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商人买猴子故事
一、节目表演的主题思想:
表演的节目名称是《商人买猴子的故事》,通过亲子活动讲故事,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培养孩子多动脑筋爱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孩子语文阅读理解和数学应用计算的能力。
二、 亲子对话讲故事
(旁白前爸说)从前,有一个缺德的商人,专门从事贩卖猴子的生意。商人来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有很多猴子,商人告诉当地的村民:我要买猴子,一只猴子可以卖100美元。
(前前说)抓猴子比种地容易多了,这次一共抓了30只猴子,一只猴子100美元,(击掌)成交。
(前爸说)现在山上的猴子变少了,一只猴子可以卖200美元。
(前前说)猴价翻番了,这次又抓了20只猴子,一只猴子200美元,(击掌)成交。
(前爸说)现在山上的猴子更少了,一只猴子可以卖300美元。
(前前说)这次我已经把山上剩下的10只猴子全部抓来了,一只猴子300美元,猴价又上涨了,(击掌)成交。
(前爸说)山上的猴子都没了,现在一只猴子可以卖500美元。
(旁白前爸说)商人回到城里,让他的助手告诉村民,把我们收的猴子300美元全部卖给村民,告诉他们500美元再卖给商人,他们就发财了。村民像疯了一样,砸锅卖铁,凑够钱。
(前前说)一只猴子买300美元,卖500美元,划算,(击掌)成交。
(旁白前爸说)商人的助手带着钱跑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村民等了很久很久。
(前前说)我们等不急了,猴子每天还要吃香蕉,我们生活费都快没了,还是把猴子放回山里保护起来。
(前爸说)是的,猴子的价钱不算高,商人把猴子卖到了城里的餐馆,我们可以把猴子卖到动物园去,一只猴子1000美元,等猴子生了小猴再抓来卖,这样以后可以挣更多的钱。
三、 有奖抢答
家长朋友们,这个故事讲的原本是传说中股票市场的道理,商人是庄家,猴子是股票,助手是庄托,村民是散户。今天把这个故事改编后讲给孩子们听,说的是另外一种道理。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完成两道抢答题,回答问题有奖品奉送。
题目?、村民们抓猴子卖到底是挣了钱还是亏了钱,到底亏了多少钱,如果每只猴
子500美元全部卖给商人,可以挣多少钱,如果每只猴子1000美元全部卖给动物园,
又可以挣多少钱,
题目?、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到底是商人聪明还是农民聪明,为什么,
题目一、故事讲的是什么道理,到底是商人聪明还是农民聪明,为什么,
推荐答案:
此题没有唯一答案。这个故事讲的道理是:凡事要多动脑筋,苦干不如巧
干。到底谁聪明要看什么角度,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本人观点如下: 观点一:商人比村民更聪明,因为他骗了村民,挣了村民的血汗钱。 观点二:俗话说难得糊涂,村民比商人更聪明,他们懂得增加猴子数量、提高猴价
可以挣更多的钱。
观点三:他们都不聪明,生财要有道,猴子是国家野生保护动物不能买卖,商人和
村民买卖猴子属于违法犯罪(除办理特种经营许可证外)。
题目二、村民们抓猴子到底是挣了钱还是亏了钱,到底亏了多少钱, 如果
每只猴子500美元全部卖给商人,可以挣多少钱,如果每只猴子
1000美元全部卖给动物园,又可以挣多少钱,
正确答案:
第一次卖猴: 30只×100美元/每只 = 3000 美元
每只 = 4000 美元 第二次卖猴: 20只×200美元/
第三次卖猴: 10只×300美元/每只 = 3000 美元
前三次卖猴共计: 3000 美元 + 4000 美元 + 3000 美元 = 10000 美元 第四次买猴: (30+20+10)只×300美元/每只 = 18000 美元
