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1973年,罗纳德·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的出版,标志着以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为研究对象的金融发展理论的真正产生。
发展中国家对利率和汇率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真实的资金供求关系和外汇供求关系扭曲,使得信贷资金配置的效率低下,同时,以货币形式进行的内部积累大量减少,而转向以实物形式,其结果是银行储蓄资金的进一步下降,中介功能降低,投资减少,经济发展放缓,该状况即罗纳德·麦金农所谓的“金融抑制”。这种金融抑制导致的结果就是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内部储蓄,强化了对国外资本的依赖。
E.S.肖认为,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金融体制的完善可以将资本有效地利用起来,转化为实体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良好运行可以在提高国民收入的同时刺激金融的发展。E.S.肖认为金融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金融总量的增加,该层次可以用指标M2/GNP或FIR来衡量;二是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不断优化;三是金融市场机制或市场秩序的逐步健全,金融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优化配置。金融改革的目的是完善,以期获得最佳的运行方式和最全面的功能,为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发展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使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罗纳德·麦金农指出,在经济增长中,资产组合效应将对储蓄产生影响,因而储蓄倾向是可变的,它是经济增长率的函数。通过对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的修正,罗纳德·麦金农分析对金融压制的解除,既可直接地通过储蓄倾向的提高来增加储蓄,从而增加投资,促进经济的增长,又可反过来通过经济的增长而进一步增加储蓄。
范文二: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论述了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自科学管理产生以后,管理理论经历了古典管理、行为科学和现代管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许多新兴的管理理论。比如,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学习型组织等。
第一部分内容提要
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他的代表作有:《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管理原理》等。泰罗主张用科学管理方法代替经验方法,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促进了当时工厂管理的普遍改革。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1)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泰罗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2.一般管理理论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
法约尔第一次对管理的一般职能做了明确的划分,第一次对管理要素进行了分析,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因此,他被称为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他非常重视管理原则的系统化,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提炼出十四项原则。
他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被誉为“经营管理理论之父”,与“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齐名。
3.行政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代表作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由于韦伯是最早提出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人,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1.梅奥及霍桑实验
乔治?梅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他对古典管理理论做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了有关工作条件、社会因素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试验。由于这项研究是在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后人称之为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分为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试验--谈话研究--观察试验。
梅奥等人通过试验得出结论: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2.人际关系学说
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主要内容是:
(1)职工是“社会人”。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3)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开辟了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纠正了古典管理理论忽视人的因素的不足。同时,人际关系学说也为以后的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行为科学理论
对于行为科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已经公认的行为科学的学科有心理学、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等。
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为了避免同广义的行为科学相混淆,出现了组织行为学这一名称,专指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目前组织行为学从它研究的对象和涉及的范围来看,可分成三个层次,即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源渊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各学派的主要内容如下:
1.管理过程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的创始人是亨利?约法尔。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即:计划、组
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这五种职能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即各级管理人员都执行着管理职能,只是侧重点不同。
2.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即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就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以有助于学生或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来学习和理解管理学理论,使他们更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
不少学者认为,经验学派实质上是传授管理学知识的一种方法,称为“案例教学”。
3.系统管理学派
系统管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卡斯特和落森茨威克。该学派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是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等五个分系统组成的。必须以整个组织系统为管理研究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个学派的知识,研究一切主要的分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4.决策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赫伯特?西蒙。该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该集中研究决策问题。
5.管理科学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该学派主张运用数学符号和公式进行计划决策和解决管理中的问题,求出最佳方案,实现企业目标;经营管理是管理科学在管理中的运用;信息情报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控制的向管理者提供信息情报的系统。
6.权变理论学派
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该学派认为,由于组织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组织的管理并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是绝对的有效,也不是绝对的无效,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
四、管理理论新发展
进入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学界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思潮代表了管理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行为的准则,成功的核心。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企业文化成为勃兴于美国、风靡于世界的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思潮。
