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上虞市增值税税负率偏低原因及对策
上虞市增值税税负率偏低原因及对策
章长庆 吴颂林
2007年1-10月上虞市局一般纳税人,剔除进出口,增值税税负率为2.13%~与我市去年同期平均税负率2.38%相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与今年同期全省平均税负率2.59%相比~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为了扭转增值税税负率偏低的状况~我局专门对增值税税负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研~查找了行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增值税税负率的一些办法和措施。
一、2007年1—10月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负基本情况
截止2007年10月31日~全市共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3823户 (剔除进出口企业)~1-10月入库增值税6422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3015352万元~总体税负2.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46个百分点。
从申报情况分析~3823户企业中~正常申报企业2247户~占58.78%, 异常申报企业1576户~占41.22%。在异常申报企业1576户中~按累计月平均销售额分~5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1175户~占74.56%~50万元至300万元的企业为308户~占19.54%~300万元至1000万元的企业为71户~占4.51%~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22户~占1.40%。可见~税负异常申报企业集中在累计月平均销售额3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98.60%。
二、税负偏低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局税负较低的行业主要是批发业、零售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其他行业。批发业和零售业累计实现销售775858万元~占全部销售的25.73%~而入库仅为10958万元~批发业和零售业税负正常条件下肯定比其他行业低~而我局这两行业销售占的比重
较大~势必影响税负~如果剔除这两个行业~则税负为2.4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累计实现销售523669万元~占全部销售的17.37%~而入库仅为4553万元~由于我市该行业以低附加值的铜管加工为主~随着今年铜价的上升~出现了销售额大幅增加而利润未同比增长的情况~税负由去年的1.54%下降为0.87%~如果剔除该行业~则税负为2.69%,其他行业累计实现销售81255万元~占全部销售的1.76%~而入库仅为125万元~在该类企业中~我们分析主要是卧龙集团为降低成本、采用集中采购~实际为了扩大上市公司销售~四家公司,卧龙电动门业、卧龙电工设备、卧龙控股集团、上虞市海享贸易有限公司,实现销售81084万元而入库税款仅89万元~若这四家企业能达到我局的总体税负水平~我局的整体税负率应为2.19%~也就是说~影响我局的整体税负达0.07%。
但从全市总体情况看~全市一般纳税人10月止4425户~总应税销售额4853000万元~累计入库增值税,含调库数,132484万元~扣除个体小规模纳税人入库数约3046万元~净入库约129438万元,含调库数,~总体税负为2.67%。其中有自行进出口权企业约680户~实现销售额1837648万元~入库增值税65211万元~税负3.55%。从上分析可以看出~省局对我市考核税负率为2.13%的结果~不能正确反映我局的实际税负。但税负不平衡~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税负明显偏低的问题确实存在。
三、提高增值税税负率的主要办法和措施
要提高部分行业、部分企业的税负率~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这些行业、企业的税源管理~把工作重点放到那些零,负,申报或税负明显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又无正当原因的企业上来。加强税收的日常管
理~实行低税负企业预警监控制度。加强税务稽查~提高纳税人的违法成本。
,一,加强行业税收管理
1、加强零售批发商贸企业的税收管理。为防止商贸企业帐务不
零售商场“以销定进”~人为控制应纳税款~返利健全、核算不真实,
收入不入帐,品牌商品挂靠商场经营,购进货物不入帐~搞两套账问题的出现。对商贸企业异常因素形成的零,负,申报或税负率明显偏低的纳税人~列入纳税评估和日常管理工作的重点~依照下列规定按月进行监控:一是对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可参照同行业或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应纳税额,二是对一年中有连续三个月或累计6次零,负,申报或税负率明显偏低的纳税人采取限额限量发售发票~调低最高开票限额,三是对商贸企业结束辅导期转为正式一般纳税人后~其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系统最高限额不得超过一万元。四是将一般纳税人变更法定代表人后销售额和专用发票购票量异常增长的商贸企业、长期业务量较少而近期销售额剧增这二类商贸企业列入重点监控对象~从严控制此类企业的专用发票发售~并约谈法人代表和财务人员~进行实地核查。
2、强化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税收管理办法。由于一些纳税人可能采取“自开、自抵”的办法~随意开具收购发票偷逃税款~造成期末留抵税款数额较大~部分企业存在投入产出不配比、账实不符、税负率偏低、发票开具不实等问题。为防止出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在销售额增长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却增幅不大~企业连年亏损的反常情况~必须加强农副产品加工行业的税收管理。 一是严把收购发票使用资
