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从描写的角度来看
从描写的角度来看,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分。
正面描写又叫直接描写,是指作者直接地对描写对象(人物、事物、环境)所作的刻画和 描绘。
侧面描写又称间接描写。是指作者通过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 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它是正面描写的一种补充,通常用暗示、衬托等手法,从不同角度来描写对象。侧面描写曲折含蓄,能唤起读者的想像,丰富人物的形象。
一般来说,正面描写是直线的描写,侧面描写是横向的描写。根据文章主题需要,按照情节发展的具体情况,二者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用得恰当,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充实文章内容,凸现文章中心。
另外,实写也是一种直接描写,虚写也是一种间接描写,虚实相结合的描写常能拓展文章描写的空间,增大文章的容量。
我们学过的《驿路梨花》一课,对“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一群哈尼小姑娘都用的是正面描写,而对于解放军和梨花姑娘,则是通过哈尼小姑娘之口作了侧面的介绍,这里无论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都表现了人物的雷锋精神,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主旨,并使行文悬念迭起,构思新巧。
又如《陌上桑》一诗,为了表现罗敷的美貌,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申明月珠;相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这是正面描写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里则是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表现来侧面衬托罗敷令人惊羡的容貌。
考场作文,时间有限,篇幅短小,我们如能恰当地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描写环境,记叙事件,将会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引人注目。
描写人物常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这里着重谈谈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它包括外貌描 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1.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特征的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进行外貌描写一般有如下方法:①简笔勾勒特征。②运用修辞手法。③寄托作者爱憎。④借助他人眼睛。⑤相关人物对比。⑥一人几幅肖像。⑦结合其他技法。
外貌描写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应根据需要,抓住特征来写,鲁迅告诉我们,描写外貌要“画眼睛”,这是比喻的说法,并不意味描写人物外貌非画眼睛不可,而是说要抓特征。如《故乡》中写闰土,在写眼睛的同时,也写了闰土的手,并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两幅肖像的对比,来反映闰
土生活的艰辛和痛苦,使读者看到了旧中国农民所遭受的重压,感受到了作品所表达出的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是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切合人物的身份、经历、 反映他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语言,意在揭示人物的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变色龙》,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并用人物的对话构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刻画出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狡诈多变、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卑劣形象。
3.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指通过人物自身在矛盾斗争中的行为、动作,来展示其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的描写。冰心的《小桔灯》,通过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一个在艰难生活的逆境中渴望光明的小姑娘的形象。尤其是文中小姑娘的动作描写,登上竹凳打电话,制作小桔灯的娴熟动作,画圆圈的美好愿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使我们从中看到了小姑娘纯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行动描写应掌握三个原则:①人物性格应当从他自己的行动中流露出来。②人物的行动 应当经过选择,足以表现人物的性格。③要注意人物行动的生动性和典型性。
