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精准扶贫最新要求
精准扶贫最新要求
3月8日上午,习**来到湖南代表团参加审议。他聆听了每一个代表的发言和意见,与代表们分享了他对十八洞村的感受和感情,充分肯定湖南冲刺全面小康的决心。他说湖南人民有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这些鼓劲的话,让湖南代表团的代表们无比振奋。
十八洞村是****扶贫联系点。2013年11月,习**就是在十八洞村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式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此后,“精准扶贫”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白山黑水,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关键词。湖南按照习**的指示,积极探索、扎实推进,走出了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具有湖南特点的扶贫开发新路子。近三年来,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76万,创造了扶贫开发的“湖南速度”。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十八洞村精准扶贫模式。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落实****“精准扶贫”理念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广大驻村扶贫党员干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努力奋斗的结果。
面向未来,“十三五”期间还有400多万贫困人口亟待脱贫,湖南2020年实现全部脱贫、达到全面小康任务还很重。我们不能沉迷于过去取得的成绩,我们必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扬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啃下这块硬骨头,不辜负****的嘱托,不辜负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期盼。
精准扶贫“霸得蛮”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哲学方法论,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也是精准扶贫思想的哲学基础。****为啥指出:一方山水有时候养不活一方人。根源在于大水漫灌式扶贫,只看重面子,不管里子;只注意“输血”,忽略了“造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必然落实到具体的贫困户,落实到具体的扶贫方式、扶贫项目、扶贫产业,落实到转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和激发贫困人口的脱贫动力。如此精准到位,脱贫必然可期。
精准扶贫“霸得蛮”要摒弃“熊瞎子掰包谷、走一个掉一个”的急功近利。
扶贫攻坚不是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而是实打实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成功与否,要全体贫困老百姓说了才算。正如****指出:扶贫不能只关注他去过的地方,其他贫困地区也要有针对性的帮扶。脱贫不能让一个村掉队,也不能让一个家庭掉队。细水长流、稳打稳扎,才是精准扶贫的不二法门。
精准扶贫“霸得蛮”要“抓产业、保民生”。产业兴,收入增,贫困脱,抓产业才能真正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力,这是脱贫攻坚大大逻辑。保民生是一种底线思维。首先要解决吃饭、住房等生存问题,然后才能谈得上发展。当务之急是把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和人力优势与市场有效对接,把贫困地区切实纳入市场化轨道。要达到这个目的,交通、信息等畅通至关重要。
范文二:“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
****理论研究2016年第1期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
──**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
汪三贵
刘
未
[摘要]2013—2015年间,**在湘西、云南、贵州等地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六个
精准”的要求,继而将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的基本方略,这不仅成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而且成为扶贫实践的主要抓手。
[关键词]**;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6)01-0040-04
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首次
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期间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3]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将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的基本方略。[4]精准扶贫不仅成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而且成为扶贫实践的主要抓手。
一、中国农村扶贫要实施精准扶贫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即选择一定的贫困区域进行重点扶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扶贫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1988年,中央确定的国定贫困县为328个,各个省和自治区确定的省定贫困县为370个。1994年,国家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将国定贫困县的
规模扩大到592个。2001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保留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开始将扶持的重点转向15万个贫困村。2011年,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颁布,在保留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和12.8万个贫困村的基础上,国家又确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①可见,中国的农村扶贫长期以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为主要手段,通过区域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对贫困地区的持续开发带来了大规模的减贫,按世界银行1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估计,中国30年间减少了近7亿贫困人口。[5]1981—2008年,全球的贫困人口从15亿减少到8.05亿,中国贡献了这一时期全球减贫的90%。②200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使生活在1天1美元以下贫困人口的比例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半。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则下降到了4.2%。中国在这一时期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6]
然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带动了贫困人口的脱贫,但同时也使贫困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
