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消息写作】消息的结尾
消息写作
消息的结尾
一、结尾在消息中的地位
结尾~在消息中特指能“深化新闻报道主旨”的最后部分。消息是否必须有结尾~专
家们的意见也不一致。
中国人民大学汤世英等人合编的《新闻通讯写作》认为:有消息的结构布局中~结尾并非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些消息有结尾~有些消息也可以无结尾。其理由如下:
多数新闻采用的倒金字塔形式~按事实的重要程度来安排材料顺序~事实说完~新闻也就写完~实际上没有必要~同时也不便于再来个结尾,
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摆完事实通常也就说完道理~因而一般不必点题作结~无须发借结尾之机下什么断语,
从新闻要短的要求来看~很多情况下也大不容许特意添上个结尾,
读者往往在匆忙条件下读报~适应这种情况~导语好坏至关紧要~而结尾~相对来说~却无关大局。
暨南大学邝云妙编著《新闻写作教程》指出:
我们认为~一条新闻是一个整体~哪怕只有一段~一句话~它也是有头有尾的。一条新闻的开头以重要、新鲜的事实吸引读者~固然是必要的~但还要有一个有力、耐人回味的结尾~把新闻写得更完整~更严密~更能烘托新闻主题。
四川大学张惠仁所著《新闻写作学》引用了美国著名记者马利根的见解:
我长期以来一直信奉一篇报道既要有好的导语~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事实上~我常常在最后一段下的工夫要比在第一段下的工夫大~因为我希望那真正动人的最后一行话将使编辑高抬贵手~不致砍杀我努力的整个成果。感谢上帝~那种老式的倒金字塔式的新闻报道正在消失。我们也不需要把最好的材料都放在顶部~然后再按逐渐递减的程序排列别的材料了。一条使人激动的导语~一段概括性的新闻~一件将最后打动读者情感~即引起读者悲伤或有趣的材料~可以使一篇报道生辉。这样~这篇报道看起来就是一个统一体~一个完全的整体。
我们在分析了专家们的各种观点后认为:消息的写作不是要不要结尾的问题~而是怎样理解消息的结尾~怎样把握消息的结尾的问题。从结尾是消息的尾部、是消息的结
束部分的自然形态看~作为一则消息~总要有一个结尾,从结尾是一种特意的总结~从大多数消息运用倒金字塔结构看~众多消息是无所谓结尾不结尾的,从一些消息有情节、有观点等方面看~不少消息又需要一个认真的、有文采的、下一番工夫的结尾。
二、结尾的主要类型
消息的结尾方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新闻写作中常用的方式有:
1.顺其自然式
大多数新闻采用这种办法~即按新闻报道的结构安排~顺其自然地把必要的新闻内容、事件、新闻诸要素交代完毕~而全文已具有“水到渠成”之势~就止戛然而止~不再旁生枝蔓~不再增添所谓“结尾段”之类。例如:
《羊城晚报》在报道洛衫机奥运会中美女排之战时~集中描写了“当中国女排的张蓉芳最后一击~中国队以3比0将美国队打败后”的场景~随后记者访问了世界排坛3位名教练:日本队山田重雄、中国队袁伟民和美国队的塞林格。美国队在第一局追成14平而未能取胜~注定了我们的失败。“消息就如截奔马~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咀嚼回味的余地。
2.总结评论式
有许多新闻事实~光写明事情的来龙去脉还不够~还须讲清此事的意义或报道的意图~而由于写作的需要~前面又不便插入议论~于是~便将议论放到了结尾部分。如《马寅初错案彻底平反》一稿~在叙述经过、描写场景之后~结尾部分笔锋一转:
20多年折是非终于澄清~冤案终于平反。实践宣布了公允的裁判:真理在他一边。
3.教育启发式
有些消息所显示的意义~一读就基本明白~但是~如果不在结尾处“点”一下题~总感觉到思想性没有全部表达尽意~于是~有的记者便运用了教育启发式结尾。如全国好新闻获奖作品《沈阳市防爆器械厂破产倒闭》~在报道了该厂破产的经过及其原因之后~是这样结尾的:
破产倒闭~给那些长期只包盈不包亏的企业~敲响了警钟。对此~人们议论纷纷~归纳起来就是8个字:“令人震惊~发人深省。”去年和防爆器械厂一起被“黄牌”警告的沈阳市五金铸造厂厂长周桂英说:以前~没想到企业会倒闭~工人会失业~现在~这些都成了现实。这说明~改革到了今天~是动真格的了。
4.歌颂赞美式
《新疆日报》发表的消息《乌鲁木齐至且末通航》~其结尾就写得比较详尽、丰满~富有鼓动性。且末是个由于交通不、几乎与世隔绝的山城~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主要靠两条腿或毛驴作为交通工具~新中国成立前~很多人没有穿过机织布衣~没有用过火柴。这条消息首先报道了通航的情况~接着又介绍了这个城市的特点~最后的结尾通过具体对比~画龙点睛地赞美了党和祖国。
