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冉桂玲,王守法
摘要:急性脑梗塞(ACI )亦称脑血栓形成[1],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脑组织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严重损坏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2]。目前,在临床上用静脉溶栓的办法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也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会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3])。本文主要针对使用静脉溶栓之后,对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静脉溶栓 并发症 分析及护理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在特定年龄阶段最容易出现的疾病(比如中老年人为脑梗塞的多发人群),自然就成为医学界同仁关注的焦点,而急性脑梗塞(ACI )更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并且严重损坏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性疾病。急性脑梗塞在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而且治愈率比较低,恢复也比较慢,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4]。目前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静脉溶栓的办法,而且这种治疗的办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的方法很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现在临床上主要用到的尿激酶(UK),以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就会对凝血及纤溶系统产生影响,比如栓子溶解后血液渗出 ,继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功能障碍等等[3],从而引发主要诸如出血等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为了保证静脉溶栓的最大功效,防止因溶栓而导致的意外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及护理,本文特针对在使用静脉溶栓之后(尤其是在使用静脉溶栓后的24个小时以内),对可能引发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一、使用静脉溶栓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分析
尽管尿激酶被广泛用于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而且其效果可以说目前是最好的,但是,在静脉溶栓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出血、血管再闭塞、再梗塞及再灌注性脑损伤等并发症征象。
第一、静脉溶栓后,出血是溶栓治疗后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的观察病人出血的征象,比如:颅内、皮肤、粘膜、泌尿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有无出血现象。特别是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的变化情况,一般每过十五到三十分钟就要观察一次。如果病人发生如下症状:1、颅内压增高,这时会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的“三主征”;2、“两慢一高”,即: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且深,血压升高;3、言语和肢体再次出现活动性障碍等,就必须要警惕了,因为有脑出血的可能。这时应该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并尽快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第二、静脉溶栓后,有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如头痛、呕吐以及肢体乏力再度加重的临床症状,复查头颅CT 时发现颅内有出血。
第三、静脉溶栓后,再发性梗塞征象:意识、言语和肌力等神经系统体征发生变化。如果出现恶化情况,除了要警惕颅内出血外,也要考虑是再发梗塞,这用CT 即可资别鉴别。
总之,采用静脉溶栓的办法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静脉溶栓后也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为溶栓药物应用后,残存血栓的促凝作用会导致纤溶后的高凝状态,近期内很容易发生再闭塞,闭塞率为10%一20%[2],为了预防血管再闭塞,必须要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所以在采用静脉溶栓后,为了严格掌握病人的治疗进展及情况,避免突发并发症,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和血管再闭塞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以警惕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在使用静脉溶栓后应该采取哪些防护和护理措施呢?
二、使用静脉溶栓后的护理对策
总的来说,采用静脉溶栓后,需要采取综合护理,观察出血及再梗塞等并发症的征象、心理辅导和康复指导。在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中,各环节护理技术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
疗效及生命体征观察。1、观察病人意识、言语、肌力等情况。如果发现患者有肌力下降、意识障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2、静脉溶栓后,记录血压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进行相关监测。3、心理疏导。由于脑梗塞起病急,病人突然面临偏瘫、失语等残疾的体验,情绪大都焦虑、急躁,而且要求快速康复的欲望极为强烈。如果后期疗效与预期有差距,患者则感到悲观失望,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每个病人不同的心理护理。一般而言,发病早期多安慰,多疏导患者,平复病人焦虑情绪。后期则应多给予鼓励、支持,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急性脑梗塞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2]。因此,康复治疗对脑梗塞
患者很重要。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留有后遗残疾的患者,教会其自我护理,提高残疾后适应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同时要向家属讲解照顾技巧,进行脑血管病的健康指导教育。
三、再灌注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早期护理措施