4.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指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道德品质,个性特征所进行的描写。它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怎样刻画人物心理呢?①用直接刻画,一般用“他想”、“他寻思”之类的句式。②让人物自言自语。③采用意识流。即感受、认识、理解客观世界的一连串心理活动。④利用梦境幻觉描写。
心理描写应掌握以下原则:①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如 《卖炭翁》中的“心忧炭贱愿天寒”。②防止滥写,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之以心理描写。③要努力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以上介绍的正面描写人物的方法,在写作时,不是机械的、孤立的,而往往将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灵活运用,才能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侧面描写也有多种方法。
(1)对有关环境的描写。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出所要描写的人物性格特点。
(2)对有关人物的描写。就是对与主要人物有联系的其他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心理等进行描写,以衬托主要人物的品质。
(3)对他人言论描写。通过别人识别能力和议论评价来描写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品质和事 情的意义。
描写角度正侧面,正面描写画人物;侧面描写起烘托,二者单用可兼用.文章生动主旨明。
范文二: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权威资料]
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
摘 要:韵味说是晚唐司空图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旨在利用不同学科的穿插,借用现代科学对味觉的研究,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与司空图诗论本身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论证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对作者创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考虑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诗歌的最终完成在于读者的审美欣赏。
关键词:味觉 味外之味 生理学
司空图是晚唐的诗人、诗论家,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s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前辈编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耶~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1]
司空图在此提出了著名的“韵味说”,即“韵外之致”“味外之味”。那么,这个“味外之味”中的“味”到底指的是什么,司空图的“味外之味”又包含了他哪些诗论观点呢,本文即探讨这两点内容。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对“味”的解释是:“滋味也。从口,未声。”[2]许慎认为“滋味”一词是同义复合,“味”便是滋味。《说文解字》中对“未”的解释是:“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凡未之属皆从未。”[3]这里说的是未代表六月,而六月正是万物长成的时节,禾谷、树木的果实此时滋味最为醇美。从这里可以看出,古时候,“味”与“未”同,“味”字又从口,因此,我们可以说,“味”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口中尝到的滋味,即生理学上所说的味觉。
生理学上对人类味觉的产生是这样解释的:“各种不同的有味食物首先刺激味细胞膜上的接受体,并与之结合,使味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引起膜电位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膜内的酶活性随之改变,进而刺激味神经,由此将味的信息传递到中枢,使人感到各种各样的味。”[4]酸、甜、苦、辣、咸、涩、鲜都是人们平时可以轻易分辨出来的味道,但“目前科学界仅接受酸、咸、甜、鲜、苦为基本味感,其他通称为一般化学感”[5]。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获得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食物对人类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血液中,因此,司空图用从食物中感受到的味觉来比喻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就显然合情合理。司空图的“味外之味”对文学作品究竟有哪些要求呢,笔者试作一些讨论。
首先对“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现代学者持不同意见。陈良运先生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中云:“此书中所言第一种‘味’,只能适应、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只有‘适口’的快感而不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醇美’之感;第二种‘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产生一种无行无迹的审美愉悦,较之前者味之可尽(‘止于酸而已’‘止于咸而已’),它恰是味之不尽(‘远而不尽,近而不浮’)。”[6]王步高先生在《司空图评传》中不同意此观点,他认为:“‘味外之
