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瑶族吊脚楼
瑶族吊脚楼
瑶族吊脚楼
在南岭深处,处处都可以看到这样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蓝天碧水之间,群山掩映之中,一座座别致的木楼依山势而居,在陡峭的山地营造出一块平坦的人类生息空间。这就是瑶族民居吊脚楼。
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住所往往依山旁水建成,其代表作就是人与自然和谐而居的吊脚楼。瑶族人多居住在山区,很少可供成片建造房屋的平地,于是他们便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地方,一半平整土地,另一半依据山势用长短不一的杉木柱头支撑,架木铺板,与挖平的屋场地合为一个平坦的整体,再在此整体上建房。山区气候潮湿多雨而且炎热,为了通风避潮和防止野兽。
瑶家吊脚楼“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瑶族人民根据实用性和环境特性,强化建筑性格,自由选址柴水方便、风光优美的地势,采用数十棵杉木撑起为基脚,建起被称为“千脚落地”的木楼。整座木楼以杉木为柱、为梁、为壁、为门窗、为地板,以杉皮为盖顶,不油不漆,无矫无饰,一切顺其本色,自然天成,朴实无华,或金鸡独立于山脊,或连片成寨于坡前,或负山含水,或隐幽藏奇,千姿百态,格局自由,情调浪漫,更重要的是它冬暖夏凉,不燥不潮,空气新鲜,是瑶山人最好的居所。
瑶族吊脚楼(6张)
这些吊脚楼,以分散的、朦胧的、隐蔽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像一曲淡雅美妙的音乐,像憨厚纯朴的瑶家汉子,像恬静害羞的瑶家女儿,融入大自然的怀抱中,以和谐统一、浑然一体的内涵之美感染着人们。 记得19世纪的美学家、艺术家们都曾不约而同地把建筑叫做“凝固的音乐”。如果把我国源远流长的各种人文景观视为丰富磅礴的交响乐,那么我想,这瑶家吊脚楼便是植根于南岭山脉中,横亘千古、隐蓄已久的千古绝唱。它深沉凝重地吟唱牧歌、月光曲、摇篮曲,淡淡的旋律背后,蕴蓄着力度极强的动听故事,所以它千年流唱,屹立不衰。
难怪,古今那么多文人墨客、专家学者,跋山涉水、乐此不疲地纷纷来探访吊脚楼,并为之留下了无数诗画、美文和音乐。生于斯长于斯的瑶族画家王孟义,一生与吊脚楼结下了不解情缘。他笔下的吊脚楼静若处子,
美似仙境。读之似有生命在其中汩汩流动。他的成名作《边寨》、《霜晨》,吊脚楼在他的画纸上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肯定。我想,画家兴许也是这吊脚楼的知音之一,吊脚楼本身的文化艺术魅力在画家心中激起了无限的创作激清与潜能,于是他下笔传神。
当然,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新一代瑶民们有了新的追求,他们向往城市,走出了大山,融入到现代文明的城镇居民行列中来了,他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吊脚楼,因此受到冷落。
走进瑶山我常常有感于这样的景象,在一座座雨后春笋般拨地而起的现代砖瓦小楼之间,总有那么几幢破陋的吊脚楼,在斜风秋雨中默默守望,隐有几分难以支撑的局促和飘摇。于是我的心中就不禁一阵酸苦;须知那一栋木屋就是一道历史镌痕,一个往昔的故事啊!你可以想象,当年它定然是一个温暖的家,家庭成员们相依为命,一代一代,春播秋收,艰苦度日,有多少辉煌或黯淡,平凡或奇特的生命的第一个足迹就烙印在这里了呀。屋内主人即使年老了,也常常回忆起那段艰难而温馨的生活,浑浊的眼神常常盯着那正在啼哭的生命,皱纹里便渐渐泛出了笑意,那是自己的希望啊。他们是被生活的风风雨雨剥蚀得如历经沧桑的吊脚楼一样苍老了,然而,谁能否定他们那被岁月剥蚀得发黄的创业史呢?谁又能忘记那盛满泪水和欢乐的摇篮曲呢?那儿是瑶族人民的血脉与灵魂。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祖先们遗留下了许多传大的建筑艺术作品,据有关专家指出,像瑶家吊脚楼这样的优秀建筑,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在世界上延续历史最长、适应性最强、风格非常鲜明的一个建筑体系,人们应当对它有所认识。
诚然,吊脚楼的美学价值应是一种历史的纵深和渊厚,应是古今的接续和延伸,没有它的存在,就没有今天瑶族建筑的审美思路发展,它留给后人的是人类文明演变的足迹,是永恒的民族精神气质。
范文二:吊脚楼
重庆吊脚楼 一曲最后的挽歌
(注:所有图片均为后配,可能与文章无关)
即将被淹没的重庆民居,龚滩吊脚楼
洪崖洞谁的成功?
