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原则和方法
一、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原则和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定额的标准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先进性和留有余地是可以统一的。这里说的先进性: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标准,而是相对的先进,是使大多数劳动者能够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标准。如果标准过高,人多数人经过努力还是达不到,这就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反过来,如果标准定得比较低,很多人不需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这也不利于促进生产、降低消耗的要求。因此,这个标准应该是先进的,而又留有适当的余地,这是制定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
做好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还要根据同条件和小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某种产品产量
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用统计分析法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情况下,为了求得定额的先进性,通常可按以往实际消耗的平均先进数(或称先进平均数)作为计划定额。平均先进数就是将一定量时期内比总平均数先进的各个消耗数再求一个平均数,这个新的平均数即为平均先进数。
(3)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主要是根据生产工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同类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过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来价算各利材料的消耗定额。
一般地说,凡是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产品,其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可以用技术分析法计算,同时参照必要的统计资料和职工生产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来制定。辅助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定额,大多可采用经验估计法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制定消耗定额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三结合,共同审查和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
现以机械工业的金属材料为例,说叫消耗定额的组成。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耗用量占全部材料的比重较大。在这些企业中,认真做好金属材料的消耗定额:工作,对于节约材料消耗,是十分重要的。要制定好金属材料的消耗定额,先要分析一下金属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构成情况。在一般机械工业中,金属材料的消耗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构成产品(或零、部件)实体的材料消耗。
这部分材料是直接用到产品上去的,这是原材料的有效消耗部分。例如,制造某一个零件,使用的是西50mm圆钢,经过工艺过程,完工后的实际净重为三公斤,这三公斤圆钢就是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
(二)工艺性损耗。
这是指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损耗。例如,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边角余料、下脚废料等;在切削机床上进行切割、搪孔、钻洞等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料头、刨花、铁屑等。这些工艺性损耗,一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工艺规程的改进,使工艺性损耗逐步减少,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非工艺性损耗。
非工艺性损耗主要是指材料在采购、储备阶段所发生的损耗。例如,材料和运输途中的自然损耗;由于仓库保管不善而发生的损耗;由于供应条件不符合要求而发生的材料损耗;由于来料规格小符合要求,而增加边角余料的损耗,以及由于发生废品而应该分摊到产品中去的材料损耗等。
材料消耗定额,应该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和工艺性损耗这两部分为主体。通常也叫做工艺消牦定额。非工艺性损耗一般是由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关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所造成的,通过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的。因此,非工艺性损耗一般不应该包括在材料消耗定额之中。但是,根据目前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物资供应体制等条件,有一些非工艺性损耗,一时还不能完全避免,所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一部分的损耗包括在计划期的物资需要量之内。一般是以材料供应系数来表示的。这样计算出来的定额,通常叫做材料供应定额。
(一)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工业产品中的材料消耗有主要原材料消耗、辅助材料消耗,燃料以及工具的消耗等。其中主要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占材料消耗的极大比重,也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对于节约使用材料物资和降低产品成本有重要的作用。
工业企业对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通常用技术分析法。一般的技术分析法有下列几种:
1.按投料要求计算
按投料要求计算的一般做法是:根据企业实际使用材料的具体要求,从物资供应部门的材料产品目录中,选择一种最合理、最经济的材料规格(尺寸)。然后,在这种材料上,根据产品的毛坯零件和切割要求,精心排列,把材料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后把切割下来的边角余料和切口削头等损耗分摊到零件消耗的定额中去。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这种按投料要求计算材料的消耗定额,通常适方向和材料供应比较稳定的机械加工工业。
应该指出,由于当前很多材料还不可能完全做到根据不同使用单位需要的规格供应,因此,不论怎样合理地选择材料的尺寸,总还会有一定数量的边角余料发生。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余料,企业应尽量结合本单位的需要情况,确定余料的利用标准,如规定圆钢余料的长度在100mm以下为残废料,100mm及100mm以上的为可以利用的材料。在计算材料消耗定额时,属于可以利用的材料部分就不应分摊到消耗定额时去,应从"落料中的损耗重量"中扣除,这样既做到物尽其用,又能降低材料的消耗定额。
按照零件计算出来的材料消耗定额,先要填入材料消耗的定额明细表。这种明细表是以零件为主体的,分别记载每种零件所需材料的性质、形状以及消耗定额。将同一产品各种零件使用的各种材料定额耗定额汇总起来就可计算出单台产品各种材料的综合消耗定额。
