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陈共《财政学》习题
《财政学》习题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1.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是: A.政府
B.市场
( )
C.企业 D.国有企业
2.市场活动中存在未被补偿的损失或应得未得的收益的现象被称作: ( ) A.市场失灵
B.边际效益递减
C.外部效应 D.免费搭车
( )
3.下列情况能形成垄断的是: A.产量增大
B.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
C.规模扩大引起的边际收益递增和边际成本递减 D.规模扩大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和平均成本的增长
4.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被称作: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 ) ( )
5.在市场活动中,资源配置处于无效或低效率的状态被称作: A.市场失灵
B.外部效应 C.免费搭车 D.寻租
6.外部效应是指: ( )
A.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他人带来的影响 B.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失
C.微观主体行为给他人造成的损失未予补偿或给他人带来的收益未得到回报 D.微观主体无偿享有他人的利益
7.具有外部效应的产品最集中地表现在 上: A.竞争性产品 B.垄断性产品 8.公共物品是指:
( )
C.私人产品 D.公共产品
( )
A.人人都需要的产品 B.具有社会共同利益的产品
C.具有非盈利性的产品 D.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9.混合物品是指:
( )
A.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各占一半的物品 B.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混杂的物品
C.同时具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特征的物品D.由私人生产而由政府提供的物品 10下列对社会公共需要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共需要是每个社会成员个人需要的总和 B公共需要由每一社会成员无差别的共同享有 C享有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一定代价
( )
D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来源于剩余产品 1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 A.社会公共需要
( )
B.私人需要 C.混合需要 D.国有企业的需要
( )
12.政府干预经济(调节经济)主要是因为: A.政府拥有政治权力
B.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D.市场本身存在缺陷
( )
C.政府是全社会的管理者
13.政府干预经济过程中也有缺陷,导致政府缺陷的根源是:
A.政治权力凌驾于财产权力之上 B.政治权力对经济权力的支配 C.政治权力的滥用 14.寻租是指:
D.政治权力对财产权力的排斥
( )
A.由于让渡财产使用权而收取的租金 B.厂商寻求收益最大化的行为 C.政府因让渡国有资源使用权而获取收益的行为 D.政府职员靠手中的职权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15.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作用主要是: A.决定全社会的资源配置 C.弥补市场缺陷
( )
B.指导经济发展方向 D.实现公平分配
( )
16.财政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其活动的主体是: A.政府
B.企业
C.国家机关 D.公共事业单位
17.财政是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A.人类
B.社会
C.国家
D.经济活动
( )
18.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 A.资源配置
B.供求关系 C.公平分配 D.价格
( )
19.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是: A.政府
B.计划
C.市场
D.宏观调控
( )
20.资源配置在本质上是解决:
A.经济资源在不同产业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 B.劳动力结构问题 C.经济资源在不同地区合理分布的结构性问题 D.经济效益问题 2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 A.财政收支平衡
( )
B.国际收支平衡 D.充分就业
C.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四、判断题
1.外部效应是微观厂商活动对他人造成的损害.
(错 )
2.外部正效应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而外部负效应损害社会经济发展.( 错 3.公共产品可以由私人生产但由政府提供.
(对 ) (对 )
)
4.无论消费者是否购买,公共产品带来的好处可为消费者享有.
5.混合产品由于具有一定的竞争性和排他性,不能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错 ) 6.私人产品是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是市场提供的.
( 错
) )
7.混合产品可以采取公共提供的方式,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的方式. ( 对 8.社会公共需要的内容在任何社会都是相同的.
(错 ) (对 ) ( 错)
9.政府干预外部效应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财政手段 10.公平分配是财政的主要职能. 五、名词解释 1财政 2公共物品 3混合物品 4公共需要 5配置资源 6稳定经济 7外部效应 8市场失灵 六.简答题
1公共需要有哪些特征? 2市场失灵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市场为什么是失效的? 4政府干预市场的手段有哪些具体表现? 5政府干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6财政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七.论述题
1怎样从市场与政府的相互关系来理解财政对经济的干预 ?
2.财政的职能表现为哪几方面?财政采取哪些政策手段来实现其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搭便车”现象是指:
( )
A.个体行为给他人带来的损害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 )
2.纯公共物品只能由什么来提供: A.市场 B.政府
C.企业
D.社会组织
( )
3.对混合物品,较好的提供方式是:
A.政府生产,政府无偿提供 B.私人生产,政府购买回来后无偿向社会提供 C.私人生产,私人有偿提供 D.一部分政府无偿提供,一部分市场有偿提供 4.国有国营的经营模式适用于哪类国有企业(或单位): A.提供公共物品的国有企业 C.大中型国有企业
B.垄断性国有企业 D.小型国有企业
( )
( )
5.我国现阶段公平分配是指: A.按劳分配
B.按资分配 C.按权力分配 D.按对社会的贡献分配
( )
6.实现社会公平(个人或家庭收入公平),主要借助的财政措施是: A.税收 B.国债
C.财政投资 D.转移支付制度
7*.一定社会资源在财政部门和民间部门合理配置的最低条件是: ( )
A.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大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B.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等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C.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边际效率应小于该资源用于民间部门的边际效率 D.财政部门资源使用的平均成本应等于民间部门使用该资源的平均成本 8.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是: A.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 C.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
( )
B.实现社会公平分配 D.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 )
9.衡量财政支出进行资源配置的效率高低时,其标准是: A.社会净效益最大化
B.征税成本最小化
C.财政投资的具体项目效益最大化 D.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成本最小化 10.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衡量财政支出效益时,其主要适用的对象为:( ) A.政府的经济类投资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文化教育项目
D.公共事业项目
( )
11.“最低费用选择法”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时,主要适用于: A.经济项目
B.政治军事项目
C.公共事业项目 D.基础设施项目
12.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使用量来确定公共劳务收费标准的定价方法是: ( )
A.平均成本定价法 C.二部定价法
三、名词解释 1搭便车 2要素分配 3规模收入分配 4政府采购制度 5最低费用选择法 6二部定价法 7负荷定价法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纯公共物品必须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提供? 2如何看待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性及矛盾性? 五、论述题
1公共物品(包括混合物品)的生产方式及提供方式有哪些组合? 2什么是政府采购制度?其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有何意义?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二、单选题
1.扩大再生产是指:
( )
B.边际成本定价法 D.负荷定价法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 )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2.从社会产品的使用过程看,财政的重置投资是指:
A.满足社会消费后,剩余部分的社会产品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B.剩余产品(M)中的一部分用于扩大再生产的投资 C.剩余产品中用于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投资
D.由C转化而来的用于弥补生产资料消耗的简单再生产的投资 3.财政支出发生时,同时伴随着商品和劳务的交换,这类支出称为: A.购买支出
B.转移支出 C.生产性支出
( )
D.非生产性支出
( )
4.能够较准确真实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整个财政收入的比重 5.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A.不断扩大
B.日渐萎缩 C.基本不变 D.无规则波动
)
6.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说明财政支出有增长趋势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 ) A.瓦格纳
四、判断题
1.从社会资金的最终使用去向看,C的价值全部用于补偿性支出,V的价值全部用于消费性支出,M的价值全部用于积累性支出.
(错 )
B.皮科克
C.马斯格雷夫
D.拉弗
2.购买性支出侧重于执行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侧重于执行收入分配职能.(
对 )
3.转移性支出使政府资金无偿地转移,参与收入分配,说明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 错)
4.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政府应逐渐减少其活动范围,因此财政支出规模呈不断下降趋势.
(错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规模呈下降趋势是一个基本规律. 错( )
6.在正常情况下,随着经济发展,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对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重置投资 2经济建设费 3购买支出 4转移支出 六、简答题
1比较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活动的不同作用? 2为什么说财政支出规模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3为什么说"用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财政活动的规模,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七、论述题
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增减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改革开放以来,从政府职能及支出性质两方面考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有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第四章 购买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 )
2.能够保证国家政治职能得以实现的财政支出是: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 )
3.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作为无偿性的财政支出,属于: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4.文教科卫事业费支出属于:
C.社会保障支出 D.转移性支出
( )
A.积累支出 B消费支出 C补偿支出 D.投资支出 5.教育需求是: A.私人需求
( )
B.团体需求 C.纯公共需求
D.准公共需求
( )
6。带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投资
B.消费
C.生产
D.流通
( )
7.每增加一元投资所导致的收入的增长倍数被称作: A.资本边际收益递增
C.流动性偏好上升 8.加速原理是指:
B.边际消费倾向递增
D.乘数作用
( )
A.投资变化所引起的收入变化 B.收入变化所引起的投资变化 C.政府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D.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带动作用 9.将基础设施视为"公共物品",其原因在于: A.它主要是政府进行投资的
( )
B.社会发展离不了它
C.它为社会发展提供共同条件 D.它需要的投资额很大
10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政府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呈现:(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不变 11.财政投融资属于:
D.与GDP增长相一致
( )
A.商业性投融资 B.风险性投融资 C.政策性投融资 D.财政资金有偿使用 12.财政投融资主要用于: A.高科技产业
( )
D.增加银行资本金 ( )
B.基础产业 C.农业
14.从供求关系看,农产品供求的特殊性表现为: A价格波动大
B.与工业品存在剪刀差
C.供给稳定而需求波动大 D.需求稳定但供给波动大
四、判断题
1.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应首先保证投资性支出,再安排社会消费性支出.
(错 )
2.社会消费和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是:消费支出是无偿的,而投资性支出是有偿的. (错 )
3行政,国防支出是非生产性支出,其使用过程是对社会财富的消耗,应尽量减少.(
对)
4.文教卫生支出用于满足共同需要,属于“公共物品”,个人享用无需付费. (错
)
5.接受教育所得到的利益完全是内在化和私人化的(即不存在外部效应),因此,教育是私人需要,教育费用应该完全由受教育者自己负担. (错 )
6.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表现为:投资首先是刺激需求,投资过程完成后又可以增加供给。 ( 对)
7.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直接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主要采取间接调控. (对
)
8.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弥补非政府部门投资的不足,使两者投资之和与社会所要求的投资总量相吻合;二是纠正非政府部门的偏差.
(对)
9.私人投资追求盈利最大化,而政府投资完全不求盈利,只有产量最大化才能更好满足公共需要.(
错)
( 错)
10.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最好的方式是无偿拔款.
11.财政投融资是将财政资金按商业银行规则运作,追求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对)
12.农业的特殊性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相对稳定,而农产品的需求具有波动性.(错 ) 五、名词解释 1乘数作用 2加速作用 3基础产业 4财政投融资 六、简答题
1试简要分析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支出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2为什么说"投资是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
3为什么说"教育经费应由政府和享受教育的人们共同分担"? 4各国政府对基础产业都奉行干预政策,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基础产业的干预
有何不同?
5财政投融资有哪些特征?
6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七、论述题
1分析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并说明财政投资的主要范围有哪些? 2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说明,为什么需要财政对农业进行投资?财政投资于农业的重点领域是什么?
第五章 转移性支出
二、单项选择
2.最早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 )
C.美国 D.德国
)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计划经济时期内,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 A.就业
B.怃恤
C.福利
D.救济
( )
D.公积金
5.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A.个人所得税
B.社会保障税
C.企业所得税
6.同社会保障支出相比,财政补贴支出的不同之处在于: A.财政补贴是无偿的
( )
B.补贴可使领受人收入增加
C.补贴是由政府预算支付 D.补贴与价格变动有直接关系 7.财政补贴作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是因为其能够: ( ) A.增加受补贴者的收入 C.完善财政支出的方式 11税收支出是指:
B.改变相对价格结构 D.解决困难企业的困境
( )
A. 通过征税所形成的财政收入用于财政支出 B.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用途的财政支出 C因法定的税收优惠使政府放弃的财政收入 D.在征税过程中形成的成本费用支出 12.税收支出的实质是:
( )
A.将税收收入用于特定的支出项目 B.特殊的财政补贴 C.征税过程发生的费用支出 四、判断题
1.社会保障制度属于公共劳务,应由政府来提供.
( )
D.征管不严所形成的税收流失
2.社会保障支出与财政补贴支出同属转移性支出,由政府无偿提供. ( ) 3.财政补贴与社会保障支出都具有反周期调节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 ) 4.财政补贴的作用侧重于收入分配,而社会保障侧重于调节资源配置结构.( 5.财政补贴总是与相对价格的变动相联系,而社会保障与价格变动无关. ( ) 6.财政补贴在校正市场缺陷方面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越多越好. 7.财政补贴是通过调节企业盈利水平来调节供求结构的. 8.税收支出是用于特定用途的一项财政支出.
( )
)
( ) ( ) ( )
9.税收支出的实质是税务机关将多征的税退还给纳税人. 五、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制度 2财政补贴 3财政帖息 4税前还贷 5税收支出 六、简答题
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比较社会保障与财政补贴的同异点. 3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4试比较照顾性税收支出与刺激性税收支出有何不同? 七、论述题
1如何进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2.分析财政补贴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第六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分析
二.单项选择
1.从形式上看,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是: A.税收收入
( )
B.利润收入 C.国债收入 D.收费收入
( )
2.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有: A.不断增长的趋势
B.不断下降的趋势
C.绝对量增长而相对量下降 D.绝对量减少而相对量增长 3.能够更准确反映政府财政活动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 )
B.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C.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
4."经济决定财政"这一命题反映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 )
B.财政收入随价格的增长而增长
C.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分配制度决定 D.财政收入规模由不同的经济体制决定 5.经济改革以来(1978-1995年期间),我国财政收入变化表现为:( A.财政收入总额增长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 B.财政收入总额减少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 C.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且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增长 D.财政收入总额增长但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保持不变 6.在什么情况下,物价上涨才会导致实际财政收入增长:
( )
)
A.物价上涨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B.物价上涨率低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C.物价上涨率等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D.物价上涨率高于GDP增长率 7.从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看,我国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于: A.国有经济 四.判断题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下降是指财政收入总额的不断减少.
( )
B.集体经济 C.私营、个体经济
( ) D.外资经济
2.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因此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因素.( ) 3.通货膨胀使财政通过对GDP的再分配可得到更多的收入(即"通货膨胀"税),因而通货膨胀使财政实际收入增加,对财政收入是有利的.
( )
4.财政收入的规模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与社会制度没有本质联系. ( ) 5.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呈下降趋势,说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参与公共产品分配规模减少是普遍规律 .
6.经济越发达,政府财政收入规模越大.
( ) ( )
7.物价上涨率与财政收入增长率相等时,造成名义财政收入虚增,但实际财政收入并未增加. (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2规费收入 3."通货膨胀税" 六.简答题
1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变动的因素有哪些?
2试从分配制度及政策的变化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方面,说明为什么我国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达轨过程中,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降趋势.
3.从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途径是什么?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变化起决定作用? 2.分析价格变动如何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
第七章 税收原理
二.单选题 1.纳税主体为: A.纳税人
( )
D.征税对象
B.负税人
C.国家
2.税收客体是指: A.纳税人
( )
D.征税对象
B.负税人 C.国家
3.能够反映国家征税深度的指标是: A.纳税人
( ) D.税率 ( )
D.地方税
B.课税对象 C.税目
4.能够实现税负转嫁的税被称为: A.直接税
B.间接税
C.中央税
5.能够体现税收"纵向公平"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 )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 )
6.衡量微观税负水平的指标是: A.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B.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 C.税率 D.税目
( )
7.对下列商品征税后,哪一种商品最容易实现税负转嫁: A.自来水
B.矿泉水
C.水果
D.北京烤鸭
( )
8.税收转嫁中的前转是指:
A.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供货商 B.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购买者 C.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投资人 D.纳税人将税款转移给本企业员工 9.税收的"横向公平"是指:
( )
A.对所有法人和自然人普遍征税 B.凡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征税
C.凡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征不同的税 D.凡与企业进有横向交易关系的企业都征税 10.政府征税使纳税人减少高税商品需求,增加低税商品的购买,被称为: ( ) A.挤出效应 B.收入效应 C.支出效应 D.替代效应 11.拉弗曲线主要说明的是:
( )
A.公平分配 B.最优税率 C.税负转嫁 D.经济波动 12.下列不符合税收中性的是:
( )
A.国家征税使社会的损失尽量以税款为限
B.国家征税尽可能不带来超额负
担
C.国家征税要避免对市场的任何影响 四.判断题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
( 对) ( 对) (错
)
D.不使税收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2.国家无偿征税的税收负担,最终都由纳税人承担.
3.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国家征税后会使财政收入增加. 4.拉弗曲线说明,提高税率可更多地增加财政收入. 7.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对经济过程的不干预. 8.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其税款也越容易转嫁.
1纳税人 2负税人 3课税对象 4税率 5直接税 6从价税 7税负转嫁 8税收归宿 9起征点 10免征额 13税收超额负担 14税收中性 六.简答题
1说明拉弗曲线的意义. 2税负转嫁的条件是什么?
3如何理解税收的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 4税收效率的含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税收中性?
第八章 税收制度
二.单项选择 1.税收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商品税的征税对象是:
( )
错) 错) 对)
(((
A.商品流转额
B.商品收益额
C.商品利润额
( ) D.C+M部分 ( )
D.商品增值额
3.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价值中的: A.C部分
B.C+V部分
C.V+M部分
4.最早实行增值税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意大利 5.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
D.德国
( )
A.销售收入 B.营业收入 C.纯收入 6.我国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税种是: A.增值税
B.土地增值税
D.级差收入
( )
D.个人所得税
C.企业所得税
( )
7.农业税属于: A.流转税
B.所得税 C.财产税
D.行为税
8.目前我国增值税的类型是: A.生产型
B.消费型
( )
D.积累型
C.收入型
9.税收负担最重的增值税是: A.生产型
B.消费型
( )
D.积累型
C.收入型
10.遗产税的首要功能是: ( )
A.防止贫富分化 B.防止不劳而获 C.增加财政收入 D.鼓励慈善捐助 四.判断题
1.税收活动是与人类活动同时产生的. 2.税收的主体是企业.
( ) ( )
3.生产型增值税刺激投资,而消费型增值税抑制投资.( ) 五.名词解释 1单一税制 2复合税制 3商品税 4所得税 5增值税 六.简答题
1、1994年税制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2增值税的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3商品税与所得税各有什么特点?
4增值税的不同类型对经济活动有何不同影响?