在首航班机从库尔勒飞往且末的途中~世代居住在且末的县革委会副主任艺克木那克兴奋地向记者介绍了这一段路解放以来的3次变化:50年代毛驴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且末到库尔勒要一个多月,60年代坐汽车要一个星期,现在乘飞机只用一个小时了。他说~是党给且末人民插上了金翅膀:
5.含蓄详切式
一个好的消息结尾~应该意味深长~能够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界~而不必把所有的话都说尽说绝。这样~才能够使受众加深对全篇消息的感受~给受众以新的启迪~而不是到此终了。
消息《北京市工艺美术服务部增开夜市》的结尾就是这样。这条消息主要报道这个服务部开办夜市第一天晚上的热闹景象~又通过服务部负责人的谈话~强调了王府井大街在北京市场所处的地位:“店铺林立~寸土寸金”~开办夜市不仅可以“方便群众和外宾”~而且还可以“扩大营业额”~为国家多积累资金。消息的结尾含蓄而详切:
9时许~皓月当空。站在路边向北望去~一些商店橱窗里的灯光已陆续熄灭。而这里~顾客依然进进出出~丝毫没有减少。
三、结尾的写作要求
消息的结尾还有很多方式~比如呼吁式、展望式、对话式、预告式、设问式等等~都具有参考借鉴价值。消息的结尾不论采用哪种方式~它的写作都要注意几点要求:
,1,消息的结尾要为主题服务。结尾是消息的组成部分~要紧扣新闻主题~使其为表现和深化主题服务。凡与报道主题无关的内容不能写入~以免画蛇添足。
,2,消息结尾要以叙事为主~切忌空泛。诸如“受到众人一致好评”、“进一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之类空洞套话~应该摈弃~代之以扎扎实实的新闻事实或背景材料。若是实在无新鲜内容可补充~与其勉强地拖一条空洞的尾巴~不如顺其自然地把报道收住。
,3,消息结尾宜顺势而行~既不要草率收尾---不当结处不能硬结,也不要拖泥带水——该戛然而墨止处~应如立马断崖。恰如一位美国记者所说:“当你坐在打字机前~眼盯着稿纸~为想一段漂亮的收尾文字而搜索枯肠时~很可能文章的结尾已经写出来了。
你在那儿刹住就行了。”
,4,消息结尾要令人留恋。结尾或取豹尾之势~遒劲有力~给人以较为强烈的印象,
或取撞钟之意~余音缭绕~能使人掩盖卷之长思~两者都易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
范文二:消息的写作要求
消息的写作要求
写好一个消息,使之有更高的新闻价值,选材要“好”、事件要“新”、事实要“真”。消息写作要注重“六性”:真实性、具体性、新鲜性、及时性、重要性、短小性。
写好一个消息,使之有更高的新闻价值,选材要“好”、事件要“新”、事实要“真”。消息写作要注重“六性”。
1、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必须真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与客观事实相符和,不能有丝毫的虚构、夸张。除了消息写作中的五个“W”要真实准确外,新闻的背景材料介绍也要做到真实、客观、全面。
2、具体性
新闻的具体性,主要是指新闻写作中涉及的人和事,如:人名、地名、现场、情节、数字、时间、原因、结果,都必须写清楚、写准确,绝不能含糊不清。要做到这些,必须对事件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采访,让事实说话、让数据说话,而不是作者自己说话。
3、新鲜性
新鲜,就是指事件发生是“新近”的事。俗话说,一则好消息第一天报道是“金”,第二天在报道是“银”,第三天再报道是“铜”。
新闻就像一条活蹦乱跳的“活鱼”,要争分夺秒进行“加工”,尽早端上社会“大餐桌”,奉献给社会的应是“鲜鱼”,而不是“干鱼”、“臭鱼”。
4、及时性
及时性与新鲜性密不可分。它指新闻既要讲究时效,又要速写、速发,只有在媒体上发出的才是新闻,要抢新闻。否则,新闻成了旧闻,一文不值。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新闻的敏感性,增强时效性观念,这很重要。
5、重要性
是指具体、新鲜、真实的事件,在社会生活或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或是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
6、短小性
新闻力求短小精悍,文字简练。历年来“好新闻”奖获得者,都是500~800字左右的短新闻。对于标题新闻、一句话新闻、快讯等,更应该十分强调讲明事实,该短则短,越短越好。
1
范文三:消息写作的教案
课题:
写消息(第 1 课时)
(主备人:杨士刚 )