●洪崖洞项目最初设计者现在开车经过它要绕着走,因为“不忍心看到它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开发商小天鹅集团总裁何永智坦承:我热爱巴渝文化,但作为商家,我要多换两个角度来看问题,那就是地产开发和商业运作。
●一场关于洪崖洞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能否兼容的辩论,在这个项目即将落成之际展开。洪崖洞已经物换人非,但这个城市注定还将继续发生毁灭与重生的故事。因此,这样的对话或许对洪崖洞已不可追,却对来者有难得的价值。
“重庆最后的吊脚楼建筑原生态群落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我只能说,非常惋惜,非常惋惜。”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洪崖洞项目的原设计者郝大鹏在谈到洪崖洞时叹息。这个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热火朝天的招商。
洪崖洞,位处重庆解放碑沧白路旁。它是一处拥有2300年的历史遗迹。早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时,就是一处军事要塞。在其后的悠长岁月中,洪崖洞相继形成了:如江隘炮台、洪崖闭门、纸盐码头、镇江古寺、轻红古亭、东川书院、明代城墙、辛亥碑文、天成巷街、纸盐河街、洪崖洞街
等众多历史遗迹,还留下了洪崖滴翠、嘉陵夕照等巴渝十二景中的两大景观,以及独具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和吊脚楼文化。
它是重庆的一部活历史,为人们展现纵横三千年的城市记忆,是重庆目前唯一遗留的老山城人文景观。
据报道,渝中区政府将把洪崖洞建成“一态、三绝、四街、八景”为一体的巴渝民俗文化区。
届时,我市最大的“城市阳台”将横空出世。
然而,洪崖洞的建筑方案可谓一波三折,现在在建的洪崖洞并非最初的规划。
那么,从原来的原住民聚居区、到郝大鹏教授手上的设计初稿、再到现在我们在嘉滨路看到的洪崖洞在建项目,这中间发生了哪些变迁?这本身就耐人寻味。
且听郝大鹏教授娓娓道来。
“洪崖洞这里原来是重庆传统的吊脚楼最集中的地方,这样完整的原生态的山地建筑群在全国范围内都实属罕见。就像北京的胡同、上海的弄堂一样,这种建筑是重庆这样的山城独有的。若论后来以‘修旧如旧’模式保护下来的湖广会馆,也不及洪崖洞更具本地特色,湖广会馆毕竟是外来的建筑样式,但是所幸湖广会馆保留下来了,洪崖洞却未能幸免。”郝大鹏教授说,“正是因为这一地域建筑群落的不可替代,重庆市政府建议专家学者对此地进行历史风貌和文化传统的调研。”
这应该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当时参予调研工作的专家学者之一、美院的王林教授回忆起这一过程时说:“调研洪崖洞,不是哪一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当时,包括重庆政协、旅游局、文化学者一致认识到了这个历史文脉的重要性。所以才要搞调研。”
“当时的调研方案我记得一共写了6本之多,大概有20万字,包括绘图、实测、文字,”王林教授说,“伴随着我们的调研工作,当时社会各界的意见纷至沓来,在拆与不拆、怎样拆、按照什么模式拆和再建之间,大家讨论的非常激烈,这个在当时重庆的媒体上体现得最充分了。”
让王林教授感到欣慰的是,尽管大家观点不一,但是那种民主决策却值得张扬,毕竟是重庆人在保护重庆人自己的文化血脉,理应如此。
但无论当初是怎样的盛景,在政府决定将洪崖洞改造项目“招标”之后,悄悄发生了改变。
“如果政府有足够的钱,那就不会去搞招投标,如果不去搞招投标,让开发商介入,那洪崖洞的保护和改造可能是另一种局面。”王林教授说。
据介绍,那次招投标的主导,是渝中区政府,参与的地产商及有关企业有龙湖、协信、小天鹅等。小天鹅最后中标。而四川美院的规划设计方案,也获准通过。
“其实应该说重大建院在建筑设计方面更为专业,但是我们对文化上的理解感动了评委。”王林教授这样解释当年他们的方案胜出。事实上,因为四川美院在前期所作的科研项目在洪崖洞历史文化方面的深入探索可能也帮助了他们的胜出。
郝大鹏教授向时代信报记者出示了当年的那份最初胜出、但最后却被“打入冷宫”的设计方案。
“在这个方案里,我们保留了原来的三横八纵的洪崖洞原始生态,比如河边码头、洪崖洞的洞口。你可以看到,洪崖洞身后的崖体基本上在这个方案上得到了保留。所谓的三横,是山城人面水而居,建筑依山而建,来往交通日渐积累下来的生活原生态的体现。这里原来就是一个码头,人们先是从水上上岸,这是第一“横”。然后一层层的沿着石板铺就的小路蜿蜒上去,我们的设计规划里保留了洪崖洞最有特色的石梯。”。郝大鹏教授说,“我们设计的初衷就是,在洪崖洞这里复原一个自然民居博物馆,这个方案保留了原来洪崖洞所有的建筑符号和原住民的生活自然形态。”
但是这个有着田园牧歌般美好图景的设计方案却没有能够被最终采纳。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改建项目由重庆大学建筑学院的李向北教授的方案取而代之。
“前后两个方案可谓天壤之别,原来我们设计的容积率只有0.2,也就是2万多方,后来历经一次次的修改后,我眼看着它变成了3万多,再到5万多,终至现在的9万多,已经超过了原来的四倍多,已经超过了这一地块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我不知道它最终还会做成什么样子。我不相信一个容积率9万多的建筑群落能够复原一个重庆山地民居的场景。这么密密麻麻的铺陈下来,我看采光都成问题。”王林教授说,“另外,作为原来方案中重要部分的崖体没有了,只有现在的协调区还能看到原来的影子。千百年历史的记忆和我们祖先深层智慧的结晶就这样被毁坏掉了。而且这是无法挽救的,我深为惋惜。”
对此,李向北教授是这样说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我拒绝评论。”
有人曾经质疑:假设洪崖洞项目最终能够像上海的新天地一样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那么我们有什么必要一定在洪崖洞这个地方去获取这样的成功?像这样的江景建筑,商业地产,如果在洪崖洞能成功,那么在江北、南坪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成功。那里的江景可能更漂亮,何必又非要借着洪崖洞的名义搞商业地产的开发呢?
有人更是笑指,洪崖洞的高达十层的宏伟外观和布达拉宫非常“形似”。
“片面指责开发商或者是设计者可能都是有问题的,问题的关键是,开发商拿到了项目肯定是要赚钱的,这是商业逻辑决定的,所以才把容积率这样的指标发挥到了极致,你能怪他们吗?他们也想保留原来的路数,但是却造成了现在的遗憾。其实政府的初衷也是好的,它不仅要恢复历史风貌区,还要把这里打造成重庆新的旅游增长点,既然你要搞商业地产,那么设计师的方案当然也没有错。”郝大鹏教授表示,他不愿意对后来他退出后的洪崖洞项目再做任何评论。
渝中区旅游局李裕权局长在回应这个问题时说:洪崖洞已经被确立为重庆魅力一日游的接待单位了。
那么,今天的洪崖洞到底是谁心目的洪崖洞?
郝教授说,他现在开车从洪崖洞所在的嘉滨路、沧白路经过,都要“绕道而行,因为不忍看到它变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何永智:
我们做了一件大事
“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的建设,肯定为重庆填补了一个空白,填补了重庆三千年巴渝文化缺乏载体的空白。”对于外界的质疑,小天鹅集团总裁何永智有自己的说法。
虽然是自己公司的开发项目,何永智仍然不吝赞誉之辞,她认为,洪崖洞是“为重庆人办了一件大好事”。
7月12日,在位于江北区小天鹅宾馆内的总裁办公室,何永智向信报记者就外界指责洪崖洞的一些问题作出了回应。
我把它(洪崖洞)当作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一次机遇
记者:请问小天鹅集团是如何得到“洪崖洞民俗风貌区”的开发资格的?