第九章 国债和国债管理
二.单选题
1.国债最早产生于: A.奴隶社会
( )
D.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 )
2.国债与私债的本质区别在于: A.国债期限长而私债期限短
B.国债用于规模大的项目而私债用于规模小的项目 C.私债有明确的财产为担保,而国债无财产担保
D.国债是政府发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私债以盈利为目的 3.新中国最早发行的国债是: A.国库券
( )
B.经济建设公债 C.折实公债 D.特种国债
( )
4.弥补财政赤字的最好方式是: A.增加税收
B.发行国债 C.动用财政结余 D.压缩财政支出
5.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称作: ( ) A.国债负担率 B.国债依存度 6.国债依存度反映的是: A.国债的负担能力 C.新增国债的限度
C.国债清偿能力 D.国债限额比
( )
B.国债的偿还能力 D.国债余额状态
7.国债发行作为国债运行的起点,其核心问题是: ( ) A.发行时间的选择 C.发行方式的选择
B.应债主体的选择 D.发行规模的选择
( )
8.在国债发行方式中,主要适用于中短期国债的发行方式是: A.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C.连续经销方式
B.公募拍卖方式 D.直接推销方式
9.偿还国债本金时,分期逐步偿还法的优点在于: A.偿还成本低
( )
B.操作简单 C.体现国家政策 D.分散还本压力
( )
10对国债认购者较为有利的付息方式是: A.到期一次支付利息
B.期限一半时支付一次,到期全部付清
C.每年支付一次利息 D.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 11对财政最有利的国债发行价格是:
( )
A.溢价 B.折价 C.平价 D.市场交易的即期价格
12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影响国债利率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汇率 D.法定存款准备率 13.我国的国债利率主要以(
)为基础来制定:
( )
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汇率 D.政府的信誉水平 14.与其他金融资产利率相比,国债利率应该: A.等于市场利率
( )
B.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和其他证券利率
D.低于银行存款利率高于公司债利率
C.高于银行存款利率低于股票收益率
15.国债持有人卖出国债时,与买方协议将来重新买回该笔国债,被称作: ( ) A.国债发行 B.国债流通 C.国债期货 D.国债回购 四.判断题
3.比较可靠的偿还国债的资金,来自于国家预算专门建立的偿债基金.
( )
4.国债的使用主要是大型,长期项目,因此国债的期限结构应以中长期国债为主.
( )
5.国债利息分次偿还适用于短期国债;利息到期一次偿还适用于长期国债.
( )
6.政府利用国债调节宏观经济波动时,主要手段是通过国债利率的升降进行. ( ) 7.当国债的票面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时,采用折价发行.
( )
8.溢价发行使政府取得的国债收入比面值高,因此溢价发行对财政最有利.
( )
9.国债一级市场反映的是政府与承销机构之间的国债交易;而二级市场反映的是政府与最终认购者之间的国债交易.(× )
10发行国债使部分资金的使用权暂时转移到国家手中,一般还会带来通货膨胀.( ) 五.名词解释 1国债 2国债负担率 3国债依存度 4国债限度 5国债回购 六.问答题
1国债负担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2如何控制好国债限度?
3合理安排国债种类及结构对国债运行有何意义? 4简析国债市场的功能. 七.论述题 1分析国债的功能
2分析影响国债利率水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
二单选题
1.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单式预算
( )
2.我国预算年度的起止时限为: A.元月1日-12月31日
B.4月1日-次年3月31日 D.10月1日-次年9月30日
C.7月1日-次年6月30日
3.不考虑以前财政收支状况,而按照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来制定的财政收支计划称作:(
)
A.行动预算 B.效绩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4.我国国家预算级次最低设在: A.州政府
B.县,市政府
( )
C.乡,镇政府
D.村政府
( )
5.动用预备费的决定权由下列哪种机构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政府 D各级财政部门
)
6.财政预算收支经由国库办理,我国预算法规定,基层国库可以设在:( A.市级 B.县级
C.乡级
D.村级
7.国家预算的审批权由哪一机构行使: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 )
C.各级政府 D.财政部
( )
8.国家预算的执行机构是: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三.多选题
B.国务院 C.各级政府 D.财政部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A.中央预算
(
)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
E.年度性
2.编制国家预算的原则有: A.公开性
B.可靠性
(
C.计划性 D.统一性
)
3.我国国家预算体系的组成级次具体包括: A.中央预算 B.省(自治区)预算
(
C.市(县)级预算 D.乡级预算 E.村级预
算
4.目前,已不属于预算外资金的项目有: A.国有企业提取的专用基金
(
)
B.地方政府收取的税收附加
C.事业单位取得的经营性收入 E.乡政府统筹收取的资金 四.判断题
D.国家统一规定收取的专项建设基金
1.国家预算作为财政收支计划,与其他国民经济计划一样,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
)
2.复式预算是指,将国家预算划分为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
3.我国预算的组成分为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市县级预算、乡级预算和村级预算五级。( ×)
4.根据预算法规定,中央预算可列必要的赤字,地方预算坚持收支平衡,不列赤字.(×
)
5.各级预算都必须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批准后,才能生效,执行. 五.名词解释 1国家预算 2复式预算 3零基预算 4增量预算 5预算外资金 6费改税 六.问答题
1国家预算体系的设立原则是什么? 2我国的国家预算体系是如何组成的? 3编制国家预算时要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七.论述题
1.为什么要进行费改税?如何进行费改税?
第十二章 预算管理体制
二.单选题
1.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 )
( √)
(×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 )
2.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 A.中央地方间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C.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划分
B.中央与地方的利润划分
D.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利益划分
( )
3.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A.中央与地方的收支范围划分上 C.地方是否拥有独立的立法权
B.地方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D.各税种在中央和地方政府间划分
( )
4.我国现行实行的预算管理体制是: A.统收统支体制
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
C.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D.分税制 四判断题
1.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分配关系的制度.( √) 2.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是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收支划分. (×
)
3.预算体制中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国家与企业的收支范围划分.( × )
4.集权型财政体制要求中央政府占较多比例的财政收入,而分税制财政体制要求地方政府占有大部分财政收入. ( )
五名词解释 1预算管理体制 2转移支付制度 3分税制 六.问答题
1分级分税管理体制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2分级包干体制有什么缺陷? 3我国现行分税制有哪些基本内容? 4如何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七.论述题
1.我国现行分税制应如何进一步完善?
第十三章 财政平衡
二.单项选择
1.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是:( )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字 D.赤字政策
2.衡量财政收支平衡的正确方法是:
( )
A.(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B.经常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C.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D.(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 3.所谓"硬赤字"是指:
( )
A.通过发行国债弥补的赤字 B.通过向国外借款弥补的赤字
C.通过向银行发行金融债券弥补的赤字 D.通过向中央银行透支弥补的赤字 4.社会经济总体平衡的目标是:
( )
A.实现财政收支平衡 B.实现货币收支平衡 C.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D.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
5.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些情况下,财政赤字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A.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C.私人储蓄=私人投资
B.出口>进口
D.私人储蓄=私人投资,且出口=进口
( )
( )
6.增加流通中货币量的中介与中枢是: A.财政 B.银行 C.企业 D.行政事业单位 四.判断题
1.财政收支平衡是指财政收入完全等于财政支出.
(× ) ( )
2.形成虚假性财政收入的根源的统计数字弄虚作假.
3.硬赤字是经常收入(不含债务收入)不抵经常支出(不含债务支出). ( × ) 4.供给形成收入,支出形成需求.
( )
5.财政赤字增加,不一定会增加总需求引起通货膨胀. 6.财政收支平衡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总供求平衡的手段. 7.总需求不足意味着经济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 √)
( √)
(√ )
8.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主要取决于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 ) 9.利用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最可靠的途径.
(√ )
10.企业和个人购买国债,不仅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还会改变货币供给结构.( ×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平衡 2财政赤字 3预算赤字
4.赤字政策 六.简答题
1比较分析弥补财政赤字不同方式的特点. 2.何理解财政收支平衡? 3.说明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 七.论述题
1.如何认识财政赤字对经济发展的有害与无害? 2.分析说明财政赤字如何实现扩大总需求的效应.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二.单项选择
1.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C.第二次产业革命
( )
B.第一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 ) D.财政工具 ( )
2.财政政策的主体是: A.政府 B.财政部
C.企业及行政机关
3.公债的排挤效应是指:
A.发行公债使认购者实际收入减少 B.发行公债使银行存款减少 C.发行公债使货币流通量减少
D.发行公债使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减少
4.发行国债使民间货币转移到财政,并通过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应,称作: ( ) A.排挤效应 B.货币效应 C.收入效应 D.支出效应
5.公共支出与财政投资同属于财政支出,二者的区别在于: ( ) A.公共支出是无偿的,而财政投资是有偿的
B.公共支出既包括购买支出也包括转移支出,而财政投资完全是购买支出 C.公共支出是政府消费支出,而财政投资是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 D.公共支出对经济不起扩张作用,而财政投资对经济起扩张作用 6.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现方式是: A.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C.减少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 )
B.增加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税收并增加财政支出
( )
7.紧缩性财政政策适用的经济条件是: A.总供给>总需求
B.总供给<>
C.经济增长减缓 D失业增多
( )
8.不属于财政政策工具的是: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利率
9.当国民经济出现高速增长并且物价上涨较快时,应选择的财政政策是:( ) A.扩张政策 B.紧缩政策 C.中性政策 D.轻税政策 10财政政策乘数说明:
( )
A增加财政支出对总需求产生倍数扩张效应 B.增加税收对需求成倍缩减 C.财政收支相等也会产生扩张效应 四.判断题
1.中性财政政策是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政策. 2.扩张性财政政策适用于通货膨胀时期. 3.扩张性财政政策的目的在于增大供给.
( ×) (×) (× )
D.以上都对
4.相机决择的财政政策相对于自动稳定政策所起的调控作用更大.( √ ) 5.汲水政策作用范围小而补偿政策作用范围大.
(√ )
( √)
6.财政政策的调控作用是调节总需求,间接调节总供给.
7.中性财政政策既不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产生紧缩效应. ( √)
8.公共支出(经常项目支出)不产生扩张效应,而财政投资(资本项目支出)具有较强的扩张效应. (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政策 2.汲水政策 3补偿政策 4扩张性财政政策 5紧缩性财政政策 6中性财政政策 7财政政策效应偏差 六.简答题
1政政策的调控目标有哪些? 2财政政策的类型表现为什么?
3实现一定财政政策目标所借助的政策工具有哪些? 4如何认识财政政策效应偏差. 七.论述题
1比较汲水政策与补偿政策作用范围和作用效果的区别.
2.结合1997-2000年来我国经济实际,谈谈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实行"刺激需求"的财政政策?以及财政政策工具如何使用才能实现刺激需求的目标?
范文二:陈共·财政学笔记
一. 财政概念与财政职能
(一)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
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更你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1. 特征 :公共性与阶级性/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二)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私人
物品,由市场供给,个别人需要??)
1. 特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
2. 混合物品:只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或只具有不充分的非排他性和非竞
争性。(桥梁)
(三) 公共需要: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公共物品所满足的社会需要,公共
物品从供给方面表达,公共需要从需求方面表达。
1. 特征:是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单个公众无差别享用的、也要付出代价、是
政府的指责。
(四) 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应该是公共财政,针对计划经济时期的
生产性财政提出的。为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的政府分配行为。
(五)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情形
1. 表现:1垄断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4收入分配不公5
经济波动、(公共物品供给不足)
(六) 政府干预:政府与市场互补,并非替代,来弥补市场失灵。
1. 干预手段:1立法和行政手段2组织公共生产与物品3财政手段
2. 弊端:1决策失误2寻租行为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或失误4政府职能越位、
缺位
(七) 财政职能: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固有的功能,要说明的是财政同其他经
济活动或者其他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1. 资源配置职能:广义指社会总产品,狭义指生产要素的配置,核心是效率问
题,机制与手段有:
(1)明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与财政收支
占GDP 的合理比例,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指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
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经济增长。
(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 收入分配职能:核心是实现公平分配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
(2)规范工资制度。
(3)加强税收调节
(4)转移性支出维持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
3.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经济稳定包含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
(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大体平衡
(2)制度安排的自动稳定作用
(3)投资补贴税收促进公共设施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4)保证非生产性社会公共需要,例如环保、社保等。
二.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 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
1. 纯公共物品:强制征税,由于公共物品享用量无法量化,因此政府对公共市
场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人物品的组合以及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范围与支出的规模成为财政学关心的问题。
2. 准公共公共物品
(1)具有非竞争性,但具有排他性:例如桥梁:一是通过征税弥补,免费使
用;二是通过收费弥补,交费者使用。
(2)外部效应性:外部效应很大时视为纯公共物品(例如基础科研成果)可
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3)实践来看,各国提供的方式: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
3. 实践:技术改进(加密)、私人物品捆绑、转嫁给私人物品提供商、明确产权、
BOT
(二) 公共生产:不等于公共提供
1. 提供纯公共物品应采取国有国营模式。
2. 垄断型国有企业采取国有国控模式
3. 竞争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应采取公司改造模式。
4. 中小型固有企业放开搞活。
(三) 公共定价:包括两个方面:纯公共定价、管制定价或价格管制
1. 一般定价方法
(1)平均成本定价法:AC
(2)二部定价法:与量无关的基本费、按量支付的从量费
(3)负荷定价法:按照不同时期需求量制定不同价格。
2. 自然垄断的公共定价:
(四) 财政支出效率,两方面
1. 配置效率:首先是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适度的问题,也就是政府的资源配置
与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恰当结合问题。
2. 生产效率:难以确定,又称为X 效率
3. 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财政支出效率的集中体现。
(五) 财政支出效益:对资源利用的程度,内涵与范围:
1. 内源性效益:财政支出本身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1)财政支出总量效益/财政支出结构效益/财政支出项目效益。
2. 财政支出的部门绩效评价:一是部门在财政资源的配置上是否合理并得以优
化,二是部门本身的工作绩效评级。
3. 财政支出的分单位绩效评价:一是对预算与相关决策的执行情况;二是单位
的资金管理机制是否完备,三是资金使用的最终效益
(六)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方法
1. 成本-效益分析法:计算NPV ,比较PVB 和PVC (贴现后成本与收益)
2. 最低成本法:适用于成本易于计算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
(七) 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
1. 原则:3E ,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针对性与兼容性相结合/定量与定性指
标相结合/工作需要与可操作性相结合
2. 体系:规模效益指标体系(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财政支出贡献率、财政支
出公共物品产出率)/结构效益指标体系/支出项目效益指标体系/公共部门效益指标体系。
(八) 公共选择理论: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
论,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戈登·塔洛克。
1. 研究的问题是公共选择问题,公共选择指的是与个别私人相区分的集团选择。
作为一种选择,是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作为一种政治过程,要经过立宪、立法议会、行政司法三个阶段
2. 意义:指导解决政府与市场关系/借鉴政治与行政体制改革/公共决策法制民
主化实践/借鉴正视政府行为的经济人特征。
(九) 我国财政民主化与法制化
1. 《预算法》、《决定》
2. 法制化:财政立法、财政执法、财政行政复议
(十) 财政监督: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
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要素:财政监督主体(各级财政部门)/范围(预算、税务、国有资产、财务
会计、预算外资金)
2. 流程:检查、调查、建议、反映
3. 方式:日常监督检查、专项监督检查、个案件查
三.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一) 财政支出分类
1. 功能分类26项
2. 经济分类:
(1)经常性支出: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的支出,
税收弥补,公债会产生时间性差异。
(2)资本性支出: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可以税收、国
债弥补。
(3)净贷款
3. 与经济活动的关系分类: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二) 财政支出规模
1. 衡量指标
(1)活动规模:财政收入占GDP /GNP 的比重、财政支出占GDP /GNP 的比重。
(2)支出规模及变化:财政支出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自变量GDP )、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倾向(自变量GDP )。
2. 增长规模一般趋势: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居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 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此外一些公共支出的增长快于GDP 增长。)
(2)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导致财政支出增长包括内在外在
因素,外在因素是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DP 增速的主要原因。内在因素是固定税率,替代效应指危急时刻公众会接受提高税率,用公共支出代替私人支出。危机时期过去后,公共支出会维持较高水平,因而称为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三)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占GDP 比重改革开放开始下降,97年开始回升。
原因:
1. 改革前,计划经济体制决定,财政支出占GDP 比重高,一方面低工资高就业
政策,另一方面企业利润上缴国家,所以改革开始后放权让利使比重下降,是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之后经济发展使比重上升。
(四) 财政支出影响因素以及合理规模选择的路径
1. 宏观因素: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
2. 宏观因素:政治性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
策
3. 宏观因素:社会性因素:人口医疗社保等。
4. 微观因素:公共物品的需求、成本、价格、质量、生产组织形式等
5. 选择路径政治决策。
(五) 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1)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经济结构发展越成熟,对公共支出要求越高,也会
快于GDP 增速。
(2)内生增长理论:将技术进步内生化,生产性公共资本也是内在动力。
(六)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与优化思路
1. 改革开放之初财政收入下降压缩基本建设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建设支
出比重下降;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财政支出退出竞争性领域;2002年统筹城乡发展。
2. 当今优化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财政支出与保障民生的关系:一是促
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事业协调的关系;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三是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四是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
四. 经常性支出
(一) 行政管理与国防支出:国家的基本职能与支出。保障人民生产与生活安全,
保障生产进行
1. 行政管理支出:广义包括以一般公共服务为主的三类科目:一般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外交。应对支出规模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进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
2. 国防支出:
(二) 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支出:仍归类于非生产性范畴
1. 教育支出:义务教育是纯公共物品,之外的属于混合物品,但是政府发挥主
导作用。
2. 科学技术支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首位,国家投入:一是完善科技投入
机制,二是税收激励,三是政府采购。
3. 医疗卫生支出: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后者属于混合物品范畴)我
国投入不足、医保机制不健全,区域医疗水平差距大,医疗费用高。
(三) 社会保险支出:必须靠政府实施:一,弥补市场失灵(分配);二,社保具
有内在稳定器作用;三、私人保险不可能完全提供给人们经济保障。(道德风险、免费搭车、系统性风险。)
1. 西方保险制度:保障名目繁多 /资金来源确定 /支出依法由政府安排 /社会
化,无地区和身份差别/ 运作有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两种(现收现付制是靠后代人养老,完全基金制是自我养老,不存在代际收入转移,部分基金制是自我养老和后代养老结合的模式。)
2.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保制度: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骨干,以最低生活保障、
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为辅助,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险体系
(1)社会保险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相辅相成;
(2)创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制运作模
式。
(3)积极推广广大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险改革。
(4)多层次多种类多渠道覆盖面不断扩大;五是立法通过并实施社会保险法。
3. 财政部门职责与投入
(1)对各项基金的经费支持
(2)中央财政拨款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
(3)补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不足:筹集方式:社会保险税/收保险费制度
五. 财政投资性支出
(一) 财政投资性支出一般分析
1. 投资通过加速原理促进经济增长。
2. 政府投资的特点与范围:社会中包括政府与非政府投资,一般而言财政投资
即为政府投资,我国还有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政府投资。本章指预算内资本性投资支出。
(1)特点:一是政府投资可以不盈利,但是能够提高整体国民经济效益。二
是政府财力雄厚,资金来源多数是无偿的,可以投资大型长期项目。三是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2)地位与作用:发达国家政府投资占比重小,主要是通过间接手段进行宏
观调控,欠发达国家仍需要通过政府投资直接手段培育市场,调整间接结构。
(3)政府投资决策标准:
1) 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
2) 资本-劳动比率最大化标准:资本技术构成高
3) 就业创造标准
(二) 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决定着产业的发展
水平,狭义的主要包括交通、供水供电等,广义的还包括无形产品等。
是政府资本性投资的主要领域,基础设施固定资本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不可分性。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需要政府承担。
1. 感应度系数:各个部门平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感受
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质量。基础设施的感应度强。(与一般产业投资呈互补性等产量曲线,但二者增加先后均有可能)
2. 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我国)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5)BOT 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招商,建设经营,协议期满收归
(三) 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理由
1. 一般性:由于三农投入具有外溢性,使得其具有了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的特
征,政府必须介入。
2. 特殊性:一是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靠自身难以生产满足自身
发展的积累。二是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长远来看,城乡协调发展是建立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快速增长机制的必由之路。
3. 措施:全面取消农业税/财政补贴/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大力推进农村综合开发
投资参股经营试点。
(四) 财政投融资制度
1. 定义: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
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参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
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成为“政策性金融”
2. 意义
(1)是我国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需要
(2)特点在于既体现政府政策取向,又按照信用原则运营,投资主要领域是
先行资本或准公共物品。
(3)可以形成对企业和银行投资的诱导机制
3. 基本特征
(1)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经营
(5)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五) 政策性银行
1. 国家开发银行,直属国务院领导,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增强国际竞争力
和整体竞争力为己任,特有业务:作为政府或企业的咨询顾问和对大企业的债券承销。
资金来源:政府资本金、人民币债券和外债。
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国家粮棉油储备和农副产品合同收购、农业开发等
业务中的政策性贷款,代理财政支农资金的拨付及监督使用。
资金来源:财政核拨金、对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使用农业政策性贷款企业的存款。
3. 中国进出口银行:为大型机电设备进出口提供买方信贷和卖方信贷,为成套
机电产品出口提供借贷贴息及信用担保。
资金来源:国拨资金、财政专项资金和金融债券
4. 特点(1)业务职能的政策性
(2)资金来源的政府性与市场性相结合:政府性:财政借款/财政贴息/税收减免。
六. 转移性支出
(一) 财政补贴
1. 概念: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
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具有政府性、产销企业针对性、多样性、利益相关性、竞争力影响性、专项性。
2. 分类:WTO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1)禁止性补贴:视出口实绩和使用国产而非进口为条件的补贴应禁止,包
括 出口补贴 和 进口替代补贴。
(2)可诉补贴(黄箱补贴):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实施的补贴,
1) 不允许:取代阻碍另一成员国的进口/取代阻碍另一成员国的出口/造成价
格和销售量的大幅度变动/商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增加。
2) 取消三条件(同时具备):专项性/被起诉/被证明对成员国造成实质性损害
(威胁)
(3)不可诉补贴(绿箱补贴):不具有专项性的补贴、农、贫补贴等。
3. 影响机制:
(1)改变需求结构:价格-消费
(2)改变供给结构:农产品价格补贴。
(3)将外部效应内在化:科学研究补贴
4. 经济与社会效应:
(1)积极效应
1) 首要意义-贯彻国家经济政策
2) 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 加大技术改造力度
4) 消除挤出效应
5) 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
(2)消极效应:过多滥用财政补贴手段
1) 过多过大规模财政补贴,构成长期赤字,削弱长期宏观调控能力。 2) 长期补贴会使受补贴单位依赖,企业不公平竞争,形成“政策性亏损”。 3) 使经济体系中政府行为扩大,压缩了市场,不利于改革。
4) 扭曲价格体系,扭曲消费结构,加大宏观调控难度。
5. 我国调整
(1)取消不符合WTO 规则的补贴:取消针对出口的/合理利用黄箱/用足用好
绿箱/调整现行低效率补贴(粮食、国企财政补贴)
(二) 税收支出:
1. 概念: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
惠待遇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是政府间接性财政补贴支出。
2. 分类:照顾性税收支出(纳税困难)/刺激性税收支出(改善资源配置,分为
针对特定纳税人 和 针对特定课税对象 两类)
3. 形式:
(1)税收豁免:在一定期间内,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项目不予课税,或对其
某些活动不列入课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2)纳税扣除: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
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
(3)税收抵免: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例从
其应纳税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有投资抵免(投资津贴)和国际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比较低的税率。
(5)延期那谁:对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期缴纳。
(6)盈亏相抵: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一个与。
(7)加速折旧: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取较多的折旧。
(8)退税:国家对纳税人已纳税款的退还:出口退税 与 再投资退税(再投
资退税:为鼓励投资者将分得的利润进行再投资,而退换的税款)
七.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一) 分类
1. 按财政收入形式:
(1)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老医失工生农??)