教学目标 重点与难点 1、知识与技能: 学习消息的基 重点:学习消息的基本特点。 本特点。 难点:学习消息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消息的基 本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用相 课前准备 复习相关写作知识 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消息写作 板 块 目标达成反馈串设计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导补充。
展开教学的问题串设计 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有关消息 的相关知识,还有一些典型的消息范 文,下面请一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消息 的含义。
学生活动串设计 小组交流讨 论,互助合作解 决问题。
引 入 新 课
消 息 小 贴 士 消 息 的 特 点 消 息 的 要 素
消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 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 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事实的一种 文体。
小组交流讨论,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互助合作解决问 导补充。 题。
消息的特点 小组交流讨论, 真、短、快、新。“真”,即真实可靠; 互助合作解决问 “ 短 ” 指篇幅短小, “ 快 ” 指报道迅速及 题。 时,它追求的目标是 “ 现在新闻现在 报”;“新”除了强调消息所反映的事实 是新近发生的之外,还意在突出内容 新鲜,形式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导补充。
消息的要素:消息一般有事件(何事)、 小组交流讨论, 当事人 ( 何人 ) 、时间 ( 何时 ) 、地点 ( 何 互助合作解决问 地)、 原因(何因)和如何发生(如何)六个 题。 要素,简称“六要素”或“六何”,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导补充。
消 息 的 结 构
消息的结构:
小组交流讨论, 互助合作解决问 题。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导 补充。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 消息结构的五部分。
消 息 结 构 详 解
消息的结构: 标题,是报纸的眉目,是消息内容的 提要。导语,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 事实、鲜明揭示新闻的中心,导语部 分一般包含了新闻的六个要素,放在 消息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主体即 消息的主干。是正文部分。消息的主 体通常是导语部分的具体化。它承接 导语,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 解释深化导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或 回答导语所提出的问题;结语即消息 的结束语,有时是一段话,有时是一 句话,有时也可以省去。 写作消息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 要把握消息这种新闻样式的体裁 特征。内容要真实,不允许添枝加叶, 不允许想像。引用的材料要准确无误, 文字要简明。 2. 要符合消息的结构特点。消息结 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标题、导语、主体这三 部分是消息必不可
少的。背景和结语 有时暗含在主体里面,没有明显的标 志。
小组交流讨论, 互助合作解决问 题。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导补充。
小组交流讨论, 互助合作解决问 题。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导补充。
小组交流讨论, 互助合作解决问 题。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 导补充。
课 堂 小 结 练 习 反 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消息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各个部分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消 息写作的要求。