何永智: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是在市政府公开招标的情况下,小天鹅集团通过自己的实力夺标,而取得开发权的。
由于洪崖洞的意义和地理位置,参与竞标的企业还是不少。最开始有十余家企业参与竞标,后来政府确定为三家,即小天鹅集团、协信集团和龙湖地产,最后小天鹅夺标。
我认为小天鹅之所以能够中标,是因为我们对洪崖洞的独特理解,即将项目分为三大块:巴渝传统民居文化的发掘、房地产开发和商业运作。这三块各占项目的三分之一,对巴渝传统民居文化的保存有所偏重。正是我们对该项目的独特理解和阐述,才使我们能够中标。
记者:一般来说,这种政府工程比起普通的商业地产开发可能利润要低,并且风险、压力可能
更大,小天鹅为什么还要参与这种政府工程的建设?
何永智:一方面肯定是商业考虑,更重要的是我对巴渝文化非常热爱,我把它(洪崖洞项目)看成是一生当中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次机遇。
在我们获得开发权之后,可以说,我们是走遍世界各地,以及国内所有有特色建筑的地方,然
后才对其进行商业规划。
我们不认为把它作为房地产项目,修起来就成功了,其余的商业运作和人文发掘也是个很重要的部分。
重庆有与其他地方不同的山地地形地貌,吊脚楼是重庆的传统特色,也是三千年巴渝文化的载体,做这个项目,我们可以为重庆及外地人提供一个可以感受巴渝文化的地方,并且能够不让最具重庆特色的传统建筑淹没、消蚀在现代的高楼大厦中,我们为重庆人做了一件大事。
原始的吊脚楼只是一杯“白开水”
记者:有专家称:“在旧城改造中,最关键的是保留‘原住民’,只有这样才能保留旧城的‘原
生态’。”但是从洪崖洞目前的建设状况看来,所有的楼盘都是商业铺面,所有原住民全部迁走了,你对此如何看?
何永智:这个可能与我们无关,在我们中标的时候,政府已经将拆迁工作完成了,所有的原住民都已经迁走了。
我认为,吊脚楼最初的功能的确是居住,但是作为建筑特色,外人观赏只能看个外部特征,看一个形,也就是说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只可以看一看,不能亲自感受一番。现在石板坡长江大桥桥头也保留有吊脚楼,人们要观赏可能十分钟时间就可以了。人们都说重庆是个过路城,没有什么看的,这样是留不住人的。
我们的规划,将传统的吊脚楼改造成为一个完全的休闲之地,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吊脚楼的风采,而且吃喝玩乐、购物消费样样俱全,例如我们项目里的天成巷大剧院、代表重庆火锅文化的“天下火锅第一家”等,这些项目不仅突出了重庆特色,而且还留住了人(让游客愿意来),不是更好吗?
再说,重庆的特色分布得很散,东一点,西一点,我们将它们聚集起来,这为游客也搭建了一个平台。
我们肯定要考虑商业效益
记者:听说四川美术学院郝大鹏教授最早提出了一个规划方案,你们也通过了,但是为什么没
有按照方案实施呢?
何永智:这有两个原因。第一,重庆轻轨的建设占用了洪崖洞不少地,所以原方案必须改动。第二,郝教授确实提出了一个方案,并且我们请人做设计方案还不是一次,是两次,总共花了几百万,但是他们的方案从营销上来讲,是不可行的。
专家学者只站在学术的、艺术的角度来考虑,他们并没有考虑到我们企业的利益。没有商业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唯一的结果就是把项目做死,到时候谁来负责?那时候可能又有人说:“小天鹅修了个什么烂东西,不死不活的。”
所以,作为商家,我要多从两个角度来看问题,那就是地产开发和商业运作。我不是政府,不可能站在纯公益的角度来看问题,必须考虑到商业效益。我们并不回避这点。
土家吊脚楼的代表,张家界土家楼,世界上最高的全木结构的土家吊脚楼。
洪崖洞做到了人文传统与商业利益的统一
记者:那么你认为,目前洪崖洞做到了对历史人文的传承了吗?
何永智:我认为洪崖洞是做到了人文传统与商业利益的统一。我们在顾及商业利益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对历史人文的传承,而且一直将其放在第一位。
我们要把洪崖洞打造成为一个精品,让人们有“不游洪崖洞,枉到重庆游”的感觉。市政府也很关心我们这个项目,不仅是市重点工程、“八大民心工程”等,而且还被纳入了重庆魅力都市一日游当中,作为接待项目。
除此之外,洪崖洞最大的亮点还在于非常专业详尽的商业规划,目前洪崖洞商铺的平均售价在
1.7万每平方米,这比起其它商业地产来说,已经是很便宜的了,目前招商已经完成了60%以上。
记者: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小天鹅集团对整个洪崖洞的各个功能区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且表示这些规划不能改,既然商铺已经卖出去,业主怎么处理是自己的事,小天鹅如何能够保证他们不乱改业态?
何永智:对于这个我们有充分的信心。首先我们不是把所有的商铺全部出售,只是拿出三分之一来出售,其余的三分之二都是小天鹅自留经营,这三分之二我们可以百分之百地保证按照规划来招商。
对于出售的三分之一,我们实行三年返租,由我们公司来统一招商,三年以后,市场已经培育好了,这样我们就不怕洪崖洞的业态会乱。
记者:你认为洪崖洞还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地方吗?
