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
, 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我们要坚持以经
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要积极
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2016年9月27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 2016年9月28日,**在纪念**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
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
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
—— 2016年9月9日,**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 , 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我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增长动力不
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促
进全球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至关重要。
—— 2016年9月5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 , 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
是清谈馆。今年,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败等诸多领域制定了行动计划,
要把每一项行动落到实处。
—— 2016年9月4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 , 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
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
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
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 2016年9月3日,**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 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
依法治军,把握部队建设特点和规律,担负历史重任,瞄准世界一流,勇于创新超越,努力建设
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 2016年8月29日,**视察战略支援部队机关时强调 , 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
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
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 2016年8月17日,**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党、国家、军队建设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
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我们要充分认清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意义,发
扬光大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优良传统,根据时代变化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全
面提高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
—— 2016年7月29日,**在会见全国双拥模范代表时强调
,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
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 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 ,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
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
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
增强军队活力??
—— 2016年7月26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通过实施组合政策,引导发展预期,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努力保持经
济平稳发展态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各项
减税降费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 2016年7月26日,**在主持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 , 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
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
风,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
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 2016年7月22日,**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六次会议时强调 ,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
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
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
赢脱贫攻坚战。
—— 2016年7月20日,**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强调 , 入汛以来,南方发生20多次强降雨过程,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
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强调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
抢大险,做好抗击特大洪水准备,防止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 2016年7月20日,**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强调 , 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
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
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 2016年7月18日,**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时深情地说 ,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
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一贯维护国际法
治以及公平和正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同直接有
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
—— 2016年7月12日,**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时强调 ,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养成问计于专家学者的习惯,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用好、用活智力资源。
—— 2016年7月8日,**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 ,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
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 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
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 2016年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讲话 ,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
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
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大家要向我国老一辈杰出科学家学习,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在安徽调研 ,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
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
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