写作一则消息。 需要讲清消息的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及写作的要求。
范文四:消息的写作
第二节 消息的写作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因此 , 真实性、时效性及文字少、篇幅小成为消息的基本特征。
一、消息种类
(一 ) 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 这种消息迅速、 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 报道社会 主 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 (短讯、简明 新闻 ) ,内 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二 ) 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 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 动向、 成就和问题的消息 报 道。
(三 ) 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 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四 ) 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 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 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记者述 评、时事述评就是 其中的两种。
以上四类消息,以动态消息较易写作,可以经常练习写一些,从实践中提高新闻写作能力。 二、消息写作
写作消息要设想并回答读者问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构成了新闻五要素,即:When(何时 ) 、 Where(何地 ) 、 Who(何人 ) 、 What(何事 ) 、 Why(何故 ) 。有的新闻学上补充了一个要素:HOW(如 何 ) 。 在五个 W 和一个 H 中, 最主要的是 What(何事 ) 、 Who(何人 ) 。 写作时要认真写好这几 个方 面的内容。 当我们弄清了“我要说些什么”, 接下来就是“怎么说这些内容”, 显然这涉及到了如何安 排 消息的结构。只要我们用心分析一下报刊发表的消息,就会发现,消息的结构比较固定、 简单,大 多数消息的结构都是“倒金字塔”式的,即:最重要的材料放在开头,次要材料放 在后面。消息的 结构具体表现为:标题、导语、主体、结尾,并在文中穿插背景材料。
(一 ) 标题
标题是消息的眼睛, 拟写得好, 可以吸引读者; 拟写得差, 一篇好消息也会被埋没。可见标 题 有着向读者推荐的作用。如:《两位市长直接关怀 大港“油郎”喜结良缘》(新华社 1990 年 1月 6日电讯稿)、《地球三分钟 净增五百人》(新华社 1996年 7月 13日电讯稿)、 《杭城新事见新 风 拎书拜年书压岁》(1991年 2月 19日《解放日报》)。
消息的标题必须简明、 准确地概括消息内容, 帮助读者理解报道的事实。 消息标题有主题 (正 题 ) 、引题 (眉题 ) 、副题 (次题 ) 三种。
主题:概括与说明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引题: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
副题:提示报道的事实结果,或作内容提要。
(二)导语
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 写出消息中最主要、 最 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导语的要求, 一是要抓住事情的核心, 二是要能吸引读者看下去。 要做到第一条, 必须具备 训 练有素的分析能力;要做到第二条,则要有写作技巧。
导语写作中的思维过程,通常是以作者的自问自答开始的:
①什么事情是已经发生的事件中最重要的?
②什么人参加进去了?——谁干的或谁讲的?
③是用直接性导语,还是用延缓性导语?
④有没有什么吸引人的词汇或生动形象的短语要写进导语中?
⑤主题是什么?什么样的动词能最有效地吸引读者?
以上五个问题中,第三个问题涉及到导语的类型。那末,导语有哪些类型呢?
