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职业病的种类
职业病的种类
由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很多,导致职业病的范围很广,不可能把所有职业病的防治都纳入《职业病防治法》的调整范围。根据卫生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职业病的种类可分为十大类115种。
一)尘肺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反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过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病
11、根据《职业病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责)》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肼基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铅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化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铅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已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纳)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肝病
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及性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1、炭疽
2、森林脑炎
3、布氏杆菌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七)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病
2、电光性眼病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病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范文二:职业病的种类
职业病的种类
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2、职业中毒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4、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
职业性皮肤病 6、职业性眼病 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职业病目录
一、尘肺
1、矽肺
2、煤工尘肺
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
5、石棉肺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
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
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
12、铸工尘肺
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二、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根据《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2、职业中毒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4、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
职业性皮肤病 6、职业性眼病 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三、职业中毒
1、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不包括四乙基铅)
2、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3、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4、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5、铍病
6、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7、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8、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9、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10、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11、铀中毒
12、砷化氢中毒
13、氯气中毒
14、二氧化硫中毒
15、光气中毒
16、氨中毒
17、偏二甲基肼中毒
18、氮氧化合物中毒
19、一氧化碳中毒
20、二硫化碳中毒
21、硫化氢中毒
22、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23、工业性氟病
24、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25、四乙基铅中毒
26、有机锡中毒
27、羰基镍中毒
28、苯中毒
29、甲苯中毒
30、二甲苯中毒
31、正己烷中毒
32、汽油中毒
33、一甲胺中毒
34、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35、二氯乙烷中毒
36、四氯化碳中毒
37、氯乙烯中毒
38、三氯乙烯中毒
39、氯丙烯中毒
40、氯丁二烯中毒
41、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42、三硝基甲苯中毒
43、甲醇中毒
44、酚中毒
45、五氯酚(钠)中毒
46、甲醛中毒
47、硫酸二甲酯中毒
48、丙烯酰胺中毒
49、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50、有机磷农药中毒
51、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52、杀虫脒中毒
53、溴甲烷中毒
54、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55、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56、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1、中暑
2、减压病
3、高原病
4、航空病
5、手臂振动病
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2、职业中毒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4、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职业性皮肤病 6、职业性眼病 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六、职业性皮肤病
1、接触性皮炎
2、光敏性皮炎
3、电光性皮炎
4、黑变病
5、痤疮
6、溃疡
7、化学性皮肤灼伤
8、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2、职业中毒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4、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职业性皮肤病 6、职业性眼病 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七、职业性眼病
1、化学性眼部灼伤
2、电光性眼炎
3、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八、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1、噪声聋
2、铬鼻病
3、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5、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6、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焦炉工人肺癌
8、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1、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2、职业中毒 3、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4、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5、
职业性皮肤病 6、职业性眼病 7、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8、职业性肿瘤 9、其他职业病
十、其他职业病
1、金属烟热
2、职业性哮喘
3、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4、棉尘病
5、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范文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防护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有哪些分类方法,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分别可分为哪几类,
答:职业病危害因素通常有两种分类方法:
按性质分类、按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类
(一) 职业病危害因素按性质可分为
1 化学因素,包括(1)有毒物质如:铅.汞.苯.氯.一氧化碳.三氯乙烯.正己烷.有机磷农药等 (2)生产性粉尘 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混合粉尘等.
2 物理因素,(1)异常气象条件 如高温.高湿.低温 (2)异常气压 如高气压.低气压 (3)噪声.振动 (4)非电离辐射 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 (5)电离辐射 如χ线. γ线.
3 生物因素 如附着于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甘蔗渣上的真菌,作业人员或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原物.
(二) 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粉尘类. 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化学物质类. 物理因素. 生物因素.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十大类.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是职业病目录中唯一由于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引起的职业病.