(3)非税收入(政府性基金、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
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
(4)贷款转贷回收资本金收入。
(5)债务收入
(6)理论上还有铸币收入(税)和通货膨胀收入(税),但目前不计算。
2.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方式分类:预算内和预算外两大类
3. 财政收入定义:狭义的财政收入仅包含税收和一般预算非税收入的预算内收
入,广义的财政收入是指IMF 定义的全口径的财政收入。本书狭义
(二) 预算内财政收入(狭义)的影响因素与我国实证分析
1. 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1) 时序回归模型公式:不同年份财政收入G mt =a+b GDP
(2)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3)价格
1) 价格总水平变动:价格再分配所得——通货膨胀税
2) 现行税收制度:价格上升,累进税进入高纳税档次。
3) 产品比价变动:与价格总水平变动同时进行,各部门收入不均衡分配,各
纳税主体上缴财政收入不同。
2. 我国实证分析
(1)总趋势: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在95年前下降,96年回升,98年提速。
(2)78~95年下降:经济体制改革
1) 特点:1支出增,收入不足,赤字债务加大/2各部门代替了财政职能,预
算内投资不足/3中央财政比重下降,调控无力/4银行扩展业务,代替部分财政职能。
2) 效果:双松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无力(补贴被收费),增长的
同时严重通胀。
(3)九五期间:
1) 财政收入增长:税收增长、国债支撑财政赤字增加。
2) 原因:分税制改革、积极财政政策增发国债。
3.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评估
(1)评价: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水平仍处于偏低水平,全口径财政收入水平
处于较高水平,因此规模继续提高的空间不大,应有效调节。
(2)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
1) 前提: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2) 兼顾“以支定收”和“以收定支”的方针
3) 预算内财政收入是全口径财政收入中不可置疑的部分,不应削减也不宜过
快增长(我国政府性基金规模较大)
4) 继续坚持有增有减的结构性调整的税收政策
5) 严格控制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增长,继续税费改革,坚决取缔滥收费 6) 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而有效手段是随时观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
长边际倾向指标。
(三) 财政收入构成与非税收入分析
1. 社会保险基金有专门预算,因而一般预算的经常性收入只包括税收收入和非
税收入。
2. 非税收入7项: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
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
(1)其中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有专门预算,未纳入一般预算,属于预算外。
(2)预算内的非税收入也即预算内政府收费,我国包括预算外收入的全部收
费占财政收入比重过高
3. 政府收费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1)收费的性质:主要是使用费(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的特殊商品而进行
的支付,一般不能弥补成本),还有少量其他收费,如罚没捐赠收入。
(2)与税收差别:
1) 税收和政府提供商品、服务无直接联系
2) 税收作为一般性筹资手段,收费作为部门和地方特定用途筹资手段
3) 税收是政府主要收入,必须纳入预算内统筹,全国性收费也是,但部门、
地方性收费可以作为预算外收入自收自支。
4) 税收的法治性和规范性强。
(3)收费的特殊作用:
1) 弥补市场失灵的特殊作用:污染收费
2) 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受益/支付能力原则,公路使用费/燃油税
4. 政府性基金收入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1)政府性基金收入:国家通过向社会征收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方式取
得收入,并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收入,在一般预算之外编制专门预算。
1) 2010政府基金预算编制提高:一是提高了预算完整性,二是细化了预算编
制内容,三是提高了预算准确性。四是增强了预算透明度
2) 进一步提高目标:一是控制基金规模,二是完善预算编制,三是推进与其
他预算的相互协调。
(2)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市县级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法律政策,以土地
所有者身份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所取得的收入。
1) 占政府性基金收入的绝大部分,是政府性基金收入及全口径财政收入过快
增长的主要因素。
2) 应严格执行有关土地出让以及土地出让收入使用的规定,制止为创造政绩
肆意出让土地攫取财政收入的短期行为。
八. 税收原理
(一) 税收:是国家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国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手段,是国家为
主题的分配关系,取决于国家和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1. 税收三性: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合为权威性)
2. 税收术语:1纳税人/2课税对象/3课税标准/4课税标准(从量计征,从价按
率计征)/5税率(比例、定额、累进)/6税收能力(应当能征收上来的税收数额,包括两种能力,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与政府的征税能力)/7税收努力(税务当局征收全部法定纳税额的程度)/8起征点与免征额(前者照顾低收入,后者是普惠照顾,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实行免税额制度)/课税基础(税基、税源、课税对象可同可不同)
3. 分类:
(1)根据课税对象性质: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行为税、资源税
(2)根据税负能否转嫁:直接税、间接税
(3)根据课税标准:从量税、从价税
(4)根据与价格关系:价内税、价外税
(5)根据税种隶属关系:中央税与地方税
(二) 税收原则
1. 瓦格纳:财政政策原则、国民经济原则、社会公正原则、税务行政原则
2. 税收公平与效率:
(1)公平为本:
1) 普遍征税:征税遍及税收管辖权内的所有法人与自然人。
2) 平等征税: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横向公平—
—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同等纳税;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不同等纳税。
(2)必须考虑效率
1) 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低的税收成本
2) 征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3)公平与效率的抉择:由此产生了公平类和效率类税收原则
3. 公平类税收原则(难以量化)
(1)受益原则:各社会成员应按各自从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中享用的利益来纳
税。(排他性难以量化)
(2)能力原则:征收以各社会成员的支付能力为标准,不考虑各自对公共物
品的享用程度。
4. 效率类税收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又称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指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
在保证筹集财政收入的同时,应有利于经济发展,力图对经济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2)征税费用最小化原则和确实简化原则:又称税收的制度原则。1在征收
既定税收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征纳双方的征纳费用降低到最低限度。2对各税制要素都要在税法和征管法上做出明确而清晰的规定。
5. 税收中性问题
(1)税收中性:政府课税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也即不影响私人部门
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两层含义
1) 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
额外负担。
2) 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带来干扰。
(2)对于增值税,一般视为中性税收,但不是纯中性的,
1) 理论上消费者最终负担,但实际上来看企业首先垫支;
2) 非单一税率;
3) 生产型增值税调节了固定资产投资;
4) 消费税的共同调节作用。
(3)税收超额负担: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转移
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
1) 两方面:一、若征税导致纳税人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增加的社会效益,
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了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2) 马歇尔-哈伯格超额负担理论(图)
(三) 税负转嫁与归宿
1. 税负转嫁: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前转)或压低购进
价格(后转)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1)机制特征:
1) 税负转嫁与价格升降直接联系,且直接引起价格升降
2) 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税负的再分配,也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
3) 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
2. 税收归宿: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3. 逃税:个人或企业以不合法的方式逃避纳税义务包括偷税、漏税、抗税。
4. 税收转嫁方式:前转/后转/其他转嫁方式(混转或散转:前后转结合、消转:
纳税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消化税款、税收资本化)
5. 一般规律:
(1)商品税易于转嫁,所得税一般不易于转嫁
(2)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易于转嫁
(3)课税范围广的商品较易转嫁。(无税替代品少)
(4)垄断型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竞争性的难
(5)从价课税的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易。
6. 我国现状:
(1)具备税负转嫁的经济条件
1)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符合主观动机
2) 市场经济下价格市场化,提供充分条件
3) 我国商品税的主体地位为转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2)政策性问题
1) 我国商品税的主体地位使税负转嫁的研究具有特殊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2) 税负转嫁和制定税收政策与制度有密切关系。
3) 税负转嫁会强化纳税人逃税的动机:不易实现转嫁时会试图逃税。 4) 自然垄断行业的税负转嫁能力强,应加强价格管理。
5) 提高所的课税比重,缓解税收转嫁的负面效应
6) 实行价外税,有利于增强商品税负归宿的透明度
九. 税收的经济效应
(一) 作用机制(以轻/无税和重/征税商品的价格无差异分析,税收类似价格)
1. 税收的收入效应:税收将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到政府手中,使纳税人的
收入下降,从而降低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
2. 税收的替代效应:税收对纳税人在商品购买方面的影响,表现为使纳税人减
少对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量,增加对无税和轻税商品的购买量
(二) 税收的经济影响
1. 对劳动:(工资相当于闲暇的价格,税收相当于负工资,)
(1)收入效应(维持供给闲暇比例):征税降低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为维持
既定消费水平,提高工作时间。
(2)替代效应:征税使闲暇价格相对降低,进而使个人以闲暇代替劳动
(3)在我国税收几乎不影响劳动供给,应解决劳动力过剩问题,改变人们的
就业观、提高劳动力素质,调整产业结构
2. 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不征收利息所得税时,只有收入效应,使当期消费和储蓄同时下降。
(2)征收利息所得税:
1) :使可支配收入总体水平减少,减少当期
消费。
2) 替代效应:未来利息减少,使当期消费增加。
3) 归纳
a. 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水率水平,替代效应取
决于边际税率的高低。
b. 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累进程度越高越抑制储蓄。 c. 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不利于储蓄
d. 减免征收利息所得税有利于储蓄。
3. 对投资的影响:
(1)原理:毛收益率r 乘以税后(1-t )是净利率,与市场利率i 比较
(2)公司所得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投资与消费的无差异分析) 1) 替代效应:降低投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投资者减少投资增加消费。 2) 收入效应(维持原投资比例):纳税人为了维持过去的收益水平趋向于增
加投资。
(3)对引进外国投资的影响:
4. 对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
(1)个人所得税是调节收入分配的最有力工具:综合征税,累进征税
(2)税收支出也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
(3)社会保险税是实现收入再分配的良好手段
(4)所得税指数化是减轻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扭曲效应的一种方法 1) 特别扣除法:从应税所得中按一定比例扣除通货膨胀增加的名义所得。 2) 税率调整:按照通货膨胀上涨指数,降低税率。
3) 指数调整法:根据指数调整免税额、扣除额、课税级距等
4) 实际所得调整法:将各年应税所得还原到基年,适用基年的所得税
(三) 税收与经济发展
1. 理论观点:P174
2. 供给学派:在滞涨时期应运而生
(1)供给学派认为,需求管理政策不能解决滞涨,主张供给管理政策,主要
载体是减税政策。
(2)三个基本命题
1) 高边际税率降低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 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减少资本存量
3) 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收入不一定同方向变化
(3)拉弗曲线: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曲线。 1) 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之后称为税率禁区
2) 三方面含义:高税率和高收入无必然关系/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
种税率/税率、税收收入、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制约,存在最优税率。
(4)马斯顿的经验分析
1) 低收入国家,宏观税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更为严重
2) 低税收比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机制
a. 低宏观税率导致高要素收益率,进而刺激生产要素供给,提高总产出 b. 低税国家的税收刺激使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
3. 减税政策评析
(1)凯恩斯学派与供给学派对待减税的问题上是共同的,但是凯恩斯学派的
减税主张从需求效应出发,主张降低个税平均税率,刺激消费需求,供给学派主张降低边际税率,主张刺激高收入者的投资供给。
(2)美国经验:罗斯福没有实行减税,成功,肯尼迪减税,成功,里根减税
惨败,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一定要减税。
十. 税收制度的理论与实践
(一) 制度以及历史演变
1. 税收制度: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本书指国家按一定政
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2. 单一税制论与复合税制论(单一税制缺乏弹性,普遍实行复合税制)
3. 发展中国家以间接税为主
(1)人均收入低,所得税难以保证财政收入
(2)流转税征收管理简便易行
(3)流转税从价计征,对私人投资与个人储蓄影响较小
(二) 税制改革三大理论简介
1. 公平课税论: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认为政府在设计和改革税制时,必须
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实现这种目标的关键在于对税基的选择。宽税基,低名义税率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目标。基本思想:
(1)主要强调横向公平,纵向公平留给政治程序解决
(2)税收问题与政府支出问题分开讨论
(3)税基的综合性与税收待统一性作为原则
(4)按照纳税能力,衡量纳税能力不用效用理论衡量,而是纳税能力(所得)
=会计期内消费+净财富变化,直接对应可计量的现金流量。
2. 最适课税论: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集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以资
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行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理想的最优课税理论是建立在政府对纳税人信息完全的假定之上的,在现实中,信息并不对称,最适课税论主要研究三个问题:
(1)直接税与间接税的搭配理论
1) 直接税与间接税相互补充:所得税是良税,但差别商品税在资源配置方面
也不可替代,所得税不能对闲暇课税,所以政府应利用商品税对闲暇征税。
2) 税制模式选择取决于政府政策目标:所得税易公平,商品税易效率。
(2)最适商品课税理论
1) 逆弹性命题:当各商品需求相互独立时,对个商品适用税率与该商品自身
价格弹性呈反比例(需求弹性越大,征税扭曲效应越大)
2)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开征扭曲性税收:保证效率,至少使高收入者纳的商品
税高
(3)最适所得课税理论
1) 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不能过高
2) 最适所得税率应呈倒U 形,中等收入的边际税率较高,低高收入边际税率
低。
(4)最适课税论的主要贡献
1) 论证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扭曲性税收工具不可避免
2) 提出了在税制结构优化状态下,税制效率的衡量标准,以及如何刺激经济
主体行为
3) 论证在最适税制下,公平与效率统一的可行性。
3. 财政交换论