*本文系国家自然基金2015应急项目“我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研究”[71541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刘未,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①参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②参见[美]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崔传刚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40-
范文三:_六个精准_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_**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_汪三贵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
──**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
汪三贵
刘
未
[摘要]2013—2015年间,**在湘西、云南、贵州等地考察时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并明确提出了“六个
精准”的要求,继而将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的基本方略,这不仅成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而且成为扶贫实践的主要抓手。
[关键词]**;精准扶贫;“六个精准”[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16)01-0040-04
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首次
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概念,他要求“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1]2015年1月,**在云南考察时再一次指出“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2]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期间明确提出了六个精准的要求,即“扶持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3]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中,**将精准扶贫作为中国扶贫的基本方略。[4]精准扶贫不仅成为指导中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而且成为扶贫实践的主要抓手。
一、中国农村扶贫要实施精准扶贫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扶贫的主要特点是区域瞄准,即选择一定的贫困区域进行重点扶持。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扶贫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或省确定的贫困县。1988年,中央确定的国定贫困县为328个,各个省和自治区确定的省定贫困县为370个。1994年,国家制定《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时将国定贫困县的
规模扩大到592个。2001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保留59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开始将扶持的重点转向15万个贫困村。2011年,新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颁布,在保留592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和12.8万个贫困村的基础上,国家又确定了14个连片特困地区。①可见,中国的农村扶贫长期以贫困地区的区域开发为主要手段,通过区域发展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对贫困地区的持续开发带来了大规模的减贫,按世界银行1天1美元的贫困标准估计,中国30年间减少了近7亿贫困人口。[5]1981—2008年,全球的贫困人口从15亿减少到8.05亿,中国贡献了这一时期全球减贫的90%。②2000年,联合国首脑会议提出了千年发展目标,要求到2015年使生活在1天1美元以下贫困人口的比例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半。中国是世界上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例从1990年的60%以上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则下降到了4.2%。中国在这一时期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6]
然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有力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带动了贫困人口的脱贫,但同时也使贫困地区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
*本文系国家自然基金2015应急项目“我国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研究”[7154103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刘未,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①参见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概要》,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②参见[美]安格斯·迪顿:《逃离不平等:健康、财富及不平等的起源》,崔传刚译,中信出版社2014年版。
-40-
扩大。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实施期间,扶贫工作重点县不同收入组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最低收入组的收入与最高收入组的收入之比从2002年的21.59%下降到2010年的17.38%,而且收入水平越高的收入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很快。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明显有利于高收入农户,从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2002—2009年,贫困户、重点县农户和全国农户的收入增长速度分别为2.75%、11.76%和11.04%,贫困户的收入增长速度比贫困县农民的平均增长速度低9个百分点。贫困户收入占全国农村居民收入的比例持续下降,从2002年的1/3下降到2009年的1/5。[7]
在贫困地区内部收入差距扩大的背景下,依靠经济增长来进一步推动贫困人口下降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扶贫政策来直接对贫困人口进行扶持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精准扶贫就是为了增加扶贫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抵消经济增长减贫效应的下降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三、坚持“六个精准”,打赢
脱贫攻坚战
为了落实精准扶贫方略,**提出“六个精准”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扶持对象精准