一类是直接性导语:直接写出事实的核心的导语。多是陈述性的像速记一样地反映事实。 另一类是延缓性导语:多用于“软”消息。 即所报道的不是正在发展中的、 变化中的或突发 性 的事件。它通常用来设置一种现场或创造某种气氛。多是解释性、说明性的。
导语的形式主要有:
1、叙述式。用摘录或综合的方法,把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
2、 描写式。 对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作简洁朴素而又有特色的描写, 以酿成 气 氛。
3、提问式。先揭露矛盾,鲜明地、尖锐地提出问题,再作简要的回答,引起读者的关注和 思 考。
4、结论式。把结论写在开头,提示报道某一事物的意义或目的或总结。
5、号召式。提出号召,给读者指出方向和奋斗目标。
另外还有摘要式、评论式、综合式、解释式等等。
(三)主体
这是消息的主干部分。它紧接导语之后,对导语作具体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 突出中 心,从而写出导语所概括的内容,表现全篇消息的主题思想。应按“时间顺序”或“ 逻辑顺序”写 作,但仍然要先写主要的,再写次要的。
(四)背景
1、 什么是背景?新闻背景, 指事件的历史背景、 周围环境及与其它方面的联系等。 写新闻 有 时要交代背景,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新闻的内容和价值,起到衬托、深化主题的作 用,也就 是回答五个“W”中的 Why (为什么)。
西方新闻学认为背景就是对新闻事件作出的解释。 美国新闻学家赖斯特说得很清楚:“我看 不 出新闻背景与解释有什么区别。”“解释,在我看来,就是新闻报道的深入化。就是把单 一的新闻 事件放到一系列的事件中去写”,“就是提供新闻的背景知识,从而使读者能够对 新闻事件作出客 观的判断。”
但是“解释”不是议论, 解释本身就是事实, 也就是说用事实去解释。 所以新闻背景又称之 为 “事实背景”。
2、背景有哪些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第二个作用,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
第三个作用,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
第四个作用, 表明记者的观点。 记者是不准在新闻中发表议论的, 但是, 谁也无法禁止记者 通 过自己来写的新闻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看法。纯客观的报道是不存在的。
3、 背景的类型有几种?常见的有三种:对比性的, 说明性的, 注释性的。 有的新闻学则将 背 景分为四种:人物背景、地理背景、历史背景和事物背景。
(五)结尾
新闻的结尾有小结式、 启发式、 号召式、 分析式、 展望式??等等。 这些结尾写作与一般记 叙 文结尾的写作并无大的不同。
范文五:消息导语的写作
消息导语的写作
□翟河贵
● 导语的作用与重要性
● 导语的形成与发展
● 常用的五种导语样式
● 几点技巧
消息的导语,就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是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提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一、导语的作用与重要性
导语开门见山,一语破的,直接揭示消息的主题,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整篇消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是新闻的核心。
导语在消息写作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和非常重要的份量;消息成功与否,精采与否,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导语决定消息的成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系教授曼彻尔说:我写新闻,有一半甚至更多的时间用于琢磨导语。
新闻界有一个共识:编辑最见功力的是标题制作;记者最见功力的写好导语。美国新闻学家威廉梅茨说:“导语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
要想写好消息,就必须先写好导语。导语是写消息的门槛,也是写消息的神龛;导语是写消息的最低要求,也是写消息的最高境界。美国报业巨子赫斯特说:“如果你写的第一句话打动不了读者,也就没有必要写第二句了。”
正因为导语的重要,琢磨和研究导语的写作技巧,就成为了名记们的不懈追求,以至有了样式纷繁的导语,也有经典和现代的第一、第二、第三代导语。
二、导语的形成与发展