2.按材料利用率计算
这一方法适用于品种规格比较简单,在不同产品或不同零件之间通用性较强的材料。就是说,某种同一规格材料,可以用于某种产品的几种零件上,或者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零件上。在这种情况下,材料的使用过程,可以采取综合套裁的方法,使材料的消耗定额的制定更加合理。
3.按配料比计算
按配料比计算方法是利用某种产品预定的各种材料之间的配料比例和其它
如成品率、损耗率)等来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经济技术指标(
般适用于化工、冶金炼油等企业和机械工业企业的铸工车间。
4、按制成率计算
按制成率计算,是利用原材料重量与产船重节之间的比例来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近用于只用一种主要原材料就可以制造成为产品的加工工业。如纺织工业的纺纱、织布,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等。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成品制成率的高低。因此,在确定原材料消耗定额时,成品制成率的计算要采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并考虑到计划期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和原材料质量变化,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
(二)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辅助材料品种繁多,而其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如果有条件采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也可择要而定。在一般工业企业中,辅助材料定额可以采用比较简易的统计方法或估计方法来制定。
工业生产中的辅助材料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有直接用于工艺过程的,有用于劳动保护的,还有用于产品包装以及设备维修和房屋修理等方面的,情况复杂,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因此,对于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要按照各种材料使用上的特点和期限以及同主要原材料消耗,产品产最、设备运转率等之用的依存关系,来作为辅助材料的计量标准。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其消耗定额。
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按原材料消耗的比例计算。
凡是辅助材料与主要原材料配合使用的,其消耗量同主要原材料的消耗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材料的消耗量可以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折合成为消耗定额。例如,在炼钢厂,生铁消耗与熔剂消耗,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这就可以用主要原材料生铁作为熔剂消耗的计算标准。又如,织布用的浆料,与投入的棉纱数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浆料的消耗定额就可以用主要原材料棉纱的消耗作计算标准。
2、按产品数量计算。
凡是辅助材料与产品产量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就可以直接按单位产品为计算标准,确定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产品的包装材料便是这种类型的辅助材料,如每一件产品用一只纸盒,一只塑料袋或一只木箱,这些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就不必用其他复杂的方法了,只要以单位产品为计算标准,适当考虑损耗因素,就可以合理地确定这类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
3.按设备运转时间计算。
凡是与机器运转时间有关的辅助材料,如各种润滑油、清洁用具等,则可按照机台的各同类型和设备的运转时问来确定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例如,某种机床,运转一天,需加油两次,每次半斤,每月运转二十六天,则每月的消耗定额为二十六斤。
4.按辅助材料本身的使用期限计算。
有些辅助材料并不直接与其它因素有依存关系,也可以按照它本身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消耗定额。如备用零件和劳动保护用品等。这里所说的使用期限,往往由于不同工种而有所不同。同样一副手套,搬运工的使用期就要比驾驶员短一些。因此,要按不同工种分别确定其使用期限,不能一律对待。这种使用期限,一般只能用经验估计法结合一定的统计资料来确定。
此外,对于难以用上述方法确定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或低值易耗品,如玻璃器皿、化学试剂以及数量零星的针、线用品等,则可以根据统计资料采用定期的(一般为一个月)货币定额的办法。货币定额有分别按辅助材料种类控制的也有把各种零星的辅助材料加在一起确定一个定额的。
(三)燃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工业企业使用的燃料,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主要消耗于生产动力、工艺过程、交通运输和取暖等方面。燃料的消耗定额,应以各种不同用途的计量标准来计算。如动力用的燃料,以发一度电、生产一立方米蒸气或压缩空气为计量标准,对用于工艺过程的燃料,则以单位产品
(四)工具消耗定额的制定
工业企业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使用期较短,如车刀、铣刀、锯条、钻头、锉刀、冲模等等,有的使用期较长,而且价值较低的如锤子、钳子、凿子、剪子、扳手以及各种量具等。前者可以按加工某一产品使用的时间,除以这种工具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消耗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基种工具消耗定额=加工单位产品工具使用时间/工具使用期限
范文二: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原则和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
定额的标准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先进性和留有余地是可以统一的。这里说的先进性: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标准,而是相对的先进,是使大多数劳动者能够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标准。如果标准过高,人多数人经过努力还是达不到,这就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反过来,如果标准定得比较低,很多人不需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这也不利于促进生产、降低消耗的要求。因此,这个标准应该是先进的,而又留有适当的余地,这是制定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
做好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还要根据同条件和小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 = 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某种产品产量
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用统计分析法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情况下,为了求得定额的先进性,通常可按以往实际消耗的平均先进数(或称先进平均数)作为计划定额。平均先进数就是将一定量时期内比总平均数先进的各个消耗数再求一个平均数,这个新的平均数即为平均先进数。