要使精准扶贫有效,就必须准确地找到要扶持的贫困家庭和人口。目前,全国识别贫困人口的方法是在总指标控制下,由基层通过民主评议和建档立卡来识别贫困人口。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数量是由国家统计局根据约7万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出来的。2014年底,人均消费支出或人均纯收入低于2800元贫困线的贫困人口在样本户中的比例为7.2%。将这一比例乘以全国农村人口总数就估计出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8]为了控制扶贫人口的规模,防止地方为了获得更多扶贫资源而过分夸大贫困状况,国家将统计部门估计的贫困人口数分解到地方,同时允许上浮10%,地方政府在指标的控制下进行贫困人口识别。由于缺乏所有农户可靠的消费支出和收入数据,地方政府无法根据收入和消费支出识别贫困人口,而主要采取民主评议的方式进行识别和建档立卡。基层在民主评议中通常使用综合标准,既考虑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状况,也考虑家庭成员的健康、教育、能力、家庭负担、财产状况,也会受人际关系的影响,基层识别的贫困是一种多维贫困而不仅仅是收入和消费的贫困。统计部门和基层扶贫部门在估计和识别贫困人口时采用的指标和方法的不一致必然导致精准识别出现问题。根据我们的典型调查和国务院扶贫办的随机抽查,按民主评议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按消费及收入估计的贫困人口的重合度约为50%。这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和消费支出低于贫困线的人没有建档立卡因而得不到有效扶持。
在今后对扶持对象的进一步识别和动态调整过程中,需要在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改进识别。首先,考虑到贫困的多维性,以及收入和消费收据的缺失,国家对贫困人口数据的估计应该转向多维贫困,利用多维贫困的测量方法来估计总贫困人口。其次,要识别更多贫困线以下的收入和消费贫困户,有必要扩大建档立卡的规模,增大覆盖面。建议按国家统计局估计贫困人口数量的1.5—2倍进行建档立卡,减少贫困
二、精准扶贫就是要扶贫到户到人
精准扶贫最基本的定义是通过对贫困家庭和人口有针对性的帮扶,消除导致贫困的各种因素和障碍,增加自主发展的能力,达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简单地说,精准扶贫就是要扶贫到户到人,而不能停留在仅仅扶持贫困地区、促进区域发展的层面上。精准扶贫主要包括:通过一定的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在找出致贫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精准帮扶,根据扶贫对象的实际状况进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对贫困户的扶持效果进行考核,以保证精准脱贫。精准识别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低于贫困线和多维贫困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同时找准导致这些贫困家庭或人口贫困的关键性因素,它是精准扶贫的基础。精准帮扶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因户因人施策,消除致贫的关键因素,在保证基本生活水平的基础上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脱贫。动态管理是对所有贫困户和人口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及时更新贫困家庭的基本状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等方面的详细信息。每年根据贫困状况的变化,动态调整贫困家庭和人口,保证应扶尽扶。精准考核首先是对贫困户的扶持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估,保证精准脱贫,其次是对地方政府的扶贫绩效进行考核,督促贫困地区政府将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和改善民生方面。
-41-
线以下农户得不到扶持的可能性。再次,在基层民主评议中需要更加重视收入和消费因素,同时用严格的否决性指标排除掉不合格的人群,大幅度降低人为操控的可能性,杜绝建档立卡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明显造假行为。
(二)项目安排精准
扶持对象识别出来并建档立卡以后,就需要根据贫困户和贫困人口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帮扶,做到因户因人施策。这就需要找准每个贫困家庭的致贫原因,并分析哪些因素是可以通过扶持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或缓解的,哪些因素需要长期干预。根据全国建档立卡数据分析,疾病、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是贫困户主要的致贫原因。42.1%的贫困农户因病致贫,35.5%的贫困农户因缺资金致贫,22.4%的贫困农户因缺技术致贫,16.8%的贫困农户因缺劳力致贫。致贫因素在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东部地区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主要为人力资本因素,因病因残致贫、缺劳力致贫的比例在东部地区最高,58.1%的农户存在因病致贫的现象,远高于西部地区(28.9%)。这与东部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没有劳动力的人和文化程度低的人口比例高是一致的。西部地区致贫因素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既有地理、生态和自然资源的因素,也有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足的影响,还有家庭人力资本不足的限制。西部44.9%的农户存在缺资金致贫的现象,缺技术、缺土地、缺水、因灾、因学、交通条件落后等因素致贫的比例在西部地区都是最高的。中部地区因病致贫和缺资金致贫的问题最为突出,分别为51.6%和28.9%。东、中、西部地区的贫困村在饮水、通电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差距也比较大。西部和中部地区分别有27.8%和23%的农户没有实现安全饮水,22.9%和13.1%的农户饮水困难;西部地区仍然有2.6%的贫困村没有通生活用电,10.3%的贫困村没有通生产用电,有6.5%的农户未通生活用电,16.3%的农户居于危房。[9]这些指标都远远落后于中部和东部地区。更为重要的是,多数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不止一个,是多个致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找准每一个贫困户致贫因素的基础上,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扶持项目,对家庭和个人进行有效的帮扶。由于致贫原因的综合性和差异性,扶贫项目也必须是综合性的,需要短期和长期扶持项目相结合,项目在贫困户之间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例如,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重点通过培训来提高能力,同时扶持家庭的产业发展和就业来增加收入。对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则需要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和社会保障来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救助)来维持其基本的健康状况。对于生产和生活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区,则重点通过移民搬迁来解决基本生存条件的问题,并对搬迁后的生产和就业进行重点扶持。对于所有贫困家庭,都需要帮助解决儿童的营养、健康和教育问题,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资金使用精准
要保证扶持项目得到实施就必须有相应的资金支持。以往的各类扶贫资金(包括专项扶贫资金和部门扶贫资金)的管理方式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地方政府缺乏资金使用的自主权,难以做到精准扶贫。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和便于审计,往往对资金的用途、使用的方式、扶持的标准规定过死,导致一些贫困户需要的项目没有资金来源,不需要的项目却安排了资金,大大降低了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精准扶贫面对的是2000多万户贫困家庭、7000多万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千差万别,对扶持项目和扶持方式的需求大不相同。要保证精准扶贫有效和可持续性,必须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因户因人制宜安排项目和资金,使资金精准使用。这就要求将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权下放给对贫困户的情况最了解的基层政府,让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项目和分配资金。由于致贫因素的综合性和复杂性,贫困农户通常需要多方面的扶持。例如,除了创收项目外,还需要培训和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社会保障等。这就需要对各个行业部门的资金进行捆绑和整合,以便于综合扶持。
