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美国史论文
关于美国教育发展的研究
摘要:美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却极其迅速。殖民地时期北美的教育制度基本上是从英国移植过来的,同时教育深受宗教的影响与控制;美国独立以后,国会和各州政府不断颁布法案发展教育,各等教育开始发展。
关键字:美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经验
教育和科学事业的发达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富强和贫弱。高度发达的教育和科学事业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因此,无论哪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都必须对此积极给予鼓励和支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名列世界前茅。然而,美国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先进,而是经历了一个由不发达到发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 美国教育发展的背景
17~18世纪的美国总体上处于欧洲的殖民统治时期,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直到18世纪中后期才真正得以建立。由于缺乏独立且统一的中央政府,所以,这一时期美国的教育尚未建立起相应的教育制度,更缺乏统一的教育安排。可以说,美国这一时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社会的一种自发行为。
二、 美国教育发展的阶段【1】
17世纪~18世纪中后期:宗教教育
18世纪~18世纪60年代(南北战争):公立学校教育
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教育地方分权
二战后:追求世界一流
每个阶段,美国政府及民众都以强烈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站在全球的角度,从美国人民与国家的切身利益出发,以人的综合发展为目标,设计和推行详细的改革方案和行动计划,形成了美国所独有的人才聚集和培养模式,成功地支撑着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
三、 美国教育发展各阶段的特点【2】
17世纪~18世纪中后期:
1、这一时期的美国初等教育主要是仿照或移植英国的妇女学校、慈善性的贫民初等学校.
2、这一时期的美国中等教育主要是仿照英国的拉丁文法学校和文实学校.
3、这一时期的美国高等教育是广泛建立宗教性的殖民地大学, 仿照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办学.
18世纪~18世纪60年代:
1、其一是普通教育公立化.
2、其二是高等教育州立化.
3、其三是教育制度法制化.
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1、这一时期, 美国从一开始, 就没有统一的全国性教育领导机构, 而是以州为领导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
2、这一时期, 美国确立了完整的教育领导体制.
3、这一时期, 美国的中等学校朝着资产阶级民主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4、这一时期, 美国的师范教育也发展很快.
5、这一时期, 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也很快, 其方向一方面是朝实用方面发展, 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另一方面是加强学术性.
二战后:
1、20世纪上半叶, 美国表面上虽保持了各州地方分权的领导体制, 实际上垄断资产阶级通过经济手段加强了对教育的控制.
2、20世纪上半叶, 美国继续改革学制, 缩短年限, 扩大受教育的范围, 增加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
3、20世纪上半叶, 美国的师范教育则向高层次、多渠道发展, 职业教育也受到普遍重视.
4、20世纪上半叶与美国进入帝国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相适应, 产生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实验.
四、美国教育的现代化
按教育发展层次,美国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曾先后实施普遍的义务教育(20世纪20年代)、普及高中教育(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20世纪40年代)、高等教育普及化(20世纪70年代)。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研究型大学也经历了很大的发展。
1.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20年代,各州先后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2.20世纪前30年高中教育大发展,50年代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3.20世纪前30年的职业教育运动
4.1860年到1940年: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
五、美国教育的历史经验
(一) 教育决策要从实际出发, 才能使教育发展符合国情的需要。
(二) 教育决策要富于预见性, 才能使教育影响超越本国, 走向世界。
(三) 教育决策的制定需要教育科学研究的导航
美国教育与各种教育专业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于不同的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不同的贡献。二战前, 围绕普及教育的重心工作, 杜威的民主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思想不仅成为指导美国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 而且成为整个世界现代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分水岭。二战后, 随着教育研究重心从普及数量向提高质量的转移, 以及“新传统派”的崛起, 美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教育研究各分支领域涌现出众多教育思想家与专业组织。如果没有这些教育家与教育专业组织的努力与探索, 美国教育决不可能在短短的三百多年时间内走完欧洲国家千百年走过的路程。