3、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主要是根据生产工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同类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过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来价算各利材料的消耗
定额。
一般地说,凡是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产品,其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可以用技术分析法计算,同时参照必要的统计资料和职工生产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来制定。辅助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定额,大多可采用经验估计法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制定消耗定额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三结合,共同审查和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
工艺计算法是指根据产品图纸资料和相关工艺资料(比如产品结构图、开料单等)计算出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工艺计算法依靠的是产品资料本身,所以是一种比较理论化或理想化的定额方式。因此,在计算分析后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在考虑适当损耗的前提下对其数据进行适当修正。此方法主要适合于制定原材料定额。
一般工艺计算法的工作流程如下:
工艺计算法的评价
工艺计算法是材料消耗定额制定方法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但采用此方法,要求制定人员掌握一定的技术资料和相关知识,计算分析的工作也比较复杂,工作时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用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
(1)观测法
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通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因为只有通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可以避免的损耗。
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建筑物应具有代表性,
?施工方法符合操作规范的要求,
?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
?被观测对象在节约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
(2)试验法
试验法是通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砼、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1M3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耗量。由于在实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所以能更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但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估计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因此,要求实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一致,同时在测定后用观察法进行审核和修正。
(3)统计法
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但应注意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准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统计对象也应加以认真选择,并注意和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
额的准确程度。
(4)计算法
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其他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周转性材料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
?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制定物資消耗定額的基本方法
(1)技术计算法 它是根據產品的設計結構、技術要求、工藝流程、合理的下料方案來制定消耗定額的方法。技術計演算法制定定額比較準確,但計算工作量大,主要適用於圖樣,工藝資料完整且批量較大的產品。
(2)统计分析法
它是根據以往生產中物資消耗的统计材料,經過分析研究,並考慮計劃期內生產技術組織條件的變化等因素,來確定物資消耗定額的方法。
(3)经验估计法
它是根據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的實際經驗,結合有關技術文件和產品實物,考慮計劃期內的生產技術組織條件變化等因素制定物資消耗定額的方法
范文三:制定材料 消耗定额 的原则和方法
制定材料 消耗定额 的原则和方法
一、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原则和方法
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必须充分发动群众,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定额的标准既要具有先进性,又要留有余地。先进性和留有余地是可以统一的。这里说的先进性: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标准,而是相对的先进,是使大多数劳动者能够经过努力而达到的标准。如果标准过高,人多数人经过努力还是达不到,这就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反过来,如果标准定得比较低,很多人不需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的,这也不利于促进生产、降低消耗的要求。因此,这个标准应该是先进的,而又留有适当的余地,这是制定消耗定额的基本原则。
做好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工作,还要根据同条件和小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有技术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和经验估计法三种。
