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记叙文作文指导
记叙文作文指导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一下作文问题。
(生:作文难写;不会写;没有东西写……)
当然了,我们不是来开作文的诉苦大会。我们要来解决作文难这个问题。作文难,
难在哪呢?
(生:不会写;没有东西可写……)
是的。正如同学们所说:一、是不会写;二、是没有东西可写。
写些什么东西呢?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文学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我们要学会观
察生活、体验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汲取营养。还记得我们以前讲的那个故事吗?一个小
孩捡糖纸的故事?小孩捡糖纸,有什么可写?但是,当你看到小孩将辛辛苦苦捡到的糖
纸送进垃圾箱时,你是否有所感动?当你进而想到有很多人、很多大人都做不到时,你
是否有想做点什么的冲动?这就是了,这不就有东西可写了?可见,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
活、体验生活,处处都是我们写作的“宝藏”。
当然了,我也很体谅大家的难处。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的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同学视野的扩大和生活阅历的丰富,使我们同学没有机会从生活中汲取足够的
营养.这的确是个难题,但这也是可以解决的。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开拓我
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阅历。这正如放假前我对同学们所说:有空,少看点电视,多看
点书。现在,我再补充一点:有空,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也就是:有空,少看点
电视,多看点书,多出去走走,多出去看看。
对于电视,我想谈一点个人的看法:是不是电视就是不能看呢?看,当然可以看。
无聊时,烦闷时,看点娱乐片,开怀地笑一笑,有何不可?有空时,当然以看点精品为
妙。像电影频道的电影,由于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其情节安排极为紧凑,大都是精品。
我们可以学习它的语言,人物对话的语言;我们可以学习它内容的选择,写什么,不写
什么;我们可以学习它情节的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而且我们还可以做这样一个练习:看完一场电影,是不是总有一些画面仍在你眼前闪现?我们可以将它描绘出来,再请与
你同看电影的人帮你看看,提提意见,我们再做修改,努力做到重现画面,或有所创新。
这样,既锻练了我们仔细观察的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何乐而不为呢?
有东西写了,可怎么写呢?有没有方法、规律可循呢?有。我们可以用问题引导的
方式来帮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以《可爱的故乡》(茅盾)为例:
可爱的故乡
茅盾
浙江是人特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才辈出的地方。虽然我仅仅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
代,却深深的怀念它!
……
1913年夏,我毕业于杭州私立安定中学,为了报考北京大学预科,我离别了故乡。
后来,因生活、工作、斗争的需要,竟使我再没有回归故乡。在二三十年代,我还间或
回家探望母亲,而1940年母亲的去世,终于切断了我与故乡连接的纽带;那正是风雨如
磐的年代。解放后,故乡日新月异,喜报频传。每当我从故乡来人的口中听到这些消息,
总想回去看看,可又总是受到各种的干扰,其中就有“**”的十年浩劫。然而,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
浙江出过人才。历史上的人物就不说了,仅仅民国以来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就可
以列出长长的名单。敬爱的**的祖籍在浙江,鲁迅先生是绍兴人,这是妇孺皆知的;
与陈独秀共同创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小组陈望道和沈玄庐,都是浙江人;民主主义革命
斗士蔡元培、沈钧儒,为革命而被砍头的第一个女烈士鉴湖女侠(秋瑾),也都是浙江人;
还有郁达夫, 也是浙江人;章太炎是浙江余杭人,而章太炎的夫人汤国梨,是乌镇人。但是,还有一些现在也许不为人所知的志士,在我的记忆中却保留着深 刻的印象。这就是湖州中学校长沈谱琴和嘉兴中学校长方长箱。沈谱琴和方长箱都是同盟会员。在辛
亥革命时,他们把学生武装起来,占领了湖嘉两座府城。武器是学校体操用的枪,都是
真枪,能连发九颗子弹,而且他们确实储备了不少弹药。平时的体操课 实际上是军事训练,当时嘉兴中学教三角、几何的教员计仰先不率领学生前往杭州助攻知府衙门。
我回忆这些往事,想念这些故人,是为了寄语故乡的亲人:浙江是有光荣传统的!
踏着前辈的足迹,高举四个现代化的旗帜前进再前进!
我们可以提哪些问题呢?提哪些问题才能把握全篇呢?(从题目开始)
(生:写什么?故乡怎么了?可爱表现在哪?还有其他什么想法么?……)
是的,对记叙文我们可以提这些问题。1、写什么。写人?还是写事?写一个地方。
2、他(它)怎么了?(特点或给你感受)可爱。3、这些特点表现在哪?(或这种感
受产生的原因)可爱表现在哪?4、还有其他的想法或看法么?(作结尾)是为了寄语
故乡的亲人。这样,我们就能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知道该写什么,不该写什
么;哪些该祥写,哪些该略写。听明白了?
掌握这些就行了吗?不。要想写好文章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在具体写作中,我们
往往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语言平淡,像在记流水帐。怎么办呢?这涉及到语言的形象
和含蓄。我们可以分开谈。使语言形象的好方法是运用比喻或拟人手法。这样的例子很
多,我们以前谈过, 这里就不说了。这里我们着重谈一下语言的含蓄。我们以《怀鲁迅》
为例:
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
发出了几通电报,荟萃了一夜行李,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
22日上午10时船靠了岸,到家洗一个澡,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
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情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的肺与紧捏的拳头。
这不是寻常的丧葬,这也不是沉郁的悲哀,这正像是大地震要来,或黎明将到时充
塞在天地之间的一瞬间的寂静。
生死,肉体,灵魂,眼泪,悲叹,这些问题与感觉,在此地似乎太渺小了,在鲁迅
的死的彼岸,还照耀着一道更伟大,更猛烈的寂光。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
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家看出中国
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中国。
鲁迅的灵柩,在夜阴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
我们看最后一句,什么意思呢?虽然鲁迅去世了,但我们还是有希望的。那作者为
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这就是了,这就是语言的含蓄。这样的语言很耐读,也给读者留
下了回味的余地。再如有的同学这样写:“永远做不完的作业作完了,永不停息的校园铃
声终于停息了。”怎么了?“暑假开始了”;有的同学还这样写“又回到了鸟笼”(开学了)。
在这里,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现实生活怎么样,我们就怎么写么?不。艺术真实
高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是生活真实的抽象和概括,是生活真实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反
映。我们仍以《怀鲁迅》为例:文章写到“第二天我就匆匆跳上了开往上海的轮船”,轮船能“跳”地上么?不能;“吞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去”,作者只吃了“两口饭”?“跑”到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不是的。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是表达感情的需要,是为
了表达作者急切的心情。但你觉得它是假的么?不。为什么?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
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的。可见,到底怎么写取决于作者抒发感情的需要。这不仅体现在
用词上,如“吞”,还体现在选材上,如“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情的脸,悲愤的脸,和
千千万万将要破裂的肺与紧捏的拳头”,作者只看到“脸”和“拳头”?作者还能看到“破裂的肺”?不是的。这些同样是表达感情的需要。明白了?
精妙的情节安排,同样能使文章增光辉。如刘妍同学的《狼》:
肮脏的灰毛,杂草般长在,包着几根骨头的皮上。松动的牙齿,像掉了齿的梳子, 歪歪斜斜地挂着。还有那软塌塌爪子,组成了,一只狼。在动物园的铁栏杆里,孤独地
趴着的,一只很老的狼。
人们告诉我,它是平静地死去的,平静得就像现在这个样子,仿佛它天生的权利,
就是沉默。我不信,它一定曾嗥叫着狂奔,在这狭小的空间,就像在记忆的雪地上,带
着一只年轻的队伍,奏一曲,生命的乐章。因为我从那呆滞的眼中,看到了漆黑的夜空,
一轮圆月亮。
读着有什么感觉?是否有一种吸引人的力量?怎么会有这种效果呢?这就是情节安
排的妙处了。看有什么规律可循?由局部到整体的顺序。是的。再如《怀鲁迅》中的“真是晴天的霹雳,在南台的宴会席上,忽而听到了鲁迅的死!”怎么样?学会了吗?
