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日本的社会制度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在战后取得长足发展,基本形成综合性的体系。但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日本实行了重视家庭功能的社保政策,体现了东方文化的特色。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工伤事故保险制度等。 医疗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健康保险、国民健康保险、老人保健制度所设置的医疗保险制度。健康保险是以各企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为保险人,在他们及其抚养人员伤病、死亡、分娩时支付保险金的医疗制度。目前,缴费率为工资的8.2%,由雇主和被保险人各负担50%。国民健康保险是以从事农林渔业的人员、个体经营者、小企业雇员、无业人员为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共济组织主要是向参加国家公务员共济组合、地方公务员共济组合、私立学校教职员共济组合等各种组合的成员及其家属提供医疗和意外灾难的救助服务。老人保健是向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医疗费,所需费用70%由中央政府负担,其余的30%由地方政府负担。其中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一起构成了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两大支柱。
失业保险制度的被保险人包括全国各行业职工,不分行业和规模,所有企业都必须参加该项保险。农林渔业的个体经营者和雇佣人数在4人以下的小企业可自行决定是否参加。该保险向失业者支付的保险金主要包括基本津贴、学习技能津贴、寄宿津贴、丧病津贴等。 工伤事故保险制度分为业务灾难保险和通勤灾难保险。前者为工作时间内引起的受伤、疾病、伤残和死亡等事故发生时的赔偿;后者为通勤途中引起的伤害、疾病、伤残和死亡等事故发生时的赔偿。
一、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
日本从1942年开始推行养老保障制度,1961年建立了基础养老金(也称国民年金)制度,规定20岁以上国民都有义务加入基础养老金,日本从此实现“全民皆有养老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日本又在国民年金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企业薪职人员为对象的厚生年金和以公务员为对象的共济年金。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在日本,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保险费的征收是强制性的。国民年金资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保险费和国家财政预算,缴费率是按工资水平递增,工资收入水平愈高,上缴费率愈大。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的资金则由个人和单位按同比例分担。国民年金和厚生年金采用“后代人扶养前代人”的社会保险方式,由国家统一管理,所以又称为公共养老金。
养老金的支付除了基础部
分之外,还要考虑物价和工资的增长。也就是说,在养老金支付额中,还包括随工资上升而增加的“工资浮动”部分和随物价上涨而上浮的“物价浮动”部分。目前,一对老年夫妇只要在退休前缴足了公共养老金保险费,就能每月领到金额为23万日元的养老金,相当于在职人员平均实际月收入的80%,在有自己住宅的前提下,生活费、衣着费、医疗费、交通费、通信费和娱乐费都能得到基本保证。
(一)体系
现行日本养老金制度基本上是双重构造,其中底层为基础养老金。在基础养老金上加上第二层的部分,构成各自的年金制度。具体而言,企业职工在基础养老金上加上厚生年金保险构成厚生年金;公务员在基础养老金上加上共济年金的保险部分构成共济年金;个体业者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国民年金构成。
(二)资金来源
日本养老保险收费,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的或基本的收费,它是以提供基本支付为目的的收费;另一类则是收入高且自愿在年轻时多缴保费,老年时多得年金的人员自主选择的收费,政府也承担一部分养老保险费用。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承担全部老年基础年金1/3的金额;二是按规定负担老年基础年金免缴保费者免缴期间的支付额。
养老年金的经费由雇主、职工、国家三方负担。私营企业的厚生年金保险,劳资双方每月按工资的17.35%缴纳。到目前为止,保险金的计算基数只限于工资的净收入,不包括奖金或其他收入。1996年对征缴比例进行了调整,开始将工资之外的奖金也纳入征收范围。国家每年补贴实际开支的20%。政府公务员的共济年金保险,由公务员和单位每月各缴纳工资的7.12%,国家每年补贴实际开支数的15.85%。非受雇者按每人每月6740日元的固定数额缴纳,国家补贴实际开支数的33%。
(三)管理组织
日本养老金的中央管理组织为厚生省的年金局及社会保险厅。年金局主要负责:拟定厚生年金保险及国民年金计划;计算统计厚生年金保险及国民年金。社会保险厅主要负责年金制度和健康保险制度的实施。
地方管理组织包括都道府县厅和地方事务所。都道府县厅负责实施国民年金制度,对国民年金基金进行指导监督;负责实施健康保险制度、船员保险制度、厚生年金保险制度,并对健康保险会、厚生年金基金、保险医疗机构进行指导监督。
(四)国民年金的征收方式
日本国民年金制度在起步时采取的是个人帐户储蓄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渐引入课税方式,在征收的地方税和个人收入所得税中,提留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障财源。目前的征收方法是个人
帐户储蓄和课税并举。个人帐户积累方式为将来的养老金支付提供一个比较稳定的财源。赋课方式,实质上是现收现付制度,是以现有的劳动人口交纳的保险金来支付给退休人员。这种形式受人口结构变化以及通货膨胀的影响较大。日本试图取两制度之长,避其之短,所以采取了两制度并行的方式。
二、日本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困境
(一)国民年金空洞化
据统计,目前在日本大约有近1/3的被保险者拒交或者滞交保险金,这1/3的人群中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者、失业者也有一些属于虽然有支付能力但对政府所运作的国家养老保险持不信任而拒绝交纳的人(这一部分人以中青年居多),而且由于各种原因,这部分人群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滞纳或者拒纳保险金人数的增加,也意味着将来拿不到年金或者只能拿到最低限额年金人数的绝对增加,相当一部分人将自动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从而使支撑当代老人养老经济负担的基础出现了倾斜。因此,国民年金空洞化已经成为日本政府面临的一个最大难题。
(二)代际间负担义务不平等
中青年是交纳养老保险的主力军,但是社会给与他们的预期回报却并不能够使他们满足。相反,一些位居高收入阶层的老龄人却享受国家的社会保障福利。据政府公布的年收入超过2000万日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20%。也就是说,作为受益者的老人中有20%并不应当接受社会保障。代际之间这种收入和负担义务的不平等带来诸多社会问题。
(三)国民承受能力降低
由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负担的逐年增加,以及2000年开始推行的护理保险制度等原因,国民对于社会保障的负担率已经接近50%。1998年,日本社会保障费用的财政支出为72兆1400亿日元,占国民收入的18.8%,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中,用于养老保险金的费用却占总支出的44.7%。国民负担率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试图通过增加国民负担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率的低下与养老保险财政支出增长之间的矛盾
范文二:社会制度的建立
第三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个方面进行我对本节课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川教版中国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学习主题的一部分,讲述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任务及主要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性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
二、学情分析
我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整体来说他们具有好奇、好动、好表现的特征,并且他们有近两年的历史知识学习,有一定的历史基础,但还存在看问题表面化、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的不足。因此,教师应该力求授课内容形象生动,富有趣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上: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间、任务及主要成果;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的时间、性质; ④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 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标志。
