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人文地理课标解读
六合程桥高级中学 张志新
地理2
一、人口与城市
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依据不同历史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以划分为原始型、传统型和现代型三种类型(图1(6)。
出生率:1.5
自然增长率:1
依据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判断世界人口增长模式:
,1%――传统型 ,1.5%――原始型 自然增长率:1%
,1%――原始型、现代型
,1.5%――现代型 (出生率指标:1.5%)
2、比较、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
特点 出死自然所处 生亡增长原因 历史阶段 人口增长模式 率 率 率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存条件极差,人们抵御原始型 高 高 低 时期 自然灾害和疾病的能力很差
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生存条件明显改善,抵御传统型 高 低 高 产业革命灾害能力提高,但传统经济对劳动力数量依
1
时期 赖大
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劳动力数量需求减现代社会现代型 低 低 低 少,生产力水平高,医疗卫生条件好,社会时期 福利、养老保障制度改善 【典型例题】
1(“原始型 ”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 )
A(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 B(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极高死亡率,很高出生率,极低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 )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 3(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3、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形成正确的人口观。
地区 代表地区 人口增长模式 备注
发达国欧洲和北现代型 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到70家 美 年代中期,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
率平均不足1%,人口增长模式已经引入现代型 发展中亚非拉 由传统型向现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已经降至与发达国家相当的国家 型的转变阶段 水平,但人口的出生率仍较高
世界 由传统型向现代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绝大多数
型的转变阶段
自然增长人口增长原因 今后变化趋势 典型国家 人口政策
水平 特点
发达国保持较低增长缓慢 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稳定,一些国俄罗斯、德国、鼓励生育,家 水平 健全、生育观念家的人口数量还日本 引进外来
2
的转变等 会逐渐减少 移民
发展中水平较高 增长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人口增长开始趋中国、印度、计划生育,国家 民族经济的发于缓慢 巴基斯坦等 控制人口
展,医疗卫生事增长
业的进步,人口
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人口金字塔
是表示人口年龄、性别结构的一种特殊的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男性与女性人数或百分比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的条形(按年龄增长顺序自下而上排列,人口金字塔能形象地直观地反映人口午龄、性别结构,便于说明和分析人口现状、类型和未来发展趋势。下图是三种类型人口年龄金字塔。
从前面的金字塔图可以看出(第一种,扩张型,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而老年人口比重小,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高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高,而且不断地成长起来。如果不降低生育水平,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就是迅速增长,不断扩张。第三种,收缩型,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经变形。这种类型表明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由于育龄人群比重低,后备力量更低,如果生育水平不变,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呈负增长,人口缩减。第二种类型,静止型,各年龄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像一个清真寺的顶部塔形。这种类型是出生率与死亡率差不多,它未来的人口再生产趋势是稳定的零左右的增长。如果出生率讲一步下降,就会过渡到第三种类型。
1、图为我国前四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年龄结构图(纵坐标表示年龄,由下至上递增),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D )
3
A(???? B???? C(???? D(????
读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回答2,4题。
2、将来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 A )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3、将来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的国家是 ( D ) A(A国 B国 C(C国 D(D国
4、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是 ( B ) A(A国 B(B国 C(C国D(D国
读下面甲图和乙图,回答5,8题
5、中国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 D )
A(a B(b C(c D(d
6、印度目前处于甲图四个阶段中的 ( C )
A(a B(b C(c D(d
7、乙图中与甲图中的阶段d一致的是 ( B )
A(a B(b C(c D(都不是
8、下列国家位于阶段d水平的是 ( B )
A(巴西、日本 B(德国、澳大利亚
C(尼日利亚、蒙古 D(埃及、南非
4、知道人口迁移的概念。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所谓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4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1)二次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
二次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不同的
完成下表。
时期 迁移路线 迁出地 迁入地 迁移特点 原因 意义
19世纪?欧洲人到美洲、旧大陆新大陆集团性、大批殖民主开发了新大陆;
以前 大洋洲 (欧洲、(美的移民为主 义扩张;传播了工业文
?非洲黑人被贩非洲、亚洲、大新大陆明;改变了人种
卖到美洲 洲) 洋洲) 的开发 空间分布
二战后 ?拉丁美洲人到亚非拉 西欧、从发展中国各国经调整了劳动力空
北美和西欧?南北美、家流向发达济发展间分布不均的状
亚、南欧和非洲人西亚、国家;定居移的不平况
到西亚、北非打工 北非 民减少,短期衡
?南欧和非洲人流动人口增
到西欧打工 多
(2)国内人口迁移
填写下表: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量的束缚
新中国成立到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计划、有组织 20世纪80年代由东部迁往西北和东北 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的迁移 当中期
代 内地—沿海; 20世纪80年代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山区—平原; 中期以来 贫困地区—发达地区
3、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
【对迁出地与对迁入地的不同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5
5、运用案件~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材料一
湖北省位于中国最大河流长江的中游~气候温暖湿润~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在中国都占有比较优越的地位。湖北是中国人口迁移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迁入区。1954,1990年的37年中~人口迁移总量达5932.23万人~总迁移率为39.2‰~迁入3059.01万人~迁入率为20.21‰,迁出2873.22万人~迁出率18.99‰~净迁入185.79万人~净迁入率1.22‰。
为什么湖北是人口重要的迁入区, (自然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一场大旱使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及其附近地区赤地千里~许多农民举家逃离这片灾难的土地。有些人选择迁居东部~但大多数人则向西迁往加利福尼亚州。
为什么人口要大量外迁, (自然灾害) 教师总结: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常常会引起人口的迁移。一般来说,人类总是希望移居到自然环境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尤其在以手工业劳动为主的较低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人们往往倾向与迁居到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宜于农耕的平原或河谷地带。而环境恶化(如严重的水土流失、气候恶劣等)、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雨、地震、火山爆发、瘟疫等)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材料三
我国东北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了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尤其是山东人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现在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完全反转~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闯关东”和“雁南飞”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经济因素) 材料四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巴尔干9个国家中~除希腊、马其顿和斯洛文尼亚外~其他各国人口数量均大幅度减少。1992—1995年战争期间~波黑死亡人口超过10万~为躲避战乱~从波黑逃离的居民达200多万。尽管战后多数人重返家园~但仍有几十万人侨居国外。克罗地亚目前流落在塞尔维亚—黑山境内的克罗地亚难民就接近22万人。科索沃迁移到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族居民就有25万人。
导致巴尔干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争) 材料五
1947年~英属印度被分割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印度人多信仰印度教~而巴基斯坦则是穆斯林建立的伊斯兰教共和国。为了躲避宗教歧视或迫害~当时南亚次大陆出现了规模空前的人口迁移。印度境内有1500万左右的穆斯林迁入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境内则有200万左右的印度教徒迁入印度。目前~南亚次大陆三个人口大国的宗教构成中~印度80%以上是印度教徒~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穆斯林分别占本国人口的98%和80%。
6
印巴分治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宗教)
【总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地、水、生态环境变化等——基础因素 (2)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主要因素 3)政治因素: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 (
(4)个人动机和需求
气候 自然灾害 水
土地 矿产资源
自然环境因素 文化教育 战争 经济发展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政策 政治因
素 交通通信
社会变革 婚姻家庭 个人动机和需求
6、了解环境承力的概念。
环境承载力(用来表示环境对人口的容量的限度)
(1)(概念: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衡量指标:人口数量。
7、知道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环境人口容量(为了估算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而提出)
(1)(概念: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2)(环境人口容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8、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7
科学家在环境人口容量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人口合理容量含义是什么,它与环境人口容量有什么区别呢,
(1)合理人口容量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合理人口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讨论】
A、区别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是最多能够养活多少人,是一个极限;人口合理容量是能够养活好多少人。
一般而言,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B、人口合理容量特点: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人口合理容量研究的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A、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B、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9、阅读有关城市地图~说出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特点并归纳其空间结构特征。
一、主要功能区及分布特点
(1)形成:
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而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就会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而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就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功能区。(图2(2)
(2)功能分区的特点
?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如,住宅区里常常也有商店、工厂等,只是商店和工厂用地面积所占的比率较低而已。 3、几种常见的功能区
A商业区
I商业区的形成:
8
商业活动要求接近消费者,只有便捷的交通才可能带来大量的消费人口,因此商业活动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商业活动在某地发展起来后会带来众多的消费者,这又会吸引饮食、交通、邮电、银行等其他的服务,这些方便的服务设施又会吸引更多的人和服务,这就是集聚效应。通过集聚效应,商业区逐渐形成。
II商业区的分布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III中心商务区(CBD)
分布: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市中心
功能:商业活动的中心和服务中心
纽约市曼哈顿的建筑高大密集,这是城市CBD的共同特点。这样的建筑对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有什么作用呢?