闭塞的血管经溶栓治疗再通后,会引起再灌注损伤,发生脑水肿[5]。再灌注后脑水肿也是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中应注意:1、脑梗死发病12 小时内,缺血脑组织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较轻,但12小时以后则有明显的损伤和水肿。故在溶栓后24小时内应密切留意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瘫痪肢体功能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原来的病情有无好转,及时了解有无脑水肿的症状;2、摄人量过大可加重脑水肿,故要注意保持24小时出入量平衡。在最初几天,最好能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使水出量略多于水入量。一般情况下水入量可按前一天的尿量加500ml 来计算;3、当出现脑水肿的征象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有效地使用自由基消除剂、脱水药、激素、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等。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防和早期护理措施包括:1、溶栓后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语言、运动、感觉功能等的变化情况。如果在24小时内出现头痛、呕吐、失语或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原来的症状加重或有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致继发脑梗死的可能,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展开救治;2、严格遵医嘱使用肝索、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综上所述,尿激酶静脉溶栓虽然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治疗脑梗塞的手段,但使用溶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静脉溶栓后,做好必要的护理配合,进行严密观察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护士还必须积极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监护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急救心理指导及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总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认为,药物的准确应用,结合病情观察和健康指导则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
主要参考文献
[1] 许凤春等.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10
[2] 黄允香.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杂志,2009-5
[3] 张锦丽等.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第16卷
[4] 李雯等.UK 、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比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6
[5] 汤伟军.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血管内溶栓治疗[J].上海医学,1996年01期
范文二: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doc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冉桂玲,王守法
,,1摘要:急性脑梗塞(ACI)亦称脑血栓形成,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急性脑缺血和脑组织坏死,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严重损坏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
,,2(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目前,在临床上用静脉溶栓的办法对于这一疾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方法也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后对凝血及纤
,,3溶系统会产生影响,从而引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本文主要针对使用静脉溶栓之后,对可能引发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静脉溶栓 并发症 分析及护理对策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健康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由于人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些在特定年龄阶段最容易出现的疾病(比如中老年人为脑梗塞的多发人群),自然就成为医学界同仁关注的焦点,而急性脑梗塞(ACI)更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的并且严重损坏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性疾病。急性脑梗塞在临床上以起病急和四高(即:发病年龄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而且治愈率比较低,
,,4恢复也比较慢,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目前对于急性脑梗塞的治疗,临床上主要采用静脉溶栓的办法,而且这种治疗的办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种治疗的方法很容易引起诸多的并发症,比如:现在临床上主要用到的尿激酶(UK),以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就会对凝血及纤溶系统产生影响,比如栓子溶解
,,3后血液渗出 ,继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功能障碍等等,从而引发主要诸如出血等可能出现的严重的并发症。为了保证静脉溶栓的最大功效,防止因溶栓而导致的意外并发症,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及护理,本文特针对在使用静脉溶栓之后(尤其是在使用静脉溶栓后的24个小时以内),对可能引发的主要并发症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一、使用静脉溶栓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分析
尽管尿激酶被广泛用于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治疗,而且其效果可以说目前是最好的,但是,在静脉溶栓后,很有可能会出现出血、血管再闭塞、再梗塞及再灌注性脑损伤等并发症征象。
1
第一、静脉溶栓后,出血是溶栓治疗后最常见、最危险的并发症,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的观察病人出血的征象,比如:颅内、皮肤、粘膜、泌尿道、消化道、生殖道等有无出血现象。特别是要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和肢体活动的变化情况,一般每过十五到三十分钟就要观察一次。如果病人发生如下症状:1、颅内压增高,这时会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的“三主征”;2、“两慢一高”,即:脉搏缓慢而洪大,呼吸慢且深,血压升高;3、言语和肢体再次出现活动性障碍等,就必须要警惕了,因为有脑出血的可能。这时应该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并尽快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第二、静脉溶栓后,有的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如头痛、呕吐以及肢体乏力再度加重的临床症状,复查头颅CT时发现颅内有出血。
第三、静脉溶栓后,再发性梗塞征象:意识、言语和肌力等神经系统体征发生变化。如果出现恶化情况,除了要警惕颅内出血外,也要考虑是再发梗塞,这用CT即可资别鉴别。
总之,采用静脉溶栓的办法对急性脑梗塞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是静脉溶栓后也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为溶栓药物应用后,残存血栓的促凝作用会导致
,,2纤溶后的高凝状态,近期内很容易发生再闭塞,闭塞率为10,一20,,为了预防血管再闭塞,必须要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必要时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及心肌酶等实验室指标;所以在采用静脉溶栓后,为了严格掌握病人的治疗进展及情况,避免突发并发症,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和血管再闭塞的预防就显得非常重要,以警惕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在使用静脉溶栓后应该采取哪些防护和护理措施呢,
二、使用静脉溶栓后的护理对策
总的来说,采用静脉溶栓后,需要采取综合护理,观察出血及再梗塞等并发症的征象、心理辅导和康复指导。在急性脑梗塞的溶栓治疗中,各环节护理技术之间的配合至关重要。