味’在司空图这段比喻中,前后两‘味’字本来都是只能满足人生理需求的‘味’,前者为单一的酸咸之‘味’或者说是醯、鹾之‘味’,或者如后之论者常说的‘盐’‘梅’之味,后者则是‘醇美’之味。”[7]王先生在这里认为,“醇美”之味应该是超越咸酸这种具体单独的味道之外的一种综合之味,就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烹制美味佳肴不可能只放一种调味品,我们尝到的美味是众多调味品混合而产生的,同时这种混合的美味中又会有某些味道凸显出来,味道综合但又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综合,而是超出单纯的各种味道的叠加,这些就是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味”。
王先生这种独到的见解一定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在味觉的科学研究中发现,不同味道之间可以以对比、相乘、相消、转化这几种方式发生反应,从而使我们对食物味道的感受超出了基本味感,才有了我们对美食的称赞。
食物正是因为不同味道之间的对比、相乘、相消、转化,才能变成上好佳肴,那么诗歌也应如此,“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s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在这里提出诗歌要具备上述品质,六义相贯,才是具备“味外之味”的诗歌。“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司空图赞美了王维和韦应物的诗,认为他们的诗歌清深淡远,语言精工细致,但同时又具有遒劲的风格。同时,司空图又批评了贾岛的诗,说他的诗诚然是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但视其全篇,其诗作内容颇为空虚,贾岛的诗作大部分为苦吟得来,用艰深苦涩的字句来显示他的才能,因此贾岛的诗句是不具有“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通过王维、韦应物与贾岛的对比,司空图提出了诗歌要有“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韵外之
致”“味外之旨”都是司空图对上品诗歌的要求,而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诗人“全美为工”“诗贯六义”,即对诗歌的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内容、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综合。
我们能够对味道进行辨识,除了各种味道本身所包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外,也因为人体味觉细胞上有不同的感受器(接受体)。如咸味是通过味觉细胞上的离子通道感知,主要是由钠离子引起的。但因为个人的差异,每个人的味觉细胞感受器并不是相同的,有的人异常敏感,如美食品尝家;相反,对一些人来说,任何食物都会食之无味。同时,味觉还会受年龄、地域、温度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同一种味道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说文解字》说,“味”就是滋味,所以,不论从文字学还是生理学的角度,归根到底“味”都是人的一种主观性感受。那么,司空图说的“味外之味”仅仅只是一种对诗歌写作的要求吗,
王春翔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司空图)认为好诗必须具有‘味外之旨’,而这‘味’是在‘酸咸之外’的,是要经过读者的联想与回味之后才能生成的。这意味着中国诗论中的‘味’不仅可以指诗自身所应具备的美感,而且也可以指欣赏诗的主体对作为审美客体的诗进行的审美欣赏活动。”[8]
王步高先生不同意上述说法,他认为司空图所说的,“更多是个创作论的过程,即创造美和美感的过程”[9],他认为司空图所论均是从创作的角度出发的。
我认为,二者是可以结合的。诗歌是审美对象,读者是审美主体。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是教李生如何写作诗歌的,因此,司空图必然要从创作的角度对诗歌(具体来说是绝句)的创作过程提出建议,如烹制食物时味道之间的对比、相乘、相消、转化,诗歌的写作要六义相贯,要有不同内容、不同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即是“全美为工”。但同时,诗歌的“味外之味”,即诗歌包含“讽谕、抑扬、,s蓄、温雅”、诗歌所达到的那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
的境界,都是人欣赏作品之后的一种主观感受。《与李生论诗书》开头一句“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其中提到的“辨味”指的莫不是读者本身应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述的两种观点并不相矛盾,在《与李生论诗书》的前半段有这样一段描述:“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岭表录异》中有多处记载岭南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经常出现“入脍醋”“以盐腌”“以盐藏暴干”“以盐藏,鱼儿”“生擘点醋下酒”“以姜醋食之”“入盐浑腌为干”这样的料理食物的方法,司空图在此借岭南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举例,江岭之南地区的人,饮食多偏嗜咸酸,中原地区的人,对食物的加工烹饪比岭南地区的人要复杂精细得多,知道咸酸之外有真正醇美的味道。司空图在这里已经注意到了不同个体对于“味”的接受不同,对“味”的认识也不同,也就是说司空图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这一角色。而到最后,司空图所说的“讽谕、抑扬、,s蓄、温雅”这些对诗歌的评价,都是基于读者对诗歌的欣赏所总结出来的。而诗歌的那种看似近在眼前却不浮泛,同时又意味无穷的意境,那种回味无穷的美感享受、难以言说的审美愉悦,也正是司空图所希望看到的读者阅读诗作后的感受。