2.学习型组织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他的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引起世界管理学界的轰动。从此,建立学习型组织、进行五项修炼成为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热点。
彼得?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技能,即:系统思考、超越自我、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
3.企业再造
企业再造(又称业务流程重组,简称BPR)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管理新理论。
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企业能以最小的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提供给客户。
企业再造的基本内容是,首先以企业生产作业或服务作业的流程为审视对象,从多个角度,重新审视其功能、作用、效率、成本 、速度、可靠性、准确性,找出其不合理因素;然后,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对作业流程和服务流程进行重新构造,以达到业绩上质的飞跃和突破。
第二部分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中,( )是最早研究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经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弗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是( )。
A(科学技术 B(加强人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增强责任感
3(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管理学家是( )。
A(乔治?梅奥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4(法约尔提出的管理五项职能或要素是( )。
A(计划、组织、决策、协调和控制 B(计划、组织、决策、领导和控制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D(计划、组织、激励、协调和控制
5(“管理的十四项原则”是由( )提出来的。
A(马克斯?韦伯 B(亨利?法约尔
C(乔治?梅奥 D(弗雷德里克?泰罗
6(古典管理理论对人性的基本假设,认为人是( )。
A(复杂人 B(经济人
C(社会人 D(单纯人
7(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组织是由一个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的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 )。
A(社会经济系统 B(社会经济组织
C(社会技术系统 D(社会生产组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 )。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B(先进的社会制度
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 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 )。
A(企业精神 B(企业价值观
C(企业文化 D(企业形象
10(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指( )。
A(厂容厂貌 B(职工风貌
C(企业制度 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
A(塞缪尔?纽曼 B(弗雷德里克?泰罗
C(亨利?法约尔 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 )。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 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 )。
A(传统的权力 B(理性----合法的权力
C(纯粹的权力 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 )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 B(传统文化
C(制度文化 D(物质文化
5(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出版了一本享誉世界之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下列选项中( )是其主要内容。
A(系统思考 B(改变心智模式
C(超越自我 D(建立共同愿景
6(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外在形象的具体体现,包括( )。
A(产品设计 B(产品质量
C(厂容厂貌 D(员工服饰
三、判断正误
1(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
4(古典管理理论把人当成“经济人”,行为科学家提出了“社会人”的观点。( )
5(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 )
6(经验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来研究并传授管理学问题,被称为经验教学。(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2(C; 3(D; 4(C; 5(B;6(B; 7(C;8(A; 9(C; 10(D(
二、多项选择
1.BCD; 2(ABC; 3(ABD; 4(ACD; 5(ABCD;6(ABCD。
三、判断正误
1(×; 2(×; 3(×;4(?;5(×; 6(×。
范文三:数学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3 数学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数学教育理论亦称数学教育学.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数学教育哲学和数学教育心理学,本节将简要介绍它们的形成、现状与发展.
一、数学教育学的诞生与现状
在渊源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数学教育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教育经验;同时人们在实践中又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极大丰富了数学教育宝库.这些都是数学教育理论得以形成与发展的社会源泉.
另一方面,经济的变革,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学教育不断地改革,促使数学教育要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相适应.近三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加速了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为用的进程.数学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了相关学科的成果,它既有哲学思想的更新,又有教育学和心理学新成果的注入,还有思维科学、脑科学,以及数学科学自身发展的新内容的充实,更有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三论的科学方法作指导.这些学科理论的渗透、充实、丰富了数学教育理论为数学教育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数学教育理论,来自于社会的数学教育实践,以及相关学科理论的渗透,更来自于对自身长期实践经验总结的升华.
我国最早的数学教育理论学科,叫做“数学教授法”.辛亥革命后更名为“数学教学法”,此名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无论是“数学教授法”还是“数学教学法”,实际上只是讲授各学科通用的一般教学法,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曾陆续出版了几本“数学教学法”的书,如1949年元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刘开达编著的“中学数学教学法”.但这些书多半是对前人或外国关于教学法研究所得,并根据自己教学实践进行修补而总结的经验,并未上升成理论.
建国后的“中学数学教学法”,在50年代,用的是前苏联伯拉基斯(Bopaдиc) 等编的“数学教学法”,其内容主要介绍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内容和体系,以及中学数学中的主要课题的教学法,这些内容虽然仍停留在经验上,但比以往只学一般的教学方法有所进步,毕竟变成为专门的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为深入研究数学教学的一般原理,又将“数学教学法”改名为“数学教材教法”.70年代后期,又演变成新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这个时期,把北京师大等十三院校编写的《总论》和《分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教育理论学科的教材.1990年,北京师大曹才翰教授编著的《中学数学教学概论》问世,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理论学科已由数学教学法演变为数学教学论,由经验实用型转为理论应用型.
正当我国教育改革进入新时期之时,国外数学教育已出现了新的改革潮流,早在70年代,国外已把数学教育作为单独的科学来研究.过去从属于数学和教育学的“数学教学法”或“数学教材教法”,已演变成独立的边缘学科——“数学教育学”.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育过程客观规律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理论学科.它是数学、哲学、逻辑、教育、心理、现代教育技术等多种学科的边缘学科.它是一门正在形成、发展的学科,至于它的研究对象、内容与理论体系众说不一,大体有如下几种学说:
(1)教学中心说
这种学说以教学的一般规律为主线,结合数学教材教法建立数学教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内容主要介绍数学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如教学目的、内容、原则、方法、组织形式及数学各科的教学法,其代表作为前苏联伯拉基斯、李亚平的《数学教学法》.
(2)数学活动说
这种学说认为“数学教育的对象是数学教学”.所谓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主张按数学思维规律的教学作为主线,建立数学教育的理论体系.其主要内容,在宏观上论述了数学的现代教法,突出了数学思维活动规律的教学;在微观上详述了学校数学中数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对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教学参考方案.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为这一学说的代表作.
