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 T1-2013
1
设备管理体系——要求
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
2013 - 8-22发布 2013- 10-1实施
PMS/T 1-2013
PMS
中 国 设 备 管 理 协 会 标 准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发布
PMS/T 1-2013 目 次
目 次 .............................................................................. 1前 言 ................................................................................ 3引 言 ................................................................................ 4
1.范围 .............................................................................. 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5
3 术语和定义 ......................................................................... 5
4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 7 4.1 管理职责 ......................................................................... 7 4.1.1 职责与权限 ................................................................... 7 4.1.2设备管理体系策划 . ............................................................. 8 4.1.3 设备管理方针 ................................................................. 9 4.1.4 设备管理目标 ................................................................. 9 4.2 基础管理 ........................................................................ 10 4.2.1 培训管理 .................................................................... 10 4.2.2现场环境 . .................................................................... 11 4.2.3设备资产管理 . ................................................................ 11 4.2.4 设备技术资料 ................................................................ 12 4.2.5 文件管理 .................................................................... 12 4.2.6 记录管理 .................................................................... 13 4.3 设备前期管理 .................................................................... 13 4.3.1设备规划及选型 . .............................................................. 13 4.3.2招投标及采购 . ................................................................ 14 4.3.3 设备监造和监理 .............................................................. 14 4.3.4 设备到货验收 ................................................................ 15 4.3.5设备安装与调试 . .............................................................. 15 4.3.6 设备验收 .................................................................... 15 4.4 设备后期管理 .................................................................... 16 4.4.1设备使用管理 . ................................................................ 16 4.4.2设备维护管理 . ................................................................ 16 4.4.3设备点检管理 . ................................................................ 17 4.4.4 设备状态监测管理 ............................................................ 18 4.4.5 设备润滑管理 ................................................................ 19 4.4.6设备故障管理 . ................................................................ 20 4.4.7设备维修管理 . ................................................................ 21 4.4.8 设备事故管理 ................................................................ 24 4.4.9 设备技改管理 ................................................................ 25 4.4.10设备备件管理 . ............................................................... 25 4.4.11 设备节能管理 ............................................................... 26 1
PMS/T 1-2013
2 4.4.12设备报废管理 . ............................................................... 26 4.4.13 设备供方管理 ............................................................... 27 4.4.14设备管理信息化 . ............................................................. 27 4.4.15设备维修费用管理 ............................................................ 28
4.5 管理评价 ........................................................................ 29 4.5.1 数据分析 .................................................................... 29 4.5.2内部评价 . .................................................................... 29 4.5.3 管理评审 .................................................................... 30 4.6 持续改进 ........................................................................ 30 4.6.1持续改进 . .................................................................... 30
PMS/T 1— 2013 前 言
本标准的制定考虑了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 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 GB/T 28001-200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标准间的兼容性, 以便整合质量、 环境和设备管理体系。
本标准对 PMS/T1— 2012 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代替 PMS/T1— 2012。
本标准的附录 A 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评价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管理评价中心、成都华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蒋良君 黄集长
本标准参加人: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委员会, 吴弈亮;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检测研究所, 贺石中; 江苏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陈世均;武汉海军工程大学船舶动力学院,金家善、耿俊豹;南京理工大 学,徐永能;上海交通大学,陈进;天津市设备管理协会,姚远;山东设备管理协会,率雷;宝钢集 团有限公司,张孝桐;本溪钢铁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卜铁生;宝钢设备诊断事业部,张建新;武汉 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肖永刚;内蒙古包钢集团公司,王太龙;华瑞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漭;美国压电有限公司,温仲元;斯凯孚中国销售有限公司,董良;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 赵振江;鞍钢集团矿业公司眼前山铁矿,张先纪;中国石化齐鲁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张联合;曼秀 雷敦 (中山 ) 药业有限公司,余翔;康佳集团制造部,李平。
3
PMS/T 1-2013
4
引 言
本标准规定设备管理体系所应具备的要素,目的在于规范企业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以提升企业的
设备管理水平。
本标准适用于有设备的任何类型和规模的企业。本标准有助于推动企业的设备管理标准化。
企业可以将本标准的要素与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体系等所规定的要素相整 合,形成更加综合、全面、安全、高效的管理体系。为了企业将设备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进行整 合,企业可以通过对现有管理体系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标准不是取代企业原有标准而新建立一套体系,而是对现有设备管理的补充和优化。鼓励企业 将本标准融合于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可使企业的设备管理更健全、更系统、更完善。
本标准是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的基础,是评价机构进行设备管理评价的准则。
本标准采用了过程管理,在应用过程方法时,需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并持续改进过程。
图 1以过程为基础的设备管理体系模式, 展示了本标准第 4章至第 6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 过 程模式和 PDCA 方法简述如下:
策划(Plan ) :企业的设备是为实现产品服务的,为实现服务而建立设备管理机构,明确方针和 目标,策划为实现服务所需的过程及其控制准则和方法,配备资源。
实施(Do ) :根据策划,在设备前期管理时,需综合考虑产品、人员、安全、环境、能源、经 济。按策划的输出实施设备后期管理。
检查(Check ) :通过对设备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及评价,以确定满足产品、人员、 安全、环境、能源、经济的程度,并报告结果;
改进(Action ) :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有效性。
图 1:以过程为基础的设备管理体系模式
PMS/T 1— 2013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管理体系的要求,旨在使企业能有效管理其设备,提高其设备管理绩效。本标 准适用于有以下意愿的企业:
a) 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
b) 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证实其设备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
c) 通过寻求外部机构对企业设备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本标准中的所有要求旨在被纳入到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中,各企业应用本标准的程度取决于企业 的设备管理方针、复杂性、活动性质。
允许删减本标准中因企业的类型或规模等原因而不再适用的个别条款,但应在设备管理体系文件 中说明删减的条款及理由。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应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PMS/T 2-2013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PMS/T 3-2013设备管理定义和术语
PMSM-1 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更多设备管理相关术语和定义, 见 PMS/T 3-2013设备管理定义和 术语。
3.1设备 facility, plant, equipment
设备是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工业企业中可供长期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 实物形态的物质资料的总称。
5
PMS/T 1-2013
3.2设备管理 plant management ( PM) , equipment management
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 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管理。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与后期管理 两个阶段。
注 1:前期管理: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
注 2:后期管理:使用、点检、维护、润滑、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等过程。
3.3设备管理体系 plant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于在设备方面指挥和控制企业的管理体系。
注 1: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注 2:改编自 GB/T 19000-2008, 3.2.3。
3.4 企业 enterprise
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 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注:本标准“企业”一词,泛指有设备的公司、工厂等。与 GB/T 19000 中的“组织”含义相同。
3.5 设备管理方针 PM policy
由企业的设备管理者代表正式发布的该企业的关于设备管理方面的全部意图和方向。
注:改编自 GB/T 19000-2008, 3.2.4
3.6 设备管理目标 PM objective
企业自我设定的在设备管理绩效方面要达到的设备管理目标。
注 1:只要可行,目标宜量化。
3.7 设备管理绩效 PM performance
企业在特定时间内,对设备管理所取得的可描述的工作行为和可量化的工作结果。
注 1:设备管理绩效包括测算(量化)企业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改进性。结果可根据企业的设备管理目标或 关键指标测算出来。
3.8 点检 checking
利用人体的感官(视、听、触、嗅、味)或借助工具、检测设备、仪器等,按照标准(定点、定 标、定期、定法、定人“五定” )对设备进行检查或监测,发现设备劣化信息、故障隐患,分析原因并 采取改善对策,进行预防性维修,将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
注:点检是一种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指导设备状态维修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3.9 维护 servicing
为使设备保持规定状态(性能)所采取的措施。
注:调整、紧固、清扫、润滑“八字”工作方针,是日常维护保养的重要基础工作内容。
3.10 维修 repair
指设备技术状态劣化或发生故障后,为恢复其功能而进行的技术活动。
注 1:设备维修,包括各类计划维修和计划外的故障维修及事故修理。
3.11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根据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针,不断优化设备管理体系,持续提高整体设备管理绩效的过程。
6
PMS/T 1— 2013 3.12设备管理星级评价 plant management star-rating assessment
为获得“评价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评价标准”的程度及发现需改进的机 会,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确定设备管理等级的过程。
注 1:改编自 GB/T 19000-2008, 3.9.1
注 2:评价结果将形成“评价诊断报告” ,根据评价得分定星级。
3.13星级 star-rating
用星的数量表示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等级。
注 1: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星级分为九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企业设备综合管理水平越高。星级等级划分, 参照“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星级等级表示如下:
一星:★
一星半:★☆
二星:★★
二星半:★★☆
三星:★★★
三星半:★★★☆
四星:★★★★
四星半:★★★★☆
五星:★★★★★
4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4.1 管理职责
4.1.1 职责与权限
a) 最高管理者的基本职责:
——建立企业内部设备管理机构,明确职责,形成文件;
——指定一名高层管理者作为本体系的设备管理者代表,赋予其能有效运行本体系相应的职责和 权限;
——确保配备设备管理体系运作所需的资源;
——参与管理评审。
注 1:资源,通常指人、财、物、信息、技术、培训等。
注 2:最高管理者,指管理和控制企业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如: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矿长、经理等。 b) 设备管理者代表的基本职责:
7
PMS/T 1-2013
8 ——负责策划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
——制定和实施设备管理方针和目标;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
——主持设备管理评审会议, 并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设备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 参照 “ 4.5.3管理评
审” 。
——应向企业内传达设备管理对实现企业产品的重要性,增强与设备相关人员的设备管理意识与 责任感,并根据需要提高技术水平;
——应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引导和激励员工广泛参与组织的设备管理活动。
注:企业的设备,承载了产品作业(生产) 、安全、质量、成本、环境等,企业对设备的前期管理、设备后期管 理,设备对企业实现产品或服务提供 了有力保障,应从思想和行动上确立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并纳入 议事日程工作之中。
4.1.2设备管理体系策划
在策划设备管理体系时,企业应考虑设备服务用户的需求以及本企业与其他管理体系的接口:
a) 确定适合企业的设备管理机构;
b) 根据设备管理的需要,明确设备管理策略;
c) 确定设备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以及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d) 确定为确保设备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有效运作所需的准则、方法、资源;
e) 评价、分析和改进过程;
f) 策划并实施能促进设备管理改进与提升的机制或活动,可与 4.6.1持续改进相结合。
注 1:上述设备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包括与管理职责、基础管理、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后期管理、评价和改进有 关的过程。
注 2:设备管理体系策划,应涵盖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设备管理策略、设备前期管理(设备需求策划、设备采购 评审、设备招标、签订技术协议和合同、设备到厂检验、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终验收、设备移交等) 、设备后期 管理(使用、维护、点检、润滑、维修、技改、备件管理、特种及计量设备管理、设备能源、设备费用、设备供方管 理、设备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检查考核、设备管理改善等) 、内部评价、管理评审等,策划输出通常是文件、记录、 活动结果。
注 3:设备管理策略,通常是根据设备在安全、环境、生产、成本等方面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设备 采取相适应的管理要求及维修模式。分类举例:关键设备、重要设备、一般设备,特护机组、关键设备、重要设备、 一般设备。
注 4:为便于企业将设备管理体系与质量等管理体系进行整合, 附录 A:(资料性参考 ) 提供了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PMS/T 1-2013与 ISO9001:2008要素对应。
PMS/T 1— 2013 4.1.3 设备管理方针
设备管理者代表应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设备管理方针:
a )设备管理方针应与企业的设备管理特点相适应;
b )为制定和评审设备管理目标提供依据;
c) 形成文件下发到基层,并实施;
d) 传达到企业内各层人员,使其理解方针的含义;
e) 定期评审,以确保设备管理方针与企业发展保持适宜。
4.1.4 设备管理目标
企业应在其内部涉及到设备管理的相关单位,建立、实施和保持设备管理目标。企业对目标的管 理应满足如下:
a) 企业建立的设备管理目标应符合设备管理方针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针的指引。
b) 企业建立的设备管理目标能引导企业的设备管理进步并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支持。
c) 企业应规范目标的制定、传达与分解、实施、监控与反馈、评价与改进;
d )企业应规范对目标的统计,统计项目宜涵盖指标名称、计算公式、统计周期、数据来源、归 口管理单位,必要时宜明确目标的定义、目的、统计说明。
e) 企业应按“ 4.5.1 数据分析”的要求,对目标进行监控、评价与改进,以确保目标能促进企 业设备管理绩效提升。
注:设备管理目标,如:连续产品作业(生产)时间、停产(或停机)时间、停产(或停机)次数、设备利用率、 功能完好率、精度精确率、计划维修时间、维修计划执行率、维修计划命中率、非计划维修时间、非计划停产(或停 车)时间、泄漏率、带压堵漏次数、点检准确率(失误率) 、故障诊断准确率,正常 /异常检出率、设备故障率、设备 MTBF (平均故障间隔期) 、设备 MTTR (平均修理时间) 、即液压油消耗指数(HFI 指数)、维修材料费用比、设备故障 停产损失费用率、设备事故次数、设备事故时间、设备改善 /改造效益成果、备件计划准确率、主要备件的消耗数量、 机械密封平均寿命、轴承平均寿命、备件库存周转天数、备件质量异议次数、关键高价值备件上机率、关键备件修复 率、 备件库存资金、 维修费用、 设备综合效率 、 可开动率、 计量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执行率、 寿命周期费用 (LCC), 以及与设备有关的专利、标准、技术成果、专有技术的数量。
9
PMS/T 1-2013
润滑剂、器具、存放区域标示明确,保持润滑站的环境洁净,做到防尘、防火、防雨、防晒、防泄漏; i) 根据设备管理的需要,建立设备润滑状态监测制度,根据监测的结果对设备采取合理的润滑、 污染控制、换油和视情维护等措施;
j) 正确确定设备在用润滑剂的质量和换油、加油周期,润滑剂的使用性能达不到设备润滑最低 要求时,应及时更换并合理处置;
k) 润滑剂的储运、使用、保管和报废,应防止污染环境和防止健康伤害,确保安全;
l) 根据需要,为了提升设备的润滑效果、降低油耗和能耗,企业宜对设备润滑系统和装置进行 改进或优化;
m) 根据需要,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宜对年度润滑剂消耗量、需要润滑的设备零部件消耗量进行统 计记录,宜对设备润滑磨损故障停机时间和原因进行分析与记录;
注:通过对润滑管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为企业提升润滑管理提供经济效益依据。
n) 应保持以上记录。
4.4.6设备故障管理
企业应明确设备故障管理的要求并实施 :
a) 应明确故障管理的流程, 包括故障信息来源、 传递方式及途径、 故障信息及故障处理、 故障处 理后的统计分析与改进;
b )根据故障的程度及可能导致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消除故障;
c )故障统计分析与改进;
——根据管理需要,通过对设备故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识别对设备进行改善的方法和机会, 以便采取改善措施。
——视管理需要,根据故障分析改进的结果,改进操作规程、维修计划、备件管理、点检管理、 润滑管理、周期性维修及换件、举一反三同类改善等。
注:设备故障数据和统计信息通常包括:日期、设备名称编号、发现者、时间、部位、专业及现象、原因、解决 措施、零部件耗用情况、处理者、从故障发生到设备恢复正常的时间、设备故障次数、故障率、平均故障间隔期、费 用等。
d) 视管理需要,将典型的故障案例汇编成知识集,作为故障识别、故障预防、故障判断、消除 的经验知识积累、分享和指导;
注:设备故障案例,通常包括设备故障案例名称、故障现象、故障原因、故障处理、防止再发措施等内容。 20
PMS/T 1— 2013 e )应保持以上记录。
4.4.7设备维修管理
企业对设备维修管理,应遵循如下适用的要求:
a) 应以文件形式明确企业的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制度应涵盖不同维修组 织及方式所对应的管理措施,以及与“修前、修中、修后”相适合的要求。
注 1:“维修方式”通常指停产维修、不停产维修、抢修。各企业可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而定,如:抢修、日常维修、 项修、停产维修、单元维修、外协维修等。
注 2:维修组织可是同一法人主体下的专业维修单位,也可是不同法人主体下的社会专业化维修公司;
b) 根据需要, 建立相适应的维修技术标准和(或) 维修作业标准、 维修定额标准以及与维修作业 相适应的安全工作程序;
c) 适用时, 根据生产工艺特点和设备经济维修需要, 建立设备维修模型, 并根据发展需要不断进 行改进和优化;
注 1:维修技术标准,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此) :
(1)设备零部件的性能、构造(简明示意图) 、材料等。
(2)设备零部件的维修特性(劣化倾向、异常现象发生状态) 。
(3)设备零部件的维修技术管理值。如:维修周期及内容;主要部件及装配的质量标准。如:图面尺寸、安装 间隙、平衡、对中、容许值(磨损量,还有温度、压力、流量、电流、电压、振动等)
(4)试运转及验收要求。
注 2:维修作业标准,通常包括(但不限于此) :
(1)作业名称。
(2)工种及数量。
(3)工具及数量、资材。
(4)安全措施(动火等级、作业环境危险源辨识、动火等级) 。
(5)作业顺序与技术要点。
(6)设备、工艺、质量验收要求。
注 3:维修模型,指企业各主作业线设备的维修周期、时间、工序组合、施工日、维修负荷(人数)五要素的综 合平衡设定表称为维修模型。维修模型由设备部负责设定,企业领导审核批准,纳入企业经营计划并作为其他计划编 制的前提条件。
c) 根据需要,配置能有效执行设备维修的资源。
注:维修资源,主要指内部维修资源和外部维修资源。内部维修资源指维修人员的工种、数量、维修技能、维修 工机具、维修费用等;外部维修资源,通常指社会化维修资源,如合同或协议式的内部维修单位、外部维修单位、设 备供应商、专业维修单位等,主要包括所具备的资质等级、专业特长、技术能力、管理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维修工 机具能力、费率标准、信誉级别、配套服务等。
d) 修前管理。企业应遵循如下适用的要求:
——维修机构及职责;
21
PMS/T 1-2013
22
——维修管理任务分工;
——维修的单位、范围、专业、对象及项目划分;
注:适用时,大修范围包括停工装置、总工期、主要项目介绍等。
——维修项目分类统计;
注:利用维修需要处理的对象、数量及分工等信息。
——维修计划与进度控制;
注:适用时,编制维修计划实施网络计划。
——维修所需的备品配件、材料、工机具、安全防护清单;
——维修施工方案;
注:施工方案应涵盖施工进度计划、人力负荷分配、工机具平衡、水电风气停送和取用以及质量、安全、环境和
消防保证措施等。
——维修鉴定技术方案;
——维修现场管理要求,应以现场 6S 管理为指导,落实包括维修平面布置设计、现场用看板、 物料分类放置标识牌、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人员安全着装、水电风气停送挂牌、立体交叉作业、废液 及废固体物回收、转运与处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内容;
——维修涉及到技术改造的,应参照本标准“ 4.4.9设备技改管理”的要求;
——维修质量管理方案;
——维修用图纸资料及相关标准;
——维修合同管理方案;
——维修准备沟通协调会。
e) 修中管理。 企业应遵循如下适用的要求:
——维修现场管理,应依据本节“ --维修现场管理要求”规定实施;
——设备技术鉴定与检测:应依据标准组织对设备功能、精度、安全保护装置和缺陷隐患处理等 进行鉴定、检测,确保维修目标或国家标准相一致;
——维修中间过程质量及验收管理,应依据维修技术标准,对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进行管理和验 收;
——每日维修例会。
f) 修后管理。 企业应遵循如下适用的要求:
——日常维修,按要求记录于相应的维修记录;
PMS/T 1— 2013 —— 维修统计与改进 。 企业应根据维修管理的需要,收集并统计维修方面的信息,以用于维修总 结及维修改进。
注 1:维修信息通常指维修起止时间、维修计划项目、专业及内容、临时追加的维修项目、各工种人数及工时、 备品备件用量、发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设备维修次数及间隔期统计、维修费用、开车一次成功率、安全零事件 、 质量一次合格率 、计划项目完成率、计划时间命中率、增减项目变动率 、长周期达标率 、进度指标完成率 、遗留 问题等
注 2:维修改善,通常指提高维修技能、提高维修效率、引进有效维修技术、优化维修项目、缩短维修工期、延 长维修周期,提高维修质量、维修精度和维修经济性。
——适用时,维修总结报告宜涵盖适当的内容:维修目标实现(包括项目、安全、质量、环保、 费用等)、本次维修经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等;
——适用时,维修总结报告宜涵盖适当以下适用的项目:
(1)维修概况;
(2)本周期设备运行状况;
注:本周期,指维修后设备运行状况。
(3)维修工程组织;
(4)设备鉴定、检测、维修、变更、报废、更新、调试、试运行、质量等内容概述;
(5)设备维修方案主要内容概述;
注:设备维修方案主要内容概述,主要包括进度计划、人力负荷、工机具平衡、水电风气停送和取用以及质量、 安全、环境和消防保证措施等。
(6)设备维修过程重大事件备案;
(7)对维修管理、维修质量、费用控制、备品配件及材料供应的评价和改进建议;
(8)维修遗留问题和备忘录;
(9)存在问题分析及下周期改进打算;
(10)其他内容。
—— 适用时,实施维修改善,并验证其改善结果;
— —根据需要,组织维修经验交流,分享成果;
——应保持以上记录。
g )预防性维修管理
——企业应根据设备管理的需要,根据从日常使用、点检、检定、维护、润滑、紧固、调整、状 态监测、周期性维修、周期性换件等信息,做好设备预防性维修;
——必要时,企业可研究并积极探索关键设备状态(预知)维修的管理活动,为预防性维修积累 经验。
23
PMS/T 1-2013
h) 抢修应急预案管理
——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识别并确定对生产、安全、环境影响重大的设备,针对设备突发事故 或故障抢修,建立相应的应急抢修预案;
——企业应保证抢修应急预案的实施,必要时,组织开展抢修应急预案演练、评价和改进优化工 作。
i )维修安全管理
——应为设备检修人员指明工作环境中现在的危险信息并提供预防措施或隔离措施来保护检修 人员远离这些危险。这些危险、预防措施、隔离措施是设备和工作位置所具有的。
——适用时,应编制安全计划,以便设备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可以认清危险,并能采取正确的 预防措施或者进行正确的隔离,以避开危险,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
注 1:危险是安全管理的对象。危险分为有隔离措施的危险,有预防措施的危险,有危险物料的危险。
注 2:预防措施是预防危险发生的措施,危险和预防措施是直接关联的。
注 3:隔离措施是针对资产和工作位置来进行的。隔离措施是一系列的步骤,描述了怎样停用和启用工作资产,来 确保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注 4:安全计划是对一组危险进行管理,提供了与安全相关的所有信息。
j )维修模式优化
——企业宜根据设备管理的需要,不断优化设备维修模式或维修模型。
——企业在作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优化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维修的适宜性、有效性、可行性、经济 性、保障性、安全性、高效性等因素。
注 1:设备维修管理模式,通常是指一种或多种维修模式的组合,如事后维修、预防维修等。预防性维修,包括定 期换件、计划维修、状态维修、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等
注 2:设备维修模型是从企业全局出发, 既照顾生产的要求, 又满足设备的需要而对维修实行的一种有效的标准化 管理模式,是对组织全体设备的维修周期、维修时间、工序组合、施工日、检修负荷(人数)五要素的综合平衡设定。
4.4.8 设备事故管理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明确设备事故管理要求,要求应涵盖如下内容:
a ) 应根据需要, 识别设备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针对潜在风险制定相适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 以防止或减少事故发生,使风险降到最低。
b) 应明确设备事故管理的组织、 规范报告、 调查、 抢修、 调查、 分析、 处理和防范等程序和过程, 其内容需涵盖:
——设备事故的性质、分类和分级;
注 1:事故分类,通常分为责任事故、质量事故、自然事故;
24
PMS/T 1— 2013
注 2:事故性质,通常指违规操作、擅自离岗、超负荷运转、点检漏检、日常维护不良、设备欠修、超期服役、 忽视安全措施、安全保护装置失灵、维修质量缺陷、设备先天设计缺陷、备品配件质量、润滑不良以及其他不可预见 或不可抗拒因素影响等。
注 3:事故分级:依据国家及相关行业的分级规定执行,如特大设备事故、重大设备事故、一般设备事故以及故 障等。
——设备事故发生、报告、紧急疏散、现场保护、组织抢修、事故调查、原因分析、纠正措施、 事故防范、结果验证、记录归档;
c ) 发生设备事故后, 在组织抢修恢复生产的同时, 应及时组织采集现场事故信息, 并按照事故级 别报告有关管理部门;
d ) 应及时组织事故分析会, 做好事故分析, 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整改和设备事故管理 “四不放过” ;
注:事故管理“四不放过”规定:⑴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⑵事故责任者未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⑶相关人员未 受到教育不放过;⑷防范措施未得到落实不放过。
e) 应对纠正措施执行进行验证,并对不适宜措施进行改进;
f) 应保持以上记录。
4.4.9 设备技改管理
a) 在技术改造前,应进行必要的可靠性研究和技术与经济论证,并履行审批手续;
b) 应按照相关要求,将设备技术改造与环保设备、计量设备同时纳入规划与设计,确保同步;
c) 应控制技术改造的过程,包括项目、进度、费用、质量、安全、环境和其他相关要求,确保符 合技术改造的预期要求;
d) 应做好技术改造后设备的后评估和总结工作,验证其与预期目标和要求的符合程度;
e) 必要时,应将技术改造结果形成知识案例;
f) 应保持以上记录。
注 1:设备技术改造是体现设备管理持续改进的方式之一。
4.4.10设备备件管理
企业应以文件形式规范以下适用的要求并实施:
a) 分类与编码;
b) 备件需求计划;应明确计划来源、依据;
c) 备件的获得及验收;应确定验收条件、规范、标准、方式等;
注:备件的获得,指采购、外协加工、企业自行加工、修复利用与修复再制造等。
25
PMS/T 1-2013
26 d) 备件库房管理,应根据备件专业及特性分区存放,明确备件定位(定置) 、定品名规格(或定
码) 、温度、温度、防尘、防火等符合要求;
e) 备件出入库、 调剂、在库、盘点、减值、报废及实物处置管理;应保持帐、 卡、物、 资金一致;
f) 备件图纸、 技术资料管理; 应备件实物与图纸及技术资料一致, 修订图纸资料应履行审批手续;
g) 根据需要,建立适宜的备件储备和备件消耗定额,并保证其不断优化;可行时,识别备件消 耗规律;
h) 备件替代或性能提升管理;必要时,以可行、可靠和经济为原则开展备件替代性和以提高备 件性能、寿命为目标的性能提升工作,并保持其适宜性;
i) 根据管理需要对备件供方进行管理,参照本标准“ 4.4.13设备供方管理”要求;
j) 备件指标管理, 应根据管理需要, 选择适合的备件指标进行管理, 形成信息来源、 统计、 分析、 改进的闭环管理,参照“ 4.1.4设备管理目标”要求;
注:备件指标通常指备件计划准确率、备件库存周转天数、备件质量异议次数、关键高价值备件上机率、关键备 件修复率、备件库存资金等。
k) 应保持以上记录。
4.4.11 设备节能管理
企业应明确如下适用的要求:
a) 应明确设备能源管理的单位及职责;
b) 应明确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的设备;
c) 应定期监控重点用能设备的能源消耗及利用效率,定期进行能源统计和消耗状况分析,根据 分析的结果,发现需改善的对象并采取改善措施;
d) 根据需要,对重点用能设备采用最佳可行的节能技术和方法,并同时考虑采用这些节能技术 和方法的经济效益。
e )应保持以上记录。
注 1:节能技术和方法,如:合理匹配各系统和设备以优化用能,借鉴节能新技术和方法,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源,有效利用余热、余压及其他废弃物等;
注 2:企业宜优化能源计量管理,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可靠依据。
注 3:设备能源管理改进,适宜时可参照条款“ 4.4.9设备技改管理、 4.6.2持续改进” 。
4.4.12设备报废管理
a) 企业应明确设备报废管理要求,属以下情况的(但不局限于此) ,企业可考虑设备报废:
PMS/T 1— 2013 ——维修无法恢复其性能,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及质量要求的设备;
——无法修复或修复不符合经济原则的设备;
——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设备;
——属于国家法规规定的强制淘汰设备,确定不能继续使用的设备;
——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
——因扩建、改建或因生产变更需要,拆除无法调剂、利用的设备。
b) 凡需报废的设备,应按企业的设备报废管理要求和程序进行评估、审批及处置;
c) 凡需报废的放射污染源设备,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d) 应保持设备报废的记录。
4.4.13 设备供方管理
适用时,企业应对为企业提供产品和设备服务的供方进行管理,应遵循如下适用的要求:
注:设备供方通常指为企业提供设计规划、设备、日常维护、维修工程、技术改造、技术鉴定、技术咨询、设备 状态监测、油液分析及其他相关技术服务的单位。
a) 明确设备供方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b) 根据需要确定需管理的供方;
c) 明确设备供方的准入条件、内容和方法;
d) 明确对设备供方的评审内容和评审标准;
注:对设备供方的评价内容,通常是诚实信用、质量保证、交货情况、安全环保、技术能力、工作态度、服务响 应、遵守 企业 管理要求的情况、违法违规情况等方面。
e) 对设备供方提供服务过程的管理要求;
f) 对设备供方提供服务后的评价;
g) 定期对设备供方进行评审,根据评审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h) 应保持以上记录。
4.4.14设备管理信息化
a) 企业的设备管理信息化资源,需满足企业设备管理的需要;
注:信息化管理资源,此处指从事设备信息化的人员、设备管理软件系统、服务器、网络及终端用户的软硬件配 置等。
b) 应采取措施,确保设备信息化系统在设备管理中有效运用;
27
PMS/T 1-2013
28 注:信息化模块,通常指企业按设备管理活动类别所确定的功能模块。如:设备组织管理模块、授权管理模块、
设备编码管理模块、设备基础资料管理模块、设备基准、设备台账、设备技术经济指标管理、点检模块、润滑模块、 设备状态监测模块、特种设备管理模块、计量设备管理模块、定期检验管理模块、日常保养维护模块、事故及故障管 理模块、维修管理模块、备件管理模块、设备资产管理模块、供方管理模块、设备技术资料模块、设备管理绩效评价 模块、设备管理决策支持模块等。
c) 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化系统内的数据及信息正确、及时、规范、完整;
d) 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化系统运行及数据安全;
e) 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化系统数据的符合国家或企业有关保密管理规定;
f) 应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化数据备份适宜。
4.4.15设备维修费用管理
适用时, 企业应规范设备维修费用的管理, 并不断追求运行费用合理化, 宜考虑以下适用的要求:
a) 应明确维修费用管理的权责、制度和流程;
b) 宜明确维修期费用的构成;
注:维修费用,如:备件及材料费、备件修复费、检修工程费、外协维护和维修费、运输设备修理费、 计算机 运行维护费用、生产工具费、润滑油品及化检费、特种设备检定费、计量器具检定费、技术进步和重大隐患整改费、 设备外协诊断费、润滑油品外协监测费等,上述具体科目归类按企业的财务管理要求而定。
c )宜明确设备维修费用预算编制的依据;
注:维修费用的编制依据,通常参考国家、行业和企业内部政策调整、生产规模、与同行业先进指标对比、近年 设备维修费用的实际支出、企业下年度生产经营目标及设备检修重点项目、维修人工成本市场价格预测、设备制造及 备件材料市场价格预测等。
d )设备维修费用预算的编制与使用;
——按预算编制时间和编制分工,编制设备维修费用预算;
——按预算编制的程序进行审批及下达;
——按预算执行的要求使用预算,做好结算统计与反馈;
——必要时,按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预算变更(追加或削减) ;
e )维修费用实绩分析与改进
——适用时,企业可根据维修费用的数据,对费用实绩与预算相比出现正负偏差、费用额度相对 突出的项目、费用对标、费用指标等进行分析,找出差异;
——通过维修费用实绩分析,评估维修费用投入的合理性,对不合理使用的费用进行原因分析并 采取对策进行改善,以达到既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逐步使运行费用不断合理化。
——必要时,企业可开展维修费用专项改善管理活动,参照“ 4.6.1持续改进” 。
注:本标准提倡对维修费用管理从预算精度的管控转为从“生产总成本”角度衡量设备一生投入产出的最佳综合 效益和管理效果。改变维修费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只是消耗、投入、支出的传统观念,通过将降低故障的时间和减少
PMS/T 1— 2013 检修的时间,折算为企业减少损失和增创效益的量化管理成果。
4.5 管理评价
4.5.1 数据分析
企业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准确的数据,以证实设备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绩效,并 评价在可以进行设备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数据分析应提供如下方面的信息:
a) 目标管理的数据 (4.1.4);
b) 对设备基础管理、前期管理、后期管理过程控制及改进有益的有关数据 (4.2、 4.3、 4.4) ;
c) 内部或外部评价结果的数据(4.5.2) ;
e) 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 视需要制定相应改进计划或形成报告, 以适当的方式传递给企业内需知 信息的人员。
注 1:数据分析包括:(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4.5.2内部评价
企业为评价自身设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应按照计划的时间间隔对设备管理体系进行内部评价, 并遵循以下要求:
a )参与内部评价的人员应具备评价的能力,评价时不应评价自己的工作;
b) 在评价前,应:
——编制适合并涵盖企业设备管理体系的评价标准;
——建立评价小组;
——编制评价计划;
c) 按内部评价计划实施现场评价;
d) 评价小组根据现场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应将报告传递给企业内相关人员;
e)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参与评价汇报会,并提出管理及改善要求;
f) 对纳入需改善的项目,应明确改善措施,指定人员实施、跟踪验证改善效果并报告;
h) 应保持以上记录。
注 1:企业评价标准及应用,可参考《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 、 《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指南》 。
注 2:根据需要,设备管理体系内部评价可和其他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进行。
29
PMS/T 1-2013
4.5.3 管理评审
设备管理者代表应按计划对企业的设备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 效性。评审应包括评价改进的机会和对设备管理体系、方针和目标的改进需求。
a) 在召开管理评审会之前,应明确会议议程,应编制管理评审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应涵盖如下 内容:
——内部评价结果;
——外部评价结果;
——目标实现的程度;
——来自内部或外部的改进建议;
——上次管理评审后续措施的实施结果;
——资源配置情况; (设备、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培训、信息等) 。
——其他。
b) 会中
——设备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设备管理评审会议;
——向参会者作设备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会议,应输出如下方面可能的更改有关的任何决策和措施:
1)设备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2)设备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调整;
3)设备管理体系所必要的资源。
c )会后
——应形成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对在会议上已确定应实施的事项,应纳入工作计划、实施并验证实施的结果;
注:根据需要,设备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可和其他管理体系整合在一起进行。
4.6 持续改进
4.6.1持续改进
企业应利用设备管理方针、目标、设备基础管理、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后期管理、内部或外部评 30
PMS/T 1— 2013 价结果、数据分析、管理评审等机会,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为促进企业持续改进,企业 可实施如下适用的管理措施:
a) 最高管理者应提供必要的资源,以促进企业的人员开展改善活动;
b) 企业可建立开展改善活动的激励制度,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潜能;
c) 根据开展改善活动的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改善方法培训;
e) 企业可根据需要,将改善成果的表述方式模版化;
f) 企业根据需要,建立改善过程及成果交流与分享的平台,以促进企业内改善氛围的形成;
g) 企业应根据改进的结果,对相关流程、文件、标准等进行修订,以巩固设备管理的改进成果;
h) 企业应对开展改善活动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总结及改进;
i) 应保持以上记录。
注 1:改善活动的方式,通常指合理化建议、改善提案、金点子、小改小革、 QC 活动、品管圈(QCC )活动、专 题(课题)改善、科技攻关等。
注 2:改善的范围,不局限于设备本身,可从设备因素考虑能改善的相关指标,如:产量、效率、质量、能耗、 成本、安全、职业健康、环境,以及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采用等。
注 3:改善方法,通常如统计分析方法、 QC 新旧七大手法、 IE 方法、 PM 法等
注 4:交流与分享的平台,通常指网络、内部刊物、改善成果发布会、现场看板、现场交流等。
本标准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
2) 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 示容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 , 反面词采用 “不宜” 。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
2本标准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或其他有关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 “应按……执行” 。
31
范文二: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 T1-2013(可编辑)
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理体系-要求》PMS
T1-2013
ICS 03.100.99
A00
PMS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标准
PMS/T 1-2013
设备管理 体系 ?? 要求
Plant Management System ? Requirements
2013 - 8-22 发布 2013- 10-1 实施 中国设备管理协会 发布
1 PMS/T 1-2013
目次
目次. 1
前 言 3
引 言 4
1.范 围. 5
2.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5
3 术语 和定 义5
4 设 备管 理体 系 要求 7 4.1 管 理职 责7
4.1.1 职责 与权 限7
4.1.2 设备 管理 体系 策划 8 4.1.3 设备 管理 方针 9 4.1.4 设备 管理 目标 9 4.2 基 础管 理. 10
4.2.1 培训 管理 10
4.2.2 现场 环境. 11 4.2.3 设备 资产 管理 11 4.2.4 设备 技术 资料12 4.2.5 文件 管理 12
4.2.6 记录 管理 13
4.3 设 备前 期管 理 13 4.3.1 设备 规划 及选 型. 13 4.3.2 招投 标及 采购 14 4.3.3 设备 监造 和监 理 14 4.3.4 设备 到货 验收15 4.3.5 设备 安装 与调 试. 15 4.3.6 设备 验收 15
4.4 设 备后 期管 理 16 4.4.1 设备 使用 管理 16
4.4.2 设备 维护 管理 16 4.4.3 设备 点检 管理 17 4.4.4 设备 状态 监测 管理. 18 4.4.5 设备 润滑 管理19 4.4.6 设备 故障 管理 20 4.4.7 设备 维修 管理 21 4.4.8 设备 事故 管理24 4.4.9 设备 技改 管理25 4.4.10 设 备备 件管 理25 4.4.11 设 备节 能管 理. 26 1 PMS/T 1-2013 4.4.12 设 备报 废管 理26 4.4.13 设 备供 方管 理. 27 4.4.14 设 备管 理信 息化 27 4.4.15 设 备维 修费 用管 理. 28 4.5 管 理评 价. 29
4.5.1 数据 分析 29
4.5.2 内部 评价. 29
4.5.3 管理 评审 30
4.6 持 续改 进. 30
4.6.1 持续 改进. 30
2 PMS/T 1 ?2013
前 言
本标准 的制 定考 虑 了GB/T 19001-2008 《质 量管 理体 系 要 求》 、 GB/T24001-2004 《环 境管 理 体 系
要求及 使用 指南 》 、GB/T 28001-2009 《职 业健 康安 全 管理体 系 要求 》 标 准间 的 兼容性 , 以便 整合 质量、
环境和 设备 管理 体系 。
本标准 对 PMS/T1 ?2012 作了技 术性 修订 ,故 本标 准发布 时, 代替 PMS/T1 ?2012 。
本标准 的附 录 A 是 资料 性 附录。
本标准 由中 国设 备管 理协 会设备 管理 评价 中心 提出 。
本标准 由中 国设 备管 理协会归口 。本标准 起草 单位 :中 国设 备管理 协会 设备 管理 评价 中心、 成都 华标 企业 管理 咨询有 限公 司。
本 标准 起草 人: 蒋良 君 黄 集长
本标准 参加 人:
中国设 备管 理协 会设 备寿 命周期 费用 委员 会 , 吴 弈 亮; 广州 机械 科学 研究 院 检测研 究所 , 贺石 中;
江苏热 工研 究院 有限 公司 ,陈世 均; 武汉 海军 工程 大学船 舶动 力学 院 , 金家 善、耿 俊豹 ; 南 京理 工 大
学,徐 永能 ;上 海交 通大 学,陈 进; 天津 市设 备管 理协会 ,姚 远; 山东 设备 管理协 会, 率雷 ;宝 钢 集
团有限 公司 ,张 孝桐 ;本 溪钢铁集团有 限责 任公 司,卜 铁生 ; 宝 钢设 备诊 断事业 部, 张建 新; 武汉
钢铁股 份有 限公 司设 备管 理部, 肖永 刚; 内蒙 古包 钢集团 公司 ,王 太龙 ; 华 瑞特 信 息技 术有 限公 司 ,
关漭; 美国 压电 有限 公司 ,温仲 元; 斯凯 孚中 国销 售有限 公司 ,董 良; 南京 地下铁 道有 限责 任公 司 ,
赵振江 ;鞍 钢集 团矿 业公 司眼前 山铁 矿, 张先 纪; 中国石 化齐 鲁股 份有 限公 司氯碱 厂, 张联 合; 曼 秀