生产性毒物
二、生产性毒物的定义,
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统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通
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或引起免疫功能或其他生理功能改变,因而使人易患病或促使原有疾病的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有的毒物具有局部刺激,致敏及腐蚀作用,有的还可致肿瘤,致畸胎及诱发遗传变异等作用.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毒物所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
三、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毒物在生产过程中能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化学物质在不同行业或不同生产环节显现出不同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原料 如制造氯乙烯所用的乙烯和氯;制造颜料 蓄电池所用的铅.
2. 中间产品(中间体) 如制造苯胺时,硝基苯是中间体.
3. 辅助材料 如橡胶行业用苯及汽油作溶剂;生产乙醛时用汞作催化剂.
4. 成品 如农药厂生产的对硫磷.乐果
5. 副产品或废弃物 如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含碳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粘胶纤维厂.制革厂等产生的硫化氢;冶炼中产生的二氧化硫.
6. 夹杂物 如某些金属.酸中夹杂的砷.
7. 其他 生产性毒物可以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的形式出现.如磷化,遇湿自然分解产生磷化氢;聚氯乙稀塑料制品加热到160-170?时分解产生氯化氢;用四氯化碳灭火器消防时,四氯化碳与明火或灼热金属物体接触时氧化生成光气.
三、毒物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形态有哪些,
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 液体 气体或气溶胶的形态存在,其对人体的危害以空气污染为主
1. 固体 如氰化钠. 对硝基氯苯. 2. 液体 如苯. 汽油等有机溶剂
以上两种形态存在的生产性毒物,如果不挥发,又不经皮进入,较安全.
3. 气体 指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物质.如由化工厂管道. 容器或反应器逸出的氯化氢. 氰化氢. 二氧化硫. 氯气等.
4. 蒸汽 固体升华. 液体蒸发或挥发时形成蒸汽.凡沸点低.蒸汽压大的物质都易形成蒸汽. 对液态物质加热. 搅拌. 喷雾. 通气及超声处理时可加速挥发;暴露面积大也能促进挥发.如喷漆作业中的苯. 汽油. 醋酸酯类等的蒸汽.
5. 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称作粉尘,其粒子大小多在0.1-10μ.
6. 烟尘 为悬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0.1μ的固体微粒.某些金属熔融时所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迅速冷凝或氧化形成烟,如熔炼铅时产生的铅烟,熔铜铸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 有机物质加热或燃烧时也可产生烟,如农药熏蒸剂燃烧时产生的烟.
7. 雾 为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于蒸汽冷凝或液体喷洒而形成的.如喷洒农药时的药雾;喷漆时的漆雾;电镀铬时的铬酸雾;金属酸洗时的硫酸雾.
粉尘. 烟 及雾统称为气溶胶. 注意,就同一种生产性毒物而言,其存在的形态常不是单一的. 固定不变的.
四、生产性毒物接触机会有哪些,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一些操作或生产环节可能接触到毒物.
1. 原料开采与提炼. 开采过程中可形成粉尘(如锰矿中的锰尘),逸散出蒸汽(如汞矿);冶炼过程中可产生大量蒸汽或烟(如炼铅).
2. 材料搬运与储藏. 固态材料产生的粉尘可吸入或经皮进入(如有机汞农药);液态材料可因包装渗漏而经皮进入(如苯的氨基. 硝基化合物);储存气态毒物的钢瓶泄漏(如氯气)而经呼吸道进入.
3. 材料加工及准备 固体材料的粉碎. 研磨. 过筛. 配料及拌料时可有粉尘发生.液态有毒物质的分装可沾染皮肤. 衣服.
4. 加料. 固态原料的手工加料可导致粉尘飞扬;液态原料的手工加料时可有蒸汽逸出;污染操作者的身体和地面,并可成为二次毒原.
5. 化学反应 某些化学反应如控制不当或加料失误可发生意外事故;如产热或产气的反应如进行的太快可发生冒锅或冲料,使物料喷出反应釜;易燃性物质反应过激,控制不当可发生爆炸.化学反应过程中可释出有毒气体,有的可同时带出有害雾滴.利用回收的废料作原料,或原料本身不纯,反应过程中可能有夹杂物逸出.
