的形成,人们不可能考虑这么全面。 同学们看图4.21和图4.22说说东南亚的高架屋和西亚的村庄房屋都是厚墙加小窗,防晒又凉快。 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聚落居民建筑因受自然而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师:我们验证一下同学们结论是否正确,请看图4.23、图4.24、图4.25,分别为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竹楼,谈谈各自的体验感受以及这些建筑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生: 当地的气候特点 民居的建筑特点 北极地区纽特人的冰屋 严寒 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 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冬冷夏热 利用黄土挖掘成空洞,具有夏凉冬暖的功能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竹楼 高温多雨 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 师:可以看出,由于所处的位置、地形以及气候、环境的不同,各地民居建筑会呈现出外貌风格、建筑材料方面的差异。 点评:本课通过读图比较和讨论的方法,结合本人生活环境的实例,使学生明确了解城乡差别和聚落形成发展的条件,明确了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差异,聚落的分布范围及各类聚落的特征及形成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了用地理知识去理解分析环境特点与聚落景观特点的关系,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家园。
范文三:瓜尔佳氏家族分布瓜尔佳氏的主要居住地介绍
瓜尔佳氏家族分布 瓜尔佳氏的主要居住地介绍
瓜尔佳氏分布:瓜尔佳氏,满族姓氏,为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瓜尔佳氏按不同的地区有苏完瓜尔佳氏(苏完尼瓜尔佳氏)、安图瓜尔佳氏、叶赫瓜尔佳氏、乌喇瓜尔佳氏等分支,入关后又有凤城瓜尔佳氏、金州瓜尔佳氏等分支。
瓜尔佳氏是女真族加古部落的称谓,一作瓜尔佳,后讹称为夹谷氏。而他们就以部落名称为姓氏,到明朝末期正式称为瓜尔佳氏。
在宋朝时期,北方女真族立国为金,与当时的北宋王朝分庭抗礼。而金国中多有夹谷氏,所以夹谷氏名盛一时。现在上海,沈阳等地有人姓夹谷复姓。夹谷氏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丹东岫岩偏岭乡满族瓜尔佳氏(关氏),原居长白山区,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由京拔驻丹东岫岩。到清末民初,改支瓜尔佳氏(关氏)人口逾千,国民政府对满州旗人政策放宽,允许并鼓励其到吉林和黑龙江等地荒垦,因此大批瓜尔佳氏(关氏)人口开始向北迁移,主要有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双城堡、富锦县、依兰县和嫩江县,吉林的通化县、海龙县和辉南县等。
另外,瓜尔佳氏(关氏)家族还广泛分布于东北各地,如本溪、西丰、铁岭等。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范文四:汉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点 风俗习惯以及节日
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
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nicolas
第 3 楼
--------------------------------------------------------------------------------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
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 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
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狁就与黄帝有不可分之关系。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战之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豸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狁出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
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
nicolas
第 4 楼
--------------------------------------------------------------------------------
。
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 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 以铜为兵" 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 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
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
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 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民族的发展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口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两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部或部分为什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 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其全部或部分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 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南北方传统民居特点