导语的写作形式源自电报。1844年,美国科学家莫尔斯发明了电磁电报。1851年,美联社率先将它用于播发新闻电讯。1861至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因战火与电讯的原因,逼着记者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写在新闻的最前面,从而诞生了消息导语的形式,促成了消息“倒金字塔”结构模式的形成。
消息早先有五要素,即who(何人)、what(何事)、where(何地)、when(何时)、why(何故);后来又发展为六要素,即增加了how(如何)。不同时期的导语,对这些要素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的。
第一代导语,要求五要素齐全。
例:1889年3月30日,美联社记者约翰·唐宁从一艘澳大利亚轮船上发回一条消息,其第一段就是五个W俱全的导语:
南太平洋沿岸有史以来最猛烈、破坏性最大的风暴,于3月16日、17日横扫萨摩亚群岛。结果有6艘战舰和10艘其他船只要么被掀到港口附近的珊瑚礁上摔得粉碎,要么被摔到海滩上搁浅。与此同时,美国、德国的142名海军官兵全部葬身海底。
这条导语被当作第一代导语的经典,一直沿袭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代导语要素俱全,因此又称为全型导语。
人们因嫌第一代导语冗长,重点不突出,于是诞生了第二代导语。其特点的是,在导语中只交待最重要、最新鲜的部份要素。于是,又被称为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假如对上面的导语进行变通,则成为:
3月16、17日,美德两国的6艘战舰和10艘其他船只遭猛烈风暴袭击,全被掀到礁石上摔得粉碎或被摔到海滩上搁浅,142名官兵全部遇难。
现在又有了第三代导语。它是在第二代导语的基础上,着意突出要表现的要素,将其写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又称为丰富型导语。假如,再修改上面的导语,则成为:
飓风将美德两国的6艘战舰和10艘船只像树叶般抛向空中,而后重重地摔碎在礁石上,或像一堆废钢铁散落在海滩上,142名官兵葬身海底,无一幸免。
导语在要素上结构上的演变,决定了在形式上也呈现多样性,主要有:1.叙述式、2.描写式、3.提问式、4.评论式、5.引用式等。
在此五种形式中,也有人归纳出导语的20种写法,它们是:1.一语破的法、2.设置悬念法、3.欲擒故纵法、4.化静为动法、5.拟人修辞法、6.数字对比法、7.速写勾画法、8.巧用背景法、9.古诗名句法、10.烘云托月法、11.抑扬顿挫法、12.特写镜头法、13.曲径通幽法、14.一张一弛法、15.小中见大法、16.先声夺人法、17.拉近时间法、18.提问作答法、19.有意重复法、20.化整为零法。
三、常用的五种导语样式
导语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很多,各有特色,各有妙处,但万变不离其宗,统而观之,也就五种基本样式:
1、叙述式
也有的将它称为直述式。它用叙述的方法,把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捷明了地概括叙述出来。叙述式导语优点是开门见山,直接展示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
例:《玉屏箫笛博物馆成功注册登记》(张炜)
近日,我县玉屏箫笛博物馆设立申请获得省文物局批复,同意设立并予注册登记。至此,贵州省内唯一以箫笛为主的专题类博物馆,终以合法身份正式跻身全国博物馆行列。
这是一条典型的叙述式导语。除日期模糊外,其余都清晰醒目,读者一目了然。
又例:《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罗厚裕 汪承宏)
11月18日,县委书记王俊铭,县委副书记、县长安孝荣等四大班子领导率各乡镇、县直部门负责人组成党政代表考察团,赴黔东南州丹寨县考察学习。
叙述式导语容易把握,又直观醒目,以至成为报纸的最主要导语形式。因其平铺直叙,相对就显得苍白乏味。
2、描写式
也称渲染式,它采用文学的手法来描写、比兴、烘托环境氛围,营造一种让读者亲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直接置身于现场。这种形式,主要用于较大场面的描写,其场面与氛围轻松且亲切,易被读者接受。
例:《田坪镇头花蓼喜获丰收》(李方红 郑周刚)
初冬时节,正是中药材头花蓼的收获期。
11月18日下午,田坪镇党委书记张勇带领班子成员一行人深入头花蓼种植基地指导收割工作。在冬日的暖阳下,一派红花盛开的田园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收割药材,有的在搬运,一片丰收景象。
无论视觉还是感觉,都比叙述式来得爽快,而且,作为导语要表现的内容和传递的信息,并没有因文学描写而受影响。
又例:《扮靓农村新画卷》(罗厚裕)