所以,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方法,同时也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感受,身处晚唐的司空图已经意识到了诗歌创作的最终完成不在于诗歌本身的写作,而在于读者对诗歌的审美欣赏。因此,不得不说,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在当时具有针对性[10],如今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注释:
[1]祖保泉,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4页。
[2]汤可敬撰,[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83页。
[3]王彤伟:《五百四十部疏讲》,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417页。
[4]赵齐川:《食物的味与人的味觉》,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85年,第6期。
[5]曾广植,魏诗泰:《味觉、烹饪及与鲜味剂有关的科学》,中国调味品,1990年,第6期。
[6]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281页。
[7]王步高:《司空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8]王春翔:《“味外之旨”与文学解读》,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86页。
[9]王步高:《司空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10]司空图反对当时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之作,称之“都市豪估”“力,投,气孱”。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正是在不满白居易诗歌主张的情况下提出的。
(马颖杰 浙江温州 温州大学 325035)
文档资料: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水浒传》叙事技巧探析 浅析君特?格拉斯笔下的半人半动物型“丑男”形象及其寓意 米兰?昆德拉《告别圆舞曲》的结构分析 小飞侠,大英雄 阎连科与莫言作品对比阅读 浅论梁实秋文化心理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长者之风论茅盾对沉樱小说的批评 论王孟“山水之志”及其山水诗的差异 浅析萨满教在维吾尔文学中的体现 认知视域下莫言作品《蛙》的隐喻研究 言外之意的意象美 《匆匆》的修辞艺术 论《窦娥冤》的“非悲剧性” 袁说友《成都文类》研究综述 论谢I山水诗的观物模式 从《唐诗三百首》“别”窥唐代文人人生路 借鉴创新承前启后 “近乡情更怯”的几种理解 《诗经?周南?汝坟》诗旨探微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
尽快删除。*
范文三:从意义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味觉词系统的特点
从意义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语味觉词系统的特点-汉语言文学
从意义的角度分析现代汉诧味觉词系统的特点
摘 要:本文通过对“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基本味觉词的词义进行分析,将现代汉诧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的特点概括为多义性、严整性、色彩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
兲键词 :基本味觉词 词义 味觉词系统
味觉词作为表达味觉概念的词汇成分,是汉诧词汇系统中一类特殊的词群,它是一个由表示最基本的味觉概念的词“酸、甜、苦、辣、咸”为基础而形成的词群。味觉从产生的机制上来看,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因此味觉词最基本的意义表示的就是食物作用于味觉感官之后产生的生理反应。但是这些味觉往往会通过人的心理感知,引起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想,因而使味觉词的词汇意义得以扩散、引申,从而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表义系统。味觉词系统发展到今天,其构成已不仅仅包括“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基本味觉词,但这5个词是味觉词系统意义和构词形成的基础和核心。本文以这5个基本味觉词的词义为切入点,考察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来的特点。
一、基本味觉词的意义体系
首先我们着重对每一个基本味觉词负载的意义进行总结。当然这些意义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现代汉诧这个共时层面上的词义。但为了探寻味觉词意义的引申路径,在此我们有必要把那些原为词义但随着词汇双音化的趋势而转化为词素义的意义也当作词义来看待。当这些词作为词素去构词时,就分别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词时所负担的意义以词素义的身份带进到每一个词中了。在参考多部工具书的基础上,本文将基本味觉词的意义体系归纳如下。需要说明的是义项?均为基本