6. 完成操作 指完成反应后的操作.成品. 中间体或残余物料的出料时,可放出有害蒸汽;如物料是固态,有时工人须进入反应釜内操作.物料输送管道或出料口发生堵塞,工人进行处理时接触情况更严重.对成品进行离心处理时可有雾滴甩出.成品的结晶过程有时须用有机溶剂而有蒸汽逸出.成品的粉碎. 烘干. 包装. 分装过程中,由于物态和理化特性不同,可有粉尘飞扬,或有毒蒸汽逸出,或污染皮肤与衣服.
7. 辅助操作. 采取样品. 检修设备. 搬运废料等过程可有气体逸出,或有液体逸出而污染双手或体表等.
8. 生产中应用. 如在农业生产中喷洒杀虫剂,喷漆中使用苯作稀释剂,开矿时掘进作业使用炸药爆破.
9. 其他. 有些作业虽未使用有毒物质,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接触到毒物而发生中毒.如进入地窖. 矿井下废巷道或清除化粪池时可发生硫化氢中毒;修船作业气割旧船体时接触铅烟;检修带汞设备可致汞中毒;用氧乙炔焊接或切割聚四氟乙烯配件可接触氟塑料热解物.
五、职业中毒防护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职业中毒的病因是职业环境中的生产性毒物,因此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具体措施如下:
1. 根除毒物. 可用无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有毒或高毒原料,如用无汞仪表代替有汞仪表,使用苯作溶剂或稀释剂的油漆,其稀料改为二甲苯等.但替代物不能影响产品质量.
2. 降低毒物浓度 减少人体接触毒物水平,以保障接触者的健康是预防职业中毒的关键.其中心环节是加强技术革新和通风排毒措施,将环境空气中毒物浓度控制在容许浓度以下.
(1) 技术革新:对生产有毒物质的作业,原则上采取密闭生产,应用先进技术和工艺,尽量采取遥控和程序控制,最大限度减少操作者接触毒物的机会. (2) 通风排毒:在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局部通风排毒系统,将毒物排出.最常用的局部通风排毒装置有排毒柜. 排毒罩及槽边吸风等,应根据生产工艺和毒物的理化性质 发生源及生产设备的不同特点而选择合适的排毒装置,使工作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的要求.
3. 工艺 建筑布局: 生产工序的布局应符合职业卫生要求.有毒物逸散的作业应根据毒物的毒性 浓度和接触人数等,对作业区实行区分隔离,以免产生叠加影响.有害物质发生源,应布置在下风侧;如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放散有毒气体的生产工艺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可产生有毒粉尘飞扬的厂房,应防止尘毒二次飞扬.
4. 个体防护 是预防职业中毒的重要辅助措施.个体防护用品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和皮肤防护用品等.选择个人防护用品应注意其防护特性和效能.在使用时,应对使用者加以培训;平时经常保持良好的维护,才能很好发挥效用.
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还应设置必要的卫生设施,对能经皮吸收或局部作用危害大的毒物还应配备皮肤和眼睛的冲洗设施.