秋高气爽稻翻浪,依山傍水啁啾声。
近日,笔者在村支书姚元文的带领下,走进位于七里塘村的贵州种猪养殖厂。一进厂门,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清洁的水泥地面、整齐划一的猪圈厂房。正在调配母猪食料养殖场老板张吉平,忙着蹭去手上的粉屑,笑呵呵地大步迎向我们。
真像展开的一幅画卷,一幅新农村的秀美图画。天空,秋色,稻田,溪流,鸟声,猪场,还有笑呵呵的养猪人??描写式导语,也是使用较多的一种导语形式,因为文学的修辞手法很多,所以相对而言,它的形式就更显得灵活,也就更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3、提问式
也叫设问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引起读者的关注和兴趣,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
例:《舞阳河岸的曙光》(奚旺)
玉屏能够再度崛起吗?答案,是肯定的。
这一问,拨动了多少玉屏人的心弦。这问话,积压在玉屏人心中已是好些年头。看下去,为什么肯定说玉屏能够再度崛起,求索这个中的奥秘。
又例:《送去一片温暖和问候》(任坚琴)
当中秋月圆家家都在沉浸天伦之乐的温馨时,是谁在牵挂着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非常人性的提问,揪住了读者善良与关切的心。不禁往下看去,在这特殊的时候,是谁将温暖将关爱送到了他们的身边他们的心上。
设问式导语,可以自问自答,也可以只问不答。无论导语中答与不答,在主体内容中都是有答案的,而且一定是确切的答案。
4、评论式
也叫议论式,它从议论入手,或把议论与叙述结合起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这种评论应言简意赅、干净利落。
例:《十字路口的?美丽风景?》(龚永文 王绍莉)
自我县交警首支女子协管中队的警花们正式上岗以来,人们在经过城区七眼桥路口、北门桥头路口时总是可以看到,马路中间英姿飒爽的女协警,用优美利落的手势和标准洒脱的动作,指挥着来往车辆通行,成为十字路口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警花本来就是一道特殊风景,而玉屏突然冒出一支女交警中队,警花们在城市的中心区英姿飒爽的表现着她们的风采,的确让市民们眼前一亮,似觉猛然间真的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作者肯定的语气,透着赞许,也流露出欣赏。
又例:《妇女小贷为勤奋妇女再添新衣裳》(姚玉娥)
提起大龙镇草坪村的杨木珍,村民无不翘起大拇指,称赞她是一个致富不忘众乡亲的种植致富带头人。在党的富民政策的引导下,她
从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通过多年的努力拼搏,终于成为远近闻名的柑桔种植大户。
这种评论式导语,语气非常肯定,也非常坚决。其实,这种开头太过直露,往往是初学写作的人用得较多,熟手和资深的写家一般都不太用这种写法。严肃的道理,铁定的判断,有时是可以在轻松的微笑中说出来的。
5、引用式
也称引语式,是指引用他人或文章的话语来提示主题或引出主要事实。这种导语引经据典,说服力强,观点鲜明,主题突出。
例:《亚鱼乡:危房改造暖人心 百姓笑颜住新居》(张高 洪佑文)
?如果没有政府的帮扶,我一辈子可能也住不到这样的新房。?11月17日,初步建好新居的亚鱼乡瓮袍村低保户老人杨精树在自家新房里激动的对笔者说着他的乔迁感言。
危房改造,利民慧民,造福百姓,益于社会。乔迁新居的农户有感而言,发自肺腑,可信可亲,吸引读者看这新旧两种不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变迁。
又例:《友好合作红纽带 架起南北彩虹桥》(潘晓婷)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多岗位锻炼、交流任职、挂职锻炼等作为后备干部实践锻炼的主要方式?。10月25日,我县选派了10名干部远赴河北省曲周县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踏上异地学习锻炼的新征程。
异地挂职锻炼,玉屏早已有过,的确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与锻炼干部的途径,然而眼前,到河北曲周挂职锻炼却与往日有截然不同之处。河北曲周,是现任县委书记的成长地,两地干部交流挂职锻炼,远非他地可比,一定会有更大更实在的收获。
导语写作,写法是各式各样,有人认准一种就一成不变,有人则在时时练新,摸索新的奇的美的巧的写法与效果。不管看样出新,基本上都是由这五种派生,或说是在这五种的大框子内。
