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化学原料药共线风险评估方案
页码:1/16
-产品共线风险评估报告
工艺员起草/日期
设备员起草/日期
车间主任审核/日期
设备部经理审核/日期
质保部QA审核/日期
制造部总监审核/日期
质保部总监审核/日期
总经理批准/日期
文件信息 Document Information: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版次/版本 执行日期
-产品共线风险评估报告 VR-HC-6—26002-F-1301 第一版/F版
页码?? 2/16
目录
1遞猶 ................................................................................................ 3 2.i ....................................................................................................................................................................................................... 平翻
Kl.................................................................................................... 3 3_i平雛据 ............................................................................................ 3 4.i啊古倾 ............................................................................................ 3 5产口口口舖 ......................................................................................... 3 6. 生产共用设备评 ...................................................... 估
5
7. 共用设备生产清洗验证评 ...................................... 估
8
8. 生产共线潜在风险分 ............................................... 析
13
9?刑古雜论 ..........................................................................................181. 评估概述
1.1—现有A、B、C3个生产品种。
1.2评估共分三个部分:
1.2.1 生产用设备评估:对生产共用设备进行评估,确定共用设备能够满足该品种生产要求。
1.2.2 设备清洗评估:对各产品间生产共用设备的清洗进行评估,确定清洗后的设备能满足各品种生产要 求,
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1.2.3 生产过程风险评估: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通过相关控制措施能将风险 降至
最低。
2. 评估目的
通过对A、B、C3个生产品种共线风险评估,证明A、B、C3个产品相互之间产生影响;同时对生产过 程中潜
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通过相关控制措施将风险降至最低。
页码:3/16
3. 评估依据
药品生产质M管理规范 ICH Q9风险评估管理 EUGMP附录20质S:风险管理要求 本公司标准操作规程 4. 评估小组
4.1评估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 职责 人员
组长 评估报告的批准 总经理
组员 评佔报告的审核 制造部总监、质保部总监、车间主任、设备部经理
4.2评估实施小组
小组成员 职责 人员
组长 评佔报告的审核 车间主任、质保部QA
组员 评佔报告的起草、实施 车间管理人员、QA 5.产品信息
5.1产品概述
5.1.1 品名:A
5.1.2化学名:双环[4.2.0]辛-2-稀-2-羧酸 5.1.3分子式:5.1.4结构式: 5.1.5分子量:5.1.6性状:应为微黄色至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微臭。应在O.lmol/L磷酸盐缓冲液中略溶, 在水、乙醇、乙醚中不溶。比旋度应为-58??-66?。
5.1.7酸度:pH值应为2.5?4.5。
5.1.8作用及用途:口服头孢类抗生素。
5.2.1 品名:C 5.2.2化学名:(
5.2.4结构式:
5.2.5 分子量:557.61
5.2.6性状:应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结晶型粉末;无臭;味苦 5.2.7作用及用途: 5.3.1 品名:B (Cefcapene pivoxil hydrochloride) 5.3.2化学名:7p-[ (Z) -2-(2-氨基-1,3-噻唑4-基)戊-2-稀酰胺基]-3-(氨基甲酰氧甲基)-8-氧代-5-硫-1-氮杂 双环[4.2.01辛-2-稀-2-甲酸2,2-二甲基丙酰氧甲基酯盐酸盐
5.3.3 分子式:CHN0S HC1H0 5.3.4结构式: 23295822
?HC1. H0 2
5.3.5 分子童:622.11
页码:4/16
5.3.6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有微微的特殊气味,极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醇,略溶于乙 醇,微溶于水。
5.3.7作用及用途:抗生素类药。
5.4生产共用设备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型号 设备编生产品种 岗位 备注 号
1 搪玻璃反应釜 1000L RE-01 B 7位缩合 化工区
A 取代
2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04 A 脱保护 化工区
C 缩合
3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05 A 取代、水解 化工区
页码?? 5/16
4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06 A 环合、保护 化工区 5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07 A 氯代 化工区
C 缩合 6 搪玻璃反应釜 300L RE-09 A 精制 化工区
C 精制 7 搪玻璃反应釜 500L RE-14 B 7位缩合、4位缩合、脱保护 化丄区 8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15 A 氯代 化工区
C 取代 9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16 A 缩合-1 化丄区
C 纯化 10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 RE-17 B 碘代、4位缩合 化工区
A 缩合-2
C 纯化 11 精制析品釜 1000L RE-18 A 精制 洁净区
C 精制 12 搪玻璃反应釜 200L RE-19 C 保护、碘代工序 化工区 13 搪玻璃反应釜 500L RE-20 B 水解、4位缩合、脱保护 化工区 14 搪玻璃反应釜 200L RE-21 B 碘代、4位缩合、脱保护 化工区 15 热风T燥箱 CT-C-0 DE-01 C 缩合、纯化 化工区
B 7位缩合 16 真空T?燥箱 FZG-15 DE-05 A 缩合-1、脱保护 化丄区 17 真空T燥箱 FZG-非 DE-06 B 精制 洁净区
C 精制
A 精制 18 真空T燥箱 FZG-15 B 水解、4位缩合、成盐 化工区 DE-08
A 缩合-2 19 离心机 PSB800 CT-01 B 7位缩合、4位缩合、成盐 化工区
A 缩合-1、缩合-2、脱保护 20 离心机 PSB1000 CT-03 A 环合、保护、水解 化工区 21 旋转蒸发器 R2002K-1CE) B 脱保护 化工区 EV-02
C 碘代
页码:6/16
6.生产共用设备评估 6.1评估原因
--现有A、B、C3个生产品种存在设备共用,因此,需要对生产共用设备进行确认,以确定设备能满足 A、B、C3个生产品种生产要求。各设备性能评估详见下列设备验证信息表中验证文件。
6.2设备验证信息表
序设备名称 设备编验证文件名称 验证文件编号 号 号
RE-01 1 搪玻璃反应釜 1000L搪玻璃反应釜系统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00-F 丨-1303
RE-04 2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搪玻璃反应釜系统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23-F-1102
RE-05 3 搪玻璃反应釜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再验证报告(RE-05) VR-HC-6 ?24003-F丨-1203
4 RE-06 搪玻璃反应釜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再验证报告(RE-06) VR-HC-6—24004-F,-l 303
5 RE-07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搪玻璃反应釜系统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21F-1102