5. 职业卫生服务 .应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毒物浓度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测和监督;对接触有毒物质的人群实施健康监护,认真做好上岗前和定期健康检查,排除职业禁忌,芳香早期的健康损害,并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
生产性粉尘
六、生产性粉尘定义,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七 、生产性粉尘的来源有哪些,
其产生的来源非常广泛,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路等;冶金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矿石粉碎、筛分、配料等;机械制造工业中原料破碎、配料、清砂等;耐
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原料的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加工处理,包装物品等生产过程,及宝石首饰加工;由于工艺原因和防、降尘措施不够完善,均可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生产环境。
八、生产性粉尘按照性质可分为哪几类,
生产性粉尘按性质可分为:1、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滑石、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铅、锰、铁、铍、锡、锌等及其化合物;人工无机粉尘如金刚砂、水泥、玻璃纤维等。2、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如皮毛、丝、骨粉尘;植物性粉尘如麻、棉、谷物、亚麻、甘蔗、木、茶粉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橡、胶、人造有机纤维粉尘等。3、在生产环境中,单一种粉尘存在较少见,多为两种以上粉尘混合存在,称为混合性粉尘。
九、生产性粉尘对劳动者的影响有哪些,
所有不溶或难溶的粉尘对身体都有害,生产性粉尘因其理化特性和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同疾病。
1、 呼吸系统疾病:(1)、尘肺: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粉尘导致的以肺纤维化为主的一类疾病。(2)粉尘沉着症:有些生产性粉尘(如锡、钡、铁等)吸入后,沉积于肺组织中,呈现一般异物反应,可继发轻微的纤维性改变,对健康无明显危害,脱离粉尘作业后,病变无进展,X线胸片阴影可渐消退。(3)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吸入棉、亚麻、大麻等粉尘可引起棉尘症;吸入被霉菌、细菌或血清蛋白污染的有机粉尘可引起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吸入聚氯乙烯、人造纤维粉尘可引起非特异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等。(4)呼吸系统肿瘤:石棉、放射性矿物、铬、砷等粉尘均可致肺部肿瘤。(5)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2、 局部作用:粉尘作用于呼吸道粘膜,早期引起其功能亢进、粘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粘液腺分泌增加,阻留更多粉尘,久之酿成肥大性病变,然后由于粘膜上皮细胞营养不足,造成萎缩性病变,呼吸道抵抗力下降。体表长期接触粉尘还可导致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金属磨料可引起角膜损伤、混浊。沥青粉尘可引起光感性皮炎。
3、 中毒作用:吸入铅、砷、锰等粉尘可在呼吸道粘膜很快溶解吸收,导致中毒。
十、生产性粉尘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用工程技术措施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预防尘肺最根本的措施。
1、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如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采用风力运输、负压吸砂等措施减少粉尘外溢;用含石英低、危害较小的石灰石代替石英砂作为铸型材料。
2、 湿式作业 是一种经济又简单实用的防、降尘措施,如采用湿式碾磨石英、耐火原料,矿山湿式凿岩,井下运输喷雾洒水,煤层高压注水等,可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粉尘飞扬,降低作业场所粉尘浓度。在进行湿式作业时,需考虑喷雾水滴大小与捕捉尘粒能力间的关系,提高效率,节约用水,并注意水的再利用,避免污染水源。
3、 密闭抽风除尘 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场所,应采用密闭抽风除尘方法。如采用密闭尘源和局部抽风相结合,防止粉尘外溢。抽出的含尘空气在经除尘装置(如静电除尘)处理后排入大气。
4、 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 在作业现场防、降尘措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时,可佩带防尘护具,效果较好的有防尘安全帽、送风头盔、送风口罩等。
上述防降尘措施可概括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八字方针。
物理因素
十一、与化学因素相比,物理因素具有哪些特点,
1、 作业场所常见的物理因素,除激光是人工产生的外,其他因素在自然界中均有存在。在正常情况下,有些因素不但对个人体无害,反而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如气温、可见光等。
2、 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如表示气温的温度,振动的频率、速度、加速度和轴向,电磁辐射单位面积(或体积)所产生的能量或强度等。物理因素对人体是否造成危害及危害的程度是由这些参数决定的。
3、 作业场所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一般有明确的来源,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作业环境中存在这种因素,可造成环境污染,一旦装置停止工作,则作业场所相应的物理因素即消失。
4、 作业场所空间中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不是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如果没有阻挡,一般随距离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在进行现场评价时要注意这一特点,在采取保护措施时也可充分利用这种特点。
5、 有些物理因素,如燥声、微波等,可有连续波和脉冲波两种存在状态,性质的不同使得这些因素对人体危害的程度不同,在制定卫生标准时需要分别加以制定。
6、 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物理参数不呈直线相关关系,常表现为在某一范围内是无害的,高于或低于这一范围对人体可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影响的部位和表现可能完全不同,如正常气温对人体是必需的、有益的,高温则引起中暑,低温可引起冻伤或冻僵;高气压可引起减压病,低气压引起高山病,等等。