(1)税收通过政治程序对个人或利益集团进行分配时,应当使国家付给个人
的边际效用等于个人因纳税而损失的财富的边际效用。主要内容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政治的宪法规则,对政府权力加以约束,进行税制改革。 1) 对政府的征税能力在宪法上予以限制
2) 该理论研究的重点是选择税基和税率结构,合理限制政府总税收收入。 3) 宪法对政府可利用的税基性质进行限制,也有助于保证政府提供的公共产
品符合公民的意愿
4) 该理论认为,由于政府是税收最大化的政府,要从宪法上制约政府制定税
收差别待遇。
5) 应该取消对资本的课税,固定资本缺乏弹性,投资者难以对税率变动作出
反应。
(2)特别强调两个方面
1) 为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采取受益税
2) 政治程序应限制政府官员的自私自利动机。
(三) 世界各国税制改革的实践和趋势:
1. 所得税:
(1)降税率,扩税基,减少税率档次,是世界普遍做法,
(2)个税与公司所得税一体化:为防止重复征税
1) 公司层面上 :一是股息扣除制,允许公司在应税所得中扣除全部或部分
已经支付的股息之后征税;二是分税率制,对作为股息分配的利润征以低税率。
2) 个人层面上:一是归属制,个人所得税额中扣除股息已缴纳的股息税额;
二是股息免税制;三是税收抵免制
2. 一般消费税
(1)普遍开征增值税,促进增值税标准化,提高标准税率
(2)改革集中解决三个问题:
1) 增值税由选择性征收向普遍征收转变
2) 采用最适税率。标准模式是:消费型、目的地征税、扣税法和三档税率 3) 实现增值税的协调统一
3. 绿色税收
(四) 我国税制改革
1.1979~1993:突破了原有的商品税为单一税种的税制,初步建成商品税与所得
税双主体的税制。
2.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
(1)当时存在的主要问题:税负不均衡/管理不科学/政企分配不规范/税收对
资本、房地产等生产要素调节能力微弱/内外资税收不公平/地方税收体系不完善。
(2)本着原则:加强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公平税负/发挥税收调节收入与区域
功能/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简化规范税制/保证税负水平/严控优惠减免
(3)措施:
1) 建立内外资统一的新型流转税制
2) 对内资企业(国私营)实行统一的企业所得税
3) 统一个人所得税
4) 撤销撤并开征其他一些税种
3. 下一步:根据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围绕统一税法、、公
平税负、规范政府分配方式、促进税收与经济协调增长、提高税收征管效能的目标,在保持税收收入稳定较快增长的前提下,适应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积极稳妥地分步对现行税制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性改革。
4. 农村税费改革
(1)主要内容: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
1) 三个取消:1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
收费、政府基金和集资2屠宰税3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 2) 两个调整:调整农牧业税和农业特产税。
3) 一项改革: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2)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 意义:
1) 是税收制度变革中的标志性时间,是一个里程碑
2) 体现城乡居民公平负担、统一纳税原则
3) 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消除城
乡差别
(3)黄宗羲定律为戒:每次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由
于种种原因,反而会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走向了改革目的的反面。 1)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a. 进一步落实乡镇结构的精兵简政
b. 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
c. 调整和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
d. 逐步化解农村隐性债务
5. 环境税:广义指税收体系中与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水中的
总称,是一个税收体系;狭义主要指同污染控制相关的税种和税收手段,主要包括排污税和部分消费税。我国当前绿色税收体系建设的可行途径是:采取环境税和相关税种相结合、税收好收费相结合的模式,建立起适合我国的绿色税收体系。
十一. 我国现行税制(省略)
十二. 国债和国债市场
(一) 国债原理
1. 国债含义: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
形成的国家债务。
(1)是特殊的财政范畴:非经常性的财政收入/预期的财政支出
(2)是特殊的债务范畴:以国家信誉为担保,被称为“金边债券”
2. 种类
(1)以形式为标准:国家借款/发行债券
(2)以筹措的地域为标准:内债/外债
(3)流动性:可转让国债/不可转让国债
(4)发行凭证:凭证式(储蓄式,不印刷实物券,以填制收款凭证方式发行)
/记账式(无纸化,利用账户通过电脑发行)国债
3. 结构:应债主体结构/应债资金来源结构/国债期限结构(短中长永久)
4. 负担与限度
(1)负担:认购人负担/政府负担/纳税人负担/代际负担
(2)限度: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适度问题
(3)衡量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
1) 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2) 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3) 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4)衡量国债相对规模的指标
1) 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 的比重
2) 个别应债主体的负担,例如居民个人国债负担率:国债发行额/居民储蓄。 3) 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当年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经常收入、当年国债发
行额/中央财政支出,前者表示政府偿债能力,后者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5. 国债发行:
(1)发行方式:直接发行/连续发行(随买)/承购包销/公募招标(各国主导)
(2)我国沿革:1981重新开始发行,行政摊派;1991年开始承购包销;1993
年一级自营商;1994年柜台销售;1995年试行招标;2000年组建记账式国债承销团,代替了一级自营商制度,随后组建凭证式国债承销团。
(3)我国特点:是一种基数承销基础上的招标,承购包销与招标发行相结合,
具体来说凭证式国债是承购包销与柜台销售相结合,记账式国债是招标与
承购包销相结合。
6. 国债还本付息:
(1)还本方式:分期逐步偿还法/抽签轮次偿还法/到期一次偿还法/市场购销
偿还法(期限内中途兑现)/以新替旧法
(2)还本资金来源:偿债基金/预算列支/举借新债
(3)付息方式:按期分次支付法/到期一次支付法
(二) 国债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1. 李嘉图等价定理:政府债务与税收等价。
(1)核心观点:国债是延迟的税收,这部分税收的现值与当前财政赤字相等。
(2)逻辑基础:生命周期假说、永久收入假说消费理论
(3)结论:以增发国债为基础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就不会影响总需求,居民家
庭减少消费,被政府支出挤出,最终扩张性财政政策无效
(4)反对意见:
1) 核心假设是理性预期,不现实
2) 父母可能不把发行国债不增税所增加的收入储蓄起来
3) 政府债务没有违约风险,成为低利率筹资工具,利于投资
4) 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
5) 定理假设一次性总量税,而现实中并非如此,会产生扭曲效应。
2. 国债的经济效应
(1)资产效应:或债发行量影响居民所持有资产的变化,把国债看成财富的
一部分,承认资产效应,李嘉图等价定理就不能成立。因而国债在经济增长中具有稳定作用。
1) 国债错觉:国债持有者在持有国债时认为自己的财富增加了,可能增加自
己的消费需求,因而国债积累与消费增加相联系。
(2)需求效应:国债融资增加财政支出,通过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发展 1) 中央银行购买国债:货币政策,在原需求上扩张总需求,若同时严格限制
再贷款规模,可能不会发生通货膨胀
2) 商业银行或居民购买国债,仅仅是购买力的转移,萧条时期可以推动经济
增长,繁荣时期会产生挤出效应。
3) 居民用现金购买国债可以减弱货币流动性,抑制总需求,储蓄购买相反
(3)供给效应:需求与供给是互动的,改善供给结构(例如公共部门投资),
增加供给总量。
3. 国债政策功能:财政政策实践证明国债具有经济效应
(1)弥补财政赤字:一方面只是暂时转移资金使用权,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遵循自愿原则,一般不会对社会有不利影响。
(2)筹集建设资金
(3)调节经济
(三) 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分析
1. 国债负担率分析: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3%赤字率,60%债务率:不是绝对标准
(2)国债负担率与财政赤字的简单动态关系:
db=b(r-y)+z
国债负担率变化=国债负担率(实际国债利率-GDP 增长率)+基本赤字率。
(3)我国国债余额逐年增长,但国债负担率维持在约20%,处于世界低水平。 1) 1997年国债负担率开始上升至2000年开始回落,上升一是由于98年积极
财政政策,二是由于实际利率高于经济增长率。。
2) 经济增长率与实际利率的对比是国债负担率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4)控制国债负担率的基本途径:控制基本赤字/国债利率要适度/强调国债
投资收益,保证适度的高经济增长率
2. 国债依存度分析:当年国债发行额与财政支出的对比、
(1)当年国债发行额/(中央财政支出+还本付息支出) :有不合理之处,包含了
还本部分。
(2)当年财政赤字/中央财政支出:更能反映中央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
(3)当年财政赤字/全部财政支出:
(四) 国债市场以及功能
1. 国债市场:证券市场中进行的国债交易
(1)发行市场:国债一级市场,一般是政府与承销机构之间的交易
(2)流通市场:二级市场。国债承销者、持有者与认购者之间的交易。记账
式国债通过证券交易所和银行间国债市场,也有部分柜台市场交易,凭证式通过柜台市场。
(3)1991年推出国债回购市场
(4)2013年国债期货市场正式上市。
2. 国债市场的功能
(1)作为财政政策工具,具有顺利实现国债发行和偿还的功能
(2)作为金融政策工具,具有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功能
1) 国债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衍生金融产品,传导货币政策 2) 国债市场拓宽了居民的投资渠道。
3) 国债市场有利于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完善,降低不良资产率与风险
4) 国债市场是连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渠道。
5) 国债是公开市场业务的重要操作工具
3. 我国国债市场的进一步完善
(1)国债市场现状:
1) 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80%在上交所,自动撮合,集合竞价,净价结算。 2) 银行间债券市场:与柜台市场统称为场外市场。银行间市场的交易系统由
全国银行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两部分组成,无形市场,个别询价,个别清算的场外交易方式。
3) 柜台交易市场:作用P237
(2)进一步完善的基本思路
1) 扩大银行间市场交易主体,促进银行间交易市场与交易所市场的连接 2) 完善国债管理制度
3) 信息化法制化
4) 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托管清算制度
5) 加快银行间世行资信评级制度
6) 根据市场进行品种与交易形式创新
7) 建立国债投资基金,培育专业投资队伍
(五) 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1. 概述
(1)直接负债: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的负债:借款、未来费用
(2)或有负债:只有在特定时间发生时候才产生的负债:担保、违约
(3)显性负债:法律或合同所确定的:借款、担保
(4)隐性负债:反映公众和利益集团压力的政府道义上的债务:未来费用,
违约失败可能等。
2. 现状
(1)隐性债务和或有负债称谓世界性现象
(2)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1) 政府不得编制赤字预算,当前地方债务主要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向银
行的借款,公司债务包括:依靠财政性资金偿还的公益性项目债务/自身收益偿还公益性债务/非公益性项目债务
2) 特点是:普遍性,数额巨大,管理不统一
3) 管理方式:
a. 清理核实,妥善处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
b. 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
c. 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
d. 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和银行机构的信贷管理
e. 落实有关债务人责任
4) 改进
a. 承认地方债务合理性
b. 修改现行预算法,为地方债务确立法律依据,允许赤字预算
c. 使地方债务通过债券形式公开招标发行。
十三.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
(一) 国家预算概述
1. 含义:形式上看,是按一定标准将财政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地列入特定的表
格,使人们清楚了解政府的财政活动。实际经济内容上看,是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执行是财政收支的筹措和使用,年终决算是总结
2. 分类
(1)以预算形式(计划表格数量)的差别:单式/复式预算
(2)以预算分项支出安排的差别: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世界以前者为主) 1) 增量预算:计划财政年度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项支出数作为基
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确定的
2) 零基预算: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年度的基数。
3. 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年度性:预算年度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分为历年制和跨年制,年度性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难度编制国家预算,反映全年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的内容列入本年预算。)
4. 政府收支分类改革
(1)三项基本原则:公开透明/中西结合/便于操作
(2)三方面内容:
1) 收入分类:预算内外,类款项目四级
2) 建立新的支出功能分类体系:
3) 建立新型的支出经济分类体系,全面规范反映用途
5. 我国预算法及其改革问题
(1)立法宗旨问题/合理配置问题/管理级次问题/国家预算的公开透明问题/
预算监督的严肃有效性问题/预算执行的严格规范性问题/预算的统一完整性问题/地方债务问题
(二) 我国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
1. 《全国人大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
(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
2. 编制部门预算
(1)一般预算收支和基金预算
3. 政府采购制度(依照《政府采购法》)
(1)是指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
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2)当事人:采购人/供应商/采购代理机构,权利义务对等,平等自愿
(3)6种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其他
(4)政府采购程序:确定采购要求/签订采购合同/管理执行采购合同
(5)正常应当采购本国货物,财政部门起监督管理作用。
4.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1)对预算资金分配、资金使用、银行清算及资金到达商品和劳务供应者账
户的全过程集中进行全面的监控制度。
(2)要点:
1) :财政部门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统一的账户,各单位在统一
账户下设立分类账户,实行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各单位分设账户保存。
2) 各单位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可以在经批准的预算项目和额度内自行
决定所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但要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货商支付货款,不再分散支付。
3) 除某些特殊用途外,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资金都要通过国库直接拨付给商品
和劳务供货商。
(3)措施
1) 做好准备工作,制定程序细则等
2) 建立资金管理方式:1在央行建立资金账册管理体系2设立国库集中支付
中心。
3) 明确集中支付外的辅助支付办法:工资支付、零星支出支付
5. 收支两条线管理
(1)针对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改革,核心内容是将财政性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
围内,形成完整统一的各级预算,提高法制化管理和监督水平
(2)收入方面:收缴分离,规范预算外收入并减少各部门和单位的资金占压
(3)支出方面:收支脱钩,执政单位的收费和罚没收入不再与其支出安排挂
钩,单独编制支出预算,交由财政部门审批。
十四. 预算管理体制
(一) 概述
1.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财政关系的
基本制度,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2. 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
管理权限和责任的划分/预算调解制度和方法。
3. 我国:新中国成立初期统收统支/1953-1978统一领导分级管理/1980-1993划
分收支分级包干/1994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
4.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
(1)要点
1) 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2) 明确市场经济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在此基础上
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范围
3) 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
4) 预算调解制度,即转移支付制度,纵向调节(补助金)和横向调节(贫富
区域转移)两种形式
5) 制度本身相对稳定,适应本国制度和传统,集权与分权关系可以常调节
(2)基本理论依据:
1)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受益范围和收入来源的层次性
2)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1是经济标准,2则是政治标准
3) 中央和地方之间收支划分的案例
(3)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