雷敦 中山 药业 有限 公司 ,余翔 ;康 佳集团制 造部 ,李平 。
3 PMS/T 1-2013
引 言
本标准 规定 设备 管理 体系 所应具 备的 要素 ,目 的在 于规范 企业 设备 管理 的全 过程, 以提 升企 业 的
设备管 理水 平。
本 标准 适用 于有 设备 的任 何类型 和规 模的 企业 。 本 标准 有 助于 推动 企业 的设 备管理 标准 化。
企业 可 以将 本标 准的 要素 与质量 管理 体系 、 环 境管 理体系 、 安 全标 准化 体系 等所规 定的 要素 相 整
合,形 成更 加综 合、 全面 、安全 、 高 效的 管理 体系 。为 了 企业 将设 备管 理体 系与其 他管 理体 系进 行 整
合,企 业可 以通 过对 现有 管理体 系做 出 相 应的 修改 和补充 。
本标准 不是 取代 企业 原有 标准而 新建 立一 套体 系, 而 是对 现有 设备 管理 的补 充和优 化 。 鼓励 企 业
将本标 准融 合于 企业 现有 的管理 体系 ,可 使企 业的 设备管 理更
健全 、更 系统 、更完 善。
本标准 是全 国设 备管 理星 级评价 标准 的基 础, 是评 价机构 进行 设备 管理 评价 的准则 。
本标准 采用 了过 程管 理, 在 应用 过程 方法 时, 需从 增值的 角度 考虑 过程 ,并 持续改 进过 程。
图 1 以过 程为 基础 的设 备 管理体 系模 式, 展示 了本 标准 第 4 章至第 6 章 中所 提出的 过程 联系 。 过
程模式 和 PDCA 方 法简 述 如下:
策划(Plan): 企业的设 备是为实现产品服务的,为实现服务而建立设备管理机构,明确方针和
目标, 策划 为实 现服 务所 需的过 程及 其控 制准 则和 方法, 配备 资源 。
实施(Do): 根据策划,在设备前 期管理时,需综合考虑产 品、人员、安全、环境、 能源、经
济。按 策划 的输 出实 施设 备后期 管理 。
检查(Check ) :通 过对 设 备管理 体系 的运 行情 况进 行分析 研究 及评 价, 以确 定满足 产品 、人 员 、
安全、 环境 、能 源、 经济 的程度 ,并 报告 结果 ;
改进(Action ) : 采取 措施 以持续 改进 设备 管理 体系 的绩效 和有 效性 。
图 1 :以 过程 为基 础的 设备 管理体 系模 式
4 PMS/T 1 ?2013
1.范 围
本标准 规定 了设 备管 理体 系的要 求 ,旨 在使 企业 能 有效管 理其 设备 , 提高 其 设备管 理绩 效 。本 标
准适用 于有 以下 意愿 的企 业:
a 建立 、实 施、 保持 和持 续改进 设备 管理 体系 ;
b 通过 自我 评价 的方 式证 实其设 备管 理体 系符 合本 标准;
c 通过 寻求 外部 机构 对企 业设备 管理 体系 进行 评价 。
本标准 中的 所有 要求 旨在 被纳入 到企 业的 设备 管理 体 系中 , 各企 业应 用本 标 准的程 度取 决于 企 业
的设备 管理 方针 、复 杂性 、活动 性质 。
允许删 减本 标准 中因 企业 的类型 或规 模等 原因 而不 再适用 的个 别条 款 , 但 应 在设备 管理 体系 文 件
中说明 删减 的条 款及 理由 。
2.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本标 准的 应用 是必不 可少 。 凡 是注 明日 期的引 用文 件, 应注 日期 的版本 适用 于本 标准 。
凡是不 注明 日期 的引 用文 件,其 最新 版本 适用 于本 标准。
GB/T 19001-2008 质 量管 理 体系- 要求
GB/T 19000-2008 质 量管 理体系 基础 和术 语
PMS/T 2-2013 全国设 备管 理星级 评价 标准
PMS/T 3-2013 设备管 理定 义和术 语
PMSM-1 全国 设备 管理 星 级评价 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标准。 更多 设备 管理 相关 术语和 定义 , 见 PMS/T 3-2013 设 备管 理定 义 和
术语。
3.1 设备 facility, plant, equipment
设备是 固定 资产 的主 要组 成部分 ,它 是工 业企 业中 可供长 期使 用, 并在 使用 过程中 基本 保持 原 有
实物形 态的 物质 资料 的总 称。
5 PMS/T 1-2013
3.2 设 备管 理plant management ( PM ) ,equipment management
设备管 理 : 是以 设备 为研 究 对象 , 追 求设 备综 合效率 , 应 用一 系列 理论 、 方 法, 通 过一 系列 技 术 、
经济、 组织 措施 ,对 设备 的物质 运动 和价 值运 动进 行全过 程 管 理。 设备 管理 分为前 期管 理与 后期 管 理
两个阶 段。
注 1 :前期管理: 规划、设计 、选型、购置、安装、验收 。
注 2 :后期管理: 使用、点检 、维护、润滑、维修 、改造、更新直至报废 等过程。
3.3 设 备管 理体 系 plant management system
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 分, 用于在设备方面指挥 和控 制企业的管理体系。
注 1 : 管 理 体 系 包 括 组 织 机 构 、 策 划 活 动 、 职 责 、 惯 例 、 程 序 、 过 程 和 资 源 。
注 2 : 改 编 自 GB/T 19000-2008 ,3.2.3 。
3.4 企业 enterprise
企业是 从事 生产 、 流通 、 服务等 经济 活动 , 以生 产 或服务 满足 社会 需要 , 实 行自主 经营 、 独立 核
算、依 法设 立的 一种 盈利 性的经 济组 织。
注 : 本 标 准 “ 企 业 ” 一 词 , 泛 指 有 设 备 的 公 司 、 工 厂 等 。 与 GB/T 19000 中 的 “ 组 织 ” 含 义 相 同 。
3.5 设 备管 理方 针 PM policy
由 企业 的设备管 理者 代表 正 式发布的该企业 的 关 于 设备 管理 方 面 的 全 部 意 图 和 方 向 。
注: 改 编 自 GB/T 19000-2008 , 3.2.4
3.6 设 备管 理目 标 PM objective
企业自 我设 定的 在设 备管 理绩效 方面 要达 到的 设备 管理目 标。
注 1 : 只 要 可 行 , 目 标 宜 量 化 。
3.7 设 备管 理绩 效 PM performance
企业在 特定 时间 内 , 对设 备管理 所取 得 的 可描 述的 工作行 为和 可量化的 工作 结果 。
注 1 : 设 备 管 理 绩 效 包 括 测 算 ( 量 化 ) 企 业 控 制 措 施 的 有 效 性 、 改 进 性 。 结 果 可 根 据 企 业 的 设 备 管 理 目 标 或
关 键 指 标 测 算 出 来 。
3.8 点检 checking
利用人 体的 感官 (视 、听 、触、 嗅、 味) 或借 助工 具、检 测设 备、
仪器 等, 按照标 准( 定点 、 定
标、 定期 、 定法 、 定人 “ 五定” ) 对设 备进 行检 查或 监测 , 发 现设 备劣 化信 息 、 故 障隐 患 , 分 析原 因并
采取改 善对 策, 进行 预防 性维修 ,将设备 隐患 消灭 在萌芽 状态 的一 种管 理方 法。
注 : 点 检 是 一 种 及 时 掌 握 设 备 运 行 状 态 , 指 导 设 备 状 态 维 修 的 一 种 科 学 的 管 理 方 法 。
3.9 维护 servicing
为 使 设 备 保 持 规 定 状 态 ( 性 能 ) 所 采 取 的 措 施 。
注 : 调 整 、 紧 固 、 清 扫 、 润 滑 “ 八 字 ” 工 作 方 针 , 是 日 常 维 护 保 养 的 重 要 基 础 工 作 内 容 。
3.10 维修 repair指设备 技术 状态 劣化 或发 生故障 后, 为恢 复其 功能 而进行 的技 术活 动。
注 1 : 设 备 维 修 , 包 括 各 类 计 划 维修 和 计 划 外 的 故 障 维修 及 事 故 修 理 。
3.11 持续 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根据企 业的 设备 管理 方针 ,不断 优化 设备 管理 体系 ,持续 提高 整体 设备 管理 绩效的 过程 。
6 PMS/T 1 ?2013
3.12 设备 管理 星级 评价 plant management star-rating assessment
为获得 “ 评价 证据 ”并 对 其进行 客观 的评 价 ,以 确 定满足 “ 评价 标准 ”的 程 度及发 现需 改进 的机
会,所 进行 的系 统的 、独 立的并 形成 文件 的、 确定 设备管 理等 级的 过程 。
注 1 : 改 编 自 GB/T 19000-2008 ,3.9.1
注 2 : 评 价 结 果 将 形 成 “ 评 价 诊 断 报 告 ” , 根 据 评 价 得 分 定 星 级 。
3.13 星级star-rating
用星的 数量 表示 企业 设备 管理水 平的 等级 。
注 1 : 全 国 设 备 管 理 星 级 评 价 星 级 分 为 九 个 等 级 , 等 级 越 高 表 示 企 业 设 备 综 合 管 理 水 平 越 高 。 星 级 等 级 划 分 ,
参 照 “ 全 国 设 备 管 理 星 级 评 价 标 准 ” , 星 级 等 级 表 示 如 下 :
一 星 :?
一星 半 : ??
二星 : ? ?
二 星 半 : ???
三星 : ? ? ?
三 星 半 : ? ? ? ?
四星 : ? ? ? ?
四 星 半 : ? ? ? ? ?
五星 : ? ? ? ? ?
4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4.1 管 理职 责
4.1.1 职责 与权 限
a 最 高管 理者 的基 本职 责 :
??建立企 业内 部 设 备管 理机构 ,明 确 职 责, 形成 文件;
?? 指 定一 名高 层管 理者 作为本 体系 的设 备管 理者 代表, 赋予 其能 有效 运行 本体系 相应 的职 责 和
权限;
?? 确 保配 备设 备管 理体 系 运作 所需 的资 源;
?? 参 与管 理评 审。
注 1 :资源,通常指人、财、 物、信息、技术、培训等。
注 2 :最高管理者,指 管理和 控制企业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如 :董事长、总经理、厂长、矿长、经理等。
b 设 备管 理者 代表 的基 本 职责:
7 PMS/T 1-2013
??负责策划企 业的 设备 管理体 系;
?? 制 定和 实施 设备 管理 方针和 目标 ;
?? 确 保按 照本 标准 的要 求,建 立、 实施 、保 持并 持续改 进设 备管 理体 系;
?? 主 持设 备管 理评 审会 议, 并 向最 高管 理者 报告 设备管 理体 系的 运行 情况, 参照 “4.5.3 管 理评
审” 。
?? 应 向企 业内 传达 设备 管理对 实现 企业 产品 的重 要性 , 增 强
与 设备 相关 人 员的设 备管 理意 识 与
责任感 ,并 根据 需要 提高 技术水 平;
?? 应 营造 一个 良好 的氛 围,引 导和 激励 员工 广泛 参与组 织的 设备 管理 活动 。
注 : 企 业 的 设备 , 承 载了 产 品作 业 ( 生 产 ) 、 安全 、 质 量、 成本 、 环 境 等 ,企 业 对 设备 的 前期 管 理 、 设 备后 期 管
理, 设备对企业实现产品或服务提供 了有力保障, 应从 思想和行动上确立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 并纳入
议事日程工作之中。
4.1.2 设备 管理 体系 策划
在策划 设备 管理 体系 时, 企业应 考虑 设备 服务 用户 的需求 以及 本企业与 其他 管理体 系的 接口 :
a 确 定适 合企 业的 设备 管 理机构 ;
b 根 据设 备管 理的 需要 , 明确设 备管 理策 略;
c 确 定设 备管 理体 系所 需 的过程 ,以 及过 程的 顺序 和相互 作用 ;d 确 定为 确保 设备 管理 体 系及过 程的 有效 运作 所 需 的准则 、方 法、 资源 ;e 评 价、 分析 和改 进过 程 ;f 策 划并 实施 能促 进设 备 管理改 进与 提升 的机 制或 活动, 可 与 4.6.1 持 续改 进相结 合。
注 1 :上 述设 备管 理体 系所 需 的过程 包括 与管 理职 责、 基础 管理、 设备 前期 管理 、设 备后 期管理 、评 价和 改进有
关的过程。注 2 : 设备管理体系策划 , 应 涵 盖设备管理的组织机构、 设备管理策略、 设备前期管理 (设 备需求策划、 设备采购
评审、 设备招标、 签订技术协 议和合同、 设备到厂检验、 设 备安装、 设备调试、 设备终验 收、 设备移交等 ) 、 设备后期
管理(使 用、 维护 、点 检、 润滑 、 维修 、技 改、 备件 管理 、特 种 及计 量设 备管 理、 设备 能源 、 设备 费用 、设 备供 方管
理、设备管理信息化、设备管理检查考核、设备管理改善 等) 、内部评价、管理评审等,策划输出通常是文件、记录、
活动结果。
注 3 : 设备管理策略 , 通常是根 据设备在 安全、 环境、 生产、 成本等方面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 对不同类别的设备
采 取 相适 应的 管理 要求 及维 修模 式 。分 类举 例: 关键 设备 、重 要 设备 、一 般设 备, 特护 机组 、 关键 设备 、重 要设 备、
一般设备。
注 4 : 为便于企业将设备管理体 系与质量等管理体系进行整合, 附录 A: 资料性参考 提供了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PMS/T 1-2013 与ISO9001:2008 要素对应。
8 PMS/T 1 ?2013
4.1.3 设备 管理 方针
设备管 理者 代表 应制 定并 实施本 企业 的设 备管 理方 针:
a)设 备管 理方针应 与企 业 的设备 管理 特点 相适 应;
b)为 制定 和评 审设 备管 理 目标提 供依据 ;
c 形 成文 件 下 发到 基层 , 并 实施 ;
d 传 达到 企业 内各 层人 员 ,使其 理解 方针 的含 义;
e 定 期评 审, 以确 保设 备 管理方针与 企业 发展 保持 适宜。
4.1.4 设备 管理 目标
企业 应 在其 内部 涉及 到设 备管理 的相 关单 位, 建立 、实施 和保 持设 备管 理目 标。企 业 对 目标 的 管
理应满 足如 下:
a 企 业建 立的 设备 管理 目 标应符 合设 备管 理 方 针和 生产经 营管 理方 针的 指引 。
b 企 业建 立的 设备 管理 目 标 能引 导企 业 的 设备 管理 进步 并 为企 业 生 产经 营提 供有效 支持 。
c 企 业应 规范 目标 的制 定 、传达 与分 解、 实施 、监 控与反 馈、 评价 与改 进;
d ) 企 业应 规范 对目 标的 统计 , 统计 项目 宜 涵盖 指标名 称 、计 算公 式 、统 计周期 、 数据 来源 、归
口管理 单位 ,必 要时 宜明 确目标 的定 义、 目的 、统 计说明 。
e 企 业应 按 “4.5.1 数 据分 析 ” 的要 求 ,对 目标 进行 监 控 、评 价 与改 进, 以确 保 目 标能 促 进企
业设备 管理 绩效 提升 。
注: 设备管理目标, 如: 连续产品作业 (生产) 时间、 停产 (或 停机) 时间、 停产 (或停机) 次数、 设备利用率、
功 能 完好 率、 精度 精确 率、 计划 维 修时 间、 维修 计划 执行 率、 维 修计 划命 中率 、非 计划 维修 时 间、 非计 划停 产( 或停
车) 时间 、泄 漏率 、带 压堵 漏 次数 、点 检准 确率 (失 误率) 、 故
障 诊断 准确 率, 正常/ 异常 检 出率 、 设 备故 障率 、设备
MTBF (平均故障间隔期) 、设备 MTTR (平均修理时间) 、 即液压油消耗指数(HFI 指数) 、 维修材料费用比、设备故障
停产损失费用率、设备事故次数、设备事故时间、设备改善/ 改造效益成果、备件计划准确率、主要备件的消耗数量、
机 械 密封 平均 寿命 、轴 承平 均寿 命 、备 件库 存周 转天 数、 备件 质 量异 议次 数、 关键 高价 值备 件 上机 率、 关键 备件 修复
率、 备件库存资金、 维修费用、 设备综合效率 、 可开动率、 计量/ 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计划执行率、 寿命周期费用LCC ,
以及与设备有关的专利、标准、技术成果、专有技术的数量。
9 PMS/T 1-2013
4.2 基 础管 理
4.2.1 培训 管理
a 企 业在 策划 与设 备相 关 岗位的 培训 时, 应包 括与 设备有 关的 培训 内容 ;
b 对与 设 备相 关的 岗位 ,企 业 应识 别培 训 需求 ,提供 培 训或 采取 其 他措 施来满 足 这些 需求 ,评
价培训 或采 取措 施的 有效 性;
c 对设 备 相关 岗位 有资 质要 求 的, 应明 确 列出 具备上 岗 资格 所需 的 培训 科目或 条 件, 并验 证符
合岗位 资质 要求 。
注:对 设备相关岗位的培训内容 ,可包括以下 但不限于此:
?? 设备管理体系标准培训
?? 全国设备管理星级评价标准培训;
?? 设备管理体系建立、实施、运行和评价知识培训;
?? 设备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 与设备有关的基本技能培训,如:操作、维护(含保养、清扫、清洗) 、点检、润滑等 ;
?? 与设 备有 关的 专业 技能 培 训, 如: 设备 状态 监测 、设 备 故障 诊断 与分 析、 设备 维修 、 带压 堵漏 、润 滑剂化 验
分析、特种设备操作等;
?? 与设备管理有关的培训;
?? 设备信息化系统使用方面的培训;
?? 与现场环境管理有关的 6S 、可视化管理培训;
?? 与设备及现场改善有关知识的培训;
?? 法律法规确定的特殊技能培训;
?? 企业及相关方要求的培训等。
d 为将 个 人在 工作 方面 的知 识 或经 验分 享 给企 业 内所 需 的人 员 , 企 业应 编制分 享 个人 隐性 知识
或经验 的管理制 度, 制度 宜涵盖 :
?? 明 确个 人隐 性知 识或 经验分 享的 目的 、范 围和 流程;
?? 将 个人 的知 识或 经验 ,以适 当的 方式 传递 给企 业内适 合的 人员 ;
?? 对 贡献 个人 隐性 知识 或经验 的人 员, 企业 需考 虑对其 激励 ;
注: 个人 隐性 知识 或经 验, 通 常指 个人 在工 作或 服务 方面 的 工作 经验 、工 作技 巧、 绝招 绝 活等 ,传 递平 台 通常 是
用单点课 (一点课) 、 先进操作法、 专题或专项培训、 绝招绝活传授等, 展现的方式通常是以纸质的、 电子文档、 视频、
10 PMS/T 1 ?2013
实操、现场传授、师傅带徒弟等方式进行。
e 应 保持 以上 记录 。
4.2.2 现场 环境
为使现 场环 境有 利于 设备 运行 , 有利 于人 员工作, 企业应 采取 如下 措施 :
a 企 业应 有效 、持 续开 展 6S 管理 活动 ;
b 企 业应 将可 视化 管理 有 效运用 于设 备及 现场 管理 ,并根 据需 要形 成可 视化 管理标 准;
c 为有 效开 展 6S 管理 活 动,企 业可 参照 “4.6.1 持 续改进 ” 的 要求 开展 现场 改善活 动。
注 1 :现场环境是指使设备正常运行的必 要条件、如防日晒、防潮湿、防雨淋、防粉尘、防腐蚀、防撞击、防辐
射等,不仅要考虑到 环境对设备的影响,还应考虑到环境对人员的影响。
注 2 :6S , 指 “整理 (Seiri ) 、 整顿 (Seiton ) 、 清扫 (Seiso ) 、 清洁 (Seiketsu ) 、 安全 (Safety ) 、 素养 (Shitsuke)。
注 3 :可视化管理,又称为目视管理、看得见的管理、一目了然的管理。 可视化管理是指将需要管理的对象用一
目了然的方式予以体现。这些方式通常用文字、符号、模型或其组合运用,如:标签、标牌、标线定位、模型等。注 4 : 现场改善活动, 是促进设 备管理改善的方式之一。 通常, 可从影响设备的人员、 环 境、 方法、 技术、 技能、
设备、 备件 、材 料、 能源 、体 制、制 度、 流程 、标 准、 软件 等方面 ,针 对人 的习 惯、 污染 、清扫 困难 、故 障、 浪费、
缺陷、隐患、泄漏、标准或规范、制度流程、软件等方面,开展改善活动,源头治理。
4.2.3 设备 资产 管理
企业对 设备 资产 管理 ,应 明确如 下适 用的 要求 :
a 企 业应 建立 设备 台账 , 确保设 备台 账 的 信息 正确 、完备 ;
b 应 明确 设备 资产 管理 的 职责、 权限 、制 度和 流程 ;
c 明 确设 备资 产分 类和 代 码,其 分类 和代 码应 符合 《固定 资产 分类 与代 码》GB/T 14885-2010 的
规定;
d 明 确设 备资 产管 理的 范 围或管 理形 态类 别;
e 明 确设 备资 产全 过程 的 管理 , 需 涵盖 适用 的方 面 : 设备资 产投 资计 划管 理 、 增加 、 入 账 、 转 固、
改造、 调剂 、出 租、 出售 、馈赠 、托管、 租赁 、闲 置、封 存、 更新 、报 废及 处置、 盘点 等。
f 对 设备 资产 信息 化管 理 的要求 ;
g 应 保持 以上 记录
注1 :设备台账的内容,通常包 括设备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制
造厂家、出厂编 号、出厂或制造日期、
购 置 日期 、安 装单 位、 安装 年月 或 投入 使用 年月 、安 装地 点、 使 用部 门、 设备 类别 、资 产编 号 、外 形尺 寸、 重量 ,设
备资产价 值额 及其 构成 ,账 面原 价 、使 用年 限、 折旧 年限 、工 艺 名称 、工 艺编 号、 设备 附属 设 备规 格型 号, 设备 主要
参数,特种设备注册号或使用证号、特种设备安全附件情况、特种设备检验周期等。
11 PMS/T 1-2013
注 2 :资产分类:八大类别? 房屋和建筑;?一般办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运输设
备;?机械设备;?其他固定资产。
注 3 :固定资产,指使用期限 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的资产。详细解释 ,以“新会计准则 ”对“固定资产”的解释为准 。
注 4 :设备资产管理形态类别 ,通常按实物管理(物质 形态) 、财务管理(价值形态)进行分类。
注 5 :在一个企业内,应规范 设备名称,一种设备只能出现一种名称。
4.2.4 设备 技术 资料
a 根 据设 备类 型及 其在 企 业内的 重要 程度 等, 选用 或制定 设备 管理 所需 的技 术标准 ;
b)为 确保 技术 标准 的适 宜 性和正 确性 ,企 业应 定期 对设备 技术 标准 进行 评审 和优化 ;
c 根 据设 备管 理对 技术 资 料的需 要 , 应 明确 在设 备 前期 、 设 备后 期对 设备 技 术资料 收集 、 建档 的
管理要 求。
注 1 :设备技术标准,指与设 备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对已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
企业应遵照执行;对尚无标 准的,应根据需要制定企业标准。
注 2 :设备技术资料,通常指 设备图纸、设备说明书、设备点检标准、状态监测标准、设备润滑标准、设备 维护
标准、 通用维修技术标准、 专用维修技术标准、 零部件标准等。 (提示 : 当设备制造商采用第三方标准零部件 (如轴承,
PLC ,继电器)时,应提供主机 厂零部件与第三方部件的编号对照表。 )
注 3 :企业内部编制的标准 ,可 规范标准的格式。
4.2.5 文件 管理a 应 明确 本标 准主 要条 款 与企业 设备 管理 相关 单位 相互关 系的 描述 ;
b 应 明确 本标 准主 要条 款 与企业 设备 管理 文件 的查 询途径 ;
c 为确保 文件 的充 分性 和 适宜性 ,在 发布 文件 前应 进行审 批;
d 必 要时 对文 件进 行评 审 和更新 ,并 重新 审批 ;
e 应 对文 件的 修订 状态 做 出识别 ,防 止对 过期 文件 的非预 期使 用;
f 确 保在 需使 用处 能得 到 有效、 适用 的文 件;
g 确 保文 件图 文清 晰, 易 于阅读 ;
h 文 件内 容应 易于 使用 者 理解、 执行 ;
i 需 对外 来文 件做 出识 别 ,并对 其发 放予 以控 制。注 1 :一个单一文件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程序 或制度的要求。
注 2 :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的 媒体。
12 PMS/T 1 ?2013
注 3 :本标准与企业设备管理 相关单位 相互关系的描述,通常以矩阵表的方式体现;文件的查询途 径,通常以条
款对应所关联文件名称的索引予以表述。
4.2.6 记录 管理
a 企 业应 按照ISO9001 之“4.2.4 记录 控制 ” 的 要求进 行记 录管 理;
b 应 有记 录 的 名称 , 并 确 保记录 的字 迹及 图像 清晰 ;
C 应 明确 必要 的记 录明 细 、保存 期限 、销 毁要 求, 必要时 注明 保持 环境 。
注 1 :记录 可采用任何形式的 媒体。
4.3 设 备前 期管 理
企业设 备 前 期管 理, 应对 自设备 规划 论证 至设 备正 式投运 之前 的整 个过 程进 行严格 管理 , 以确保
新增设 备符 合企 业的 需求 。
注 1 :设备 前期 管理 的主 要 工作包 括 指设备规划、设备 选型、设备招投标、设备采购 、设备的监造和监理、
用 于 设备 安装 的基 础施 工、 设备 安 装调 试与 验收 、转 为固 定资 产 、设 备使 用维 修人 员配 置或 培 训、 前期 技术 资料 、随
机备件及易耗备件储备管理等。
4.3.1 设备 规划 及选 型
a) 应 明确 参与 设备 规划 及 选型 论 证的 单位 ;
b 应 规范 设备 选型 时评 估 的项目 和内 容;
c 选型 评估 应包括设 备经 济评估 与技 术评 估, 择优 选择 ;
d 论 证后 ,应 形成 规划 及 选型 记 录。
注 1 :参与设备规划及选型的 单位, 通常为以下单位,但不局限于此:
1 ) 设备使用单位: 论证设备技 术要求、 可 操作性、 工艺适应 性、 使用情况、 常见问题、 可 维修性、 人员 培训、 用
户信誉度 ;
2 )质量管理 单位:论证设备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符合性方面;
3 )动力单位:论证提供设备能源方面的保障性、 节能性;
4 )安全和 环境管理单位:论证设备的安全性、环保性、节能性、法规符合性;
5 )设备管理 单位:设备预算、 论证设备安装、寿命周期费用、备件供应、售后服务、价格、用 户信誉度;
6 ) 设备管理信息化 单位: 论证 信息设备 (指计算机、 服务器、 打印机、 复印机、 扫描仪、 数据交换机等用于生产、
办公信息化的设备),以及与 设备管理信息化有 关方面。
13 PMS/T 1-2013
注 2 :宜采用寿命周期费用作 为设备经济评价的指标。
注 3 : 技术 评估指标, 通常需评估设备的安全性、 环境危害性、 工艺适
应性、 可靠性、 可 操作性、 可维护性、 可维
修性、 通用互换性、 可循环性 、 易安装性、 设备使用寿命、 备件供应、 售后服务、 法规符 合性、 节能性、 用户信誉度 ,
在使用同类型设备中需注意的主要事项。
注 4 : 对于药品或食品企业导 入的非标设备, 在设备选型阶段应有明确的 “设备式样规格要求” (即客户需求) , 在
设备供方完成设计但尚未进入加工 或组装之前应再做一次“设备设计验证 或确认” 。
4.3.2 招投 标及 采购
在 设备 招投 标及 采购 环节 ,应明 确如 下适 用的 要求 :
a 根据 设备 规划 及选型 论 证的 结 果, 明确 设备 的 采 购方式 ;b 应在 招投 标 或 采购 文件 中,明 确对 设备 的技 术要 求、交 付要 求、 到货 验收 、调试 后 验 收要
求、技 术培 训、 技术 资料 、异常 处理 、售 后服 务、 双方责 任等 要求 。
注 1 :采购 方式,通常指招标 、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采购。
注 2 :设备技术要求,指设备 的名称、规格型号及数量、设备功能要求、设备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可
维修性、技术参数、采用标准、设备主要部件的工艺和材料要求、随机备件工具、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要求、主要技
术要求、寿命要求、设备能源要求等。
注 3 :技术培训,指针对设备 的使用、 维护、点检、润滑、维修等方面的
技术培训要求。
注 4 :到货 验收的工作内容, 通常包括 参与人员、验货地点、验货时间,验货内容、验货方式、验货标准、验货
记录、验货不符合要求时的处理方法。其中 “验货内容“,通常指合同和装箱清单内规定的项目,如:设备数量、随
机资料、备品备件、随机工具等。
注 5 :售后服务,如:陪产服 务要求,保修期要求,技术支援要求(包括设备软件升级)等。
4.3.3 设备 监造 和监 理
适用时 ,企 业应 规范 设备 监造和 监理 的管 理要 求, 应明确 以下 适用 的要 求:
?? 设 备监 造和 监理 的范 围及其 相应 的 设 备制 造质 量监督 方式 ;
?? 监 造人 员权 责及 资质 要求;
?? 设 备监 造的 业务 流程 和管理 要求 ;
?? 监 造合 同( 协议 )要 点;
?? 驻 厂监 造工 作要 点;
?? 第 三方 监理 的管 理要 点。
注 1 :设备制造质量监督方式 ,通常指政府监检(如特种设备制造) 、用户监造、第三方监 理(如建设工程) 。
注 2 : 监造和监理, 监造通常只针对设备建造阶段的监理, 而 监理的范围则更广, 既包括设 备工程, 也包括建设 工
14 PMS/T 1 ?2013
程项目;工程项目监理包含了设备监造。
4.3.4 设备 到货 验收
a 根据设 备招 投标 或采 购 文件中 的验 收要 求, 实施 验收; b 验 货后 应形 成验 货记 录 。
4.3.5 设 备 安装 与调 试
企业 应 考虑 以下 适用 的要 求:
a 安装前,应 明确 如下 适用 的要求 :
?? 安 装施 工单 位, 安装 时间、 调试 周期 ;
?? 基 础施 工管 理要 求;
?? 提 供设 备安 装调 试所 需的必 要条 件;
?? 安 装验 收 要 求;
??设备调试要求。
b 根据安 装前 的既定要求 ,实施 设备 安装 ;
c 安装 后, 由企 业指 定的 单位按 既定 要求 进行 调试 ,视需 要形
成调 试记 录。
注 1 :设备基础施工管理,通 常宜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施工准备阶段,对图纸会审、施工方案审核、施工测量放线定位的要求; 在施工阶段,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设备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施工验收阶段。对现场清理、施工资料记录、设备基础的中心线、埋填位置
和平整度,对螺栓和预留洞的标高、
轴线、垂直度及相关的沉降观察记录,以及后续的向安装单位进行中交、灌