18000 美元 - 10000 美元 = 8000 美元
所以,村民们亏了钱,亏了8000美元。
(30+20+10)只×(500-300)美元/每只 = 12000 美元
(30+20+10)只×(1000-300)美元/每只 = 42000 美元
所以,如果每只500美元全部卖给商人,可以挣12000美元;如果每只1000美元全部卖给商人,可以挣42000美元。
猴子在山上很吵,经常下山偷吃村民家的东西,村民终于明白自己上当受骗了。有
一天商人终于又回到了猴村,村民是怎么脱贫致富的呢,最后人类和猴子是怎么和谐相
处的呢,改编的故事有了原创,下次活动可以继续讲故事。
范文二:一个按阴历收房租的外国商人
当时上海一般房地产业主按阳历月份收租,而哈同却按阴历月份订约计租。大家知道,阴历月份为29天或30天,所以,阴历每三年有一个闰月,按阴历收租每三年可以多收一个月的租金。 想像一下,你一文不名,身处异国他乡,甚至连一句当地话都不会说,要你白手起家会怎样?如果再给你20年时间,你能抓住机会积累壮大吗? 那我告诉你,1874年,有一个犹太人赤手空拳来到上海,20多年后,他从一个看门人变成了一个大富豪。1931年他死后,仅留在上海的土地就达460余亩,房屋建筑1300余所,除花园外,还有商用房81幢,住房544幢,仓库3幢,旅馆饭店4幢。这些遗产,曾引起著名的遗产纠纷案。据英国驻上海领事馆估计,他留下的遗产达1.7亿美元。 是天上掉下了馅饼砸中他了吗?就算是天上掉馅饼,那也是掉得足够多,而他的嘴还要足够大。对于他,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而是一种必然。 让我们来听听这个叫做哈同的富翁的故事吧―― 先做称职的看门人 哈同全名为欧司?爱?哈同(Silas Aaron Hardoon),英籍犹太人,1849年出生于巴格达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是设在巴格达的沙逊洋行的一个小职员,全家生活并不宽裕。5岁时哈同随父亲迁居印度孟买,6岁时其父去世,生活更为艰辛。哈同于1874年由香港辗转来上海谋生。 初到上海,哈同身无分文,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靠着洋人的身份在英国洋行谋到了一个门卫的差使。他先为老沙逊洋行看大门,由于办事勤快,谨慎、谦让,颇获好评。 参照时下的观点,哈同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或技术,除了满脑袋要来中国赚钱发财的梦想,他能做什么?而要一个胸怀壮志的人屈于当守门雇员,又往往是难以接受的。哈同却成为了一个称职的守门人,他从未认为看门赚来的钱丢脸和有失身份,这在以后他身家过万时也一样,钱就是钱,他从不与钱过不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哈同在这份工作上仅仅是先找到一个立足点,通过积蓄,他最终要找到能赚更多钱的路子。 据说,哈同在当看门人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时间阅读各种经济财务书籍,知识增长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精灵,就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业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了,但早怀壮志的他并没有因此而知足。 1901年,哈同找理由离开了那个打工岗位,开始自己独立经营商行。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当时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不那么激烈,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因此,哈同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回报。