(3)三角形说
这种学说以数学课程、教师、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数学课程论、教学论、学习论为主线组建数学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这就是说以教学课程,教师和学生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框架.这三个顶点分别对应着课程论,教学论和学习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反映着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角形内部则为教育的内部环境,而三角形的外部则为外部环境.因此,研究三角形上的三个顶点中的三种人(课程编写者,教师、学生) 和对应着的三种理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其三角形内,外部的影响和制约关系就成了“三角形说”的体系.北京师大曹才翰等著的《数学教育学概论》就是这一学说的典型代表作.
(4)体系说
这种学说认为数学教育学,是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它应以数学为基础,教育为主线,利用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哲学、逻辑、教育、心理、现代教育技术等学科的理论,将各门独立分支学科组成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这个体系的主要分支学科有:“数学思想史”、“数学方法论”、“数学教学论”、“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数学教育评价”、“数学教育史”、“数学教育心理学”、“比较数学教育学”等.
二、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60年代席卷欧美,波及世界的“新数运动”,引起了国际数学教育界轩然大波.这是在结构主义数学观指导下,旨在重塑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注重数学理解的一场数学教育改革运动.运动遭到挫折后,许多国家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就这场运动作了多视角分析.从哲学来分析和思考,“新数运动”最大的哲学失误,是完全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实际认识过程.随着国际上的数学教育改革运动的蓬勃发展,国际数学教育界愈来愈认识到,哲学对数学教育的指导意义是不可低估的.80年代以来,在多次国际数学教育会议(ICME)上,数学教育哲学,作为一个独立的论题被纳入会议议程,一群有志于研究数学教育哲学的学者组织了国际性的“数学教育哲学团体”(POME).数学教育哲学作为数学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把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也由此应运而生.
什么是数学教育哲学?英国学者P ·Ernest 认为,“这涉及到四个不同的邻域:对象(数学) ,教师和教学,学生和学习,以及社会环境.它们引出了一系列的哲学问题,包括数学哲学,教学的目的和理论,中介物(教材、计算机等) 的应用,学习理论,以及所有这些在整个文化环境中的关系等等”.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对此作了更具体说明,他认为“数学教育哲学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数学?这即是所谓的数学观.第二,为什么要进行数学教育?这涉及到了数学教育的目标及其评价标准.第三,应当怎样去进行数学教学?这就是关于数学学习和教学活动的认识论分析”.从数学教育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可以看到,它与数学哲学研究的范畴是有一定区别的.数学哲学是对“数学活动”的哲学思考分析,它主要研究
数学对象的性质及存在方式;数学认识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数学思维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而数学教育哲学是关于数学教育的哲学分析,是“关于数学教育的‘活的哲学’”. 数学教育哲学是一个正处于发展之中的新学科,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但在数学教育哲学所研究的三个主要方面,已形成了如下一些观点.
(1)关于数学观
数学观的现代发展,已由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向动态的拟经验主义数学观转化.前者认为数学是数学知识的简单汇集,而后者则认为数学是人类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是一个由数学理论、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待有的符号语言等多种成分所组成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即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2)关于数学教育的目标认识
数学教育哲学并不具体涉及如何制定数学教育的目标,它的任务只是对数学教育目标提供一个基本的认识框架.由此而提出了关于数学教育目标的“价值性原则”和“时代性原则”.所谓“价值性原则”,通常有两种说法,其一,数学是人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工具,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以及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都离不开数学,它即是一种语言又是一种技术.其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教你思考.数学教育的“时代性原则”是指的数学教育必须与社会的进步相适应;数学教育必须与数学发展相适应;数学教育必须与教育科学的发展相适应等三项原则.
(3)关于数学学习观
数学教学是建立在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我们只有从认识论的角度去揭示数学学习活动及其本质.才可能解决“应当怎样去进行数学教学”的问题.
认知心理学认为,数学学习活动过程,是新的数学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数学认知结构中的有关内容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或扩大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于研究学生的可见的行为,而应深入到认识主体(即学生) 内在的思维活动.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的过程,而是学生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三、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二
教育心理学也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教育思想家,在总结了人类实践中所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基础上,概括出了不少教育心理学思想和论点,如孔子的《论语》、荀况的《劝学》、朱熹的《朱子全书》等等,都有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论述.世界公认自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Thorndike)1903年撰写的《教育心理学》公开发表,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数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专门的课题来研究,却起源于1972年第二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以色列、加拿大、德国等国的心理学家,交流了有关数学学习问题的论文,这些论文主要研究方向还是纯心理学的理论,大多数与数学发生的关系不大.于是,与会者发起组织一个工作组,着手综合各国研究的成果,给予评价.到了1976年第三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召开之时,以色列的学者(Fischbein)作了题为《关于数学学习过程的研究报告》,这篇报告是数学教育心理学研究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它总结了该专题研究的现状,展望了发展趋势,也促使了数学教育心理学的国际性组织(简称PME) 的成立.这个组织每年都召
开例行的年会,讨论的课题既具体又广泛,有涉及教材内容方面的,也有学习方法研究的,总之,PME 致力于从实际教学中建立和发展数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论.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数学教育过程中的学和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实验科学,以数学教学实际为起点和归宿,用观察、实验、调查、个案研究作为基本方法进行实证性研究.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理论正逐步形成与完善.当前研究的主要趋势:一是,人们正在逐步放弃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转而多做认知方面的探索.认知论主要注重深入分析学生学习中大脑的思维过程,研究内部思考的基础、动因和机制,思考的方向、方式以及过程的展开等等.注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科学的思考方法.二是,数学教育心理学借鉴了建构主义的许多观点.建构主义具有认知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身份.从认知理论角度来看,建构主义认为“所有知识都是被建构的”,知识起源于学生的动作、活动,学生通过外部运算的逐步内化,并对运算过程进行反省抽象(即人们对客体操作的内化过程,而不是对客体的一系列观察过程) ,从而建构成数学知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接触数学学习之前,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积累了一些非形式化的数学,在学习之中又接受了形式化的数学内容,它们之间交互作用,形成了个人的认知结构,因此,成功的教学必须是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的有机结合.