6 RE-09 搪玻璃反应釜 搪玻璃反应釜设备再验证报告(RE-09) VR-HC-6 ?24013-Fl 303 r
7 RE-14 搪玻璃反应釜 反应釜验证报告 VR-6—20045-E-1001
8 RE-15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搪玻璃反应釜系统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27-F-1102
9 RE-16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搪玻璃反应釜系统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28-F-1102
RE-17 10 搪玻璃反应釜 2000L搪玻璃反应釜系统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29-F-1102
RE-18 11 精制析晶釜 精制析晶釜设备再验证报告(RE-18) VR-HC-6 ?24014-Frl 303
RE-19 12 搪玻璃反应釜 反应釜验证报告 VR-6—20035-E-0901
13 RE-20 搪玻璃反应釜 反应釜验证报告 VR-6—20046-E-1001
14 RE-21 搪玻璃反应釜 反应釜验证报告 VR-6 ?20047-E-1001
15 DE-01 热风T燥箱 热风循环干燥筘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31-F-l 102
16 DE-05 真空T燥箱 真空干燥筘再验证报告(DE-05) VR-HC-6 ?24012-F「1303
17 DE-06 真空T燥箱 VR-HC-6 ?24017-F-1203 低温真空干燥箱系统再验证报告 (DE-06)
18 真空T燥箱 DE-08 FZG-15真空干燥箱再验证报告(DE-08) VR-HC-6 ?24001-F-1202
19 离心机 CT-01 平板式离心机设备再验证报告(CT-01) VR-HC-6 ?24008-Fpl 304
20 离心机 CT-03 VR-HC-6—24026-F-l 202 LB1000平板密闭离心机设备再验证报 告
(CT-03)
21 旋转蒸发器 EV-02 20L旋转蒸发器再验证报告 VR-HC-6 ?24032-F-1102 6.2上述设备均进行了设备验证,设备性能能够达到产品生产过程中工艺要求的设备参数范围。
6.3结论: 结论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7.共用设备生产清洗验证评估
7.1评估原因
同一设备生产的同产品不同中间体以及不同产品都需做清洗验证,需要对生产结束后设备的清洗效果进 行评估,确保不会产生交叉污染。
页码:7/16 7.2车间生产品种及其批M?等信息
7.2.1 A产品批量信息
序号 产品名称 最小批最(kg) 分子含碳数 清洁溶剂 在清洗溶剂中的溶解性 量 1 A中间体? 354.0 159.16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4 2 A中间体? 383.2 193.56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8 3 A中间体? 150.0 215.27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3 4 A中间体? 362.4 699.845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6 5 A中间体? 313.2 671.843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0 6 A中间体? 128.4 880.052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4 7 A中粗品 63.2 395.414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2 8 A成品 58.0 395.414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2
7.2.2C产品批量信息
序号 产品名称 最小批景(kg) 分子含碳数 清洁溶剂 在清洗溶剂中的溶解性 量 1 C中间体? 11.73 318.012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5 2 C中间体? 8.4 427.415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6 3 C中间体? 6.0 258.06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6 4 C中间体? 10.3 557.621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1 5 C粗品 7.15 557.621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1 6 C成品 6.5 557.621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1
7.2.3B产品批量信息
页码?? 8/16
序号 产品名称 最小批最(kg) 分子含碳数 清洁溶剂 在清洗溶剂中的溶解性 量
1 B碘代甲基特戊酸酯 13.5 242.06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6
2 B羟酸 9.75 230.1 8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3 B7-位物 20.3 553.5 22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4 B4-位物 8.1 667.6 28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5 B游离碱 4.5 567.5 23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6 B粗品 4.5 622.123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1
7 B成品 4.05 622.123 2%氢氧化钠溶液 易溶 1
7.3设备清洗评估
6参照验证指南,清洗水的TOC为lOxlO—时,可以确认设备清洗干净,故通过计算各产品允许的残留限 度,并与清洗水的TOC值进行比较,确定本次验证的合格标准。
7.3.1活性残留评估:
a. 活性残留限度Li: 10 ppm
b. 活性残留限度L 2
c. 据验证指南“原料药中的单个未知杂质的含量限度应不大于0.1%”,故设备中总残留物限度=最小批产 量 X0.1%o
d. 活性残留允许限度计算公式:
L2=(最小批产H:x0.1%x碳原子量x含碳数)/ (分子量x清洗溶剂量)
C.根据以上各项的评估结果,取最小值作为清洗验证的合格标准。
7.3.2评估结果:活性残留计算结果1^与1^ (10ppm)的比较
设备编产品名称 待清洗产品 TOC合格 TOC限值 下批产品 清洗剂 号 最小批景 L2(ppm 即 体积含C数 分子量 mg/L) 怀低(ppm SBS(mg) (L) 即 mg/L) 6RE-01 A中间体? 20.3x10 6 159.14 500 320.3 10
B7-位物 22 553.5 19.4
6RE-04 C中间体? 8.4xl0 15 427.46 1000 3.5 3.5
A粗品 14 395.42 3.5
6RE-05 A中间体? 291.2xl0 6 159.14 1000 131.7 10
A中间体? 43 671.8 223.7
6RE-06 A中间体? 150xl0 45 699.86 1000 58.5 10
A中间体? 7 215.23 115.7
6RE-07 C中间体? 8.4xl0 15 427.46 1000 3.5 3.5
页码?? 9/16
A中间体? 6 193.58 142.5
6RE-09 A 6.5xl0 14 395.42 150 18.4 10
C 21 557.61 19.5
6RE-14 B7-位物 4.5X10 22 553.5 250 8.6 8.6 B4-位物 28 667.6 9.1 B游离碱 23 567.5 8.8
RE-15 C中间体? 10.3X1021 557.61 1000 4.6 3.8 6
A中间体? 6 193.58 3.8
RE-16 C粗品 7.15X1021 557.61 1000 3.2 3.0 6
A中间体? 52 880.04 5.0
RE-17 C中间体? 7.15X1021 557.61 1000 3.2 2.1 6
B4-位物 28 667.60 3.6 B碘酯 6 242.06 2.1 A中间体? 52 880.04 91.0
6RE-18 A 6.5xl0 14 395.42 500 5.5 5.5
C 21 557.61 5.8
6RE-19 C中间体? 6.0X10 12 318.05 100 27.2 10 C中间体? 6 258.06 16.7
6RE-20 B羟酸 4.5xl0 8 230.1 250 7.5 7.5 B4-位物 28 667.6 9.1 B游离碱 23 567.5 8.8
6RE-21 B碘代甲基特戊酸酯 4.5X10 6 242.06 100 13.4 10 B4-位物 28 667.6 22.6 B游离碱 23 567.5 21.9
6DE-01 B7-位物 8.4xl0 22 553.5 100 34.1 10 C中间体? 15 427.46 30.1 C粗品 21 557.61 32.31
DE-05 A中间体? 63.2X1052 880.04 100 448.1 10 6
A中间体? 14 395.42 268.5
6DE-06 A 6.7xl0 14 395.42 50 34.4 10