法要彻底摒弃。
—— 2016年1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 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
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完善政党协商制度,要做到
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
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政党协商能力和水平。
—— 2016年1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
,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
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已经有了早期收获,顶层
设计日臻成熟,务实合作显露活力,人文交流丰富多彩。
—— 2016年1月21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 , 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中埃关系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起点,代表了中阿
关系的高度和温度。60年来,中阿友好合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双方坚持相
互尊重、平等相待,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始终互为朋友、兄弟、伙伴。
—— 2016年1月19日,**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署名文章 ,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中沙作为重要发展中国家,有必要提高两国关系水平,携手应
对挑战。这次我们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相信将深化双方战略互信,引领两国互
利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有利于维护和拓展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共同利益。
—— 2016年1月19日,**在利雅得同沙特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时指出 ,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聚焦发力,首先必须下功夫领会好、领会透。这是党中央把
大家集中起来进一步学习研讨的主要考虑。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要
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2016年1月18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开班式上强调 , 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
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
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
—— 2016年1月16日,**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上致辞时强调 , 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
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
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新成效。
—— 2016年1月12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 , 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牢记使命、牢记责任,当好
军委的战略参谋,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委机关,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贡献。
—— 2016年1月11日,**在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时强调
范文二:全球治理新格局与中国角色_田慧芳
28
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由以七 国集团为核心的西方发达国家主 导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 界经济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新兴市场群 体性崛起,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 升,全球经济力量对比明显发生转变。 G20登上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舞台,发 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作为两股相互依 赖、缺一不可的力量共同治理全球经济 问题,大大拓展了全球经济治理的合法 性和代表性。但目前来看,这一治理格 局仍处于非对称状态,新兴经济体和发 展中国家的话语权严重不足,现有经济 治理框架亟待变革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 环境,以进入一个力量更加平衡、更加 互利双赢的新阶段。作为全球第二大经 济体、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 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全球 经济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 经逐步从被动接受者成长为主动建设者。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与诉求 改革开放后,中国以“改革开放”和 “和平发展”分别作为内政、外交的时 代主题和中心任务,坚持不与任何大国 结盟,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 论亲疏,并逐渐恢复了在世界银行、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席位,加入了 国际农业开发基金、亚洲开发银行、世
界贸易组织等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通 过参与国际合作,中国不仅获得了来自
外部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而且开始逐渐 熟悉和利用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和规则来 传 维护自身利益。中国领导人还曾在不同
场合多次强调: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 国理应把维护中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 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对于全球经济治理体制改革,中国 的态度非常明确:重在完善,而非推倒 重来。**在主持政治局第二十七次 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 根本目的是服从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 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这是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它包含三方面 诉求:其一,将中国的声音和诉求正当 合理地反映到全球经济规则制定中,为 中国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其 二 , 深 化 对 外 开 放 水 平 , 以 开 放 促 改 革,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外部动力。习 近平指出,中国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 应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的趋势,奉行互利 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共商、共建、
共享”的精神,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
经济。其三,在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
进程中,积极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共同