(四)措施到户精准
要保证精准扶贫的效果仅仅确定扶持项目和提供扶持资金还是不够的。以往的扶贫经验表明,很多扶贫项目不仅难以到户,到户后效果也很差,主要原因是贫困户在发展生产中面临诸多的障碍,他们缺技术、缺资金、缺市场信息、缺市场经济的理念和行为方式。让贫困户单家独户地与公司、合作社和大户等现代农村经营主体竞争,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
地方政府需要重点探索和建立贫困户的受益机制,重点是保证扶贫效率到贫困户,而不是片面强调所有的扶持项目和资金都要到贫困户。在产业发展和创收方面,重点探索如何将贫困户纳入现代产业链中,解决贫困农户经常面临的信
-42-
息、技术、资金、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如采用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组织模式,专业化的公司和合作社可以帮助贫困农户解决信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甚至资金方面的问题,贫困户只需要在公司和合作社的指导下提高产量和保证产品的品质,大大降低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门槛。针对一部分失去劳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较弱的贫困家庭,实施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将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公共资产(资金)或农户的土地和林地等资本化或股权化,交给公司、合作社和大户等经营主体进行经营,贫困农户按照股份或特定比例获得分红收益。资产收益扶贫不以劳动能力、特别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实施条件,项目的经营主体是公司、合作社和大户,失能和弱能贫困户即使不参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也能直接和间接受益。因此,资产收益扶贫是扶持失能和弱能贫困人口的有效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有扶贫措施的不足,能显著提高扶贫到户的效率。在移民搬迁项目中,需要采用差异化的补贴政策,增加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建房补贴,同时通过控制建房标准来降低搬迁成本。在迁入地则需要提供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并优先选择有土安置方式。对于与城镇化结合的无土安置,则需要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防止搬迁人口因没有收入来源而陷入新的贫困境地。在西部地区,以中心村建设为重点的就近搬迁可能是更现实的搬迁模式。移民搬迁最终需要达到贫困户能搬得起、稳得住。在金融扶贫中则需要通过信贷、保险和抵押市场的综合金融改革增加贫困户获得金融服务的能力。
(五)因村派人精准
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成功实施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大量的扶持项目和措施都需要由村一级来具体实施,村级组织的能力是影响精准扶贫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大量年轻人外出就业,导致贫困村干部普遍年龄大、文化程度低、能力较弱。贫困村的村级治理能力长期处于不断弱化的状态,这也是导致贫困状况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显著改善,从而给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带来挑战。
上级政府通过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可以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贫困村的管理水平,有利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驻村帮扶制度的确立可以在多个方面促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帮助村两委改进贫困户的识别方法,协助解决和协调识别过程中容易出现的矛盾;二是利用帮扶
单位和个人的力量,从外部组织和动员更多的资源用于精准扶贫;三是协助村两委建立有效的扶贫到户机制,让贫困户真正受益;四是对村级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防止人情关系、弄虚作假和腐败行为的发生;五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培育贫困村干部的责任心和能力,增强贫困村的内生发展动力,让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六)脱贫成效精准
精准扶贫的目的就是要使现有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并且要保证扶贫成果真实可靠,具有可持续性。要达到脱贫成效精准,前面的五个精准是保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脱贫效果进行科学的考核和评估,防止成果造假和贫困人口被脱贫现象的发生。
国家统计局可以利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每年对全国和各省总的减贫状况进行可靠的评估,从而为国家根据减贫效果调整扶贫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由于样本量的限制,国家统计局无法利用抽样数据评估省以下地方政府的减贫成效。800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脱贫状况则需要通过独立的抽查方式来进行核查和评估。这就需要进一步制定明确和可量化的脱贫标准,并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贫困的动态监测、分析和评价。
[参考文献]
[1]**赴湘西调研扶贫攻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3/c_117984236.htm.
[2]**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EB /OL ]. h ttp ://www . g ov . c n /xinwen /2015-01/21/content_2807769. h tm . [3]李婧. **提“精准扶贫”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EB/OL].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1508/04/t20150804_6121868.shtml.
[4]**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
讲[EB /OL ].http ://news. xinhuanet. com /politics /2015-10/
16/c_1116851045.htm.
[5]TheWorld Bank . An update to the World Bank ’s estimates of consumption poverty in the developing world [R ]. World Bank 2012. [6]国新办介绍扶贫工作最新进展[EB/OL].http://www.xinhuanet.com/live/20151012z/index.htm.
[7]张伟宾,汪三贵. 扶贫政策、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减贫[J].农业
经济问题,2013,(2).
[8]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OL ]. http ://www . stats . gov . cn /tjsj /zxfb /201502/t20150226_685799. html . [9]中国人民大学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 全国扶贫开发建档立卡
数据分析报告[R].2015.