C 21 557.61 36.6
B 23 622.11 35.9
6DE-08 B羟酸 4.5xl0 8 230.1 100 18.8 10 B4-位物 28 667.6 22.6
页码:10/16
B粗品 23 622.11 20.0
A中间体? 12 52 31.9
6CT-01 B7-位物 4.5xl0 22 553.5 100 21.5/43.0 10
B4-位物 28 667.6 22.6/45.3
B粗品 23 622.11 20.0/40.0
A中间体? 52 880.04 32.0/63.8
A中间体? 14 395.42 19.1/38.2 CT-03 A中间体? 150.0xl7 215.23 100 585.4 10 60
A中间体? 45 699.86 1157.3
A中间体? 43 671.80 1152.1
6EV-02 B游离碱 4.5xl0 23 567.5 10 218.9 10
C中间体? 6 258.06 125.5
上述数据已将各产品的TOC限值及合格标准列出,下表中将各产品在各自的共用设备的清洗水检查结 果进行分
析:
设备编产品名称 检测结果TOC限值 TOC合 格 是否符合标 数据来源设备清洗验证报告号 (mg/L) L2(ppm 即 标准 准 的 文件编号 mg/L) (ppm 即
mg/L)
l 203 RE-01 A中间体? 320.3 10 2.035/2.049/2?是?否 VR-HC-6—25003-Fr.050
B7-位物 19.4 2.369/2.362/3?是?否 VR-6—20070-E-1001 .074 RE-04 C中间体? 3.5 3.5 2.134/1.926/1?是?否 VR-6—20060-E-0901 .524
A粗品 3.5 1.715/1.741/1?是?否 VR-HC-6—25014-F-1203 .730 RE-05 A中间体? 131.7 10 2.042/2.053/2?是?否 VR-HC-6—25000-F,-l 205 .040
A中间体? 223.7 2.070/2.083/2?是?否 .083 RE-06 A中间体? 58.5 10 1.761/1.763/1?是?否 VR-HC-6—25018-F-l 202 .761
A中间体? 115.7 2.348/2.150/2?是?否 .404 RE-07 C中间体? 3.5 3.5 2.398/1.850/1?是?否 VR-6—20061-E-0901 .775
A中间体? 142.5 2.084/2.019/2?是?否 VR-HC-6 ?25001-F】-1204 .064 RE-09 A 18.4 10 2.153/2.394/2?是?否 VR-HC-6—25008-F-l 205 .360
C 19.5 2.581/1.856/2?是?否 VR-6—20053-E2-0903 .294 RE-14 B7-位物 8.6 8.6 2.436/3.308/3?是?否 VR-6—20071-E-l 001 .370
B4-位物 9.1 2.504/2.678/3?是?否 .461
B游离碱 8.8 3.650/4.141/2?是?否 .660
页码:11/16 RE-15 C中间体? 4.6 3.8 1.860/1.586/1?是?否 VR-6 ?20064-E>0901 .523
A中间体? 3.8 2.334/2.321/2?是?否 VR-HC-6—25015-F-1203 .337 RE-16 C粗品 3.2 3.0 1.587/1.849/1?是?否 VR-6—20064-E4901 .346
A中间体? 5.0 2.313/2.316/2?是?否 VR-HC-6—25016-F-l 203 .330 RE-17 C中间体? 3.2 2.1 1.893/1.751/1?是?否 VR-6 ?20066-E-0901 .400
B4-位物 3.6 0.489/0.451/0?是?否 VR-6—20066-E,-1002 .877
B碘酯 2.1 0.908/0.865/0?是?否 .881
A中间体? 91.0 2.031/2.073/2?是?否 VR-HC-6—25002-F,-l 205 .078 RE-18 A 5.5 5.5 2.315/2.295/2?是?否 VR-HC-6—25012-F-l 205 .280
C 5.8 2.599/2.286/2?是?否 VR-6—20057-E2-0903 .146 RE-19 C中间体? 27.2 10 2.416/2.000/1?是?否 VR-6—20067-E-0901 .821
C中间体? 16.7 1.761/1.814/1?是?否 .513 RE-20 B羟酸 7.5 7.5 3.883/3.698/2?是?否 VR-6—20072-E-l 001 .798
B4-位物 9.1 2.564/2.518/2?是?否 .355
B游离碱 8.8 2.191/2.293/2?是?否 .283 RE-21 13.4 10 2.159/2.211/2?是?否 VR-6—20073-E-1001 B碘代甲棊.148 特 戊酸酯 B4-位物 22.6 2.201/2.146/3?是?否 .054
B游离碱 21.9 3.125/3.171/2?是?否 .486 DE-01 B7-位物 34.1 10 5.552/4.964/4?是?否 VR-6—20069-E1002 r.828
C中间体? 30.1 2.731/2.245/2?是?否 VR-6—20069-E-0901 .623
C粗品 32.31 2.256/2.010/1?是?否 .775 DE-05 A中间体? 448.1 10 2.237/2.232/2?是?否 VR-HC-6 ?25010-F-l 204 .221
A中间体? 268.5 2.480/2.341/2?是?否 .414 DE-06 A 34.4 10 2.317/2.302/2?是?否 VR-HC-6---25013-F-l 206 .301
C 36.6 2.273/2.613/2?是?否 VR-6—20058-E-0903 2.306
B 35.9 4.762/4.907/4?是?否 VR-6—20058-E-l 004 3.803 DE-08 B羟酸 18.8 10 3.869/3.522/3?是?否 VR-6—20079-E-l 001 .121
B4-位物 22.6 3.850/3.744/2?是?否 .981
B粗品 20.0 2.966/2.965/3?是?否 .110
A中间体? 31.9 2.329/2.299/2?是?否 VR-HC-6--25017-F-l 203 .320 CT-01 B7-位物 21.5/43.0 10 1.522/1.338/2?是?否 VR-6—20056-E-l 003 2.003
B4-位物 22.6/45.3 1.547/1.874/2?是?否 .207
B粗品 20.0/40.0 2.659/2.656/3?是?否 .604
A中间体? 32.0/63.8 2.291/2.290/2?是?否 VR-HC-6 ?25011-F-l 205 .292
页码:12/16
A中间体? 19.1/31.765/1.773/1?是?否 8.2 .766
CT-03 A中间体? 585.4 10 1.816/1.866/2?是?否 VR-HC-6—25005-F,-l 202 .130
A中间体? 1157.3 2.054/2.052/2?是?否 .064
A中间体? 1152.1 2.082/2.080/2?是?否 .066
EV-02 B游离碱 218.9 10 2.971/2.890/3?是?否 VR-6 ?20068-E1002 r.058
C中间体? 125.5 1.787/1.849/1?是?否 VR-6—20068-E-0901 .568
各产品在共用设备中的清洗水均在合格范围内,故共用设备再各产品使用完之后按照清洗标准规程 清洗均能够清洗合格,避免了产品之间交叉污染的风险。因C及B均在生产验证之后未生产,之前进 行的各类清洁验证已过有效期,待有生产计划后,再次进行清洗等相关再验证活动,证明按照共用设备 的清洁方法进行清洁,能够到TOC合格标准,避免产品间的交叉污染。
7.4 评估结论:
评估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8.生产共线潜在风险分析
通过分析车间生产过程中,各产品及产品内部产生影响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8.1 评估过程:
对车间生产过程中的“人员、设备、物料、环境、SOP”等方而进行风险识别,通过风险分析和评价,采 取一定改进措施将高风险项目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8.2 评估工具
本次风险评估采用FMEA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进行风险分析:确定风险的S值(对产品质fi影 响的严重程度),O值(该风险发生的概率),D值(风险检测的难易程度),最后计算风险的RPN值进 行风险评定(风险指数RPN=SxOxD)。
SOD值与RPN值表:
严重程度S
S值 判定 评定标准
1. 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5 高度危险
2. 对患者造成损害
页码:13/16
3. 对公司员工造成损害 4. Jt?他可能的对产品质最或人员的损害 4 非常危险 1. 物料混入芄他物料中
2. 可能使人员产生过敏反应 3 危险 1. 可能影响产品质景,使部分物料报废
2. 可能造成其他经济损失 2 轻度危险 1. 对生产有影响,但不会造成重大损失
2. 需额外进行清洁
3. 对人员有影响,但不影响健康 1 无或微小 即使发生,对产品质量、人员健康、经济等没有影响
发生概率O
0值 判定 评定标准 5 基本确定 1. 每天或每次进行相关活动都会发生
2. 发生的概率单次事件中超过1/2 4 高 1. 每月都发生
2. 发生概率>1/10
3 中 1. 每季度都会发生
2. 发生概率彡1/100
2 低 1.一到五年内发生一次
2. 发生概率>1/1_
1 基本不会 1. 五年以上发生一次
2. 发生概率<1 _="">1>
发现能力D
