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为什么红磷和氯酸钾混合物敏感度那么高,以至于一触即炸?
先看一下维基百科对于爆炸的定义:
爆炸……是指在爆炸发生当时产生的稳定爆轰波,也就是有一定体积的气体在短时间内以恒定的速率辐射性高速胀大(压力变化)
抓住核心就是短时间内压力迅速变化,要考虑物理化学两种因素的作用。
氯酸钾常温常压下稳定,保存适当的情况下是不会分解的;红磷同样在常温常压下稳定,难以和氧气发生反应,主要表现出还原性,是磷单质所有的同分异构体里稳定性最高的一个,所以这两种物质在适当的环境下单独存放的时候,是不会自发反应,更不会发生爆炸。
但是,当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没那么稳定了,氯酸钾 KClO3,Cl是+5价,最外层电子数为2(7-5),有较强的夺取5个电子的倾向,即表现出氧化性;而红磷中的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恰恰就是5个,在有强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红磷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两种物质一旦混合就是干柴烈火,反应方程式如下:5 KClO3+6 P→5 KCl+3 P2O5,但是到了这仍然看不出『爆炸』是如何发生的,因为生成物里并没有气体产生,不过反应方程式里没有注明的就是这是一个会释放大量热量的反应,而且这个反应的速率非常高,短时间内大量释放热量,势必会造成局部空气会迅速加热膨胀,如果反应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如试剂瓶),那么膨胀的空气就会形成高压进而发生爆炸。
然而,这还并不是爆炸的主因,上面有说到磷和氯酸钾在常温常压下都是稳定的,但是如果在高温高压下就完全不一样了, KClO3会迅速分解产生氧气,而红磷在高温下会在氧气中燃烧,释放出更多的热量。到这里,爆炸需要的物理化学因素都到齐了,氯化钾和磷混合导致的第一步氧化还原反应会释放大量热量,高温导致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氯化钾分解产生氧气,红磷和氧气在高温下燃烧产生更多的热量,更多的热量让更多的氯化钾分解……这是一个一旦开始就会不停持续反应而且反应越来越激烈的正反馈,最终的结果的就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热量会加热气体使其迅速膨胀,产生高压,最终发生了爆炸。
范文二:【doc】氯酸钾混合物爆炸烧伤4例报告
氯酸钾混合物爆炸烧伤4例报告
?匿兰堕l笙塑塑璺塑!塑!
氯酸钾混合物爆炸烧伤4例报告
220医院烧伤科季克垒国昌武元目
氧酸钾混合物<烟雾罐),由氯酸钾嫩 黄无烟煤及术炭等按一定比例组成,用于 军事模拟对抗演习.有关氯酸钾混合物爆炸 引起烧伤的报道较少.我腕1989年8月收治 4例,抢救成功3例,死亡1饲.