参考文献:
【1】【2】韦恩·厄本. 美国教育:一部历史档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范文二:美国史l论文
管中窥豹:美国黑人奴隶制与人权问题
【摘要】在美国,这样一个以“民主、自由、平等”为立国原则的国家,奴隶制在美国的存在是令美国人尴尬的。透过美国奴隶制的历史,尤其是黑人奴隶制的历史,我们从另一方面可以窥见美国人权的发展历程及其发展程度,美国的奴隶制与其人权问题是有着较深层次的联系的,即使是发展到今天,仍然具有探究的意义。
【关键词】奴隶制 人权 美国黑人奴隶 美国黑人选举权
种族主义
【正文】对于超级大国——美国,我们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它以其强大的国家力量为后盾,在当今的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人权问题上,更是以“国际人权领袖”自居,对他国人权问题似乎总是横加干涉。我们知道,长久以来,山姆大叔就曾指责我们的人权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国家,相信美国不是个健忘的国家。山姆大叔,你可曾看见黑人辛酸的泪水,你是否记得马丁*路德*金为了黑人权利那慷慨激昂,痛彻心扉的演说? 温故而知新,回顾美国的奴隶制,对其黑人奴隶制的历史加以考察,我们会发现,“国际人权领袖”这个称号,美国是当之有愧的。
美国奴隶制度起源于英国殖民者定居于北美洲的维珍尼亚州,至美国正式立国后奴隶制度仍然存在,直到南北战争后美国国会签署《美国宪法第13条修正议案》,才正式废除美国奴隶制度。其中 黑人奴隶制度是欧洲殖民扩张与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新生儿。黑人奴隶制度是与南部种植园制度同步发展的。起初,白人契约佣工曾是北美殖民地的
主要劳动力来源,后来黑奴逐渐成为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 正如相关历史资所显示的,当美国还处于殖民统治时期,黑人奴隶制已经在这里根深蒂固了。1619年。首批20名黑人由荷兰船运到了詹姆斯敦。开始时,黑人是被当作契约佣工看待,到17世纪40年代,法律规定黑人的奴隶地位。1661年弗吉尼亚的一项法律规定黑人终身为奴;1662年弗吉尼亚的另一项法律规定黑人奴隶所生子女是奴隶。1664年,马里兰的法律规定:马里兰境内的黑人是奴隶,并终身为奴。1667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法律,规定:受洗礼不会改变一个人受奴役的地位或自由的地位。这样,信教的黑人也得不到耶稣的拯救。1671年,马里兰也制定了同样的法律,其他殖民地纷纷效仿。1705年,弗吉尼亚议会通过法律,把黑人看作是一种不动产“所有黑人奴隶,黑白混血奴隶和印第安人奴隶在法庭上,在这疆域内,应作为不动产来占有,对待和裁判。
从上述法律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在殖民统治的早期,欧洲白人移民就建立了对黑人的奴役,而法律成为维护其奴隶统治的面具,这种方法也作为一种传统,在以后的维护奴隶制统治中可谓屡试不爽。由此也可看出其所标榜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权的虚伪性。从中我们对黑人奴隶的处境的悲惨也实见一斑,从此他们成为奴隶主的工具,遭受着敲骨吸髓的剥削,但是这仅仅是他们悲惨命运的前兆,在漫长的殖民地时期,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血雨腥风。 尤其在争取黑人人权问题上,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废奴运动的斗争。
说到人权问题的斗争,在这里,想必有必要对人权做一个大概的说明: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由、平等作保证,人类就不能作为人来生存和发展,就谈不上符合人的尊严、本性的生存和发展,也就谈不上人权。另一方面,自由、平等是为人的生存和全面发展服务的。自由、平等的目的是人,是使人摆脱一切压迫、剥削和歧视,获得有尊严的生存和全面自由的发展。一旦脱离人的生存和发展,自由和平等就必然会流于形式,变得空洞无物、失去意义。因此,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
马里旦说过:“人权的哲学基础是自然法”。那么在美国历史上,提到人权与法律,很自然的便让人想起《独立宣言》。《独立宣言》中曾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力”。尽管《独立宣言》中,“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权被赋予了法律的内涵,但仅靠其冠冕堂皇的说辞,黑奴的悲惨处境似乎并未改善多少。在人权方面而言,考察其历史,在此就美国黑人的选举权斗争为例,管中窥豹,查看其“人权”的虚伪性。
美国黑人争取选举权的运动,是一个曲折又漫长的过程。从1619年首批非洲黑奴被运到美国到《解放黑奴宣言》的发表,到内战后通过的第14、15条宪法修正案,到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说,直至50,60年代民权运动的蓬勃发展,黑人才获得了阔别已久的选举权,这期间整整隔了100年。 黑人在美国历史上曾起到重
要的作用,对美国的经济文化曾有过巨大的贡献,但美国黑人处于社会底层,选举权被一度剥夺,在黑人为争取选举权斗争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第一, 美国种族主义者为剥夺黑人的选举权,花样百出。而最为直接的手段就是用暴力来残害黑人,在南方出现了一些民间恐怖主义团体,其中最为有名的是3K 党,在选举期间,他们恐吓黑人不许参加投票,不听警告者便残忍迫害。
第二, 制定法律来限制黑人的选举权。南方一些州规定不同职位的人要用不同的选票和选票箱,若投错,便被视为废票。另外,还采取不合理的划分选区和临时更改选举地点等措施来限制黑人行使投票权。
第三, 财产限制和文化测验。1890年,密西西比州规定,选民必须缴纳2美元的人头税,并且接受文化测验,合格者才能成为选民。这一举措刺激了其他南方各州,他们纷纷效仿。黑人大多是文盲,受教育程度较低,且生活在最底层,较为贫困,这些举措无疑进一步剥夺了黑人的选举权,黑人选民比例逐渐下降,选举权被剥夺殆尽。 从以上的三点我们便可看出美国历史上人权的虚伪性。
美国黑人奴隶制中,种族主义的长期存在与盛行,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美国标榜的“自由、民主、平等”的人权的虚伪性。
美国的种族歧视现象十分严重。从历史上看,对印第安人实
行种族灭绝和对黑人实行残酷的奴隶制度就是美国立国的基础。西奥多*罗斯福总统1906年写到“他们(黑人)就种族和群体而言,都不