D值 判定 评定标准 5 完全不确定 发生后不能或无法或很少能够检测到 4 非常低 2患者或员工健康受到不良影响时才能发现 3 中等 a成品生产完成或人员有不适时才能发现 2 高 在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前就可以被发现 1 儿乎肯定 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个步骤都可以被发现
风险指数RPN
RPN 判定 采取措施 1-10 低风险 可以接受,不必采取额外措施 11-30 中等风险 可以接受,如可能,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 31以上 高风险 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且立即制定、实施有效的永久性控制解决措施
VR-HC-6-502-26002-F-1301 页码:16/16 8.3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序潜在风险 可能的风险 目前的控制挤施 S O D RPN 是否号 发生1 车间虫鼠害控制不到位 各产品之间交叉否 2 1 1 2 过 相依据“虫鼠害控制污染 关偏/HC-S-OIOOLF,”也车 间2 化丁区生产过程中没有]1在生产区设S醒目的标识 差否 1 1 1 1 操作人员辨识不进出的位置设置挡鼠板,门目的标识 洧,引起 生产举窗设置纱窗 3 生产结朿后,相烘包排风否 2 2 3 12 影响相烘包内部故 生产结朿后,按照“洁净区口治活不到位 环境,污 染其它洎洁管理规程 4 生产结朿后,设备淸洁不污染其它产品 否 2 2 5 20 产品 /HC生产结朿后,按照相应的洁-3*01005-F” 进行消2到位 场 洗操作规程洁 洗设备 5 污染其它产品 否 3 1 5 15 生产结朿后,使用的公共生产结朿后,按照“沽净区
洁洁管理规程 生产用T.器具 洧洁不到位 6 生产过程巾,岗位操作人造成生产亊故 否 3 1 1 3 /HC-3-01005-F”消洗生2按照“生产丁艺文件及记员脱岗 产用下器具 录的管理规程/
HC-3*00001-F”生产过程27 物料混淆,影响反否 2 1 3 6 生产操作人员对设备管道按照“设备、管道标识巾,实行双人 复核制度 应过程 w走向、物料流 向判断锘误,管理/ HC-3-02005-F,对
发生物料混淆 生产设备的管道走向, 物8 生产操作人员物料领用差造成生产亊故 否 3 2 1 6 “状态标志和物料标签料流向的相关要求粘贴相锘 使用及管理/ 应的标识
HC-1-02002-Fs生产区物2
料的管理规程/ 9 生产用料与其它产品交叉造成生产举故 否 2 2 1 4 HC-3-00006-F”中均对生按照“生产区物料的管2存放 产过程中的物 料标识及物理规程/ HC-3-00006-F/料使用有明确规定 对生产用物料进行定S 管10 各产品之间交叉否 2 2 5 20 生产投料过程中,溧浮的生产投料前,确认其它设备理,并疰立相关台账管理物污染 粉尘进入已治 洁的设备中 是否处于全密 封状态 料的进出
序潜在风险 可能的风险 目前的控制措施 S O D RPN 是否号 发生11 车间各产品生产交叉在一各产品之间交叉合理制定各产品的生产计否过 相3 2 1 6 起 污染 划 关偏12 滤布、无纺布交叉使用 各产品之间交叉否 2 1 4 8 生产所用的滤布袋及无纺差 污染 布均为一次性 使用。 13 中间体的存储条件不符合造成亊故 否 3 1 2 6 按照“功能间的管理要求 w规程/ HC-3-00005-F和2
“生产区物料的管理 规程
/HC>3-00006-F”对中间214 取样T具交叉使用 各产品之间交叉按照“取样程序否 2 1 4 8 体站进行管 理 污染 /HC-S-OOOll-F,”对取样 丁具进行管理 15 设备的性能参数不符合生造成生产亊故 详见“生产用设备评估” 否 2 1 1 2 产箝要
16 精烘包多品种生产 交叉污染 阶段性生产 否 5 1 1 5 结论:经过各部门评估组成员综合评估,木次共评估风险项16项,按RPN评估出商度风险项0项,中等风险项4项,低风险项12项。
VR-HC-6-502-26002-F-1301 页码:17/16
风险降低 8.4
对于8.3项的评估结果,无高风险项目,低风险项均有较完善的控制措施,无需进一步采取措施,现将 中等风险项计划实行的控制措施汇总如下:
序号 责任部门 控制措施 采取措施前 采取措施后
中等风险 RPN S o D RPN
3 -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 12
4 -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 20
5 -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 15 10 - 20 加强设备生产投料粉尘控制;加
强 对员工的培训管理
8.5 接受风险
以上风险在采取控制措施后,根据我公司的质量控制情况,如果高风险和中等风险降低一个级别后认为 可以接受,或者在风险降低为中等风险后认为风险可以控制并且可以避免。
8.6 评估结论:
评估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9.评估总结论
评估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范文二:xx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_图文
XXXXX原料药工艺风险评估(样本) 一、风险等级评估
风险等级 严重性 可能性 可检测性
对关键质量属性有影响 操作范围接近设计空间或注 风险发生及有
高 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 册范围或参数范围较窄,参 发生趋势时可以
质量参数偏离范围为关 数本身较难控制,正常情况 立即被发现。
键性偏差 。 下可能会偏离范围。
对关键质量属性可能有 操作范围接近设计空间或注 发现发生后稍
中 影响,不严格控制会出 册范围或参数范围较宽,参 后才能被发现
现质量大的偏差 数本身容易控制,异常情况
下才会偏离范围。
对关键质量属性影响很 操作范围远比设计空间或注 发现发生后很
低 小,参数偏离范围为小 册范围窄或参数范围比较宽,久后才能被发现
偏差或微偏差 紧急情况下才会偏离设计空
间
二、风险评估矩阵
1、风险等级矩阵 2、内在关键性矩阵
高 高 高 高 严 高 潜在 关键 关键
严
中 低 中 高 重 中 非关键 潜在 关键
重
低 低 低 中 性 低 非关键 非关键 潜在
性 低 低 中 高 低 中 高
可 能 性 可 能 性
3、可检测性和内在关键性矩阵 4、 评估相关性报告文件
最终关键性 序 名称 描述 可 高 非关键 非关键 关键 号
1 产品属性评估表 影响工艺步骤评估 检 中 非关键 关键 关键 2 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 影响工艺参数评估
3 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 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 测 低 非关键 关键 关键 4 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 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 性 非关键 潜在 关键 (采取控制措施后)
内 在 关 键 性
三:产品工艺风险评估
1、风险评估小组 确定评估小组负责人,成员有研发专家、技术转移人员、生产操
作人员、工程人员、项目人员、验证人员、QA、QC、供应商(如必要);
2、寻找产品质量属性(CQA)和关键工艺参数(CPP)的必要前提条件:
1) 文件资源:
A 保证评估前已具备所有必要的文件;
B 详细的文件资料能有效支持CQA和CPP风险评估的执行,有资料需求单。
2) 良好培训
A GMP知识培训;
B 质量风险管理(ICHQ9);
C 公司质量风险管理规程;
D 产品工艺知识;
E 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评估程序;
F 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风险评估模板。
3) 评估会议
A 风险评估小组成员的资质和业务能力;
B 风险评估的主题;
C 细致的风险评估记录。
4) 风险评估工具 失效模式分析(FMEA)。
3、名词定义
1) 产品质量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原料药产品 ? 原料药关键质量属性 ? 潜
? 关键参数 ? 关键步骤 ? 其他控制点 在关键参数
2) 产品质量属性: 如鉴别、物化性质、外观性状、含量、纯度、粒度、晶型、微生物限度(如需要)。
3) 关键工艺参数:工艺设计空间范围或注册参数范围,范围按宽、窄划分 。
4) 操作参数:指生产过程中可直接控制的输入变量或条件,通常这些参数是物理或化学参数,如温度、加工时间、柱流速、柱清洗体积或浓度、缓冲液、pH对。也称工艺参数。
5)关键操作参数:指一个输入的工艺参数,应控制在有意义、较窄的操作范围的以保证药物成分的质量属性符合要求。尽管较宽运行范围的参数也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但一般这些参数比较容易控制,而不易出现影响产品质量偏离,所以有较低的风险。与关键工艺参数为同义词。
6) 非关键操作参数:关键运行参数以外所有输入工艺参数,非关键操作参数分为关键操作步骤和非关键操作步骤。
7) 重要操作参数:应谨慎的控制在狭窄的范围内是工艺性能必不可少的输入工艺参数,关键操作参数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关键产品属性,如果超过规定范围则可能影响工艺(如收率、持续时间等),但不会影响到产品质量。
8) 非重要操作参数:经过证明的容易控制或有较宽接受限度的输入工艺参数。如果超出非关键操作参数的运行范围,可能对药物成分的质量或工艺性能有影响。
9) 设定点:一个操作参数的目标值,设定点范围通常需要在生产规程或批记录中确定。