(2)理解: 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②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真正反映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运用分析的方法,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温故知新的同时,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
⑵让学生了解“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其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理解能力。
⑶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讲述“一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2)“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在于中国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四、 说重点与难点
1、 重点:⑴ 过渡时期总路线 ⑵三大改造的完成
2、 难点:“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采用情境模拟、图说历史、抢答等方式,实现师生互动。建构社会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在主体参与的模式下,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更显必要。这节课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记者采访、对比分析、合作探究等形式,更好地理解历史,提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相关图片,老师对图片进行解说,同时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于何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又经历了一个怎样的阶段呢“?让学生进行轻松愉悦的情感体验的同时,学生的思绪被调动起来,在高昂的情绪中一起进入了新课的学习。实现导入凝神、激趣的功效。
(二)讲授新课:
对于过渡时期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部分的内容,这是本课的重点。
首先,我会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然后教师提示让学生解决对应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①什么时候提出来的?1953年。
②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一化”、“三改造”。(学生说出即可,教师无需解释,因为后面要具体要讲)
③总路线的提出有什么意义?(教师略加解释,即为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然后教师设问:那么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怎样实施的呢?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国家为此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由此进入下一个问题学习。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
一五”计划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部分的内容,因为是本课的难点,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除了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外,还设置启发性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等,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①制定的目的是什么?
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②重要任务是什么?
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问题a:苏联帮助中国搞建设说明了什么? 中苏关系的友好。
问题b:“一五”计划为什么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引导学生根据其内容、教材17页小字内容分析理解)
为改变我国落后的工业面貌,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③方针、手段、能手。
A:“一五”计划期间坚持什么样的方针? 自力更生
B:采取怎样的手段?
增产节约、劳动竞赛、技术革新。
C:典型的技术能手是谁?他被誉为什么?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王崇伦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创新、改革等精神
④“一五”计划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引导学生从工业、农业、机器制造、交通运输等方面回答
⑤“一五”计划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从工业方面的具体成果分析)
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19页——20页该节内容,然后教师提示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①回忆:代行人大职能的机构是什么?
②说出:第一次全国人大召开的时间、地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说出:宪法产生的时间及会议 1954.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②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什么? 社会主义性质
③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有什么意义?(通过其草案的形成过程、规定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其结论)
教师总结:随着一届人大的召开,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政协人大职能消失。随着1954年宪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基本形成,《共同纲领 》临时作用结束,为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4、三大改造
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20页——21页该节内容,然后教师提示让学生解决以下问题:
(1)三大改造开始于何时?1953
(2)三大改造的内容是什么?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三大改造过程及结果中分析)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本小节总结:三大改造完成,个体农民、手工业者转变为集体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已消灭,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阶级剥削基本结束。
七、板书设计:
本次课程我采用的是提纲是板书,主要包括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大改造几个部分,这样设计直观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知识脉络。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一节《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馈、效果预测等几个板块来说。
第一板块——课标要求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二板块——教材分析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这一课是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专题“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中的第1课。本专题内容涉及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主线之一是现代中国政治建设,其基本线索既包含了政治建设的起点和基本内容,也包含了政治建设的曲折、转折及其新的探索与成就。主线之二是祖国统一,即“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及其实践。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三板块——学情分析