点拨增加了垂直方向上的利用率
B住宅区
城市的住宅区,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在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约占城市用地的40%到60%。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结合图2(3 香港的中高级住宅区(a)和低级住宅区(b)分析说明
中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布局区位 城市的外缘 内城和工业区附近
房屋面积 较大(有的是独立庭院) 狭小(拥挤密集)
环境 优美 较差
配套公共设施 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店和绿地等) 不齐全
C工业区
I形成: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聚集而形成。这些工业企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而且它们之间往往有很强的协作性。
II布局: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运输需求)
【功能区比较】
9
二、城市空间结构特征
(一)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二)城市地域结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三)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区别
1、城市形态的概念: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类型 团块状 条带状 组团状
沿铁路或河流、谷地等被迫地形崎岖不平分布地区 平原地区 延伸 的丘陵山地
我国的成都、合肥,举例 兰州、洛阳、西宁、宜昌 重庆 美国的华盛顿
10、结合实例~运用地理原理解释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模式 形成 形状 示意图
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同心圆模式 同心圆 (图2(7a) 向外扩展。
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扇形或扇形模式 (图2(7b) 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 楔形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
多核心模式 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 (图2(7c)
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0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 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A)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 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对城市来讲
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
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图2(8)
地理位置 通达度 土地价格或租金
市中心有多条公路穿过 最好 最贵
市中心延伸出的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汇处 次之 比较贵
远离主要公路的地区 差 比较低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商业用地 住宅用地 工业用地
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用地要求 的接近消费群体 班,又要方便购物 占成本的比例很高
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受距市中心心最近的A区,在A区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距离的影响 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 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高
(B)其他因素
I收入 —— 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 ——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 ——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11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的地域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 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 分异明显
工业发展方向 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 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
原因分析 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
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11、理解不同规模的城市与其服务功能及服务范围的关系~运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城市规模的变化。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
(A)城市规模越大,等级越高,功能越强,服务范围越大;城市规模越小,等级越低,功能越弱,服务范围越小。
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功能案例分析:
一级中心:上海,全国最大的城市和经济中心。服务范围不久覆盖整个区域,其影响还辐射到全国甚至国外。
二级中心:南京和杭州,服务范围主要是江苏省及周围省区的部分地区。
三级中心:苏州、无锡、常州、宁波。
四级中心:扬州、镇江等城市,服务范围主要局限于是域内大多数城镇和乡村。
(B)城市等级与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的关系
12
小城市(如我国的县城) 大城市(如省会城市) 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
服务种类 少 多 更多
级别 低 高 更高
服务范围 较小(本县) 较大(各县乃至全省) 可扩展至全国
百货公司、县医院、高级除了有县城的一般职能之外,还有大型专业商店、服务设施
中学、汽车站 商品批发中心、专业医院和大专院校等
(3)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
?优越的地理位置、
?发达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
?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
(4)城市等级体系: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 (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12、通过实例~了解中心地理论在分析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方面应用。
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
1、概念: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通常所讲的中心地主要指城镇。 2、等级:划分的主要根据是中心地提供的职能种类和服务范围。
高级中心地 多 大
低级中心地 少 小
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包括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二、门槛 :门槛指维持一个中心地生存所必须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
服务范围>门槛 盈利
服务范围<门槛 亏本="">门槛>
13
服务范围=门槛 保本
三、中心地理论的形成
1、中心地理论假设条件:
——均一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
——各地交通便利程度一样
——消费者的需求由最近的中心地提供(距离最近原则)
2、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3、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
(1)每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
(2)不同级别中心地的六边形服务范围不同
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
(3)六边形服务网格由各级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嵌套而成
4、中心地理论应用:
区域规划 城市建设 商业网点的布局
13、理解城市化的内涵。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含义: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14、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 (一)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20)
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
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在有些地区,
城市化地域不断向农村推进,一些大城市 的人口和工商业迁往离城市更远的农村和
小城镇,使整个大城市人口减少,出现逆
城市化现象。
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
推进很快。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
市区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
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小汽车普及后,
许多人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出现了郊区
14 城市化现象。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
图2(20城市化进程示意
【活动】结合图2(20和上述案例资料,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25,,30,以下,城市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区初期阶段 缓慢 缓慢 低 分异不明确
中期阶段 30,一70,,较高 迅速 快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段 70,以上,高 缓慢,甚至停滞 继续增大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等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三)中国城市化进程:
【活动】
我国的城市化虽然起步晚,水平比较低,尚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发展很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
15、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城市化的意义: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够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2)(不利影响:
环境要素 来源 危害
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气候 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变化;?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
15
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 向。
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水文 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 变化。
生物 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 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土壤 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质的废渣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污染,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教材图2.26) (指导学生读图2.26及图下文字,填写下表,初步了解城市化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来源 危害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生活排出的烟尘;工污染物有:煤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
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危害
工具排放的尾气 人们的健康。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质变坏,饮用水质不断下降,
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固体废弃物工业生产、城市建设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污染 居民消费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 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建筑施工、社会活动
16、运用案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略, 17、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一、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对农业的影响
气候 发展农业的基础,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耕作制度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耕作业;
地形 山区:耕作不便,且不宜水土保持,但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等;自然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域分异,农作物分布随海拔有所不同 因素 土壤 是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农作物。
水源 影响农业的灌溉、对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 需求量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社因会交通 园艺业、乳畜业等产品容易腐烂变质,需要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 素经 济机械(科技水平) 冷藏保鲜技术、耕作的机械化程度
16
政策 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例如我国的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劳动力 农民的文化素质,农民自身的资金情况
二、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三、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总结,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影响也很大。
气候 利用
地形 自然因素 经济技 农业区 土壤 改造不利因素 术投入 位因素
市场 发展变化 社会经济因素 市 场 交通 政策
交通、保鲜冷藏技术
18、运用案例~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农业地域的形成
1、概念: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2、形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一)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
活动
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17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等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降水、温度、水源等自然条件为发展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提供了必要条件~澳大利亚早期移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早期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牧羊业逐渐演化为小麦——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因此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逐渐发展形成的结果。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起了主导作用。
(二)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总结】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
A、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生长习性
B、地形:地形平坦便于耕作,便于水田管理,同时水稻在生长季节需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地方。
C、水源:水源充足~便于灌溉
D、土壤: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
A、市场:人口众多~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粮食的需求大~市场广阔
B、劳动力: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丰富
C、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劳动力丰富
D、科技机械: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不利条件
5、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结合这几幅景观图,阅读课本P48归纳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主要原因
【图示】
2、单产高 1 3 、劳动力丰富 精耕细作 、 小商
人口稠密 农品 季风气候 消费量大,传户耕种田地少 人均耕地少 经率 水旱灾害频繁 统观念和经济营低 水平的制约
4、机械化水平低 科技水平低 5.水利工程量大
18 水稻生产过 田块规模小
程的特点 经济水平低
【总结】
1、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3、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4、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三)商品谷物农业
、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1
2、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美国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点拨:
?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水源充足等;
?地广人稀: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密西西比河的水运;发达的公路和铁路交通。
?高度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科技水平高: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四)大牧场放牧业
1、特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2、主要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19
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业。美国、阿根廷牧牛占重要地位,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养羊占重要地位。 【案例4】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必须注意如下问题:
、对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相关分析不要孤立地看待, 自然因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1
素是条件,科技进步(包括交通状况和草场条件的改善)是“催化剂”。 2、在分析图3(15时,应重点把握该区域的海陆位置、地形、发达的铁路运输和便捷的海运条件等重要信息。
活动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点拨: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 点拨:2(经营方式: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
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率高;重视科技应用,例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
(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3
点拨:3(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
3、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发展大牧场牧牛业
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2)地广人稀,而且土地租金低,为牧场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
(3)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
【总结】
优良天然牧场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靠近海港;人类发粗放的放牧业变阿根廷大牧场放牧 明海上冷冻船,促成了商品牧牛业,业的区位优势 进了市场扩大 提高了生产效率
培育良种牛;开辟水源;种植饲料
(五)、乳畜业
20
1、概念:是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2、生产对象:奶牛,
3、产品: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
4、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多紧邻消费市场(由于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贮藏,且运输不便)
目前,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有奶牛农场分布于市郊。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19、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1).区位因素不同形成的工业分类
工业导向类型 工业部门举例 选择依据
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原料导向型 运输原料成本较高或原料易腐烂变质 头、制糖厂
啤酒厂、印刷厂、家具市场导向型 产品增重、产品易损坏或易腐烂变质 厂、饮料厂
炼铝厂、炼钢厂、电镀动力导向型 消耗大量能量 厂
普通服装、制鞋厂 、劳动力导向型 对技术要求不高,需要大量劳动力 电子装配厂
集成电路、微型计算 对技术要求高,专业化强,需依托人才、技术导向型 机、精密仪表 先进科学技术
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科学技术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a.原料地、动力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加强 b.交通发达地区对工业的吸引力加强
c.通讯、信息网络化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 工厂对劳动力的数量、体力要求减弱,对劳动 力的技能要求加强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1
政策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三线企业(国防需要)
80年代:东南沿海开放
90年代末:中国西部开发 (缩短东西部经济差距)
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因素
20、运用案例~分析工业地域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一、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一)工业联系
1(生产上的联系:有投入——产出的关系
22
工业生产的过程复杂,工序繁多,往往需要经过多家工厂的加工才能完成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因此,在这些工厂之间就存在着产品与原料的联系。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是另一家工厂的原料,这两家工厂之间就形成了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2(非生产上的联系:如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布局在同一个工业区内,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形成了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建立在这种工业联系基础上的。
(二)工业集聚
1(形成
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 2(工业集聚可获得效应
(1)专业化的工业集聚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
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
大。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
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
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
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
模效益。
(2)共用基础设施的工业集聚
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利用集
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
23 响,同时还可以共同利用基础
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例如:1、为了充分利用运输设备,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港口和铁路枢纽附近集聚;为了共同利用廉价的能源,减少能源成本;
2、耗电最大的冶金工业,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等等。 (三)工业地域
导致 结果 工业地域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之为工业地域。
1(工业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
?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
?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如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把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
?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形成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我国许多地方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建成的。
2(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业地域
24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一)工业的分散
1、指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
2、工业分散的几种类型
(1)老工业区工业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 (不是工业联系的结果,老工业区趋于饱和状态,资源缺乏,新建企业外迁。)
(2)工业分散的第二种类型:
?现代工业分散第一种情形
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之间并不要求工业集聚。
如: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工厂之间,可以相距较远。
轻、薄、运输量小,
短、小, 运费占成本工业
价格昂少 分散 贵的电
子元器
件厂
?现代工业分散第二种情形
有些生产企业所需要的零件也不可能在同一地区生产,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 如: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甚至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如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网络) 【总结】
老工业区趋于饱和状态,资源缺乏,新建企业外迁
工厂之间不要求工业集聚
25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市场、原料、劳力)
目的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工业分散 跨地区、跨国网络企业 最优区位
(二)工业地域联系
由于工业的分散现象,引发了工业的地域联系。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 使工业的地域联系更为紧密。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
工业地域联系的两种常见方式: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为工业的地域联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更使工业的地域联系如虎添翼。 今天,一个跨国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销售总部分设在世界各地,但是这些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座办公楼里—样方便。
三、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
1、传统工业区的特点
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
一般在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发展基础
工业部门 以纺织、钢铁、机械、煤炭、化工为主
大型化,生产大批量标准化产品 生产规模
工业分布 高度集中以降低运费和能耗
面临问题 原料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2、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活动
26
1(分析归纳鲁尔区有哪几方面优越的区位条件?