有一种理论是将导语分为“硬式导语”、“软式导语”和“复合式导语”。其实,这三种形式,并没有超出上述五种导语的范畴,只不过是划分的方法不同而已。“硬式导语”,意思是导语来得直白一些,情感色彩要重一些,观点更鲜明一些;它大体上倾向于叙述式导语。“软式导语”,则曲折与委婉一些,更接近于描写式导语。“复合式导语”,也就是二者的因素都考虑,只看更侧重于哪个而已。持这种理论的人倾向于,硬式导语适合时效较强的报纸类媒体,软式导语适合时效不很强的杂志类媒体。
四、几点技巧
1、突出新闻价值
导语凸显的是消息的新闻价值,至于消息的要素是不是全,或是占有几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最关心和最想看到的。这里,以威
夷大学新闻学教授弗兰克尔在“中国记者培训班”上写的三个导语为例:
例1:今天早上7时,4辆救火车风驰电掣般地赶到北草木街871号,火被扑灭,无一人伤亡。
例2:一个寡妇和她的5个孩子,于今晨7时从熊熊火焰中的北草木街871号二楼破窗而出,母子安然无恙。
例3:今晨7时,北草木街871号被熊熊烈火所吞噬,而户主卡琳娜和她的5个孩子站在一旁眼看着自己的房屋被火毁掉。
通过比较能明显发现,例2选准了最关键的“WHO”(谁)。寡妇从熊熊火焰中的二楼破窗而出,且安然无恙。这样的关键词句,摄人心目,简洁传神,突出了最核心的新闻价值,自然是最佳导语。
2、言之有物,实际实在
导语贵在开篇有物,切忌空洞,力避满是概念和口号,不能有太多人名、头衔、单位名称,避免因此冲淡重要的新闻事实。如:
12月10日上午,县农牧科技局地震观测台、政策法规股、动物疾病控制中心、农机中心、种子站、土肥站等13个站股16人,利用休息日到县工商银行门前开展了主题为‘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法制精神’的2011年‘12.4’法制宣传日农业法制宣传活动。
罗列太多的单位名称,看着就累与烦。“13个站股16人”、“利用休息日”,这样的数据和时间,完全没必要在导语中出现,它不是这条新闻的核心内容与价值。再如:
10月31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孔锦率省文化厅社会处处长王德文、副处长虞奇勇、人事处处长王宁一行,到我县检查指导文化工作。
同样是罗列太多的官名,一长串官名于导语并无实际意义,没有作用与价值。有用的仅仅是“10月31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孔锦率队到我县检查指导文化工作。”
3、灵活安排词序
重要词语放在前面与放在后面,于导语的份量会有相当大的差别。位置得当,醒目富有视觉冲击力,位置失当,则效果大打折扣。
例一:体育馆里挤满了前来观看演唱会的热情观众,他们都为一睹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风采,现场欣赏她的原声真唱。
例二: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第一次来到玉屏演唱,整个体育馆里挤满了的热情观众,以一睹她风采,现场欣赏她的原声真唱。
显然,例二的效果更好一些。将宋祖英放在开头醒目的位置,同时强调她是第一次来玉屏开演唱会,以至出现轰动的效果。
4、巧用动词
动词是让消息变得生动的词汇。美联社1974年修订的《编辑手册》中对记者的新闻写作提出了10个要求,其中第6条明确规定:“要牢记,一个句子中至少有一个实体动词,而这个动词应当是句子中最重要的词。”即使是动词,但只有一个是最准确与最生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推敲”。例:
今天下午格林尼治时间7时,中国爆炸了一枚原子弹,从而闯进了核俱乐部。(路透社北京1964年10月16日电)
这条导语的后半部分本来可以写成“从而成为又一个掌握了核技术的国家”或“从而使中国加入到核技术领先的行列中”,“成为”“加入”虽然是动词,活性却不强,而“闯”字一下子就显得形象化,动感十足,也人物性格化了。
5、多用短句
在消息写作的“十大规则”中,有这样一句话“多用祈使句,少用叙述性语句。”就是强调要多用短语。如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就非常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五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具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还有一些需加以注意的地方,这也是写作的技巧之一,如:不要把导语写成全篇事实目录,导语只写主要的、又能引出全文的事实。导语要少写细节和附属事实,至多只用一个细节,而且要有典型性。导语里不要堆满数字,数字太多,给人以枯燥感,让人厌烦。
导语的确重要,但只要找到了窍门,写好导语也并不难。然而,漂亮的引人的导语,真的能引人入胜,急切地渴望读完全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消息写作】消息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