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二年级下期第一、三、十三课中曾经接触过。但在四川省已有的中考体制下进行开卷考试,初中学生掌握情况并不乐观。在前面第三专题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学习为本课做了一些铺垫。然而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一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因此本课学习要在掌握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的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因此需要教师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更加有趣的学习。
第四板块——教学目标
(一)、主要目标
(1)能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概况,能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能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能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能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能初步理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4)能运用本课学习内容,能深刻理解我国现在的民主政治。
(5)能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胜利的盛会。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同时目标
(1) 能了解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激发对政治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
(2)能理解三大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锻炼思维能力。
(3)会根据历史资料、文献、图片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第五板块——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党的民族政策。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第六板块——教法学法
(一)教法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课内容特点和学生学情,我重点采用: “情景教学法”——用影视资料、走进历史、感同身受; “课堂讨论法”——让生生合作,师生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见解; “阅读指导法”——让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圈点勾划。
(二)学法
我在学法指导上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归纳,指导学生了解历史,理解历史。
第七板块——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了解2012年全国两会的有关情况;
2、通过了解四川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的有关情况,对我国的民族政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新课
1.导入——情境体验,激发兴趣。
学生齐唱《歌唱祖国》,教师导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推翻了三座大山,新中国诞生了,摆在中国人民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有两项:一是恢复和发展经济,建设人民民主政权的经济基础;二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2.新课教学——合作探究,理解文本。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了解历史史实,弄清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从复杂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为了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我采用“知识大冲关”的形式,将各子目教学内容融入到每个冲关过程中,我就是学生“知识大冲关”的主持人。
第一关:各显身手(史海拾贝)
本环节设计是让学生了解历史史实、梳理历史线索、概括阶段特征。
第一步:初读教材,归纳知识要点。
我安排八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自读教材,找出本课的主要知识要点。学生阅读之前我“友情提示”:同学们先关注课前提示的要点,再浏览子目纲要,迅速记住几件历史大事,然后
快速阅读教材,进行圈点勾划,形成本课的主要知识要点。
第二步:分组讨论,形成知识框架。
1.合作探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几个主要的知识点展开讨论,形成知识框架。
2.适时点拨,巧思妙记
请学生回答的时侯我适当点拨,并引导他们将以上事件进行“巧思妙记”:“一次典礼、二部法律、三大制度、四次会议”。
“一次典礼”——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开国大典。(通过播放《开国大典》视频,学生们形象直观地感受“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神圣和庄严,诱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部法律”——《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内容、性质、作用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下面的“表格”填空以加深理解。
“三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会在高中政治学习中接触,这里只作简单的知识拓展。)(插播《一届人大会议召开》影视片段再现历史,“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诵读**的《论十大关系》中话语来领会。
“四次会议”——七届二中全会、一届政协、一届人大、二届政协。要求掌握:时间、地点、内容、意义。“七届二中全会”用图说历史的办法来解决, “一届政协会议的召开”让学生观看视频,加深印象。
“巧思妙记”是指“一次典礼、二部法律、三大制度、四次会议”,这一环节插播了三段视频让学生有目的的观看,通过“情景再现”,达到了“夯实基础”的目的。
第二关:火眼金睛
本环节设计是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 从历史的成败得失中总结经验教训,从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获得深刻的历史启迪。
我主要设计三个研讨的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第一个问题:观察下图来说明“数十万群众为什么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通过对新中国政权与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的国家政权本质的比较归纳,提升认识。
2.第二个问题:根据大屏幕提供的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研究史料,做到“论从史出”;第二问引导学生从“历史、国家性质、代表阶级利益、经济基础”这四个方面来分析说明,突破教学难点)
3.第3个问题: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感受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课小结:
恭喜大家冲关成功!冲关的过程中大家明白了:《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保证了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九板块——教学反馈
第十板块——效果预测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以及合作学习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得到进一步巩固。
范文三:社会制度的特征
篇一:社会学概论习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 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B.十三世纪