如白人”他的话道出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观点,在美国,种族观践踏着人权。时至今日,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仍然倍受歧视,在社会上处于二等公民的
地位。黑人占美国总人口的12%,但在各级经选举产生的职位里只占5%,在参议院的席位则只占1%。黑人、拉美裔人和印第安人的贫困率超过30%,是白人的3倍。黑人的失业率则是白人的两倍。 美国在人权问题上采取的双重标准说明,美国的对外人权政策是 伪善的和骗人的。美国官员天天挂在嘴边的“国际人权标准”,不是 以国际人权公约和有关人权的国际文书为标准,而是以美国的利益为 标准。凡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有助于美国称霸世界的行为,不管同 国际人权文书的差距有多大,都是“有人权”;反之,凡是违抗美国 的号令、坚持独立自主路线的国家,不管国内人权搞得多么好,都必 定是“不讲人权”。这就充分暴露了美国所谓“人权”的霸权主义实 质。
透过历史的迷雾,考察美国历史上的黑人奴隶制并结合当今美国黑人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维护人权的道路上的虚假的表现。尽管如今的美国已经废除了所谓的奴隶制,但其不良影响却依旧残留在美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在这里希望美国能从自身做起,消除黑人奴隶制的不良影响,切实保障好每一位公民的合法人权。因此说,美国距离所谓的“国际人权领袖“的地位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李世安《试析美国当代黑人的人权问题. 》 (《世界历史》)
埃尔廷*E莫里森等编《西奥多*罗斯福书信录》 马里旦《人和国家》商务印书局
杨宗翰译,卡尔&贝克《独立宣言》
刘绪贻《美国通史》
王玉芝:人权的反思:从美国黑人民权探析美国人权的种族性
范文三:美国史论文
《大萧条时代》读后感
《大萧条时代》这部著作共有十四章,从工业生产、男人、女人、小孩和黑人的生存状态、农村农业、文化艺术、电影娱乐、社会价值观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在大萧条时代的社会全貌,再现了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社会生活、文化等各个层面所造成的巨大冲击和影响。我读后印象很深,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本文仅就“新时代和它的承担者”这一章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资本主义相对稳定的时期,在大规模生产的推动下,美国汽车工业、建筑业、收音机与家具制造业、化学工业、石油工业、公用事业等飞跃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急剧提高,美国进入了所谓的永久繁荣时代,即新时代,殊不知这种“虚假繁荣式”的泡沫经济已经孕育了引发经济大危机的诸多因子。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而这一时期美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又有了新的发展,它已经达到了当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能允许的限度。垄断资产阶级为高额利润所驱,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大规模生产是以大规模消费为前提的,且这种合伙式的联营常常将许多产品的价格稳定在高水平上,大量工农群众由于工资实在太低难以提供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购买力而导致产品大量堆积在库房,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为售卖产品,商业资本家大力进行广告宣传,尤其是以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引诱消费者,这对提倡节约消费和避免负债的传统价值观发生激烈碰撞,促进了美国民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新式的消费价值观的形成,一时美国赊购之风盛行,以致广告宣传和赊购成为20年代美国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商家新产品的不断出现,总是使消费者对当前处于不满的状态,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一位银行家在与查尔斯·凯特的谈话中提到消费者的烦恼就是一直不停地更换新汽车和抛弃旧汽车,尽管旧汽车的性能依然良好,其宁愿负债也要追随社会变化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而这位银行家终究经不起新汽车的诱惑而买了一辆以改变观念。但是这种大量预支社会购买力的消费趋势是难以长久地支撑一种从根本上失衡的经济的,其对美国社会基本矛盾的继续升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共和党总统赫伯特·胡佛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乐观主义态度成为美国爆发经济大危机的一大诱因。胡佛个人独特的成长经历和对自由资本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使其自始至终都主张自愿主义,反对联邦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在美国经济危机初露端倪时,胡佛宣称20年代的美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美国已经接近了废除贫困的最后胜利,强调在物质繁荣的同时,更应注重发展诸如慈善、道德等方面的精神进步,物质繁荣与精神进步必须相协调。大萧条时期,胡佛在农业方面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干预农产品产量;工业方面,要求维持生产和现行工资政策;社会救济方面,呼吁城市和私人机构加倍努力进行救济,坚决反对联邦救济;杰拉德·斯沃普从垄断资本主义的长远利益出发,向胡佛提出了一个稳定工业和维持就业的计划,由于要求联邦干预过多,胡佛不仅反对,而且感到吃惊,甚至认为它是处于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或法西斯主义。所有这些政策都是胡佛自愿主义原则指导下的产物,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干预经济,即使不得已而为之,也要尽力限制干预的广度和深度。显然,这些全凭自愿的政策的效力远远敌不过经济规律的威力,反而把美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生产无政府状态发展到了极端,使美国经济在大萧条中越陷越深。可以说,胡佛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对刺激和加速美国经济螺旋式下降而进入大萧条时代是