某科趼所工人在制造烟雾罐妁过程中, 用锉棒搔刮盛氯酸钾混合物粉末的器皿,不 慎起火爆炸.车坷内黄色烟雾弥漫,致使4 名工人烧伤,2分钟后脱离现场,未经任何 处置,半小时后送人我院烧伤科急诊室. 临床资料
男I倒,女3饲,年龄2O,68岁.烧伤面积 l3,58,?度烧伤为47.5%lO,3倒合并体 克及吸人性摄仿一脚防情轻,无台并症.氯酸钾 混台物爆炸后,其内来燃或来燃尽的粉末,附着在 衣物和裸露部位的皮肤上,粉末及烟雾吸人呼吸遣 致嗳人性损伤.患者体温在3,5.235.4?,呼嗳略 抉,脉搏100,12O/min,血压16.0,13.3/l3.3, 10.7kPa(120一t00/loo~80mmHg).眼睑水肿,视 物清晰.彝粘嗅壳血,肿胀,双肺可瑚及少许千哆音. 肠鸠音减弱.人院后甩l的新浩尔灭清洗刨面,朴 披,剖面涂烧仿锌油膏.休克期平稳渡链.第3天 后,体温持续在38.O一4O.O.C之问,并出现烦躁不
安,谵语,瑟心,呕吐,有1例病人(女.58岁,? 度47.5)呕吐物为咖噜样,蒜色使I血钾2,93,3 1"111110l,LI=氧化碳结台力:l7.220.8mmot/L,
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症,烧伤应擞性磕痔, 怖炎,肾衰翻面脓毒症等合并症,伤后第{天血 培养中出现绿脓杆菌,经祀教无敛死男钎经 抗体克,纠正酸中毒.潦烧伤锌油膏.残存创面经 植皮镎沿疗,娃赢出院
讨论
氯醴钾混合物主要成份为氯腠卸,约占 70.一般为强氧化剂,与有机物,木炭磕 黄,磷等混合物可因加热或冲击引起爆炸,. 引起火灾,非常危险,与可燃物质接触亦可 着吠如果氯酸盐进人体内后,则可;红 细胞的破坏和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有人报 告前者可佬肾受累,可使心肌受损.大量接 人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发绀,呼吸困 难等急性中毒症状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 也强.平时在制造过程中,长期接触烟雾罐 粉束有游鼻涕,游泪,皮肤瘙痒,过敏性丘 疹等症状.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防护不周 及爆炸可引起严重烧伤及中毒.
抢救特点(I)神经症状明显.4侧病人
均存在不同捏度的烦躁不安,幻听,幻视,谵 语,3倒为重,可能为氯酸钾中毒所引起. 应给予镇静,冬眠冶疗控制症状.(2)正确 处理创面,及时应用解毒药物;因抢救时不 了解致伤烟雾罐的成份,所只用1蜘的新 洁尔灭冲洗刨面,不利于毒性物质的彻底清
除及中和,应该用大量的清永冲洗.人院第 8夭因病情加重,创缘出现充血带,创面潮 湿,健康皮肤出现出血斑,按常规治疗无明 显好转考虑为毒性作用.询问单位有关人员 才了解具体成份,立即应用大量维生素C静 滴,括性炭口服,5碳酸氢钠加量静滴,4 日后垒身症状加阻控制,病情及创面情况明 显好转.
致伤特点:(I)台并爆炸份,休克期的液 体需要量较通常为多,回吸收迟缓.水肿回吸 期毒血症非常严重,自细胞总数下降,明显 棱左移,早期暴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高侧 1人院后第4天出现绿脓杆菌败血症.例2, 例3第8夭分别出现剖面脓毒瘟.<2)突然 性与成批性:烟雾罐在室内生产,可突然发
^军医l舶0E第】2I胡f总第37"3期 生掌故,爆炸后形成大量烟雾(黄色)弥漫空 中,直接阻碍视线,工作人员不能很快脱离 现场,易致成批人员皮肤,眼及吸入损伤. (3)烟雾罐化学组成成份复杂,燃烧后所形成 的物质布清楚.其主要成份占7O的氯酸钾 为强氧化剂,可溶于水,毒性较大,能使血 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组织破坏时产生 大量的组织胺-使内脏毛细血管扩张,渗透 性升高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抗休克补液 时,按创面估计朴液量-尚需考虑内脏渗出 量的补充.