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B )
A.人类历史的全过程B.整体的现实社会的结构与运行过程
C.过去了的社会 D.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的各种原始部落
3、对解释的准确理解:( B )
A.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B.由结果找原因
C.由所知道的过去找将来的趋势 D.探索改造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对策
4、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 B.帕森斯和默顿
C.科赛和达伦多夫 D.库利和米德
5、对全体调查对象逐个进行调查是(C )
A.个案调查 B.抽样调查 C.普遍调查 D.典型调查
1
6、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对特定的个别对象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个案调查
7、抽样调查中所说的“总体”是指(B)
A.抽取出来要进行调查的单位 B.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
C.统计出来的全部调查结果 D.调查资料的汇总
8、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D )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C.礼仪禁忌D.科学技术
9、文化模式研究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 )
A.鲁思?本尼迪克特 B.塞缪尔?亨廷顿 C.玛格丽特?米德D.博厄斯
10、“性善论”是由( A )提出的。
A.孟子 B.荀子C.孔子D.老子
11、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A )。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2、专门为社会化目的而建立的社会化机构是(C )。
A.家庭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3、在所有的大众传媒中,影响最大的是( D )。
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14、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D )。
A.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D.工作单位
2
15、“亲密与孤独”在埃里克森的理论中主要是指( C)时期的特征。
A.婴儿 B.学龄C.青年D.中年
二、多选题
1、社会学的社会功能有:( ABCE)
A.描述的功能B.解释的功能C.规范的功能 D.推理的功能E.预测的功能
2、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 ABCD)
A.整体性B.综合性C.应用性D.实证性E.信息性
3、社会的特点如下:(ABCDE )
A.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
B.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C.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D.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E.社会有一套自我调节的机制
4、文化的功能主要有( ABCE )
A.文化是社会或者民族分野的标志B.文化使社会的规范系统化
C.文化是社会整合的基础 D.文化关乎国家的稳定
E.文化塑造社会的人
5、文化的冲突类型主要包括(ABCDE )
A.区域性文化冲突 B.集团性文化冲突 C.阶级性文化冲
3
突
D.民族性文化冲突 E.时代性文化冲突
6、文化融合的方式主要有( ABCDE )
A.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B.文化的适应 C.外来文化的本土化
D.文化的转型 E.文化的更新
7、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主要有(ABCDE )
A.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B.重实际轻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C.家族本位宗族集体主义文化 D.尊君重民的政治文化
E.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8、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的大众传媒主要有(ABCDE )。
A.报纸 B.杂志 C.广播 D.电视E.因特网
9、继续社会化通常发生在( DE )时期
A.儿童时期 B.青少年时期C.青年时期D.中年时期E.老年时期
10、农民工的再社会化过程主要有( ABCDE )。
A.谋生技能的再社会化 B.价值观念的再社会化 C.行为规范的再社会化
D.自我意识的再社会化 E.生活方式的再社会化
一、单选题
1、社会学家( C )最先将社会角色一词运用到社会心理
4
学领域。
A.芝加哥学派 B.斯宾塞C.米德 D.林顿
2、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C )
A.社会角色的确定B.社会角色的表现 C.社会角色的扮演D.社会角色的失调
3、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
A.角色冲突B.角色不清C.角色中断D.角色失败
4、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稳定的社会形式是(A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 D.扩大家庭
5、有上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这为(A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丁克家庭
6、霍桑实验提出了( B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7、社会组织的非正式结构概念是(C )在经过霍桑试验后提出来的。
A.马斯洛 B.泰罗 C.梅奥 D.西蒙
8、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B )。
A.滕尼斯 B.帕克 C.费孝通D.韦伯
5
9、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C )为主。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混合关系
10、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B )。
A.28.9%B.41.8%C.52.3%D.70.6%
11、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B)
A.理念系统B.规范系统C.设备系统D.制度系统
12、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B)
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文化制度 D.宗教制度
13、对社会制度提出中观层面功能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D )
A.马克思B.尼采C.韦伯D.默顿
14、一个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发挥最高的阶段是(C )
A.开始期 B.形成期C.效能期D.形式主义期
15、社会制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 )
A.理念系统B.规范系统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二、多选题
1、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需要经过如下几个阶段:(BCE )
A.布景与道具B.角色期待C.角色领悟 D.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2、常见的社会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情况 BCDE
A.角色行为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E.角色失败
6
3、社会网络的特点如下(ABC )
A.弥漫性 B.多重性 C.隐蔽性 D.直观性 E.公正性
4、根据维系群体成员关系的性质不同可以将社会群体划分为(ABC )
A.血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业缘群体 D.志缘群体 E.趣缘群体
5、以下各种称谓在使用中有哪些与“非政府组织”的涵义相近,ABCDE
A.NGO B.非营利组织 C.第三部门 D.民间组织 E.社会团体
6、农村社区的特点主要有(ACDE )。
A.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以农业为主 B.人口密度小,人口素质较高
C.居民生活方式传统色彩较浓 D.社会组织较简单
E.社会问题较单一
7、按照区位体系划分法,可以将社区分为( ABDE)。
A.基本服务社区B.商业社区 C.居住社区