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的。
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导致资本过剩,垄断资产阶级把大量过剩资本用于证券、股票等金融投机活动,使股票市场价格狂涨,从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这种空前猖獗的金融投机活动为货币与信贷体系的崩溃准备了条件。到1929年初,股票市场的狂热已经无法控制,股票价格暴涨,9月3日达到高峰,19日达到更高水平。可见,股票市场的投机活动已经发展到了何其疯狂的程度。但好景不长,10月24日,一个被称为黑色星期日的上午,证券市场完全失控,成交额达到12894650股,其价格下跌速度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收录机都赶不上,可谓神速。但更坏的消息是,10月30日,一个比黑色星期日更黑的黑色星期二的到来,大量股票被投入市场,不计价格地抛售,开盘后半小时成交额已经超过300万股,鸣锣收场时成交额达到16410030股,是开场时的5倍之多。不难看出,各个股票市场价格惨跌已经接近恐慌程度,而随之而来的疯狂的挤兑风潮使银行无法应付,许多银行被迫“放假”,信誉尽失,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正式关闭,整个金融系统趋于崩溃,货币与信贷体系面临严峻考验。更为严重的是,千百万美国民众的存款和积蓄化为泡影,那些参与投机活动的金融资本家欲哭无泪,几近疯狂,毫无疑问其损失是无法估计的,当然其也是引发股市崩溃和金融体系解体的罪魁祸首,一瞬间美国民众的失望崩溃之情无以言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陷入严重的混乱和窒息状态。股票市场的崩溃为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发生种下了祸根。
美国经济学家福斯特结合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在大萧条时期提出政府应该扩大财政赤字来刺激经济发展,其主张在30年代得到了美国社会强有力的支持。福斯特针对美国政府在经济大危机期间的表现,从心理层面详细地分析了其 “无为而治”和放任自流的经济政策,批驳了政府不作为的态度。为此,他做了一个恰当的比喻,一匹马在畏缩不前时,最先接收到这则消息的是马的脑子,而不是它的四肢。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行动则是受思想支配的。对于美国经济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政府采取的不作为的做法也是由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所决定的。胡佛政府最为典型,在经济大萧条期间,胡佛总统在自愿主义原则的指导下,大肆宣扬美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当时的美国离废除贫困的距离已经不远了,美国经济上没有问题,而问题恰恰出现在心理上,甚至天真地认为只要喜剧演员多向人们讲笑话,就可以解决问题。其对经济的挽救只会说一些鼓舞人心的、令人振奋的话语,仅仅停留在心理层面,在一波强似一波的经济危机浪潮冲击下,政府在心理层面上的错误不断,尽管也接受了平衡财政收支的建议,但收效不大。胡佛自始至终都坚决贯彻其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他对这种制度和市场自身调节作用都寄予了深厚的期望,反对联邦政府干预经济,政府也就难以采取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措施。因此,胡佛政府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决定了其应对经济危机时政策选择的高度。
《大萧条时代》中“新时代和它的承担者”这一章节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所导致的严重后果,它使垄断资产阶级将过剩资本大量地用于投机活动,从而引发了货币与信贷体系的崩溃,最终将美国拖入了经济大危机的泥潭之中,而胡佛政府自由放任式的“无为而治”在很大程度上为危机的继续升级创造了条件。
学习美国史的收获:美国史作为一个大国的历史,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美国史这门课给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地学习美国历史的平台。在这一学期的学习中以及王老师的讲授指导下,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首先,王老师讲
课风趣幽默,挑起了我对美国史的极大兴趣,激发了我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主动学习美国史的热情,这是至关重要的,它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发地去学习一门课程的快乐。其次,王老师讲课内容不拘小节,视野开阔,抛弃了那种按部就班、中规中矩进行教学的死板做法,发表了许多自己的观点,使课堂充满生机。从三个世界的碰撞、英属北美殖民地社会的成长、美利坚革命、创建一个新国家、建国早期、内战前美国社会变革、奴隶制度、内战、重建、镀金与进步时代、现代美国的崛起、大萧条、新政和二战、当代美国等十二个章节对美国历史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在讲述过程中点到为止,给我们留下了广阔思考的自主学习空间。再次,王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注重介绍当前的学术研究状况,推荐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参考书,为深刻理解美国历史提供了条件,让我明白了应该去读些什么,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无形中在我美国史学习中充当了重要的向导角色。此外,王老师注重授课与现实社会相联系,既加深了对讲课内容的理解,又对现实社会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总之,通过一个学期美国史课程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确实是受益匪浅的。
范文四:美国史论文
浅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价值观转变的原因