1、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煤田
2、离铁矿区较近——法国东北部铁矿~来自国外的铁矿
3、充足的水源
4、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
、广阔的市场——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5
2(分析归纳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
3、鲁尔区综合整治
1、 调整工业结构
2、调整工业布局
3、发展第三产业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3(参考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在分析我国辽中南传统工业区特点和问题的基础上,为它的改造献计献策。
(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表 现
铁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管道、航空港和海港等组交通运输便利 成了立体交通网络,形成了强大的运输能力
拥有全国最大的铁矿和丰富的煤炭资源,拥有发展钢铁自然资源丰富 工业所需的辅助原料,石油和海洋盐业资源也比较丰富
以沈阳和大连为中为心、高度城市化的辽中南工业城市消费市场广阔 群,是全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品市场
劳动力充足 辽中南工业区人口稠密、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27
(二)新工业区
1、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新工业区的概念:20世纪5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区走向衰落的同时,在发达国家的一些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新工业区 “新”的表现
(1)、时间新:20世纪50年代后
(2)、地区新:乡村地区
(3)、规模小:中小企业为主
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2、世界上典型的新工业区主要分布
1、分布
2、特点:“小、轻、专、散” 与传统工业区相比,意大利新工业区有以下特点。
?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雇员一般在250人以下。
?以轻工业为主,生产成本低廉、工艺考究、质地优良、款式新颖的轻工业产品。
?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28
?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仅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
?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新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差异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
生产规模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
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
资金集中程度 低 高
工业分布 分散 集中
2、形成条件
图4(15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条件
4、意大利工业小区的发展模式
——以萨斯索罗工业小区为例
,1,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2,模式优点:?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意大利,工业小区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指的是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逐步建立起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这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相同之处?
A、大批廉价劳动力
B、以中小企业为主
C、以轻工业为主
D、资本的集中程度低
29
E、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
2(温州乡镇企业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有什么不同之处?
意大利工业小区密切联系、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
温州没有形成生产——销售——服务网络系统~企业间没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
而是彼此间成为竞争对手。
3(文中指出了温州乡镇企业发展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要促进温州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请你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加强企业之间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
,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形成生产——销售— ——服务网络
,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4,加强技术投入
……
【案例5】
美国“硅谷”
1、高技术工业发展的背景、部门和特点
(1)发展背景和主要部门
与意大利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不同,美国“硅谷”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技术工业通常有以下特点。
(2)高技术工业主要特点
A、与传统工业相比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
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 传统工业 高技术工
例。 业 科技人员比例 高 低 ?增长速度此传统工业快得多,
产品增加值 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产品更新高 低
换代的周期较短。 生产增长速度 快 慢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短 长 的比例较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研究开发费用 多 少
B、比较美国“硅谷”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差异
对比项目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生产结构 高技术产品 轻工业产品为主
生产特点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
期短,研究开发费用高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周围、环境优美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30
劳动力技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同水平的知识廉价的劳动力
和技能
政府因素 军事定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2、 “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
主导工业:微电子工业
地位: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中心
3、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图4(19),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在低山和海湾之间,从西北向东南点缀着若干个彼此相连的中小城镇。各大公司的现代化建筑掩映在田园诗般的恬静气氛之中,这里被称为公园式的工业区。
〃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
〃交通便捷。“硅谷”邻近旧金山的航空港,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其中,斯坦福大学有世界上最好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系,拥有众多的由公司资助的一流实验室,与产业界有着广泛联系。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三者协调发展,知识信息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互相促进,使硅谷成为“美国新技术的摇篮”。
〃市场稳定。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电子产品稳定的订货,订货额曾占“硅谷”总产值的40,,成为“硅谷”最大、最稳定的客户。
〃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案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无论国籍、肤色和性别,只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都可以进入“硅谷”创业。
(1)与美国“硅谷”相比,中关村的发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美国“硅谷” 中关村
相同点 紧邻高校和科技院所、政府的支持、交通便利
中关村科研经费不足、科技创新不够、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专业化配
不同点
套不够、市场制度和法规不完善
中关村离市区近、环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
问题
经费不足、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少。
(2)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优势是什么?存在哪些问题?
31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发展优势是拥有雄厚的科技力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离市区近~环境质量较差~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地价高,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
(3)“硅谷”的成功使一些地方规划了大片土地,投入大量资金,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甚至模仿“硅谷”的房屋和设施,兴建各类科技园区。但这些新“硅谷”中有许多失败了,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有人说“硅谷”模式是不可以、也是不可能被模仿的。你的看法是什么?
21、运用案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略)
22、列举实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
人们的衣、食、住以及各种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进行的。自然资源分布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使不同地域之间产生了人和物交流的需要。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
人的联系 不平衡 自然资源分布
物的联系 地域性
信息联系 社会经济发展
23、知道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方
优点 缺点 适用对象
式
铁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造价高、占地广、短距远距离、数量大、时
路 连续性好 离运输成本高 间紧、费用低
公机动灵活方便、周转快、运量小、耗能多、成本短距离、数量小、时
路 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高、运费较贵 间紧
水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远距离、数量大、时
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运 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间不紧、费用低
航运量小、能耗大、运费远距离、数量小、时
速度快、效率高
空 高、技术要求高。 间紧、不计运费
管动量大损耗小、安全、连远、量大、易挥发、
设备投资大、连续性差
道 续性强 外流货物
32
贵重或急需物~数量不大 航空 客运
公路 运输方式的选择 短程 易死亡、变质的鲜货~鲜货 货运 ,鲜、活, 远程 铁路
铁路
大宗笨重货物~远程运输
水路
24、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例如:湖南的株洲城市沿铁路线发展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沿交通干线形成南北狭长带状形态。
2,、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
【案例2】
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团块状 松散状 星状
图5(7浙江嘉兴略图
,3,、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例如,我国清末大运河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沿运河城市发展缓慢,城市沿河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杨洲、济宁
33
2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交通运输的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
(8是山区商业网点的示意,图5(9是平原商业网点的示意。山区地势起伏,交图5
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很难伸展到那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读图思考
对比山区和平原的交通运输方式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交通运输的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3,交通运输的影响商业中心的发展变化
【案例3】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元朝北京市的商业中心——钟鼓楼市场(图5(11a)。
明朝形成了以前门为中心,以西四和东四为次中心的商业网点格局(图5(11b)。
20世纪初王府井很快成为一个新的商业中心。同时,前门和王府井成为北京两大商业中心,前者位于铁路车站附近,而后者则邻近高级住宅区,有十分便利的交通(图5(11c)
50年代末,形成了北京西单、王府井、前门商业中心三足鼎立的格局(图5(12)。
近些年来,北京市三环路、四环路、五环路相继建成,沿线出现了大型 超市和批发市场。今后,随着地铁服务范围的扩大和六环公路的建成,北京 市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的布局也必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
,4,交通运输的影响集镇的发展变化
集镇也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有的集镇因位于河道航运的终点而商业繁盛;当险滩被清除,航道向前延伸时,集镇的这种集散转运地位随之消失,商业逐渐衰落。例如,陕西省勉县的长林镇,过去地处汉中经褒河去甘肃、四川的必经之路,来往客商众多,商业十分繁荣。后来,由于公路改线,集镇逐渐衰落,至今连定期的集市贸易都没有了,完全退化为单纯的居民点。 26、阅读资料~了解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几个历史阶段。 (1)崇拜自然
阶 段 崇拜自然
时 期 采猎文明
生产力水平 水平低下~发展缓慢
主要环境问题 改造环境能力微弱
34
人地关系思想 恐惧和依赖
(2)改造自然
阶 段 时 期 生产力水平 主要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思想
生产力发展 衣服减弱,对抗增改造自然 农业文明 环境科学萌芽 灌溉和农耕 强环境趋于恶化
(3)征服自然
阶 段 征服自然
时 期 工业文明
生产力水平 发展速度惊人
主要环境问题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局部地区环境污染演变为公害
人地关系思想 人类试图成为环境主宰
(4)谋求人地协调
阶 段 谋求人地协调
时 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生产力水平 达到较高的水平
主要环境问人口激增~资源欠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题
人地关系思环境和发展得到关注~20世纪70以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
想 到公认~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27、知道不同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点。
时期 生产方式 环境问题 人地关系
35
部分物种灭绝,环境
崇拜自然 人对环境是依赖和恐
群体采集和狩猎 问题没有对人类构
采猎文明时期 惧
成危险