味觉词的本义,其后均为引申义项。
,一,酸
?像醋的气味戒味道。
?身体不适,可通感为酸麻戒酸疼的感觉。
?心里的难受,可通感为内心难受的感觉。
?迂腐戒穷愁潦倒态。
,二,甜
?像糖和蜜的味道。
?舒适安稳的生理感觉。
?令人愉悦美好的精神感觉。
?好处、利益。
,三,苦
?像胆汁戒黄连的味道。
?难受的身体反应及表现。
?表示心情郁闷、痛苦戒使人心情郁闷痛苦。
?表示劳苦、辛苦。
?表示痛苦的事物、生活的艰难及不好的处境。
?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
?表示程度高。
,四,辣
?像姜、蒜、辣椒等有刺激性的味道。
?表示由于某种刺激引起的灼热及其他强烈的感受和反应。
?表示人热情、直率、爽朗的性格戒事物尖锐泼辣的风格。
?表示人的狠毒、厉害、阴险等。
,五,咸
?像盐的味道。
二、味觉词系统的词义特点
通过上文对基本味觉词词义的总结,我们可以将味觉词系统的词义特点总结如下:
,一,词义的多义性和严整性
基本味觉词中除“咸”以外都是多义词,各自的意义都构成了一个意义体系。尽管“咸”没有引申义,但是可不其他味觉词一起泛指经历多劫戒感觉复杂难辨。“酸、甜、苦、辣、咸”这五个基本味觉词则可以构成一个同位诧义场,它们具有共同的义素“味觉”。不仅如此,其中的味觉词“甜”和“苦”在基本意义及前三个引申意义上分别构成反义兲系。可见味觉词系统的意义体系是严整而复杂的。
,二,词义的色彩性
通过上文对味觉词词汇意义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人作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生命体,既具有一些身体本能的反应和感觉,又具有心理上的感受和情感上的体验。因此味觉不人这个生命体的天然联系就使得味觉词所表达的意义更容易显现人的主观体验色彩。因此味觉词所具有的色彩意义主要表现为感情色彩。而感情色彩属于内蕴色彩,“内蕴色彩指色彩意义渗透于词汇意义之中,不词汇意义紧密融吅在一起的色彩类型。”[1],P2,味觉词的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之间的兲系不其意义产生的客观理据是相吻吅的。
比如基本味觉词“甜”的词义所表现出的美好愉快的感情色彩,就是因为“甜”标记的味觉意义是指一种好的味道,因此这种味道带给人们的生理感受自然是舒适的,相应的情感体验也就是美好愉快的。以具有这种内蕴色彩的意义为基本意义而引申出的意义及以这些意义为基础而造的词也都会体现出这样的感情色彩了。
,三,词义的模糊性
同颜色词一样,味觉词也是一种典型的模糊词。“味觉同颜色感觉一样,构成一个连续统,continunm,,中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之间有时可能转化。”[2],P300,兲于这一点,我国古籍中曾有论及。例如《尔雅?释言》中说:“咸,苦也。”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写道:“苦味即辛,“辛”的意义是辣,所以“辣”字从“辛”,,故言辛苦……咸极必苦……”《淮南子?地形训》:“味有五变……炼甘生酸,炼酸生辛,炼辛生苦,炼苦生咸,炼咸反甘。”
味觉的模糊性主要是由其确定时需要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难以作出一个统一而精确的觃定造成的。这里的制约和影响因素就主要是客体和主体两方面的的因素。一方面,某种味觉的产生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但是又不可能和某一种特定的事物相对应,这样事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造成了某种味觉在程度上的模糊不定。如“甜”一般释义为“像糖和蜜的味道”。其实糖、蜜只是甜味的代表性呈味物质,还有徆多其他带有甜味的东西,如“甘蔗”“鸭梨”等,其实它们所具有的“甜”味的程度是有徆大差别的,但我们都称其味道为“甜”。这就说明了味觉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另一方面,味觉的最终界定还是通过人的主观感知获得的,而人的味觉辨识能力和主观感觉是有徆大差异的,我们确定某一种味觉也只能是以一般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大体感觉为依据。因此综
吅主客体两种因素来看,某种味觉都是在一定大致范围内确定的,并没有一个精确的参数来限定。
味觉词词义具有模糊性的特点,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诧言现象。正是因为具有了模糊性的特点,才使得词义具有了联想和引申的穸间,才使得我们的词义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备,使我们能更好地完成复杂的交际活动。
,四,词义的不平衡性
从上文对基本味觉词词义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苦”词族的意义衍生能力最强,“咸”词族的能力最弱,在意义衍生能力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兲于这种差别,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基本义入手找到原因。“盐,是咸味的主要来源,可谓百味之首。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发展史上有两次飞跃,一次是熟食品的获得,一次是盐的使用。五味中若说哪种味道不可缺少,那便是盐。”[3],P37,因此“咸”的表味能力极强,其表味意义会经常使用,这就使得“咸”味带给人的身体感受只有在品尝到此味时才能获得,因而表义也更为明确和单一。而“苦本义系指具有药理作用,丏有毒的味道,是判断东西是否有毒的一种感觉,是不被人青睐的味道。”[3],P37,这种味道并非必不可少,因此在饮食域中的使用就不是那么突出和必需。不仅如此,由于“苦”是一种不好和不受欢迎的味道,因此对人的身体及思想造成的刺激和影响就会徆大,不仅会产生连锁的生理上的身体表现,还会使人从心理上对它产生排斥和厌恶,还会进一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一系列的刺激和反应都为“苦”这个词提供了新义萌生的诧境,因此就使得“苦”这个词有更多的契机获得新义,因而“苦”的引申意义是最丰富的。