几年间,他赚了很多钱。 用“金子”筑起南京路 当哈同开始小有资本时,便开始瞄准那些有更高获利的行业,他开始积极参与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上海市面有些混乱,一些洋商纷纷迁往海外发展,人去楼空,房地产价格猛跌。看准这个机会,哈同倾囊而出,以低价购进今南京东路一带大量房产,而当时的洋人买地也是首选外滩一带的地皮,可见哈同的胆量颇大。不久中法战争结束,这些房产价格大增,哈同在上海地位陡升。哈同真正发家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当时由于小刀会起义,在上海的洋人拿不准形势纷纷出逃,他趁机贱价购买了大量地产。 哈同是一个精于盘算的人,在房地产方面常使用的手法有:置地建房出租,收取高额租金;凡租赁店铺房屋者,额外增收大额租金;出租土地供房地产开发商建造房屋,契约期满将房屋收归己有,继续出租渔利;以抵押贷款循环获利,即以甲地地契向银行抵押贷款购乙地,再以乙地地契向银行抵押贷款购丙地。随着上海逐步开发,地价不断上涨,盈利越来越多。 1916年,他将南京路浙江路口的一块以18000两银子买进的地皮,租给永安公司建造百货大楼,年租金5万两,租期30年。按规定,到租期满时,哈同可以获得150万两的巨款,外加一幢大楼。1901年至1930年间,他在南京路一带,置地建房,成为上海著名的“地皮大王”。 每三年多收一月租金 这位上海滩赫赫有名的“地皮大王”,搜刮钱财的方法可以和葛朗台相比:身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洋人,哈同收房租居然按阴历计日,只为了每隔三年就可以多收一个月,多赚些银元。 让我们来看看精明的哈同是如何盘算房租的―― 哈同出租一般住房和小块土地的租期都比较短,通常是三~五年。租期短,既便于在需要时可以及时收回,又可以在每次续约时增加租金金额。在哈同的地皮上,哪怕摆个小摊子也得交租。有个皮匠在哈同所有的弄堂口摆了个皮匠担,每月也要付地租5元。哈同每次向他收取地租时,总是很和蔼地对他说:“发财、发财。”但钱是一分也不能少的。 哈同计算租金的时间单位也与众不同。当时上海一般房地产业主按阳历月份收租,而哈同却按阴历月份订约计租。大家知道,阳历月份一般为30或31天,而阴历月份为29天或30天,所以,阴历每三年有一个闰月,五年再闰一个月,十九年有七个闰月。所以,按阴历收租每三年可以多收一个月的租金。 哈同是精明的,同时又是吝啬的。哈同发达之后,曾花了70万两银元建造了当时上海滩上最大的私家花园,名之为“爱俪园”。为了便于管理园内职工,哈同对职工的职责和等级作了明确规定,并让账房间制作相应的徽章。即使这样一个表明工作职责的徽章,也要职工自己掏钱购买。 哈同的这种精明可说是已到了极致,连每个月29天还是30天都要算计一番。但反过来看,这样的精明固然需要一定的算计能力,可毕竟又用不了多少聪明,真正需要的恐怕还是一种心态,一种对于精明本身的心态。随便什么地方,不但要想方设法精明,而且一旦有了精明的点子,便理直气壮地付诸实施,而不顾别人会怎么想。 哈同是个有趣的人,他的结交很广,学者有罗振玉、王国维、章太炎、蔡元培,军阀有陈炯明、杨善德、卢永祥、何丰林等,还有前清湖广总督。孙中山曾在哈同花园住过,章太炎与汤国梨的婚礼也是在哈同花园举行的。1923年,哈同夫妇还曾进京晋见逊位皇帝溥仪和北洋政府贿选总统曹锟。 对待自己的事业,哈同兢兢业业。晚年,即使年过70岁,哈同照样按时到办公室上班。他总是亲自签订各种合同。哈同一生无子女,收容中外幼儿作为义子义女。去世后,遗产全部留在上海。哈同的一生有褒有贬,但作为一个商人,他很真实。
范文三:讲一个猴子的故事
讲一个猴子的故事
—“大圣,此去欲何?”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
—“便一去不会!”