范文四: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07年第9期
科技管理研究 2007No19
S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文章编号:1000-7695(2007)09-0018-04
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丁焕峰
(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 510641)
摘要:文章主要从创新思想的萌芽、熊彼特开创的创新经济学、熊彼特之后学者们对创新理论的发展、创新发展的演化理论、创新地理学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并对区域创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创新理论;熊彼特;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区域创新理论通过创新经济学、新区域发展理论、内生
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及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和实践的展开而得到发展,在创新经济学发展的背景上,其来源及基础主要是以下四个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演化经济学理论、新区域科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及新产业区理论。
2 熊彼特与创新经济学的形成
J1Schu)《经济发展理论》,世纪30、40年代》和、社会主义及民主》两书,。泉和动力,使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创新是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而不是细枝末节,认识到长期以来最为重要的是经济进步,而不是静态的经济效率。
(1)熊彼特认为创新基本上是一个非均衡的过程,传统的静态均衡和完全竞争等分析不适合于发展现象的讨论。因为经济的根本现象是发展而不是均衡,发展的特征表现为动态的不均衡,其根源是创新。为了表达他的思想,熊彼特将一个经济体系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资源在其中循环流转的体系,它是经济生活惯例化的表现,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另一种是经济发展,是经济体系内部自行发生的,是“流转渠道中自发和间断的变化,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在没有创新的情况下,经济只能处于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经济增长只是数量的变化,不能创造出具有质的飞跃的“经济发展”。从整个经济运行来看,资本主义经济在“创新”推动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性质,资本主义的前途也将由创新决定。
(2)熊彼特把经济发展与创新同等对待,认为发展“可以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包含以下五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的产品,也就是消费者还不熟悉的产品或一种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在有关制造部门中沿未通过经验检定的方法,这种新的方法决不需要建立在科学的新的发现基础之上,并且可以存在以商业处理一种产品的新的方式之中;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有关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不曾进入的市场,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过;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也不问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创造出来的;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比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因此,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不是一个技术概念,它严格区分于科学技术上的发明,是把现成的技术革新引入经济组织,形成新的生产能力。由于不断的创新,资本主义的发展就成为一种根本现象
,
1 创新思想的萌芽和理论先导
111 创新思想萌芽:亚当?间的关系作过论述:→分工深化→组织或技术发展→劳动生产力增进→资本积累上升→分工再度深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化、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进而是生产力不断增长的过程。112 创新理论先驱:约翰?雷和凡勃伦
雷(JohnRae)对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念及创新分析产生了重要影响。雷认为经济进步不是由于个体对自身利益追求的结果,而是人的“社会直觉”的功劳,直觉推动积累、推进“发明的理性精神”;他认识到技术进步及知识增长对资本的需求和供给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与资本积累相比,发明更能提高资本内在的收益率、增加现有资本财产(cap2italgoods)的价值,对经济的作用更重要。在雷所论及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行为动态化了,连续的资本积累要求有连续的创新行为,即开辟新市场以及提高利润率的新渠道。创新研究的另一位先驱是制度经济学的奠基者凡勃伦(T1Veblen)。他认为技术变迁的速度和方向受到现存制度框架的影响,而制度框架是在思维的习惯方式及决策者的利益中表现出来,技术通过改变物质条件、改变个人生活及思想的方式、模式和习惯而产生制度后果。凡勃伦主张用进化论观点,认为制度演化是一种“累积因果”的过程,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他认为创新的关键是看决策者的制度性目标是否与新技术的引进相容,创新既可能来自国内发明,也可能来自其他国家的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是有目标的,主要是为利益集团的利益服务的。凡勃伦对创新的论述比较全面,但没有体系,其中心思想是将商业或金钱经济与实业经济相互分离,有时也被表述为思想和行为的制度方式与技术方式的分离;集中考察新技术对制度安排的影响,考察既定社会惯例和既定利益阻碍这种变迁的方式。
收稿日期:2006-12-07,修回日期:2007-04-09
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N7040430)
丁焕峰: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即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
(3)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在“创新”的推动下具有周期性波动的性质,并认为资本主义的前途也将由创新所决定。创新引起模仿,模仿打破垄断,刺激了大规模投资,引起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到相当多的企业之后,盈利机会趋于消失,经济开始衰退。就这样,资本主义经济将在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构成的周期性运动过程中前进。他还指出,创新不是连续的、和平稳的,而是时高时低、时密时疏的;创新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的影响也就有大小、久暂之别,经济周期波幅也有大小长短之分了,从而资本主义运行表现出“多层次”的经济周期。熊彼特也认为,一旦资本主义经济中企业家的“创新职能”日趋衰弱、“投资机会”日渐消失时,资本主义就不能活下去。