根据这种特点,对于这类因素除了研究其不良影响或危害外,还研究“适宜”范围,如至适温度的研究,以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除了某些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可以产生内照射外,决大多数物理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没有接触因素的残留,因此物理因素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或疾病的治疗不需要采用“驱除”或“排出”有害因素的治疗方法,而主要是针对人体的病变特点和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此外,针对物理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时不是设法消除这些因素,也不是将其控制的越低越好,更不能采取用其他因素代替的办法,而是通过各种措施,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条件容许,使其保持在适宜范围则更好。假如由于某些原因,作业场所的物理因素超出正常范围且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采取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又难以达到要求时,需采取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保护劳动者健康。
十二、不良气象条件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有哪些,
1、 高温作业:危害为中暑,即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主要有热射病(包括日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防护措施主要有:(1)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及设备布局,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是改善高温作业劳动条件的根本措施。如热源放在室外,
室内则在天窗下;自然通风时布置在夏季主导风的下风侧;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2)隔热,如循环水炉门、水幕。(3)通风降温,自然通风、机械通风。(4)补充盐和热量(5)个人防护:高温作业工人服装应以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性好的织物制成,并能防辐射热。特殊高温作业工人须戴隔热面罩和穿防热服。(6)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和休息。
2、 低温作业防护措施: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地点设取暖室,劳动强度适度,作业人员提供御寒服,合理安排工作休息时间。
十三、噪声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噪声是影响范围很广的一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接触机会。要完全消除生产性噪声,既不经济也不可能。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将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上防止噪声危害的重要措施,目前主要是保护听力。消除控制噪声源上从根本上解决噪声危害的一种方法,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强噪声设备,如用无声液压代替高噪声锻压。
控制噪声传播:采用吸声材料、消声设备将声源隔绝。如隔声室、隔声罩。
需在高噪声条件下工作者可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并形成制度,合理安排工间休息。
十四、振动
振动的分类及接触机会有哪些,
根据振动作用于人体的部位和传导方式,可将生产性振动相对划分为局部振动和全身振动。
1、局部振动常称作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上指手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使用风动工具、(如风镐、气锤、凿岩)的作业,使用电动工具(如电锯、电刨等)的作业,使用高速旋转工具(如砂轮机、抛光机等)的作业,工人可受到局部振动的影响。
2、全身振动是指工作地点或坐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导至全身。在交通工具上作业如驾驶拖拉机、收割机、汽车、火车、船舶和飞机等,或
在作业台如振动筛操作台、采金船上作业时,作业工人主要受全身振动的影响。有些作业如驾驶摩托车,可同时接触全身振动和局部振动。
十五、手臂振动病列入职业病名单,其防护措施有哪些,
工艺改革,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是根本措施;限制作业时间是防止和减轻振动危害的重要措施,寒冷季节保暖防寒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减轻和防止振动危害的一项重要措施。
非电离辐射
十六、什么是射频辐射,其接触机会和防护措施有哪些,
指频率在100KH2-300GHz的电磁辐射。
1、 接触机会 1)高频感应加热、高频热处理焊接、冶炼、半导体材料加工。2)高频介质加热如塑料制品热合。3)微波通讯导航探测、微波加热。
2、 防护措施 1)高频电磁场防护,场源屏蔽、远距离操作、合理布局、执行国家卫生标准。2)微波防护,吸收微波辐射能、加大辐射源与作业点距离、穿戴个人防护服、衣帽和眼镜,执行国家标准。
十七、什么是红外辐射,其接触机会和防护措施有哪些,
即红外线也称热射线,凡-273?以上物体均可发射红外线。
1、 接触机会,自然界红外辐射源太阳最强。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可成为红外辐射源,炼钢、轧钢等可受到红外照射,特别是加料、扒渣等操作。
2、 防护措施 严禁裸眼观看强光源,生产操作中应戴滤过红外线的防护镜。
十八、什么是紫外辐射,其接触机会和防护措施有哪些,
波长100-400nm的电磁波称为紫外辐射也称为紫外线。
1、 接触机会:自然界中的紫外辐射见于太阳辐射。生产环境中凡物体温度达1200?以上时即可发出紫外线。电气焊、氩弧焊、等离子焊产生紫外线,紫外灯消毒、晒版等也可受到过量紫外线照射。
2、 防护措施:电焊工及辅助工必须佩戴专用防护面罩或眼镜,作业人员不得裸露皮肤。
范文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哪些
一、 粉尘类:
(一) 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 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 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 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六) 滑石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
(七)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八) 云母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
(九) 陶瓷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