疗效及生命体征观察。1、观察病人意识、言语、肌力等情况。如果发现患者有肌力下降、意识障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处理。2、静脉溶栓后,记录血压的变化,根据病情变化进行相关监测。3、心理疏导。由于脑梗塞起病急,病人突然面临偏瘫、失语等残疾的体验,情绪大都焦虑、急躁,而且要求快速康复的欲望极为强烈。如果后期疗效与预期有差距,患者则感到悲观失望,护理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每个病人不同的心理护理。一般而言,发病早期多安慰,多疏导患者,平复病人焦虑情绪。后期则应多给予鼓励、支持,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急性脑梗塞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患者重新获得步行和自理生活
,,2的能力,其中30%的患者还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因此,康复治疗对脑梗塞
2
患者很重要。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帮助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瘫痪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致残率。留有后遗残疾的患者,教会其自我护理,提高残疾后适应工作和生活的能力,同时要向家属讲解照顾技巧,进行脑血管病的健康指导教育。
三、再灌注性脑损伤的预防和早期护理措施
,,5 闭塞的血管经溶栓治疗再通后,会引起再灌注损伤,发生脑水肿。再灌注后脑水肿也是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护理中应注意:1、脑梗死发病12 小时内,缺血脑组织再灌注损伤及脑水肿较轻,但12小时以后则有明显的损伤和水肿。故在溶栓后24小时内应密切留意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和瘫痪肢体功能的变化,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等症状,原来的病情有无好转,及时了解有无脑水肿的症状;2、摄人量过大可加重脑水肿,故要注意保持24小时出入量平衡。在最初几天,最好能保持轻度脱水状态,使水出量略多于水入量。一般情况下水入量可按前一天的尿量加500ml来计算;3、
脑水肿的征象时,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有效地使用自由基消除剂、脱水当出现
药、激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溶栓后血管再闭塞的预防和早期护理措施包括:1、溶栓后24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语言、运动、感觉功能等的变化情况。如果在24小时内出现头痛、呕吐、失语或进行性意识障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者消失、原来的症状加重或有新的肢体瘫痪,则提示有溶栓后血管再闭塞致继发脑梗死的可能,要立即报告医生,并及时展开救治;2、严格遵医嘱使用肝索、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综上所述,尿激酶静脉溶栓虽然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治疗脑梗塞的手段,但使用溶栓后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静脉溶栓后,做好必要的护理配合,进行严密观察以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护士还必须积极配合医生,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监护技术,对脑梗死患者的急救心理指导及康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总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潜在的危险因素并实施早期护理干预,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笔者认为,药物的准确应用,结合病情观察和健康指导则是顺利完成治疗的保证。
3
主要参考文献
等.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1] 许凤春
2005-10
[2] 黄允香(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并发症的预防和早期护理干预[J](吉林医学杂志,2009-5
[3] 张锦丽等(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前后对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年第16卷
[4] 李雯等(UK、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比分析[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11-6
[5] 汤伟军(急性缺血性脑梗塞的血管内溶栓治疗[J](上海医学,1996年01期
4
范文三: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
疗后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中国康复?2009年8月?第24卷第4期277
?
临床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后
患者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
赵志红,张素巧,孙惠萍
(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脏一科,石家庄050051)
【摘要】目的:评价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康复进程及并发症预防的实用性和效
果.方法:7O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5例,均静脉溶栓治疗,并按内科护理程序行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者在心电监护下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包括被,主动翻身,起坐,站,洗漱,排便及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
溶栓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者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AMI静脉
溶栓治疗后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静脉溶栓;恢复;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9;R542.2
Influenceof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onRecoveryandComplicationofAcuteMyocardi
alInfarctionPatientsUndergoing IntravenousThrombolysisZHAOZl^—hong,ZHANGSu—qiao,SUNHui—ping.FirstDepartmentofCardiology,He—
bei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Shijiazhuang050051,China
[Abstract]()bjective:Toexploretheinfluenceof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onrecoveryand
complicationofacutemyocar—
dialinfarctionpatientswhohadundertakenintravenousthrombolysis.Methods:Atotalof70patientswithacutemyoeardialinfarc—
tionwhohadundertakenintravenousthrombolysi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wogroups(35easesineachgroup).Conventional
nursingwasgiventOthecontrolgroupa{terintravenousthrombolysis.Forthetreatmentgroup,additionalearlyrehabilitationnurs—
ingwasgivenbesidestheconventionalnursing.Therecoveryand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werecomparedbetweentwogroups.