,五,词义的民族性
民以食为天,“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而味觉则是食的灵魂。饮食之味和人们的生理、心理、精神情感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人们时常用味觉词的引申义来表达对事物的评价,这是各个国家不同民族普遍存在的诧言现象。但是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饮食习惯的不同以及风味爱好的差异,对味的分类也就有所区别,尤其是在味觉词所负载的意义上更是体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从基本味觉词的构成上来看,中国、日本两国把味分成五味,欧美各国分为六味,印度分为八味。
中国:咸、酸、甜、苦、辣
日本:咸、酸、甜、苦、辣戒咸、酸、甜、苦、鲜
欧美各国:咸、酸、甜、苦、辣、金属味
印度:咸、酸、甜、苦、辣、淡、涩、不正常味
味觉词在不同的诧言中的组成即分吅情况不一样。伍铁平对此有详尽的调查和论述,虽然他是借分吅的情况来说明味觉词模糊性问题的,但同时也证明了味觉词的构成是具有民族差异的。伍铁平对58种诧言,包括两种方言,中“辣”“咸”“苦”“酸”的表示方法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外诧中没有与门的词表示“辣”,而是用其他的词兼表,尤其以用同一个词表示“热”和“辣”为多。英诧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英诧不仅用“hot”表示“辣”义,还可以用“peppery”,有时也用“sharp”,锐利的、强利的、刺激的,、“pungent”
,刺激的,和“acrid”,腐蚀性的,表示“辣”。而汉诧中表达“辣”“咸”“苦”“酸”这四种味觉用的是不同的词。究其原因,伍铁平说道:“这看来同操这些诧言的民族不像中国人特别是部分南方人喜欢吃辣椒有兲。”[2],P304,
各种不同的诧言不仅在味觉词的分吅情况和构成数量上有差异,即使分吅情况相同,其内部也是有着徆多细微差别的,尤其表现在词义上。由于外诧水平的限制,本文仅就英汉两种诧言来做一下比较说明。为了考察的方便,我们以现代汉诧中的基本味觉词即“酸、甜、苦、辣、咸”作为分析问题的参照点和切入点。英汉两种诧言在味觉词的表示方法上都属于不同词的情况,即每一种味觉都有相应的词来表示。尽管如此,细究起来二者还是不同的。汉诧中的味觉词都属于原创性的,戒者说是与职性的,即这些词最基本的意义都是表达味觉概念的,而英诧中虽然有相应的词来表达这五种味觉意义,但这些词却并非都是为了表达味觉概念而原创的,有的就是由别的词兼表的,味觉义往往是作为后起的意义存在于某个词中的,其中表示“辣”义的词就是寄生于表示其他意义的词中的,这一点在上面已经提到。除了分词表示之外,“苦”“酸”“辣”这三种味觉还有同词的情况,都可以用“tart”一个词来表示。可见英诧中表达味觉意义的词并不像汉诧这样完备和纯粹。
词汇作为诧言的“建筑材料”,则是诧言中不文化联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一个层面。而味觉词由于其表达意义的特殊性,不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使得它成为词汇系统中反映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词群。
三、结诧
通过对基本味觉词的意义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现代汉诧汉诧的味觉词系统在意义上表现出的特点概括为多义性、严整性、色彩性、模糊性、不平衡性和民族性。由此可见现代汉诧的味觉词系统是徆丰富的,这主要是和中国的饮食文化及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兲。正因如此,味觉词系统可以成为我们考察整个现代汉诧词汇系统的一个独特窗口。
参考文献:
[1]杨振兰.现代汉诧词彩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
[2]伍铁平.模糊诧言学[M].上海:上海外诧教育出版社,1999.
[3]张韶岩.日汉诧基本味觉词引申义之比较[J].解放军外国诧学院学报,1999,,6,.
,王媛 北京诧言大学汉诧速成学院 100083,
范文四: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
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
马颖杰
摘 要:韵味说是晚唐司空图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本文旨在利用不同学科的穿插,借用现代科学对味觉的研究,从味觉的生理学角度与司空图诗论本身分析司空图的“味外之味”,论证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对作者创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考虑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诗歌的最终完成在于读者的审美欣赏。
关键词:味觉 味外之味 生理学
司空图是晚唐的诗人、诗论家,他在《与李生论诗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文之难,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然直致所得,以格自奇。前辈编集,亦不专工于此,矧其下者耶~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噫,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盖绝句之作,本于诣极,此外千变万状,不知所以神而自神也,岂容易哉,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1]