这节课,我们学习用这些法子来写一篇记叙文“寒假记事”
要求:(提示)
1、动用倒叙手法或以一场面描写开头。
2、注意六要素的交待。
3、结尾。首尾呼应。
范文二:记叙文作文指导
记叙文作文指导
一、根据材料确定中心
记叙文是用叙述的方式表情达意的文章,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描写人物生活片断或整 个生活经历(传记)、讲述事情发生发展 和结局的过程、描绘某个地方的景物的文 章、故事、小说、童话、寓言、某些日记等。 材料
二、选材
材料,就是记叙文所反映的事实。我们平时观察生活、阅读书报所得到的零散的事实称为“素材”;如果从素材中概括出了中心思想,回过头来再根据中心思想进行选材,那些经过加工挑选出来的彼此有内存 联系的材料就叫做“题材”。
掌握丰富的素材,是写好记叙文的基础。因为文 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作者对客观事物应有详细 的了解,如果对客观事物(素材)一无所知或知 之不多,又怎么能把客观事物反映出来呢?俗话 说“巧妇难为无米炊”;没有米,饭是难以做出 来或根本做不出来的。常常有同学说:“老师, 我不会写。”其实,那常常是“没得写”,头脑 里空空如也,文章就写不出来了。如果仔细观察 生活,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物,了解各种各 样的事情,不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是 “视而有见,听而有闻”,再加上广泛阅读各种 书报,头脑里或笔记本里积累了各种素材,写文 章时就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了。所以,完全可 以毫不夸张地说,收集各种素材,是写好文章的 前提。
文章通过记叙人或事物所反映出来的观点,就是中心思想。请注意,
中心思想是一个观点,是一种思想,不是 指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特点。 指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特点。
有时老师让同学写个中心思想,一些同学写“通过这一件小事,说明这个人物脾气不大好。”或者“描写一件平凡的小事,说明书包失而复得的经过。”这都不是中心思想。如果改为“通过一件小事,说明这个人脾气不好,影响团结”、 “通过书包失而复得的过程,表现社会风气正在 好转”,这才叫做中心(“中心思想”也叫“主题、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日常生活里也简称 “中心”)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可以利用判断的形 式用一些语句明白地表示出来,如魏巍的《谁是 最可爱的人》就明白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战士确 实是最可爱的人。但是,更多的记叙文并不是这样,而是通过记人记事来表现中心意思,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头到尾没有哪句 话能表达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通过全文的记叙表达出来的。
中心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材料里提练出来的。 譬如有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说明的问题或道理就是中心思想。可见,中 心思想是从事情(材料)中得来的。这跟在课堂 里学习每篇文章时概括中心是一样的。例如阅读 《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这一课,我们可以从 人们到各地找药、王府井特药商店为送药而做各 种准备、空军为送药而不顾危险、县委为救民工而多方面设法等材料(题材)里概括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主义制度真好”这样一个中 心思想。这跟写文章相似,所不同的只是学课文 是最后才概括出中心,而写文章则是动笔之前就 把中心定好。
从材料里概括出中心思想,这是写记叙文的基本功,应该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提炼中心也有一些思维方法,如概括事物的 共同点、比较事物的不同点、展开联想、 开展逆向联想、表达自己的态度、寻找因 果联系等等。
三、怎样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呢?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 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这是叙事的最基本要求。任何一件事情,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个要素组成的。在叙述的时候,要把这些要素交代清楚,一般不要省略。这样才会使读者对事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 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 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 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 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 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 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 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 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 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 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 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 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
先写什么,再写 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四、怎样安排记叙顺序才能使文章 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 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 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 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 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 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 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 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 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 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开端、发展、高 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 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 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 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 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 影响内容的表达。(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 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 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 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 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 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五、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一副见微知著的好眼力。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 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 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的榫头要对得合适。 总之,我们只要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对听到或看到的事 深入地想一番,认识它的意义,鉴别它的价值,并把它放 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写,就能从小事中写出深意来。
六、怎样才能选择到新颖、独特的材料呢?
(一)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思路比 较狭窄,他们的目光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老是不 能扩大。如果我们同学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 既看到那些好人好事,也看到那些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 一定会丰富多采起来。
写作文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七、在记叙的过程中,怎样妥当地 安排详写和略写呢?
(一)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 的中心。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
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 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 因而要详写。
(二)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 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八、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
(一)、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二)、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三)、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四)、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一般来说,插叙内容写完以后要注意与原来的叙事线索衔接。叙事中的照应有三种情况:(一)、文题照应。在叙事过程中,我们所 写的内容务必切题,要和文章的标题相照 应。
(二)、首尾呼应。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遥相 呼应,可以使文章结构紧凑。(三)、前后照应。在一篇文章中,前面的内容和后面的内容要互相照应。 总之,过渡和照应,是叙事文章中必不可少的,我 们在作文时千万不能忽视。
九、拟一个漂亮的开头。有人向警察请教作报告的诀窍,警察说: “作报告时,首先要有信心,报告的开头 要像逮捕犯人一样,富于戏
剧性;报告中间要像审讯犯人一样有条不紊;报告的结 尾要像宣判一样简洁明快。” 其实,那位外国警察谈的作报告的诀窍也一样适用于写文章,所谓开头要“富于戏剧性”,就是说开头要漂亮;所谓结尾要“简洁明 快”,就是说结尾要干脆有力。
做到“开头漂亮”的主要途径是:
(一)叙述好事件的起因。如《边线》作文,开 头这样写道:“大扫除刚结束,不知哪个‘缺德 鬼’把一小团废纸扔在五年级的走廊上。”文章 的开头便是军军和牛牛争吵这件事的起因,具有夺人眼目的力量。
(二)描写环境,烘托气氛。如《风》作文,作 者一开头就描写了风的猛烈:“走在路上,风要 把我吹得飘起来。”甚至“前面路口的大杨树被 风刮得东倒西歪,发出‘唰唰’的响声??”文章 的开头交代了上学路上的恶劣环境,正是为了适 应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增强了感染力。
(三)激人兴趣,引人入胜。如《一堂有 趣的自然课》,作者开头就写道:“清脆 的上课铃声刚止住,马老师就抱着一大堆 毛皮子、丝绸帕、玻璃棍和橡胶棒等东西, 快步走进了教室。”马老师究竟要干什么? 难道你不想看下去吗?