格审查关。对申请使用收购发票的企业~要对企业纳税信用度、会计管理水平等情况进行实地审查~重点审查企业收购农产品的种类、收购方式、内部管理等。对帐簿不齐全~会计核算不健全~特别是库存农产品的原始资料不记录或记录不完整的~一律不得领购和使用收购发票~已领够使用的~停止供应并收回已领购的收购发票。二是严格审核企业专用发票的限额限量。根据其生产能力及销售收入的大小~按照不超过一个月的用量供票~审核专用发票的使用数量和版位~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三是强化收购发票的领用存管理。严格购领、使用、缴销手续~强化验旧购新和抵扣环节管理。加强发票开具的管理~企业开具农产品收购单~应当逐项如实填写~“备注”栏内应注明出售人的身份证号码~并由出售人签字~以便查实。对申请农产品收购发票抵扣时~要求企业应提供真实合法的付款凭证等资料~经审核真实后~方可予以抵扣。四是加强农产品行业的会计核算。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农产品领用存盘点制度~建立数量金额式的产成品明细帐、库存材料明细帐~并按收购品种、数量、规格等内容及时详细记录~严格做好出、入库单、记帐凭证、仓库明细帐以及库存盘点表等原始记录~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帐表相符。五是加强生产能力管理监控。掌握企业供产销渠道及业务往来信息~通过监控企业的设备能力、生产人数、能源消耗等指标~测算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与查看企业生产量、库存量~对存在疑点的实施重点监控~把握货物流~防止虚开、非法代开现象的发生。抓好购进关~为防止低价高开、少进多开等问题~要求管理员实行贴近式管理~对大额货物管理员要到现场验货~及时采集农产品产量购销价格等信息~堵塞将收购、贮运、加工等环节费用摊计到农业产品收购单价、金额中及虚增收购
单价金额的漏洞~从而确保进项税额的准确性。管理员定期对企业库存产品进行查验~采取实地盘存与账务查实相结合~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及时与企业申报数据比对。六是加强对资金流控管。从控制企业收购资金入手~加强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核查~核实收购与付款是否一致。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办法~限制现金结算~对每笔交易额在5千元以上者~实行现金支票通过银行结算~通过收购资金的有效控制来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全面掌握农产品行业银行帐户及其关联企业资金往来~确保资金结算、往来真实、合法。
3、继续加强废旧行业的日常管理~强化实时监控。为防止企业滥用收购凭证~虚开、代开收购发票~虚做销售~多抵税款等不法行为~必须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加强对废旧回收经营单位的管理。回收经营单位支付收购货款和获取销售货款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必须通过银行转账结算。凡废旧物资供货方应提供正式发票而不能提供的~可由回收经营单位到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普通发票入账~并按4%征收率缴纳增值税。加强购销管理~实行报验监控制度。针对废旧物资行业大都是商业经营~流动性大~不易控管的特点~规定其收购量、销售量和金额在一定标准以上的~由管理员实地查验其购销废旧物资的数量、金额以及堆放仓库~场所~并检查其购销台帐、原始凭证是否健全真实。收购发票和外购废旧物资取得的发票记账时~凭证后应附过磅单、验收单、入库单、付款单、运费单(承担运输的),销售发票记账时~凭证后应附过磅单、出库单、收款单、运费单(承担运输的)等资料~实行直运销售方式的必须提供购销合同或直运证明。保证每季度对每户回收经营单位下户实地核查一次。实地核查其发票开具、货物交易、资金流
动情况~核查后同时填写《废旧物资回收经营企业季度税收核查表》~对于核查中发现回收经营单位存在违章情形的~第一次责令该单位限期整改~第二次取消该单位的免税资格。
二是加强对利用废旧物资加工的一般纳税人生产企业税收管理。对用废企业取得废旧物资销售统一发票需抵扣税款的~实行票到入库、付款抵扣制度,付款额在2000元以上的必须通过银行转账,。要实行季度巡查制度~在巡查的过程中不能流于形式~除了要检查帐、表、凭证外~要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检查其是否正常经营、是否实际利用了废旧物资进行生产~分析生产能力、规模与销售收入是否匹配。加强对用废企业财务数据的分析和监控~对各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比对。要结合企业生产规模和工艺流程~测定企业正常损失处理限额~对超限额部分按非正常损失处理。同时将用废企业纳入纳税重点评估范围。评估人员应根据通过对用废企业历史同期、同行业、同产品平均税负率的比较~分析用废企业有无虚购废旧物资骗抵进项税额的情况。通过对用废企业耗用废旧物资与产成品投入产出率的分析比较~分析投入产出率发生变动的原因~以及有无虚购废旧物资骗抵进项税额的情况。通过对用废企业燃料动力耗用情况的分析比较~分析燃料动力的耗用是否与产出或销售额配比~并结合废旧物资的物耗比情况~从推算的总产量中倒算废旧物资的耗用量~进而分析废旧物资的合理购进量。经过分析以后~按月按程序对重点监控对象进行评估~评估认为有偷税、骗取抵扣税款嫌疑的~移交稽查部门查处。
,二,加强日常税源管理
1、强化涉税数据的统计、分析措施。依托CTAIS2.0征管系统、征管辅助系统、防伪税控系统等~对纳税人涉税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筛选出税负异常变动企业~按企业规模进行统计汇总,同时组织专门人员对这些涉税数据进行案头分析~由管理员下户核实。
2、建立税负异常预警告知措施。每月对连续二个月零负申报和税负异常下降的企业发出预警告知书或电话预警告知。同时将“年增值税税负率”是否达到或接近行业平均水平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对税收负担达不到一定正常水平~又无正当理由的企业~应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停止专用发票的使用。
3、进一步修正、细化一般纳税人的认定条件。重点放在企业的建帐建制是否规范上。
4、实施总体或整体监控。针对我市一些集团型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或外国企业~其生产经营依赖性较强~且不同程度上存在关联关系的现象。要以整体监控分析为主~针对产业链、生产链、销售链等运作的特征~掌握成员企业生产工艺及投入产出的关系~防止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调节税款~监督企业如实申报。
5、建立存根联滞留发票日常核查机制。针对批发零售商贸企业收到专用发票后~因其销售货物不需要开具发票~为达到隐瞒销售收入、同时又不引起税务机关注意的目的~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予认证抵扣~从而出现不少存根联滞留票的这一现象~每月要将存根联滞留票信息及时发送至管理员~管理员应及时督促企业自查核对~根据企业填报的《滞留票核实情况反馈表》进行核查补税~对企业无法提供证据或证据不充分的~管理员应将核查资料移送评估。
6、要按月进行增值税重点评估。对当月发生零负申报和低于税负预警值申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要按月进行增值税重点评估:,1,关联企业中有小规模纳税人的,,2,农产品收购发票、货物