(1)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设计图纸、工艺规格、材料利用等有关技术资料来分析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办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研究分析产品设计图纸和生产工艺的改革,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的可能性的基础基础上,根据有关技术资料,经过严密、细致地计算来确定的消耗定额。例如,在机械加工行业中,通常是根据产品图纸和工艺文件,对产品的形状、尺寸、材料进行分析,先计算其净重部分,然后,对各道工序进行技术分析确定其工艺损耗部分,最后,将这两部分相加,得出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定额,一般比较准确,但工作量较大,技术性较强,并不是每一个企业每一种材料都能做得到的。因为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先决条件,要具有比较齐全的各种技术资料,而且计算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使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不能要求企业的所有材料都用这种方法计算消耗定额,凡是产量较大、技术资料比较齐全的产品,制订消耗定额应以技术分析法为主。随着企业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一方法的使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2)统计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是根据某一产品原材料消耗的历史资料与相应的产量统计数据,计算出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
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到计划期的有关因素,确定材料的消耗定额。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度=一定时期某种产品的材料消耗总量/相应时期的某种产品产量
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材料平均消耗量,必须注意材料消耗总量与产品产量计算期的一致性。如果材料消耗总量的计算期为一年,那么产品产量的计算期必须也是一年。根据以上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才能作为消耗定额。计划期的调整因素,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措施可以节约材料消耗的某些因素,这些因素应在上述计算公式的基础上作适当调整。例如,生产某种产品所耗用的甲材料,按上述公式计算的平均消耗量为10公斤,考虑到计划期内某项科研成果将推广应用,该项科研成果应用后,可以节约材料10%,则计划期的消耗定额应为9公斤。
用统计分析法来制订消耗定额的情况下,为了求得定额的先进性,通常可按以往实际消耗的平均先进数(或称先进平均数)作为计划定额。平均先进数就是将一定量时期内比总平均数先进的各个消耗数再求一个平均数,这个新的平均数即为平均先进数。
(3)经验估计法
经验估计法主要是根据生产工人的生产实践经验,同时参考同类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通过与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相结合的方式,来价算各利材料的消耗定额。
一般地说,凡是有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的产品,其主要原材料的消耗定额可以用技术分析法计算,同时参照必要的统计资料和职工生产实践中的工作经验来制定。辅助材料、燃料等的消耗定额,大多可采用经验估计法或统计分析法来制定。但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在制定消耗定额时,都必须走群众路线,实行干部、技术人员、工人的三结合,共同审查和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定额。
现以机械工业的金属材料为例,说叫消耗定额的组成。金属材料在机械制造企业中的耗用量占全部材料的比重较大。在这些企业中,认真做好金属材料的消耗定额:工作,对于节约材料消耗,是十分重要的。要制定好金属材料的消耗定额,先要分析一下金属材料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构成情况。在一般机械工业中,金属材料的消耗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构成产品(或零、部件)实体的材料消耗。
这部分材料是直接用到产品上去的,这是原材料的有效消耗部分。例如,制造某一个零件,使用的是西50mm圆钢,经过工艺过程,完工后的实际净重为三公斤,这三公斤圆钢就是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
(二)工艺性损耗。
这是指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损耗。例如,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所产生的边角余料、下脚废料等;在切削机床上进行切割、搪孔、钻洞等工艺过程中所产生的料头、刨花、铁屑等。这些工艺性损耗,一般来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工艺规程的改进,使工艺性损耗逐步减少,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非工艺性损耗。
非工艺性损耗主要是指材料在采购、储备阶段所发生的损耗。例如,材料和运输途中的自然损耗;由于仓库保管不善而发生的损耗;由于供应条件不符合要求而发生的材料损耗;由于来料规格小符合要求,而增加边角余料的损耗,以及由于发生废品而应该分摊到产品中去的材料损耗等。
材料消耗定额,应该以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消耗和工艺性损耗这两部分为主体。通常也叫做工艺消牦定额。非工艺性损耗一般是由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关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所造成的,通过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可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的。因此,非工艺性损耗一般不应该包括在材料消耗定额之中。但是,根据目前的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水平以及物资供应体制等条件,有一些非工艺性损耗,一时还不能完全避免,所以,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这一部分的损耗包括在计划期的物资需要量之内。一般是以材料供应系数来表示的。这样计算出来的定额,通常叫做材料供应定额。
(一)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工业产品中的材料消耗有主要原材料消耗、辅助材料消耗,燃料以及工具的消耗等。其中主要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材料,占材料消耗的极大比重,也是构成产品成本的主要部分。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确定得是否正确、合理,对于节约使用材料物资和降低产品成本有重要的作用。
工业企业对主要原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通常用技术分析法。一般的技术
分析法有下列几种:
1.按投料要求计算
按投料要求计算的一般做法是:根据企业实际使用材料的具体要求,从物资供应部门的材料产品目录中,选择一种最合理、最经济的材料规格(尺寸)。然后,在这种材料上,根据产品的毛坯零件和切割要求,精心排列,把材料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最后把切割下来的边角余料和切口削头等损耗分摊到零件消耗的定额中去。这种方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这种按投料要求计算材料的消耗定额,通常适方向和材料供应比较稳定的机械加工工业。
应该指出,由于当前很多材料还不可能完全做到根据不同使用单位需要的规格供应,因此,不论怎样合理地选择材料的尺寸,总还会有一定数量的边角余料发生。为了充分利用这部分余料,企业应尽量结合本单位的需要情况,确定余料的利用标准,如规定圆钢余料的长度在100mm以下为残废料,100mm及100mm以上的为可以利用的材料。在计算材料消耗定额时,属于可以利用的材料部分就不应分摊到消耗定额时去,应从"落料中的损耗重量"中扣除,这样既做到物尽其用,又能降低材料的消耗定额。
按照零件计算出来的材料消耗定额,先要填入材料消耗的定额明细表。这种明细表是以零件为主体的,分别记载每种零件所需材料的性质、形状以及消耗定额。将同一产品各种零件使用的各种材料定额耗定额汇总起来就可计算出单台产品各种材料的综合消耗定额。