摘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最突出的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美国经济的增长要求社会价值观的改变,社会财富的增加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闲暇生活的产生为消费观念转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新阶层—新中产阶层的兴起为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提供了阶级基础,而大众传媒的发展则为转变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助了一臂之力。此后,美国的社会价值观由传统的清教节约观转变为奢侈的享乐消费观,对美国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关键字:
美国 20年代 社会价值观
众所周知,美国现代经济主要建立在“消费”上,并不是美国建国初期的”积累”之上。直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历了由产业经济到消费经济的历史转型,美国社会才逐渐步入大众消费时代,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美国人社会价值观转变的原因何在?下面,我从美国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和闲暇生活产生,新中产阶级出现,社会风尚以及大众传媒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增长需要转变社会价值观
早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现代化的突飞猛进使得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而一战的历史机遇无疑使得美国大发了一笔战争财,由欠欧洲国家约55亿美元的债务国变为欧洲国家倒欠美国100亿美元的债权国,纽约也成为世界金融的中心。大量的社会财富促进美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增长。因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社会生产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往往决定着消费水平的高低,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必然为美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美国来说,“工业革命以前,经济的发展是以生产为手段,把消费作为目的。但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的美国,生活产品极大丰富,这就为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问题。”①传统的以生产为手段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美国经济的发展,也无法满足美国继续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旧有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再可行,不能再为美国带来丰富的经济效益。而美国作为世界强国,必然不愿意见到这样的结果。因此,美国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通过更大程度的消费。于是,美国开始转变观念,把消费作为手段,生产作为目的,通过分期付款的方法,开拓市场,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活跃,扩大对外商品输出,占据过去由英德控制的世界贸易市场。正是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求人们改变一直以来奉行的节俭的清教传统价值观,转而努力进行消费,以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收入的增加,闲暇生活的产生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发展,工业化加速推进,美国经济也异常繁荣,一度出现了柯立芝繁荣的景象。社会财富的增加使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1919年至1929年是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十年,它使美国人民的收入和财富达到
① 潘海林.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泰安教育学院岱宗学刊. 2006年04期
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1919年,根据生活费用调整后的国民总收入为650亿9300万美元,或者说每人平均620美元。10年以后,国民总收入增为828亿1000万美元,或者说每人平均681美元。”②作为大众社会的一个主要消费群体——产业工人的社会收入有了很大提高,工资增长更为明显。“1919年1929年10年中,实际工资每年增长26%,平均每小时工资增加8%,平均实际工资增加11%。”③
与此同时,他们的劳动时间大大缩短,相应的闲暇时间在增多。20世纪初,美国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降低了劳动时间,再加上世纪之交的进步主义运动为美国工人阶级争得了许多权益,当中许多是关于工人享有八小时工作时间的权利。康马杰称,在这一时期,美国人“从曾经耗尽他们祖先精力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工作时间从每周60个小时减为40个小时,年休假也从一周延长为一个月和一个多月。”“有史以来,如何安排空闲时间第一次成了大问题。”④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在清教徒的劳动伦理中注入休闲、消费的现代性内容成为必然。充裕的时间使得大众渴望轻松娱乐,他们开始利用闲暇时间进行消遣娱乐等消费活动。就这样,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无法满足人们的消费要求,逐渐被人们遗忘,新的消费享乐的社会价值观渐渐被人们所接受。所以说,人民收入的增加,闲暇生活的产生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提供了可能。
三、新中产阶级的出现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提供了阶级基础