森林、草原遭到破
改造自然 农业耕作和灌溉技坏,生物多样性减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
农业文明时期 术得到发展 少,生态系统日益简境恶化
单脆弱
征服自然 出现污染公害,气候人地关系不协调人地
工业科技突飞猛进
工业文明时期 变暖臭氧层破坏 矛盾激化
谋求协调 人口激增、资源短思想:寻求人口资源
20世纪60年背景 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和发展相互协调
代以来 破坏 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28、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9、分析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6
(一)自然原因
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人类就是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成长的,随着科技进步,人类抗灾、防灾能力将继续增强。
(二)人为原因(更重要)
1(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根本性的原因,
人口的数量 对物质和能源的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和大幅度增长 需求无限增长 能源的需求与消耗随之增环境问题
个人对资源 多,往往导致以损害环境——资源地球资源 短缺 的需求大幅 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总量有限, 度提高 益的短期行为 且分布不均
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控制住世界人口
的增长,使世界人口稳定在适度的规模
全球人口的增加对资源的争夺已经达到了相当尖锐的程度,例如,对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等的争夺,已经成为一些国家内部冲突和一些国际争端乃至武装冲突的根源。 2(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3(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而以邻为壑的态度,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促使环境污染全球化。
4(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海啸、台风、寒潮、水旱
? 地质灾害: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
? 地方病:地方甲状腺、克山病、血吸虫病等
(2)人为原因
? 人口压力: (人口问题是形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不是根本原因。)
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造成资源和环境问题。
特别是经济
发达城市,由于人口迁移造成的治安问题、生活垃圾问题等问题。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 产业革命前(缓慢) ?二战前(加快) ?二战后(猛长) ?60年
代放慢
?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7
滥采滥伐,不合理利用资源对环境的影响,导致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系统的破坏,自然生产力下
降。
?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 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例:沿海地区工厂排出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进入海洋;城市生产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海洋;核电站—沿海核电站的冷却水排入海洋,使海洋受到热能污染;沿海地区的大型炼油厂,在石油提炼过程中,含石油废水排入海洋;海上石油运输中,油轮意外事故造成石油泄漏。
? 经济发展中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引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例:城市新区发展的模式、资源的跨区调配、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重大交通工程建设、
航空尖端技
术发展、海岛和海域的开发、山区开发、近海工业发展等方面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经济渗透带来的环境问题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严重的原因:
?发展和人口双重压力 / ?经济和技术水平低 / ?发达国家转移污染
30、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容:
?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 (3)基本思想:
?鼓励经济增长;
?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38
?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
(1)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和社会持续发展(目的)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它
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相协调(经济持
续发展是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
要追求改善质量(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
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它
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
进步相适应。
(2)原则:
?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代际间、人与生物种群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公平。图6(12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
?持续性原则:自然资源永续利用,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经济活动、社会发展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自然资源 合理开发和利用
——人口 保持适度规模
——经济与环境 处理好关系
?共同性原则:大气、海洋、生物资源均属于全球共有,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全球整体协调解决。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
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
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
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39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代际之间 地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共球持则公则持 享人和生物承续平续地载发种群之间 保持适度人口规模 性性球能展原原家力原同代人之间 园有 则处理经济发展和 限 环境保护关系 国家地区之间
共同性原则
地球环境是一个整体
全球合作、公众参与
32、运用案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湘教版略, 33、结合实例~领悟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庞大的人口压力
(2)严重的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34、结合实例~认识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采取的行动~增强对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责任感~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 两种变革 (二)是人类行为(生活、生产)变革
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改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 ,公众是否认识、愿意接受并积极参与是这些变革的必要条件。 (2)公众在行动
?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40
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使用再生纸
垃圾分类回收利用
自备篮子或布袋购物
我们能为可采用节水措施
可持续发展 持续 可持续发展 将旧东西、书籍捐献 发展做点什以节俭为荣——
么?
?清洁生产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批发零售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利用回收 原材料加工
资源的摄取 产品废弃处理 环 境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
41
范文二: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文章综述
刘家胜 发表于20?09年10?月10日 22:56 阅读(3) 评论(0) 分类: 读书笔记
举报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吴敬琏 上海远东出?版社
文章脉络:
一、经济增长的?模式:
早期增长模?式理论
,、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社会矛盾激?化
,、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到“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从“霍尔曼定理”?到“重工业化阶?段”
,、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理论? ?β1-β1、新古典外生?增长模型(Y=A?K?L,Y代表产出?增长, K代表资本?投入, L代表代表劳动力投入??,β和1-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生产弹性??)。
2、新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看作是内生??的,
综述:
经济增长总?的来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资本等要素?的投入取得?的经济?增长,?即外生增长模式?;另一类是主?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取?得的经济增长?,即内生增长?模式。
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主?要还是以生?产要素投入?为主的外生??增长模式
二、现代经济增?长效率提高?的源泉
1、“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
2、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3、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入和改造各产??业
三、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 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鼓励科学发?展与技术创?新
?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
?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效率?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
2、只有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才能实现增长模式的根??本转变
3、改革攻坚,建立健全内涵增长的制??度基础
? 继续调整和?完善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业??的转移
? 注重金融体?系的基本制?度建设
?改革科学和?教育体制,形成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
? 坚持信息化?与改革同行,?普及应用信?息通信技术 ?
4、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限制政府权?力,建设有限政?府
?建设有限和?有效政府需要的配套财??政改革
?履行政府应?有职能,建设有效政?府
文章摘抄:
1、面对这种情况?,出路首先在于促进与科?学相关技术?的成长?。这一方面要靠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另一方面要靠繁荣昌盛?的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基??础性支持。P146
2、由于企业是新技术导入?市场的主体??,企业研究开发比例偏低?一方面表?明企业的创新?激励不足?,另一方面表?明企业重视研究开发活?动的自觉性??很差。P147
3、教育培训作?为最基本的?人力资本(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投资,对持续的科学和技术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P148,149
4、加强和改善?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对于中国这样人力资?本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意义尤其重?大。P149
5、据日本经济?学家神门善久和速水佑??次郎的研究,?教育赶超必?须先行。
6、在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集聚在较小地?区范围内的产业集群?逐渐演化为?由现代物流?企业整合诸?多企业的活?动而形成的??大范围的、甚至超国界的全球供应?链?。所以,在经济已经?有了一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的地方?,需要努力促进原有服务?业的转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或?知?识型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电信传输、信息处理、大众传播、金融保险、医疗保健、商业咨询人?才培训等。P151
读书体会:
汪洋书记不?断提到双转移?,腾笼换鸟,广东省各个县市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双转移工作?,但为什么要?双转移,为什么单单是广东省在?搞双转移?,这些问题始终困扰着我?。?当读到吴敬琏教授的?《中国增长模式抉择?》时,我豁然开朗?。
其实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是单单广?东省经济受到了巨大影??响,其他省份经济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只不过广东省尤为突出?罢了?。很佩服汪洋书记?,双转移的目标并不是金?融危机而提?出来的?,广东省党委政府早就看?到了自身经??济存在的问?题。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双转移应该怎么转移?,谁腾笼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换什么鸟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必然?要被转移到其?他地方?,但是引进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发展珠??三角呢,
经济增长模式总的来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外生型增长模式?,?即主要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带动经济?的增长?;另一种是内生型增长模?式?,即主要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带动经济?的增长。
世界上就经?济增长模式而言就只有?这两种?,所谓的中国模式?、亚洲模式以?及早期的日本经济奇迹?都是外生型??经济增长的典范?。这也是为什?么这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能够达到??8%,而西方世界达到如此到?得经济增长?速度的就只?有前苏?联,而前苏联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斯大??林主义经济体制?,本质上也是属于外生?型?增长模式。
我国外生型经济模式决?定了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我国经济?增长模式从外生型转变?到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我国经济的高增长必将?在未来数年??或者十数年后终结?,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停?滞不前?。因为经济增长的动力已?经丧?失,新的经济引?擎却还没有?建立起来。
腾笼换鸟与我国实现增?长模式转型?并不是一个?相同的概念?。?腾笼换鸟可以?