西北地区多为屋顶平、墙体厚、窗户小, 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平顶土房”;
南方地区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的干栏式“竹楼”、“木楼”等民居类型; 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等取暖设施, 双层窗户。
范文五:汉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节日
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汉族人口最?多,分布最广。
汉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汉字经过3?000年的?演变,发展成现在?的通用简化?汉字。汉族的语言?通称汉语,属汉藏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语言?之一。
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的?主要传统观?念。
历史上汉族?人一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后来天主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又有一些人?开始信仰这?些宗教。
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体?系形成的儒?家学说对汉?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汉族由于分?布地区广大?,其传统住房?因地区不同?而有不同的?样式。居住在华北?平原的汉族?,其传统住住?房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多为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居住在东北?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与华北基本?相似,区别在墙壁?和屋顶,那里的住房?一般都很厚?实,主要是为了?保暖;居住在陕北?的汉族,则根据黄土?高原土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为住房,窑洞不仅冬?暖夏凉,而且不占耕?地面积;居住在南方?的汉族,其传统住房?以木建房为?主,讲究飞檐重?阁和律卯结?构。由于南方各?地习俗和自?然条件不同?,在住房建筑?布局上也有?差异。如丘陵山地?的楼房依山?而建,江浙水乡则?注重前街后?河,福建的土楼?庞大而美观?,苏州的楼阁?小巧而秀丽?。
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汉?族,其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座北朝?南,注重室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汉族主要从?事农业,主食以小麦?、玉米、稻米等为主?,辅以蔬菜、豆制品和鸡?、鱼、猪、牛、羊肉等副食?,茶和酒是传?统饮料。以大米为主?食的,习惯将大米?做成米饭、粥或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等各种?不同的食品?;以小麦为主?食的,习惯将麦面?做成馒头、面条、花卷、包子、饺子、馄饨、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讲究并善于?烹任,是汉族的一?大饮食特点?。不同地区的?汉族人民以?炒、烧、煎煮、蒸、烤和凉拌等?烹饪方式,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风味?。汉族的粤、闽、皖、鲁、川、湘、浙、苏等八大菜?系,闻名于海内?外。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民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有太湖的熏?豆茶、苏州的香味?茶、湖
南的姜盐?茶、成都的盖碗?茶、台湾的冻顶?茶、杭州的龙井?茶、福建的乌龙?茶等等。
汉族的服饰?比较复杂,从古到今,变化很大。古代服装有?裙装、袍服、襦裤服等。到近现代,汉族服饰开?始改变,古代服装几?乎被完全淘?汰,代之而起的?是:男子穿简化?了的长衫和?马褂,头戴呢帽、皮帽、毛线帽,也有的穿西?式礼服、戴呢帽;女子最初穿?简化了的上?衣下裙,以后流行穿?改良的旗袍?,也有的以连衣裙作礼服??。公职人员和?知识分子穿?中山装,城乡男女则?穿对襟和大?襟式的衣服?。50年代,城市男女多?穿蓝干部服?,男女服装的?区别只在于?领口不同和?衣袋的多少?,进入80年?代以后各地?流行起西服?、夹克、风衣、运动衫、呢大衣、羽绒服等,特别是女青?年的服装更?是款式新颖?多样,追逐着服装?时尚的新潮?流。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过“春节”又称为过年?,是汉族人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过年时,除夕要守夜?,初一要拜年?。
汉族人口众?多,习俗各异。如今男女婚?嫁大都已移?风易俗,采用简单而?又热闹的婚?礼。但在有些汉?族地区的农?村,传统的民俗?至今仍然保?存着。
据史料记载?,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诸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人民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
汉族人民历?来以简朴、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汉族历史上?的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家庭副?业,是一种典型?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汉族的农业?生产在历史?上素来发达?,尤其以水利?灌溉和精耕?细作著称于?世,汉族的手工?业也有相当?高的发展水?平。