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在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同时,美国的中产阶级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以自由农场主和小企业家组成的老中产阶级为了发财致富而努力工作。”他们相对保守,清教徒严格的宗教意识和种种清规戒律在他们看来有着绝对权威。“另一部分沦落为蓝领工人之外,大多数跻身于白领阶级即新中产阶级的代表。”⑤在海明威的《在太阳照样升起》一书中,杰克作为新中产阶级的代表,在禁酒法案实施后仍然饮酒作乐,不失为抵制不合理的清教束缚和追求自由的一个标志。
和老式中产阶级传统保守的价值观对比,在现代经济大环境下孕育出来的新中产阶级,体现着鲜明的现代主义色彩。“它带有激进性、进取性、猎奇性和追求时尚的特点。它不可能将自己囿于传统文化的羁绊之中。它设法创造和享受适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理性、紧张、非道德化的文化趣味来。”⑥在新中产阶级身上,既具备上层贵族的优雅,同时兼具普通大众的世俗,这就使得他们能够享受社会各个阶级的消费产品。于是,新中产阶级逐渐成为上层阶级和普通大众之间架起了桥梁,让以前上层人士享受的文化产品通过中产阶级使得下层群众有了更多接触消费产品的可能。可以说,新中产阶级作为连接上层贵族和下层大众的纽带,他们不仅自己尝试新的消费产品,还带动了普通大众进行消费活动,为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转变提供了阶级的基础。
四、消费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到了20世纪20年代,现代化促进了美国社会的巨大变革,高消费、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代替了传统观念和生产方式。康马杰在《美国精神》一书中这样
②
③ 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 一九oo 年以来的美国史【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④ 康马杰. 美国精神. 南木等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
⑤ 马克思.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3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年
⑥ 朱效海. 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说:“20世纪20年代这十年经济繁荣、讲究物质享受和玩世不恭盛行的时代。”⑦社会上到处充斥着享乐主义和娱乐道德观, 传统的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新的消费享乐主义大行其道。这“与美国的开国元勋富兰克林所提倡的节约的美德风尚不同,20年代美国人认为,节约对社会有害,消费才是一种美德。当你30岁时,你应该有1万元的财产;当你40岁时,应该有2.5万美元的财产;当你50岁时,应该是5万美元。”⑧政府公开的鼓励美国人民应该为金钱而奋斗,各行各业的企业法人想方设法地把讲究消费享乐的风气扩散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去,还有分期付款的消费方式也在鼓励着人们去花钱消费,提前享受。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整个社会都弥漫着对消费的狂热,奢侈的生活和对金钱的追求已经成为了美国人的消费理想。
这时候,消费实际上成了一种社会价值的符号,一种身份的认同。就像鲍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所说,“被消费的不再是物质商品,而是符号即身份象征。”⑨只有在不断的消费中人们才能找到和自己一样在消费的同伴,只有得到他们的认同,才不会脱离社会群体,淹没在潮流之外。与此同时,崇尚节俭的风尚在城市里逐渐荡然无存。人们“消费的目的已不仅仅是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而是对心理现象的反映,由被动的接受,成为积极主动的关系确立的行为,为的就是在消费过程中寻找认同感、归属感。”⑩正是在消费风尚盛行的影响下,一个美国人要想证明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是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或者想要赢得社会的普遍承认,就必须通过与众不同的炫耀式消费行为,例如买汽车、电器或者旅游等方式,帮助他们实现这种认同,从中找到自己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因此, 消费的社会风尚促进了人们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大多数美国人正努力着通过消费来适应社会的变化。
五、大众传媒的宣传推动了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到了20年代,美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形成了产业化,促进了人们娱乐生活的多姿多彩,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扩大宣传职业的服务,主要通过新闻报纸、广告、无线电和电影业等手段宣传“消费”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直接催发了娱乐业,美容业等新兴产业的兴盛,这些宣传正在以无孔不入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在这个时代,电台,报纸不再像以前那样,都是关于战争,经济等与国家安危密切相关的大事情,反之,大篇幅有关娱乐,美容,汽车等与大众消费和生活相关的报道层出不穷。“报纸、杂志、电台各种大众媒介不知疲倦地向观众灌输着有关消费的信息,或者是报道体育电影明星的消费生活身先垂范,直接拨动了大众的消费神经。”由此可见,这种通过传输各种消费观念,展示各种消费行为对普通大众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力和渗透力,进而逐渐被人们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所接受。当把消费本身作为一种手段时,消费在人们心态中已经意识化了,即消费概念内化到了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准则中去,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
以电影为例,它作为文化领域诞生的巨无霸,娱乐生活的主角,既是消费文化的一种消费对象,也是一种消费文化的媒介。电影业从最初微不足道的地位上升到在美国人生活中占据较重要的地位,不可不说是20世纪巨大的传奇。在20
⑦