浆等要求。
4.3.6 设备 验收
a 清点 和存 放设 备 技 术资 料和随 机物 件;
b 对进 口设 备按 有关 规定 验收;
c 验收 符合 要求 后, 移交 给设备 使用 单位 ;
d 应形 成设 备验 收记 录 ;
e 对符 合企业固 定资 产管 理的设 备, 应按 企业 固定 资产进 行管 理;
f 设备验 收后 , 根据 需要 建立设 备操 作规 程 、 点 检 标准 、 润 滑标 准、 维护 标 准和记 录 , 并 根据 需
要做好 相关 培训。
15 PMS/T 1-2013
4.4 设 备后 期管 理
4.4.1 设备 使用 管理
a 视需 要 建立 设备 操作 规程 , 操作 规程 应 易于 使用者 理 解、 执行 , 应确 保在需 使 用的 岗位 能得
到有效 版本 的规 程 ;
注 1 :设备操作规程,可理解 为操作规范、作业指导书、作业标准。
b ) 应对 设 备使 用者 进行 设备 操 作使 用和 异常 情况 与突 发 故障 处置 能力 的识 别及 培 训, 国家 或行
业有规 定的 ,应 符合 相关 能力要 求。 参照 “4.2.1 培训管理” 的要 求 ;
c)设 备使 用单 位应 明确 设 备的责 任人 (管 理者 、使 用者、 点检 、 维 护者 ) ;
d ) 设备 使 用者 及相 关人 员, 应 将设 备使 用中 发现 的异 常 或发 生的 故障 ,按 企业 规 定的 要求 及时
报告或 处理 , 应 记录 设备 使用中 的异 常情 况 ;
e)企 业应 采取 必要 的措 施 ,促进 设备 使用 者能 正确 使用设 备;
f 对 计量 及特 种设 备的 使 用,应 按相 关国 家标 准、 行业标 准进行管理;
g)对 企业 有规 定 做 设备 使 用记录 的, 设备 使用 者应 如实、 及时 对设 备使 用情况 进行 记录 。
注 2 :设备使用管理、保养维 护管理、点检管理等要求,企业可整合为一个或多个文件,重要的是需考虑文件的
适用性、方便和有效性。
注 3 : 设备运行记录 , 通常包括 日期、 设备运行时间、 设备 工艺 参数、 设备 运行异常状况及处理、 交接班情况等。
注 4 :凡计量及特种设备的管 理,按相关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进行管理,后续条款不再提出要求。
4.4.2 设备 维护 管理
a 根据 需要, 建立 设备 维护规 程, 以规 范设 备维 护者的 维护 行为 ;
b) 应根 据设 备维 护的 要求 , 明 确设 备维 护人 员的 责 任, 并对 设备 维护 人员 进 行相关 技能 识别 和培
训,国 家或 行业 有规 定的 ,应符 合相 关能 力要 求, 以确保 其能 正确 执行 维护 设备的 工作 ;
c 设 备使 用单 位应 引导 设 备使用 者做 好设 备自 主维 护;
d 必 要时 , 设备 使用 单位 可外包 设备 维护 业务 , 并 对外包 单位 的维 护资 质 、 信誉和 服务 进行 评价
和确认 ,以 满足 设备 维护 需要。 设备 使用 单位 应对 承担设 备维 护的 外包 单位 的日常 维护 保养 活动 进 行
监督和 评价 。
注 3 : 外包设备维护可以是同一 法人组织下的双方, 也可以是不同法人主体的双方, 应以合同或协议约定双方应履
行的责任,确定外包维护的范围、责任、人员、专业、技术、质量、安全、环境、费用和其他指标等要求。
e 保 持以 上记 录。
注 1 :使用者自主维护,指按 企业分工对设备进行清扫、点检、润滑、调整、紧固等。
16 PMS/T 1 ?2013
注 2 :设备维护规程通常涵盖 :设备名称、 分工、周期或时机、 部位、内容、标准、方法、手段和工具、保养 验
收等;
4.4.3 设备 点检 管理
a 应以文 件形 式规 范设 备点 检管理 的要 求, 文件 内容 应涵盖 :
?? 点 检管 理的 单位 及职 责;
?? 点 检标 准的 建立 、实 施、评 价与 改进 ;
?? 应 采取 促进 点检 工作 及时性 、有 效性 的措施。
b 点 检基 础工 作。 在实 施 点检工 作前 ,应 做好 如下 方面:
1)在 建立 点检 标准 时, 应 遵循以 下要 求:
?? 根 据设 备管 理需 要, 明确应 建立 点检 标准 的设 备,包 括改 造、 新增 的设 备;
?? 点 检标 准的 内容 应涵 盖点检 的“ 六定 ” , 即: 定 点、定 标、 定态 、定 法、 定时、 定岗 ;
注:点检“六定”指:
定点:应点检设备的系统、部件 或部位;
定标:判断正常或异常的定性或定量标准;
定态:指在设备运行下点检、停止状态下点检,前两种状态都可点检,利用维修时点检;
定法:明确人体的感官(视、听、触、嗅、味)或具体的工具、检测设备、仪器等;
定时:明确点检的间隔周期;
定岗:明确点检的责任岗位。
?? 必 要时 ,建 立设 备与 安全相 关的 专项 点检 标准 ;
?? 根 据需 要, 将点 检标 准按点 检分 工分 解为 可实 施的点 检记 录;
2)根 据点 检的 需要 , 根 据 点检标 准制 订点检实 施计 划,便 于点 检的 执行;
3)根 据需 要, 编制 点检 路 线图, 以提 高点 检效 率;
4 ) 根据 需 要, 配置 与实 施点 检 相适 宜的 工具 、仪 器; 应 对使 用的 点检 工具 、仪 器 进行 定期 校准
或检定 ,并 保留 相关 记录 ;
5)对 从事 点检 的人 员, 应 进行技 能识 别并 提供 相应 的培训 ,确 保其 具备 点检 所需的 能力 。
c 点检实施。 在 实施 点检 时,应 遵循 如下 适用 的要 求 :
?? 点 检人 员应 按点 检管 理要求 和点 检标 准, 实施 点检工 作, 根据 点检 要求 及时记 录点 检 结 果 ,
17 PMS/T 1-2013
发现设 备劣 化信 息或 异常 应及时 处理 或反 馈给 有关 单位或 人员 ;
?? 在 实施 点检 的过 程中 ,应 根据 设备 改造 、役 龄 、工 作负 荷、 工况 条件 ( 环境 )变 化、 点检 结
果、 劣化 程度 、维 修后 、 点检仪 器升 级、 设备 信息 化系统 应用 等因 素, 对点 检项目 进 行 适宜 性 调 整 。
注:点检项目调整,指对点检标准或执行计划或内容的调整。
?? 在点 检中 发现 的设 备故 障 隐患 、劣 化信 息、 异常 信息, 应进
范文三:ISO9000管理体系设备管理要求
ISO9000管理体系设备管理要求
ISO9000管理体系设备管理要求
设备在产品实现过程中,特别在生产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不同行业对设备的依赖程度不一,但在特定的生产过程中,设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应确保其过程所必须的能力;因此,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除服务行业以外),特别在生产管理中,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和必须的管理要求。
(一)设备管理的范畴:
1)生产过程所需的产品加工设备(包括工装、模具、流水线等含辅助性设备,如锅炉、通风设备、照明系统等);
2)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所涉及:消防器材、三废(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设施、生产过程的作业安全、劳动防护等设施;
3)行政办公设施: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通讯等办公设施;
4)厂房、运输车辆、装卸设备、行(吊)车、电梯,转序用运输工具。
(二)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
1)设备选型、申请与进厂安装、调试验收和交付、移交的控制要求;
2)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计划性维修与临时性维修的内容与控制要求;
3)设备事故、封存、降级或报废的报告、认定及审批。
(三)设备管理的文件和资料:
1)设备或设施的管理办法;
2)设备台帐(或设施一览表),需注明生产、环境和安全有关设施的状态及使用、保管部门;包括需确认的设施。
3)设备或设施的周期计划检修或维护保养的时间;当设施为维护保养时,应标明维护保养的级别。
4)实施设施维护保养或设备检修的证据;特别是确认的记录。
范文四:设备管理体系和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管理体系和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管理体系和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生产经营管理部康宝惠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八日
目 录
一、设备管理体系
(一)国家设备管理法规体系
目前国家设备管理部门:发改委、质检总局、工业信息部、安全监察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企业国有
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1987年7
月28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一、设备管理体系
(二)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制度
1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2.设备专业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管理制度(试行)》
※《压力管道管理制度(试行)》
※《常压储罐管理制度(试行)》
※《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
※《锅炉设备及运行管理制度(试行)》
※《仪表设备管理规定》
※《空分、空压及风、氮、氧系统管理制度(试行)》 一、设备管理体系
2.设备专业管理制度
※《石油钻机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作业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物探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施工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定向井仪器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录井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测井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注采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海洋钻井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一、设备管理体系
2.设备专业管理制度
※《海洋石油工程船舶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海洋开发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油田大型压缩机组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油(气)罐车及汽车起重机管理制度(试行)》
※《采暖锅炉设备专业管理制度(试行)》
※《电梯、起重机、厂(场)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试行)》
※《石油化工设备防腐蚀管理制度(试行)》
※《加热炉管理制度(试行)》
※《电站汽轮机组管理制度(试行)》
一、设备管理体系
3.油田设备维护检修规程
4.油田设备维护检修费定额标准
5. 设备检查细则
《中国石化设备检查细则》(油田分册)、《中国石化设备检查细则》(炼
化分册》、《中国石化设备检查细则》(油品销售分册)、《中国石化设备检查细则》
(催化剂分册)、《中国石化设备检查细则》(管道储运分册) 6、企业层面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体系
(三)设备管理制度标准化体系
中国石化管理制度分类总图
B4生产经营管理(大类) 业务分类 制度分类 B4.4.1配置管理
B4.4.3原油储备管理
B4.4 资源配置管理(中类)
B4.4.4评价与优化
B4.4.2输送管理
B4.1总体经营计划管理(中类)
B4.5设备管理(中类)
B4.5.1设备专业管理
B4.1.1油田生产经营计划 B4.1.2炼油生产经营计划 B4.1.3化工生产与销售经营计划 B4.1.4成品油销售经营计划 B4.2生产指挥协调(中类) B4.3.1油田生产经营活动分析 B4.3.2炼油生产经营活动分析 B4.3.3化工生产与销售经营活动分析 B4.3.4成品油销售经营活动分析 B4.3生产经营活动分析(中类) B4.6节能管理(中类)
B4.6.1节能指标
B4.7原油、成品油进出口管理(中类) B4.7.2成品油进出口管理 B4.7.1 进口原油采购管理 B4.7.3来进料加工
B4.5.2设备检查
B4.6.2节能达标管理
一、设备管理体系
B4.5设备管理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中国石化生〔2010〕320号)
B4.5.1设备专业管理
B4.5.2设备检查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炼化企业机泵管理规定》
(中国石化生〔2010〕319号)
《生产装置过程控制仪表电源供电系统技术管理规定(暂行)》石化股份生
〔2005〕531号)
《关于加强电气设备选型管理工作的通知》(石化股份生协〔2006〕1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生〔2010〕317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电气设备及运行管理规定》(中国石化生〔2010〕
318号)
《中国石化电涌保护器标准符合性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石化生
〔2010〕370号)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检查细则》(中国石化生〔2007〕4号) 设备专业管理制度(27件)(中国石化生〔2005〕193号) (中类业务)
(小类业务)
(小类业务)
一、设备管理体系
制度类型
原则类
实施类
执行类
一般情况,针对同一业务 制度落地
原则类
实施类
执行类
第二层级通用业务制度 第三层级板块业务制度 第四层级企业制度 一般情况,
针对不同业务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
制度层级
制度类型
一、设备管理体系
原则类制度——对规范的业务领域做出原则性管理要求,并需实施类制
度或执行类制度进行细化方可落实的制度。
只提原则性、综合性的要求,需要其他制度来逐级细化,并且明确了下位制度制定者。如《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实施类制度——对业务领域内流程或业务活动进行规范,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制度。
规范了业务活动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但仍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化,并且具有明确下位制度制定者。
执行类制度——对具体岗位提出工作要求和职责要求,或对业务领域内细化流程做出具体描述,岗位工作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并指导工作的制度。
明确到了执行部门或执行岗位,描述细致、要求具体,执行单位可直接应用,不需要再制定其他制度,制度直接“落地”。
一、设备管理体系
制度类型
(一)概念
1.什么是特种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特种设备包括其所用的材料、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特种设备管理工作贯穿于设备一生管理:从设计、制造、安装、使用、
维修改造、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报废每个过程和环节均有相应的法规、标准、规则,以对特种设备监督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2.锅炉定义
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对外输出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
3.压力容器定义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4.压力管道定义
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
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
5.电梯定义
电梯是指动力驱动,利用沿刚性导轨运行的箱体或者沿固定线路运行的梯级(踏步),进行升降或者平行运送人、货物的机电设备,包括载人(货)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6.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
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二)特种设备法律法规标准概述
条例
条例是规章制度中的最高级别,是对国家的某一政策、法令所作的全面、系统的补充说明或辅助规定,或者是对某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所颁布的规章制度。
条例,一般不独立发布,而是在制定出来之后,由国务院用命令的方式予以
发布。
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不得称为“条例”,只有国家及其最高行政机关和地方立法机关,才有制发条例的资格 。
条例一经颁布,在特定的领域中就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相关的组织、人员必须遵照执行,不得违反。
特种设备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号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经,,,,年,月,,日国务院第,,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年,月,日起施行,原,,,,年,月,日国务院发布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对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检验检测及其监督检查进行了规定,并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
2009年1月14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了《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并随后予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2.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是依据《条例》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颁布,对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相应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和检验检测等作出的一系列规定,必须强制执行的文件。
安全技术规范是特种设备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把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原则规定具体化。
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工作由《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程序导则》 ——TSG00 001-2004予以规范。
安全技术规范由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综合处归口管理,综合协调安全技术法规体系的建设工作,具体负责安全技术规范的立项审查征求意见、向WTO通报。其中,主要涉及管理要求的由质检总局领导签发,涉及技术要求的安全技术规范,由质检总局领导授权特设局局长签发。
安全技术规范的制定程序包括:立项、起草、审查、征求意见、审议、批准、颁布、解释和修订。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3.标准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WTO/TBT协定)对标准的定义:是由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相关加工和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文件。
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应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包含六大要义:
(1)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2)为产品或相关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特性的规范性文件;
(3)标准所研究的对象是重复性的事物;
(4)标准是在各方协商一致的原则下开展制定修订的;
(5)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发布;
(6)标准具有时效性,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制修订或废止。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条例、法规、标准之间的关系
1、在法理上
“条例”在其特定领域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属于法律的一种,是指导相应领域中安全技术规范的根本和基础。
“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同样具有强制性,在司法实践中,“强制性标准”的法律位阶高于“安全技术规范”。
“推荐性标准”属于自愿采用,只有其被“安全技术规范”引用后才具有强制性。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2.在内容上
条例:作为规章制度中的最高样式,是对国家的某一政策、法令所作的全面、系统的补充说明或辅助规定,在特定领域提出全面综合的要求。
安全技术规范:针对条例某个方面的规定,提出基本的原则性要求,不宜过多涉及具体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方法(这是技术标准的任务),安全技术规范可以引用技术标准,但只要能够满足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任何的实现方式和
技术方法都应当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将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标准:即产品或方法要求,标准指导产品的生产或技术方法的实现,侧重环节控制和质量要求(细节)。标准是安全技术规范的技术支撑,标准要清晰表述如何实现及满足规章、安全技术规范的基本安全要求,是达到安全技术规范基本要求的主要和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当更新、更高的技术出现是,标准要及时反映科学技术的进步。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3.在特性上
条例属国家法律体系范畴,其特性十分明显,而法规和标准之间则容易产生混淆,在特性上两者之间区别如下:
安全技术规则是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的主体,数量不是很多,不涉及技术细节;而标准是法规标准体系的技术支撑,数量众多,涉及特种设备产品和技术方法的方方面面;法规和标准应当相互融合,协调发展,互不排斥,一起构成特种设备法规标准和谐统一的体系。
技术标准具有相对统一的、固定的特性,在理论上是可协调的,而法规缺乏这种统一的、固定的特性。常常因为国家与文化特性的差异而不同,而且涉及国家主权问题,因此,追求国家之间法规的一致性难度很大,除非国家之间处于政治目的的需要而联合,比如欧洲各国组成的欧洲联盟。
法规是没有版权的,而标准受到版权的保护。
标准一般只针对某种产品、某项工艺,而技术法规不仅可针对某种产品,还可覆盖某一行业或领域。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4.在贸易上
法规(安全技术规范和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包括行政许可程序)是构成特种设备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的基本要素。特种设备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产品,涉及公众人身和财产安全,对特种设备而言,应当建立以安全技术规范为主体的法规标准体系,利用安全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辅以完善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构建我国完整的特种设备技术性贸易措施(技术壁垒)
简而言之——技术性贸易措施在法规中生根,在技术标准中实现。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 2010SINOPEC *
条例、法规、标准之间的关系图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安全技术规范如TSG、规程、规则
国家强制性标准
例如国标 GB
行业强制性标准
例如 JB
国家推荐标准GB/T
行业推荐标准JB/T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三)特种设备管理规程
1.锅炉监察规程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1)
《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4)
锅炉水处理监督管理规则(TSG G5001–2008)
锅炉安装监督检验规则(TSG G7001-2004)
目前国家质检总局正在修订《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修订后管辖范围:大于等于30L的蒸汽承压锅炉、出水压力大于等于0.1MPa和额定功率大于等于0.1MW的热水锅炉。
承压热水锅炉固定式承压蒸汽锅炉、承压热水锅炉、有机载体锅炉及其锅炉范围内的管道。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2.压力容器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质监局锅发[1999]154号)
本规程自2000年1月1日起执行。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R0004-2009)
本规程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1999年6月25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监局锅发[1999]154号)中有关固定式压力容器的规定同时废止。
《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2-2005)
本规程自2006年1月1日起执行。1993年12月6日原劳动部的《超高压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试行)》同时废止。
《简单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3-2007) 本规程自2007年7月1日起执行。
《非金属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1-2004)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正在制定过程中) ? 2010SINOPEC *
二、我国特种设备相关法规介绍
3.管道监察规程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0001-2009) 本规程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
《公用管道定期检验规则——燃气管道》(TSG D7002-####) 《长输(油气)管道定期检验规则》(TSG D7001- #### ) 《压力管道阀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DB001-####)