推动国际经济关系的民主化、法制化及 合理化,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和多 边机制内的协调与配合,为发展中国家 争取更多的制度性权力和话语权,塑造 更为公正、合理、开放、透明与包容的全 球经济治理新秩序。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 进入本世纪,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参与全球 经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在全 球治理议程上,中国正在经历从规则接 受者向制定者转变,从被动参与者向主 动塑造者转变,从外围协商者向核心决 策者转变。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 第一,通过G20平台推动全球经济治 理。1999年中国加入G20财长与央行行长 会合作机制,并与他国一道推动G20机 制的升级,使G20在2008年跃升为首脑峰 会,并取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领域中 最重要的平台。在G20框架下,中国积极 与发达国家联手应对危机、推动全球治 理架构和世界金融货币体系改革,获得 多数国家的肯定。中国还积极通过G20平 台推动IMF和世界银行的份额改革,增 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 和发言权;积极推动各国2013年年底在 涉及“早期收获”等议题上达成多边协 议,打破了多哈回合谈判僵局;积极推 动全球多边发展机构改革与完善,以满 足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 融资需求;积极推动G20向长效治理机 制转型,使得能源、粮食安全、气候变 化、反腐败、基础设施投资等议题被相 继纳入G20议程。这些都对应对金融危机 和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大 作用。 第二,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 创新。2009年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 有 力 加 强 了 新 兴 经 济 体 之 间 的 沟 通 和 立场协调,促进了新兴经济体在区域和 国际事务中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中 国还参与、主导创建了金砖国家新开发 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多
向主动塑造者转变,从外围协商者向核心决策者转变
全球治理新格局与中国角色 田慧芳
2016年第18期 主持人:张艳花
边金融实体机构,这是对全球金融治理 的制度创新。作为新型的南北金融合作 形式和全新投融资平台,它们将补充国 际多边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投融资与国际 援助职能。2014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 路”倡议,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 将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沿线各 国的发展战略规划进行耦合对接,代表 了一种更大范围的新型国际经济合作框 架。2015年9月,**在联合国发展峰 会上宣布中国将为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 期提供20亿美元,同时对最不发达国家 加大援助力度和免除债务,这是中国创 新推动南南合作的具体体现。
第三,加快构建开放互助的区域经济 治理格局。当前全球和区域治理的现状 决定了未来全球的治理模式将是“区域 与全球机制的协同治理”。近些年来, 在周边及区域层面,中国加快了构建开 放互助的区域经济治理步伐。以中国为 轴心,在亚洲已经形成了由亚太经合组 织、上海合作组织、东盟+1以及各类 双边、多边合作形式构成的立体治理网 络,并孕育出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截至 2015年12月,中国在建自贸区19个,涉 及32个国家和地区;已签署自贸协定14个,涉及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谈判的7个,涉及22个国家。双边层面,2013年6月中美首次提出构建“不冲突、不对抗,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 关系,并通过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 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15年12月国家主 席**访问非洲时提出“携手并进、 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中非友好合作 新理念,并承诺提供600亿美元支持中非 十大合作计划,从而推进中非合作进入 全面务实推进的新阶段。2014年7月,中 国拉共体论坛正式成立,对于地区和世 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新挑战与新方案
2016年中国接棒G20,站在了全球治 理舞台的中央,接受世界的检验。这一 年对于中国来讲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从
全球经济基本面看,世界经济仍处于深
度调整期。全球经济缺乏活力和动力、
长期潜在生产率持续低迷、结构性改革
进展缓慢,地缘政治风险和难民问题等
日渐凸显。从全球贸易投资来看,贸易
对 全 球 经 济 的 拉 动 力 已 经 连 续 五 年 下
降,此外区域贸易协定盛行对多边贸易
体制构成巨大威胁,国际投资规则严重
碎片化,全球在基础设施及信息通信技
术设施的普及和质量方面的不均衡程度
上升。从国内层面看,中国经济进入转
型深水期,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同时面
临产能过剩、气候变化等多重考验。可
以说,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既肩负着国
际社会对G20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
机制转型的期待,也寄托着世界探寻经
济强劲增长动力和国际经济合作方向的
期待,同时也包含着国际社会对中国领
导力的期待,即能否通过中国方案和中
国智慧,助推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
续、平衡增长。
中 国 将 峰 会 主 题 确 定 为 “ 构 建 创
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为 此 创 新 性 地 提 出 创 新 增 长 的 宏 伟 蓝
图,以推动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
内有效、便捷地流动,释放全球经济活
力和创造力;确定了结构性改革的优先
领域、指导原则和指标体系,全面提升
了结构性改革在G20框架内的政策地位
与引领作用;重启了国际金融架构工作
组(IFA),聚焦国际金融架构、普惠金
融、绿色金融等议题,并核准了《二十
国集团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
融架构的议程》。2016年中国还首次
推动成立了G20贸易和投资工作组和首
次商务部长会议,核准了《二十国集团
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二十国集团全
球投资指导原则》,以全面振兴贸易,
并营造开放、透明和有利的全球投资政
策环境。最让国际社会瞩目的是,中国
G20把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行动计划作为核心成果目标,使G20首
次成为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
发展议程》的核心力量。2016年4月中 国推动G20第二次协调人会议发表关于 推动《巴黎协定》尽快生效的气候变化 问题主席声明。这是G20历史上首次就 气候变化问题专门发表声明,也是中国 主办G20杭州峰会的重要早期收获。中 国还倡导国际产能合作,推动全球各类 基础设施投资倡议的对接耦合,支持非 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以使处于全 球价值链上不同位置的国家能够优势互 补、共享发展机遇。
国内层面,中国的“十三五”规划提 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理念和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新目 标,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 融风险的底线,淘汰落后产能,积极稳 妥处置僵尸企业,放宽外商投资准入, 同时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摆上了中国 总体布局“五位一体”的战略高度,为 中 国 经 济 发 展 指 明 了 方 向 。 这 是 中 国 经 济 进 入 新 常 态 后 的 第 一 个 “ 五 年 规 划”,在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经济健康稳 步发展的同时,也将有力推动未来全球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继续推动“杭州共识”的落实, 让G20成为行动队而非清谈馆,是G20和 中国的首要任务,比如如何在落实中加 强利用新科技创造新的机会,如何促进 可持续的消费模式等都是德国主席国期 间需要继续探讨和推进的问题。就中国 本身的全球经济治理网络建设而言,还 需要继续加强以实现以下功能:首先是 确立全球、区域、双边的三级危机防范 机制;其次是公平发展,尽量降低传统 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对我经济发展的负面 牵制;再次是开放融通,进一步加快国 际经济合作,促进经济的长期繁荣;最 后是建立多样化和差异化并存的全球经 济治理网络,实现全球共赢。 ■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 政治研究所
(责任编辑 张艳花)
29
范文三: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渐进重塑绿色世界格局
深度参与全球能源治理 渐进重塑绿色世界格局
9月 27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 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进行了第 35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在 主持学习时强调,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 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事关国计民生。二十国 集团(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主席全面阐述中方的全球经济 治理观,其中特别要抓住的重点之一,就是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 源治理格局,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当全球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张、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三大难题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可持 续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事业。