1) 功能:弥补纵向财政缺口(中央地方)/弥补横向财政缺口(统一收支方
法导致地方之间差异,要靠中央)/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
2) 拨款形式:无条件的均衡拨款/专项拨款
3) 粘蝇纸效应:上级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拨款可以粘住接受拨款的一级政府,
不会将拨款用于增加个人收入,而是用于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 中国分税制改革
1. 指导思想: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利益关系,存进财政收入尤其是中央财政收入
(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3)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4)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
2. 内容
(1)事权与支出划分
1) 中央主要承担国防、武警、重点建设、中央单位事业经费和中央单位职工
工资五类支出
2) 地方主要承担本地区政权机关运转所需支出以及本地区经济、事业发展所
需支出。
(2)收入划分:分税制见税收学
3. 分税制转移支付制度
十五. 财政平衡和财政赤字
(一) 概述
1. 平衡:不存在绝对的平衡,追求的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1)静态平衡:不考虑时间因素,只考虑一个财政年度内的收支对比情况
(2)动态平衡:引进时间因素,考虑年度之间的联系和衔接,研究未来财政
收支的发展趋势,研究经济周期与财政的相互作用。静态平衡中包含着动态平衡的因素。
(3)局部平衡与全局平衡
(4)中央预算平衡与地方预算平衡
2. 赤字
(1)预算赤字: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赤字,并不意味着一定有赤字
(2)决算赤字:预算执行结果支大于收,出现赤字,不一定预算有赤字。
(3)赤字政策:国家有意识地运用赤字来调节经济的一种政策,扩张需求。
3. 虚假平衡:假平衡真赤字,传统体制内统购包销,用虚假收入填补真实支出,
增加了隐性和或有债务,比赤字更有危害性。
4. 财政赤字的计量口径:
(1)两种,一种包含债务收入不合理
(2)我国:国家财政收支差额,称为收支差额/中央财政收支差额,称为中央
财政赤字,由于地方不允许有赤字,只允许结余,所以后者大于前者。
5. 周期与结构性赤字
(1)周期性赤字:由经济周期波动决定的,体现经济运行对财政平衡的决定
作用,是一种内生变量,随经济周期波动而增减。
(2)结构性赤字: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水平条件下的赤字,也被称为从
分就业赤字,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的,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DEF=SD+CD=G-tY SD=G-tYf , CD=t(Yf -Y)
(3)对财政政策的选择要根据经济形势和赤字性质的判断决定,周期性赤字
时,也可以扩张
(4)财政政策既能改变结构性又能改变周期性赤字,增加结构性赤字有时可
以减少周期性赤字。
(二) 财政赤字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 关系
(1)财政赤字=储蓄、投资账户结余:G-T=S-I,政府部门赤字是其他部门结余
(2)关系
1) 财政平衡是总供求平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整体研究
2) 财政平衡是据不平衡,目的是国民经济整体平衡。
3) 财政收支平衡是掌握在政府手中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2.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以及经济效应
(1)分类:
1) 债务融资:发行国债
2) 货币融资:直接的:财政部门向中央银行借款;间接的:公开市场业务
(2)经济效应
1) 债务化:一般不会导致通胀,但有两种通胀的可能: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
推动利率上升,央行为维持利率稳定,买进国债,就会将债务货币化会引起通胀;另外国债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只能通过货币化,也会引起通胀;此外利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就必须借新债付息。
2) 货币化:暂时性的财政赤字弥补所造成的一次性增加的货币供给,只能引
起价格的一次性上升,而不能引起通货膨胀,如果货币创造增加的货币供应量没有超过经济增长所要求的货币需求的增加量,也不会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税:政府通过通货膨胀的再分配而增加的收入。一是国债的债
权债务重分配,二是累进税率的重分配。前者不会增加名义收入。
(4)铸币税:国家凭借发行货币的垄断权,通过发行货币取得的收入。
3.IS-LM 分析财政赤字效应(略)
十六. 财政政策
(一) 概述
1. 定义: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目标,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
及其相应的措施。
2. 主体:各级政府
3. 目标: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收入合理分配/社会生活质量提高
4. 财政政策工具:税收/公共支出(购买性和转移性支出)/政府投资(政府用
于资本项目的建设支出,终将形成各类固定资产)/国债
5. 类型:
(1)根据调节周期作用:自动稳定(税收和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是低迷时期,
享受社会保障和救济可以稳定需求)/相机抉择(补偿政策和汲水政策P302)
(2)调节经济总量作用:扩张性/紧缩性/中性——相对于总需求
(二) 财政政策的传导和效应
1. 传导机制
(1)媒介:收入分配、货币供应、价格
(2)有效性与乘数
(三) 与货币政策搭配
1. 财政政策
2. 分类
(1)双松适用于严重萧条
(2)双紧适用于严重通胀
(3)紧财政宽货币: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增长。
(4)紧货币,宽财政: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
3. 效力:
(1)财政政策:投资对利率不敏感,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财政政策效力强。
(2)货币政策~~
4. 时滞:
(1)内在时滞:只属于研究过程,与决策单位没有直接关系
1) 认识时滞:是指从经济现象发生变化到决策者对这种需要调整的变化有所
认识所经过的时间,这段延迟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行政部门掌握经济信息和准确预测的能力。
2) 行政时滞也称为行动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在制定采取何种政策之前对经济
问题调查研究所耗费的时间。
(2)外在时滞: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 1) 决策时滞,是指财政当局将分析结果提交立法机构审议通过所占用的时间。 2) 执行时滞,是指政策议案在立法机构通过后付诸实施所经历的时间; 3) 效果时滞,是指政策正式实施到已对经济产生影响所需要的时间。
(四) 我国财政政策实践:
1.93年之前通胀,需求过旺
2.93年软着陆,双紧政策
3.98年亚洲金融危机,外贸放缓,国内消费低迷,积极财政政策
4.05年过快投资增长与信贷扩张,经济过热,转为稳健财政政策
5.09年世界金融危机,重新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宽松货币政策
十七.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问题
(一) 国际税收(略)
(二) 关税
1. 指对进出本国国境(关境)的商品课征的商品税
2. 目的:筹集国家财政收入/保护民族经济,促进对外贸易
3. 课征对象:贸易性商品/非贸易商品
4. 纳税人:进出口厂商/非贸易物品持有人
5. 税率:在加入WTO 之后不断降低
6. 保护关税:目的在于减少进口,避免国外的激烈景恒,保护本国产业发展的
关税。
7. 我国应当:建立多元化关税制度结构/完善关税税率结构/严格控制关税减免
8. 特惠贸易安排:缔约国之间贸易比其他国家贸易更自由的安排
(1)自由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配额,但保留每个成员国各种对
非成员国的贸易限制的地区的国家间贸易集团。(FTA 与FTZ 区别)
(2)关税同盟:类似于自由贸易区,但不同的是成员国必须对非成员国采用
共同的对外关税和配额,可以造成贸易转移(消费转向高成本生产者)
(3)共同市场:成员国形成一个单一市场,除了有关税同盟的特点外,成员
国还具有共同的税制结构;管理经济的共同法律制度;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成员国政府对本国产业无特殊待遇;各成员国货币实行固定汇率;相同的宏观政策。
9. 世界贸易组织:基本原则和宗旨是通过实施市场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等
原则来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前身是关贸总协定。
(三) 出口退税
1. 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
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间接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2. 理论基础:源于亚当斯密的出口退税中性思想,基本上在于避免国际重复征
税、保证国际竞争公平性、促进一国经济增长。
3. 我国存在拖欠出口退税问题。P336
(四) 外债
1. 国际收支不均衡,国际收支赤字(逆差)存在时,外汇储备不足,就要用外
债来弥补,可以购入本国短缺的产品,或购入先进技术促进生产率提高。
2. 外债期限结构:长中短期外债
3. 国际金融机构与外国政府贷款贷款条件优越,但限制多
4. 外国商业银行利息高,但是限制少
5. 外债负担指标:
(1)负债率:当年债务余额占GNP 的百分比
(2)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商品劳务出口总额
(3)债务率:债务余额/商品劳务出口总额。
(4)国际公认安全线:负债率25%,偿债率20%,债务率100%
6. 外债管理:外债总量/期限结构/债务种类/汇率风险/成本与效益管理
(五) 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配合: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范文三:财政学-陈共
第一节 政府和市场
l 一 、 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l (market: market efficiency and market failures) l 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l (government: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government failures)
l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l (public goods and public needs )
l 一 、市场:市场效率和市场失灵
l (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l
(二)市场失灵
l 市场经济下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 ,财政也是 一种资源配置系统 ,二者 共同构成社会资源配置 体系 。
l 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是政府配置资源的 经济活动。
l 市场配置:通过均衡价格实现资源的配置,起基 础性作用。财政配置:根据政府的政策通过财政 收支进行资源配置,弥补市场的缺陷。
(一)市场与市场效率
l 完整的市场系统由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 独立的主体组成。
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1)为市场提供初始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 本)。
(2)通过提供 其 生产要素 以获得 收 入 。
(3) 自 由 使 用 其 家庭收 入以购买商品 和 服务或从事投 资 取得 资产。
(4) 满足程度或效 用 水平最大化 是单一 目标 。
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
(1) 从 家庭 购买 生产要素 ;
(2) 在 一 定技术条件下利 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生产一 定 产 出 (商品或 劳 务 ) ;
(3) 向 家庭 自 由 出售其 产 品以获得 收 益;
(4) 自 由 使 用 其 收 益以购买 生产用 投入物 。
(5) 利润最大化 是单一 目标;
市场体系
要素市场
P
P 2P 1市场 机制 :均衡价格和均衡 数量 的 决定
帕雷托效率标准(或帕雷托最优状态)
l 某种 资源配置 状态经 过 调 整 后 ,社会 中 的一 些 人 的 境况得到改善 , 而另 一 些人至少没有变 坏 , 这说明调 整 后 的资源配置 优于之前 的, 这 种改 进 叫帕累托改 进。
这种改 进 达到顶点 , 无法变得更好 的 时候 , 就 叫帕累托最优或帕累托效 率 。
假设 :经 济 社会 全部 资源为 既 定 , 并且只 生产 两 种 私 人 产 品 , X 和 Y ; 该 经 济 社会 只 有 两 个成 员 , A 和 B , 他 们 对 X 、 Y 的 消费 有 着不 同的 偏 好 。
l 经 济 社会资源配置 最优化 的 条件 是:(1)生产的 最 优条件 :MRT X 、 Y = MCX /MCY =PX /PY ; (2) 交换 的 最 优条件 :MRS A X 、 Y =PX /PY =MRSB X 、 Y (3)生产 与交换 的 最优条件 :MRT X 、 Y = MRSA X 、 Y = MRSB X 、 Y
只 有 当该 经 济 社会进 入 MRT X 、 Y = MRSA X 、 Y = MRSB X 、 Y 状态 , 其 生产 与消费也便 达到 了 一 般
均衡 状态 , 即此 时 生产 与消费 格 局 决定 的资源配 置 达到 了 帕 雷 托最优化状态 ----经 济 资源 做 到 了充 分 利 用,个 人 福 利达到 了 最大化 。
l 福 利经 济 学的基本 定 理
第一 定 理 :完 全竞争 市场的 结果符合 帕累托效 率 ; 第 二 定 理 :符合 帕累托效 率 的配置 都能 通过完 全竞 争 市场 达到 。
在 完 全竞争 的市场 条件下 ,政府 只需 要 改变 个 人 的初始 禀赋 的 分 配 状态 , 其 余 由市场 来解 决 。
(二 )市场 失灵
l 现 代 经 济 学 认 为,完 全竞争 的市场 能 使 资源配置 达到最 佳 状态 。
l 市场 失灵 和市场 效 率 相对 应 。
l 市场 机制 本 身固 有 的缺陷 称 为 “ 市场失灵 ” 。 l 市场 失灵 为政府 介 入 和政府 干预 提供 了合理 的 依 据。
l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
l 1. 垄断
l 2.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l 3. 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l 4. 收入分配不公 l 5. 经济波动
纽 约 证 券 交 易 所
1. 垄断
l 规模 收 益 递增 和成本 递减
l 垄断者限 制 产 量 , 使 价格 高 于 成本, 获得 垄断 利润 。
l 垄断 的 存 在 意味着厂 商 为 了 获得 高额垄断 利 润 , 可 以人 为的 控 制 产 品 的产 量或 产 品 的价格。 这 样必然发 生资源 不合理 的 流 动, 使 资源配置 偏离 最有效 率 的 状态 。
l P
者 均衡 P
1
P
2. 信息不充分 和 不 对 称
l 市场完 全竞争 的一个基本 假 定 是 信息 是 充分 的 l 在 现实生活 中 信息不 对 称 现 象 在商品 市场、劳动
市场 以 及 资本市场 中 普遍存 在 。
l 一 般来 说 , 当交易 双方 中 一 方掌握 的 信息 多 于另 一 方 时就 存 在 信息不 对 称 。 此 时 , 拥 有 信息 较多 的一 方 就 会通过 以下 两 种 途径 在 与 对 方 的 交易 中 充分 利 用 自 己 的 信息 优 势造 成市场 失灵 。
l 逆 向 选择 (adverse selection)和 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
l 这 两 个 名词 可 以 用 保险 市场的 例子加 以说明 。 如保险 公司 对 某 位 健康保险 的 购买 者 患病 的 可能 性 不可能 准 确 地 了解 , 如 此 , 逆 向 选择 就 发 生 了 , 即 :总 是 那 些 估计 自 己 身 体 状况 不佳 的 人 才 更 多 地 购买 保险 , 最 终 , 逆 向 选择 使 保险 市场 无法有效 地 分 担风险 , 即 市 场 失灵 。 而 道德风险 的 例子 就更 为 广泛 了 , 如防火灾 的 购买 者可能 有 意 无 意 地 放松 对 防火安 全 的 关注 ; 公 费 医疗 制度 的 参加 者 则 会 故 意增 加 就 医次 数 , 索 要 高 价 药 品 等 。由 此可 见 , 信息 问题 是 阻碍 现实 经 济 生活 中 实现资源 最优 配置的根本性 原因 之 一。
竞争 性市场的生产 者 和 消费者都 要 求 有 充 分 的 信息 , 而在 现实的市场 经 济 条件下 是 不可 能 的。
在这 里 政府 所 要 做 的 事 情 就 是 向 社会提供 有 关 商品 供 求 状况 、价格 趋势 以 及 宏观 经 济 运 行和 前 景 预 测 资 料 。政府提供 信息 、是一 种 弥 补市场缺陷、 满足 社会 公 共 需 要的 公 共性 服务 。
3. 外 部 效 应与 公 共 物品
l 市场 制度 本 身 在 相 当 多 的 情 况下 难 以 通过 自 动的 机制 来消 除外 部 性, 如 一家 工 厂 在 生产产 品时 , 向 外排放废 水 、 废气 , 却 不 承担因 此 而 造 成的社 会成本, 如 对 环 境 的 污染 、对 周围 人 们 健康 的 损 害等 ,现实 中 的市场 制度 难 于 纠正 这些 错误 。
l 外 部 效 应分 正外 部 效 应 和 负 外 部 效 应 。
l 正外 部 效 应 是 指 个 别 企业 或 个 人 带给 社会的 收 益大于其 个 别 收 益 , 即 “ 受 益 外 溢 ” 。
l 负 外 部 效 应 是 指 个 别 企业 或 个 人 带给 社会的 成本 或 损害 大于其 直接 成本, 即 “ 成本 外 溢 ” 。 l 存 在 外 部 效 应 的 情 况下 ,生产 者 利润最大化决 策的 结果 就 会 远 离 帕累托效 率 。
解 决 办 法 :
(1)政府 可 以 采 取 征税 (庇古税 ) 或 提供财政补 贴 (庇古 补 贴 ) 等 形式 进行 调 解
(2) 解 决 问题 的市场 化 方 法 —— 科斯 定 理 。 制度经 济 学家 科斯 认 为:在 交易费 用为 零 的 情 况下 , 只 要产 权 能 够 得以 清晰界 定 ,资源 就 能 得到最优 配置。
(3) 公 共 管 制
4. 收 入 分 配 不 公
l 市场 机制下 的收 入 分 配 标 准 是 按 生产要素 分 配。 l 市场 交换 过 程 只能 在 既 定 的收 入 分 配格 局 下 实现 资源的 有效 配置, 却 无法改变 原 有 的收 入 分 配格 局 。
l 由 于 社会政 治 经 济 体 制 的 限 制 ,由 于人 们 出 生 时就在 社会地位和 自 然禀赋 方 面 存 在 着 差异 l 在 市场 经 济部分 机制 的 优 胜劣汰 的作用 之下 , 竞 争 性的市场 可能 会 带 来 更大 不 公 平 的收 入 分 配 结 果 , 造 成社会 贫富差距 过 大 的 状态 。
5. 经 济 波 动
l 供 给 与需 求 的 不 均衡 失 业 或 者 通 货 膨胀 。 l 当 经 济 出 现 波 动 时 , 必然 会产生 失 业、通 胀 、
国际 收支 失 衡、 经 济增 长 减 缓乃 至下 降 等问题 。
二、政府:政府干预与政府干预失效
l (一)政府的经济作用
l (二)政府干预程度和干预手段 l (三)政府干预失效
(一)政府的 经 济 作用
l 政府 在 资源配置 中 弥补市场 失灵 ,提供 具 有 外 部 效 应 的 公 共产 品
l 通过 宏观 政策 协 调 国民 经 济 健康 、 稳 定 的 运 行。
(二 )政府 干预 程度 和 干预 手段
l 政府 干预 程度 和 干预规模 相 联 系, 而 政府 规模 一 般 是 以 财政支 出或 财政收 入 占 GDP 的 比重 这 一 综 合 指 标 来 衡 量 。
l 随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人 均收 入水平 的提 高 ,政府 规 模 呈逐步上升 的 趋势 , 达到 一 定 阶段 则 相对 稳 定 。 l 一 般 而 言 , 经 济发 达 国 家 高 于 发 展 中 国 家, 集权 化 倾 向 的 国 家 高 于 分 权 化 倾 向 的 国 家。
l 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 :
l 1. 立法和行政手段
l 2.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l 3.