驻军医院如何组建野战医疗所
101医院范仲余杨志剐
本文就驻军医院组建野战医疗所和iJIl~i 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
,驻军医院组建野战医疗所是现代战 争的需要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台成军周作战, 敌人使用大规模的现代化杀伤武器,破坏力 强.在短时阿内可能发生大量的伤员,伤情 变化复杂,同时卫生救治机构可能遭受敌人 空中或地面火力的严重威瞬,这就对卫勤组 织和救治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自卫反击战中,在广西方向战役后方, 均由野战医疗所扩充床位后分凭祥,龙州, 靖西三个方向,以重点形成梯队,按一,= 线纵漂配置.有的医疗所部署在一线,执行 一
线救活任务;有的部署在二线,担任救冶 和中转任务,有的执行基地医院任务.自卫 反击战的实践证明:我军野战医疗所的建制 和卫勤编组是符台实战需要帕,它具有组织 精干,前伸,前接和机动性强的特点,战时 扩编方便,可随对根据战况的发展,快速机动 实施卫勤保障.这种不涉及编制的平战结合 的组织形式,无论在抗震救灾,还是在自卫 还击作战卫勤保障工作中都发挥着银大的作 用.驻军医院平时必须搞好野战医疗所建设, 以完成战时派出机动卫勤力量的任务,适应 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卫勤编组 野战医疗所一般由所部,两个医疗组, 分璞后送组,医疗保障组,生活保障组组成 编组应遵循的原则:
1-配备精干得力的领导班子,加强组 织镛导.驻军医院平时担任医疗保障任务, 工作环境稳定,工作条件优越,一旦转人旋 时,生活艰苦,工|f#紧张,情况复杂,必复 配备组织能力强的领导干部,实施强有力的 领导,更有利于战时扩编的组织领导工作. 2-专业对口,平战结合,能分能台.
根据实际需要,经备科室抽调思想好,技术 强的同志参加野战医疗所的工作.各组技术 力量配备,尽量照顾到技术专长.每个组以专 业相近的科室人员为主.如分类后送组以门 诊部^员为主,手术组以手术室麻醉人员为 主,医疗组以内外科人员为主,医疗保障组 以药房,检验放射科为主,生活保障组以 院务处人员为主.
3.打破科室界限,技术力量台理搭配, 保征重点.野战医疗所人员组成多采取内外 科医生搭配,薪老成分搭配,战时则本院人 员与增援人员搭配的方珐进行混合编组,傲 到人员配套,组织合理,保障重点,根据任 务的不同,加强手术组和重伤组的力量,确 保战伤救治任务的顺利进行.
4.定期轮换,组织不散.平时野战医
疗所人员外出学习,病假探家等,应立即由 本科人员替换,保证人员落实.其组成人磺
定期交替轮换.使大多数人员能经受锻炼,
范文三:初中化学学习之三: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收集方法是;检验方法是;催化
1 启振教育内部辅导资料
初中化学学习之三:
地球周围的空气
一、中考考点
1、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占 。
(2)空气的体积组成: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稀有气体常用作 。
(4)人类健康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的威胁。我们必须时常关注空气质量日报,如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平均指数等。
2、人类离不开氧气
(1)空气是人类和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人要靠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 (2)氧气对人体的作用: 。 (3)氧中毒:人在大于0.05 MPa 的纯氧环境中停留时间过长,纯氧就会对细胞发生毒害作用。
(4)臭氧层的作用: 。 3、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1)自然界中植物的 能不断产生氧气,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2)氧气是一种十分活泼的气体,能跟自然界中许多的金属和非金属发生反应。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B、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 ,化学方程式为 。 (3)氧化反应: 。
(4)氧化物: 。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镁等。
(5)化合反应: 。例如: 。 4、怎样得到氧气
(1)工业上制得氧气的方法(分离空气法):加压降温使空气变成液态,然后升温至,195?,此时氮气(沸点,195.8?)先蒸发成气体,剩下的就是液态的氧气(沸点,183.0?)。工业方法抽取氧气的过程属于 变化。
(2)电解水抽取氧气: 。
(3)实验室抽取氧气
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收集方法是 ;检验方法是 ;催化剂是 ;该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是 。
B、分解过氧化氢抽取氧气: 。
(4)分解反应: 。例如: 。 二、典型考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2、从H、CO、CH、N、He五种气体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2242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2)光合作用的毫不相干原料之一是 。
(3)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 。 (4)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是 。
3、以拉瓦锡为代表的早期科学家对空气研究后确认,空气中约有1/5的气体比较活泼,能
初中化学之三
2 启振教育内部辅导资料
与某些金属发生反应,这种气体可能是 。
4、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 B、HO C、KMnO C、Ca(HCO) 2243
5、近年来上海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天空更蓝了,鸟鸣增多了。从上海的空气质量日报中也可以看出,二氧化氮、 、可吸收颗粒物三种污染指数降低了。 6、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
A、使用太阳能沐浴器 B、燃烧煤
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 D、使用氟利昂制冷剂
三、考题精练:
专题一:空气
注意事项:
1、现在常用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点燃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测量的准确性与以下因素有关:?红磷是否过量;?反应容器的密封性如何;?点燃红磷插入瓶中后是否迅速塞紧橡皮塞;?读取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时,容器是否完全冷却。 2、空气中氮气的用途。
3、稀有气体的意义。
4、空气污染与空气的自净能力。
相关问题一:空气的主要成分
1、干燥的空气中,各气体组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占 ,,氧气占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占 ,,二氧化碳占 ,,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占 ,。 2、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右图装置,希望A瓶内燃烧匙里的木炭燃烧以后,因消耗1/5体积的氧气而引起从B瓶内倒吸入1/5体积的水,但实验中发现,开始时从A瓶中有气体排出,后来B瓶中只有少量水倒吸入A瓶中,体积不到容积的1/25,试分析这个实验失败的原因。