2.按材料利用率计算
这一方法适用于品种规格比较简单,在不同产品或不同零件之间通用性较强的材料。就是说,某种同一规格材料,可以用于某种产品的几种零件上,或者可以用于不同产品的零件上。在这种情况下,材料的使用过程,可以采取综合套裁的方法,使材料的消耗定额的制定更加合理。
3.按配料比计算
按配料比计算方法是利用某种产品预定的各种材料之间的配料比例和其它
如成品率、损耗率)等来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一经济技术指标(
般适用于化工、冶金炼油等企业和机械工业企业的铸工车间。
4、按制成率计算
按制成率计算,是利用原材料重量与产船重节之间的比例来计算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近用于只用一种主要原材料就可以制造成为产品的加工工业。如纺织工业的纺纱、织布,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等。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原材料本身的质量和生产技术条件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成品制成率的高低。因此,在确定原材料消耗定额时,成品制成率的计算要采用大量的统计资料,并考虑到计划期企业生产技术条件和原材料质量变化,以及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
(二)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辅助材料品种繁多,而其费用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小,如果有条件采用技术分析法计算消耗定额的,也可择要而定。在一般工业企业中,辅助材料定额可以采用比较简易的统计方法或估计方法来制定。
工业生产中的辅助材料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有直接用于工艺过程的,有用于劳动保护的,还有用于产品包装以及设备维修和房屋修理等方面的,情况复杂,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计算方法。因此,对于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计算,要按照各种材料使用上的特点和期限以及同主要原材料消耗,产品产最、设备运转率等之用的依存关系,来作为辅助材料的计量标准。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确定其消耗定额。
辅助材料消耗定额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按原材料消耗的比例计算。
凡是辅助材料与主要原材料配合使用的,其消耗量同主要原材料的消耗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在这种情况下,辅助材料的消耗量可以按主要原材料的消耗量折合成为消耗定额。例如,在炼钢厂,生铁消耗与熔剂消耗,有严格的比例关系,这就可以用主要原材料生铁作为熔剂消耗的计算标准。又如,织布用的浆料,与投入的棉纱数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因此,浆料的消耗定额就可以用主要原材料棉纱的消耗作计算标准。
2、按产品数量计算。
凡是辅助材料与产品产量有一定比例关系的,就可以直接按单位产品为计算标准,确定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产品的包装材料便是这种类型的辅助材料,如每一件产品用一只纸盒,一只塑料袋或一只木箱,这些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就不必用其他复杂的方法了,只要以单位产品为计算标准,适当考虑损耗因素,就可以合理地确定这类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
3.按设备运转时间计算。
凡是与机器运转时间有关的辅助材料,如各种润滑油、清洁用具等,则可按照机台的各同类型和设备的运转时问来确定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例如,某种机床,运转一天,需加油两次,每次半斤,每月运转二十六天,则每月的消耗定额为二十六斤。
4.按辅助材料本身的使用期限计算。
有些辅助材料并不直接与其它因素有依存关系,也可以按照它本身的使用期限来确定消耗定额。如备用零件和劳动保护用品等。这里所说的使用期限,往往由于不同工种而有所不同。同样一副手套,搬运工的使用期就要比驾驶员短一些。因此,要按不同工种分别确定其使用期限,不能一律对待。这种使用期限,一般只能用经验估计法结合一定的统计资料来确定。
此外,对于难以用上述方法确定消耗定额的辅助材料或低值易耗品,如玻璃器皿、化学试剂以及数量零星的针、线用品等,则可以根据统计资料采用定期的(一般为一个月)货币定额的办法。货币定额有分别按辅助材料种类控制的也有把各种零星的辅助材料加在一起确定一个定额的。
(三)燃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工业企业使用的燃料,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主要消耗于生产动力、工艺过程、交通运输和取暖等方面。燃料的消耗定额,应以各种不同用途的计量标准来计算。如动力用的燃料,以发一度电、生产一立方米蒸气或压缩空气为计量标准,对用于工艺过程的燃料,则以单位产品
(四)工具消耗定额的制定
工业企业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使用期较短,如车刀、铣刀、锯条、钻头、锉刀、冲模等等,有的使用期较长,而且价值较低的如锤子、钳子、凿子、剪子、扳手以及各种量具等。前者可以按加工某一产品使用的时间,除以这种工具的使用年限计算出消耗定额。
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产品基种工具消耗定额=加工单位产品工具使用时间/工具使用期限
范文四:浅谈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原则
浅谈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原则 科l技l论l坛科
浅谈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原则
赵淑云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材料消耗定额是确定制造单件产品使用的材料(基本材料和辅助材料)的必
要数量.因此,制定经济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在确保产 品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可靠保证.基于多年从事制定产品
成本中的材料消耗计划和技术经济指标工作.总结归纳出"制定 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原则".对组织物质技术供应,保证现有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保
证企业按计划均衡地组织生产;对生产用料的监督,生产废料的回 收处理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消耗定额;基本材料;辅助材料;坯料;2t料;损耗;精制用料 1定额的构成及其确定方法
1.1定额的构成
在各种消耗定额中,应考虑制成该产品的
材料精制用料量和工作过程中材料的损耗量.
以及考虑不能用于制造该产品的各种废料和损
耗.废料和损耗与生产采用的技术工艺和组织
方法有关.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消耗定额有三个固
定组成部分,其组成结构可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Q=P+?Q+?Q(1)
式中,消耗定额;
卜_精制用料量;
Q厂工艺上的废料及损耗;
Q一组织上的废料及损耗.
i=l,2,3,rn一生产该产品可能有的的各 种工艺废料(损耗)的顺序号:
j=1,2,3,n——生产该产品可能有的各种 组织废料(损耗)的顺序号.
主要材料的精制用料量,通常是定额的主 要组成部分,由它直接决定材料的有效使用量. 它不包括任何废料和损耗.力求减少精制用料 量是很重要的(当然不能影响产品质量).也就 是说,在设计阶段就应注意减少产品的设计用 料量.