换的可以是以外生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代表的?产业?,也可以是以?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为代表的产业?。?广东积极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引进的却?并不全是内?生型企业。
内生型企业或者说高科?技企业并不?是像外生型??企业那样,可以长期保?持高达8%的经济增长。?内生型企业也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引?进或建立的?,?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更需要教育的一个长期?积累?。而现期的一些政策并不?适合内生型??企业的成长?。
苏州园区引进了大量的??跨国公司,GDP增长迅速?。但另一方面,?苏州也存在对外资依赖??度过高的问?题。苏州的GD?P增长迅速,但?GNP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与GD?P的增长。所以,光靠引进外资来发展我?国经济师不?现实的?,我国必须要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双转移的关键在于人才?,?而非资本或?劳动力。否者,双转移的最终结果必?然是朝重工业??化发展。
作为地方政府?,他们倾向于发展重工业??。因为重工业就意味着高??投入和高产出?,这就能在短期内带动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迅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但这种发展其实也已经?逐渐受到了?限制?,不可能代表广东今后的??发展方向。
高科技企业并不能像其?他企业那样?轻易地引进?,?更多的是需要靠培养?。这就如同一个人想喝牛?奶?,但必须自己?养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华为作为创新企业的代?表?,发展的十多年才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所以广东要向内向型增??长模式转变,?依然任重而道远?,并非腾笼那么简单的事?,?也并非汪洋书记一个?任?期的事。
广东省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985高校广东只有两?家?,而且排名也不是很前?。这就制约了广东向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教育是广东未来发?展的?短板。
八股与高考?
——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一直都以为?明清以后科?举取士都只?考八股文是?帝王的愚民?政策,为的是便于?帝王的统治?。中学哪怕是?大学的课本?都一直教育?我们,八股文是统?治阶级毒害?了被统治阶?级的毒药。如果这真是?一味毒药的?话,那么还应该?是一味比较?猛的毒药。但细细一想?,似乎不对。八股、愚民、统治这一三?段论似乎存?在逻辑上的?问题。八股文就一?定是为了愚?民么,愚民就一定?有利于帝王?的统治么,这两项似乎?都没有办法?完全肯定。那再反过来?思考,为了统治,是不是要愚?民,
有明一代,至始至终都?存在这北方?游牧民族(也就是北元?,后来的鞑靼?)的威胁,明初稍微轻?一些罢了,但从来就没?有根除过。所以,朝廷至始至?终都需要人?才,需要能担大?任的人才。从春秋到唐?宋,有作为的帝?王都重视人?才,特别是唐太?宗。吴兢在《贞观政要》里面有很多?就是写李世?民对人才的?渴望与重视?。中国与欧洲?不同,欧洲始终是?贵族统治,中国自隋以?降,科举取士就?向社会底层?开放了向社?会上层流动?的途径。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唐朝官员开?始分流品,即所谓清流?与浊流之分?。科举取士做?官的谓之清?流,恩荫做官的?谓之浊流。宋朝以后,官员特别是?显要的官员?基本上都是?通过
科举取?士。明朝更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成?庶吉士,非庶吉士不?登堂拜相。如果说八股?取士是为了?愚民的话,那就更是愚?官,愚统治者,而且是统治?者的绝大部?分,是统治者中?的99.999%(统治者中只?有皇帝不用?考八股)。我如果是皇?帝,就是用屁股?思考问题也?不会如此愚?民,一个皇帝跟?一群蠢蛋,能统治一个?礼拜就不错?了。一旦陈胜吴?广,内无子房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外无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皇帝这行当?肯定比去山?西挖煤危险?,闹不好就得?断子绝孙。我就不相信?连痞子加流?氓的刘邦都?懂得统治阶?级人才的重?要性,朱和尚会不?知道(那就不单单?是侮辱人家?的人格的问?题,还侮辱人家?的智商),所以,八股取士愚?民说是站不?住脚的。
那么八股取?士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唐宋科举考?诗、文,所以唐宋诗?词达到了鼎?盛。但不管是诗?还是古文,都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不好?判卷。对于诗、文,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偏?好。正如现在有?的人喜欢韩?寒的文章,但有的人却?对其嗤之以?鼻。科举发展到?明清,统治者认识?到科举取士?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士子对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也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所以明清统?治者最终决?定科举考试?只考八股文?。当代历史学?家批评八股?文主要是八?股文是一种?死板的问题?,士子作文不?敢越雷池一?步。但这却又正?是八股文的?优势所在。按照一定格?式作文,那么考官评?卷的自由度?就小了,因为八股文?固定的格式?就确立了一?个标准。这其实就跟?高考一样,各个科目的?考试题型都?是一定的,而其还有选?择题(完全的刚性?标准)。
那总得准备?准备嘛。那准备什么?呢,明清科举都?要求按朱熹?士子如果要?科举,
四书集注答?题,以朱熹四书?集注为标准?。高考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有一个考试?大纲,一切都只考?考试大纲的?内容。所以,不管是八股?还是高考,都是用一种?牺牲多样性?的方式来提?高公平性与?可操作性。一切以牺牲?公平性与可?操作性的高?考改革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最近北大改?革,校长推荐上?北大。我对这一改?革是不怎么?乐观的。推荐上大学?并不能打破?高考这一教?育制度,也并不能真?正地选拔所?谓的多样性?人才上北大?。大部分重点?学校校长推?荐上北大的?学生,都是学校成?绩前几名的?学生,在重点中学?,前几名考清?华北大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也就是说,校长推荐制?只是把与原?本通过高考?考试上北大?的学生改为?面试,这其实根本?没有触及到?教育制度的?根本。校长不敢推?荐所谓的多?样性人才上?北大,一方面,这缺乏一个?有效地衡量?机制。一个小提琴?拉的好的跟?一个文章写?得好的学生?如何比较,另一方面,这会给学生?一种误导,某一门好就?能上北大,势必会导致?学生片面最?求某一方面?的发展。教育制度一?方面是为了?给社会培养?人才,另一方面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中国自古为?什么能实行?大一统的中?央集权,那是因为科?举制为社会?下层往上层?流动提供了?机会,所以才不会?有人高呼:王侯将相才?,宁有种乎。
中国古代社?会绝不是一?个没有制度?的社会。中国古代的?制度也决不?能轻言腐朽?。每一项制度?的背后都必?然有其合理?性,不合理的只?是后来一成?不变的执行?者罢了。制度是有保?质期的,没有那种制?度可以长盛?不衰,因为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发展。高考是需要?改革,但改革之前?先要弄清楚?高考制度的?目的有什么?。否则,改革最终的?结果或许会?偏离这一初?衷。行万里路,要不断停下?来想想,自己到底要?去哪里~
《走出神话》文章综述
刘家胜 发表于20?09年10?月10日 22:58 阅读(11) 评论(1) 分类: 读书笔记
举报
《走出神话》(,,, ,, ,,,,,? ,,,,,? ;,,,,?) 乔纳森?安德森 中信出版社?
文章脉络:
一、政府与市场 ?
概论:有关中国经济的五个重?要事实?
? 中国政府还控制着很多??经济实体,国有经济的比例要比其?他一些亚?
洲经济体高出?很多。?
? 尽管国有经济部门所占?的比例很高?,但令人惊讶?的是,政府?对这些?
资产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市场?化。?
? 中国的国有?企业基本是盈利的。?
? 中国经济真正的结构性?问题出在其?他地方:政府对金融?企业的所有??
权比例太高?,以及对利率水平实行严?格控制,这导致中国?经济长期?
存在过度投资?倾向。?
?好的趋势在于,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已?经有了明显?改进,而且在逐渐??
向着坚持国有资产的正?确方向前进?。?
1、国有经济——到底有多大,?
2、政府与经济——?所有权之外 ?
3、国有经济,市场经济,——没有迫在眉睫的危机?
4、未来之路
二、 老龄化——前所未有的挑战?
概论:五个主要发现?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非常?迅速?
?除东欧国家以外,中国的情况?在新兴市场?经济是独一?无二的,其老龄化进??
程与日本、韩国或欧洲国家非常相?似?——但人均的收入水平却相?差了很多?
?用发展中国家的标准看?,中国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来说?还算发达。?
? 养老金负担固然非常高?,但不见得会?压垮整个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老龄化几乎可以?肯定必然将?导致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但这会是
个平缓的过程? ?
1、突如其来的老龄化?
2、谁来支付养老金,?
3、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 ?
三、 走出银行困局?
概论:关于中国银行体系的五?个误解? ?中国正在滑向金融危机? ?
?在过去10多年以来,银行体系没?有得到任何?发展? ?银行已经完全具备独立?经营能力?
?中国政府没有财力挽救??自己的银行 ??在中国彻底履行?WTO有关协议后?,外国银行的?竞争将使本?国银行举步??维艰。
中国的银行体秒?——深刻的变化与隐含的问?题? 银行危机——缘何隐而未发,?
银行业的未来?——是喜是悲,
拯救国有银行?
私有化、自由化与其他趋势?
尾声
四、 经济社会紧张关系?
概论:中国崩溃论的误区?
?失业压力不断攀升?
?农民的不满即将爆发?
?富人阶层的出现和不平?等现象的加?剧将彻底破?坏社会稳定? ?
?腐败将侵蚀掉整个社会?的根基?
? 政府将陷入财政危机?
?不建立西方式的多党政?治制度,经济增长不?可能持续? 失业问题:并不是未来的真正挑战? ?