(4)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经济主体企业家的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下才实现创新和发展的。熊彼特认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也就是创新的主体是实现了新组合的企业,而实现新组合的人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创新职能除了体现在追逐超额经济利润外,“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他对“企业家精神”下了几个定义,括:1)企业家“首创精神”;2)企业家的3企业家甘冒风险、;4和敏捷;5)是实施创新的人‘新组合’时才是一个企业家“,同常人一样地经营,他就失去企业家资格。因此,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很少能总是一个企业家……企业家的职能本身也不能被继承”。因此,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创新的精髓。
(5)熊彼特认为实现创新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他认为只有完成了从循环流转进入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型态的转变时,创新才可能出现,而实现这一转变的突破口在于观念的更新。并认为信贷对创新而言是首要的,因为正是它使创新进入循环流转。
(6)熊彼特对创新过程或实现途径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认为实现创新的途径有两种模型。在他青年时代,十分强调企业家对创新的推动作用,并认为技术活动是外生的经济变量,被后人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Ⅰ(见图1);晚年的熊彼特,则转向强调大企业在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并认为技术主要来自企业内部的创新部门,技术创新是内生的,被称之为熊彼特创新模型Ⅱ(见图2)
。
19
3 熊彼特之后的创新研究
311 技术创新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随着一些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和科技投资高效益,以美国为中心,许多学者对技术创新发生了深厚的兴趣,“技术”概念不断扩展,不仅包括工艺技术,也包括经营、管理和组织技术。索洛(R1Solow)1957年发表的《技术进步与总量增长函数》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形式,第一次较科学地测定了美国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的贡献,围绕索洛“余数”的实证分析,他测算出1909-1949年间美国制造业总产出中约有88%应归功于技术进步,而只有12%左右来自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索洛的努力得到乔根森、丹尼斯、库兹列兹等人的响应,逐渐将技术进步纳入到新古典经济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
另一方面,N1罗森伯格、R1R1、C1弗里曼、G1多西、K1,:(1)以创新,特,,即“创造性的毁灭过程”,。(2)分析了技术创新产生的技术基础、技术轨道与技术范式、技术创新集群、技术创新的扩散以及创新的周期波动。(3)研究了技术创新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4)研究了测度技术创新方法。(5)讨论了技术创新行为与组织管理、技术创新与组织创新的关系。(6)扩展了更为宏观的层次,论述了技术创新与对外贸易、产业结构的关系。(7)确认了政府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张建华认为,技术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的分类;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技术创新过程的动力和来源机制;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技术创新的扩散问题研究等。312 制度创新论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制度是行为规则,它决定着人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与能够做什么事;其二,制度是人们和各种经济、社会、政治等组织结成的体制,它决定着一切经济发展活动和各种经济关系展开的框架。科斯、诺斯、舒尔茨等学者围绕以下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制度创新的分析对象和工具;制度的经济功能与作用;制度创新的原因分析;制度创新的主体和途径;以及制度变迁的性质研究等。313 内生增长理论对创新研究的深化和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也就是新经济增长理论,是将经济增长看作经济系统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像旧增长理论那样把稳态增长率当作是外部产生的。内生增长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通常以P1罗默1986年的论文《递增收益与长期增长》及R1卢卡斯1988年《论经济发展机制》论文的发表作为其产生的标志。内生增长理论是一些持有相同或相近观点的经济学家所提出的,由诸种增长模型组成的一个松散集合体,其共同的基本思想主要有:(1)经济可以实现持续均衡增长,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中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2)大多数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进步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厂商进行意愿投资的结果。
图1 熊彼特创新模型
Ⅰ
图2 熊彼特创新模型Ⅱ
20
丁焕峰: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程相关的一些相关经济劣势;(3)对聚集过程的解释机制,包括外部经济、影响企业本地化战略的联系和网络等,使相关劳动力市场、特殊输入和技术或组织创新、聚集经济的形式和内容、产业集群、发展机构等主题都较为重要;(4)创新以及个人和集体的创造力极其重要,这包括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个人或作为集体的企业快速和渐进创新与创业精神;(5)伴随经济的均衡发展、累积因果、向心和离心等空间过程,人们更关注非均衡发展过程及其机制;(6)研究方法是机械论隐喻原则,但也要防止过分倾向于生物类比,值得关注的是新古典经济几个重要的修订成果,如内生增长理论、不完全信息、规模和生产收益递增、贸易和地区专业化等;(7)从演化的视野来理解包含制度和组织事件的发展过程是传统经济学忽视或边缘化的领域,包括机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学习、信任建立、网络管理、社会资本、合作、不同的经济轨迹、路径依赖和“锁定”等。
(3)大多数同意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
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实现持续增长所必不可少的条件。(4)国际贸易和知识的国际流动对一国经济增长存在着重要影响。(5)不存在政府干预的情况下,经济均衡增长通常表现为一种社会次优,经济的均衡增长率通常低于社会最优增长率。(6)大多数认为经济政策,如税收政策、贸易政策、产业政策等很可能影响经济的长期增长,一般情况下,政府向研究开发活动提供补贴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7)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普遍采用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法来构建其增长模型。314 管理学者德鲁克的创新与创业精神