何永智:有,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时间太短,因为我们要作为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的观礼项目,所以必须赶在峰会开幕之前竣工,所以有的地方可能比较粗糙,如果时间长点的话,所有的工作会更细致。
其次,如果政府能够再多点关照,我们会做得更好,例如在灯饰工程、旅游基金上多帮助我们一些,毕竟我们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
诗人梁平:
吊脚楼是重庆之魂
来自诗人的怀念
“那年那天,日军飞机如蝗/城市上空的警报撕裂了所有的街道/一只鸽子的翅膀折断了/找不到回家/房子倒了,门窗躺了一地……/黑烟消失以后/房子可以重新盖在街的两旁/门窗可以重新装好/洞里的人再也没有走出来……”
这是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重庆籍诗人梁平对老重庆吊脚楼的怀念。
当上述诗句随着一组题为《重庆词典》的组诗发表在《诗刊》和《上海文学》上的时候,人们
可以从诗中形象而深刻地感受到山城重庆独特的文化魅力。有人说,这种魅力在诗人梁平的作品中,以吊脚楼战火中涅式的经历加以凸现,它代表了重庆的顽强,也代表了中国的不屈。
诗句缘于梁平对家乡吊脚楼的情有独钟。“我对吊脚楼最早的印象来自江北长安厂下团结村一带,我爷爷住的房子就是被厂里略加改造的吊脚楼,我从小在那种房子里楼上楼下疯跑,对吊脚楼的怀想常常夹杂着亲情,觉得实在是美妙无比。” 与记者谈起吊脚楼,梁平陷入了一种对童趣的追忆之中,“童年的吊脚楼更多的缘于童趣,进入作品的吊脚楼当然在于地域文化以及抗战背景带给我的思考。重庆特有的民俗与文化积淀也是这座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异质。抗战时期进步文化人宋育仁、萧楚女主办的《渝报》编辑部就在下半城的吊脚楼里,这是很有意思的。”
梁平把吊脚楼视为重庆之魂。被称为重庆吊脚楼“最后保留地”的洪崖洞,在梁平看来是重庆保留最为完好的吊脚楼群。“我原来工作过的文化局就正好在洪崖洞上面,我和我的朋友还经常在下面走动,喝喝小酒。”
体现风格最重要
“就文化保护而言,并不是所有拆除都是遗憾,洪崖洞的吊脚楼早已是风雨飘摇,仅仅靠维修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拆除之后的建设会不会给我们留下遗憾?”梁平一方面很理解政府及开发商不得不作拆迁处理的苦衷,另一方面也认为“部分保留并非完全不可能”。他认为,民间关于的洪崖洞拆与不拆的纷争并不是衡量利弊大小的关键,“拆了之后的建设过程中,要重新体现吊脚楼风格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考虑周全,重建后的洪崖洞同样会是利大于弊。”
梁平看来,开发商赚钱归赚钱,只要整体上保留洪崖洞风貌就是好事。“我觉得只要处理得好,
展现老重庆风貌和现代商业街市并不冲突,我们总不能把怀旧当作照片(或者实物)来供起,借人们的怀旧衍生出经济的附加值并不是一件坏事。我就反感把文化两个字贴在脸上到处唬人。”
梁平还曾向小天鹅集团总裁何永智建议,新建的洪崖洞民居外墙应该是土灰色的,而不能搞成大红大绿,应该保留古朴的川东文化。对于外界质疑现代化的钢筋水泥浇筑的建筑无法展现吊脚楼的“原汁原味”的说法,梁平不以为然。“用什么建材是次要的,关键是要有风格。保留原生态是不是一定要照着原样搬过来?”梁平举了个例子,说成都至川西的高速公路两边的民居,不管是什么材料盖的,也不管是什么风格的,都统一刷了颜色,穿上了川西特色民居的外衣,整体感觉不错。梁平说,重建的建筑仅仅是个符号,可以把人带回原来的感觉,唤起回忆。
唤起曾经遗忘的记忆。这是梁平对洪崖洞最大的期望。
然而,把原住民全部迁走后,洪崖洞会不会没了人脉?
这样的疑问在重庆民间广泛存在,市民无法预期2006年建成的洪崖洞,那一层叠一层的酒吧街、火锅店和旅游小商品店在失去了原住居民后,如何来吸引外地游客——难道就靠那些高达10层的彰显贵族气息的仿吊脚楼建筑?
对此梁平认为:“人脉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它不以人的迁移而消失。”梁平说,大家试想一下,让已经开始住惯了楼房,吹空调的洪崖洞原住民再回来睡大通铺摇蒲扇,估计没几个人愿意。
梁平这样解释:“那种过去的快乐,现在不一定还是快乐了。”
“人会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带有吊脚楼建筑民风的建筑可以让我们去回味过去的生活,尽管那种生活再也找不回来。”
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
“吊脚楼”作为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最早可追溯到东汉以前。目前,重庆市内保留的吊脚楼民居群,多数修建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1891年重庆开埠和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国民政府陪都,使重庆逐渐 发展成为长江中上游的经济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兴盛,川江航运成为进出川物资的主要通道。与此同时,以码头为中心,集聚了大量以航运及相关产业为生的城市中下阶层居民。这些城市中下阶层居民为求栖身之地,不断地在靠近码头的沿江两岸搭棚造屋。为了适应陡坡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量,沿江的民居多采用既保持坡地地貌又可扩充用地空间的吊脚楼形式,并逐渐形成了高低错落、起伏跌宕的吊脚楼建筑群,成为具有重庆特色的城市一景。然而,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吊脚楼民居作为贫困和落后的象征,在主城区许多地段已被新建的高层建筑所代替。日前,重庆市政府为了保留历史遗留下来的巴渝文化景观,体现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特将沙坪坝区磁器口、红岩村沿江一线的旧有吊脚楼建筑实施保护和改造。但由于吊脚楼建筑往往存在着修建材料简陋、居住及卫生条件差、易发生火灾等缺点,给保护和改造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拟对吊脚楼民居的保护与改造策略提出几点粗浅看法。
1、扩展保护范围,重视相关环境
目前重庆市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往往迫于经济压力,采用划地为牢的方式,只求保护建筑本身,对建筑周围环境的保护则不够重视。有些被保护的建筑,由于没有留出足够的保护距离,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逐渐被包围在众多的高层建筑群中,使之失去了环境的依托,降低了被保护的价值。