农民和农村移民:好转的迹象? ?
富人阶层:收入分配不?平等到底有多严重,? 腐败的威胁,?
政府的财政稳定?
经济增第政政治民主?
高速增长——如果消失,
五、 中长期增和的动力?
概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中国与亚洲其他经济体?发展非常相?似?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将继续?保持较高经?济增长?
?大陆目前过高的增长速?度不可持续? ??强劲的消费增长,但不会出现?“?新兴的消费繁荣?” ?令人惊讶的是,未来不会有?太大的障碍? ?亚洲增长模式?
中国与众不同,?
中期增长的动力?——供给方面
中期增长的动力?——需求方面
六、中国不会改变世界的七??个理由
1、中国不会改写世界经济?增长的历史? ?
2、中国不会吞噬全球的制?造业?、窃走高端的?工作岗位
3、中国不会买光全世界的??资产
4、人民币不会?成为下一个?世界货币
5、中国不会成为世界市场?上通货紧缩?的输出源头? ?
6、中国不会把其他发展中?国家边缘化??
7、中国不会破坏?“华盛顿共识?”
读书感想:
国庆六十周?年,举国欢庆,为中国的军?威国威,更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而?欢欣鼓舞?。但我心头始终萦绕着一?个问题?,中国的高经?济增长还能持续多久?,中国模式是否可以始终?支持中国经?济的高增长??,
中国模式是什么?,有什么特别的么?,从经济学上讲没有?。经济学上经?济增长有两种方式?,无非是内驱动和外驱动?。?内驱动就是?通过技术进?步、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内?部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外驱动就是?通过资本等各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经济增长?。中国无疑就属于第二种??类型。
中国模式是新事物么?,不是。中国模式其实就是亚洲?模式?,或者说是亚?洲模式的?2.0版。中国经济实现年平均增??长8%以上,这的确是一个经济奇迹?,?但这个经济奇迹并不是?唯独中国出?现?,在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东南亚??国家都曾有过如此高的?经济增长?。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借鉴了其他?国家的经验,?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现在根本不是值得骄傲?的时刻?,前方还有更大?的挑战等?待着我们。
中国经济已经到了转折?点?,中国经济正?在过大关。
低端的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了尽头?,再走下去时不可能的?。因为中国不可能?始终存在如此低廉?的劳动力?,不可能持续供应终日劳?累却收入微??薄的劳动力。?劳动力价格的上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中国人口的红利即将结??束。
当然,我不是说中国劳动力价?格在最近几?年就要大幅?度的上涨?,但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是肯定的?。中国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这就是说,当婴儿潮的?一代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但计划生育政策后的一??代人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的时?候?,中国的人口红利也就将??基本耗尽,而这一时期?已经不远了,?就在未来的二十年左右??。
当然,这也不是说中国将会出?现劳动力短?缺?,毕竟中国有?13亿的人?口。现在,珠三角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雇用的?大部分是农?民工?,而且是年轻?的农民工,年龄大概在?20,30岁左右。?为什么企业主喜欢雇用?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呢,?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负担最小?,?还没有到承担上有老下?有小的经济?压力?的时候,?对社会保障?也要求不多。?这也是为什么珠三角会??出现民工荒?的原因。珠三角缺的不是劳动力??,而是缺20?,30岁这段极其廉价的??劳动力。
外驱动型的经济不可能?持续增长?。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就是??这方面的极?好的例子。苏联在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经济增长非常快?,短期内就实现了?经济的赶超?,成为世界的一级?。但是苏联的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溃。?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在战?后也有过一?个短时期内??的高速经济增长?,历史书上称?之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不单是二战后?,一战后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出现?了经济的高?增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战后?,百废待兴,经济的增长完全是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得?的?,而非技术进?步取得的。
中国必须从外驱动型经??济转变到内驱动型经济?。?这个转变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过幸好中国的人口红?利也还能持?续一段时间??。广东省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提前为环境的变化做好?准备?。冬天的棉衣?不应该是冬?天准备,应该在秋季就缝制好过?冬的棉衣?,否则将见不到来年的春??天。
亚洲四小龙已经比较成?功地实现了?经济转型?,新加坡、香港有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台湾、韩国制造业不断升级?,转向技术水平更高?,利润水平也更高的?电子制造业?。日本二战后也同样先经?历了由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服务业转型的过程?。如今,日本的最大?产业由电子制造业转向?了动漫产业??。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几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所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中??国短时期内还不能丢?。但珠三角作为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已经到了产业转型的时?期?。珠三角的经济转型既是?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为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出路的??需要。
珠三角地区可以借鉴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向更高端的?制造业转型。?珠三角地区一直做的是??电子代工,也有像华为这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这就要求珠三角地区合?理引导电子?产业的发展?,?珠三角地区需要有像三?星?
一样的电子企业崛起?引领中国的?电子制造业??的未来。
谈印度和巴?基斯坦
——读《不顾诸神——现代印度的?奇怪崛起》
一直都以为?民主是政治?的良方,一切政治问?题通过民主?都能够治愈?。美国的民主?制度就是美?国先贤留给?美国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不管是岁月?的流逝还是?世事的变迁?,哪怕是巨大?的灾难,美国的民众?始终都相信?,有美国先贤?创立的完备?的民主制度?,一切苦难都?是可以战胜?的。但把眼光从?北美和欧洲?转移到亚洲?,民主却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定,带来的却可?能是无尽的?纷争与贫困?。
马云说:“一百个成功?的经验也不?如一个失败?的教训。一百个成功?有一百个成?功的原因,而失败就那?么几个。”美国的民主?是众多国家?学习的典范?,但它却无法?教给其他国?家如何真正?的实现民主?,因为,美国民主的?成功有其美?国特有的国?情,盲目地照搬?美国的民主?必然导致失?败。而亚洲失败?的民主,或者说不成?功的民主却?能教给我们?什么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至少可以让?我们在民主?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少缴学费。
亚洲也有民?主制度运行?良好的国家?和地区,但这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国土面积狭?小,人口较少。比如中国香?港,新加坡,勉强还可以?加上韩国。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道,地域狭小的?国家适合建?立共和国,而地域广大?的国家更适?合建立君主?制国家,而地域介于?其间的国家?则适合建立?贵族民主制?国家。所以香港和?新加坡的民?主对中国来?说似乎少了?些借鉴的意?义。
南亚次大陆?的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虽然建立起?民主制度,但却在民主?进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民主不但没?有解决亟待?解决的问题?,反而给国家?带来了给多?的问题。
先说说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不?断经历着军?人政权与民?主政权的更?迭(如图一)。民主虽然建?立起来了,但国家的各?种问题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出现
了?另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是?出现在民选?政府时期,而是出现在?军人政权时?期。军人通过政?变上台,发展国家经?济,大力稳定社?会,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在军人执政?的末期,民权运动兴?起,人民通过选?票选举出领?导人,建立民选政?权。但是民选政?权时期,国家经济停?滞不前,社会逐渐走?向动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下降?。当国家经济?不断走下坡?路,社会动荡不?安时,军人再发动?政变,又建立起军?人政权。总的说来,民主政权搞?坏搞乱了经?济与社会,之后军人再?通过武力夺?权重建经济?与社会,而民主人士?又通过民主?方式再夺取?政权,循环往复。
为什么人民?通过选票选?举出来的领?导人不但没?有代表人民?的利益,反而将人民?带入了深渊?,为什么军人?通过暴力的?手段获得强?权,最终却造福?了民众呢,问题恰恰出?在民主制上?。
不管是民主?政权还是军?人政权,其领导人的?最终目的都?是谋求连任?,即一切的政?治活动都是?为了获得、保有政权。民选总统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选票?。所以为了保?有政权,一方面他不?得不随时应?对在野党的?攻击,处理各种在?野党的诘难?。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人?民的选票,他们不得不?做出一些能?使人民立即?得到实惠的?短视行为。一个积重难?返的国家不?可能在一任?或两任领导?人时期就完?成彻底的革?新,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是通?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变革?才使国家制?度日臻完善?,经济繁荣发?展。一个既时刻?要应对在野?党的攻击,又被逼着不?断做出杀鸡?取卵行为的?政权,最终因为无?法控制政治?局面而使社?会走向动荡?,经济停滞不?前。人民可以没?有自由而有?秩序地活着?,但绝不可能?没有秩序而?有自由的活?着。这就必然导?致军人通过?政变取得政?权,从而重建社?会的秩序。军人总统的?权力不是来?自于人民的?选票,而是来自于?军队的支持?,来自于军队?暴力的威慑?。军人总统为?了保有权力?,就必然要为?人民谋求福?利,否则必然会?被人民推翻?。再则,军人总统的?权力缺乏法?律效力,这就必然迫?使军人总统?更在意发展?经济,为人民谋福?利。军人有足够?的能人保持?社会的稳定?,因为“皇权代表秩?序”。军人政权也?不会轻易为?民众左右,做出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因为其不用?时时讨好选?民。一个稳定的?社会,一个可以正?常工作的政?府,那么国家的?经济肯定也?就发展了。
时间 领导人 政府性质
1969.3.31,1971.12.30 叶海亚?汗 军人政权 1971.12.30,1973.8.14 阿里?布托 民选政权 1973.8.14,1978.8 乔德里?法扎尔?伊拉希 傀儡政权 1978.9.15,1988.8?17 齐亚?哈克 军人政权 1988.8.19,1993.7.19 古拉姆?伊沙克汗 民选政府 1993.11.13,1997.4 莱加利 军人政权 1997.4,1999 谢里夫 民选政府 1999,2008.9.8 穆沙拉夫 军人政权 2008.9.8, 扎尔达里 民选政府
图一
再谈谈印度?。
印度虽然没?有像巴基斯?坦一样出现?民选政府与?军人政府的?循环更替,民主
也没有?遭到很大的?破坏,但印度的民?主依然是不?成功的。(如图二) 时间 总理 党派 1947.8,1964.5(病故) 贾?尼赫鲁 国大党 1964.5,1964.6(代理) G.L.南达 国大党 1964.6,1966.1 (病故) L.B.夏斯特里 国大党 1966.1 (代理) G.L.南达 国大党 1966.1,1977.3 英迪拉?甘地(尼赫鲁之国大党
女?,圣雄甘地的?儿媳妇) 1977.3,1979.7 M.R.德赛 人民党 1979.7,1980.1 查兰?辛格 人民党 1980.1,1984.10 英迪拉?甘地(被刺身亡) 国大党 1984.10,1989.12 拉吉夫?甘地(英迪拉?甘国大党
地之子,被刺身亡)
1989.12,1990.11 维?普?辛格 人民党 1990.11,1991.6 钱?谢卡尔 人民党 1991.6 ,1996.05.16 普?维?纳?拉奥 国大党 1996,2004 瓦杰帕伊 人民党
2004, 曼莫汉?辛格 国大党(主席为索尼?