德鲁克(P1F1Drucker)是较早重视创新的管理学者,他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研究创新与创业精神。德鲁克认为创新主要有两种:技术创新就是在自然界中为某种自然物找到新的应用,并赋予其新的经济价值;社会创新是指在经济与社会中创新一种新的管理机构、管理方法或管理手段,从而在资源配置中取得很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精神》一书中,他用通俗的语言从创新实践、创业精神的实践和创业型策略等三方面系统论述了达到“创业型社会”所需的概念和工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家从事创新,定工具,是赋予资源一种新的能力的的活动;,(2),人们学习及实践和变化,,认为创新机遇主要有七个来源:出乎意料的情况、不一致、程序需要、产业与市场结构、人口的统计数据、认知的变化及新知识。(4)成功创新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5)创业型企业与现有企业一样需要有系统、有组织、有目的的管理,对每一家企业性组织而言,其基本规律都是相同的。(6)现有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和新企业所面临的是不同的挑战和不同的问题,他们必须警惕不同的衰退倾向。(7)企业家就其肩负的作用和应尽的奉献而言,还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8)创业型策略非常重要,主要有四个策略:“以最快的行动和最优良的装备取胜”,“打击对方的弱点”,找到并占据一个“有利地位”,改变产品、市场或产业的经济特性。
5 创新思想与地域结合:,,、制度创新的R&D组织区位研究、创新的、高新产业区的发展与规划Feldman在1994年《创新地理学》一书中认为,知识的地理集中有利于信息搜寻、增大搜寻强度和任务合作;地理实际上是一个为新产品商业化过程提供所需不同知识的组织;创新是一个由多维空间因子决定的复杂地理过程;并以美国各州数据为基础,对创新的空间模式、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数量分析;最后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面提出创新政策建议。
传统的创新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讨论创新对企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少涉及到地理问题,与空间鲜有联系。把创新研究与地域结合是1990年代之后的事,这种地域首先是国家概念,然后是比国家规模小的区域概念。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InnovationSystem,NIS)概念是1987年英国学者Freeman在研究日本技术政策和经济绩效的基础上,发现日本的产业政策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在日本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而提出来的。他将NIS定义为,“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中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促进了新技术和组织模式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其后的一些学者从“国家”、“创新”、“系统”三个方面对NIS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出现了NIS的不同学派,如弗里曼的NIS理论、纳尔逊的NIS理论、佩特尔和帕维蒂的NIS理论、伦德瓦尔的NIS理论、波特等人的NIS理论、OECD的NIS理论。
1997年Edquist对NIS的一些主要特征进行了总结:(1)创新和学习是调查研究的中心过程,核心是正式R&D、教育和经济组织之间的知识转移;(2)特定NIS子系统的相关研究是必要的,但还应尽可能深入地用系统论的观点来探讨创新的政治经济学问题;(3)相关研究也应包括与路径依赖和发散结果有关的历史过程分析,这就是“结构—行为”观点;(4)NIS研究中要强调的是识别差异比分离差异更重要;(5)应重视不同组织和机构之间互惠互利和反馈等相互作用;(6)创新是指新的或更好的产品、生产过程和组织模式的开发;(7)诸如规范、习惯、规则、惯例、习俗及进化方式等制度是研究的关键内容;(8)在研究的早期阶段应有一些新概念的交流渠道,以避免一些有意义的观点流失,允许
4 创新发展的演化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对新古典经济学简化论、还原论、决定论等哲学观的反思与批判,进化论被引入到经济理论中,博尔丁1981年出版了《进化经济学》,Nelson和Winter于1982年出版了目前成为经典的《经济变迁的进化理论》;其后报酬递增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也进入进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1991年《进化经济学》杂志创刊,进化经济学已成为较重要的学术领域之一。实际上,用进化论的三大核心(变异、选择和遗传)来研究经济问题由来已久,在新古典经济学者的著作中已明确存在,一般认为凡勃伦、熊彼特、马克思、马歇尔和哈耶克是演化经济学的先驱。
Cooke在系统回顾了演化经济来源的四个经济学派,即熊彼特创新理论及新熊彼特学派、制度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和以哈耶克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化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1)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社会和政治背景的经济体,其增长和变迁过程是不同的;(2)比较优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像知识、信息和学习能力等非自然资源优势,这也可以解释与空间发展过
丁焕峰: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不同程度的选择发生;(9)目前NIS研究的主要目标通过构筑系统创新的概念框架以建立有意义的理论(appreciativetheory)而非正式理论(formaltheory),以指导进一步的工作。
在总结了各NIS理论后,Cooke和Morgan认为一个NIS至少由以下六部分组成:(1)R&D,其作用在于使企业和国家有能力产生、吸收和扩散技术;(2)教育与培训机构是NIS的又一个核心内容,如技术技巧的掌握、开发原有知识和生产新知识都是他们的功劳;(3)有效的财政金融系统;(4)用户—生产者关系网络;(5)中介机构(intermediateinstitutions);(6)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
1995年NIS概念被介绍到我国,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极大兴趣。著名学者冯之浚教授在1998年主持了国家科技部研究课题“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认为NIS是指一个国家内各有关部门和机构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创新的网络,是由经济和科技的组织机构组成的创新推动网络,NIS应主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教育培训、中介机构、政府部门组成;并分析了发展和完善我国NIS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21
品和完全排他产品之间的产品,有一定的外部性。这两种性质要求市场和政府共同对创新发挥作用。
(4)企业家及其创新行为在经济发展中起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企业家对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行为的决定性影响,使得企业家的创新行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
(5)创新的空间地域特性研究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或区域内的空间和文化邻近性及相互联系,使得创新主体在创新要素的获得、交流中更容易取得创新的成功。
(6)区域创新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必由之路。区域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消耗、防止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巩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成果,培植起高素质的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增长源。参考文献:
[1]丁焕峰.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张建华.创新、激励与经济发展[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
,2000.
[3]J].北京:经济科学
,[4].[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经济增长的源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6]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7]张发余.区域创新体系与区域发展论[R].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
博士论文,2001.
[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9.
[9]朱勇.新增长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0]PF德鲁克.创新与创业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11]盛昭瀚,蒋德鹏.演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12]王铮,邓悦.理论经济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1.
[14]FELDMANMP.TheGeographyofInnovation[M].KluwerAca2
demicPublishers,1994.
[15]冯之浚.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9.
[16]石定寰.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M].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1999.
[17]E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6 简评:区域创新———,”,系和分析研究方法段中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无不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性影响。熊彼德所构建的相当完整的创新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全新的问题,为经济科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笔者认为,创新理论对我们研究创新———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启示:
(1)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制度演进、技术变革、社会和文化进步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其实质在于获得一个灵活的机制。新制度经济学、内生增长理论、演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创新经济学的发展表明,经济发展可以从技术、制度、文化及社会等各因素共同作用中去理解,创新理论所关心的“根本不是具体的变革因素,而是这些因素起作用的方法,是变革的机制,‘企业家’是变革机制的承担者”。
(2)创新—发展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过程,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大致遵循六个步骤:意识到问题或需要的存在、基础和应用研究、R&D、商业化应用、扩散和接受以及创新的结果。
(3)创新特性要求创新—发展过程由市场机制和政府管制共同发挥作用。创新的特性很多,不确定性和外部性是较为重要的两个性质,不确定性主要指创新方向、速度、结果的不确定性,接受者对创新反应的不确定性,创新收益不确定性以及创新环境的不确定性;创新活动是一种介于共用产
作者简介:丁焕峰(1970-),男,湖北孝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本文责编:陈 夏)
范文五: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行为科学是指包括类似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和观察方法,研究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有关对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重难点问题:
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从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来看,管理理论分三大块,学习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有哪三大管理理论,而且要掌握各自包括的主要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
泰罗创建的 科学管理理论
一, 古典管理理论 法约尔创建的 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创建的 行政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科学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由此,泰罗提出了以下管理原理: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照作业标准和时间定额规定不同的工资率;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现例外管理原则。
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在泰罗理论的基础上大大充实和明确了管理的概念,而且努力探求确立企业良好的工作秩序的管理原则。
法约尔认为,企业的经营有六项不同的活动,管理只是其中的一项,而管理又包括五种职能活动。
经营
商业活动 安全活动 会计活动
组织职能 指挥职能 协调职能
法约尔还根据自己长期的管理经验,提炼出十四项管理原则。即: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报酬、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具体内容见教材)
行政管理理论 韦伯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人员的使用;职业管理人员;遵守规则和纪律;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际关系学说
二, 行为科学理论 个体行为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团体行为理论
组织行为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 是由梅奥在著名的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是:职工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个体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理论;有关企业中的人性理论。
团体行为理论 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组织行为理论 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组织变革、组织发展理论。
管理过程学派
经验学派
三, 现代管理理论 系统理论学派
决策理论学派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管理过程学派 创始人是法约尔。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把管理学说与管理人员的职能联系起来。他们认为,无论是什么性质的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是共同的。