(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
(十一)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十二)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十三) 其他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
二、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化学物质类 :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
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十四)二氧化硫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
(十五)光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
(十六)氨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
(十七)偏二甲基肼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
(十八)氮氧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
(十九)一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
(二十)二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
(二十一)硫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
(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
(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二十五)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乙基铅中毒
(二十六)有机锡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
(二十七)羰基镍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羰基镍中毒
(二十八)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中毒
(二十九)甲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苯中毒
(三十)二甲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苯中毒
(三十一)正已烷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正已烷中毒
(三十二)汽油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汽油中毒
(三十三)一甲胺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甲胺中毒
(三十四)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氟聚合物单体及其热裂解物中毒
(三十五)二氯乙烷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氯乙烷中毒
(三十六)四氯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氯化碳中毒
(三十七)氯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中毒
(三十八)三氯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氯乙烯中毒
(三十九)氯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丙烯中毒
(四十)氯丁二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丁二烯中毒
(四十一)苯胺、甲苯胺、二甲苯胺、N,N-二甲基苯胺、二苯胺、硝基苯、硝基甲苯、对硝基苯胺、二硝基苯、二硝基甲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不包括三硝基甲苯)中毒
(四十二)三硝基甲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三硝基甲苯中毒
(四十三)甲醇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醇中毒
(四十四)酚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酚中毒
(四十五)五氯酚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五氯酚中毒
(四十六)甲醛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甲醛中毒
(四十七)硫酸二甲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酸二甲酯中毒
(四十八)丙烯酰胺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丙烯酰胺中毒
(四十九)二甲基甲酰胺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甲基甲酰胺中毒
(五十)有机磷农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磷农药中毒
(五十一)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五十二)杀虫脒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杀虫脒中毒
(五十三)溴甲烷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溴甲烷中毒
(五十四)拟除虫菊酯类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五十五)导致职业性中毒性肝病的化学类物质:二氯乙烷、四氯化碳、氯乙烯、三氯乙烯、氯丙烯、氯丁二烯、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三硝基甲苯、五氯酚、硫酸二甲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五十六)根据职业性急性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急性中毒的危害因素
四、物理因素:
(一)高温
(二)高气压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减压病
(三)低气压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高原病、航空病
(四)局部振动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手臂振动病
五、生物因素:
(一)炭疽杆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疽
(二)森林脑炎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森林脑炎
(三)布氏杆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布氏杆菌病