1.2确定定额的方法
确定定额的方法有三种:计算法,试制法 和统计法.
l-2.1计算法.计算法有以下特点:a.对各 种定额按其固定成分进行技术计算,并对材料 消耗情况进行分析.b.采用这一方法必须具备 的条件是,要有经核准的计算原则或计算规程. 以及各种标准指标(机械加工余量,冲压间隙, 材料利用指标,材料消耗标准,技术上不可避免 的废料及损耗等).c.主要材料的消耗定额.按 产品的各种元件一零件进行计算,而辅助材 料的消耗定额则根据技术作业(工艺)过程的各 工序进行计算(辅助材料消耗定额按整个工艺 流程确定的情况除外).
确定定额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分析计算法 和图解分析法.
1.2.1.1分析算法计:分析计算法就是根据 产品技术文件的资料和材料消耗标准,废料及 损耗标准,通过分析计算确定各种材料的消耗
定额.它主要用于确定各种轧制材料(棒材,条 材,管材,线材等)的材料消耗定额和电镀,喷 漆,热处理及化学热处理,熔焊,钎焊,热喷涂等 用的各种辅助材料的消耗定额.1,2.1.2图解分 析计算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制定长材和宽材 的消耗标准.用图解分析计算法制定定额的实 质是,首先在下料图的固定格式上,画出材料 (板材,条材,带材)的图样来,然后根据最经济 地使用材料的原则,按一定的比例尺在材料图 样上画出零件的轮廓线或坯样.由板材,条材, 带材总重量,除以裁切出来的坯料数所得的商. 就是要求的单件消耗定额.
既:Q=W/N
式中,()-——单件消耗定额;
w——材料总重量;
N——裁切出来的坯料数.
1.2.2试制法.试制法是指用试制(实验) 测定的精制耗料量和废料及损耗量,确定材料 消耗定额的方法.当由于没有与此相关的标准 资料,而且不可能用计算法确定定额时.可以采 用试制法.试制法(根据进行的地点)可分为试 生产法和实验室试制法.试制法应根据对合理 使用材料的有效措施和先进工作方法的研究. 在全面分析各种节约材料潜力的基础上进行. 用试制法测定材料消耗定额可以按各种方式进 行,测定试制前和试制后材料的重量;测定制品 (材料制成品)试制前和试制后的重量;利用计 量重物法或用直接测量法测定.当采用试制法 确定定额时,通常应考虑下列因素:a.认真准备
进行测试的基础条件.b确定标准材料的试制 消耗量.c.确定试生产需要的材料费用;d.按有 关文件规定,记录产品试制测定的结果.用试制 法确定消耗定额,可以按单位产品或同一产品 的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确 定.当采用试生产法时,按生产一定批号产品的 给定条件进行测试.实验室试制法与试生产法 的不同在于,它的实际检验不是在生产中进行 的,而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进行的.在确定消耗 定额时,实验室试制取得的各种资料应考虑生 产条件与实验室的差异进行修订.
1.2.3统计法.统计法是根据报告资料确 定定额的方法.这种方法最落后,只有在不可能 利用计算法和试验法确定定额以及在制定一些 低值的辅助材料的定额时,才不得不采用. 统计法的实质是根据前一时期统计(报 告)资料中的材料平均消耗量确定消耗定额,并 考虑计划计算期内材料消耗量的可能变化. 采用统计法确定消耗定额,很难考虑应用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的生产组织办法的各项具 体措施对定额高低的影响.该方法使决算期内 生产中出现的损耗量合法化,不能动员企业职 工挖掘节约各种材料的内部潜力.但这并不是 说统计资料不可用来制定定额.我们知道,不充 分地供给报告资料就不可能对各种定额进行分 析,也不可能总结合理使用材料和节省材料资 源方面的先进经验.
用统计法确定的各种定额,应取平均先进 水平的数值——与用试制法确定的消耗定额彼
此接近.用统计法确定消耗定额,一般根据前一 时期这些材料实际消耗的调查资料进行计算. 并考虑计划期内可能出现的变化.
2定额的制定
企业对生产计划规定出产的的各种产品, 均应有按规定办法核定的各种材料消耗定额.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般办法如下:首先 根据生产特征(单件生产,小批量生产,中批量 生产,大批量生产或大量生产),现有的技术条 件,标准及其他条件,选择制定定额的方法,即 计算法,测试法或统计法.
2.1制定定额的几个阶段
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2.1.1制定零件消 耗定额和工序消耗定额(生产工序消耗定额和 生产流程消耗定额);2.1.2编制单件产品的成 套消耗定额;2.1.3编制单件产品的综合消耗定 额;2.1.4编制成批产品的消耗定额;材料消耗 定额(贵重金属的定额除外)的计算精确度.应 根据数学运算四舍五入的原则取三位有效数 字.当进行统计计算或利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时, 材料净耗量(精制用料)及消耗定额的精确度根 据有关的文件细则规定.