运输发票、废旧物资销售发票、海关完税凭证等非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进项税额比例较大的,,3,应税销售额较大的,,4,一年中零负申报和低税负申报连续3次或累计6次以上的,,5,申报的留抵税额较大的,,6,因违规等原因形成零负申报~上年度或当年内被国税机关查处过的,,7,其他需要按月进行重点评估的。
7、加强对企业纳税申报的审核。管理员每月终了前5日内应向企业询问下月的有关申报数据如预计销售收入、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预计应纳税额、税负率等~并与分行业设定的税负预警值进行比较~对零负申报、低于税负预警值申报的企业~管理科应先派人审核~以审核后的数据作为申报数据录入系统~。在申报期内加强对其纸质申报资料的审核~对零负申报、低于税负预警值申报的申报企业~经审核该进行补充申报的应要求企业立即补充申报~对确属零负申报、低于税负预警值申报的企业~经管理科负责人签字确认后~可不办理补充申报。
8、建立日常检查移送措施。对税负异常下降或销售额明显申报偏低的企业~在日常检查或评估时发现涉嫌偷漏税或问题重大的移送稽查处理~加强税负管理的威慑力。
,三,深化纳税评估
深化纳税评估是提高增值税税负率的重要措施。各税源管理科要实行专职评估~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务必将深化纳税评估作为提高我局增值税税负的突破口。
1、完善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评估质量。要根据总局和省局建立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和最低税负预警值~对税负偏低的户进行重点评估~切忌全面开花走过场~评估工作
要追求质量~不能追求数量~要建立评估追究制度。同时进一步实行精细化管理~制定分行业管理办法~促进税负有效提高。
2、建立税负预警机制~实行低税负企业预警监控制度。对税负持续偏低、连续零负申报、销售收入或进项抵扣异常变化、出口异常增长等纳税人进行税源管理风险预警~由评估部门进行重点评估~排查疑点。一是确定分行业税负警戒线~以税源监控数据为基础~以监控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行业、企业的税负率为切入点~应用专门统计方法~建立同业税负预警测算模型。要在已经搭建的具有上虞特色的风机、伞件、茶叶等行业税负平台的基础上~扩大监控面。二是要定期对相关行业、税种、重点企业的税负及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对应性分析~测算出同一行业的合理税负下限~对税负偏低的行业或企业实行分类控管。三是按季,月,发布全局同行业平均税负、预警标准和税负偏低行业、企业名单。四是由税源管理一科对行业典型或收入规模较大且税负异常的重点户进行专案评估~剖析行业低税负的原因~制定行业税负监管办法,五是加强日常纳税评估管理~督促管理科对照发布的同行业平均税负、预警标准和税负偏低行业、企业名单~相应开展纳税评估检查工作,六是实施分类管理。对税负低于同行业税负预警下限、且月计税销售收入在3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定为一类监管对象~为科领导重点监控和重点评估对象,税负低于同行业税负预警下限、月计税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企业定为二类监管对象~为纳税评估组纳税评估的重点对象~或纳税评估组直接评估,月计税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下~税负低于同行业税负预警下限~或低于同行业平均税负但高于预警下限的企业定为三类监管对象~为管理员日常评估工作的主要监管对象。
,四,加强税务稽查
1、加强稽查力度。严格按照稽查制度的要求~实行经常性稽查和突击性稽查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稽查来发现问题。要明确重点~把管理移送的零负申报或低税负企业作为重点稽查对象~将帐务不健全、申报不真实的行为作为稽查的重点范围。
2、提高稽查准确率。改变以往“就账查账”的检查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稽查方法~扩大检查范围~挖掘检查深度。同时~认真研究各种偷税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查处和防范措施~做到查处一个~带出一片~警示一方。稽查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稽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加大打击力度。对已经查实的违法案件~必须严格按照税收处罚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除了按规定进行处罚外~还可通过定期向社会公布违法案件和处罚结果~或将违反税法的不良记录列入银行信用等级考核等办法~来加大对违法者的惩处力度~提高纳税人的违法成本~发挥震慑作用~减少偷、漏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作者单位:上虞市国家税务局,
范文二: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应税货物实用税率-(年度进项税额合计-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或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1 农副食品加工 3.50
2 食品饮料 4.50
3 纺织品(化纤) 2.25
4 纺织服装、皮革羽毛(绒)及制品 2.91
5 造纸及纸制品业 5.00
6 建材产品 4.98
7 化工产品 3.35
8 医药制造业 8.50
9 卷烟加工 12.50
10 塑料制品业 3.50
1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5.50
12 金属制品业 2.20
13 机械交通运输设备 3.70
14 电子通信设备 2.65
15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50
16 电气机械及器材 3.70
17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95
18 商业批发 0.90
19 商业零售 2.50
20 其他 3.5
目前一般指增值税:
理论税负率:销售毛利*17%除以销售收入
实际税负率:实际上交税款除以销售收入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企业增值税税负率
推荐:财务人员必看的一部好书《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战略预算-管理界的工业革命》是国内第一部走直线、全过程案例、系统化管理的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敢于对财务人员承诺全过程系统化实战效果的好书,财务人员必看!