娅?甘地,意大利裔,拉
吉夫?甘地之妻)
图二
尼赫鲁—甘地家族长?期把持着国?大党,把持着印度?的政治,从尼赫鲁到?索尼娅?甘地,已经经历的?三代四个党?主席。如果不是索?尼娅?甘地是非印?度本地人,那么现任的?印度总理将?是她而非曼?莫汉?辛格,尼赫鲁—甘地家族将?出现第四位?印度总理,那么尼赫鲁?—甘地家族出?任印度总理?的年数也将?由38年变?为43年,这还是因为?圣雄甘地、英迪拉?甘地、拉吉夫?甘地遇刺身?亡而导致统?治年限的减?短。印度自独立?以来总共才?62年,尼赫鲁—甘地家族就?统治了其中?的三分之二?的时间。
印度政府虽?然是民选政?府,但在很多方?面似乎并不?能改变印度?,反而阻碍了?印度的发展?。
官方语言也?是英语,所以很多的?印度人都会?说英印度曾是英?国的殖民地?,
语。英语是英国?人留给印度?的一份宝贵?财富。印度通过这?份财富而发?展成了世界?办公室。但是,正是世界办?公室的建立?,更加速了印?度的贫富差?距。
印度世界办?公室的建立?一方面得益?于母语为英?语,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这是建立在?剥削穷人的?基础上。印度自独立?以后,就建立起晚?上的高等教?育,培养了众多?的高科技人?才。所以,硅谷有很多?工程师都是?印度人,印度也得以?发展起软件?业。印度的高等?教育投入占?印度教育总?投入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只有不到一?半的教育资?源投向了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广大的印度?贫民无法接?受一个起码?的初等教育?。印度教育只?面对印度社?会的精英而?非广大的人?民群众,这也是印度?贫富差距悬?殊的一个重?要原因。
民主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平等,唯有平等才?有民主,脱离了平等?的民主是不?存在的。法律可以规?定平等,但平等绝不?可能只是通?过法律就顺?利实现。美国向世界?宣称其是最?民主的国家?,两百多年前?美国先贤在?宪法规定人?人平等,一百多年前?,林肯总统也?宣布解放黑?奴,白人与有色?人种平等。但美国真正?实现了么,看得见的有?色歧视不见?了,但取而代之?的是看不见?的歧视。美国的黑人?依然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印度教是有?等级的,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
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低层的就?是被称为“不可接触的?贱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低种姓的人?成为过印度?的总理。可视的种族?歧视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见的歧视?。因为可视的?歧视大众能?够找到并击?败它。但不可视的?歧视却很难?击败它,因为它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无法抓住?它。
印度是一个?严重割裂的?社会,既有现代的?繁华,又有农村的?极端落后,之后这种矛?盾的两面交?融在一起,形成了印度?独特的社会?形态。民主是无力?的,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印度的这种?割裂社会,更没有哪个?政党能够在?短时间内缩?小印度的贫?富差距。正如没有哪?一个政党敢?公开实行计?划生育,虽然人口的?高速增长给?印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为什么印度?政党不能或?不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民主代表民?意,但民意就是?对的么,民意或多数?人的意见并?不能等同于?正确的,合理的意见?。所以民主也?会产生暴政?,产生多数人?的暴政。计划生育从?整体上说利?国利民,但从个人来?说,却是侵犯了?一个人的原?有的权利或?利益。多数人考虑?到自身而不?同意这一政?策,故政党为了?政治选举就?更不敢制定?和执行这项?政策。
人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真的只是民?主政权吗,我想民众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民主,而是幸福安?定的生活。追求民主,只是希望追?求一种能实?现这一诉求?的方式,如果民主不?能达成这一?目标,那民主必将?不值一文。
给大学生的?十二条人生?建议:做事不如做?人 刘家胜 发表于20?07年08?月13日 16:58 阅读(19) 评论(2) 分类: 大学生活
举报
一、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不要成为灌?输教育的牺?牲品。?
二、仕途、商界、学术——大致说来,每个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条道路的一?条。?在进行职业规划的?时候,不妨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只有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三、专业无冷热,学校无高低?。?没有哪个用人单位会认?为你代表了?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千万?不要因为你是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而沾沾自喜,也大可不必?因为你的学?校不好或专?业冷门而自?卑。?
四、千招会,不如一招熟。?10个10%?不是100%?,而是零。如果你有10?项工作,每项都会做10%?,
那么,在用人单位眼中,你什么都不?会。所以你必须?要让自己具?备核心竞争?力,?“通才”只有在“专才”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五、一定要学会理财。?对于贫困生来说,首先要做的?不是挣钱,而是省钱。?
六、做事不如做人,人脉决定成?败。?一个人具备多少能力,不只是说他?一个人的时?候能做什么?,?还包括他能通过别人做?什么。一个人赚的?钱。?12(5%是靠自身的知识,?87(5%则来自人脉关系。?30岁以前?靠专业赚钱,?30岁以后?靠人脉赚钱。所以好好珍?惜大学期间?建立起来的?人脉关系。?
七、互联网固然威力无穷。?但是,如果你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的金钱?倒是可以弥?补,荒废的青?春就无可追寻?了。?
八、大部分女生将电脑当成?了影碟机,大部分男生?把电脑当成?了游戏机。?大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是很多时?候电脑会成?为浪费时间?的堂而皇之?的借口。有电脑的大?学生非常多?,可是,这中?间很多人可能大学?毕业的时候?还不会?Excel?,不会做一个像样的?PPT?。
九、爱情是不期而至的,可以期待,但不可以制?造。?花开堪折方须折,末让鲜花败?残枝。一个有?10?000块的人为你花掉?100?元,你只占了他的?1%;而一个只有10?块的人为你花掉?10?块,你就成了他的全部?
十、研究生扩招的速度是?30%?,也就意味着硕士学历贬?低的的速度?是?30%。千万不要以为考研究生??就是积极禁区的表现。对于很多人?而言,考研不过是?一种消极逃?避的方式罢?了。?
十一、垃圾是放错位置的人才?。?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放到?那个让你成?为人才而不?是?垃圾的职位上。当然,前提是你要?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究竟适合做?什么。?
十二、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去图?书馆多去自?学室,很多书你现?在不读,一辈子就再?也没机会去?读了。?虽然不是每本书看了都?一定有用,但是因为你?不知道究竟?哪本书以后?会有用,所以只有多?看书,并且抛弃?那?些过于功利的想法。尽管每次网?到鱼的不过?是一个网眼?,但要想捕到?鱼,就必须要编?织一张网。?
范文三:绩效增长模式
您是否正面临:
目标模糊 —— 员工积极性下降、做事拖沓缺乏战斗力; 职责不清 —— 组织结构混乱、机构臃肿、人力成本上升; 执行力差 —— 生产效率低、利润下滑、企业亏损;
无法考核 —— 目标不能责任到人,干好干坏都一样,人才流失;
这一切都说明,您的企业急需一套实效的绩效管理执行系统。
课程获得九大成果
1、 统一高层绩效管理的思想认识 2、 绩效管理实操落地的系统方法和工具 3、 制定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
4、 将企业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员工,明确每个员工的KPI 指标 5、 根据目标找到达成的方法措施 6、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考核指标 7、 现场设计企业每个岗位的激励机制 8、 现场确定绩效执行计划
9、 建立月度评估、检讨的追踪系统收获成果:
客户分享见证:
中国人并不缺少智慧,缺少的是渠道,行动成功的绩效增长模式是中国式的方法论。
——重庆金夫人摄影婚纱艺术 周生俊
参加完绩效增长模式,我们企业的利润在半年内增长了20%。真的很实效!