2.2零件材料消耗和工序材料消耗定额的 制定依据.零件材料消耗和工序材料消耗定额 (生产工序定额或生产流程定额),必须根据下 列文件制定.2.2.1产品设计——技术规范; 2.2.2产品加工图纸;2.2.3零件坯料(锻件,冲 压件,铸件)图;2.2.4生产工艺流程图;2.2.5各 种标准或技术条件;2.2.6指导文件,常用参考
书及参考文献;2.2.7材料消耗的试验测定记 录;2.2.8决算期内实际的材料消耗资料;2.2.9 本时期内节省材料的组织——技术措施计划. 3结论
综上所述,有了以上的归纳总结,经济计 划部门可以比较容易地制定出经济合理,准确 无误的材料消耗定额,从而保证企业按计划均 衡地组织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材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
[11劳动定额标准.哈尔滨轴承总厂,1989. [2】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O05.
一
5一
范文五: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工时定额制定的原则
1、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走群众路线,使其具有坚实的群众路线。
2、制定工时定额应有科学依据,力求做到先进合理。
3、制定工时定额要考虑各车间、各工序、各班组之间的平衡。
4、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方针。
5、制定工时定额必须要“快、准、全”。
6、同一工序,同一产品只有一个定额,称为定额的统一性。
工时定额制定的方法
1、经验估工法。工时定额员和老工人根据经验对产品工时定额进行估算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新产品试制。
2、统计分析法。对多人生产同一种产品测出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出最优数、平均达到数、平均先进数,以平均先进数为工时定额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大批、重复生产的产品工时定额的修订。
3、类比法。主要应用于有可比性的系列产品。
4、技术定额法。分测时法和计算法两种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
工时定额制定的具体措施
1、工时定额具有严肃性,工时定额的制定和修订由工时主管部门来执行。其他部门无权更改。
2、工时定额具体采用技术定额法,同时参考其他方法。先制订出《车间工时定额标准》和《工时核算方法》,以这两个文件为基础对车间生产产品进行核算,并填写《产品工时明细表》。
新产品工时制定流程
研发部门确定新产品图纸?技术工艺部制定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老产品工时修定流程
技术工艺部修订工时定额?制造公司总经理审批?工时审核小组复查?经理办公会批准生效?生产部、生产车间执行。
生产车间对制定的产品工时有异议时,应及时向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提出,并填写《产品工时修改表》,技术工艺部和工时审核小组每三个月或半年复核一次,报经理办公
会批准生效后,生产车间方可执行。
工时定额管理体系的建立
1、工时定额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管理制度,集团公司成立工时定额审定小组并设工时审核员1名,各制造公司设工时定额员1,2名,各生产车间设工时核算员1名可兼任。
2、集团公司工时审核员的职责是负责国家、地方政府、集团公司相关法规制度的贯彻执行;负责公司工时定额标准的组织制定;负责对各制造公司工时定额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公司相关报表的制定和分析工作。
3、制造公司工时定额员的职责是依据公司工时定额标准及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公司内产品工时定额的组织制定和日常管理,并组织各车间贯彻执行;负责工时定额的统计分析工作,平衡各车间工时定额水平。
4、各车间核算员的职责是负责工时定额在本车间内贯彻执行和管理工作;负责集团公司和制造公司要求的各种报表的提报工作。
生产工时管理系统的主要应用包括:
根据多种维度采集和分析劳动力数据,包括员工、任务、部门、客户、项目、工作订单,乃至产品编号,您可利用这些数据计算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逐步跟踪劳动力活动和生产排班,查看即时的客户订单履行信息,包括完成时间和数量。
提高生产运营管理的可视化程度,利用实时生产数据大幅度减少废品和重复工作,提高车间的质量控制,节省成本。
通过比较活动数据和员工的工时与出勤数据,衡量劳动力绩效,并利用得出的结果直接改进生产率
生产工时管理系统的功能特点:
基于员工生产活动的数据“工单-任务-工时”生产工时数据采集,使得员工明细工作时间(直接-间接)得以实时掌握;
便于生产管理人员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尤其是制程瓶颈)出现的问题,如停工待料、加工组对调、机器维护等;
能准确计算出每个工单、每个工序或任务等每个生产环节的人工成本;
可以获取员工产出数据(包括数量、质量、完工状态等),从而可以计算、分析员工的工作效率。
生产工时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生产活动配置 工时汇报单配置 生产工时数据采集 生产工时报告及分析
数据整合及系统接口工具等
通过开展工作研究,消除无效劳动,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提高劳动定额管理水平,促进劳动定