以上3个规则正在制定中。
4.其他监察规程
《起重机械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桥式起重机》(TSG Q0002-2008)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 ZF001-2006)
提示:特种设备管理法规可从国家质检总局网站免费下载。网址:
//tzsbaqjcj.aqsiq.gov.cn/
? 2010SINOPEC *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一)管理制度要求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贯彻特种设备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
※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
※负责特种设备的设计、采购、安装、使用、改造、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管理;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且作出记录;
※实施年度检查并且出具检查报告;
※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督促安排落实特种设备定期检验和事故隐患的整治;
※向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当年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按照规定报告特种设备事故,组织、参加压力容器事故的救援、协助调查和善后处理;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且组织演练。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二)技术档案管理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逐台建立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并且由其管理部门统一保管。技术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特种设备登记卡;
※特种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
1.设计、安装资料
特种的设计文件、制造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文件以及安装技术文件和资料。
竣工图样,竣工图样上应当有设计单位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并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标注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审核人的签字和“竣工图”字样);如果制造过程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书面批准文件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作出清晰标注,标注处有修改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适用于实施监督检验的产品);
特种设备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主要受压元件材质证明书、材料清单、质量计划或者检验计划、结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及自动记录曲线、耐压试验报告及泄漏试验报告等)和产品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
特种设备设计文件:特种设备设计文件包括强度计算书或者应力分析报告、设计图样、制造技术条件、风险评估报告(适用于第?类压力容器),设计单位
认为必要时还应包括安装与使用说明;装设安全阀、爆破片装置的特种设备,设计文件还应包括特种设备安全泄放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的计算书;无法计算时,设计单位应当会同设计委托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协商选用超压泄放装置;设计总图。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2.使用期间的技术档案资料
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
特种设备及附属设备的运行记录;
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试运、运行和故障、事故记录;
水处理设备运行及水质化验记录;
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3.特种设备检维修资料
※检维修方案
※检维修施工验收、试运资料。
(三)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管理
※《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四)特种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要求
※《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或者管理工作。”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中应当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当持有相应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与专业培训并且作好记录,保证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及时进行知识更新,确保作业人员掌握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措施,按章作业。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五)运行使用管理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条例》第六十五条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安全附件校验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在用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作出记录
※日常维护保养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附属仪器仪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对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且记录。
※ 隐患处理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出现故障或发生异常情况的特种设备及时进行检验,消除事故隐患;对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的特种设备,应当及时予以报废,并且办理注销手续。
三、特种设备管理要求简述
※节能监管的要求
《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检验检测机构接到定期检验要求后,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及时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和能效测试。
《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 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一)概述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石化生〔2004〕931号)和《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石化股份生〔2004〕444号)2004年12月31日下发企业试行。2009年组织修订了设备管理办法,将以上两个设备管理办法修订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于近期发布实行。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二)修订关键点
1. 将《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和《股份公司设备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原办法)合二为一,修订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设备管理办法》(简称新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和资产公司生产和销售企业。
2. 新办法强调“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取消原办法“委托代管”的内容。
3. 将原办法的“第八章固定资产管理”,修订为新办法“第八章设备处置”。将原办法“第十一章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和环保、节能”,修订为新办法“第十一章设备安全环保和节能”。这两章内容变化较大。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三) 增加和修改重点条款
第十条 集团公司设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设备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分管设备领导任组长,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为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第十二条 工程部负责限上检修和改造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十三条 物资装备部设备管理职责:
(一)负责对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及生产装置检维修所需的各种设备及备件进行采购及协调工作,保证工程项目及检维修所需的设备及配件及时供应。
(二)负责集团公司设备及配件的集中储备和库存物资调度调剂工作,并合理控制库存。
(三)负责国内外设备供应市场研究工作,为集团公司的工程项目提供设备采购的相关信息。
(四)负责集团公司重大设备国产化攻关、研制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第十六条 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领导,落实领导责任。企业应明确1
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设备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企业应设设备、电气、仪表副总工程师,协助分管领导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大型和特大型企业设专职设备副总经理。
第十七条 设备管理应实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应掌握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检修的核心技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检修、维护计划和材料、配件计划,负责检维修质量控制和验收,负责设备档案和检修维护资料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 企业对设备运保商实行合同管理,明确责任,建立考核制度,并严格考核。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第三十二条 设备维修人员要严格按照设备点检管理规定、点检标准和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对所管辖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委托承包商进行设备维护或运保的,必须明确相应维护或运保职责范围和考核标准。
第五十七条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配件储备定额,物资供应部门和财务部门配合。
第八十条 加强设备信息化管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原则,以ERP为基础建立网络化的设备管理信息体系,提高设备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设备管理办法共有12章96条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管理机构和管理职责
第三章 设备前期管理
第四章 设备使用维护
第五章 动力管理
第六章 设备修理和修理费管理
第七章 设备更新改造
第八章 设备处置
第九章 设备综合管理
第十章 设备安全环保和节能
第十一章 检查与考核
第十二章 附 则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一)设备管理的原则
1. 设备管理的对象:是指用于油田勘探开发、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生产、产品销售及其它生产运营的机械设备、工艺设备、动力设备、机修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仪器仪表、工业管道、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等。
2. 设备管理应遵照国家有关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从技术、经济、组织等方面采取措施,对设备的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进行综合管理,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优化设备资产配置,保证设备资产的安全完好和经济有效使用,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3. 设备管理应当遵循原则:
(1)坚持对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的原则。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运行。
(3)坚持设计、制造与使用相结合,维护与检修相结合,修理、改造与更新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
(4)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节能降耗。
(5)坚持依靠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树立现代设备管理理念,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实现设备管理科学、规范、高效、经济。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4. 企业是设备管理的主体,负责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设备管理。企业应将设备管理经济技术指标纳入内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和考核。
5. 企业要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构与网络,设备管理要做到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更新改造,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努力实现设备安全、环保、节能和系统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油田企业
炼化企业
油品销售
企业
资产分公司
其他企业
(二)总部各部门设备管理职责
总部设备管理组织结构图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二)总部各部门设备管理职责
1. 集团公司设立设备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设备管理工作。集团公司分管设备领导任组长,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为设备管理领导小组成员。
设备管理领导小组的职责是:贯彻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设备管理的工作方针、目标,决策处理设备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审核批准设备管理工作计划和年终评比结果。
2. 设备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设备管理的综合协调。办公室设在生产经营管理部。
3. 石油工程管理部、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炼油事业部、化工事业部、油品销售事业部、资产公司是分管业务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
4. 物资装备部设备管理职责:负责集团公司工程项目及生产装置检维修所需设备和备件的采购及协调工作,保证工程项目及检维修所需设备和配件及时供应;负责集团公司设备及配件的集中储备和库存物资调度调剂工作,合理控制库存;负责国内外设备供应市场研究工作,为集团公司的工程项目提供设备采购相关信息;负责集团公司重大设备国产化攻关、研制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5. 工程部设备管理职责:负责限上检修改造项目的实施管理;负责限上检修改造项目设计单位的资质审查;负责企业和招标公司工程建设项目及检修改造项目招投标活动的指导管理,监督资质预审、发标、开标、评标、定标过程,监督中标项目合同签订;负责限上检修改造项目企业与检修改造施工队伍之间的组
织协调,负责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监督。;负责检维修标准定额的管理。
6. 集团公司总部有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其职责范围,在相应环节各负其责,协助做好设备管理工作。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三)落实企业设备管理主体责任
1. 设备管理应实行专业化管理,企业应掌握设备使用、维护、保养和检修的核心技术。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检修、维护计划和材料、配件计划,负责检维修质量控制和验收,负责设备档案和检修维护资料的管理。
2. 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工作领导,落实领导责任。企业应明确1名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设备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企业应设设备、电气、仪表副总工程师,协助分管领导负责设备技术管理工作。特大型、大一型炼化企业,应设专职设备副职领导。
3. 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设备副总工程师、设备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职责。设备管理部门作为企业设备管理的归口部门,其职责范围应充分体现对设备的全过程管理,并发挥主导作用。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4. 企业设备分管领导主要职责
(1)负责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设备管理的标准、规范、制度,主持制定企业设备管理目标、规划和措施,综合协调、指导有关部门的设备、动力管理工作,决策处理企业设备、动力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审批企业设备、动力管理工作计划和定期的考核结果。
(2)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的标准、制度等,负责组织编制本企业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并督促贯彻执行。
(3)协调组织主要生产装置停工检修、主要设备大修计划的制定和审批,并检查执行情况;负责审批重大设备更新计划。
(4)审查企业修理费、设备更新费使用计划,履行企业内部审批程序并报总部主管部门批准,组织实施,确保合理使用。
(5)组织或参与上报集团公司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提出处理建议。
(6)参与企业重点基本建设、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方案的审查和竣工验收。
(7)加强设备管理队伍建设,提出优化各级设备部门人员配备的建议,指导设备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8)负责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采用现代化设备管理技术,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技术含量和设备管理内涵。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5.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要负责更新设备的设计审查,参加基建、技措等重大项目的设计方案论证和设计审查,在设备选型中应遵循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原则,对设备的适用性、可靠性、维修性、安全环保性和经济性提出要求,并督促落实。坚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原则,禁止选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设备。
6. 设备购置要坚持质量第一、性能价格比最优、综合成本最低的原则,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设备采购管理的规定组织采购。加强国内外重要设备的监造,严格进厂设备的质量验收。购置的设备应有必备的维修配件。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或参与主要设备的选型、签订技术协议及设备购置和进厂验收。
7. 严格持证上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从事相应的作业和管理工作。
海洋石油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8. 企业重视并做好设备防腐蚀工作。制定设备防腐蚀工作管理制度,设立设备防腐蚀专业技术岗位。要采用工艺、技术防腐等综合技术措施,预防设备腐蚀。
9. 企业加强设备故障和事故管理,建立设备故障和事故记录,制定主要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不断提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10. 加强设备修理费管理:
(1)修理费使用范围为企业所属设备的修理、维护和检测所发生的费用。
(2)修理费管理的指导原则是坚持设备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的原则;坚持科学、规范、经济的检修,努力降低成本的原则;坚持对修理费使用进行严格管理、合理使用的原则。
(3)企业修理费应纳入企业年度财务预算管理。设备修理、更新支出应由财务部门严格区分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规范核算和列支渠道。
(4)建立和完善设备修理规程和定额,并严格执行。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11. 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是修理费使用的统一归口管理部门,应按年度修理费预算,统一平衡,合理使用,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并对修理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企业财务部门协助设备管理部门按修理费预算做好修理费的控制工作。加强
对修理费的核算,按设备管理部门确认的修理费用结算审核单及时入账。
12. 设备修理坚持的原则:
(1)设备修理要执行日常维护与计划检修相结合,定期检测和状态监测相结合,推行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策略,坚持预防性维修方针,既要防止设备失修,又要避免过剩维修。
(2) 加强设备和装置检修全过程的管理,做好设备修理前的准备工作、修理过程的监控和修理后的验收,科学安排修理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3)加强检修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设备修理的质保体系。设备修理要严格执行检修计划,执行检修规程和检修技术标准,保证修理质量。使用单位可根据情况实施中间质量检查。主要设备大修和主要检修工程应由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4)设备管理部门在检修结束后,开展检修项目的统计工作,组织编写检修技术总结,做好检修技术资料的归档。对重大检修项目,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13. 设备处置管理:设备处置是对本办法所指设备进行盘盈、盘亏、毁损、报废、调拨、转让、清产拍卖、重组、捐赠及出租等处置行为。加强设备处置管理:
(1) 设备处置应遵循国家和集团公司对资产处置的有关规定,根据资产产权和处置对象、资产额度、处置条件、处置时间、技术鉴定结果,按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以确保处置行为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2)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应会同财务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查,对清查过程中发现的盘盈、盘亏设备,应当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按规定权限审批后,财务部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3)企业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拟处置设备进行技术鉴定,根据生产需要,提出具体处置意见,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
(4)企业应对长期停用的设备予以封存,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5)企业重新使用闲置设备,必须经过全面的技术检验,符合技术要求,并经设备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
(6)为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企业应加强闲置设备的调剂利用工作,定期发布闲置设备信息,最大限度地在集团公司内部调剂使用闲置设备。
(7) 企业应加强对因报废、修理、改造而拆除设备形成的废旧物资的管理,应按照规范的程序处置废旧物资。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14. 设备档案管理:加强设备档案管理,建立“一台一档”管理制度,设备档案包括设备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制造、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全过程管理中形成的各类文件材料。