重庆的吊脚楼民居形式是由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和城市发展历程所造成的。从总体来看,重庆吊脚楼民居群的形成与历史上的交通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如磁器口的兴盛就得益于水运的繁荣。因此,保护吊脚楼民居除要保护建筑本身外,还应将促成吊脚楼民居形成的诸多历史和环境因素,如街道、码头、古迹、绿化、景观视线走廊和与之相关的社区活动等一并加以保护。从细节来看,复杂陡峭的地形、有限的建造用地是形成各种特殊吊脚楼民居类型的主要原因,而且许多吊脚楼建筑往往是通过室外的梯坎踏步来联系上下几层的交通,甚至将厨房等辅助空间移至室外,体现出结合地形灵活多变的处理手法。如果失去了建造环境的依托,吊脚楼民居借助地势创造多层空间的特点就无法体现出来。同时,由于现代建筑无论在高度还是在体量上都远远超过传统建筑的尺度,在建筑密度较大的主城区,应在新建高层建筑与传统建筑之间留出足够的环境保护区,如在被保护范围内控制新建建筑的层数和高度,也可以尝试围绕保护建筑修建城市街区绿地的方式等。
2、着眼于整体风貌,实行片区性保护
传统民居是人类聚落的重要体现,单体的简单形式和簇群的丰富,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主要特色之一。重庆吊脚楼民居,主要处于重庆主城区的沿江两岸,依据地势,由江岸顺势而上,其总体形象的形成往往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因此,单幢的民居建筑既无法体现传统民居的整体风貌和发展历程,也无法体现民居之间所形成的变化无限的半公共和公共空间,如院、街、巷、踏步等。重庆吊脚楼民居由于地形的限制,建筑单体往往紧密的靠在一起,其山墙之间形成许多仅供一两人通过的缝隙空间,这些缝隙空间与高低错落的建筑形体、不同方向出挑的窗台、阳台以及转折变化的上下踏步,共同构成了吊脚楼民居的公共空间意象。这种感受是在单个体量的现代建筑中所无法领略的。民居邻里之间的内外空间,是共同构成民居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任去其一,都是极不完整的保护。
3、因时、因地制宜,继承与发展并重
任何一种民居的保护方式,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如果不是市场行为,最终将会失败。尤其是在重庆市,由于文物保护经费有限,连三峡库区的文物普查和挖掘保护都力不从心,对于主城区的吊脚楼保护,不仅牵涉到建筑本身的保护改造问题,更多的还要涉及现有居民的搬迁问
题,所耗费用甚巨,如果仅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无疑是杯水车薪。因此,必须将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将传统民居作为重要的建筑和旅游资源加以开发,通过旅游业的收入来弥补保护经费的不足,这也是目前西方许多国家文物建筑保护的一种主要方式,相信能对重庆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开发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重庆吊脚楼民居保护和计发的方式,与建筑的风貌特色、建筑质量、保护范围大小、居民职业状况、周边城市环境及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等因素有关,其开发模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要因时因地制宜,拓宽保护思路,既要继承传统,保持风貌特色,又要改造与发展,提高建筑品质,形成新的特征。
(1)展示地方传统建筑文化,拓展城市旅游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保存传统生活方式,已失去了现实的意义,传统民居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载体或符号。因此,从展示地方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考虑,可将传统民居作为一种静态的历史文化现象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旧有的吊脚楼民居群在经过精心整治和优化环境以后,能够完整地保留原有风貌,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和新的旅游资源。因而,在传统民居的重点地段,可以通过改变吊脚楼民居用途(如改造为小型旅馆),增设小型服务设施如旅游商店、观光茶楼等方式,将其改造为旅游观光服务中心,同时增设旅游游船码头、旅游车辆停靠站等辅助设施,将游览和体验吊脚楼民居作为整个城市旅游观光的一个环节,从而创造出一项具有重庆特色的新的旅游项目。
(2)保持社区文化,改善居住条件,让吊脚楼建筑重现生机。由于目前重庆的吊脚楼民居较集中的地段往往是“棚户区”,区段内居民不仅经济能力有限,而且居住密度极大。因此,为了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个满足其基本生活要求的居住空间,提升传统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利用价值,首先必须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在保持吊脚楼民居地段长期形成的社会文化的同时,减少当地的人口密度,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的深度开发提供条件。在适当的人口密度下,进一步改善传统民居的居住、卫生、防火、抗灾等条件,可以指导居民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和自身使用的需求改造自宅,如适当扩大居住空间、增加和完善厨房和卫生间设备,改善采光和照明条件,提高隔音和防火性能等。通过引导当地居民积极参与,不仅延长了传统建筑的使用寿命,保护了长久形成的社区文化,而且还将使当地居民由于互助修建而形成密切的社会人际关系,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整个社区的凝聚力。与此同时,可对传统街道的某些区段适当进行拓宽,形成公共绿地和室外休息空间,并增设与之配套的公共服务及娱乐设施,如老年人活动室、茶馆、图书文化站等。
(3)疏导道路交通,提高城市市政设施水平,改善整体居住环境。老棚户区往往道路狭窄,交通不便,运输条件极差,缺乏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恶劣。因此在保护的同时,应对其道路交通系统和上下水市政设施加以改造。适当拓宽道路,保证必要的车辆运行,并设置足够的上下水市政设施,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处理收集站,彻底改善居住的环境卫生条件。
(4)继承传统建筑风格,锐意创新。吊脚楼民居作为一种地方的传统建筑风格,其深含的传统民居文化无可置疑的具有继承性,同时也具有可创性。继承性在于它的经济合理性和文化传承性,吊脚楼民居保持原有地貌,因地制宜的建造思想,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生态价值,在人们日益重视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可创性则在于形式是服从于内容的,现代人生活方式在日益进步,建筑的科技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因此,要根据人们对居住空间的新要求,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去改造和完善过去的传统居住形式,使吊脚楼民居重获新生。