额管理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生产管理系统及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工时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状态和生产组织模式下,按照产品工艺工序加工完成一个合格产品所需要的工作时间、准备时间、休息时间与生理时间的总和。时间定额是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时间,它是劳动生产率指标。根据时间定额可以安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成本核算,确定设备数量和人员编制,规划生产面积。因此时间定额是工艺规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确定时间定额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条件,使大多数工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部分先进工人可以超出,少数工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接近平均先进水平。合理的时间定额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促进工人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随着企业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时间定额定期进行修订,以保持定额的平均先进水平。
时间定额通常由定额员和工艺人员和工人相结合,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并参考有关的技术资料直接估计确定。或者以同类产品的工件或工序的时间定额为依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推算出来,也可通过对实际操作时间的测定和分析后确定。
组成编辑
时间定额由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布置工作地时间(Tw)、休息和生理需要时间(Tx)和准备与终结时间(Tz)组成。
(1) 基本时间Tj: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以及表面状态等工艺过程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基本时间。 对机加工而言,基本时间就是切去金属所消耗的时间。
(2) 辅助时间Tf: 各种辅助动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辅助时间。 主要指:装卸工件、开停机床、改变切削用量、测量工件尺寸、进退刀等动作所消 耗的时间。 可查表确定。
(3) 操作时间: 操作时间=基本时间Tj+辅助时间Tf
(4) 服务时间Tw(布置工作地时间):为正常操作服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服务时间。 主要指:换刀、修整刀具、润滑机床、清理切屑、收拾工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7%进行计算。
(5) 休息时间Tx:为恢复体力和满足生理卫生需要所消耗的时间,为休息时间。 计算方法:一般按操作时间的2%进行计算。
(6) 准备与终结时间Tz:为生产一批零件,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准备与终结时间。 主要指:熟悉工艺文件、领取毛坯、安装夹具、调整机床、拆卸夹具等所消耗的时间。计算方法:根据经验进行估算。
时间分类:
代工时分类 工时消耗内容 号
基本机动作业时间 机手并动作业时间 手作业T作 动作业时间 作时间 业装夹工件 卸取工件 开车、停车、近时辅助刀、退刀移动拖板,尾座,转刀等 装间 作业T辅 卸刀具,变换转速,变换起刀量,首时间 件检查。
接受任务,熟悉图纸,领取工票,清
点检查工件,考虑加工方法,借还常准备结束时T准用工具及量具,装卸采用工具夹具,间 结 调整设备,换算尺寸,收拾工夹具,
首件检查。
技术布性布T技更换及刃磨刀具,操作中校正量具及置置工布 调整设备,设备试运转。 工作地 作组织更换工作服,检查及润滑设备,借还、地性布T组整理工具及工作,清扫和整理工作地,时置工布 擦设备,清铁屑,扫地,填写记录,间 作地 办理交接班手续。
休息与生理为恢复体力、视力的休息,吸烟、喝T休 需要时间 水、去厕所。
组织寻找工夹具,材料、半成品、找领导
造成或检查人员,领导谈话或参加活动、T组非生会议、公出、班组管理、返修与本人非 非产时无关的工具或设备,非工人原因产生生间 的废品。 产个人违反工艺规程或粗心大意造成的废时造成品,返修个人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间 T工非生个人做了非本职工作,多余的动作造非 产时成的工时损失,干私活、看病、哺乳
间 等。
组织等待工作,等图纸、材料、吊车、运造成T组输工具,等检验、工具量具、停电,停工停 停设备故障等。 时间 工
时个人
间 造成T工迟到、早退、旷工、闲聊、串岗、擅
停工停 离岗位及办私事。
时间
计算编辑
将上面所列的各项时间组合起来,就可以得到各种时间定额:
作业时间:TB= Tb + Ta
单件时间:Tp=TB + Ts + Tr
单件计算时间:Tc= Tp + Te / n
准备时间随批量大小而不同,批量越大,每一零件的准备时间越少。在大量生产中,产品终年不变,可不计准备时间。 作用意义编辑
?衡量职工贡献大小、实现按劳分配的必要尺度
?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控制,评价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
?编制企业内各项计划、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
?改进生产技术,挖掘劳动潜力的重要手段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存在的不足编辑
1.工时定额制定方法落后,定额水平普遍偏低
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标准资料法等广泛使用的定额制定方法,存在数据缺乏科学性、计算过程复杂、表格线性化工作繁琐、工作效率低下等缺点,对实地测定、工作研究等先进的定额制定方法应用不足。
2.缺乏有效的定额数据管理和分析
制定方法的落后使工时定额数据受主观因素影响大,数据的准确性差。积累的工时定额数据量庞大,又缺乏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评估的工具,难以进行科学的定额调整,不利于形成先进、合理、科学、稳定的定额基础标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制定材料消耗定额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