(四)开门见山,点明题旨。如《“雷锋” 来到运动场》作文,作者开头写道:“学 校十三届田径运动会结束了。在总结会上, 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赞扬一位不知名的‘雷 锋’。”这样直截了当,一下子把读者注 意力吸引到中心思想上,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
十、做到“结尾有力”的主要途径是:
(一)把事件的结局交代清楚。如《一堂有趣有 自然课》,是这样结局的: 下课铃声响了,当同 学们恋恋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实验时,一个个不由 自主地埋怨道:“怎么搞的,这节课时间这么 短!” 这种顺着情节的发展,以事情的终结作全 文的结尾,干净利落,不枝不蔓,事情结束,文 章也就结束了。(二)语言含蓄,发人深思。在记叙文中,作者 以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写下深刻含蓄的结语,力 求意味深长,发人深思。(三)结尾同开头呼应。结尾照应开头, 能使文章结构谨严,浑然一体。(四)篇末点题,突出中心。篇末点题, 尤如画龙点睛,这“睛”点得好,会使全 篇顿生光彩。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能帮助 读者悟出全文的深意,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三:记叙文作文指导
龙文教育学科导学案
教师:彭桂英学生: 陈燕 日期: 2013.8. 23 星期: 五 时段: 13-15
记叙文写作指导 课 题
1、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学习目标与
2、学会记叙文的写作格式
考点分析
重点:掌握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与
难点: 学会记叙文的写作格式
难点
探究法、对比、归纳总结 学习方法
学习内容与过程
记叙文写作指导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是用来描述事物的文章.时间,人物,地点,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6要素,(或者四要素)。.描写物体的就要从运动状态,物体形态或变化上来说了。
记叙文写作,是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
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总的说,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但记叙文写作,伴随自然流漏的适当议论和抒情。
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 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正因为记叙文写的是生活中的见闻,所以一定要表达出作者对于生活的真切感受。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的特点就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时间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1
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第四,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
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的分类
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如《背影》。
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如《一面》。
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如《春》。
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如《白杨礼赞》。
我们从小学接触作文开始,最早写的就是记叙文,一直到初中,我们还是不断地在写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叙文和叙事记叙文,怎样写好一篇写人记叙文呢,我们平时的写人记叙文中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问题之后,采取怎样的步骤可以写出一篇好的写人记叙文。这一切,我们将在此篇中给予指导。
记叙文可以说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一种文章,在写作时也是最早接触的文体,记叙文看似所有人都可以写,可是记叙文真的很容易吗,我们遗憾地发现很多同学都存在种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一、故事老套陈旧。写老师,一定是挑灯批改作业,雨天送我们回家;写父母,总是冒着风雪背着我们去看医生;写朋友,总是最初要好,然后有了误解,最后又好起来了。亲爱的同学们,这是一个现代社会,别让80年代的流行统治我们21世纪的头脑,别人嚼过的馍馍已经索然无味,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伟大的,后来的效仿者常常落入“东施效颦”的嫌疑。 二、塑造的人物过于模式化。汉语是一种伟大美丽的语言,汉语词库里用来形容人的形容词不胜枚举,很遗憾,我们大部分同学写人的时候,都把人写得很完美,缺乏真实的感觉,妈妈总是慈祥,爸爸总是严厉的,老师总是充满关爱的,没有缺点的人物是不饱满的。
三、写作技巧有待提高。(1)缺乏对人物的描写,使人物显得干瘪。(2)叙述太过平淡,不带情感,缺乏感人的力量,连自己都不能感动的作品是没有办法感动别人的。(3)表达方式太单调,只有平板的叙述,如同白开水,索然无味。
综合这些问题,我们要对症下药。现在我们写作通常都是课堂作文,讲究即兴发挥,要写好作文,却需要课外的功夫,这课外的功夫,就是我们要走的第一步路。
第一步:课外的功夫
同学们可以发现一般来说作文写得好的同学都比较喜欢阅读,或者有良好的摘抄习惯。俗语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非常有道理的。我们会觉得生活平淡,无物可写,这样的观念是错的。生活不是平淡的,即使是平淡的,也有很多细微的震撼过你,让你心情波动过的事情,我们觉得生活平淡只是因为缺乏观察,缺乏用心体会;更经常的是,即使我们身边出现了让你为之一动的事情,由于缺乏记录的习惯,我们常常让好的材料擦肩而过;此外,除了生活的真实,
2
我们可以从别人写人的文章中获得灵感,看看别人是怎样刻画人物的,可以作为借鉴;也可以把别人描写过的人物作为一个人物模板,联想到其他你身边这样的人,哪怕以阅读后印象深刻的某个人物作为自己写作的对象也可以,只要符合题目要求,虚构的真实并不比真切的真实效果差。总言之:
1. 观察生活,用心体会。
2. 随身携带笔记本,不错过任何一个小小的灵感,任何一个感动你,让你震惊的瞬间。
3. 从阅读中模仿人物的刻画,从阅读中汲取材料。
第二步:确定好中心
既然是写人的文章,同学们一般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人来写,那么选择哪一个人不会成为问题,会成为问题的是,怎样描写这个人,很显然,按照我们老一套的写法是不行的。写人通常都是为了表现突出人物的某种性格特点,更深入,可能是为了赞颂或者批判这个人,表达对这个人的怀念;又或许,通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来以小见大地反映社会背景,比如说《孔乙己》就是这样。因此,我们写人的记叙文可以确立这样几个中心:
1、 单纯表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 赞颂或批判这个人的品质特征;
3、 通过回忆“我”与这个人的交往,表达“我”对他的怀念;
4、 通过对某个特定人的描写,来表现这个社会上和他具有同样的特征的一群人,反映一个社会背景。
通常来说,我们选择前三种中心比较多,第四种中心如果可以写出来,便是十分出彩的,但因为主题较大,很难把握。
第三步,确定几个人,几件事
写人记叙文可分为写单个人、写两个人和写群体的。写单个人可以“以一事写一人”或“以多事写一人”。写群体的文章就像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实际上是写一个团体的共性,我们不主张大家写群体。其余的几种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点。
(1)一事一人
这样的记叙文通过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来表现一个人,要求事情具体、生动,因此我们要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的最典型的事件,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能使自己感动的事情来写,要求这个事件表现的是这个人物最典型的特征,或者这个人的多个特征在这个事件中慢慢呈现出来。就好像,我们摄影的时候,镜头慢慢推进,人物在叙述的过程中慢慢丰满起来。 (2)多事一人
初中记叙文要求的字数是600字,因此我们用多事写一人,也是有限制的,通常是两三事,如若超过四五事,那么这样的文章就让人生厌了,因为写的事情太多,只能匆忙一笔带过。这样的文章要求详略得当,段落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写多事通常也就代表着多角度,一个人身上的不同的几个特征;当然,并不排除用相互联系的几件事情来写一个人的某一方面典型性格。
(3)两人文章
通常都是为了体现两人之间的某种情谊或人物间的新型关系,写这类文章之前要弄清两人之间的联系和主次地位,意识到两个人物之间应相互映衬,相互影响。 我们谈到这个步骤是因为只有确定了要写几个人,怎样写,知道写的重点应该是什么,才方便我们真正动笔的时候有备无患。请同学们参考下篇,我们将谈到正式动笔时该如何下手。
我们讲了动笔之前应该准备的步骤,包括素材的准备、中心的确定、人物和事件的确定。这篇我们将要主要讲到的是审题、拟题、选材、结构四个步骤,把这四个步骤完成,等于把这篇写人的文章的整体框架搭建起来了,本文将告诉你怎样做好这四个步骤。
第四步:审题。
3
审题是个老掉牙的话题,但是我们在这里依然强调出来,是因为很多同学还是不厌其烦地犯着不切题意的毛病,关键在于我们同学缺乏审题能力和正确的审题方法。正确的审题应该做到三点:
1、 看题目要求是写人还是写事,如果是要求写人的文章,叙述的重点就是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人物;如果是写事的文章,人只是其中的主角,主要是通过整个完整的事件来突出主题。
2、 看题目限定的范围。在题目中也许已经限定了写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人。如《我的辅导员》就限定了必须使用第一人称;有的在材料中要求写你身边的人;有的材料要求写在学校和在家里,一个人的不同表现;有的题目是《爸爸变了》就要求你写以前和现在爸爸的不同样貌。
3、 看题目有没有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比如说一篇文章叫做《我最喜欢的一个人》,题眼是“喜欢”,你不可以大量笔墨来写我多么崇拜这个人,喜欢和崇拜是不同的情感。《奶奶的微笑》题眼在于微笑。
第五步:拟题
一般来说鲜明的要求写人的记叙文都已经给出题目,大部分是命题或者半命题,当然也存在让你拟题的可能。题目是文章的窗口,拟一个好题目,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怎样拟好写人记叙文的题目呢,
1、 通常我们以写的人为题,这样可以一目了然让人了解你是在写人,在题目中,也可以加入一些修饰语,把这个人的主要特征写入,如《可爱的老爸》;或者把我对一个人的情感写入《难忘的他》,这里面“我”基本上是不对人物进行议论的。
2、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你对这个人的主观感受,可以在题目中表现,用上“我最尊敬的??”,“让我感动的一个人”等。
3、 如果你在文章当中要强调一个人的变化过程,你可以写“他变了”,“张小宝新记”、“浪子回头金不换”等。 4、 如果你强调两者的关系和交往,可以写“一起走过的日子”,“最好的朋友”、“永远难忘的情谊”等。
人物角度的作文题形式多样,除常见的直言式外,还有比喻式:如《我身边的雷锋》;倾诉式:《老师,您听我说——》;赞叹式:《他是好样的》;陈述式,如《我最了解他》等。这里我们只是谈到了一些传统的拟题方式,是为了避免同学们单纯地求新求异,而最后以文题害文。要做到文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请同学们继续关注我们的巧学网。
第六步:选材
在上篇中我们提到了同学们在选材的普遍问题,可以说选材是写人记叙文的一个坎儿,很多同学就摔倒在这里了,我们说选材创新不能只是塑造完美的人物,当然也要注意选材创新不等于描写社会阴暗面,总体来说,我们的文章都是要积极向上的。审卷老师讨厌那种大而空,而且不切生活实际的材料,如写父亲冒风雪骑着自行车送我去医院,这样的事情发生在21世纪几乎是不太可能,打的已经变得非常便利了。那么,我们怎样选材呢,
1、 写生活的小细节。要写父母,其实是最容易的,每天生活在一起,注意一下生活的细节就可以找到无穷的材料,爸爸每天等你自习回家做夜宵,或者为了你改掉了一个怀毛病;妈妈有时候很唠叨,可是和你却情同姐妹。看似不经意的东西,其实已经包含着爸爸妈妈的爱在里头了。不论写谁,我们都可以考虑从一些生活小细节入手,然后扩大加以描写。 2、 以写人反映时代新风貌,要写一个人拾金不昧、乐于助人,请摆脱陈旧的套数,要明白,时代日新月异,每天都出现新人新事,比较于自己小的时候,身边的人从各方面是不是也随着时代发生了变化,比如说竞争意识变强后,人怎么变化了。
3、 写某个具体时期或者某个具体地点的人,在特殊时期的人,常常会表现出特殊的状态,如非典时期,你身边的人怎样表现的,在不同的社会地点,一般人们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家的和在办公室的爸爸一定看起来很不一样。
4
第七步:结构
怎样给一篇文章搭上一个好的框架,不但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要怎样写,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确定了我们在开头、主体和结尾分别应该写什么。孙子兵法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意,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熟能穷也。”作文结构是深层的东西,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们的写人记叙文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1.引入:人物外貌描写,点明题旨
2.蓄势:从不同的角度选取
3.揭题:详写最能体现人物思想内涵的一件事。
4.点化:紧扣题旨或议论或抒情。
此篇中,我们已经把写人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架下来了,在下篇中,我们将谈到怎样写人,才可以使文章显得生动。
教学反思:
今天我学到了什么,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 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非常好 ?好 ? 一般 ? 需要优化
2、 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非常 好 ?好 ? 一般 ? 需要优化
教师签字:
主任签字: 时间 : 年 月 日
5
范文四:记叙文作文指导
记叙文作文指导---选材
(2013-02-21 17:52:21)
转载?