Results:Twoweekslater,therateofrecoverywashigher,andincidenceofcomplicationwaslowerintreatmentgroupthanincon—
trolgroup(P<O.05,P<O.01).Conclusion: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canpromotetherecovery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pa—
tientswhohaduodertakenintravenousthmmbolysis,reducecomplicationincidence,andimprovequalityoflife.
[Keywords]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intravenousthrombolysis;recovery;complication 传统的治疗观点认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
术后患者至少卧床2周,以减轻心脏的负荷;现代心脏
康复模式认为早期适当活动不仅不会使病情恶化,反
而有利于心脏康复[1].为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AMI
静脉溶栓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本文
对35例AMI静脉溶栓(无合并症)的患者进行早期康
复训练,并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以证实早期康复
护理的实用性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6年1O月,2008年8月选择住
院的AMI静脉溶栓后无并发症患者70例,梗死部位
为下壁,前壁,侧壁,前间壁及正后壁,均初次发病?
【收稿日期12009—03一ll
【作者简介】赵志红(1976一).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心内介入护 理与康复训练方面的研究
6h,排除其他严重脏器疾病,随机分为2组.?对照 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平均年龄(50.2-4-1.3)岁; 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2例,高中以上23例.?干预组 35例,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1?0.4)岁;文 化程度高中以下11例,高中以上24例.2组一般资 料比较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1.2方法?溶栓治疗及常规护理:2组患者均行静脉 溶栓治疗.溶栓前30min一次性嚼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 雷薄膜衣片各300mg,然后静脉推注瑞替普酶粉针10mu 溶于生理盐水l0ml,5min推完,30min后再重复静脉推 注同等剂量药1次;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心律, 血压,呼吸,每30min记录心电图1次,至溶栓4h后每 6h复查心电图1次,溶栓完毕2,4h后,每12h低分子 肝素5000U腹部皮下注射,连续5,7d,并结合规范的药 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患者1周内绝对卧床休息,以后逐渐 278
增加活动指导和宣教[2].?康复护理:干预组患者静脉 溶栓24h后由专业培训的护师负责指导执行本科制定的 AMI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及健康教育.患者出现心率> 110次/min或<50次/min,心绞痛,胸闷,气短,心悸,眩 晕,面色苍白,大汗,严重心律失常,心电图ST段缺血下 降?0.1mV或上升?0.2mV,收缩压下降?10mmHg (1mmHg=0.133kPa)或上升>30mmHg等,减少活动 强度或暂停训练,确保患者安全.见表1.
表1干预组患者溶栓后康复训练计划及健康教育 时间(d)训练计划健康教育
心电监护下主被动活动
1肢体,翻身,按摩和伸曲 上下肢等
半卧或坐位,自己洗漱, 2,3进餐至床边静坐5, 1Omin,3次/日
床边椅子上静坐,站立 5,10min,3,5次/日, 指导床边排便
室内活动,自己步行人 厕,洗漱
室内活动,生活基本自理 走廊内慢行
13,14上下楼梯训练 告知患者溶栓成功.解除顾 虑;介绍病室环境,保持患 者情绪稳定
介绍病情,饮食,休息注意 事项及早期活动的意义及 安全性
介绍心肌梗死及心脏康复 程序,允许探视,看报,听音 乐
讲解药物知识及坚持服药 的重要性
讲解AMI应急处理知识 介绍运动与休息的关系,注 意个体差异
出院指导,包括定期复查,自 我监测,日常生活及工作等
1.3评测指标根据住院期间的记录和调查问卷情 况,观察溶栓2周后2组患者活动耐力,心律失常,再 发胸闷心绞痛,站立时眩晕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及出 院预后的情况;测评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对康复充满信 心,掌握康复锻炼和自我保健自救知识的程度. 1.4统计学处理数据资料用百分率表示,.)f及,检 验,显着性水平为P<0.05.