3、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 B、5:1 C、1:5 D、1:4
4、某化学探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做了如图的实验,通过认真思考,他们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
B、红磷燃烧后,生成的物质能溶于水
C、这个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D、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证明生成了固体颗粒
5、氮气和稀有气体都是空气的组成成分,试根据它们的性质各列举了两种用途。
6、某些易碎,易潮的松脆食品,通常在其密封塑料包装袋中充入一种气体,有的还放入一小袋干燥剂。从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和经济角度考虑,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充入气体的基本要求是 。 (2)下列气体中,最适宜用来作充入的气体是 。
初中化学之三
3 启振教育内部辅导资料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氦气
(3)下列物质都具有很强的吸水性,最适宜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 A、CuSO B、浓HSO C、NaOH D、CaCl 4242
相关问题二: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1、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 和
改变了空气受到污染,有害气体主要有 、 和 ,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 及 。
2、某学生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控制行驶的助力车数量;?用灼热的氯化铜与空气中多余的一氧化碳反应,使其转化为二氧化碳;?用浓烧碱溶液的一氧化碳,转化为纯碱和水。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
3、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造成了对空气的污染。其中有害气体主要来自于:
A、矿物燃料燃烧和工厂废气 B、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C、森林的任意砍伐引起的植被破坏 D、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4、含有硫的煤,在火炉中如果不完全燃烧,则排放出能污染空气的有毒的气体是: A、SO和CO B、SO C、CO DSO和CO 2222
5、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每天公报的部分内容。下列因素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焚烧垃圾 B、使用含磷洗衣粉
C、汽车尾气 D、用煤和石油产品作燃料
项 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描述
漂浮物颗粒 52
? 良 二氧化硫 7
二氧化碳 24
6、环境污染已成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变暖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的一种自净过程 ?汽车排放的尾气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与空气污染有关
专题二:氧气
注意事项:
1、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2、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抽取氧气,还可用膜分离技术抽取氧气。 3、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加热,二氧化锰催化双氧水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抽取。 4、有氧化性,可用于炼钢,炼铁。
5、有助燃性,可提供能量,用途广泛
6、实验室用固体加热抽取氧气的步骤:1、查;2、装;3、定;4、点;5、收;6、离;7、熄。
相关问题一:氧气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1、对氧气的物理性质的描述,不严谨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D、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
初中化学之三
4 启振教育内部辅导资料
2、关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的错误的是:
A、具有氧化性 B、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C、具有可燃性 D、具有助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3、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急救病人 B、炼铁、炼钢 C、充灌气球 D、焊接或切割金属 4、下列有关氧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能供给人类和动物呼吸 B、氧气能够支持许多可燃物质燃烧 C、氧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
D、氧气能够帮助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5、下列现象与氧气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鱼类在水中生存 B、铁在空气中生锈
C、氧气使带火星复燃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6、火箭发动机里作用液氧,其作用是:
A、使燃料缓慢氧化 B、不支持燃烧
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 D、供给呼吸
7、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
8、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自然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氧化汞受热分解得到汞和氧气,说明氧化汞由汞和氧两中元素构成 B、铁丝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金刚石和石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同一种产物,说明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相同 D、将酚酞试液分别滴入烧碱溶液和石灰水里,酚酞均变红色,说明碱溶液能酚酞变红 相关问题二: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产生是:
A、镁带 B、硫粉 C、铁丝 D、木炭
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蜡烛 B、木炭 C、硫 D、磷
3、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主要现象——所属反应类型” 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发出白光——化合反应
B、硫——略微淡蓝色火焰——氧化反应