标签: 分类: 作文辅导
杂谈
记叙文作文指导4---选材
思路点拨:
(一)领悟文题
这是一个富含喻意和诗意的文题,选材成为创作的关键。
文题中的“花”可以指事业之花、学业之花、科学之花、艺术之花等,也可以指精神之花、美德之花、幸福之花、爱情之花等,
“春天”则可以指通常意义上有利于人生之花盛开的生命阶段、成功条件、工作环境、人生处境等。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一年既然分为四季,是鲜花,不一定非在春天盛开。”的确,春有百花夏有荷,秋有丛菊冬有梅,花开不只在春天,这是物性使然。自然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成;有人平步青云,而有人则曲径通幽;有人登顶是“华山一条路”,而有人则中途易辙领略到另一番风景??人生的得意和辉煌并非出现在最顺乎人意的情况下。这就需要我们有坚韧之志、耐得寂寞之定力,也需要我们有变通之智、化苦水为美酒之诗意情怀。领悟了这些深意,你的写作思路自然也就清晰而开阔了。
(二)选材中的文题
空谈作文的选材,难免有夸夸其谈之嫌,《花开不只在春天》,由于知识积累的不同、思维修养的差异、思维层次的深浅,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材。 选材之一,由花开不只在春天,想到不在春天开放的花,然后大谈特谈,有哪些花在春天开放,想来想去也想不到那里去,由于知识积累少、生活经验少、社会实践少。荷花六月开,菊花九月开,梅花腊开。于是编故事,家里有人爱种花,这种花张三买来的,那种花李四送来的,拼拼凑凑800字完事。 选材之二,因花开不只在春天,想到不只在春天开放的花。找来找去,也找不到什么品种,绞尽脑汁之际,忽然想到月季,如获至宝,庆幸之余,为别人捏了一把汗,幸好我找到了,想想真是有点后怕,然后投入战斗,连篇累牍地描写月季
美丽,不厌其烦地抒发对月季花热爱之情,连汤带水总算写到了800字,哈哈万事大吉,自以为美梦高分即将成真。
选材之三,由“花”想到“美丽”,由“春天”想到“青少年”。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但有些人就是驻颜有术,年轻看上去很美丽,中午依然如此,甚至年老了还是这样。像刘晓庆,五六十岁的人了,看起来依然很美丽,为什么呢,因为花开不只在春天嘛~
选材之四,由“鲜花”想到“事业之花”,自古英雄出少年,正应了花开春季之意,但大器晚成亦大有人在。东隅已逝,桑隅未晚。七十岁学吹手,从头开始。结果事业这花盛在中年或晚年。如肯德基的创始人,卡耐尔?桑达斯。年轻时开商店倒了,办加油站烧了,开餐馆关了,直到六十多岁而事业之花绽放。 选材之五,由“鲜花”想到“心灵之花”。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但后天的学习,他们一致地认为很重要,学习什么,学得一颗仁爱之心,学得一颗向善之心,学得一颗纯真的心,学得一颗进取之心。清代学者袁枚也认为作家的人要想写好的作品,就得永远保留一颗童心,还专门形成一种文学理论——“童心说”,因此心灵之花的绽放应该贯穿一生。 选材之六,由“鲜花”想到“爱情之花”,有人认为爱情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关注的只是婚姻,殊不知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老年的爱情之花也会盛开,夕阳红的婚介所也应远而生,最为典型的事例莫过于82岁的杨振宁和28岁的翁帆的爱情之花,并且是进了婚姻的殿堂,其实此前二人是心仪已久,只是压抑着让它含苞待放,杨夫人逝世之后,这个爱情终于开始开出花来了。 选材之七,由“花”想到“艺术之花”。大多没有内涵的文章只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洗礼和历史的考验,但经典的文艺作品是耐读的,它们的艺术之花盛开在四季,甚至越开越盛,越开越美。孔子的《论语》自横空出世以来,其艺术之花就经久不衰,乃至于当今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像中国的四书五经,国家的莎士比亚、列夫?托尔斯泰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艺术之花至今都常开不谢。 选材之七,由“花”想到“精神之花”“道德之花”。人活一气、树活一层皮,这一如气的“气”是气节,是精神,是情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要治国平天下,要为天下苍生服务,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生牛犊不怕虎,是花开在春天,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是花开不只在春天了,这种精神之花道德之花的盛开不只在春天的事例,古今中外俯抬即是。
梳理一下以上七种思考及选材,选材一、二是机械地图解标题,不可取。选材三是低级地理解标题不可取。选材六的爱情之花由于种种原因考生把握不准,稍不注意容易走偏,无十足地把握最好放弃。选材四、五、七、七是可取的,理解了题目,有深度,有广度,如此选材写出的作文应该是好作文。 花开不只在春天
春天里,微风和熙,阳光懒懒地洒在大地上,花朵题开厚厚的棉被,探出头来:桃花开了,梨花开了,牡丹开了,连诗人都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真是个美好的季节,瞧,春暖花开,多好~
可是,花开不只在春天~
夏天,如镜的河面上铺开的那一片片荷叶,盛开的那一朵朵洁白的或是粉粉的荷花,不也为炎热的夏天带来一片片清凉,酷热的夏天,也有花开,夏天的荷花,是夏天的灵魂,是夏跳动的心脏。
秋天,那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菊在满地的枯叶中,在萧瑟的秋风中,开得那样明亮而灿烂。秋天,因菊的开放少了一些萧索而多了一丝活力。苍凉的秋天,也有花开,秋天的菊,是秋能量的来源。
冬天,墙角的那支梅,聚在皑皑的白雪身后,微笑着和刺骨的寒风交谈嬉戏,淡淡的香味,连太阳闻了都咧开了嘴。寒冷苍白的冬天,也有花开。冬天的梅,是冬的精神,是冬的魄力。
人生的旅途中,也有温暖明媚的春天,有酷暑难当的夏天,有萧条冷落的秋天,还有让人觉得寒冷得无望的冬天。可是,请相信,不是只有在春天才可以看见美丽的花朵,即使在人生最冷的季节里,也会有花开。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当他身陷囹圄的时候,他的人生也进入了冰天雪地的季节,身体上的伤害,心灵与尊严的侮辱,这样的季节让人不堪忍受。然而就是这样让人寒冷彻骨的季节,却开出了名垂千古的花朵——《史记》。 儒家的始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他不得不四处流离时,政治上的不得意,使他进入了苍凉萧杀的秋天,同时,这样的季节里,也开出了一朵智慧的奇葩——《论语》。
如此,花开不只在春天,开在夏天、秋天、冬天里的花也一样明艳动人,振奋人心;人生的辉煌,不一定在一帆风顺时取得,困境中的辉煌,更加绚丽和坚强。 走过春天,我们要学会把握那温暖的微风,贵如油的春雨,让生命在最优越的环境下开出姣美的花;倘若迎接我们的是烦躁闷热的夏天、冷落清寂的秋天,亦或是绝望苍白的冬天,那么,也不要放弃,请相信,只要坚持,总会有花儿开放,即便是一朵,仍能诠释夏的意义、秋的真谛、冬的魄力。人生的四季里,夏季的花朵更有热力,秋天的花朵更有风骨,冬天的花朵更是坚毅不屈。 花开,不只在春天~
[简评]本文行文流畅,由春季写到四季,由四季之花写到人生之旅。通过司马迁、孔子等典型事例充分地诠释了“花开不只在春天”的道理。主题突出,积极向上,的确是一篇佳作。
花开不只在春天
2008年伊始,片片雪花划过江南,掀开了新年的序幕。
正当南方的人们在为这早以从脑海里消失了的字眼——雪——而深情欢呼时,一场30年未遇的灾难也随之而来,老天爷似乎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我们也又一次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力量。
“瑞雪兆丰年”,而今却再也没有为之欢呼。说来也是一种讽刺,好不容易盼来的雪却是如此:打开电视机,南国不再是青山绿水,而是雪,雪,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竟真实地展现了我们南方人的面前,简直不敢相 信。树枝被折断,果菜被覆盖,屋顶被压塌??