责任编辑:涵林
-43-
“Six Accuracy ”a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On General Secretary Xi ’s Interpretations on Accurate Alleviation: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ccurate poverty alleviation on his inspection tours in the western Hunan, Yunnan and Guizhou during 2013-2015, and later specified requirements for “Six Accuracy ”. The concept subsequently come off as a fundamental strateg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China, not only serving as a significant policy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China, but also as a starting point in practices. (WangSan-gui and Liu Wei)
On Governmental Purchase of Agricultural Welfare Services:Explorative Practice and Rational Thoughts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crucial stage of accelerat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upgrading and following a modern pathway for agri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With the overall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a faster spee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rge: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robust rural young labors flowing outwards, less competent agricultural labors, the inadaptabi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nd incomplete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for agriculture, etc., all of which barely accommodate requirements for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further innovate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for rural areas, boost the modal 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onstruct a new socialized service system for agriculture. (GuanRui-jie and Zhou Na)
On State Ruling and Governance:An Emerging Circumstance and Its Response :Since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t Chinese initial socialist stage has dramatically changed, while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as been reshaped. And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Four Comprehensives ”calls for new missions in a new era. All indicate that the Party ’s Ruling and Governance has entered into a new historical circumstance.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with Xi Jinping as its Secretary General, clarified a series of new governance concepts of achieving a state governance system and modernizing governance capability, and put forward new measures to consolidate the CPC ’s leadership, pool massive consensus, implement an all-rounded plan for the whole, and promot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All represent new response to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for state ruling and governance. (CaoYong-xin)
The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ongoing comprehensive trans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is a sophisticated revolution concerning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na, manifested in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social mentality, behavioral mode and interest structure. The realistic logic of the transformation began with the structural one. The transformation inevitably bring about power transfer which involves changes from volume-driven investment to innovation -driven investment by initializing innovation to lead China ’s development,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material resources to that of human resources by activating inner momentum to boost China ’s development, from demand side to supply side by bringing supply dividends to rejuvenate China ’s development, and from the elite guidance to massive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by encouraging popular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to buttress China ’s development. To study the current 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we shall figure out the accurate historical coordinate, command the realistic logic, and grasp the fundamental trend of its development. (HanQing-xiang and Zhang Yan-tao)
New Features and Trends in the Changes of Current National Security Situation :Given that security serves as a premise and basis for development, national security comes a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Chinese nation. The world has been going through unprecedentedly dramatic changes in various situations, namely the contrast of international power, the systematic structure of global governance, Asia-Pacific geopolitical situation, and the competition in international economy, technology and military strength. In China ’s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from a big nation to a powerful one, domestic and outside challenges alternatively pop up, and national security issues tend to be complicated and risk-increasing with the intertwined emergence of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Confronted with new features and trends of national security, we shall uphold the guidance of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and effectively drum up our security-maintaining competence through army strengthening. (YanXu)