D.工业城镇E.缺乏自身明确的经济基础得社区
8、城市社区社会关系的特点主要有( BC )。
A.具有异质性B.具有匿名性 C.具有非个性化
D.具有多元化倾向 E.组织功能专业化
9、社会制度的特征主要有(ABCDE )
7
A.强制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约定性E.体系性
10、按照产生顺序,社会制度可以划分为( AB )
A.本原性社会制度 B.派生性社会制度 C.首属性社会制度
D.间接性社会制度E.次属性社会制度 E.角色实践
一、单选题
1、社会学创立于(C )
A.人类社会出现时 B.十三世纪C.十九世纪三十年代 D.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2、以下属于人文性社会科学的学科是:(D)
A.政治学 B.经济学 C.教育学D.人类学
3、首次提出实证一词的思想家:(C )
A.孔子 B.马克思 C.孔德D.韦伯
4、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A )一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C.《社会学方法论》D.《经济与社会》
5、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
A.迪尔凯姆和马克斯?韦伯B.帕森斯和默顿C.科赛和达伦多夫D.库利和米德
6、从调查对象中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来进行调查,以认识同类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这种调查方法是(D )
8
A.个案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抽样调查
7、下列属于评比性文化的是( D)
A.庆典方式 B.拜访方式 C.礼仪禁忌D.科学技术
8、组成文化的最小的单位是(A )
A.文化特质 B.文化特质丛 C.文化丛D.文化模式
9、古典的文化进化论主要产生于(D )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
10、文化发展和演进的主流应该是(C )
A.文化的冲突 B.文化相对论 C.文化的融合D.文化暴力
11、“镜中我”这一概念是由(B )提出的。
A.G?米德 B.C?库利 C.布鲁默 D.戈夫曼
12、在社会化的所有场所中,最重要、最为直接、最为持久的是( A)。
A.家庭 B.同辈群体 C.学校 D.大众传媒
13、同辈群体的影响在( B)达到最高峰。
A.儿童期 B.青春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14、在青年时期,影响人们社会化的主要是因素是( D)。
A.学校 B.同辈群体 C.社区 D.工作单位
篇二:西周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存在条件
西周社会制度的特点和存在条件? 1(分封制 鲁、燕、卫、晋(王族);齐(功臣);宋(先贤)
9
西周建立后,为适应统治的需要,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周王将土地俘虏赐给王族成员,传说中圣王的后裔和商的遗民以及立功的将士,让他们在地方作诸侯,分区管理,辅佐周王,被封的诸侯在封国内继续分封,通过这种逐级分封,下级对上级承担缴纳贡物,军事保,卫,服从命令等义务。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封建制度确立后,它逐渐被郡县制取代。
影响:
积极: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王室衰微、诸侯分立
2、井田制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开始于商,盛行于西周,衰落于春秋。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属国王,层层分封后,受封的奴隶主贵族只享有土地的使用权,不能随意转让买卖土地,同时还需缴纳“什一”之税作为贡赋,政治上要完全服从周王的命令,军事上要随同出战,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井田上奴隶集体劳动,其劳动果实完全被奴隶主贵族占有。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私田”大量出现,奴隶主贵族控制着私田产品,逐渐出现“公田不治”的局面,再加上奴隶的不断反抗,井田制在春秋后期开始瓦解,鲁国的“初
10
税亩”,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的地位。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终为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分封制和井田制
(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使西周走向强盛。
(4)分封制实质上是在奴隶社会土地王有的前提下,利用宗法血缘纽带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的制度。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奴隶制统治,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其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奴隶主利用井田制,剥夺奴隶的劳动成果。西周统治者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让诸侯国拱卫王室,贡献财物,从而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西周社会制度之特点
政治思想大多因当时的制度而生,针对当时的问题而发,以前研究周礼大抵依据<<周礼,但<<周礼战国未年的书,其中记载多属空想,不能当作史料。西周时中国已
11
踏进封建时代,今之封建与西周封建不同,西周的封建是指封国建侯;现代则为社会发展的一阶段,有其政治、经济、社会之特殊组织。天下的土地、人民都是周天子的所有物,国有封国与服国,前者是宗室和功臣,后者是周东征后臣服於周。封国及服国的诸侯对士地人民只有使用权,无所有权,并须按期朝王、纳贡、出力役、兵役。此时的经济基础是大规模的农业,田分公、
私,由庶人耕种,公田的收获是地主的,私田归自己。国家因民众的团结而成一体,周能有如此大权力,是因天命观使周人团结,天命是上帝委托,如失德,就会有另一政权代之,谓之”革命”。周开国时认为自己系出於天、受命代商、积德累世,人君应有条件,周人皆有,所以能统一天下。周人认为良好的政府最重的是要留心祭祀,并勤劳民事、注意农业、慎刑,法律代表当时的社会,周法最注重者有<1杀人越货:已有私有制,政府对其的保护<2不孝其父、父疾恶其子、兄弟相仇贼:伦理观<3外主训导官员背法立私、违道干誉,以病其君:对舞弊官吏的处罚,犯以上三条者,皆杀无赦。西周未因国运不佳,周人的虔敬变怨尤。西周影响后世最深的是神权及孝悌观念。
心得:
历史是由有权力的人所掌握的,中国尤其明显,中国的历史向来受当权者影响很深,像因儒学当道,周礼所著即被采
12
纳;为了圣人不能当王这个理论,对周公称王一事,视而不见千年;成者为王,败者寇,也是明显的例子,周王朝为了统治的正统性,给纣王五条罪名,后来证实这些都是伪造的。中国许多传统在西周时就已存在,中国的超稳定结构也在这时成形,大部分的古代国家都尃制的,雅典虽号称是民主,但四分之三的人口是奴隶,这样还可以称为民主吗,古代的国家不论是城邦、帝国、封建,都是少数人占有统治权,但中国的政权郤比其他的国家更有延续性,我想应该是大一统的天子观和孝悌的观念,因为大一统的观念使每一个当权者都想要(来自:WWw.xlTkwj.com 小龙文 档网:社会制度的特征)统一天下,使中国有天下分久必和,和久必分一说,但事实上,并非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有此现像;孝悌的观念也有延续性,像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一个家族延续的概念。同时这两个概念都有助於政权统治,大一统的天命说,给予统治者正统的地位、征伐的理由;孝悌观念有助於社会的稳定,像宋朝未发生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其中一个原因是义田,而义田就是宗族用来救济同宗较贫穷的族人。由西周的法律也可以看出法律重视财产、伦理、吏治,其中伦理与现在比较不同,父子地位较平等,近代子女有变成财产的倾向。西周许多观念影响至今,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朝代。
西周早期统治者在对殷商国灭家亡的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及对殷商时期数百年占主流地位的天命神权思想进行修正、
13
改造的基础上,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提出了“以德配天”理论,解决了西周政权存在的合法性问题。在新的天命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又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思想和政治方略。周王通过“积德行义”获得了“国人皆戴之”的良好局面[1]。
一、从周部落时期就开始推行的德治政策主要特征。