⑧ 康马杰. 美国精神. 南木等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 李其荣. 美国文化解读【M 】. 济南. 济南出版社. 2005年
⑨ 陆扬. 消费文化与美国化问题. Academic Monthly. 2006年05期
⑩ 【美】奥利维尔·如恩斯. 为什么20世纪是美国世纪【M 】.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年
年代电影吸引了无数众多的群众。传统的娱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他们走出家门,走进剧场看电影。“在1919到1929年间,每周去看电影的人估计在1.1亿人——而当时总人口却只有1.2亿人,每周出席教堂还不够6000万人;许多乡村百姓也随着这股大潮来到城市主要大道的电影院看看。”11电影这一大众媒体的运用极大地宣传了消费逐渐淡化了人们对传统清教价值观的崇尚进而转变为努力消费的新的社会价值观。可以说,大众媒体的大大宣传对人们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推动力。
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收入的增加,闲暇生活的产生以及新中产阶级的出现导致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而消费的社会风尚,大众媒体的宣传也是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推动力。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民的社会价值观由传统清教伦理的节俭观让位于享乐消费观,反映了美国社会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一个极大转型,促进了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消费的风尚并未普及到每一个美国民众,许多下层工人及大量农民仍然挣扎在生存线上。在消费享乐观产生带来的消费文化盛行的背后,亦潜伏着经济崩溃的危机。后来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宣告了消费文化严重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潘海林. 20世纪20年代美国消费文化的崛起. 泰安教育学院岱宗学刊. 2006年04期
2、罗荣渠. 现代化新论【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美】阿瑟·林克,威廉·卡顿. 一九oo 年以来的美国史【M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4、 康马杰. 美国精神. 南木等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
5、 马克思. 剩余价值学说史(第3卷)【M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年
6、 朱效海. 大众文化研究--一个文化与经济互动发展的视角【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年
7、 李其荣. 美国文化解读【M 】. 济南. 济南出版社. 2005年
9、【美】奥利维尔·如恩斯. 为什么20世纪是美国世纪【M 】.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10、海明威. 太阳照样升起. 赵静男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
11、庄锡昌. 20世纪的美国文化【M 】.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浅析20世纪初美国社会 价值观转变的原因
姓名:司云杰
学号:1116111122
班级:11级历史本一班
范文五:小论文 美国史
上海师范大学标准试卷
2013 ~ 2014 学年 第一学期 考试日期 2014 年 1 月 3 日
科目:美国史话 (小论文) (A 卷)
英语 专业 本科 11 年级 4 班 姓名 徐晓栋 学号 110151096
试题内容:写一篇 1000字左右 关于美国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论文。选题自由,可以写关于美国 历史中的各个方面,如语言、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
我承诺:以下内容是完全由我自己独立完成的。 签名:__________
Franklin D. Roosevelt and the New Deal
In October 1929 the stock market of US crashed, wiping out 40 percent of the paper values of common stock. This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By 1933 the value of stock on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was less than a fifth of what it had been at its peak in 1929. Business houses closed their doors, factories shut down and banks failed. Farm income fell some 50 percent. By 1932 approximately one out of every four Americans was unemployed (Francis Whitney 1950: 414).
Then,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of 1932 was chiefly a debate over the causes and possible remedies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The two candidates held two radically different opinions: Hoover had to depend largely on natural processes of recovery, while Roosevelt was prepared to use the federal government’ s authority for bold experimental remedies. The election resulted in a smashing victory for Roosevelt, who won 22,800,000 votes to Hoover ’ s 15,700,000. Thus, the United States entered the era of Roosevelt and his New Deal.