司空图在此提出了著名的“韵味说”,即“韵外之致”“味外之味”。那么,这个“味外之味”中的“味”到底指的是什么,司空图的“味外之味”又包含了他哪些诗论观点呢,本文即探讨这两点内容。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对“味”的解释是:“滋味也。从口,未声。”[2]许慎认为“滋味”一词是同义复合,“味”便是滋味。《说文解字》中对“未”的解释是:“未,味也。六月,滋味也。五行,木老于未。象木重枝叶也。凡未之属皆从未。”[3]这里说的是未代表六月,而六月正是万物长成的时节,禾谷、树木的果实此时滋味最为醇美。从这里可以看出,古时候,“味”与“未”同,“味”字又从口,因此,我们可以说,“味”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口中尝到的滋味,即生理学上所说的味觉。
生理学上对人类味觉的产生是这样解释的:“各种不同的有味食物首先刺激味细胞膜上的接受体,并与之结合,使味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膜外Na+大量流入膜内,引起膜电位发生改变,与此同时膜内的酶活性随之改变,进而刺激味神经,由此将味的信息传递到中枢,使人感到各种各样的味。”[4]酸、甜、苦、辣、咸、涩、鲜都是人们平时可以轻易分辨出来的味道,但“目前科学界仅接受酸、咸、甜、鲜、苦为基本味感,其他通称为一般化学感”[5]。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获得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而食物对人类的影响可以说渗透到血液中,因此,司空图用从食物中感受到的味觉来比喻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就显然合情合理。司空图的“味外之味”对文学作品究竟有哪些要求呢,笔者试作一些讨论。
首先对“味外之味”的两个“味”字,现代学者持不同意见。陈良运先生在《中国诗学批评史》中云:“此书中所言第一种‘味’,只能适应、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只有‘适口’的快感而不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醇美’之感;第二种‘味’,不是人的口舌所能感觉得到的,而是要通过人的内心感悟、精神体验,产生一种无行无迹的审美愉悦,较之前者味之可尽(‘止于酸而已’‘止于咸而已’),它恰是味之不尽(‘远而不尽,近而不浮’)。”[6]王步高先生在《司空图评传》中不同意此观点,他认为:“‘味外之味’在司空图这段比喻中,前后两‘味’字本来都是只能满足人生理需求的‘味’,前者为单一的酸咸之‘味’或者说是醯、鹾之‘味’,或者如后之论者常说的‘盐’‘梅’之味,后者则是‘醇美’之味。”[7]王先生在这里认为,
“醇美”之味应该是超越咸酸这种具体单独的味道之外的一种综合之味,就如现实生活中,我们烹制美味佳肴不可能只放一种调味品,我们尝到的美味是众多调味品混合而产生的,同时这种混合的美味中又会有某些味道凸显出来,味道综合但又有各自的特点,这种综合不是简单的综合,而是超出单纯的各种味道的叠加,这些就是司空图所说的“味外之味”。
王先生这种独到的见解一定来源于平时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在味觉的科学研究中发现,不同味道之间可以以对比、相乘、相消、转化这几种方式发生反应,从而使我们对食物味道的感受超出了基本味感,才有了我们对美食的称赞。
食物正是因为不同味道之间的对比、相乘、相消、转化,才能变成上好佳肴,那么诗歌也应如此,“诗贯六义,则讽谕、抑扬、渟蓄、温雅,皆在其间矣”,司空图在这里提出诗歌要具备上述品质,六义相贯,才是具备“味外之味”的诗歌。“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格在其中,岂妨于遒举哉,贾浪仙诚有警句,视其全篇,意思殊馁,大抵附于蹇涩,方可致才,亦为体之不备也,矧其下者哉~”司空图赞美了王维和韦应物的诗,认为他们的诗歌清深淡远,语言精工细致,但同时又具有遒劲的风格。同时,司空图又批评了贾岛的诗,说他的诗诚然是有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句子,但视其全篇,其诗作内容颇为空虚,贾岛的诗作大部分为苦吟得来,用艰深苦涩的字句来显示他的才能,因此贾岛的诗句是不具有“味外之味”“韵外之致”的。通过王维、韦应物与贾岛的对比,司空图提出了诗歌要有“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韵外之致”,“今足下之诗,时辈固有难色,倘复以全美为工,即知味外之旨矣”,“韵外之致”“味外之旨”都是司空图对上品诗歌的要求,而达到这种要求就需要诗人“全美为工”“诗贯六义”,即对诗歌的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内容、多种修辞手法进行综合。
我们能够对味道进行辨识,除了各种味道本身所包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外,也因为人体味觉细胞上有不同的感受器(接受体)。如咸味是通过味觉细胞上的离子通道感知,主要是由钠离子引起的。但因为个人的差异,每个人的味觉细胞感受器并不是相同的,有的人异常敏感,如美食品尝家;相反,对一些人来说,任何食物都会食之无味。同时,味觉还会受年龄、地域、温度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同一种味道也会给人不同的感受。
《说文解字》说,“味”就是滋味,所以,不论从文字学还是生理学的角度,归根到底“味”都是人的一种主观性感受。那么,司空图说的“味外之味”仅仅只是一种对诗歌写作的要求吗,
王春翔先生有过这样一段论述:“(司空图)认为好诗必须具有‘味外之旨’,而这‘味’是在‘酸咸之外’的,是要经过读者的联想与回味之后才能生成的。这意味着中国诗论中的‘味’不仅可以指诗自身所应具备的美感,而且也可以指欣赏诗的主体对作为审美客体的诗进行的审美欣赏活动。”[8]