财政手段
(三)政府 干预失 效
l 政府 干预并 非 总 是 有效 的。 l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 :
l 1.政府决策失误
l 2.寻租行为
l 3.政府提供信息不 及时甚至 失 真 l 4.政府 职能 的 “ 越位 ” 和 “ 缺位 ”
l 三、公共物品和公共需要
l (一 ) 公共物品(Public goods)
X j =Σx i j n i=1式中, X j 为 商 品的 总量; x i j 为第 i 个消费者 对 这种商 品的 消费 (拥有 ) 量
纯私人 物品 :
此 公 式说明 :(1) 就消费目 的 而言,任何 一 个消费者 i 都 可以 支 配公共物品的 总量 x n+j
(2)公共物品 在个人之间是 不可分的
x n+j=x i n +j
此 公 式 表 明 :(1) 商 品 Xj 的 总量等于每 一 个消费者 i 对 这种商 品的 消费 (拥有 ) 数量之 和 ; (2) 私人 物品 在个人之间是 可分的。
纯 公共物品:
l 1、 公 共 物品 与私 人物品
l 人 类 社会 需 要的 各式各 样 的 商品 和 服务 , 依 据 需 要 主体和供 给渠 道 的 不 同, 可 以 分 为 两 大 类 :公 共 物 品 和 私 人物品 。
l 由市场供 给 用 来 满足 个 别 人 需 要的 商品 和 服务 称 为 私 人物品 ,由 国 家 机 关 和政府 部 门―― 公 共 部 门 提 供用 来 满足 社会 公 共 需 要的 商品 和 服务 称 为 公 共 物 品 。
l 2、 区 分 或 辨别 公 共 物品 和 私 人物品 的 标 准
l 通 常 应 用 两 个基本 标 准 :一是 排 他 性和 非 排 他 性 ; 二 是 竞争 性和 非 竞争 性。 NON-EXCLUDABILUTY , NON-RIVALNESS )
有些物品 兼备 公 共 物品 与私 人物品 的 特征 , 因 而 称 之 为 混 合 物品或 准公 共 物品 。
l 排 他 性是 指 个 人 被 排除 在 消费 某种物品 的 利益 之 外 , 当消费者 为 私 人 产 品 付钱 之后 , 他 人就 不能 享 用 此 种 产 品或服务 所 带 来 的 利益 , 私 人 产 品 具 有 排 他 性。
l 公 共产 品 则 具 有 非 排 他 性, 即 无法 排除 他 人从 公 共产 品获得利益 。
非 排 他 性 — 即 个 人 消费 公 共产 品 并不 排除 他 人 消费 同 样 数量 的 公 共产 品 。
非 竞争 性 — 即当 一 种商品在 增 加 每 一个 消 费者 时 , 其 边际 成本 等 于 零 。
l 非 竞争 性是 指 消费者 的 增 加 不 引 起生产成本的 增 加 , 即 多 一个 消费者 引 起的社会 边际 成本为 零 , 或 者 说 ,一 定量 的 公 共产 品 按零边际 成本 为 消费者 提供 利益或服务 。
免费搭车 ” 问题 的 存在
l 由 于 公 共产 品 具 有 非 排 他 性和 非 竞争 性的 特征 , 它 的 需 要 或 消费 是 公 共的 或 集 合 的, 如 果 由市场 提供, 每 个 消费者都不 会 自 愿掏钱去 购买 , 而 是 等 着他 人 去 购买自 己 顺 便 享 用 它 所 带 来 的 利益 , 这就 是 经 济 学 称 之 为 “ 免 费 搭车 ” 现 象 。(举 例子 休谟 在 《 人 性 论 中 谈 及两 个 邻 人 除 去 草 地 上 的 污 水 ,要一 千 个 人 同 意 一 种 行为是 困 难 的, 每 个 人 都 想找借口 使自 己 省 却 麻烦 和 开 支。三个和 尚 没 水 吃 的 问题 。》 ) 从 一 定 意 义 上 说 , 便需 要政府 来 提供 公 共产 品 。
l 大 卫 ·休谟 (David Hume)1940“ 公 共 悲剧 ” :在 一个 经 济 社会 中 , 如 果 有 公 共 物品或 劳 务 存 在 , “ 免 费 搭车 者 ” 的 出 现 就 不可 避免 , 但 如 果 所 有 的社会成 员都 成为 免 费 搭车 者 , 最后 的 结 果 则 是 没有 一个 人 能 享受 到 公 共产 品或 劳 务 的 好 处 。
l 3、 混合 产品
l
公 共产 品 和 私 人 产 品 是 全部 社会产 品 的 两 个 尽 管它 们 的 数量 很 多 , 在 全部 社会产 品中 所 占 的 比 重 也 很 大 。 l 但 是 在 现实生活 中 , 有些 产 品 并 没有 象 公 共产 品 和 私 人 产 品 那 样 泾渭 分 明 的 特征 , 而 是 公 私 产 品 的 特 征兼 而有之 , 它 们 或 者只 具 有 非 竞争 性, 而 不 具 有 非 排 斥 性, 或 者只 具 有 非 排 斥 性, 而 不 具 有 非 竞争 性。 这 是一 些 处 于 公 共产 品 和 私 人 产 品之 间 的产 品 , 这些 产 品 通 常 称 为 混 合 产 品 。
公 共产 品 :
如 :国 防 、 司 法 、
行政 管 理 、 公 共 卫
生、 环 境 保 护 。
混 合 产 品 :如 :收 费 的 道 路 、 公 园 、 桥梁 、 私 立学 校 。 非 竞 争 性 混 合 产 品 :
如 :拥 挤闹 市的 街
道 、 街心花园 、 小
型 广 场。
私 人 产 品 :如 :衣食住 行 等 用 品 及 企业的生 产资 料 。 竞争 性 非 排 斥 性
排 斥 性 产 品 消费
特征
(二 ) 公 共 需 要(Public wants)
l 1、 公 共 需 要是和 私 人 需 要
l 公 共 需 要是和 私 人 需 要相对 应 的。 在 现 代 市场 经 济 条件下 ,由市场提供 私 人物品 用 于满足 私 人 的个 别 需 要,由 国 家 公 共 部 门 提供 公 共 物品 用 于满足 社会 的 公 共 需 要。
2、公共需要的 特征
l 社会 公 共 需 要是 区别 于 个 人 消费 的 需 要, 是市场 不能 满足 的 需 要,是 具 有 非 排 斥 性 和 非 竞争 性的 需 要。
公 共 需 要的 特征 可 从 四 方 面 来理解 。
l 内容 与 层次
l 社会 公 共 需 要的 范 围 颇 广 , 可 以 分 为 不 同的 层 次 , 而 不 同 层 次 的社会 公 共 需 要的性 质 是 有 所 不 同的。
l 第一 层 次 是 国 家 保 证执 行 其 职 能 的 需 要, 这 类 需 要是 典型 的社会 公 共 需 要。
l 第 二 层 次 是 介 乎 社会 需 要和个 人 需 要 之 间 在 性 质 上 难 以 严 格 划 分 的一 些 需 要, 其中 一 部分 或大 部分 , 也 要由 国 家 集 中 分 配 来 给 以满足 。
l 第三 层 次 是 大 型 公 共 设 施 , 甚 至 包括 基础产业和 自 然垄断 产业。
l 3、 历史性 与 特殊性
l 社会 公 共 需 要是共同的, 但又 是 历史 的、 特 殊 的。 l 社会 公 共 需 要 在 任何 社会 形 态下 都 是 存 在 的, 不 因 社
会 形 态 的 更 迭 而 消失 , 这 是共同性。
l 社会 公 共 需 要 又 总 是 特 殊 的, 即 具 体地 存 在于 特 定 的 社会 形 态之中 。
l 社会 公 共 需 要的 历史 性 可 以 沿 着两 条 线 索 去 探讨 ,一 条 是社会生产力 发 展 的 线 索 , 研究 在 一个个 具 体的 经 济发 展阶段上 ,社会产生 了 或 可能 产生 怎 样 一 些 公 共 需 要。 另 一 条 是生产 关 系 变 迁 的 线 索 , 研究 在 一个个 具 体的社会 形 态下 ,统 治阶 级 或 集 团 如 何 以 社会 公 共 需 要的 名 义将剩 余 产 品 的 分 配 做 有利于 本 阶 级 或 集 团 的 安排 。
4、公共需要的 涵盖范围
l 包括 政府 执 行 其 职 能 以 及 执 行 某些 社会 职 能 的 需 要。 诸 如 行政、 国 防 、 文 化 教育 、 卫 生 保健 、生 态 环 境 保 护 需 要, 也 包括 基础 设 施 、基础产业和 风险 产业的 投 资。
第二节 财政概 念
l 一、财政的 基本含义
l (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
l 二、 中国 的 基本特征
l (features of public finance)
l 三、 关于 财政与 “ 公共财政 ”
l (about definition of public finance and “ public finance ” )
l 一、财政的 基本含义
l (一) “ 财政 ” 一 词 的 来源 l (二)财政 是 一 种国 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l (三) 简略 的财政概
念
生 老病死,从摇篮到坟墓
范文四:陈共财政学复习精华
。社会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
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特征:(l)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的
需要,它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2)为了满足社会
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地由应当享受的每一社会成员共同享用,并不排斥
其他社会成员享用。(3)社会成员享用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须付出任何代价,或只
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4)在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外部效应产生的结果时,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渠道来解决,因而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
带有外部效应的特征。(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
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
。在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手段干预
市场运行:(1)行政法律手段,即制定市场法规,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制定经济政
策,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2)组织公共生产,即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
政府的工商企业和单位。(3)财政手段,即以税收、收费、国债等形式筹集收入,又通过转
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以及财政政策等手段调节经济的运行。
。(l)资源配置职能。?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
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符合高效的资源配置原则。?优化财政支出结
构,合理确定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比例。?合理
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调节社
会投资方向,提高社会投资的整体效率。?提高财政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
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规范由国家预算拨款的公务
员的工资制度以及相类似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加强税收调节,通过间接税调节各
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
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
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予税调节个人财
产分布。?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
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财政政策,紧松交替。?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
动”稳定作用,?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
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
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
?(l)综合地观察财政
各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归结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权衡。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一是
按劳分配二是按对社会的贡献实行分配。效率实质上属于生产力范畴,它是以投入与产出、
所费与所得之比来计量的,投入少、产出多,所费低、所得高,为高效率;相反则为低效率。
(2)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来看,协调公平与效率两个原则,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
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第一,公平与效率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
失之偏颇。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从总体上说,侧重于效率同时兼顾公平,是应有的
选择。
第二,如何通过市场和财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种原则的兼顾,是一个关键问题。首
先,在公平分配方面,财政机制主要是通过工资、奖金、税收、补贴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
障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并保证每个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和社会福利水平。同时,通过市
场机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每个居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只要多付出劳动,多
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其次,在资源配置方面,我国的剩余产品价
值主要集中于公有制经济,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又集中由国家支配,所以财政在积累的形成
和资源的配置方面应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和调节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
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会日益加强是无疑的,但这种基础作用要有一个转换和形成过程
也是无疑的。
第三,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拉开收入差距,但提倡一
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指靠劳动致富;同时,收入差距要适度,防止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
义原则相对立。适度的合理的差距,有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差距过大,则会走向反面,影
响社会安定,不利于提高效率。因此,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税收
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差距,使之维持在合理的限度以内。
(1)按用途,分为基建支出、流动资金、挖改和三项费,地勘费。工
交商事业费,支农,文教科卫,抚恤和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补支出等。(2)按类别,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3)按经济性质,分为购买性支出和
转移性支出。
。(l)政府采购制度是以公开招标、投
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应商,从国内外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一种制
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其中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 (2)政府采购制度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一,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
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优选,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
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第三,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
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奔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奔,
大大减少了它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
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的问题。
?(1)判断一国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至少应从两方面分析:一是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主要经济政策目标,二是财政支出各项目间的相对增
长速度。
(2)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无疑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而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主要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投资。可是,十余年来,财政投资的规模虽然增加了,但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必将抑制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消费性支出的比重过大,而且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生产性支出的增长
速度。
(3)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思路是:一方面,按照社会公共需要的先后次序,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另一方面,根据当前的经济政策目标,在增量支出中逐步调整和理顺生产性支出与消
费性支出的比例关系。
(4)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过程中,在适当提高财政投资支出比重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控制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上。而控制消费性支出过快增长的主要措施是在明确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精简机构,控制行政机关人员,削减集团消费性支出,加强财政管理。
(1)财政收入总量随GDP的增长而增长。2000年达到
13380亿元,比1978年的1132.3亿元增长10.8倍。2001年比上年增收2400亿元(可比)。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1978年31.2%,1993年12.6%。国际比较看,既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1990年,美国34%,法国46.3%,英国41.4%;泰国21.3%,印度(1987)20.5%。按可比口径,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略低于发展中国家。
(3)财政收支的增长变化。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支出增长慢于GDP增长;二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财政支出增长。产生两种效果:一是预算内收不抵支,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扩张;二是预算内支出不能满足应由政府开支的正常需要,预算外资金不断膨胀,导致国家财政被肢解,国家资金分散化。
(4)原因:一是分配格局变化。在初次分配中,个人收入占大头。二是预算外收入规模不断膨胀。
其增速超过GDP和预算内收入的增长速度。
(5)1994年财税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已稳步回升。1995年为10.7%,2001年为17.1%。但是,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重点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加快“费改税”步伐,继续推进税制改革。
。财政支出增长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 (1)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
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
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
法律的设施。?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
(2)皮考克与威斯曼的支出增长论: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内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成线性关系。?外在因素。倘若发生了外部冲突,比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也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
的水平。一般情况是,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支出增长论:是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
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
即政府投融资的基本特点:?政府居于宏观调控的主体地位,可以
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资金。?资金雄厚且多是无偿性的,可投资于大型
和长期项目。?政府可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1)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以立法的
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资具有相对稳定性;第二,财政投
资范围具有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
教育和培训等方面;第三,财政投资虽然是必需的,但一般占农业投资总量的比例较低。 (2)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政府从事农业投资的必要性,并不只在于农业部门自身难以产生
足够的积累,而且生产率较低的现状难以承受贷款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许多农业投资只适于
由政府来进行。
第一,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等,其特点是投资量大,投资期限长,
牵涉面广,投资以后产生的效益不易分割,而且投资的成本及其效益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
由于具有上述特点,农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可能由分散的农户独立进行。 第二,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引进新的农业生产要素。新的农业生产要素必须要有农业科
研,科研成果应用于农业生产,必须经过推广的程序,为了使农户接受新的生产要素,还需
对农户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为完成这一系列任务,需要筹集大批资金。这些投资也只能
由政府来承担。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
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被当作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来使用的。因为它
可以改变需求结构、供给结构。
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相比较,政府投资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一,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
的投资。政府投资可以不盈利或低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可
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第二,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第三,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总之,由于政府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它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社会基础
设施以及农业、能源、通讯、交通等有关国计民生的领域内。 (2)财政投资决策的判断标准包括稀缺要素标准、储蓄率最大化标准、社会边际生产率标准
以及增加就业标准。
第一,稀缺要素标准强调“稀缺要素”在经济发展计划中的重要性和贡献。为了使收入最大
化,财政投资决策应当选择低资本—产出比率,即选择单位资本产生最大产出的那些投资项
目。
第二,储蓄率最大化标准或资本—劳动力比率最大化标准要求财政投资支出应当努力使边际
人均再投资率(即储蓄率和储蓄水平)最大化,或者说使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减去每个工人的消
费净值最大化。
第三,社会边际生产率标准认为当财政投资资金的配置可以导致国民产出最大化时,这种资
金配置就是高效率的配置。
第四,增加就业标准,即财政投资项目的选择应当是那些每单位投资能够动员最大数量的劳
动力的项目,也就是说,要优先选择适合劳动力密集型技术的项目。
。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
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分为照顾
性和刺激性税收支出两类。
?(1)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
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加也较快,财政收入增长就有了充分财源。 (2)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
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所以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
GDP(l)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出现逐年下滑的趋势,直接导因是经济转轨过程中 GDP分配格局的急剧变化。
(2) GDP分配格局变化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结果。实际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分配体制改革为突
破口的。实践证明,分配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问题
在于,一开始步子迈得大了一些,有序性差了一些,以后在较长时间内继续减税让利,政府
也曾做过一些调整,但多数是临时性、非规范性措施,没有从根本方针上加以解决,1993
年中央采取整顿措施以后,财政收入占 GDP的比重才相对稳定,到1996年开始停止下滑。
第二,G0P分配向个人倾斜,财政收入比重的不断下滑,与分配制度不健全以及分配秩
序混乱有直接关系。居民收入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制度内收入或称正常收入,主要是工资、
奖金、经营收入和财产收入,这部分收入特别是工资收入目前还处于相对平均状态;二是制
度外收入或称非正常收入。即所谓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这部分收入的特征是透明度差,通
过哪些渠道,采取哪些形式,比重有多大,至今仍是若明若暗。后一部分收入的急剧增长是
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并形成分配不公的主要原因,而且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的难度很大。
(l)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
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
增减。
(2)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
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并无增长。 (3)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
第一,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加名义增长,如1984年、1985年两年的情况。
第二,价格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负增长,如1987年、1988年、1989年3年的情况。
第三,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上不增不减,
如1986年基本上是属于这种情况。
(4)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引发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原
因: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
第一,倘若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致的;亦即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是因弥补
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国家财政就会通过财政赤字从 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 GDP只有因物价上升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
再分配机制实现的。
第二,决定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另一个因素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如果是以累进所得
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
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加。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这就意味着税收收
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
定额税,在这种税制下,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
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我国现行税制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同时过去对所得税的
主要部分即国有企业所得税实行承包制,大体相当于定额税,因而某些年度在物价大幅度上
涨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出现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负增长,和现行的税制有极大的关系。 (5)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往往是和产品比价的变动同时发生的,而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以另一种
形式影响财政收入。产品比价关系变动之所以会影响财政收入,缘于两个原因:一是产品比
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各经济主体之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二是财政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分布呈非均衡状态,或
者说,各经济主体上交财政的税利比例是不同的;这样,产品比价变化导致财源分布结构改
变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交的税利就会有增有减,而增减的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
的最终影响。
(6)市场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而上下浮动,主要是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发生再分配,随着价格
的上下浮动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第一,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而销价不动。财政要对粮食部门和商业部门给予补贴,表现
为财政收入的减少;如果同时提高销价,财政要对居民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支出的增加。
第二,生产资料提价,财政不可能增加收入,因为从生产资料提价所增加的税收,几乎要被
使用生产资料的加工部门因成本上升从而利润下降所减少的收入全部抵消。 第三,能源、交通价格的提高,许多因缺乏自我消化能力的企业。也需要财政给予补贴,从
而减少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如此等等。
?(1)税负转嫁是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
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
(2)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嫁的程度,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的有供求弹性的大小、税种的不同、课税范围的宽窄以及税负转嫁与企业利润增减的关系等。 (3)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是明显
的,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4)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
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5)课税范围宽广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狭窄的难以转嫁。
(6)生产者的谋求利润目标同税负转嫁的关系。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二者也会发生矛盾。如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负转嫁所得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售量。
(l)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密切相关的,从总体上
讲,税收的公平与效率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统一体。
(2)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如果税收活动阻碍了经济发展,影响了 GDP的增长,尽管是公平的,也是没有意义的。
(3)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尽管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前提,但失去了公平的税收也不会是高
效率的。因为税收不公平必然会挫伤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甚至还会引致社会矛盾,从而使
社会生产缺少动力和活力,自然也就无效率可言。
(4)同时兼顾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的税制才是最好的税制,这是无须证明的。但就具体的税
种来说,往往不是低效率、高公平,就是高效率、低公平,高效率、高公平的最优结合是少
有的。
(5)发展中国家实行“效率型”税制比之实行“兼顾型”税制更能促进本国经济腾飞,发达
国家实行“公平型”税制更有益于社会安定。总之,把税制的设计同本国的具体情况和长远
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显然是对公平与效率二者更深层次和更高层次的兼顾。
(1)税收的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
(2)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会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会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