(一)明德慎罚。这里的“明德”,一方面是指统治阶级要以德服人,另一方面要注重对百姓的教化. 西周时期的“德”主要指的就是以周王为首的高级贵族的一套好的政治行为,保民、惠民、安民是其核心,包括勤于政事、实行有限度的剥削、任用贤人、效法先王等内容。西周德治要求的“明德慎罚”,对今天法治社会的建立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如其所强调的“中刑”(量刑适中)原则、“非中”减轻原则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量刑不可畸轻畸重、偶犯减轻处罚等有着天然的联系。而“注重教化”的作用在今天看来就是要注重对社会成员的素质教育,因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建立并不是仅仅意味着一整套规范或制度的和谐运作,更主要的是社会成员的和谐相处,更何况设计中的和谐社会制度也需要高素质的社会成员的遵守才能够成为现实的、动态的和谐制度。
(二)保民裕民。统治者作为上天在人间的代表,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将人民看做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护,要让人民富足安康。西周的“保民裕民”中有着合理的成分需要我们加
14
以借鉴。维护人民生活的富足和安康是任何一个发展良好的社会形态所应当首先重视和积极追求的,也只有首先努力保证人民拥有富足安康的生活,使他们不至于对社会现实不满,才能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执政者也才能长久地得到人民的拥戴,从而维护其执政地位。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保证社会成员的安居乐业,使其与当前执政的政府保持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这或许才是构建和谐社会所要实现的理想效果。西周“保民裕民”思想的合理内涵我们应当充分予以借鉴,并将其融入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之中。
(三)天道王制。所有的统治行为和日常行为都要符合天道,要遵循事物内在的秩序。所谓“天道”就是要注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界的平衡。然而,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为了自身的物质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自然资源,污染、破坏自然环境,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逐步恶化,人与自然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和谐共存、协调共进的问题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社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与自然保持和谐关系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这一点上说,西周德治思想中的“天道”观念确有其合理之处。
(四)自我修养。周初的统治者看到商纣王由于荒淫无道而失去了上天支持,最终兵败身死,因此一直告诫自己的后代要以史为鉴。而作为统治者在教化民众之时,自身首先应该
15
是有德行素养的,以作为天下民众的楷模。
二、从易文化角度探讨周德治思想的对古代法治思想的影响力
周初的“明德慎罚”思想对《易经》也产生了影响。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帛书《周易》,既包括帛书《易经》,又包括帛书《易传》。《易经》(指卦辞和爻辞)的成书年代在周初。帛书《易经》恒卦九三艾辞云:“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注家认为:“?德?即德性、德行之义。?不恒其德?犹二三其德。”并译此句为:“不能恒久保持其德行而朝三暮四,则或受他人之辱。”[2]此“德”字是指道德修养而言,“恒其德”是恒久保持德性的意思,若恒久保持德性则需时时谨慎修德。《易经》中的“德”还有一层含义,即德政。德政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一是利民(使民众的物质生活有保障),二是教民(通过道德教化提高民众的道德素质),三是慎罚(对犯法者谨慎动用刑罚)。
治国不用刑,这是《易经》作者追求的一种理想目标,但要达此目标,却不可不用刑,用刑是通向无刑的途径之一,这与法家“以刑去刑”说相近,但又有区别,法家主张以重刑去刑,而《易经》则主张以慎刑去刑。慎刑不是不用刑(除非轻微的犯罪),而是谨慎严格地依法论罪,在量刑上做到稳准狠,从而杜绝司法冤滥现象,实现司法公正。《萃?九五》:“卒(萃)有立(位),无咎,非复(孚),元永贞,悔亡。”卒借为萃,
16
萃通瘁,病也。有犹于也。复借为孚,罚也。爻辞意谓勤于政事而有疾,并无祸患。治国不用刑罚,用来占问长期之吉凶,则无困厄。
这种“保民”思想对儒家的影响极其深远。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代表人物对周公推崇备至并深受周公思想的影响,可以说周公的法律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的源头。而儒家法律思想作为封
建时代的最高政治原则,指导着当时的立法、司法活动,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发展、兴旺、与覆亡,“德”文化成为大中华文化圈的显著标志。
三、西周德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
自西周确立的德治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可以发现,注重施行德治的朝代,其政治氛围大多是非常和谐的。 我国历代开明的封建统治者,大都一手运用法制的强制力以维持国家的统治,一手运用道德教化从精神上纳民于“正轨”,综合运用政治、法律、经济、教育等手段,共同为治。这也就说明德治思想对于一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代社会的社会基础和社会结构与中国古代社会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我们虽然对“德治”思想有所肯定,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德”的内涵到今天早已发生了许多
17
的变化,一些诸如“忠君”、“敬天”等封建王朝时期作为“德”的重要思想的内容早已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但是作为人类数千年文化所积淀的宝贵思想,其中也包含了许多反映社会规律的内容,如前所述的“明德慎罚”、“保民裕民”、“自我修养”、“任人唯德”等思想对于今天社会的健康、良性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西周时期所确立的“德治”思想,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而应该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加入新时代的元素,使这一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德的提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尽管其中有许多陈旧之物不应为当今社会所取,但仍有不少真知灼见,值得今天借鉴和发扬。
古为今用,德主刑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建设是一个从不完善向完善逐步发展的长期和艰巨的过程。自改革开发以来以来,我国经济领域的深刻变革已经决定了政治领域的变革必要性、急迫性。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就,但“人治”现象还在深深束缚着我国法制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有个相当长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全方位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公民守法意识,这且有赖于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准及精神文明层次。从目前我国法律建设的状况看,公民法律意识淡等等,是我国法制建设中比较薄弱的基础环节,只有人们法律意识和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才能促进他们更好
18
地掌握、运用和遵守法律制度,充分发挥法治的作用。一定的法律制度是一定的道德要求和文化的反映,道德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法律文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社会主义法的实施具有积极影响,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法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许多原则和要求。由此,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必然有助于增强人们守法的观念和自觉性,带动人们支持和拥护法的贯彻执行。道德作为启发人们内心觉悟的无形力量,是国家强制力无法代替的。
社会主义道德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往往要担负起单独地调整某些社会关系的任务,起着弥补社会主义法的“间隙”的作用。在当前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时期,努力去挖掘和研究我国古代法律文化遗产,去其糟粕,扬其精华,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北京: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 499.