nicol?as
第 3 楼
--------------------------------------------------------------------------------
汉族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汉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黄集团是?汉族的一个?主源。在中国的原?始社会末期?,在黄河两岸?中原地区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后,为了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权位而酿?成了历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战”,黄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而称雄于?中原。追本溯源,汉族世称“炎黄世胄”、“黄帝子孙
东夷集团是?汉族的另一?个主源。在汉族起源?的时代,与炎黄部落?联盟并居黄?河流域的是?东夷。东夷集团主?要分为蚩尤?、帝俊、徐夷、莱夷和淮夷?五大部分。他们的地理?分布情况是?:
蚩尤部居今?山东西南一?带,帝俊部居今?山东和河南?交界的地区?,莱夷居今山?东东部地区?,徐夷居今苏?北淮河以北?徐州一带,淮夷居今淮?河以南的苏?南、皖南地区。其间还有一?些小的氏族?或部落。从这个分布?中可以看出?东夷集团主?要分布在包?括淮河流域?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苗蛮集团是?汉族的一个?支源。苗蛮是远古?时代中国南?方诸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泛称?。它最早的活?动范围在西?北达丹江流?域,川东及鄂、湘、赣、皖的沿长江?流域,东抵淮河流?域,集结在彭蠡?(今鄱阳湖)和洞庭之间?。
苗蛮集团与?炎黄、东夷不同,它在向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一方面苗蛮?集团的一部?分成为后来?的苗、瑶、畲等民族的?祖先,至今苗、瑶、畲等民族中?还盛传着关?于盘瓠的传?说。另一方面,苗蛮集团的?某些氏族、部落,后来发展形?成为楚民族?,成为华夏民?族的族源之?一,从而成为汉?族的支源之?一。
百越集团是?汉族的第二?个支源。远古之时,中国南方的?另一支土著?--百越也早活?跃于长江下?游的东南沿?海以及岭南?一带。
百越集团的?种类很多,史称“越有百种”。与苗蛮集团?发展的情况?一样,百越集团在?形成为民族?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多?元化的情况?,其中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经过多次分?化和聚合,逐步形成为?中国南方壮?侗语族中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仫佬族、毛南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另一部分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融?合于华夏民?族,或同化于汉?族,如于春秋战?国时融合于?华夏民族之?中,而南越、东越、闽越则于西?汉之时逐渐?同化于汉族?。
。
戎、狄集团是汉?族的第三个?支源。戎、狄是中国古?代典籍对中?原之西、之北各氏族?、部落的泛称?。其实,戎、狄之称冠以?方位,始见于西周?,在此之前戎?、狄是互通的?。当时,中原西部和?北部的氏族?、部落主要分?为三大集团?,即狁、鬼方、羌方。
戎、狄与汉族的?族源关系主?要表现在远?古的黄帝之?时,白狄之先世?狁就与黄帝?有不可分之?关系。相传黄帝在?同炎帝作战?之时,曾教练熊、罴、貔、貅、豸区、虎六个氏族?或部落参加?战斗,取得胜利。这六个以北?方野兽为图?腾的氏族或?部落很可能?就有属于狁?的氏族或部?落。因此,黄帝之时,可能就有部?分狁的氏族?或部落参加?了黄帝部落?联盟。相传为黄帝?衣冠冢所在?地的陕西黄?陵县,正是狁出没?的地方,此其一。其二,在周民族形?成的过程中?,融合了羌方?中重要的一?支--姜部落。据《史记?周本纪》记载,传说周人先?妣名姜嫄,是姜部落之?女。《诗经?大雅?生民》中干脆把姜?嫄当做了周?人的始祖,古公亶父时?姜与周建立?了牢固的婚?姻联盟,其后周王均?娶姜女为后?,直到周王朝?末年。其三,在春秋战国?的民族大融?合之时,大部分戎、狄通过被晋?、秦征服而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如秦与诸戎?的关系十分?密切,秦的
先世本?为戎人,因保平王东?迁有功而复?封。当时平王即?对秦襄公宣?布:“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于是,从秦武公伐?邽、冀戎开始,直到秦穆公?“遂霸西戎”《后汉书?西羌传》。时止,秦之西的诸?戎均融合于?华夏民族在?西方的主要?支系--秦之中了,“自是中国无?戎寇”。《后汉书?西羌传》。其四,汉族形成后?,白狄之后裔?匈奴,历经五六百?年的历史,除北匈奴远?遁以外,南匈奴全部?被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同化的洪流?所吞没,而成为汉族?的一部分。但是戎狄仍?有相当一部?分。
以上所述,迫于军事压?力而向更远?的地域迁徙?,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正如《后汉羽?西羌传》所说:“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后汉书?西羌传》。成为今日中?国西南、西北藏族、羌族、彝族、纳西族、僳僳族、拉祜族、哈尼族等民?族的族源之?一。因此之故,戎、狄也仅是汉?族的支源之?一。
总之,历史上的炎?黄、东夷是汉族?的主源,而苗蛮、百越和戎狄?是汉族的支?源
nicol?as
第 4 楼
--------------------------------------------------------------------------------
。
汉民族的形?成
汉族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又经历了夏?、商、周、楚、越等族及部?分蛮、夷、戎、狄融合成华?夏民族的阶?段,最后形成于?汉代漫长而?复杂的三个?历史阶段。
1.夏、商、周、楚、越诸族的相?继崛起
汉族的形成?起始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