但也是这样的时候,人们又一次见到了政府的力量,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一方有难,七方支援。
京广线,以往涌动的民工潮不见了,大雪沉封了交通要道,而这些外来的民工们却与当地的人民共同渡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分岁洒桌上其家融融,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我想他们那远在北方的亲人看到这场景一定也感到欣慰的吧。贫困山区,到处是武警官兵在运输着振灾物资,来帮助当地居民抵御寒冬,而电线工人则在雪停后立即加紧了对电网的抢修,他们都是工作在抗灾一线的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也是最高贵的人。
2008年的伊始,在中国的南方,这是正饱受着灾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也正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之中,中华民族的“心灵之花”绽到处是纷飞的雪花。
放了。让世界又一次真正地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国的团结,认识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七方帮忙”。
百花未必只有在春天才会开放,在春天开放的花往往是平凡的,是庸俗的,它不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惊讶之处。而人的美好的心灵,才是真正特殊的花,是值得我们叹为观止的奇艳之花,心灵的花比一切的花都要美丽,都要芬芳。它如沙漠里的一汪清泉,它是炎炎夏日中凉爽的一缕清风,总之它令人感到舒服。它释放热量,这来自心底的热足以使冰雪消融温暖每一个的心。
总之,花开不只在春天;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帮助,哪里就有希望,哪里就会有美好的心灵之花盛开不败。
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困境及对策初探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2009年广东卷的“常识”,福建卷的“这也是一种 ”,安徽卷的“生活给我智慧”,2010年广东卷的“与你为邻”,辽宁
卷的“幸福是 ”,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2011年广东卷的“回到原点”,重庆卷的“情有独钟”,山东卷的“这世界需要你”等等,这类题目,都很适合写记叙文。但不少同学由于记叙文训练不足,害怕写记叙文,不懂得记叙文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往往怯于甚至放弃记叙文写作。
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且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教师来说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常是忙于应付疲于奔命。因此分析学生记叙文写作中出现的毛病并探测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高中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记叙文写作方法和对策,并着眼于记叙文的系统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
一(新颖、真实、典型的选材
叶圣陶先生关于作文有一段通俗而精辟的论述:“语言好像一幢房子,词好像砖和木头,房子是用砖头盖起来的,语言是词组织起来的。用词要恰当,不要用那些模糊的词,要用表达意思最准确的词。还有一种不好的倾向,是自己造词。说话用句好比用钞票,钞票不能自己造,自己造钞票是犯法的,生造词虽然不犯法,却使人糊涂。造句越自然越好,不要装腔作势,摆出一副架子,用一些不同于平常说话的调子。新鲜的说法如果滥用了,反而讨厌。比如吃东西,山珍海味吃多了,就觉得厌了,不像青菜豆腐吃不厌。所以,写文章要跟平常说话一样,一定要自然。”?这里的砖头和木头其实就是材料,叶老强调了记叙文选材要符合审题之要求,要突出时代发展之特征,要真实自然尽力跳出陈旧题材的框框,如此,才能出佳作美文。但学生记叙文选材经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困境
(1)选材陈旧,不新颖。内容方面呈现三大类型:外公、外婆的故事;父母与自己的故事;同学友情。作文“不能没有你”,许多同学都是写偶然一天妈妈不在家,饿肚子了,才发现“不能没有你—妈妈”;“我的幸福故事”大多是写中考后,爸妈因为我考得不好宽慰我,同学在中考中如何鼓励我,还有妈妈送来的温热汤和雨伞,父亲给我的无声鼓励之类。每次作文都用,没有可读性。 (2)选材不典型,不积极。典型是指选择反映事物本质最有说服力表现力的材料,积极是指思想健康向上。学生作文选材,眉毛胡子一把抓,捡到篮里就是菜,没有慧眼识珠的识见,缺乏感染力,有的甚至消极悲观。
(3)选材不真实,有明显编造痕迹。真实是记叙文的生命,学生因为掌握的材料不丰富,就喜欢看习作编故事。他们不懂得用心来说话、用心来写文章。另外学生缺少对生活感悟能力,他们觉得周围人和事历来如此,没有什么新意,人物脸谱化,思维定势化,于是作文显得很不真实。不真实,就没有感染力,这样,作文选材的路越来越窄。
2(应对策略
清人李渔说:“作剧如裁衣,其初以完全者剪碎,其后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难,全在于针线缜密。”这里虽然讲的是作剧,用的比喻是裁布缝衣,其实形象地表达了记叙文选材的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生活中的人、事、景、物,都应是完整的,我们在写文章时不能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原原本本予以反映,而应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进行选取。这就是做所谓“剪碎”的工作。如果说思想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那么材料就是血肉之躯。记叙文的选材,是决定文章优劣的主要标准之一。
然而,学生由于生活空间狭小,又缺少独立思考,选材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如赞美老师,往往写辅导学生、深夜备课;歌颂母爱,常常写半夜发高烧,母亲背着跑医院,或者雨天到学校送伞。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要避免作文千人一面情况的发生,就要加大课外阅读量,拓宽视野,在新、奇上下功夫,要让自己的思维自由驰骋,多角度思考问题,平常从正面看的,就试着从侧面看、反面看;平常从整体看的,就试着从局部看。如《运动场上》多数同学会不由自主地描写运动员你追我赶、奋力拼搏的场面,这时如果写观众为落后者鼓掌加油,就会棋高一着了。文章选材很精彩不落俗套,让读者感到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自然让人刮目相看了。但写文章并不是不加选择就可以任意运用,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情感的感染力,立意的表现力,因此选材是写好文章的必要环节。对常见的材料要善于转换角度去写,寻找新的发现。
(1)挖掘熟悉生活,选择不同的角度叙述。学生生活阅历不丰富,生活单调,圈子狭窄。“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熟悉的生活中捕捉亮点,从生活的小事挖掘,“以小见大”。
下面是经过修改以后的“我的幸福故事”—《手温》片段:
“不记得哪一年,我因为发烧去看病,医生说要打针呢。虽知道,我从小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那尖锐、冰冷、细长的针头,我自然是不愿意打针的了。母亲站在我身旁,望着我惶恐焦躁的眼神,目光柔和,神色平静,“不怕不怕,打完针就会好的,若觉得痛,就握住我的手吧。”还没等我回答,母亲的手已迎合而上,抓住了我的手??“滋——滋——”当时的我,分明听见了内心的恐惧与不安融化的声音。母亲手的温度传递到我的皮肤上,那感觉,像阳光,暖暖的,直射入我的心脏,一条条纵横交错的血管中,流动着的,仿佛就是母亲的血液,一种强大的力量仿如催化剂,催化了我的坚强与勇敢。”
这位同学脱开了父母细心呵护的熟悉的事件,选择独特视角“手温”传递出的幸福,新颖独到,很有感染力。
(2)另辟蹊径,逆向解读。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便是新闻。“狗咬人”是正常现象,人人皆知,没有写的价值;“人咬狗”是反常现象,前所未闻,新奇,具有新闻价值,容易产生轰动效应。由此,我想如果作文也写一些“反常现象”,满足读者的好奇心,如写“等待”,许多学生写“我”与父母、兄弟、姐妹、友人、师生之间的等待,还有等待下课,等待放假,等待录取通知书,等待新生命,老人院的老人等待关爱,而有的学生选择和大家背离的观点,写等待亲爱的对手等待敌人,等待死亡。如:“人生充满期待,等待着天晴,等待着放学,等待着
机会,甚至等待死亡~我独坐窗前,思绪飞回那一年,那一天,感慨万千。”他叙述了爷爷平静等待生命结束的过程,充满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3)说真话,抒真情,抓典型。
教师要少讲些写作技巧,多选用生活中真实材料来启发学生感悟生活,使他们觉得:材料就在我身边。材料一定要真实。自己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学生刚开始作文时要求他们“我手写我心”,让他们无序地写,不要提出许多条条框框,这样写出的材料也许更有血有肉。唯有把那些简单的在一瞬间所发生的真实事情想象得生动、形象,才能凸显作者的真情实感。学生作文,还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有时代气息的材料来写。生活日新月异,新事物、新话题层出不穷,我们要关注社会热点,关心时事新闻,这样,就能为文章引入具有时代特征和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如,题目“不能没有你”,“你”就一般而言,学生选择的是熟悉的亲人、师长、朋友,但如果是动植物、舞台、传媒、书、乐器、画笔、某件纪念品或其它,甚至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偶像,航天事业的忠诚敬业的科技人才,一个民族为之骄傲的思想的先驱,这样的选材就更加典型。这样的选材,不仅积极而典型,拓宽了视野,也有浓厚的时代气息。