[2]张立文:《帛书周易注译》,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9月版
篇三:社会学概论考试卷
第二次计分作业及答案
19
1 以下哪种方式可以表现社会角色,(D)
A.角色实践
B.角色期待
C.角色领悟
D.布景与道具
2 中国传统社会网络的核心格局是:(D)
A.面子
B.同心圆
C.团体格局
D.差序格局
3 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
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C )
A.社会角色的确定
B.社会角色的表现
C.社会角色的扮演
D.社会角色的失调
4 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
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
20
5 交换理论研究的主题是(D )
A.合作关系
B.冲突关系
C.强制关系
D.交换关系
6 根据社会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分为(B )
A.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B.规定性角色和开放角色
C.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
D.内在角色和外在角色
7 邻里群体的结成是以(C )为基础的。
A.血缘
B.业缘
C.地缘
8 在现代社会中,(D )处于主导地位
A.血缘群体
B.地缘群体
C.志缘群体
D.业缘群体
9 根据群体成员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 )
A.首属群体和次属群体
21
B.所属群体和参照群体
C.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10 初级群体的概念最早是由(C )提出的
A.霍曼斯
B.米德
C.库利
D.默顿
11 研究表明,一个群体的组合式的规模是(C )
A.两个人
B.三个人
C.五个人
D.十个人
12 有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
这为(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丁克家庭
13 希望工程属于(D )
A.政治组织
B.经济组织
22
C.政府组织
D.非政府组织
14 霍桑实验提出了(B )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5 美籍日裔学者威廉?大内在说明美国的企业界应该向日
本学习时提出了(A)。
A.Z理论
C.X理论
D.权变理论
16 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
管理方式是(C )
A.封建制
B.科层制
C.家长制
D.民主制
17 组织、协调志愿者活动的民间组织是(D )
A.政府组织
B.非政府组织
C.社会团体
23
D.志愿者协会
18 为社区这一概念加上地域含义的学者是(B )。
A.滕尼斯
B.帕克
C.费孝通
D.韦伯
19 把社区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是根据(A )而进行
的划分。
A.地域型社区划分法
B.功能型社区划分法
C.区位体系划分法
D.历史划分法
20 人类历史上古老而又重要的地域性共同体是(A )
A.农村社区
B.城市社区
C.部落
D.原始社会
21 城市社区的社会关系以(C )为主。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混合关系
24
22 严格限制农村农业户口居民迁入城市的《中华人民共
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是在(D )年开始实施的。
A.1951年
B.1954年
C.1956年
23 截止到2004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B )。
A.28.9%
B.41.8%
C.52.3%
D.70.6%
24 社会制度最基本的特征是(B)
A.强制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约定性
25 社会制度最核心的构成系统是(B)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26 下列属于本原性社会制度的有(B)
A.政治制度
25
B.经济制度
C.文化制度
D.宗教制度
27 一个社会制度的正功能发挥最高的阶段是(C)
A.开始期
B.形成期
C.效能期
D.形式主义期
28 社会制度的核心特征是(A)
A.强制性
B.社会性
C.历史性
D.约定性
29 社会制度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A)
A.理念系统
B.规范系统
C.设备系统
D.制度系统
30 社会制度最具革命性的特征是(D)
A.强制性
C.历史性
D.约定性
26
31 初级群体的主要类型有( ACD)
A.家庭
B.社区
C.邻里
D.儿童游戏群体
E.非正式群体
32 初级群体具有如下特征(ABCDE )
A.规模小,人数少
B.目标一致,整合程度高
C.群体成员难以替代
D.成员间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E.群体控制靠非正式手段
33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代际与亲缘关系的组合状况,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按照家庭的婚姻和血缘关系以及家庭人口要素等综合指标来划分,可以把家庭的结构划分为( ABC)和其它家庭。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单亲家庭
E.丁克家庭
34 社会组织调动组织成员的主要手段有(ACE )
27
A.组织权威
B.组织目标
C.组织规范
D.组织机构
E.组织资源
35 结构功能主义者帕森斯社会组织在社会中承担的功能
将社会组织划分为(ABCD )
A.经济生产组织
B.政治目标组织
C.整合组织
D.维模组织
E.群众组织
36 以下各种称谓在使用中有哪些与“非政府组织”的涵义
相近,(ABCDE)
A.NGO
28
范文四:印度的社会制度
印度的社会制度
一、印度实现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上至心脏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华的印度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标准为10美元/日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也是全免的。
二、印度实现免费的教育制度,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教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为了鼓励一些外来移民和印度的少数民族入读普通的学校已融入印度社会,政府还对此有补贴。完善的高等教育,印度的高等教育体系承袭英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是人类最完善的高等教育制度。印度理工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理工大学,在美国和印度的教育界有“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的说法。
三、印度发展从来不搞先发展后治理的模式上世纪印度独立时,美国著名化工大王杜邦拜访印度向尼赫鲁总统建言,在印度开设化工厂。但尼赫鲁总统拒绝了,他说,洁净的恒河水是印度人的母亲河,绝对不能有一丝污染。60年来印度从来没有化工问题,并且建立了以机械,钢铁,生物技术,IT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
四、印度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印度人平均月工资65112卢比,约合人民币6650元。其中孟买和班加罗尔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8.6万卢比,折合人民币12700元;与中国接壤的东北部首都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52000至48000卢比(人民币4200至5360元)之间。
五、美国《福布斯》杂志统计印度40富豪榜,没有一个从事房地产。排在前四名的富豪财富综合高达2000亿美元,比中国富豪福布斯榜的前50名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而且其中有传统的石化、钢铁行业,也有新兴的IT技术和制药行业。
六、印度国营铁路是印度为数不多的国企,作为公营企业是被限制盈利的。印度火车大多是免费的,可以随时上车,随时下车。尽管每年依赖印度政府财政补贴,但是印度国营铁路一直拒绝出售车票牟利。
范文五:社会制度的发展 - LZY-S-PRCT
社会制度的发展
00948267 刘智猷