The New Deal amounted to a partial return to patterns of economic mobilization that had been used during World War Ⅰ . Emergency programs of public works and efforts to regulate pri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ever attained sufficient scale to end unemployment; yet the impact of the depression was blunted, and a workable public consensus supporting New Deal innovations in economic management maintained itself precariously until the onset of World War Ⅱ introduced a new and very different set of problems (William H. McNeill 2008: 502). The New Deal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have consisted of two phases. The first phase (1933-1934) attempted to provide recovery and relief from the Great Depression through programs of agricultural and business regulation, inflation, price stabilization, and public works.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New Deal (1935-1941), while continuing with relief and recovery measures, provided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legislation to benefit the mass of working people (Wang Jianping 2012: 304).
Unemployment
By 1933 millions of Americans were out of work. Bread lines were a common sight in most cities. Hundreds of thousands roamed the country in search of food, work and shelter. Civilian Conservation Corps (CCC) and Civil Works Administration (CWA) are two main solutions at that time. “ Brother, can you spare a dime?” went the refrain of a popular song.
An early step for the unemployment came in the form of the CCC, a program enacted by Congress to bring relief to young men between 18 and 25 years of age. Run in semi-military style, the CCC enrolled jobless young men in work camps across the country for about $30 per month. About 2 million young men took part during the decade. They participated in a variety of conservation projects: planting trees to combat soil erosion and maintain national forests; eliminating stream pollution; creating fish, game and bird sanctuaries; and conserving coal, petroleum, shale, gas sodium and helium deposits.
Work relief came in the form of the CWA. The job funded ranged from ditch digging to highway repairs to teaching. Created in November 1933, it was abandoned in the spring of 1934. Roosevelt and his key officials, however, continued to favor unemployment programs based on work relief rather than welfare.
Agriculture
In 1933, Congress passed the Agriculture Adjustment Act (AAA) to provide economic relief to farmers. The AAA had at its core a plan to raise crop prices by paying farmers a subsidy to compensate for voluntary cutbacks in production. Funds for the payment would be generated by a tax levied on industries that processed crops.
Through the AAA and the Commodity Credit Corporation, a program which extended loans for crops kept in storage and off the market, output dropped. Between 1932 and 1935, farm income increased by more than 50 percent. During the same years farmers were being encouraged to take land out of production, displacing tenants and sharecroppers.
Although the AAA had been mostly successful, it was abandoned in 1936. Later, Congress passed a more effective farm-relief act, which authorized the government to make payments to farmers who reduced plantings of soil-depleting crops— thereby achieving crop reduction through soil conservation practices.
By 1940 nearly 6 million farmers were receiving federal subsidies under this program. The new act likewise provided loans on surplus crops, insurance for wheat and a system of planned storage to ensure a stable food supply. Soon, prices of agriculture commodities rose, and economic stability for the farmer began to seem possible. The purchasing power of farmers increased since then (Cheng Shuwu 2010).
Industry and Labor
The National Recovery Administration (NRA), establishing in 1933 with the National Industrial Recovery Act (NIRA), attempted to end cut-throat competition by setting codes of fair competitive practice to generate more jobs and thus more buying.
It was also during the New Deal that organized labor made greater gains than at any previous time in American history. NIRA had guaranteed to labor the right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en in 1935 Congress passed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Act, which defined unfair labor practices, gave workers the right to bargain through unions of their own choice and prohibited employers from interfering with union activities. It also created the National Labor Relations Board to supervise collective bargaining, administer elections and ensure workers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organization that should represent them in dealing with employers.
The great progress made in labor organization brought working people a growing sense of common interests, and labor’s power increased not only in industry but also in politics. This power was exercised largel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wo major parties.
Although neither phase of the New Deal can claim to have pulled America out of the Depression, the New Deal as a whole was immensely important for its rehabilitation of the nation ’ s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onservation movement. It extended Federal authority in all fields, notably in banking, agriculture, social security, and public welfare. It gave immediate attention to labor problems, many of which it handled by revolutionary legislation. Basically it supported labor, farmers, and small businessmen, and indirectly Negroes, who were beneficiaries of legislation setting up minimum standards for wages, hours, relief, and security. The most intensive opposition to the New Deal came from conservatives of both parties, who branded the idea of government planning as state interference with private business. But the old distrust of state action in general gave way to the realization that in major crises of national affairs only the state can act effectively (Thomas H. Johnson 1966: 570).
Cheng Shuwu. (2010). On Major Solutions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New Deal. Business Culture, 3, 82. Francis Whitney. (1950). An Outline of American History. Washington: U.S. Information Agency.
Thomas H. Johnson. (1966).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ng Jianping. (2012). Society and Cul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H. McNeill. (2008). A World History.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