设备档案要按照集团公司档案管理规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设备档案中具有法律凭证性的文件,须保存有纸质文件。设备档案实行“谁形成,谁归档”的归档整理制度。
档案管理部门要为设备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的查询利用服务。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四)构建中国石化特色的设备设备管理模式
中国石化是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过渡到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企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年代,我们设备管理以“大而全”、“小而全”为特色,实行三级管理,在企业、工厂、车间各层次都有设备管理人员和检维修队伍,管人和管事相脱离,很难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检维修队伍改制后,原来“大而全”、“小而全”变为“残缺不全”,甚至部分企业的设备管理人员也分出去了,给企业的设备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改革是大势所趋,改制分流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承认现实,在现有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设备管理模式。
中国石化不能简单地照抄国外石化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管理模式,而是根据中国国情和中国石化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设备管理模式。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1. 加强全员设备管理
无论是工艺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还是工艺操作人员、设备操作人员都是设备管理者和操作者。这就需要工艺管理和操作人员在过程控制中避免负荷大起大落,选择加工原料严格按照设计条件,硫、酸不能超装置设防值,过程控制按工艺卡片指标控制,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设备采购严格把关,性价比要高;设备要定期检测,到更新周期该换就要换,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加强运行维护、保养和状态监测,提升故障诊断水平,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上面所讲到的每一项工作,并非由设备管理一个部门完成的,需要工艺管理、工艺操作、设备管理、设备操作、设备检维修和原材料采购等全员参加,发挥合力,缺一必可,这样设备才能长周期运行,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延长。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2. 积极推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就是从工程设计、设备选型、物资采购、设备监造、设备安装、安装质量控制以及生产准备、装置开工、设备运行维护、检修、设备报废、物资积压、库存处置等全过程管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并不是追求在设备管理某一环节费用最低,而是在设备全寿命周期从设备购置费、设备维护保养费、设备修理费、设备水电气风及动力消耗和人员消耗等总的费用最低。
2006年11月,福建炼化一体化项目招标采购乙烯裂解气压缩机、丙烯制冷压缩机、二元制冷压缩机,三菱重工比埃理奥特报价低280万美元。三菱重工和埃理奥特的机组设计使用年限都是20年,如果仅从价格看,选择埃理奥特增加了采购成本280万美元,但埃理奥特的机组设计余量大,比三菱重工约高20%,有利于今后扩能改造,加上埃理奥特机组运行能耗低,与三菱重工相比每年可节约81.57万美元,不仅3.4年就可以弥补报价之差,而且按正常使用20年计算,还可以再节约1354万美元,多达报价之差280万美元的5倍。这就是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应用案例。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加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关键是如何管好设备前期环节。企业是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体,目前,企业层面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问题不在于机构设置,而在于相关管理机构在工作中相互脱节,管使用的管不了设计审查和采购,搞安装的不清楚采购情况,备品配件的积压责任落到了采购部门,大家都在努力完成自己的工作,但相互间缺乏积极主动的支持和配合,造成非常大的浪费和低效率工作。设备管理、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等部门要统一领导,优化管理职责分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和技术人员应更多地从技术上参与并监督设备前期管
理部门的工作,依靠精细化管理来提高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效果。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3. 配齐设备管理人员,实行专业化设备管理
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努力配齐企业自身的设备管理力量。企业应根据设备数量和复杂程度,合理配备设备管理部门、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以及机械、电气、仪表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掌握设备检修、维护核心技术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实现设备管理专业化。设备管理人员负责制定设备选型标准、设备采购技术协议,设备检修、维护计划和材料配件计划,检维修质量控制和验收,设备档案和检维修资料的管理,对设备事故和故障实行闭环管理,对设备检维修费用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分析。
针对大多数炼化企业机、电、仪检维修单位改制分流,尤其是电气、仪表运行人员大量剥离,给主业设备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企业可结合实际进行电气、仪表人员的专业化重组,探索适合企业管理现状的模式,完善电气、仪表管理组织机构,整合有限资源形成合力,切实提高设备技术管理、运行管理、操作管理的力度。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4.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科学检维修管理体制
加强检维修队伍和检维修人员的管理,完善现有机制。对检维修改制企业要适当保护,但不保护落后。每个企业要对改制的检维修队伍进行管理,不要保而不管。要求检维修改制企业能按我们的要求做好该做的工作,认真服务主业。控制人数,保持精干,以控制保运费用的增长。我们只对检维修改制人员负有社会责任,对改制后新增人员不负有社会责任,随着检维修人员退休,人头
费问题会逐渐减少。在总部由工程部负责检维修改制队伍的管理,重点是各企业大检修时施工力量的分配,组织有效的力量帮助企业搞好检修工作,督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修施工。
检维修队伍改制企业学习和借鉴镇海炼化和扬子石化管理检维修队伍的成功经验,制定出检维修改制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制度,提出加强管理的要求和措施。
青岛炼油、海南炼化等新建立的企业,完全可以学习并借鉴赛科的管理模式。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5. 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杨巴借助巴斯夫管理模式,建立了一个拥有自己的检维修力量队伍,形成了管人与管事密切结合的设备管理模式。赛科吸收借鉴了BP的管理模式,采取设备检维修和保运完全依靠社会力量完成的管理模式。中国石化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他们的管理模式,因为我们有改制分流检维修队伍,我们担负着社会稳定的社会责任,而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石化特色的管理模式。建设中国石化特色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有选择的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和技术,重点学习他们管人管事密切结合,形成从公司到装置上下一体化的设备管理体系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学习设备全员全寿命周期设备管理理念。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6. 构建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
中国石化标准制度体系是指以规范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按照科学的制度分类别和分层级标准,运用标准化制度模板构建的涵盖中国石化全部业务领域的制度
集合。
中国石化标准化制度体系构建遵循“统一、规范、实效、继承和创新”的原则。“统一”是指一个体系、一套文本、一项机制;“规范”是指内容标准、流程规范、职责明确;“实效”是指要求清晰、设计简明、执行高效;“继承”是指总结经验、分析提炼、吸收固化;“创新”是指博采众长、提升优化、自我完善。
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一个方针、实现两个目标、达到三个统一、强化四方联动。贯彻一个方针是指将先进管理思想与中国石化实际相结合,体现总部管理意图;实现两个目标是指通过制度标准化信息化,实现制度与业务相统一,提高制度执行力;达到三个统一是指统一制度构架,统一制度模板,统一制度管理流程;强化四方联动是指制度制定方、管理方、信息化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保证制度落地执行。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7.加快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进一步加快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做好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同时,对现有的设备巡检和状态监测手段进行提升和完善。在企业推广科学的现代化设备管理过程中,不断扩充功能,逐步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
中国石化目前建设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石化设备管理的传统方法与现代化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两化融合”即用信息化提升工业化的良好范例,设备管理借助信息化这个平台,将大大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分析问题能力,找出设备管理规律,用于指导我们的设备管理工作。
四、《中国石化设备管理办法》
通过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积累设备管理经验,提升管理水平
谢 谢~
* * * * * * *
范文五:T CAPE-10001-2017-《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20170601
T/CAPE 10001— 2017 ICS 03.100.01
A 01
T/CAPE 中 国 设 备 管 理 协 会 标 准
T/CAPE 10001— 2017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Plant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2017 - 06 - 01发布 2017 - 06
- 01实施
目 次
前言 ................................................................................ Ⅲ 引言 ................................................................................ Ⅳ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原则和总要求 ...................................................................... 2 3.1 原则 .......................................................................... 2
3.2 总要求 ........................................................................ 3
4 方针 .............................................................................. 4
5 策划 .............................................................................. 4 5.1 目标 .......................................................................... 4 5.2 体系策划 ...................................................................... 5 5.3 机构和职责 .................................................................... 5
5.4 制度文件 ...................................................................... 6
6 支持 .............................................................................. 7 6.1 支持重点 ...................................................................... 7 6.2 知识管理和教育培训 ............................................................ 7
6.3 现场管理和改善活动 ............................................................ 8
7 实施和运行 ........................................................................ 9 7.1 设备前期管理 .................................................................. 9 7.2 设备基础管理 ................................................................. 11 7.3 设备使用和维护 ............................................................... 12 7.4 设备润滑管理 ................................................................. 14 7.5 设备点检管理 ................................................................. 15 7.6 设备状态监测与状态维修 ....................................................... 16 7.7 设备维修管理 ................................................................. 17 7.8 设备故障管理 ................................................................. 18 7.9 设备备件管理 ................................................................. 19 7.10 设备更新与改造 .............................................................. 20 7.11 设备管理信息化 .............................................................. 21 7.12 智能制造与智能维护 .......................................................... 22
7.13 设备服务社会化 .............................................................. 22
8 检查和绩效评估 ................................................................... 23 8.1 绩效监测 ..................................................................... 23 8.2 内部检查 ..................................................................... 23
8.3 管理评审 ..................................................................... 24
9 持续改进 ......................................................................... 24 9.1 纠正和预防措施 ............................................................... 24 9.2 持续改进 ..................................................................... 24 9.3 创新与新模式 ................................................................. 24 9.4 激励 ......................................................................... 25参考文献 ............................................................................ 2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广州大学、广州学府设备管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珠海 经济特区顺益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建筑机械化研究院、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设备管理协会、天 津市设备管理协会、 山东省设备管理协会、 陕西省设备管理协会、 国家电网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 司、 中国烟草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济南卷烟厂、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 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南通醋 酸纤维有限公司、 朗坤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华瑞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 工程有限公司、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事业总部、 福建恒安集 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祥、牛昌文、魏景林、李葆文、徐保强、张建新、孙艳秋、刘慧彬、姚远、 率雷、张根山、左文刚、董鑫、刘炜光、马骏、张孝桐、吴奕亮、周洪澍、王大中、韩天祥、邢斌、肖 永刚、张凯、龚川、柴兆瑞、姜建军、谭昌晶、王建军、郑生宏、王玉新、张维群、龙静、李广、王峰、 魏小庆、王瑞华、袁斯殷。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引 言
0.1 概述
导入本标准是拥有设备资产的组织(以下简称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
组织采取经济、技术等手段实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综合管理。
本标准规定的设备管理体系覆盖了设备的全寿命周期, 是从设备的长期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 全面 关注设备从规划、选型、设计、制造、购置、安装、验收、运行、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 组织应在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费用、绩效和风险三方面寻求综合效果最优。
本标准将推动组织的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工作更加系统、 规范、 健全和智能, 是组织既有设备管理 机制和技术规范的补充完善,而不是取代。
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的经营战略目标, 通过提升人机系统的科学管理和设备全寿 命周期管理水平,保障安全生产、实现过程规范,促进精益管理和提质控本增效。
0.2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相容性
本标准与 GB/T 19001、 GB/T 24001、 GB/T 28001、 GB/T 23331、 GB/T 24353-2009、 GB/T 14885-2010以及 GB/T 33173-2016相一致,以增强标准的相容性。
特种设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执行;计量设备管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量法》执行。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 借助本标准, 组织能根据其他管理体系要求调整或整合自 身的设备管理体系。
本标准中要求的顺序并不能反映其重要性或实施顺序。
组织为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可能会对现行管理体系进行调整。
本标准作为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 是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培育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标联 [2016]109号)和 GB/T 20004.1-2016《团体标准化第 1部分:良好行为指南》所规定的组织管理、程序和编写规则等制定的。
设备管理体系 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拥有设备资产的组织(以下简称组织)范围内设备管理体系的原则和总要求、方针、 策划、支持、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绩效评估、持续改进的通用方法及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拥有和使用设备的组织,也适用于设备的制造商、 供应商和运行维护服务商。
注:本标准的应用,受组织的需求、具体目标、规模和结构、所采用的过程、所使用的设备、各种生产实际状况等 因素的影响,由组织自行决定本标准对其设备管理的适用部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设备 equipment
经过加工制造,由多种部件按各自用途组成独特结构,具有生产加工、测量、动力、传送、储存、 运输、信息传递、科研、服务、容量及能量传递或转换等功能的机器、容器和成套装置等。
2.2
设备寿命周期管理 equipment life-cycle management
设备一生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设备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 检查、润滑、维修和技术改造、报废等内容,又称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
2.3
寿命周期费用 life cycle cost(LCC )
设备全寿命周期中的累计费用,包括购置、使用、维护、维修以及退役处置等费用。
2.4
寿命周期收益 life cycle profit(LCP )
设备全寿命周期中所创造价值的总和。
2.5
维修策略 maintenance strategy
从技术、经济因素出发,确定设备的维修方式和维修模式,包括决策依据、维修措施及执行时机。 2.6
维修预防 maintenance prevention(MP )
依据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有效的信息反馈,对设备的固有缺陷进行改进。
2.7
自主维护 autonomous maintenance(AM )
通过理念引导和技能培训, 由设备操作人员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 又称日常 维护。
2.8
备件 spare parts
按照储备原则事先准备的零(部)件。
2.9
设备前期管理 early equipment management
从设备规划到设备运行初期阶段的管理工作, 包括设备规划、 设计、 制造、 选型、 购置、 安装调试、 验收等。
2.10
单点课 one point lesson(OPL )
员工在工作中发现和提炼、并可供分享的知识或经验。也称一点课。
2.11
6S 活动 6S activity
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素养为中心的管理活动。
2.12
可视化管理 visual management(VM )
利用各种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视觉手段,实现管理目标。也称目视管理。
2.13
定置化管理 location-fixing management
通过位置固定,建立人、物、场所三者关联,实现效率提升的管理模式。
2.14
六源 6 headstreams
污染源、清扫困难源、故障源、浪费源、缺陷源、安全隐患源六大类问题源头。
3 原则和总要求
3.1 原则
3.1.1 闭环管理原则
本标准规定的设备管理体系, 采用了 PDCA 和 NDCA 交替循环的运行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本标准所有过 程,简述如下:
a) P ——策划(plan ):组织依照自身战略定位和管理需求,确立设备管理方针目标,收集所需 的资源和信息,制定实现目标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b) D ——实施(do ):依照策划展开工作,使实施过程受控,确保体系运行符合策划安排;
c) C ——检查(check ):通过检查,评估实施效果。对不符合项及时采取纠正与预防措施;
d) A ——改进(action ):监视体系运行情况,根据内部和外部变化,不断改进完善,保持体系 运行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
e) N ——规范(normalize ):对第一轮 PDCA 所形成的最优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
实施上述过程,借助下一轮的 PDCA 闭环实现进一步的改善、修正和优化,循环交替。