4、分期规划、居民参与、逐步实施
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改造不仅应编制总体的规划,还应编制可分步实施的经济投入和市政设施改造规划,确立每个保护和改造阶段的具体目标,通过建立传统吊脚楼民居的保护和改造示范区,让其它区段的居民看到改造后良好的建筑、社区风貌和经济效益,使保护和改造计划变被动的政府行政手段为当地居民主动的自觉行为;因此组织居民参与保护与改造工作,一方面能集思广益,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又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和建造中的集体互助而节约投资,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传统吊脚楼民居保护和改造的持久性、经济性和完
整性。同时,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改造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文化、经济、城市建设等各个方面,不可能一蹴而就。分步实施不仅能起到示范作用、减轻资金投入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及时地对前期保护和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式,以避免工作中走弯路,并使得修正的计划切实可行。
(重庆大学B区建筑城规学院 卢峰 朱昌廉)
整旧如旧:重庆“吊脚楼”生命的延续
钟 光
编者按:《本刊特搞》刊发的童悦仲撰写的《用市场经济手段延长住宅寿命》一文,提出了一个很新的观点。他提出,当前一些地方的大拆大建,使一些住宅还没有完成其使用寿命就半途夭折,这是一笔很大的浪费,同时对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古民居造成毁坏。为配合童文的观点,特配发重庆和泉州关于开展保护性旧城改造的文章,供读者消化童文观点时参考。
重庆是我国西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著名的山城和历史文化名城,在建筑和城市环境上具有鲜明特色,特别是传统街区,充分体现出其特有的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老重庆人都不会忘记,临江门,石板坡、化龙桥、厚慈街、川道拐等那些颇具西南地区民居特色的吊脚楼,如今已不多见。由于重庆城市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居民住房条件亟待改善,近几年的拆迁改造,使临江门那一大片吊脚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水泥森林。但是,最近笔者在重庆参加房交会期间,在南坪长江大桥上,惊异的发现,渝中半岛半山腰名叫石板坡的地方,一片片白墙黑瓦的吊脚楼格外醒目,再朝下看滨江路,川道拐原来那一片吊脚楼也整修一新。
为探访这些吊脚楼是怎样焕发青春的,笔者来到位于渝中区厚慈街的南纪门房管所,驻足一看,原来连房管所办公楼在内的厚慈街,也成了重庆吊脚楼民居的“样板间”,条石地基加土砖夹壁墙,飞檐斗壁雕龙画凤,犹如镶嵌在现代化都市脖子上的一串项链,放射出一道另类光芒。这是重庆整旧如旧的一大杰作,也是延长住宅寿命,充分实现其使用价值的另一种实践,更是古老建筑环境的合理保护,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有效延续与传承。
保护性改造的成功尝试
南极门房管所副所长涂大荣向笔者介绍了他们因地制宜修复吊脚楼的具体实践。
渝中区一带与两江相临,受码头文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变迁的影响,昔日繁盛的老城区出现功能结构分化带来发展不平衡。虽然总的趋势会因经济开发的作用逐步将老城区消解,但一方面旧城区巨大的生活、就业压力是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另一方面传统风貌街区的断然消失,使得新的城市建设缺少了地域特色的合理借鉴,也使发展中的人们失去了对历史文脉的最好关照;再加上争先恐后的大拆大建,并不一定就能建出人民满意的住宅,且大量浪费资源。尤其是那些不适合搞房地产开发的坐落在半山腰的吊脚楼。进行合理利用、保护好传统街区,培育新的旅游、娱乐资源便成了当地政府着力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涂大荣说,在他们房管所辖区内,就有2万平方米的旧民居。而大规模的改造开发模式不适宜这一高密度的旧城区,如何选择正确的旧城改造模式,成了他们在旧城改造中的思考题。于是他们尝试整旧如旧的保护性改造模式,这种模式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搬迁一部分,这部分主要是危房,的确不能住人确需拆除的;二是改造一部分,对原旧房进行加固;三是包装一部分,就是在对原旧房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增加公建配套,如建绿化带,改造地下管网,恢复老街老巷,铺设青石板路、条石路等。改造资金由区政府和区房管局各出一半。
涂大荣说,这些旧城区的居民大多是低保对象,不能让他们出钱,只能由政府承担。所以,这种模式如果单纯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是不划算的,没有搞房地产开发挣钱快,但社会效益很好。据当地群众反映,改造后的吊脚楼,住着更安全了,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人气也旺了,甭拆迁搬家,
远离市区造成生活不便,也能享受到温馨的居住环境,尤其是一些空巢老人的怀旧情节也得到满足。
南纪门房管所对旧房保护性改造的成功尝试,所产生的带动效应也是有目共睹的。原石板坡一带的吊脚楼,也采取这种方式正在加紧施工,给旧房“穿衣戴帽”,装饰加固。远远望去,这些吊脚楼,坐落在山坡上,形成重庆民居的标志性建筑景观。
在距离菜园坝附近的长江下滨江路,笔者对这片最先改造的川道拐文觉寺片区吊脚楼进行了探访。从滨江路路边望去,这片沿石壁而建的吊脚楼,象是从石壁上长出来的建筑,这些建筑,或依附悬崖,或临坎吊脚,有“凌空飞绝壁”之感。犹如一座山地民居的博物馆,艺术的构成了婀娜多恣的山地独特风貌。
川道拐片区改造之前,由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作了详细规划。规划前的民意调查表明,30%以上的居民不愿意搬走,同意保留民居特色。最后决策部门将这片改造定位为:一、社区更新及建筑再利用。将川道拐,文觉寺片区作为保留并延续发展的有着特定文化背景、特定生活方式的地域生活共同体的传统社区,通过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开发政策的研究等,为老住区注入新的发展活力。二、改变大拆大建的旧城更新方式,以传统的渐进式规划和小规模改建方式,有序的推进社区的有机更新,在最大程度上解决该区的脱贫和街景风貌问题。其目的在于,改变旧有街区高密度、低舒适性的居住环境;创造具有传统街区特色的积极的社区空间;对人口合理分流及就业安置要求做出回应;为反映山城传统特色的旅游、娱乐、休闲等各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条件;为旧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并实践合理的生态模式。目前该片区2万多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已完成6000多平方米,虽然有些商业网点的经营情况还不是很理想,“但我相信,很快就会火起来的,这因为它的文化内涵迟早会实现其价值的,”涂副所长很自信的告诉笔者。