10) 操作单元:一个在生产工艺中独立的步骤或操作,工艺和操作参与被定义以实现一个特殊的工艺目标。也称操作步骤。
4、产品质量属性的判定
表1 产品质量属性(CQA)判定矩阵
关键或 工艺控制或
属性 测试 非关键 GMP控制 鉴别 所有鉴别 关键 GMP控制 物化性质 pH、熔点、折光率等 可能是关键也可能 工艺控制或GMP
不关键,基于原料 控制,基于药品
药的物化性质和 物化性质
计划用途
性状 物理状态,如液体、固体 关键 GMP控制或工艺控制
(工艺条件可能影响
物理状态)
有机成分(HVLC),无机
成分(硫酸化、灰分、炽灼 关键 工艺控制
纯度 残渣)残留溶媒、重金属、
平行杂质(平行分析旋光度)
含量 含量测试 关键 工艺控制
粒度 粒度、相对密度 非关键 工艺控制
晶型 晶型测试 非关键 工艺控制 微生物限度 微生物总数、内毒素、热源 非关键。无菌原料 工艺控制或GMP控制
药应是关键 如工艺用水质量、环境
控制等
注:如果工艺不能控制或是影响该属性,也可能需要GMP控制。
表2 关键工艺参数(CPP)判定矩阵
项目 窄范围和/或难控制参数 宽范围和/或易控制参数
关键的:工艺中一个可调节参数(可变数), 非关键的:工艺中一个可调整
在窄的范围内进行维护,以保证不影响关键 的参数(可变的)被证明是可
的产品质量, 在较宽范围内很好地控制的,
虽然在极端条件下会影响产品
质 质量。
如 1、生物反应器的搅拌速度是影响溶氧水平 如 1、过滤温度
,导致药物成分的氧化状态降低性能; 2、分离柱清洗体积
2、分离柱洗膜过程的变异(缓冲液的梯度),
导致更高的聚集,可增加蛋白质免疫原性风险。
量 3、分离柱操作温度影响产品相关杂质清除。
重要的:工艺中一个可调节的参数,需要中窄 非重要的:工艺中一个可调整
工 的范围内进行维护,以保证操作的一致性。 的参数,被证明是可在较宽范围
内很好的控制,虽然在极端条件
会影响工艺性能。
艺 如:1、生物反应器温度超出范围导致产品收 如 1、过滤温度
率降低,但未影响产品成分质量; 2、分离柱清洗流速
2、分离柱流速变化导致生产力损失,但对药物
的质量或杂质的清除无影响。
表3 XXX原料药关键工艺参数表
目标范围 可接受范围 关键工艺参数
工艺步骤 工艺参数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是 不是 备注
注明超出“目标
范围”但在“可接
受范围”或超出“可
接受范围”时,对
产品质量和收率有
何影响
5.
1、产品质量属性评估表:影响工艺步骤评估
质量属性 工艺步骤对质量属性有无影响
影响因素 原料 提取 合成 分离 浓缩 精制 干燥 混合 粉碎 内包 外包
处理
性状 人员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无 鉴别 设备 有
检查 物料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含量 工艺相关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杂质 操作 SOP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无
晶型 SMP 有 有 有 有 无 有 无 无 有 无 无 微生物限度 环境因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结论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2、影响工艺参数评估表
步骤 工艺 工艺 质量指标
编号 步骤 参数 性状 鉴别 检查 含量 杂质 晶型 微生物 影响
1.1 原料来源 供应商 无 高 高 高 无 无 无 高 1.2 原料处理 方法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无 高 2.1 原料提取 处方投料量 无 无 高 高 高 无 无 高 2.2 合成反应 组分配比 低 高 高 高 高 无 无 高 2.3 合成反应 压力、温度 高 高 高 高 高 高 无 高 2.4 合成反应 搅拌速度时间 中 低 低 高 高 高 无 高 3.1 分离 柱流速、温度 低 高 高 高 高 无 无 高 3.2 分离 柱洗脱液梯度 低 高 高 高 高 无 无 高 3.3 浓缩 温度、密度 中 中 无 高 中 无 无 高 3.4 过滤 过滤温度 无 无 无 中 中 无 无 中 3.5 结晶 静置温度 高 中 高 高 高 高 无 高 3.6 结晶 静置时间 低 无 低 高 高 低 无 高 3.7 离心 速度 无 无 中 高 中 无 无 高
无 中 高 中 无 无 高 3.8 粗品干燥 装量温度时间 低
4.1 精制 溶媒配比 高 低 高 高 高 高 无 高 4.2 溶解 温度搅拌时间 中 中 中 低 无 无 无 中 4.3 脱色 脱色剂量 高 无 中 高 高 无 无 高 4.4 过滤 过滤温度 无 低 中 中 中 无 无 中 4.5 浓缩 温度 密度 中 无 无 中 中 中 无 中 4.6 重结晶 温度、时间 高 中 高 高 高 高 低 高 5.1 溶媒回收 重复套用 无 无 中 中 高 低 无 高 6.1 成品干燥 温度、时间 低 无 中 高 低 无 中 高 6.2 混合 转速、时间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中 中 6.3 粉碎、过筛 粒度 中 无 无 无 无 中 中 中 6.4 内包装 密封、完整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中 中 7.1 外包装 标签打印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3、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
步骤 工艺 工艺参数 影响 内在关键性评估 最终关键性 备 编号 步骤 参数 设定值 严重性 可能性 内在关键性可检测性 最终关键性 注 1.1 原料来源 供应商 合法 低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1.2 原料处理 方法 符合工艺 高 中 关键 高 关键 2.1 原料提取处方投料量 符合工艺 高 低 关键 高 关键 2.2 合成反应 组分配比 批量处方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2.3 合成反应 气体压力 XX Mpa 高 中 关键 低 关键
温度 XXX?X?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2.4 合成反应 搅拌速度 XX r/min 中 低 潜在关键 中 关键
时间 XX h 高 低 关键 高 关键 3.1 分离 柱流速 XX ml/min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温度 XX?X? 中 中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2 分离 柱洗脱梯度 工艺规定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3.3. 浓缩 温度 XXX?X? 高 中 潜在关键 中 关键
相对密度 工艺要求 中 中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4 过滤 过滤温度 XX?X? 中 低 非关键 中 非关键
?X? 高 中 关键 高 关键 3.5 结晶 静置温度 XX
3.6 结晶 静置时间 XX h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3.7 离心 速度 XXX r/mi 低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3.8 粗品干燥 每次装量 工艺规定 中 中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温度、 XXX?X? 高 中 潜在关键 中 关键
时间 XX h 低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4.1 精制 溶媒配比 工艺规定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4.2 溶解 温度 XXX?X? 中 中 潜在关键 中 关键 4.3 脱色 脱色剂量 工艺规定 中 中 潜在关键 中 关键
搅拌时间
4.4 过滤 过滤温度 XX?X?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4.5 浓缩 密度 工艺规定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4.6 重结晶 温度 XX?X?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时间 XX h 中 低 关键 高 关键 5.1 溶媒回收 重复套用 重复次数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关键 6.1 成品干燥 装载量 工艺规定 中 中 潜在关键 中 关键
温度 XX?X? 高 中 关键 高 关键、
时间 XX h 中 中 潜在关键 中 非关键 6.2 混合 装载量 XXkg/次 高 中 关键 中 关键
转速 XX r/min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时间 XX h 高 中 潜在关键 高 关键 6.3 粉碎过筛 粒度 XX 目 中 低 非关键 中 非关键 6.4 内包装 密封完整 工艺要求 中 中 关键 中 关键 7.1 外包装 标签打印 符合工艺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4、工艺参数关键性评估(采取管理或控制措施后)
步 工艺参数 管理措施或控制 影响 内在关键(措施后)