On the Cultural Concer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The current society witnesses obvious survival anxiety, acerbated conflicts between social values, unbalanced social mentality, reified cultural pursuit and weakened ideals, and etc. The genesis and sustaining of current spiritual problems result from Chinese transitional stage at which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relies on material resources, the overlapping effect of accelerated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society and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spiritual life, the utility-driven and vulgar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penetration of western capitalists ’values. We shall set up an ultimate goal of bringing forward the complete lib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educate people how to balance material and mental life, carry forwar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and intensify dominant ideology construction. We shall also focus on working out realistic problems, and optimize psychological persuasion for cultivating rational and peaceful mind so as to deal with problems in spiritual life. (PanLi and Dong Mei-hao)
On Inner-Party Supervision and Political Ecosystem :It is imperative to purify political ecosystem and set up a desirable environment for a clean government in the course of socialist polit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Optimizing political ecosystem refers to streamlining an overall clean and positive environment for politics through the inner-party life of “integrity and frugality ”.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ner-Party supervision and political ecosystem, which is not only conducive to a deeper recognition of the supervision, but also to increased feasibility of political ecosystem optimization. (ChuEr-kang and Zhao Yu-xia)
On Chinese Pathway and Chinese Mode :The 17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put forward the pathway to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defined the pathway issue as the one concerning the fate of state, ethnicity, Party and peoples and as the means to accomplish the socialism undertak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 Xiaoping many a time mentioned Chinese model and clarified its primary feature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s speeches about Chinese model clearly indicate the unity of Chinese pathway and Chinese model. The former lays weight on a diachronic description of Chinese development course while the latter focuses on a synchronic depiction, comprising two sides of the same issue. (XuChong-wen)
On Western Democratic Institution and Chinese Democracy-Developing Pathway :Like a mirror, the continually fermenting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uncovers thoroughly the deep -rooted defects and tremendously detriment influence of wester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which deprive universality myths of ideological basi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reflecting upon and reforming wester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promptly became an unavoidable theme. It is of paramoun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deeply analyze the essence of Western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through global media ’s reflection on them in a bid to hold our confidence in domestic institutions and further promote the socialist democrac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uZhi-ming)
(翻译:张剑锋)
范文四: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
精品文档
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
社会贫穷现状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
——从贫困人口的数量看,贫困人口仍然较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我国还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
——从贫困人口的分布看,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经过多轮扶贫攻坚,目前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角落里”——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无论采取何种扶贫方式,难度都比以往增加,不少地方面临“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的矛盾。
——从贫困群众的诉求看,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方面,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也增加了扶贫开发难度。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没有根本改变。在民生问题中,困难群体往往有更多更强烈的诉求,因此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距2020年还有不到6年时间,要确保7000多万人全部如期脱贫,每年要减贫1200万人,每个月要减贫100万人,任务非常重。
1 / 5
精品文档
我国对世界扶贫的贡献巨大,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我们如果能解决贫困问题,实际上不仅是对中国的贡献,也是对全世界人类的贡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范小健说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减贫事业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按照2300块钱的标准,从1978年到2014年,我们的贫困人口从7亿7039万,减少到7017万,减少了7亿多人,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世界银行曾经说,几十年全球减贫成绩的70%来自于中国。
中国特色的扶贫路是“一个充分、两个坚持、三个结合”,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在党的领导下,几十年如一日朝着一个消除贫困的目标努力。“两个坚持”,第一是坚持以经济增长为带动力量,不断地深化改革,体制创新。第二是坚持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为根本途径。“三个结合”是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和贫困群体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特惠性政策和普惠性政策相结合,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相结合。