六、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接触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三氯乙烯、重铬酸盐、三氯甲烷、β-萘胺、铬酸盐、乙醇、醚、甲醛、环氧树脂、尿醛树脂、酚醛树脂、松节油、苯胺、润滑油、对苯二酚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接触性皮炎
(二)导致光敏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醌、蒽醌、蒽油、木酚油、荧光素、六氯苯、氯酚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敏性皮炎
(三)导致电光性皮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皮炎
(四)导致黑变病的危害因素:焦油、沥青、蒽油、汽油、润滑油、油彩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黑变病
(五)导致痤疮的危害因素:沥青、润滑油、柴油、煤油、多氯苯、多氯联苯、氯化萘、多氯萘、多氯酚、聚氯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痤疮
(六)导致溃疡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铍及其化合物、砷化合物、氯化钠
(七)导致化学性皮肤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氢氧化钠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皮肤灼伤
(八)导致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油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油彩皮炎
高湿: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浸渍、糜烂
有机溶剂: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角化过度、皲裂
螨、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痒疹
七、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化学性眼部灼伤的危害因素:硫酸、硝酸、盐酸、氮氧化物、甲醛、酚、硫化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化学性眼部灼伤
(二)导致电光性眼炎的危害因素:紫外线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光性眼炎
(三)导致职业性白内障的危害因素:放射性物质、三硝基甲苯、高温、激光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白内障
八、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一)导致噪声聋的危害因素:噪声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噪声聋
(二)导致铬鼻病的危害因素:铬及其化合物、铬酸盐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鼻病
(三)导致牙酸蚀病案的危害因素:氟化氰、硫酸酸雾、硝酸酸雾、盐酸酸雾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牙酸蚀病
九、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危害因素:石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二)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危害因素:联苯胺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三)苯所致白血病的危害因素: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苯所致白血病
(四)氯甲醚所致肺癌的危害因素:氯甲醚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甲醚所致肺癌
(五)砷所致肺癌、皮肤癌的危害因素:砷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六)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危害因素:氯乙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七)焦炉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焦炉烟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焦炉工人肺癌
(八)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的危害因素:铬酸盐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十、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一)氧化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金属烟热
(二)二异氰酸甲苯酯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哮喘
(三)嗜热性放线菌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职业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四)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棉尘病
(五)不良作业条件(压迫及摩擦)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矿井下工人滑曩炎
范文五:引起职业病的因素
引起职业病的因素
引起职业病的因素有哪些 ?
(1) 化学因素
?各种毒物引起的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职业肿瘤;
?一些不溶或难溶的生产性粉尘引起的尘肺。
(2)物理因素
?高温、低温引起中暑或冻伤
?高湿使两手等处发生皮肤糜烂,促使皮肤病的发生;
?高低气压,如潜水员及沉箱工的减压病,高山高原地区的高山病;
?噪声引起的难听或耳聋,并对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不良影响;
?振动,两上肢的局部振动引起血管痉挛、溶骨症及骨坏死。全身震动对神经系统、血管等也有不良影响;
?电离辐射如X线、γ射线等引起的放射病;
?非电离辐射中的微波与高频电磁场,场强过高可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
?光线、紫外线引起电光性眼炎,红外线引起白内障,照明过强过弱引起眼疲劳;
?机械刺激或击伤。
(3)生物因素:
?微生物:布氏杆菌、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职业性传染病;发霉的谷尘、蔗尘中耐热性放线菌引起的农民肺、蔗尘肺和蘑菇肺;后三种疾病都属于与免疫有关的变态反应性肺泡炎;
?昆虫和尾蚴引起谷痒症和稻田皮炎;
?水生动物的体液,如明虾及一些海鱼表层体液中含有能溶解皮肤角质层的特殊组分;
?植物,如黄山药可引起支气管哮喘;
?各种生物的蛋白质,如牲畜蛋白质及稻壳的细尘大量吸人后引起发热。
(4)劳动损伤性因素:主要由于有关器官及肌群等长期紧张劳动过度疲劳或不适当的强迫性体位或工具引起的职业性肌肉骨胳损伤疾患,如局部肌肉疲劳和全身疲劳,反复紧张性损伤和腰背痛等。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