3.1.2 全寿命周期价值管理原则
组织的设备管理工作重心应前移到设备前期管理阶段, 应强化可靠性设计和可维修性设计, 必要时 进行免维修设计。
组织应对设备或系统的寿命周期费用进行分析计算, 借助量化值进行设备价值评估, 实现设备全寿 命周期收益最大化。
3.1.3 设备风险管理原则
3.1.3.1 管理闭环
组织应重视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及机会把握, 包括政策风险和模式风险, 建立设 备风险管理闭环。
已建有风险评估管理机制的组织,可结合自身管理模式将设备风险管理一并纳入评估。
3.1.3.2 管理原则
组织应明确设备风险管理的原则,包括并不限于:
a)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b) 与风险的水平相适应;
c) 尽可能主动而非被动;
d) 对风险变化的评估;
e) 通过提供风险和识别的分类,避免、消除或者控制风险;
f) 与组织运行经验和采用的风险控制手段的能力相一致;
g) 进行监控并采取行动,确保实施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1.3.3 管理重点
组织应:
a) 明确设备风险的识别方法、发生规律、触发事件,确保设备风险识别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 性。
b) 明确设备风险评价方法和标准,尽可能采用定量为主的方式评估设备风险。
c) 不断更新风险识别、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手段, 并通过文件加以固化, 确保设备管理目标的 实现。
3.2 总要求
依照本标准建立和实施设备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组织应:
a) 成立设备管理机构,明确管理机构及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b) 根据战略部署,依照设备全寿命周期价值最大化和风险管理原则,制订设备管理方针及目标, 并根据阶段目标及工作重点,形成年度工作计划;
c) 将计划付诸实施;
d) 识别并确定设备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
e) 确定相应的准则和方法并实施,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
f) 高层管理者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g) 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涉及多个职能机构的,应在制度中做好流程接口设计;
h) 各级管理者执行、落实设备管理制度;
i) 推动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j) 促进智能维护技术发展;
k) 监测及分析设备管理体系运行过程及结果,及时发现改进机会;
l) 采取必要的措施,持续改进;
m) 适用时,设备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过程中,涉及委外(委托外部的社会化协作服务)的项目, 应确保其实施过程受控,并在设备管理制度中加以规范。
4 方针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
a) 确保设备管理方针与组织的宗旨、 行业特色相适应, 能有效支撑组织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方 针;
b) 确保设备管理方针体现出持续改进设备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并把全员和规范的理念融入设 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
c) 提供制订和评价设备管理目标的框架,确保按照方针指导组织开展设备管理工作;
d) 将设备管理方针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
e) 确保设备管理方针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f) 确保设备管理方针得到有效宣贯,成为内部相关人员共同的设备管理行动纲领;
g) 通过定期修订设备管理方针,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设备管理文化。
5 策划
5.1 目标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整体战略规划和发展重点, 按照设备管理方针, 建立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 将组织发展目标逐层分解落实, 形成设备管理各层级、 各相关职能岗位目标。 目标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确保目标管理机制有效运行;
b) 确保目标管理中所涉及的指标范围应涵盖必备指标和改善指标;
注 1:必备指标为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各模块的关键绩效指标。
注 2:改善指标包括并不限于:生产、服务、质量、成本、交货期、安全、环保、职业健康、节能减排、降耗、修 旧利废以及其他社会责任等。
c) 确保选定的设备关键绩效指标是用于衡量设备管理水平进步的重要指针;
d) 确保所选指标的典型性和系统性 (包括度量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绩效结果性指标及过程控制 性指标);
e) 围绕阶段性工作所关切的瓶颈问题,持续改进(例如:通过全员参与的专题改善活动);
f) 确保目标的设定有依据和针对性;
g) 确保目标设定符合具体、可度量的原则,建立指标统计规则;
h) 确保目标设定符合组织实际, 既具有可达性, 又具有挑战性, 能引导组织的设备管理体系持续 改善和进步;
i) 确保目标应展开到所涉及的相关职能机构和层次,逐层分解并受控;
j) 确保目标达成状况应传递给相关人员;
k) 建立机制,确保全员能关注、了解和熟悉指标设定的目的、达成的方式及相关要素;
l) 利用各种有效方式展示指标的趋势变化和目标达成状况,并定期更新;
m) 将目标管理机制形成文件;
n) 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目标,确保目标适应组织发展。
5.2 体系策划
组织应:
a) 根据管理评审意见 (结合组织年度工作报告或发展重点) , 围绕设备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瓶 颈问题、薄弱环节或发展重点,制订针对性措施,形成策划方案;
b) 通过设计所需的过程、 控制准则和方法, 明确有关职能层级的职责和权限, 推动设备管理体系 的有效运行并实现组织目标;
c) 根据策划方案编制设备管理工作计划;
d) 通过各种手段宣传设备管理理念,利用各种方式营造全员设备管理氛围;
e) 可通过试点机制以点带面推动设备管理工作, 可借助阶段性评比验收方式形成内部良性发展机 制;
f) 拟订极端气候下(如台风、洪涝、沙尘暴等)设备防灾管理的具体举措;
g) 建立机制确保策划方案的连续性;
h) 策划方案应形成闭环,并能根据实施情况调整。
5.3 机构和职责
5.3.1 机构建立
组织应建立设备管理机构, 并确定机构职责和机构中各岗位的职责、 权限及其相互关系, 形成文件。 其要点包括:
a) 应确保机构层级架构与组织规模相适应;
b) 应明确机构的职责定位;
c) 应明确规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分工合理,目标清晰;
d) 应确保岗位职责分工符合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主要模块要求;
e) 应将职责要求纳入绩效评价,考核激励。
5.3.2 高层管理者
设备管理应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之一。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及设备管理机构应体现对设备全 寿命周期管理工作的重视与支持,包括:
a) 应了解设备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b) 提供必要的资源,确保设备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c) 用行动支持设备管理体系展开的主要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d) 确保设备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
e) 主持设备管理体系内部管理评审会;
f) 向组织各职能机构管理者传递设备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方向。
5.3.3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激励机制(例如:薪酬标准高于同级别的其他岗位),吸引有能力 的员工从事设备管理工作;
b) 依据设备管理目标,设立专职岗位,负责设备管理体系策划、实施质量的监督检查,对设备管 理体系运行、设备重大事故发生、设备管理创新成果、设备经济技术指标达成、岗位职责落实 情况、管理流程执行有效性等进行绩效评价;
c) 建立定期回顾与跟进机制,引领内部定期交流设备管理体系运行动态,分享成果与经验。 5.4 制度文件
5.4.1 编制原则
组织应:
a) 建立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所需的制度,将主要工作纳入流程管理,流程业务接口设计应合理, 形成闭环;
b) 通过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推动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主要模块工作的定期评估、 持续优化;
c) 以制度形式发布的设备管理体系文件,应与组织的文件管理规程相符,并得到有效贯彻;
d) 适用时,应分层级编制设备管理体系文件;
e) 体系文件应覆盖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的主要环节,且形成闭环;
f) 适用时,可参照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与记录要求,编制设备管理体系文件。
5.4.2 范围
设备管理体系文件的重点范围包括:
a) 正式公布的设备管理方针和目标;
b) 设备管理手册;
c) 本标准所要求形成文件的程序、制度或规程、记录;
d) 组织为确保设备管理体系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要求建立的文件和记录。
5.4.3 设备管理手册
组织应编制设备管理手册,要点包括:
a) 明确规定设备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删减、修订的条款及其原因说明;
b) 明确规定主要工作的职责分工;
c) 明确规定制定设备管理体系文件的程序、流程以及适用文件的引用清单或对应目录;
d) 适用时,明确规定设备管理体系实施与运行过程中涉及委外执行的内容;
e) 本标准二级条文以上对应的总体要求。
5.4.4 技术规程
组织应:
a) 确保各类技术标准、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的完整;
b) 确保符合涉及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
c) 确保技术规程与设备的重要程度相适应,并定期优化;
d) 确保设备技术规程与实际相符,内容易于理解,便于执行;
e) 适用时,形成设备技术规程系列或汇编;
f) 各类技术标准、作业规程、作业指导书在审批后以执行文件形式颁布,作为员工行动的依据;
g) 适时主导对技术规程的宣贯和培训,保证相关人员对技术规程的熟悉和掌握。
5.4.5 文件和记录控制
组织应:
a) 根据控制要求管理文件,发布的各类制度和文件能被方便地调阅和学习;
b) 根据控制要求管理记录,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内容的完整性;
c) 基于信息化系统实现的文件和记录控制过程,视为同样有效;
d) 制定“数据完整性”保障措施和制度。
6 支持
6.1 支持重点
包括并不限于:发展支持、财务支持、配置支持、人才支持、技术支持、物流支持和信息支持等。 6.2 知识管理和教育培训
6.2.1 知识管理
组织应:
a) 建立有效机制, 收集和整理外部与内部相关信息, 实现设备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知识管理闭环 化(重点包括:设备相关知识的收集、整理、创造、文件化、提炼总结和传播、分享等);
b) 确保知识管理机制的有效性和知识利用分享的便利性;
c) 视需要,可建立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管理平台,作为组织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共享 知识的载体;
d) 视需要, 知识管理平台可配备知识管理系统, 通过各类管理技术和工具 (例如:文件管理系统、 知识地图、群组协同工作机制、搜索引擎、专家系统和知识库等),实现知识的有效管理,促 进组织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
6.2.2 教育培训
6.2.2.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建立有效的员工设备管理专题培训、技能提升机制和管理办法(重点包括:培训工作管理、职 能划分、管理流程、投入、绩效评价和激励、晋升、成长愿景、 培训效果评估等), 形成闭环; b) 设计多维度综合协调的员工培训体系(例如:员工层次、员工数量、人文素养、岗位技能、专 业方向和时间进度等);
c) 通过员工培训,提升员工技能,促进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支持组织可持续发展;
d) 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档案,辅助员工建立个人成长计划。
6.2.2.2 管理重点
组织应:
a) 不断强化设备运行和维修人员的能力 (例如:掌握和分析设备状态信息、 判断设备故障问题的 能力),积累设备的清洁、点检、保养、维修等方面的知识案例及经验;
b) 建立设备运行和维修人员技能层次管理机制(例如:关注多技能人员比率和数量),可通过定 期的技能比赛和技能评定等活动,提升相关人员技能层次。
6.2.2.3 效果评估
组织应:
a) 在明确培训目的同时,制订可行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b) 在评估中既要重视员工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又要重视其实践能力的掌握;
c) 确保员工能有效掌握所培训的知识和技能;
d) 保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提升的文档和记录。
6.2.3 单点课
组织可通过开展单点课活动, 促进员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将好的经验和知识进行最大范 围的学习分享。
6.3 现场管理和改善活动
6.3.1 现场 6S 管理
6.3.1.1 6S 定位和策划
组织应建立 6S 制度或管理办法(内容包括:职责分工、责任区域划分、活动要求、 6S 检查、绩效评 价和激励机制等),推动 6S 管理活动的持续开展。
6.3.1.2 6S 标准
组织应:
a) 建立生产现场和办公区域等典型区域的 6S 标准或要求;
b) 适用时,建立野外作业生活区域的 6S 标准或要求。
6.3.1.3 6S 执行
组织应:
a) 按照 6S 标准持续开展工作,打造高效的工作场所;
b) 提升员工素养,规范员工行为表现;
c) 做好 6S 活动过程记录,通过图片显示和数据分析,呈现活动前后的变化及进步。
6.3.2 可视化和定置化管理
组织应:
a) 在管理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可视化和定置化管理工具;
b) 完善可视化和定置化管理工具的应用流程;
c) 借助各种可视化管理工具(例如:色彩、标识、图表、录像以及标准化示范图片等),强化管 理的可视性和直观性;
d) 视需要,组织应编制发布可视化和定置化标准管理手册,内容涵盖主要的管理对象类别。
6.3.3 清除六源活动
为培养员工的问题意识和从分析源头到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组织应:
a) 建立清除六源活动的管理要求和流程,形成闭环;
b) 能识别和消除工作区域内各类问题源头;
c) 能与相关要求相结合(例如:安全、环保管理要求等);
d) 做好过程记录,通过图片显示和数据分析,呈现改善前后的变化及进步。
6.3.4 全员改善活动
6.3.4.1 管理策划
组织应:
a) 建立全员改善活动的管理要求和流程;
b) 提供必要资源,促进基层员工有效参与。
6.3.4.2 活动形式
组织应:
a) 视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员改善活动;
b) 视需要,可将改善成果定期汇编成册;
c) 建立用于展示、交流全员改善活动的机制和平台,促进组织内改善成果的分享。
6.3.4.3 过程管理
组织应:
a) 培训员工掌握开展改善活动所需的常用分析方法或工具;
b) 对全员改善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指导与改进;
c) 保存全员改善活动的相关资料和记录。
7 实施和运行
7.1 设备前期管理
7.1.1 管理重点和核心理念
组织应:
a) 建立设备前期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流程 [包括:设备规划、设备选型与技术交流、设备 招标投标与合同签订、设备监造和监理、设备安装调试及验收(设备验证)、设备运行初期管 理等 ];
b) 建立机制对设备前期管理各模块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评定;
c) 适用时, 可通过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用户调查和对供应商提供的参考数据进行评估的方式, 贯 彻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小化和设备寿命周期收益最大化的理念。
7.1.2 设备规划和选型决策
7.1.2.1 设备规划
组织进行设备规划时,应从经营战略和目标出发,考虑生产和市场需求、新产品开发、节能减排、 安全环保、循环经济、寿命周期费用以及投资回报等方面的需要:
a) 由相关人员特别是设备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设备规划;
b) 规划人员的技术构成应全面, 熟悉该领域设备的技术进步情况, 并注意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与更 新,避免因规划决策不当而造成设备先天不足及经济损失。
7.1.2.2 设备选型
组织应:
a) 根据工艺要求及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安全可靠和促进企业技 术进步的原则,提出多种可选方案,择优选购所需设备;
b) 视需要, 成立设备选型决策小组, 明确设备选型决策的评价要素, 对候选设备及供应商进行多 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排序。
7.1.3 设备招标投标和购置合同管理
7.1.3.1 设备招标投标
组织应:
a) 根据国家法规要求,依照招标投标程序购置设备;
b) 依据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结果排序,避免单纯依赖商务价格因素。
7.1.3.2 设备购置合同
编制设备购置合同时,组织应:
a) 确保订货过程中查询和执行合同时能作为解决供需双方可能发生矛盾的依据;
b) 确保设备购置合同附件涵盖设备操作培训资料、 相关配套设备技术规格书、 随机易损备件名录 和技术协议;
c) 确保设备购置合同有利于设备保修相关要求的执行。
7.1.4 设备的监造和监理
组织应:
a) 需要第三方监造或监理的较大型设备、工程引进项目,遵照有关监造或者监理程序执行;
b) 对第三方监造(监理)单位提出明确要求,签订监造(监理)合同,做好过程监督。
7.1.5 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7.1.5.1 设备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组织应:
a) 明确设备商务验收和技术验收的管理要求及流程;
b) 设备开箱验收时,保留开箱验收记录,必要时需影像取证(重点包括:设备外观检查、查验设 备技术资料和随机物件的完备情况);
c) 适用时,明确验收后的设备存放管理细则;
d) 确保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到位, 依据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等技术资料做好基础施工, 对设备 的安装进行准确定位;
e) 确保安装过程中,按照施工规范执行;
f) 安装结束后,通过试运行进行设备验证(包括:空转试验、负荷试验、精度试验等);
g) 设备调试和验证合格后,进行设备安装工程的最终验收,验收合格后办理设备移交手续;
h) 指定相关岗位参与设备的安装验收, 确保符合合同及技术协议的要求 (重点包括:查验设备主 要技术参数和生产工艺质量要求的符合度);
i) 验收合格交接时,应留存安装验收记录;
j) 设备验收后, 应建立设备管理卡和固定资产设备台账; 确保设备相应的验收资料、 记录等存入 设备档案。
7.1.5.2 自制设备及其试用
适用时,组织应:
a) 视生产需要,鼓励研发并自制设备;
b) 在设备前期管理过程中明确自制设备的控制点要求;
c) 在可行性分析、调研、试验、试用、特殊工况的自制和非标设备、进口设备管理等方面建立机 制;
d) 在论证研制中对自制设备(项目)进行综合优化权衡(包括:性能、进度、费用、环保、安全 等要素),以及项目经济可承受性的分析评价;
e) 自制设备的验收要求,同新设备验收流程一致;
f) 可对固定供货商的设备先进行试用,优化设备试用中发现的问题后再购置。
7.1.6 设备运行初期管理
组织应:
a) 重视设备运行初期的管理, 保留设备初期运行参数记录、 性能记录和故障记录等, 确保此阶段 设备润滑、参数调整与紧固等维护工作的可追溯性和有效性;
b) 视需要,建立设备运行初期情况的评价反馈机制。
7.2 设备基础管理
7.2.1 设备基础信息
组织应:
a) 加强对设备台账、维修记录、绩效指标等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料的管理;
b) 结合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 将设备基础数据、 业务数据、 设备运行数据等设备信息资源纳 入管理(包括:设备数据资源规划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应用、销毁等过程);
c) 确保设备基础数据归集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d) 适用时,建立设备数据的安全保障机制和设备数据质量评价机制;
e) 适用时,建立设备数据分析、挖掘、应用和展现机制;
f) 根据设备生产工艺、专业管理要求,按照规定的流程和制度,对设备(特别是关键设备)信息 资料(包括:策划、设计、选型、采购、安装调试、试运行、使用与维修、改造、报废更新等 相关联的技术文件和信息),进行规范管理(包括收集整理、分类立卷、保管利用、更新和销 毁);
g) 对设备数据进行动态管理,不断健全与完善设备基础数据和信息资料。
7.2.2 设备分级
组织应:
a) 建立设备分级管理原则;
b) 视需要,对设备进行加权评价(例如:从设备的安全等级、停机影响、质量影响、环保影响、 维修难度、维修费用、设备价值、备件消耗、能源及介质消耗等因素),按综合得分将设备分 成重点设备、关键设备、一般设备等不同级别,并标记到设备台账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权重和 管理要求。
7.2.3 固定资产管理
7.2.3.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明确设备资产管理的流程(即设备资产的全部管理活动要求)、权责并形成制度;
b) 确保设备资产管理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重点围绕生产设备的分类与固定资产编号、 重点设备的 划分与管理、设备资产卡片和台账管理、设备资产变动管理等展开;
c) 确保设备资产实物管理责任落实到岗位;
d) 确保设备资产实物各环节的管理要求得到有效执行(包括:购置、验收、入账、使用、调拨、 移转、出租、出售、托管、闲置、封存、报废等);
e) 开展定期盘点工作,确保设备资产账、物、卡(信息)一致;
f) 确保待处置的设备资产实物能得到及时处置;不能得到及时处置的应妥善保管;
g) 对法律法规所明确的设备资产实物处置要求,应严格执行(例如:涉及公共安全、危害环境和 生态)。
7.2.3.2 设备租赁和调拨
适用时,组织应制订设备租赁和设备调拨管理制度。
7.2.3.3 设备淘汰报废
组织应:
a) 依据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对报废设备资产进行评估。 符合报废标准的, 履行报废流程并实施报 废;
b) 适用时,对于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危害风险较高的设备,根据设备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报废处 理;
c) 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淘汰、报废设备。
7.2.4 设备经济管理
组织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评估设备经济管理的必要性。适用时,组织应:
a) 明确设备经济管理目标,追求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价值最大化(例如:采用系统工程、价值工 程、技术经济分析及各种财务、会计先进方法,全员参与的设备经济技术合理化改善、主动维 修、修旧利废、再制造等技术手段);
b) 建立机制持续关注和优化设备资产投资回报, 可提出设备经济管理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指标评价 体系,衡量组织的设备价值管理水平;
c) 围绕设备资产账面价值变化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的增减开展管理(重点包括:设备新增、折旧、 报废、减值、残值收入、清理、主动维修、修旧利废、再制造、技术改造、报废处理等); d) 通过设备租赁和对外有偿服务创造价值。
7.3 设备使用和维护
7.3.1 设备使用
7.3.1.1 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组织应:
a) 通过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 使操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岗位工作要点 (包括:设备结构、 设备性能、 安全须知、设备操作规程等),确保操作人员通过考评后持证上岗;
b) 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执行好相关岗位制度(包括:交接班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要害场所管理制 度、巡回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等);
c) 适用时, 建立机制, 要求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使用设备过程中, 具备发现异常问题能立即有效 应对的能力。
7.3.1.2 交接班制度
组织应:
a) 针对多班运行的重要设备,建立交接班制度;
b) 交接班时,设备操作人员要与设备日常检查相结合,进行交接班检查;
c) 设备操作人员对设备日常运行情况要及时记录或报告;
d) 适用时,针对难以界定责任的连续换班作业,建立关联评估考核机制。
7.3.2 设备维护
7.3.2.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明确设备维护工作的执行责任人(例如:操作人员或跟班维修人员);
b) 确保责任人能有效开展设备清洁、日常检查和基础保养等工作;
c) 视需要,确保责任人记录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效果。
7.3.2.2 作业指导书
组织应:
a) 根据设备保养需求,制定操作性强的作业指导书并分发到相应岗位;
b) 定期确认作业指导书的适用性,视需要进行相应修改。
注:作业指导书内容一般包括:维护的周期或时机、维护的设备和部位、维护内容、标准、方法、流程、手段和工 具以及维护检查人员等;必要时,可包含维护的依据或原理。
7.3.2.3 效果评估和持续改进
组织应:
a) 通过汇总并跟踪设备故障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设备维护活动效果;
b) 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设备维护水平持续提升;
c) 结合自身实际,主动探索设备智能化升级后,设备维护模式的适用性;视需要,适时导入智能 点检和智能维护手段。
7.3.2.4 自主维护
适用时,组织应:
a) 策划开展设备操作人员的自主维护工作,并建立闭环机制;
b) 明确每台设备的自主维护责任人;
c) 培养操作人员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的能力,削减因操作失误对设备的不利影响;
d) 视需要,推动自主维护工作量占设备维修工作总量的比例不低于 20%。
7.4 设备润滑管理
7.4.1 润滑管理规划
适用时,组织可参照合理润滑技术通则,围绕设备制造商、润滑剂供应商、终端用户三方面制订设 备润滑管理规划。重点包括:
a) 润滑方式的规划;
b) 润滑剂的优化和替代、升级、再生、再利用及废油处置原则;
c) 润滑管理评价;
d) 推动润滑剂的优化使用及品种优化;
e) 提高润滑管理效果。
7.4.2 管理机制和业务流程
7.4.2.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制定管理模式来指导润滑工作开展(应涵盖设备润滑管理全过程);
b) 明确规定润滑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视需要,增设专兼职润滑技术人员;
c) 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润滑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d) 制定润滑剂的安全管理要求并确保执行;
e) 适用时,建立监测机制,确保在供应、使用、储存等过程中对润滑剂品质无影响。
7.4.2.2 业务流程
适用时,组织应建立润滑剂的选择、采购、验收、入库、发放、使用、泄漏治理、检测分析、污染 控制、回收及处置流程。
7.4.2.3 作业要点
组织应:
a) 适用时,基于业务流程,确定润滑管理等环节的作业要点;
b) 适用时, 针对内部化验润滑剂的情形, 按照润滑剂化验国家或行业标准, 编制作业技术要求 (包 括润滑状态监测技术规程、 设备清洗换油技术规程、 新油入库检验规程、 再用油按质化验规程 等);
c) 视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办法,确保润滑管理作业要点得到严格执行。
7.4.3 润滑作业指导书和润滑剂储存
7.4.3.1 润滑作业指导书
组织应:
a) 根据设备类别,编制润滑作业指导书;
b) 定期优化润滑作业指导书(重点结合设备故障分析、润滑效果、润滑剂选用、加注方式、润滑 剂维护、润滑剂质量分析等情况),确保润滑作业的有效性;
c) 视需要,聘请有资历的润滑专家或有资质的润滑剂检测机构,对润滑剂优化、润滑方式、润滑 剂维护管理进行指导和鉴定,避免润滑失误。
7.4.3.2 润滑剂储存
组织在储存润滑剂时,应做到:
a) 分类存放、防晒防水、干净整洁、标识清楚、时效分明、安全可靠;
b) 配备必要的转运、过滤设施,确保无污染保管;
c) 在储存场所(润滑站)配备必要的防尘、防静电、防爆、防火等器材,保持干燥通风。 7.4.4 润滑实施和过程控制
组织应:
a) 适用时,执行润滑过程“六定”、“三级过滤”、“二洁”、“一密封”管理;
注:润滑六定 :定点、定质、定量、定时、定法、定人;三级过滤 :转筒过滤、领用过滤、加注过滤;二洁 :润 滑容器具与加注工具清洁、润滑点的油路油道清洁;一密封 :做好润滑系统密封。
b) 加强润滑用具的 -管理,做到专剂专具,标识清晰;
c) 避免润滑剂用具混用,保持其清洁;
d) 适用时,定期开展润滑剂重要理化指标的检测分析;
e) 适用时,制定设备动、静密封及泄漏评定标准并对密封泄漏率进行控制;
f) 适用时,导入自动润滑系统;
g) 重视可视化管理工具在润滑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7.4.5 防污染与废弃处置
7.4.5.1 油液污染度要求
适用时,组织应针对重要设备设定油液污染度要求,选择适宜的过滤系统,并监测、控制和改善其 油液污染状况。
7.4.5.2 润滑剂防污染与资源节约
适用时,组织应:
a) 集中收集润滑剂及污染物,依照法规要求统一处理;
b) 将废弃的润滑剂、固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分开存放;
c) 做好润滑剂废弃记录;
d) 关注科技发展,开展润滑剂品种优化和再生利用,进行康复处理,减少资源浪费。
7.4.6 润滑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适用时,组织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制度,做好相关技术文件和信息(润滑图表)的收集整理、分类 立卷、保管利用、更新销毁等工作(重点包括:润滑剂计划、采购、验收、润滑剂常规理化指标检测分 析、入库、发放、使用、泄漏治理、污染控制、回收及处置等)。
7.5 设备点检管理
7.5.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制定设备点检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要求(重点包括:组织架构、职责分工、专业点检人才培养 和点检标准编制、点检计划制订、点检工作绩效评价和激励等),建立持续改善的闭环机制;
b) 结合实际主动探索智能点检仪器的应用,提高点检的执行效率,及时发现设备问题;
c) 适用时,推动点检岗位承担“超前管理”职责,成为设备运行状态的全权责任人;
d) 保存设备点检工作的文件和记录。
7.5.2 点检标准和点检计划
组织应:
a) 根据设备性能、工艺和安全等要求,编制点检标准(重点结合:设备技术说明资料、设备维修 技术标准、点检工作经验、故障历史数据等内容);
b) 确保点检标准中,需要进行量化的点检项目均应标出准确的量化指标(或范围);
c) 确保新增及改造过的设备在投入运行前有有效的点检标准;
d) 编制点检计划(编制依据:点检标准、润滑作业指导书、设备状态、点检作业负荷等),确保 点检计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7.5.3 点检实施
组织应:
a) 确保点检管理制度及点检作业要求得到有效执行;
b) 确保按要求及时规范记录点检结果;
c) 确保点检记录能及时、真实、客观和准确地反映设备实际状态;
d) 确保在点检中发现的设备异常或隐患能及时处理;
e) 适用时,配发执行点检工作相适应的点检工具。
7.5.4 劣化倾向管理
适用时,组织应通过记录跟踪设备故障特征参数值变化(劣化程度的测定),分析设备劣化的程度 与趋势,预测设备维修周期。
7.5.5 点检与维修的管理闭环
组织应:
a) 建立点检信息与设备自主维护、专业维修工作对接的管理闭环;
b) 推动点检工作与主动维修机制的有效对接,提升维修预防管理水平。
7.5.6 点检总结与改进
组织应:
a) 通过对点检数据及点检信息进行记录、 分析、 总结, 掌握设备状态及劣化发展的趋势。 视需要, 及时调整点检项目,建立由点检工作所发现的设备故障信息库;
b) 通过对点检工作的总结分析,发现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7.6 设备状态监测与状态维修
7.6.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制定状态受控点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落实职责分工, 明确状态监测人员培养和绩效评价激励措 施;
b) 适用时,建立业务沟通流程,依据状态监测信息制订维修计划和安排维修任务;
c) 视设备实际和管理需要, 通过经济评价, 引入在线或离线的设备状态监测仪器, 明确需纳入设 备状态监测的设备部位、受控点及控制参数。
7.6.2 管理实施
组织应:
a) 确保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人员, 按照既定周期对受控点项目进行监测与分析, 编制状态监 测诊断分析报告;
b) 针对经诊断发现的设备异常状况采取措施,并尽快制订对策直至消除异常;
c) 确保受控点状态监测手段满足管理与控制需要, 并不断完善和更新, 使设备状态监测准确、 有 效;
d) 视需要,依据设备状态监测结果数据及信息,定期优化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标准;
e) 依据设备状态监测结果,应用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设备智能维护提供决策支持。 7.7 设备维修管理
7.7.1 维修模式和维修策略
组织应:
a) 根据生产经营目标、资源配置和组织架构,确定合适的维修模式;
b) 按照维修模式,综合考虑各类设备的重要程度、劣化特性等因素,制订设备的维修策略。 7.7.2 维修计划管理
组织应制定各级、 各类设备维修计划, 编制现场维修方案, 统筹协调配置维修资源, 主要依据包括:
a) 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
b) 安全、环保、质量、技术改造等要求;
c) 设备的实际状况和功能需求等。
7.7.3 维修规程
组织应:
a) 根据维修管理的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指导维修作业有序进行;
b) 基于不同的设备专业和使用条件,编制维修规程(维修技术标准),规范维修作业,提高维修 质量和效率。
7.7.4 维修过程管理
7.7.4.1 管理机制
组织应对维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管理,重点包括:
a) 做好设备维修前的准备、维修过程的监控和维修后的验收;
b) 合理安排维修时间,提升维修保障水平和维修质量水平;
c) 形成闭环机制,定期评估并持续改进。
7.7.4.2 维修方案准备和维修单位确定
组织应:
a) 设备维修前,根据设备技术状态检测和检查的情况,确定维修技术要求,编制维修方案;
b) 根据组织的管理规定和程序,选择维修单位;
c) 适用时,大型设备和装置检修等委外维修项目应依照招标制度执行。
7.7.4.3 过程管理
组织应确保维修过程的有效管控(重点包括:标准化作业、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现场 管理等)。
7.7.4.4 验收交付
视需要,组织应进行全面的检测(重点包括:设备空运转试车、负荷试车、生产运行的质量及效果 等),形成验收意见,办理验收手续并交付生产。
7.7.5 维修费用管理
7.7.5.1 维修费用预算
组织应编制总体设备维修费用预算和单项维修费用预算,重点依据:
a) 经营状况、生产成本的总体目标;
b) 上年度设备管理实绩;
c) 设备维修计划;
d) 标杆企业水平。
7.7.5.2 维修费用控制
组织应:
a) 做好维修费用分解、过程监控和结算管理,控制预算调整及费用变更;
b) 做好维修过程中可用零配件和材料的回收;
c) 做好相关维修材料和工机具耗用管控,控制成本在合理范围内。
7.7.6 维修记录的分析反馈
组织应:
a) 建立设备维修记录, 收集设备的维修信息 (包括:维修日期、 维修部位、 维修内容、 维修类型、 维修人力和备件耗用情况等);
b) 定期对维修记录进行统计和分析,不断优化维修项目和维修周期;
c) 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升维修单位的维修技能、维修效率、维修精度和管理水平;
d) 优化未来的维修计划、维修规程和维修策略的制订;
e) 视需要,编制并分享设备维修情况分析报告。
7.8 设备故障管理
7.8.1 故障等级分类
要求如下:
a) 组织应建立设备故障等级分类原则;
b) 视需要,组织可编制设备故障代码及其解决方案指南。
7.8.2 故障统计与分析
组织应:
a) 整理、 统计、分析故障 (事故) 数据,根据管理需要, 汇总各类设备的故障次数、 时间、 频率、 平均故障间隔期、 直接损失费、 设备故障 (事故) 发生原因等, 识别故障 (事故) 管理的重点, 策划管理工作方向;
b) 视需要, 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故障诊断方法, 掌握设备的故障动态趋势和故障原因, 找出故障发 生规律,采取针对性措施;
c) 定期将故障信息分析结果反馈到维修计划编制岗位, 作为改善和优化维修模式及计划安排的依 据;
d) 建立机制积累多种形式的故障(事故)案例,为今后维修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包括:通 过影像形式记录故障状态、设备解体和故障处理过程等信息)。
7.8.3 故障管理闭环
组织应:
a) 保存设备故障管理记录,确保故障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
b) 确保故障记录表填写的内容具体、详实,符合管理要求;
c) 明确设备故障(事故)处理过程的规范要求(包括:发生、报告、现场保护、原因分析、制定 预防与纠正措施、执行措施、执行结果验证、记录归档、它机类比排查计划安排等),形成防 止此类事故发生的管理闭环;
d) 发生设备故障(事故)后,在抢修恢复的同时,及时采集现场故障(事故)信息并通报;
e) 发生设备事故后,落实事故管理相关要求,重点寻找事故根源,制定根除预案措施。
7.9 设备备件管理
7.9.1 管理机制
组织应:
a) 建立备件管理机制 (重点涵盖:备件的分类、 编码、 库存模型、 备件计划、 审批、采购、 验收、 存储、 入出库、 盘点、 备件国产化、 修旧利废、 再制造、 异议处理和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总结等) , 按照备件管理制度开展工作;
b) 追求用最少的备件资金和合理的库存储备来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 不断提高设备可靠性和维修 的经济性;
c) 制定备件编码规则和分类方法;
d) 根据备件分类方法,按类别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
e) 运用数据分析方法, 优化备件库存模型和安全库存、 批量采购数量等内容, 管控备件库存金额。 7.9.2 备件计划管理
组织应强化备件计划管理,重点包括:
a) 依据备件计划管理职责和流程,规范备件计划表单;
b) 对申报的备件计划汇总并分析优化;
c) 建立备件临时性申报计划管控措施;
d) 不断提升备件计划的时效性。
7.9.3 备件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
组织应:
a) 适用时,探索备件社会化协作模式,构建备件共享合作模式;
b) 建立备件采购的价值分析机制,完善和丰富备件采购定价机制和采购方式;
c) 视需要,采取备件战略采购和战术采购相结合的模式;
d) 规范备件采购的合同管理;
e) 建立备件质量异议处理机制;
f) 视需要,在备件采购招标投标决策中,探索周期备件费用最优化原则的应用;
g) 探索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途径;
h) 加强备件仓库管理(重点包括:仓库区域布局策略、储位规划、合适的货架等仓储设施选用、 备件货位编码、仓库环境条件保持、备件帐物出入库管理、备件保管和维护等工作);
i) 不断提升备件库房 6S 、可视化和定置化管理水平。
7.9.4 备件经济管理和消耗控制
组织应:
a) 选择合适的备件经济和管理指标, 通过指标数据的日常统计、 分析和绩效评价, 不断完善并提 升备件管理水平。
b) 适用时,加强对备件消耗、备件质量和备件寿命跟踪管理,为备件计划和经济、可靠储备提供 依据;
c) 加强备件的循环利用和报废管理,视需要,将备件的修旧利废、再制造纳入常规工作;
d) 依照组织制度、法律法规要求处置备件报废。
7.10 设备更新与改造
7.10.1 新技术应用和技术改造
组织应:
a) 根据国际国内先进技术水平, 结合行业标杆及组织内部技术水平, 定期开展设备技术评估 (重 点是设备技术能力和状态);
b) 在科学有效的经济分析基础上开展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工作;
c) 确保在设备技术改造决策时, 能够依据设备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不断缩短的变化趋势而动态调 整。
7.10.2 设备节能降耗
组织应:
a) 按照绿色、低碳、环保的要求,制定设备节能、减排和降耗等措施,指导现场工作;
b) 探索设备低耗、 高效运行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通过设备全寿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以及持续改善 活动,促进设备节能减排;
c) 适用时,及时淘汰高耗低效的旧设备;
d) 推广应用节能技术, 对设备进行技术更新和改造, 追求设备和工艺的最佳匹配, 促进设备和系 统的经济优化运行。
7.10.3 再制造
适用时,组织应积极开展报废设备、在役设备的再制造和绿色维修工作。
7.10.4 设备变更管理
组织应:
a) 规范变更管理, 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 避免由于变更失控而引发各类事 故的发生;
b) 针对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包括:人员、管理、工艺、技术、设施等)进行有计划的变更管 理控制,避免或降低设备变更风险;
c) 适用时,建立变更管理闭环(包括:风险评估、变更申请、变更实施、变更验收等)。
7.10.5 特种设备及专用设备管理
组织应:
a) 重视生产配套类专用设备的管理(包括:特种设备、计量仪器、工业机器人、 -连锁保护装置、 紧急停车装置、高价值试验或检验仪器、消防设施、环保设施等);
b) 适用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管理要求(包括:设备及人员档案管理、取证培训、 检定、安装告知、使用登记、维修资质、技术规范等);
c)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要求(含地方性法规),对特种设备及专用设备实施周期性校准及检验, 整改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保存相关证书和记录。
7.11 设备管理信息化
7.11.1 整体规划和系统建设
7.11.1.1 整体规划
组织编制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时,重点应:
a) 结合总体信息化规划;
b) 结合当前设备管理现状;
c) 结合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d) 基于自身的设备管理要求和业务需求;
e) 参照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7.11.1.2 系统建设
组织应按照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思路和实施步骤, 建立设备管理信息化系统, 不断丰富和 深化系统应用,支撑设备管理体系的动态运行管理。
7.11.2 基础条件
组织应:
a) 确保信息化管理资源(包括:操作系统、电脑硬件、服务器、网络等)能满足设备管理信息化 的需要;
b) 建立内部系统及网络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化平台和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
c) 通过信息化应用水平培训,确保内部用户能熟练使用与其岗位相关的系统模块。
7.11.3 功能范围
设备管理信息化的范围应涵盖:
a) 与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相关联的主要数据(包括:基础数据、运行数据、业务数据等);
b) 设备管理体系中的主要功能模块;
c) 设备管理业务的主要管理流程;
d) 设备管理的主要日常工作;
e)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管理;
f) 设备管理的考核评价报表与指标等。
7.11.4 实施部署
组织应:
a) 整合内外部资源,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和软硬件产品,实施设备管理信息化工作;
b) 确保设备管理信息化项目各阶段有序展开。
7.11.5 效果评价
组织应适时进行设备管理信息化评估, 包括应用效果评估和信息技术评估, 不断总结成果, 改进问 题,提升应用水平;
应用效果评估应重点关注预期经济收益和管理效益; 信息技术评估应重点关注完整性、 安全性、 适 应性、可用性、易用性和响应时间等。
7.12 智能制造与智能维护
组织应:
a) 根据现状和战略目标,策划和编制智能维护发展规划并实施;
b) 从多方面不断提升智能维护应用水平;
c) 适用时,通过与相关管理系统的对接,实现设备实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等的融合,基于适时 分析评价对设备管理与维护做出精确的决策与指导;
d) 适用时,调整设备管理架构和专业配置以适应智能工厂运行模式;
e) 适用时,建立设备全寿命周期智能维护体系生态圈。
7.13 设备服务社会化
7.13.1 管理策划
组织应:
a) 把握未来社会化服务大趋势,关注社会化资源(包括:设备制造、备件供应、状态监测、润滑 服务、资材服务、专业维修、技术改造、咨询服务等),建立与外部设备技术服务商、维修承 包商或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
b) 适用时,建立并有效管理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信息数据库。
7.13.2 准入机制和分级管理
组织应:
a) 建立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准入机制和管理流程;
b) 依照专业技术特点和法律法规要求,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准入条件的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
c) 对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与管理(例如:服务质量、服务进度、安全管理、响应 时间、配合程度、服务态度等);
d) 适用时,按照一定规则对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实行分级管理。
7.13.3 过程评价
组织应:
a) 制定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评价机制和流程,引导提升;
b) 定期对社会化设备服务供应商实绩表现进行监督和评分;
c) 根据评分结果重新定级和筛选。
7.13.4 专家库管理
组织应:
a) 借助内外部专家资源,解决专项疑难问题;
b) 建立专家知识资源共享与经验交流平台;
c) 形成专家能力评估机制;
d) 适用时,借助信息化平台实施远程专家咨询、诊断和会审。
8 检查和绩效评估
8.1 绩效监测
组织应:
a) 通过绩效监测, 跟踪各关键指标和改善指标的实绩表现, 确定组织设备管理目标 (见 5.1、 5.2) 的满足程度;
b) 通过关键绩效指标的收集、 整理, 结合方针目标管理对绩效监测的要求, 建立健全规范的绩效 指标的采集和统计制度流程,明确各关键绩效指标的数据源、统计口径、测量方法、测量周期 和测量责任等;
c) 视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客观、准确地监测组织到员工的各层级绩效,为制定规划、日常决 策、改进和创新提供支持;
d) 分析绩效监测资料给出结果;
e) 公布绩效监测及分析结果;
f) 当设备管理体系运行的目标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 (通常是设定的目标值) 时, 适时采取改善 措施,持续改进,形成管理闭环;
g) 确保组织绩效监测随机构调整、 目标提升、 经营范畴的变化而变化, 以适应新的管理与发展要 求;
h) 保存绩效监测记录,保存近三年的关键绩效指标结果数据,反映绩效的当前水平和趋势;
i) 视需要,与同行业组织(或提供类似产品和服务的组织)和标杆的数据进行对比,识别组织在 设备管理相关绩效方面的行业地位、竞争优势和存在的差距。
8.2 内部检查
组织应:
a) 定期开展设备管理体系绩效内部检查和自我评价,核定组织推进设备管理体系绩效的适应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
b) 由组织的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检查的全过程管理;
c) 做好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报告和跟踪结果四个阶段的实施;
d) 确保参与内部检查的人员经过相应培训,熟悉相关管理业务和工作,检查时采取回避原则;
e) 确保被检查区域 (职能机构) 的管理者能及时采取措施, 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项及其产生的因 素;
f) 做好跟踪活动(包括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
8.3 管理评审
8.3.1 管理评审的组织部署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需按计划定期组织评审设备管理体系,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的范围应包括体系改进和变更的需要,以及设备管理方针和目标。
组织应保存评审记录。
视需要,组织可在已有的管理体系评审机制中融入设备管理体系。
8.3.2 管理评审的输入
应包括以下信息:
a) 设备管理体系内部评审报告;
b) 设备管理体系的评审结果;
c) 设备管理体系目标达成情况及改善活动的开展情况;
d) 现有设备管理体系,是否有未考虑到的环节或项目;
e) 设备管理体系组织机构、职责分配是否适宜;
f) 资源配置的充分性(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工艺、安全、环境、培训、信息等);
g) 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是否落实;
h) 设备管理体系及相应的文件、记录是否有修订的需要;
i) 对设备管理体系、过程改进的建议等。
8.3.3 管理评审的输出
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任何决定和措施:
a) 设备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 制订下一阶段计划目标,循序渐进,以达到评审的最高等级;
c) 资源需求;
d) 需再次评估管理风险,包括管理变更的风险评估。
8.3.4 第三方评价
视需要,组织可通过申请第三方评价的方式促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9 持续改进
9.1 纠正和预防措施
组织应:
a) 针对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运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b) 确保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与可能发生的不符合项或突发事件相适应;
c) 建立机制和管理流程,主动识别设备绩效中的潜在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9.2 持续改进
组织应持续改进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及设备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9.3 创新与新模式
组织应在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过程中结合实际不断创新, 形成管理特色和亮点 (例如:本地化的各 种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措施手段和管理技巧等)。
9.4 激励
组织应:
a) 关注并参与国内外行业会议(例如:中国设备管理大会等)和各类专业培训课程;
b) 通过参与和申报各类表彰奖励(例如:全国设备管理先进表彰等),激励设备管理优秀团队及 个人。
T/CAPE 10001— 2017
参 考 文 献
[1] GB/T 14885-2010 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2] GB/T 19000-2016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3] GB/T 19001-2016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 9001:2015,IDT)
[4] GB/T 23331-2012 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ISO 50001:2011, IDT )
[5] GB/T 24001-2016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01:2015, IDT )
[6] GB/T 24353-2009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7] GB/T 28001-201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OHSAS 18001:2007,IDT)
[8] GB/T 33172-2016 资产管理 综述、原则和术语(ISO 55000:2014,IDT)
[9] GB/T 33173-2016 资产管理 管理体系 要求(ISO 55001:2014, IDT )
[10] ISO 10012:2003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测量管理系统 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设备管理体系标准《设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