二、贯穿全文,清晰明白,围绕中心的线索
记叙文训练的重点在写人叙事,所以,我们作文系列训练,可以设计出这样一些题目“不能没有你”,“真情”,“等待”,“留在我心中的歌”,“我的读书故事”,“我的幸福故事”。这些题目,都是要求学生写熟悉的生活,应该有话可说。记叙文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是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联珠缀玉般地交织起来,使文章的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可是,学生在写作中却出现了以下这样一些问题:
1(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困境
(1)没有线索,一盘散沙。大部分的学生虽然能叙述完整的故事,也有真挚感情,但故事没有主线,不知道用线索将场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连缀起来,使文章显得零散。如“真情”,第一个故事写父母,第二个故事写朋友,第三个故事写同学,结构挺好的,但三个故事之间没有线索串连,像一盘散沙,凸显不出真情主题。
(2)线索不清晰,与主题关联不大。如写“留在我心中的歌”,很多同学也注意到了用歌曲来作为线索,但线索没有贯穿始终,若隐若现,而且选择的歌曲与要表达的故乡情主题甚至毫不关联。
2(应对策略:
1.学习课文的线索写法。如高一的课文《项链》《霞》,以贯穿始终的“项链”“霞”来组织材料,为物线法;《荷塘月色》是以淡淡的哀愁_淡淡的喜悦_淡淡的哀愁的情感发展变化来组织材料,为情感线;《拣麦穗》以我“拣麦穗办嫁妆的活动”,《荷花淀》以几个妇女送夫、探夫、遇夫、学夫的活动为主线来
贯穿全文,为人物活动线;《黄山记》《沙田山居》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为时空线。学习文章组织安排线索的方法,树立强烈的线索意识。如《项链》采用“物线法”结构,“项链”是小说情节结构的线索,在“项链”的牵动下,写了四个情节: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识项链。将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而借项链,戴着项链在晚会上出尽风头,回来时丢失项链沿途寻找未得而焦急万分,四处借钱买了项链归还,用10年的光阴偿还所借款项,直到得知那项链原来是条赝品为止贯穿情节,从而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2)学会围绕中心安排线索。线索是为中心服务的,线索是丝线,材料是珍珠,串联起来形成一条闪烁发光的项链。写作时,抓住了线索,能使文章中心明确、条理井然,脉络清晰。如一位学生写“我的幸福故事”,题目是“龙仔的幸福故事”,表达了兄妹情深给作者带来的幸福感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作者以“我做哥哥了”,“妹妹让我心花怒放”“有个妹妹是我最幸福的事”的感情体验为线索,选择了等待妹妹出生时的焦急心情,第一次看到刚出生的妹妹的激动心情,第一次抱妹妹,妹妹第一次叫“哥哥”等材料,叙写了自己的心理历程和兄妹之间的种种乐趣,情感真挚,质朴动人。
三、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材料安排
作文中,所谓详写,是指能主要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开放笔墨,大笔铺陈;所谓略写,是指对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进行概括式的叙述,一笔带过,惜墨如金。在一篇记叙文中,不要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写来。也就是说,记叙应当有详有略。一般地说,记叙文的开头、结尾部分较简略,而中间部分较详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出身来历等叙述较简略,而对其外貌、行动、语言、心理描写或事件的具体经过等描写较详细;对不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时比较简略,而对直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或表达文章中心的事件,叙述描写则比较详细。一人记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件事,略写其他;几人做一事的记叙文,详写一人而略写其他。这样,才能详略得当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胜。在学生的记叙文写作中,很常见的错误是对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不懂得根据文章的中心和内容来安排详略。
1(学生记叙文的困境
(1)不明详略,入题过慢。学生不明白开头结尾略写,中间详写的特点。开头很详细,入题很慢,写了两三百字还没有切入主题,到后来时间不够,故事匆忙结束。如“我的幸福故事”开头解释什么是幸福,“我的读书故事”大段篇幅叙写怎么发现书的,“真情”作文,开头大谈真情有哪几种等等。 (2)记流水账,想到哪写到哪。主要表现: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反之则少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该详的不详,该略的不略。
2(应对策略:
(1)根据文章中心安排详略。记叙文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这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简括地说: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例如根据题目“我的读书故事”,把中心落在“读书”上,围绕这个中心,详细就要写“读书”中“读书”的故事,而不爱读书到爱读书或者书的故事就略写。如果把这个安排颠倒了,喧宾夺主,不能很好地表现文章的中心。
(2)根据文章的内容安排详略。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详略的安排由文章的内容而定。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比如"我们的班级",不可能把群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写出来,也不能只写群体中的一两个人。常用的方法,就是详写一两个、两三个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再用"点名法"略写一二,如:"在我们班,象×××这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使点面结合,相得益彰。如果只有详写没有略写,就缺少了群体的普遍性;如果只有略写没有详写,又缺少了群体的典型性。例如一位学生写“等待”这篇作文,学生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等待父亲开车接自己放学回家为主要内容,开头答应父亲开车来接和最后父亲接到自己略写,详细写在等待的四十分钟过程中担心父亲出事的焦急心情,运用了心理,语言,动作等多种手法,描绘细致生动,虽平淡,但感情真挚,行文自然流畅,详略得当。
我们说,高中记叙文教学虽然是教学的难点,但教师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有畏惧心理,总觉得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是平时不留心观察,也写不出好文章来,只有去胡编乱造了。而虚构的作文是不真实的,自然没有感人的力量。可见,观察生活是写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才能直接从生活中获取鲜活的写作素材,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营养。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生活热情,写好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从事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以及从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艾芜还说,写作技巧“这种东西,不是藏在脑筋里,而是要练习在手上的”。其次,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教师指导学生写作,要尽量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彻、认识深刻、感受深切的,写作时就能准确地把握住写作对象的个性特征,就能写得真实自然,生动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是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具体的指导。
写作需要经历三个阶段:感知——思考——表达。鲁迅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凝思结想,一挥而就。”教师只要能够认真做好记叙文写作指导的具体工作,相信学生的写作能力会有长足的进步。
一、选 材
写作文,一般来说,首先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考虑写什么。
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可写的材料往往是很多的,这就需要进行选择。 选材的思维过程大致分三步:一想、二比、三定。
?想,就是广开思路,想想在题目所允许的“天地”,有哪些可写的材料; ?比,就是对想到的材料进行一番比较,看哪个材料更理想;比如《记一件事》,题目只限制了“一件”,至于是过去的事还是最近的事,是亲身经历的事还是耳闻目睹的事,是发生在学校的事还是发生在街头或家庭的事,是令人高兴的事还是叫人心烦的事??都没有限制,都是题目所允许的“天地”。在允许的“天地”,要广开思路,让一件件的事情像过电影一样从记忆中浮现出来。比如:一次,我生病了,老师冒雨来给我补课;我捡到一个钱包,交给了失主;前些天到书店买书,见一位老农买《栽培技术》;暑假去姥姥家,做了六个鸟窝??这就是“想”。这么多的事,哪一件比较理想呢?这就得比一比。