我国扶贫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是土地制度、市场制度和就业制度改革。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吃饱饭、穿暖衣。1982年专门成立“三西”扶贫开发计划,“三西”指宁夏西海固地区、甘肃定西地区、河西走廊地区。
2 / 5
精品文档
第二个阶段是1986年至1993年开发式扶贫阶段。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办,解决全国贫困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1994年到2000年,国家用7年的时间解决800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在全国2000余个县中,确定其中592个为国家级贫困县,分布在27个省。
第四个阶段是2001年到2010年的整村推进阶段,把592个贫困县进一步细化,确定14.8万个贫困村,重点是解决贫困村的问题。
第五个阶段是2011年至2020年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对于扶贫工作,尤其突出“精准”二字,这十年的发展纲要是贫困对象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精确地找出贫困户,来解决他们的问题。
**同志提出扶贫“六个精准”: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
“六个精准”体现扶贫精准脱贫目标的实现措施,精准扶贫的总体目标除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和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医疗、住房)外,还要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养老、救济等,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3 / 5
精品文档
精准扶贫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产业扶贫,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来发展产业、促进就业、提高收入,我们按2014年有7000万贫困人口来看,用这个措施,可以使3000万贫困人口脱贫。二是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户如果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地方,便要搬迁,易地扶贫搬迁可以使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三是在不破坏生态保护区和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情况下,通过转业使1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四是开展教育扶贫,包括贫困孩子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年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五是将医疗卫生保健各项措施跟上去。六是对于没有劳动能力、没有谋生手段的贫困人口,用社保兜底的方式,使2000万贫困人口脱贫。共计脱贫7000万人口。
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被审计的19个县普遍存在着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问题,还有将扶贫资金用于请客送礼、搞形象工程的问题。在2014年的审计中,依然发现了这些问题。
在2015年10月,广西马山县违规认定了3119名扶贫对象。其中,343名财政供养人员,2454人购买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3119名扶贫对象中,仅有61人符合贫困标准,可是他们在建档立卡时被确定为贫困户,这是一种虚假现象。2014年,马山县将人均纯收入不到国家脱贫标准的608户、
4 / 5
精品文档
2272人认定为脱贫,虚报的部分占到脱贫任务的9%。
对于把非贫困户认定为贫困户的“假脱贫”现象,应当做到群众评议贫困户,有第三方评估。贫困村一定要外派一个第一党支部书记,派一个扶贫工作队去,解决贫困基层力量不足、能力水平不够的问题。在贫困资金使用中存在扶不准、挪用漏出、还有部分贪污腐败的问题,这些关乎专项财政扶贫资金如何使用得当,社会如何监督的问题,应当建立第三方监督、发布公告公示等。
5 / 5
范文五: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
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
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西充发展总体滞后。2014年,全县有重点贫困村97个,建档立卡贫困户2.476万户、5.01万人,贫困率达9.63%,扶贫任务极为艰巨。
为实现2020年全面小康目标,该县围绕“六个精准”,对扶贫对象进行摸排识别;向97个重点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开展扶贫工作。
摸排调查 实现精准识别
“这次评选出来的贫困户和重点贫困户令人信服。”12月1日下午,在该县双洛乡老家湾村,71岁村民孙逊对记者说,作为该村的老党员,他参加了本次贫困户和重点贫困户的民主评议。
“首先比困难,哪家有残疾人,哪家有人生大病,哪家有孩子上大学;其次比收入,哪家打工能挣钱,哪家已经享受了国家优抚政策。”孙逊说:“经过层层筛选评议出贫困户和重点贫困户,群众都很满意。至今没人提意见。”
据了解,为实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扶贫项目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扶贫措施精准、驻村帮扶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该县首先开展了多次贫困户和重点贫困户的摸排工作。
据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县长何德清介绍,该县高度重视扶持对象的摸排工作,要求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入户调查,并进行逐户核实、民主评议、公示上报、审批备案。并要求对贫困户的摸排工作做到“8个摸清楚”,摸清人口组成情况、身体状况和劳动
力状况、家庭成员和子女教育状况、就业情况、基本生活情况、家庭收入情况和支出情况、产业情况、住房及水电气视讯配套情况。对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做到“4个摸清”,既摸清交通水利等基本设施情况,教育、卫生、电力、电商等公共服务情况,主导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本村各界社会资源情况。
“通过1个多月的摸排,对全县的帮扶对象基本实现了精准识别。”何德清告诉记者,全县有重点贫困村97个,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476万户、5.01万人,贫困率9.63%。
派驻“第一书记” 解决群众所盼
“帅书记,这次修建村道改善了我们村的交通条件,你是我们村的大恩人啊。”12月1日,在该县常林乡亭子垭村的村道公路修建现场,一位村民拉着驻村“第一书记”帅晋的手说。不远处,一条4米宽的村道水泥路正在向前延伸。
“我们村2012年修过村道,但是由于当时资金短缺,修了不到3公里就修不下去了。”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军介绍说,今年4月,“精准扶贫?三挂钩”活动启动后,国网西充县供电公司与该村结成帮扶对子。7月,该公司党政办主任帅晋被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
“通过半个月的走访,我发现群众提得最多的就是修建村道。”帅晋告诉记者,他将这一情况向公司党委汇报后,公司从公费中挤出10万元,用于该村道路建设,明年再对道路进行硬化。
该县仙林镇谯家沟村山高坡陡,村道弯多坡多,由于防护设施不完善,群众出行很不安全。今年7月,该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庞仁贵
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走访中我了解到这一问题。立即向大队领导进行了汇报。1个月后,120米波形护栏安装在村道的临崖处,12个交通警示牌安装到村道的交叉路口、急弯和陡坡处。”庞仁贵说。
形成合力 推进扶贫工作
没有项目、没有资金的部门怎么帮扶贫困村?该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李洪说:“对没有资金和项目的县级部门联系的贫困村,我们在扶贫资源的分配上进行重点倾斜。”据介绍,根据第一阶段的精准摸排,该县将扶贫项目进行汇总,将任务下达到各相关职能部门。
“今年上半年,已为58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免费进行了无障碍设施改造。”该县残联副理事长蒲鹏阳介绍,今年改造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全部在贫困村,这是配合该县精准扶贫战略部署的具体体现。 该县县委书记韩伦红表示:“扶贫开发既是一项艰巨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创新手段、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的强大合力。”
为确保扶贫专项资金落到实处,该县制订科学详细的到村、到户资金使用分配方案,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决不允许挤占挪用、挥霍浪费。对挪用、不规范使用扶贫资金的单位,将从重处理。县委组织部、县纪委、目督办和有关职能部门组成联合督察组,定期、不定期对帮扶工作进行督察。
同时,该县积极对接、争取中央、省市相关项目支持,通过大力实施“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战略,争取省级专项扶贫资金1.1亿元,
围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新村扶贫、民生扶贫”五大扶贫工程,培育以充国香桃、有机禽蛋为主的古楼、槐树连片产业扶贫带,集中打造莲池观音堂、凤鸣镇双龙桥村、义兴镇书房山村、古楼镇赵家庙村等48个扶贫新村。
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二