全球能源治理,呈高度 “ 碎片化 ”
当前,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世界能源未来发展呈现出新的特 征。然而,既有各种全球能源治理机制缺乏有效协调,全球能源治理呈 现高度 “ 碎片化 ” ,无法满足构建新型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需求。
从 2008年 G20华盛顿峰会能源议题被列为 “ 其他挑战 ” ,到 2009年 匹兹堡峰会上, 各方一致同意刺激在清洁能源、 可再生能源方面的投资, 本身包括俄罗斯、沙特等能源生产大国,又包括美国、中国等能源消费 大国,同时又能在国际能源署、欧佩克等国际机构之间发挥协调作用的 G20,逐步走上全球能源治理的舞台。
2014年布里斯班峰会上, **主席就能源议题做主题发言时强调, 要参与国际能源规则制定, 推进能源技术革命, 保障能源市场良好运行,
并代表中国与美国、澳大利亚牵头发布《二十国集团能源合作原则》。 峰会公报指出, 加强能源合作是 G20的工作重点, “ 打造一个强劲并抗风 险的能源市场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 。 2015年 11月,安塔利亚峰会,能 源问题首次被列为会议优先议程之一,并召开了 G20历史上首次能源部 长会议。
从担任成员国、联盟国,到成为对话国、观察员国 …… 中国在能源 国际组织的席位从无到有,参与由浅入深,与各国际性能源机构开展多 种形式合作,在 G20、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框架 下就能源问题发挥关键作用,对全球能源治理影响力逐步加深。在中国 推动下, G20杭州峰会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 动计划,以提升全球能源治理有效性。
中国行动,将 “ 包袱 ” 变为资产
“ 构建运转良好、开放、竞争、高效、稳定和透明的能源市场,建设 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能源版图变化、 更有效、 更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架构, 塑造一个负担得起、可靠、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可持续的能源未来,同时 利用好能源资源和技术。 ”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这样强调。
在中国推动下, 今年 4月 G20协调人会议发布了 G20历史上第一份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主席声明》。在 G20峰会成果文件中,中国协调 各方意见,主导形成了气候变化融资的相关内容。
杭州峰会开始前,中美交存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批准文书。联合 国环境规划署认为,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紧迫,但 能得到中美两个大国支持 “ 令人极度振奋 ”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认为,
G20杭州峰会在推进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向世界展示 出卓越领导力。在中美两国的带动下,截至 9月 21日,共有 60个国家 交存批准文书,《巴黎协定》生效的两个门槛已有一个达到。
中国 “ 十三五 ” 规划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并明确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的战略。作为今年 G20主席国,中国将绿色金融列入 G20议题,倡议发 起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该小组提交的《二十国集团绿色金融综合报 告》在全球财经政策层面和金融界产生积极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正开 始考虑规划和加速发展本地的绿色金融。今年前 7个月,中国发行的绿 色债券约 180亿美元,占全球同期发行的绿色债券 40%以上。
“ 中国绿色金融给国际投资者带来很好的机会。 ”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 行副行长、首席财务官莱斯利 ·马斯多普告诉本报记者,随着中国绿色金 融向社会资本开放, 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将对中国绿色产业跃跃欲试。 今年 7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发绿色金融债 券,并录得 3.1倍的认购倍数。据悉,该银行在未来 6个月内还将在华 再度发行 10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债券。
中国不仅自己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也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走绿色低 碳发展道路。 G20杭州峰会能源部长会议成果文件中首次提出将能源普 及的重点从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扩展到尚有 5亿无电人口的亚太地 区,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塞内加尔 中国问题专家阿达玛 ·盖伊认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寻求绿色发 展方面向其他国家作出了表率,展示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戴青丽认为,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正在担 当 “ 领头羊 ” ,将改善环境的 “ 包袱 ” 变成资产。
全球能源互联网,让各国百姓受益
当前全球每年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比重高达 85%以上,而全球每年 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占人类活动温室气体排放的近 2/3, 是导致 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
2015年 9月,**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旨在促 进全球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 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这是中国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贡献的中国方案, 为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G20杭州峰会上,全球能源互联网 作为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纳入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会议 报告。
专家预测, 到 2050年全球能源互联网初步建成时, 清洁能源比重将 达到 80%,每年可替代相当于 240亿吨标准煤的化石能源,减排二氧化 碳 670亿吨。届时,全球温升控制在 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有望实现。这 一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能源变革转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赢得潘基文、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等的高度赞赏和积极支持。 一年来,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深入推进,目前全球已形成北美、欧 洲、俄罗斯 — 波罗的海三个特大型互联电网,欧洲超级电网、东北亚互 联电网、北非向欧洲输电的 “ 沙漠计划 ” 等互联计划正在积极建设中,它 们将成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能源互联网带来的还有更广阔的经济前景。专家预测,到 2050年, 全球能源互联网累计投资将超过 50万亿美元, 形成若干个万亿级的 投资板块。仅在中国, 2016年至 2030年特高压及配套电网投资,加上 西部清洁能源开发投资,超过 12万亿元。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别副主任何佩德认为,全球能源互 联网将能源从富裕地输送到匮乏地,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 化配置,这将让全球百姓受益。
全球化时代,能源资源全球配置,参与才能分享,治理才能公平。 深化全球能源合作,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将为全人 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范文四:全球格局和全球体系
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
北京四海昌信咨询中心 中国政府培训领导机构