?比,就得有标准。这标准应包括三条内容:—,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二,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三,比较新颖。用这三条标准衡量—下前面说的几件事,就能看出个高低来了:“补课”、“捡钱包”之类是亲身经历的事,虽然熟悉,也有积极意义,但比较俗;“老农买书”比较新颖,但自己并不熟悉,更无切身感受,不容易写好;“做鸟窝”不但熟悉,有切身感受,也有积极意义,还比较新颖??这就是“比”。
?定:定,就是在比较的基础上,择优选定。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做鸟窝这件事是比较理想的,于是决定:就写这件事。这就是“定”。需要指出的是: 第一,选材的三条标准当中,最重要的是第一条。因为,评价一篇记叙文优劣高低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内容是否真实具体,有没有真情实感。只有选择“自己熟悉,有切身感受”的材料,才有可能写得既真实具体,又有真情实感。 第二,“有积极意义,值得一写”,强调选材的着眼点应该是材料的内涵,而不是材料的大小。生活中很多极普通,甚至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却能表现出—个人爱祖国、爱集体、爱科学、爱自然的优良品德,能体现出人的真诚、善良、健康向上的情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等等,这些,都是有积极意义的,都值得写。反面的材料,不好的事情,也可以写,但一定要抱着批评的态度去写,让人读了,思想上能有所收益。
第三,“新颖”,不是说不新颖的材料就不能写。在同样熟悉、有积极意义的情况下,自然是新颖一点好。
二、立 意
立意,是指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决定了写什么,接着就要考虑:通过写这个内容表现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文章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情感或道理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统帅。一篇文章写什
么,不写什么;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当略以及顺序如何安排,前后怎样照应等,都要服从中心思想的需要。
?中学生作文,在中心思想方面应该做到明确、集中,如有可能,再争取有点深度,有点新意。
?明确,是指一篇文章到底要表现或说明什么,不但自己要心中有数,还要让人读了能清楚明白。?集中,就是一篇文章表现一个中心思想,不要既想表现这个,又想说明那个,让人摸不着头脑。怎样做到中心明确、集中? ?行文中,会表现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为了将中心思想表现得更明确、更集中,在写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中心的地方—定要详写,从而使中心思想自然流露出来,例如:
??看着她那一本正经的神情,我忍不住要笑,,心想,我才用不着费这么大劲呢,“冠军”和表姐比赛,还不是白玩儿,果不其然,一会儿,我就吃掉她几颗子儿,一会儿,又吃掉儿颗??我望着自已的辉煌成果,心里一美,不由得哼起小曲来,头轻轻地摇摆着,脚在水泥地上不停地打着点儿,为我的“胜利曲”伴奏。(范文《我和表姐下围棋》)
这就属于详写,即具体叙述,细致描写。这样一写,“我”的骄傲的心理状态和神情举止便跃然纸上,“骄傲会使人失败”的中心思想就不言而喻了。有详写就有略写,与中心思想无直接关系但又不能不作交代的地方就要略写。这就叫详略得当,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确定详略是使中心明确、集中的主要手段。通过叙述和描写使中心思想自然流露出来,让读者感受到,领悟到,这是记叙文的特点。有时,为了使中心思想更明确,也可以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用专门的语句有意点明。这样的句子通称“画龙点睛”之笔。《我和表姐下围棋》中的“骄傲真会使人失败吗”就起到了点明中心思想的作用。
范文:
《我和表姐下围棋》
年级围棋比赛,我荣获“冠军”称号,可万没料到,在家里却败给了水平还不如我的表姐。
(倒叙开头,引起悬念:“冠军”怎么“败给了水平还不如我的表姐”,)
那是得胜归来的当天晚上,表姐见我得意洋洋,便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咱俩下一盘吧,向冠军学习学习。”我当然满口答应,心想:“平时你总败给我,今天你更甭想赢~”
(用“得意洋洋”的神态及“我”的心理活动表现“骄傲”,为“失败”做了铺垫。)
开始了,表姐侧着头,蹙着眉,每投一颗子,都得斟酌一番,那样子,就像在思索一道顶难的数学题。看着她那一本正经的神情,我忍不住想笑,心想,我才用不着费这么大劲呢,“冠军”和表姐比赛,还不是白玩儿。果不其然,一会儿,我就吃掉她几颗子儿。一会儿,又吃掉几颗。一会儿??我望着自己的辉煌战果,心里——美,不由得哼起小曲来,,头轻轻地摇晃着,脚在水泥地上不停地打着点儿,为我的“胜利曲”伴奏。表姐呢,好像并不知道自己就要输了,还跟刚才一样,小心谨慎地投下每一颗子儿,好像这每一颗子儿都连结着她的命运。突然,她长出了一口气,身子使劲的向上挺了挺,脸上扬起轻快的表情。我知道,这是她要赢棋的前奏,便赶紧定晴注视棋盘,坏了,我的一大片子儿已经该离开
棋盘了。我的心一下凉了事截,小曲也哼不出来了。
(表姐一丝不苟的神情和“我”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心态和神情举止的描写将“我”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寥寥几笔,将表姐的表情和“我”的心态的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 )
我这个人有个毛病,只要一看形势难以挽回,就再也打不起精神来了。结果,没过多大功夫,我便不能不认输了。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要是平时,输了就算输了,这次可不同啊,刚刚得了冠军就败给水平并不高的表姐,还算什么冠军呀!我懊丧地坐在那儿,好像连站起来的劲儿都没了。表姐到底是表姐,她没有因为战胜了“冠军”而显得多么高兴,而是若有所思地对我说:“论下棋的水平,我不如你,可是,你太骄傲了。”表姐的话音很轻,我却觉得像重锤一样落在我的心上。“骄傲真会使人失败吗?”我陷入了沉思??
(这里的“懊丧”和前面的意”形成对比。结尾既点明了中心,又耐人寻味。 ) 讲评:这是一篇优秀作文。它的突出优点,首先是选材好,中心明确、集中。下棋,是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小事,但这次下棋却不同寻常:时间是在“我”刚刚获得年级冠军之后,对手是水平还不如“我”的表姐,结果是“我”不能不认输。这件事不仅是“我”亲身经历的,而且对“我”触动很大,因此,不仅有话可说,而且能说得具体,生动。决定了写这件事,接着就得考虑通过这件事表现什么中心。小作者的最深感受是:骄傲使我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便以此确定了文章的中心——骄傲会使人失败。小作者不但能在动笔前确定中心,而且善于在行文中表现中心。他以中心为“尺子”,经过衡量将与中心无关的内容统统剪掉,抓住最能表现中心的内容,进行具体、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使人看到了“冠军”是怎样骄傲,水平不高的表姐又是如何谨慎。正是这具体、生动的叙述和描写使人们悟出了“骄必败”的道理。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文章又在结尾用“骄傲真会使人失败吗?”来启发人们思考,中心就更为鲜明了。
三:学生作文优秀选材和立意:
1、王浩:选材:我读一本书的过程;立意:读书不要忽略了细节。 2、田亮:选材:中考失误“一分决定自己命运”成了延中的择校生;立意:平日里不起眼的细节往往可以决定一切。
3、李妙妙:选材:开学报名时一位陌生人帮我和父亲拿行李;立意:能帮到别人尽量帮。
4、左通卓:选材:公交车上一位刚做了手术不能坐下来的老人为了呵护孩子的为自己让座的爱心而坐下来的故事。立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呵护孩子的爱心,社会才会更加美好;爱心才会传递。
5、张若楠:选材:幼儿园老师放学时间拉着我的手送我们回家。立意: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存在一扇消极的门,总会需要一把牵手的钥匙打开它。同样我们应该坚信:当所有的双湖为你关闭时总有一扇门为你打开)
6、付涛涛:选材:不小心滴在衬衣上的蓝墨水化作了美丽的芙蓉花。立意:世间的美太多,我们缺少发现美丽的心。而且太多的美往往在于细节。 7、石燕:选材:赏析自己读过的文学作品中的细节。立意:文章的美也许并非是那些豪言壮语处,而是那些难忘的细节。
8、王鑫:选材:一个脚有残疾的学生在雨中跌倒后自己站起来的情景;立意:上帝给了他残缺的身体,他却用他来搏击生命~
9、高博:选材:风雨中一位骑三轮车的人送客人的艰难与镇定的神情。立意:为了生活我们必须努力。
教师点评:具有生活的味道,能够从生活中捕捉那些看似寻常而普通的东西非常难得;其次能从这些看似普通的生活材料中发现给人启迪,让人感悟的“意义”更是难得~
四、学生作文修改要求:
割爱:割去与“细节”不相关的内容,重在“细节”的具体生动;割去表达中心的大量语段,建议表达自我感悟的内容就一段足矣。
范文五:记叙文作文指导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 边的刹那火焰/ 边的刹那火焰/我
为你来看我 不顾一切/我在这里啊/ 不顾一切/我在这里啊/就是 这里啊/惊鸿一般短
暂/ 这里啊/惊鸿一般短暂/像夏 花一样绚烂. 花一样绚烂. ———朴树《生如夏花》
人家的作文怎么把你 读得动了情? 请你来点评——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
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 对细节的驾御 对其中真情的体悟
2,立意 , 感情真挚只是第一位, 感情真挚只是第一位,但是作为 一名中学, 一名中学,好比正迎着朝阳准备 绽放的花蕾, 绽放的花蕾,正是朝气蓬勃昂扬 向上的时候,因此立意必须健康, 向上的时候,因此立意必须健康, 积极向上,不允许立意消沉! 积极向上,不允许立意消沉!