吊脚楼改造的规划原则
川道拐片区改造在建筑规划方面有哪些特色呢?涂副所长提供的厚厚的一本规划设计方案解答了这个问题。
一、群体依山就势,单体灵活多变。群体布局顺应地形地物,绝少大挖大填,损坏原始地貌。建筑物都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层级而上,随着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与地形地貌有机的融为一体。就单体而言,建筑设计手法也力求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适应地形、地质和气候条件等方面,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原则。或悬虚构屋,取“天平地不平”之势;或陡壁悬挑,“借天不借地”;或利用边角,加设披顶;或因地就势,增建梭屋……建筑内外穿插,起伏跌宕,走马转角,重台天井……
二、总线空间丰富,天际轮廓优美。为了依山就势,规划中采取了分街筑台、临坎吊脚等方式。沿地形高差层层布置,很自然的形成层楼叠宇的群体风貌。这些配合地形变化的层楼叠宇,又形成起伏变化、十分动人、表现力很强的天际轮廓线,对于形成山地特有建筑群体风貌起了很大作用。
三、俯仰皆成图画,五个立面兼顾。位于地势高处的建筑每每注重四方立面的造型组合与构图,以取得“前后顾盼景自移”的动态美感,而处于地势低处的建筑则除此之外,还更加注重屋顶平面(即第五立面)的造型与构图,以获得“高低俯仰皆成画”的全方位美感。规划方案特别强调与突出“第五立面”的构图完整与美感,做到五个立面兼顾,这既是山地传统建筑得天独厚的风貌特色,也是本规划的着力追求。
四、人工结合自然,有机融为一体。基于对自然的尊重和崇敬,规划中不搞大挖大填,而是尽可能利用周围环境条件,形成良好的外部空间,建筑与环境巧妙镶合。比如基地内部的大树、岩壁、山石等,均不随意砍削、挖填或毁损,也不强求生硬的整齐划一,而是恰当的组织到居住环境中成为有机的一部分,使得建筑在外形轮廓上与自然有机融合。
规划还建议适当就地取材,广泛的利用条石、块石、片石砌筑房屋的勒脚、基础、堡坎和外墙,以与山地环境取得协调,获浑然天成之趣。
重庆的实践告诉我们,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并不一定非要大拆大建,围绕山城特色,因地制宜,多条腿走路,同样可以探索出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条件的新路子。
范文三:吊脚楼
吊脚楼
设计师:张永和
面积:518.6m2以钢格栅系统作为建筑的结构和围护构件,表达了“轻、透、散、薄”的设计理念。空间各功能单元相对松散组织,适应多种使用的可能,保证了日光和通风,又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地貌。轻:建筑以极轻的形式插入基地,而建筑本身“浮”于基地之上。保留了坡地的原地形地貌,且不影响原有的自然排水形式。
透:钢格栅的镂空围护构件体系,具有成为建筑结构的潜力,又减少建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散:根据建筑物作为短期出租的使用方式,使用者更可能是友人群体或若干个家庭的组合,组织既要有私密性,又要创造更多的个人活动空间。个人空间的相对分散、松散的组织形态,使建筑能积极灵活地应对地形变化。
薄:浅进深空间具有通风良好的特性。建筑沿坡度方向分为三个薄层。由两个院落分隔。薄空间也为使用者提供了适宜的空间尺度,同时拥有两侧的室外空间。
“轻、透、散、薄”四个字概括了钢格栅背后的建筑学思考。
光盒子
设计师:戴维·艾德加耶/
David Adjaye
面积:881m2别墅由一实一虚两个立方体组成,实体部分是一个从基地上架起的60米细长箱体,横亘在小溪前面,内部空间沿着箱体的长向直线排开:门厅、厨房、餐厅、起居室、工作室以及位于三处夹层空间的卧室和起居空间。在箱体的中部,面向道路的位置是一个人工种植的矩形竹林,形成了一个虚的立方体,其后是别墅的主入口。建筑外墙除了两个起居室开有大下舷窗,分别朝向建筑北面和东面的空地,其余部
分只有象舷窗一样的小方洞。主要的自然采光来自布满屋顶的带形天窗,对应内部空间的变化,天窗的宽度和间隔各不相同,阳光透过天窗在室内投下许多细细的光带。建筑的基础是间隔5米的圆柱,将上部“U”形的混凝土管状结构托起,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基地自然地面,外墙表面为纯净的黑色,做法是在混凝土结构部分外嵌本地出产的黑色石板条。
架空的地面,纯净的外形,谨慎的开窗,内部精确的光线,建筑以一种宁静和克制的态度,创造了建筑和大自然之间的新的平衡。
范文四:吊脚楼
吊脚楼
吊脚楼是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土家人生活地区,很少有平地,到处都是山坡,为了建房子,人们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建吊脚楼,吊脚楼有两层到三层,第一层是养猪、养羊、放杂物的地方,二三层就是人们居住的地方。吊脚楼四方都有阳台,可以在那里读书、写字、秀花、做鞋,人们住着十分舒服。这种建筑就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了我们的土家文化。
吊脚楼样式很多,但屋顶都为斜面,一般瓦,也有的盖杉树皮,除了屋顶以外,其余的部分都是用木头建造,屋柱是大杉木,柱与柱之间用///“穿“连在一起,十分坚固,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起同,展翅欲飞。房子四壁是用杉木板镶装而成,有钱人家还会涂上桐油,墙壁显得干净明亮。
修建吊脚楼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首先,主人要请“风水先生”看屋场,好屋场预示着主人会大吉大利,富贵双全。一般最好的屋场是“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地。
接下来,主人要请算命先生看好日子之后,就带领帮忙的人一起去“伐青山”。准备木料。一般选杉树最好,如果没有杉树,也可以选用其它材料,但土家人伐木始终遵守头不顶紫(子)脚不踏春(女)的规矩。
材料备好以后,主人请来“掌墨师”起小样,架大马,开始根据鲁班的各种规矩来加工木料。吊脚楼的修建就进入了最紧张的阶段。
木料加工好了,就开始“排扇”了,也就是把一根根粗壮的柱头用“穿”串起来,排成木扇,作好立屋的准备。
在预先选好的黄道吉日的上午,在掌墨师的指挥下,大伙儿开始立屋了,“掌墨师”大喊一声“起”,大伙儿一起努力,把木扇立起来,这时,鞭炮齐鸣,左邻右舍前来送礼祝贺。
吊脚楼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的修建过程更是充满了土家文化意蕴,而又妙趣横生,我爱吊脚楼!