问:
1.我单位是进出口贸易公司,以自营出口为主,取得进出口权及出口业务已有3年,但最近业务比较少,不知现在对销售收入方面是否还有规定,比如说,年销售额最少要达到180万.
2.外销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95%以上的自营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税负率如何计算.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列计算公式。
答:
1、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在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年审时,不受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须达到180万元以上的限制。但2004年7月1日以后新办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小型商贸企业必须自税务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实际销售额达到180万元以上,方可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
2、税负={【年度销项税额合计+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7%-(年度进项税额合计- 年度进项税额转出合计+年初留抵税额-年末留抵税额)】÷【年度应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免抵退货物销售额】}×100%。 如你第二问中,假设总销售收入为100万元,外销收入95万元,内销收入5万元,进项税金15万元,征税率17%,退税率13%,计算如下:
销项税金=50000*17%=8500元
进项税金转出=950000*(17%-13%)=38000元
应交税金=8500-(150000-38000)=-103500元
税负=[8500+950000*17%-(150000-38000)]/1000000*100%=5.8% 如此题,你公司未缴纳增值税,实际税负为0,但由于是外销产品实行免抵退税政策所致,又有征、退税率差,所以理论税负为5.8%。
行业 预警税负率 租赁业 1.50%
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
专业技术服务业 2.50%
专业机械制造业 2.0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00%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印刷1.00%
饮料制造业 2.00%
医药制造业 2.50%
畜牧业 1.20%
通用设备制造业 2.0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00% 塑料制品业 3.00%
食品制造业 1.00%
商务服务业 2.50%
其他制造业--管业 3.00%
其他制造业 1.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 4.00%
其他采矿业 1.00%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00% 批发业 1.00%
农副食品加工业 1.00%
农、林、牧、渔服务业1.1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00%
零售业 1.50%
居民服务业 1.20%
金属制品业--轴瓦 6.00%
金属制品业--弹簧 3.00%
金属制品业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水泥 2.00% 建筑材料制造业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 1.50%
计算机服务业 2.00%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珍珠 4.00%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5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0%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0%
纺织业--袜业 1.00%
纺织业 1.0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00% 房地产业 4.0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00%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50% 道路运输业 2.00%
范文三: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2009-05-19 21:04
增值税税负率的计算公式
税负率是指增值税纳税义务人当期应纳增值税占当期应税销售收入的比例.
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注:1 对实行"免抵退"的生产企业而言,应纳增值税包括了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2 通常情况下,当期应纳增值税=应纳增值税明细账"转出未交增值税"累计数+"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累计数
如何评价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合理性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数据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政人力资源等部分。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我们看一个例子:
如果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最终销售价为1000元,产品可抵扣的成本是600元。现在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在同一家公司,一种是生产和销售分立。
如果选择方式一:交纳增值税(1000-600)×17%=68元,税负为6.8%
如果选择方式二:假设销售给销售公司850元,交纳增值税(850-600)×17%=42.5,对应的税负为5%。
企业虽然税负下降,但并没有异常,因为一部分税负转移到了销售公司。
除了把销售分离出来,企业还可以把研发设计、采购、人力资源等部分分离出来,一家企业的价值链越短,相应的税负越低。
可以看出,价值链分割将会导致各个部分的税负下降,但整个价值链的税负是相同的,因此,在比较不同企业的税负时,需要对两家公司的价值链进行比较,价值链不同税负不同属于正常现象。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看一个假设的例子:
某公司年销售额1000万元,其中加工费用占30%。全部自己生产的税负为5%。现在一半产品发外加工,新增进项1000×30%×50%×17%=25.5万元,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5%-25.5=24.5万元,计算出的税负为24.5/1000=2.45%。
税负下降的原因在于接受委托加工一方承担了增值税。
3、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
一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
一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假设第一种方式产品售价1000元,第二种方式的售价就会加上运费,假设运费为100元。如果第一种情况交纳增值税5%,即50元;第二种情况需要多缴(100×17%-100×7%),即10元,第二种情况的税负是(50+10)/(1000+100)=5.5%。