公元前23?至22世纪?左右,夏民族在黄?河中游、洛河流域的?黄土地带首?先崛起。相传夏部落?在进入黄河?、洛河流域以?前,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时?代。血缘关系仍?然是维系人?们的主要纽?带。据《史记?夏本纪》说:夏部落姒姓?。共12氏族?,即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戈氏。他们以夏后?氏为核心组?成为一个有?共同血缘的?大部落。随着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到了大禹时?期,青铜工具的?出现和使用?,对于夏民族?崛起的意义?是促使"以铜为兵"的灌溉农业?经济类型的?形成,反映了夏民?族形成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条件都已?成熟。在这种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禹划九州,标志着夏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也标志着夏?民族的形成?。
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夏民族在黄河中游崛??起之时,地处山东半?岛,奉鸟为图腾?的商部落还?过着原始社?会“居无定处”、《史记?殷本纪》。“不常厥邑”《尚书?商书?盘庚上》。的流动生活?。但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部落也毫?无例外地走?上了原始社?会解体的道?路。“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诗经?商颂?长发》。的记载就是?一个信息。于是,本来臣属于?夏王朝的商?部落,在商国家建?立的过程中?,“汤证诸侯”,《史记?殷本纪》。“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滕文公下》。最后在鸣条?会战中大胜?灭夏,汤建立了一?个新的奴隶?制国家--商王朝。与此同时,商部落也完?成了从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化?,而发展成商?民族,崛起于黄河?下游。
与商灭夏一?样,居住在陕甘?渭水上游的?溱、沮流域之间?,原来是商王?朝部属的周?部落,重蹈商民族?崛起的道路?,在臣属于商?王朝的历史?条件下,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重演了商灭?夏桀一幕,在“克商”中建立了周?王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发展成周民?族。
夏、商、周三族在黄?河流域相继?崛起之后,楚、越两族在长?江流域也相?继崛起。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社?会发展的进?程相对来说?是比较缓慢?的,由于国家还?没有出现,所以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长江流域的?各氏族、部落被人们?称“蛮”。而江汉地区?的蛮,则被称为“楚荆”,商时即有“维女荆楚”、“居国南方”(《诗经?殷武》)。之说。按照“从部落发展?到民族”的一般规律?,正处在阶级?产生、国家出现、民族形成前?夜的“楚荆”,由于把战争?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而崇尚武功?,他们在不断?向外发动战?争中,迅速强大起?来。而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不仅奠定了?楚开国之基?,也是楚民族?形成的一个?标志。
越民族的形?成是从于越?突起开始的?。分布在江浙?到两广或云?贵高原这一?弧形地带的?百越集团,终因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长期处“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注引臣瓒所?言。的状态。但是,由于历史的?机遇和地域?位置的优越?,商、周之时,与中原诸民?族邻接的百?越在江浙的?一支--于越突起,开始了形成?为民族的历?程。吴、越国家的建?立,反映了于越?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崩溃?,也标志着于?越各部落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化?的完成。
从夏、商、周、楚、越诸民族相?继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此?起彼伏的雄?壮一幕,是他们谱写?了汉民族形?成的第一阶?段。
2.华夏民族在?大融合中铸?成
作为历史上?发生的东西?,民族与其他?事物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着,变化着。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夏?、商、周、楚、越诸族作为?原生民族,在周王朝的?统治下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发?生大变动、大发展。这时,夏、商、周、楚、越诸族发展?、变化的主要?形式就是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
春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首先是在夏?、商、周三族之间?进行的。例如晋惠公?“作州兵”,
就打破了西?周以来军队?组成的规定?,说明“国”与“州”对立的消除?,而州人本是?被周征服的?“庶人”,又表明晋国?内各民族之?间的鸿沟已?逐渐填平。
春秋民族大?融合,还扩张到部?分蛮、夷、戎、狄之间。例如《国语?周语》说:周襄“德狄人,将以其女为?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说:晋献公“娶二女於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春秋时赫赫?有名的重耳?本身就是一?个混血儿,不仅如此,重耳逃难到?狄时,“狄人伐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刘”。《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咎如是赤狄?的别种,重耳又与狄?人通婚。还有东夷族?须句国人成?风是鲁喜公?之妾;赤狄别种路?子婴儿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而周民族的?晋国人与戎?族的秦国人?联姻,更表明春秋?时包括部分?蛮、夷、狄、戎在内的民?族界限也被?打破。