C、铁——火星四射——分解反应
D、蜡烛——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应
4、装满氧气的集气瓶,按右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入,观察到木条复燃,且在甲中燃烧比在乙中燃烧更旺。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
(1)
(2)
5、某学生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他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一端系在一根铁丝上,另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后迅速把铁丝连同火柴一起插入集气瓶下部(没有接触细沙)但不见铁丝燃烧,反复实验均未成功。该学生认为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种:?铁丝表面有锈迹,影响了反应的进行;?点燃火柴后立即将它伸入瓶内,火柴燃烧消耗了氧气,导致铁丝不能燃烧;?火柴燃烧时有大量的热量放出,将铁丝和火柴迅速伸至集气瓶下部,
初中化学之三
5 启振教育内部辅导资料
因热胀冷缩之故,瓶内氧气会膨胀逸出,使铁丝无法燃烧。
根据以上假设,分对实验应作的相应改进是:
(1) ,
(2) ,
(3) 。
6、下图是甲、乙、丙三个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 ?
? ?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
(3)任选上述三个实验中的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相关问题三:氧气的实验室抽取
1、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抽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c d (2)指出图中存在的5处明显错误: ; ; ; ; 。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正面是抽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加热;?收集气体;?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高锰酸钾;?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将导管移出瓶口。正确的顺序为:
。
(5)实验室还可用什么方法抽取氧气,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在实验室用此药品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是否可用上面已改正的装置, 若不可以怎样改动,
为什么,
2、检查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集满的简便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用鼻子闻气味
C、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 D、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3、图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盛放大约半瓶的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 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 4、过氧化氢(HO)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分液22
漏斗(如下图所示)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回答下列问题:
初中化学之三
6 启振教育内部辅导资料
(1)利用上述原理抽取氧气时,分解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
(2)写出该方法抽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要收集一瓶氧气,可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是 。
(3)某学生在观察到锥形瓶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上图所示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
(4)若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其安全注意事项是 。
A、控制液体滴加速度
B、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5、下列各物质反应后,都能生成氧气,其中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物是:
催化剂 ?2KClO 2KCl+3O 22
催化剂 ?2HO 2HO+ O 2222
?2NaO+2CO 2NaCO+O 222232
通电 ?2HO 2H +O 222
专题三:理解与应用:
拓展练习:
1、下列各级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物都是气体的是:
A、木炭、铁丝 B、木炭、硫 C、磷、镁 D、硫、磷
2、下列化学反应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C,O CO ? CaCO,2HCl CaCl ,CO ,HO 223222? 2CO,O 2CO ? CO,CuO Cu,CO 22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化学反应中,最适宜实验室抽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是 。 (2)根据你所选择的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可以抽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 ;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 。 (3)写出以上装置中标出的仪器的名称:a ,b 。 (4)若要检验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初中化学之三
范文四:1右图是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 …