可以看出,对运输费用的处理方式不同,企业税负也就会不一样。
4、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5、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另一种是拉动式。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
假设一家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市场零售价是1000元,可以抵扣进项的原材料和其他成本是500元。我们可以比较不同销售模式的税负:
第一种推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7.5折批发给经销商。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75%-500)×17%=42.5元,对应的税负为42.5/750=5.67%;
第二种拉动式:产品按市场价的8.5折批发给经销商,另行投入100元的广告宣传费。企业应交纳的增值税为(1000×85%-500)×17%=59.5元,对应的税负为59.5/850=7%。
6、分析企业产品的生命周期
企业与产品都有生命周期,一个理想、完整的生命周期包括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根据成本的经验曲线,产品刚开始生产的时候,产品的成本比较高,随着生产管理、设备运行、员工操作的熟练,产品的成本开始下降。因此,新产品投入市场时增值额比较低,增值税税负比较低,产品生产成熟以后,增值额上升,税负也会上升。所以,判断税负的合理性要考虑企业目前生产的产品属于哪一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企业增值税税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密切相关,分析企业税负,除了参考行业统计的结果,还必须了解、分析企业的经营特征,抛开企业的经营特征分析,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纳税评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范文四:增值税税负率
增值税税负率
税负率用于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税收负担的大小。从国家宏观调空角度讲,只有相对合理的税负才能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纳税监管角度讲,在名义税率和税收政策一定情况下,实际税负过低,则有可能存在偷漏税问题,会引起税务监管部门的注意;从企业来讲,如果实际税负较高,企业也应该查明原因,加强纳税核算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纳税损失。
如果你想税负率高一点,就少认证一点了。当然税负率和你们的存货的增加都有关系的,只你们业务全是真实的,哪怕他们来查也不怕。
一般增值税的税负率是销售总额的0.1%。对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负率就是征收率:商业4%,工业6%(现统一按3%征收),而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由于可以抵扣进项税额,税负率就不是17%或13%,而是远远低于该比例,具体计算:
税负率=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应税销售收入
当期应纳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实际抵扣进项税额
实际抵扣进项税额=期初留抵进项税额+ 本期进项税额-进项转出-出口退税-期末留抵进项税额
一般来讲,各个行业的毛利率是趋于同化,保持在一个波动区间之内的,这也就形成了增值税有一个行业的平均税负率,税务机构习惯把各个行业的税负率做为考核企业经营是否有异常的一个指标。
增值税税负率 - 如何评价企业增值税税负率的合理性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数据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具体分析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分析企业的价值链
制造企业的价值链通过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生产制造、销售、运输、售后服务、行
政人力资源等部分。对于一个独立的企业,往往内部囊括了以上价值链的全部,各个部分产生的增加值在同一家公司汇集,企业税负比较高。对于集团公司,内部价值链各个部分可能是分开的,因此,每家企业的增值税税负比较低。
2、分析企业的生产方式
企业的加工费用包括了折旧、人工、辅助生产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没有对应的进项可以抵扣。但如果企业将部分产品发外加工,对方开具专用发票,这些加工费就产生了进项,企业销售额相同的情况下,交纳的增值税减少,税负下降。企业高速成长过程中,选择发外加工模式的情况很普遍,所以分析税负率时,要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发外加工的情况。
3、分析企业的运输方式
现在企业销售产品往往是送货到对方的仓库,运输成本比较高。运输费用的处理有不同的方式,我们比较两种常见方式的税负差异:一是买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买方;一是卖方承担,运输公司直接开具发票给卖方。
4、分析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
现在分析税负时比较强调同行业比较。其实,同一行业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定位往往不同。有些企业树立品牌形象,走高端路线,产品品质好,销售价格贵。有些产品重视低成本运作,重视大众市场,市场容量大,赢在薄利多销。由于市场地位不同,产品的毛利不一样,利润是增值额的一部分,利润越高,税负越高。因此同一行业中,做高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高,做低端产品的企业税负比较低。
5、分析企业的销售策略
影响增值税税负的因素还包括企业的销售策略。基本的营销策略有两种:一种是推动式。方式的特点是给予经销商大的折扣、优惠、返点、奖励,靠经销商来推动市场。另一种是拉动式。方式特点是通过品牌运作、广告投入、营销活动使最终消费者对产品认同、产生好感,拉动市场,对经销商没有特别的奖励和优惠。
引起税负率降低的因素
一、销售价格降低,你可以比较一段时期内的销售价格走势,并说明为什么销售价格会降低的原因。比如季节性、供大于求、商业竞争激烈等等。
二、进货价格上涨,进货价格上涨,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也会增加,这样,销项税减进项税的差额也就少了,税负率就降低了。
三:一个时期内的进货多,销售少,抵扣的进项税多,销项税少,也会降低这个时期的税负率。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税负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税务机关和纳税人都需要分析企业的税负率是否合理。实行金税工程以后,税务机关获取行业平均数据比较容易,但如何把握不同企业之间的个体差异难度比较大。分析企业税负率的合理性必须从企业的经营特征入手,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方式不同,税负率会有比较大的差异。
范文五:增值税行业税负率
增值税行业税负率(%)
2009-11-28
农副食品加工 3.50
食品饮料 4.50
纺织品(化纤) 2.25
建材产品 4.98
化工产品 3.35
医药制造业 8.50
卷烟加工 12.50
塑料制品业 3.50