骤 参数 设定参数 措施 严重性可能性内在关键 可检测性最终关键 1.1 原料来源 供应商 加强供应商审计 中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1.2 原料处理 方法 验证、检查、检测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2.1 原料提取 处方投 加强SOP培训检查
料量 衡器,双人复核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2,2合成反应 组分配比工艺培训、双人复核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2.3合成反应 气体压力 设备操作 SOP
温度 及工艺培训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2.4 合成反应 搅拌速度 操作SOP和工艺
时间 培训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1 分离 柱流速 加强工艺和操作参
温度 数培训, 中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2 分离 柱洗脱梯度工艺和SOP培训 中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3 浓缩 温度、相 强化工艺和
对密度 SOP培训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4 过滤 过滤温度 工艺和SOP培训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3.5 结晶 静置温度工艺培训QA确认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6 结晶 静置时间工艺培训QA确认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3.7 离心 速度 工艺和SOP培训 低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3.8粗品干燥 每次装量 工艺和SOP培训,
温度时间 QA监督检查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4.1精制 溶媒配比 工艺培训QA确认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4.2溶解 温度 工艺和SOP培训 中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4.3脱色 脱色剂量 工艺和SOP培训 中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搅拌时间
4.4 过滤 过滤温度工艺和SOP培训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4.5 浓缩 密度 工艺和SOP培训 中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4.6 重结晶 温度时间 工艺培训QA监督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5.1 溶媒回收 重复套用GMP培训QA监督 高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6.1 成品干燥 装载量、 工艺、设备SOP
温度时间 培训,QA检查, 中 低 潜在关键 高 非关键 6.2 混合 装载量 注重设备SOP和 高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转速时间质量标准QA监督
6.3 粉碎过筛 粒度 设备SOP和质量 低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6.4 内包装 密封完整设备SOP工艺培训 低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7.1 外包装 标签打印 设备SOP培训
QA监督检查 低 低 非关键 高 非关键
四:风险评估填表说明
1、产品质量属性:根据产品的质量指标填写,外观、溶解度、鉴别、含量、杂质、水分等。
2、工艺步骤:填写工艺步骤编号和相应的步骤名称。
3、对质量属性有无影响的填写:有或无人、机、物、法、环的任何一项或以上对质量有影响结论栏中均填写“有”,均无一项的结论栏中填写“无”。
4、质量关键属性(质量指标):该栏填写对应的工艺参数发生偏差时可能产生的影响,分高、中、低、无四个等级。高:运行很大,主要决定因素;中:异常时有影响,运行一般;低:有影响但很小;无:无一项。
5、影响:按该参数对各个关键质量属性各项中最严重程度来确定该参数的最强运行产品的程度。分高、中、低、无四个等级、等级评估标准同 4。
6、工艺参数:指工艺中规定的参数,如温度、数量、混合时间等。
7、严重性:风险发生的严重性等级分三级,高:对关键质量属性有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质量,参数偏离范围为关键性偏差;中:对关键质量属性可能有影响,不严格控制会出现大的偏差;低:对关键质量属性影响很小,参数偏离范围为小偏差或微小偏差。 8、可能性:发生参数偏离范围的可能性分为三级:高:经常性出现参数偏离范围;操作范围接近注册范围或参数范围较窄,参数本身较难控制,正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偏离范围。中:偶尔出现偏离。操作范围接近注册范围或参数范围比较宽,参数范围本身比较容易控制,异常情况下才会出现偏离范围。低:很少发生偏离。操作范围远比设计空间窄或参数范围比较大,紧急情况下才会偏离设计空间。
9、内在关键性:工艺参数本身固有的关键性。分为关键性:严重性为高,可能性为中或高时,严重性为中时,可能性为高时。潜在关键性:严重性为高可能性为低,严重性为中可能性为中时,严重性为低可能性为高时。非关键性:严重性为中可能性为低,严重性为低可能性为中或低时。
10、可检测性:风险发生没有发生趋势时发现风险的可能性;等级分为:风险发生及有发生趋势时可立即被发现。中:风险发生后稍后材被发现。低:风险发生很久后才能被发现。 11、最终关键性:对参数内在关键性进行风险评估的结果。关键性:可检测性为低时。潜在关键性:可检测性为低或为中时。非关键性:可检测性为高时。
12、采取参数:按生产工艺生产中采取的管理措施或控制措施。如;双人复核、QA抽查、加强专业培训等。
范文三: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
摘要:在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工艺验证是提供文件化的证据证明用于无菌原料药生产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它有关公用设施的组合可以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本文对ICH-Q7A,12.4部分中对工艺验证的方法及工艺验证执行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包括工艺验证的目的,针对不同的情况工艺验证的方法,及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进行了工艺风险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工艺验证方案。
关键词:风险评估;ICH-Q7A;工艺验证;无菌原料药
工艺验证的目的
工艺验证是利用文件化的证据,证明将生产无菌原料药产品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它有关公用设施进行有机组合可以持续的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工艺稳定可靠,符合GMP要求。
工艺验证方案将对工艺验证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及检查结果进行合理设计并进行详细记录。
通过工艺验证可以建立定期的生产工艺再评估工作,并对每一步的生产工艺进行监控,以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既定的标准和质量特性。同时对中间体进行检测和成品检测,使工艺过程在良好的控制之下。
工艺过程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将所识别和分析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标准进行对比,确定生产产品的质量。
☆ 危害分析
组建专门的风险评估团队,开展两个阶段的危害分析:
在第一阶段中,评估团队将对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物料、活动、设备、储存、分发和预计用途。每一步骤将写出可能引入、增加或控制的潜在的危害(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清单。
在危害分析中,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
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其危害的严重性;
危害存在的定性和/或定量评估;
相关微生物的残存或繁殖;
毒性、物理或化学试剂的生产或在药品中的残留;
上述内容的引导条件。
第二阶段,危害评估的执行,即:潜在危害的严重性和发生的可能性的评估。
评估团队将决定在关键工艺控制点计划中说明存在有哪些潜在的危害,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如果存在,可以应用于每个危害。控制一个具体的危害可能要求至少一个控制措施,一个具体的控制措施可能控制多个危害。
潜在的危害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