按照省委的统一安排,近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陈光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曾省权分别带队前往盐源县、沐川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
1月8日,陈光志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组成的专项督查组,赴盐源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并开展“走基层”活动。陈光志强调,要深刻认识、坚决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六个精准”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脱贫开发和美丽新村建设结合上下功夫,确保脱贫攻坚取得成效。
在青天铺村“一村一幼”教学点,陈光志一行看望慰问幼儿园教师,希望教师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努力做教育扶贫的先行者。陈光志一行还查看了青天铺村农户农房改造、进村水泥路硬化等项目推进情况,并召开村民代表、村组干部、驻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意见。
“要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啃‘硬骨头’,必须精准,没有退路!”陈光志强调,要严格监督考核,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建立脱贫监测评估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建立群众监督员制度,强化脱贫解困目标任务的自查、抽查,督促如
期完成目标任务。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落实目标任务,抓好统筹协调,继续做实精准识别,继续强化精准施策,继续深化精准帮扶,继续加强资源统筹。要结合发展实际,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坚持交通先行,大力改善交通设施;做大优势产业,实现提档升级;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招商引资,加强智力、能力扶贫,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主动性。
1月7日至8日,曾省权结合“走基层”活动,率队前往联系点沐川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在庙坪村1号和2号新村聚居点规划建设点,曾省权边看规划图,边仔细听取项目设计单位的情况介绍,嘱咐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特点和地质情况,继续完善设计,争取早日动工,早日让贫困户搬迁入住。督查组一行还深入庙坪村实地查看雷竹产业基地,详细了解其家庭收入、生产生活情况、致贫原因和帮扶措施,鼓励他们要克服暂时困难,坚定脱贫奔康信心,与乡村干部一起,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和实现同步小康而努力。督查组一行还看望慰问了沐川县的基层困难公安民警黄著、退休老民警曾恒富和困难学生罗学林,为他们送去了新年祝福。
曾省权强调,要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要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决策部署要求,做深做实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要切实加强脱贫攻坚组织领导各类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吃透文件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强化市场作用、深入动员群众,下定决心、真抓实干,
集全县之力、汇全县之智,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让全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精准扶贫的六个精准三
****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时,提出了扶贫开发工作“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的提出,为精准扶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这一基本要求指引下,国家扶贫治理能力大为提高,农村脱贫成效十分显著。但是,截至2015年,全国仍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形势依然严峻。要在2020年前如期消灭绝对贫困,需要我们切实贯彻落实六个精准的扶贫工作基本要求,进一步提高脱贫成效。
扶持对象精准。精准识别扶持对象,是精准扶贫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当前,在贫困识别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上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现象,表现为建档立卡名额在分配和使用上的“两层皮”。一方面,建档立卡名额的分配方法是国家统计局依据2855元的收入标准,估计出各省和县的贫困发生率,按10%的上浮比例逐级向下分配的。另一方面,名额分配到村后,由于村级行政单位缺乏农户收入数据,在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建档立卡名额只能采用民主评议的方法配置使用。建档立卡名额分配的收入标准与建档立卡名额使用的民主评议存在“两层皮”现象,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贫困识别偏误。对此,应尽快探索科学的建档立卡方式,如采用多维贫困标准取代收入标准来分配
建档立卡名额,或采用自下而上的“参与式”识别方法确定扶持对象,切实提高贫困识别的精准度。
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长期以来,由于涉农资金无法整合而导致的资金使用效率低、不符合实际等现象层出不穷,扶贫项目的安排不够精准。国务院办公厅于今年4月针对这一问题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提出要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投入新格局,并将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这对解决“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问题提供了政策基础。但是,下放权力的同时不能忽视资金监管,应探索扶贫资金整合和项目审计之间的平衡关系,及时建立完善在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条件下的项目审计工作机制,划清资金整合和资金挪用的界限,使基层政府消除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措施到户精准。根据《国务院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的要求,对贫困户要逐村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实现措施到户精准。在扶贫实践中,一些地方在推进到户扶贫措施时,存在过于看重生产环节的措施到户,而忽视市场环节的措施到户,导致脱贫成效不稳,返贫现象严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迥异,发展水平相差悬殊,扶贫措施到户在推进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对于贫困发生率已经较低、贫困人口零散分布、自然地理条件较好的地区,应严格贯彻措施到户,一户一策解决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状况严重、存在大面积连片贫困、自然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应在找准贫困户致贫的
个性和共性原因基础上,集中力量实施片区开发,着力建立脱贫产业的支撑体系,健全特色产品的市场渠道,改善阻碍区域发展的生产生活条件。
因村派人精准。为了更好地实施精准扶贫,各地都在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了解当地实际并愿意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干部到农村基层担任第一书记。然而,对于第一书记的职能定位,一些地方并未能准确把握。第一书记不应只是带着资金项目下乡的载体,而应是充当筑牢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一扶贫攻坚的战斗堡垒的基石,保障国家扶贫资源在基层能够实现有效分配使用。应探索将第一书记和村民自治两套机制相结合起来的制度安排,切实发挥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实现村社的良性治理秩序。
脱贫成效精准。扶贫的主体是政府,但是政府的外部干预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贫困户的稳定脱贫,要真正摆脱贫困,还需发挥出贫困群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在扶贫工作中,应改变政府包办一切的工作方式,避免急功近利的思维模式,着力提高贫困群体的参与性,避免使贫困户形成“等、靠、要”思想,由“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同时,作为一个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十分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落后地区和落后人群的存在也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扶贫既要着眼于2020年前消灭绝对贫困人口,也要放眼2020年之后对相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工作。要提早进行规划,做好政策衔接,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充分做好与相对贫困进行长期斗争的持久战准备,巩固扶贫成效,建立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