金属制品业 2.20
电子通信设备 2.65
商业批发 0.90
商业零售 2.50
其 他 3.50
所得税行业税负率(%)
饮料制造业 2.00
医药制造业 2.50
塑料制品业 3.00
食品制造业 1.00
商务服务业 2.50
其他建筑业 1.50
其他服务业 4.00
农副食品加工 1.00
批发业 1.00
零售业 1.50
建筑材料制造 3.00
建筑安装业 1.50
家具制造业 1.50
计算机服务业 2.00
纺织业 1.00
房地产业 4.00
道路运输业 2.00
餐饮业 2.00
娱乐业 6.00
---------------------------------------------------------------------------------------------------- 税负分析基础知识
一、宏观税负及相关概念
(一)税收负担分类
1、税收负担
税收负担是指国家征收的税款占纳税人税源数量的比重,反映出税款与社会新增财富之间的内在关系。以不同主体为出发点,税收负担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国家在税收课征时的强度要求,即:要征收多少税收;另一方面,从纳税人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反映出纳税人在税收缴纳时的负担水平,即:承担了多少税款。
2、宏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税收总收入占当期社会新增财富的比重,反映出一定时期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承受的经济负担水平,是一个受制于国家政治、经济、财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综合经济指标。计算公式:
宏观税收负担率=税收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100%
3、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
单项税种的税收负担是指某一税种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占该税种税基的比重,反映该税种的征税强度,是分析和研究税收制度和税制结构的重要内容。计算公式如:
增值税负担率=实纳增值税税额/含税销售额*100%(或不含税销售额) 企业所得税负担率=实纳所得税额/实现利润额*100%
本次税负调查分析中分行业增值税负担率分母统一为不含税销售额。
4、行业税收负担
行业税收负担是指按照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测算某行业的税收与相关税源之比,计算出某行业税负。如增值税行业税负为某行业增值税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之比。
在计算单项税种行业税负过程中,根据分析需要,既可以计算实际税负(如实缴增值税税负,以实缴增值税作为分子),也可以计算名义税负(如应缴增值税税负,以应缴增值税作为分子),既可以计算销售收入税负(如以计征增值税销售收入作为分母),也可以计算增加值税负(如以增加值作为分母)。
如某行业增值税宏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增加值;
某行业增值税微观税负==某行业增值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由于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商品批零贸易业与餐饮业是一个产业,单独测算商业增加值比较困难。在实际分析中,一般选择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分母。即:
商业增值税宏观税负==商业增值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商业增值税微观税负==商业增值税÷商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相同行业的税负比较,可以反映出征收力度和征管质量的差异。
5、行业预警税负
目前,总局计统司定期公布行业预警税负指标。具体方法为:在计算出行业税负水平后,根据统计学的标准差和离散系数计算出行业税负离散度,以0.6作为参考值,当离散度小于等于0.6时,预警税负为行业平均税负减离散系数,当离散度大于0.6时,预警税负为行业平均税负减去行业平均税负乘以0.6的积。预警税负反映某行业最低税负标准,当某行业税负低于预警税负,则该行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征收力度不足的问题。从研究实证看,对比离散系数和行业税负相关关系,税负低的行业离散系数普遍较大,税负高的行业离散系数普遍较小,说明一般情况下,税负低的行业存在的问题更多一些。
(二)GDP及相关知识
1、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 )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即全社会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总和就是GDP。
国内生产总值能够全面反映全社会经济活动的总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经济形势的重要综合指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一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
GDP上述三种形态在核算时分别体现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2)收入法
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分式为:
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支出法
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衡量核算期内新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最终去向的一种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通过以上三种方法测算的GDP,理论上应该一致,称为三面等值原则,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三种方法计算的GDP往往存在差异,但需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误差(一般为3%)范围内。
国内生产总值不同于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中的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只是反映物质生产部门物质产品生产的成果,而国内生产总值则包括全部生产活动的成果,既包括物质生产成果,也包括劳务活动成果。
GDP的中文名称为:国家一级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如中国GDP称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04年1月开始,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以下各地方GDP称为××生产总值,如山东GDP称为山东生产总值。
2、GDP数据发布
我国自1985年建立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制度以来,计算方法逐步完善,GDP及有关数据为党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公众及时了解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重要依据。
2004年始,参照国际惯例,我国GDP数据发布程序进行了改革,目前,年度GDP和季度GDP的发布程序分别如下:
(1)年度GDP核算按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进行。初步核算数在次年1月20日左右发布,并在2月和5月出版的《统计公报》、《中国统计摘要》上使用;初步核实数在次年9月在《中国统计年鉴》上发布;最终核实数在隔年5月和9月在《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年鉴》及其他出版物上发布;
(2)季度GDP核算分为初步核算、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三个步骤。初步核算数于季后15日内发布,初步核实数于季后45日内发布,根据年度GDP最终核实数对全年各季度GDP初步核实数进行调整,形成各季度GDP最终核实数,并对外公布。
3、工业增加值及分类
目前,统计局年度内对外公布的工业增加值为规模以上(即全部国有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在公布年度数据时,才有全口径的工业增加值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与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在核算时采取的方法不一。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目前,统计规模以上企业数据采用全面报表制度,即根据统计法有关规定,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要向统计部门报送规定格式的统计报表,统计局以此为依据,汇总、公布有关数据。
(2)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下企业为统计局企业调查队控管,纳入企业名录库,名录库企业组成抽样框,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一般以工业总产值为标志,在抽样框内选定部分有代表性的企业,计算这部分企业的增长情况,从而推及全部。
随机抽样是数理统计学上一个较为重要的理论,如果能够确保抽样的随机性,一般能够确保推算结果的正确性,误差一般不会超过3%。
计算分式为:
工业增加值=当期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率
工业增加值率=上年的增加值/上年工业总产值
(三)常用的几个分析口径
目前总局进行宏观税负分析时,常用以下几个口径:
1、全口径税收宏观税负
全口径税收宏观税负是指全口径收入(一个地区的国、地税部门征收的全部税收收入,包括海关代征税收、证券印花税)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全口径税收宏观税负=全口径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100%
2、国内税收宏观税负
国内税收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地区国、地税部门征收的全部税收收入扣除海关代征税收和证券印花税后的税收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国内税收宏观税负=国内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100%。
3、全口径国税收入宏观税负
全口径国税收入宏观税负指全口径国税收入(一个地区的国税部门征收的全部税收收入,包括海关代征税收、证券印花税)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全口径国税收入宏观税负=全口径国税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100%
4、国内税收收入宏观税负(国税部分,以下类同)
国内税收收入宏观税负是指一个地区国税部门征收的全部税收收入扣除海关代征税收、证券印花税和车购税后的税收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国内税收宏观税负=国内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100%。
5、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宏观税负
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宏观税负是指剔除消费税差异对宏观税负的影响,一个地区国税部门征收的国内税收收入扣除消费税后的税收收入占该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宏观税负=(国内税收收入-消费税)/地区生产总值*100%。
6、增值税行业税负
总局计统司宏观处根据重点税源监控数据发布行业税负状况,其计算增值税行业税负的口径为:
应交增值税行业税负=某行业应交增值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实交增值税行业税负=某行业实交增值税÷该行业计征增值税销售额。
7、全口径国税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全口径国税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指剔除第一产业差异对宏观税负的影响,全口径国税收入(一个地区的国税部门征收的全部税收收入,包括海关代征税收、证券印花税)占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全口径国税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口径国税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100%
8、国内税收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国内税收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指剔除第一产业差异对国内税收收入宏观税负的影响,一个地区国税部门征收的国内税收收入占该地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国内税收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国内税收收入/(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100%。
9、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
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是指剔除消费税和第一产业对国内税收收入宏观税负的影响,一个地区国税部门征收的国内税收收入扣除消费税后的税收收入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计算公式:
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占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国内税收收入-消费税)/(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100%。
在此次调查分析方案中,我省根据总局口径列出了各个口径的全国、相关省、各市的税负情况,供大家分析。
(四)税收弹性分析
开展经济税收关系分析时,除了税负分析,经济税收弹性分析也是一种重要分析方法。
税收弹性系数是指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反映经济税收是否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税收弹性系数=税收增长百分比/增加值增长百分比。