2结果
治疗2周后,干预组患者活动耐力增加率,自我保 健知识掌握率及无症状出院率均高于对照组;心脏症 状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治疗后症状改善及康复知识掌握率2组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1,0P%0.05 3讨论
ChineseJournalofRehabilitation,Aug2009,Vo1.24No.4
3.1早期康复活动的优点文献报道,急性冠状动脉 意外后的患者参加心脏康复运动可降低猝死发生 率_4].康复锻炼能改善侧支循环,减少冠状动脉血栓 形成的危险性,有效防止心绞痛及降低心肌梗死再发 率;运动能降低儿茶酚胺水平和减少肾上腺素分泌,使 心律失常发生的易感性降低.本文干预组患者在早期 康复训练中贯穿系统的健康教育,及时消除患者因死 亡威胁及不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所致的精神紧张和焦 虑,正确认识自身疾病,主动接受并参与训练,逐渐掌 握自身保健,发病自救和恢复期锻炼方法,有效预防因 长期卧床发生的多种并发症,运动量增加.本文2组 患者不同的护理程序,其结果差异明显.提示早期系 统康复护理及相关健康知识宣教,使患者保持良好心 理状态,心血管工作效率和冠状动脉血流的储备能力
提高,患者活动耐力明显增强,有利于心脏的康复]. 3.2早期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本文结果显示干 预组对自身疾病认识的评分率高于对照组,说明心理 护理和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观念认为 AMI患者应长时间卧床休息,患者及家属常对早下 床,早活动抱怀疑态度,适时的新理念宣传可取得患者 及家属的合作,达到预期效果].?循序渐进,防止运 动过度,无并发症AMI早期康复训练的目的是防止废 用综合征的发生,解除心理障碍,尽快达到生活自理, 因此在康复训练中应遵循个体化,根据不同年龄,性 别,心理和心功能情况,心肌梗死面积等制定严格的训 练方案,方式和活动量,训练时问由短到长,力度由小 到大,次数由少到多,以不再次梗死甚至死亡为基本原 则,并进行临床医学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生 化,心电图的变化_6],以免造成不良影响j.
【参考文献】
[1]张海燕,邸春敬.运用需求论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体 会[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5):49—5o.
[2]金海君,朱艳华,马玉民,等.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围手术期 并发症分析及护理Eli.护理学杂志,2004,19(7):25—26. [3]张素巧,李静,孙惠萍.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后早期康 复护理I-J].中国康复,2006,21(4):283—284. [4]王茂武,曲镭.心脏疾病的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00.
E5]黎观妹,洪玉芬,黄丽娟,等.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 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南方护理,2003,10 (1):9—10.
[6]黄抗美,毛春华,邓敏,等.早期康复护理对PTCA术后病人 恢复及并发症的影sl~fJ].护理学杂志,2004,19(9):9—11.
范文四: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摘 要】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探讨有效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验。结果:本组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经有效的护理后,术后2例发生出血,1例发生神经损伤,1例发生甲状腺危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结论:术前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评估,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术后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
目前甲状腺手术在临床较为多见,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其血液丰富,周围分布重要的神经,术后极易发生并发症[1]。因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现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将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83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57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47.7±2.4)岁。甲状腺腺瘤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7例,
范文五:胃穿孔手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
胃穿孔手术后的护理及并发症
摘要:概述了胃穿孔修补术后的护理方法和过程。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远较胃溃疡穿孔多见,穿孔的部位常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偏小弯侧和近幽门的胃前壁,多数穿孔直径小于0.5cm,胃溃疡穿孔一般较十二指肠穿孔为大。
关键词:胃穿孔;护理;手术后并发症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68例,男60例,女8例。胃溃疡穿孔15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53例,穿孔并发出血8例。年龄16~72岁,平均40.4岁。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9例,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32例,BillrothⅠ式6例,BillrothⅡ式26例。
2结果
本组68例治愈66例,死亡2例,为老年患者术后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失血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并发症4例,其中切口感染2例、吻合口梗阻2例,经治疗后均获痊愈。
3术前护理