(3)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成为超越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4)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掌握好税收超额负担的量和度,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二者取得最优的结合。
(5)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商品课税税制的设计上也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主要表现
在两个方面:?全面推行增值税替代原来的产品税,基本上避免了重复征税,有利于专业化协作,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尽量减少增值税税率的档次,从而减轻对各种商品相对价格的
干扰,有利于发挥市场对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6)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增
值税本身也不是完全中性的。由于不同商品的供求弹性不同,税负转嫁的条件也就不同,这就势必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和生产者的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增值税就失去了中性作用和对资源配置发挥的调节作用。?增值税的中性化是以单一税率为前提的,
我国是设置两档税率,体现了对居民生活基本用品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鼓励作用。?全面推行
增值税实行普遍征收的同时,我国在全面推行增值税的同时,选择11类商品,分别设置12档税率或税额征收消费税,实行特殊调节。
增值税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优点是:?避免重复征税;
?减少偷税漏税;?不受流通环节多少的影响。?保证收入稳定。?更能适应外向型经济的
发展。
?所得税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特征是:?税负相
对公平;?不存在重复征税、不影响相对价格;?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课税有弹
性。
1994?(1)总体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分配关系,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体系。 (2)基本原则是:?加强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体现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发挥税收对个人收入和地区发展的调节作用。?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简化、规范税制。?保持原有
的税负总水平。?严格控制优惠减免。
(3)四方面的内容:?以推行规范化的增值税为核心,相应设置消费税、营业税,建立新的流转课税体系,对外资企业停止征收原工商统一税,统一实行新的流转税制。?对内资企业实行统一
的企业所得税,取消原来分别设置的国营企业所得税、国营企业调节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
私营企业所得税。同时,国有企业不再执行企业承包上缴所得税的包干制。?统一个人所得
税,取消原个人收入调节税和城乡个体工商户所得税,对个人收入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得统一实行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调整、撤并和开征其他一些税种。改革后的税种设置
由原有的32个减至23个。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
债务。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和债务范畴,是整个社会债务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
(l)国债的负担。国债负担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
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 第二,政府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
济收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
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
第三,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
收,也旧时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
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
(2)国债的限度。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所
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第二,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第
三,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3)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第一,国债规模首先受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认购主体负担能
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第二,国债规模还受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第三,国
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也是制约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的重要因素。
两方面的作用:?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1)衡量国债规模是否合理,一般用四个指标:?国债余
额占GDP的比率(即 国债负担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储蓄余额的比率,?当年还
本付息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收入的比率(国债依存度)。
(2)改革以来,公债规模不断扩大。从国债负担率看,还有很大余地;从国债依存度看,
中央财政支出过多地依赖债务收入。
(3)应看到,国债负担率虽然低,但长期下去会很大;目前国债余额增长率已高于名义GDP增长率,应注意控制。
(4)国债负担率低而国债依存度高,这说明,目前的国债规模不会引起经济混乱,还能加
快工业化进程;但财政状况十分脆弱,应主动调整。
。(1)国家预算法是国家预算管理的法律规范,是组织和管理国家预
算的法律依据。它的主要任务是规定国家立法机关和政府执行机关、中央与地方、总预算和
单位预算之间的权责关系和收支分配关系。
(2)国家预算法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权责法,以划分各级预算的管理权责为内容。第二,
组织法,以预算组织和管理的基本规定为内容。第三,程序法,以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和
批准的程序为主要内容。
(3)我国国家预算法主要体现以下指导思想:第一,强化预算的法律约束力,使预算收支真
正成为法令性的刚性指标。第二,规范预算管理程序,明确预算管理职权。第三,把加强预
算管理与促进改革和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第四,把法律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结合起来。
(1)预算外资金的性质是属于不纳入国家预算的一种财政性资金。
(2)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财政性。预算外资金也是财政性资金,但不是由中央财政集中分配,支配权和使用权
属于各地方财政和有关行政事业单位,采取收支两条线的财政专户管理办法。 第二,专用性。从预算外资金的历史发展进程看,设置预算外资金,在多数情况下,是为了
保证某些专项支出。新的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预算外资金在不改变资金性质(积累性和消费性或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前提下可以统筹使用。
第三,分散性。预算外资金是一种非集中性资金,由多种项目构成,并由各地区、行政事业
单位分别掌握使用,无论从资金来源还是从使用单位与用途来看,都是有别于预算内资金的
一种非集中性资金。
(3)预算外资金的上述三个特点决定于它的特殊性质,而其特点又决定了它的运行方式。正
确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对预算外资金的研究,也是管好预算外资金的必要前提。
:(l)为了加强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国务院曾于1986年下发过《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对预算外资金实行规范管理,各级政府和
财政部门据此相继实行了“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的管理办法。 (2)十余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力分配格局和经济活动发生了很
大变化,原有的预算外资金管理制度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政府宏观调控的需要,
也不能保证防范腐败和廉政建设的要求,预算外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当
前预算外资金制度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务院于1996年7月颁布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系统地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政策措施,指明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工作
方向,标志着我国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同1986年的《通知》相比,《决定》无论是在管理的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实质性的
突破,主要表现在:
第一,从长远发展和整体管理模式上,提出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不是使其规模不断扩大,
而是最终要全部纳入预算内管理。
第二,在预算外资金的性质上,明确规定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
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
第三,在预算外资金的管理方法上,改变过去部门和单位自收自支、坐收坐支的管理办法,
要求参照预算内资金管理模式,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 第四,在财政与部门之间的关系上,明确规定财政部门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财政
部门要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及时拨付预算外资金。 第五,在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办法上,提出社会保障基金在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之前,暂按预
算外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4)为了贯彻落实上述《决定》,财政部先后制定了一些配套文件,增加了有关预算外资金财
务管理的规定。归纳起来,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措施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第一,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决定》明确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
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提
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第二,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从1996年起,将13项凭借政府权力取得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税收性质的政府基金或收费(约1 500亿元)纳入财政预算管理,按规
定专款专用。
第三,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不得越权收费和建立基金,否则,按乱
收费行为处理。
第四,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首先,各部门和各单位要按规定编制预算外资金收
支计划和决算,报财政部门审批。其次,财政部门要在银行设立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实行
收支两条线管理,即各部门和各单位取得的预算外资金收入要缴人财政专户,支出由各部门
和单位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财政部门根据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从专户核拨资金。
第五,严格规定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首先,专用于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的基金和收费
以及其他专项资金,要按计划和规定用途专款专用,由财政部门审核后分期拨付资金。其次,
用于工资、奖金、补贴、津贴和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必须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核定的项目、范
围和标准。再次,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支出,要按国家规定立项,纳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
划,并按计划部门确定的国家投资计划和工程进度分期拨付。最后,用于购买专项控购商品
方面的支出,要报财政部门审查同意后,按国家规定办理控购审批手续。
(l)社会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一。公共需要的层
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从支出角度分析,按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另一
方面则是为满足公共需要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 从中央和地方收支运行的结果看总是要对称的,只有收支对称才能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从
这个意义说,收入划分受支出划分的制约,也就是受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制约。但是,由于
各地方支出需要和收入能力是不对称的,需要靠中央转移支付来调节这种不对称,所以划分
收入需要遵循另外的标准。
(2)集权与分权关系是划分收支的基本依据之二。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划分收支的标准,
是市场经济国家分级预算体制的一般标准,通用于所有市场经济国家。但各国的收支划分是
不同的,有的差别还很大,主要取决于由各国的政治体制和本国国情决定的集权与分权关系。
所以,集权与分权关系也是划分收支的基本标准之一。
?(1)分级预算体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预算体制。
它的主要特征在于规范化和法制化,长期相对稳定,地方预算构成名副其实的一级预算主体。
(2)分级预算体制要点:?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范围。?分税制。即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保证中央调控权和力度;在税收划分上,或按税种划分,或按税率划分,或实行分成制或共享制。?预算调节(转移支付)制。有纵向和横向两种形式。?体制相对稳定。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
调节方法会有经常调整。
()
(l)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级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均衡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
算调节制度。
(2)转移支付有三种模式。
第一,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纵向转移的主要方法是拨付补助金,补助金又分为一般补助金
和专项补助金。
第二,横向转移。横向转移是指由富裕地区直接向贫困地区转移,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形式。
横向转移的功能只在于平衡横向不均衡,
第三,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交错的混合模式,一般是以纵向转移为主,辅之以横向转移。
(3)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应遵循三项原则:
第一,公平原则。转移支付制度本身以保证各级预算具有大体均衡的公共服务水平为首要目
标,应体现公平优先原则。
第二,效率原则。公平优先又要兼顾效率,奖励各地增收下支,健全财政管理,努力提高自
给率,抑制非正常的寻租行为。
第三,法制化原则。补助机制一旦确定,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法律为依据,严禁人为干
预。
(1)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各级预算主体的职
责。
第一,总体上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就是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对实行分级预算体制来说需
要将原则具体化。
第二,关于各级政府事权的划分,规范的分级预算体制要求以法律形式具体化,力求分工明
确,依法办事。
第三,各级预算主体支出职责的划分,一般而言,应遵循事权与财权相一致原则,但在具体
事项上则不一定完全一致。
(2)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尚待规范。
第一,分税制与税制是密切相关的,税制调整了,分税及其相应的收入划分,也必须随之调
整。
第二,按税种划分收入和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收入的分税效应是完全不同的,现行分税制的
企业所得税仍是按行政隶属关系划分的,改为分率分成或比例分成将是必然的选择。
第三,凡属于税源普及全国或具有高度调节功能的税种划归中央税是分税制的通则,我国现
行税制的个人所得税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均属于这类税种,而分税制将该两种税划归
为地方税种只能视为权宜做法。
第四,通过税制调整健全地方税系应列为分税制进一步完善的一项重要目标。 (3)集权与分权关系的调整。分级预算体制的集权与分权关系,主要体现在收支划分上面。
从支出方看,多数支出项目是由接近基层并熟悉居民偏好的地方来执行和管理,所以地方支
出在总支出中占较大的比重。
从收入方看则应是相反的,即为了均衡横向不平衡,贯彻中央的宏观政策,中央财政收入应
占主导地位。这也是各国实行分级预算体制通行的分配格局,几乎没有例外。
我国分税制改革后,中央组织收入的比重是上升的,已接近目标模式的水平,但由于按既得
利益向地方返还的幅度过大,转移支付后中央收入的比重基本维持原水平,明显偏低,中央
支出的比重也基本维持原水平,也明显偏低,其中有相当部分是靠借债维持的。 (4)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是完善分税制的重点。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途径,首先是进一步
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模式,而后通过增量与存量同时并举的微调向目标模式逼近。第一,目
标模式的选择。第二,纵向转移的微调。第三,推进省(区)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1)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统计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收支对比不外是三种结果:一是收大于支有结余;二是支大于收有逆差,即赤字;三是收支相等。
(2)对财政平衡不可以作绝对的理解。?在实际生活中,略有结余应属基本平衡,略有赤字也应视为基本平衡,二者都是财政平衡的表现形式,因而财政平衡追求的目标是基本平衡或大体平
衡。?研究财政平衡要有动态平衡的观点,不能局限于静态平衡。?研究财政平衡还要有全
局观点,不能就财政平衡论财政平衡。?财政收支平衡可以从中央预算平衡和地方预算平衡
分别考察。
(l)财政赤字与货币供给。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影响与赤字规模
大小有关,但更主要的还取决于赤字的弥补方式。
第一,向银行透支或借款来弥补财政赤字的情况。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货币需要必然
增加。从而要求增加货币供给量,这个增量可视为财政借款的最大限额,在这个限度内的财
政借款,就不会有通货膨胀的后果。
第二,用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的货币效应则比较复杂,这要结合什么人(或单位)购买以及用什么钱购买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一般说只是
购买力的转移或替代,不产生增加货币供给的效应;如果由中央银行认购公债就可能扩大贷
款规模,增加货币供给。
(2)财政赤字扩大总需求的效应。第一,财政赤字可以是作为新的需求叠加在原有总需
求水平之上,使总需求扩张。第二,通过不同的弥补方式,财政赤字只是替代其他部门需求
而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后一种情况,仅仅改变总需求结构,并不增加总需求规模,即使在
短缺型经济中也是如此。
(3)中国财政赤字的排挤效应问题。赤字的排挤效应一般是指财政赤字对私人消费和投
资的排挤性影响。如果中国真的存在着排挤效应,那么,还应提出谁排挤谁的问题。在中国,
国家财政理应承担那些关系国民经济长期协调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的投资,但由于财政困难
特别是中央财政困难,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预算内投资的比重1995年已下降到3.1%,而其中包括部门投资在内的企业自筹投资占53.2%,国内贷款占21%。由此不难判断究竟是谁排挤谁的问题。
(4)财政赤字与发行国债。第一,债务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来源,会随着财政赤字的增
长而增长。第二,债务是要还本付息的,债务的增加也会反过来加大财政赤字。 财政政策的功能?(1)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
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
(2)财政政策的功能主要有四个方面:?导向功能,指通过调整物质利益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
行为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发挥引导作用。?协调功能,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某些
失衡状态的制约、调节能力,它可以协调地区之间、行业之间、部门之间、阶层之间的利益
关系。?控制功能,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对人们的经济行为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制约或促进,实现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稳定功能,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调整总支出水平,使货币支出水平大体等于产出水平,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稳定功能的主要特征是反周期性和补
偿性。
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l)物价相对稳定。物价相对稳定,并不是冻结物价,而是把物价总水
平的波动约束在经济稳定发展可容纳的空间。物价相对稳定,可以具体释义为,避免和抑制
通货膨胀。
(2)收入的合理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根据社会成员的劳动贡献不同,合理
确定他们的收入报酬,收入分配既要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同时又不至于
产生分配上的过分贫富悬殊。通过税收负担合理分配以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收入合理
分配目标的关键。
(3)经济适度增长。财政政策在推进经济增长过程中,一方面要在政策取向上注意处理好储
蓄与消费的关系,保持适度的社会储蓄率;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若干制
约因素,注意发挥财政在结构调整和推进创新方面的作用的重要性。 (4)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财政政策把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作为政策目标之一,是因为提
高社会生活质量,主要依靠政府部门提供社会公共需要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及其组合方式?(1)概念。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
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货币政
策则是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相应措施。
(2)必要性。二者的作用不同,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作用机制不同。财政直接参与国民
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银行不直接参与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再分配基础上的一种再分配。?作用方向不同。从消费
需求(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形成看,社会消费需求基本上是通过财政支出形成的,银行信贷显得无能为力;个人消费需求则受到两方面的影响,财政的影响是直接的,银行则是间接的。?作用效果不同。首先,财政赤字可以扩张需求,盈余可以紧缩需求,但财政本身并不具有直接创造需求即“创造”货币的能力,惟一能创造需求、创造货币的是银行信贷。其次,银行自身还可以直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和收缩来起到扩张和紧缩需求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信贷是扩张或紧缩需求的总闸门。
(3)配合方式。?“双松”。结果必然使社会的总需求扩大。?“双紧”。这种政策组合可以
有效地制止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经济停滞的后果。?紧财政和松货币。紧的
财政政策可以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旺和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货币政策在于保持经济
的适度增长。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就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松财政和紧货币。松的财政政策在于刺激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政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这种政策组合的效应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财政学?
范文五:财政学复习 陈共主编
财政学(陈共)
第一章 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市场失灵 :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 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陷阱, 这里我们统 称之为“市场失灵” 。
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政府干预 :虽然市场机制和一体化方式可以解决外部性问题, 但是对于大多数外部性, 特别 是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问题,还需要政府更多的积极干预。
公共物品 :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和服务。
公共需要 :指满足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 这种需要不是个别需要的总和,而是共同利益,具 有不可分割性。
非排他性 :指只要某一社会存在公共产品, 就不能排斥任何人消费该种产品, 从而人以消费 者都可以免费消费公共产品。
非竞争性 :指该产品被提供出来以后, 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 数量和质量,其他人消费该产品的额外成本为零,即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效益为零。
分析题
1、市场失灵: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缺 陷。
表现:(1)垄断:当一个行业被一个或几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 价格, 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 获得额外利润, 从而使市场失灵。 (2) 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生产、 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人行为, 掌握信息本身也 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 二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 外部 效应与公共物品:外部效应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典型例 子是“那公共物品”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 应有的效益补偿; 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 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 因而市场竞争就不可能 形成理想的效益配置。 (4)收入分配不公: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而激烈 的竞争不可能自发的解决收入分配公平问题。 (5) 经济波动:市场机制是通过价格和产量 的自发波动达到需求与供给的均衡,而过度竞争不可 避免地导致求大于供与供大于求的不 断反复;这事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弊端。
2. 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说起?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政府也是一种资源配置系统, 二者共同 构成社会资源配置体系。而财政是一种政府的经济行为,是一种政府配置资源的经济活动, 所以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学习财政学和研究财政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
什么是市场?完整的市场系统是由家庭、 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 在市 场经济下,政府构成市场系统的一个主体。
市场机制的基本规律就是供求规律:供大于求,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生产低迷;求 大于供,价格上涨,库存减少,生产增长;通过价格和产量的不断波动,达到供给和需求 的均衡。
3. 试述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
答:政府干预手段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 立法和行政手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
规范市场行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 经济政策、实行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 公共物品价格等。 (2) 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 公共生产是指由政府出资兴办的所有 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事业单位, 主要是生产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 也可以在垄断部 门建立公共生产, 并从效率或社会福利角度规定价格。 政府组织公共生产, 不仅是出于提供 公共物品的目的,而且是出于有效调节市场供求和经济稳定的目的。 (3)财政手段。 应当指 出, 财政手段既不直接生产也不直接提供公共物品, 而是通过征税和税费为政府各部门组织 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财政的目标是通过为政府各部门组织公共生产和 提供公共物品筹集经费和资金, 最终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同时又通过税收优惠、 财政补贴和 财政政策等手段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政府干预失效的原因和表现可能发生在:(1)政府决策失误。 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 经济政策失误, 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选择不当等, 而政 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 (2)寻租行为。 在市场经济特征下,几乎不可避免 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力而发生的寻租行为, 也就是公务员 (特别是领导人员 ) 凭借人民赋予的 政治权力,谋取私利,权钱交易,化公为私,受贿索贿,为“小集体”谋福利,纵容亲属从 事非法商业活动等等。 (3) 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也可视为政府干预失误 。这里且 不说政府提供的经济信息有可能失真或不及时, 而政府应提供的信息是多方面的, 一旦失误, 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 。 这种政府干预失效,可能主 要发生于经济体制转轨国家。 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核心是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规范政府 经济行为,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其中包括转变财政职能。
4. 试述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答:两个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具有排他 性和竞争性;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 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 当消费者付钱购买私人产品之后, 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所 带来的利益, 排他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一个特征; 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 增加, 每多提供一件或一种私人物品, 都要增加生产成本, 因而竞争性是私人物品的第二个 特征。 非排他性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 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 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 现象, 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 即消费者的增加不 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或者说, 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此外, 外部效应和效用的不 可分割性,也是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重要标准。
5. 如何理解财政的特殊性 ?