厂房设施、设备等;
人员;
包装;
暴露风险;
消毒和卫生;
混淆;
物理特性和产品的组成;
微生物限度,如果适用;
原辅料;
加工过程;
☆ 危害评估
A ?严重性
发生危害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
高: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质量,参数偏离范围为重大偏差。
中:对产品质量可能有影响。不严格控制会出现主要偏差。
低: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小,参数偏离范围为次要偏差。
B 可能性
发生偏差或缺陷等危害的可能性。
高:操作范围接近于设定范围,或参数范围比较窄,参数本身较难控制。正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偏离范围。
中:操作范围接近于设定范围,或参数范围比较宽,参数本身比较容易控制。异常情况下才会偏离范围。
低:操作范围远比设定范围窄,或参数范围比较宽,紧急情况下才会偏离设计空间。
将把严重性和可能性合在一起来评价关键性。将采用如下方法来确定关键性:
严重性高
潜在关键
关键
关键
严重性中等
非关键
潜在关键
关键
严重性低
非关键
非关键
潜在关键
可能性低
可能性中等
可能性高
评估的目的,是对每个关键工序和设施中确定关键、潜在关键和非关键。关键控制点和潜在关键控制点需要给出合理建议,关键控制点需确定适宜的控制方法。
☆?关键控制点的确认
关键控制点的确认将取决于相关的操作,例如,生产、包装、再加工、储存、发放。
风险评估遵循ICHQ9的描述,HACCP作为一个简单的评估工具,来确定头孢呋辛钠生产工艺中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结论如下:
质量风险管理已被适当地实施;
已经确认了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点;
已有适当方法控制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的关键控制点;
已有适当方法来纠正关键控制点出现的偏差;
已有适当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信息;
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
无菌原料药的工艺验证
通过工艺过程的风险分析,按照既定的生产工艺执行连续三个批次的工艺验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规程中制定的工艺参数执行,通过对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记录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设计科学的中控取样方法,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对工艺验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通过充足的数据评估,形象化的图标分析,建立产品质量变化的趋势范围,并将分析与评价结果记录到验证报告中。
对生产和最终检测结果详细总结,包括失败的试验数据,当不能包括原始数据时,应说明原始数据的来历和如何找到原始资料。
将结果和预设目标进行对照和审核,任何与验证方案的偏移都应该和解释一起记录在验证方案及报告中。
执行工艺验证方案并完成了纠正措施之后,将生成一份最终报告。工艺验证报告将包括签批页、测试结果总结、关键工艺确认、偏差处理、变更控制、验证结论和建议、测试记录、附件、支持性附件以及验证批的批生产记录复印件。并由负责验证的审核人及批准人做出正式的接受/拒绝验证结果的决定。
持续工艺确认
建议进行日常的监控和再验证,以保证持续稳定的生产出质量可靠的产品。
批生产记录需要进行年度回顾,并且包括任何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和/或偏差活动。形成回顾性报告并经过QA、生产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批准。需要分析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
关键工艺参数和关键质量属性
批生产记录
纠正和预防措施,偏差和变更控制申请
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记录
关键公用系统如HVAC、注射用水、纯化水等的检测记录QC(中间产品和成品测试)、原辅料及内包材的检测数据及供应商信息
人员情况分析
其它认为需要统计的信息
已验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更,或者工艺监控中发现了工艺性能的漂移,需要进行再验证。以下情况发生变更或者经分析可能出现漂移时,必须进行工艺再验证:
产品处方
根据工艺风险评估判定为中等或高风险的工艺过程,或引入新的工艺步骤时
判定为直接影响的系统
控制方法
批量
用于工艺流中直接接触产品的工器具、设备、部件清洗的清洁剂
物料及供应商变
任何再验证工作都应该进行再验证计划并且在变更申请批准后执行。
范文四:风险评估在原料药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风险评估在原料药合成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建西等
来源:《医学信息》 2014年第 03期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原料药研发质量控制思路,并借鉴 FDA 对药品管理经验,描述了 对风险管理的理解,概述了风险管理的几个应用工具,重点阐述了风险分析常用的失败模式与 影响分析(FMEA )方法,并讨论了其原料药合成中的应用。
关键词:风险管理;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原料药合成;应用
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A
2003年以来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药政管理部门相继提出了以风险管理为基础的药 品质量管理概念。 ICH Q9(风险管理)的发布正式确定了风险管理的概念,为药品企业进行 风险管理提供了依据及指导。在药品的整个产品生产周期内,质量风险管理可以运用于药物质 量的所有方面,包括研发、生产、储存和检查及递交评审过程。作为国内药品生产企业,要适 应法规的新变化,对生产过程中的药品质量风险进行管理。文中通过对风险概念的理解、风险 管理的常用工具以及如何应用等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在原料药合成以期为药品生产企 业的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1]。
1 风险评估概述
即测定药品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损失程度。对风险识别所获取的风险因素、风险程度、风 险性质等数据、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风险进行描述、估计,为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 据。
药品风险管理基本情况:药品风险管理是指在药品整个生命周期内,尽量减少药品使用风 险,强化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平衡。风险管理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即判断和衡量风险;风险分 类,即确定可接受的风险层级;风险抵御,即采取措施降低风险;风险沟通,即同各方面交流 风险信息;风险管理评价,即对所采取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以便将来改进 [2]。
2 风险管理的工具
风险管理的工具共有以下几种:失败模式与影响分析模式(FMEA );失败模式、影响和 关键点分析(FMECA );过失树分析法(FMECA );危害源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HACCP );危险可操作性分析(HAZOP );事先危害分析(PHA );风险评级和过滤;支 持性统计学分析工具。其中 FMEA 是最普通实用形式的风险分析方法 [3]。
3 失败模式影响分析模式(FMEA ,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范文五: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
基于风险评估的无菌原料药工艺验证
黄曙光 张志峰
(奥星制药设备(石家庄)有限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 要:从工艺验证的目的、针对不同情况的工艺验证的方法以及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方面,进行了工艺风险 评估,对工艺验证的方法及工艺验证执行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并实施了相应的工艺验证方案。
关键词:风险评估;工艺验证;无菌原料药
之前,如果有周密的监控和检验,原料药可以放行并用 工艺验证的目的1
于制剂的生产,并且可以进行商业销售。
工艺验证是利用文件化的证据,证明将生产无菌 2.3 回顾性验证