3.1做好心理护理。患者由于发病突然,表现为剧烈腹痛、病情危重,多数患者需紧急手术治疗,加之患者对住院环境的陌生,因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体贴关心患者,语言温和,态度和蔼,消除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各项护理操作轻柔,准确到位,减轻其痛苦。我们要及时发现和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做到疾病护理和心理护理相结合,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3.2密切观察病人的症状和生命体征变化。如表情、神志、体温、血压、脉搏、呼吸,每小时尿量。及时化验血、尿、粪常规,行心电图检查,进行血气分析。根据检查结果给予吸氧、输液、输血、抗感染、补充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紊乱措施,保证生命体征基本平稳。如有心脑血管并发症者,应进行相关检查与处理。
3.3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胃肠减压是消化性溃疡穿孔常规治疗措施。应密切观察气囊的完整性,观察有无漏气,确保减压器吸引作用正常,导管通畅。观察
引流物的性状、颜色、量等,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如引流管内引出咖啡或暗红色液体,表明有消化道出血,应告知医师,及时处理。
3.4密切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腹部体征是此类病人的重要体征之一,通过其变化可了解病情的轻重程度和胃肠减压的效果。要密切观察腹痛是否逐渐减轻,腹部压痛程度、范围的变化,腹胀缓解或加重的变化等。
3.5术前准备。通过上述积极的治疗与护理,达到生命体征基本稳定,为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并按常规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如备皮、备血等。同时及时请家属签写手术告知同意书等。
4术后护理
4.1术后置患者于监护室,妥善安置患者。主管护士及时了解麻醉及手术方式,对腹腔引流管、胃管、氧气管、输液管妥善固定。若为硬膜外麻醉应平卧4~6h,若为全麻在患者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术后6h重点监测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并防止膈下脓肿,减轻腹部切口张力有效缓解疼痛。
4.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尤其是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术后3h内每30min测量1次,然后改为1h测量1次。4~6h后若平稳改为4h测1次。
4.3胃肠减压的护理(1)密切观察胃管引流的颜色及性质,记录24h引流量。胃大部切除术后多在当天有陈旧性血液自胃管流出,24~48h内自行停止转变为草绿色胃液。(2)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的积气、积液,维持胃处于排空状态,促进吻合口早日愈合。观察胃管是否通畅,发现胃管内有凝血块或食物堵塞时及时用注射器抽出,生理盐水10~20ml反复冲洗胃管致其通畅。(3)留置胃管期间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有利于痰液排出,并可减轻插管引起咽部不适。(4)做好健康指导。主管护士应仔细讲解胃管的作用及留置的时间,取得患者的合作。防止其自行拔管,防止重复插管给患者造成痛苦和不良后果。
4.4腹腔引流管的护理腹腔引流管要妥善固定,避免牵拉、受压、打折。保持其通畅。术后24h注意观察有无内出血的征兆,一般术后引流量≤50ml,淡红色,多为术中冲洗液。引流液黏稠时经常挤捏管壁保持通畅。每日更换引
流袋防止逆行感染,同时利于观察。术后3~5天腹腔引流液<10ml可拔除引流管。
4.5饮食护理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由于消化道重建改变了正常的解剖生理关系。因此饮食要少食多餐,循序渐进。术后24~48h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当日可少量饮水。第2日进全流食50~80ml/次,第3日进全流食100~150ml/次,避免可导致胃肠胀气的食物,以蛋汤、菜汤、藕粉为好。第6日进半流全量,术后10~14天进干饭。2周后恢复正常饮食。
4.6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血压及脉搏变化,腹腔内出血常表现为失血性休克症状,伴有腹胀、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等腹膜刺激征。因此护理中要严密观察患者腹部变化。(2)感染:饱餐后的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术后可能出现腹腔或切口感染。患者一般术后3~5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切口疼痛消失。若此时体温反而增高,局部出现疼痛和压痛,提示炎症的存在。本组病例中2例术后第4~5天患者体温升高,出现伤口感染,给予拆除部分缝线,充分引流,每日伤口换药,约2周后愈合。(3)吻合口梗阻:吻合口梗阻表现为患者拔除胃管或进食后腹胀,伴有呕吐胃内容物可混有胆汁液体。本组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梗阻,碘剂造影显示胃空肠吻合口狭窄,考虑炎性水肿。经禁食、输液等保守治疗后水肿消失自行缓解。
5出院指导
出院后(1)指导患者少食多餐,进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术后1个月内每日进食5~6次,3~6个月恢复每日3餐。术后早期不宜进过甜饮食,餐后应平卧片刻。选择高营养,富含铁、钙、维生素的食物。应以易消化、软烂食物为主,少食油炸、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2)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注意缓解生活和工作压力,避免劳累及情绪紧张,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讲解术后迟发性并发症的症状、体征。出现异常时如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或呕血、黑便、消瘦、贫血等症状,尽快到医院检查,及时就诊。(3)有烟酒嗜好者戒烟、限酒。(4)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患者,术后3个月后行胃镜检查了解溃疡愈合情况。
参考文献
[1]曹伟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27.
[2]朱佩茹.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厂矿医学,2008,21(5):634.
[3]谭博,孙成友.吻合口溃疡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腹部疾病杂
志,2005,5(11):819-820.
[4]葛夫军,吴宝泉.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3例临床分析〔J〕.中华腹部疾病杂志,2006,6(6):427-428.
[5]吴东文.28例食管癌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探讨〔J〕.中国厂矿医
学,2009,22(3):305-306.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后并发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