——上海齐鼎餐饮有限公司 齐大伟
学完绩效增长模式的当天,我又现场报名了一家,让我的其他团队再来学习绩效增长模式,这套课程太实用了,我已经向我身边的所有朋友在推荐这套课程!
—— 北京亚宝方大医药有限公司 陈家效
学习完绩效增长模式,公司在团队管理、目标管理、岗位的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水平都提升了两倍以上!内部的沟通也更加的流畅。
——海口红妆美容 张艳红
通过学习和运用行动成功的绩效增长模式,目前,企业业绩增长是同期二倍。
——河南佳源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新涛
运用了绩效增长模式,让我们企业的管理水平至少提升了5年!感谢行动成功!
——重庆龙辉建筑有限公司 陈康
报名要求:
1、企业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系统; 2、拥有3人以上的核心管理层;
3、每家企业派核心管理层 6—8人参加:
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人力资源负责人、营销负责人、行政负责人、生产负责人等。
绩效增长模式顾问式实操研修班
范文四:绩效增长模式
绩效增长模式是延续在战略之后的,如何将企业的战略转化为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关键绩效指标,如何进行中间的过程控制和有效的薪酬激励?
绩效管理三个根本
企业的绩效管理虽然是一把手工程,但企业的飞轮要运转起来,必须依靠所有的员工全员参与,做到每一个员工身上的飞轮真正的转起来,实现员工个人的成长。所以整个体系关注一个核心,就是以企业的利润增长为中心。整个系统在建立的过程中秉承三个根本。
第一个根本,绩效管理是为了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企业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绩效管理。摩托罗拉的管理观是“企业管理就等于绩效管理”。企业没有绩效就等于无效,所以我们推崇的观点是“企业管理等于绩效管理”。我们的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核心中的核心。我们帮助企业建立系统,用系统管理公司。这是民营企业遇到的最大的障碍:靠最开始的几个创业者管理公司,当核心的主管离开以后,公司的运转就会受到严峻的挑战。我们就是要通过飞轮体系实现系统来管理人,让系统运营公司。这是企业推行绩效管理中的第一个根本。
第二个根本就是激发员工的潜能,让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同时为企业提升利润。企业不是缺人才,缺的是机制,把激励机制搭建好,员工的潜能就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所以,我们要依靠强大的激励系统机制,这套体系绝对是以员工的价值创造、成果创造为导向的,创造成果以后给员工相应的回报。
第三个核心,做企业绩效管理相当于是企业的利润管理,最终的核心是要提升企业的利润增长。同时企业的利润增长还要关注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是关注员工的个人收入增长,第二个重点是关注员工的个人成长。因为企业的成长速度就来自于员工的成长速度。
这套体系中间的核心是以企业的战略实现为中心。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的第一个环节是企业清晰的战略发展目标,战略的中心再转化为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在财务上要实现收入,计划实现多少,要转化为企业的关键指标。企业指标要进行层层分解,转化为每一个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部门的关键绩效指标要分解转化为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
每一位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而存在的。这是飞轮的第一个环节,即目标环节,真正要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核心的宗旨是一切以员工的关键价值成果为导向,通过指标看本质,通过本质来做管理,所以员工的每一项指标都要让员工自我管理起来。这就是绩效管理为什么要全员参与,员工的管理就等于员工的自我绩效管理,部门的管理就等于部门的绩效管理,公司的管理就等于公司的绩效管理的原因。
每一个员工关键的绩效指标设定出来之后,还要为员工设定中间的过程目标,分解到每天每件事情,这样才能保证指标能够实现。
四个目标的设立
为了实现这个指标,有四个重要的过程目标需要设立。
1.每个月一级安全生产培训的频次目标。
2.二、三级安全生产的培训频次目标。
3.每个月抽查的频次目标。
4.特殊工种持证率上岗目标。
员工每个月只需要把这四件事情重复、聚焦,做到极致,就能够保证安全的零事故率。这也能帮助企业实现最终的目标,这也是指标环节。这是核心中的核心,绩效管理的灵魂就在于每一个岗位对公司最核心的贡献价值,因为它跟薪酬是紧密关联的,薪酬紧紧的跟着员工的绩效管理指标。一个企业中绩效目标制定清楚,整个绩效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掷地有声的实施方法
有了目标以后,还得要有措施方法。其实每一位员工都是愿意做好的,老总一定要坚信你的员工绝对是智慧的,而且是绝对愿意做好的。为什么没做好?是因为员工缺乏工具跟方法。所以我们在措施环节要给员工工具方法和时间流程图帮助员工分析问题,以及找到达成目标的路径和方法。同时我们倡导一个观念,问题的提出者就是问题的解决者。我们要训练员工自己承担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他才能够主动思考,紧紧的围绕着目标找措施、找方法。这是飞轮的第二个环节。
第三个环节是评估。有了目标,有了措施,得进行追踪评估。评估在绩效管理中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评估依靠流程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评估与被评估。我们采购回来的产品经过验收,验收的环节就对采购员材料一次到货的及时、交验完成自动评估与被评估。采购完要入库,要生产的一定要等于库房结余。生产完要进行质检,质检部门对交期、履约率进行评估和被评估。
一是靠流程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无缝对接。二是实现纵向的评估,也就是部门主管对底下的员工追踪每天的过程目标,没有完成如何进行改善,实现上级对下级纵向的评估。三是通过会议,通过表格来推进整体评估。在评估过程中,大家所扮演的角色不一样,绩效管理的角色只是如实反映一个事实。反映什么样的事实?原材料验收的部门对采购部门一次交验合格率85%,这是一个如实的反映。而这个数据会作为兑现薪酬对采购部门原材料交验合格这一项的依据。上级的部门主管对员工的评估所承担的角色是什么?是要通过部门主管对员工的辅导,让员工的一次交验率从85%提高到95%。在绩效管理过程当中,部门主管承担的角色是辅导员,是教导员。
教导的核心力
我们有了教导的文化,部门主管还必须具备教导的核心能力。这个核心的能力就是绩效辅导、绩效沟通的能力。帮助员工设定明确的目标,找到方法措施,帮助员工达成目标,去成就员工,这是部门主管教导员要做的事情,这是飞轮体系第三个环节。同时通过绩效沟通,通过会议体系,通过表格来实现推动飞轮能够快速的运转。
第四个是环节激励。第一颗钮扣是激励在绩效管理过程当中自然的接入。整个的激励系统中我们一直倡导一个观点:企业不是缺人才,而是缺少用人的激励机制,所以我们是以价值创造,以成果为导向的。
牛仔裤生产企业的激励机制
去年东莞有一家做牛仔裤生产的企业,这个企业接受过绩效管理培训回去以后选了一个工厂做试点。原来这个工厂有三条生产线,总共有124个工人。124个工人每个月的产值是生产400万米的牛仔裤,一次交验合格率只有不到70%。去年11月份开始模拟运行,导入绩效管理,模拟运行一个月之后,94个工人生产了580万米的牛仔裤,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了80%。按照当地一个杂工工人的工资是1500块钱,相当于为企业节省了60个人的成本,60个人乘以1500块钱,相当于节省了9万。所以说企业缺的不是人,缺的是用人激励机制。只要有强大的激励机制,利润就会翻倍的增长。
管理就是一种习惯
关键绩效指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而存在的,员工的每天每件事情其实就是核心的四个步骤。管理就是一种习惯,习惯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有成果导向,你要达到这个成果,要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措施去达成。做得好的要奖励,做得不好的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员工进行成长。整个飞轮就是一个大磨盘,员工无数的小飞轮就构成了企业的运行机器。每一个员工都是价值创造中心,员工的工资、员工的福利奖金不是公司给的,是部门主管带着员工自己去创造的。
我们通过为员工设定目标,目的就是为了控制中间的课程,最后缔造我们所需要的成果。因为我们的成果只能由过程产生,企业管理难,难就难在过程的控制上面。所以我们要让每一个员工都把飞轮融入到血液当中、骨髓当中,把它变成一种习惯,从思维上到行为上,全方位的将这个飞轮循环起来。
范文五:人口增长模式
2013—2014(下)高一地理课堂练习 / 中等难度 / 限于课堂完成 / 201405中旬 / 针对学情灵活使用
1
2013—2014(下)高一地理课堂练习 / 中等难度 / 限于课堂完成 / 201405中旬 / 针对学情灵活使用
2
2013—2014(下)高一地理课堂练习 / 中等难度 / 限于课堂完成 / 201405中旬 / 针对学情灵活使用
(2)结合图示分析经济发展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图中唯一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的国家是________,解释其主要原因。
1、CBBBACAACD 二、1、(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2)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比重大)。
2000~2005年间 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不断下降
(3)性别比例失调(偏高、升高),造成将来部分男性结婚困难,影响社会秩序和安定,并对就业和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破坏。
(4)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养老保障制度;严格控制人口出生性别比例;提高人口素质。 2、、(1)尼日尔 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
影响:加大了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导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速度减慢,人们生活水平上升缓慢,同时也不利于提高人口质量。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2)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生产力水平对人口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增长缓慢;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低,手工劳动力数量需求多,导致高出生率。
(3)德国 经济发达,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高,所以人口死亡率反而高。
3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1、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