答:财政是一种国家或政府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 这种经济行为和 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国家一旦产生, 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 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
6. 试述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答:财政是政府的一种经济行为, 是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的手段, 所以财政职能就是政 府的经济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这里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分析 和研究财政在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财政履行和实现政府经济职能 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7. 试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资源配置从广义上可以是指社会总产品的配置, 从狭义上可以是指生产要素的配置。 资 源配置的核心是效率问题,效率问题又是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构问题。
8. 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答: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GDP 分配的起始阶段是由市场价格形成的要素分配为依据,即各种 收入首先是以要素投入为依据, 由市场价格决定, 要素收入与要素投入相对称。 收入分配的 核心问题是实现公平分配, 因而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所要研究的问题, 主要是确定显示公平 分配的标准和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实际上,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历 史传统的不同, 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公平分配的标准, 当前各国几乎公认采取由洛伦兹 曲线计算基尼系数来显示公平分配的程度。
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名词解释
免费搭车:消费者不自愿消费,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公共提供:指政府通过税收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弥补产品的生产成本, 免费为公众提供产品的 经济行为。
私人提供:若同一班商品买卖一样,使用者购买使用权的提供方式。
公共生产:指由政府出资(即由预算拨款)兴办的所有权归政府所有的工商企业和单位。 公共定价: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 即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财政支出的效率:财政支出的效率由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共物品 (包括准公共物品) 的 “生 产效率”组成。
财政支出的效益: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
财政监督: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家机关、 企事业单 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稽核与检查活动。
分析题
1. 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答: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来提供, 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 制的不同所决定的。
其一, 市场是通过买卖提供产品和服务的。 市场买卖要求利益边界的精确性。 而公共物 品的享用一般是不可以分割的,无法个量化。
其二,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于提供纯公共物 品。消费者不会自愿花钱消费这种物品,而是期望他人购买自己从中受益。
其三, 政府的性质和运行机制决定了他可以解决市场提供公共物品所存在的难题。 一方 面,政府具有社会职能, 因而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 追求社会目标,是政府本来应 当承担的职责; 另一方面,政府是一个公共权力机构,政府拥有向社会成员征税的权力,税 收是保证纯公共物品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
总之, 市场适于提供私人物品, 对提供纯公共物品是失效的, 而提供纯公共物品恰恰是政府 配置资源的领域, 是政府的首要职责。 财政学关心的问题是政府提供公共物品与市场提供私 人物品之间的恰当组合、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所花费的成本和代价, 以及合理地确定政府提供 公共物品的范围和财政支出的规模。 为此, 我们需要规范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提供公共物 品的政治决策程序,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尽可能减少效率损失。
2. 简述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答:准公共物品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类是具有非竞争性但同时具有排他性; 另一类是由外部 效应引起的。
对于第一类准公共物品来说,一是通过征税弥补, 免费使用, 这是公共提供方式; 二是 由收费弥补, 这是市场提供方式。 最终选取哪种提供方式, 取决于税收成本和税收效率损失 同收费成本和收费效率损失的对比。
对于第二类准公共物品来说, 首先在于判断外部效应的大小。 当外部效应很大时, 可视 为纯公共物品, 采取公共提供方式。 其实,大多数公共物品都具有较大的外部效应,不过为 了提高公共物品的使用效率, 并为了适当减轻政府负担, 对多数混合物品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当采取收费方式时, 政府所要关心的问题是合理制定收费标准, 同时严 加管理,避免利用垄断地位滥收费, 或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 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 问题。
3. 试述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答:回答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 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率标准。 这样的效率标准就 是社会净效益 (或净所得 ) 最大化标准, 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 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 其差额越大越好。 财政支出所取得的各种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总计 ) 应当大于聚 集财政收入过程中对经济所形成的代价或成本,也就是要取得效益剩余或净效益。
4. 试述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答:(一)内涵:财政监督是指财政机关在财政管理过程中,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国 家机关、 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涉及财政收支事项及其他相关事项进行的审查、 稽核与检查 活动。 财政监督寓于管理活动当中, 与财政资金运动同步进行,因此, 凡有财政收支与财政 管理业务的领域, 就必然有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贯穿于财政收支执行的全过程, 有事前审查、 事中跟踪监控和事后检查稽核。改革越深入,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 (二) 财政监督的地位和作用。 财政监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依法理财、 切实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 因此, 加强财政监督, 对于建立稳固、 平衡、强大的国家财政, 促进财政的民主化和法制化,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重点) 名词解释:
按财政功能分类:我国依据国家职能的划分,将财政支出区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 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按支出用途分类: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 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 流动资金、 挖潜改造 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 各项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 贴支出等。
经济建设费:包括基本建设拨款支出,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科学技术三项费用 (新产品 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补助费) ,简易建筑费支出,地质勘探费,增拨国有企 业流动资金,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工业、交通、商业等部门的事业费用支出,城市维护费支 出,国家物质储备支出,城镇青年就业经费支出,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支出等。
社会文教费:包括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出版、通讯、广播、文物、体育、地震、 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和补助费等。
购买性支出:政府如同其他经济主体一样, 在从事等价交换的活动, 我们称此类支出为购买 性支出。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转移性支出:与购买性支出不同,他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 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 有补助支出、捐献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弹性(系数)大于 1,表明 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 GDP 增长速度。公式:Eg=△ G(﹪ )/△ GDP(﹪ )
财政支出增长边际效益倾向: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额与 GDP 增长额之间的关系, 即 GDP 每增加 一个单位同时财政支出增加多少分,或财政支出增长额的比例。公式为:MGP=△ G/△ GDP
1. 试述“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答:随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和激化, 政府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和克服日益频繁的经济危 机,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收入差距的扩大,为了防止社 会动荡,政府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向广大群众和低收入阶层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 由此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日益膨胀。 另外,由于 GDP 的增长, 筹措财政收入措施的加强, 以 及增发公债作为弥补支出的手段成为可能,也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
对 于 这 种 财 政 支 出 不 断 膨 胀 的 趋 势 , 19世 纪 德 国 经 济 学 家 阿 道 夫 ·瓦 格 纳 (AdolfWagner)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 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 “瓦格纳法则 (Wagner′ sLaw) ” 。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于是,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 收入的提高, 财政支出占 GDP 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根据这种解释, 瓦格纳法则可以理解 为上图所表示的财政支出与 GDP 之间的函数关系。
2. 试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答:为探讨财政支出的合理规模, 必须从分析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入手。 参照前人 的规范性分析并结合本国财政支出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 寻求本国财政支出的最佳规模。 归 纳起来, 经常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有经济性因素、 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三个方 面:
(1)经济性因素。主要指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当前经济 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局 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三是政府干预政策。
(3)社会性因素。如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因素,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政支出规模。
3. 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答:根据当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 近期内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是:
(1)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一是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全面推开农村费 税改革试点,继续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农村扶贫、良种推广、农业结构战略调整 等方面的投入。 二是增加社会保障。 包括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 提高老干部退 休待遇水平和在乡老复员军人抚恤金标准, 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翻一番政策,
落
实再就业补贴政策, 继续安排企业依法破产补助金。三是保障教育、科技等重点支出。 中央 财政将继续执行有关科技支出增速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速的政策规定, 并适当增加关于公检法 部门和农村卫生工作对地方的补助。四是增加国防支出。
(2)根据保证重点、压缩一般的方针,对一般支出实行零增长政策。
(3)保持积极财政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适量发行国债,主要用于续建和收尾 工程,重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经济结构调整、生态环境建设和中西部倾斜。
(4)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缩小地方间财力差距,协调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支持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
第四章 经常性支出
名词解释:
社会消费性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 本质上社会消费性支出满足的是纯社会公共需要, 他所 提供的服务可为全体公民共同享受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行政管理费 :行政管理费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权力机关、政府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 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国防费:国家用于国防建设和战争的专项费费用。
文科卫支出: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应归入非生产性范畴。
1. 试述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性质。
答:将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放在一起讨论, 看起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 然而如果从国家 的产生以及国家的基本职能角度来认识问题, 这种表面上的不协调就不存在了。 国家的产生 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前提的, 但国家是人类分裂为不同阶级的产物, 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如前所述, 政治统治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的, 为此就必须设立行政管理、 公安司 法、经济管理等各类行政机构, 因而行政管理费就构成国家支出的基本内容之一。 同时,国 家一经建立, 必须执行的另一项基本职能就是防御外敌侵犯, 保卫国家安全, 为此就需要建 立军队和军事设施, 因而国防费也是国家的基本支出。 当然, 国家在国防费名义下所采取的 行动以及在国防费下安排的支出, 并非都是防卫性的, 如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就是如此。 我 们说对内管理国家和对外巩固国防是国家的基本职能, 从而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国家的两 项基本支出,意思就是说,失去这两个职能和两种支出,国家就不成其为国家了
2. 简要分析文科卫支出的经济性质。
答:文科卫支出是文化、教育、科学、卫生支出的简称。文教科学卫生诸项事业的发展在现 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决定作用, 当然这并不说明用于这方面的支出现在已经是生 产性的了。 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科学划分, 文科卫事业费支出仍应归入 非生产性的范围。
3. 试述政府必须介入和干预卫生医疗事业的理由和范围。
答:政府介入卫生医疗领域的理论依据:
卫生领域中的市场提供存在着广泛的缺陷, 为政府在这一领域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潜在的理论 依据, 其中公共卫生被认为是典型的事例。 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包括安全饮用水、 传染病与寄生病的防范和病菌传播媒介的控制等。 由于这些物品具有非排 他性, 即不能将不付费者从这种服务的利益中排除出去, 因而私人根本不会提供或者不会充 分提供。 公共卫生支出还包括提供卫生防疫一类的活动, 而卫生信息是一种具有外部效应和 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 市场不可能充分提供卫生、 免疫、 营养以及计划生育等信息方面的免 费服务。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名词解释:
财政投资性支出: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
基础建设: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 他决定着工业、 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 发展水平。
BOT 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模式) :指政府将一些拟建设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招商 转让给某一财团或公司, 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 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 由 项目经营公司通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 财政投融资:以特定的财政资金, 对指定的特别会计、 政府关系机关和各种特殊法人进行投 机和借贷,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
1. 试述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答:在任何社会中, 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投资两大部分。一般来说,财 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 由于我国还有预算外资金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因而一般认为的财政投 资是指预算内投资, 有时称为 “政府财政投资” 。 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生产性投资按财政支出项目划分, 包括基本建设支出、 增拨流动资金、 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 三项费用以及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基本建设支出也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两部分, 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基础产业投资, 非生产性支出主要用于国家党政机关、 社会团体、 文教、 科学、卫生等部门的办公用房建设。
财政投资的特点是:
(1)政府投资是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或个人从事的投资,作为商品生产者,它 们的目标是追求盈利,而且它们的盈利是根据自身所能感受到的微观效益和微观成本计算 的。也就是说, 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是非政府投资的第一个特点;由于政府居于宏观调控 主体的地位, 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 政府投资可以微 利甚至不盈利, 但是政府投资建成的项目, 如社会基础设施等, 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 整体效益。
(2)企业或个人主要依靠自身的积累和社会筹资来为投资提供资金,自身积累规模和 社会筹资都受到种种限制, 一般难以承担规模宏大的建设项目, 而且还要追求盈利, 一般主 要从事周转快、 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 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企业囿于一行一业,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不难想像,如果一个经济社 会完全依靠非政府投资, 投资结构是很难优化的; 政府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特殊地位, 可 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可以而且应该将自己的投资集中于那些 “外部效 应”较大的公用设施、能源、通信、交通、农业以及治理大江大河和治理污染等有关国计民 生的产业和领域。 也就是说,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济社会中, 如果政府不承担这些方面的 投资或投资不足,就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调,经济发展速度就会遇到“瓶颈”制约。
2.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答:基础设施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 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 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设施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 越有效,人民的生活 也越便利, 生活质量相对来说也就越高。 经济学界对基础设施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 发 展经济学在讨论基础设施时,一般使用“ infrastructure ”和“ social overhead capital ” 两个英文词,中文译名是“社会分摊资本”和“社会先行资本” 。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内 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基础产业是指经济社会活动的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 通信、水利、供电、机场、港口、桥梁和城市供排水、供气等。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提供
无形产品或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
3. 试述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答: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 种考虑: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如宇航事业、核电站、 战备公路等; 三是反垄断的需要, 垄断排斥竞争, 垄断利润可能是以损害社会福利为代价的, 例如垄断行业可能提供高的垄断价格和低质的服务, 因此政府对垄断行业可以通过公共定价 严加管理, 也可以由政府直接承担投资责任。 还有一些基础设施, 诸如市区道路、 上下水道、 过街天桥等,具有明显的非排他性或很高的排他成本,单项投资不大, 数量众多, 也适于作 为纯公共物品由政府投资提供。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 成本。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性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 这种提供方式。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对于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险 较大的项目,政府可以采用投资参股、优惠贷款、提供借款担保、低价提供土地使用权、部 分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方式,与民间共同投资, 混合提供。 如高速公路、 集装箱码头及高新技 术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 适于采取这种提供方式, 政府在其中主要发挥资金诱导和政策支持 作用。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这种提供方式有几个优点:一是政府拥有最终的 决策权, 可以使政府从具体的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 二是法人团体拥有经营自主权, 责任明 确,可以提高成本效益的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 道路、 港口甚至中小型机场等适于采用这 种提供方式。
(5) BOT 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 BOT 投资方式是近年发展和兴起的 一种基础设施的提供方式, 是指政府将一些拟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招商转让给某一财团 或公司, 组建项目经营公司进行建设经营, 并在双方协定的一定时期内, 由项目经营公司通 过经营偿还债务,收回投资并盈利; 协议期满,项目产权收归政府。这种投资方式的最大特 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 、高速公路、能源开 发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4. 试述财政对“三农”投入的特点。
答:(一) “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财政对 “三农” 的投入是一个综合性项目, 其中既含有经常性支出, 也含有投资性支出, 既具有一般性, 也具有我国的特殊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财政是履行政府弥补 “市场失灵” 的功能,提供那些市场不能满足的具有“外部效应”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对“三农”的 投入也是如此,而且任何国家都是如此。这是财政对“三农”投入的一般特点。
(二)我国“三农”投入的特殊性
我国的“三农”投入具有不同一般的特殊性:
首先, 我国当前农业生产率和收益率低下, 自身难以产生满足自身发展的积累。 农业是 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 一方面, 农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受气候条件及其他诸多条件的影响, 不 仅波动大, 而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 另一方面,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 需求是相对稳定的。 以相对稳定的需求和不规则波动的供给为特点的农产品供求关系, 会使农业部门的生产条件 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 而这种不稳定, 很难依靠自身的力量通过市场加以克服, 进而又会强 烈地冲击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所以,为了稳定农业,并进一步稳定整个国民经济,政府必 须广泛介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将农业部门的发展置于政府的高度关注之下。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 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
入,因而安排好农业投入的资金来源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5. 试述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财政采取的措施。
答:(一)国家的“三农”投入政策
综观世界各国的经验, 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一般都采取立法的形式规定投入的规模和环节, 使 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财政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十五” 时期以来, 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 “三农” 投入的政策精神, 连续采取多项措施, 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
试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自愿申报、平等竞争、择优扶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 谁承担风险;政企分开、委托监管、授权运营;规范操作、稳步推进、适时退出。投入的财 政资金只参股,不控股,不做第一大股东,财政(农业)部门根据需要授权资产运营机构进 行资本运营。
6. 试述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答:财政投融资是 20世纪 40年代后期产生于日本的一个新概念, 是一个财政与金融有机融 合的独特经济范畴,并以其独特的作用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财政投融资是以国家的制度、信用为基础,以邮政储蓄、 年金等各种公共资金为来源, 为实 现国家的政策目标,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对应由受益者负担的领域,有偿、统一、有效地 分配资金的政府投融资活动” 。 也就是说, 它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 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 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 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出 资 (入股 ) 或融资 (贷款 ) 方式, 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 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 所以它也称为“政策性金融” 。
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如下: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它是在大力发展商业银行的同 时构建的新型投融资渠道。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市场融资的份额 将扩大,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趋势不可逆转。 在这种条件下, 构建政策性投融资机制只会加快 而不会阻碍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发展方向。 这是因为, 只有把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分离出来, 专业银行才可能真正实现商业化的经营目标。
(2) 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 范围有严格限制。 概括地说, 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 “公 共物品” 特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 由体制性因素形成的 “公共物品” 应逐步减少, 市场商品的范围应扩大, 许多基础工业产品在条件成熟时将进入 市场, 价格放开,并通过组建股份公司和企业集团形式谋求发展。 因此,财政投融资的范围 有严格限制, 主要是为那些需要政府给予扶持或保护的产品或直接由政府控制定价的基础性 产业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虽然财政投融资的政策性和计划性很强,但它并不是 脱离市场, 而是以市场参数作为配置资金的主要依据, 并对市场的配置起补充调整作用, 投 融资机构在结合范围内拥有经营自主权,实行市场化运营。
(4)财政投融资的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 营。 政策性金融机构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企业, 也不是制定政策的机关, 实际上是一种 执行有关长期性投融资政策的机构, 是政府投资的代理人。 财政投融资由政策性金融机构负 责统筹管理,可以避免有偿性投资与一般性投资相互混淆,提高政府投资运作的总体效率。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在预算年度内,国家预算的调整(削减预算或 追加预算)需要经过人民代表大会审批通过,而财政投融资预算在一定范围内(比如 50%) 的追加,无须主管部门的审批。
第六章 转移性支出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制度:指法律规定了的、按照某种确定的规则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措施体系。 现收现付式:指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保险开支, 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 金。
财政补贴: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 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 供机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 府无偿支出。
财政贴息:执政府提供的一种较为隐蔽的补贴形式, 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 其实是质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
税收支出: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 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 形成的税收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税收豁免:在一定时期内, 对纳税人的某些所得来源不给予课税, 或对其某些活动不列入课 税范围等,以豁免其税收负担。
纳税扣除: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 以减轻其税负。
税收抵免:指允许纳税人从其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 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纳税额中扣除, 以减轻其税负。
优惠税率:对合乎规定的企业课以比一般较低的税率。
延期纳税:也称“税负延迟缴纳” ,是指允许纳税人对那些合乎规定的税收,延迟缴纳或分 期缴纳其应负担的税额。
盈亏相抵:准许企业以某一年度的亏损抵消以后年度的盈余, 以减少其以后年度的应缴纳税 款;或是冲抵以前年度的盈余,申请退还以前年度以纳的部分税款。
加速折旧: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初期提列较多的折旧。
1. 试述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1)财政补贴的性质
作为一种转移性支出, 财政补贴支出同社会保障支出有很多相似性。 从政府角度看, 无论是 以补贴形式还是以社会保障形式拨付支出, 都不能换回任何东西, 支付都是无偿的。 从领取 补贴者角度看, 无论以什么名目得到政府的补贴, 都意味着实际收入的增加, 因而经济状况 都较前有所改善。 我们可以把财政补贴定义为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 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 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
2)财政补贴的分类
政府财政统计中的财政补贴项目是一种会计分类,不具有很强的经济分析意义。因此, 理论界对于财政补贴还有若干其他分类:从补贴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关系来看, 可以区分 出生产环节补贴、 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 从政府是否明确地安排支出来分, 补贴可 有明补与暗补之分; 从补贴资金的接受主体来做区分, 可有企业补贴和居民补贴两类; 从补 贴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来看, 可分为对生产的补贴和对消费的补贴; 从补贴是否与具体的购买 活动相联系来分析,又有实物补贴与现金补贴。
2. 试述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答: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国 有企业,可以是集体企业甚至是私人企业,也可以是城乡居民,但不论补贴对象是谁, 最终 目的都是顺利实施国家的方针政策。 比如, 对公共交通以及供水、 供电和供气等国有企业或 事业单位给予适当补贴,是为了平抑物价,减轻居民负担,提高服务质量;当年粮食短缺, 给予粮食部门或给予居民以补贴,是为了促进粮食生产, 如今有余了, 按保护价格收购,同
样是为了保证粮食供给,同时维护农民利益等等、
2)财政补贴可以以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
(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财政补贴支出扮演着十分 重要的角色。
4)消除“排挤效应” 。
(5)对社会经济发挥稳定效应。在我国的财政补贴中,出于社会经济稳定的考虑往往是首 要的目的
3.试述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答: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随着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我国对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越来越广 泛, 国家以税收优惠形式提供的财政补助的数额与日俱增。 但是, 随着税收优惠措施的广泛 运用, 税收优惠失控问题愈发突出:一方面, 国家损失了大量的税收收入, 而企业对这笔资 金的使用却漫不经心,效益较差;另一方面, 给企业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企业依赖 思想日趋严重。 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存在, 也是世界各国的普遍现象。 为了既要充分发挥税 收优惠的调节作用, 又要防止税收优惠的无效投入。政府出于引导、扶持某些经济活动,刺 激投资意愿或补助某些财务困难的集团而制定的各种税收优待措施。其目的不在于取得收 入, 而是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政府要放弃一些税收。 这些与正规税制结构相背离的特殊减免条 款项目,就构成了“税收支出体系” ,税收支出无非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 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可见, 税收支出 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按财政财政收入形式分类:包括税收、政府收费、债务收入, 还可以包括铸币收入 (铸币税)和通货膨胀收入(通货膨胀税) 。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
政府收费:主要是使用费,按世界银行有关文件的说法, 使用费是指“为交换公共部门搜提 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 。此外,政府收费还有少量的其他收费。
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货代型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 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而收取、 提取和安排使用而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的各种财政 性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