原料药产品的人员、材料、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 回顾性验证仅适用于已生产多年、 工艺足够成熟他有关公用设施进行有机组合,可以持续地生产出符 的产品,产品的关键工艺参数和控制点也已完全确定, 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工 艺稳定可靠 ,符 合 并且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相关的工艺、设备、原料、厂房 GMP要求。 设施均没有发生重大的变化。
工艺验证方案将对工艺验证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及 回顾性验证的验证方案要涵盖可接受标准和详细 检查结果进行合理设计并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工艺验 的生产信息。对于不合格的批号和存在异常趋势的批 证可以建立定期的生产工艺再评估工作,并对每一步 号要进行调查。回顾性验证批数的选择要符合统计学, 的生产工艺进行监控,以确保产品始终符合既定的标 一般规律是要求20,30批,但公司验证的批数可以不 准和质量特性。同时,对中间体进行检测和成品检测, 是20,30批,只要有统计数据或其他依据支持此验证 使工艺过程始终处在良好的控制之下。 批数的选择方式即可。
工艺验证的分类2 工艺过程风险评估3
工艺验证有3种类型,分为前验证、同步验证、回顾 风险评估将所识别和分析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标 性验证。其中,前验证是首选的验证方法。 准进行对比,确定生产产品的质量。 2.1 前验证 3.1 危害分析 组建专门的风险评估团队,开展2个阶段
对于ICH-Q7A定义的所有原料药工艺,一般都采 的危害分析: 在第1阶段中,评估团队将对无菌原用前验证。对一种原料药实施的工艺验证应该在商业 料药生产过程
销售之前完成。 中所涉及的物料、活动、设备、储存、分发和预计用途进 2.2 同步验证 行分析。将写出每一步骤可能引入、增加或控制的潜在
特殊情况下,可以采用同步验证的方式进行产品 的危害(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清单。 的工艺验证,例如,所验证原料药产品生产批次较少或 在危害分析中,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下述问题:(1) 不经常生产,或是因为经过验证的生产工艺变更引起 可能发生的危害及其危害的严重性;(2)危害存在的定 的工艺验证,可以采用同步验证方式。在同步验证完成 性和/或定量评估;(3)相关微生物的残存或繁殖;(4)
法规验证与装备?Fagui Yanzheng yu Zhuangbei
表1 评价关键性的方法 毒性、物理或化学试剂的生产或在药品中的残留;(5)
上述内容的引导条件。 严重性高 潜在关键 关键 关键
第2阶段,危害评估的执行,即潜在危害的严重性 严重性中等 非关键 潜在关键 关键 和发生的可能性的评估。 严重性低 非关键 非关键 潜在关键
评估团队将决定在关键工艺控制点计划中说明存 可能性低 可能性中等 可能性高 在有哪些潜在的危害,采取什么控制措施。控制一个具
体的危害可能要求至少有一个控制措施,一个具体的 3.3 关键控制点的确认
关键控制点的确认将取决于相关的操作,例如,生 控制措施可能控制多个危害。
产、包装、再加工、储存、发放。 潜在的危害至少要考虑以下因素:(1)厂房设施、
设备等;(2)人员;(3)包装;(4)暴露风险;(5)消毒和卫 生;风险评估遵循ICHQ9的描述,HACCP作为一个简 (6)混淆;(7)物理特性和产品的组成;(8)微生物限 度,单的评估工具,以确定某品种生产工艺中的危害分析 如果适用;(9)原辅料;(10)加工过程。 和关键控制点。
3.2 危害评估 例如,某结论可以总结如下:(1)质量风险管理已 3.2.1 危害严重性 被适当地实施;(2)已经确认了无菌原料药生产工艺的
危害严重性是指发生危害后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程 关键控制点;(3)已有适当方法控制无菌原料药生产工
艺的关键控制点;(4)已有适当方法来纠正关键控制点 度,可将其分为高、中、低3种。
出现的偏差;(5)已有适当方法获得相关生产和生产后 高: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必须严格控制才能保证质
信息;(6)剩余风险是可接受的。 量,参数偏离范围为重大偏差。
中:对产品质量可能有影响,不严格控制会出现主
无菌原料药的工艺验证4 要偏差。
低:对 产品质量影响很小 ,参 数偏离范围为次要
通过工艺过程的风险分析,按照既定的生产工艺 偏差。
执行连续3个批次的工艺验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 3.2.2 可能性
照工艺规程中制定的工艺参数执行,通过对关键工艺 可能性是指发生偏差或缺陷等危害的可能性,可
参数的控制,记录产品的关键质量属性,设计科学的中 将其分为高、中、低3种。
控取样方法,并且用科学的方法对工艺验证结果进行 高:操 作范围接近于设定范围 ,或 参数范围比较
分析和评价,通过充 足的数据评估 、形 象化的图标分 窄,参数本身较难控制。正常情况下也可能会偏离范围。
析,建立产品质量变化的趋势范围,并将分析与评价结 中:操作范围接近于设定范围,或参数范围比较宽, 果记录到验证报告中。 参数本身比较容易控制。异常情况下才会偏离范围。
对生产和最终检测结果详细总结,包括失败的试 低:操 作范围远比设定范围窄 ,或 参数范围比较 验数据,当不能包括原始数据时,应说明原始数据的来 宽,紧急情况下才会偏离设计空间。 历和如何找到原始资料。
把严重性和可能性结合在一起来评价关键性,其 将结果和预设目标进行对照和审核,任何与验证方 具体方法如表1所示。 案的偏移都应该和解释一起记录在验证方案及报告中。 评估的目的是对每个关键工序和设施确定关键、 执行工艺验证方案并完成了纠正措施之后,将生 潜在关键和非关键。关键控制点和潜在关键控制点需 成一份最终报告。工艺验证报告将包括签批页、测试结 要给出合理建议,且关键控制点需确定适宜的控制方法。
14 中国制药装备?2014 年 11 月?第 11 辑
果总结、关键工艺确认、偏差处理、变更控制、验证结论 评估判定为中等或高风险的工艺过程,或引入新的工 和建议、测试记录、附件、支持性附件以及验证批的批 艺步骤时;(3)判定为直接影响的系统;(4)控制方法; 生产记录复印件,并由负责验证的审核人及批准人做 (5)批量;(6)用于工艺流中直接接触产品的工器具、设 出正式的接受/拒绝验证结果的决定。 备、部件清洗的清洁剂;(7)物料及供应商变更。
任何再验证工作都应该进行再验证计划,并且在
变更申请批准后执行。 持续工艺确认5
建议进行日常的监控和再验证,以保证持续稳定 结语6
地生产出质量可靠的产品。
批生产记录需要进行年度回顾,并且包括任何的 在无菌原料药生产过程中,工艺验证是提供文件
化的证据 ,证 明用于无菌原料药生产的人员 、材 料、 纠正和预防措施和/或偏差活动,形成回顾性报告并经
过QA、生产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批准。 设备、方法、环境条件以及其他有关公用设施的组合,
可以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本 需要分析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1)关键
文对ICH-Q7A中对工艺验证的方法及工艺验证执行进 工艺参数和关键质量属性;(2)批生产记录;(3)纠正和
预防措施,偏差和变更控制申请;(4)直接影响系统的 行了详细的解析,包括工艺验证的目的,针对不同的情 运行记录;(5)关键公用系统,如HVAC、注射用水、纯 况工艺验证的方法,以及使用适当的风险管理工具进 化水等的检测记录;(6)QC(中间产品和成品测试)、原 行工艺风险评估,并实施相应的工艺验证方案。 辅料及内包材的检测数据及供应商信息;(7)人员情况
分析;(8)其他认为需要统计的信息。
收稿日期:2014-06-20 作者简介:黄曙光(1983—),男,河北已验证的工艺发生了重大变更,或者工艺监控中
邯郸人,工程师,研究 发现了工艺性能的偏移,需要进行再验证。 方向:无菌原料药验证与GMP符合性。 张志峰(1981—),男,以下情况发生变更或者经分析可能出现偏移时, 河北石家庄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原 必须进行工艺再验证:(1)产品处方;(2)根据工艺风险 料药的生产研究、质量管理。
? 信息广角 ?
关于本刊参考文献的说明 根据中国标准GB 7714—87 《文后参考文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献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各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 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项目应 版年制”这2种。现我刊统一采用顺序编码制为完整,内容应准确,各个项目的次序和著录符号应 我 刊参考文献著录方法。 符合规定。
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在引文处,对引用的文 请来稿作者在文内用序号标明所引用的文 献,按它们在论著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 献,以方便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 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
机电信息 2014 年第 32 期总第 422 期 15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化学原料药共线风险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