所有这些会?合在一起,形成了春秋?时期民族大?融合,于是一个非?夏非商非周?非楚非越,又非蛮非夷?非戎非狄次?生的新民族?--华夏民族诞?生了。华夏民族,在先秦典籍?中多称为“夏”或“诸夏”,又称为“华”或“诸华”。孔子视“夏”与“华”为同义词,所谓“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说:“楚失华夏”,是关于“华夏”一词的最早?记载。此后,“华夏”遂成为春秋?时以夏、商、周三族及夷?为主源,部分蛮、戎、狄为支源融?合形成的新?民族的族称?。
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以?更深的程度?、更广的范围?、更快的速度?继续进行着?。在南方的楚?国,春秋以后,楚国纵横于?汉水、长江流域一?带,经八百余年?的扩张经营?,文明程度越?来越高,民族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深,最典型的莫?过于屈原的?《天问》一例,《天问》是就庙宇中?描绘着古史?的壁画而发?的。当时楚国的?画工如此熟?悉中原地区?的历史,足见民族融?合的深广了?。在东北方的?燕国,到战国时已?成为雄据东?北方的强国?,燕将秦开曾?作人质于东?胡族,回国后率军?打败东胡,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等东郡,大大扩展了?燕国的领土?。
燕对辽河流?域的开拓,不仅奠定了?古代中国在?东北的疆域?,也使辽河流?域各民族融?合成华夏民?族的又一个?支系。在北方的赵?国,战国后期是?仅次于秦的?强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史实,不仅是战国?时期民族融?合的实例,而且是华夏?文化吸收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明证?。
在西北的秦?国,是战国时代?的后起之秀?,本是犬戎的?一支,而非“诸华”族。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秦襄公始列?为诸侯。在春秋战国?之交,秦与西方诸?戎族展开了?激烈的搏斗?,“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变?法后,秦后来居上?,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不仅打败了?韩、越、魏三国,而且先后兼?并了周围的?少数民族,增设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阳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后的戎族国?家,成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一跃而成为?华夏民族的?骨干和核心?。
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大融?合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继夏、商、周、楚、越诸族相继?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雄壮的一?幕之后,在中国古代?民族形成和?发展
史上又?演出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融合的一?幕。在这一幕历?史活剧中,一个崭新的?民族--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分别形成了?东以齐、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赵、燕为代表的?四个大支系?,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是汉族形?成的第二阶?段。
3.汉族在“大一统”中形成
在春秋战国?民族融合的?熔炉中铸成?的华夏民族?是一个分散?的,不统一的民?族,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所有这一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于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时间?统一了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纷争,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在“大一统”中,华夏民族也?从分散走向?了统一。秦王朝建立?后,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和“车同轨”、“行同伦”,以及筑长城?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和稳定?华夏民族。
正是由于秦?始皇的这些?“大一统”的措施使得?华夏民族更?加确定地成?为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所以虽然秦?王朝国运短?暂,但汉承秦制?,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政治上,汉武帝创设?了刺史制度?,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实行“编户齐民”;经济上,汉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议?,颁行均输法?、平准法,以京师为中?心,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商业?网,商品流通大?大发展;文化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使儒学发展?成了经学,取得了占统?治地位的优?势,使儒学成了?正在形成的?汉民族共同?心理素质血?肉部分。所有这些,表明西汉时?中央集权“大一统”封建国家更?集中、更强大,使统一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使华夏民族?完成了向汉?族的发展和?转化。