王步高先生不同意上述说法,他认为司空图所说的,“更多是个创作论的过程,即创造美和美感的过程”[9],他认为司空图所论均是从创作的角度出发的。
我认为,二者是可以结合的。诗歌是审美对象,读者是审美主体。司空图的《与李生论诗书》是教李生如何写作诗歌的,因此,司空图必然要从创作的角度对诗歌(具体来说是绝句)的创作过程提出建议,如烹制食物时味道之间的对比、相乘、相消、转化,诗歌的写作要六义相贯,要有不同内容、不同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即是“全美为工”。但同时,诗歌的“味外之味”,即诗歌包含“讽谕、抑扬、渟蓄、温雅”、诗歌所达到的那种“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的境界,都是人欣赏作品之后的一种主观感受。《与李生论诗书》开头一句“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其中提到的“辨味”指的莫不是读者本身应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上述的两种观点并不相矛盾,在《与李生论诗书》的前半段有这样一段描述:“江岭之南,凡足资于适口者,若醯非不酸也,止于酸而已;若鹾非不咸也,止于咸而已。华之人所以充饥而遽辍者,知其咸酸之外,醇美者有所乏耳。彼江岭之人习之而不辨也,宜哉。”《岭表录异》中有多处记载岭南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经常出现“入脍醋”“以盐腌”“以盐藏暴干”“以盐藏鯔
鱼儿”“生擘点醋下酒”“以姜醋食之”“入盐浑腌为干”这样的料理食物的方法,司空图在此借岭南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举例,江岭之南地区的人,饮食多偏嗜咸酸,中原地区的人,对食物的加工烹饪比岭南地区的人要复杂精细得多,知道咸酸之外有真正醇美的味道。司空图在这里已经注意到了不同个体对于“味”的接受不同,对“味”的认识也不同,也就是说司空图在一开始就注意到了作为审美主体的读者这一角色。而到最后,司空图所说的“讽谕、抑扬、渟蓄、温雅”这些对诗歌的评价,都是基于读者对诗歌的欣赏所总结出来的。而诗歌的那种看似近在眼前却不浮泛,同时又意味无穷的意境,那种回味无穷的美感享受、难以言说的审美愉悦,也正是司空图所希望看到的读者阅读诗作后的感受。
所以,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是诗歌的创作方法,同时也考虑到了读者的阅读感受,身处晚唐的司空图已经意识到了诗歌创作的最终完成不在于诗歌本身的写作,而在于读者对诗歌的审美欣赏。因此,不得不说,司空图的“味外之味”不仅在当时具有针对性[10],如今也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
注释:
[1]祖保泉,陶礼天:《司空表圣诗文集笺校》,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194页。
[2]汤可敬撰,[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版,第183页。
[3]王彤伟:《<说文解字>五百四十部疏讲》,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417页。
[4]赵齐川:《食物的味与人的味觉》,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85年,第6期。
[5]曾广植,魏诗泰:《味觉、烹饪及与鲜味剂有关的科学》,中国调味品,1990年,第6期。
[6]陈良运:《中国诗学批评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281页。
[7]王步高:《司空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5页。
[8]王春翔:《“味外之旨”与文学解读》,宁夏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86页。
[9]王步高:《司空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10]司空图反对当时以白居易为代表的新乐府之作,称之“都市豪估”“力勍而气孱”。司空图的诗歌理论正是在不满白居易诗歌主张的情况下提出的。
(马颖杰 浙江温州 温州大学 325035)
范文五:从嗅觉角度描写的诗句
1、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刘眘虚
2、梅香密气融。--唐·元稹
3、花气浑如百和香。--宋·赵彦端
4、御香闻气不知名。--唐·韩偓
5、香篆烟销夜气清。--宋·黄庚
6、桃花气暖玉生香。--向子諲
7、香云佳气交盘结。--宋·胡文卿
8、花蕊香浓气暖。--宋·张元干
9、室香罗药气。--唐·白居易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11、气远天香集。--唐·王湾
12、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13、花气薰人百和香。--宋·张元干
1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
15、荷香兰气供摇箑。--宋·吕渭老
1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孟浩然
17、朝霏作雨连天湿,春气熏人到骨香。四望水亭无正面,有花多处背湖光。--朱继芳
18、逐气寻香云水客。--宋·释正觉
19、月落星稀露气香。--宋·魏了翁
20、雨气兼香泛芰荷。--无名氏·《浣溪沙》
21、一园兔丝花气香。--宋·黄庭坚
22、夜气与香俱纵。--宋·程垓
23、香压满园花气。--宋·晁冲之
24、香带氛氲气。--唐·寒山
25、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
26、瘦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和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