中共中央政治局 10月 l2日下午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 学习。 中共中央****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我们参与全球治理的根本目的, 就是服从 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审时度势,努力 抓住机遇, 妥善应对挑战, 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 向发展,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外交学院秦亚青教授就这个问题进行讲解, 并谈了意见和建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各位同 志认真听取了他的讲解。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 他指出, 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正处 在历史转折点上。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 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 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 数百年来列强通过战 争、 殖民、 划分势力范围等方式争夺利益和霸权逐步向各国以制度规则协调关系和利益的方 式演进。 现在, 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 建立国际机制、 遵守国际规则、 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 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 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来应对。
**强调, 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 加强全球治理、 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 趋。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 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 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 和作用。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正确义 利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举措,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各国利益, 增加了我国同各 国利益汇合点。
**指出, 当今世界发生的各种对抗和不公, 不是因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过时了, 而恰恰是由于这些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有效履行。 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 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 维护和巩固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 积极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 体制,旗帜鲜明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发展中国家定位, 把维护我国利益同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平衡, 不仅要 看到我国发展对世界的要求,也要看到国际社会对我国的期待。
**强调, 要推动变革全球治理体制中不公正不合理的安排, 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变化, 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 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 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 法治化, 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 益。要推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领域、 新兴领域、周边区域合作等方面的新机制新规则, 推动 建设和完善区域合作机制, 加强周边区域合作, 加强国际社会应对资源能源安全、 粮食安全、 网络信息安全、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防范重大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指出,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引领, 全球治理规则体现更加公正合理的 要求离不开对人类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 要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 积极发掘中华 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点, 继续丰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 张,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要加强能力建设和战略投入, 加强对全球治理的理 论研究,高度重视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
范文五:全球互联网治理格局生变 中国亮出大国姿态
2014-12-23 11:3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中新社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发生变局之际,中国正在探索新的角色,推动全球网络治理从单极向多极发展,但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
2014年,美国宣布放弃互联网的管理权;中国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执行主任李晓东看来,这两个事件,无疑宣布了2014年全球互联网元年的到来。
今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将放弃对国际互联网名称和编号分配公司(ICANN)的管理权,不过不会把这一权力移交给联合国,而是移交给“全球利益攸关体”。
ICANN是总部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非营利性国际组织,根据其与美国商务部签署的合同,ICANN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系统、根服务器系统、IP地址资源的协调、管理与分配。
“ICANN的控制权掌握在美国手中,这对中国来说,肯定是一种潜在的风险”,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欲晓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棱镜门”事件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美国主导的管理模式并不那么可靠。
“美国放弃管理权,对中国来说,意味着将有可能在互联网资源分配等方面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并在这一轮结构调整中获得自己的利益,这对我们来说,是机遇”,李欲晓说。
在此大背景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中国首次系统发出了自己的主张。
中国国家主席**7月份访问巴西时首次提出,“(国际社会)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如何看待中国提出的主张?李欲晓表示,中国以前从未在国际场合提出过这样的理念,这次提出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首先阐明了中国参与全球网络治理的负责任的态度,这与中国开启大国外交新常态一脉相承;其次,这一原则使各国开展对话具有了同等基础;最后,这一原则尽管是针对美国网络霸权,但它是普适性、理性的,有利于中国团结朋友,开展对话。
今年来,中国更加积极地利用中美互联网论坛、中国-东盟网络空间论坛等国际性平台释放自己的声音。在乌镇举行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中方提出“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主题,作出愿承担更多责任的姿态,这一姿态得到包括美国在内很多国家的认同,全球多位重量级嘉宾出席了这次大会。
“中国正扭转一味机械应对的被动局面,逐渐以攻为守,形成积极、自信、主动的全新态势。”浙江传媒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方兴东表示。
“不过仍应看到,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甚至多于机遇”,李欲晓认为,中国拥有产业优势、用户优势,但劣势是在架构、规则、平台方面,都还掌握在美国手里,中国参与互联网全球治理的经验、基础、实力依然薄弱,核心技术也依然受制于人。
而且容易被误解的是,“全球利益攸关体”指的并不仅是政府,还包括私营机构、民间团体、个人等。美国放手ICANN管理并不意味其他国家政府可以直接接手,将来接手ICANN的很有可能是非盈利组织。
按照美国的说法,希望到2015年9月完成对互联网管理权的移交,但目前“联合国主导”的模式和“多利益攸关方管理”的模式都面对不同方面的担忧和质疑,甚至联合国对上述模式也有不同的声音。实际上,全球互联网治理结构调整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多。
李欲晓认为,当务之急,中国应慎重考虑清楚自己的核心利益与核心目标,并积极使之落地。同时,积极推动政府、企业、个人在各种国际场合积极发声、参与讨论,增加中国的影响力。(完)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