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究竟是怎么样的.这毫无疑问是最复杂最困难,最发人深思,引人入胜,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人类历史上下5000年的历史,犹如一条长河.在这条长河中,英雄豪杰如浪花一样层出不穷.究竟是怎样的神秘力量主宰了长河前进的方向?而历史无尽道路的前方社会又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人类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都给出了自己的见解.但真正解决了这一问题的,是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或“唯物主义历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只有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动,才能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生产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的活动就是人类最初和始终的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而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着决定作用、支配作用. 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的,由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成为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此基础为根基建立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则成为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另一个侧面,它们之间永恒的矛盾运动也在决定着历史的主要发展方向。
在生产力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之下,历史已经经历了几个大的阶段.例如,以在马克思所研究的西欧为例,如果按社会制度,也就是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组织形式进行划分,有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这三种迥然不同的社会制度.以社会制度为标杆,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这两对矛盾在历史发展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奴隶制的出现是由于在原始社会后期,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个别人产生了多于自己生活所需的财富,财产出现私有化,慢慢的形成了奴隶主和奴隶制度.这一伴随着生产发展和私有财产积累而从原始社会中诞生出来的奴隶制社会,最终也是消亡在自身无法调和的剧烈阶级矛盾中——奴隶主拥有一切的生产关系注定要被淘汰.因为其无法利用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先进工具,否则,由于奴隶对强制劳动的反抗,将会破坏奴隶主的生产工具.所以,到了新式生产工具出现的时候,也就是奴隶制生产关系走向没落之时.
之后的封建制社会,人民赢得了人身的基本自由,然而中世纪封建社会仍然是“个体的小生产。生产资料是供个人使用的,因而是原始的、笨拙的、小的、效能很低的。生产都是为了直接消费,无论是生产者本身的消费,还是他的封建领主的消费。只有在生产的东西除了满足这些消费以外还有剩余的时候,这种剩余才拿去出卖和进行交换”。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一部分人不再需要在土地上耕种也能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从而发展了中世纪的手工业(十足市民行会的和小的),积累起最初的资本,产生了城市相互之间和城市与外界之间商业来往的需要,而与这种需要同时,也逐渐产生了保护商业来往的手段。最后,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意大利,如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地区诞生了商品经济最初的萌芽。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可交换产品的逐渐增加而一点一点,却是不可阻拦的发展着,最终,资本主义制度战胜了封建主义,并在其废墟上建立起一直维持到今天的欧洲资本主义世界。
这是西欧发达国家历史发展的基本归纳。从今天人的观点来看,以自由,平等为主流思想的西欧社会似乎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然而西欧发达社会真的没有危机和潜伏的致命问题嘛,答案是否定的。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一个制度的大范围终结几乎必然是由于自己的上层建筑最终无法适应已经前进但又是其存在凭依的经济基础而造成的无可挽回的崩溃。
资本主义制度就没有缺陷吗?对于恩格斯而言,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矛盾在于社会化的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其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使得工厂具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而劳动者因为不不占有生产资料,其支付能力的需求反而相对缩小.事实上,当今时代,社会化大生产正在成为全球性大生产。如一部小小的产自中国的iPhone手机,它的闪存和屏幕产于日本,信息处理器及其相关零件产于韩国,全球定位系统微电脑、摄像机、WiFi无线产品产于德国,蓝牙、录音零件和3G技术产品产于美国。伴随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生产的集中也在发展。生产和资本更加集中,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但由于是在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条件下发生的,反映了垄断资本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又与社会化生产存在着很大的矛盾。这种集中的趋势事实上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当前在资本主义制度中出现的巨大矛盾.
我们刚刚经历完一次资本主义世界引起的世界范围的巨大经济危机,因此对于危机的巨大破坏力都有着深刻的记忆和认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周而复始表现出随着机器的改进,也就是生产力的飞速提升,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不能驾驭这种全新的,巨大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即生产资料如果不先变为资本,变成剥削人的劳动力的工具,就根本不能发挥作用。生产资料的资本属性的必然性“幽灵一样横在生活资料和工人之间。唯独这个必然性阻碍着生产的物的杠杆和人的杠杆的结合;唯独它不允许生产资料发挥作用,不允许工人劳动和生活”。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仍然突出表现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两个对立的阶级,对立的深刻根源在于二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可见,资本主义不能较好的使生产力得到持续的发展,它的发展是建立在无产者的持续的痛苦和整个世界一次一次经历痛苦而深刻的危机的基础之上的勉强而不稳固的发展,一次对危机的不正确处理就可能使得人类数十年的辛苦努力付诸东流,如上个世纪的大萧条以及随之而来的世界大战,成为人类最不堪回首的历史。
因此我们已经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和人类历史上的每一种制度一样,资本主义制度实际上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有的,先进的生产力了.而且近些年的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调控也开始显得日益强有力和系统起来。这一切无不预示着生产资料的最终完全社会化:也即无数人的理想和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马克思,恩格斯 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2. 庞仁芝 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再认识
3(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著
4(卡尔.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5(共产党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