经验学派 代表人物是德鲁克和戴尔。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指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即案例教学。
系统管理学派 他们认为,组织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的若干要素组成,为环境所影响并反过来影响环境的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由目标和价值、结构、技术、社会心理、管理五个分系统组成。
决策理论学派 主要代表人物是西蒙。他们认为,管理就是决策。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以决策为特征的;决策是管理人员的主要任务,管理人员应集中研究决策问题。西蒙把决策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将研究重点放在非程序性决策方面。 管理科学学派。
权变理论学派。
三,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别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二千年,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字资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没有在文字上形成一部全面、而又自成体系的领导学全书,但是,却创立了许多非常实用的领导哲学。这些领导哲学,主要体现在对国家的管理、各级政府的管理、军队的管理、家庭的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甚至是非法组织的管理(如上山为寇的造反组织);在这些管理实践当中,我们还是可以梳理出比较明晰的脉络。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自成体系的文化。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我们的观点,我们采取中西对比的方法,来阐述中国古代管理的特点。
西方近代的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是: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为自己谋私利;并且,只要外部环境允许,就会干对自己有利而不利于公众的坏事。所以,西方近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原则是:使人没有办法干坏事。而这种“使人没法干坏事”的主要手段,便是建立互相制约的机制。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是: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认为:绝大多数人的本性是好的;人之所以会做坏事,是因为某些不良的因素掩盖了人的善良本性。所以,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原则是:设法去掉这些不良因素。而去掉这些不良因素的主要手段,便是对人进行教育。
西方的“性恶论”认为:大多数人的本性是恶的;牺牲自己的利益来为公众谋福利的人虽然也存在于人群之中,但这种人似乎屈指可数,其行为不能作为人群的普遍现象而加以归纳和提倡。中国古代的“性善论”则认为:大多数人的本性是善的;少数本性无法改造的败类,虽然也难免混迹于人群之中,但这种人亦不代表大多数。
我们把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与西方近代管理思想进行比较,尽管在年代上似乎不相匹配,但是,其共同点在于:这两种思想,是形成中西方管理模式泾渭分明的核心所在;从这两种思想的研究入手,才能比较全面地看清中西方管理的经脉。所以,只要能弄清楚问题,年代时间上不匹配是无关紧要的。
西方近代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制约。比如,美国的“宪法之父”富兰克林在起草美国宪法时,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美国国家权利机构的设计,就是要假定——不幸选举出了一个“恶人”当总统;而这个总统在这样的一个组织机构当中,也无法或者很难干坏事。虽然,“恶人”当总统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但是,美国国家权利机构的设计,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另外,人们即使在选举过程中选出一位“好人”当选总统,但是由于缺少外部制约,“好人”总统的自私本能也会暴发,也完全有可能利用公共权利为自己谋私利。所以,人们只有通过组织机构的制约,来压抑各种私欲的暴发。
事实上,美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权利机构,确实做到了“让总统无法干坏事”。比如尼克松的倒台,克林顿的审判都说明了这一事实。西方的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机构设计,也都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假设: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是有可能干坏事的。
最近一段时间,有许多美国人提出,在管理中要提高对人的信任,其原因就是因为在美国管理中对人的信任太少;可以与之相比拟的就是:好莱坞的电影老是推出激动人心、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其原因也就在于:现实的美国社会中这种爱情太少了。
在这种理念支持下,导致美国企业的管理监督控制措施是比较严密的。
中国古代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对人进行强迫教育;通过教育来去掉人的私心杂念,其所谓“存天理、灭人欲”。中国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教育的手段当中,科举制度就是典型体现。一个人通过十年寒窗,苦读那么几本“四书五经”,书上反反复复讲的又都是“忠孝仁义、忠君报国”一个道理;一个文人通过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的数十年的死读书,必然把忠君报国思想观念溶化在自己的血液里,深刻地体现在行动中;然后,通过科举制度的选拔,才能成为合格的国家栋梁。所以,中国古代的各级官员,总体上具备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的历史有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却能够建立起庞大的、统一的国家,而且统一的时间很长。这种现象,在同时代的其他国度从来没有产生过。其他文明古国——波斯帝国、马其顿王国、阿拉伯帝国、古罗马等等,其强大与统一的历史都是瞬间的辉煌。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较高忠诚度的官僚群体。
然而,在中国的历史上,主政的皇帝经常昏庸无能,却依然能稳坐皇位、颐享天年;国家也并未皇帝的不理朝政而四分五裂,各级政府机构照常运转;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的各级官员,都是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饱学之士;他们满脑子忠君报国、君臣大义、存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官员造反的概率当然是比较小的。
当代人对中国历史中那段“死读书”的情景,抱有强烈的反感情绪,认为集毕生之才华、精雕细琢于几篇八股文,迂腐至极十分可笑。其实,他们是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八股文”的作用,在于使人读书的主题仅限于“四书五经”,而“死读书”作用,又在于使人牢固形成忠君报国的思想;从维持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个意义上说,“死读书”、“八股文”是有积极意义的。被当代史评家赞誉为明君的清朝乾隆皇帝,就曾对科举制度以及八股文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所谓:淳人心、正风俗。当然,科举体制抑制了人的创造性,阻碍了科学的发展,也使得中国科技与经济在进入近代史以后,开始走上日趋没落的黄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