范文五:吊脚楼
南方少数民族人民在演进过程中,辛勤耕耘,创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独具一格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而吊脚楼便是其中的一个美丽艺术品,吊脚楼作为一种传统建筑,在当下的今天具有观赏性,实用性以及一定的旅游商业价值。本文将从吊脚楼的由来,建筑结构以及一定商业改造来评说南方少数民族的吊脚楼。
吊脚楼是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多分布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选择其作为本民族的特色建筑。吊脚楼作为一种半干栏式建筑,常常依山傍水而建,具有高悬地面使房内干燥,防御野兽,上层住宿,下层畜牧储物等等优点。是一种极具智慧的民族建筑,是古代民族文化的结晶。
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结构,是古代人民受鸟巢这种群居结构的样式而建造而成,其前身便是我国古代南方祖先在树上建造的“巢居”。这是一种强调居住在离地之“楼”的居民文化,是把“巢”的使用功能与居住者认同的文化规则有机的统一起来。长江以南各地因所处环境、地形及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吊脚楼所呈现出的体量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现今遗存的吊脚楼建筑广泛分布于湖南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是当地苗、土家、侗、傣等少数民族共有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吊脚楼主要分布在鄂、渝、湘、黔交汇的武陵山区。一些学者认为,武陵山区地形多陡坡、峭壁和悬崖,为了利用地形和争取居住空间,所以产生了吊脚楼这一建筑制式,它的这种充分利用山地空间,形成的千变万化的建筑风格更是为了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形成的产物。学者们认为,吊脚楼这种随意的、意识不受任何规矩的约束,强调“道法自然”,它的建筑造型与山地空间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自然平衡。这种以最大的创造性、依附于自然,顺应于自然,去利用自然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体现出雄浑粗犷、质朴率真的意境以及人与建筑、建筑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以土家族为代表的吊脚楼的形成,除了地形的影响外,这些地区的气候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如武陵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气候湿润。《旧唐书》记载,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少数民族居民为适应居住环境的需要,只有在悬崖陡坡上修建吊脚楼。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吊脚楼多采用“底层架空”的形式修建,这种形式也就很好地解决了潮热气候下对房屋的隔湿和通风的要求。
传统吊脚楼建筑之前需要有以下准备工作。首先便是选址。吊脚楼一般建在方位向阳、顺坡、对山坳的位置最好。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建造较大的房屋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有些人家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条件一般的人家就不太讲究了。其次便是材料。建造吊脚楼的主材是南方普遍有得杉木,一般在6~8 月份砍伐杉木,此时杉木水分多,方便剥皮,此外,充足的阳光会使木料加快变干,将杉木晾干后便成为理想的建筑材料。另外建筑最看重工匠。少数民族喜欢名望高、跟从名师学艺的木匠做掌墨师傅,且掌墨师傅要多子多福的为最佳。在少数民族眼中掌握有建筑技艺的师傅往往是具有神性的,而一个神性好的师傅建筑的房屋可给居住者带来健康、财富。
传统吊脚楼从地域上可以分为沿河而建的城镇型吊脚楼和倚坡地而建的乡村型吊脚楼两种。第一种是城镇型吊脚楼,在南方例如湘西黔南桂北境内共有大小河流上千条。这些村镇多沿河、近水分布, 因山多地少, 生活空间狭小, 城镇房屋较为密集。为争取居住空间和开阔视野, 房屋临河一面多利用河岸陡壁架空建屋,出挑设廊,形成靠水的走廊。沿河的吊脚楼, 一般为前街后河、前店后宅的形式。这类吊脚楼所处的地方坡度大、面宽小, 进深亦受到河与街之间距离的严格限制, 充分利用地形高差, 向空间发展乃在情理之中。这类沿河吊脚楼具有基本相似的特征:一是皆位千陡峭的河岸上, 地景与房屋的关系基本一致; 二是错落有致的形态; 三是基本相同的材料及构造技术(尤其是支挑方式)。此三点是产生协调统一
又富于变化的景观的基础。
而第二种则是建于坡地地形的乡村型吊脚楼。坡地吊脚楼不同于沿河吊脚楼,其建造的特色不仅在于所处地形坡度的陡缓,更在于个体形态的差异, 即主房或正房与楼的部分组合关系的不同。常见的坡地吊脚楼, 楼的部分相当于一般民居中厢房的地位, 形成“L”型或“U”型的平面布局,实用而又美观。正房和吊脚楼有一次建成的, 也有后来加建热有在结构上一体的, 也有仅是屋角相抵, 若即若离的。建造吊脚楼, 一般坚持“客不欺主”的原则。即吊脚楼在高度和体量上分别矮于和小于正房, 房屋的间数少, 进深、面宽、层高均较正房为小。若一般正房穿斗排架为五柱八挂或三柱六挂, 吊脚楼部分则仅为三柱二挂或三柱四挂。在功能布局中, 吊脚楼是辅助性的。底层架空供储存杂物, 或做为厨房、牛栏、猪圈; 上层为闺房或客房。底层的高度一般在2 米以下,低于1.5 米则一般不派正式用场, 仅置放杂物。同沿河吊脚楼一样, 坡地吊脚楼也是充分利用地形高差, 将楼的部分置于地势低洼之处, 做成两层或三层, 檐口与正房基本保持平齐。吊脚楼的2 层楼板一般高于正房室内地坪1 米余, 楼梯一般设于正房或吊脚楼屋檐下。苗族聚居区的吊脚楼, 楼梯常设于室内火塘间。
伴随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开发,传统上的吊脚楼不得不面临一定程度上的改造。少数民族地区要想构建起完善的面向大众的旅游经济平台,就要充分挖掘村寨吊脚楼的空间利用。例如,传统的吊脚楼下层用于围养牲畜、鸡鸭等会产生令人不适的异味,应该取缔。可以通过设计把它改造成为商业空间,也可以将成排的吊脚楼底部串联,开辟为娱乐休闲空间,使当地村民的土特产、服饰、民俗表演有销售和展示场所,迎合了当下旅游的热潮。在吊脚楼改造中要充分兼容各种商业设施的建设,满足游客的住宿、餐饮和各种休闲娱乐需求。在旅游旺季来临时,村民可投入到旅游服务业中,竭力为游客服务,而在旅游淡季,村民又可转向农业生产之中。以亦商亦农的形式,形成新型的农村经济实体新趋势,从而提升农村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质量,使吊脚楼建筑在当代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观赏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宛志贤.民族民间吊脚楼[M].贵州民族出版社,2009:4-6.
叶禾.少数民族民居[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79-81.
张良皋.巴师八国考[ J] .江汉考古.1996 ,(1).
张良皋.傣族竹楼中国民族建筑的奇妙发明[ J] .长江建设.1996
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区建筑[ 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