华夏民族发?展、转化为汉族?的标志是汉?族族称的确?定。华夏民族统?一于秦王朝?,其族称曾经?改称为“秦人”,西域各国就?有称华夏民?族为“秦人”的习惯。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国运?,使“秦人”的称呼很快?被人们遗忘?了。而汉王朝从?西汉到东汉?,前后长达4?00多年,为汉朝之名?兼华夏民族?之名提供了?历史条件。另外,汉王朝国势?强盛,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人为?“汉人”。于是,在汉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鲜、服西南夷、收闽粤南粤?,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空?前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他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吕思勉说:“汉族之名,起于刘邦称?帝之后。”(《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页。)吕振羽则说?:“华族自前汉?的武帝宣帝?以后,便开始叫汉?族。”(《中国民族简?》,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19页。)总而言之,汉族之名自?汉王朝始称?。
从华夏民族?向汉族发展?、转化的历史活剧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继华夏民族?在春秋战国?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之后,在“大一统”思想的指导?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发?展史上气贯?长虹的一幕?。从此以后,汉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就是汉族?形成的第三?阶段。
汉民族的发?展
汉族一出现?于世界,便以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稳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开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伟的民族?发展历史进?程。
人口的发展?,是民族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即俗话所?说:国泰民安,人丁兴旺。封建社会时?期汉族人口?的发展经过?了两个大的?发展时期,即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和?宋辽夏金元?至明清。两汉之时,汉族形成的?初期约有五?千万人口,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的?发展,到宋代时人?口突破一亿?大关,滕泽元:《宋代人口突?破一亿大关?》,(《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经宋辽夏?金元至明清?的发展,到清代道光?年间人口增?至四亿多。
封建社会时?期的汉族人?口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巨?大的发展,其中显然有?恩格斯所说?的“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的机制作用?,但了解和认?识汉族人口?的大发展,必须了解和?认识汉族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即民族同化?问题。所谓民族同?化,就是一个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在中国民族?发展史上,有汉族同化?少数民族的?情况,也有少数民?族同化汉族?的情况,但两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汉族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汉以后,中原大乱,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四?分五裂,到处是封建?割据,到处是纷争?战乱。在大分裂、大混战、大动荡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处流徙?,北方匈奴、鲜卑、乌丸、氐、羌纷纷入主?中原,江汉地区的?部分蛮族也?涌进中原,在中原地区?形成汉族与?匈奴、鲜卑、乌丸、氐、羌及蛮族交?错杂居的局?面;而北方汉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长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汉族与蛮、俚、僚等南方少?数民族或部?族交错杂居?的局面。但是,曾几何时,这些少数民?族的全部或?部分为什么?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还有,唐以后,在新的大分?裂、大动乱中,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显赫?一世的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等少?数民族,曾几何时,其全部或部?分为什么也?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呢??这就是因为?他们被汉族?同化,丧失了本民?族的特点,变成了汉族?的一部分了?。
总之,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杂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沟?通得愈深,汉族先进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越快,汉族这个由?许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民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来越发展?,终于成为世?界第一大族?。
南北方传统?民居特点
西北地区多?为屋顶平、墙体厚、窗户小,冬季保温、夏季防暑的?“平顶土房”; 南方地区屋?顶陡斜、四壁透风、房体高架、上下分层的?干栏式“竹楼”、“木楼”等民居类型?; 北方地区的?传统民居内?都有火炕、火墙等取暖?设施,双层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