仍记得大圣破风归来那霸气凌人的飒爽英姿。手挥如意金箍,嘴衔鲜美蟠桃,安然惬意,面不改色,浑然无惧眼前十万天兵与一众天神。
猴子走了,带走了无数少年的英雄梦。但我们知道,猴子还会回来,带着无上荣耀,踏着七色云彩,在一个万众瞩目之下,翩翩而来,带来我们童年的英雄梦,大英雄,盖世英雄! 猴子是走了。但他把他嘴里的仙桃留下了。猴子的仙桃不在天上,不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园里,猴子在被压在五行山下的那一刻,他嘴里还含着一颗桃核,那一声哀嚎,透着悲壮,却也将福祚洒向人间。那个地方,是五百年后,猴王归来的那一刻,让他满面笑容忘掉悲痛,忘掉一切去安然憩息的地方。那里不是花果山,因为花果山里有他曾经的痛。那个地方在安徽,叫砀山。
砀山特产黄桃,产人间最鲜美的桃。
砀山的黄桃是黄里透着红,透着猴王的精神气儿,透着一股王霸之气。吃过砀山的桃,鲜美多汁、甘甜清冽自不多说,但人总有一股子贪念,一旦吃得顺心,便自然地产生一股忧虑,像《食神》里那句经典台词:我怕我以后再也吃不到。然而现在呢,我每天可以吃到比砀山黄桃更解馋的东西,那就是砀山黄桃做的黄桃罐头。这世上爱吃桃的人少,爱吃黄桃的人却不少,很奇怪。像我,不管工作忙闲,每天都要消费掉至少一大罐的黄桃,经常碰到一些爱吃黄桃的同好,我们彼此喊对方“猴子”,当然猴子是嗜桃如命啦。后来听说他们都爱吃一个叫做“也村黄桃”的黄桃罐头,听名字有种俗中带雅、满含诗意的感觉,于是开始吃这个。确实,大家都爱吃的东西一定有他爱吃的原因,除却我上面讲的黄桃罐头的一般风味,“也村黄桃”会给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仿佛正式当年那叱咤风云的猴王嘴里衔得那一颗。哦,原来,“也村”的故乡在砀山.......
也村黄桃:做罐头,我们是认真的
范文四:商人买猴子的故事--详情见文中描述
商人买猴子的故事--详情见文中描述
1商人买猴子的故事有一个商人到了一个山村,村子周围的山上全是猴子。商人就和村子种地的农民说,我买猴子,100元一只。村民不知是真是假,试着抓猴子,商人果然给了100元。于是全村的人都去抓猴子,这比种地合算得多了。 很快商人买了两千多只猴子,山上猴子很少了。商人这时又出价200元一只买猴子,村民见猴价翻番,便又纷纷去抓,商人又买了,但猴子已经很难抓到了。商人又出价300元一只买猴子,猴子几乎抓不到了。商人出价到500元一只,山上已没有猴子,三千多只猴子都在商人这里。 这天,商人有事回城里,他的助手到村里和农民们说,我把猴子300元一只卖你们,等商人回来,你们500元卖给商人,你们就发财了。村民疯了一般,把锅砸了卖铁,凑够钱,把三千多只猴子全买了回去。 助手带着钱走了,商人再也没有回来。村民等了很久很久,他们坚信商人会回来500元买他们的猴子,终于有人等不急了,猴子还要吃水果香蕉,这有费用啊,只能把猴子放回了山上,山上仍然到处是猴子。
2小编点评时间商人买猴子的故事中的商人是奸诈的,而村民却也不是无辜,而是愚蠢、没有自己的思考。小宝贝们,遇到从天而降的“好事”,不要轻易的相信跟你说这个“好事”的人哦,先要用你聪明的头脑想想,挠挠头动动小脑筋,相信小宝贝们这么
聪明,一定不会像故事中的村民们一样的。
本文作者:菠萝育儿
范文五:一个商人和母亲的故事
?? ? ? 在一个城市里有一个十分狡猾的商人。他开了家商店叫“龙龙商店”。
?? ? ? 有一回,有一个外地游客买东西一不小心来到了狡猾商人的店里,外地游客想买一个面包,问多少钱,狡猾商人说:“10元”。过了一天,外地游客到别的商店去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面包才2元钱,外地游客大惊,发出感叹。那家的主人对外地游客说:“您是外地人吗?”外地游客说“是的。”店主说:“您给你那方的人说,不要在龙龙商店买东西了,因为那家店的主人很贪心!”外地游客说:“好!” ?? 外地游客回到自己家乡后对他的朋友说了这个事,朋友又对朋友说,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许多地方、许多人都知道了龙龙商店的贪心。
?? ? ? 有一天,狡猾商人的妈妈从乡下来到城里,听说这个城市有一个贪心的商人,便问路人,大家都说是龙龙商店。妈妈很快地跑到儿子的店里,把儿子狠狠的骂了一顿,她儿子哭了。狡猾商人对妈妈说:“我这么做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让您过上好生活呀!”妈妈哭了!妈妈边哭边说:“孩子,我只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贪心了!做人做事要诚实,妈妈就会觉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