在统计报表中,增加值(国内生产总值、分产业、分行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相对数(增长百分比)为不变价,因此在计算弹性系数时,要进行现价增长的计算,即增加值增长百分比=(当年增加值绝对数-去年增加值绝对数)/去年增加值绝对数*100%。如统计报表中2005年山东国内生产总值为18468亿元,增长15.2%,按现价计算,2004年山东国内生产总值为15022亿元,增长22.9%。
按照经济学理论,税收增长比例应该和经济增长比例大致相同,即当税收弹性系数为1的时候,是比较完美和协调的增长形势。但税收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经济结构对税收增长的影响,包括由于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国民收入结构和分配结构的调整及变化,导致税源结构和税收收入质量的改变,税制改革及统计口径等原因,都会造成经济与税收增长不同步。1965-1990年期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税收弹性系数平均为1.4。经济学界一般认为,弹性系数在0.8-1.2为合理区间。合理的税收比例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税收收入增长过缓,也会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期,税收征管手段不断增强,弹性系数在1.0-2.0期间均处于合理范围。
二、宏观税负水平介绍
(一)国际宏观税负参照标准与我国宏观税负现状
宏观税负是国际上衡量税负水平的通用标准。按国际通例:GDP人均26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最佳税负水平为13%左右(相当于全口径税收收入,含国地税,下同),人均750美元时,最佳税负水平为20%左右,人均10000美元时的高收入国家,最佳税负水平为30%左右。按上述标准衡量,我国人均GDP已达1090美元以上,税负水平理应在20%以上为最佳,但是实际上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几十年来一直在10%-18%之间浮动,1990-2005年分别为(%)13.92、13.83、 12.38、 12.29、 10.96、 10.33、 10.18、13.02、11.06、 11.67、 14.17、 15.67、 16.77、
17.07、16.1、16.93。从国际比较中得知,我国宏观税负水平是低水平的,据《世界竞争力年鉴》48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据,2000年各国税收收入占当年GDP比重(%)最低的是中国香港为9. 94、最高的是瑞典为52. 94,平均为35左右,其中:发达国家的日本为27. 02,美国为28. 22、澳大利亚为31. 82、加拿大为36. 35、英国为37. 27、德国为37. 99、意大利为42. 26、法国45. 60;发展中国家一般为20%-26%左右,哥伦比亚为11. 57、菲律宾为13. 93.泰国为
14. 98、印度尼西亚为16. 51、印度为16. 79,阿根廷为20. 99、马来西亚为
22. 31、韩国为26. 20、俄罗斯为26. 700,而我国为14.17%。
(二)国税宏观税负现状
1、全口径国税收入宏观税负
近年来我省宏观税负稳步提高,但与全国相比仍处于偏低水平。2005年我省全口径国税收入宏观税负为7.8%,分别低于全国、全国扣京津沪、江苏、浙江、广东3.9、2.2、2.8、4.7、5.3个百分点。
全省分市看,高于全省平均税负的有5个市,分别为青岛(14.6%)、济南(8%)、东营(14.2%)、日照(11.7%)、莱芜(9.9%),其他12个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菏泽(3.9%)、聊城(3.7%)、威海(3.6%)、德州(3.4%)、临沂(3.4%)宏观税负在4%以下。
2、国内税收收入宏观税负
2005年我省国内税收收入(扣除海关代征和车购税,总局口径)宏观税负为5.8%,分别低于全国、全国扣京津沪、江苏、浙江、广东3.3、2.2、2.2、2.7、
2.6个百分点。
全省分市看,高于或接近全省平均税负的有6个市,分别为青岛(5.8%)、济南(7.4%)、淄博(6.6%)、东营(13.9%)、莱芜(9.4%)、滨州(5.7%);其他11个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菏泽(3.7%)、聊城(3.5%)、德州(3.2%)、威海(3.0%)、临沂(3.0%)、日照(3.0%)6个市宏观税负在4%以下。
3、国内税收扣消费税后宏观税负
国内税收收入进一步扣除消费税后,我省宏观税负为5.3%,分别低于全国、全国扣京津沪、江苏、浙江、广东2.8、1.7、2.1、2.7、2.4个百分点。
全省分市看,高于或接近全省平均税负的有6个市,分别为济南(6.2%)、淄博(6.0%)、东营(13.7%)、济宁(5.4%)莱芜(9.4%)、滨州(5.5%);其他11个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泰安(3.8%)、菏泽(3.6%)、聊城(3.5%)、德州(3.2%)、临沂(3.0%)、日照(2.9%)、威海(2.8%)7个市宏观税负在4%以下。
4、工业增值税税负
2005年我省工业增值税税负(工业增值税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3%,分别低于全国、全国扣京津沪、江苏、浙江、广东4.3、6.1、2.5、3.8、3.6个百分点。
全省分市看,高于或接近全省平均税负的有7个市,分别为青岛(7.1%)、济南(7.5%)、淄博(8.1%)、枣庄(7.1%)、东营(12.3%)、济宁(10.8%)、莱芜(13.4%)、滨州(8.4%);其他10个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临沂(4.8%)、威海(3.7%)税负在5%以下。
5、商业增值税税负
2005年我省商业增值税税负(商业增值税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分别低于全国、江苏、浙江、广东1.5、1.4、1.5、1.6个百分点。
全省分市看,税负低于1%的市有济宁(0.9%)、威海(0.9%)、聊城(0.8%)、菏泽(0.8%)、德州(0.6%)。
(三)开展税负分析的主要技术方法
1、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市场经济指标参比法,是指在宏观税负和微观税负分析中,将宏观税负、行业税负或者企业税负经过加工整理后,将有关数据与市场经济当前数据比较一致性和差异。如果现有指标与当前市场经济公认标准指标差异过大,表明现有指标数据违背市场经济规律,应引起征管部门注意,并应当根据《征管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行业、企业质疑数据按照市场经济当前公认标准指标予以重新核定。这种方法从技术上看相对简单,但从数据调查采集情况看,调查采集工作难度比较大,但正因如此,该方法是能够发现我们征管工作中薄弱环节的主要方法。如我们在基层调研中,通过这种方法发现当地小型或个体加油站应缴税负率偏低。调查发现该市2004年小型或个体加油站共126户,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73亿元,实现增值税198万元,平均应缴税负率0.53%,低于全国该行业0.64%的预警下限,基本得出了该行业征管存在一定漏洞的结论。
2、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用来测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某种经济现象总变动中各个因素的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常用的因素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相关联因素的剖析,其特点不是借助于数字模型,而是根据相关因素的性质,表明其数量变化对所研究现象变动的影响关系与制约关系,从本质上讲属于经验方法。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上虞市增值税税负率偏低原因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