3,选材 , 仅有感情而对材料不加选择, 仅有感情而对材料不加选择, 就像到处孳枝的小枞树, 就像到处孳枝的小枞树, 没有主干是长不大的, 没有主干是长不大的,因 此第二次作文课, 此第二次作文课,就讲选 材,能够体现中心感情的 材料写足,写细, 材料写足,写细,否则一 笔代过. 笔代过.
4,谋篇布局 , 凤头,猪肚,豹尾,好作文的标准:开篇点题, 凤头,猪肚,豹尾,好作文的标准:开篇点题,中间 叙事引题,结尾扣题,明确升华中心. 叙事引题,结尾扣题,明确升华中心.就训练开篇是否 点题,中间是否引题,结尾是否扣题!命题作文《 点题,中间是否引题,结尾是否扣题!命题作文《我懂 得了父爱》 得了父爱》 独运匠心,巧于谋篇.写作本题要避免板刻和平淡, 独运匠心,巧于谋篇.写作本题要避免板刻和平淡,也 同样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如可以横向剪辑, 同样需要选用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如可以横向剪辑,以 蒙太奇"技巧组合片断,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有关" "蒙太奇"技巧组合片断,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有关"希 的深刻思想;可以纵向连缀 可以纵向连缀, 一线串珠" 望"的深刻思想 可以纵向连缀,以"一线串珠"的方式 从生活的"流水账"中撷取珍珠,逐层拓展有关" ,从生活的"流水账"中撷取珍珠,逐层拓展有关"希 的丰富内涵;可以变换视角 可以变换视角, 拟人" 望"的丰富内涵 可以变换视角,以"拟人"的手段赋予 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类的思想情感,让他们作真情告白, 非人类的事物以人类的思想情感,让他们作真情告白, 抒发有关"希望"的喜怒哀乐;还可以运用对比突转, 还可以运用对比突转 抒发有关"希望"的喜怒哀乐 还可以运用对比突转,悬 念误会,哲理升华,欲扬先抑,细节描写等方法 等方法, 念误会,哲理升华,欲扬先抑,细节描写等方法,来打 破结构的平直,造成文势的跌宕,再现生活的场景, 破结构的平直,造成文势的跌宕,再现生活的场景,突 出文章的主旨,从而激荡起读者心头的情感浪潮. 出文章的主旨,从而激荡起读者心头的情感浪潮.当然 在文章形式上变化招式, 日记式,戏剧式, ,在文章形式上变化招式,如日记式,戏剧式,寓言式 童话式,自述式,标题式等 也能充分展露才情, ,童话式,自述式,标题式等,也能充分展露才情,使 文章绚烂夺目. 文章绚烂夺目.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语言能力是作文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能力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因素. 能力中最基本,最稳定的因素.课标关于 写作的总目标是: 能具体明确, 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 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这里突出了对语 言的要求是"文从字顺" 言的要求是"文从字顺". 语句通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富有文采和 语句通顺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创意表达是我们的追求. 创意表达是我们的追求.语言能力的考查 是中考作文评分的重要项目之一, 是中考作文评分的重要项目之一,所占分 值为作文总分的20%. 值为作文总分的 .
云想衣裳花想容,孔雀靠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身漂亮的羽毛吸引人, 身漂亮的羽毛吸引人,牡丹 靠雍容华贵的丽姿倾倒人, 靠雍容华贵的丽姿倾倒人, 那么我们的作文呢? 那么我们的作文呢?也需要 富有魅力的语言打动人. 富有魅力的语言打动人.
如何让你的语 言亮起来
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 1,炼字炼词: ,炼字炼词: 观察下列三组句子, 一,观察下列三组句子,说一说每组中 哪个句子更生动, 为什么. 哪个句子更生动, 为什么. 1.A 弟弟高高兴兴地跑过来. . 弟弟高高兴兴地跑过来. B 弟弟拍着小手,一蹦一跳地跑过来. 弟弟拍着小手,一蹦一跳地跑过来. ——选形象化的词 选形象化的词 语.
2.A 到半夜,果然来了,门外像有声音. 他正抖作一团时,一个东西从枕边飞出, 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B 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 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 却听得豁的一声 ,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 也没有了. ——选绘声绘色 选绘声绘色 的词语. 的词语.
3.A 有一天,我和爸爸之间发生了矛盾, 本来说好该读外文,可巧这天电视放的影 片很好,于是一吃完饭,我就先问问妈妈 求情了. B 有一天,我和爸爸之间发生了"冲突", 本来说好晚上读外文,可巧这天放的影片 很好,于是一吃完饭,我就先向妈妈"进 攻"了. ——适当选择变异词语. 适当选择变异词语. 适当选择变异词语
2,片段练习:(炼句) ,片段练习:(炼句) :(炼句 爸爸生气了. 爸爸生气了. 要求:语言
要生动具体, 要求:语言要生动具体,文中不要出 生气" 现"生气"二
字 方法:一样的事情, 方法:一样的事情,不一样的 说法 ——用上些描写 用上些
3,例文修改:你能让文中的语言更 ,例文修改: 具有表现力吗? 具有表现力吗? 标题:感受劳动的快乐 标题: 主体: ……我拿起扫把,一下,一下的扫着我 我拿起扫把,一下, 主体: 我拿起扫把 家屋地,看起来挺干净的地, 家屋地,看起来挺干净的地,怎么扫出这么 多毛子来呢?可能是浮土吧. 多毛子来呢?可能是浮土吧. 待我扫完地后,地上还有些污点子, 待我扫完地后,地上还有些污点子,怎么办 呢?这些应该是果汁滴在地上再沾上尘土的 杰作吧!我拿着拖把,在池子里弄湿, 杰作吧!我拿着拖把,在池子里弄湿,把我 们家那140多平米的房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 多平米的房屋里里外外, 们家那 多平米的房屋里里外外 上上下下都拖得锃亮. ,上上下下都拖得锃亮. 结尾: 最后,我望着家里整齐洁净的环境, 结尾: 最后,我望着家里整齐洁净的环境, 抹了一把汗,高兴地笑了. 抹了一把汗,高兴地笑了.
分析原因:做家务具体是怎么做的? 分析原因:做家务具体是怎么做的? 有哪些动作? 有哪些动作?做的过程中心理有什么 变化?小作者并没有写出来, 变化?小作者并没有写出来,因而也 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劳动及快乐 修改建议:加上写动作描写, 修改建议:加上写动作描写, 语言及心理描写
修改稿: 修改稿: 刚开始擦窗台时还算得心应手.该擦地了, 刚开始擦窗台时还算得心应手.该擦地了,我心想 窗子都擦好了,拖地这点小事难不倒我. 窗子都擦好了,拖地这点小事难不倒我.于是便拿起墩 布一下一下的拖着地.天哪! 布一下一下的拖着地.天哪!今天这墩布怎么这么沉呀 别是N年不运动得了肥胖症了吧 年不运动得了肥胖症了吧! ,别是 年不运动得了肥胖症了吧!还没干一会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