主题五 科学探究 南京市 东山外国语学校 陈志清 211100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 B( C( D(2(实验室加热约 150mL 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A(???? B(???? C(???? D(????3(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A(MnO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峋?B(BaSO4(Ba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CuO(Cu)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KCl(K2CO3) 加足量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4(利用化学实验可以鉴别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能将本组待鉴别 物质都区分出来的是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 A 硬水、软水 多少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燃烧 B 、 N2 、O2、 CO2、空气 情况 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 C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 烧情况和灰烬 D 化肥氯化钾、硫酸钾、磷矿粉C a 3 P O 4 2 看外观,加水,观察是否溶于水二、填空题5(请你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下列编号的仪器名称:a 、b 、f 。 (2)图 A 实验操作的目的是 ,从该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室欲利用上述仪器完成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还需补充的仪器 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能用图 B 所示装置来干燥并收集的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 。 (写两条)6(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 图 1 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 过程是: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 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5。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 (3)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 太阳光 方法(如图 2 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红磷 水 图27(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请按要求作答: (1)甲同学按图(1)所示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硫酸,你认为他的 操作是否正确, 。 (若正确,请填“正确”,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地方) (2)按要求从以下 A—E 装置中选择(填装置的字母序号)。乙 同学要收集一瓶 O2,应选择 。 (3)小松同学探究 B 装置后,作了改进,改进的装置如图(?)所示。检查图(?)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 (4)小松同学使用图(?)装置制取 CO2,现有? Na2CO3固体 ?块状大理石 ?稀 HCl ?稀 H2SO4,应选用的试剂是 (填序号);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止水夹 a 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小亮同学也改进了 B 装置,改进的装置如图(?) 所示,与 B 装置相比较,图(?)装置以分液漏斗代替 漏斗, 其优点是 ;橡皮管的作用是 。三、简答题8(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时,观察不到现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 。 化学反应(用文字或图示表示均可)9(芳芳自制指示剂的实验结果如下: 溶液 pH 1 7 13 使用植物 玟瑰花 粉红色 粉红色 绿色 红萝卜汁 红色 红色 红色 三角梅花 紫色 肉色 黄色 紫卷心菜 红色 紫色 深绿色 请回答: (1)上述几种花、叶或果实的汁,不能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2)针对石蕊的中间色和碱性环境中的颜色不易区分,芳芳提出了“石蕊可以退休了,可用紫卷心菜提取物替代”的结论,你是否同意其结论,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 (3)芳芳想用自制的指示剂较准确地测定某土壤的酸碱性,你认为是否可行,若认为可行,请说出理由;若认为
不行,请给出你的实验方案。 答:四、探究题10(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右图)产生了兴趣。 他拟定“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四分之一 其余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1)测量鳔内气体的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刺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 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其中测量结果不准确的一种方法是 ,理由是 。 与理由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现有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进行验 证。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鳔内含 O2 验证鳔内含 CO211(我国青海湖地区素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之说,其中捞出的碱主要是碳酸钠和少量 氯化钠的混合物。小王同学以捞出的碱作为样品,并用以下一套装置对样品进行分析, 根据量筒中收集到的液体的体积(相当于二氧化碳的体积)来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含 量。(已知:HClNaHCO3NaClCO2?H2O;CO2 在饱和 NaHCO3 溶液中溶解度很 小) (1)在 A 和 B 两套装置中,哪一套装置更合理________(选填“A”或“B”。) (2)准确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填 或 锥形瓶中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是否有明显影响, ______ “有” “没有”。 ) (4)若实验中用的盐酸是浓盐酸,则测得的样品中碳崮频暮坑胧导手迪啾然?)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5)在实验过程中,对取用样品的量的多少有一定要求,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1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现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 A 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 。甲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 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 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 B 进 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 B 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 A 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 B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 (2)猜想二:块状固体 B 溶于水可能有 )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 计实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想。 ? ; ? ; ? 。 (3)取适量块状固体 B 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 色固体 C。就白色固体 C 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行讨论,一起猜想。 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 C 可能是:氢氧化钙; 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 C 可能是:碳酸钙; 你认为,白色固体 C 还可能是: 。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写下表): 方 案 现 象 和 结 论主题五 科学探究 参考答案1(A 2(C 3(B 4(AC (1)铁架台5( 试管 水槽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3) 酒精灯和药匙 2KMnO4 K2MnO4MnO2O2? (4)不与硫酸反应 密度 比空气大 (1)氮气6( (或 N2) (2)可能是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 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7((1)错误 1:将水加入到浓硫酸中 错误 2:在量筒中稀释 (2)C (3)关闭 a (或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为止;静置,水柱高度不变,则 装置不漏气 (4) ?? 液面下降,反应液被压回长颈漏斗,反应液与块状固体脱离, 反应停止 (5)长颈 可随时滴加反应液(或稀盐酸) ,从而控制得到气体(或 CO2) 的量 使分液漏斗与试管内的压强相等,
便于分液漏斗中液体的滴下8(在盛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在该溶液中加入稀盐 酸直至溶液变无色,证明两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9((1)红萝卜汁 (2)本题有二种答法?同意,因为紫卷心菜汁变色明显,但来源的经 济性(或使用稳定性或本实验方案的局限性)还有待研究;?不同意,芳芳同学的研究 仅能说明变色明显,还要进一步研究其来源的经济性(或使用稳定性或本实验方案的局 限性) (3)不可行 应使用 pH 试纸或 pH 计进行调查 (1)B 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收集的气体体积比实际体积小10( CO2 H2O H2CO3(2) 实验目的 方法 现象验证鳔内含 O2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含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能继续燃烧验证鳔内含 CO2 在含有鳔内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1)11( A (2) 取出导管,量筒平放,视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切 (3)没有 (4) 偏大 (5)因为样品量太多会使液体外溢或气体外逸导致测量不准 太少会导致气 体量太少,产生的气压不够,造成较大误差 (1)氢氧化钙12( 碳酸钙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2) 放热 ?取适量块状固体 B 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烧杯外壁 ?取适 量块状固体 B 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立即用温度计测定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试 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体 B,加入少量水,立即塞上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同时将导管的 另一端放入盛水的水槽中,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放出 ?在试管中加入适量块状固 体 B,加入少量水,立即在试管口套上一只瘪气球,观察气球体积的变化 (3)CaOH2 和 CaCO3 的混合物 方 案 现象和结论 步骤?:将所得固体 C 加入到试管中, ?若溶液变红,则白色固体 C 中含有 CaOH2 加入少量水,振荡,再向其中滴入两滴 若溶液不变红,则白色固体 C 中不含有 CaOH2 酚酞试液; ?若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 C 中含有 CaCO3 步骤?:再向试管中滴入稀盐酸。 若无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 C 中不含有 CaCO3
范文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
?
?
?
?
?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2KCl+3O2↑ 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双氧水) 2H2O2 2H2O+O2↑ 水通电 2H2O 2H2↑+O2↑
?
? 镁带燃烧
?
?
?
?
?
?
?
?
?
?
?
?
?
?
? 2Mg+O2 2MgO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CO2+Ca(OH)2 CaCO3↓+H2O 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生成白色沉淀) 盐酸滴在大理石 2HCl+CaCO3 CaCl2+H2O+CO2↑ 现象:大理石表面有气泡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 HCl+AgNO3 AgCl↓+HNO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NaCl+AgNO3 AgCl↓+NaNO3 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铁在氧气中燃烧
? 3Fe+2O2 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磷的燃烧
? 4P+5O2 2P2O5
?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 硫的燃烧
? S+O2 SO2
? 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
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碳完全燃烧
?
?
?
?
?
? C+O2 CO2 现象: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 CuSO4+2NaOH Cu(OH)2↓+Na2SO4 现象:生成蓝色沉淀 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
? CO2+H2O H2CO3
? 现象:紫色石蕊变红色
? 生石灰放入水中
? CaO+H2O Ca(OH)2
? 现象:块状固体变粉末状,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沸腾。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为什么红磷和氯酸钾混合物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